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教案章节: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3. 理解网络协议的作用和常见的网络协议。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3. 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网络接口卡、交换机、路由器等。

4. 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组成: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等。

5. 网络协议的作用和常见的网络协议:TCP/IP、、FTP等。

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网络应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2.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硬件组成。

3.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组成和网络协议的作用。

4. 通过实例讲解常见的网络协议。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上网查找常见的网络协议,了解其作用。

教案章节:二、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教学目标:1. 掌握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

2. 学会浏览网页、搜索信息。

3. 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1. 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打开网页、切换网页、关闭网页等。

2. 浏览网页:通过搜索引擎查找信息、保存网页、收藏网页等。

3. 搜索信息:使用搜索引擎、关键词搜索、使用搜索引擎的高级搜索功能等。

4. 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发送邮件、接收邮件、回复邮件等。

教学活动:1. 讲解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

2. 引导学生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并进行保存和收藏。

3. 讲解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4. 进行课堂实践:学生分组,每组使用电子邮件进行简单的发送和接收操作。

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练习使用电子邮件进行发送和接收操作。

教案章节:三、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 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2. 学会在电子表格中输入数据、编辑数据、格式化数据。

3. 了解电子表格的简单函数和公式。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一、教材概述及教学目标教材名称:《信息技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适用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本教案包括第一单元至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操作系统与常用办公软件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既能听得懂,又能做得到。

三、教学步骤第一单元计算机基本概念1.讲授计算机的定义、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进行观察和了解。

2.通过视频和讲解,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的分类和用途,加深对计算机的认识。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汇报,就计算机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进行交流。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关于计算机的作文。

第二单元计算机硬件1.分析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以及各个硬件之间的关系,并用图示进行说明。

2.借助计算机实验室的设备,进行实物展示和演示,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外观和连接方式,并亲自操作连接硬件。

3.引导学生从实际角度分析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并进行小组交流和展示。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引擎,了解最新的计算机硬件发展动态,并撰写一份观后感。

第三单元操作系统与常用软件1.详细讲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引导学生分析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并与他们日常使用的电子设备进行对比。

2.向学生介绍常用的办公软件和应用软件,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并通过实例的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常用软件的使用手册,包括软件的安装步骤和基本功能的使用。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一款软件进行学习和实践,并写一份使用心得体会。

第四单元网络基础知识1.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构成,分析网络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向学生讲解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了解互联网的特点和作用。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_七年级_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_七年级_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单元初识Word【教材分析】本学期使用的是上海科教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二学期课本,本节课是第一单元初识Word。

使用任何软件的第一步都是熟悉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启动、退出软件,了解窗口的组成元素,本单元将通过,启动与退出Word,新建与打开文档,保存与关闭文档来介绍Word的有关知识。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Windows自带应用程序的操作知识,为本学期第一单元Word的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借助案例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2)能熟练启动Word。

(3)掌握Word的操作界面。

(4)了解Word的空白文档及扩展名(5)能熟练退出Word。

(6)能熟练新建Word文档(7)能熟练打开已有的Word文档。

(8)掌握打印预览的方法。

(9)掌握改变文档显示比例的方法(10)掌握多个文档间互相切换工作的方法。

(11)能熟练保存Word新文档(12)能熟练保存被修改后的Word文档。

(13)能熟练关闭Word文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熟悉Word的工作环境,掌握操作Word文档的基本方法,了解“保存”与“另存为”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全面了解新知识、摸索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知识异同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不乱放东西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启动Word。

(2)退出Word。

(3)新建Word文档。

(4)打开已有的Word文档。

(5)保存Word文档。

(6)关闭Word文档。

难点:Word的操作界面(两个工具栏的初步引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及多个文档之间的切换工作。

“保存”与“另存为”的异同。

【课时安排】1个课时完成。

【教学策略】主要运用演示、讨论、讲解、归纳等方法,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本节课内容。

【教学准备】(1)安装有Windows XP操作系统和Word 2000文字处理软件的计算机。

(2)教师准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Word文档(doc、rtf等不同的扩展名)。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教案章节:第一章计算机基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学会正确的计算机开关机操作。

3.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4. 掌握使用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3. 正确的计算机开关机操作。

4. 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基本组成部件、开关机操作、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

2.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的功能、正确的开关机操作。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3. 演示正确的计算机开关机操作。

4. 讲解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

5. 学生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练习。

6.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答学生的疑问。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完成相应的练习。

教案章节:第二章操作系统使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3. 熟悉桌面环境的使用。

4.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桌面、开始菜单、任务栏等。

3.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创建、删除、移动、复制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2. 教学难点: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删除、移动、复制操作。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活动1 调查周围人群的信息需求第一课时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新课引入1.教师播放歌曲、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1)同学们听到了什么?(2)同学们看到了什么?2.教师归纳:同学们听到、看到的都是信息,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里。

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我们的工作、生活离不开信息。

3.提出本单元的任务:走进信息社会——信息与信息技术。

4.提出本节课的任务:了解周围人的信息需求。

1.听歌曲、看图片,并回答问题。

2.了解本单元、本节课的任务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 让学生明确单元任务及本节课的任务。

确定调查对象1.组织学生分组:两人为一组。

2.让学生在两人小组内交流,选择对方所熟悉的 2 个人作为自己的调查对象,以便于下一活动步骤的顺利开展:通过采访小组同学,间接获取调查对象的信息。

分组,确定各自的调查对象。

激发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活动。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收集信息1.出示几种访谈表的样例,或请学生看教材上的调查表样例和学习单。

2.组织各小组进行相互访谈,通过采访小组同学,了解对方身边人的信息需求。

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也可在课前要求学生提前调查 2 位以上身边的人,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

1.收集信息。

2.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访谈,并填写相关学习单。

1. 将收集信息的活动放在课堂上完成,让学生体验通过调查获得信息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活动环节,学生既尝试了通过访谈收集信息,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小组同学提供了信息。

展示交流总结延伸1.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收集到的信息,并请一位或几位同学按调查对象的职业和身份,汇总班级同学收集到的信息。

2. 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写相关学习单:(1)对某些人特别重要的信息,对其他人是否也同样重要?(2)人们需要的信息中,哪些信息容易过时,需要随时更新?(3)从同学们的介绍中,你获得了哪些新的信息?(4)信息有哪些作用和功能?3.小结:(1)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信息,不同的人对信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最新上海科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最新上海科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备课本上海科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上海科教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信息技术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定的学习领域之一,是由国家规定、地方和学校组织开发与实施的课程。

结合《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13年修订试行)》中的精神,我们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能力,养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挑战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现根据江苏省课程指导纲要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实际,制定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学校信息技术教材使用的版本是: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

2015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的识别与获取、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等知识。

具体内容总共7章,包括:走进信息世界;管理计算机;数据统计与分析;应用文档设计与制作;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图片加工与制作;音视频加工与制作。

二、学生基本情况七年级全体学生,通过小学的学习,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听课,课后就没有练习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生疏;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因为信息技术课并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也不像历史、政治需要死记硬背。

相对来说学生觉得比较新鲜。

但是这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打游戏、上网聊天。

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上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上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上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进入发展期,每一位参与信息时代新课程的信息技术教师都应该清楚,这次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变革是观念的变革。

为了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新的课程标准在每门学科的课程目标上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阐述。

信息技术课程也是如此。

另外,这次课程改革努力体现文理交融,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既有技术性比较强的各种系统的使用操作与设计方面的内容,也有关于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为了达成课程的目标,一方面教材的编写人员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遴选适当的内容,并从提升信息素养的角度组织内容结构,从而编写出符合课改理念的教材;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改变原来的“教师讲、学生记与练”的传统教学观,转变为“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的新型教学观,而其核心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但是,学生的主体性是必须通过教育培养形成的,因此,我们必须一方面始终注意领会这个观念,把握这个大方向,另一方面在具体地设计、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时需要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换句话说,教师应该掌握的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而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导学方法”。

教师的课堂行为主要是“着重引导、适度教导、及时辅导、关键指导”。

那么,怎样具体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方法”呢?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有科学的认识,足够的技术和创造性的教学艺术。

一、科学的认识所谓科学的认识,包括科学地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科学地认识学生、科学地认识自己。

1. 科学地认识信息技术课程(1)必须认识到每一门课程都可分为两个层面:方案状态的课程组织和现实活动状态的课程组织。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等就是方案状态的课程组织,是各级专家经过研究、协商而拟订,并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查而正式颁布和出版的,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按照它们执行或者使用。

教师的教案则是现实活动状态的课程组织,是根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等方案状态的课程组织,结合自己的学生、环境等因素而制订的在自己班级中实施的一种教学方案。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教案章节:一、计算机硬件的认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 能够识别并说出主要硬件设备的功能。

3. 学会正确安装和使用计算机硬件。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和正确安装。

教学准备:计算机硬件展示台,电脑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3. 演示:展示计算机硬件展示台,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各种硬件设备。

4. 实操:学生分组进行实操,识别并说出主要硬件设备的功能。

5. 练习:学生自行尝试拆装电脑主机,学会正确安装和使用计算机硬件。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并在实操中学会正确安装和使用计算机硬件。

教案章节:二、计算机软件的认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

2. 能够识别并说出常用软件的功能。

3. 学会正确安装和使用计算机软件。

教学重点: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软件的功能。

教学难点:软件的安装和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计算机软件展示台,电脑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计算机硬件的认识。

2. 讲解: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 演示:展示计算机软件展示台,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各种软件。

4. 实操:学生分组进行实操,识别并说出常用软件的功能。

5. 练习:学生自行尝试安装和使用常用软件。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软件的功能,并在实操中学会正确安装和使用计算机软件。

教案章节: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能够熟练地进行文字输入、文件管理等基本操作。

3.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巧。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二学期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二学期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魅力贺卡》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内容,内容丰富有趣,贴近现实生活,让信息技术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是本单元课标设置的初衷。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知识、新技术的运用日新月异,电子贺卡图文并茂,简洁高效,学习、掌握电子贺卡的制作方法,可以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审美能力,也可以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所教班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电子邮件,能使用电子邮件自带的模板来发送电子贺卡给亲朋好友,但基本没有亲手制作过电子贺卡,对制作电子贺卡的操作还比较陌生,为此,教学过程中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资源,让学生动手体验制作电子贺卡,在激发起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深入浅出的讲授电子贺卡的组成部分及制作方法,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三、学科核心素养分析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四个领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信息技术同样承担了立德和树人的双重责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三个核心素养的培养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

(1)信息意识:通过电子贺卡的制作及运用体现信息素养。

(2)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会并掌握电子贺卡的制作方法。

(3)信息社会责任:在教会学生运用技术的同时,还要养成不用技术进行有损他人或者触犯法律的行为,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规范。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子贺卡组成元素有哪些;(2)掌握电子贺卡的制作方法;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电子贺卡制作的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的学习;(2)在学习电子贺卡制作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综合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电子贺卡的应用领域,深切感知信息技术与生活的高度融合;(2)通过动手制作电子贺卡,激发学习的兴趣,提升动手的能力;(3)通过制作母亲节贺卡巧妙融入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的基本操作学会搜索和网络资源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网络的基本操作搜索引擎的使用和文件的方法1.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讲解网络的基本操作分组讨论: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实践环节:和文件1.4 作业布置完成一份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手抄报练习使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第二章:电子邮件的使用2.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学会管理电子邮件2.2 教学内容电子邮件的定义和结构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的管理方法2.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电子邮件的定义和结构讲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分组讨论:的管理方法实践环节: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2.4 作业布置完成一份关于电子邮件的手抄报练习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第三章:Word的基本操作3.1 教学目标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学会排版和打印文档3.2 教学内容Word的启动和退出文档的创建和保存文字的输入和编辑排版和打印文档3.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Word的启动和退出讲解文档的创建和保存分组讨论:文字的输入和编辑技巧实践环节:排版和打印文档3.4 作业布置完成一份关于Word手抄报练习创建和保存文档第四章:Excel的基本操作4.1 教学目标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学会数据分析和可视化4.2 教学内容Excel的启动和退出工作表的创建和编辑数据的输入和编辑数据分析和可视化4.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Excel的启动和退出讲解工作表的创建和编辑分组讨论:数据的输入和编辑技巧实践环节:数据分析和可视化4.4 作业布置完成一份关于Excel的手抄报练习创建和编辑工作表第五章:PPT的基本操作5.1 教学目标了解PPT的基本功能掌握PPT的基本操作学会制作和展示演示文稿5.2 教学内容PPT的启动和退出演示文稿的创建和编辑幻灯片的制作和排版演示文稿的展示和播放5.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PPT的启动和退出讲解演示文稿的创建和编辑分组讨论:幻灯片的制作和排版技巧实践环节:演示文稿的展示和播放5.4 作业布置完成一份关于PPT的手抄报练习制作和展示演示文稿第六章:信息素养与网络安全6.1 教学目标理解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学会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6.2 教学内容信息素养的定义和重要性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保护个人隐私的策略和方法预防网络病毒和恶意软件6.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信息素养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分组讨论: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实践环节:安装和使用防病毒软件6.4 作业布置完成一篇关于信息素养的短文练习使用防病毒软件进行扫描第七章:数字公民与道德规范7.1 教学目标理解数字公民的概念掌握网络道德规范学会负责任地使用网络资源7.2 教学内容数字公民的定义和责任网络道德规范的重要性网络礼仪和行为准则网络欺凌的预防和应对7.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数字公民的概念和责任讲解网络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分组讨论:网络礼仪和行为准则实践环节:模拟网络交流,实践良好网络行为7.4 作业布置完成一份关于网络礼仪的手抄报练习在网络论坛中发表文明言论第八章:多媒体的基本概念与使用8.1 教学目标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掌握多媒体的基本操作学会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8.2 教学内容多媒体的定义和类型多媒体的基本操作音频和视频的编辑技巧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流程8.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多媒体的定义和类型讲解多媒体的基本操作分组讨论:音频和视频的编辑技巧实践环节:制作一个简单的多媒体作品8.4 作业布置完成一份关于多媒体的手抄报练习使用音频和视频编辑软件第九章:编程基础与算法思维9.1 教学目标理解编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编程的基本语法培养算法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9.2 教学内容编程的基本概念和语法常用的编程语言和工具算法思维的培养方法简单编程实例和算法练习9.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编程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讲解编程的基本概念和语法分组讨论:常用的编程语言和工具实践环节:完成一个简单的编程实例9.4 作业布置完成一篇关于编程语言的选择和使用的心得体会练习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第十章: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10.1 教学目标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掌握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10.2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辅助工具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策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和拓展10.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讲解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辅助工具分组讨论: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策略实践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一个创新项目10.4 作业布置完成一份关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手抄报练习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1. 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重点关注环节:网络的基本操作、搜索引擎的使用、和文件的方法。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

学会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管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第1课:计算机的认识1. 计算机的发展史。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3. 认识计算机的各个部分。

第2课:学习键盘和鼠标1. 键盘的结构和功能。

2. 鼠标的操作方法。

3. 练习打字和鼠标操作。

第3课: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1. 桌面和窗口的基本操作。

2.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3. 应用程序的启动和关闭。

第4课:计算机的基本设置1. 调整系统设置。

2. 设置屏幕分辨率。

3. 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

第5课:计算机的常用软件1. 认识常用的办公软件。

2. 学会使用Word进行简单的文档编辑。

3. 了解其他常用软件的功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

2. 演示法:展示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操作:测试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

五、教学资源1. 计算机教室:提供足够的计算机设备,保证学生上课时有足够的实践机会。

2.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3. 教学素材:提供一些实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六、教学计划第6课: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应用1. 了解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2. 掌握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3. 学习网络搜索和资料。

第7课:电子邮件的使用1. 了解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过程。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养。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并教授他们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使用技能。

本教案将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教学。

34 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本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视频等,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定期的课堂测试、作业和实际操作表现,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本课程计划为期16周,每周安排2个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具体教学进度将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反馈进行调整。

确保学生在学期结束时能够全面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计算机实验室或多媒体教室,配备最新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网络资源,包括互联网接入和相关的学习网站。

教师团队,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与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自己应尽的责任。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树立强烈的环保观念,自觉地保护环境。

重点: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人类与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自己应尽的责任。

难点: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树立强烈的环保观念,自觉地保护环境。

播放一组图片,展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的景象(工厂的废水污染了小河,河里的鱼生病了;汽车尾气污染了空气,空气污浊不堪;大量的垃圾堆积如山;森林被砍伐后无法恢复等)。

看完图片,教师请学生谈一谈看到了什么,由此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我们生活的环境正日益恶化,这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保护环境是我们的义务》。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教案章节: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学会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2.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展示相关图片和实例。

3.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如CPU、内存、硬盘等。

4. 介绍计算机的基本软件组成,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5. 演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学生能说出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学生能熟练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教案章节:第二章操作系统使用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

2. 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3. 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设置。

教学内容:1. 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2. 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复制、移动、删除等。

3. 计算机的基本设置,如桌面背景、屏幕分辨率等。

教学步骤:1. 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如打开应用、关闭应用等。

2. 演示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设置方法,如修改桌面背景、调整屏幕分辨率等。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

2. 学生能正确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3. 学生能进行计算机的基本设置。

教案章节:第三章网络使用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学会使用浏览器上网浏览信息。

3. 学会使用电子邮件进行沟通。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如互联网、IP地址等。

2. 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如搜索信息、打开网页等。

3. 电子邮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如写信、发送、接收等。

最新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沪科版)

最新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沪科版)

第1课单元初识Word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Word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2、使学生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

3、使学生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

4、使学生掌握在Word中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输入汉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键盘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Word字处理软件的用途和功能。

2、新建文档、保存文档的方法。

教学难点保存文档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教师展示用Word编辑的板报、日记、作文等样例,由此导入课题。

二、新课(一)、启动与退出Word1、教师演示启动Word的两种方法:(1) 快捷方式图标;(如左图)(2) “开始”按钮;(如左图)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预期效果与备注2、认识Word窗口(如下图)3、关闭Word,退出Word.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退出Word。

提示:启动Word后,系统会自动建立一个名为“文档1”的空白文档,扩展名默认为doc. Word中以doc为扩展名的文件具有特殊的内部格式,一般只提供Word自己使用。

(二)新建与打开Word文档1、新建一个Word文档。

(1)启动Word,选择菜单“文件/新建”如下图:(2)在“新建”对话框中,选择“常用”选项卡,双击“空白文档”图标,或单击“空白文档”图标后再单击“确定”按钮。

(3)新建的文档如下图2、打开一个已有的Word文档。

(1)选择菜单“文件/打开”(2)在弹出的“打开”对话框中,通过“查找范围”选择保存于“本地磁盘(D)”位置处的文档“科技小报.Doc”,”单击“打开?按钮。

(3)单击屏幕下文任务栏上的“文档2”任务条,切换到“文档2”的窗口。

三、保存与关闭Word文档1、保存文档教师布置任务:以“日记”为文件名将文件保存在系统默认的文件夹“我的文档”中。

教师要求学生演示保存文档的方法(两种方法)。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教版)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如互联网、IP地址等。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提高信息素养。

1.2 教学内容网络的定义与分类互联网的基本结构IP地址与域名网络的正确使用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

案例分析法:分析网络使用中的正反案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网络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如互联网、IP地址等。

分析网络使用中的正反案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总结网络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二章:电子与即时通讯工具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与即时通讯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通过电子与即时通讯工具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电子的申请与使用即时通讯工具的与使用电子邮件与即时通讯工具的礼仪2.3 教学方法演示法:展示电子与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方法。

实践法:学生实际操作,掌握使用方法。

2.4 教学步骤讲解电子的申请与使用方法。

讲解即时通讯工具的与使用方法。

强调电子邮件与即时通讯工具的礼仪。

学生实际操作,掌握使用方法。

第三章:搜索引擎的使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搜索引擎的定义与分类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搜索引擎的技巧与策略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3.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搜索引擎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讲解搜索引擎的定义与分类。

讲解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讲解搜索引擎的技巧与策略。

学生实际操作,掌握使用方法。

第四章:WORD的基本使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

培养学生通过WORD进行文字处理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WORD的界面与操作WORD的基本功能,如字体设置、段落设置等。

WORD的文档保存与打印4.3 教学方法演示法:展示WORD的基本操作。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第一单元认识信息技术一、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信息与信息社会。

(2)正确列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信息。

(3)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区分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相关性和安全性。

(2)培养合理运用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的区分。

(2)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难点: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的区分。

【课时安排】用0.5个课时完成。

【教学准备】教材以外的生活中的信息【教学过程】1.引入。

请学生介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信息实例。

例如,每天电台中广播的天气预报;每位同学的名字、身高、体重;每次考试的成绩、名次;电视节目预告;各种新闻、消息等。

2.从学生的实例中引出信息和信息社会。

说明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3.信息、信息载体和信息源的区分。

教师提出“书、电视机是否是信息”的疑问,请学生讨论辨析,最后说明各种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都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抽象,而知识是信息的高级组织形式。

4.介绍信息处理的整个过程。

通过人体对事物的感应过程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以及计算机是当今社会信息处理的强有力的工具。

二、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信息技术(2)知道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2.过程与方法主动探究信息科技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新技术(例如:传感、微电子、通信等)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难点:主动探究信息科技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课时安排】1个课时。

【教学准备】关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

沪科版七上信息技术 1.4认识计算机 教案

沪科版七上信息技术 1.4认识计算机 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1、使用教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四节3、课时安排:1课时4、教学环境:多媒体5、课前准备:计算机部分部件图片二、教学设计1、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②、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计算机的各部分的认识,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①、计算机的发展历史②、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分类;③、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3、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第一单元第四节的内容。

本课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本节课通过展示计算机的组成,让学生感悟计算机并不神秘,它只是执行人们编译程序的伙伴。

4、学生分析:学生对于计算机的认识很多处于未知的状态,特别是我们农村中学,本文通过情景教学法,揭示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组成,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5、教学策略分析:本文首先采用问题驱动法,设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然后通过情景教学法,通过演示计算机的结构图和设备图片,展示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认识计算机)。

提出问题: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计算机有什么用途?意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总结“计算机应用非常广泛”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二)、问题驱动、情景教学(1)、出示本节课教学任务①、计算机的特点;②、计算机的发展历史;③、计算机的系统组成;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意图:采用讲授法,展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4)、在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个感性的基础上,介绍一下计算机的各种外设和存储设备。

意图:理论联系实际,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总结归纳,练习巩固,畅想未来(1)、梳理知识,归纳总结(2)、大胆设想,期待创新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认识信息技术一、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信息与信息社会。

(2)正确列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信息。

(3)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区分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相关性和安全性。

(2)培养合理运用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的区分。

(2)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难点: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的区分。

【课时安排】用0.5个课时完成。

【教学准备】教材以外的生活中的信息【教学过程】1.引入。

请学生介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信息实例。

例如,每天电台中广播的天气预报;每位同学的名字、身高、体重;每次考试的成绩、名次;电视节目预告;各种新闻、消息等。

2.从学生的实例中引出信息和信息社会。

说明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3.信息、信息载体和信息源的区分。

教师提出“书、电视机是否是信息”的疑问,请学生讨论辨析,最后说明各种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都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抽象,而知识是信息的高级组织形式。

4.介绍信息处理的整个过程。

通过人体对事物的感应过程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以及计算机是当今社会信息处理的强有力的工具。

二、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信息技术(2)知道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2.过程与方法主动探究信息科技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新技术(例如:传感、微电子、通信等)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难点:主动探究信息科技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课时安排】1个课时。

【教学准备】关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

【教学过程】1.复习信息处理的过程。

2.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

3.强调信息技术是信息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说明信息技术包含的3个技术。

4.介绍信息技术的应用。

5.请学生联系生活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教师来总结归纳。

6.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7.举例说明多媒体技术、机器人技术、蓝牙技术在生活中的实例,请学生讨论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三、信息时代的文化、道德和法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2)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

(3)了解黑客、网络沉迷、网络陷阱及其危害。

(4)知道网络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引入渗透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特点的了解,掌握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2)通过了解与技术有关的伦理、文化、社会问题,正确认识新技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辨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并认识到规范自己行为、负责任参与信息实践的重要性。

(2)树立网络安全防范、遵守网上公德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

(2)了解黑客、网络沉迷、网络陷阱及其危害。

(3)知道网络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难点:(1)防范计算机病毒。

(2)辨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并认识到规范自己行为、负责任参与信息实践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用1个课时完成。

【教学准备】寻找关于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电脑病毒、黑客、网络陷阱和网瘾的相关实例。

【教学过程】1.引入。

从学生周围抄作业的现象引入,说明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这是网络文化、道德的一部分。

2.介绍计算机病毒。

演示计算机中了某些病毒的症状,请学生尝试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介绍病毒概念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从特点出发,讨论防范病毒的方法和措施。

3.介绍黑客、网络陷阱请学生列举身边中的黑客和网络陷阱的实例,感受黑客和网络陷阱的危害。

4.讨论预防网瘾的方法。

通过各种报道中典型的事例和数据来说明网瘾的表现和危害。

请学生讨论预防网瘾的方法。

5.讨论如何“健康上网、文明上网”。

简单介绍一些网络政策法规,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如何用实际行动实践《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讨论。

6.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通过前面的学习,最后让学生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把准备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显示在教室的电子白板上,让学生阅读并进行抄写。

并举实例让学生明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做哪些事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7.联系实际,分析讨论,结合学科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有真伪,要学会鉴别;不得随意发布虚假信息;如果随意发送淫秽、侮辱、恐吓他人的信息,或造谣、谎报险情、疫情等,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最后举例子说明。

比如地震谣言、淫秽手机短信等,让学生通过实例能够更深的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四、认识计算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一般工作原理。

(2)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5个组成部分。

(3)掌握存储器容量的单位换算。

(4)知道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

(5)知道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计算机的机构,辨别计算机的不同组成部分。

(2)进行不同存储容量的单位换算。

(3)通过对计算机发展历史的了解,把握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畅想未来的计算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计算机的每个部分是智慧的结晶,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并能从中发现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计算机系统组成。

(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5个组成部分。

(3)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4)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

难点:(1)辨别计算机的不同组成部分。

(2)不同存储容量单位间的相互换算。

(3)把握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畅想未来的计算机。

【课时安排】3个课时。

【教学准备】一台拆开外壳的电脑(可以是坏的或淘汰的)、关于计算机组成和发展的文字、图片、视频剪辑或网页、各种电脑广告。

【教学过程】1.引入。

信息的处理和信息技术的实现都离不开电子计算机,计算机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社会生活。

拥有一台个人计算机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事了。

在购买个人计算机前,大量的销售广告是我们的最好参考。

2.归纳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请学生浏览教师提供各类电脑销售广告,从中归纳整理得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3.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根据冯·诺依曼的定义“计算机是一个能接受输入、能处理数据、能存储数据、并产生输出的设备”,与前面提到的信息与信息处理的过程相结合,阐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4.学习硬件的主要组成。

结合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可以将哪些类型的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机是如何处理数据的?计算机怎么存储数据?计算机产生哪些类型的输出?计算机各部件之间怎样交换数据?将答案提炼归纳就会得出计算机的5个组成部分,并通过演示实物或播放视频,讲解它的功能和用途。

5.学习软件及其分类。

请学生组内讨论,列举常用的软件并分类。

教师总结归纳,强调系统软件是帮助计算机完成任务的软件;应用软件是帮助人完成任务的软件,帮助学生区分和理解。

6.请学生尝试脱离书本画出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图。

7.活动:“畅想未来电脑”。

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图书、报刊、杂志、网络等)查找计算机技术的特点、分类和历史,并和同学、老师一起讨论归纳出几点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完成未来电脑的畅想(以文字或图片形式设想一下未来电脑的样式、功能等)五、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计算机内的信息表示方法。

(2)知道ASCII码和汉字代码。

过程与方法2.掌握二进制和十进制的换算方法(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培养信息表示的规范和准则。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ASCII码和汉字代码。

难点:进行二进制和十进制的简单换算。

【教学过程】1.引入从电灯的开和关、计算机组成元件的工作原理引入其中数据的表示法。

2.二进制和十进制的换算。

介绍二进制的概念,二进制进位计数的规则是“逢二进一”。

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换算表。

请学生参照书中的对照表进行几道二进制和十进制换算的小练习。

(2)可以适当地拓展到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3.ASCII码和汉字代码。

将ASCII码和汉字代码从占位大小,代表字符数等方面进行对比,帮助学生了解这两种码的特点。

六、初步使用计算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键盘的基本组成。

(2)熟悉键盘基本指法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在体验中掌握正确开机、关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开机、关机的方法。

难点:熟练使用键盘。

【课时安排】2个课时。

【教学过程】1.开、关机的操作。

请学生开机,体会冷启动的过程,讲解其中的关键点(按下电源开关、自检、调用程序、进入桌面)。

介绍正常关机的步骤,并请学生练习体验。

从计算机遇到死机情况,不能从系统退出,引出热启动。

2.键盘基本键的功能介绍和基本指法的介绍。

3.通过打字练习软件进行简单的指法练习(键盘操作将在今后的不断使用中加强)。

4.根据前面所学,分组讨论制定班级的“上机公约”。

第二单元认识操作系统一、操作系统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操作系统。

(2)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分析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能发现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难点:分析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

【课时安排】0.5个课时。

【教学准备】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教学过程】1.介绍操作系统。

请学生复习第一单元中学过的关于操作系统的知识,列举知道的操作系统。

2.回顾操作系统的发展。

以微软操作系统为例,简述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代表产品。

并请学生讨论分析操作系统的发展趋势。

二、认识Windows【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WindowsXP的桌面(图标、快捷方式、任务栏)。

(2)熟悉对话框的使用和菜单的操作。

(3)掌握WindowsXP的启动和退出的正确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