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三萜类化合物》重点总结及习题
主管中药师-基础知识-中药化学-三萜类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详解(5页)
中药化学第七单元三萜类化合物一、A11、不属于达玛烷四环三萜皂苷的是A、人参皂苷Rg3B、人参皂苷RdC、人参皂苷Rg1D、人参皂苷RoE、人参皂苷Ra12、Rosen-Heimer反应用到的试剂及产生的现象是A、乙酸酐,可产生黄、红、紫、蓝等颜色变化,最后褪色B、氯仿和五氯化锑,显蓝色C、三氯乙酸乙醇,红色渐变为紫色D、氯仿、浓硫酸,氯仿层有绿色荧光出现E、冰乙酸,淡红色3、下列有关三萜皂苷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三萜皂苷大多数为无色会白色无定型粉末B、三萜皂苷不具有吸湿性C、皂苷多味苦,且对人体粘膜有刺激性D、游离三萜类化合物不溶于水E、皂苷水溶液经强烈振摇能产生持久性泡沫,且不因加热而消失4、三萜类化合物基本结构包含多少个异戊二烯A、4B、5C、6D、2E、35、以下属于四环三萜的是A、香树脂烷型B、乌苏烷型C、羽扇豆烷型D、达玛烷型E、齐墩果烷型6、人参皂苷A型的真正苷元是A、20(S)-原人参二醇B、20(S)-原人参三醇C、人参二醇D、人参三醇E、齐墩果酸7、甘草皂苷的苷元是A、甘草酸B、甘草次酸C、齐墩果酸D、乌索酸E、葡萄糖醛酸8、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甘草皂苷的性质A、能被中性醋酸铅沉淀B、易成盐C、易溶于热稀乙醇中D、易溶于稀氨溶液E、易被酸水水解9、A型人参皂苷用2~4mol/L的HCl水解,得到的苷元是A、人参二醇B、人参三醇C、20(S)-原人参二醇D、20(S)-原人参三醇E、20(R)-原人参二醇10、三萜皂苷按其苷元结构可分为A、六大类B、两大类C、只有一类D、四大类E、五大类二、B1、A.柴胡皂苷aB.柴胡皂苷bC.人参皂苷R0D.甘草次酸E.柴胡皂苷b1<1> 、属于苷元的化合物是A B C D E<2> 、属于次生苷的化合物是A B C D E2、A.羊毛脂甾烷型B.达玛烷型C.齐墩果烷型D.乌苏烷型E.羽扇豆烷型<1> 、B型人参皂苷属于A B C D E<2> 、熊果酸属于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人参皂苷Rg3、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a1属于人参二醇型A型中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苷,人参皂苷Rg1属于人参三醇型-B型中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皂苷。
《中药化学》萜类和挥发油和皂苷类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化学》萜类和挥发油和皂苷类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萜类化合物形成的真正前体是(B)。
A.异戊二烯B.甲戊二羟酸C.焦磷酸异戊烯酯D.焦磷酸γ,γ -二甲基烯丙酯2.二萜的异戊二烯单位有(C)。
A.5个B.6个C.4个D.3个3.樟脑的结构属于(C)。
A.二萜B.倍半萜C.单萜D.二倍半萜4.游离的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含物通常具有的性质是(A)。
A.挥发性B.水溶性C.溶血性D.无旋光性5.中药地黄经加工炮制后变黑,是因为该药材中含有(A)。
A.环烯醚萜类B.倍半萜类C.黄酮类D.蒽醌类6.鉴定萜类化物结构中存在共轭双键,可选用的化学反应是( C )。
A.卤化氢加成反应B.溴加成反应C.顺丁烯二酸酐加成反应(Die1s-Alder反应)D.亚硝酰氯加成反应7.区别油脂与挥发油可利用下述哪项性质较为可靠( D)。
A.气味B.折光率C.相对密度D.油斑试验8.挥发油中的芳香化合物多为(D)的衍生物。
A.苯酚B.苯甲醇C.苯甲醛D.苯丙素9.挥发油在低温下析出的结晶,一般称为:(C)。
A.胨B.腙C.脑D.复合物10.挥发油不具有的性质是(D)。
A.挥发性B.旋光性C.折光性D.稳定性11.挥发油中不存在的化学成分类型是(D)。
A.单萜和倍半萜醛类B.单萜和倍半萜醇类C.单萜和倍半萜酯类D.单萜和倍半萜苷类12.挥发油的皂化值是指( A)。
A.皂化1克挥发油所需KOH毫克数B.皂化1克挥发油所需NaOH毫克数C.皂化10克挥发油所需KOH毫克数D.皂化10克挥发油所需NaOH毫克数13.自挥发油中分离醛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化学反应是(A)。
A.与NaHSO3加成反应B.与亚硝酰氯加成反应C.与硝基苯肼衍生物的缩合反应D.与NaHSO4加成反应14.冷浸法提取挥发油时,首选的溶剂是(C)。
A.乙醇B.氯仿C.石油醚D.甲醇15.自中药中提取挥发油的方法有:(C)。
A.加热回流法B.共水煮沸法C.共水蒸馏法D.浸渍法16.分馏法分离挥发油的主要依据( C )。
中药化学第八章 三萜类化合物
29
30
20
19
21
17
1 25
26 14 H
28
3
10 H
27
H
23 24
六、五环三萜
4. 木栓烷型(friedelane)
由齐墩果烯经甲基移位转变而来。与其他类型五环三萜相比,最明显的 区别在于C4位只有一个甲基。 A/B、B/C、C/D环均为反式;D/E环为顺式 。 8个甲基:C20有2个甲基;C4、C5、C9、C14、C17上的甲基均为型; C13上的甲基为型; C2、C3常有羰基取代。
COOH
O H
RO
甘草次酸 甘草酸
H
R H -D-glcA(1→2)--D-glcA-
土贝母苷甲(tubeimoside A)是从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中得到的、自然界中首例糖链以环状结构连
接的皂苷。
O HO
glc ara
HO
OH OH
O
O
O
OH O
O
OH O
17 D
15
A 10 H 8
3
4
B
30
7
H
28 29
27
降低血清总 胆固醇,治 疗高血脂症
HO H
O H
HO H
O H
OH OH
泽泻萜醇A
O OH
泽泻萜醇B
五、四环三萜
6. 楝烷型(meliacane) 26个碳,C17上有C4侧链; A/B, B/C , C/D环均为反式; 取代基及侧链构型分别为8()、10()、13() 、17();C20
取代基及侧链构型分别为10()、13()、14() 、17();C20
中药化学《萜类和挥发油》重点总结及习题
中药化学《萜类和挥发油》重点总结及习题本章复习要点:1.了解萜类化合物的含义、生源途径、分布和生理活性。
2.熟悉萜类的结构特点和分类。
3.掌握萜类的提取、分离方法。
4.熟悉挥发油的组成、通性和检识。
5.掌握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方法。
第一节萜类【含义】凡由甲戊二羟酸(mevalonic acid, MVA)衍生、且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均称为萜类化合物。
特点:骨架庞杂、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结构千变万化、生物活性广泛。
【生源途径】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Wallach于1887年提出:自然界存在的萜类化合物是由异戊二烯首尾相连形成的聚合体及其衍生物。
★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活性异戊二烯:焦磷酸异戊烯酯(IPP),焦磷酸γ,γ-二甲基烯丙酯(DMAPP)生物合成前体:3(R)-甲戊二羟酸(MVA)【分布】萜类化合物在中药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尤其在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中萜类化合物分布更为普遍。
【生理活性】萜类化合物对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都有比较明显的作用;还具有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抗生育、杀虫以及作为甜味剂的作用。
【结构特点和分类】★化学结构特点:大多具有异戊二烯结构片断,其骨架以5个碳为基本单位。
1.单萜---以两分子异戊二烯为单位的聚合体。
多是植物挥发油的的组成成分。
(1)链状单萜常见结构如:香叶醇、香茅醇、橙花醇(2)单环单萜常见结构如:桉油精、薄荷醇、胡椒酮(3)双环单萜常见结构如:龙脑、樟脑、芍药苷(4)环烯醚萜类来源:为臭蚁二醛的缩醛衍生物。
分布:玄参科、茜草科、唇形科及龙胆科结构特点:具有半缩醛及环戊烷环,半缩醛C1-OH性质不稳定。
分类依据:据其环戊烷环是否开环分为环烯醚萜苷和裂环环烯醚萜苷。
常见结构如:栀子苷、梓醇、龙胆苦苷(5)倍半萜生源上的前体均为焦磷酸金合欢酯,是挥发油高沸程部分的主要组成成分。
含氧衍生物多具有香气和生物活性,骨架繁杂,种类较多。
第七章 三萜类化合物
H
29 28
TiruEcuaplhlanaenes
二、结构与分类
从藤桔属植物Paramignya monophylla
的果实分离得到:
CH3
24
20
OH
17
3
O
H
7
H
3-oxotirucalla-7,24-dine-23-ol
二、结构与分类
3、达玛烷型
R或S
构型
β构型
21
22
24 25 26
20
二、结构与分类
从雪胆属植物Hemsleya amabilis中
分离得到的 雪胆甲素
O OH
HO 2
18
O 9 11 H
20
H
23
OH
16
25
OAc
3
HO
5 19 6
Cucurbitacin Ia
二、结构与分类
6、原萜烷型
S构
α构型
型
β构型
二、结构与分类 7、楝烷型
由26个C原子组成
9
H8 H
H
29 20
H H
H
30
21 22
COOH
H
HO
H
CH2OH
23-Hydroxybetulinic acid
二、结构与分类
21
4、木栓烷型
20
22
11 12
19 E 17
18
30 29
21 A
10 B 9
C 14 8
13 D 15 16
19 20 21 27
3
4
6 5
7
12
18
22
第八章三萜类化合物
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分子 中有6个异戊二烯单位,通式(C5H8)6 。
No Image
三萜的存在形式
游离态:称为三萜皂苷元。 苷:水溶液振摇产生持久性肥皂样泡沫, 故又称三萜皂苷,又因多具有羧基,又称为 酸性皂苷。
分布:菌类、蕨类、单子叶、双子叶植物、动 物及海洋生物中均有分布,尤以双子叶植物中 分布最多。
过氧化脂质生成并有减肥作用 由于皂苷能降低表面张力的活性,可被用来作
乳化稳定剂、洗涤剂和起泡剂等。
一、概述 ㈣生物合成
三萜类化合物,是由倍半萜金合欢醇 (farnesol)焦磷酸酯尾-尾缩合生成鲨烯。鲨 烯(squalene)通过不同方式环合形成三萜类化 合物。这样就沟通了三萜与其他萜类之间的生源 关系。
乌苏烷型
齐墩果烷型
COOH
O
H 18
H+
+ 2gluA
HO
羽扇豆烷型
5、羊齿烷型和异羊齿烷型 6、何帕烷型和异何帕烷型 7、其他类型
第三节 理化性质
粗皂苷/乙醇 胆甾醇/饱和乙醇
沉淀 依次用水、醇、乙醚洗涤,除去糖、色素、油脂和游离胆甾醇
一、物理性质
沉淀 干燥,并用乙醚回流提取
1.性状:
乙醚液
三萜及其苷类化合物
Triterpenoids and Saponins
O P
+
本章内容
一、概述
二、分类
三、理化性质 四、提取分离 五、结构测定
三萜及其苷类化合物
Triterpenoids and Saponins
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1)链状三萜(较少) (2)单环三萜(较少) (3)双环三萜(较少) (4)三环三萜(较少) (5)四环三萜(较多) (6)五环三萜(较多)
中药化学:8-三萜类化合物
17 13 14
HO H
大戟醇
(大戟属植物乳液中)
大戟烷型
COOH
9 8
7
O
H
乳香二烯酮酸 △7(8)
• 母核的17位上有一个由8个碳原子组成的侧链;
R 17
14
甾醇
• 在母核上一般有5个甲基,即4位有偕二甲基、10位和
14位各有一个甲基、另一个甲基常连接在13位或8位上。
• 在4、4、14位上比甾醇多三个甲基,也有认为是植物
甾醇的三甲基衍生物。
2. 四环三萜或其皂苷苷元主要类型
达玛烷、羊毛脂烷、甘遂烷、环阿屯烷(环菠萝蜜烷
• 根据三萜类化合物碳环的有无和多少进行分类。 多数为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
21
2224ຫໍສະໝຸດ 26菲H 20
23
12
(二)四环三萜
27
11 19
18 13
17
9
在中药中分布很广。
1 10 8
15
34
H 7 30
四环三萜
1. 结构特征:
29 28 H
A BCD
• 它们大部分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的基本母核;
3 4
型)、葫芦烷、楝烷型三萜类。
① 达玛烷型
结构特点:A/B、B/C、C/D 环均为反式, C8位有-CH3,C13位 有-H, C17有侧链,C20构型为R或 S。
1 34
21
22
24
26
H 20 23
12
27
11 19
18 13
17
9
10 8
15
H 7 30
29 28 H
达玛烷型 (dammarane)
11C=O,15C=O,23C=O,27-CH3→27-COOH,是羊 毛甾烷的高度氧化物。
主管中药师 基础知识 中药化学第七单元 三萜类化合物
中药化学——第七单元三萜类化合物一、分类与结构特点多数三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基本母核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其结构根据异戊二烯定则可视为六个异戊二烯单位聚合而成。
它们以游离形式或者以与糖结合成苷或成酯的形式存在。
引申知识点——三萜皂苷三萜皂苷的苷元又称皂苷元,常见的皂苷元为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一)四环三萜(二)五环三萜二、理化性质(一)性状(1)游离三萜类化合物大多有完好的结晶少数为晶体,但三萜皂苷大多为无色或白色无定形粉末。
(2)皂苷多味苦,且对人体黏膜有强烈刺激性。
(甘草皂苷例外)(二)溶解性游离三萜:不溶于水。
三萜皂苷:可溶于水,易溶于热水、稀醇、热甲醇和热乙醇中。
皂苷在含水丁醇或戊醇中溶解度较好,常将正丁醇作为提取分离皂苷的溶剂。
皂苷有助溶性,可促进其他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
(三)发泡性皂苷水溶液经强烈振摇能产生持久性的泡沫,且不因加热而消失,这是由于皂苷具有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作用。
(四)颜色反应(五)水解反应1.酸水解(难得到真正的苷元)2.乙酰解3.Smith降解(条件比较温和,可获得真正的皂苷元)4.酶水解5.糖醛酸苷键的裂解6.酯苷键的水解(六)溶血反应皂苷的水溶液大多能破坏红细胞而有溶血作用。
溶血指数(表征溶血作用强弱):是指在一定条件(等渗、缓冲溶液及恒温)下能使同一动物来源的血液中红细胞完全溶血的最低浓度。
人参总皂苷没有溶血现象,但经分离后,B型和C型人参皂苷具有显著的溶血作用,而A型人参皂苷则有抗溶血作用。
三、提取与分离(一)提取1.醇类溶剂提取法甲醇或乙醇提→回收醇,水分散→乙醚或氯仿萃(除脂)→水液用水饱和正丁醇萃→粗总皂苷2.酸水解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皂苷元)3.碱水提取法(提取含羧基皂苷)(二)分离1.分段沉淀法2.色谱分离法四、实例(一)人参1.化学成分与结构类型2.理化性质(了解)人参总皂苷在7%盐酸的稀乙醇溶液中加热水解,得到人参二醇、人参三醇和齐墩果酸。
天然药物化学第10章三萜类化合物
第十章三萜类化合物【习题】(一)选择题 [1-68]A型题 [1-18]1.不符合甾体皂苷元结构特点的是A. 含A、B、C、D、E和F六个环B. E环和F环以螺缩酮形式连接C. E环是呋喃环,F环是吡喃环D. C10、C13、C17位侧链均为β-构型E. 分子中常含羧基,又称酸性皂苷2.不符合异螺旋甾烷结构特点的是A. C10β-CH3B. C13β-CH3C. C14α-CH3D. C20α-CH3E. C25β-CH33.不符合皂苷通性的是A. 大多为白色结晶B. 味苦而辛辣C. 对粘膜有刺激性D. 振摇后能产生泡沫E. 大多数有溶血作用4.含甾体皂苷水溶液,分别加入酸管(加盐酸)碱管(加氢氧化钠)后振摇,结果是A. 两管泡沫高度相同B. 酸管泡沫高于碱管几倍C. 碱管泡沫高于酸管几倍D. 两管均无泡沫E. 酸管有泡沫,碱管无泡沫5.不适用于粗总皂苷分离的方法是A. 分段沉淀法B. 胆甾醇沉淀法C. 铅盐沉淀法D. 正丁醇萃取法E. 色谱法6.有关薯蓣皂苷叙述错误的是A. 单糖链苷,三糖苷B. 中性皂苷C. 可溶于甲醇、乙醇、醋酸D. 是工业合成甾体激素的重要原料E. 与三氯醋酸试剂显红紫色,此反应不能用于纸色谱显色7.有关人参皂苷叙述错误的是A. 全植物含皂苷量花蕾>须根>主根B. A型、B型苷元是达玛烷型衍生物C. C型是齐墩果酸的双糖链苷D. A型、B型有溶血作用,C型有抗溶血作用E. A型在酸水解过程中易转变为人参二醇8.有关皂苷的氯仿-浓硫酸反应叙述正确的是A. 应加热至80℃,数分钟后出现正确现象B. 氯仿层呈红色或篮色,硫酸层呈绿色荧光C. 振摇后,界面出现紫色环D. 氯仿层呈绿色荧光,硫酸层呈红色或篮色E. 此反应可用于纸色谱显色9.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是A. 氯仿-浓硫酸B. 冰醋酸-乙酰氯C. 五氯化锑D. 三氯醋酸E. 醋酐-浓硫酸10.属于达玛烷衍生物的是A. 猪苓酸AB. 菝葜皂苷C. 熊果酸D. 人参二醇E. 甘草酸11.下列成分的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并不因加热而消失的是A. 蛋白质B. 黄酮苷C. 蒽醌苷D. 皂苷E. 生物碱12.分段沉淀法分离皂苷是利用总皂苷中各皂苷A. 在甲醇中溶解度不同B. 极性不同C. 酸性强弱不同D. 易溶于乙醇的性质E. 难溶于石油醚的性质13.不符合β-香树脂烷结构特点的是A. 属于三萜B. C23、C24连接在C4位上C. C29、C30连接在C20上D. A、B、C、D、E环都是六元环E. C29、C30分别连接在C19、C20上14. 同时具有C2、C3羟基和Δ5、6双键的甾体皂苷元在下列哪个波长附近出现最大吸收峰。
第七章-三萜类化合物(中药化学)
第三节 四环三萜
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很多,多数三萜 为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少数为链状、单 环、双环和三环三萜。近几十年还发现了 许多由于氧化、环裂解、甲基转位、重排 及降解等而产生的结构复杂的高度氧化的 新骨架类型的三萜类化合物。
四环三萜(tetracyclic triterpenoids) 在生源 上可视为由鲨烯变为甾体的中间体,大多 数结构和甾醇很相似,亦具有环戊烷骈多 氢菲的四环甾核。在4、4、14位上比甾醇 多三个甲基,也有认为是植物甾醇的三甲 基衍生物。存在于自然界较多的四环三萜 或其皂苷苷元主要有达玛烷、羊毛脂烷、 甘遂烷、环阿屯烷(环阿尔廷烷)、葫芦 烷、楝烷型三萜类。
( d a m m a r a n e)
人参中的人参皂苷(ginsenosides):
HO
HO
20
H
H
17 13
14
10 H 8
HO HR
20S 原人参二醇R=H 20S 原人参三醇R=-OH
H
HO HO
20
H
H
13 17
14
10
8
H
HO
HR
20R 原人参二醇R=H 20R 原人参三醇R=-OH
由20(S)-原人参二醇衍生的皂苷:
RO
HO
20
HH
17
13
ginsenoside
2
glc glc O
14
10 H 8
H
20(s)-protopanaxadiol
Ra1 Ra2 Rb1 Rb2 Rc Rd Rg1
R
-glc-6-ara(p)-4-xyl -glc-6-ara(f)-2-xyl -glc-6-glc -glc-6-ara(p) -glc-6-ara(f) -glc -H(20R)
第七章 萜类习题教材
执业中药师《中药化学》历年真题精选考前强化训练:第七章萜类和挥发油考前强化训练A型题1.萜类化合物由哪种物质衍生而成A.甲戊二羟酸B.异戊二烯C.桂皮酸D.苯丙氨酸E.酪氨酸A2.倍半萜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A.10B.15C.20D.25E.30B3.青蒿素属于A.单萜B.倍半萜C.二萜D.二倍半萜E.三萜B4.具有抗疟活性的是A.乌头碱B.马桑毒素C.雷公藤内酯D.紫杉醇E.青蒿素E5.三萜的异戊二烯单位有A.5个B.6个C.4个D.3个E.2个BA.邻苯二甲酸酐法B.邻苯二甲酸法C.亚硫酸氢钠法D.Girard试剂法E.浓硫酸法A9.下列化合物不属于二萜类的是A.银杏内酯B.穿心莲内酯C.雷公藤内酯D.紫杉醇E.七叶内酯E10.下列有关环烯醚萜类成分结构特点和性质的论述,错误的是A.具有半缩醛结构,C1-0H性质不稳定B.具有环戊烷环结构,有时可裂环C.具有环己烷环结构,有时可裂环D.在植物体内多以苷的形式存在E.骨架结构属于单萜类C11.下列化合物不属于环烯醚萜苷的是A.龙胆苦苷B.栀子苷C.桃叶珊瑚苷D.甜菊苷E.獐芽菜苷D12.环烯醚萜苷具有的性质是A.苷键不易被酸水解B.苷元遇氨基酸产生颜色反应C.与氨基酸加热不产生反应D.苷元稳定E.与葡萄糖产生颜色反应B13.环烯醚萜类难溶于A.水B.甲醇C.乙醚D.乙醇C14.提取环烯醚萜苷时,为抑制酶的活性、中和有机酸,常需加入A.碳酸钙B.氢氧化钠C.碳酸钠D.氢氧化钙E.碳酸氢钠A15.下列化合物中具有挥发性的脂肪族成分是A.桂皮醛B.丁香酚C.鱼腥草素D.桉油精E.异桂皮醛C16.含有奠类成分的挥发油多显A.蓝色B.绿色C.无色D.红棕色E.黑色A17.分离挥发油中的乙基酮类成分,可用A亚硫酸氢钠B.Girard试剂C.邻苯二甲酸D.邻苯二甲酸酐E.丙二酸B18.挥发油不具有的性质是A.挥发性B.亲脂性C.折光性D.旋光性E.稳定性E19.下列挥发油的物理或化学常数不能被直接测定出来的是A.相对密度B.沸点D.酯值E.皂化值D20.用溶剂法提取挥发油时,首选有机溶剂是A.乙醚B.乙醇C.氯仿D.水E.丙酮A21.C0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的优点不包括A.提取效率高B.无有机溶剂残留C.可防止挥发油氧化分解D.较常规提取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E.可用于提取性质不稳定的挥发油D22.分馏法分离挥发油时,主要的分离依据是A.密度的差异B.溶解性的差异C.沸点的差异D.官能团化学性质的差异E.酸碱性的差异C23.Girard试剂法主要用于挥发油中哪类成分的分离A.碱性成分B.酸性成分C.醛、酮类成分D.醇类成分E.醚类成分C24.石菖蒲挥发油中“α-细辛醚、β-细辛醚、欧细辛醚三者的分离最好采用A.纸层析B.聚酰胺层析C.硅胶层析D.硼酸一硅胶层析E.硝酸银一硅胶层析E25.用GC-MS法鉴定挥发油时,主要优点中不包括B.灵敏度高C.样品用量少D.分析速度快E.样品不破坏E26.用气相色谱法对挥发油各组分进行定性鉴别时,常用色谱峰的A.峰面积B.峰高度C.相对保留时间D.离子丰度E.裂解碎片C27.下列有关紫杉醇的论述,错误的是A.含有N原子B.不显碱性C.对碱不稳定D.对酸不稳定E.难溶于水D28.下列有关穿心莲内酯的论述,错误的是A.属于二萜类化合物B.对碱不稳定C.对酸稳定D.为穿心莲抗炎主要活性成分E.难溶于水CB型题[1~4]A.柠檬烯B.鱼腥草素C.龙胆苦苷D.穿心莲内酯E.丁香酚1.能与氨基酸加热产生有色沉淀的是C2.属于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的是B3.能与三氯化铁试剂反应的是E[5~9]A.氢氧化钠B.盐酸C.Girard试剂D.邻苯二甲酸酐E.碳酸氢钠5.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羧酸类成分,加E6.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酚性成分,加A7.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碱性成分,加B8.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醛类成分,加C9.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醇类成分,加D[15~18]A.单萜B.倍半萜C.二萜D.二倍半萜E.三萜15.薄荷醇属于A16.青蒿素属于B17.冰片属于A18.银杏内酯属于C[l9~22]A.丁香酚B.细辛醚C.(-)薄荷醇D.(+)薄荷醇E.癸酰乙醛19.薄荷挥发油主要含有C21.石菖蒲挥发油主要含有B22.丁香挥发油主要含有E[23~27]A.单萜烯B.单萜酸C.单萜醇D.单萜醚E.含氧倍半萜采用分馏法分离上述5类化合物的混合物时,23.最先馏出的是A24.第二个馏出的是D25.第三个馏出的是C26.第四个馏出的是B27.最后馏出的是E[28~32]A.紫杉醇B.薄荷醇C.胡萝卜烯D.齐墩果酸E.青蒿素28.属于单萜化合物的是B29.属于倍半萜化合物的是E30.属于二萜化合物的是A31.属于三萜化合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是D32.属于四萜化合物的是C[33~37]D.栀子苷E.穿心莲内酯33.具有促进胆汁分泌的化合物是D34.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化合物是A35.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是B36.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化合物是E37.具有抗疟活性的化合物是C[38~42]A.1%盐酸萃取法B.5%碳酸氢钠萃取法C.亚硫酸氢钠法D.水蒸气蒸馏法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38.挥发油常用的提取方法是D39.对热敏感的贵重挥发油可采用E40.从挥发油中分离碱性成分可用A41.从挥发油中分离酸性成分可用B42.从挥发油中分离醛酮成分可用CX型题1.挥发油的组成中主要有A.单萜B.二倍半萜C.倍半萜D.三萜E.四萜AC2.下列结构单元中与紫杉醇的抗癌活性有关的是D.C-13位侧链E.C7-8-OHADE3.栀子苷的性质是A.易溶于水B.苷键易为酸水解C.与氨基酸发生显色反应D.与铜离子显蓝色E.与Shear试剂显特殊颜色ABCDE4.分离挥发油中的醛酮类成分可用A.碳酸氢钠B.亚硫酸氢钠C.Girard TD.Girard PE.磷酸BCD6.属于单萜的是A.薄荷脑B.龙脑C.冰片D.青蒿素E.栀子苷ABCE7.具有抗癌作用的萜类成分是A.青蒿素B.雷公藤甲素C.雷公藤乙素D.紫杉醇E.马桑毒素BCD8.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分离可用A.硝酸银硅胶层析B.硅胶层析C.聚酰胺层析D.氧化铝层析E.气相色谱10.下列化合物中,属于二萜类的是A.丹参新醌甲B.乌头碱C.穿心莲内酯D.银杏内酯E.雷公藤内酯ABCDE11.环烯醚萜类成分常见于A.玄参科植物B.龙胆科植物C.唇形科植物D.茜草科植物E.芸香科植物ABCD12.下列化合物中,属于裂环烯醚萜苷的是A.栀子苷B.桃叶珊瑚苷C.獐芽菜苷D.龙胆苦苷E.獐芽菜苦苷CDE13.紫杉醇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包括A.含有N原子,具有碱性B.含有酯键,对碱不稳定C.含有苷键,对酸不稳定D.容易还原,丧失活性E.含有环氧丙烷结构,具有抗癌活性BE14.下列有关环烯醚萜的论述,正确的是A.属于单萜类化合物B.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C.可溶于亲水性溶剂D.可溶于亲脂性溶剂E.具有旋光性ABCE15.提取挥发油的方法有A.水蒸气蒸馏法B.乙醚连续回流提取法C.石油醚冷浸法E.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ABCDE16.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的优点是A.挥发油得率高B.挥发油品质好C.适用于易热解的挥发性成分的提取D.无毒无污染E.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完成提取ABCD17.从挥发油中分离醇类成分,可选用的试剂是A.丙二酸单酰氯B.邻苯二甲酸C.邻苯二甲酸酐D.丁二酸E.丁二酸酐ACE18.存在于薄荷油中的是A.(-)薄荷醇B.(+)新薄荷醇C.(-)新薄荷醇D.(+)新异薄荷醇E.(+)异薄荷醇AB19.纯化分离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方法有A.正丁醇萃取B.活性炭柱色谱C.聚酰胺柱色谱D.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E.离子交换柱色谱ABD20.莪术挥发油主要有效成分有A.莪术醇B.莪术二酮C.莪术酮D.莪术二醇E.薄荷醇ABCD第八章皂苷考前强化训练1.单皂苷、双皂苷的分类依据是A.糖的数目B.糖链的数目C.皂苷元的数目D.端基碳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子的数日E.端羟基的数目B2.区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颜色反应是A.香草醛-浓硫酸反应B.三氯乙酸反应C.五氯化锑反应D.茴香醛-浓硫酸反应E.茴香醛-高氯酸反应B4.组成甾体皂苷元的碳原子数是A.30B.27C.25D.28E.20B5.甾体皂苷的螺原子是A.C-22B.C-27C.C-25D.C-3E.C-17A6.异螺旋甾烷C-25位上甲基的绝对构型是A.25SB.25LC.25αD.25βE.25DE7.三萜皂苷元结构的共同特点是都有A.5个环B.30个碳原子C.8个甲基E.4个环B8.呋甾烷醇类皂苷均为A.双糖链皂苷B.单糖链皂苷C.双糖苷D.单糖苷E.酯皂苷A9.呋甾烷醇类皂苷的结构特点不包括A.F环开环B.多为次皂苷C.均为双糖链皂苷D.C26有β-OH且连有糖E.有甾体母核B10.猪苓酸A属于A.羽扇豆烷型B.乌索烷型C.羊毛甾烷型D.齐墩果烷型E.达玛烷型C11.齐墩果酸的结构类型属于A.羽扇豆烷型B.乌索烷型C.α-香树脂烷型D.β-香树脂烷型E.达玛烷型D12.皂苷的通性不包括A.多为无定形粉末B.多具辛辣味C.多具吸湿性D.多呈酸性E.多为水溶性D13.下列有关皂苷溶血性的论述,错误的是A.皂苷口服无溶血作用C.溶血指数越大,溶血作用越强D.皂苷的溶血活性与糖部分有关E.人参总皂苷无溶血作用C14.从中药中提取纯化皂苷常用的方法中不包括A.乙醇提取,正丁醇萃取法B.乙醇提取,乙醚沉淀法C.乙醇提取,丙酮沉淀法D.碱水提取,加酸沉淀法E.盐酸水解,氯仿萃取法E15.分段沉淀法分离皂苷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皂苷A.皂苷元结构类型的差异B.皂苷元极性的差异C.皂苷极性的差异D.皂苷酸碱性的差异E.皂苷分子量大小的差异C16.分离皂苷时常不使用的色谱分离方法是A.硅胶吸附色谱法B.硅胶分配色谱法C.大孔吸附树脂法D.离子交换树脂法E.高效液相色谱法D17.可用于分离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的方法是A.正丁醇提取法B.明胶沉淀法C.分段沉淀法D.胆甾醇沉淀法E.乙醇沉淀法D18.分离酸性皂苷和中性皂苷,首选A.胆甾醇沉淀法B.铅盐沉淀法C.明胶沉淀法D.雷氏铵盐沉淀法E.乙醇沉淀法BA.浓硫酸B.浓硫酸-重铬酸钾C.五氯化锑D.三氯乙酸E.香草醛一浓硫酸D20.鉴别甾体皂苷C-25的构型属于25D还是25L,可选用A.Liebermann反应B.胆甾醇沉淀法C.UV光谱D.IR光谱E.质谱D21.含C12=0的甾体皂苷元与浓硫酸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后,其UV光谱的吸收峰在A.200~600nmB.270~275nmC.350nm左右D.415nm左右E.310nm左右C22.甾体皂苷元的质谱中均会出现l个很强的基峰,其质荷比为A.139B.115C.126D.155E.137A23.螺甾烷醇类皂苷元的13C—NMR谱中,出现在δ109.5处的信号属于A.C-3B.C-12C.C-20D.C-22E.C-25D24.属于A型人参皂苷的是A.人参皂苷ReB.人参皂苷Rg1C.人参皂苷RfE.人参皂苷RcE25.属于五环三萜的人参皂苷是A.人参皂苷RcB.人参皂苷RdC.人参皂苷ReD.人参皂苷RfE.人参皂苷Roe26.人参皂苷中具有抗溶血作用的成分是A.A型人参皂苷B.B型人参皂苷C.C型人参皂苷D.A型人参皂苷元E.B型人参皂苷元A27.A型人参皂苷用2~4mol/L HCl水解,得到的苷元是A.人参二醇B.人参三醇C.20(S)-原人参二醇D.20(s)-原人参三醇E.20(R)-原人参二醇A29.下列有关人参皂苷R0结构特点的论述,错误的是A.属于双糖链皂苷B.属于酯皂苷C.属于四环三萜皂苷D.属于酸性皂苷E.属于葡萄糖醛酸苷C30.人参总皂苷用7%HCl的稀乙醇溶液进行酸水解,得到的产物中不包括A.人参二醇B.人参三醇C.齐墩果酸D.熊果酸E.糖D31甘草皂苷具有的生物活性是A.止痛作用C.利胆作用D.解热作用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E32.甘草皂苷的苷元是A.甘草酸B.甘草次酸C.齐墩果酸D.熊果酸E.鸟索酸B33甘草酸的性质不包括A.能被中性乙酸铅沉淀B.易成盐C.易溶于热冰乙酸中D.易溶于氨水E.易被酸水解E34.柴胡皂苷元母核属于A.螺旋甾烷B.异螺旋甾烷C.达玛烷D.齐墩果烷E.乌索烷D35.属于原生苷的是A.柴胡皂苷aB.柴胡皂苷b1C.柴胡皂苷b2D.柴胡皂苷b3E.柴胡皂苷b4A36.知母皂苷AⅢ属于A.螺旋甾烷B.异螺旋甾烷C.呋甾烷D.变形螺旋甾烷E.异呋甾烷AA.黄芪皂苷B.黄芪苷C.黄芪苷ID.黄芪苷ⅣE.黄芪皂苷甲D执业中药师《中药化学》历年真题精选考前强化训练:B型题[1~4]A.柠檬烯B.鱼腥草素C.龙胆苦苷D.穿心莲内酯E.丁香酚1.能与氨基酸加热产生有色沉淀的是C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属于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的是B3.能与三氯化铁试剂反应的是E4.属于裂环烯醚萜苷的是C[5~9]A.氢氧化钠B.盐酸C.Girard试剂D.邻苯二甲酸酐E.碳酸氢钠5.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羧酸类成分,加E6.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酚性成分,加A7.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碱性成分,加BC9.从挥发油的乙醚溶液中分离醇类成分,加D[15~18]A.单萜B.倍半萜C.二萜D.二倍半萜E.三萜15.薄荷醇属于A16.青蒿素属于B17.冰片属于A18.银杏内酯属于C[l9~22]A.丁香酚B.细辛醚C.(-)薄荷醇D.(+)薄荷醇E.癸酰乙醛19.薄荷挥发油主要含有C20.鱼腥草挥发油主要含有E21.石菖蒲挥发油主要含有B22.丁香挥发油主要含有E[23~27]A.单萜烯B.单萜酸C.单萜醇D.单萜醚E.含氧倍半萜采用分馏法分离上述5类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合物的混合物时,23.最先馏出的是24.第二个馏出的是D25.第三个馏出的是C26.第四个馏出的是B27.最后馏出的是E[28~32]A.紫杉醇B.薄荷醇C.胡萝卜烯D.齐墩果酸E.青蒿素28.属于单萜化合物的是B29.属于倍半萜化合物的是E30.属于二萜化合物的是A31.属于三萜化合物的是D32.属于四萜化合物的是C[33~37]A.梓醇B.紫杉醇C.青蒿素D.栀子苷E.穿心莲内酯33.具有促进胆汁分泌的化合物是D34.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化合物是A35.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是B36.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化合物是E37.具有抗疟活性的化合物是[38~42]A.1%盐酸萃取法B.5%碳酸氢钠萃取法C.亚硫酸氢钠法D.水蒸气蒸馏法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38.挥发油常用的提取方法是D39.对热敏感的贵重挥发油可采用E40.从挥发油中分离碱性成分可用A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41.从挥发油中分离酸性成分可用B42.从挥发油中分离醛酮成分可用C执业中药师《中药化学》历年真题精选考前强化训练:X型题1.挥发油的组成中主要有A.单萜B.二倍半萜C.倍半萜D.三萜E.四萜AC2.下列结构单元中与紫杉醇的抗癌活性有关的是A.环氧丙烷环B.酰胺键C.酯键D.C-13位侧链E.C7-8-OHADE3.栀子苷的性质是A.易溶于水B.苷键易为酸水解C.与氨基酸发生显色反应D.与铜离子显蓝色E.与Shear试剂显特殊颜色ABCDE4.分离挥发油中的醛酮类成分可用A.碳酸氢钠B.亚硫酸氢钠C.Girard TD.Girard PE.磷酸BCD6.属于单萜的是A.薄荷脑B.龙脑C.冰片D.青蒿素E.栀子苷ABCE7.具有抗癌作用的萜类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分是A.青蒿素B.雷公藤甲素C.雷公藤乙素D.紫杉醇E.马桑毒素BCD8.α-细辛醚和β-细辛醚的分离可用A.硝酸银硅胶层析B.硅胶层析C.聚酰胺层析D.氧化铝层析E.气相色谱AE10.下列化合物中,属于二萜类的是A.丹参新醌甲B.乌头碱C.穿心莲内酯D.银杏内酯E.雷公藤内酯ABCDE11.环烯醚萜类成分常见于A.玄参科植物B.龙胆科植物C.唇形科植物D.茜草科植物E.芸香科植物ABCD12.下列化合物中,属于裂环烯醚萜苷的是A.栀子苷B.桃叶珊瑚苷C.獐芽菜苷D.龙胆苦苷E.獐芽菜苦苷CDE13.紫杉醇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包括A.含有N原子,具有碱性B.含有酯键,对碱不稳定C.含有苷键,对酸不稳定D.容易还原,丧失活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E.含有环氧丙烷结构,具有抗癌活性BE14.下列有关环烯醚萜的论述,正确的是A.属于单萜类化合物B.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C.可溶于亲水性溶剂D.可溶于亲脂性溶剂E.具有旋光性ABCE15.提取挥发油的方法有A.水蒸气蒸馏法B.乙醚连续回流提取法C.石油醚冷浸法D.压榨法E.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ABCDE16.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的优点是A.挥发油得率高B.挥发油品质好C.适用于易热解的挥发性成分的提取D.无毒无污染E.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完成提取ABCD17.从挥发油中分离醇类成分,可选用的试剂是A.丙二酸单酰氯B.邻苯二甲酸C.邻苯二甲酸酐D.丁二酸E.丁二酸酐ACE18.存在于薄荷油中的是A.(-)薄荷醇B.(+)新薄荷醇C.(-)新薄荷醇D.(+)新异薄荷醇E.(+)异薄荷醇AB19.纯化分离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方法有A.正丁醇萃取B.活性炭柱色谱C.聚酰胺柱色谱D.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E.离子交换柱色谱ABD20.莪术挥发油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要有效成分有A.莪术醇B.莪术二酮C.莪术酮D.莪术二醇E.薄荷醇ABCD。
中药化学第八章 三萜类化合物
HO
羊毛脂甾烷
H
H
羊毛脂醇
2.大戟烷(euphane)型(甘遂烷型)
大戟烷是羊毛脂甾烷的立体异构体,基本碳架相同, 只是C13、C14和C17上的取代基构型不同,即是13α、14β 、17α-羊毛脂甾烷。
21 20 22
24
26
12 18
23 17
25 27
H 11
13
1 19 9 14
16 15
角鲨烯
2,3-环氧角鲨烯
三环三萜 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
(一)链状三萜
肝 脏 环 氧 酶
—
(一)链状三萜
2,3-环氧基角鲨烯在环化酶(从鼠肝中提得)或 弱酸性介质中很容易被环化。
环化 酶
O
2,3-环氧角鲨烯
HO
H H
羊毛脂醇
(二)单环三萜
HO 蓍醇A
(三)双环三萜
OR4
28
29
27
OH O
O
OH
14
熊果酸(Ursolic acid)
来源于木犀科植物女 贞(Ligustrum lucidum Ait.)叶中,熊果酸又名 乌索酸,乌苏酸,属三 萜类化合物。具有镇 静、抗炎、抗菌、抗糖 HO 尿病、抗溃疡、降低血 糖等多种生物学效应。
H
COOH
H
H
Ursonic acid
中药地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其 中含有地榆皂苷B, E (sanguisorbin B and E),是乌苏酸的苷。
Ara(p)
H COOR
H
H
地榆皂甙B R=H 地榆皂甙E R=3-Ac-glc
3. 羽扇豆烷(lupane)型
中药化学第八章三帖类化合物
不 同 方 式 环 合
甲戊二羟酸
各 种 结 构 类 型 三 萜
第二节
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一、链状三萜 结构特点是基本碳架中没有碳环
二、单环三萜
结构特点是基本碳架中存在1个碳环
三、双环三萜
结构特点是基本碳架 中存在2个碳环 。
其中pouoside A具 有细胞毒作用。
四、三环三萜 结构特点是基本碳架中存在3个碳环 .
利用此性质可鉴别或分离中性和酸性皂苷。
(2)胆甾醇沉淀(C3 -OH为β -型的甾醇都可产生沉淀): 三萜皂苷可与胆甾醇生成分子复合物而产生沉淀,而且沉淀 反应有如下规律: A. 具3β -OH,A/B环反式或Δ 5结构的甾醇与三萜皂苷形成的 分子复合物稳定。 B. 具3α -OH,或3β -OH被酯化成苷的甾醇,不能与三萜皂苷 产生沉淀。 C. 三萜皂苷与胆甾醇产生沉淀没有甾体皂苷稳定。
氧化成羰基。 β -香树脂醇型的三萜皂苷在五环三萜中占的数量最多,约为 3/5以上。
2.乌苏烷(ursane)型
3.羽扇豆烷(lupane)型
4.木栓烷(friedeiane)型
5.羊齿烷(fernane)型和异羊齿烷(lsofernane)型
是羽扇豆烷型的异构体,E环上的取代基在C22位上,而 C8位上的角甲基转到C13位上。
3.水解反应
(1)酸水解 三萜皂苷所连多是α -OH糖,因此要进行剧烈水解:
由于条件剧烈,因此常使苷元产生脱水,双键移位,构型 异构,环合的反应。 酸水解虽然易引起苷元结构的改变,但可使皂苷中的全部 单糖被水解,有助于了解成苷的单糖种类。
(2)乙酰解
如:
(3)Smith降解
水解不加热(低温加热),可得到完整结构的苷元。 如:
中药化学期末复习第八章三萜类化合物习题-学生ok
第八章三萜类化合物一、填空题1.多数三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基本母核由()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其结构根据异戊二烯法则可视为()个异戊二烯单位聚合而成。
2.三萜皂苷结构中多具有羧基,所以又常被称为()皂苷。
3.皂苷水溶液经强烈振摇能产生持久性的泡沫,且不因加热而消失,这是由于皂苷具有()作用的缘故。
4.各类皂苷的溶血作用强弱可用()表示。
5.()色谱是近年来常用于分离极性较大的化合物的一种方法,尤其适用于皂苷的精制和初步分离。
二.选择题1.人参皂苷中含有在结构上属于四环三萜类化合物中的()A 乌苏烷型B. 羊毛脂甾烷型C. 达玛烷型D.葫芦素烷型2.分离三萜皂苷的优良溶剂为()A. 乙醇B. 氯仿C. 乙醚D. 正丁醇3.三萜皂苷在进行Rosen-Heimer(三氯乙酸)反应时,若要观察阳性结果需加热到()A. 60℃B. 80℃C. 100℃D. 120℃E. 140℃4.目前对皂苷的分离效能最高的色谱是()A.聚酰胺色谱B. 大孔树脂色谱C. 高效液相色谱D. 凝胶色谱5.用于三萜皂苷的结构研究的方法中,由于皂苷的难挥发性而受到限制的是()A. EI-MS B. FD-MS C. FAB-MS D. ESI-MS6.柴胡皂苷的结构类型主要是()。
A.甾体皂苷B.五环三萜皂苷C.四环三萜皂苷D.都有7.下列中药中,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三萜的是()。
A. 人参B. 槐米C. 薄荷D. 大黄8.下列不属于三萜皂苷性质的有()。
A.发泡性B.挥发性C.溶血作用D.旋光性9.下列方法中常用于检识三萜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是()A.盐酸-镁粉反应B.Molish反应C.醋酐-浓硫酸反应D.AlCl3反应10. 不符合齐墩果烷结构特点的是( )A. 属于三萜B. C23、C24连接在C4位上C. C29、C30连接在C20上D. A、B、C、D、E环都是六元环E. C29、C30分别连接在C19、C20上11. 活性皂苷化合物一般不做成针剂,这是因为( )A 不能溶于水B 产生泡沫C 有溶血作用D 久置产生沉淀12.皂甙在下列何种溶剂中具有较大的溶解度( )A.丙酮B.乙醚C.含水正丁醇D.氯仿13. 人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属于()A 二萜类B 三萜类C 黄酮类D 蒽醌类E 木脂素类14.要除去甙提取液中的糖等水溶性杂质,下列方法中哪种较为有效?( )A.聚酰胺吸附法B.碱溶酸沉法C.酸溶碱沉法D.大孔吸附树脂色谱法15.下列属于四环三萜的有( )。
执业中药师《中药化学》复习:三萜类化合物
执业中药师《中药化学》复习:三萜类化合物2017执业中药师《中药化学》复习:三萜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是由数个异戊二烯去掉羟基后首尾相连构成的物质。
大部分为30个碳原子,少部分含27个碳原子的萜类化合物。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概述1.定义:三萜是由6个异戊二烯单位、30个碳原子组成。
三萜皂苷是由三萜皂苷元和糖、糖醛酸等组成。
由于该类化合物多数可溶于水,水溶液振摇后产生似肥皂水溶液样泡沫,故此称为皂苷。
结构中多具羧基,所以又称之为酸性皂苷2.分布:三萜皂苷在豆科、五加科、伞形科、毛茛科、石竹科、葫芦科、鼠李科等植物分布较多。
如:人参、三七、甘草、柴胡、黄芪、远志3.生理活性:具溶血、抗癌、抗炎、抗菌、抗生育等活性。
齐墩果酸——临床用于治疗肝炎人参皂苷B2、柴胡皂苷A——降低高血脂甘草次酸——抗病毒作用4.生物合成焦磷酸金合欢酯(倍半萜)经过尾-尾缩合形成鲨烯,鲨烯在经过不同方式环合形成三萜化合物(二)分类多数三萜为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也有少数为链状、单环、双环和三环三萜1.四环三萜达玛烷型:C8和C10有β-构型的角甲基,13位有β-H,17位的侧链有β-构型,C20(手性碳)构型为R或者S 书P232羊毛酯烷型:C20为R构型,侧链的构型分别为10β、13β、14α、17β 书P2302.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又称β-香树脂烷型,五环无侧链,8个角甲基程8个单峰,无裂分,H积分为3;A/B环、B/C环、C/D环均是反式,D/E 环均是顺式书P235乌苏烷型:α-香树脂烷型,多为乌苏酸衍生物。
8个角甲基,C29和C30上的甲基形成H积分为3的二重峰(有裂分) 书P236 齐墩果烷型和乌苏烷型的H谱区分:E环上的'取代基有无甲基的裂分,有则为乌苏烷型,没有则为齐墩果烷型。
羽扇豆烷型:E环为五元碳环,19位有异丙基为α-构型书P237 羽扇豆烷型与齐墩果烷型不同点:C21与C19连成五元环E环,D/E环为反式。
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四)
中药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412、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C6 – C3,且有内酯环的化合物。
413、木脂素类化合物:2个C6 – C3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414、木质素类化合物:大与2个C6 – C3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二、填空题415、香豆素因具有内酯结构,可溶于碱液中,因此可以用(碱溶酸沉法)法提取。
416、小分子香豆素因具有(挥发性),可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
417、广义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包含(简单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木质素)和(黄酮)。
418、天然香豆素类化合物一般在(C7 )具有羟基,因此(7 –羟基香豆素)可以认为是天然香豆素化合物的母体。
419、天然香豆素可分为(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异香豆素)类、(呋喃香豆素)类、(吡喃香豆素)和(异香豆素)。
420、香豆素具有(内酯)结构,可以发生异羟肟酸铁反应而显(红)色。
421、秦皮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七叶苷)和(七叶内酯),具有(具有抑菌)和(抗炎)作用。
422、木脂素是一类由两分子(苯丙素)衍生物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
三、选择题423、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紫红色的是(C )。
A 羟基蒽醌类B 查耳酮类C 香豆素类D 二氢黄酮类E 生物碱424、判断香豆素6 –位是否有取代基团可用的反应是(B )。
A 异羟肟酸铁反应B Gibb’s反应C 三氯化铁反应D 盐酸- 镁粉反应E Labat反应425、在催化加氢过程中,香豆素类结构最先氢化的是(E )。
A 3、4位双键B 苯环双键C 呋喃环双键D 吡喃双键E 支链双键426、组成木脂素的单体基本结构是( C )。
A C5– C3B C5– C4C C6 – C3D C6– C4E C6– C6427、Labat 反应的试剂组成是(C )。
A 香草醛–浓硫酸B茴香醛–浓硫酸C 浓硫酸–没食子酸D浓硫酸–变色酸 E 浓硫酸–铬酸多选题428、检识香豆素苷类化合物可用(BE )。
三萜及其苷类(95题)
三萜及其苷类(95题)第七章三萜及其苷类(95题)一( 写出下列词汇的英文或中文13C-NMR ,Rp-2,Rp-8,Rp-18,三萜皂甙isospirostanol saponins,The Chemistry of Tri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riterpenoids, triterpenal saponins, triterpenal sapogenins, ginsenoside, glycyrrhizin (glycyrrhizicacid), ester saponin,tetracyclic triterpenoids, pentacyclic triterpenes二、解释名词:(5题)(1)酸性皂苷(2)酯皂苷(3)单糖链皂苷和双糖链皂苷(4)溶血指数(5)次皂苷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6题)1(皂甙具溶血作用原因( )A.具表面活性B.与细胞壁上胆甾醇生成沉淀C.具甾体母核D.多为寡糖甙,亲水性强 2( HglcOOHHHHOglcO 按结构特点应属于( )A.甾体皂甙B.呋甾烷型皂甙C.四环三萜皂甙D.螺甾烷型皂甙3(极性较大的三萜皂甙分离多采用( )A.氧化铝吸附柱色谱B.硅胶吸附柱色谱C.硅胶分配柱色谱D.聚酰胺柱色谱4( COOHOHHO按结构特点应属于( )A.甾体皂甙元B.五环三萜类C.乙型强心甙元D.呋甾烷型皂甙元5(可用于分离中性皂甙与酸性皂甙的方法是( )A.中性醋酸铅沉淀B. 碱性醋酸铅沉淀C.分段沉淀法D.胆甾醇沉淀法6(三萜类化合物结构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位成甙键 A.30个碳原子 B. 8个甲基 C. 6个甲基 D. 都在C37(分段沉淀法分离皂甙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皂甙A.皂甙分子量大小的差异B.皂甙元极性的差异C.皂甙极性的差异D.皂甙酸碱性的差异 8(分离三萜皂甙常不使用的色谱分离方法是A.离子交换树脂法B. 硅胶分配色谱法C.大孔吸附树脂法D.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9.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所使用的试剂是( )A(氯仿-浓硫酸 B(三氯醋酸 C(香草醛-浓硫酸D(醋酐-浓硫酸 E(三氯化铁-冰醋酸 10. 从水溶液中萃取皂苷类最好用( ) A(氯仿 B(丙酮 C(乙酸乙酯D(正丁醇 E(乙醚11. 分段沉淀法分离皂苷是利用总皂苷中各皂苷( )A(在甲醇中溶解度不同 B(极性不同 C(易溶于乙醚的性质D(酸性强弱不同 E(易溶于乙醇的性质 12. 下列化合物属于( )212025OOGlcOH138144XylOOGlcA(五环三萜皂苷 B(呋甾烷醇型皂苷C(变形螺甾烷醇型皂苷 D(四环三萜皂苷 13(不符合皂苷通性的是( )A(分子较大,多为无定形粉末 B(有显著而强烈的甜味C(对粘膜有刺激 D(振摇后能产生泡沫E(大多数有溶血作用14(属于齐墩果烷衍生物的是( )A(人参二醇 B(薯蓣皂苷元 C(甘草次酸D(雪胆甲素 E(熊果酸15(溶剂沉淀法分离皂苷是利用总皂苷中各皂苷( )A(酸性强弱不同 B(在乙醇中溶解度不同C(极性不同 D(难溶于石油醚的性质E(分子量大小的差异16(可以作为皂苷纸色谱显色剂的是( )A(醋酐-浓硫酸试剂 B(香草醛-浓硫酸试剂C(三氯化铁-冰醋酸试剂 D(三氯醋酸试剂E(α-萘酚-浓硫酸试剂(二)多选题1(与醋酐—浓硫酸(20:1)试剂呈阳性反应有( ) A.三萜皂甙 B.强心甙 C.甾体皂甙 D.三萜类 E.植物甾醇类 2(提取皂甙类常用的方法是( )( )( )( )( ) A(稀醇提取-正丁醇萃取法 B.水提取-大孔吸附树脂C.稀醇提取-大孔吸附树脂法D.酸提取-碱沉淀法E.碱提取-酸沉淀法 3(皂甙的通性有( )( )( )( )( )A(表面活性 B.酸性 C. 较强亲水性D.对黏膜刺激性E.大多具溶血性4(皂苷在( )( )( )( )( )溶解度较大A(热水 B(含水稀醇 C(热乙醇D(乙醚 E(乙酸乙酯5(可用于皂苷显色的试剂有( )( )( )( )( )A(氯仿-浓硫酸 B(三氯醋酸 C(五氯化锑D(醋酐-浓硫酸 E(三氯化铁-冰醋酸6(有关甘草皂苷叙述正确的是( )( )( )( )( )A(酸性皂苷 B(可作为食品工业甜味剂C(又称甘草次酸D(苷元属于五环三萜的结构E(具有酯苷键的结构7(精制皂苷时,先将皂苷溶于甲醇、乙醇,然后加( )( )( )( )( )溶剂可使皂苷析出沉淀A(乙醚 B(水 C(正丁醇D(丙酮 E(乙醚-丙酮(1:1)8(鉴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的方法有( )( )( )( )( )A(氯仿-浓硫酸 B(三氯醋酸反应 C(五氯化锑反应D(与胆甾醇反应 E(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9(甘草酸的性质不包括( )( )( )( )( )A(能被中性醋酸铅沉淀 B(易成盐 C(易溶于热冰醋酸中D(易溶于氨水 E(易被酸水解10(分离皂苷时,常用的色谱方法包括( )( )( )( )( )A(硅胶吸附色谱法 B(硅胶分配色谱法C(聚酚胺柱色谱法 D(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E(大孔吸附树脂法11(甘草皂苷( )( )( )( )( )A(能被中性醋酸铅沉淀 B(能被碱式醋酸铅沉淀C(较难被酸水解 D(容易被酸水解E(几乎不溶于无水乙醇12(提取次生苷不能选用的方法有( )( )( )( )( ):A(80%乙醇回流 B(40?水浸渍 C(沸水提取D(药材拌石灰后水提取 E(药材加中性盐硫酸铵后水提取 13(Libermann-burchard反应呈阳性的物质是:( )( )( )( )( )A(三萜 B(强心苷 C(生物碱 D(甾体皂苷 E(黄酮苷 14(提取次生苷不能选用的方法有( )( )( )( )( ):A(80%乙醇回流 B(40?水浸渍 C(沸水提取D(药材拌石灰后水提取 E(药材加中性盐硫酸铵后水提取15(提取原生苷的方法有( )( )( )( )( ):A(80%乙醇回流 B(40?水浸渍 C(沸水提取D(药材拌石灰后水提取 E(药材加中性盐硫酸铵后水提取16(提取皂苷类可用的方法是( )( )( )( )( ):A(醇提取-正丁醇法 B(水提取-大孔吸附树脂法C(稀醇提取-大孔吸附树脂法 D(酸提取碱沉淀法E(碱提取-酸沉淀法17(属于四环三萜结构的是( )( )( )( )( )A(羊毛脂甾烷型 B(羽扇豆烷型 C(葫芦烷型D(螺甾烷型 E(达玛烷型18(皂苷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 )( )( ) A(对粘膜有刺激性 B(吸湿性C(溶血性 D(泡沫久置或加热会消失 E(能制成片剂、冲剂、注射剂等剂型四、填空题:1( 皂甙的溶血能力强弱用_________表示,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使血液中红细胞完全溶解的_____________浓度。
第八章 三萜类化合物
二、甘草
豆科植物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
的干燥根及根茎。 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 诸药的功能。 主要有效成分是皂苷和黄酮类。
甘草甜素(甘草酸、甘草皂苷)
30 19 20 18 17 16 15 7 27
COOH
21 22
O
1 2 3 4 25 10 5 23 6 9
第八章
三萜类化合物
北京中医药大学 李强
第一节
概
述
1 多数三萜,C-30, 6个异戊二烯单位 2 包括:
游离三萜—皂苷元—常见四环、五环三萜
三萜苷—皂苷---多含羧基,亦称酸性皂苷糖部分:常见葡萄
糖、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半乳 糖醛酸
也有木糖、夫糖、芹糖等
三萜皂苷的苷元多为醇苷,但也有酯苷。有单糖链、双糖链和叁
(一)主成分结构、性质 1、皂苷 含量约4%,根须中的含量高于 主根。
人参总皂苷(Rx)。 根据皂苷元的不同分为A、B、C三类。
(1)分类及主要化合物 A型
人参皂苷-苷元为20(S)原人参二醇(最
多), 人参皂苷Ra1、 Ra2、 Ra3、 Rb1、 Rb2、Rb3、 Rc、 21 Rd……..
29 21 22
COOH
2 3
HO
24
含有此类皂苷的中药有柴胡、桔梗、甘 草、远志、槲寄生、桑白皮、商陆以及 人参。 29 30 人参皂苷C 20 19 21
12 1 2 3 4 25 10 5 23 6 11 9 13 26 14 8 7 27 15 18 17 16 22
COO_glu
RO
24
2、乌苏烷型( α -香树脂醇型) 乌苏酸又称熊果酸的衍生物。与齐墩 果酸的区别是碳20没有偕二甲基,而是 20和19各有一个甲基取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化学《三萜类化合物》重点总结及习题
本章复习要点:
1.了解三萜类化合物的含义、分布和生理活性。
2.掌握三萜皂苷的结构类型和分类。
3.掌握三萜皂苷的理化性质和检识。
4.掌握三萜皂苷的提取、分离方法。
5.熟悉三萜皂苷的结构测定。
第一节概述
【含义】
1.三萜类化合物
一类基本母核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可视为以六分子异戊二烯为单位的聚合体。
2.三萜皂苷
一类苷元为三萜的苷类化合物,其水溶液振瑶后能产生大量且持久性肥皂样泡沫。
【分布及存在形式】
三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尤以双子叶植物中分布最多。
三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或者与糖结合成苷或酯的形式存在。
游离三萜化合物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三萜苷类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剧烈振摇时能产生大量、持久的肥皂样泡沫,故称为三萜皂苷。
另外,三萜皂苷多具有羧基,所以又常称为酸性皂苷。
【生理活性】
通过对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溶血、抗癌、抗炎、抗病毒、降低胆固醇、杀软体动物、抗生育等广泛的生理活性。
【生源途径】
从生源来看,是由鲨烯通过不同的环化方式转变而来的,而鲨烯是由焦磷酸金合欢酯(FPP)尾尾缩合生成。
第二节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和分类
1.按存在形式、结构、性质分为:
(1)三萜皂苷及苷元
(2)其他三萜类(树脂、苦味素、三萜醇、三萜生物碱)
2.按碳环的数目分类:
(1)链状三萜(较少)(2)单环三萜(较少)(3)双环三萜(较少)(4)三环三萜(较少)★(5)四环三萜(较多):母核都为环戊烷骈多氢菲
而D/E环为顺式。
【物理性质】
1.性状
多为无定形粉末(极性较大),具吸湿性;苦、辛辣,有粘膜刺激性。
2.熔点与旋光性
游离态有固定熔点;皂苷无明显熔点,一般测得的大多为分解点。
三萜化合物均有旋光性。
3.溶解度
游离态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成苷后,极性增强,可溶于水,易溶于热水、稀醇、热甲醇、热乙醇,几不溶或难溶于丙酮、乙醚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皂苷常用正丁醇作为分离提取的溶剂。
皂苷有助溶性,可促进其他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
4.发泡性
皂苷水液经剧烈震荡能产生持久性泡沫,且不因加热而消失(原因:降低水液表面张力)【化学性质】
1.颜色反应:
皂苷水溶液可和一些金属盐类如铅盐、钡盐、铜盐等产生沉淀。
酸性皂苷(三萜皂苷)可用中性盐如硫酸铵、乙酸铅等沉淀,中性皂苷(甾体皂苷)用碱性盐如碱式乙酸铅沉淀。
因采用此法重金属离子会超标,故现在多不用。
3.皂苷的水解
皂苷酸水解多采用缓和酸水解、两相酸水解、酶解或Smith降解法。
其原因为:一般酸水解时,易引起皂苷元的结构变化,而得不到真正的苷元。
糖醛酸苷键的裂解一般采用光解法、四乙酸铅-乙酸酐法,以及微生物转化法。
酯苷键的水解多采用LiI在2,6-二甲基吡啶/甲醇溶液中与皂苷一起回流。
本方法既不损伤苷元,也不会使糖的结构发生变化。
【溶血作用】
皂苷具有破坏红细胞而产生溶血的现象。
溶血指数:指在一定条件(等渗、缓冲及恒温)下能使同一动物来源的血液中红细胞完全溶血的最低浓度。
皂苷的溶血作用是皂苷和红细胞壁上的胆甾醇结合,破坏血红细胞的正常渗透性,使细胞内压增加,而产生溶血。
但不是所有皂苷都具溶血作用。
另外有些树脂、脂肪酸、挥发油也能产生溶血现象。
第四节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提取方法】
1.醇提取法——最常用的提取皂苷的方法
一般流程:先用醇提取,回收醇,浓缩液上柱,按极性由低到高顺序洗脱,收集正丁醇部分,即为皂苷类成分。
2.酸水解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皂苷元的方法
3.碱水提取——仅适用于含羧基皂苷的提取。
【分离方法】
1.沉淀法
(1)分段沉淀法
利用皂苷难溶于乙醚、丙酮的性质,将皂苷溶于甲醇或乙醇,滴加乙醚或丙酮或乙醚︰丙酮(1︰1)的混合物液,边加边摇,皂苷即可析出。
但本法不易得到纯品。
(2)胆甾醇沉淀法
利用胆甾醇能和皂苷生成复合物的性质,但三萜皂苷与胆甾醇形成的复合物没有甾体皂苷与胆甾醇形成的复合物稳定。
先将皂苷和胆甾醇充分反应,然后用水、醇、乙醚顺次洗涤沉淀,以除去糖类、色素、油脂和游离的胆甾醇,再将沉淀干燥,乙醚回流,提去胆甾醇,剩下为较纯皂苷。
2.色谱分离法
(1)吸附柱色谱法
正相吸附柱色谱:吸附剂为硅胶,流动相为不同比例的氯仿-甲醇。
反相吸附柱色谱:吸附剂为Rp-18、Rp-8或Rp-2,流动相为甲醇-水、乙腈-水(2)分配柱色谱法
支持剂:硅胶;
固定相:3%草酸水溶液;
流动相:含水混合有机溶剂。
(3)高效液相色谱法
目前最常用,一般选用反相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乙腈-水。
(4)大孔树脂法
适合皂苷的精制和初步分离。
先用水洗除去糖和水溶性杂质,再用不同浓度醇浓度由低至高洗脱,皂苷按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被洗下来。
(5)凝胶色谱法
应用较多的是有机相能使用的Sephadex LH-20。
第五节三萜类化合物检识
【理化检识】
1.泡沫试验
中药水提取液振摇后,产生持久泡沫(15分钟以上),注意假阳性反应。
2.显色反应(见颜色反应)
3.溶血试验
取供试液1ml,水浴蒸干,生理盐水溶解,加入几滴2%红细胞悬浮液,若发生溶血,溶液由混浊变澄明。
【色谱检识】
1.薄层色谱
硅胶为吸附剂,皂苷元展开剂为亲脂性展开剂;皂苷的展开剂为含水有机溶剂。
酸性皂苷薄层拖尾,可加入少量甲酸或乙酸消除。
显色剂:10%硫酸溶液、三氯乙酸试剂、香草醛-浓硫酸试剂。
2.纸色谱
水为固定相,展开剂含水量较多,但斑点不太集中。
第六节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UV光谱】
11-oxo,△12-齐墩果烷型化合物可用UV判断18-H的构型:当18-H为β构型,最大吸收在248-249nm;18-H为α构型,最大吸收在242-243nm。
【MS】
结构中含环己烯时,可发生RDA裂解。
羽扇豆烷型三萜皂苷会出现一个失去异丙基的M-43的特征离子峰。
皂苷的场解析质谱(FD-M S)和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可得到皂苷的准分子离子峰[M+H]+、[M+Na]+和[M+K]+等,还可以给出皂苷分子失去寡聚糖基或单糖碎片峰,并同时出现相应的糖单元的碎片峰。
【NMR谱】
1.1H-NMR谱
三萜类出现多个甲基单峰,一般甲基质子信号在δ0.60-1.50;甲基与双键相连,δ1.63-1.80,呈宽单峰。
高场区甲基信号数目及峰形有助于推断三萜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