铬污染及其治理

合集下载

土壤重金属Cr污染及其治理研究进展_吴泽鑫

土壤重金属Cr污染及其治理研究进展_吴泽鑫

土壤重金属Cr污染及其治理研究进展吴泽鑫,邢文听,高青环(河南省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郑州450052)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与修复是近年来生态环境学科研究的热点。

伴随铬工业的发展,土壤铬污染的事件逐渐增多,对农业造成的危害逐渐加大,随着食物链的扩大,对动植物和人造成的毒害也逐渐放大,土壤铬污染、农产品铬超标及其安全性问题已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总结土壤重金属Cr污染现状、土壤中Cr来源、Cr 相关化合物生态效应及当前的土壤重金属Cr污染修复机理及措施。

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Cr;危害;生物修复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467(2011)13-0033-04Research Progress of Heavy Metal Cr Pollution at Soil and Its Treatment WU Ze-xin,XING Wen-ting,GAO Qing-huan(Henan Chemical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e Co.Ltd,Zhengzhou450052,China)Abstract:Prevention and repairment of soil heavy metal Cr pollution is hot spot of ecological science re-search.With the developing of Cr industry,the soil Cr pollution accident increasing gradually,the harm to agriculture increasing gradually;with the enlarge of food chain,the poison to animals,plants and human also amplifiering,the soil Cr pollution,chromium over standar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its securty problem are attention widely.The aim of paper is summary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oil heavy Cr pull-tion,the Cr sourse in soil,ecological effect of Cr relative compounds,repair mechanism and measures of soil Cr pollution at present.Key words:soil pollution;heavy metal Cr;harm;bio remecliation1土壤中重金属Cr污染现状铬是ⅥB族元素,它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为0.010%左右,分布广泛。

铬的水污染治理方法PPT

铬的水污染治理方法PPT
种重点污染物之一。 暴露在这些化合物中的人,有可能引起急性病, 如肝损伤,皮肤刺激、溃疡和过敏,鼻刺激、溃 疡和鼻中隔穿孔,呼吸过敏。最严重的健康问题
是呼吸癌。
4
湘江告急!
《人民日报》 《中国经济周刊》 等报导
1966年,湘江检测出铬、铅、锰、锌、砷等重金属;1978年,湘 江已成国内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之一;1990年代之后,湘江水质呈恶 化趋势,工业污染导致的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
19
LOGO
细菌及有机物还原
▪ 动物排泄物和动植物遗骸常年累积形成的泥炭、 腐殖土, 既含有大量活的细菌,也含有为细菌生 存繁衍所必需的营养物, 又含有大量强还原性的 其他有机物, 能将+ 6价铬还原为+ 3价铬; 这些
物质中包括腐殖酸在内的多种有机酸还是良好 的螯合剂, 能与+ 3价铬形成稳定的螯合物,更促 进+ 6价铬快速还原。
www,
变废为宝
铬的再利用
作水泥原料 以铬渣为熔剂用于烧结炼钢( 铁) 玻璃厂作着色剂 生产建筑用砖 作铺路材料 生产铸石
作混凝土骨料 铬渣做人工骨料
25
LOGO
携手保护我们的地球!!!
26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铬渣的无害化处理——微生物法解毒
• 采用能有效还原六价铬的菌株对铬渣进行 微生物治理。将铬渣渗滤液经该菌处理后, 其中的六价铬可达排放标准, 沉淀物中Cr含 量达3218% , 具有实际回收价值。将铬渣进 行微生物柱浸, 7天后溶液中检测不出六价 铬, 解毒后铬渣中六价铬达到国家危险废物 毒性鉴别标准。微生物解毒的优点是成本 低, 解毒彻底。该铬渣处理方法目前只是实 验室阶段, 尚未对大量铬渣进行中试实验。
13

铬污染现状及其治理策略研究

铬污染现状及其治理策略研究

铬污染现状及其治理策略研究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其中铬污染是一种特别严重的污染现象。

铬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金属元素,可以通过常见的矿物、土壤和岩石在自然环境中存在。

铬的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对铬污染的治理已经成为了全球环保工作的重点之一。

一、铬污染现状铬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活动,其中包括金属制造、皮革加工、木材保护、氧化铝生产和电镀等工业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

铬污染对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还直接威胁了人类健康。

铬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因其形态而异,主要分为三种形态:铬(VI)、铬(III)和有机铬。

铬(VI)是工业活动中最常见的形式,也是最有毒的形式。

铬(VI)污染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工造成的,如涂料、氧化铬和电镀等;另一类是天然铬矿床,随着矿物的开采而被释放到环境中。

铬(VI)污染对土壤和水源的影响尤为严重,可能会导致人类和动物的慢性中毒以及重症疾病,包括肺癌、呼吸道感染、肝脏受损和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等。

铬(III)是一种中等毒性的物质,相对于铬(VI)更容易沉积在土壤中。

铬(III)主要存在于铬(VI)的还原产物中,也可以是人类和动物代谢铬元素的产物。

铬(III)的作用机理与铬(VI)类似,但毒性要低得多。

有机铬是由铬与有机物质结合而形成的,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远远没有两种无机铬形态那么严重。

当然,它们也可能导致医学上的问题,如慢性气道疾病和肺癌。

二、铬污染治理策略研究对铬污染的治理办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处理方法:1、生物调控生物治理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植物或有机物浸渍等方式处理废弃物的技术,可以高效地降解或减少污染物的浓度。

对于污染物,生物技术的使用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和易于操作等特点。

微生物能够降解和还原铬离子,将其还原为无毒的铬(III)离子。

植物吸收铬(VI)并将其减析为无毒铬(III)离子,这种技术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以实现更完整的处理。

铬污染及修复课件

铬污染及修复课件

某土壤铬污染修复案例
污染情况
01
某工业区土壤受到重金属铬的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和食品安
全。
修复措施
02
采用植物修复技术,种植对重金属具有较强富集能力的植物,
如油菜、向日葵等,将土壤中的铬吸收到植物体内。
修复效果
03
经过修复,土壤中铬含量显著降低,植物体内富集的铬可以回
收利用或妥善处理,有效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03
铬污染的预防措施
严格控制工业排放
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
加强监管和执法
对工业排放的铬进行限制,确保其浓 度和总量在安全范围内。
定期检查工厂的排放情况,对违规排 放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安装处理设施
要求工厂安装铬处理设施,对含铬废 水进行预处理后再排放。
强化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
建立监测网络
在重点区域设置监测站点,实时 监测土壤、水源和空气中的铬含
详细描述
包括土壤置换、土壤固化/稳定化、热 解吸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将铬从 土壤中分离出来,降低其在环境中的 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
化学修复技术
总结词
化学修复技术主要通过向土壤中添加化学物质,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发生沉淀、 吸附、氧化还原等反应,从而降低其生物毒性。
详细描述
包括化学淋洗、原位钝化、化学氧化还原等。这些方法可以改变铬的存在形态 ,降低其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从而达到修复的目的。
生物修复技术
总结词
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的代谢活动,将重金属从土壤中吸收或固定,从而达到降低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 危害的目的。
详细描述
包括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两种。微生物修复主要利用某些微生物对重金属的抗性和吸收能力,通过吸附、沉淀 、氧化还原等反应降低重金属的毒性。植物修复则是利用某些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通过植物提取、根际过 滤等方法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铬的污染和危害

铬的污染和危害
环 保 科 技
汉 科 21 中 技 01 年第6 期
铬 的 污 染 和危 害
王 勇梅
( 固县环 境监 测站 , 陕西 城固 7 3 0 ) 城 220
摘 要 :本文 阐述 了铬污 染 的来源 并对 其危 害进 行了分 析 ,并对铬 污染 的预 防提 出了意 见和建 议
关键 词 : 铬 ;污 染危害 ;预 防

5 一 9
烟尘 。 2 铬 的 危 害及 机理
色 。三 价 铬 浓 度 为12 / U .mgL  ̄,水 的 浊 度 明显 增
加。
铬 是人体必需 的微量元素 ,它与脂类 代谢有密 铬 对 植 物生 长有 刺 激 作用 ,微量 铬可 提 高植 切联 系 ,能增 加人体 内胆 固醇 的分解和排泄 ,是机 物 收 获量 ;但浓 度 稍高 ,又 可抑 制 土壤 内有 机物 体 内葡萄糖能 量因子 中的一个 有效成分 ,能 辅助胰 质 的硝化 作 用 。含六 价 铬 的灌溉 水对 水稻 、小麦 岛素利用葡萄 糖 。如食物不能 提供足够 的铬 ,人体 种 子 的萌 发 及其 生长 发 育都 有一 定 影响 。水 稻 、
会出现 铬缺乏症 ,影 响糖类及脂 类代谢 。
小 麦 均 能 吸 收 灌 溉 水 及 土 壤 中 的铬 。铬 浓 度 为
铬 是 一 种 具有 银 白色 光 泽 的金 属 ,无 毒 ,化 5 /对 作物 有 害 ;浓 度 为1 mgLt作物 出现 严 mgL 0 /[ J , " 学 性 质很 稳 定 。有 二 价 、三价 和 六价 化 合物 ,其 重 的 萎 黄 病 ;铬 与 镍 协 同 作 用 时 ,铬 浓 度 为 中三 价和 六 价化 合 物较 常 见 。所 有铬 的 化合 物 都 2 / 时 即 对 作 物 产 生 损 害 。 铬 还 在 作 物 内 积 mgL 有 毒性 。六 价铬 的 毒性 最 大 ,三 价次 之 ,二 价 毒 累 。吸收 的铬 主 要积 累 在根 中 ,其次 是茎 叶 ,少

地下水的六价铬污染问题及控制对策

地下水的六价铬污染问题及控制对策
性中毒 , 重 者 导致 死 亡 。六 价 铬 对 人 主 要 是 慢 性 毒 害 , 它 可 以 据 其 反 应 机 理 的 不 同 , 可 分 为直 接 电解 和 间 接 电解 两 种 。 通过消化道、 呼吸道、 皮肤和粘膜侵入人体 , 在体 内主要积聚 直接 电解法是利用石墨等不溶性的阳极 , 使 C r ( V I ) 只在 在肝、 肾和 内分 泌 腺 中 。 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使六价铬转化为三价铬。间接电解法 地下水是人类宝贵的淡水资源 ,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和 直 接 电解 法 的 区别 在 于 所 采 用 的 阳极 不 同 ,该 法 的 阳 极采 物 质 基 础 。 然 而 , 目前 因 人类 活 动 造 成 的地 下 水 污 染 问题 日 用 可 溶 性 的铁 ,电解 铬 的 反 应 是在 阳极 上 进 行 的 。 在直 流 电 益严重,威胁着 生态环境 与人类 的健康 。我 国许多地 区地下 场的作用下 , 铁阳极不断腐蚀生成 F e , 在酸性条件下, 可将水 水 存在铬含量超标现象 , 其 污染来源主要为采矿、 选矿 、 冶炼 、 中的 c r ( g I ) 还原成为 C P 。由于 电解 过 程 中消 耗 了氢 离 子 , 水 电镀 、 化工、 制 革 和 电子 等 行 业 产 生 的含 铬 废 水 的排 放 及 重 大 中 余 留 的氢 氧 根 离子 越 来 越 多 , 随 着 电解 过 程 中 溶液 p H值 的 环 境污 染 突 发事 件 的 出现 。 不断升高, 形成 C r ( 0 H) 3 沉淀 。 2地下水六价铬污染的治理方法 3 . 4生 物 法 目前 国 内外 针 对 地 下 水 六 价铬 污染 常采 用 的治 理 方 法 主 微生物修复技术治理水污染的主要作用原理是利用微生 要 分 为 传 统 的抽 出处 理 法 和 原 位 修 复 法 。 物 的生化反应能够除去水中的重金属元素 。 微 生物 中的功能 抽 出处 理 法 是 通 过 被 污 染 地 下 水 的下 游 的抽 水 机 ,把 已 菌具有催化转化 、 共沉淀 、 络合和 静电吸附等作用, 由于功能 经污染 的地下水抽 出, 通过地面处理设施和方法 , 将废 水中的 菌 的作 用 , 六 价 铬 在 胞 外 经过 络 合 与 沉 淀 , 在 胞 内经 过 积 累 储 污染物去除掉 , 达到处理的标准 , 然后再排人 自然界或者直接 存在胞 内不 同部位或者是结合在细胞外基质上,然后经过微 利用 。 生 物 自身 的 代 谢 功 能 将 六 价 铬 生 成 沉 淀 物 或 者 生 物 多聚 物 , 原 位 处 理 法 即可 渗 透 反 应 格 栅 法 。反 应 格 栅 法 就 是 在 地 从 而 达 到 将 铬 污 染 从 水 中排 除 的效 果 。 下水污染源的下游, 在 隔 水 层 和 地 面之 间 的含 水 层 中 间, 修 筑 4原 位 处理 法 道一定厚度 的可渗透格栅 。中间填满生物或者化学介质 , 原 位 处 理 法 即 可 渗透 反 应 墙 技 术 ,是在 地 下安 置 活 性 材

铬对水的污染及其治理

铬对水的污染及其治理

铬对水的污染及其治理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铬对水的污染及其治理【摘要】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生命存在与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样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部分。

毫无疑问,水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世界上目前的水资源现状却不容乐观。

尤其是作为世界人口总量排名第一的人口大国,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更是严重。

除了淡水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之外,水污染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

本文将重点从铬对水资源的污染现状研究着手,整理得出镉污染的严重性,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镉污染解决措施水生命之源,目前地球上的水资源约占地球70%的面积,其中海水占%,可用淡水只有%。

在近3%的淡水中,%存在雪山中,%为土壤中和地下水(降水与地表水渗入)。

只有%为地表水,也就是我们可以使用的指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

我国大小河川总长42万公里,湖泊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水资源总量28000亿,人均2300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居121位,为13个贫水国之一。

我国640个城市有300多个缺水,亿人年均用水量严重。

虽然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但是我国的水资源污染情况也是比较严重的,中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严重细菌超过卫生标准的占75%,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人口约亿。

一项调查显示,在全世界中,测出的化学污染物有2221种之多,其中有些确认为致癌物或。

从自来水的饮用标准看,中国尚处于较低水平,自来水仅能采用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等方法,将江河水或地下水简单加工成可饮用水。

自来水加氯可有效杀除病菌,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化合物,这些含氯有机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类患各种胃肠癌的最大根源。

城市污染的成分十分复杂,受污染的中除外,还含有甚多、化肥、洗涤剂等有害残留物,即使是把自来水煮沸了,上述残留物仍驱之不去,还会使与等致癌物增加,因此,饮用开水的安全系数也是不高的。

土壤铬污染的治理方法有哪些

土壤铬污染的治理方法有哪些

土壤铬污染的治理方法有哪些
土壤铬污染的治理方法主要有物理修复法、化学修复法、生物修复法及多种技术综合应用的集成修复法。

目前国内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如下:
1、固化/稳定化技术
固化稳定化技术是将某种药剂加入到被铬污染的土壤中,然后再充分混合,通过这些药剂的加入,降低铬向周围环境中的迁移。

2、电动修复
电动修复技术是在土壤处于酸性条件下,对土壤通直流电,清除土壤中重金属。

此法不适用于渗透性较高、传导性较差的砂性土壤,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局限。

3、土壤淋洗技术
土壤淋洗技术是利用化学试剂将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从土壤中转移到液相中,使得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因子浓度降低,最终达到土壤修复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淋洗剂有无机溶液、螯合剂、表面活性剂。

4、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有微生物修复、动物修复和植物修复技术,是生物修复技术常用的三种措施。

其中以植物修复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中应用最多,李氏禾、小蓬草、蟋蟀草、地黄和蒲公英对铬积累作用非常明显。

5、客土法
客土法是指用清洁土壤取代或者部分替换污染土壤,以达到减少重金属对食物链污染的目的。

因为Cr向下迁移的能力很强,客土
与原土混合的方法并没有消除Cr的迁移性,危害也没有彻底消除。

因此,在铬污染土壤修复中客土法不是首选办法。

今天。

铬污染及其治理方法

铬污染及其治理方法

基本性质 晶体结构:晶胞为体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含有 2 个金属原子。 氧化态:MainCr+3 OtherCr-2, Cr-1, Cr0, Cr+1, Cr+2, Cr+4, Cr+5, Cr+6 电负性: 1.66 外围电子排布: 3d5 4s1 核外电子排布: 2,8,13,1 电子亲合和能: 0 KJ· mol-1 第一电离能: 653 KJ· mol-1 第二电离能: 1592 KJ· mol-1 第三电离能: 2987 KJ· mol-1 固态密度: 7.19 g/cm3 液态密度:6.9g/cm3 比热:448J/kg.K (300K)。 热导率:90.7W/m.K (300K)。 单质熔点: 1857.0 ℃ 单质沸点: 2672.0 ℃ 原子半径: 1.85 埃 离子半径: 0.62(+3) 埃 共价半径: 1.18 埃
铬 Cr
+3 的铬
+2的铬
+6 的铬
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自然来源主要是岩石风化,大多呈三价;工 业废水中主要是六价铬的化合物,常以铬酸根离子[(CrO4)2-]存在。煤 和石油燃烧的废气中含有颗粒态铬。
的 铬
K2CrO7
Na2CrO7
+6
基本性质
元素符号:Cr CAS号:7440-47-3 元素原子量:51.9961 元素类型:金属元素 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7.23 质子数:24 中子数:28 原子序数:24 所属周期:4 所属族数:VIB 核电荷数:24 电子层分布:2-8-13-1 电子层:K-L-M-N 外围电子层排布:3d5 4s1
目录
元 素 介 绍
性 质
污 染 事 件
治 理 技 术

铬的处理与处置

铬的处理与处置

7、液相还原法
• 液相还原法采用的还原剂有硫酸亚铁、亚 硫酸盐、碱金属硫化物或硫氢化合物等等。 其根据反应条件不同,具体还可分为酸性 还原法、碱性还原法以及有机磷废液还原。
8、 气相还原法
• 气相还原法常用的气体还原剂为氢、甲烷、 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本法流程简单、 能耗低,处理后的铬渣稳定性好。但为保 证 Cr6+还原完全,还原性气体需过量,对 于这过量的可燃性气体,需加以妥善处理, 否则会造成新的污染。
铬的处置方法
• 到目前为止,还难以找到一个真正经济、 有效、实用的技术。其处置方法主要有以 下几种:
1、堆贮法
• 为防止铬渣流失和扩大铬污染,可采取渣 堆地面防渗并加盖防水的堆贮方法,但必 须做到上盖不漏雨水,底部不渗,渣中附 液和淋浸液不外溢,才能保证防止铬污染 的效果。涪陵区含铬危险废物临时堆积场 就是按照这种思路建设的,对场的使用效 果有待百年之后得出实际结论。
12、电化学法
• 根据铬渣的特点,首先将其中的铬转化成水溶状 态,然后在纤细丝网电极上还原,以固体形态回 收铬。将铬转为水溶状态有两种方法:一是在pH 值为3左右时溶解铬,如果在处理六价铬废水时不 用FeSO4还原,pH值可不受此限制;二是利用电 解产生的阳极液溶解铬。含铬溶液经过阴极区, 在纤细丝网电极上被还原,以固体形态加以回收, 阳极区主要起导电作用,但由于阳极液呈酸性, 可用于铬渣中铬的溶解液。
11、微波法
• 微波辐照对铬渣解毒净化的机理可以作如下描述: 首先,微波对物质选择性的加热可使煤中的碳质 成分产生局部的高温,从而使碳的气化反应得到 加速;其次,非热效应使原子、分子、离子等微 观粒子得到活化,使晶格扩散和晶界扩散加速; 扩散活化能大大降低,反应物间的物质迁移加速, 反应的活化能也因此降低,从而反应速度加快。

铬污染的治理和评估

铬污染的治理和评估

铬污染的治理和评估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各种污染物也增加了很多,其中含铬废水的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由于铬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所以对于铬污染的治理和评估显得非常必要。

一、铬污染现状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六价铬常常被用于硬化钢铁、制造染料、木材防腐剂等工业产品。

然而,由于不当排放废水、不当管理工厂,铬污染情况严重。

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中,大量的铬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约有80%的地下水和60%的土壤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铬污染。

二、铬污染的危害铬污染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非常大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镉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因为“显微结构与电生理的改变”,造成外周神经更易于受到危害的,形成“镉镍仿真桡神经病”;二是由于毒性侵袭中枢神经,造成人因头昏眼花、头重脚轻、反应迟钝等神经系统症状;三是由于毒性侵袭将毛细管收缩、红细胞生成减少、骨骼系统有伤害性影响,造成人体失调。

因此,铬含量过高的水不应该被饮用。

2、对土壤的危害铬通过大气降尘,煤炭、石油等工业废气吸附等途径进入土壤,蓄积于植物根区或土壤中,形成了铬的“土壤展凤”现象。

当植物吸收到高浓度的铬污染土壤中的铬,其根部、茎秆、叶片等部位的性质和形态都会发生改变,导致植物生长下降、产量减少,有些植物甚至不能正常成长。

此外,铬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使土壤的寿命缩短,严重威胁生态及环境。

3、对水体的危害铬污染的水体容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导致水生生物死亡,而且进一步会影响人类的饮水和生活等方面。

三、铬污染的治理为了解决铬污染带来的危害,有效地治理铬污染已成为我国环保事业的重要任务。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手段:1、加强源头治理全面排放铬废水的现象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中的一个难题。

因此,加强各地工业企业的环境评估和监管,建立和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责任追究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重金属铬(Cr)的污染及治理研究进展

重金属铬(Cr)的污染及治理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23, 13(4), 971-983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ep https:///10.12677/aep.2023.134118重金属铬(Cr)的污染及治理研究进展王梦蛟,徐 露文山州生态环境局丘北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云南 文山收稿日期:2023年7月9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10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21日摘要 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淡水资源正面临的两大问题。

也正是水体的污染导致了水资源的短缺,水体中的污染物有很多种类,本文将只对国内地表水中重金属污染物——铬(Cr)的污染及治理进行综述。

本论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地表水资源现状、地表水中重金属铬的来源、铬污染带来的危害、铬在水中的存在及迁移形式、着重归纳整理了含铬污水的处理方法,对已有的铬污染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对地表水中铬污染治理技术发展进行展望,以供后人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重金属,铬污染,研究,进展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Pollution and Control for Heavy Metal Chromium (Cr)Mengjiao Wang, Lu Xu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tation, Qiubei Branch, Wenshan Prefectu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reau, Wenshan Yunnan Received: Jul. 9th , 2023; accepted: Aug. 10th , 2023; published: Aug. 21st , 2023AbstractWater pollution and water shortage are major problems for global freshwater resources. It is wa-ter pollution led to a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re are numerous types of pollutants in water bodies. This article will only review the heavy metal pollutants of surface water—the pollu-tion of chromium. This thesis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the source of heavy metal chromium in surface water, the harm of chromium pollution, the presence and migration form of chromium, mainly summarizes the treatment method of chro-mium-containing wastewater, and overviews the existing chromium pollution treatment technol-王梦蛟,徐露ogy application, and puts forward my own views, prospects for chromic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in surface water.KeywordsHeavy Metal, Chromic Pollution, Research, Progress Array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铬的迁移转化及治理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铬的迁移转化及治理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铬的迁移转化及治理摘要:重金属铬有毒,且致癌、致突变。

金属铬非常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它主要以三价和六价两种状态出现,这两种氧化态具有相反的毒性和迁移性,三价铬无毒且不易迁移,而六价铬有毒且易于迁移。

本课题组在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土壤中铬的迁移转化及治理研究。

关键词:重金属铬迁移转化治理引言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采矿与冶炼的迅速发展,使得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污染初期人们往往很难觉察到Cr等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情况,但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就很难彻底消除。

重金属一般不易随水淋滤,也很难被土壤微生物分解,主要是被吸附于土壤胶体中、被土壤微生物和植物根系或者相关组织所吸收、积累,然后通过植物本身的转移而迁移。

最终通过食物链或其它方式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严重,所以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重金属铬的危害非常大,铬性皮肤溃疡、铬性皮炎及湿疹;铬化合物使得鼻中隔溃疡、穿孔及呼吸系统癌症;引起眼皮及角膜溃疡,,致视力减退,严重时角膜上皮剥落;食入六价铬化合物可引起口黏膜增厚,反胃呕吐,有时带血,剧烈腹痛,肝肿大,严重时使循环衰竭,失去知觉,甚至死亡;铬还具有致突变性和潜在的致癌性。

六价铬是国际抗癌研究中心和美国毒理学组织公布的致癌物,具有明显的致癌作用。

所以研究铬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及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研究方法1.1 取样表层土壤的采样深度为0~10cm,分别在冶炼厂周边土壤(YP冶)取样,以此点为中心在其周围选定9个点,各点之间相隔10m,采样前除去表面的草根落叶,用T型土壤取样器取样后剥入塑料薄膜中,混合土壤,取其中的500g,装于样品袋中。

1.2 试样前处理样品在自然状况下风干,去除杂物,用手和木板碾细,过20目钢丝筛。

将过筛样品用四分法取100g左右,用研钵磨碎,再过100目尼龙筛,然后装袋保存以备测定。

称取风干土样5g(精确至0.0001g)于聚四氟乙烯消化罐中,加90mL硝酸和40mL氢氟酸,摇匀,加盖拧紧放入微波消解仪中,设置消解条件,消解完毕取出消解罐,冷却后开罐,将消解液用水转入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5mL高氯酸,于电热板上加热、蒸干至湿盐状,取下稍冷,加20mL硝酸和80mL水加热溶解,冷却后加入2.5g硝酸镧,用水定容至250mL,分别得到样品(YP冶1-9)号。

铬污染及其治理

铬污染及其治理

• 此外还有微生物、动物、植物修复法,离 子还原法和交换法等; • 在土壤的铬污染治理中,主要有渗透反应 格栅技术、电动力学修复、细菌及有机物 还原等方法、植物修复法等方法; • 国内外都比较重视铬污染的治理,发展较 快
• 在铬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它所造成的 环境污染以及对环境的危害也逐渐增加。 人们已经特别注重铬污染的防治已经治理, 在国内外发展了不少治理铬污染的方法技 术。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在工业生产中出现 的铬污染问题,不断革新铬污染的治理技 术,尽量消除铬等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
• 只有消除了六价铬污染,采取各种措施尽 力避免与六价铬的接触,铬对人体的危害 就会大大减小直至消除,使铬为人类带来 健康。
水体重金属铬污染的治理方法
• 稀释法和换水法 • 稀释法就是把被重金属污染的水混入未污染的水 体中,从而降低重金属污染物浓度,减轻重金属 污染的程度。此法适于受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的 水体的治理。这种方法不能减少排入环境中的重 金属污染物的总量,又因为重金属有累积作用, 所以这种处理方法目前渐渐被否定。 • 换水法是将被重金属污染的水体移出,换上新鲜 水,而减轻水体污染的一种措施,该方法适用于 鱼塘等水量较小的情况。
• 环境中三价铬与六价铬会互相转化,所以近年来 倾向于用铬的总含量,而不是用六价铬含量来规 定水质标准。三价和六价铬对人体都有害,六价 铬的毒性比三价铬要高100倍,是强致突变物质, 可诱发肺癌和鼻咽癌。三价铬有致畸作用。铬渣 (含铬固体废物)已成为铬污染的重要环境问题, 亟待有效解决。
小知识:如何识别被铬污染的鱼
• 电修复法 • 电修复法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水体重 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给受重金属污 染的水体两端加上直流电场,利用电场迁移力将 重金属迁移出水体。Ridha等提出,在一个碳的毡 状电极上,用电沉积法从工业废水中除去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铬 和镍的技术。另外,可以用电浮选法净化含有铜、 镍、铬和锌等重金属的工业污水。此外,近年来 还有人把电渗析薄膜分离技术应用到污水重金属 处理实践当中

铬污染及其治理

铬污染及其治理

铬污染及其治理铬污染及其治理(一)铬污染的产生铬盐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之一,其系列产品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一类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高级合金材料、电镀、皮革、颜料、香料、印染、陶瓷、防腐、催化、医药等多种部门,涉及国民经济商品品种的10%。

在国际上被列为最具有竞争力的8种资源性原料之一,我国每年需求量为20多万吨。

但同时,其产生的铬渣又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重金属工业污染源之一,其中的六价铬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通过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分布在肝和肾中,或经呼吸道积存于肺部,可导致多种疾病,并且铬渣中水溶性六价铬,经雨水冲淋,深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因此,铬渣的严重污染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据调查,目前中国直接生产重铬酸盐的企业大大小小多达30多家,年生产能力超过30万吨,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每生产1吨铬盐产品,同时产生2.5"--3吨铬渣,全国每年实际产生约75万吨含铬的新生有毒废渣,加之历年堆存的,累计铬渣不低于200万吨。

任意排放、堆存铬渣,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而且铬渣经雨水淋洗,含铬污水四处溢流、下渗,对土壤、地下水、河道造成污染。

铬渣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重视铬渣污染,开展其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为此,国家为铬盐工业中铬渣制定了排放量及渣中水溶性六价铬含量标准。

(二)Cr(VI)的毒性1.Cr(VI)对人体和水生生物的毒性Cr(VI)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因人体吸收途径不同,中毒症状也不同.研究表明,某些Cr(VI)的化合物被发现在体内具有致癌作用,Cr一般先以Cr(VI)的形式渗入人畜细胞,然后在细胞内还原为Cr(111)而构成“终致癌物”,并可与细胞内大分子相结合,引起遗传密码的改变,进而引起细胞的突变和癌变。

cr(Ⅵ)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等生理活动亦有明显影响.据报道Cr(V-I)可抑制鱼体中乳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等呼吸代谢酶的活性。

浅谈我国铬污染现状及调控措施

浅谈我国铬污染现状及调控措施

浅谈我国铬污染现状及调控措施作者:范雪琪郭晋钟志宏万永清刘昕昊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10期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引起了我国乃至全球的高度重视。

铬(Cr)具有高毒性、致癌性,给土壤、水资源、大气造成的污染在金属污染重尤为严重。

加强铬污染的防御与治理应是环保部门及相关企业对铬污染防治管理的重中之重。

本文論述了铬污染的来源以及对其危害的分析,分析Cr的存在形态、污染现状、迁移转化规律及调控措施。

从而达到降低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铬;污染现状及危害;预防及治理一、引言铬盐是重要的无机化物之一,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一类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多种部门电镀、高级合金材料、印染、皮革、催化、香料、陶瓷、防腐、医药等,涉及国民经济商品品种的10%。

我国每年对其的需求量为20多万吨。

但其产生的铬渣又是最主要的重金属工业污染源之一,其中的六价铬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可导致多种疾病,可以通过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分布在肝和肾中,或经呼吸道积存于肺部等。

并且铬渣中六价铬具有水溶性,经雨水冲淋渗入土壤深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或直接流入河流污染水体。

因此,铬渣的严重污染引起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高度重视。

据调查,目前中国大大小小有30多家企业直接生产重铬酸盐,年生产能力超过30万吨,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每生产1吨铬盐产品,但同时每生产1吨铬盐就会产生2.5--3吨铬渣。

我国全国每年产生含铬的新生有毒废渣约75万吨,加之历年来堆存的铬渣累计不低于200万吨。

任意排放和堆存铬渣,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铬渣经雨水淋洗冲刷,含铬污水四处流溢,并下渗入土壤对河道、地下水造成污染。

铬渣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已越来越大,引起人们对铬渣污染的广泛重视,开展其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为此,本文主要论述了铬污染的来源、污染现状、对环境的危害、迁移转化规律及调控措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铬矿资源的环境影响与治理

铬矿资源的环境影响与治理
铬矿资源的环境影响 与治理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铬矿资源的环境影 响
铬矿资源的环境治 理
铬矿资源的环境风 险评估
铬矿资源的环境保 护措施
铬矿资源的环境治 理技术发展
添加章节标题
铬矿资源的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铬矿废水中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对土壤造成污染 铬矿废渣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对土壤造成污染 铬矿开采过程中,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受到破坏,影响土壤生态平衡
物理法:沉淀、过滤、吸附等
化学法:中和、氧化还原、沉 淀等
生物法:微生物降解、生物膜 法等
综合法:多种方法结合,提高 治理效果
烟气脱硫技术:湿法石灰石 石膏法、干法喷钙法等
烟气脱硝技术:选择性催化 还原法(SCR)、非选择 性催化还原法(SNCR)等
烟气除尘技术:静电除尘器、 布袋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等
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铬矿 开采和加工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加强铬矿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防止污 染地下水和土壤
推广清洁生产,提高铬矿资源的利用效 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加强铬矿资源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建立监测网络:对铬矿资源开采、加工、运输等环节进行实时监测 制定监管标准:明确铬矿资源开采、加工、运输等环节的环保标准和要求 加强执法力度:对违反环保标准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和问责 提高公众参与度:鼓励公众参与铬矿资源环境保护的监督和举报
汇报人:
废气治理方法:湿 法石灰石石膏法、 活性炭吸附法等
废气治理效果评估 :监测大气中铬酸 雾、硫化氢等有害 物质的浓度变化
生态修复的定义和意义
铬矿资源环境治理的生态 修复方法
生态修复的成功案例和效 果
生态修复面临的挑战和问 题

试论铬渣污染的利用技术与治理问题

试论铬渣污染的利用技术与治理问题

试论铬渣污染的利用技术与治理问题试论铬渣污染的利用技术与治理问题【摘要】铬化工行业里的铬渣处理问题已经被世界公认为环境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国家对铬渣的治理非常关注和重视。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铬渣污染的利用技术与治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铬渣污染;利用;治理铬渣污染的治理问题和如何能够综合利用问题是目前一项急需完成的任务,非常之艰巨。

铬渣中具体的有害成分主要包括酸溶性铬酸钙、可溶性铬酸钠等六价铬离子,这些物质加大了铬渣处理的难度,成为了化工行业最棘手的问题。

由于铬渣里有害成分非常多,大多具有强致癌性,如果运移不当,很可能会随着自然灾害如水土流失和自然现象的变化如地下水流动等原因运移到其他地方,会使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

1回收铬渣替代其他成分生产钙镁磷肥由于铬渣和蛇纹石的成分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而蛇纹石是生产钙镁磷肥所要用到的主要溶剂,因此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过程中的配料比例,将铬渣综合利用,代替蛇纹石来生产钙镁磷肥。

具体调配方法可以将硅石、白云石、磷矿石、焦炭和铬渣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先用高温熔融,进行水淬,然后将其干燥,粉碎后即可得到钙镁磷肥。

本法可以有效的转化大量铬渣,产品的含磷量低,导致成本过高,而且销量也有限。

2玻璃生产可将铬渣作为着色剂从而降低成本玻璃的生产也可以适当引用铬渣来作为生产原料。

由于玻璃是通过熔融冷却进行无规则的排列,最后形成的一种非晶态固体。

在玻璃的熔制过程中,需要加入一些含有铬离子的矿物质,从而形成含有铬离子的玻璃。

玻璃呈现绿色需要在高温熔制过程中将六价铬转化成三价铬。

玻璃生产中需要用到白云石和石灰石等原料,而铬渣中含有的氧化镁、氧化钙等可以代替这些高成本的原料,从而有利于玻璃生产过程中降低生产原材料的使用量和生产费用。

除此之外,用铬渣做玻璃着色剂还可以彻底的进行解毒,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节约大量的能源。

但是,这种方法虽然大大提高了玻璃的生产效率,但是对铬渣的消耗量却不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铬污染及其治理(一)铬污染的产生铬盐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之一,其系列产品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一类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高级合金材料、电镀、皮革、颜料、香料、印染、陶瓷、防腐、催化、医药等多种部门,涉及国民经济商品品种的10%。

在国际上被列为最具有竞争力的8 种资源性原料之一,我国每年需求量为20 多万吨。

但同时,其产生的铬渣又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重金属工业污染源之一,其中的六价铬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通过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分布在肝和肾中,或经呼吸道积存于肺部,可导致多种疾病,并且铬渣中水溶性六价铬,经雨水冲淋,深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因此,铬渣的严重污染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据调查,目前中国直接生产重铬酸盐的企业大大小小多达30 多家,年生产能力超过30 万吨,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每生产1 吨铬盐产品,同时产生2.5"--3 吨铬渣,全国每年实际产生约75 万吨含铬的新生有毒废渣,加之历年堆存的,累计铬渣不低于200 万吨。

任意排放、堆存铬渣,不但占用大量土地,而且铬渣经雨水淋洗,含铬污水四处溢流、下渗,对土壤、地下水、河道造成污染。

铬渣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重视铬渣污染,开展其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为此,国家为铬盐工业中铬渣制定了排放量及渣中水溶性六价铬含量标准。

二) Cr(VI) 的毒性1. Cr(VI) 对人体和水生生物的毒性Cr(VI) 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因人体吸收途径不同,中毒症状也不同.研究表明,某些Cr(VI) 的化合物被发现在体内具有致癌作用,Cr 一般先以Cr(VI) 的形式渗入人畜细胞,然后在细胞内还原为Cr(111) 而构成“终致癌物”,并可与细胞内大分子相结合,引起遗传密码的改变,进而引起细胞的突变和癌变。

cr(⑴对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等生理活动亦有明显影响.据报道Cr(V-I) 可抑制鱼体中乳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等呼吸代谢酶的活性。

研究表明,随着铬酸钠浓度的增加,可引起青锵鱼细胞内染色体畸变,染色单体损伤和改变。

2. Cr(VI) 的植物毒性植物体内Cr 主要来自根系吸收,浓度范围大约为0.2—1. 0mg • kg 一.与其他金属元素类似,进入植物体内的Cr对植物的毒性机理可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的Cr 进入植物内干扰了离子间原有的平衡系统,造成正常离子的吸收、运输、渗透和调节等方面的障碍,从而使代谢过程紊乱;二是较多的Cr进入植物体内后,能够与核酸、蛋白质和酶等大分子物质结合,使其改变生物活性或活性降低.研究表明,低浓度的Cr即可对小麦产生毒害,Img -L —Cr(VI) 溶液即会抑制小麦生长,10mg • L 一处理时,生长受到抑制达50%, 20mg • L。

和50mg • L 一时,生长受到抑制分别达66%和90%以上;小麦严重受害时表现为叶片变黄,出现铁锈状黄色斑点,根变细,整个植株生长受到抑制以至最后枯死.在土培实验中,当土壤中Cr(VI) 为50mg・kg.-时,水稻生长开始受影响,且减产10%,受害的水稻植株变矮,叶片狭窄,叶色枯黄,分蘖减轻,叶鞘呈黑褐色,根系溃烂且细短而稀疏,生长严重受抑。

3. Cr(VI) 对微生物的毒性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养分转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土壤中Cr 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作用,严重时可致其死亡.长期定位试验表明,当土壤中Cr含量为80mg • kg 一时,可使蓝绿藻固氮活性降低50%,其数量亦有明显的降低。

Cr 极易同一些生物大分子如酶的活性中心,以及给电子基团如蛋白质上的巯基、核酸上的碱基、磷酸酰基等结合,导致这些生物大分子失活,最终引起生物个体的病变和死亡.此外,Cr 进入生物体后极易在生物体内积累,并和金属硫蛋白、类金属硫蛋白和小分子量的配体如甘氨酸、牛磺酸等结合,进而对微生物产生毒害。

(三)铬渣污染的治理和综合利用铬渣污染的治理主要包括:铬渣的解毒和综合利用;铬渣污染土壤的治理;铬污染地下水的治理等。

一、铬渣的解毒处理铬渣的解毒主要是指将六价铬分离并还原成三价铬或形成六价铬盐沉淀,以避免其危害环境。

我国铬盐厂的生产工艺特点,所产生的主要是有钙焙烧铬渣,这类铬渣的解毒或综合利用方法有十多种以上。

1.湿法解毒技术“酸溶/还原固化技术”。

鉴于酸溶性六价铬的存在,一些学者提出利用酸调节铬渣的pH 值至酸性,首先破坏铬渣中的硅酸二钙.铬酸钙固溶体和铁铝酸钙.铬酸钙固溶体品格,使酸和铬酸钙反应释放出铬酸根,导致酸溶性六价铬被释放溶出,然后对溶出的六价铬进行还原和固定。

现在已经研发出几种较为理想的溶出方法,为保证较高的六价铬溶出率,铬渣粒径一般需破碎到200 目以上,加酸调节后的pH<6。

铬渣中CaO和MgO的含量高、碱性强,中和至酸性所耗酸量大,导致药剂成本和运行费用高,目前国内还没有实际应用工程。

用于湿法解毒的还原剂有很多,比如亚硫酸钠、硫酸亚铁、硫代硫酸钠、硫化钠、硫氢化钠等等。

铬渣刚从浸取槽排出时含约20%的水分,最简便的解毒方法自然是湿法解毒,但湿法解毒不彻底,解毒后的铬渣稳定性差,容易出现”返黄”现象。

“盐溶解还原固化解毒技术”。

该技术主要基于离子交换原理,主要研究不同盐溶液的作用效果和机理。

根据实验室研究结果,硫酸盐和碳酸盐对酸溶性Cr(VI) 的浸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解毒效果仍不太理想,其解毒铬渣的浸出毒性结果分别为81、24mg • dm 一,远远超出《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HJ/T 301.2007)的要求(O. 5mg・m。

),也超出了《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 3. 1996) 的要求(1. 5 mg • dmo)。

因此还需要对该浸出方法进行改进,或者与其他解毒方法相结合,以提高Cr(VI) 的溶出率。

铬渣盐浸出解毒的最大优势是浸出前、后盐溶液浓度变化不大,可以回收利用,且对pH 要求不高,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是一种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铬渣解毒方法。

上述处理方法主要从化学还原及综合处理角度出发,将六价铬转变为三价铬,达到解毒目的。

但化学处理方法因氧化还原反应不彻底,或投加的还原试剂量(硫酸亚铁、亚硫酸盐、碱金属硫化物或硫氢化合物等)不够,后续综合处理的产物必然含有少量的六价铬,对人体和环境仍会产生危害;而且化学处理方法因投加还原试剂量大,使得铬渣的处理总费用上升,在化学解毒过程中易产生新的二次污染,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受到限制。

2.干法解毒技术利用一氧化碳与硫酸亚铁为还原剂,将铬渣与适量的煤炭、炉渣、锯末、稻壳等含碳物质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密闭培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氢气为还原剂,刚出窑的渣尽量隔绝空气,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水淬,投加过量的硫酸亚铁巩固还原效果防止三价铬被氧化,解毒后的铬渣可填埋。

干法解毒成本较低,效果比较好。

其最大优势是能够利用铬盐厂原有设备回转炉,投资少、处理成本较低。

也可以将干法解毒当作是铬渣综合利用或最终处置的预处理,同时适合新渣、老渣以及被铬渣污染的土壤等。

但是在煅烧过程中的烟气会造成二次污染,需要增加除烟除尘设备。

利用微波对铬渣进行解毒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新领域。

微波辐照解毒铬渣,对传统的干法解毒时的加热方式加以改进,使煤渣还原铬渣更迅速,解毒后的还原铬渣在环境中的稳定性。

由于微波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且微波辐射具有激活极性分子、提高化学产率的特性,已被应用于陶瓷材料的烧结,含铬土壤的治理等。

微波解毒法是干法解毒的进一步转变,该方法无需利用回转窑,能有效的将有毒粉尘的二次污染降至最低。

但该方法需引进能产生强大微波的设备,并且耗电量大。

3.生物解毒技术铬(w)污染的微生物治理是利用原土壤中的土著微生物或加入经驯化的高效微生物,通过生物还原反应,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达到修复铬污染的。

从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土著真菌对六价铬具有较强的生物还原作用,通过选择合适的载体制成菌剂,不仅可用于低浓度的六价铬污染土壤修复,还可用于高浓度含铬(w )废物的生物解毒。

应用土著微生物进行有毒废物解毒与污染土壤修复在环境安全性、环境适应性与种群协调性,以及应用成本方面具有其他异地菌种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因此,在铬(w )污染土壤中筛选和驯化高效的土著还原菌是含铬(w)废物生物解毒的关键。

微生物解毒铬渣的技术,由于其投资少,设备场地要求简单,且可以回收各种金属,在铬渣治理、资源化回用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但微生物解毒铬渣的关键在于能分离培养出适应极端酸碱条件和较高会属浓度环境的高效冶金细菌,以及在堆浸过程中对工艺条件的控制。

同时在优化细菌培养基,降低成本,提高其生长繁殖速度的基础上,若结合后续综合利用技术,微生物解毒可大大提高铬的回收率,并且铬渣处理费用将大大降低。

因此微生物解毒铬渣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污染土壤的修复一、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原理包括: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同土壤的结合方式,降低其在环境中的可迁移性与生物可利用性;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二、污染土壤修复方法按修复场地可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按工艺原理可分为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分离法、溶液淋洗法、固化稳定法、冻融法以及电动力法等;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溶剂萃取法、氧化法、还原法以及土壤改良剂投加技术等;生物修复方法可分为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与动物修复三种。

最常用的是微生物修复与植物修复。

各种修复技术在作用原理、适用性、局限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均存在各自的特点,在特定场合的污染土壤进行工程修复时,需根据当地的经济实力、土壤性质、污染物性质、资源条件等因素,进行修复技术的合理选择和组合工艺的优化设计。

1.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包含了固化和稳定化两个概念。

其中,固化是指利用水泥一类的物质与土壤相混合将污染物包被起来,使之呈颗粒状或大块状存在,进而使污染物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封装可以是对污染土壤进行压缩,也可以是由容器来进行封装。

固化不涉及固化物或固化的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

稳定化是利用磷酸盐、硫化物和碳酸盐等作为污染物稳定化处理的反应剂,将有害化学物质转化成毒性较低或迁移性较低的物质。

稳定化不一定改变污染物及其污染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固化稳定化技术适用于多种土壤污染类型。

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可以处理多种复杂金属废物;2)费用低廉;3)加工设备容易转移;4)所形成的固体毒性降低,稳定性增强;5)凝结在固体中的微生物很难生长,不致破坏结块结构。

但是,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也较多,例如土壤中水分及有机污染物的含量、亲水有机物的存在、土壤的性质等都会影响到技术的有效性,并且该技术只是暂时的降低了土壤的毒性,并没有从根本上去除其污染物,当外界条件改变时,这些污染物质还有可能释放出来污染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