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配制误差分析

合集下载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方法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方法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方法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步骤。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对配制过程中的误差进行分析。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方法来分析配制误差。

1.称量误差:称量过程中天平的分度值和读数的精度都会影响实际称取物质的准确性。

2.体积误差:液体的体积测量通常使用体积瓶、移液管等器具,其刻度精度和读数准确性会影响实际加入的溶剂体积。

3.化学反应误差:在配制溶液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的理论计算与实际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导致最终浓度与理论浓度有偏差。

二、误差评估方法1.称量误差评估:称量误差可以通过重复称量测量来评估,根据多次称量结果的数值差异,可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进而确定称量的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标准偏差/平均值)×100%2.体积误差评估:体积误差可以通过重复测量溶剂体积并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来评估。

与称量误差评估类似,体积误差的相对误差也可以计算得出。

3.化学反应误差评估:化学反应误差的评估可以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际实验结果进行比对。

根据反应物的量,计算出理论生成物的量,然后与实际生成物的量进行对比,计算出相对误差。

三、误差控制方法1.使用精确的量具:选择分辨率高、读数准确的天平、体积瓶等量具,减小称量和体积测量误差。

2.重复测量和称量:多次进行称量和体积测量,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以提高准确性。

3.控制反应条件: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以减小化学反应误差。

4.由实测值反推理论量:可以根据实测值和浓度的关系,反推出理论计算值,然后与实际实验结果进行比对,以评估误差。

四、误差处理在实验结果上报时,通常会将误差附加在结果的后面,以体现实验的可靠性。

误差一般以相对误差的形式给出,并考虑到测量的可信度,给出误差范围。

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学习目标】学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实验的误差分析方法。

【复习】1、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2、用固体药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步骤:计算→()→()→移液→()→轻摇→()→摇匀→装瓶3、用固体药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仪器:( )、药匙、( ) 、量筒、( )、( )、( ) 【新课】一、溶液配制中的误差分析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c= n / V = m / MV【课堂练习】(相对原子质量:Na-23, O-16, H-1, C-12, Cl-35.5)1、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500 mL,回答下列问题:(1)所需固体NaOH的质量为:。

(2)该实验的实验步骤:计算→()→()→移液→()→轻摇→()→摇匀→装瓶(3)所需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写字母)偏大的有:________ ;偏小的有:__________ _;无影响的有:________ _;A.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B.将NaOH放在纸张上称量C.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未冷却就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D.往容量瓶中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E.未洗涤溶解NaOH的烧杯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G.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H.定容后盖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不到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2、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0.2 mol/L的Na2CO3溶液480 mL。

(1)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还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的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3)配制溶液时有以下几个操作:①溶解②摇匀③洗涤④冷却⑤称量⑥转移溶液⑦定容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定物质的质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方法

定物质的质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方法

定物质的质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方法引言在实验室的定量实验中,溶液配制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常见的实验操作。

质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对于确定溶液的浓度和正确计算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了解和掌握误差分析方法对于配制质量浓度溶液具有重要的意义。

误差来源溶液配制的误差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试剂误差:试剂本身的纯度、质量和溶解度等因素都会对溶液的质量浓度产生影响。

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确保试剂纯度,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正。

2. 实验操作误差:实验过程中的误差主要包括天平读数误差、体积测量误差、试剂取样误差等。

这些误差来源需要统计并评估,并根据需要在计算中进行修正。

3. 实验环境误差:实验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变化也会对溶液配制的误差产生影响。

因此,对于精密度要求较高的实验,应尽量保持实验环境的恒定。

误差分析方法为了准确评估溶液配制的误差并进行修正,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误差分析方法:1. 标样法:选取纯净的标准品作为参照物质,按照一定的浓度选择适量的标准品溶解在一定的溶剂中,经过一系列的稀释或浓缩得到所需的浓度。

通过与标准品进行比较,可以确定溶液的质量浓度误差。

2. 测量法:在配制溶液的过程中,可以对溶剂和试剂的质量和体积进行准确的测量。

通过统计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可以估计配制溶液的误差范围。

3. 扩展法:通过在浓度范围之外进行配制溶液,并进行测量,然后使用线性拟合的方法估计浓度范围内的误差。

结论定物质的质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是一个重要的实验环节。

通过了解和掌握误差来源以及合适的误差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和修正配制过程中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Smith, J. et al. (2010). Error Analysis in n n. *Journal of Science n*, 105(3), 432-443.> 2. Li, S. (2015). ___, 79(2), 112-125.。

溶液配制及误差分析课件

溶液配制及误差分析课件

实验三: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食品中铁含量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试剂和器材,包括食品样品、邻二氮菲、醋酸缓冲液、滴定管、容量瓶等。
2. 将食品样品放入容量瓶中,加入邻二氮菲和醋酸缓冲液。
实验三: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食品中铁含量
3. 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食品样品,同时记录滴定量。
4.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食品中铁含量。
实验误差分析
1. 缓冲液浓度不合适,影响滴定终点判断。
2. 滴定管未清洗干净,导致测量误差。
3. 水样中其他干扰离子影响钙镁离子的测定。
实验三: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食品中铁含量
实验目的
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食品中铁含量,掌 握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判断 样品的含量。通过滴定计量液体中的氧化剂 或还原剂与被测样品的反应程度,结合已知 的实验条件,计算出被测样品的浓度。
01
实验误差分析
02
03
04
1. 滴定管未清洗干净,导致 测量误差。
2. 滴定过程中人为误差,如 滴定速度控制不当。
3. 指示剂选择不当,影响滴 定终点判断。
实验二:配位滴定法测定水中钙镁含量
实验目的
通过配位滴定法测定水中钙镁含量,掌 握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VS
实验原理
配位滴定法是利用配位反应来判断样品的 含量。通过滴定计量液体中的金属离子和 配位剂的配合反应,结合已知的实验条件, 计算出金属离子的浓度。
读数误差
总结词
读数不准确导致的误差
详细描述
在溶液配制过程中,读数是另一个关键步骤。如果读数不准确,将导致溶液的体 积、浓度等方面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实验结果。读数误差通常是由于量筒、滴定 管等测量设备的精度不够或者使用不当所导致。

溶液配制及误差分析

溶液配制及误差分析

溶液配制及误差分析溶液配制是实验中非常常见的实验操作之一、溶液的配制过程包括溶质的称量和溶解、稀释、调节溶液的pH值等步骤。

在溶液配制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误差。

本文将对溶液配制及误差进行详细分析。

其次,溶液的稀释过程也会引入误差。

在实验中,常常需要根据实验要求配制其中一浓度的溶液。

稀释过程中的误差主要来自于体积的误差,包括用量筒或移液管等测量装置的体积误差和人为操作的误差。

此外,溶液的稀释还受到浓度的不确定度以及溶液浓度的不均匀性等因素的影响。

最后,调节溶液的pH值也可能引入误差。

在实验中,常常需要将溶液的pH值调节到特定的范围内,以满足实验要求。

调节pH值涉及到酸碱滴定和pH计测量等步骤。

酸碱滴定过程中存在着滴定剂滴定体积的误差,以及对滴定终点的判断误差。

pH计测量过程中也可能存在着仪器的测量误差。

为了减小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精密仪器:选择精密的天平、移液器、比色皿等仪器设备,减小仪器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2.校准仪器:定期校准仪器,确保仪器的准确度和精度。

3.注意溶解条件:在溶解过程中,应注意搅拌均匀、溶液的温度控制、溶剂的选择等,以确保溶质充分溶解。

4.多次重复操作:根据实验的要求,可以进行多次实验重复操作,以减小误差的影响。

5.控制条件:在操作过程中,要尽量控制环境条件的稳定性,例如温度、湿度等,以减小这些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来自称量误差、溶解误差、稀释误差和pH调节误差等方面。

通过使用精密仪器、校准仪器、注意溶解条件、多次重复操作、控制条件等方法,可以减小这些误差的影响。

溶液的配置及误差分析

溶液的配置及误差分析

04 实验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方法
数据记录与整理规范
原始数据记录
01
详细、准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所有原始数据,包括溶液配制过
程中的各组分质量、体积等。
数据整理与分类
02
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按照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分类,便于后
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有效数字保留
03
根据实验精度要求,合理保留有效数字,避免数据处理过程中
改进措施和建议
优化实验条件
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使用高精度仪器和设备,减少人为 操作误差。
标准化操作流程
制定详细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过程的可重复性 和准确性。
质量控制与校准
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使用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确保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新型技术在溶液配置中应用前景
1 2
组成要素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是被分 散的物质,溶剂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 物质。
配置方法与步骤
计算
根据所需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计算出所需溶质的质量和溶剂
的体积。
称量
使用天平准确称量所需溶质的 质量,量取所需溶剂的体积。
溶解
将溶质加入溶剂中,用玻璃棒 搅拌至完全溶解。
转移
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 中,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浓
免污染溶液。
搅拌均匀
在溶解过程中,应用玻 璃棒不断搅拌,使溶质
充分溶解。
标签明确
配制好的溶液应贴上标 签,注明名称、浓度和 配制日期,避免混淆。
02 误差来源及分类
系统误差
仪器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不够精确或未经校准所引起的 误差。
试剂误差
由于试剂不纯或不符合要求所引起的误差。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溶液配置误差分析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溶液配置误差分析

高中化学溶液配置误差分析一、误差分析的理论依据根据c B=n B/V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 B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

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n B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二、误差原因实例归纳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我们对产生误差的原因归纳分析如下:(一)由概念不清引起的误差1.容量瓶的容量与溶液体积不一致例:用500mL容量瓶配制450mL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1.8g。

分析:偏小。

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且实验室常用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用500mL容量瓶只能配制5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所以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应以500mL溶液计算,要称取2.0g氢氧化钠固体配制500mL溶液,再取出450mL溶液即可。

2.溶液中的溶质与其结晶水合物的不一致例:配制50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需称取胆矾8.0g。

分析:偏小。

胆矾为CuSO4·5H2O,而硫酸铜溶液的溶质是CuSO4。

配制上述溶液所需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应为12.5g,由于所称量的溶质质量偏小,所以溶液浓度偏小。

(二)由试剂纯度引起的误差3.结晶水合物风化或失水例:用生石膏配制硫酸钙溶液时,所用生石膏已经部分失水。

分析:偏大。

失水的生石膏中结晶水含量减少,但仍用生石膏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使溶质硫酸钙的质量偏大,导致所配硫酸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

4.溶质中含有其他杂质例: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固体中含有氧化钠杂质。

分析:偏大。

氧化钠固体在配制过程中遇水转变成氢氧化钠,31.0g氧化钠可与水反应生成40.0g氢氧化钠,相当于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大,使结果偏大。

定物质的体积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方法

定物质的体积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方法

定物质的体积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方法摘要体积浓度溶液配制在实验室的化学分析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试剂纯度、实验仪器的准确度、操作技巧等等,配制出的浓度溶液可能存在误差。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常用的误差分析方法,以帮助实验人员更好地评估和控制配制过程中的误差。

引言实验室中经常需要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用于分析和实验研究。

而准确的浓度是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由于配制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误差,使得最终得到的浓度可能与预期值存在偏差。

因此,在进行体积浓度溶液配制时,需要进行误差分析,以便对配制过程中的误差量进行评估和控制。

误差分析方法1. 试剂纯度的确定首先,需要确定使用的试剂的纯度。

不同试剂由于质量生产过程的差异以及存储条件的不同,其纯度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进行浓度溶液配制时,应该尽量选择高纯度的试剂,并在配制前对试剂纯度进行测试。

常用的试剂纯度检测方法有色度法、气相色谱法等。

通过准确确定试剂纯度,可以提高配制浓度溶液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2. 实验仪器的校准使用准确、可靠的仪器设备对试剂进行精确的配制是保证浓度溶液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配制过程中,需要确保所使用的实验仪器已经进行了校准,并能够提供可靠的读数。

常见的校准方法包括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校准、定期进行校准和维修等措施。

通过校准实验仪器,可以减少误差的发生,提高浓度溶液配制的准确度。

3. 操作技巧和环境因素的控制在进行体积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操作技巧和环境因素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例如,操作人员在取样、称量和溶解过程中的技巧程度,实验室温度、湿度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误差的产生。

因此,在配制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技巧和环境因素,如使用准确的、保持室温、避免氧气和湿度的影响等,以减小误差产生的可能性。

4. 误差评估和控制在配制完成后,需要对配制的浓度溶液进行误差评估和控制。

常用的方法包括重复测定、对比试验等。

通过进行重复测定,可以评估浓度溶液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4) “仰视”、“俯视”误差分析。
仰视
俯视
因变量
m
V
(9)未冷却到室温就注
入容量瓶定容
容 (10)向容量瓶转移溶液
量 时有少量液体流出

(11)定容时,水加多
了,用滴管吸出
—— 减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因变量
m
V
(12)定容后,轻振荡、摇
匀、静置,液面下降再加 容水 量
瓶 (13)定容时,俯视读
刻度数
—— ——
增大 减小
c 偏小 偏大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因变量
m
V
(14)定容时,仰视读
刻度数 容
——
量 (15)配好的溶液转入干净 瓶 的试剂瓶时,不慎溅出部 ——
分溶液
增大 ——
c 偏小 无影响
(1)容量瓶是用于配制精确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容器,配制过 程中一旦出现误差,要重新配制; (2)误差分析时,要根据实验操作,弄清是“m”还是“V”引起的误 差,再具体分析; (3)容量瓶、滴定管、量筒读数口诀: 凹液面最低处,眼睛在两边,刻度在中间,三点(即A、B、C三点)在 一条直线上(如图)。
(4)用滤纸称易潮解的物质(如 NaOH固体)
减小 —— 偏小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量筒
(5)用量筒量取液体时, 仰视读数
(6)用量筒量取液体时, 俯视读数
因变量
m
V
增大 ——
减小 ——
烧杯 及玻 璃棒
(7)搅拌时部分液体溅出 (8)未洗烧杯和玻璃棒
减小 —— 减小 ——
c 偏大 偏小 偏小 偏小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的误差分析ppt课件.pptx

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的误差分析ppt课件.pptx
可能出现误差的情况:
{{{ 1.称量或量取
(1)右物左码: m ↓,C ↓
称量
{ (2)砝码
生锈:m↑ ,C ↑
缺块: m↓ , C↓
(1)仰视:m↑ ,C↑
量取 (溶质取多了)
(2)俯视:m↓ ,C↓
(溶质取少了)
2.转移时,不小心将溶液溅出一些:
m↓ , C ↓
(原因:造成少量溶质溅出)3.洗涤时:Fra bibliotek相关练习:
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配制盐酸溶液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俯视刻 度线
B、配制盐酸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 线
C、称量11.7gNaCl配制0.2mol/LNacl溶液 1000mL,砝码错放在左盘 D、NaOH溶解后未经冷却即注入容量瓶定 容至刻度线。
} (1)忘记洗涤:
(原因:造成少量溶质残留在烧杯或玻璃棒) (2)洗涤后忘记把洗涤液倒入容量瓶
m↓ , C↓
(原因:造成少量溶质被倒掉了)
{ 4.定容时
仰视:V↑ ,C↓
(原因:蒸馏水加多了)
俯视:V ↓ ,C ↓
(原因:蒸馏水加少了)
加蒸馏水时超过了刻度线,用吸管吸出一部份:
V ↑, C ↓
(原因:蒸馏水加多了)
5.未冷却就转移:V↓ ,C ↑
(原因: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未冷却时液 体体积膨胀,造成定容时所需水的体积偏小, 配得的溶液C偏大)
6.摇匀后容量瓶的液面下降,又加水
至刻度线:V ↑ C,↓
(原因:不应再加水,水加多了,造成溶液 V偏大)
7.容量瓶未干燥,瓶中有少量的蒸馏水: 对浓度无影响。
(因为在配制过程中,要往容量瓶里加蒸 馏水)

溶液配制和误差分析

溶液配制和误差分析

E.盖好瓶塞,一只手拿住瓶颈,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旳 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屡次
(3)若试验遇到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硫酸溶液旳物 质旳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 “不变”)?
① 用以稀释硫酸旳烧杯未洗涤___偏__低_____
② 未经冷却趋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__偏__高___ ③ 摇匀后发觉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__偏__低___ ④ 容量瓶中原有少许蒸馏水___不__变_______ ⑤ 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_______偏__高_______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俯视
仰视
10
10
8
8
读数V液偏大
读数V液偏小
先看液面,再看刻度
仰视:等于将液面提升。 俯视:等于将液面降低
俯视
仰视
V液偏小,c偏高
V液偏大,c偏低
先看刻度,再看液面
V c = n/V
不变 偏低 不变 偏高 不变 偏低 不变 偏低 不变 不变 不变 偏低 不变 偏高
环 节
操作
② 转移时溶液溅出
溶解 转移时未恢复至室温
转移 洗涤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洗涤液未移入容量瓶
③ 定容时俯视刻度
n或m 偏低 不变 偏低 偏低 不变
定容 定容时仰视刻度 摇匀 定容时超出刻度,吸出 装瓶 摇匀后液面下降,再加水
转移、洗涤:将上述冷却后旳溶液转入指定 容积旳容量瓶,并用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和玻 璃棒2—3次,将洗涤液一并注入容量瓶。
怎样将烧杯 中旳液体转 移到容量瓶 中?
用玻璃棒引流,且玻璃棒旳 下端要靠在刻度线下列旳内 壁上,棒身要在瓶中央位置
为何要洗涤 玻璃棒和烧 杯?
定容:在容量瓶中继续加水至距刻 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 加至刻度(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与刻 度线相切)。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山东省邹城市第二中学张文伟邮编:273500m MV nv在高中化学,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也是考试中的考点,下面就结合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步骤,将配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总结如下。

误差分析依据的原理:C B= = ,由m、V决定实验误差。

1、计算例如,经计算需溶质固体,而实际称量了。

由于托盘天平的感量为,四舍五入后,称量的溶质的质量增加,故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2、称量或量取①天平砝码生锈(没有脱落)或沾有其它物质。

导致称量物质的实际值大于称量值。

②称量时,游码忘记归零。

③调整天平零点时,游码放在了刻度线的右端。

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使所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

⑤用量筒量取液体时,用水洗涤量筒,将残留在量筒中的液体洗出,使所量取液体体积偏大。

上述操作均使称得溶质的质量或量取液体体积增大,故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⑥直接称热的物质,含有水分,称的重,实际质量小。

⑦砝码有残缺。

⑧称量时,将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

⑨在敞口容器中称量易吸收空气中其它成分或易于挥发的物质时的动作过慢。

⑩用刚洗涤过的量筒量取所配溶液。

由于刚洗涤过的量筒内壁附着有水珠,使量取的一定体积的溶液所含溶质的量减少,故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⑩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使所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

上述操作均使称得溶质的质量或量取液体体积减小,故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3、溶解为加速溶质的溶解而搅拌溶液,使溶液飞溅出来。

飞溅出的溶液中含有部分溶质,使所配溶液中的溶质减少,浓度偏低。

4、转移①转移溶液时有部分液体溅出,使溶质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②溶解固体溶质或稀释溶液时,未恢复至室温即转入容量瓶进行定容。

造成所量取的溶液的体积大于或小于容量瓶上所标注的液体体积,致使溶液浓度偏高。

溶液配制误差分析与控制方法

溶液配制误差分析与控制方法

04
控制方法与技术
原料质量控制
选用优质原料
选择纯度高、稳定性好的化学原料,减少杂质对溶液配制的影响 。
严格检验原料
对原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配制要求,防止不合格原 料进入生产环节。
原料储存管理
采用适当的储存条件和管理措施,避免原料在储存过程中发生变质 或污染。
提高称量精度
选择高精度天平
误差放大
某些步骤中的误差可能会被放大,例如在稀释过程中,微小体积误差可能导致较大浓度 误差。
对溶液配制的影响
浓度不准确
误差传播和累积会导致溶液浓度 偏离预期值,影响实验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体积不稳定
由于称量、转移等步骤中的误差 ,溶液体积可能发生变化,影响 后续实验的可重复性。
安全性问题
错误的溶液配制可能导致实验失 败、设备损坏甚至人员伤害等安 全问题。
工业生产的关键环节
在工业生产中,溶液配制涉及到产品 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对于保证产品质 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02
误差来源分析
原料误差
原料纯度
原料中杂质的存在会直接影响溶液的浓度和性 质。
原料变质
原料在储存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质,如吸潮、 氧化等,导致称量时实际质量偏离理论值。
原料粒度
原料的粒度大小不均匀可能会导致溶解速率不同,进而影响溶液的浓度。
应用实例
在化学分析、药物研发等领域,高精度溶液配制至关重要。例如,某药 物研发实验室需要配制浓度为0.1mg/mL的高精度溶液,通过精确称量 和严格控制环境条件,成功将误差控制在±0.5%以内。
案例二:大批量溶液生产控制
误差来源
大批量溶液生产中,误差主要来源于原料质量波动、设备精度、操作一致性等方面。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是中学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实验过程中引起溶液浓度存在误差的因素有很多。

从大的方面讲,一是由实验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引起的;二是由仪器或药品等系统原因引起的。

由于引起误差的原因复杂,所以误差分析就成为高考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难点。

在高考命题时,有关误差分析的内容既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也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既可以考查判断误差导致的结果,也可以考查引起误差的可能原因。

一、误差分析的理论依据根据c B=n B/V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B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

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n B 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 B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

二、误差原因实例归纳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我们对产生误差的原因归纳分析如下:(一)由概念不清引起的误差1.容量瓶的容量与溶液体积不一致。

例:用500mL容量瓶配制450mL 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1.8g。

分析:偏小。

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且实验室常用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用500mL容量瓶只能配制5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所以所需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应以500mL溶液计算,要称取2.0g氢氧化钠固体配制500mL溶液,再取出450mL溶液即可。

2.溶液中的溶质与其结晶水合物的不一致。

例:配制50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需称取胆矾8.0g。

分析:偏小。

胆矾为CuSO4·5H2O,而硫酸铜溶液的溶质是CuSO4。

配制上述溶液所需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应为12.5g,由于所称量的溶质质量偏小,所以溶液浓度偏小。

(二)由试剂纯度引起的误差3.结晶水合物风化或失水。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一、配制100 mL 1.00 mol/L的NaCl溶液1、主要仪器:、、、、、。

2、容量瓶的使用1、容量瓶颈部有,瓶上标有和,只能准确配制一定温度下的一定体积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2、容量瓶是用来配制准确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

3、容量瓶有不同规格,常用的有、、和等几种。

4、容量瓶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方法是:往瓶内加水,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

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把容量瓶正立将瓶塞旋转180°,再次把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

3、操作步骤:①计算:所需NaCl固体的质量为;②称量:准确称量NaCl固体;③溶解:将称量好的NaCl固体放入中,然后用适量蒸馏水溶解,用搅拌;④冷却:将烧杯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⑤转移:将烧杯中的溶液沿缓缓注入中,并用少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⑥振荡:用手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⑦定容:把蒸馏水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当页面距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

⑧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课后习题1.实验室需用480 mL0.1 mol/L 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B.称取12.0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C.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D.称取12.5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2.在4℃时向100mL水中溶解了22.4 L 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B.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D.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L3.某位同学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A.所用NaOH已经潮解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gNaOH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3.3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 g溶质。

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差,再具体分析;
(3)容量瓶、滴定管、量筒读数口诀: 凹液面最低处,眼睛在两边,刻度在中间,三点(即A、B、C三点)在 一条直线上(如图)。
(4) “仰视”、“俯视”误差分析。 仰视 俯视
入容量瓶定容
容 量 瓶 (11)定容时,水加多 了,用滴管吸出 (10)向容量瓶转移溶液 时有少量液体流出
减小
——
偏小
减小
——
偏小
因变量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m (12)定容后,轻振荡、摇 匀、静置,液面下降再加 容 —— 增大 偏小 V c

(13)定容时,俯视读 刻度数

瓶 —— 减小 偏大
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分析依据c=
n m = ,具体情况如下: MV V
因变量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m (1)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 已生锈 (2)调整天平零点时,游码放在 托 盘 天 (3)称量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固 平 体)时间过长 (4)用滤纸称易潮解的物质(如 减小 —— 偏小 刻度线的右端 减小 —— 偏小 增大 —— 偏大 V c
NaOH固体)
减小
——
偏小
因变量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5)用量筒量取液体时, m 增大 V —— c
仰视读数
量筒 (6)用量筒量取液体时,
偏大
俯视读数
减小
——
偏小
烧杯 及玻 璃棒
(7)搅拌时部分液体溅出 (8)未洗烧杯和玻璃棒
减小
——
偏小
减小
——
偏小
因变量 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 m (9)未冷却到室温就注 —— V 减小 (14)定容时,仰视读 V 增大 偏小 c
刻度数

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课件

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课件

04
仪器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的缺陷或使用不 当而引起的误差,如量筒、容 量瓶刻度不准确,滴定管壁上 的附着物等。
操作误差
由于实验人员操作不当而引起 的误差,如称量时误读、量取 时误读、滴定管读数时未进行 半滴操作等。
环境误差
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 误差,如温度、湿度、压力、 空气流动等。
试剂误差
由于试剂不纯或试剂的用量不 当而引起的误差,如试剂中含 有杂质、称量时误读、滴定管 读数时未进行半滴操作等。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01
02
03
04
05
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 了解误差分析的方法和意 理解溶液配制误差对实验 学会如何降低误差,提高 了解溶液配制在科学研究
和注意事项

结果的影响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和生活中的应用
展望
95% 85% 75% 50% 45%
0 10 20 30 40 5
进一步研究溶液配制的原理和技术 探讨误差分析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课件

CONTENCT

• 溶液的配制 • 误差分析 • 溶液配制中的误差分析 • 误差分析在溶液配制中的应用 • 溶液配制及误差分析实验 • 总结与展望
01
溶液的配制
溶解原理
02
01
03
溶解是溶质与溶剂相互作用的过程 溶解度是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上限值 溶解度与温度、压力、溶剂的性质有关
实验三:不同浓度测量方法的比较实验
总结词
本实验旨在比较不同浓度测量方法对溶 液配制误差的影响。
VS
详细描述
实验采用三种不同的浓度测量方法,分别 是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和重量法。通过分 析每种方法的误差范围和重复性,评估其 在不同浓度范围和精度要求下的适用性。 实验结果表明,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在大 部分情况下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重复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定浓度溶液配制步骤:
(1)计算
(5)洗涤、摇匀
(2)称量
(6)定容
(3)溶解、冷却 (7)摇匀
(4)移液
(8)装瓶,贴标签
蒸 馏 水
蒸 蒸馏 馏水
100mL
误差分析
依据实验原理,对实验结果的数学表达式进行 分析(属于公式法),由公式cB= nB /V 可分析实验误 差,若使实验不产生误差,则实验过程中必须准确 确定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
未洗涤或只洗涤了一次烧杯和玻璃棒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定容时液面超过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 吸出 定容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加水补充至 刻度线
V
C
1 整理溶液配置步骤 2. 整理各个步骤中不规范操作对溶液配置的影响
提问:量筒量取液体俯视会导致什么后果? 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仰视会导致什么后果?
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漏出,会导致什么后果?
在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过程中 ①用量筒量取浓溶液,仰视读出的体积与实 际体积有什么差异?
会对溶液配制造成何种影响? ②若将量筒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会对溶液配制产生什么影响?
仰视:量筒:量取溶液体积变大,n变大,导致稀释时c增大。 容量瓶:定容时溶液体积变大,n不变,导致溶液c减小。
俯视:量筒:量取溶液体积变小,n减小,导致稀释时c减小。 容量瓶:定容时溶液体积变小,n不变,导致溶液c减增大。
若nB偏小,V值准确,则cB偏小;若nB准确,c值 偏小,则cB偏大;若nB偏大,V值准确,则cB偏大; 若nB准确,V值偏大,则cB偏小。
容量瓶定容
刻度线
仰视
V增大
n不变
c减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前后互相提问溶液配制步骤 在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过程中 ①用量筒量取浓溶液,仰视读出的体积与 实际体积有什么差异?会对溶液配制造成 何种影响? ②若将量筒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 中,会对溶液配制产生什么影响?
配制步骤 称量/量取 溶解/稀释
错误操作
n
计算结果为5.85g,实际称取5.9g 砝码生锈或沾有其他物质 需要使用游码且物体、砝码位置颠倒
称量NaOH时使用滤纸或动作缓慢
不慎将溶液溅到烧杯外面
VC
转移 洗涤 定容
n 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转移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流到容量瓶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