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流程图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广场—流程图沪教版
4.鼓励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培养勇于尝试、不怕困难的积极情感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广场—流程图”的学习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选择一个你们熟悉的过程,如做早餐、上学路线等,讨论如何用流程图表示这个过程的步骤。”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共同绘制流程图。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正确地表达过程和步骤。
“同学们,在绘制流程图时,要注意步骤的顺序和逻辑关系,确保图形和符号的正确使用。”
(四)课堂练习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广场—流程图沪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流程图的概念,掌握流程图的构成元素,如开始、过程步骤、判断、循环和结束等。
2.能够运用流程图来描述数学问题解决的步骤,培养问题分析、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学会使用简单的图形和符号来绘制流程图,通过流程图对实际问题进行有序、清晰的表示。
要求:字数不限,表达清晰,能体现出对流程图的理解和应用。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图形和符号有较高的敏感度。然而,由于年龄特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发展中,对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策略有待提高。
结合本章节“数学广场—流程图”,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并未系统接触过流程图,因此对其概念和绘制方法可能感到陌生。但学生对图形和符号的喜好为他们学习流程图提供了兴趣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逐步掌握流程图的绘制和应用。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教学设计与流程图
《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堂教学设计与流程图新安街道刘家尧学校辛国欣一、教材内容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建构的主动者。
高年级学生能运用已有知识通过顺迁移探索发现新知识的规律,并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他们在小组合作的学习环境下,利用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同时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运用,更易给他们直观的体验,反馈也更及时有效,因此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建构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认识目标]1、能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说出分数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的关系。
[能力目标]3、会通过操作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扩大缩小的规律,并推导出基本性质。
4、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数学问题。
[情感目标]5、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创新思维的能力。
6、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德。
7、通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三、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重点、难点:分数基本性质的推导,运用性质解决问题解决措施: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及相关软件;三张大小相等的长方形纸片、剪刀、水彩笔等。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从学生思维角度看,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是以分数大小相等为基础的。
两个分数大小相等,学生容易联想到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等。
为此,就需要课件先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了解1/2、2/4、4/8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是分数大小是相等的。
接着研究分数的分子、分母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要学生一下子说明道理比较困难,就需要一步一步分析,最终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呢?本节课的思路是:1、为学生提供一个合作探究的平台。
《2.1流程图》教学设计
§1 流程图●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流程图.(2)会用流程图表述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流程图的学习,了解并把握运用流程图表述实际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的优越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用框图清晰地表达和交流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准确理解并绘制简单实际问题的流程图.难点:(1)抽象出流程图中的信息.(2)准确地绘制简单的流程图.对流程图的教学,需要在大量的实例中,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探索、模仿,掌握流程图的用法,体会流程图在表述问题中的优越性.在操作中探究,在探索中发现,在模仿中体验.(教师用书独具)●教学建议1.流程图描述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操作性的、过程性的活动,针对这样的教学,应遵循“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特别是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真实,尽量是学生熟悉的.2.每一个操作性的过程性问题,都有自己的流程图,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流程图,因此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操作、探索、模仿.3.相同的背景下,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画出不同形式的流程图.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优化意识.●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示例与变式训练体验方法⇒归纳总结,深化认识【问题导思】家里来了客人,要沏茶喝水,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茶壶和茶杯都要洗,茶叶有,完成每道工序所需时间如下表:3121 1图a【提示】共需3+12+1+1=17(分钟).2.若按图b所示的工序流程图操作,共需多少时间?图b【提示】共需12+1=13(分钟).1.流程图的构成流程图是由一些图形符号和文字说明构成的图示.2.流程图的特点流程图是表述工作方式、工艺流程的一种常用手段,它的特点是直观清晰.3.画流程图的步骤第一步:确定主要步骤和顺序;第二步:补足其他步骤;第三步:用流程图表示.某药厂生产某产品的过程如下:(1)备料、前处理、提取、制粒、压片、包衣、颗粒分装、包装;(2)提取环节经检验合格,进入下一工序,否则返回前处理;(3)包衣、颗粒分装两环节分别检验合格进入下一工序,否则为废品,画出生产该产品的工序流程图.【思路探究】按照画工艺流程图的三个步骤进行.【自主解答】工序流程图如图所示:要画工序流程图,首先要弄清整个过程要分多少道工序,其次是仔细考虑各道工序的先后顺序及相互关系、制约的程度;最后要考虑哪些工序可以平行进行,哪些工序可以交叉进行,把上述问题考虑清楚了,合理的工序流程图就可以画出来了.我们生活中用的纸杯从原材料(纸张)到商品(纸杯)主要经过四道工序:淋膜、印刷、模切、成型,首先用淋膜机给原纸淋膜PE(聚乙烯),然后用分切机把已经淋膜好的纸分成矩形纸张(印刷后做纸杯壁用)和卷筒纸(纸杯底部用),再将矩形纸印刷并切成扇形杯片,最后成型.请用流程图表示纸杯的加工过程.【解】由题意得流程图如图:材料准备(原纸)淋膜分切矩形纸张印刷并切割做杯壁粘合成品卷筒纸切割出杯底某企业2012年的生产总值为200万元,技术创新后预计以后每年的生产总值将比上一年增加5%,问最早哪一年的年生产总值将超过300万元?画出解决该问题的算法流程图.【思路探究】若设第n年后该企业的生产总值为a,则a=200(1+0.05)n,此时为2012+n年.【自主解答】算法流程图如图所示:法一法二判断框外,大多算法流程图的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解】算法流程图如图所示:考生参加某培训中心的考试需按以下程序进行:先进行考前咨询,若是新考生则需注册、编号、明确考试事宜、交费、考试、领取成绩单,最后发证;若不是新考生,需出示考生编号,直接到明确考试事宜阶段,以下同新考生程序,设计一个考试流程图.【思路探究】本题新考生与老考生的不同之处是新考生需注册、编号,而老考生只需出示考生编号即可,所以需用判断框判断是否为新考生,从而进行不同的选择,然后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完成.【自主解答】如图所示:流程图的画法、要求及遵循的原则(1)画法:一般要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来画.(2)要求:直观,流向明确,内容准确,易于操作即简捷、明了、高效.(3)遵循的原则:开始时工序流程图可以画得粗略,然后对每一框逐步细化.明天小强要参加班里组织的郊游活动,为了做好参加这次郊游的准备工作,他测算了如下数据:整理床铺、收拾携带物品8分钟,洗脸、刷牙7分钟,准备早点15分钟,煮牛奶8分钟(有双眼煤气灶可以利用),吃早饭10分钟,查公交线路图5分钟,给出差在外的父亲发手机短信2分钟,走到公共汽车站10分钟,等公共汽车10分钟.小强粗略地计算了一下,总共需要75分钟,为了赶上7:50的公共汽车,小强决定6:30起床,但是他一下子睡到7:00!请你帮小强安排一下时间,画出一份郊游出行前的流程图,使他还能来得及参加此次郊游.【解】 出行前流程图如下所示:审题不清,混淆变量致误如图2-1-1给出的是计算12+14+16 +…+120的值的一个算法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A .i >10?B .i <10?C .i >20?D .i <20?【错解】 认为条件为i <10或认为i >20. 【答案】 B 或C【错因分析】 由于所计算的是10个数的和,误认为循环变量不会超过10,而选B ;把循环变量i 与累加变量混淆,而选C.【防范措施】 本题中涉及算法框图中的循环结构,应先判断条件是否成立,不成立则执行循环体,所以判断框中要填跳出循环的条件,分清谁是循环变量,要循环多少次是求解的关键.【正解】 S =12+14+16+…+120,需执行10次循环体,所以i >10时跳出循环,输出S的值,故选A.【答案】 A1.流程图常常用来表示一些动态过程,即明确地表示了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步骤.常见的一个画法是:将一个工作或工程从头至尾依先后顺序分为若干工序,每一道工序用矩形框表示,并在该矩形框内注明此工序的名称或代号.两相邻工序之间用流程线相连,自顶向下,逐步细化.一般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来画.2.画流程图的步骤:在绘制流程图之前,要弄清实际问题的解决步骤和事物发展的过程.可以按以下步骤: (1)将实际问题的过程划分为若干个步骤; (2)理清各个步骤之间的顺序关系; (3)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各步骤;(4)绘制流程图,并检查是否符合实际问题.1.进入互联网时代,发电子邮件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而言,发电子邮件要分以下几个步骤:a.打开电子信箱;b.输入发送地址;c.输入主题;d.输入信件内容;e.点击“写邮件”;f.点击“发送邮件”,则正确的流程是()A.a→b→c→d→e→fB.a→c→d→f→e→bC.a→e→b→c→d→fD.b→a→c→d→f→e【解析】发电子邮件要以“打开电子信箱”开始,“点击发送邮件”结束,“点击‘写邮件’”应在“输入发送地址”、“输入主题”、“输入信件内容”之前,故选C.【答案】 C2.图2-1-2所示算法框图能判断任意输入的整数x的奇偶性.其中判断框内的条件是()A.m=0?B.x=0?C.x=1?D.m=1?【解析】余数m=1则输出“x是奇数”,否则输出“x是偶数”.【答案】 D3.阅读图2-1-3的算法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i的值为________.图2-1-3【解析】由框图知,a=1,i=0;i=1,a=2;i=2,a=5;i=3,a=16;i=4,a =65>50;则输出i=4.【答案】 4图2-1-44.如图2-1-4,小圆圈表示网络的结点,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之间有网线相连,连线上标注的数字表示某信息经过该段网线所需时间(单位:毫秒),试求信息由结点A传递到结点B所需的最短时间.【解】在A到B的所有连线中,以A→C→F→M→B的连接方式所用时间最短:1.5+1.1+1.0+1.2=4.8(毫秒).一、选择题1.如图2-1-5所示的工艺流程图,设备采购的下一道工序是()图2-1-5A .设备安装B .土建设计C .厂房土建D .工程设计【解析】 由流程图易看出设备采购的下一道工序是设备安装. 【答案】 A2.执行如图2-1-6所示的算法框图,输出的s 值为()图2-1-6A .-3B .-12 C.13D .2【解析】 i =1,s =2-12+1=13;i =2,s =13-113+1=-12;i =3,s =-12-1-12+1=-3;i =4,s =-3-1-3+1=2.故选D.【答案】 D3.图2-1-7是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流程图,则矩形框中应填入( )图2-1-7A.整理数据、求函数表达式B.画散点图、进行模型修改C.画散点图、求函数表达式D.整理数据、进行模型修改【解析】根据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实际过程可知,选C.【答案】 C4.如图2-1-8,小黑点表示网络的结点,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有网络相连,连线标注的数字表示该段网线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信息量.现从结点A向结点B传递信息,信息可分开沿不同的网线同时传递,则单位时间内传递的最大信息量是()图2-1-8A .26B .24C .20D .19 【解析】 最大信息量是6+8+12=26. 【答案】 A5.阅读如图2-1-9所示的算法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结果是( )图2-1-9A .3B .4C .5D .6【解析】 S =2 010,n =0;S =1 002,n =1;S =498,n =2;S =246,n =3;S =120,n =4;S =57,n =5.【答案】 C 二、填空题6.清代画家郑板桥在描述自己的画竹经验时,曾说过:“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如图是郑板桥竹画创作过程的简图.试将①眼中之竹,②画中之竹,③现实之竹,④脑中之竹填入框图中. ――→审美选择 ――→加工改造 ――→形诸画卷 【解析】 根据郑板桥的画竹过程填写. 【答案】 ③①④②7.(2013·江苏高考)如图2-1-10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的n 的值是________.图2-1-10【解析】 算法流程图执行过程如下: n =1,a =2,a <20; a =8,n =2,a <20; a =26,n =3,a >20. 输出n =3. 【答案】 38.(2013·南昌高二检测)如图2-1-11,若框图所给的程序运行的结果为S =156,那么判断框中应填入的关于k 的判断条件是________.图2-1-11【解析】 S =1,k =13;S =13,k =12;S =156,k =11.即输出S =156时,k =11,故应填入的条件是“k ≤11?”.【答案】 k ≤11? 三、解答题9.设汽车托运重量为P (kg)的货物时,每千米的费用(单位:元)标准为y =⎩⎪⎨⎪⎧0.2P ,P ≤20,0.3×20+1.1×(P -20),P >20. 画出求行李托运D 千米时费用的框图. 【解】10.某工厂加工某种零件的工序流程图如图2-1-12所示:图2-1-12按照这个工序流程图,一件成品至少经过几道加工和检验程序.【解】由流程图可知加工零件有三道工序:粗加工、返修加工和精加工,每道工序完成都要对产品进行检验,粗加工的合格品进入精加工,不合格品进入返修加工,返修加工的合格品进入精加工,不合格品作为废品处理;精加工的合格品为成品,不合格品为废品.由上可知一件成品至少要经过粗加工、检验、精加工、检验四道程序.11.某工厂装配一辆轿车的工序所花的时间及各工序的先后关系如下表所示:注:紧前工序,即与该工序相衔接的前一工序.(1)试在已画出装配该轿车的工艺流程图上标上工序代号;(2)装配一辆轿车的最短时间是多少小时?图2-1-13【解】(1)(2)装配一辆轿车的最短时间是11+5+4+12+5+3=40(小时).(教师用书独具)如图所示的算法框图,则输出S=()A.105B.126C.136D.166【思路探究】本题将流程图和数列的有关知识进行整合,解题时应先观察流程图,弄清流向和循环次数,再用数列的求和公式求解.【自主解答】观察流程图可知S=1+3×1+3×2+…+3×10=1+3×(1+2+ (10)=166.【答案】 D1.弄清流向和循环次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解读流程图就是弄清流程图有哪些步骤及步骤依次进行的顺序.把上例的算法框图改为如下图所示框图,则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解析】T=1,I=3不满足条件;T=3,I=5,不满足条件;T=15,I=7,不满足条件;T=105,I=9,满足条件;输出T=105.【答案】105。
教学设计,流程图,板书,反思 - 郑晓梅
教学环节与方法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宗旨与意图完成情况及反思新课引入一.元素与人体健康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在家搜集食品或者药品的标签,让大家大家都带来了吗?整合前置作业,请四名同学给大家展示带来的标签中含有什么物质,其中含有什么元素,这些元素含量缺乏过过多对人体有哪些影响,生活中吃什么食物能补充碘元素、钙元素、铁元素等。
通过搜集标签,查阅资料,知道元素存在于身边的物质中,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通过前置作业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全班同学高质量完成前置作业,课堂同学积极参与,对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知识理解的非常好。
探究新知二.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元素不仅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物质中,也存在于自然界中所有的物质中。
(展示ppt)观看幻灯片,知道元素在人体、在地壳、在海水种的分布及含量多少让学生知道元素存在与所有的物质中。
全体学生理解并记住。
三.元素与元素符号什么是元素?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同一类原子,,为这么这么说呢?教师:钠原子核钠离子的质子数都是11,所以它们都属于钠元素,同样道理,氯离子和氯原子也属于氯元素。
(展示ppt)观察粒子结构示意图:比较出:同一类原子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
比较总结出: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原子和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微观到宏观,归纳总结出元素的定义。
并解析: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需要反复的练习。
元素符号有什么含义?展示Cl、O、3Mg做练习题巩固(ppt)回答Cl、O含义,总结出元素符号含义有2个,表示某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某原子。
幻灯片展示,通过归纳法,总结出元素符号含义。
类比归纳,练习题元素周期表有什么信息?(电子白板同时展示)看书143页,观察,并用白板的放大镜功能为同学解读:“通过图片颜色深浅及元素名称偏旁等两个角度给元素分类;元素周期表每个方格含义;并观察到,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设计流程图
教学流程图的设计
一、教学流程图的作用
“教学流程图”顾名思义是关于教学过程的流程图,它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蓝图,其作用在于:
——它可以直观地显示整个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比重;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也可以简洁地呈现出来;
——它也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性、层次性等。
教学过程流程图是浓缩了的教学过程,它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使读者一目了然。
二、常见的图例有
课题《再现与表现》(高一语文作文教学)教学过程:
8、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9、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10、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教学设计实施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
教学设计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作者:————————————————————————————————日期:2教学设计方案(后附教学流程图)标题:美的追寻设计者: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新城小学黎妙英一、教学内容:《三峡之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组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描写的是中秋这一天从早晨到夜晚三峡景色的变化,本文作者方纪按时间顺序,对同一景物的变化进行精心描绘,使人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中。
学习本文,既让学生受到三峡美景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又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分析:由于所任教的学生大多是南方农村的孩子,平时到外地旅游的机会较少,知识面相对较窄。
本文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是既陌生又好奇。
但随着近几年学校、家庭中电脑的普及,很多学生已具有上网查阅学习资料的能力,对于上网查阅资料的兴趣很浓,因而,只要作适当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对三峡的景色、风土人情也会有所了解,这对于课文内容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可是,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发现美、感受美,在不断追寻美的过程中激发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爱生活,创造美的热情这是教学本文时的难点。
三、设计思想:1、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操作平台。
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把学习课文设计成旅游的形式,鼓励学生选择喜爱的句段学习,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收获。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3、拓宽学习语文的渠道,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紧密结合,注重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读懂课文,品味重点词句,领略三峡秋天景物从早晨到夜晚的不同特点;(2)学习作者按时间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设计流程图
教学步骤图设计
一、教学步骤图作用
“教学步骤图”顾名思义是相关教学过程步骤图,它是老师实施教学活动蓝图,其作用在于:
——它能够直观地显示整个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关系、比重;
——教学中关键和难点部分也能够简练地展现出来;
——它也能够很好地反应出老师教学过程设计逻辑性、层次性等。
教学过程步骤图是浓缩了教学过程,它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使读者一目了然。
二、常见图例有
示例:
课题《再现和表现》(高一语文作文教学)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图。
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图
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图步骤一:导入(5分钟)1.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当天的课题和目标。
2.老师询问学生之前对该课题的了解,并简要复习相关知识点。
3.老师激发学生对本课题的兴趣,引入新的知识点。
步骤二:新知呈现(10分钟)4.老师使用多媒体或教具呈现新知识,通过图示、实物或实例讲解。
例如,教学一个数轴的概念,可以使用图示或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5.老师阐述新知识的核心概念、特点和相关应用。
步骤三:概念理解与巩固(15分钟)6.老师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思考和理解。
7.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回答问题,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8.老师通过示范和实例探究,帮助学生彻底理解新概念。
步骤四:知识延伸和应用(20分钟)9.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10.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或探索新的应用场景,应用所学的知识。
11.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维发展。
步骤五:总结与归纳(10分钟)12.老师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点和方法,强调核心概念和关键步骤。
13.学生回答总结性的问题,检验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14.老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并纠正错误。
步骤六:巩固练习(15分钟)15.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与本课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6.老师在黑板上解析和讲解练习题答案,同时指出容易出错的地方和解题技巧。
步骤七:作业布置与反馈(5分钟)17.老师将当天的作业布置给学生,并说明要求和截止时间。
18.老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
19.学生将作业交给老师。
老师定期检查作业,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步骤八:课堂评价与反思(5分钟)20.老师以课堂练习、小组讨论、个别答题等形式进行课堂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1.老师和学生一起对本节课的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通过以上的教学流程图,可以清晰地指导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确保教学的逻辑性和有效性。
11.3功教学设计(含教学设计思路和流程图)『苏科版』
苏科版《11.3功》教学设计(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图)一、教学设计思路功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又是与能密切联系的一个物理量,它虽然是在力学中引入的,但却贯穿在整个物理学中。
对功这一节内容的研究是在学习了杠杆和滑轮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力与运动关系等知识通过对斜面的探究展开的。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前提,对学生来说,它既是学习的目的,又是一种重要、有效的学习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法和学法上拟用实验探究法,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和学的目的。
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抽象的概念,我们在教学中若能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就为学生的学习扫清了一大障碍,以此维持学生学习物理的持久兴趣,为此,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通过复习杠杆、滑轮和生活中的其他简单机械,为学生顺利完成后续的学习构建必要的基础知识平台。
第二环节是感受、质疑、探究,通过亲自经历实验活动,通过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感受理解功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参与实验探究活动中互相交流、团结合作。
通过实验的设计归纳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同时达到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目的。
第三环节是功的概念,通过对实验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有意义的物理量,通过普遍的现象揭示物理本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尊重科学,相信探究的结果,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第四环节是判断有没有做功:即通过对功的概念的进一步理解与判断,提高学生理论分析的过程实现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演绎能力的培养。
利用我国运动员举重等图片不仅使知识变得鲜活,又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挖掘出学科中的育人因素。
第五环节是应用功研究实际问题,通过计算人对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充分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标理念,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一环是小节和作业布置,帮助学生巩固当堂的学习的知识,并把课堂延伸到生活。
流程图教学设计
流程图教学设计案场各岗位服务流程销售大厅服务岗:1、销售大厅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客户提供全程的休息区域及饮品;2)保持销售区域台面整洁;3)及时补足销售大厅物资,如糖果或杂志等;4)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现场问题点;2、销售大厅服务岗工作及服务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班中工作程序服务流程行为规范迎接指引递阅资料上饮品(糕点)添加茶水工作要求1)眼神关注客人,当客人距3米距离时,应主动跨出自己的位置迎宾,然后侯客迎询问客户送客户注意事项15度鞠躬微笑问候:“您好!欢迎光临!”2)在客人前方1-2米距离领位,指引请客人向休息区,在客人入座后问客人对座位是否满意:“您好!请问坐这儿可以吗?”得到同意后为客人拉椅入座“好的,请入座!”3)若客人无置业顾问陪同,可询问:请问您有专属的置业顾问吗?,为客人取阅项目资料,并礼貌的告知请客人稍等,置业顾问会很快过来介绍,同时请置业顾问关注该客人;4)问候的起始语应为“先生-小姐-女士早上好,这里是XX销售中心,这边请”5)问候时间段为8:30-11:30 早上好11:30-14:30 中午好 14:30-18:00下午好6)关注客人物品,如物品较多,则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拾到物品须两名人员在场方能打开,提示客人注意贵重物品);7)在满座位的情况下,须先向客人致歉,在请其到沙盘区进行观摩稍作等待;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中工作程序工作要求注意事项饮料(糕点服务)1)在所有饮料(糕点)服务中必须使用托盘;2)所有饮料服务均已“对不起,打扰一下,请问您需要什么饮品”为起始;3)服务方向:从客人的右面服务;4)当客人的饮料杯中只剩三分之一时,必须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再添一杯,在二次服务中特别注意瓶口绝对不可以与客人使用的杯子接触;5)在客人再次需要饮料时必须更换杯子;下班程序1)检查使用的工具及销售案场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领导;2)填写物资领用申请表并整理客户意见;3)参加班后总结会;4)积极配合销售人员的接待工作,如果下班时间已经到,必须待客人离开后下班;1.3.3.3吧台服务岗1.3.3.3.1吧台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的客人提供全程的休息及饮品服务;2)保持吧台区域的整洁;3)饮品使用的器皿必须消毒;4)及时补充吧台物资;5)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问题点;1.3.3.3.2吧台服务岗工作及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流程图教学设计.doc
《流程图》教学设计执教者:闵行区平阳小学周燕执教日期:2010.6.9 教学内容:数学广场——流程图(1)教学目标:1、在游戏情境中初步认识流程图,能够看简单的图示理解预先给出的指令及游戏图表上确定的进程,并按流程图进行准确的操作。
2、结合流程图对三位数加减法进行复习,能够按照专业指令"加"和"减"来进行三位数加减法运算。
3、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思维方法,学习有序思考、分类记录、类比分析。
教学重点:1、初步认识流程图,能够看简单的图示理解预先给出的指令及游戏图表上确定的进程。
2、能根据图示指令进行准确操作,正确进行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思维方法,学习有序思考、分类记录、类比分析。
教学过程:(一)引入阶段:师: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玩游戏,今天我们来一起玩游戏,学数学,游戏的规则藏在这张图里,你能看懂这张图理解游戏规则吗?同桌先讨论一下。
(生进行讨论、反馈)同学们刚才说的非常好,这张流程图的第一步是写数,第二步是判断,第三步是计算,你觉得哪一步最关键?师:对了,最关键就是判断框,决定了该往哪里走?<500走左边的分支,刚才有同学说,不是<500是指>500,你们有意见吗? 师:说的真好,不是<500是指大于、等于500。
师:像这样带有操作流程的图示叫做流程图(出示课题)。
看懂图示了我们就开始游戏了,请每个同学任意写一个三位数,按照图示的流程来进行游戏。
(回收学生资源,注意学生完整思路的表达) 预设:老师也来写一个数,500,应该写哪里?师: 500属于不是小于500这个分支,所以应该减去350 师:为什么这些数都减去350?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小结:这些数都是≥500的数,就应该走右边的分支。
(二)探究阶段:师:小丁丁和小胖在一起掷数点块,看流程图,玩游戏,这是他们游戏的流程图,说说两张图有什么不同?师:小丁丁掷出了哪三个数点? 生:1、4、5。
课堂教学设计及流程图实例
课堂教学设计及流程图17、《长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一、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3、利用课文内容、网络资源,使学生感受到长城的气魄宏伟。
进程与方式:一、培育学生自主探讨、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培育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感受长城的宏伟气势和高大牢固,激发学生探讨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二、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信息素养:一、会利用网络搜索、挑选、处置和加工资源。
2、会利用论坛与同窗进行交流讨论。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的分析《长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7课。
这篇课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牢固与宏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与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酷爱之情。
这是一篇学习观察和表达的好文章,也是培育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课文重难点段落是二、三自然段。
通过学习课文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难点,很多学生对长城的熟悉都是停留在感性的熟悉上,而长城的内涵则要深切发掘。
在教学的进程中,以学校自主开发的学习网站为基础开展学习,提供丰硕的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冲破重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及分组情况一、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通过小学阶段三年的学习,已具有必然的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2)学生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必然的自学能力;(3)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较强,能自觉运用网络搜索搜集有效的资料帮忙学习;(4)学生有较强的合作意识,愿意和同窗进行交流。
2、学习者分组情况分组的原则: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习惯和学习兴趣为分组依据。
学生按照自己能力、习惯和兴趣选择“稳健组”、“提高组”和“拓展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教学流程图的设计
一、教学流程图的作用
“教学流程图”顾名思义是关于教学过程的流程图,它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蓝图,其作用在于:
——它可以直观地显示整个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比重;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也可以简洁地呈现出来;
——它也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性、层次性等。
教学过程流程图是浓缩了的教学过程,它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使读者一目了然。
二、常见的图例有
图形意义说明
开始,结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决策,判断
一般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流程线
教学媒体与教师活动的组合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教学媒体与学生活动的组合
教学媒体与教学内容的组合
附:流程图
完成任务二 课件 参与思考 导入新课 课件 点拨提示 学生示范操作 图片 完成任务一 课件 教师点评 开始 操作 讲解 课件 完成任务三 课件 完成任务四 课件 学生评价 教师补充 学生小结 教师补充 结束 教师小结 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