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版
三年级音乐教案
上册
一、授课题目:第一课《田间歌谣》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花蛤蟆》和《牧羊女》两首歌曲,表达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由竹笛、唢呐演奏的乐曲,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农村生活情景。
认识民族吹奏乐器唢呐、笛子,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3、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认识口琴或竖笛,并学会吹奏sol。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难点:能较好的掌握倚音和mf、p的演唱,能够认真聆听乐曲,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农村生活情景。
四、教学手段运用及分析
教具的准备:手风琴、光盘
使用的意义:
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听琴学唱歌曲,学生对歌曲旋律掌握得会更好,利用光盘示范歌曲,学生也能更快更好的熟悉并掌握歌曲特点及演唱,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方法的运用及分析
采用听唱法、教唱法及跟唱法,学生通过这些方法的学习,更能更快的掌握好歌曲。
六、重点教学环节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田野里生活着哪些“农作物的小卫士”吗?(生答)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因为有这些小卫士,所以庄稼才能生长得好,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小卫士吧。
板书课题:花蛤蟆
(二)新课教学设计
1、听录音范唱歌曲《花蛤蟆》,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2、再听录音范唱歌曲《花蛤蟆》,让学生说说歌曲有什么特点?
3、第三遍听录音范唱歌曲《花蛤蟆》,让学生和着节拍打节奏。
4、教师按节奏教学生读歌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特点。
5、教师用手风琴带学生学唱歌曲《花蛤蟆》。
6、学生随琴学习歌曲《花蛤蟆》。
7、学生齐唱歌曲《花蛤蟆》。
8、教师指导学生唱好歌曲《花蛤蟆》。
引导学生用轻巧、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三)师生互动设计
学习前倚音:
1、教师采用听辨的方式让学生找出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前倚音。
2、学生体验前倚音在音乐中的作用,即前倚音使花蛤蟆的叫声及蹦跳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要求:倚音要唱得自然,不能生硬。
3、教师和学生一起唱倚音,看看谁唱得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分组表演;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花蛤蟆动作和神情的练习。
(2)、学生进行动作表演(要求表现出花蛤蟆蹦跳的神情和比较准确的节奏感)
2、歌曲接龙
(1)学生之间进行接唱练习。
(2)学生唱会唱或感兴趣的旋律。
(五)随堂练习设计
1、音乐小知识
学习本课接触的音乐知识:|
小节:| |
小节线:|
终止线:||
(1)请学生讲述小节线与终止线的区别,并做练习。
(2)请学生数一数《花蛤蟆》这首歌有多少小节。
2、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咱们和“庄稼小卫士”一起进行了游戏,大家表现得非常棒,因为我们和小卫士们是好朋友,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八、课外作业设计与布置
1、回家把歌曲唱给父母听或好朋友听。
2、可以听一些有关动物的歌曲,丰富音乐知识。
九、板书设计:
花蛤蟆
小节:| |
小节线:|
终止线:||
十、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导入设计
复习歌曲《花蛤蟆》和音乐知识
1.学生演唱歌曲
2.教师对演唱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3.学生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4.复习音乐知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二)新课教学设计
1、做拍手游戏“数九歌”
1).有节奏地朗读歌谣。
2).帮助学生理解“数九歌”的内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边朗读边记忆。
3).教师带学生变化节奏朗读歌谣,特别是后几句,可以有多种变化。
如:第四句
×××× | ×××× |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 | ×××× |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第五句:
××|××× |××|×××|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2、欣赏唢呐独奏曲《丰收田里驾铁牛》
1.初听乐曲,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农村生活情景。
2.再听乐曲,认识民族吹奏乐器唢呐。
(三)师生互动设计
1、教师变化节奏朗读歌谣。
2、请学生自由变化节奏,看看还有哪些读歌谣的方法。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让学生分小组的形式上台表演朗读歌谣。
(五)随堂练习设计
1、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根据歌谣用不同的节奏朗读。
八、课外作业设计与布置
1、引导学生通过访问长辈或上网收集家里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或歌谣。
九、板书设计:
数九歌
节奏:××××××—
十、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一)导入设计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一首唢呐独奏曲《丰收田里驾铁牛》,今天我们还要欣赏一首其他乐器的曲子《上放牛》。
(二)新课教学设计
1、聆听《小放牛》。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风格特点,请学生说出是哪种乐器演奏,通过欣赏乐曲,能联想到哪些情景。
2).教师向学生介绍作品描写的故事情节。
3).复次欣赏乐曲,请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喜欢的乐段,谈谈为什么。
教师
进行总结。
4).再次欣赏学生感受最深的、喜欢的乐段,并请学生随之哼唱。
5).教师介绍有关笛子的基本知识。
笛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即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常在戏曲、民间音乐、中国民族乐团中运用,是代表乐器之一。
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也有石笛和玉笛,制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为这种材料的声音最好。
2、学习歌曲《牧羊女》。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优美旋律。
2).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要求学生在演唱小羊咩咩的叫声,牧羊女的歌声,小河的欢笑声,能够清晰地咬字,吐字。
3).引导学生边唱边在涂色的旋律处拍节奏或用合适的打击乐器伴奏。
4).请学生选择多种演唱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力,如领唱。
(三)师生互动设计
1、创编“牧羊舞”。
1).老师和学生一起创编舞蹈动作。
2)、采用不同的表演形式进行创编性的表演活动。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自主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五)随堂练习设计
1、分组表演。
(a)表演唱形式。
(b)独唱加伴舞形式。
八、课外作业设计与布置
让学生回家照着镜子跳动作,看看动作做得是否协调好看,也可让父母指导一下。
九、板书设计:
牧羊女
演唱力度符号:
中强 mf
弱 p
十、课后反思:
一、授课题目:第二课《祖国您好》
二、教学目标
1、能分辨出本单元歌曲的不同音乐情绪,随音乐用线条或手势表示出歌曲的旋律线,通过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使学生了解国歌的特殊作用和意义。
2、能自信,有表情地并用自然的声音演唱《祖国您好》和《祖国祖国多美丽》
3、通过节奏练习,打击乐器的伴奏及为歌曲编配动作等音乐活动,能够让学生对学唱和聆听赞颂、歌唱祖国的几首歌曲产生浓厚兴趣,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情感。
三、教材及学情分析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分辨歌曲的音乐情绪。
难点:认真聆听歌曲,感觉情绪,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教学手段运用及分析
教具的准备:手风琴、光盘
使用的意义: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听琴学唱歌曲,学生对歌曲旋律掌握得会更好,利用光盘示范歌曲,学生也能更快更好的熟悉并掌握歌曲特点及演唱,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方法的运用及分析
采用听唱法、教唱法及模唱法,学生通过这些方法的学习,更能更快的掌握好歌曲。
七、重点教学环节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播放“十.一”国庆的视频,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从而对祖国有更深更好的了解。
(二)新课教学设计
1、“锣鼓和鞭炮”的活动。
1)引导学生读读和拍拍第一项歌谣。
2)用拍手、跺脚或拍桌子、拍手的组合等方式来进行第二项打击乐器的合奏。
3)采用分组对应对答,分组接龙等方式来巩固提高学生的节奏能力。
2、学习歌曲《祖国祖国多美丽》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采用听唱法,模唱的方法学习歌曲。
引导学生在多遍聆听中主动参与,如第一遍静静地听,第二遍也边拍节拍边听,第三遍随歌曲哼唱旋律,第四遍再轻声模唱。
3)教授歌曲中的难点。
(1)教师用手势提示学生音响,唱好八度音程大跳的旋律。
(2)指导学生用舌尖轻轻弹动的方法来唱“来”从而唱好衬词。
4)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三)师生互动设计
教师拉手风琴,一部分学生自己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唱歌,给歌曲完整的表演。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讲解后十六分音符。
2.引导学生拍一拍后十六分节奏,感受特点。
3.请学生在歌曲中找一找有几个后十六分节奏。
(五)随堂练习设计
歌曲里有几个×××?拍一拍。
八、课外作业设计与布置
回家用筷子或用矿泉水瓶子自制沙锤子当打击乐器,按课本上的节奏练习。
九、板书设计
祖国祖国多美丽
×××前八后十六节奏
十、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导入设计
谈话导入:
1、今天是星期一,在这一天我们学校都要进行开校会活动。
在开校会前,我们还会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那是什么事情呢?(生答:)
2、是的,每当开校会时,我们会先升国旗,奏国歌,唱国歌,每次当你唱着国歌,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时,你心里在想些什么?能和大家交流交流吗?(生答:)
3、除了在开校会时我们会升国旗,你知道还会在什么情况下也会升国旗?(生答:)
4、(播放课件):创设不同情境(澳门回归,奥运会领奖仪式,升旗仪式等)。
(二)新课教学设计
欣赏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初听乐曲。
1)初听标准版管乐演奏的《国歌》。
让学生感受此时升国旗的庄严和神圣。
2)再次聆听标准版管乐演奏的《国歌》。
3)(引导学生在管乐演奏的《国歌》,你有什么感?再次让学生听一遍,也让学生边听边用手比划音乐线条。
4)师:同学们,知道《国歌》在什么场合演唱吗?(生答:)现在我们听两个版本的演唱。
5)第三遍听儿童版演唱的《国歌》。
6)第四遍听合唱版的《国歌》。
7)师:谈一谈齐唱带来的不同感受。
(生答:)演唱这歌曲的音乐情绪是:请同学们选择,有三个答案:1、欢乐地;2、雄壮有力地;3、抒情地。
(生答:)8)学生跟唱国歌,并用雄壮有力地情绪演唱。
2、简单介绍国歌。
(出示课件)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育学生应尊重、热爱国歌,懂得国歌是庄严的、神圣的,做到在任何时候听到国歌都应保持庄严、肃穆的情绪。
3、播放学生升国旗图片,让学生看到自己一样,体会会更加深刻。
进行一个班级升旗仪式。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角色进行表演:升旗手、护旗手、唱《国歌》的小学生、敬队礼的小朋友……等。
让学生自己说说在实践操作中与原唱的不同处。
(三)师生互动设计
1、(播放课件)让学生从图片中感受母亲的伟大,从而从心里热爱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过渡语:师:我们的祖国伟大吗?(生答:)你们爱自己的祖国吗?(生答:)在祖国妈妈生日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先热热闹闹地给母亲庆祝生日。
2、师生共同表演一段节奏演奏。
3、我们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就让我们大声地对祖国说:“祖国,您好!”(生齐声叫:)教师相机板书:祖国您好
(四)学生活动设计
1、现在就让我们歌声来唱响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吧!
2、学习歌曲《祖国您好》。
1)聆听歌曲《祖国您好》范唱,感受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2)采用听唱、模唱的方法学唱歌曲。
再听歌曲《祖国您好》,说说这是哪一种音乐情绪的歌曲?选择:雄壮、抒情还是活泼。
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3、学生跟琴学唱歌曲,教师边教边做指导。
(尾句较难,需采用教唱的方
法,“祖国啊,您好!您好!您好!”这一句作为教学重点进行教学,让学生模仿山谷回声的感觉,从而处理好在力度上的变化。
注意回声部分的演唱),回声的声音要比原来的声音要怎样?第一个回声要比第二个回声声音(大),第二个回声要比第一个回声声音(小)。
(五)随堂练习设计
1、学生齐唱歌曲《祖国您好》。
教师可随时作指导。
2、学生再齐唱歌曲《祖国您好》,并能用抒情的情绪及自信、有表情地自然的声音演唱《祖国您好》。
3、分男女唱及男女齐唱。
4、完整的演唱,一部分学生为歌曲伴奏,一部分学生演唱。
八、课外作业设计与布置
请同学们回家
九、板书设计
祖国您好
用自然、自信的声音演唱歌曲
十、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一)导入设计
师:“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即将来临了,我们给祖国妈妈献上我们最真诚的祝福吧!
1、学生演奏一段准备好的小节奏型,热闹热闹。
2、复习歌曲《祖国,您好》
1)全班齐唱歌曲。
2)针对演唱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解决。
3)有感情地、有强弱的演唱歌曲。
(二)新课教学设计
聆听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合唱)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
引导学生对比本单元的其他作品,辨别音乐、情绪,让学生分别感受独唱和合唱不同表演形式的艺术特点。
欣赏独唱,欣赏时由教师作范唱,听合唱作品时,引导学生辨别领唱和合唱的演唱形式。
2.再听歌曲,让学生产生更深的感受,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三)师生互动设计
1、引导学生编动作,与歌词结合,随着音乐表达自己的心情。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让学生给母亲送上最真诚的祝福语,每个学生写一两句祝福的话。
(五)随堂练习设计
让学生创编“你来唱我来和”。
八、课外作业设计与布置
有条件的可以自己学吹竖笛,自己练习练习。
九、板书设计:
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5 5 | 5 5
6 |
5 5 |
6 - |
十、教后反思:
(
一、授课题目:第三课《对花》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十二月花》,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掌握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了解关于对唱的知识;认识琵琶并感受其音乐;能用口琴或竖笛吹奏“do re mi”。
3、在聆听与“花”有关的音乐中感受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思想内涵,通过聆听有关描绘“花”的歌(乐)曲,了解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
三、教材及学情分析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
2、通过听奏,歌唱中进一步感悟各地不同的民族风情。
难点:
1.掌握前十六分音符节奏;
2.感受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思想内涵。
五、教学手段运用及分析
教具的准备:手风琴、光盘
使用的意义:
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听琴学唱歌曲,学生对歌曲旋律掌握得会更好,利用光盘示范歌曲,学生也能更快更好的熟悉并掌握歌曲特点及演唱,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方法的运用及分析
采用听唱法、教唱法及跟唱法,学生通过这些方法的学习,更能更快的掌握好歌曲。
七、重点教学环节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做活动导入:开心一刻“看花”(天津快板)
1.师唱旋律,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分段按节奏读熟儿歌,用打击乐器伴奏。
3.引导学生说唱
说唱方式:
(1)·→··→∴→∷→·
(2)·→··→·→∴→·→∷→·
4.学生让自编花名进行说唱
(二)新课教学设计
学唱歌曲《十二月花》
1.教师有感情的范唱,使学生对歌曲有整体的印象。
2.学生有感情地轻声地朗诵歌词。
3.采用唱唱法学唱歌曲,重点唱好有后十六分音符节奏的旋律。
4.熟悉歌曲后学生完整地跟唱。
5.引导学生在歌唱过程中体会到歌曲旋律的美,结合学生熟悉的“花”加强理解。
6.学生边唱歌边按音乐的节拍做律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受音乐的美。
(三)师生互动设计
1、进行各种形式的对唱。
a、师生对唱。
b、生生对唱。
c、男女对唱。
(四)学生活动设计
学习音乐知识:
1.介绍前十六分音符
××××××
认识十六分音符
2、数数《十二月花》这首歌曲有几个十六分音符。
(五)随堂练习设计
1、让学生为歌曲《十二月花》结合自己家乡的花名,编歌词。
2、让学生唱一唱自己编的词。
八、课外作业设计与布置
回去收集有关各地的花名。
九、板书设计:
十二月花
认识十六分音符
××××××
十、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导入设计
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
什么的开花在水里?什么的开花像木耳?(生答:)就让我们从歌曲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新课教学设计
学习歌曲《对鲜花》。
1、聆听歌曲《对鲜花》。
熟悉歌曲旋律。
2、再听歌曲《对鲜花》。
看看他们是用怎样的演唱形式来唱的?这叫对唱。
3、学习歌曲。
师用手风琴拉一句,学生跟唱一句。
4、学生齐唱歌曲。
教师随时进行指导。
聆听歌曲《赶花会》。
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生答:)是的,它是一首琵琶独奏曲。
(三)师生互动设计
1、师生互相对唱歌曲。
2、男生女生对唱歌曲。
1、用各种方式进行对唱。
2、在括号处填上自己家乡的花名并唱一唱。
(五)随堂练习设计
1、学习用柯尔文手势学习音符1、
2、3三个音符并演唱唱名,熟悉歌谱的学习。
八、课外作业设计与布置
回家收集有关家乡或其它地方的花,多了解什么地方开什么花的特点。
九、板书设计:
对鲜花
3mi
2re
1do
十、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一)导入设计
师:同学们回去收集了很多地方的花名,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有关花的歌曲《茉莉花》。
(二)新课教学设计
聆听歌曲《茉莉花》。
1)社听歌曲《茉莉花》,感受歌曲旋律的流畅、歌词表达含蓄细腻等特点。
2)再听歌曲《茉莉花》,学会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
3)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比较其他地区的《茉莉花》,感受其风格的不同。
(三)师生互动设计
1、师生互相演唱不同版本的《茉莉花》。
学生兴趣会更强。
1、创编:谁编的旋律美。
2、编旋律,按节奏编旋律等。
(五)随堂练习设计
1、练习×××、××××
2、边拍边唱一唱节奏。
八、课外作业设计与布置
回家唱一唱歌曲《茉莉花》给父母听,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九、板书设计:
茉莉花
×××× | ××××|
×× | ××|
×××××××× | ×××××|
十、教后反思:
一、授课题目:第四课《飞》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连贯、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歌曲优美的意境,用稍快的速度,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我的小风筝》,用歌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2、聆听歌曲《小鸟,小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小鸟自由飞翔的欢乐情景,用线条动作、声音等形式表现管弦乐曲《野蜂飞舞》所描绘的生动鲜明的形象。
3、能够和小伙伴一起创编情景剧“小蜜蜂的一天”,体会合作创编的快乐。
三、教材及学情分析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能够认真聆听歌曲,演唱歌曲。
难点:认真聆听音乐并感受音乐所描绘的情景和情感,并富有想像。
五、教学手段运用及分析
教具的准备:手风琴、光盘
使用的意义:
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听琴学唱歌曲,学生对歌曲旋律掌握得会更好,利用光盘示范歌曲,学生也能更快更好的熟悉并掌握歌曲特点及演唱,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方法的运用及分析
采用欣赏法,聆听法、跟唱法、教唱法,学生通过这些方法的学习,更能更快的掌握聆听歌曲的技能和演唱好歌曲。
七、重点教学环节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1.通过猜谜语进行导入,两对翅膀薄又明,两只眼睛亮晶,飞高飞低报阴晴,飞来飞去捉蚊绳。
(蜻蜓)
2.简单介绍蜻蜓
(二)新课教学设计
学习歌曲《红蜻蜓》。
1.聆听歌曲,初步感受旋律。
设问: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
2.再听歌曲
设问:你能判断出这首歌是几拍子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4.采用跟唱法学习歌曲。
(1)用哼鸣“呣”哼唱旋律。
(2)填歌词。
(3)按歌曲标的力度记号演唱歌曲。
(4)指导学生用深情、和谐及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品味作品旋律的优美,感受并表现其意境美。
5.表演歌曲。
讨论: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力度变化来处理,还有没有其他的处理方法?
感情地回忆自己的童年情景,触景生情地表演。
(三)师生互动设计:
学开心一刻“飞呀飞”
1.看看认认:这首乐曲由哪几个音组成的?
2.唱唱辨辨。
带领学生熟悉旋律,并辨认这是一首几拍子的乐曲。
(四)学生活动设计:
创编歌词:
(1)选择几个鸟飞的动作,边唱边飞,如:上下飞,左右飞,自转飞,也可以相互合作手拉手左右自然摆动身体或摆出造型。
(2)为4个乐句选择四个飞翔的律动,集体边唱边表演。
(五)随堂练习设计:
回忆童年时唱过的歌曲,说出歌名并唱一唱,互相交流,共同回忆童年的好时光。
八、课外作业设计与布置
回家把歌曲唱给父母听,让父母讲童年的故事。
九、板书设计:
红蜻蜓
认识音符:
1 2 3 5 6
十、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导入设计:
复习歌曲。
1.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针对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纠正。
(二)新课教学设计:
聆听《野蜂飞舞》。
1.初听乐曲,结合课本画面想象野蜂急促地上下飞舞的情景。
2.复听歌曲,启发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提示,跟着音乐边听边用线条或图形画形谱,表现聆听音乐的感觉。
3.随着音乐,模仿野蜂飞舞的动作,体会音乐表现野蜂忽上忽下,叫声时强时弱的特点。
4.给学生讲《萨丹王的故事》,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三)师生互动设计:
创编“小蜜蜂的一天”,并情境表演。
1.带领学生学唱《小蜜蜂》歌词,熟悉旋律。
(四)学生活动设计:
分组活动:
1.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用演唱律动的形式共同表现场景,用音乐剧的形式表现小蜜蜂一天的生活。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表演形式和方法(演奏、演唱、舞蹈)表演,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五)随堂练习设计:
让学生自己练习歌曲及表演。
八、课外作业设计与布置
回家听一些有关动物的乐曲,学会欣赏乐曲。
九、板书设计:
野蜂飞舞
把你听到的音乐用线条或图形表现出来。
十、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一)导入设计:
通过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课外生活,从而导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设计:
学习歌曲《我的小风筝》。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带给人们的欢快喜悦的情绪。
设问:乐曲表达出小朋友们怎样的心情?
2.再听歌曲,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由几个乐句构成,说说各个乐句在旋律和节奏上有何相同与不同。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4.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在第一、二乐句的演唱时,引导学生用轻巧的声音演唱两个乐句,做到音断气连。
5.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6.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歌声歌颂祖国。
(三)师生互动设计:
老师和学生互相比赛创设活动情景,放风筝的情景。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初听歌曲
引导学生想象小鸟飞翔的情景,模仿小鸟飞翔的情景,模仿小鸟飞翔的动
作,初步感受6
8
拍的韵律特点。
2.复听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