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十二经络

合集下载

十二经络知识点

十二经络知识点

十二经络知识点一、十二经络的概念。

十二经络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二、十二经络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一)走向规律。

1. 手三阴经。

- 从胸走手,即起于胸部,循行于上肢内侧,止于手部。

2. 手三阳经。

- 从手走头,起于手部,循行于上肢外侧,止于头部。

3. 足三阳经。

- 从头走足,起于头部,循行于躯干部和下肢外侧,止于足部。

4. 足三阴经。

- 从足走腹(胸),起于足部,循行于下肢内侧,止于腹部或胸部。

(二)交接规律。

1. 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 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端交接;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小指端交接;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在无名指端交接;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内侧端交接;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端交接;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外侧端交接。

2. 同名的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 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在鼻翼旁交接;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在目内眦交接;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在目外眦交接。

3. 足三阴经与手三阴经在胸部交接。

- 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在心中交接;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在胸中交接;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在肺中交接。

三、十二经络与脏腑的络属关系。

1. 手太阴肺经。

- 属肺,络大肠。

2. 手阳明大肠经。

- 属大肠,络肺。

3. 足阳明胃经。

- 属胃,络脾。

4. 足太阴脾经。

- 属脾,络胃。

5. 手少阴心经。

- 属心,络小肠。

6. 手太阳小肠经。

- 属小肠,络心。

7. 足太阳膀胱经。

- 属膀胱,络肾。

8. 足少阴肾经。

- 属肾,络膀胱。

9. 手厥阴心包经。

- 属心包,络三焦。

10. 手少阳三焦经。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一、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起于胸部,沿着前臂内侧经过手腕,止于大拇指。

主要作用是主管呼吸,调节气机、濡养皮毛。

二、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沿着前臂外侧经过手腕,止于鼻孔的旁边。

主要作用是主管大肠,通便泻火,清热解毒。

三、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起于鼻孔的旁边,沿着面部经过嘴唇和颊部,沿着前胸经过胸腹,止于足胫部外侧。

主要作用是主管胃经,消化食物,运化水谷。

四、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起于足胫部内侧,沿着腿部内侧经过膝关节,止于大脚趾的内侧。

主要作用是主管脾经,运化水谷,濡养四肢。

五、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起于胸部内侧,沿着内臂经过掌心,止于小指。

主要作用是主管心经,调节血液循环,主宰情志。

六、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沿着手臂背侧经过肩部,止于鼻孔的旁边。

主要作用是主管小肠,分清浊气,改善消化和吸收。

七、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起于鼻孔的旁边,沿着头部经过背侧,沿着脊柱后面经过臀部,止于小腿外侧。

主要作用是主管膀胱,排除废物,调节水液平衡。

八、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起于小腿外侧,沿着内踝后方经过脚背,止于小趾。

主要作用是主管肾经,调节水液代谢,濡养生殖系统。

九、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部内侧,沿着手臂内侧经过掌心,止于中指。

主要作用是主管心脏包络,保护心脏,调节情绪。

十、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沿着手背经过手臂外侧,止于颞部。

主要作用是主管三焦经络,调节水液代谢,协调脏腑功能。

十一、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起于颞部,沿着头部经过外眼角,沿着颈部经过胸腹,止于脚背。

主要作用是主管胆经,调理消化,解毒。

十二、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起于脚背,沿着腿部内侧经过髌骨,沿着外生殖器经过腹股沟,止于大拇趾的内侧。

主要作用是主管肝经,调节血液循环,疏泄情志。

经络养生经络养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调整经络的通畅度和功能,达到保护身体健康的目的。

十二经络养生课件课件

十二经络养生课件课件
十二经络养生
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 时间的周期变化, 影响人体生理、
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
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 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
无端, 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 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

10
11
12 午
13 14
9巳
未 15
8 辰
16 申
7
虚症: 耳鸣、健忘、尿频、腿酸、性欲减退、便秘、元气 不足、易疲劳、骨质疏松,天寒手脚冰冷、脚气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戌时护心脏, 减压心舒畅。 “心包为心之外膜, 附有脉络, 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 容之 心伤。” 心包经戌时最兴旺, 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 使心脏处 于完好状态。 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
经过申时泻火排毒, 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 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 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俞府
太溪穴, 咽喉痛、耳聋耳鸣、齿痛、失 眠健忘、腰脊痛、消渴、气喘、遗精阳 痿, 小便频数、下肢厥冷, 内踝肿痛。
涌泉穴, 腰痛、便秘、头晕, 眼花,
咽喉痛, 舌干
涌泉
实症: 耳鸣、月经不调、口干舌燥、血压异常、小便量少、 色深、浑浊、性欲减退、神经衰弱、足发热发汗、生殖器 病变等。
在这个时间段来吃些养胃的食物效果是最明显的。例如: 凤梨、 香瓜、南瓜、番茄、柠檬、柳橙、苹果、红茶、茴香、芹菜、木 耳、香菜、蘑菇、玉米、牛肉、牛奶、羊奶、扁豆、马铃薯等。
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旺。已时脾经旺, 造血身体壮。 “脾主运化、统血。”脾是消化、吸收、
排泄的总调度, 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 大包穴

人体经络时辰表(配图)十二经络

人体经络时辰表(配图)十二经络
• 其直行的经脉从锁骨上窝向下,经乳中,向下挟脐两旁,进入少腹。 • 其支脉从胃口向下,过膈肌,分别与任脉、足太阴脾经连接。由此经脉
气通降下行,经气所过和所主的部位疾病都可治。
足太阴脾经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 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 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
辰时-巳时:胃经与脾经
胃经
辰时(7:00-9:00)胃经当令,此时胃气充盈,应该吃早餐。胃经不畅可表现 为胃痛、胃胀、呕吐等。
脾经
巳时(9:00-11:00)脾经当令,此时脾气健运,运化水谷。脾经不畅可表现为 腹胀、便溏、水肿等。
午时-未时:心经与小肠经
心经
午时(11:00-13:00)心经当令,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初生,应 该午睡养心。心经不畅可表现为心悸、失眠、多梦等。
其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
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心与其他脏 器相连系的部位),向下穿过膈肌络小
肠。
其分支从心系分出向上挟着食道连于目 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
其直行者从心系出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再 浅出腋下(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 下行过肘内侧经尺神经沟入掌中桡侧直 到小指桡侧末端源自少冲穴)交于手太阳跨学科合作
人体经络时辰表研究涉及医学、生物学、物理学、心理学 等多个学科领域,未来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共同推动经 络研究的深入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腰椎间盘突出
腰部经络不畅可引发腰椎病变, 表现为腰痛、下肢麻木等症状。
关节炎
关节部位经络瘀滞可导致关节炎, 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doc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doc

黄帝内经十二经络养生法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希望对你有用!十二经络养生法一、手太阴肺经简介:脾胃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它把生化出来的养料上注给肺脉,然后经肺输送至全身。

小贴士:寅时(凌晨3-5点)当令,肺部不好者,常在此时咳嗽/呼吸困难。

上夜班者/老年人在此时醒来,切记不可抽烟。

重点穴位:1、中府:双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下方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为云门穴,云门穴直下一寸,平第一肋间隙处即为中府穴。

功效:调理肺气、治疗哮喘、咳嗽、气喘、支气管炎、肩背疼痛等。

2、尺泽:手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功效:调理肺气、清肺利咽、泄毒止痛。

3、孔最:手掌向上,腕横纹上方朝肱二头肌外侧9横指宽。

功效:治头痛、发热无汗、咳嗽气喘、痔疮。

4、列缺:前臂内侧前缘,桡骨茎突上方。

腕横纹上1.5寸。

(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食指尽端到达处即是。

功效:头痛,颈项不适、咽喉不适、鼻疾、齿痛、胸闷等。

5、太渊:腕横纹上,桡侧动脉搏动处。

功效:调理肺气,止咳化痰、补气。

(如有人总觉得气不够用,可常按摩此穴。

)6、少商:拇指桡侧,距拇指桡侧指甲约0.1寸。

功效:宣肺、利肺,治咽喉肿痛、咳嗽等,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

二、手阳明大肠经简介:肺脏、皮肤的守护神。

大肠主传化糟粕和主津(接小肠食物残渣,取精去粕)。

小贴士:卯时(凌晨5-7点)值班。

因大肠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阳气最盛,若合理运用,最善消除体内热毒。

重要穴位:1、合谷:手背部,拇指食指根部交接处,肌肉最高点。

功效:治感冒、流鼻涕、头痛牙痛喉咙痛、耳鸣打嗝、眼睛疲劳等。

2、手三里:肘横纹外侧端,曲池穴下2寸。

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头。

功效:腰痛,口腔溃疡,消化不良,颈淋巴结炎,肠炎等。

3、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

功效:缓解鼻子各种症状,也可面部美容,除痘祛斑。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2023最新版)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2023最新版)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正文:一、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⒈手太阴肺经:起于手太阴经,沿手臂内侧至肘部,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交脉,沿前臂至手背。

主要作用是调节肺脏功能,促进呼吸气血运行。

⒉手阳明大肠经:起于手阳明经,沿前臂经过肘部,与手太阴肺经相互交脉,沿上臂至肩胛骨下缘。

主要起排毒作用,调节大肠功能。

⒊足阳明胃经:起于足阳明经,沿大腿前外侧至膝盖,再沿胫骨前缘至足背。

主要作用是调节消化系统,促进胃肠蠕动。

⒋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太阴经,沿腿内侧至膝盖,再沿腿前内侧至足背。

主要作用是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⒌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太阳经,沿上臂外侧至肩胛骨,再沿前臂外侧至手背。

主要作用是调节小肠功能,促进食物消化。

⒍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手少阳经,沿耳后至颈部,再沿肩胛骨外侧至手外侧。

主要调节三焦功能,促进水液代谢。

⒎足太阳膀胱经:起于足太阳经,沿后腿背侧至头顶,再沿脊柱背侧至尾骨。

主要作用是调节膀胱功能,促进尿液排出。

⒏足少阳胆经:起于足少阳经,沿颊部至头顶,再沿颈部至腹侧,最后沿大腿外侧至足背。

主要调节胆囊功能,促进胆汁分泌。

⒐手厥阴心包经:起于手厥阴经,沿手臂内侧至心口,再沿心脏周围至胸骨下端。

主要调节心包功能,促进心脏循环。

⒑手少阴心经:起于手少阴经,沿手臂内侧至肘部,再沿上臂内侧至腋窝,最后沿胸部至心脏。

主要作用是调节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1⒈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厥阴经,沿腿内侧至阴部,再沿腹侧至胸骨下端。

主要调节肝脏功能,促进血液排毒。

1⒉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少阴经,沿腿内侧至阴部,再沿腹侧至胸骨下端。

主要调节肾脏功能,促进体液代谢。

二、经络养生⒈合理饮食:根据各经络的作用特点,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营养均衡,如多食用肺、脾、肾对应的食物,有益于相应的经络功能。

⒉适当运动:通过适当的运动,可以活跃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如太阳小肠经的调节可通过做手臂外旋运动。

⒊穴位按摩:经络上的穴位按摩可以促进经络的通畅,如按摩合谷穴可以调节胃经的功能,改善消化问题。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一、手太阴肺经络手太阴肺经起于胸部,通过肩臂内侧经过掌心,最终终止于委中穴。

手太阴肺经络的作用是主管呼吸,调节肺气和水液代谢。

二、手阳明大肠经络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鼻翼旁的迎香穴,沿着鼻唇沟到达下颌骨,然后经过上下颌骨的直肠峡部,最终止于内眦穴。

手阳明大肠经络的主要作用是宣发清热,通畅大肠。

三、足阳明胃经络足阳明胃经起于鼻孔旁的迎香穴,沿着鼻唇沟到达下颌骨,然后沿着面颊下行到达液门穴,直达足背部的大趾外侧,最终终止于足跟部的承山穴。

足阳明胃经络的主要作用是主管消化,调节脾胃的功能。

四、足太阴脾经络足太阴脾经起于足跟部的隐白穴,经过内踝上行到达胫骨下三寸穴,然后经过胫骨外侧的腕部,最终终止于大腿的伏兔穴。

足太阴脾经络的主要作用是主管运化水湿,调节脾胃的功能。

五、手少阴心经络手少阴心经起于胸部的涌泉穴,沿着手臂内侧到达掌心,最终终止于小指的少海穴。

手少阴心经络的主要作用是主管血液循环,调节心脏的功能。

六、手太阳小肠经络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的少海穴,沿着手臂外侧到达肩部,然后绕过颈部到达耳后,最终终止于目内眦穴。

手太阳小肠经络的主要作用是主管消化吸收,调节小肠的功能。

七、足太阳膀胱经络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穴,沿着头部的后正中线到达颈部,然后经过背部一直延伸到足跟部的大敦穴。

足太阳膀胱经络的主要作用是主管排泄代谢废物,保持生物体的平衡。

八、足少阴肾经络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底部的涌泉穴,经过内踝上行到达小腿内侧,然后上行到达气海穴,最终终止于胸部的重阴穴。

足少阴肾经络的主要作用是主管水液代谢,调节肾脏的功能。

九、手厥阴心包经络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部的井穴,沿着手臂内侧到达掌心,最终终止于中指的中冲穴。

手厥阴心包经络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心脏,调节心血的运行。

十、手少阳三焦经络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指端的朴疳穴,经过手臂外侧到达耳后,然后绕行目外眦最终终止于颞部的巅额穴。

养生必知,十二经络的走向图及生理功能,值得收藏

养生必知,十二经络的走向图及生理功能,值得收藏

养生必知,十二经络的走向图及生理功能,值得收藏经络畅通全身轻松《黄帝内经》:“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人体有12条正经,外加任督二脉,一共14条经络。

人体的经络必须保持畅通,经络不通,则气血不和,百病丛生。

换句话说,经络既是人体的总控系统,又是预防疾病的医疗保健系统。

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如阳光,空气,水,电,磁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作用。

当人体加以按摩,温灸,光,电,磁等不同的物理刺激时,这些功能就会源源不断地输入人体,通过经络系统的传导,对五脏六腑的功能进行调整,使人体达到一种经络畅通,阴平阳秘的核心状态。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好不是累了休息,而是有规律休息,大自然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法则的,如一年的节候规律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而人体的经络运行也是有一定的规律,每天的12个不同时辰,分别对应着12条经络,分别都有不同的运作时间,这就是所谓的经络子午流注。

1、手阳明大肠经(养生时间:早05~07点,最宜排便)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大肠经不通常见症状:牙痛、头痛、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桡侧的中点处,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这个部位,用力按压,缓解头痛。

生理功能打通大肠经可有效防治皮肤疾病可以帮助人体增加阳气把多余火气祛掉,有很好的通便效果主治疾病主要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感冒、支气管炎、发烧、头痛;头面部疾病的面神经炎、面瘫、耳鸣、耳聋;其他疾病的神经性皮肤炎、经脉所过的关节活动障碍。

主要穴位及作用商阳:位置食指指甲跟外侧作用便秘合谷:位置拇指、食指掌纹端作用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温溜(牙痛):位置拇指侧,腕横纹上四寸作用骨外旁此为聚阳气穴,可补阳气(如果虚寒体质可多灸,燥热时可刮痧泻火)急起的痘痘曲池:位置肘横纹外端点作用降血压的作用、治疗皮肤病、有通便秘的效果,脏腑病。

中医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原则

中医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原则

中医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原则中医的时间观念和经络理论十分重要,古人认为人身体的器官和经络是和时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十二时辰分别对应十二个经络,按照不同的时间段对应不同的器官和经络,同时也对应不同的饮食和养生方法。

下面分别介绍中医十二时辰经络养生原则。

1.子时:23点至凌晨1点子时对应的是肝经,养生原则是“早睡早起”,睡前半小时不要做过于刺激性的事情,如看电视、玩电脑等,同时要避免熬夜。

食物上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和碳水化合物,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

2.丑时:凌晨1点至3点丑时对应的是肺经,养生原则是保持安静和深呼吸。

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睡眠充足,可以进行一些放松身心的运动或静坐冥想。

食物上建议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汤粥等,要避免食用过多的油腻食物。

3.寅时:凌晨3点至5点寅时对应的是大肠经,养生原则是“清晨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肛门卫生。

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饮酒和熬夜等。

4.卯时:早上5点至7点卯时对应的是胃经,养生原则是“早起喝水”,可以喝一杯温水或加一些蜂蜜,帮助排毒,改善胃肠功能。

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量进食和空腹。

食用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馒头等。

5.辰时:早上7点至9点辰时对应的是脾经,养生原则是“早餐稳定”,吃平衡营养的早餐,注意饮食规律。

避免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应该多吃一些干净、易消化的食物。

6.巳时:上午9点至11点巳时对应的是心经,养生原则是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思虑,要保持心情愉悦,放松身心。

饮食上建议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西红柿等。

7.午时:中午11点至下午1点午时对应的是小肠经,养生原则是午餐要吃得饱并避免强烈的情绪波动,不要过度进食,不要过快进食。

多食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少食肉类等酸性食品。

8.未时:下午1点至下午3点未时对应的是膀胱经,养生原则是保持身体均衡运动,避免长时间的坐姿、站立或走路,同时要注意排尿和饮水的规律。

避免过度疲劳和过度思虑,建议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中医12经络口诀

中医12经络口诀

中医12经络口诀1、任脉位于正前胸,心脏脾胃行不通;上连乳腺下子宫,万一不通变老翁。

2、督脉立于脊椎中,监督气血来运行;五脏六腑督脉宫,对应区域弯曲痛。

3、胆经裤线重叠行,分泌紊乱变神经;嗜睡液汗疲倦态,腋窝肿胀后脑痛;淋巴发炎局部胖,眼花目黄有增生。

4、肝经对应胆经行,循环分泌掌控中;肤色发青腰疼痛,眼圈发黑有痛经;眼球发干眼屎多,肝火旺盛有罪行。

5、肝经后面是肾经,距离不远两指空;分泌系统掌控中,尿量稀少还尿频;眼袋眼皱足下冷,下肢肿胀善惊恐;经前腰酸背又痛,脸上出斑心发惊;记忆下降无睡梦,症状不通慢慢通。

6、肾经对应膀胱经,泌尿骨骼掌控中;小便发黄膀胱痛,尿路发炎讲卫生;四肢无力后背痛,痔疮难坐肩颈痛。

7、胃经位于胆经前,三指距离到经中;口腔糜乱牙肿痛,口干口臭腹胀痛;体热打嗝喜食冷,大便干燥且不通。

8、胃经对应是脾经,免疫神经掌控中;胃胀打嗝排气空,呕吐难耐肋下痛;曲张平血低血压,风湿还有关节痛。

9、食指腋窝大肠经,手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它要不痛腹胀痛;便秘口干肩颈痛,体热痔疮加头痛。

10、胸到拇指为肺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呼吸免疫掌控中,缺水敏感鼻不通;体热出汗背有痘,干燥痰多下咽痛;感冒发冷体内空。

11、心到小指为心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循环系统掌控中,胸口沉闷与头痛;心烦失眠也多梦,肩与前胸多疼痛;目赤颧红口干燥,血液不良喜安静;心事过多压力重。

12、小指肩窝小肠经,手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太阳耳部会疼痛;经前腹胀后脑痛,后背肩胛至背痛。

13、胸到中指心胞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循环差异血管病;心跳过快还便秘,心烦目赤上肢痛。

14、无名至肩三焦经,手臂外侧属阳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免疫下降忧郁症;疲倦易得慢性病。

十二条经络及功能

十二条经络及功能

十二条经络及功能十二条经络一、手太阴肺经肺主咳喘、心烦、掌中热。

肺经的要穴1. 中府穴胸骨中旁开六寸处。

中府指中气之府。

中气指脾肺之气。

中府穴是脾肺之气汇聚之处,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

2.天府穴液横纹下三寸。

古人找此穴方法,在鼻子上点一墨点,手平行与地用头去触胳膊,胳膊上有黑点处即是天府穴。

鼻气通于天,肺开窍于鼻,因此也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要穴。

3.尺泽穴肘横纹外侧边上。

尺——暗指肾,泽——雨露,即是补肾的穴位,肺经属金,尺泽是金中的水穴,水是指肾,所以这指金生水。

肾虚会上实下虚,气都淤上边来了,揉此穴有降逆气的作用,降逆所即可治高血压、哮喘。

4.孔最穴腕横纹上七寸,肺经上的郄穴(郄穴治急性病),穴位较深。

主管所有的毛孔,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

对感冒汗不出或开热不出汗,可起发汗的作用。

治急性咳嗽、急性的咽喉痛。

5.列缺穴两手虎口相对,食指下边的凹陷处。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处感风寒引起的头疼,治落枕,头项寻列缺,即头脖子方面有病找列缺。

6.经渠穴桡骨头(桡骨茎突)凸起处外侧边缘。

侧象向外推按。

治咳嗽的要穴,虚寒或肺热引起的咳嗽。

腕横纹边外侧,穴位较深,用大拇指硌此穴较好。

是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

脉之会穴,可治静脉曲张、心血管病等。

8.鱼际穴手平伸像鱼肚子边际处。

属火穴。

治疗热性咳嗽、喘促、心中烦热,小孩疳积症即消化不好。

9.少商穴治疗咽喉痛的要穴。

指掐效果不佳,用三棱针点刺一滴血效果好。

二、手阳明大肠经1.打通大肠经可有效防治皮肤病。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即皮肤和毫毛)如肺功能弱体内毒素就会在大肠经淤积。

脸上的痘疹、身上的湿疹,可用刮痧法把毒素刮出去。

2.大肠经属阳明经,即气血很旺的经络。

可帮助人体增加阳气或把多余的火气去掉。

如手肿胀,按大肠经上痛点即可。

3. 大肠经有很好的通便效果。

用手敲大肠经小臂这段,如长期便秘的人这段会很敏感。

还有一种方法,即推按二三间到商阳穴(即手腕至食指大拇指侧处)这一段大肠经。

12条经络的专业知识

12条经络的专业知识

12条经络的专业知识
1.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沿着手臂内侧,终于大拇指的末端。

主要功能是调节呼吸和水液代谢。

2. 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窦,沿着手臂外侧,终于食指的末端。

主要功能是排泄废物和调节肠道功能。

3. 足阳明胃经:起于人中,沿着腿部内侧,终于足大趾的末端。

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4.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的末端,沿着腿部内侧,终于胸部。

主要功能是调节消化和吸收,以及补充气血。

5.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包,沿着手臂内侧,终于小指的末端。

主要功能是调节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

6.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的末端,沿着手臂外侧,终于耳朵后面。

主要功能是吸收和分解营养物质。

7.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眉间,沿着脊柱后侧,终于足小趾的末端。

主要功能是排泄废物和调节水液代谢。

8.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心,沿着腿部内侧,终于胸部。

主要功能是调节水液代谢和生殖功能。

9.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部,沿着手臂内侧,终于小指的末端。

主要功能是调节心脏功能和情绪。

10.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小指的末端,沿着手臂外侧,终于眉毛之间。

主要功能是调节水液代谢和体温。

11. 足少阳胆经:起于眼角,沿着头部和躯干侧面,终
于足小趾的末端。

主要功能是调节胆囊和情绪。

12.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的末端,沿着腿部内侧,终于胸部。

主要功能是调节肝脏功能和情绪。

十二经络时间指南十二经络

十二经络时间指南十二经络

十二经络时间指南十二经络中医经络学认为,人体内有十二条主要经络,它们分布在全身,起到了输送气血和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

每条经络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里都有不同的活动和兴奋程度,并与人体器官相应。

通过了解和利用这些时间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调养身体,提高生活质量。

1.3点至5点(肺经活跃):这个时间段是肺经活跃的时间,肺主气机,呼吸道疾病易发,此时应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2.5点至7点(大肠经活跃):这个时间段是大肠经活跃的时间,大肠主气机的排泄功能,应该利用这个时间段排便。

同时,早起活动也有益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

3.7点至9点(胃经活跃):这个时间段是胃经活跃的时间,胃主受纳,因此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此时应该吃一顿丰盛而有营养的早餐,切忌空腹或者吃过量油腻的食物。

4.9点至11点(脾经活跃):这个时间段是脾经活跃的时间,脾主运化,有利于消化和吸收营养。

因此,在这个时间段内适量进食,尽量避免负重劳作和剧烈运动,有助于肠胃的健康。

5.11点至13点(心经活跃):这个时间段是心经活跃的时间,心主气血,因此午休是非常重要的。

午餐后适量休息,可让心脏得到放松,有助于调整体力和精神状态。

6.13点至15点(小肠经活跃):这个时间段是小肠经活跃的时间,小肠主受纳和分析,是理解消化系统吸收情况的黄金时间。

午餐后最好选择轻食,以免对小肠产生过大负担。

7.15点至17点(膀胱经活跃):这个时间段是膀胱经活跃的时间,膀胱主排泄,多喝水并有规律地去上厕所,有助于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

8.17点至19点(肾经活跃):这个时间段是肾经活跃的时间,肾主藏精,因此晚餐前多喝水,有利于肾脏排毒和调节体液平衡。

9.19点至21点(心包经活跃):这个时间段是心包经活跃的时间,心包主灵魂,此时进行家庭聚餐、社交活动或者放松心情的活动,有利于提高情绪和心理素质。

10.21点至23点(三焦经活跃):这个时间段是三焦经活跃的时间,三焦主调节体温和气机。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一、十二经络的走向和分布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人体内部运行气血的通道,也称为“经脉”。

在中医理论中,共有十二条主要经络,分别是手太阳经、手阳明经、手少阳经、手少阴经、手厥阴经、足太阳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任脉和冲脉。

十二经络的走向和分布与人体的解剖结构密切相关。

其中,手太阳经起于手小指指端,贯穿手背,沿手臂外侧上行,经过肩部最终连接头部;手阳明经起始于鼻翼旁,沿面部、越骨上行,经过额头以后,再经过头部,最终连通手指尖;手少阳经起于耳朵后,沿头部后侧上行,经过颈部、肩部最终贯穿手指。

同样地,足部的经络分布也与身体结构相对应。

足太阳经起始于足小趾外侧的指关节,上行至踝部终止;足阳明经起始于足大趾外侧的指关节,走行踝部连接膝盖,上行至前胸;足少阳经则起始于足小趾次趾关节的外侧,经过小腿、股骨外侧最终与胸部相连接。

二、十二经络的作用十二经络在人体内部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和运行作用。

每一条经络都通过气血的循行来维持人体的健康和平衡。

在中医理论中,每条经络与特定的脏腑相连,通过这种联系,经络可以传递气血和信息,调节脏腑的功能。

经络不畅通或有病变时,就会影响脏腑的运行,引发各种疾病。

举例来说,手太阳经与头部相关,它分布于头部主要的肌肉和皮肤,对于头面部的循环和活动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手阳明经则与胃、大肠相关,它的运行状态可以反映出人体的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

足太阳经和手太阳经共同负责调节人体的阳气,对于生命活动和体温调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经络养生的重要性经络养生是中医养生的核心之一。

保持经络的通畅和健康对于维持人体的平衡和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几点是经络养生的重要方面:1. 调节饮食:中医认为,饮食是调节经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适当选择食物,如山药、枸杞等有助于补充经络所需的营养。

2. 适度锻炼: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经络的气血循行,提高经络的弹性。

十二经络走向图课件

十二经络走向图课件
十二经络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 每条经络都连接着一定的脏腑,是脏腑与体表之间的联系通 道。
十二经络的组成
01
手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 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 少阴心经。
02
手三阳经包括手阳明大 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和 手太阳小肠经。
03
足三阴经包括足太阴脾 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 阴肾经。
手阳明大肠经
起始于食指末端,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经过肩部、颈部,最后到达头部。
手阳明大肠经起始于食指末端,沿着上肢外侧前缘上行,经过肩部、颈部,最后 到达头部。这条经络与大肠相关,对于调节肠道功能、促进排便等方面具有重要 作用。
足太阳膀胱经
起始于目内眦,沿头顶至项后,下行至背部两侧,经过臀部和大腿后侧,最后在小腿后侧和足底交会 。
足太阳膀胱经起始于目内眦,沿着头顶、背部两侧等部位下行,经过臀部、大腿后侧等部位,最后到 达小腿后侧和足底。这条经络与膀胱相关,对于调节水液代谢、促进排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手厥阴心包经
起始于手中指末端,沿上肢内侧中线 上行,经过肘部、上臂内侧、腋窝等 部位,最后到达胸部。
VS
手厥阴心包经起始于手中指末端,沿 着上肢内侧中线上行,经过肘部、上 臂内侧、腋窝等部位,最后到达胸部。 这条经络与心包相关,对于调节心悸、 胸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运动表现提升
将十二经络走向图应用于运动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了解自 己的身体状况,提高运动表现和竞技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十二经络的走向和分布
足少阳胆经
起始于目外眦,沿头部侧线,下行至耳后,沿着颈部下行 ,到达肩部,然后沿着胁部,经过髋关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达大腿外侧 ,最后在小腿外侧和足背交会。

十二条经络讲解

十二条经络讲解

十二条经络讲解督脉:从仁中经过头顶到长强督脉就是人体所有的阳经之海,掌管全身的阳气,关乎心、肝、脾、肺、肾、小肠等,在督脉上都有反射区,所以调督脉可以调节五脏六腑的平衡,并且有效改善脊柱弯曲,颈椎,腰椎的问题,督脉就是主管人体的精气神的,调理督脉可以让您更有精气神。

督脉不通:虚寒怕冷、手足不温、疲劳乏力;颈椎痛、腰椎痛、痔疮便秘;阴阳失调。

任脉:从任中到会阴任脉就是从女性子宫(男性会阴)发起的一起经络,它主管全身的阴血,调理任脉可有效调理月经淤少、阴道松弛、面部黄斑等问题,它主管女性的性激素。

任脉不通:怕热汗多、阴阳失调、月经不调;阳痿性冷淡、消化不良、胸翳气喘。

手上六条经络1肺经(大拇指正面)肺经主管人体的营气与呼吸系统,可改善咽喉不适,气短,并且达到清除肺部垃圾的作用,经常调理疏通肺经可保证肺部的正常工作,有效预防肺部疾病。

肺经不通: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无华。

十二条经络讲解2大肠经(大拇指背面)大肠经能促进大肠的蠕动,能将人体大肠内的宿便排除,并且改善调理便秘,使人体的万恶之源得到有效的清理与排出。

大肠经不通: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 肩周痛慢性咽候炎。

3心包经(中指正面)心包经就是代心受过的大臣,所有心脏的病症与问题都可以通过心包经的调理来改善与治疗,并且,经常疏通心包经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与心肌梗塞,特别就是有心季与家族有心脏病的人需要长期的调理。

心包经不通: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心烦健忘胸翳闷口;神经衰弱。

4三焦经(中指背面)三焦就是人体水液的通道,它主管人体内分泌系统与淋巴系统,调理三焦经可以改善面色,加速淋巴代谢,并且有调节内分泌的作用。

三焦经不通:偏头痛头晕耳鸣上热下寒;手足怕冷倦怠易怒; 皮肤容易过敏;肌肉关节酸痛无力食欲不振。

5心经(小拇指正面)心经主要管头部,头部的活动,调理您的心经能缓解头部的压力,改善失眠多梦等睡眠质量的问题。

十二经络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十二经络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十二经络的作用及功能主治一、十二经络的概述经络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被认为是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通道。

十二经络是指人体经络系统中的十二条主要经络,分布在人体的头部、胸部、腹部、四肢等部位。

每条经络都有特定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二、十二经络的作用1.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贯穿上肢,起源于胸部,主要功能是主管呼吸,调节气机,潜在作用包括疏散风寒,润肺止咳等。

2.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走行于上肢,起源于鼻孔周围,主要功能是主管排泄,调节水液代谢,主治功能包括通便利肠,清热解毒等。

3.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走行于下肢,起源于目眶周围,主要功能是主管消化,调节脾胃,主治功能包括健脾开胃,消化调节等。

4.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分布于头、背、臀部和下肢,主要功能是主导排泄,调节水液代谢,主治功能包括利尿通淋,舒筋活络等。

5.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分布于上肢,起源于心脏周围,主要功能是主管血液循环,调节心脏功能,主治功能包括安神定志,养心安眠等。

6.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分布于上肢,起源于指尖处,主要功能是主管消化吸收、排泄,主治功能包括养血明目,利尿通淋等。

7.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分布于下肢,起源于肾脏周围,主要功能是主管水液代谢,调节肾脏功能,主治功能包括温肾阳,益精补肾等。

8.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分布于下肢,起源于脾脏周围,主要功能是主管消化吸收,调节脾胃功能,主治功能包括补脾健胃,化湿利水等。

9.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分布于上肢,起源于心包周围,主要功能是主管心包保护和调节,主治功能包括疏肝理气,舒筋活络等。

10.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分布于上肢和头部,起源于目睛周围,主要功能是主管水液代谢,调节三焦功能,主治功能包括通神活络,疏风清热等。

11.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分布于头部、胸部和背部,起源于目眶周围,主要功能是主管胆汁的产生和排泄,主治功能包括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等。

12.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分布于下肢,起源于肝脏周围,主要功能是主管气血运行,调节肝脏功能,主治功能包括润燥通经,疏肝养血等。

十二经络养生技巧

十二经络养生技巧

十二经络养生技巧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人体内的一种能量流动系统,负责传输气血和调节脏腑功能。

经络的通畅与否对人体的健康和养生非常重要。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十二经络的养生技巧,帮助大家保持身体健康。

1.足太阳膀胱经:可以穴位按摩来舒缓背部疼痛和调节膀胱功能。

按摩脊柱两侧的“臀肺俞”和“脾俞”穴,可以缓解背部不适和改善膀胱问题。

2.足阳明大肠经:可以进行腹部按摩来促进大肠蠕动和消化功能。

沿着腹部中线按摩,可以缓解便秘和帮助排毒。

3.手太阳小肠经:可以按摩手臂的“四白”穴位来舒缓手臂疼痛和调节消化功能。

4.手阳明胃经:可以进行胃部按摩来促进消化和缓解胃部不适。

在胃部的中心位置,用手掌按摩并轻轻按压,可以帮助胃气运行。

5.足少阳胆经:可以按摩头部的“足三里”穴位来缓解头痛和改善胆囊功能。

用手指轻轻按压太阳穴和头部两侧的“风池”穴,可以舒缓头痛和放松神经。

6.足少阴肾经:可以按摩腰部的“命门”穴位来促进肾脏功能和益肾养血。

用手指按摩腰部两侧的腰骶部,可以缓解腰酸背痛和改善肾脏问题。

7.手少阴心经:可以按摩胸部的“心俞”穴位来促进心脏功能和舒缓心悸。

用手掌按摩胸骨上方的穴位,可以改善心血不足和心悸。

8.手厥阴心包经:可以进行胸部按摩来促进心包的循环和缓解胸闷。

用手掌按摩胸骨两侧的穴位,可以促进心包的气血流动。

9.足厥阴肝经:可以进行足部按摩来缓解肝气不舒畅和改善睡眠。

用手指按摩足部的“太冲”和“行间之穴”,可以促进肝气的平衡和舒缓情绪。

10.足少阴脾经:可以进行腹部按摩来促进脾胃功能和消化吸收。

用手指按摩腹部中下方的穴位,可以缓解消化不良和调节脾胃功能。

11.手厥阴心包经:可以按摩手臂内侧的穴位来缓解手臂疼痛和改善心血管功能。

用手指按摩手腕内侧的穴位,可以舒缓手臂酸痛和促进心血流通。

12.手少阳三焦经:可以进行手臂按摩来促进三焦功能和改善头晕目眩。

用手指按摩手臂的外侧,可以改善身体不适和调节三焦功能。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一、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1.手太阴肺经a.走向:起于肺,上行至喉咙,贯通到手指尖。

b.分布:肺经主要分布于手臂,包括手掌和手指。

c.作用:调节呼吸功能,主宰皮肤和毛发的健康。

2.手阳明大肠经a.走向:起于食管下部,上行至鼻孔,贯通到手指尖。

b.分布:大肠经主要分布于手臂,包括手掌和手指。

c.作用:主要负责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调节水分代谢。

3.足阳明胃经a.走向:起于下颌骨,贯通至胸腹部,再连接到大腿足背。

b.分布:胃经主要分布于胸腹部和大腿。

c.作用:主要负责消化食物,调节胃肠功能。

4.足太阴脾经a.走向:起于大脚趾外侧,上行至腹部,再连接到肺。

b.分布:脾经主要分布于下肢和腹部。

c.作用:主要负责消化食物,调节水分代谢,维护血液循环。

5.手少阴心经a.走向:起于心脏,上行至手臂,贯通到小指尖。

b.分布:心经主要分布于手臂,包括手掌和小指。

c.作用:主宰心脏功能,调节血液循环。

6.手太阳小肠经a.走向:起于小指外侧,上行至太阳穴,再连接到大肠。

b.分布:小肠经主要分布于手臂,包括手掌和小指。

c.作用:主要负责消化和吸收营养,调节肠道功能。

7.足太阳膀胱经a.走向:起于眉毛,贯通至后背,再连接到小腿足背。

b.分布:膀胱经主要分布于背部和小腿。

c.作用:调节排泄功能,维护背部和小腿的健康。

8.足少阴肾经a.走向:起于小腹部,连接到脚底。

b.分布:肾经主要分布于下腹部和脚底。

c.作用:主宰生育和排泄功能,维护骨骼和肌肉的健康。

9.手厥阴心包经a.走向:起于胸腹部,贯通到手指尖。

b.分布:心包经主要分布于手臂,包括手掌和手指。

c.作用:调节心脏功能,维护血液循环。

10.手少阳三焦经a.走向:起于头部,贯通到手指尖。

b.分布:三焦经主要分布于头部和手臂。

c.作用:调节身体的温度、代谢和水分,维护头部和手臂的健康。

11.足少阳胆经a.走向:起于眼角,贯通至耳部,再连接到脚背。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

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和经络养生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是人体内部的特定通道,贯穿于全身,并与脏腑器官相互联系。

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十二经络的走向、分布及作用,以及经络养生的相关知识。

一、手太阳膀胱经手太阳膀胱经起于小指端,沿手臂后侧上行,经过颈部到达头部。

它主要负责眼睛、头部和背部的生理功能,并参与调节阳气的活动。

二、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向上行经手臂前侧,沿上臂走向肩部。

它主要影响鼻、面部、颈部和肩部的功能,能够调节气血的循环。

三、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向上行经手臂侧面,通过肩部到达头部。

它的作用主要涉及耳朵、面部的功能,能够调节水液代谢。

四、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无名指末端,向上行经手臂后侧,通过肩部到达头部。

它的作用主要包括耳朵、面部和头部的功能,具有调节气血的作用。

五、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眶下,向上行经头部,循颈部、背部下行至足底。

它对于头部、颈部、背部和下肢有着重要的调节功能,可以影响阳气的循环。

六、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下,向下行经面颊、喉咙,绕过乳房部,沿着腹部下行至足背部。

它主要调节口腔、消化系统以及乳房的功能,对于脾胃功能的平衡非常重要。

七、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两侧,向上行经脚背,通过膝部绕行胸胁至夹腋下。

它主要调节肝脏和胸胁部位的功能,对于情绪的调节和血液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八、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起于足小趾外侧,向上行经足背,通过膝部连接大腿和腹部,再经腹部上行至胸胁。

它的主要功能涉及头部、颈部和胸腹部,能够调节胆囊和胆汁的分泌。

九、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外眦,向下行经耳后、颈部,沿背部、臀部到达足背部。

它的作用主要包括头部、颈部、背部和下肢的功能,具有调节阳气的作用。

十、足阳明小肠经足阳明小肠经起于目外眦,向下行经耳后、颈部,沿手臂后侧到达掌心。

它主要影响耳朵、面部的功能,对于水液代谢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经络又称为“正经”,指人体十二经及其脉络,之所终始。

”十二经脉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中医与养生子时:胆经当令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

“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胆经从人的外眼角开始,一直沿着人的头部两侧,顺人体侧面而下,一直到脚的四趾。

生活当中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我们晚上吃完饭以后,8、9点钟就昏昏欲睡,但一到11点就清醒了,所以现在很多人习惯11点以后开始工作。

还有的人到了夜里11点总想吃点东西,在屋子里找点食,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恰恰是阳气开始生发了,所以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最好在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慢慢的把这点生机给养起来,人的睡眠与人的寿命有很大关系,所以睡觉就是在养阳气。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

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

春天把生发之机养住了,一年都好;少年时把生机养好了,对一生至关重要;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丑时:肝经当令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候是肝经当令。

如果要是养肝的话,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

如果一夜一夜地打牌,是养不起肝的。

在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是你要有所收敛,你不能让它一下子就生发上去,所以一定要让它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

所谓升中有降,用一个比方来说:大家都看过九龙壁,看龙图就会发现,升龙的头都是降下来的,降龙的头是升上去的,就是所谓升的东西你一定要有降才可以,生发的东西一定要有收敛,而收敛之中也一定要有生发,这就是中国学问,非常灵活,不能只有生发没有收敛,只有收藏而没有生长,都是不可以的。

所以要想养好肝血,1点到3点要睡好。

寅时:肺经当令寅时是指凌晨3点到5点,这个时候是肺经当令。

中医的经脉也是从肺经开始的,现在所谓的正月也是从寅时开始的,这就告诉我们一天真正的开始是从寅时开始的。

人体的气机都讲顺其自然,也就是从肺经开始的。

这个时候是阳气的开端,所以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

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

老人为什么到这个时候容易早醒?实际上就是气血能量不足了。

给大家提个醒,一般老人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话不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病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张早上锻炼。

晚上是一片阴霾之气,你可以活跃一下。

而早晨是阳气生发的时候,你就顺其生发好了。

卯时:大肠经当令卯时是指早晨5点到7点,这个时候是大肠经当令。

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

这个时候代表地户开,也就是肛门要开,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

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攥拳。

中医有一个句话特别有意思,就是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才有大便。

肺是阴主内,大肠是阳主外。

中医有事没事都会问二便(大小便),这个千万别大意。

其实,在中医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情况,问大便就是要知道你心肺功能如何。

比如心血旺的话,大便是成型的,而且是很粗的,所以小孩的大便和老人的大便是不一样的。

小孩的大便又粗又大又长,可是到年老的时候,都拉得特别细。

当大便特别细的时候,说明心肺特别差,这就叫肺与大肠相表里。

心肺功能好的话,大便功能就好。

吃泻药治疗便秘的方法是错误的,它消耗了人体很大的元气。

辰时:胃经当令辰时是指早晨7点到9点,这个时候是胃经当令。

胃经是人体正面很长的一条经脉,胃疼是胃经的问题,其实膝盖疼也是胃病,脚面疼也是属于胃经病,这些地方都是胃经循行路线。

现在很多女孩子长青春痘,想治疗的话实际上也要从胃经治。

通常长青春痘的年轻人喜欢吃冷饮,损伤的就是胃气。

从子时开始到卯时,实际上是人体的重新再分配,这时候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

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所以说吃早饭是最容易消化的时候。

如果不吃早饭,长期下去对人体的损伤非常大。

记住晚饭要吃少,而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

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

按照天地自然的规律去吃饭、去睡觉就不容易生病。

很多人把晚饭当成正餐,忽略了中午饭和早饭,这都是不正确的,一定要吃早饭,吃早饭就如同“春雨贵如油”一样金贵。

巳时:脾经当令巳时是指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候是脾经当令。

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

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靠火,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

那么脾是什么呢?脾的右边是一个卑鄙的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

在五脏六腑里,脾就像个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们五脏六腑这个大宅门就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比如说糖尿病什么的。

还有肌无力的问题,不要小瞧它。

到了老年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些这样的症状,都有点肌无力。

有些人年轻的时候是大大的三角眼,老了就是一个小小的三角眼,这就是脾虚弱的现象。

嘴唇滋润、丰满,脾的运化功能就好。

脾功能好的话,这个人的肌肉就会很发达。

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午时:心经当令午时是指中午11点到13点,这个时候是心经当令。

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子时和午时,午时的特点就是午时一阴生。

一上午的运化全是阳气,这个时候就是一阴生。

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

对于普通人来说,睡子午觉最为重要,夜里11点睡觉和中午吃完饭以后睡觉,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都有好处。

因为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转换的时候我们别搅动它,你没那么大的能量去干扰天地之气,那么怎么办呢?歇着,以不变应万变。

天地在变,我就不变,我就歇着。

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趴一会儿,歇一会儿对身体有好处。

午时属相是马,马的性子非常烈,马属火。

我们的心就像一匹烈马,永远努力工作着,因此一定要善待它啊。

所以在这阴阳交替的时辰,人最好处于休息状态。

未时:小肠经当令未时是指下午13点到15点,这个时候是小肠经当令。

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腐熟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

午饭要吃好,就是饮食的营养价值要高,不见得要多,一定要好,午饭的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

如果吸收不好的话,就会在人体形成垃圾。

比如说有些女人长了蝴蝶斑,这就是典型的小肠有病,这靠美容是没用的,按西医的说法是内分泌问题。

心和小肠相表里。

表就是阳,里就是阴。

阳出了问题,阴也会出问题,反之同样。

心脏病在最初很可能会表现在小肠经上。

有的病人每天下午两点多钟就会胸闷心慌,可到医院又查不出心脏有什么问题。

因为小肠属于阳,是外边。

外边敏感的地方出了问题,里边的心脏肯定也会出现问题。

如果下午二三点钟出现这样的问题,实际上代表你心脏的问题开始显现了,因为脸红是一种心火外散的现象。

因此,这时的红光满面不是好事。

申时:膀胱经当令申时是指下午15点到17点,这个时候是膀胱经当令。

膀胱经是很重要的经脉,在中医里号称是太阳。

它是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

比如说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是阳虚,是太阳经虚的相。

后脑疼也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记忆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经有关的,主要是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不够,所以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

千万别把膀胱经理解为储尿器。

申时在12生肖里是猴子,猴子是上窜下跳的,是可以上窜下跳的经脉。

所以古代讲“朝而受业,夕而习复”,这个时间段是学习的好阶段,如果是正常人,这个时间段的判断力应该非常好。

有的人也许会说“我这个时候就是难受”。

这说明身体出现了问题,如果这个时候特别犯困就是阳虚的毛病。

酉时:肾经当令酉时是指17点到19点,这个时候是肾经当令。

我们中国人对肾最为关注。

肾主藏精。

什么是精?打个比方:精就像“钱”,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可以变现。

人体细胞组织哪里出现问题,“精”就会变成它或帮助它。

精是人体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一个原始力量,它是支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一种物质。

当你需要什么的时候,把精调出来就可以得到这个东西。

比如你缺红细胞,精就会变现出红细胞。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元气藏于肾,元气是我们天生带来的,也就是所谓“人活一口气”。

这个元气藏在哪里?它藏于肾。

所以大家到一定年龄阶段都讲究补肾,而身体自有一套系统,经脉要是不通畅的话,吃多少补品都没用,不是想补就能补进去的,一定要看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

肾精足的一个表现就是志向。

比如:老人精不足就会志向不高远,小孩子精足志向就高远。

所以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肾精。

戌时:心包经当令戌时是指晚上19点到21点,这个时候是心包经当令。

什么是心包呢?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人应在这时准备入睡或进入浅睡眠状态。

心是不受邪的,那么谁来受邪呢?心包来受邪。

很多人出现心脏的毛病都可以归纳为心包经的病。

如果你心脏跳得特别厉害,那就是心包受邪了,先是心怦怦地跳,然后毛病就沿着心包经一直走下去。

中医治病的原则就是从脏走到腑,所以当你懂得经脉就可以治疗这类病。

心的外围专门负责心的一个功能叫“喜乐”———“喜乐出焉”,心包经又主喜乐。

所以说句实在话,人体在这个时候应该去有些娱乐。

如果你觉得中指发麻,那就是心包出问题了,因为心包经走中指;如果你觉得小指发麻,那是心脏有问题。

另外,大拇指为肺经所主,所以大鱼际发青就是肺寒。

老年人一方面要多观察手指,也要多活动手指,对身体会有好处。

亥时:三焦经当令亥时是指晚上21点到23点,这个时候是三焦经当令。

在中医里,三焦经是个很特殊的概念。

什么是“三焦”?三焦指连缀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

一般说来,人体心肺属上焦,中间脾胃属中焦,肝肾属下焦。

“三焦”的性质是温曛的,如同小火,就是说我们的人体要保持一个不温不火的一个度,那就是“三焦”。

而且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生病。

亥时的属相是猪,猪的形象是什么样?吃饱了哼哼唧唧就睡,也就是说到了亥时人就要享受,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人才有可能孕育新的生命,才可以让子时的阳气生发。

所以在亥时我们就要休息了,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黑暗中,让生命和身体在休息中得以轮回。

这就是我们一天24小时里的12时辰养生法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