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ppt

合集下载

语文九年级下册《过零丁洋》 (共18张PPT)(完美版课件)

语文九年级下册《过零丁洋》 (共18张PPT)(完美版课件)
1283年1月 从容殉国
1275年
起兵抗元 1277年 退往惶恐滩
1282年 《正气歌》
1256年 中举做官 1236年 生逢其时
1278年10月
兵败被俘
1279年2月
零丁作诗
1279年4月 《南安军》
1279年3月 崖山海战
知人悟诗
一日,忽必烈亲自劝降,说:“现在你如能用对待宋朝那样对我,立即任你为
丞相”。文天祥虽被卫士用金棍击伤膝骨,仍泰然处之,昂首挺立,答曰:“一死
之外,无可为者。”次日(1283.1.9.),文天祥慷慨就义。临上刑场时,他从容
不迫,对狱卒说:“我的事完了。” 监斩官问他:“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
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
方?”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被处死时终年
猜一猜
他是谁? 你是从哪里猜出来的?
弱冠策文鉴肝胆,四年戎马抗蒙元。 铁骨铮铮说惶恐,血泪声声哭崖山。 采薇归乡军南安,困居囚室气浩然。 慨然赴死当日事,青史留名此心丹。
23.诗词曲五首之 过零丁洋
安徽省阜阳市第十中学 陶守成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默写诗歌,并延伸了解相关作品。 2.能理解诗意,品读诗句,了解文天祥生平主要经历。 3.感受文天祥以死明志的决心、以身殉国的壮烈情怀。
1283年1月 从容殉国
1275年 起兵抗元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277年 退往惶恐滩
1282年 《正气歌》
1256年 中举做官 1236年 生逢其时
1278年10月
兵9年4月 《南安军》
1279年3月 崖山海战
知人悟诗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课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课件

诗词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在频繁的 抗元战争中已经度过四年。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 中无根的浮萍,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现在零丁洋 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最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 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赏析诗词
一 惶huánɡ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语
双 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惶恐滩"与"零丁洋"两 关 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
来表现他曾经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
史上的绝唱!


胸 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 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妙, 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 的壮歌。本句中作者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 安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结
合资料理解诗歌意思,感受文天 祥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气节。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感受文天
祥宁死不屈的坚定的高尚情操。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 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安)人, 南宋爱国诗人、抗元名将。能诗文,诗词多写其宁 死不屈的决心。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获后,宁死不屈, 从容赴义。其晚年的诗词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著有《文山先生全集》等。
A. 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 的感慨。
B. “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 无穷无尽。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课件(共24页)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课件(共24页)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3.请赏析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5.《过零丁洋》的作者是___________南宋著名的抗元英雄。
6.解释加点词含义。
(1)寥落
(2) 丹心
(3)汗青
7.“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写作特色
叙事与抒情、言志融为一体。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诗人20岁时, 通过科举考试出仕;二是在南宋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抗元。颔 联写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朝廷命运和个 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时忧念 战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 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尾 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概括了诗人一生中 的重大事件,熔叙事、抒情和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 比作雨中浮萍,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亡 的悲哀。 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山河破碎”对“身世浮沉”,“风飘絮” 对“雨打萍”,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3.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两句妙在哪
里?
上句追忆当年兵败时忧念战事的心情,下句慨叹眼前不幸 被俘的孤独处境。
课堂小结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
【主旨】这首诗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既叹国运又 叹自身,把国家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最后一句由悲 而壮,慷慨激昂,表现诗人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 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写作特色
❶悲壮激昂,高度概括。 诗人选取了自己一生中几个关键的片段,回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25《诗词曲五首》课件 新人教版

水调歌头(shuǐ diào gē tóu) 苏 轼
丙辰中秋(Zhōngqiū),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 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jīn xī)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 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十八页,共46页。
写作背景: 苏轼和弟弟苏辙情谊深
厚。写此词之时,他宦途 (huàntú)失意,贬官密州,心 情抑郁。这时苏辙正在济南 任职,兄弟两已有七年多没 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作 者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之 中写下这首词。
第十九页,共46页。
朗读课文,整体 (zhěngtǐ)感知
第二十页,共46页。
国家整个局势而言
第八页,共46页。
「山河破碎(shān hé pò suì)风 飘絮
凄凉景象喻国事的衰微, 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
身世(shēnshì)浮沉雨打
艰苦卓绝的斗争 坎坷不平的一生
第九页,共46页。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当时前 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 忧虑、最惶悚不安的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 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惶恐滩」与 「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 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唐·柳宗元《韦道安》) 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过零丁洋》课件课件

《过零丁洋》课件课件
总结词:作品地位
详细描述:《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感人的情感和优 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诗歌的瑰宝。它不仅代表了文天祥个人的文学成就,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首诗以其高 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民族精神,激励了无数后来人,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创作背景
总结词
文天祥的创作背景
详细描述
文天祥在南宋末年面临国家危亡的时刻,怀着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未来的期望,写下了《过零丁洋》这首诗。 当时,南宋朝廷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外有元军入侵,内有奸臣当道,国家前途堪忧。文天祥在诗中表达了自 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作品地位
情感与景物的交融
在描绘零丁洋的景象时,文天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如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使得景物与情感相 互交融,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名句赏析
名句选择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本诗中最著名的名句,也是文天祥忠诚与爱国精神的集中体 现。
名句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古以来,人最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文天祥通过这一名句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献出生命的决心和豪情壮志。同时,这句话也充满了哲理 和人生智慧,激励着后人为了理想和信仰奋斗不息。
忠诚与忧国
诗中“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表达了文天祥对国家的忧虑 和忠诚。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和遭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03
人生感慨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则表达了文天祥对人生无常和战
争残酷的感慨。
意境分析
零丁洋的描绘
文天祥通过对零丁洋的景象进行生动描绘,如“波涛汹涌” 、“风雨凄迷”,营造出一种苍凉、壮美的氛围,增强了诗 歌的艺术感染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册[下册]《诗词曲五首》之《过零丁洋》精品课件(3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册[下册]《诗词曲五首》之《过零丁洋》精品课件(30张ppt)

1279年4月 《南安军》
1279年3月 崖山海战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册[ 下册] 《诗词 曲五首 》之《 过零丁 洋》精 品课件 (30张 ppt)- 优秀讲 课稿PP T
一日,忽必烈亲自劝降,说:“现在你如能用对待宋朝那样对我,立即
任你为丞相”。文天祥虽被卫士用金棍击伤膝骨,仍泰然处之,昂首挺立,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册[ 下册] 《诗词 曲五首 》之《 过零丁 洋》精 品课件 (30张 ppt)- 优秀讲 课稿PP T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册[ 下册] 《诗词 曲五首 》之《 过零丁 洋》精 品课件 (30张 ppt)- 优秀讲 课稿PP T
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279年4月 《南安军》
1279年3月 崖山海战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册[ 下册] 《诗词 曲五首 》之《 过零丁 洋》精 品课件 (30张 ppt)- 优秀讲 课稿PP T
诗词讲解
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
指遇到朝廷选拔。 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干和戈是两种兵器, 冷清。指宋朝抗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册[ 下册] 《诗词 曲五首 》之《 过零丁 洋》精 品课件 (30张 ppt)- 优秀讲 课稿PP T
在今江西万安境内赣江中, 水流湍急,极为险恶。
孤苦无依的样子。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在惶恐滩头曾诉说对国事的惶恐,(如今) 行经零丁洋倍感孤苦无依。
优质课堂讲本-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册[ 下册] 《诗词 曲五首 》之《 过零丁 洋》精 品课件 (30张 ppt)- 优秀讲 课稿PP 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课件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课件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 覆灭。写此诗后不久,南宋流亡朝廷覆灭。
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身同样安危不定,如雨打 浮萍时起时沉。
在今江西万安境内赣江中, 水流湍急,极为险恶。
孤苦无依的样子。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在惶恐滩头曾诉说对国事的惶恐,(如今) 行经零丁洋倍感孤苦无依。
尾联笔锋一转,直抒胸臆,情绪由悲愤转 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诗歌小结:
首联:——回顾平生 叙事 颔联: ——山河破碎 比喻 颈联:——追忆兵败 对仗 双关 尾联:——以死明志 直抒胸臆
诗歌前六句悲苦欲绝,后两句高昂振奋,构成了全诗沉 郁悲壮的风格。
再次朗读诗歌,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情感?
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 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诗人巧妙地借惶恐滩和 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达了 对抗战局势的忧虑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和哀怨。
字面重复而词义不重复,地名转化为心情的巧妙运用, 地名引起的直接联想,对仗工整,琅琅上口,悲怆沉郁。
课前诵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零丁洋
文天祥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 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宋理宗宝佑四年 (1256)考取状元(进士第一名)。历任湖 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 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后兵败被俘至 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与陆秀夫、张世 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著有《文山先 生全集》。

九年级《诗词曲五首》之《过零丁洋》 优秀课件

九年级《诗词曲五首》之《过零丁洋》 优秀课件


























































































怀

































































第24课《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课件(共26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著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4课《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课件(共26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著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过零丁洋》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爱国 主义激情,通过自述国破家亡的境遇,抒发了他以身殉国 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南宋灭亡后,文天祥被送到大都(今北京),文天祥誓不投降, 1282年三月,元世祖召见文天祥,亲自劝降。文天祥对元世祖仍然是长 揖不跪。元世祖也没有强迫他下跪,只是说:“你在这里的日子久了, 如能改心易虑,用效忠宋朝的忠心对朕,那朕可以在中书省给你一个位 置。”文天祥回答:“我是大宋的宰相。国家灭亡了,我只求速死。不 当久生。”元世祖又问:“那你愿意怎么样?“文天祥回答:”但愿一 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气恼,于是下令立即处死文天祥。
1.比喻。用“风飘絮”比喻“山河破碎”,用“雨打萍” 比喻“身世浮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家山河破碎、 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历经艰辛而动荡不安的情景。
(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在惶恐滩头因兵败曾诉说起惊恐不安的心情,如今行 经零丁洋又倍感孤苦无依。 内容理解: 上句追忆当年兵败时,忧念国事的心情;
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状元(进士第一名)。历 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元兵渡江,文天祥起 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 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 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
他后期的诗作主要记述了抗击元兵的艰难历程,表现 了坚贞的民族气节,慷慨悲壮,感人至深。作品有《文山 先生全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课堂检测
(1)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
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__逢___起__一__经__,,_干__戈__寥落_四__周__星___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共33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共33张PPT)

结合字词 体悟情感
颈联:零丁
这是文天祥被俘经过零丁洋时的真实处境。 兵败被俘,离开故土,他孤苦伶仃; 国家破碎,无依无靠,他孤苦伶仃; 老母被俘,妻儿被囚,大儿丧亡,家破人亡,他孤苦伶仃; 一片丹心,孤掌难鸣,他孤苦伶仃…… 从惶恐、零丁这两个词中,我们了解了文天祥当时的心情 处境,我们更读出了文天祥满腔的忠愤,拳拳的爱国之心!
诗歌主旨
本诗通过追忆自己的身 世遭遇,起兵抗元的艰辛经 历,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之痛, 也表达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 为国捐躯的决心和崇高的民 族气节。
拓展阅读
请你自由朗读两首诗,再次体会文天祥舍生取义的爱国深情。
扬子江
南安军
文天祥
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回从扬子大江头。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理解诗意
请你结合书上注释, 说说诗歌大意。
辛 苦
仕回 ,想
遭 逢
历我 尽早 辛年
起 苦由
一 经
。科 举 入
干戈寥落四周星
从率领义军 抗击元兵以 来,经过了 整整四年的 困苦岁月。
山河破碎风飘絮,
祖国的大好 河山在敌人 的侵略下支 离破碎,就 像狂风吹卷 中的柳絮零 落飘散。
身世浮沉雨打萍
个人的命运 如同雨打的 浮萍,漂泊 无根,无所 依托,时起 时沉。
所以他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挺身而出,率兵勤王; 所以他明知孤掌难鸣,仍然苦苦坚守,至死不渝, 为我们树立起“爱国之典范”!
结合字词 体悟情感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此次抗击 新型冠状病毒战疫中最美的“逆行 者”——84岁的钟南山院士,73岁 的李兰娟院士,还有无数的医疗专 家、医务工作者。他们在国家需要 的时候,义无反顾,迎难而上,主 动请缨,勇敢“逆行”!他们和文 天祥一样,舍小家为大家,践行着

《过零丁洋》ppt

《过零丁洋》ppt
《过零丁洋》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目录
• 作品背景 • 诗词内容 • 诗词鉴赏 • 诗词评价 • 相关作品比较 • 总结
01
作品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 军事家。
他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市历城区),自幼聪明好学,才华横溢。
促进文化交流
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有助于促进 国际文化交流,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 价值。
THANKS
感谢观看
意境深远
诗歌描绘了零丁洋的壮丽景色,通过寓情于景的 手法,使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过零丁洋》的历史地位
1 2
反映时代背景
诗歌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 安和民族危机,是历史的重要见证。
代表文学高度
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代表了古典诗歌 的巅峰之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激励民族精神
05
相关作品比较
与其他爱国诗词比较
《过零丁洋》以其深沉的爱国情感和壮志豪情,与文天祥的 其他爱国诗词如《正气歌》等相得益彰,共同展现了文天祥 的崇高民族气节。
与陆游的《示儿》、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爱国诗词相 比,《过零丁洋》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成为爱国诗词中的璀璨明珠。
与其他文天祥作品比较
精神启示
文天祥在诗中所表达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激励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 。
当代价值
文化认同
该诗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 有助于增强当代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感和自豪感。
道德启示
诗中所体现的忠诚、勇敢和担当精神 ,对当代人具有重要的道德启示作用 ,激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坚守信仰和 道义。

过零丁洋_ppt课件完美版

过零丁洋_ppt课件完美版
过零丁洋_ppt课件完美版
过零丁洋_ppt课件完美版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过零丁洋_ppt课件完美版
过零丁洋_ppt课件完美版
细读感悟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和征战的经历:因 科举而蒙朝廷重用,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 中已经度过了四个春秋。
多 的 知
识 , 才
能 为 社
会 作 出
更 大 的
贡 献















































能 简 述
家 的 含
义 、 家
庭 关 系
的 确 立
方 式 、
家 庭 的
功 能 ;



















景炎三年(公元1278)于 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 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十二 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 有《文山诗集》《指南录》 《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过零丁洋_ppt课件完美版
过零丁洋_ppt课件完美版

《过零丁洋》PPT优秀课件

《过零丁洋》PPT优秀课件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过零丁 洋》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过零丁 洋》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过零丁 洋》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过零丁 洋》PPT
颈联如何理解赏析?
颈联承上启下,上句追忆当年兵败、忧心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 被俘的孤独处境,用对偶和双关,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仃洋”两个地 名,将过去的惶恐和眼下的伶仃渲染得淋漓尽致。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过零丁 洋》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过零丁 洋》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过零丁 洋》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过零丁 洋》PPT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翻 译: 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
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首 联 写 了 什 么?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过零丁 洋》PPT
说说这首诗歌蕴含的感情?
• 忧愤 • 悲壮 • 爱国 • 豪气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过零丁 洋》P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过零丁 洋》PPT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 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 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属江西吉安) 人,南宋末大臣,政治家、文学家,杰出 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宝祐四年(1256 年)状元,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 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 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 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 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受俘期间, 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 从容赴义。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 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 《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 录》、《正气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