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计算机网络笔记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考试复习重点

计算机网络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概述1、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宜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址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一一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址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一一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一一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來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败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2、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

1.速率数据率(data rate}、比特率(bit rate).单位:b/s,或kb/s. Mb/s, Gb/s 等.2.带宽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单位:b/s .3、吞吐量(throughput)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此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的限制.4、时延发送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吴功宜《计算机网络》笔记

吴功宜《计算机网络》笔记

第一章习题(概论)一.名词解释1. ______ 广域网2. ______ 城域网3. ______ 局域网4. ______ 通信子网5. ______ ARPAnet6. ______ 计算机网络7. ______ 分布式系统8. ______ 公用数据网A. 覆盖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连起来的网络。

B. 有各种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它通信设备组成,负责全网的通信处理任务。

C. 用于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幢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连起来的网络。

D. 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连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E. 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F. 由邮电部门或通信公司统一组建与管理,向社会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的网络。

G. 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有它来自动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的资源,整个网络系统对用户来说就像是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

H. 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二.单项选择1.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域广域网的互连是通过 _______ 实现的。

A. 通信子网B. 路由器C. 城域网D. 电话交换网2.网络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独立的 _______ 的集合。

A. 局域网系统B. 多协议路由器C. 操作系统D. 自治计算机3.电信业一般认为宽带骨干网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A. 10Mb/sB. 100Mb/sC. 2Gb/sD. 10Gb/s4.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节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它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 _______ 。

A. 结构关系B. 主从关系C. 接口关系D. 层次关系5.建设宽带网络的两个关键技术是骨干网技术和 _______ 。

408考研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归纳

408考研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归纳

408考研|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归纳总结本文档适用于考前复习查漏补缺和考场前快速回顾知识点使用目录第1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1.1计算机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性能指标(速率、时延、利用率等) (2)✳计算机中KB与kb的换算 (2)*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P8T12P8T16 (2)1.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2).PCI+SDU=PDU (2).协议、接口、服务的概念 (3).网络体系结构 (3).ISO/OSI参考模型 (3).TCP/IP参考模型 (4).OSI和TCP/IP差别 (4).五层参考模型 (5)*服务访问点P22T19 (5)*不同层的设备P23T25 (5)第2章物理层 (6)2.1通信基础 (6).基本概念(信源、信宿、信道) (6).通信方式 (6).数据传输方式(串行/并行) (6).同步/异步传输 (6).码元、波特率 (6).影响失真的因素 (7).奈氏准则 (7).香农定理 (7).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的对比 (7).带宽 (7).基带信号/宽带信号 (7).数字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 (8).模拟数据编码为数字信号 (9).数据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9).虚电路服务 (10)*虚电路分类P42T29 (10)2.2传输介质 (11).导向性传输介质 (11).非导向性传输介质 (11)2.3物理层设备 (11).中继器 (11).集线器 (11)第3章数据链路层 (12)3.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12).链路管理 (12).组帧(帧定界、帧同步、透明传输) (12).流量控制 (12).差错控制 (12)*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12)3.2组帧 (13).字符计数法 (13).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13).零比特填充法 (13).违规编码法 (13)3.3差错控制 (13).差错 (13).检错编码(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码CRC) (13).纠错编码(海明码) (14)*海明距离与检错纠错P71T5 (15)3.4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 (15).流量控制 (15).可靠传输 (15).停止-等待协议 (15).后退N帧协议GBN (15).选择重传协议SR (15).信道利用率和信道吞吐率 (15)3.5介质访问控制 (16).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16).信道划分介质访问控制(多路复用技术) (16).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ALOHA协议、CSMA协议、CSMA/CD协议、CSMA/CA协议) (17).轮询访问介质访问控制(令牌传递协议) (18)3.6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18).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 (18).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传输介质与高速以太网 (19).网卡与MAC地址 (19).以太网的MAC帧 (20).无线局域网IEEE802.11 (20).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AN (21)*放大器与中继器P111T4 (22)*重复硬件地址P112T9 (22)3.7广域网 (22).广域网基本概念 (22).PPP(Point-to-Point Protocol)协议 (22)*PPP协议认证P120T6 (23)3.8数据链路层设备 (23).交换机 (23)第4章网络层 (25)4.1网络层的功能 (25).异构网络互连 (25).路由与转发 (25).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基本概念 (25)4.2路由算法 (26).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26).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26).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26).层次路由 (27)*路由回路的根本原因P142T5 (27)4.3IPv4 (27).IPv4分组 (27).IPv4地址 (28).私有IP与网络地址转换NAT (29).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无分类编址CIDR与链路聚合 (30).TCP/IP协议栈 (30).地址解析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30).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31).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31)4.4IPv6 (32).IPv6的主要特点 (32).IPv6地址 (33)4.5路由协议 (34).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 (34).域内路由与域间路由 (34).路由信息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34).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协议 (35).外部网关协议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 (36).三种路由协议的比较 (36)4.6IP组播 (37).组播的概念 (37).组播地址 (37).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38)*组播路由避免路由环路P194T2 (38)4.7移动IP (38).移动IP相关概念 (38).移动IP通信过程 (38)4.7网络层设备 (39).冲突域和广播域 (39).路由器的组成和功能 (39).路由表与路由转发 (39)第5章传输层 (41)5.1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41).传输层的功能 (41).传输层的寻址与端口 (41)✳各层服务访问点 (41).无连接服务UDP与面向连接服务TCP (42)5.2UDP协议 (42).UDP数据报特点 (42).UDP数据报格式 (42).UDP校验 (42)5.3TCP协议 (43).TCP特点 (43).TCP报文段 (44).TCP连接管理 (45).TCP可靠传输 (46).TCP流量控制 (47).TCP拥塞控制 (47)第6章应用层 (49)6.1网络应用模型 (49).客户/服务器模型C/S (49).对等连接P2P模型 (49)6.2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 (49).DNS概念 (49).层次域名空间 (49).域名服务器 (50).域名的解析过程 (50)6.3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51).FTP概念与特点 (51).控制连接和数据连接 (51)6.4电子邮件E-mail (52).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结构 (52).电子邮件格式 (53).多用途网际邮件扩充MIME,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 (53).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53).邮局协议POP,Post Office Protocol (54).因特网报文存取协议IMAP (54)*POP3传输密码P265T7 (54)6.5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 (54).WWW的概念与组成结构 (54).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55)*HTTP1.0P273T6 (56)*HTTP请求报文中的Connection和Cookie P273T12 (56)第1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1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广义观点:计算机网络是能实现远程信息处理的系统或进一步达到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重点背诵内容

计算机网络重点背诵内容

计算机网络背诵内容一、概述1、试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答:分组交换是报文交换的一种改进,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首部构成分组。

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原来的报文。

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迅速、可靠分组交换的缺点:分组在各节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2、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答:电路交换:在电路交换中,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输,适用于连续传送大量数据。

优点:数据传输可靠、迅速,数据不会丢失且保持原来的序列。

缺点:平均连接建立时间较长。

连接建立后,信道利用率低。

难以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

报文交换:在报文交换中,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优点:采用了存储转发技术,线路使用率高。

不存在连接建立时延,用户可随时发送报文。

缺点:不能满足实时或交互式通信要求,报文经过网络的延迟时间长且不定。

分组交换:在分组交换中,单个分组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优点:分组动态分配带宽,提高通信线路使用效率;分组独立选择路由,使结点之间数据交换比较灵活缺点:分组在各节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会造成一定的时延;各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

3、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答:协议与服务的区别: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

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2)、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

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

上层使用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服务原语。

计算机网络高分笔记(整理)

计算机网络高分笔记(整理)

第一章一、选择题【1】比特的传播时延与链路的带宽的关系是()A.没有关系B.反比关系C.正比关系D.无法确定【2】在OSI参考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层是第(1)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的连接的层是(2) _ ;为数据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功能的是(3);传输层提供(4)的数据传送;为网络层实体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功能和过程的是(5)。

(1)A. 1、2、3 B. 2、3、4 C. 3、4、5 D. 4、5、6(2)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 D. 传输层(3)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4)A.主机进程之间 B. 网络之间 C. 数据链路之间 D. 物理线路之间(5)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 D. 传输层【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另一种是根据()A.网络协议B.网络操作系统类型C.覆盖范围与规模D.网络服务器类型与规模【4】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分为()I . 资源子网 II. 局域网 III. 通信子网 IV. 广域网A. II、 IVB. I、IIIC. I、IVD. III、IV【5】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I . 流量控制 II. 路由选择 III. 分布式处理 IV. 传输控制A. I 、II、 IVB. I、III、IVC. I、IVD. III、IV【6】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ARPAnetB.因特网C.NSFnetD.CERNET【7】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的传输单位(或PDU)分别是()I . 帧 II. 比特流 III. 报文段 IV. 数据报A. I 、II、IV、IIIB. II、I 、IV、IIIC. I、IV、II、IIID. III、IV、II、I【8】设某段电路的传播时延是10ms,带宽为10Mb/s,则该段电路的时延带宽积为()A. 2×105 bitB. 4×105 bitC. 1×105 bitD. 8×105 bit【9】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与它之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A. 第N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B. 第N+1层将从第N层接收的报文添加一个报头C. 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D. 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协议【10】计算机网络可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下列属于通信子网的是()I . 网桥 II. 交换机 III. 计算机软件 IV. 路由器A. I 、II、IVB. II、III、IVC. I、III、IVD. I、II、III【11】()是计算机网络中的OSI参考模型的三个主要概念。

Ofxwbp计算机网络原理笔记(可以用作考条)

Ofxwbp计算机网络原理笔记(可以用作考条)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

--泰戈尔计算机网络原理笔记(可以用作考条)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四个发展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

我国三大网络: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未来发展趋势:宽带、全光、多媒体、移动、下一代网络。

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软/硬件资源共享、用户间信息交换。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电子银行、证券及期货交易、企业网络、智能大厦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拓扑结构:星形、总线形、环形、树形、混合形、网形。

按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按覆盖范围: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

按传输技术:广播方式网络、点对点方式网络。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TU(国际电信联盟),IETF(因特网工程特别任务组)第二章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网络协议由三个要素组成:语义、语法、时序关系。

分层:将一个复杂的划分为若干个简单的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各层次结构模型及其协议的集合面向连接服务:开始时建立连接,传输时不用携带目的节点的地址。

无连接服务:开始时不需建立连接,每个分组都要携带完整的目的节点地址,不同分组可能选择不同路径达到目的节点,节点接收到的分组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丢失的现象。

协议相对简单,效率较高。

OSI/RM: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主机-网络层、互联层、传输层、应用层。

ORI/RM与TCP/IP的比较:共同:1,两者都以协议栈的概念为基础,协议栈中的协议彼此相互独立,2,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各层功能大体相似。

计算机网络 复习笔记

计算机网络 复习笔记

计算机网络复习笔记●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网络时延●传输时延数据从设备传输到通信链路的时间,受制于网络带宽R(单位为bps)●传播时延数据在通信链路上传播的时间,即RTT/2●节点处理时延设备接收数据到发送数据之间处理数据所用的时间间隔●排队时延分组在通信端口排队队列里等待发送的时间●网络构成●网络边缘●端系统与因特网相连的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因为位于因特网的边缘,所以被称为端系统,其沟通方式是端对端的●通信方式●C/S模式●P2P模式●网络核心●通信链路接入网的实现(连接端系统和边缘路由器的网络)●数字用户线(DSL)●以太网(双绞线)●Wi-Fi●广域无线接入(蜂窝移动网络)●分组交换机网络核心,即互联因特网端系统的分组交换机和链路构成的网状网络●提供的服务●存储转发传输交换机开始转发之前,必须接收到整个分组●排队时延和分组丢失●排队时延由网络拥塞程度决定●当输出队列满时会导致分组丢失●转发表与路由选择协议●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特点●数据交换前需建立起一条从发端到收端的物理通路●在数据交换的全部时间内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固定传输信道(在这个时间内,信道只能给它用)●交换双方可实时进行数据交换而不会存在任何延迟●分类●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做法●先进行连接建立●开始传送●传送完成后释放链接●分组交换●特点●将要发送的报文分解层若干个小部分,称为分组●存储转发●路线不固定●冗余路由●动态分配带宽●分类●数据报●虚电路●建立虚电路链路●在建立连接时决定链路的路由,在整个连接过程中保持不变●在链路通过的每个节点,预留一定的资源●做法●要传输的数据分成小段●加上首部,生成分组●发送数据●接收方接受数据并还原●分类●网络层:路由器●链路层:交换只因●通信链路●点到点链路●广播链路●分层协议体系●应用层报文(massage)●运输层报文段(segment)●网络层数据报(packet)●链路层帧(frame)●物理层●应用层●应用层协议原理●体系结构●客户-服务器(C/S)体系结构有一个总是打开的主机称为服务器,响应其他客户机的请求,如Web应用程序●P2P(对等)体系结构应用程序在间断连接的主机对之间直接通信,这些主机被称为对等方●混合体系结构●进程通信这里仅讨论不同主机上进程间的通信,这通过交换报文(message)实现相互通信●客户与服务器进程在一对进程之间的通信对话场景中,发起通信的进程被标识为客户,在会话开始时等待联系的进程是服务器。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应用层(圣才出品)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应用层(圣才出品)

第6章应用层6.1复习笔记一、域名系统DNS(一)域名系统概述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是因特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机器名字转换为IP地址。

因特网的域名系统DNS被设计成一个联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并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

DNS使大多数名字都可以在本地进行解析(Resolve),仅少量解析需要在因特网上通信,因此DNS系统的效率很高。

(二)因特网的域名结构DNS规定,域名中的标号都由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每一个标号不超过63个字符,也不区分大小写字母。

标号中除连字符(-)外不能使用其他的标点符号。

级别最低的域名写在最左边,而级别最高的顶级域名则写在最右边。

由多个标号组成的完整域名总共不超过255个字符。

如图6-1所示列举了一些域名作为例子。

图6-1因特网的域名空间(三)域名服务器如图6-2所示可看出,因特网上的DNS域名服务器也是按照层次安排的。

图6-2树状结构的DNS域名服务器1.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一般采用递归查询(Recursive Query)方式。

所谓递归查询就是:如果主机所询问的本地域名服务器不知道被查询域名的IP地址,那么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向其他根域名服务器继续发出查询请求报文(即替该主机继续查询),而不是让该主机自己进行下一步的查询。

因此,递归查询返回的查询结果或者是所要查询的IP地址,或者是报错,表示无法查询到所需的IP地址;2.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通常是采用迭代查询(Iterative Query)。

迭代查询的特点是:当根域名服务器收到本地域名服务器发出的迭代查询请求报文时,要么给出所要查询的IP地址,要么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你下一步应当向哪一个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

然后让本地域名服务器进行后续的查询(而不是替本地域名服务器进行后续的查询)。

如图6-3所示用例子说明了这两种查询的区别。

图6-3DNS查询举例:(a)本地域名服务器采用迭代查询;(b)本地域名服务器采用递归查询二、文件传送协议(一)FTP概述文件传送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因特网上使用最广泛的文件传送协议。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概述网络技巧 电脑资料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概述网络技巧 电脑资料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概述网络技巧电脑资料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两个最重要的功能:(1)连通性;(2)共享2、网络、互联网以及因特网(1)网络(work):由假设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2)互联网:将网络和网络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

因而也是“网络的网络”。

(3)因特网(Inter):世界上最大的互连网络。

主机(host)是指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

综上: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因特网那么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3、因特网开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开展的过程。

1983 年TCP/IP 协议成为 ARPANET 上的标准协议。

第二阶段:建成三级构造的因特网: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

第三阶段:形成多层次的ISP(Inter Service Provider 因特网效劳提供者)构造的因特网4、Inter 和 Inter 的区别:inter: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Inter: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那么,且其前身是美国的 ARPANET。

5、制订因特网的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的四个阶段:因特网草案(非RFC文档),建议标准,草案标准,因特网标准6、因特网的组成:(1)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用来进展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边缘部分,称端系统(end system))组成。

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7、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1)客户效劳器方式(C/S 方式),即Client/Server方式。

(客户是效劳的请求方,效劳器是效劳的提供方)(2)对等方式(P2P 方式),即 Peer-to-Peer方式。

(对等连接中的每一个主机既是客户又同时是效劳器。

(最新整理)计算机网络原理串讲笔记(qiliping666)

(最新整理)计算机网络原理串讲笔记(qiliping666)

------识记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四个发展阶段:网络发展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

2、三大网络: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CHINANET是依托强大的CHINAPAC,CHINADDN,PSTN等公用网,采用先进的设备,而成为我国的主干网)。

提供的业务:文件共享、信息浏览、电子邮件、网络电话、视频点播、FTP、网上会议。

【基本知识】网络发展趋势:宽带网络;全光网络;多媒体网络;移动网络;下一代网络。

高速网络技术发展表现在: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异步传输模式ATM,高速局域网,交换局域网,以及虚拟网络,基于光纤通信技术的宽带局域网与宽带接入网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研究,应用与产业发展的重点;电话系统组成:本地网络;干线;交换局。

三网合一:把现在的传统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系统,由一个全数字化的网络设施来支持包括数据、语音和图像在内的所有业务的通信。

宽带网络分为:宽带骨干网{骨干网:核心交换网,基于光纤通信系统的,能实现大范围的数据流传送。

}、宽带接入网。

2Gpbs做宽带网;接入技术可根据所使用的传输介质不同分为:光纤、铜线、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接入、无线接入。

全光网络:以光节点取代现有网络的电节点,并用光纤将光节点互连成网,采用光波完成信号的传输、交换等功能,克服了现有网络在传输和交换时的瓶颈,减少信息传输的拥塞、延迟、提高网络呑吐量。

-被认为是未来通信网向宽带大容量发展的优选方案。

多媒体网络:能够传输多媒体数据的通信网络。

他需要满足多媒体信息传输所需要的交互性和实时性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高传输带宽要求,不同类型的数据对传输要求也不同、对多媒体传输有连续性与实时性的要求对多媒体也有同步的要求。

具有多方参与通信的特点;移动网络主要技术:蜂窝式数字分组数据通信平台;无线局域网;Ad hoc网络;无线应用协议WAP。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应用层)【圣才出品】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应用层)【圣才出品】

第6章应用层6.1 复习笔记一、域名系统DNS1.域名系统概述域名系统DNS是互联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机器名字转换为IP 地址;DNS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其协议运行在UDP上,使用53号端口。

2.因特网的域名结构例如域名中标号www为三级域名,标号baidu为二级域名,标号com为顶级域名,类似于这种表示方法,互联网采用层次树状结构的命名方法命名域名,如图6-1所示为域名空间结构。

图6-1 互联网的域名空间【注意】域名中的标号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标号中的英文不区分大小写;②每一个标号不超过63个字符,多标号组成的完整域名不超过255个字符;③标号按级别从低(左)到高(右)书写。

3.域名服务器(1)域名服务器的概念与分类①概念互联网的域名系统通过设置相应权限的域名服务器来保存相应范围主机的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

②分类互联网上的DNS域名服务器是按照层次安排的,如图6-2所示。

图6-2 树状结构的DNS域名服务器根据域名服务器所起的作用,可以把域名服务器划分为以下四种不同的类型(见表6-1):表6-1 域名服务器种类(2)域名解析过程①两种域名解析方式域名解析是将域名映射成IP地址或者把IP地址映射成域名的过程,如图6-3所示。

图6-3 两种域名解析方式域名解析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a.递归查询方式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一般采用递归查询方式,递归查询过程:如果主机所询问的本地域名服务器不知道被查询域名的IP地址,那么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客户的身份,向其他根域名服务器继续发出查询请求报文(即替该主机继续查询),而不是让该主机自己进行下一步的查询;b.迭代查询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通常是采用迭代查询,迭代查询的特点是:当根域名服务器收到本地域名服务器发出的迭代查询请求报文时,要么给出所要查询的IP地址,要么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下一步应当向哪一个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然后让本地域名服务器进行后续的查询(而不是替本地域名服务器进行后续的查询)。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无线网络(圣才出品)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无线网络(圣才出品)

第9章无线网络9.1复习笔记一、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提供了移动接入的功能。

(一)无线局域网的组成无线局域网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有固定基础设施的,第二类是无固定基础设施的。

1.凡使用802.11系列协议的局域网又称为WiFi(Wireless-Fidelity,意思是“无线保真度”)。

IEEE802.11标准规定无线局域网的最小构件是基本服务集BSS(Basic Service Set)。

一个基本服务集可以是孤立的,也可通过接入点AP连接到一个分配系统DS(Distribution System),然后再连接到另一个基本服务集,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扩展的服务集ESS (Extended Service Set)(如图9-1所示)。

图9-1IEEE802.11的基本服务集BSS和扩展服务集ESS2.移动自组网络。

另一类无线局域网是无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它又称做自组网络(Ad Hoc Network)。

这种自组网络没有上述基本服务集中的接入点AP而是由一些处于平等状态的移动站之间相互通信组成的临时网络(如图9-2所示)。

图9-2由处于平等状态的一些便携机构成的自组网络即使在和因特网相连时,移动自组网络也是以残桩网络(Stub Network)方式工作的。

所谓“残桩网络”就是通信量可以进入残桩网络,也可以从残桩网络发出,但不允许外部的通信量穿越残桩网络。

(二)802.11局域网的物理层表9-1是这三种无线局域网(802.11b,802.11a和802.11g)的简单比较。

表9-1三种常用的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频段数据速率物理层优缺点802.11b 2.4GHz 最高为11Mb/s HR、DSSS最高数据率较低,价格最低,信号传播距离最远,且不易受阻碍802.11a 5GHz 最高为54Mb/sOFDM最高数据率较高,支持更多用户同时上网,价格最高,信号传播距离较短,且易受阻碍802.11g 2.4GHz最高为54Mb/soFDM 最高数据率较高,支持更多用户同时上网,信号传播距离最远,且不易受阻碍,价格比802.11b 贵(三)802.11局域网的MAC 层协议1.CSMA/CA 协议在无线局域网中,并非所有的站点都能够听见对方,如图9-3所示。

计算机网络复习笔记

计算机网络复习笔记

计算机网络复习第一章:概述1.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2.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为进行网络中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和约定3.协议的三要素:@1语法@2语义@3同步4.网络中三种数据的交换方式与差别(1)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直达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递(2)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递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3)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4)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5)电路交换的一个重要特点: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6)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7)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两种方式中,更适合传输实时数据的是电路交换(8)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

(9)分组交换的特征是基于标记(lable-based),分组交换在传送连接之前不需要先建立一条通信线路。

(10)这种不先建立连接的连网方式,称为无连接5.OSI与TCP/IP网络模型各层(1)OSI的体系结构(OSI的七层协议):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运输层5会话层6表示层7应用层(2)TCP/IP的四层协议:网络接口层,网际层IP,运输层(TCP或UDP),应用层6.网络分层的好处(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2)灵活性好(3)结构上不可分割(4)易于实现和维护(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7.计算机网络传输率,性能指标,时延的基本概念,时延的计算,时延带宽积(1)计算机网络的传输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2)性能指标是从不同的方面来度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1)速率(2)带宽(3)吞吐量(4)时延(5)时延带宽积(6)往返时间RTT(7)利用率(3)时延的基本概念: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4)时延分为: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第二章物理层1.基带信号与带通信号(1)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2)带通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2.三种常见的调制方式(1)调幅(AM):即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2)调频(FM):即载波的频率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3)调相(PM):即载波的初相位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3.信道复用技术(1)信道复用技术分为:@1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2波分复用@3码分复用(重点)(2)最基本的复用: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3)波分复用WDM就是光的频分复用(4)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5)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4.CDMA的基础知识,发送数据的计算(1)码分多址(CDMA):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的不同码型,因此各用户之间不会造成干扰,因此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2)CDMA一个重要的特点:这种体制给每一个站分配码片序列不仅仅必须各不相同,并且还必须相互正交。

考研计算机网络知识点

考研计算机网络知识点

考研计算机⽹络知识点⽹络体系结构通信⼦⽹与资源⼦⽹通信⼦⽹由各种传输介质、通信设备、相应的⽹络协议组成,它使⽹络具有数据传输、交换、控制、存储的能⼒,实现联⽹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通信⼦⽹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完成⽹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

资源⼦⽹是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向⽹络⽤户提供共享其他计算机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资源的服务。

资源⼦⽹主要由计算机系统、终端、联⽹外部设备、各种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等组成,负责全⽹的数据处理业务,负责向⽹络⽤户提供各种⽹络资源与⽹络服务。

⽹桥、交换机、路由器都属于通信⼦⽹,计算机软件属于资源⼦⽹。

拓扑结构主要是指通信⼦⽹的拓扑结构,指通过⽹中结点(路由器、主机等)与通信线路(⽹线)之间的⼏何关系(如总线形、环形)表⽰的⽹络结构。

交换技术是指主机之间、通信设备之间或主机与通信设备之间为交换信息所采⽤的数据格式与交换装置的⽅式。

计算机⽹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络的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络及其所应完成功能的精确定义,它是计算机⽹络中的层次、各层的协议以及层间接⼝的集合。

体系结构是抽象的,⽽实现是具体的。

实体:任何可发送或接受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通常是⼀个特定的软件模块。

服务数据单元(SDU)协议控制单元(PCI)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层之间传送的数据单元称之为该层的PDU。

物理层的PDU叫⽐特链路层的PDU叫帧⽹络层的PDU叫分组传输层的PDU叫报⽂OSI参考模型最⼤的贡献是精确地定义了三个主要概念:服务、协议、接⼝。

协议:为进⾏⽹络中的数据交换⽽建⽴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之为⽹络协议。

它是控制两个(或多个)对等实体的进⾏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协议由:1.语法:规定数据传输的格式;2.语义:规定所要完成的功能(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作何应答等);3.同步:规定了执⾏各种操作的条件、时序关系等。

三部分组成。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一)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一)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络学习笔记(⼀)之计算机⽹络体系结构正在学习计算机⽹络,为了⽅便⽇后回忆,在此记录⾃⼰的学习笔记。

先放上思维导图!⽅便记忆1.1⽹络的⽹络计算机⽹络:结点+链路互连⽹:通过路由器把⽹络互连起来,构成计算机⽹络互联⽹:特指Internet,是全球最⼤的、开放的、采⽤通⽤协议进⾏众多⽹络相连的特定计算机⽹络。

特点:连通性和共享主机:与⽹络相连的计算机1.2互联⽹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第⼀阶段:从单个⽹络ARPANET向互联⽹发展得过程第⼆阶段:建成三级结构的互联⽹第三阶段: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ISP:互联⽹服务提供商1.3互联⽹的组成边缘部分+核⼼部分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上的主机(端系统)组成端系统之间的通信:主机A的某个进程与主机B的另⼀个进程进⾏通信两种通信⽅式:(1)客户端/服务端⽅式(C/S⽅式):进程之间的服务与被服务(2)对等⽅式(P2P⽅式):不区分服务与被服务关系⽤户直接使⽤来进⾏通信和资源共享2.核⼼部分重要⼯作者:路由器路由器:实现分组交换,转发收到的分组疑问:什么是分组交换?数据交换是实现数据通过⽹络核⼼从源主机到另⼀个主机!1.为什么需要数据交换?1).链路问题 2).连通性 3).⽹络规模2.什么是交换?动态转接——把⼀条电话线转接到另⼀条电话线,使之连通动态分配传输路线的资源3.数据交换的类型数据交换类型注:计算机交换⽅式绝⼤多数是分组交换,极少数是电路交换,绝不可能是报⽂交换1.4计算机⽹络的类别1.按⽹络作⽤范围:⼴域⽹、城域⽹、局域⽹、个⼈区域⽹2.按⽹络的使⽤者:公⽤⽹、专⽤⽹3.⽤来把⽤户接⼊互联⽹的⽹络1.5计算机性能计算机⽹络的性能速率:数据的传送速度(单位:bit/s)带宽:在单位时间内⽹络中的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数据率”吞吐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络的数据量时延:数据从⽹络的⼀端传送到另⼀端所需的时间包括:1)发送时延2)传播时延3)处理时延4)排队时延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 x 带宽往返时间RTT:从发送⽅到接收⽅总共经历的时间利⽤率:分为信道利⽤率和⽹络利⽤率1.6计算机⽹络的体系结构体系结构=层+协议(协议是⽔平的、服务是垂直的)⽹络协议:为进⾏⽹络的数据交换⽽建⽴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同步(1)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计算机网络考试必背简答题

计算机网络考试必背简答题

计算机网络考试必背简答题简答题1.简单比较TCP和UDP协议的异同点答:TCP支持面向连接的服务方式,双方通信之前首先要建立虚电路,通信完毕后释放虚电路,数据以字节流方式进行有序传输服务可靠。

UDP支持网连接的服务方式,采用数据报进行传输,报文到达的顺序与发送顺序无关,是不可靠的服务。

2.OSI模型中通信子网的作用是什么答:通信子网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的作用,对于两个开放系统进行互动所要遵循的标准,是由端系统和通信子网边界上的对等实体来执行的。

3.什么是网络的体系结构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了哪几个层次局域网协议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个层次上答:网络的体系结构是指对网络层次的划分以及各层所包含协议的综合。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答LLC和MAC子层也可以)。

局域网协议的差异主要体现在MAC子层上。

4.简述计算机网络分层的原则。

答:(1)是将一组相近的功能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络的结构层次。

(2)每层的功能应明确且相互独立。

(3)层间接口必须清晰,跨越节后的信息量应尽可能少。

(4)层数应适中,若层数太少,则多种功能混杂在一层中造成每一层的协议太复杂,若层数太多,则体系结构过于复杂,是描述和实现各层功能变得困难。

5.在0SI的第几层分别处理下面的问题a)将待传输的数据化分成帧b)决定使用哪条路径通过子网c)传输线上的位流信号同步d)两端用户间传输文件e)协调数据和数据格式的转换,以满足应用进程的需要答:a、第二层(数据链路层)b、第三层(网络层)c、第一层(物理层)d、第七层(应用层)e、第六层(表示层)6.解释IP和UDP协议。

为什么有了IP协议,还要有UDP协议答:IP是因特网的网络层协议,UDP是英特网的运输层协议。

IP和UDP都是无连接的,提供“尽力而为”的不可靠服务。

UDP报文时封装在IP包内传输的,两者服务对象不同,IP以主机为服务单位,UDP以近程为服务单位。

7.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三种交换技术答:电路交换:在数据传送开始之前必须先设置一条专用的通路在线路释放之前,该通路由一对用户完成占用;报文交换:报文从源点传送到目的地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在传送保温室,一个时刻仅占用一段通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三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2:网络的功能:连通性,共享3:网络发展3阶段:arpanet,三级结构因特网(围绕六个大型计算机中心建设的计算机网络,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多层次ISP因特网。

4:因特网从工作方式上:边缘部分(用户直接使用),核心部分(联通和交换作用)。

边缘部分的的各个主机的程序直接运行的通信方式主要有C/S客户服务器和P2P对等方式。

客户:主动向服务器发起通信,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一直运行等待客户程序。

P2P 就是两个主机不分服务器和客户机,只要建立连接就可以通信。

核心部分向边缘部分提供连通性。

5:电路交换:电话机用,主叫和被叫之间建立一个连接,一直占用端到端的资源,建立连接,通话,释放链接,传输效率低,适合传送大量的数据以淡化连接时间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划分为等长的数据段,加上首部,首部中包含源地址,目的地址,序号等,各个分组通过不同的物理链路到达目的地,不先建立连接就可以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缺点:控制信息造成开销,报文交换:整个报文为单位,存储转发。

6: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局域网7:性能指标:速率带宽(两点之间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吞吐量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RTT 利用率8:协议三要素:语法(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格式)语义(需要发出何种信息,何种响应,完成何种动作)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说明)9:分层的好处:(1)各层之间独立,某层不需要下层的实现,只需要知道借口。

(2)灵活性好,某一层发生变化,只要接口不变,其他层不改变(3)结构上分开,各层采用最合适的技术实现。

(4)易于实现和维护通常各层要完成的功能: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分段和重装,复用分用,连接建立和释放。

10;OSI七层,TCP/IP 4层11: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表示层:为不同的进程的通信提供一种公共语言,并定义交换数据的表示形式。

会话层:维护两个会话实体之间的连接。

运输层:负责向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服务。

有传输控制协议TCP 用户数据报UDP,一个主机有多个进程,所以有复用(就是多个进层复用运输层)有分用(就是把运输层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给相应的进程)网络层:不同主机之间提供通信服务,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数据链路层:为不同的结点(不仅仅是主机,还有路由器)之间服务,封装成帧。

物理层:透明比特流传输,决定多大的电压代表0和1,插头有多少引脚等问题,考虑的是怎样才能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比特流,屏蔽各种硬件设备之间的差异,注意用什么传输媒介不是物理层管的。

12: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层之间的数据服务数据单元SDU:各层之间的交换数据13:通信从交互信息的方式来看,有单向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调制方法:调频,调相,调幅。

14:信噪比 :10lg(S/N)(dB)S是信号功率,N是噪声功率香农公式:C=Wlog2(1+S/N)W是带宽,C是极限传输速率15:导向传输媒介:双绞线(屏蔽,非屏蔽),同轴电缆(有线电视用),光缆(光缆中有多条光纤,光纤有单模多模)16:非导向传输媒介:地面微波接力,卫星通信,17:时分复用(把一个帧分为几个时隙,每个用户占用固定需要的时隙,),频分复用(比如原本带宽是1-4,把1-2给一个用户,2-3给一个用户,用到复用器和分用器),波分复用(光的频分复用),码分复用(码分多址:就是每个接收器有一个和发送器协商好的码片序列,接收器把发送器发出的二进制与自己的码片序列做内积,结果等于0则不是和自己发送的,结果等于-1则发送0,结果等于1则发送1,各站之间的码片序列正交)18:电话信号的最高频率为3.4KHZ,采样频率8KHZ18.1:宽带接入技术:(AHSV)DSL(对现有电话线进行改造),光纤同轴混合网(有线电视网的基础上改造,主干线路改成用光纤,具有很高宽的频带)FTT(HCN)(光纤直接到家)19:ADSL特点:非对称数字用户线,在用户线两端安装ADSL调制解调器,不改变用户线,,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利用现在的电话网中的用户线,20: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有点对点信道和广播信道,21:数据链路层协议三个基本问题:封装成桢,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21:封装成帧:IP数据报成为帧的数据部分,加首部和尾部,首部和尾部的重要作用是帧定界。

透明传输:在数据部分的SOH和EOT之前加入转义字符ESC。

差错检测:循环冗余检验CRC(n个0,n+1位除数得到的余数加在数据后面,接收到的帧除以除数,余数为0就对,实现无比特差错,无法实现可靠传输,数据链路层不具有确认和重传机制)22:点对点协议PPP:特点:简单,多种网络层协议,多种类型链路(串行,并行),检查连接状态,最大传送单元,网络层地址协商,数据压缩协商。

只支持全双工,没有序号。

1字节7E定界符,2字节无用,2字节协议,最多1500字节数据,2字节效验码,1字节定界符。

透明传输:(1)转义字符是7D,把7E变成7D,5E。

把7D变成7D,5D,把03变成7D,23(2)遇见5个1直接一个023: PPP协议工作步骤:(1)PC和ISP链路建起来以后,PC向ISP发送一系列LCP分组,配置PPP参数,(接收方返回配置确认帧,配置否认帧,配置拒绝帧)建立起LCP 连接(2)传送LCP分组协商协议和检测链路质量(3)PPP链路两端的网络层控制协议根据网络层不同协议互相交换网络层的网络控制分组。

PPP链路两端运行不同的网络层协议,但是使用同一个PPP协议。

24:局域网优点:广播功能,便于系统的扩展和演变,提供系统的可靠性。

局域网拓扑:星,环,总,树25:前面的信道划分是静态划分,用户只要分配到了信道就不会和其他用户冲突,但是局域网采用动态媒体接入控制,信道不是在用户通信时候固定分配的,有随机接入(碰撞检测)和受控接入(令牌环)26:逻辑链路控制LLC,媒体介入控制MAC27:网卡的重要功能:串并转换,速度匹配。

27.1:以太网的简便:无连接,对数据帧不编号,不要求回确认,尽最大努力交付,有错直接丢弃。

采用曼切斯特编码。

28:CSMA/CD:碰撞后推迟一段时间重发,设定一个链路传播时间为x,则往返时间为2x,如果一个数据发出去2x时间都没接收到碰撞信号,则肯定没有碰撞,所以2x叫做争用期,规定为51.2us。

重传相隔时间为[0….1..2^k-1]当重传次数小于10的是时候,k=重传次数,当重传次数大于10的时候k=10,超过16次,则丢弃该帧,报告上层。

对于10Mb的以太网,51.2us可以发送64字节的数据,其实发送器一遍等待检测信号,一遍发送数据,所以发送的数据必须大于64字节,保证不在接受到信号以前就发出去。

所以帧长最小64字节。

29:传播时延越小,发送时间越大,利用率就高。

30:MAC帧结构:7字节同步玛,1字节定界符,6字节目的地址,6字节源地址,2字节类型,46-1500字节数据(IP数据报),4字节检验。

MAC帧长度64-151831.1:碰撞域:在一个碰撞域中,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站在发送数据。

31: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集线器,扩大了碰撞域32:在数据链路陈扩展以太网:网桥,交换机,连接3个碰撞域,但是不扩大碰撞域,各个碰撞域内自行通信不影响。

优点:增大吞吐量,过滤通信量,扩大无力范围,提高可靠性,连接不通物理层,不通MAC子辰和不通速率的以太网。

缺点:查找转发表增加时延,没有流量控制。

容易产生广播风暴,网桥转发帧的时候改变帧的目的地址,不改变源地址。

33:透明网桥:自学习,A发出的帧从接口1进入网桥,网桥就记下从接口1可以到A,A广播目的地址是B的帧,网桥接到以后,发现没有B的转发表,就在除了1的接口外的其他接口广播该帧。

34:源路由网桥:源站用广播的方式向欲通信的目的站发送一个发现帧,发现帧遍历整个网络,然后源站知道了整个网络的拓扑,选出最佳路径,写在首部里面,35:虚拟局域网,在帧的源地址后面加4字节的标示符,虚拟局域网限制了接受广播信息的工作站数。

36:网桥不改变帧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路由器会改变,37:网络层向上只提供无连接,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包服务,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

38:网络层使用的服务: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

39:网际协议IP:配套的:ARP,RARP,ICMP,IGMP。

三阶段:分类IP,子网划分,构成超网,IP层抽象的互联网屏蔽了下层这些很复杂的细节,全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使用不同的硬件地址,用IP地址就屏蔽了这些差异。

40:A类可用网络号2^7-2,全0表示本网络,127表示回环测试,主机有2^24-2,全0表示本主机,全1表示广播。

B类没有127,所以B类网络号有2^14-1个,同理C有2^21-1.41:一个路由器至少连接到两个网络,而集线器或网桥只能吧若干个局域网连接起来,实质上还是一个网络号。

41:地址解析协议ARP步骤:(1)ARP进程广播ARP请求:“我是IP。

我MAC为。

我想知道IP为。

的MAC地址”(2)主机B看到ARP请求的IP地址就是自己的IP地址,就把A的IP和MAC写入高速缓存,再向A单播ARP响应分组。

(3)A收到响应分组后写入高速缓存注:ARP是解决同一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者路由的IP MAC映射问题,如果是跨网的,用ARP找到本网络上的一个路由器的MAC,接下来的工作交给路由器。

42:IP数据报一共20字节,5行,每行4字节,32位第一行:半版本,半首部长(4字节为单位),1区分服务,2总长(1字节为单位,IP数据报长度不小于576字节,最大65535字节),第二行:2标识(即序号),半标志(是否允许分片,是否后面还有分片),一个半字节片偏移(8字节为单位)第三行:1生存时间(跳数限制),1协议,2检验和第四行:4源地址第五行:4目的地址43:路由表有两列,目的主机所在网络,下一跳地址(注:所谓下一跳地址,指的是路由器的某个接口的地址,有可能是自己的接口,也有可能是别的路由器的接口)44:分组转发流程:主机从数据报首部提取目的主机地址D,网络地址N。

(2)若N和主机在同一个网络,直接交付,如果不在,就交给路由器。

(3)路由器收到后,先查找是否有特定主机路由,如果没有,就查找路由表,如果路由表没有,就用默认路由,如果没有设置默认路由,就报告错误。

45:一般来说子网号不能为全1和全0,但是CIDR可以。

46:子网划分的缺点:比如一个B类地址,原本可以容纳的主机数为2^16-2个,也就是65534个,但是划分子网后,比如用2位来做子网,即00 01 10 11,00和11不能用,于是就身下01和10,每个子网是2^14-2个也就是16382,两个子网也就是32764,浪费了很多的主机号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