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认为,HCM是一种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疾病,主要表现为 左心室壁增厚,通常指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室间隔或左心室壁厚 度≥15 mm,或者有明确家族史者厚度≥13 mm,通常不伴有左心室 腔的扩大,需排除负荷增加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和先天性主动 脉瓣下隔膜等引起的左心室壁增厚。
4
典型HCM心肌肥厚
临床诊断的HCM中,5%~10%是由其他遗传性或非遗传性疾病引起(图1), 包括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如糖原贮积病、肉碱代谢疾病、溶酶体贮积病),神 经肌肉疾病(如Friedreich共济失调),线粒体疾病,畸形综合征,系统性淀 粉样变等(表2),这类疾病临床罕见或少见。
另外还有25%~30%为不明原因的心肌肥厚。
这些学说虽然互为补充地解释了HCM的致病机制,但均难以完全阐 明。
12
病理表现
13
病理表现
HCM心脏质量增加,可达正常心脏的2倍(约600 g),甚至1 000 g以上。
大体病理可见心脏肥大、心壁不规则增厚、心腔狭小,一般左心室壁肥厚程 度重于右心室。
90%为非对称性肥厚,其他表现为左心室向心性肥厚、左心室后壁肥厚、心 尖部肥厚等。
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 诊断与治疗指南 解读
1
前言
近年来,心血管专科医师对于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越来越重视,国内外对其的认识更为深入和广泛。
欧美医学界十余年前就开始着手规范HCM的诊断和治疗。
200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首次发布了HCM专家 共识,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了 第一部HCM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年ESC也发布了HCM诊断与治疗指 南”。
安静时LVOTG≥30 mmHg(1 mmHg=0.133kPa)为梗阻性; 安静时LVOTG正常,负荷运动时LVOTG≥30 mmHg为隐匿梗阻性; 安静或负荷时LVOTG均<30 mmHg为非梗阻性。
16
分型
另外,约3%的患者表现为左心室中部梗阻性HCM,可能无左心室流 出道梗阻,也无收缩期二尖瓣前向运动(systolicanterior motion, SAM)征象。有研究认为这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与梗阻性HCM相 同,甚至更差。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约7%的HCM患者存在多基因或复合突变, 发病可能较单基因突变者更早,临床表现更重,预后更差。
9
10
11
病因与发病机制
基因突变引起HCM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
有研究者推测基因突变导致肌纤维收缩功能受损,从而代偿性的出 现心肌肥厚和舒张功能障碍;
也有研究者提出基因突变导致钙循环或钙敏感性受扰,能量代谢受 到影响,从而出现心肌肥厚、纤维化、肌纤维排列紊乱及舒张功能 改变。
组织病理可见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及形态异常,也称为心肌细胞紊乱或无序排 列。
其他表现包括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化和心肌间质小冠状动脉异常(管壁 增厚、管腔严重缩小)。
HCM患者心肌亚微结构改变包括肌小节结构异常、肌原纤维排列紊乱和多
种细胞器数量增多等。
14
分型
15
分型
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测定的左心室流出道与主动脉峰值压力阶差 (1eft ventficular outⅡowtract gradient,LVOTG),可将HCM患 者分为梗阻性、非梗阻性及隐匿梗阻性3种类型。
该分型保留了对心脏形态功能的识别,同时强调了疾病 的遗传基础,但应用尚不成熟,仅供参考。
18
HCM的分型
19
HCM的Maron标准分型
Maron标准分型根据HCM患者的肥厚部位分为以下四型。
I 型:肥厚仅局限于前室间隔(占10%)。 II 型:肥厚累及整个室间隔,而左室游离壁不厚(占20%)。 III 型:肥厚累及室间隔和前外侧壁(占52%)。 IV 型:其他区域的累及,包括心尖肥厚型(占18%)。
在我国,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工作组 发布了中国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2011年发表了“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室间隔心肌消融术的中国专家共识”。
基于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撰写了本ຫໍສະໝຸດ Baidu南,供专业人士临床决
策时参考。
2
定义
3
定义
1958年Teare首先对“肥厚型心肌病”进行了详细描述,随后概念不 断演变发展,该病基本特征是心肌肥厚及猝死发生率高”。
HCM是青少年和运动员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常见于10~35岁的年轻患者, 心力衰竭(心衰)死亡多发生于中年患者,HCM相关的心房颤动(房颤)导致的 卒中则以老年患者多见。
SCD的危险性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但不会消失。
在三级医疗中心就诊的HCM患者年死亡率为2%~4%,SCD是最常见的死 因之一。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图A)显示室间隔明显增厚。应用ECHO测量时需避开右室面肌 小梁。
诊断时还需结合左室短轴切面(图B),左室后壁基底段厚度大多正常。
5
流行病学
6
流行病学
一些来源于特定人群的患病率调查发现HCM并不少见。
美国成年人(23~35岁、51~77岁)HCM患病率为200/10万,中国HCM患 病率为80/10万,粗略估算中国成人HCM患者超过100万。
梗阻性、隐匿梗阻性和非梗阻性HCM患者比例约各占1/3。
这种分型有利于指导治疗方案选择,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分型方法。
此外根据肥厚部位,也可分为心尖肥厚、右心室肥厚和孤立性乳头 肌肥厚的HCM。
17
分型
2013年世界心脏基金会对心肌病采用了新的综合分型系 统,称为MOGE(S)分型。
7
病因与发病机制
8
病因与发病机制
绝大部分HCM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约60%的成年HCM患者可检测到明确 的致病基因突变,目前分子遗传学研究证实40%~60%为编码肌小节结构 蛋白的基因突变(图1),已发现27个致病基因与HCM相关(表1),这些基因编 码粗肌丝、细肌丝、z盘结构蛋白或钙调控相关蛋白。
4
典型HCM心肌肥厚
临床诊断的HCM中,5%~10%是由其他遗传性或非遗传性疾病引起(图1), 包括先天性代谢性疾病(如糖原贮积病、肉碱代谢疾病、溶酶体贮积病),神 经肌肉疾病(如Friedreich共济失调),线粒体疾病,畸形综合征,系统性淀 粉样变等(表2),这类疾病临床罕见或少见。
另外还有25%~30%为不明原因的心肌肥厚。
这些学说虽然互为补充地解释了HCM的致病机制,但均难以完全阐 明。
12
病理表现
13
病理表现
HCM心脏质量增加,可达正常心脏的2倍(约600 g),甚至1 000 g以上。
大体病理可见心脏肥大、心壁不规则增厚、心腔狭小,一般左心室壁肥厚程 度重于右心室。
90%为非对称性肥厚,其他表现为左心室向心性肥厚、左心室后壁肥厚、心 尖部肥厚等。
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 诊断与治疗指南 解读
1
前言
近年来,心血管专科医师对于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越来越重视,国内外对其的认识更为深入和广泛。
欧美医学界十余年前就开始着手规范HCM的诊断和治疗。
200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首次发布了HCM专家 共识,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发表了 第一部HCM诊断与治疗指南”,2014年ESC也发布了HCM诊断与治疗指 南”。
安静时LVOTG≥30 mmHg(1 mmHg=0.133kPa)为梗阻性; 安静时LVOTG正常,负荷运动时LVOTG≥30 mmHg为隐匿梗阻性; 安静或负荷时LVOTG均<30 mmHg为非梗阻性。
16
分型
另外,约3%的患者表现为左心室中部梗阻性HCM,可能无左心室流 出道梗阻,也无收缩期二尖瓣前向运动(systolicanterior motion, SAM)征象。有研究认为这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与梗阻性HCM相 同,甚至更差。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约7%的HCM患者存在多基因或复合突变, 发病可能较单基因突变者更早,临床表现更重,预后更差。
9
10
11
病因与发病机制
基因突变引起HCM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
有研究者推测基因突变导致肌纤维收缩功能受损,从而代偿性的出 现心肌肥厚和舒张功能障碍;
也有研究者提出基因突变导致钙循环或钙敏感性受扰,能量代谢受 到影响,从而出现心肌肥厚、纤维化、肌纤维排列紊乱及舒张功能 改变。
组织病理可见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及形态异常,也称为心肌细胞紊乱或无序排 列。
其他表现包括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化和心肌间质小冠状动脉异常(管壁 增厚、管腔严重缩小)。
HCM患者心肌亚微结构改变包括肌小节结构异常、肌原纤维排列紊乱和多
种细胞器数量增多等。
14
分型
15
分型
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测定的左心室流出道与主动脉峰值压力阶差 (1eft ventficular outⅡowtract gradient,LVOTG),可将HCM患 者分为梗阻性、非梗阻性及隐匿梗阻性3种类型。
该分型保留了对心脏形态功能的识别,同时强调了疾病 的遗传基础,但应用尚不成熟,仅供参考。
18
HCM的分型
19
HCM的Maron标准分型
Maron标准分型根据HCM患者的肥厚部位分为以下四型。
I 型:肥厚仅局限于前室间隔(占10%)。 II 型:肥厚累及整个室间隔,而左室游离壁不厚(占20%)。 III 型:肥厚累及室间隔和前外侧壁(占52%)。 IV 型:其他区域的累及,包括心尖肥厚型(占18%)。
在我国,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工作组 发布了中国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2011年发表了“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室间隔心肌消融术的中国专家共识”。
基于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撰写了本ຫໍສະໝຸດ Baidu南,供专业人士临床决
策时参考。
2
定义
3
定义
1958年Teare首先对“肥厚型心肌病”进行了详细描述,随后概念不 断演变发展,该病基本特征是心肌肥厚及猝死发生率高”。
HCM是青少年和运动员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常见于10~35岁的年轻患者, 心力衰竭(心衰)死亡多发生于中年患者,HCM相关的心房颤动(房颤)导致的 卒中则以老年患者多见。
SCD的危险性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但不会消失。
在三级医疗中心就诊的HCM患者年死亡率为2%~4%,SCD是最常见的死 因之一。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图A)显示室间隔明显增厚。应用ECHO测量时需避开右室面肌 小梁。
诊断时还需结合左室短轴切面(图B),左室后壁基底段厚度大多正常。
5
流行病学
6
流行病学
一些来源于特定人群的患病率调查发现HCM并不少见。
美国成年人(23~35岁、51~77岁)HCM患病率为200/10万,中国HCM患 病率为80/10万,粗略估算中国成人HCM患者超过100万。
梗阻性、隐匿梗阻性和非梗阻性HCM患者比例约各占1/3。
这种分型有利于指导治疗方案选择,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分型方法。
此外根据肥厚部位,也可分为心尖肥厚、右心室肥厚和孤立性乳头 肌肥厚的HCM。
17
分型
2013年世界心脏基金会对心肌病采用了新的综合分型系 统,称为MOGE(S)分型。
7
病因与发病机制
8
病因与发病机制
绝大部分HCM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约60%的成年HCM患者可检测到明确 的致病基因突变,目前分子遗传学研究证实40%~60%为编码肌小节结构 蛋白的基因突变(图1),已发现27个致病基因与HCM相关(表1),这些基因编 码粗肌丝、细肌丝、z盘结构蛋白或钙调控相关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