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行业风险和防范措施
物业管理风险防范
![物业管理风险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af3215b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4.png)
物业管理风险防范物业管理是指对物业设施进行维护、管理和运营的一系列工作。
在物业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如设备故障、人员安全等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物业管理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
本文将从设备维护、安全管理和法律合规等方面,探讨物业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1. 设备维护设备维护是物业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也是防范风险的首要任务。
物业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物业管理人员还应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使用状况和维护情况,以便发生故障时能够追溯和处理。
2. 安全管理物业管理中的安全问题是一项重要的风险,如防火安全、人员安全等。
为了防范这些风险,物业管理人员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还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应急演练,以检验和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物业管理人员还应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安全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3. 法律合规物业管理涉及大量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物业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并确保园区的合法合规运营。
物业管理人员应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法律风险防控机制。
物业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发现和解决存在的法律合规问题。
物业管理人员还应与相关政府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有关政策和法规的变化,确保物业管理的合法合规。
4.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评估是物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物业管理人员应根据园区特点和历史经验,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和评估。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并建立应急预案。
物业管理人员还应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进行风险评估的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持,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5. 加强与业主的沟通物业管理的成功与否,与与业主的沟通密切相关。
物业管理人员应加强与业主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业主的需求和意见,并积极解决问题和改进服务。
通过与业主的良好沟通,能够有效预防和处理风险事件,提高物业管理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物业管理中的安全措施与风险防范
![物业管理中的安全措施与风险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f31badf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4.png)
物业管理中的安全措施与风险防范在物业管理中,安全措施和风险防范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无论是住宅小区、商业建筑还是办公楼,物业管理都承担着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责任。
本文将探讨物业管理中的安全措施和风险防范,并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一、安全设备和系统的建立与运营1. 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在物业管理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安装高清摄像头,覆盖关键区域,监控出入口、走廊、车库等地方能够有效防范盗窃、损坏等违法行为。
监控系统应具备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录像功能,并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监控和管理。
2. 门禁系统物业管理中的门禁系统能够有效控制人员的出入,防止非法入侵和闯入事件的发生。
通过密码、刷卡或生物识别等方式,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进入特定区域,确保住户和办公人员的安全。
3. 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是物业管理中最常见的风险之一,因此建立火灾报警系统非常重要。
安装烟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等设备,及时发出警报并触发灭火装置,减少火灾对人员和财产带来的损失。
4. 紧急电源供应系统物业管理中的建筑和设备需要有稳定的电力供应,以保障正常使用,并在突发情况下提供紧急电力支持。
建立备用电源系统,如发电机或蓄电池系统,确保在电力中断时的连续供电,减少风险。
二、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1. 物业员工培训物业管理公司应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包括火灾应急处理、安全巡逻、紧急救援等方面的培训,使员工能够熟悉安全设备的操作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2. 居民和租户教育物业管理公司应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住户和租户的安全意识。
通过宣传资料、会议、演练等方式,让他们了解常见的安全风险、防范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
三、维护和修缮工作1. 设备设施维护物业管理公司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安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定期更换摄像头、检查门禁系统的读卡器、测试火灾报警器等,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安全隐患。
2. 建筑结构和设施修缮定期检查建筑物的结构和设施,及时修缮和处理发现的问题。
物业管理工作中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
![物业管理工作中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c7f0a1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9.png)
物业管理工作中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在物业管理工作中,安全风险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物业管理者需要时刻关注和防范各种潜在的安全威胁,以保障物业和居民的安全。
本文将讨论物业管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火灾风险及防范措施火灾是物业管理中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安全风险。
物业管理者应该配备合格的消防设施,并确保其日常维护工作。
例如,定期检查和测试火灾报警器、灭火器等设备,保持其正常运作;定期召开消防演习,提高员工和居民的火灾应对能力;建立有效的灭火和疏散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二、盗窃和入室盗窃风险及防范措施盗窃和入室盗窃是物业管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风险。
为了预防盗窃事件的发生,物业管理者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安装监控摄像头,增加监控范围,提高监控效果;加强居民和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醒他们随时保持警惕;修复和加固门窗,确保其牢固性;定期巡逻和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人身伤害风险及防范措施物业管理工作中,人身伤害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风险。
物业管理者应制定相关的安全卫生制度和规范,确保员工和居民的人身安全。
例如,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指导员工的操作行为;加强对公共区域和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修复破损设施,清理杂物;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和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
四、卫生环境风险及防范措施卫生环境是物业管理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方面。
物业管理者应制定卫生清洁计划,并加强对卫生环境的日常维护。
例如,定期清理公共区域和设施,包括走廊、楼梯、电梯等;定期检查并清理下水道和垃圾桶;建立垃圾分类系统,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和环境卫生水平。
五、自然灾害风险及防范措施自然灾害是物业管理工作中无法控制的一种安全风险。
物业管理者应制定相关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并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
例如,制定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指导员工和居民的应对措施;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确保其能够承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加强对气象信息的监测,及时发布警报。
物业管理中的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
![物业管理中的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6986d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3.png)
物业管理中的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物业管理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物业管理中存在着各种安全风险,如火灾、盗窃、人员伤害等。
本文将探讨物业管理中的安全风险,并介绍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火灾风险与防范措施火灾是物业管理中最常见的安全风险之一。
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为了防范火灾,物业管理公司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安装火灾报警器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报警和扑灭火源。
2. 进行防火巡查:定期巡查电线、电器设备等潜在的火灾隐患,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3. 加强消防知识培训:物业管理公司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培训,提高员工的火灾防范意识和火灾处理能力。
二、盗窃风险与防范措施盗窃是物业管理中另一个常见的安全风险。
大量人员的聚集和物品的集中储存为盗窃犯提供了可乘之机。
为了防范盗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安装监控系统:在物业管理区域内安装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测区域内的活动,及时发现可疑人员或行为。
2. 加强门禁管理:设置出入口门禁系统,对进出人员进行身份验证,减少外部人员的进入。
3. 增加保安巡逻:加大保安巡逻力度,增加监控区域内的巡逻次数,提高保安的存在感,起到震慑作用。
三、人员伤害风险与防范措施物业管理区域内聚集了大量的人员,因此人员伤害风险也时有发生。
为了减少人员伤害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 设置警示标识:在物业管理区域内设置合适的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如“横道危险,行人谨慎过马路”。
2. 加强楼梯和电梯安全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楼梯和电梯的安全设备,如栏杆、照明灯等。
3. 组织安全演习:定期组织安全演习,让员工掌握正确的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步骤。
四、应急准备与危机处理物业管理中的安全风险不可避免,因此,进行应急准备和危机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物业管理公司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避难地点、应急联系人和急救措施等。
物业管理行业风险和防范措施
![物业管理行业风险和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bbafa9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1.png)
物业管理行业风险和防范措施
一、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物业管理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新项目建设中,容易出现招投标过程中的不公正竞争、价格竞争和服务竞争。
防范措施:提高自身竞争力,合理定价,提供优质服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严格遵守招投标法律法规,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安全风险
防范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保人员培训,加装监控设备,防范火灾及突发事件发生,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三、法律法规风险
防范措施:建立健全内部法规制度,进行员工培训与教育,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管理和操作的监督与检查。
四、人员管理风险
防范措施:加强人员招聘、培训和考核工作,完善人事制度,确保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五、业主关系风险
防范措施:加强与业主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处理纠纷,建立良好的业主关系,提高业主满意度。
六、突发事件风险
防范措施:建立应急预案,做好各项应急演练,增加物业设备和设施的抗灾能力。
总之,物业管理行业存在诸多风险,要防范这些风险,需要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加装安全设备、与业主保持良好沟通等综合手段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以确保物业管理行业的稳定运营和良好发展。
物业管理中的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
![物业管理中的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901834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3.png)
物业管理中的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一、引言物业管理在现代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维护社区和商业建筑的安全和运营。
然而,物业管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风险,如火灾、盗窃、人员伤亡等。
为了提高物业管理的安全性,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安全风险,并提供一些防范措施和建议。
二、火灾风险1. 火灾原因分析火灾是物业管理中最常见的安全风险之一。
引起火灾的原因包括电气设备故障、燃气泄漏、人为过失等。
2. 防范措施(1)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及时检修维护。
(2)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火灾演练。
(3)加强消防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火灾应急能力。
三、盗窃风险1. 盗窃原因分析物业管理中的盗窃主要由外部人员或居民产生,他们趁机入侵、窃取财物。
2. 防范措施(1)加强安保力量,派驻保安人员巡逻和监控物业区域。
(2)安装高效的监控设备,及时发现并记录可疑行为。
(3)加强门禁管理,限制陌生人员进入。
四、人员伤亡风险1. 风险来源人员伤亡可能由于不安全的工作环境、设施不完善、员工疏忽等引起。
2. 防范措施(1)建立并执行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员工遵守规章制度。
(2)加强场所安全维护,修复损坏的设施以避免伤害事故发生。
(3)提供员工安全培训,加强安全意识,掌握急救技能。
五、危险物品风险1. 危险物品概述危险物品指的是能够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物质,如化学品、尖锐器具等。
2. 防范措施(1)严格管理危险物品的进出,并标明警示标志。
(2)设立专门的储存区域,避免与其他物体接触,防止事故发生。
(3)提供员工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他们在接触危险物品时的安全。
六、总结物业管理中存在着各种安全风险,包括火灾、盗窃、人员伤亡和危险物品等。
为了降低安全风险,物业管理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加强安保力量、提供员工安全培训等。
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安全因素,才能保障物业管理的安全和秩序。
七、参考文献[1] 物业管理中的常见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J]. 中国商品市场. 2018(5): 52-54.[2] 陈凯. 物业管理公司安全风险及防范对策[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 6(13): 218-219.。
常见物业公司风险及防范措施大全
![常见物业公司风险及防范措施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8f64be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b.png)
常见物业公司风险及防范措施大全引言物业公司作为管理和运营房地产的专业机构,在保障业主利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常见的物业公司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帮助物业公司提高管理水平、降低风险。
一、资金风险资金风险是指物业公司在资金管理和运作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资金缺口、资金流动性不足、资金损失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资金风险及相应的防范措施:1.资金缺口风险:物业公司可能面临资金不足的情况,影响正常的经营和服务。
防范措施包括:–做好资金预测和计划,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建立资金筹集渠道,如与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增加融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开支。
2.资金流动性不足风险:物业公司可能面临资金流动性不足,无法及时支付业主费用或承担应付的费用。
防范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的资金流向监控和预警机制,及时监测资金流动状况;–提前制定好周密的资金计划,确保有足够的流动性;–建立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优先保障欠款支付。
3.资金损失风险:物业公司可能面临资金丢失、被盗或滥用等风险。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资金管理和监控,实行严格的内部审批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审计、稽核和风险管理等;–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意识和认知。
二、安全风险安全风险是指物业管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安全问题,包括火灾、盗窃、事故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风险及相应的防范措施:1.火灾风险:物业公司管理的建筑物可能发生火灾,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防范措施包括:–定期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安装火灾报警器、灭火设备等防火设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加强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2.盗窃风险:物业公司管理的场所可能存在盗窃嫌疑,影响业主和租户的财产安全。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门禁和安保工作,安装监控设备,并定期进行巡逻和检查;–建立健全的财产管理制度,对财产进行登记和存档;–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加强居民之间的互助和监督。
物业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物业管理风险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6f8893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c.png)
物业管理风险防范措施物业管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涉及到住宅小区、商业办公楼、工业园区等各种类型的房地产。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物业管理所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加。
本文将探讨物业管理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安全风险物业管理所面临的最常见的风险之一就是安全风险,包括火灾、盗窃、意外伤害等。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防范措施:1. 加强安全巡查:物业管理人员应定期开展安全巡查,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隐患。
2. 安装监控设备:在小区、商业区等公共场所安装监控设备,提高监控覆盖率,发现和记录可疑行为,提供有效的证据。
3. 实施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居民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加强消防管理:配备足够数量和种类的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施。
二、维修维护风险物业管理还面临维修维护风险,这包括维修费用的预算和维修工作的质量等问题。
以下是几种防范措施:1. 设立专项维修基金:为了应对设施设备损坏和维修所需的费用,物业管理可建立专项维修基金,用于紧急维修和常规维护。
2. 严格招投标过程:物业管理可以通过严格的招投标过程来选择合格的维修供应商,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和费用的合理性。
3. 建立维修档案:物业管理应建立维修档案,包括设备的维修历史、费用明细等信息,以便更好地管理和预测未来的维修需求。
三、法律风险物业管理还面临法律风险,包括租赁合同纠纷、业主维权问题等。
以下是几种预防和应对法律风险的措施:1. 规范合同管理:物业管理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合理合同条款,减少合同风险。
2. 加强交流沟通:物业管理人员应与业主和租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解决问题,避免纠纷升级。
3. 做好资料备案:物业管理应妥善保存相关合同和业主租赁信息,便于日后维权和证明。
四、财务风险物业管理还存在财务风险,主要涉及预算管理和资金流动问题。
以下是几种防范措施:1. 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物业管理应建立科学的预算制度,合理安排资金使用,确保资金的安全和高效使用。
物业管理中的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
![物业管理中的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22472b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4.png)
物业管理中的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随着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物业管理在现代社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物业管理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包括安全隐患、纠纷处理、设备故障等。
为了保证物业管理的顺利进行,物业管理者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
本文将探讨物业管理中的风险及其应对策略,以期对物业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安全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物业管理涉及的建筑和场所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如消防安全、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等。
为了有效防范这些风险并应对紧急情况,物业管理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1 加强巡逻和监控措施:物业管理者应加强对建筑和场所的巡逻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安全问题。
安装监控设备、加强门禁管理、设置报警系统等,可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1.2 建立应急预案:物业管理者需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对各类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进行预想和规划,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理流程。
同时,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能力和协同配合的效率。
1.3 定期安全培训和教育:物业管理者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消防知识、紧急逃生技巧、防盗常识等,使员工能够熟知安全规章制度并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二、纠纷处理与应对策略物业管理中,由于各方利益的冲突和不同需求的存在,可能会产生各种纠纷。
为了妥善处理纠纷,物业管理者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2.1 建立纠纷处理机制:物业管理者应建立健全的纠纷处理机制,确保纠纷能够及时解决。
设立专门的纠纷处理部门或委员会,制定公平、公正的处理流程和标准,保证各方的合法权益。
2.2 强化信息公开与沟通:物业管理者应加强与住户的沟通与互动,及时传达相关信息、政策和规定。
通过定期召开业主大会、发布通知公告等方式,增加透明度,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降低纠纷发生的可能性。
2.3 寻求第三方调解与协商:在无法自行解决的纠纷情况下,物业管理者可以寻求专业的第三方调解机构或律师的帮助。
借助专业的调解人员,通过中立、公正的角度来协调解决纠纷,以维护和谐的物业管理秩序。
物业管理中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物业管理中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fb33f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b.png)
物业管理中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物业管理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办公楼等。
然而,在物业管理的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风险。
本文将就物业管理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风险一:安全事故在物业管理中,安全事故是最常见的风险之一。
一旦发生火灾、水灾、地震等意外事件,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可能对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为了有效管理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物业管理人员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物业区域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2.加强消防设施管理:确保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进行员工的消防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建立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安全事故的应对程序和责任分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理。
风险二:法律纠纷物业管理工作涉及到众多的法律法规,管理不善很容易引发法律纠纷。
为了防范法律纠纷的发生,并妥善处理已有的纠纷,物业管理人员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建立规范制度: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规定和义务,规范物业管理行为,避免因管理不善而引发法律纠纷。
2.加强合同管理:严格遵守签订的合同,保证合同约定的权益,确保双方权益的合法维护,并确保物业管理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3.及时解决纠纷:一旦发生法律纠纷,要积极主动地与相关方进行协商解决,避免拖延和扩大纠纷。
如有需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和专业意见。
风险三:金融风险物业管理中的金融风险主要包括经营风险和资金风险。
为了有效管理和防范金融风险,物业管理人员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建立财务制度: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资金的预算和管理,确保经济收支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2.加强风险评估:对物业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经营风险进行评估,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规避。
3.加强资金管理:建立严格的资金监管制度,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出现挪用、滞留等问题。
物业管理中的风险管理与防范
![物业管理中的风险管理与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ef1e917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a.png)
物业管理中的风险管理与防范物业管理是指对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办公楼等房地产项目进行维护和管理的过程。
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物业管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物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包括安全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等。
为了保障业主和租户的利益,物业管理需要加强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一、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在物业管理中,安全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保障业主和租户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是物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为了管理和防范安全风险,物业管理公司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安全巡逻制度:加强对小区或物业项目的巡逻,特别是夜间巡逻,确保小区的安全环境。
2. 安装安防设施:如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门禁系统、报警系统等,加强对小区的监控和安全防范。
3. 进行风险评估:对小区或物业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法律风险管理与防范物业管理公司在运营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否则可能面临一系列的法律风险。
为了规避法律风险,物业管理公司应该:1. 建立合规制度:制定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规范和制度,确保所有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2. 学习法律知识:物业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避免违法行为。
3. 建立法务部门:建立专门的法务部门或聘请法律顾问,及时处理纠纷和法律事务,降低法律风险。
三、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物业管理公司在财务管理中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如费用收取不规范、财务失控等。
为了规避财务风险,物业管理公司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和流程,规范收支管理,确保财务安全。
2. 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能力和风险意识。
3. 定期进行财务审核:定期对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业管理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渐突显。
为了保护业主的隐私和信息安全,物业管理公司应该:1. 管理网络设备:加强对物业管理中使用的网络设备的管理,及时更新安全补丁,防止网络攻击。
物业风险防范管控措施有哪些
![物业风险防范管控措施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c7fc04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fa.png)
物业风险防范管控措施有哪些1.人员安全管理:物业管理公司需要制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提供培训和教育以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定期检查维修安全设施和设备。
此外,还需要采取安全措施,如安装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安保人员等。
2.火灾防范和扑救:物业管理公司需要制定消防管理制度和灭火预案,组织员工参加消防演习和培训,并定期检查消防设备的运行情况。
同时,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如疏导逃生通道、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等。
3.水电安全:物业管理公司需要定期检查水电设备的安全性,确保水管、电线等没有老化或损坏。
同时,还需要采取措施防范水电事故,如设置漏电保护器、安装报警装置等。
4.设备设施维护:物业管理公司需要制定设备设施维护计划,定期检查和维修公共设施和设备,如电梯、门禁系统、自动感应门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5.环境卫生管理:物业管理公司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公共区域的卫生情况,确保其整洁和卫生。
同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的滋生,如定期清除垃圾、喷洒杀虫剂等。
6.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物业管理公司需要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并定期组织演练,加强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
7.物业投诉管理:物业管理公司需要建立健全的投诉管理机制,及时处理居民的投诉和意见。
确保居民的合法权益,减少潜在的法律风险。
8.合同管理与纠纷处理:物业管理公司需要建立合同管理系统,严格按照合同履行责任。
以及制定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处理与业主的纠纷,减少法律纠纷风险。
9.安全检查与自查:物业管理公司需要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并向高层管理层和相关部门上报风险情况,做好风险的管控工作。
10.定期保险购买:物业管理公司需要购买适当的保险,如责任险、财产险等,以减轻潜在的经济风险。
11.充分沟通与合作:物业管理公司需要与当地政府、社区居委会等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共同为物业风险的防范和管控做出努力。
物业管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物业管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1e1edf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1f.png)
物业管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物业管理在日常工作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如安全隐患、法律纠纷、设备故障等等。
为了保障业主和住户的利益,物业管理人员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本文将以物业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为例,介绍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安全隐患的风险管理与防范1. 安全隐患的识别与评估物业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物业区域进行安全隐患的巡查和评估,包括楼道照明是否良好、消防设备是否齐全、电梯是否正常运行等。
同时,还要关注住户的反馈和投诉,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
2. 安全设施的维护与检修物业管理人员应确保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定期检修和维护消防设备、电梯、供水供电等设施。
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住户正确使用和保养安全设施,防止因住户错误操作导致的事故发生。
3. 安全宣传与教育物业管理人员应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定期组织住户参加消防演习、安全知识讲座等活动,提高住户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应变能力。
二、法律纠纷的风险管理与防范1. 建立健全的物业管理制度物业管理人员应根据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并完善物业管理制度,明确住户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减少法律纠纷的发生。
2. 规范公共区域的使用物业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公共区域的管理,如小区大门、停车场、绿化带等,制定相应的使用规定,并加强巡查和维护,防止住户之间因为公共区域的争夺而引发纠纷。
3. 妥善处理投诉与纠纷物业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住户的投诉和纠纷,通过妥善协调和沟通解决问题,避免因纠纷升级导致法律纠纷的发生。
三、设备故障的风险管理与防范1. 定期检查与保养物业管理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与保养,如电梯、给排水系统、暖通设备等。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防止设备故障引发的事故。
2. 建立应急预案物业管理人员应制定设备故障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处置流程,以应对设备故障引发的紧急情况。
3. 保持与供应商的沟通物业管理人员应与设备供应商保持密切的沟通合作关系,及时了解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情况,及时采购替换老化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物业管理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
![物业管理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64e46c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b0.png)
物业管理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物业管理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旨在为社区、住宅区和商业项目提供安全、舒适和可持续的环境。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物业管理也面临着许多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一些重要的防范措施。
一、物业管理的风险评估1. 环境安全风险物业管理中的环境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例如,建筑物的结构和设备故障可能会导致安全隐患,如漏水、火灾等。
此外,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也对物业造成潜在的风险。
2. 管理风险物业管理涉及到与业主、租客以及供应商等各方的合作与管理。
管理不善可能导致财务风险、法律风险以及声誉损失等问题。
3. 保安风险物业管理必须确保社区和住宅区的安全。
因此,保安风险如盗窃、入侵、抢劫等需要得到评估和防范。
4. 维护风险建筑物和设施的正常维护是物业管理的重要任务。
如果忽视维护工作,可能会导致财产价值下降、设备故障等风险。
二、物业管理的防范措施1. 建立风险评估流程为了评估和管理物业管理中的风险,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制定风险评估流程。
该流程应包括对各种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监测,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加强安全保障物业管理公司应加强安全保障措施,确保社区和住宅的安全。
这包括安装监控摄像头、增加保安巡逻、加强门禁管理等措施。
3. 建立紧急预案物业管理公司应制定紧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
例如,在发生火灾或自然灾害时,紧急预案可以包括疏散计划、报警流程等。
4. 定期维护检查定期维护检查对于预防设备故障和维持建筑物价值至关重要。
物业管理公司应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并确保工作的执行。
5. 加强沟通与协作物业管理公司应与业主、租客和供应商等各方加强沟通与协作。
及时沟通可以帮助解决问题,并及早发现潜在的风险。
6. 健全法律合规措施物业管理公司应建立健全的法律合规措施,以降低法律风险。
例如,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等。
结论物业管理所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需要全面的评估和防范措施来应对。
物业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物业管理风险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75fdd7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5.png)
物业管理风险防范措施一、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作为物业管理人员,首先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认识到物业管理工作中存在各种潜在风险。
只有真正意识到风险的存在,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规范管理制度的建立建立完善的物业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制定、日常巡查记录等,通过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物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
三、定期检查设备设施的安全性定期对小区内的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包括电梯、消防设施、供水系统等,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并及时修复,确保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加强物业管理区域的安全防范工作,安装监控设备、加强巡逻防范,提高保安人员的警惕性,确保小区的安全环境。
五、加强业主意识的培养通过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业主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培养业主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感,共同维护小区的安全稳定。
六、建立健全的巡查体系建立健全的巡查管理体系,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监管和控制,避免疏漏导致风险事故的发生。
七、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定期组织小区的安全演练活动,提升全体住户的应急处理能力,让每个人都能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八、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加强与公安部门、消防部门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及时获取并学习最新的安全防范知识,共同维护小区的安全。
九、加强信任沟通建立良好的物业管理团队和业主群体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增加业主信任物业管理,减少矛盾和纠纷,共同维护小区的和谐稳定。
十、定期评估风险防范效果定期对物业管理工作中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确保物业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和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以上十点物业管理风险防范措施的详细介绍,相信可以有效提高物业管理的风险防范意识,保障小区内的安全稳定,维护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期望每位物业管理人员都能认真贯彻执行,为小区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常见物业公司风险及防范措施大全
![常见物业公司风险及防范措施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5428a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f.png)
常见物业公司风险及防范措施大全一、市场竞争风险在物业管理行业中,市场竞争是一项常见的风险。
物业公司可能面临以下市场竞争风险:1.1 客户流失风险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物业公司面临客户流失的风险。
客户流失可能由于服务质量不佳、价格竞争或其他因素导致。
防范措施: - 提供优质的物业管理服务,包括及时维修、高效的投诉处理等,以提升客户满意度。
- 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反馈,了解客户需求,及时调整和改进服务。
- 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对市场价格进行调研,确保价格的合理性。
1.2 新进入者风险市场上不断涌现新的物业公司,可能对现有物业公司构成竞争。
防范措施: - 不断提升物业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增加竞争力。
- 确定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定位好目标客户群体,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 加强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制定相应的策略。
1.3 政府政策风险政府政策的变化可能对物业公司的运营产生影响,比如政府对物业费用的监管、政府资质的变更等。
防范措施: - 加强对政策的关注和研究,及时了解政策的变化和影响。
- 根据政策要求,及时调整和规范公司的运营和管理。
- 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争取公司的声音和利益。
物业公司的管理风险主要来自于内部管理不善,可能导致业务延误、质量问题、人员冲突等情况。
2.1 业务流程风险物业公司的业务流程可能存在问题,比如工作流程不规范、业务分工不清等,导致业务延误或效率低下。
防范措施: - 建立标准化的业务流程,规范工作流程,明确业务分工和责任。
- 定期对业务流程进行审核和改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 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提供协同办公平台,加强对业务流程的监控和管理。
2.2 员工管理风险物业公司的员工管理可能存在问题,可能导致员工不合规行为、人员冲突等问题。
防范措施: - 建立健全的员工管理制度和流程,包括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环节。
物业风险防范措施
![物业风险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e18ae2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b.png)
物业风险防范措施物业管理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对房屋和公共设施进行维护管理的责任。
在物业管理的过程中,要时刻警惕各种风险的发生,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业主和居民的安全。
本文将探讨物业风险防范措施,以期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维护社区安全。
1. 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物业管理公司应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小区内的公共设施、电梯、消防设备等进行检查和维护。
通过设立安全巡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同时,要加强对潜在危险隐患的排查,防患于未然。
2. 火灾防范措施火灾是物业管理中常见的重大安全隐患,物业公司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备,并定期组织灭火器、灭火栓等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加强火灾防范培训,提高居民的火灾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3. 保安巡逻和监控系统物业管理公司应加强保安巡逻工作,保证小区的安全。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监控系统,对小区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4. 业主参与和安全教育物业管理公司应积极与业主沟通,倡导业主参与物业安全管理工作,共同维护社区的安全和秩序。
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促进社区安全文化的建设。
5. 紧急应对措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物业管理公司应建立紧急应对机制,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处置,保障居民和财产的安全。
同时要与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应急机构建立联系,形成应急合作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物业管理的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小区的安全和稳定。
物业管理公司应时刻紧密关注安全风险,加强管理和监督,为业主和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字数:42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业管理行业风险与规避方式前言相对其他行业,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属新兴行业,缺乏抗风险意识,导致整个物业管理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弱。
随着《物业管理条例》和《物权法》的实施,长期树立行业风险意识,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规避经营风险,是物业管理企业增强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关键因素。
一、物业管理活动中可能发生的风险由于各类小区和大厦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可能产生的风险也有所不同,根据管理服务协议的具体义务内容划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身、财产安全风险;2、停车场责任风险;3、消防事故及隐患风险;4、物业主体及公共设施设备造成的风险;5、公共环境不安全因素造成的风险;6、经济运营过程中的其他风险。
1、人身、财产安全风险。
是指因第三人的行为(包括过失及故意行为),给物业管理服务范围内的业主或使用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而产生的物业管理责任风险。
近年来,入室盗窃、抢夺、抢劫和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各类案件在小区内频频发生,给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
2、停车场责任风险。
是指在物业管理的停车场范围内,发生车辆车身受损、车辆丢失等事件给物业管理企业带来的责任风险。
例如业主物品被盗,物业管理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免责,在什么情况下应承担赔偿责任;对于停车场停车,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分别承担哪些安全责任和义务。
3、消防风险。
小区和大厦的消防问题是关系到广大业主和使用人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问题。
所谓消防风险是指因小区或大厦内消防设施的维修保养不善而引发的风险,如小区发生火灾带来的可能导致重大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
2000 年 12 月,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 309 人死亡,虽然大厦配备了泡沫灭火器,但既无喷水装置,又无烟雾警报器,没有及时阻止火灾的蔓延。
4、设备风险。
是指因物业本身及公共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不善造成的业主或使用人人身和财产损失所要承担的责任风险,如小区高层电梯因维护不当造成停机等。
5、公共环境管理风险。
物业管理企业依据合同对所管理小区或大厦内的公共区域具有管理和养护的义务,如果管理、养护不当将带来巨大的隐患。
6、经济运营过程中的其他风险。
二、物业管理风险的防范及化解措施(一)人身、财产安全风险的防范及化解措施许多业主认为 : 交了物业管理费,物业管理企业就应对业主的人身、财产负安全责任。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物业管理企业只是依法成立的普通公司法人主体,不享有超出法律规定的任何行政管理权和行政处罚权,物业管理企业的工作人员包括保安人员都不具有超出普通公民的任何特权,其安全防范义务只能是一种合理范围的安全防范义务。
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在签订物业管理合同时,应明确约定对业主和使用人人身、财产安全不承担保险保管义务。
同时,为避免因管理不善而承担责任,物业管理企业也要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实行来访人员进出登记制度。
来访人员必须经业主确认同意后方能进入;搬离小区物品必须经确认后方可放行;做好及保存完整的值班记录;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监控;及时发现和制止不法分子的侵害行为,在第一时间进行报警,协助公安部门制止和防范违法犯罪行为 , 尽到应尽的管理义务。
(二)停车场管理风险的防范及化解措施停车场纠纷一直是物业管理纠纷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如何在纠纷中赢得主动 , 成为物业管理企业探讨的重点。
1、必须保证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设符合法律规定,各类证件完备,停车场符合经营管理的条件,即停车场存在的合法性。
2、完善管理制度。
制作车辆停放服务公示牌,放置在停车场的显著位置,明示停车场经营单位是否承担车辆的保管责任 ; 严格管理车辆的出入,对进出停车场的车辆发放停车凭证,对车辆明显的、已有的损害和破损应记载在凭证上,同时对停车场停放服务的具体内容和车辆停放人应注意的事项记载在该凭证上,告知车辆停放人。
3、为了避免风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与车主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双方是车辆保管关系还是车位有偿使用关系,一旦发生纠纷,该协议就成了重要的证据资料。
(三)消防风险的防范及化解措施物业管理企业在接手小区和大厦物业管理时,首先应确认接管的小区和大厦是否已通过消防部门的验收,取得消防验收合格证 ; 其次,在业主进行装修时,物业管理企业应审查业主申请装修的项目是否影响结构安全,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消防要求 ; 在业主装修过程中,要实施监督责任,对损坏公共消防设施和器械的行为即时进行制止和纠正 ; 同时,在小区和大厦发生消防事故时,应第一时间报警,协助消防部门进行事故处理 ; 定期对消防设施、器械进行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器械完好和功能正常,确保相关人员能够熟悉和掌握消防设施的正确使用,尽到物业管理企业应尽的监管及维护义务。
(四)设备风险的防范及化解措施依据《物业管理条例》,物业管理企业对小区和大厦的房屋本体和公共设施设备具有管理和维护义务。
因此物业管理企业应做好以下工作 : 物业管理企业在承接物业时,应对房屋本体、公共设施设备等进行查验,对房屋本体、公共设施设备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交底和记录,并作为重要的资料进行保存 ; 定期对房屋本体、公共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发现隐患及时处理,保存好维护记录资料。
一时难以解决的,应采取相应的警示及防护措施,避免不利后果的发生。
(五)公共环境风险的防范及化解措施在小区的物业管理活动中,物业管理企业要对于公共区域的绿化、消杀、环境污染的整改和施工等实施规范管理,各类标识系统一定要全面,尤其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明显标志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避免造成他人人身、财产直接受到损害 ; 确需临时占用、挖掘道路和场地时,应当征得业主委员会的同意。
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恢复原状,消除风险和隐患 ; 在实施小区消杀项目前,应公告小区业主,提醒未成年人和宠物注意安全。
消杀过程中,对作业的区域应适当加以封锁。
除以上措施外,物业管理企业还可以为小区购买公共责任险,将可能出现的因物业管理过失要承担的责任风险转嫁到保险公司;另一方面可以将一些专业性较强、安全风险较大的业务,如外墙清洗、电梯维修、化粪池清掏等,包给专业公司 ; 同时,应对物业管理企业的工作人员进行风险防范意识培养,从思想上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法律知识培训,增强风险防范的能力。
总之,物业管理行业的风险无处不在,还有待于各物业管理企业在实践中,找到妥善的风险防范及化解办法。
(六)经济运营过程中其他风险的防范及化解措施1、合同管理风险(1)缺乏对另一方合同签订主体的资质及资信的审查。
例如,与电梯维修保养专业公司签订相关合同时,如果此类公司不具备专业资质从事承包工作,不仅是违反法律规定,被法律所禁止,同时分包给没有专业资质的公司,物业管理企业即负有明显的主观过错。
如果设备造成业主和非业主使用人的人身和财产损害后果,物业管理单位将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因为此类合同的性质属于承揽合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的规定:“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对第三人造成损害或者造成自身损害的,定作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但定作人对定作、指示或者选任有过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化解措施:认真审核主体资质及资信。
除了审查由合同签订对方所提供的证件,必要时,应到相应的工商登记部门进行调查了解,以掌握主体的详细登记情况。
(2)承诺的服务内容和水平过度地高于与物业管理收费标准所对等的服务内容和水平。
物业管理企业的收费,应当依据所提供的服务项目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等级的收费水平。
虽然从竞争的角度出发,同等的物业管理收费,如果业主所享受的管理服务不同,当然业主会倾向于服务内容和水平更高的企业。
但是,我们认为,物业管理企业不能一味地不根据实际而只采取降低收费提高服务的竞争方式,因为对企业来说,降低收费和提高服务,意味着经营利润的降低甚至亏损,这对于本来利润空间就低的物业管理企业,无疑是加重了经营压力。
同时,如果服务内容和水平达不到对业主的承诺,物业管理企业必定将面对大量的业主投诉甚至招致诉讼,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对物业管理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化解措施: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与水平要与公司实际履约能力相一致。
(3)合同内容约定不明或是条款有疏漏。
化解措施:物业管理企业可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学习,尽量使用经律师审核后的格式合同。
合同约定要具体,明确、完整,避免疏漏,避免对条文的理解出现歧义(特别是对于时间、价格、违约金的约定要注意上述问题),注意免责条款的约定。
2、承接物业过程中所遇的风险(1)物业共有部位、共有设施设备有明显或者暗藏的质量问题。
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物业管理企业承接物业时,应当对物业共有部位、共有设施设备进行查验。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的物业管理企业往往对此不够重视,有些企业认为物业在工程竣工时,已经经过了建设单位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组织的竣工验收,有相关验收合格的证件,查验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孰不知这些验收与物业管理企业组织的验收,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验收,从法律角度来看,其后果有着不同的责任承担主体。
建设单位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竣工验收,如果验收不合格,承担责任的主体是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而通过了此类的验收,承担责任的主体就会转为物业管理企业。
实际上,通过建设单位和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竣工验收的物业,并不必然就是物业管理意义上完全合格的物业。
如果物业管理企业不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查验工作,对该验收的项目不验收,对不合格的项目按照合格验收等等,那么,本该由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承担的责任,转由物业管理企业承担,这就增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2)开发商或者前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之间的遗留问题没有得以处理和解决。
这对于结束了前期物业管理,以应聘者的身份进入物业的新物业管理企业来说,是特别应当注意的问题。
在开发商或者前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之间,往往有一些关于建筑质量或者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的遗留问题,需要在承接时得以明确责任,及时予以解决。
这些遗留的问题,应由开发商或者前物业管理企业承担责任,而且往往引发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解决起来困难很多。
所以这些问题如果不在承接时得以解决,对开发商及前物业管理企业的工作不满的部分业主,不仅不会配合新的物业管理企业开展工作,甚至有部分业主直接拒交物业管理费,这些无疑加大了物业管理企业的经营风险。
化解措施:(1)交接双方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双方协商处理,由责任单位返修,再约定时间复检,直至验收合格。
(2)对于遗留问题或者发生的争议不能解决的,向当地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协调解决。
(3)注意保存验收资料的完整性及真实性。
对于验收资料,建议要有交接双方的签字认可,以明确相关责任。
3、进行物业管理活动中所遇的风险(1)对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违章违纪等失职行为所承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