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是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根基
三教源流概论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渊源
三教源流概论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渊源在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思想是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三个重要流派。
儒家注重道德伦理,推崇仁爱和人际关系;佛教以解脱苦难为核心,注重个人修行;道教强调自然与道的统一,崇尚无为而治。
这三家思想不仅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学派,也对现代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源流的角度,探讨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渊源。
儒教作为中国文化的主要传统,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儒教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最早的经典《易经》和《尚书》。
五千多年前,《易经》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应该顺应天道,进而指导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尚书》则以“治天下有常,而不为常”的观念,强调了天下治理的重要性。
这些思想为儒家思想奠定了基础。
后来的儒家经典如《论语》和《大学》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思想体系,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规范。
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兴起的宗教和哲学体系,后传入中国。
佛教源于印度的修行者释迦牟尼在寻求人类苦难背后的真相时,觉悟成佛。
佛教强调人类解脱苦难的方法,主张通过修行、禅定和慈悲来达到这个目的。
佛教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等基本教义。
中国的佛教发展起源于东汉时期,后来融入了中国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汉传佛教。
汉传佛教注重修行和寺庙文化,对中国艺术、哲学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是中国最早的原始宗教之一,起源于先秦时期的自然崇拜。
道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道德经》和《庄子》等经典。
《道德经》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的思想,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道,并通过无为而治来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
道教强调修炼个人道德和追求长生不老的方法,主张通过内观和养生来达到这个目的。
道家的思想对中国的哲学和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在文人士大夫阶层。
综上所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经典和思想传统。
儒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伦理;佛教注重个人解脱和修行;道教注重自然与道的统一。
这三家思想都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社会、政治、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漫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漫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楼宇烈当我们问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时,大多数人会不加思索地回答道:儒家思想。
这是由于有汉武帝接受卫绾、田蚡、董仲舒等人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有自南宋末至清末约六百余年间,作为官方思想的“理学”,是以批判佛老异端、继承儒家道统为旗帜的;以及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著作“五经”、以至“三十经”,也一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中华文化的基本典籍,儒家思想获得了中国文化的正统地位,被视作中华文化的代表。
然而,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除儒家思想体系以外的其它许多学派思想体系,如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墨家,以及后来传入的印度佛教等。
这些学派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中都起着作用,儒家并未独占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阵地,中华传统文化并非单一的儒家文化。
即使是儒家思想本身,在其发展进程中,自战国时期起,也早已失去了它的原始单纯性,而不断地融入了其它学派的不同思想成分。
汉代独尊的所谓儒术,其实已经是严重地阴阳五行化了的儒家思想;魏晋时期的儒家则渗入了大量的老庄道家思想;隋唐儒家思想受到佛教理论的严重挑战和影响;宋明理学则更是在排斥佛老的同时,大量吸收佛老理论以补充儒学的一种思想体系。
可见,当我们说到所谓儒家文化传统时,必须充分注意它所包含的复杂内涵。
因而,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考察时,绝不可忽视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起过作用的各种思想、学派之间的对立和渗透,排斥和融合。
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可以包括一整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或文化史。
在这篇短文中,仅准备就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儒释道三家之间的矛盾斗争和相互融合,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并就此谈一些想法。
我们先从儒道两家的冲突和融合谈起。
儒道两家前后都形成于春秋末期。
但在春秋末至战国初,则是儒墨两家的对立最为尖锐,在社会上的影响也最大,被称之为当时的两大“显学“。
道家学派发展至战国中期庄子等人时,始蔚为大观,从而成为先秦时期与儒墨鼎足而立的三大学派之一。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儒、释、道三家是中国古代的三大思想流派,它们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释、道三家各自有着独特的思想体系和哲学思想。
这些思想中包含了中国的文化传统,也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逐一探讨儒、释、道三家的思想。
儒家思想儒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流派,其逐渐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儒家强调人的道德修养,认为人应该具备道德上的正直和博爱之心,崇尚德行、仁义和礼节的守法精神。
儒家思想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儒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仁”。
儒家认为,人应该以仁爱为中心,关注人们的幸福和利益,秉承孝道、忠诚、诚信等道德准则。
同时,儒家也非常重视礼节。
儒家认为,礼节是一种规矩,它能够维持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从自身做起,通过个人修养来达到国家治理的目标。
儒家思想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它对于中国的官方思想、政治体制、公共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时,儒家思想也推动了社会道德和个人修养的发展,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传统。
释家思想释家思想是一种宗教哲学,它的核心思想是关于人生、命运和宇宙存在的探索。
释家强调个体的自我修养和内心的平静,认为只有通过追求内心的平静,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释家思想对于中国的宗教、哲学、文化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释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思想是“空”和“涅槃”。
释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无常和空虚的,并且人们的命运受到轮回的支配。
因此,释家主张人们通过顺应宇宙规律和个人修行,来摆脱轮回的束缚,达到超脱凡尘的状态。
释家认为,通过修行,个人可以获得自由、平静、和谐和智慧。
释家思想在中国的宗教和文化领域具有极高的地位。
佛教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宗教之一,并且对于中国社会的道德、文化和艺术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释家思想也推动了中国的宗教和哲学思想的发展,并且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道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的儒佛道三家思想
中国古代文化的儒佛道三家思想中国古代文化深厚而丰富,各学派思想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儒佛道三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代表了儒家、佛家和道家的主要思想观点。
本文将对这三家思想进行介绍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理念。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学派之一,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礼仪、道德和家庭伦理。
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个人修养、家庭和谐以及国家治理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儒家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提倡“仁爱”和“孝道”,认为只有通过道德自勉和相互尊重,社会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延续至今。
佛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另外一种重要的思想流派。
佛家思想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
佛家思想强调超脱尘世的境界,主张通过修行和悟道来解脱生死轮回的束缚。
佛家注重个体的内心体验和修行,强调慈悲、舍己和解脱。
佛家的核心理念是“三法印”,即无常、无我和解脱。
佛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人通过修行佛法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第三大学派,强调回归自然和追求道观的境界。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无为而道,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道家认为万物自有其道,只有顺应天道和人道,才能达到社会的和平与繁荣。
道家的核心理念是“道法自然”,追求道的无为而治的境界。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社会伦理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与儒家思想形成了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双重影响。
综上所述,儒佛道三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
儒家思想注重人的修养和社会伦理,佛家思想强调超脱尘世的解脱和慈悲为怀,道家思想追求自然和谐。
这三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今天,这些思想依然对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不断滋养和激励着人们前行的方向。
儒道释三家思想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儒道释三家思想与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华文化是世界上闻名的文化体系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庞大的影响力。
在这个文化体系中,儒道释三家思想可以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体系之一。
儒、道、释是中国境内的三个主要思想流派,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它的核心是儒家经典《论语》、《大学》、《中庸》等,阐述了如何治理国家、管理个人行为等方面的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仁爱”、“忠诚”、“孝顺”等。
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极为广泛,它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社会道德、教育制度等各方面。
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另一种重要的思想流派,它不关注具体的治理方式,而是强调在自然法则下自由地生活。
道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被广泛地运用于武术、文学等各个领域,以及对生命、大自然和哲学的探索方面。
佛家思想是指印度佛教思想在中国大陆化后形成的,是中国境内的一种外来思想,佛家思想的核心是研究生命、死亡和超越世俗的精神世界。
佛教在中国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尤其在艺术和文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三种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最重要的三个思想流派,互相交融、相互影响。
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这三种思想都的占据过居主导地位,但儒家思想却始终站在中国文化的核心地位上。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是中国的国家文化,一直贯穿于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中,并广泛地渗透到中国民族的日常生活中。
道家思想虽然是一种相对较为边缘化的文化,但其影响广泛,包括在文学、音乐、建筑等领域。
佛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是一种业已消逝的边缘思想,目前在中国依然拥有成千上万的信徒。
中国文化经历了许多政治和社会的变革,但总体来说依然强调文化的传承。
毫无疑问,儒道释三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这种影响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它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和社会。
谈儒、释、道“三教归一”问题
谈儒、释、道“三教归⼀”问题⽂/汤⼀介儒、释、道“三教归⼀”观念的理论基础‘在中国,儒、道两家在思想观念上虽多有不同,但排他性较少,⽽包容性、调和性较⼤,吸收其他思想⽂化的能⼒较强。
《中庸》中说:“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不相悖。
”这两句话体现着儒学的包容性。
孔⼦“述⽽不作”,以《诗》、《书》、《礼》、《乐》教。
这说明孔⼦恪守传统之经典、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的世界观。
⾃此以后,儒家⽆论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时代,还是在以后历史的各朝各代,⼤都是在与各派学说(学派)的争论、冲突中不断吸收着其他⽂化以⾃养。
战国晚期儒家的⼤师荀⼦在继承孔⼦学说的基础上吸收了道家、法家、名家的思想;《易传》则有机地吸收了道家、阴阳家等的理论,为儒家开创了哲学本体论和宇宙论的先河。
汉武帝时⼤儒董仲舒更是把阴阳五⾏学说、道家黄⽼学说容纳于其体系之中,⽽汉朝家法实为“王霸杂⽤”。
先秦道家的⽼庄以“有容乃⼤”的理念,统合了春秋战国的各流派,以⾃然⽽⽆为的思想开创了另⼀⽀对中国有巨⼤影响的思想体系。
⽼⼦的“道论”成为中国智慧学之源泉。
《庄⼦·天下》⾸次提出“内圣外王之道”的中国社会思想⽂化之理想,虽对先秦各家思想有褒有贬,评论长短,并以道家思想为最⾼,但未排斥其他学说,由此也充分体现了道家之包容性。
杂家之《吕⽒春秋》、《淮南⼦》实以道家思想为主,统合先秦各家,体现着“有容乃⼤”之精神,此或与秦汉之黄⽼道家颇有关系。
魏晋⽞学实以在道家思想基础上融合儒道讨论“本末有⽆”、“⾃然名教”问题,并吸收“形名”家⾔以成体系,⽽把中国哲学思想推向⼀新阶段。
佛教⾃汉传⼊中国,初依附于汉之道术,后依附于⽞学,⾄南北朝佛儒、儒道之间的相互批评与问难颇为激烈(见《弘明集》),但中国之⼠⼤夫多有信奉佛教或赞同佛教者,甚⾄有梁武帝欲舍⾝⼊佛门,但他仍设五经博⼠,并说:“朕思阐治纲,每敦儒术。
”(《梁书·武帝纪》)可见儒、佛并⾮不能相容。
中国古代的儒释道三家思想
中国古代的儒释道三家思想中国古代的文化底蕴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释、道三家思想。
这些思想流派囊括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人生、社会和宇宙的理解,对于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儒家注重人伦、礼制、教育;佛教注重修行、慈悲、因果;道家注重自然、无为、道德。
儒、释、道三家思想相互交融、彼此影响,共同构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独特面貌。
儒家思想:以人为本的伦理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人伦和道德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孝顺、忠诚和公正等道德观念,提倡“以人为本”,强调道德修养和教育的重要性。
儒家学者如孔子、孟子等对于人性的善良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
1. 仁爱和孝道:构建和谐社会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孝道的重要性。
仁爱是指对他人的关怀和关爱,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关心和体谅。
孝道则是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照顾,以及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儒家将仁爱和孝道作为社会中最基本的伦理观念,认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2. 教育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儒家思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
儒家学者如孔子提出了“教育无疆”的观念,强调教育应该普及、包容和人本,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儒家的教育理念对于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思想:修行慈悲的教化佛教思想源于印度,于东汉时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文化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强调修行和慈悲的重要性,倡导摒弃欲望和贪婪,通过修行实现内心的安宁和解脱。
佛教的主要目标是解决人类的痛苦,并达到超越生死的境界。
1. 修行和慈悲:实现内心的安宁和解脱佛教强调修行的重要性,通过禅定、打坐、念佛等方法,让人们达到内心的宁静和超越日常尘世的境界。
佛教也非常注重慈悲,号召人们关注他人的痛苦,以自己的慈悲心为他人带来温暖和救济。
孝道是中华文化的根基
孝道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根基中国人之重孝道,几乎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大特点。
孝作为华夏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经孔孟儒学的发挥,以及历代帝王的提倡,确实是深入民心,难以动摇。
佛教传入中国,最后也不得不把“无夫无君”的教义改变为“忠孝”的说教;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初,也不得不改变“不能崇拜偶像”的诫条,允许信徒“祭祖”。
一、敬老、养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在中华民族,孝的观念源远流长。
大家知道甲骨文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记录和反映了3000多年前商朝(公元前14~公元前11世纪)的政治和经济情况。
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
《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
《诗经》里有还有一篇《蓼莪》做过生动的描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父母双亲啊!您生养了我,抚慰我、养育我、拉拔我、庇护我,不厌其烦地照顾我,无时无刻怀抱著我。
想要报答您的恩德,而您的恩德就像天空一样的浩瀚无边!2. 在三千年前的西周王朝(公元前841年,中国历史正式有了确切的年份记载。
从此之后,中国历史就进入了完全信史时代。
从这一年开始,中国每一位帝王的在位、驾崩时间,全部有了明确记,这也是世界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
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至亲至爱;在社会上尊老敬老,选贤举能;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
周朝定期举行养老礼仪。
在朝廷,天子一般都要定期视察学校,亲行养老之礼,在太学设宴款待三老、五更及群老,以示恩宠礼遇。
在地方,则每年都要定期举行乡饮酒礼。
举行乡饮酒礼时,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享有特殊的礼遇,他们不仅受到晚辈的伺候,还依年龄而别,年龄越大,享用的美味佳肴也越丰富。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儒释道三教的交融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儒释道三教的交融中华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为世界所瞩目。
儒释道三教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儒释道三教的交融以及它们在中华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
首先,儒家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基石,始终贯穿于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
儒家注重人伦道德和礼仪制度,强调和谐共处和社会秩序。
这种思想倡导了“仁者爱人”、“孝道”等价值观念,并对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
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可以从儒家学派的盛行以及中华文明古代国家的治理方式中得以体现。
其次,释家思想作为佛教的主要流派之一,由印度传入中国并与中华文化相融。
佛教注重个体的修行和解脱,提倡无私和慈悲心。
佛教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表现在不少音乐艺术和文学作品中,例如佛教音乐以及佛经的翻译和传播。
此外,佛教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得到了保留和尊重,多庙宇和寺院的存在也是对佛教影响的体现。
最后,道家思想强调个体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倡返璞归真和无为而治。
道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体现在中华文化中的自然观念以及文化表达方式上。
道家的哲学观点被广泛运用在文学、艺术和建筑等方面,例如山水画中追求的自然之美、园林设计中追求的天人合一。
儒释道三教的交融在中华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对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种交融的产生不仅表现在思想层面上的融合,还表现在艺术、文学和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共同发展。
儒释道三教的共同价值观念,如仁爱、慈悲心和和谐共处等,都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儒释道三教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一方面保留和传承了各自的核心思想,另一方面又发展出了互补的特点。
这种交融与发展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进,为中华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性增添了色彩。
总之,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儒释道三教的交融。
儒家的人伦道德,佛教的无私慈悲和道家的自然观念,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这种交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和谐共存做出了贡献。
儒释道三家的区别和联系
儒释道三家的区别和联系儒释道三家的区别和联系⼀.佛、道、儒三家的区别儒学:以教化为核⼼。
道学:以治理为核⼼。
佛学:以⼤爱为核⼼。
1.⽂化主旨儒家⽂化——进取⽂化。
道家⽂化——规律⽂化。
佛家⽂化——奉献⽂化。
2.做⼈标准儒家⽂化——仁、义、礼、智、信。
道家⽂化——领悟道、修养德、求⾃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化——诸恶莫做、众善奉⾏、遵守⼗戒、⼼灵安定、运⽤智慧。
3.⼈⽣观儒家⽂化——积极进取、建功⽴业。
道家⽂化——顺其⾃然、⾃我完善。
佛家⽂化——慈爱众⽣、⽆私奉献。
4.世界观儒家⽂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化——⼤⾃然是⼈类赖以⽣存的环境,追求⼈与⾃然和谐相处的天⼈合⼀境界。
佛家⽂化——相由⼼⽣,世界就在⾃⼰⼼中;⼀念之差,便可创造地狱、极乐。
5.价值观儒家⽂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我价值。
道家⽂化——以完善的⾃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化——在为他⼈献爱⼼、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价值最⼤化。
6.哲学倾向儒家⽂化——⼊世哲学。
道家⽂化——出世哲学。
佛家⽂化——以出世的思想,做⼊世的事业。
7.物质⾷粮对精神⾷粮的⽐喻儒家⽂化——主⾷(如⽶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
道家⽂化——副⾷(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
佛家⽂化——⽔果(如:苹果、⾹蕉等),不吃不甜蜜。
⼆.佛、道、儒三家的联系佛、道、儒"三教合⼀",道家证修,儒家证守,佛家证悟,所证为⼼,⼼为何物,乃为华夏。
三教⼀家,共谋华夏!"三教合⼀"思潮,⾃明朝中叶起在中国的知识分⼦阶层就产⽣了,到清朝康熙朝甚⾄成为国策。
佛、道、儒三家有共同点,三家都认为"⼼"很重要,佛教的⼼纯粹是思辩的产物,道教的⼼⽐较具有物质的概念,儒家的⼼学是介于两者之间。
<1>佛教⼀般被认为是在中国才从原始佛教发展到了顶峰,⽽中国佛教的顶峰是以禅宗为代表的,在明朝时禅宗理论发展已经⾮常成熟了,禅宗的佛学理论核⼼就是关于"⼼"的理论.禅宗认为成佛实际就在⼈的⼼中⼀念之间,⽽不是别的什么.换句话说佛教的“顿悟”就是⼼的顿悟.所以禅宗认为"⼼"在实现佛教最⾼⽬标涅磐的过程中是最关键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丰富而深远的历史,其中儒释道三家思想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三种思想流派。
这三家思想分别是儒家、佛教和道家,它们对于中国社会、道德伦理和个体修养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
它始于孔子,强调了社会关系、家庭伦理、教育和政治治理等方面的重要性。
儒家主张仁爱、孝道、忠诚和礼仪等传统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构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框架。
儒家认为,个体应当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因此,儒家思想对于社会秩序和家族伦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力。
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大支柱。
佛教思想源于印度,于东汉时传入中国,并渐渐融入中国文化中。
佛教主张克己奉公、慈悲为怀和放下执着。
佛教对于个体的内心修行和追求解脱提供了一种方法。
佛教强调世俗生活的忧虑和苦难都源自个体的无明和执着,只有通过放下执着、悟透人生的真谛,个体才能达到涅槃的境地。
因此,佛教对于人生追求和个体心灵的平静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道家思想则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个体的自我修养。
道家思想起源于老子和庄子的著作,强调无为而治和无欲而成功。
道家认为宇宙中存在着一种无所不能的自然力量,这种力量被称为“道”,个体应当遵循“道”的运行规律,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道家十分注重个体的自我修养和对内在道的感悟。
他们主张通过静心、闭关或冥想等修炼方式,以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追求真理。
因此,道家思想对于个体的修养和人生的意义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儒家、佛教和道家三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完整框架。
这三家思想都强调个体修养和道德伦理,从不同角度探索并回答了人生和社会存在的意义。
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秩序和个体责任,佛教思想关注个体内心的修行和追求,而道家思想则注重与宇宙自然的和谐。
这三家思想互为补充,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
然而,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面临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挑战。
【最新精选】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儒家的思想儒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孔子。
他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
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
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孔子还提出“中庸之道”。
对于“中庸”的概念,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张辛博士介绍了自己的观点,‘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去做事。
而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
“中庸”的核心是礼乐文化。
张博士对发源于齐鲁大地的“中庸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山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从山东走出来的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
此外,中庸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明清,一直发挥着或隐或显的作用。
道家的思想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
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
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
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长寿。
一个国家只有顺应自然和民意,才能国运昌隆。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
庄子在《应帝王》中认为只有凭借天地的正道,驾御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者,才是无所待、无所累的至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教融合态势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教融合态势分析引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儒释道三教既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中国人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儒家以其注重人伦和社会秩序的思想,释道则强调个人修养和追求真理的方式,道家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这三种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不同程度上相互融合。
本文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态势。
儒释道三教的起源和发展儒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儒家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社会秩序。
孔子主张仁爱、礼仪、忠诚、孝道等。
儒家经典《论语》等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
释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释家思想是一种佛教思想,最早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
佛教强调个人修养、超脱尘世、追求解脱。
佛家经典《大般若波罗蜜经》等是佛教思想的重要表达。
道家思想的起源和发展道家思想起源于古代中国,距今约有2000多年的历史。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道可道,非恒道”、“无为而无不为”等观点。
道家经典《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儒释道三教的主要观点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仪、忠诚、孝道等。
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对中国人的行为和价值观有着深远影响。
释家思想的主要观点释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超脱尘世的追求。
佛家思想强调人们通过修行和解脱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从而追求幸福。
道家思想的主要观点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和无为而治的理念。
道家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并以无为而治的方式来达到社会的和谐。
儒释道三教的融合态势儒释道三教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同程度的融合。
虽然每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独立性,但它们也相互渗透和影响。
下面将分析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几个方面。
儒释道三教的互补性儒释道三教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互补性。
儒家思想注重社会伦理和秩序,释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追求解脱,道家思想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传统文化中的传统道德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
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积淀了属于自己的文化以及大众所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
传统道德是根植于传统的文化的,特别是受古典哲学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呈现出多元向善和与天友善的关系。
简而言之,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就是以儒释道三家文化为基础的道德体系。
三家文化各有其气质,这决定中国传统道德的多元性。
儒家注重入世道德,道家具有出世的风骨,佛家讲究二者兼备。
虽然各家有其不同特点,但是他们又是互通的,都强调善,都讲天与人的关系。
因此它们能相互融合,这使得中华民族的道德观更丰富与完善。
并且引导着中国人几千年的精神走向和人文情操。
儒家的道德观大致起源于周的礼,可以这样认为,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儒家文化的根基,这在孔子的言语主张中可以得到信息。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在看到周末的礼崩乐坏的时候,他积极奔走呼号,试图重新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秩序。
主张用仁政治理天下,以礼乐维护天下。
礼乐文化和其倡导的亲亲·尊尊的家长制到现在仍然影响着我们的国家。
儒家在人生观上是积极地,主张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儒生都把建功立业当做神圣不朽的事业。
儒家文化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所倡导的道德体系没能在春秋和战国的乱世中建立起来,但却在以后的岁月里逐步的成为官方倡导的中心文化。
儒家道德也得以建立并深入人心。
在今日的世界,我们仍旧能看见家长制和建功立业的思想在大众中的影响。
在家里父亲事一家之主,在单位,领导是一家之主。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能金榜题名为国效力。
但是儒家文化和道德也有一定的缺陷甚至消极影响。
它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的平等,强调等级。
这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本位思想。
比如官本位,可以说官本位思想是造成国家现在腐败的很大的原因。
强调秩序和等级也扼杀了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形成民族的劣根性。
这是我们在近代无法做出民主制变革的真正原因。
虽然儒家道德有缺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却为稳定社会的建立,孝悌的发挥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原因
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原因儒释道三教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现象。
这种融合主要由于三教之间在思想、道德、宗教仪式等方面的共性,以及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原因。
首先,儒释道三教有许多共性。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道德伦理的规范和实践;释家强调解脱生死,注重超越世俗的境界和心灵的净化;道家则强调自然无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些共性在实践中不断相互补充和升华,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其次,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各种文化因素在相互融合中不断演变和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儒道合一、儒释合一、释道合一等现象都随处可见。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和融合,是中国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的重要原因。
再次,儒释道三教合一,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整体性和系统性,将人、天、地、宇宙等事物视作相互依存、相互联通的整体。
在这种文化观念下,儒释道三教合一不单纯是各教派间的相互融合,更是对宇宙间生命、灵魂、伦理等事物整体性的体现。
因此,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框架下,人们更能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宇宙、人性、灵性以及伦理等方面的含义。
最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实践,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种合一的理念可以引导人们在实践中开拓视野,在伦理、道德、宗教等方面不断追求和探索。
同时也能激发人们发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推动其发展与壮大。
综上所述,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归结于它们之间的共性、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以及整体化文化理念的影响。
儒释道三教合一是中国文化多元性和整体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弘扬传统文化、探索自我价值和关怀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浅谈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差异
浅谈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差异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名称:翻译**:**学号:********经过了一学期的传统文化课的学习,我对儒释道三家的了解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他们的思想的异同也有了基本的了解。
首先儒、释、道分别指的是儒家思想、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中国的传统文化离不开儒释道等学派的思想的熏陶。
三家互补,共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铸就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一.儒、释、道三家的概述说到儒家思想,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孔孟。
孔子和孟子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
孔子思想是儒家思想的主要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仁”指的是“仁爱”,是孔子思想的理论核心。
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上是“有教无类”。
比如春秋时代,孔子办理学府,收的弟子不问出身贵贱,聪明愚钝。
而在政治方面,仁强调的是德治,即以德治国。
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
而他的德治就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他并没有否定德治。
爱人是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是推己及人,是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的表现。
儒家注重自身修养,中心思想为仁,意指人与人相处时要注重和谐。
对待长辈要尊重,对待朋友要有诚信,而做官要清廉爱民。
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做好分内的事,这就是所谓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儒家是积极的入室精神,他提倡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实现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政治方面,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礼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统”,其政治学主要阐述君臣关系、官民关系。
在经济方面,儒家重义轻利,重官轻商,重本抑末,与现代商品经济不相适应。
儒家典籍《礼记》中所描述的大同社会是儒家思想大道之行的描述。
在历史学方面,儒家有一个重视编修历史的悠久传统不单纯记载史事,而且也通过遣词用字的方法,借此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称之为“微言大义”。
由于历代儒家学者的努力,中国的编年史从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开始,一直到今天,一年也没有中断过。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儒释道是中国古代的三大思想流派,它们对于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会详细介绍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首先,儒家注重人的社会责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亲情。
儒家思想主张,一个人首先要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有道德修养的人,然后才能在社会上发挥作用。
与此相反,道家注重个体的自我提升和追求,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放松。
“为己复仇,顺乎天而行,是谓道”就是道家主张的道德准则。
而释家则强调度化身心的修炼和提升,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觉醒。
其次,儒家重视规范和仪礼,倡导人们遵守社会规范和礼仪。
儒家提倡社会等级制度,注重家庭和社会的秩序。
道家则主张顺应自然,追求自由自在,反对桎梏和束缚,注重心性的修养。
释家则主张舍离世俗纷扰,追求心灵的平静和解脱。
第三,儒家思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儒家关注的是人的修养和学问,追求道德和智慧的完善。
而道家则强调自然之道,强调个人内在的修炼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它主张通过与自然相融合,达到生活的满足和境界。
而释家则主张通过修行和启蒙,实现心灵的悟道,追求解脱和超脱。
第四,儒家思想注重政治伦理和治国理政,强调君臣父子、兄弟之间的道德关系和角色,提倡民主宽容和仁慈。
道家则反对政治干预和权力的滥用,主张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让大自然自己运行。
释家则主张度化众生,强调慈悲为怀,追求心地广大和真诚的人际关系。
第五,儒家注重家庭和家教,特别是男女之间的孝亲和夫妻之道。
儒家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孝道和夫妻之道是社会和道德发展的关键。
道家则注重个人追求和个体自由,不强调家庭和婚姻制度。
释家则主张无我无人,超越世俗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强调智慧和慈悲。
第六,儒家思想注重人的社会角色和义务,主张人们应该尽职尽责,在家庭和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儒家注重传统和习俗的维护,在社会和家庭中形成一种自觉的责任感。
与此不同,道家主张自由自在,反对规范和束缚,鼓励个体的追求和享受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的契合发布时间:2021-01-12T07:46:56.340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期作者:孟亚敏[导读] 社会工作源于西方社会,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资本得到原始积累,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社会工作。
北京建筑大学 100044摘要:社会工作源于西方社会,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资本得到原始积累,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社会工作。
当今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转型,伴随着社会转型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正是社会工作者发挥自身作用的时候。
因此,为了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应当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的发展的作用。
但是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正在侵蚀着我国传统文化,这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产生了很大的负作用。
基于此,笔者把社会工作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来分析社会工作本土化这个课题。
这一研究就是分析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在文化层面的差别,由此,笔者得出如何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来发展我国的本土社会工作。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实际国情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工作价值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分析基督教倡导人们尊重并信仰上帝{1},而对上帝的信仰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来表达,其中保护弱势群体就是一种,这种理念深深的影响了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的形成,信徒们都笃定的相信对弱小者的保护就是对上帝的尊重。
资本主义早期的发展借助了宗教的力量,努力奋斗,为社会创造价值是宗教向人们宣扬的精神,通过宣扬这种精神,资本主义得以发展。
但随着西方思想的解放,思想启蒙运动对宗教产生了巨大的打击,人们逐渐意识到每个个体都有自我价值,都有参与政治的权利。
君权,神权,皇权开始受到质疑,同时资本的原始积累导致了对无产阶级剥削。
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社会财富并没有让工薪阶层获益,社会矛盾日益严重,批判资本主义的声音日益高涨。
此时社会主义的思潮开始出现,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思想家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是罪恶,资本主义是导致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的罪魁祸首。
孝道是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根基
孝道是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根本中国传统包含着丰富而优秀的思想内容,其中孝道思想便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谓孝道,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给予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
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孝道思想不仅存在于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之中,也存在于佛教与道教的教理教义里面,它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传承和现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比分析发现,儒释道三家在孝道思想上的具体表述和践行方式上尽管各有不同,但是对孝道的倡导取向、孝道的核心地位却是出奇一致的。
不论是文教还是宗教,都是把人作为施教对象的,而孝道在儒释道文化中都被作为其思想体系的根本,也反过来印证了孝道是人道之根本。
同时也因为此,在三家的教义教理中又可以看到其他两家的元素,互为补充,互为支撑。
儒家孝道在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中,以儒家最为重视孝道,十三经中处处皆有谈及孝的义理,其中以《孝经》最有代表性。
《孝经》把孝当作至德要道,将之提升到天地人的高度地位:"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孝经.三才章》)《孝经》提出五等之孝,即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
天子修孝,在于行博爱广敬之道,保其天下,使人皆不慢恶其亲,如此则德教加被天下;诸侯修孝,在不骄免危,节制慎行,长守富贵,保其社稷,和其人民;卿大夫修孝,在谨守先王之法,"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不敢行",言必守法,行必遵道,无口过,无怨恶,从而守其宗庙;士人修孝,在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而庶人之孝在于努力生产,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道是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根本中国传统包含着丰富而优秀的思想内容,其中孝道思想便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谓孝道,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给予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
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孝道思想不仅存在于中国传统儒家伦理之中,也存在于佛教与道教的教理教义里面,它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传承和现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比分析发现,儒释道三家在孝道思想上的具体表述和践行方式上尽管各有不同,但是对孝道的倡导取向、孝道的核心地位却是出奇一致的。
不论是文教还是宗教,都是把人作为施教对象的,而孝道在儒释道文化中都被作为其思想体系的根本,也反过来印证了孝道是人道之根本。
同时也因为此,在三家的教义教理中又可以看到其他两家的元素,互为补充,互为支撑。
儒家孝道在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中,以儒家最为重视孝道,十三经中处处皆有谈及孝的义理,其中以《孝经》最有代表性。
《孝经》把孝当作至德要道,将之提升到天地人的高度地位:"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孝经.三才章》)《孝经》提出五等之孝,即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
天子修孝,在于行博爱广敬之道,保其天下,使人皆不慢恶其亲,如此则德教加被天下;诸侯修孝,在不骄免危,节制慎行,长守富贵,保其社稷,和其人民;卿大夫修孝,在谨守先王之法,"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不敢行",言必守法,行必遵道,无口过,无怨恶,从而守其宗庙;士人修孝,在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而庶人之孝在于努力生产,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整体而言,儒家认为行孝包含三个阶段:生则养,丧则哀,祭则敬。
生则养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物质上是说供给饮食,服劳奉养,不失其勤;冬温夏清,晨昏定省,不失其劳,香甜甘脆,唯其所欲;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精神上要做到以父母之心为心,和颜悦色,得其欢心,承顺无违,不失其敬。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扬名显身,光荣父母,以孝移忠,以忠成孝。
《孝经.开宗明义章》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丧则哀是说在父母去世时要守丧尽哀,动尸举柩,哭痛不已,疾痛在心,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以致毁瘠不形。
《孝经》说:"孝子之丧亲也,哭不?,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
"祭则敬是说斋之日,必思其居处,忆其音容,祭之日,必有见乎其位,闻乎其声,有如孔子所说:"祭如在"。
儒家行孝三阶段,就有如孔子所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礼记.祭统》也如此强调:"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
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
养则观其顺也。
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
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
"再如《孝经》所言:"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
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儒家不仅仅就孝论孝,还认为孝是为人之根本,知人识人,察孝可知。
古代官制里就有举孝廉一说。
《孝经》上还有这样一句话:“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说一个人不爱他的父母亲去爱别的人,这是和德行的要求相背离的。
一个人不尊敬他的父母亲去尊敬别的人,这是和礼的本质相背离的。
有一个管仲论相的故事,说的是齐桓公在宰相管仲快老了的时候问他谁适合做他的接班人,列举了三个人:易牙,可以杀死自己的儿子做肉献给皇帝以满足其好奇心;竖刁,可以自阉为太监以陪伴皇帝;卫国太子开方,任职15年不返家看望父母。
管仲都反对,理由是孝道为人之根本,不讲孝道而能忠于君主是不可能的,一定是别有所图。
齐桓公不听,在管仲死后重用三人,最后齐桓公死得非常凄惨。
儒家的教育也是从孝道教育开始的。
《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孔子强调“孝”是德行的根本,是教育所产生的根源,“教”之所由生也。
也就是告诉我们:教育人有德行就是从孝道开始。
儒家的诸多要义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都是从孝道开始的。
道家的孝道观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为老子,五千字的《道德经》,谈的主要是清静无为和道法自然。
在其思想体系里原本对儒家强力推行孝道颇不以为然,认为孝顺父母是一个人的本性,不需要过分强调和特意追求。
道家更像是一个纯粹的自然主义者,以天为父,以地为母,天地化生世间万物,皆为兄弟姐妹,不得损伤。
按照天地运行的意志,顺从自然,爱护自然,这才是真正的孝道。
讲这个孝道才能得福报,否则必然得到天地自然的严厉惩罚。
从这个角度出发,工业革命以来因为环境污染和破坏产生的自然灾难和种种恶劣后果,也印证了道家“孝”道思想的正确性。
道家为人生哲学,道教则以吸收黄老之学、阴阳五行思想、儒家谶纬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宗教。
道教的孝道观,大量吸收了儒家的人伦思想。
道教的理论家葛洪在《抱朴子.对俗》一书里谈到:"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
"修仙离不开孝,假如没有良好的道德,就难以修成仙道。
在道教的文化体系里,天地之间有神明,且有神明时刻记录每个人的功过,不行孝道就会遭报应,下地狱,成恶鬼。
而南宋的净明忠孝道更是以忠孝立教,将忠孝作为修道的基础和法门,倡导三教合一,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道教的《太平经》、《太上老君说报父母恩重经》、《净明忠孝全书》等重要经典,都详述许多关于尽孝的道理。
佛家的孝道观佛教源自印度,印度佛教文化原本不像中华文化如此重视孝道,这是因为印度佛教文化的出世思想极为浓烈。
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中华文化的伦理,而消融了许多儒道思想。
印度佛教只重视自身的修行证道成佛,是为小乘佛教;而中华佛教重于自度度他,通过普度世人来证道成佛,是为大乘佛教。
中国佛教孝道故事中最著名的是地藏菩萨的本愿与目连救母的故事,讲的都是地藏菩萨和目连尊者通过自己修法得道,帮助父母脱离六道轮回,进而普渡天下所有父母(包括前七世父母),这与大乘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一致的。
大愿地藏王菩萨是佛教徒口中所称的“娑婆三圣”之一,地藏菩萨在因地中,多次为救母难,而发大誓愿:“度尽众生,方证菩提。
”以此功德愿力,令多生父母离苦得乐,转凡入圣,《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第一孝经,而地藏菩萨更是“孝”的代名词。
而从原始佛典《长阿含经》中发展出《盂兰盆经》,则是通过目连救母的故事阐明佛教孝道,并由此形成了盂兰盆节(也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
佛教认为,佛家之孝不仅仅要孝顺在世父母,而且更重要的通过修行佛法让现世父母和前七世父母死后都能脱离六道轮回,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佛教徒身在古庙,心系父母,时刻为父母求福,这是孝;佛教徒尊敬师傅,对佛祖诚心,也是孝;而且,佛教更从广义上提出"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孝道无差别;现世一切生物都可能是前世父母转生,所以提倡戒杀也是因为孝。
有关中国佛教专论孝道的经文集包括《地藏菩萨本愿经》《盂兰盆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孝论》等经典。
特别是宋代契嵩在《孝论》用极大的篇幅赞扬古代的圣人之孝,"天下之为孝者,吾圣人可谓纯孝者也。
"契嵩论孝,开始把儒释道三家融汇在一起,他说:"天地与孝同理也,鬼神与孝同灵也。
故天地鬼神,不可以不孝求,不可以诈孝欺。
佛曰:孝顺至道至法。
"在佛家经典《父母恩重难报经》中记载了母亲怀胎生产的艰难、危险以及养育儿女的艰辛,经文中说:“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足见佛教对孝道的重视。
对比其异同,我们着重说明三点:(一)从三家的经典著作中对“孝”的阐释可知孝道均是三家思想体系之根基。
例如,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中提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①认为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②,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
佛教也罢孝作为其立教之源,佛祖出家的原因就是看到父母的生老病死苦,希望能追寻到极乐之道以帮助父母。
契嵩在孝论中更是明确提出孝名为戒,孝是戒产生的根本。
在佛家文化体系中孝如儒家的孝一样与其它教义是相通的。
甚至佛家的五戒与儒家五伦也是相通的:“五戒,始一曰不杀,次二曰不盗,次三曰不邪淫,次四曰不妄言,次五曰不饮酒。
夫不杀,仁也;不盗,义也;不邪淫,礼也;不饮酒,智也;不妄言,信也。
”(契嵩《孝论戒孝章》)道教把孝道同样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道教的理论家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也提到:"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
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
"修仙离不开孝,假如没有良好的道德,就难以修成仙道。
(二)三家的孝道经典故事与传说中互相交融与影响儒释道三家为了大力弘扬自己的孝道思想,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孝道典故。
在这些故事与传说中也可以看出儒释道三家的融通。
例如“二十四孝”作为儒家宣传孝道的经典故事,在敦煌佛教的变文,即《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中也被提到。
我们很难分清二十四孝哪些归属于儒家,哪些又是佛教的材料,从该角度上可以看出在这个时期,儒家与佛家至少在孝道思想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融合。
再比如敦煌佛教变文中的《目连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的“目连救母”与道教孝道故事“杨戬劈山救母”都从“救母于苦难之中”的角度来体现出对孝道的重视,这些相似之处也足以反映出三家之间的互相融通与借鉴。
(三)三家对于尊崇与违背孝道的奖惩上各有特点儒家崇尚孝道,以孝治天下,成为历代膺服的价值观。
例如汉初以孝廉察举士人,设孝悌力田之科,也就是说尊崇孝道不仅可以获得社会的认可,而且成为了一种仕途考核标准,因此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来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奖励。
《孝经》十一章云:“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
”,儒家把不孝视为最大的罪过,而在法律制度中确实存在着“不孝有罪”的法律规定。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唯有‘孝敬’才能开发我们自性无尽的宝藏。
“孝敬”是性德,唯有性德才能开发自性。
因此在这三种净业里,它排在第一位,是根本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