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先秦时期—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2020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专题一先秦时期----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线索概述】
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确立、发展及逐步瓦解;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阶段特征】
*政治
1.西周时期,王位、爵位实行世袭制;地方管理实行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贵族内部实行宗法制。
2.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出现诸侯争霸和割据混战的局面;各国纷纷变法,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经济
1.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方式的转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2.土地制度经历了从土地公有制到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过程,土地私有制成为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3.商业发展从西周“工商食官”到战国时期大商人的出现,“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思想文化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纷纷登场,提出不同的治国方案和思想主张,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2.春秋战国时期,《石氏星表》成为天文历法成就的代表;《诗经》、“楚辞”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成就;战国的帛画浪漫而古拙。
【重点讲解】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地方行政的“封建时代”)
1、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贵族、功臣分派各地,广建子国的封国制度。
3、特点:①规定了周王与诸侯间的关系——“土地、人民”和“义务”②受封的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③分封对象多元化(宗族、姻亲、贵族、功臣);④层层分封。
4、作用:①通过分封制,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各封国与周王室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③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
5、遭到破坏:①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势力的衰微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分封制名存实亡;
②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县制取代。
(二)宗法制(注意与宗庙、帝王庙号、家谱、族谱等的联系)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主要特点:①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为大宗,拥有继承权;②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③大宗与小宗之间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3、作用:①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的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本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强化王权,从而实现国和家一体化;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甚至延续到今天。
※周天子是大宗,其余均既是大宗,又是小宗。
(如诸侯在其领地里是大宗,但相对周天子来说,又是小宗)
二、小农经济
形成:春秋战国。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评价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
积极: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①、比较稳定;②、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③、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即明清时期,小农经济日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①、规模小,阻碍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阴碍近代社会发展;②、非常脆弱,很难保证税收;③、容易引发生态矛盾。
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三、百家争鸣
(一)儒家思想的形成:
1、春秋晚期孔子创立:
(1)孔子生平和地位:①春秋晚期鲁国人。
②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世尊为“至圣”。
(2)主要思想:
A.哲学思想:核心思想“仁”。
①何为仁?(仁者爱人);怎样才能实现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如何评价孔子“仁”思想?a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b仁者爱人的爱是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爱有差等(爱是有差别和等级的,这一点与墨子的兼爱不同)B.政治思想(政治主张):①为政以德(德治),以德治民(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体现孔子思想的进步性,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②主张克己复礼,强调贵贱有序。
(什么是礼乐制度?——西周初期建立的一套维护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的制度。
孔子为什么要求恢复周礼?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面对礼崩乐坏的残酷现实,为维护和挽救奴隶制度,缓和阶级矛盾提出)。
——体现孔子思想中落后、保守的一面(开历史的倒车)。
③自然观: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体现其人本思想)。
C.教育思想:①首创私人讲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②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的范围。
D.伦理观(人性论):性近论
E.晚年整理古籍(“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统称“六经”),传承文化。
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改造:蔚然大宗
(1)孟子:亚圣
①政治思想:主张实行“仁政”;(将孔子抽象的“仁”的思想发展为施政的具体措施:“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②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但并不能表明孟子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只是一种统治策略)。
③伦理观:主张性本善。
性善论是孟子仁政主张的理论基础。
(2)荀子:
①政治思想:施政用“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②民本思想:提出“君舟民水”思想;
③伦理观:提出“性恶论”,强调用礼乐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④主张礼法并施。
(人性本恶,如用礼乐无法规范,则使用强硬手段)
⑤哲学思想: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强调“天行有常”,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二)其他学派思想:
1.道家:
(1)老子:
①哲学思想:a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核心);b强调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c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方面转化的规律,蕴涵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②政治思想: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2)庄子:①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齐物论);②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逍遥)
2.墨家:创始人墨子,代表小生产者利益。
(1)特点:
①学术团体以纪律严密著称。
②推崇夏朝的政治,具有苦干和自我牺牲精神。
(2)主张:
①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人。
(爱无差等,有别于儒家的仁者爱人)。
②非攻:反对战争。
从这点看,墨家与儒家都主张建立和谐社会。
③尚贤:墨家的治国主张。
④提倡节俭(非乐、节葬、节用等)。
4.法家思想
代表人物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①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②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③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因时变革主张。
(4)影响:
①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国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
②汉代以来,其法制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③韩非子的理论受到当时统治者的推崇,这是因为:法家思想具有务实和进取精神,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变法确立封建制度;法家思想主张实行君主集权,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为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备受推崇。
【拓展探究】
1、商周政治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商汤的“德政”、西周建构的分封体制及与其配套的观念成为儒家思想的政治渊源。
(1)商汤“德政”对儒家思想的影响
商汤讨伐暴虐的夏桀,灭夏后建立商朝。
商汤以仁德治国,他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任用贤臣。
“网开三面”的历史典故反映了商汤仁德治国的思想。
商汤“德政”成为儒家“仁”和“仁政”思想的历史渊源。
(2)周代天命观对儒家思想的影响
周天子承受天命治理天下;天命无常,惟德是亲,天命只选择对人民有益的君主,委托这位君主治理世界。
统治者只要有使民归顺的“德”,就会“天命”所归,若要天命长久,就应“敬德保民、明德慎罚”。
这就是周代的天命观。
这成为儒家民本思想的渊源。
(3)宗法和政治对儒家思想的影响
周代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宗族不但是生活生产的基本单位,而且与国家行政系统相结合,构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法文化。
春秋战国以来,宗法分封制崩溃,但其核心的宗法观念与家国一体的传统,逐渐嬗变成为皇位嫡长子继承制、贵族世袭爵位、父权家长制等封建制度。
“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
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这种同质联系。
(4)伦理政治为儒家思想奠定基础
周代的封建制度,是分封亲戚“以蕃屏周”;所有的封君,不仅权力来自周王,而且他们能否获得天命的眷顾,也必须经过大族长周天子的媒介,才能上达天听。
于是,政治权力的分配、亲属关系的网络,两者迭合为一,政统和宗统是两个网络迭合。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特征
(1)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分封制逐渐崩溃,开始出现郡县制,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制贵族政治向封建的官僚政治演变。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
(3)思想:礼乐制度崩溃,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在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4)教育:西周到春秋,教育一直被贵族垄断。
春秋后期,私学兴起,平民阶层加入了知识分子队伍,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