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声音
7年级感受声音实验
![7年级感受声音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6a6689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9.png)
7年级感受声音实验
案例一:
用两根手指触试喉咙处,轻轻发出“啊~~~”的声音,体会手指的感觉。
案例二:
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
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声是由物体的振动( vibration)产生的。
以上实验中为了感知实验现象,体会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案例一用手感觉人们发声时声带在振动。
案例二通过观察振动音叉溅出的水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以上两个实验都是把不容易观察的现象,转化为容易感觉或观察的现象,这是学习物理学最常用的方法,被称为“转换法”。
拓展知识:
固体振动产生声音,液体、气体振动也能产生声音。
小溪哗哗的流水声,瀑布巨大的倾泻声等等,都是水振动产生的声音。
吹长笛、唢呐等管乐时,是长笛、唢呐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
当刮大风是人们常常用“大风呼啸”来描述风的大小,这是空气振动产生的声音。
上述例子说明,液体、气体振动也能发声。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太空中没有空气,哪怕离得再近,航天员也只能通过无线电进行交谈,证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对声音的感受作文450
![对声音的感受作文450](https://img.taocdn.com/s3/m/1e76244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3.png)
对声音的感受作文450
每天,当我们静下心来,用心去聆听周围的世界,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小鸟的叫声、树叶的飘落声、小贩的叫卖声······今天,我们就聆听了大千世界赐予我们的声音。
首先,我们要到室外去倾听。
我们齐刷刷地排好队,在班长的带领下走出教室,我们来到屋檐下,闭上眼睛,一阵“呜呜”的声音传入我的耳畔好似轮船正准备开启,过了一会儿,从“呜呜”声中隐隐约约听到了“叽叽”的声音,我仔细地一听,我想是小鸟在枝头鸣叫,那声音仿佛在说:“下雨啦!下雨啦!这雨下得那么柔和,可真舒服呀!”忽然,我又听到树叶在风中“沙沙”响,我的眼前立刻浮现出一幅画面:一片片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可美了。
这么多的声音一起响着,汇成了一首动听的交响曲。
我们听完了室外的声音,接着,我们就听听室内的声音吧!我们闭上眼睛,刚开始,我就听到“滴滴”的声音,我心想:是不是那个同学带了手机,他(她)的妈妈发短信呢?我刚想完这个问题,“踏踏”的声音就随之响起,我猜想是老师走动的脚步声。
最后就是椅子的摇晃声了,那“吱吱”的声音让我肯定是那个同学管不住自己的屁股,让屁股摇晃着椅子,使得椅子发出“吱吱”的声音,真难听!
声音有的好听,有的难听,都会穿入我们的耳朵,但如果世界没有了声音,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枯燥乏味。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e0cccd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44.png)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感受声音》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根底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严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的《感受声音》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
[德育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依靠听觉激发美感情绪,而到达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
[智育目标]:2、通过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声音节奏的认识与表达。
运用线、形、色等诸因素的重叠来表达听觉感受。
[素质开展目标]:让学生依靠听觉激发美感情绪,而到达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启发学生感受声音的旋律和节奏[教学难点]:让学生听音乐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不同风格的音乐学生活动设计听声音表达自己的感受1、导入阶段:(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选择节奏轻柔的轻音乐和节奏强烈的迪斯科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
(学生小组讨论对音乐的感想)轻音乐感觉柔和、优美、甜润、流畅;迪斯科音乐感觉坚硬、热烈、紧张。
2、开展阶段:启发视觉表现。
如果把这种感觉用线来表示,(学生小组讨论)哪些线感觉硬,哪些线感觉柔软?直线有硬的感觉,曲线使人感到柔和,用线表现节奏如同音乐的节拍,有上下、强弱、长短、起伏变化。
由线组成的形有几何形和自由形,通过点、圆、方、三角等根本形,产生规律的运动节奏。
其根本方法是:数量的变化、位置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
由此产生各种缓慢、剧烈的运动节奏。
给人流动、滑行、奔驰、激荡、升腾的感觉。
3、探究阶段:(欣赏抽象绘画作品)康定斯基(俄)用圆表现宇宙空间和星系的相互作用。
用飘带式和漂浮体造型表现一种活泼、游动不定的、变幻的感觉。
马列维奇(俄)用直线组成的一个个图形,形成了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
4、启发创作阶段:闭上眼睛听音乐,根据乐曲节奏想象出现的图形,也可以根据乐曲中的乐器奏出的乐音创造符号进展表达,符号需有大小、位置、方向的不同变化。
感受声音小学美术教案
![感受声音小学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18c44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4.png)
感受声音小学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感受声音的多样性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现自己对声音的感受。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2. 声音的多样性3. 美术表现声音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感受声音的多样性和魅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现自己对声音的感受。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声音的素材,如音乐、录音等。
2. 学生准备绘画、手工制作等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音乐或录音,引导学生关注声音,引发对声音的好奇心。
2. 探究:教师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声音的传播,如两个人互相敲击物体,感受声音的传递。
3.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声音素材,如自己录制的声音、收集的声音等,并分享自己对这些声音的感受。
4. 创作: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选择合适的表现方式(如绘画、手工制作等)来表现自己对声音的感受。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声音作品。
5. 评价: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对声音的感受和表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如参观音乐厅、剧院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场所中的声音表现。
2.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声音的奥秘和应用。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声音,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出来。
2. 家长协助学生收集家庭中的声音素材,如家人间的交流、家务活动等,让学生尝试创作家庭声音作品。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感受声音》导学创意
![《感受声音》导学创意](https://img.taocdn.com/s3/m/44a4e23310661ed9ad51f395.png)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感受声音》导学创意福建省厦门五缘实验学校朱其凡邮政编码361015电子信箱一、教案背景1、教材出处: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美术》2、教授对象:小学三年级下半学年学生3、学科:美术4、课型:造型•表现5、课时:1课时6、学生课前准备:(1)在百度MP3中收集自己喜欢的音乐(2)自备绘画工具二、教学课题:《感受声音》遵循美术规律,以感受声音入手,引导学生从音乐中感悟抽象画的创作原则,课堂教学以美术基本语言为立足点;建立“赏析——探究——理解——实践”的课堂教学主线,让学生通过听觉,肢体语言,视觉,进一步探寻抽象绘画的审美特点。
三、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旋律如同斑斓的色彩,运用绘画的手段描绘对音乐的感受。
音乐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经历中领悟美术的独特美。
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美术基本造型语言。
②能够借助美术的基本语言说出对音乐的感受。
③运用美术基本语言,绘画出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①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找到用绘画表达声音的方法。
②运用比较欣赏的方法,找到用绘画表达声音的规律。
③通过探究性学习找到我要如何用绘画的途径表达声音带来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感受声音,启发学生大胆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②提高学生对抽象风格表达感受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积极乐观的心态。
4、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学会运用点、线、面、色表达对音乐的感受(2)教学难点:能抽象表达出音乐的情绪四、教学方法1、教学创意:本课以课程标准为根据,以情景式教学、探究性学习为主要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引导学生将教学内容与音乐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美术知识与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与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情境中探究合理运用美术语言表达个人情感的抒发方式。
感受声音小学美术教案
![感受声音小学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85d37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f.png)
感受声音小学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感受声音的特性。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美术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2. 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3. 美术创作:以声音为主题,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法进行创作三、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的理解2. 声音特性的认识和区分3. 美术创作中声音主题的体现四、教学难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的运用2. 声音特性的体现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实验器材:鼓、锣、尺子等3. 美术材料: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水等4. 视频资料:声音实验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特性,如音调、响度、音色。
二、新课(10分钟)1. 教师讲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验,感受声音的变化。
2. 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声音特性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音调、响度、音色。
三、美术创作(10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以声音为主题,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法进行创作。
2.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创意、技巧等方面。
五、总结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以及声音特性的重要性。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3.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声音,运用美术表现声音的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讲解、创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感受声音的特性。
在美术创作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以声音为主题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doc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20d207632b160b4e767fcfb9.png)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执教: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金丹实验学校罗团结教学内容:小学三年级下册第6课《感受声音》教学目的: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听觉中,激发美感情绪,从而达到音乐与美的共鸣;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并进行大胆创作。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声音,并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把粗象的声音具体化教学准备:1、学具:油画棒、水彩笔、纸2、教具:不同类型音乐(轻音乐、交响乐、DJ音乐、噪音备选曲目:忐忑、说唱脸谱、冰河世纪、蓝色多瑙河、百鸟朝凤),颜色卡片,油画棒,纸教学过程:1、音乐欣赏引入: 5分钟(环节一师生共同感受音乐)师:同学们,今天上课的气氛好像很紧张啊~让我们一起放松一下好不好,MUSIC!(点击课件,音乐有煽动性,淡入)一起闭上眼睛来感受,也可以跟随音乐的节奏、旋律做一些自己想做的动作来释放心中的烦恼和紧张。
(要求师有很强的煽动影响力,有力的语言和大胆的身体动作)(环节二共同交流感受)师:同学们的舞蹈动作很优美啊,(指名同学,可以用以下三种口语问)刚刚我们一起听了这段音乐有轻柔的,劲爆的,还有一些嘈杂的,你心情怎样?或者说你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或者说你听了这段音乐联想到了什么?生:1……生:2……(注意要及时肯定学生)(环节三师小结)师:同学们的声音感受能力,想象空间也相当丰富,今天我们就在美术课堂上共同感受声音,看看声音和我们的画笔之间到底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好不好!请同学们打开美术课本第6课《感受声音》师板书课题《感受声音》2、游戏探究:(听音辨色)6分钟师:要想解开声音和画笔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先让我们做个小小的测验好不好~啊,生:好师:请大家一起看大屏幕,(出示游戏名称、游戏规则)今天我们测验的名称叫做“听音辨色”,大家通过听到的一段音乐进行内心感受,然后用最快的速度举起你在音乐中所听到或感受到的颜色。
(师以小为单位准备五组色牌)看看谁的反应快,谁的感觉最特别……are your reader~~~~你们准备好了吗?游戏开始(教师点击课件4个曲子)辨色完成,请同学谈谈所举颜色的理由a第一轮辨色……轻柔的音乐像无垠的大海和广阔的蓝天b第二轮辨色……强劲的音乐像开运动会c第三轮辨色……欢快的音乐像唱游于迪士尼乐园d第四轮辨色……沉重的音乐像可怕的噩梦师小结:热情奔放的音乐颜色可以用红,黄表现,轻快的音乐可以用黄、绿表现,嘈杂的音乐可以用黑、紫色表现。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说明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4c850f5f705cc1755270926.png)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说明大家好,下面我对《感受声音》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本节课《感受声音》是鲁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三年下册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
同时本课也属于美术与音乐整合课。
本课在设计教学时,目的是让学生去感受声音带来的美感和震撼,利用感受的声音进行美术创作。
课堂是教师生命力的所在地,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美术课堂生活中去品味艺术,让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审美体验和身心交感的活动场所。
本堂课的设计是通过一条主线、四个环节来贯穿始终的。
一条主线是整个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声音带来的震撼与利用感受的声音充分展开想象进行绘画创作。
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导入阶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欣赏两首截然不同的音乐,让学生对不同的音乐体会不同的感受。
课的第二环节是认识阶段,通过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感受,同时让学生通过图片进行声音的联想。
第三个环节是总结升华阶段,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不同声音带来的不同感受,并用不同的画面进行的表往。
第四个环节是课堂拓展总结阶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对美的延伸,让学生充分地利用其他各种资源,将内心对声音的感受及感动的表达方式给以更完美的发挥。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要接思维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
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阶段。
学生对美术充满了兴趣,在对点、线、面、色彩的认识仅停留于基础的造型训练中。
而这节课结合音乐,通过直观感受声音启发学生有意识的对这些基本造型元素进行组织,展开想像,表现最真切、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点、线、面、色彩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我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从各种类型的音乐中吸取灵感,用心感受声音带来的美感和震撼。
认识点、线、面和色彩的表现方法,在欣赏声音的过程中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
《感受声音》说课稿
![《感受声音》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94b5f1658fb770bf78a553d.png)
《感受声音》说课稿北海马寨小学李伟玲课题:感受声音(一).说教材和学情:说教材:《感受声音》这节课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五课的内容,属于美术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范畴。
声音不仅仅是与外界沟通的一种载体,更是一种听觉艺术。
这一课把音乐与美术有机结合起来,从美术这个独特的视角去诠释声音,尝试在声音里感受点、线、面及色彩的美术语言。
并运用这些造型语言,以作画的方式去表达音乐所反映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也为下一课继续学习第六课《迷彩服》奠定基础。
说学情:在这一课之前,学生对点、线、面、色彩的认识仅停留于基础的造型训练上。
而这节课结合音乐,通过直观感受启发学生有意识的对这些基本造型元素进行组织,展开想像,表现最真切、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点、线、面、色彩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层面,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二).说教学目标、重难点:根据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认知目标:认识点、线、面和色彩的表现方法,在制造、捕捉、欣赏声音的过程中体验音乐带来的情感。
2、能力目标: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用点、线、面和色彩将音乐传递的情感表现出来。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艺术修养。
3、情感目标:感知生活中的声音,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
培养学生热艺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初步掌握运用点线面色彩表达对音乐感受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不同的造型元素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音乐感受。
教具准备:教具:课件、各种声音素材、音乐、小道具、学具:彩色笔或油画棒、画纸(三).说教法:为了实现本课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语言激趣法:运用充满童趣的儿化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变得鲜活充实有趣味。
2、游戏法: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是艺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感受声音小学美术教案
![感受声音小学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a84ed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d.png)
感受声音小学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感受声音与美术的结合。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与美术的关系2. 美术作品中声音的表现3. 声音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声音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学会运用声音元素进行美术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声音与美术作品有效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表现。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声音与美术相关的案例、作品等资料。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声音与美术结合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声音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声音与美术的关系,阐述声音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具体的声音与美术结合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声音元素。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美术创作,尝试将声音元素融入作品中。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声音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和创新。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声音与美术结合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2. 邀请艺术家或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创作中如何运用声音元素。
七、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和声音元素的运用情况。
2.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3. 学生对声音与美术结合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2. 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家工作室,深入了解声音与美术结合的作品。
2. 开展美术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将声音元素融入作品之中。
感受自然的声音作文(精选4篇)
![感受自然的声音作文(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d134d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0a.png)
感受自然的声音作文(精选4篇)【感受自然的声音篇一】如果我们身临其境用心去体会,领会大自然的话,你会猛地发觉原来世界每个角落都有生命,都有语言。
现在,让我们一起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了解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为生命增添的乐趣。
听,多么美妙的歌声“叽叽喳喳,叽喳叽喳……”这是黑色的小燕子在向我们诉说春天快要来临。
“轰隆隆……”一声声春雷响起,宣告着春的使者的到来,柳树发芽,青草萌生。
一阵春风拂过,柳条随风而起,仔细听,或许你会听见柳树萌芽的声音。
唐代诗人孟襄阳有句诗曰:“处处闻啼鸟。
”可谓是妙哉甚哉!“知了,知了……”一声声蝉的鸣声揭开了夏的面纱。
稻田里,青蛙在奏响着欢乐交响曲,仿佛在为夏的到来接风洗尘。
忽然,一阵狂风大作,六月的天就好似那娃娃的脸说变就变,窗户被风刮的噼里啪啦的直响,“轰隆”一阵雷声响起,紧接着,一颗颗豆大的雨滴铺天盖地的压下来,打在窗户上,道路上,小水洼里,“噼啪,噼啪,咕咚咕咚。
”雨风雷又奏起来三重奏,演绎起奇妙的音乐。
一阵秋风浮出,树叶被风吹的簌簌直响,天空中大雁排成人字形,发出一声声叫声,有序的向南飞去,稻田里,收割机的轰隆声,人们的呼喊声又合奏了一首丰收交响乐。
北风的呼啸,暗示着我们冬的到来。
孩子们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发出欢快的笑声,人们踩在雪上,“吱嘎吱嘎,”冬也在向我们展示着他的魅力。
大自然的声音是丰富多彩的,有时是美妙的,有时是恐惧的,有时更是不可思议的,只是咱平时没留心观察罢了,还犹豫什么?让我们一起去亲近大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或许你我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感受自然的声音篇二】远离了城市的喧闹,我回归了自然,倾听着她美丽的声音。
听,风儿的声音。
调皮的风儿坐在高高的绿树枝头,与玲珑的绿叶一同唱出一曲优美的小曲。
“沙拉拉,沙拉拉;”伴着鸟语虫鸣,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
听,流水的声音。
清澈的泉水不停地唱着歌,日日夜夜的奔驰着,“哗——哗——”仿佛是水与风的酬唱应答,水与石的温和争辩;或者是水自顾自地自吟如歌与沉默无言。
小学美术《感受声音》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美术《感受声音》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bea3bb6c77da26925c5b032.png)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及反思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用心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震撼,从各种风格、类型的音乐中吸取灵感。
2.从各个方面、多种形式感受和表现音乐。
3.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综合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表现形式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创作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
4.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大胆表现的习惯。
教学重点:准确表达不同风格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大胆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感受。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表现形式抽象的表现音乐感受。
课前准备:1 .学生准备:美术作业纸、彩笔、油画棒、彩色纸等。
2 .教师准备:包含多种声音和音乐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初步感受声音的美妙我们有了眼睛可以看到多彩的大千世界,有了嘴巴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耳朵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精彩呢,让我们闭上眼睛用耳朵聆听……(出示课件,播放风吹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小鸟清脆的鸣声,清澈的流水声,老虎凶猛的吼声,婴儿的啼哭声,两只坏狗打架的声音,优美动听的小提琴曲。
)听了这些声音,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是呀,多么奇妙的声音,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才使得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
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有旋律、有节奏的声音——音乐。
出示课题:感受声音二、深入感受、表现音乐1.走进音乐的世界,让我们一起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舞动我们的手脚,跳出你心中最美的舞姿。
连续播放三段音乐:轻柔的《致爱丽斯钢琴曲》、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和一首刺耳的摇滚音乐。
师生听音起舞,用身体的语言表达音乐感受。
2.同学们跳的真起劲,这三段音乐你最喜欢哪一段?说说你的理由。
A:《致爱丽斯钢琴曲》生:我喜欢它的优美动听……,师:你用了好多漂亮的形容词,说的真好。
当你欣赏这段音乐的时候,会在你的眼前浮现怎样的画面?师:有谁能用一种表情来表现这段音乐?把它画在黑板上。
(一生在黑板上画)哦,是一个(恬静)的笑脸。
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师:拿出你的笔,尝试着用线条来表现你对第一段音乐的感受。
感受大自然的声音作文
![感受大自然的声音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aa8973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c.png)
感受大自然的声音作文
感受大自然的声音
自然是大自然的创造,它是一个充满动态和生机的世界。
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有着许许多多的生命,像风、水、火、地、木等元素。
它们都有着独特的声音,让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魅力。
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
比如说,鸟儿的鸣叫声,瀑布的轰鸣声,风的吹拂声,蝉的鸣叫声等等。
这些声音都是自然界中的声音,它们丰富了自然的韵律,让大自然变得更加生动和丰富。
当我们在大自然中静静地倾听这些声音时,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之处,而且可以让我们放松身心,获得平静的感觉。
这种感觉就像是身处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让我们更加接近自然,也更加接近自己的内心。
同时,大自然的声音还可以带给我们启示和感悟。
比如说,风的声音告诉我们坚强和毅力,瀑布的声音告诉我们勇气和激情,蝉的声音告诉我们坚持和信念。
这些声音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自然。
总的来说,感受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种非常美妙和深奥的体验。
通过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和生命的本质,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和魅力。
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感受它的声音,感受它的美丽和魅力。
感受声音震撼人心,实验掌握声音基本原理—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感受声音震撼人心,实验掌握声音基本原理—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eda94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d.png)
感受声音震撼人心,实验掌握声音基本原理—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通过感知声音的方式,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能力。
2、掌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3、观察、思考、实验,培养幼儿实际动手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准备:1、备课材料:声音感受、分贝音量仪、扬声器和跟踪光标等。
2、场地准备:排练室或室外空地等。
3、其他准备:能循环放送音乐的音乐播放器等。
三、活动流程:1、引入:让幼儿感受美妙的音乐旋律,引导幼儿认识音乐,从而感受声音的魅力和重要性。
2、理论概念讲解:介绍声音的定义和产生原理,声音是振动引起的空气的传播,帮助幼儿了解声音的基本原理,并与平常生活中的发声器官联系起来,加深幼儿对声音的理解。
3、实验探究:将幼儿分为小组,让小组内的成员相互使用分贝音量仪测试出个人的音量大小,进一步帮助幼儿认识到声音的大小和音量的区别,同时还可以让幼儿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4、探究过程中,将分贝音量仪放在扬声器旁,让幼儿尝试调整音量,观察室内分贝值的变化,进一步了解声音的传播、干扰、强弱等特性。
5、结语: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掌握了声音的基本原理,加深了声音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同时还锻炼了幼儿的团队协作、观察思考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四、实际应用建议:1、声音是生活中的重要元素,教师应该将幼儿的生活与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将知识融入到生活中。
2、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图片、故事、实验探究等,向幼儿传达声音的相关知识和实际应用。
3、在日常实际应用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开展有关声音的活动,比如听音乐、演唱、DIY简单乐器等,增强幼儿对声音的认知并激发他们对探究世界、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五、教学反思:本次活动通过课前音乐播放引入声音的基本感知,让幼儿逐渐认知到声音的存在和重要性;在理论概念讲解中,教师采用具体生活场景的描述方式,增强幼儿对声音原理的理解和记忆;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让幼儿亲身参与体验,学会基本实验操作,并初步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干扰等特性。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实用18篇)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实用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6e222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7.png)
感受声音教学设计(实用1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感受声音教学设计(实用18篇)教学计划应该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科学的教学过程安排。
小学三年级作文《感受声音》500字(共9页PPT)
![小学三年级作文《感受声音》500字(共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07d88894960590c69fc3761b.png)
衣服下来吃饭,多吃饭才有营
养,学习才能好,吃完饭赶紧去
上学!
关键词:要是,每天,迟到,有点,
不耐烦,知道,姥姥,开始,唠叨,赶快, 衣服,下来,吃饭,吃饭,营养,学习, 才能,吃完饭,赶紧,上学。
小学三年级作文《感受声音》
姥姥 ”我对
说:“亲爱的姥姥,
大神 美丽的
,您能不能别再唠叨
耳膜 了?我
都快掉了。”我不说
再见
小学三年级作文《感受声音》
到现在我脑子里还在回旋着您的 唠叨声。我知道这种声音的出 发点是您对我的爱,但能不能不
要总让我沉浸其中呢?
关键词:现在,脑子里,回旋,唠
叨,知道,这种,声音,出发点,不能不 要,沉浸,其中。
小学三年级作文《感受声音》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 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 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时候 ”这个
我的头都快爆炸了,
赶紧背么,还
不去写作业,看看人家的孩
子 礼 ,一回家就写作业,还懂
貌……”我只好捂着耳朵钻进房
间去写作业了。
关键词:这个,时候,爆炸,赶紧,
背上,书包,逃出,家门,放学,回家, 进门,姥姥,发功,干什么,作业,看看, 人家,孩子,回家,作业,礼貌,只好, 捂着,耳朵,钻进,房间,作业。
还行,我一说,姥姥又爆发了:“耳 膜掉了才好,我每天给你说这说那,
耳朵 口干舌燥的,你还是左
进右
时候 耳朵出,到底什么
才能长大
啊!
关键词:姥姥,亲爱,姥姥,美丽,
大神,不能,唠叨,耳膜,还行,一说, 姥姥,爆发,耳膜,每天,口干舌燥,还 是,耳朵,耳朵,到底,什么,时候,才 能,长大。
小学美术《感受声音》教案
![小学美术《感受声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b6521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b.png)
举例解释:
-在讲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可以通过实验如敲击音叉、放置在水中观察水波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声音的振动和传播。
-在探讨声音的多样性时,可以播放各种乐器的声音,让学生分辨并描述其特点,强化对音色、音调的理解。
2.教学难点
5.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了解声音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运用,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高人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及声音需要介质传播的基本原理。
-声音的多样性:识别不同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特点,如音调、音色、节奏等。
-声音与情感表达:掌握如何运用声音的高低、强弱、节奏等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鼓励学生运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发展个性化的艺术表现手法,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探索声音与情感表达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尝试不同的声音组合,培养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声音创作,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增强团队精神。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声音表达情感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用不同的材料振动产生声音,观察其音色、音调的变化。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多样性以及声音与情感表达的关系。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教案《感受声音》
![教案《感受声音》](https://img.taocdn.com/s3/m/cae8c08902d276a200292ee6.png)
美术学科优秀教案单位君山路小学年级三姓名褚衍丽《感受声音》教材分析:声音不仅是和外界沟通的一种载体,更是一种听觉艺术。
音乐带给人的感受也可以用视觉的语言来表达。
这一节课把音乐和美术有机结合起来,从美术这个独特的视角去诠释声音,尝试在声音里感受点、线、面及色彩的美术语言,并运用这些造型语言,以作画的方式来表达和反映声音里所包涵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也为下一课学习《迷彩服》奠定基础。
美术学科优秀教案单位君山路小学年级四姓名褚衍丽《双胞胎》课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一组对称的人物或动物。
3、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表现对称的人物或动植物。
教学难点用自己适合的方法创作对称的物体。
教学准备师:范作、彩色纸、剪刀、水粉颜料、排笔等工具材料。
生:彩色纸、剪刀、胶水及绘画工具。
教学意图对称是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重要法则,它的图案有一定的含义,常代表平衡、和谐,具有优美、庄重的美感。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对称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创作一幅有主题的画面,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欣赏范画,引入课题1、师出示几幅范画:观察画面,说说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图案是对称的。
)2、引入课题:物体相同部分有规律的重复,就是对称。
对称有单个形体的对称,如蝴蝶、剪刀等,也有两个以上的物体相互对称,它们就象双胞胎一样。
这节所要上的主要是指两个物体间的对称。
出示课题——双胞胎让学生明确课题《双胞胎》与本课学习内容的关系。
二1、小组讨论:回忆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对称的情景?(双人跳水、对着镜子练体操、花样跳水、两个小朋友对面做游戏、打乒乓球、物体在水里的投影等)2、感受对称 ---------- 对称的艺术舞蹈,戏剧音乐美术三、引导对称的表现方法1、观察课本范例,说说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双胞胎”的?(生说)2、师小结课本表现对称的方法:(1)对折剪(如“游戏”)(2)对折印(如“长颈鹿”)(3)对折画(如“新疆舞”)3、进一步引导表现对称的方法: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你还有什么方法?(生说)4、师小结其它方法的应用:铅笔拓印、复写纸……让学生自己发现对称的表现方法,并动脑思考,拓展其他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感受声音》
课程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体会生活中的声音和音乐的感受。
2、从各种类型的音乐中吸取灵感,用心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和震撼
3、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利用感受到的音乐进行创作。
4、用点、线、面和色彩将音乐给予你的特别感受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通过感受声音,能够体会并表达,能用美术的画笔去表现!
教学难点:对不同声音的多元感受及表达,抽象画面的丰富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上课,在美术课上同学们总能用灵巧的双手画出精美的图画,那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闭着眼睛看”,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播放锣鼓的声音)。
你听到了什么?
生:锣鼓
2、师:那听了这喜庆的锣鼓声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很高兴的事,过年了,开业典礼、热闹、喜庆。
3、师小结:老师也有这样的感受,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多的声音,只要你认真聆听,会给我们不同的感受,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声音”。
(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
1结合前面的美术知识:点(圆圈、大点、小点)、线(长直线、短直线、曲线、折线、乱线等粗细不同的线)、面(正方形、圆形、不规则图形),聆听2种比较典型的声音,询问其不同表现形式的原因。
(一)美来源于生活中(画面的骨架)
1、水流的声音
师:这节课首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生活的两种种声音,认真听,看能给你什么样感受?咱们来听第一种声音。
(播放水流的声音)
师:听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小河流水的声音,快乐的感觉,很美。
师:老师也有这样的感受,相信同学们也是,那同学们用点线面的形式把你的感受画出来吧。
师:从点、线、面的角度去点评(板书)
师:悦耳的流水声,让我们有轻松愉悦的感受,那下面的声音让我们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播放堵车的声音)
2、城市汽车堵车的声
师:大家感受到了什么
生:很乱,有很多汽车;好像堵车了。
师:那你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师:汽车鸣笛声我们听着刺耳,心情也变的非常急躁,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人们焦急的上下班的情景,那大家把你感受画下了吧。
师:(点评、板书)汽车鸣笛声让我们很急躁,但是为了安全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相互谦让才能让交通更畅通。
小结:点、线、面不同形式的组合能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老师发现这两种声音给了同学们不同的感受,同学们画出来的点和线也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
所以说,点、线、面不同形式的组合能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二)美术作品和音乐的完美结合(画面的颜色感受音乐作品中的声音,谈心情,并通过体会,找到色彩联想,从而联系与美术作品相对应的感受。
1、师:生活中的声音千变万化,有潺潺的溪水,有悦耳的鸟叫,当然也有机器的轰鸣和汽车的鸣笛声。
下面让同学们刚才烦躁的心情,舒畅一下,我们将一同进入更高层次的声音系统之中,这就是音乐,我们进行个小游戏“听音乐选作品”,先来听第一段音乐!(播放《故乡的原风景》)
师:(音乐进行中)闭上眼睛,感觉自己现在在哪?心情是怎样?好好感受一下吧
师:(音乐结束)请看大屏幕,把你刚才的感受融入的你眼前的美术作品中,选出最符合你感受的一幅画?先说自己的感受?:
师:那一幅作品跟音乐给你的感受相同。
师:。
那你能说出你选择这幅作品的理由么?
师:老师在这幅画里也感受到了清新淡雅,跟音乐里的受非常接近(绿色、蓝色)。
2、我们再来听下一首音乐会有什么感受?(播放《二泉映月》)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景、黑色、灰色)
师:如此多的悲伤交织在一起,让听众非常伤心,哪幅作品最符合你悲伤的心境师:凝重深沉的色彩。
(灰色)让我们感受到忧伤、悲情,让人产生了同情。
再3、听下一曲音乐(播放《春节序曲》)
师:这曲音乐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春节、春晚。
师:春节让我们一家团圆,非常的幸福。
这些节日大家看到了什么(红灯亮,红春联,红色的鞭炮、红包)
师:这位同学选择了红色为主题的这幅画,展现了这位同学的感受。
听到这喜气洋洋的音乐,红色的灯笼亮起来,快乐的秧歌队扭起来,贴春联,放鞭炮,还有同学可以得到大红包,到处倒是红红火火的中国红。
(三)欣赏大师作品
1、吴冠中《春如线》吴冠中洒上去的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墨点,却不可思议地使整个画面充满流动的韵律。
在色彩的使用上,吴冠中同样做到了既简约、又精确,画中色彩既少且淡,画中的几点红,与画面右下方的一方印章,巧妙地使整个画面达到了完美的平衡,山头的淡绿,使画面充满生气。
2、《百老汇爵士乐》明显地反映出现代都市的新气息。
依然是直线,但不是冷峻严肃的黑色界线,而是活泼跳动的彩色界线,它们由小小的长短不一的彩色矩形组成,分割和控制着画面。
依然是原色,但不再受到黑线的约束,它们以明亮的黄色为主,并与红、蓝间杂在一起形成缤纷彩线,彩线间又散布着红、黄、蓝色块,营造出节奏变换和频率震动。
它既是充满节奏感的爵士乐,又仿佛夜幕下办公楼及街道上不灭灯光的纵横闪烁。
三、教师示范
1、师:同学们对声音抽象的表现和理解,可以如此贴切和生动,不得不让我佩服!看你们的表现,老师也想表达对一种声音的感受,那就是同学们在学校一天的感受。
(老师示范)绿色的短线是同学们早晨向老师问好的声音!蓝色的远点是同学们上课回答时清脆的声音,这些鲜艳的曲线条交叉在一起是什么啊?是同学们课间
十分钟的时间,可以听见同学们嬉戏打闹快乐的声音,但是也影响了别的同学的休息,这样可不好,希望同学们改正,最后是的用直线穿插整个画面,这是同学们排着队伍向
老师和同学告别放学回家的声音。
看!一幅“我的一天生活”老师画完了。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及时表扬优秀作业
作业自选超市1:把你记忆深刻的声音画成一幅画。
作业自选超市2:听音乐,选择音乐里的声音把它画成一幅画
五、讲评作业,先互评,再自评,教师提炼,从点线面色情绪等方面评价
1、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贴在黑板上展示
2、让同学起立互相评论,选出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说出理由
3、让同学自告奋勇的起了讲解自己的作品
4、老师从“点、线、面”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总结提升(草原的原风景)
师:当我们感受了声音、体会了情感,并用画笔表现出来之后,这节课便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瞧瞧这些优秀的作品,不就是一首精彩的生命交响曲么?它是同学们共同凝结的声音谱写而成的,在我们聆听声音的同时,又一次感受到了心灵成长的历程!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聆听那些美妙的声音,你的生命也将像今天的课堂一样异彩纷呈!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会了不仅要去聆听声音,更应该用心去感受声音,用你五彩的画笔描绘声音点缀生活。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