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答“钱学森之问”
试论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之我见【内容摘要】本文针对“钱学森之问”,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求解“钱学森之问”,应该从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方面去分析。
内在原因包括学生素质较低,学生抵御社会诱惑的能力较差等;外在原因包括现行教育体制缺乏创新的土壤,部分教师水平低下等。
不管主客观原因如何,学生自我的勤奋努力才是成才的最关键因素。
【关键词】素质低诱惑大缺乏信仰缺乏兴趣偏科教育体制教师水平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求解“钱学森之问”,我认为可以从大学生自身和教育体制两个方面来寻找答案。
一、内在原因民国时期和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大陆,无论是在意识形态方面,还是在基础教育、价值观念、科学技术等领域差异显著。
所以社会形态和社会意识的演进,必然造就了不同于民国时期大学生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青年。
而新时代青年身上的某些不利于学生生长发展的特点与恶习,加上整个社会大背景下轻人文精神、重物质利益观念的蔓延,是当代中国缺乏大师的重要原因。
首先是大学生素质偏低。
这里所指的大学生素质低下,并不是针对个体的学生而言,而是特指大学扩招以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
民国时期,办学的高等院校很少,同时受到家境、地域、历史文化传统等等众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进入大学的门槛非常高,所以能够进入大学的学生那可真是凤毛麟角。
根据《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的教育部分可以知道,1936年全国公私立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校加起来也不过110所左右,另一个数据是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到1937年的四十年间,总共也只有不到11万名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生。
民国时期这种学校少、入学几率小的现象当然是有利有弊的。
浅谈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什么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生前的疑问,也是钱老的临终遗言。
何谓杰出人才?应该是指世界级的、在全世界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应该是能和“三钱”相提并论的人才。
三钱则是指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钱老对此问题的回答2005年7月30日,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 那么什么样的办学模式能够培养出杰出人才来?上个世纪30年代钱老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模式。
“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关注钱学森之问真正让“钱学森之问”成为舆论的焦点,源于2009年11月11日的一封公开信。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发出公开信的11位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几天前,我们满怀悲痛送别了钱学森老人。
作为一代科学大师,钱老对国家民族、对科学研究、对青年人才、对科学道德的挚爱,感动了全民族。
他的崇高人格和科学精神就像一座灯塔,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连日来,人们在缅怀和追思中,不时会被钱老提出的一个问题所震撼——‘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
它是沉重的,也是不容回避的。
”在当时,我们的学校,缺乏培养杰出人才的机制。
当然如果再追问下去,直白一点说,就是我们的学校不像学校,更像衙门。
不仅没有杰出人才,而且离“杰出”两个字渐行渐远。
现在,虽然较当时情况比较好,但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钱学森之问仍然值得我们所有人思考。
探解钱学森之问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钱学森之问的背景与意义 • 钱学森之问的内容与实质 • 探解钱学森之问的方法与途径 • 探解钱学森之问的挑战与未来 • 结论与建议
01
钱学森之问的背景与意义
钱学森之问的背景
钱学森的疑问
2005年,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一次科学沙龙上,向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为什么 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个问题的背景在于,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在规模和资源上已经有了显 著的进步,但仍然缺乏在国际上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05
结论与建议
结论回顾
01
02
03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钱学森之问强调了科学教 育的重要性,认为科学教 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
科学精神的缺失
钱学森之问反映了当前科 学精神在教育中的缺失, 需要加强科学精神的培育 。
教育体制的局限性
钱学森之问揭示了当前教 育体制的局限性,需要改 革教育体制,创新人才培 养模式。
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02
钱学森之问的内容与实质
钱学森之问的具体内容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 这是钱学森对中国教育的疑问,也是他对中国科技创新人才 培养的关注。
钱学森之问并非仅限于教育领域,它实际上涉及科技、人才 、创新等多个领域,是对中国如何培养出世界级的科技创新 人才的深层次思考和追问。
科研实践是探解钱学森之问的一个重要 途径。科和解决
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在探解钱学森之问的过程中,科研实践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钱学森先生的 学术思想和贡献,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认识科学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钱学森之问,我的回答.
钱学森之问,我的回答姓名:张俭伟学号:1120111524 班级:05911101摘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
本文将从教育方法的角度,通过论述和对比各种教育模式,从中寻找出差别,并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从而给出一种在中国可以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改革正文为什么我们的学校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针对此问题,我想先从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角度来给出一种对中西教育模式的直观影响,然后讨论他们的特征和区别。
一、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1)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分类这里根据各种资料,然后总结出三种比较主要的教育方法:灌输教育,引导教育,过程教育。
但在提出教育方法之前,想先按照个人观点提出三种学习方法:记忆学习,熟练学习,发散学习。
1、记忆学习:通过背记等手段将知识掌握的方法,我称之为记忆学习。
其特点就是方法简单易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学习知识。
2、熟练学习:通过不断实践掌握知识的方法,我称之为熟练学习。
其特点是主要用于技能性知识的学习,且通常是必须经过的学习步骤,而且适合每一个人。
3、发散学习:通过其他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而进一步发散至其他知识并且掌握这些知识的学习方法,我称之为发散学习,通俗点说就是“举一反三”。
这种学习方式比较难,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是对于大量知识的掌握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里给出3种学习方法后,我们可以发现,其实我们学习主要依靠前两种方法,即记忆学习和熟练学习,而第三种由于难度的问题,我们是很少应用的。
下面便说明3种教育方法。
1、灌输教育:只是一味的将知识教给学生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种教育方法有利有弊。
在缩短教育时间,加快教育进度方面来说,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然而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看,这种方法无疑会抹杀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求知欲。
2、引导教育:通过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学习到知识的方法,称之为引导教育。
试答钱学森之问 原创
试答钱学森之问今年的两会期间,许多代表热议钱学森之问,就是“中国的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是钱老问总理的,当然轮不到我们一般百姓来操心回答。
不是有句话叫“位俾未敢忘忧国”吗?所以作为教育战线退下来的老者也不能不胡乱思考这个问题,从我们的角度来思考答案。
先不讲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经过30年的努力就达到中等发达国家(较低)水平,使人民过上较为富裕的生活这一事实,没有众多杰出人才的努力是办不到的。
这说明我们的各级各类学校是能培养出杰出人才的,这些杰出人才是我们党政部门,各行各业的骨干。
但是应该承认在科学技术领域我们没有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是事实。
许多人把这归因为高等学校,尤其批评高校没有抓好教育质量,不应过分功利主义等等,我认为这种批评是不够公平的,是不够实事求是的。
那么原因是什么?斗胆谈点个人看法,供参考。
首先是历史原因。
我国历史上实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考的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因此,私塾教的也是这些内容,根本没有现代科学知识。
直到19世纪末才废科举兴学校,引进西方的现代教育,但发展很不平衡,没有形成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现代教育体系,在几十年内也很难形成这样的体系。
1898年设京师大学堂,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等教育最早的要比我们早了700多年,如英国的牛津大学建于1167年,剑桥大学建于1209年,美国的哈佛大学建于1636年,麻省理工学院建于1861年,俄国的莫斯科大学建于1755年。
我们的高等教育不仅起步晚而且经历了长年的战乱,从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清末的革命战争,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50年的时间,何曾有过安宁和顺利?以至于有人高呼“偌大的中国竟然安不下我们的一张课桌”。
新中国的建立给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在五十年代初就建立起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现代教育体系,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局面。
但正如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所指出的“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全党工作重点一直没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由于‘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思想的影响,教育事业不但长期没有放到应有的重要地位,而且受到‘左’的政治运动的频繁冲击。
国科大毕业季试图回答“钱学森之问”
|聚焦|◎编辑|易小燕国科大毕业季试图回答“钱学森之问”这间礼堂举行过改革开放后首届研究生毕业典礼,走出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工学博士。
最近,第一批本科毕业生在这里举行了毕业典礼。
这群带着实验性质的“小白鼠”用4年时间探索怎样成为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人。
. All Rights Reserved.这个夏天,中国高校有将近3000场毕业典礼,有820万学生穿上毕业服。
其中有一场在北京玉泉路60多年历史的礼堂进行。
290位年轻人穿上黑色的学士袍。
这间礼堂举行过改革开放后首届研究生毕业典礼,走出了新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工学博士。
如今,坐在里面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第一批本科毕业生,“照一些语言丰富的社会写手的说法是当了‘小白鼠’。
”校长丁仲礼在毕业致辞中表示。
2014年,国科大的校园里走进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332位学生,他们刚刚走出高考“战场”,未脱稚气。
他们将探索怎样成为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人。
上至“钱学森之问”,下至中美贸易战中的“中兴事件”,都与答案有关。
———————————————科学家办大学———————————————刚刚在首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发了言、拨了穗,中国科学院院士席南华脱下红色导师大袍,没来得及跟大伙拍照留念,就赶去了教室。
他挽起白衬衫的衣袖,给毕业生的学弟学妹们讲授《基础代数》。
4块黑板写满了,拿抹布一擦,又写满了。
讲授《微积分》的院士袁亚湘说,给本科生讲课不仅是要帮学生们打牢基础,而且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数学。
他喜欢给大学生科普,告诉他们做科研是怎么回事,“喜欢爬山,就得知道有哪些名山。
”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就能进课题组和实验室,“让师兄师姐带着,尽快到科研前线,就像梨园子弟,把孩子带到后台,耳濡目染。
”袁亚湘每周上两次课,每次两个小时,隔周还会带本科生开组会。
院士周向宇解决了《数学百科全书》中被列为未解决问题的扩充未来光管猜想。
站上本科生的讲台,却担心不懂学生心理。
钱学森之问是什么
钱学森之问是什么钱学森,中国的航空航天科学家和工程师,被誉为中国的航天之父。
他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科技领袖之一。
在他的一生中,钱学森提出了一系列关键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被称为“钱学森之问”。
这些问题,不仅对中国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钱学森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实现中国自己的航天事业?这个问题在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当时,中国正处于战争和贫困的时期,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国内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科研体系。
但钱学森坚信,只有通过发展航天技术,中国才能崛起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因此,他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投资建设航天科研机构、培养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发展航天工业等。
这些方案的实施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奠定了基础,并且在后来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钱学森还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如何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这个问题主要是指如何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钱学森看来,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提升中国的经济竞争力。
他提出了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投入、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等方案,推动了中国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钱学森还认为,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他也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将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他认为,科技的发展要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要追求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的双向互动。
他提出了加强科技普及教育、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福祉等方案,不仅促进了科技进步,也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钱学森之问所提出的问题,并没有一成不变的答案。
这些问题提醒着我们,科技发展不仅需要关注技术层面的突破,更需要关注社会、经济和教育等领域的发展。
我们需要继续探索和回答这些问题,为中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只有深入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真正走上科技强国的道路。
总结起来,钱学森之问是一系列关于航天科技发展、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社会发展等重要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试答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试着回答“钱学森之问”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有一项国际评估组织对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中国孩子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
这是为什么?这些都引起国人深思。
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而中国孩子计算能力第一,而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
两个问题有同曲异工之妙。
作为一名教师,笔者想从现行教育状况方面,探讨一下教育对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方面的缺失,不当之处,还请诸位同仁共同商榷、共同探讨。
毫无疑问,想象力与创造力,是人才必备的要素,尤其是杰出人才,更需要具备想象力与创造力。
与计算能力相比,想象力与创造力更加重要。
但是,是什么因素制约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呢?笔者曾对学生说,去超市商场买东西,怪伤民族感情的,因为好东西都是外国品牌!中国制造成了垃圾的代名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中国人的创造力是怎样被磨灭的呢?一、“标准答案”扼杀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咱们过分强调了知识的传授,过分重视了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考量,即分数多少,成绩高低。
尤其是这种考量的权威标尺——“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桎梏了学生的想象力。
“标准答案”,莫说让学生独立思考,简直连思考的权利也剥夺了!前不久,一位法国教育心理专家给上海的小学生出了一道题目: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只羊,问:“这艘船的船长年纪有多大?”结果有90%的学生给出的答案是86-34=52岁,只有10%的学生认为此题荒谬,无法解答。
而在法国小学做试验时,超过90%的同学提出了疑义,甚至嘲笑老师“糊涂”。
事后,那90%的上海学生说“老师出的题总是对的,不可能不能做”“老师平时教育我们题目做了才得分,不做的话不得分”。
答钱学森之问
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也是钱老临终遗言。
带着这个疑问,国务院总理和教育部部长直面全国教育系统,所有的答复都不尽人意。
钱老离开我们三年多了,当主持人白岩松介绍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也感到奇怪,国家养那么多的专家学者教授,为啥连这个简单的课题都解决不了,不可能全都是酒肉饭袋。
不能培养杰出人才,其根源在于我们的体制和管理模式,这是那些专家教授学者不敢触及的雷池禁区。
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不外乎有以下几种主要原因。
首先,没有民主氛围的现行体制要的是奴才,不是人才。
比较而言,奴才秉承主子的意图,力争在主子思维范围内完成任务;人才会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用与众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奴才会谦虚,不居功,总喜欢让主子分享自己的功劳,嘴上经常挂着“在主子的领导下”;人才则不然,爱表现个人英雄主义,取得的成就也不轻易与上级分享,让上级觉得人才有政治野心,会产生被取而代之的恐惧。
奴才善于沟通交流,习惯请客送礼,会取悦主子,眼里只有主子的尊严;人才有自己的尊严,认为自己凭能力吃饭,何必低三下四,为上级所恶。
奴才会为主子承担责任,掩盖问题,必要时丢车保帅,牺牲自己;人才则不会为上级的昏庸无能买单,只考虑如何解决好问题。
奴才的思维禁锢在主子思维范围内,人才的思维可能超越于领导思维范围之外。
奴才琢磨主子,人才琢磨事情。
奴才喜欢被主子的“智慧”驾驭自己,人才则喜欢用自己的智慧驾驭别人。
奴才说主子说过的话,人才靠自己的思想说话。
奴才啃主子嚼过的馍,人才吃自己的饭。
奴才屡受重用,难免遭人唾弃;人才常被埋没,每每怀才不遇。
群众认为是奴才蠢才庸才的,主子认为是人才;百姓认为是人才的,主子视为异类,弃而不用。
我们缺少杰出人才吗?不缺。
上海女专家李爱珍,在国内连中科院的门槛都踏不进,居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新增选的外籍院士,可能是中国的标准比美国高,也有可能是对方耍离间计或嘲弄我们的用人制度有眼无珠。
钱学森问的答案
钱学森问的答案
一、“钱学森问”就是钱老在生时问某位总里“ ️国教育为什么教不出天才”,钱老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钱学森是这样评价妻子的:“蒋英是女高音歌唱家,而且是专门唱最深刻的德国古典艺术歌曲的。
正是她给我介绍了这些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
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也要感谢我的爱人蒋英同志。
”
每当蒋英登台演出,或指挥学生毕业演出时,钱学森是忠实的听众,也是私人评论家。
有时,他邀请科技人员一起来欣赏。
有时钱学森工作忙,蒋英就亲自录制下来,放给他听。
钱学森对文学艺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所著的《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出版时,正是蒋英给该书定了英译名。
《论信息空间的大成智慧——思维科学、文学艺术与信息网络的交融》等。
蒋英与钱学森的结合,堪称艺术和科学的完美联姻,看似隔行隔山,却相互促进。
在蒋英执教40周年研讨会上,88岁的钱学森写了书面发言,让女儿代为宣读。
他这样写道:“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钱家的客厅,一架钢琴占去四分之一的面积。
试答“钱学森之问”——如何缔造一流大学,如何培养一流科技人才
2009年10月31日是个悲痛难忘的日子,钱学森老师走了。
次日凌晨,京城已是银装素裹,吾次子驱车,一路缓行至先生居所,在灵堂和先生告别,从此天上人间。
时仅隔二日,人民日报文化版发表了“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现将要点摘录于下:先生说:“中国还没有大学能够按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受封建思想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或者敢不敢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说过的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
”“所谓优秀的学生就是要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我今年九十多岁了,想到了中国长远发展的东西,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朋友,先生对中国科教现状的忧虑和期盼你深有同感吗?这份在保险柜里沉默了四年的人间留言,充满了对祖国命运的关切,它拷问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良知。
我们该怎么办?马克思说:“一切科学都是历史科学。
”公平、公正回顾这60年的过去,不要把极左思潮和1957-1976年文化专制主义和在这一历史时期广大优秀的共产党员奋斗牺牲、建设新中国的贡献等同起来;不要把当今部份官员腐败和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官僚体制与党中央领导的开放改革励精图治等同起来;不要把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历史挫折和人类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等同起来。
在次贷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列强对我周边围堵,对出口搞经济制裁,中国的知识分子除了高举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旗帜,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奋发图强,走钱学森毕生走过的强国之路,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我们应该本着一个向前看的心态,共赴时艰,来迎接中华民族科技复兴的光辉前景。
一、建国60年吾国科技政策的变迁据于光远在科学时报上批露,在全面向苏联学习的50年代,毛主席不同意在苏联执行的“院士治院,教授治校”这一通行世界的管理办法,决定仍用管理政府机关的方法来管理科学事业,管理大学。
试解“钱学森之问”
试解“钱学森之问”一、基本介绍“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据说温总理2006年拿这个问题请教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这种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解开“钱学森之问呢?”二.试解“钱学森之谜”(一)、原因分析。
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也就是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
为何我国没有诺贝尔那样的发明家型企业家?为何没有企业家设立科学研究基金会与科学奖?钱学森问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答案是很简单的。
学校里,关心科技发展的人已成少数;提得出又打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人已成少数;关心的往往是创业问题并非科学研究;社会现状,人人祈求安贫乐道,不搞也不敢搞科技创新等等。
这些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思维是绝不可能造就出像哥白尼,牛顿,诺贝尔,爱因斯坦,马克思这种伟人的!中国教育界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应试教育、学术腐败、盲目扩大招生等等。
归根结底就在于教育的改革始终进程缓慢,学校行政化趋势加剧,教师功利化趋势加剧。
这样的学校和教师怎么培养的出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大师。
(二)、解决方案。
1、改革培养方式。
欧洲从儒家科举制学会了文官制度和考试制度,我们也可建立欧洲的思考型、实践型考试和研究生独立研究能力培养制度的教育模式。
从陈寅恪的学术意义试解“钱学森之问”
从陈寅恪的学术意义试解“钱学森之问”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一班陈文杰2013.5 缘起中国何以迎来自信时代?在当今国际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不胜唏嘘地感慨:为何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有名的“钱学森之问”。
这俨然成为一道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艰深难题,亟待需要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钱老认为,问题出在一是学校培养创造发明型人才的模式,二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在社会上脱颖而出并可以发挥作用的机制,以上是体制上的问题。
而落实到新时期的求学者呢?钱老给出的两个药方,一曰创新,二曰跨学科、跨领域地贯通,即平日所讲的通识。
笔者的兴趣爱好偏向文、史、哲学这类的人文科学,而对自然科学虽略有涉猎,但毕竟认识鄙陋,未敢妄加评论。
遂斗胆引出陈寅恪先生的事迹,希望通过这位上世纪文史类学术研究的光辉典范,浅谈作为一名人文学科的研究者,应该具备怎么样的做学问的态度与精神,从而推广到求学者,特别是日后有志于做学问的年轻人,在“怎么做学问”、“应该做怎么样的学问”的问题上得到深刻的启示。
体制存在的问题,尚不在本文的论述范围,至于钱老的两个药方,相信读完陈寅恪先生的事迹之后,会给予我们很大的触动。
钱学森是我国国防、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属自然科学;陈寅恪先生呢?近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层面影响最大的文史类学人,他一生所服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至今垂范着后世的中国文史学界。
以下,笔者将另辟蹊径,试图用文史方面做学问的典范从全新的角度解开“自然科学大家”留下的世纪难题。
简单叙述一下陈寅恪先生的重要生平。
陈寅恪,江西义宁人,“义门陈氏”之后(按:“义门”为天下第一家),清末四公子之一、清末民初诗坛领袖陈三立之子,被誉为“近代史学四大家之一”(为陈寅恪,陈垣,吕思勉,钱穆——严耕望语)。
1902年,十二岁的陈寅恪随长兄陈衡恪(著名画家)东渡日本留学,后因病回国,进入复旦公学(相当于高中)学习。
试答“钱学森之问”
试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7月,温家宝总理探望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此后的四年,他又三次见到总理,每一次都要说起这个话题。
2009年8月6日,在与总理的最后一次见面中,病榻上的老人讲话已经不太清楚,但依然缓慢而认真地对总理说:“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
2006年11月,温家宝曾就此问计国内最有名的六所大学的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是: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
这种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
2009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大学与青年学子共度“五四”青年节时,针对学生有关“钱学森之问”的问题曾表示:“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
钱学森先生对我讲过两点意见,我觉得对同学们会有用,一是要让学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二是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逝世。
11月11日安徽高校11位教授给新任教育部长以及全国教育界发出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信中指出:从1977年重新恢复全国统一高考制度至今,中国当代教育的改革已经有30余年。
应当说,积30余年来的发展和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但是,不能回避的是,今天的中国教育同样存在着许许多多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是深层次的。
试答钱学森之问
试答钱学森之问饶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课程前言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科教兴国的背后其实是人才兴国,但是这样一句口号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常常不能尽如人意,院士、长江学者一大堆的荣誉背后是否潜藏着学术扭曲的危机?该如何重建中国学术的本位精神?关于这些问题,今天我们非常容幸的邀请到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著名学者饶毅博士,大家欢迎。
下面我们看一下大屏幕,一个介绍饶毅博士的短片。
旁白短片介绍:饶毅这位从江西医学院走出去的著名科学家,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完成学业,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著。
2007年饶毅全职回国,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
许多人把他的回国与上世纪50年代钱学森、郭永怀的回国相提并论,专业研究之余,饶毅对中国大陆科研学术体制多有批评。
有人把他的院士落选原因归结于此。
主持人:饶博士,我想大家对您的关注可能还不是对您的专业,因为您的专业属于高精尖这个大众知名度其实并不高。
我想大家对您的关注更可能的是您表现出来的一种很率性的一个科学家的一种性格,就是饶毅居然落选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那么,您对这件问题个人现在目前怎么看?事情已经过去了。
饶毅:我先要附带说明一句,我觉得把我们类比钱学森、郭永怀不是很准确,他们那个时候为国家的很多需求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这一代已经条件好很多了,然后我们有些工作是自然科学探索工作,和国家需求也不是立即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说长远来看,中国需要发展科学,那需要我们和其它一些人的一起工作,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一些事情。
院士这个事情,实际上对我的影响很小,因为作为一个荣誉来说,它有行内和行外,行内的人都知道我的情况,所以多一个和少一个荣誉并不会真正影响我在意的这些行内的人对我的评价。
行外来说也有这个问题,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我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有可能落选让我的知名度还更高。
所以我觉得整个来说,应该把院士选举作为一个很有自尊的,不光是他人尊重而且自尊的一个程序,我觉得很重要。
钱学森之问参考答案
钱学森之问参考答案钱学森之问参考答案钱学森,中国现代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火箭之父”。
他对科学、技术和人类未来的思考,引发了许多人对于人类命运和科技发展的思考。
在他的一次演讲中,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思考科技进步和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钱学森问道:“我们能否掌握科技,而不被科技所掌握?”这个问题涉及到科技对人类的影响和人类对科技的掌控能力。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同时也面临着科技带来的挑战。
如何保持对科技的掌控,避免科技成为我们的主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科技进步的同时保持人类的尊严和自主性。
其次,钱学森问道:“我们能否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个问题涉及到人际关系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但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社交媒体和虚拟世界的兴起,使得人们越来越难以建立真实的、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如何在科技的帮助下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钱学森还问道:“我们能否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个问题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人类需要思考如何在科技进步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钱学森问道:“我们能否保持人类的尊严和良知?”这个问题涉及到道德和伦理的问题。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力量,但也带来了伦理和道德的困境。
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伦理上的挑战。
如何在科技的发展中保持人类的尊严和良知,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钱学森的这些问题,引发了许多人对于科技进步和人类未来的思考。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寻找答案,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只有在科技进步的同时,我们能够保持对科技的掌控,保持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保持人类的尊严和良知,才能实现人类的真正发展和进步。
解答“钱学森之问”:培养“聪明大脑”的10个关键
解答“钱学森之问”:培养“聪明大脑”的10个关键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钱老生前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05年,领导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曾向领导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回忆:30年前,父亲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提出基于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等问题,提出知识密集型农产业的思考,学术界对这些理论反响不大,基本上无人关注无人践行,在这种情况下,父亲才明白,自己不仅要提出理论,还要有意识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所以才有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时间过去16年了,但是“钱学森之问”依然没有得到很明显的改进,许多学校依然是只能培养优秀学生,却没办法培养出杰出人才。
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最近我在读布莱恩·格里瑟姆的《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这本书从批判性思维谈起,进一步谈敏捷思考这个概念,他提出的创新思考应具备的十大特征,我认为对“钱学森之问”的解答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一、善于清空大脑我们的工作质量取决于我们的元认知,即能否思考我们的思考,抓住最好的想法,最犀利的观点。
要做到这一点,碧玺善于清空大脑。
对创新思考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好的想法要出现,碧玺为它腾出足够的空间。
不幸的是,我们的大脑都被无关紧要的事所占据,这些事四处徘徊,劫持我们的思想,比如反复预演以确保正确无误的对话、臆测的小事、自以为应该回应的矛盾、快乐的回忆以及无尽的期望。
研究发现,公司高管每个工作日单独待着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结论是,即使他们应该思考生命、应该如何入手,他们也没有时间来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人怀院士等:试答“钱学森之问”发布时间: 2011-10-17 点击数:29187文/刘人怀郭广生徐明稚陈劲陈德敏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晚年在各种场合不止一次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钱老自己其实是有答案的。
2005年7月30日,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学森之问和钱老自己的回答,振聋发聩,实际上指出了中国的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教育界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分析,深入探究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并进而提出若干化解之策和可操作的计划。
教育问题的现状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国家进入了盛世时代,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特别是改革开放32年来,教育事业更是突飞猛进,中国正处于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发展进程之中。
但是,我国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
教育体制和管理有待改善在高等教育方面,目前的病态表现为:从建国初期至今,教育革命和教育改革始终不断,但一直未形成科学的、稳定的人才培养体系,难以拥有杰出人才成长环境;学术浮躁;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办学千篇一律,许多大学无特色;上级管理名目繁多,对学校、教学和科研的评估、考核、检查太过频繁,基层穷于应付,甚至弄虚作假;学校管理过分行政化,行政干涉学术过多;学校产业化问题,错误强调学校科研要产业化,使基础科学研究萎缩;学校关系化问题,社会和学校人治大于法治,师生办事常常要找关系才能办成,使杰出人才成长受限;“官员”型校长多,优秀校长少;教师学术不端行为和学术腐败现象愈演愈烈,甚至涉及部分党委书记和校长以及“知名”学者,但处理惩治既慢又不严;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未得到有效管治;教学和科研奖励以及科研项目申请中,拉关系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公正性缺失,制约了杰出人才出现;学校从上到下搞创收,教师无法专心致志做学问;许多教授喜欢做官,不喜欢做学问,不喜欢承担教课任务……以上这些问题都亟待教育体制和管理的尽快改善。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中国的教育投入水平不但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差距,也低于印度、印尼等国家。
例如,中国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百分比,1999~2008年度的多年平均数字为2.91,相当于沙特的44%、美国的52%、印度的78%、日本的81%、俄罗斯的82%,这个比例与我国多年GDP高速增长的状况不相适应。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网站所列的216个国家或地区中(其中37个无数据),1999~2008年度的多年平均数字为4.71,中国在其中名列第143位,相当于世界平均数字的61.78%。
即使在2012年底如期完成4%的目标,仍低于平均数字,与中国的综合国力很不相称,与中国GDP总量居世界第二的位置何啻天壤之别。
整个社会崇尚教育的氛围有待提高现在,国家和老百姓都比30多年前富裕得多了,但是青少年的人生价值取向也改变了许多,许多人只追求享乐、时髦,不大讲高尚的道德、理想、情操。
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向钱看、向官看”的不良倾向,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态度都存在着很大的功利性。
例如:学生进入大学读书,愿意学软科学专业,不愿意学硬科学专业;学生大学毕业后,以做大官、挣大钱为奋斗目标,不愿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大学生厌学的多了,刻苦读书的少了……大学生是全社会最敏感的群体。
社会上有多少病态现象,大学生中就有多少病态表现。
教育问题不光是大学的问题,也是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问题,同时也是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问题。
尽管推行了多年的素质教育,但目前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体系仍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尴尬。
中小学生过于沉重的学业负担和教育功利化倾向引起全社会的担忧。
许多学校只把高考升学率、优秀率高低作为衡量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标准。
道德教育跟不上,年轻人缺乏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激情,不愿意做学问,搞学术。
例如:学校和家长“唯升学率马首是瞻”,有的学校为激励高中学生,甚至提“三年地狱,一生天堂”的荒谬口号;幼儿教育小学化,甚至发展到“胎儿教育”……若干化解之策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需要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个方面进行。
应该提高各级领导的整体素质。
领导的思想品德和素质将会影响教育和科技的发展。
应该加大打击贪官污吏的力度,保障社会公平与正义。
这将净化社会空气,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远大理想起到积极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应鼓励父母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导向,注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不要让孩子负担太重,上各种各样的“课外班”,让孩子为自己“圆梦”。
同时,社会要营造鼓励、支持优秀青少年成长的环境。
基础教育要鼓励青少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树立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献身科学的理想。
幼儿教育小学化、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的现象要尽快克服,让中小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基础教育要鼓励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要盲目追求考试分数和升学率。
社会应强调公平竞争,减少人为因素在选拔人才过程中的比重。
完善奖学金、助学金及勤工助学制度,让不富裕家庭的孩子也有深造的机会,使全民族的素质得以提高。
教育去行政化,摆脱行政体制对教育的束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高校行政级别,确定了教育去行政化的目标。
教育去行政化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减少行政对教育的干预,二是降低“官本位”对教育的误导。
高等教育应充分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创造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减少行政对教育的干预,不要让行政事务干扰做学问,不要让功利性诱惑干扰做学问。
要建立与完善中国特色的大学制度,必须造就一大批杰出的教育家,应适时引入校长职业化制度,让校长尽心尽力管理好学校,一心一意搞好教育。
孔夫子说“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两句话构成一个良性循环,是具有正面意义的。
但是,现在只突出前一句话而忽视后一句话,就变成负面意义了,以至于“官本位”气息弥漫教育界和学术界。
很多教授热衷于当官,十几个、几十个教授“竞聘”一个处长岗位。
因为当了官可以搞“权钱交易”,可以获得不当官的教授难以获得的“红利”,例如利用职权获得项目和经费。
官本位现象加剧了浮躁。
应该在全社会提高教授的地位,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教授们也要自重、自爱、自律,不要趋炎附势、随波逐流。
鼓励教授们“慎独”,“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鼓励教授们移风易俗,做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
在全社会提高教授的地位,首先要在高校提高教授的地位。
机关人员一定要树立服务意识,要有谦逊精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要把教授们吆喝过来、吆喝过去,弄得他们团团转,消磨他们的时间和精力。
教育去产业化,摆脱市场化对教育的干扰现代社会是专业化分工的时代,一个组织应注重加强核心竞争力,尽量少从事或不从事自己不擅长的业务。
企业如此,大学更是如此。
教书育人、选拔人才是学校的首要和根本任务。
即使在发达国家,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也是由企业的研究机构而不是直接由大学来完成的。
大学就是教育与科研中心,不应该成为资本运作中心和利润中心。
应该说,中国的大学教师尤其是教授们,现在的收入不低了,生活比较安定和舒适,超过了小康,不少人达到了富裕,比“文革”期间陈景润躲在小房间里搞“1+2”研究的条件好了不知多少倍,比马克思写《资本论》、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条件好了不知多少倍,但是现在的教授们出了多少优秀成果呢?近几十年来,出了几位大师呢?现在,有些教授的钱袋子鼓鼓的,但是他们还是不满足,除了挣钱还是挣钱,跑来跑去挣钱,飞来飞去挣钱;哗众取宠的“大报告”多得很,“出场费”高得很;写论文、写书也成了市场炒作,粗制滥造很多,精品很少。
现在的教育界和学术界的最大弊端可以归结为两个字:浮躁!除了浮躁还是浮躁。
今天的中国,还有没有陈景润式的人物?还有没有曹雪芹式的人物?关键是有没有他们耐得清贫,甘于寂寞,潜心做学问的精神。
恐怕很少很少。
如同“劣币驱逐良币”,“铜臭气”驱逐了书香气,铜臭气弥漫于教育界和学术界。
古人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做学问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到处凑热闹、赶时髦。
为了把学问做好,不妨鼓励教授和博士们“好高骛远”,鼓励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鼓励他们“不食人间烟火”,远离名利场,远离市井尘嚣,洗净市侩习气。
鼓励学习陈景润,当“书呆子”;鼓励学习马克思、曹雪芹,耐得清贫,甘于寂寞,潜心做学问;鼓励学习陈寅恪,特立独行,把学问做深做大。
建议不要过分炒作“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首先是学习,不是创业。
能够创业的大学生,少而又少。
不能因为一个比尔·盖茨获得了成功,就认为千千万万大学生都能成功创业,都能成为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只是凤毛麟角,是可遇不可期的稀有人物。
如果大学生能够普遍创业,还要研究生干什么?工程师、博士和教授们也都要下岗才是。
大学生的第一要务是静下心来好好完成学业,为以后创业打下基础,而不是马上创业,立竿见影!“教育产业化”的提法混淆了是非,偷换了概念。
教育本来就是产业——第三产业,还需要什么“产业化”?“教育产业化”的一些做法其实是错误地在搞“教育市场化”和“教育商品化”,这就改变教育是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的基本属性了。
教育去关系化,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大学应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
鼓励学术探索和学术争论。
在爱国家、爱中华民族的前提下,追求不同的治学模式。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其重要因素就是在成长为大师的过程中,比其他人花更多的时间潜心做学问,而不是熟谙人情世故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也就是人们往往认为大师不善交往、“脾气古怪”、甚至难于接近的原因。
应该创造宽松、公正的氛围,避免学者们为上下左右的关系所困,不仅要尊重每一个学者的研究成果,还要善待每一个处于研究过程中的人。
大学应创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不仅学习理工,还应学习人文;不仅了解现代,还应了解古代;不仅知道外国,更应知道中国。
避免大学生和研究生成为“有知识,没文化”的人。
大学应该宽容对待失败。
科学探索与创新的过程中成功与失败并存,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对于前沿性的探索,应该允许出现差错、允许失败。
失败的教训也是有益的,可以避免在同一个地方重复跌倒。
建立科学的、公正的、多样化的考评机制,确立长远的学术目标一所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名校,是与它长期的文化沉淀、学术积累和人才济济分不开的。
大学的水平是不可能通过短期、片面的指标考核就能够提升的。
现在的一些考核指标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发表论文只讲篇数、不讲水平。
不要以数量代替质量,搞片面性的“数量化考核”,让填写各种各样的考核表格消耗教师的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