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列式的计算方法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计算方法之尾数法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计算方法之尾数法2022国家公务员笔试备考已开始,为了帮助大家提早备考,这里特整理了,包含: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行测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顺利备考。
下面为大家分享: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计算方法之尾数法。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计算方法之尾数法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在资料分析中考生可能会遇到十来个数字相加减的问题。
考生算起来既浪费时间又往往因不细心而出错。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给大家介绍多个数字的加减法的速算技巧--尾数法。
方法介绍尾数法是通过多位数中末尾的一位或几位数字来确定答案的方法。
应用环境适用于简单的加减法中,选项的末位或末几位各不相同。
注意事项1.根据选项确定计算到末几位,选项末一位数字出现不同时使用末一位计算,末两位出现不同时使用末两位进行计算;2.当数位不一致时,应补0数位对齐;3.加减混合时,可先加后减。
方法应用1. 140.07+329.81+236.11+214.52=( )A.920.46B.920.58C.920.51D.920.10【答案】C。
中公解析:该式的计算类型为列式简单的加减法,且选项末一位数字均不一致,因此可以用尾数法计算。
通过计算末一位7+1+1+2=11,即末一位计算结果为1,选择C项。
2. 584.7+221.9+143.3+106.4=( )A.1054.3B.1055.3C.1056.3D.1057.3【答案】C。
中公解析:该式的计算类型为列式简单的加减法,且选项末两位数字均不一致,因此可以用尾数法计算。
通过计算末两位4.7+1.9+3.3+6.4=16.3,即末两位计算结果为6.3,选择C项。
3. 124.3+214.12+248.32+321.78=( )A.908.62B.908.52C.908.42D.908.32【答案】B。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速算技巧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速算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不仅题量大,而且分值较高。
然而,由于数据繁多、计算复杂,很多考生在这部分花费了大量时间,却仍难以保证准确率。
因此,掌握一些实用的速算技巧对于提高资料分析的解题效率和准确率至关重要。
一、估算法估算法是资料分析中最常用的速算技巧之一。
当选项差距较大时,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粗略的估算,从而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计算“4567÷123”,我们可以将 4567 近似看作 4800,将 123近似看作 120,那么 4800÷120 = 40,通过估算可以快速判断出答案的大致范围。
在使用估算法时,要注意把握好估算的精度,避免因过度估算而导致误差过大。
二、直除法直除法是通过直接相除来计算商的首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
比如,计算“5678÷124”,我们直接用 5678 除以 124,商的首位是 4。
直除法适用于比较大小和计算除法运算。
在比较分数大小时,通过直除得出商的首位,可以快速判断分数的大小关系。
三、截位法截位法是将数据进行截位简化计算的方法。
当数据位数较多时,可以对数据进行截位处理。
比如,将“45678”截位为“46000”,将“12345”截位为“12000”,然后进行计算。
截位法分为四舍五入截位和特殊值截位。
四舍五入截位是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四舍五入处理;特殊值截位则是将数据截位成易于计算的特殊值,如整十、整百、整千等。
四、化同法化同法是指将两个分数的分子或分母化为相同或相近的数,从而比较大小的方法。
例如,比较“3/7”和“4/9”的大小。
我们可以将“3/7”分子分母同时乘以 4,得到“12/28”;将“4/9”分子分母同时乘以 3,得到“12/27”。
因为分母 28 大于 27,所以“3/7”小于“4/9”。
五、差分法差分法用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若有两个分数,大分数为“a/b”,小分数为“c/d”,那么“(a c)/(b d)”称为差分数。
行测资料分析:计算题技巧详解

官方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资料分析题多以计算为主,因此计算题是资料分析的必考题型之一,这些题目中有的列式难度偏大,有的计算难度偏大,数据关系比较复杂,难以把握,对考生分析资料、提炼有效数据的能力要求比较高,而且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多个数据间的计算,可能导致计算结果和正确选项之间有偏差。
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将介绍几种常见计算题。
一、求增长的计算题求增长的计算题在资料分析中是最常见的,其中增长包含同比增长量、环比增长量、同比增长率、环比增长率、年均增长率等,提问方式却各不相同。
1.常见提问方式求增长的计算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与上年同期相比,XX 约增长了多少”、“XX 同比增长了百分之多少”、“上年同期XX 的量是多少”、“上个月XX 的量是多少”等等。
官方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2.高频考查方式:求增长量求增长量的问题,在国考和地方考试中出现频率均较高。
在各类考试中常给出“本期量和增长率”求增长量。
【例题1】 2010年1-6月,全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累计完成1486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4%;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34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
其中,移动通信收入累计完成29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比重提升到68.55%,增加了3.24%;固定通信收入累计完成1366.5亿元,比重下降到31.45%。
2010年1-6月我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 )。
A.2476.7亿元B.2619.6亿元C.2972.0亿元D.3180.2亿元3.特殊考查方式:求跨年增长率求增长率的问题很多,但是一般都是已知“本期量和增长量”或者“本期量和上年同期量”来计算,2011年国考中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新的考查形式即求跨年的增长率,下例中求跨年的增长率无需利用本期量和上期量,只需已知两期的增长率即可。
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乘法速算带你飞

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乘法速算带你飞行测资料分析数字比较多,看起来比较复杂,但是我们不能放弃!我为大家提供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乘法速算带你飞,一起来看看吧!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乘法速算带你飞在行测备考中,你是否因为资料分析的阅读量太大而烦恼?你是否因为计算量太大而头疼?其实大可不必,只要找到技巧,资料分析就可轻松拿高分,接下来教育专家给大家介绍一系列解题、计算技巧,教你巧解,带你飞。
教育专家教大家乘法速算技巧。
一、技巧精讲1、AX9例 1.3579X9=A. 32211B. 31211C. 32111D. 33211【解析】A对于任意数字乘以9的乘法列式,我们采用拆分法快速计算,即把乘数9拆分成(10-1),因为任意数字乘以10或乘以1的计算都非常简单,所以最终乘法列式就变成了一个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减法运算。
如:3579X9=3579X (10-1)=35790-3579,即32211,选择A 选项。
观察竖式,数据计算为错一位相减,即AX9列式计算时,可以列竖式为错一位相减。
2、AX11例 2. 3456X11=A. 32026B. 36066C. 38016D. 40006【解析】C对于任意数字乘以11的乘法计算,相信各位考生都已经有了思路,我们同样采用拆分法,把11拆分成(10+1)的形式,最终乘法列式就变成简单加法运算。
如:3456X 11=3456X (10+1) =34560+3456,即38016,选择C选项。
观察竖式,数据计算为错一位相加,即AX11列式计算时,可以列竖式为错一位相加。
3、AXX5例 3. 56X25=A. 1250B. 1320C. 1400D. 1500【解析】C对于任何偶数乘以X5的运算,我们同样采用拆分法,但拆分的不是X5,而是前面的偶数。
如:56X25=28X2X25=28X50=1400,即AXX5 列式计算时,可以把前面数字拆分出因数2乘到后数,把X5变成整十的数据,计算就可以口算得出了。
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资料分析速算技巧资料分析模块,大家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如何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
若不控制时间,大部分人正确率能达到80%以上,可一旦按照考试要求掐时间做(30分钟以内),正确率就大幅度下降,陷入欲速则不达的窘境。
可见,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尤为重要。
若想提升速度,需要从两方面同时发力,一是找数据的速度,二是算数据的速度。
下边我主要从算数据方面给大家分享技巧方法第一节加减乘除运算技巧加减乘除的应试技巧既简单又实用,是提升资料分析计算环节速度的基础。
一、加减法技巧1、错位叠加法:每一个加数,从高位起,按照对应的位数分别累加,累加结果不足两位时前边需补0,然后把所有累加结果从高位起往后错开一位叠加(像楼梯凳一样)例题:62355+23056+34267+4123=?计算过程:加万位6+2+3=11,加千位2+3+4+4=13,加百位3+0+2+1=06,加十位5+5+6+2=18,加个位5+6+7+3=21,然后错开一位叠加,如下图所示:2、临近相减法:一般求几个数的和与另外几个数的和之差的时候,形如(A+B+C)-(a+b+c),我们可以找数值相近的先做差,再求和。
材料:题目:2016~2018年,全国茶叶产量之和比2013~2015年产量之和增加了:A.100~150万吨之间B.不到100万吨C.超过200万吨D.150~200万吨之间参考答案:A解题过程:根据题意,需计算(231.3+246+261.6)-(188.7+204.9+227.7),显然较麻烦,可先找临近的做减法,一般可以口算,再求和。
如先算231.3-227.7=3.6,再算246-204.9=41,再算261.6-188.7=80略小,根据选项,3.6+41+80只能选A3、尾数法:通过直接运算结果的末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因为资料分析中,加减法通常为准确值,因此在合差计算中我们可以采用此方法来进行答案的秒杀。
材料:题目:“十二五”期间华为销售收入总计达到________百万元。
公务员 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一、基本公式法所谓基本公式,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一些公式,比如说增速公式,增速公式里面肯定含有年增速、复合增速以及倍数增速公式,我们先看看这些常用的公式。
增速公式,我们在这主要介绍两种,一个是年增速,一个是复合增速,这两个的难度都不是很高,我们在解答的时候,只要记住公式,套用公式就可以了。
+++++++++++++++++++++++++++++++++++++++++++++++++++++ 年增速=末期值/基期值-1=(末期值-基期值)/基期值=增加量/基期值;复合增速=r1+r2+r1×r2(其中:r1是末期的增速,r2是基期的增速);增加量=末期值-基期值=末期值×增速/(1+增速)比重增减公式=(A/B)×(a-b)/(1+a)(其中a为A的增速,b为B的增速)+++++++++++++++++++++++++++++++++++++++++++++++++++++ 我们学习这些公式,不是为了记忆,而是要应用,所以我们在记忆的同时,一定要理解这些公式,对于之前没有接触的公式,我们可以在复习的时候,自己化简一下,这样就有助于记忆。
这些公式,记住了,然后就是应用啦,我们来看看相应的试题吧。
************************************************************************************** 【真题示例1】“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
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
116.“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名义增长率约为()。
A.58.2% B.63.7% C.74.5% D.81.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增长率这一知识点,着重考查估算能力。
行测资料分析题十大速算解题技巧全解

资料分析题十大速算解题技巧全解★【速算技巧一:估算法】要点:"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
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
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的大小决定了"估算"时的精度要求。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要点:"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速算技巧三:截位法】要点:所谓"截位法",是指"在精度允许的范围内,将计算过程当中的数字截位(即只看或者只取前几位),从而得到精度足够的计算结果"的速算方式。
在加法或者减法中使用"截位法"时,直接从左边高位开始相加或者相减( 同时注意下一位是否需要进位与借位),直到得到选项求精度的答案为止。
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时,为了使所得结果尽可能精确,需注意截位近似的方向:一、大(或缩小)一个乘数因子,则需缩小(或大)另一个乘数因子;二、大(或缩小)被除数,则需大(或缩小)除数。
2021军转干行测资料分析备考指导:你该知道的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

行测资料分析备考指导:你该知道的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在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每年都会涉及到的内容。
本质上是7位数的乘除,数据比较大,一旦列式复杂,计算这一块就会让人觉得头大,是领导们比较头疼的部分。
每道题都按部就班的计算,时间上不允许,这就需要掌握一些特殊题型的巧解方法。
中公教育在此进行分析。
一、比重变化的计算例题1:已知某市2013年1-3月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的当期收入为1927.3亿元,同比增速8%,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02.8万人,同比增长3.8%;其中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的当期收入为714.9亿元,同比增速7.5%,从业人员平均人数51.4万人,同比增长8.1%问:2013年第一季度,该市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占整个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比上年同期( )。
A.上升了4.3个百分点B.下降了2个百分点C.下降了4.3个百分点D.上升了2个百分点【中公解析】通过问法“2013年第一季度,该市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占整个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比上年同期…”,可以锁定就是判断比重的变化,,可以列式为,这样的列式结构复杂,有简单算法,只需判断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8.1%-3.8%=4.3%大于0,所以比重上升,B与C排除;只需要选比4.3%小的选项就可以,因为4.3%除以(1+8.1%)大于1的数,再乘以小于1的数,最终只有选项D符合要求。
表2017年5月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情况(境内)例题2:2017年5月,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重与上年相比约:A.增加了2个百分点B.减少了2个百分点C.增加了0.2个百分点D.减少了0.2个百分点【中公解析】由表可知,2017年5月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分别为2328934亿元、431150亿元,增速分别为12.5%、11.5%。
故2017年5月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重较上年减少,排除A、C;结果小于12.5%-11.5%=1%,选择D。
资料分析五大计算方法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五大常用计算法从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部分题目的特点来看,数据的计算量不大,利用常见的技巧化简之后即可估算出答案的范围,从而排除错误选项。
中公教育专家将按照考生在考试中的应用频率进行排序,分两次介绍八种常用计算技巧。
希望考生准确把握技巧的精髓,从而能够快速解题。
一、尾数法尾数法主要指通过运算结果的末位数字来确定选项,因此若选项中末尾一位或者几位各不相同,可以通过尾数法判断答案。
在资料分析中常用于和、差的计算,偶尔用于乘积的计算。
尾数可以指结果的最末一位或者几位数字。
1.加法中的尾数法两个数相加,和的尾数是由一个加数的尾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尾数得到的。
示例:2452+613=3065,和的尾数5是由一个加数的尾数2再加上另一个加数的尾数3得到的。
2.减法中的尾数法两个数相减,差的尾数是由被减数的尾数减去减数的尾数得到的,当不够减时,要先借位,再相减。
示例:2452-613=1839,差的尾数9是由被减数的尾数2借位后再减去减数的尾数3得到的。
3.乘法中的尾数法两个整数相乘,如果积的所有有效数字都保留,那么积的尾数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得到的。
示例:2452×613=1503076,积的尾数6是由一个乘数的尾数2乘以另一个乘数的尾数3得到的。
二、首数法首数法与尾数法类似,是通过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或前两、三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一种方法。
除适用于选项中首位数字或前几位数字各不相同的情况外,还可用于分数的大小比较,如各分数的分子、分母位数相同,可根据化为小数时的首数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的分数。
首数法一般运用于加、减、除法中,在除法运算中最常用。
1.加法中的首数法两个数相加,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和的首数是由一个加数的首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的首数得到的,但还要考虑首位后面的数相加后是否能进位;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时,和的首数与较大的加数一致或者为较大的加数的首数加1。
省考国考资料分析提分技巧

资料分析第一节速算技巧一、计算型1.速算技巧:(1)一个数*1.5→本身+本身的一半。
例:86.4*1.5=86.4+43.2=129.6。
(2)一个数*1.1→错位相加。
例:12345*1.1=12345+1234.5=13579.5。
(3)一个数*0.9→错位相减。
例:12345*0.9=12345-1234.5=11110.5。
(4)练一练:①124.6*1.5=124.6+62.3=186.9。
②13579*1.1=13579+1357.9=14936.9。
③13579*0.9=13579-1357.9=12221.1。
2.截位直除:(1)一步除法:建议只截分母。
(2)多步计算:建议上下都截。
截几位:(1)选项差距大,截两位。
①选项首位不同。
②选项首位相同,次位差大于首位(2)选项差距小,截三位。
首位相同且次位差小于等于首位。
总结:(截位直除)(1)差距大,截两位;差距小,截三位。
(2)一步除法,截分母;多步计算,上下截。
注意:除前看选项,差距比较大,存在10倍以上的差别,位数和小数点不能忽略,保留两位计算。
二、比较型1.分数比较(1)一大一小,直接比,分子大,分数大;(2)同大同小,竖着直接除,横着看速度(倍数)。
谁快谁牛皮,慢的看成 1。
例:①7/24和 3/12如何比较。
分子:7>3,分母:24>12,分子大分母也大,同大同小。
方法一:竖着直接除,看首位商几。
方法二:横着看速度,速度相当于倍数,24是 12的 2倍,7是 3的 2+倍,分子的倍数大,慢的看成 1,即分母看成 1,7/1>3/1,因此 7/24>3/12。
②3/5和 6/15横着比较。
分子:3和 6之间为 2倍的关系,分母:5和 15之间为 3倍的关系,谁快谁牛皮,分母快,把分子看成 1,分母小的分数大,1/5>1/15,因此 3/5>6/15。
第二节快速找数1.文字材料就找关键词(1)5~10秒内,每段总结出 1~2个关键词。
行测资料分析:列式计算

行测资料分析:列式计算一、资料分析是什么?只考虑考试的因素,我们可以将资料分析=材料+数据+计算。
简单解释一下:我们做资料分析题的过程就是从材料当中,快速寻找到与题干中问题相关的数据,根据问题列出式子,讲数据带入,最后结合计算技巧将资料分析的题做出来。
下面我们主要来介绍材料和数据到底在资料分析中扮演者什么角色。
二、材料1、来源:资料分析的材料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这一点也就提示我们考试中的题目图形表格都是非常标准的,所以我们有时候可以借助工具来解题(例:量角器可以度量饼状图中的某部分占整体的比重,直尺可以量线段长,比如我们柱状图两年份的差值可以用直尺直接量出来)2、分类:资料分析中的材料主要以三种形式,文字(单段、多段)、图形(柱状图、折线图、饼状图等)、表格。
三、数据数据的分类主要有三种:1、按表现形式分:量:有一定计量单位的绝对数(有单位)率: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没有单位)2、按研究内容分:基期:统计中计算指数或者变化情况等动态指标时,作为参照标准的时期。
现期:相对于基期而言的,是与基期相比较的后一时期。
增长量:指现期量较基期量变化的绝对值增长率:是现期量与基期量相比较的增长幅度,等同于增幅,增速,增长速度当然最关键的,也是我们今天介绍的重点是最后一个分类3、按计算的方式分(1)单一数据问题:已知某个统计指标的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增长率的一个或者多个,求这个统计指标的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增长率问题主要涉及的公式有下面四组: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基期值×(1+增长率)(3)两数之和(差)问题,这类问题不涉及到那么多成体系的公式,再此我们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了。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1~3题。
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比2002年分别增长170.7%和251.1%,增速分别快于人均消费支出19和66个百分点。
2011年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3%和3.2%,比2002年分别提高0.5和0.6个百分点。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中的乘法速算技巧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中的乘法速算技巧行测考试中的资料分析,是我们着重拿分的部分。
而这部分的列式好多都会涉及到乘法计算,那么两数相乘如何计算才能较快且准确地得出答案呢?首先中公教育和大家来复习一下两数相乘的有效数字取舍原则。
两数相乘的有效数字取舍原则(各取两位有效数字):①全舍:第三位有效数字均为0、1、2。
如:3.513×742.6→35×74。
②全进:第三位有效数字均为8、9。
如:75.8×5.18→76×52。
③一进一舍(其它):小数(前三位有效数字比较小的数)四舍五入,大数反向变化。
如:0.5736×23.45→58×23。
那么在取舍完之后又有哪些速算方法呢?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
例1.24×11=( )A.244B.254C.264D.274【考点点拨】两个数相乘,当其中一个乘数为11,列竖式时,可以看成错一位相加。
例2.36×9=( )A.294B.324C.354D.394【考点点拨】两个数相乘,当其中一个乘数为9,列竖式时,可以看成错一位相减。
例3.18×25=( )A.290B.360C.410D.450【答案】D。
18×25=9×2×25=9×50=450。
【考点点拨】当其中一个乘数尾数为5,另一个为偶数时,可以用尾数为5的数先乘2,从而快速计算。
例4.17×23=( )A.291B.331C.391D.451【考点点拨】当两个乘数的平均数为整数时,利用平方差公式,快速计算结果。
以上是乘法运算中常用的4个速算技巧,大家在遇到乘法运算时,先结合3种取舍原则进行取舍,看取舍之后的数字能够用到哪种速算技巧再进行计算即可。
2020厦门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解题有技巧

2020厦门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解题有技巧
提起行测资料分析,相信每个考生都会感叹到:数这么大,考试根本算不完!现状确实是这样,资料分析经常出现五六位的数,大家用常规的计算方法一定算不完。
即使算完了也会存在许多算错的情况。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给大家介绍一种资料分析中非常好用的计算方法,叫做特征数字法。
一、含义
利用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转化,将百分数近似转化为一些特定分数,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该方法称为特征数字法。
通过上面讲解,中公教育相信各位考生对特征数字法已经有所熟悉。
对于这块内容,大家一定要多加练习,就可以熟练解决资料分析这两类列式的计算。
2020云南省考行测资料分析中的乘法速算技巧

2020云南省考行测资料分析中的乘法速算技巧两数相乘的有效数字取舍原则(各取两位有效数字):①全舍:第三位有效数字均为0、1、2。
如:3.513×742.6→35×74。
②全进:第三位有效数字均为8、9。
如:75.8×5.18→76×52。
③一进一舍(其它):小数(前三位有效数字比较小的数)四舍五入,大数反向变化。
如:0.5736×23.45→58×23。
那么在取舍完之后又有哪些速算方法呢?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
例1.24×11=( )A.244B.254C.264D.274【考点点拨】两个数相乘,当其中一个乘数为11,列竖式时,可以看成错一位相加。
例2.36×9=( )A.294B.324C.354D.394【考点点拨】两个数相乘,当其中一个乘数为9,列竖式时,可以看成错一位相减。
例3.18×25=( )A.290B.360C.410D.450【答案】D。
18×25=9×2×25=9×50=450。
【考点点拨】当其中一个乘数尾数为5,另一个为偶数时,可以用尾数为5的数先乘2,从而快速计算。
例4.17×23=( )A.291B.331C.391D.451【考点点拨】当两个乘数的平均数为整数时,利用平方差公式,快速计算结果。
以上是乘法运算中常用的4个速算技巧,大家在遇到乘法运算时,先结合3种取舍原则进行取舍,看取舍之后的数字能够用到哪种速算技巧再进行计算即可。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与计算技巧

公务员资料分析知识点与计算技巧在公务员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数据资料的理解、分析和处理能力。
掌握好资料分析的知识点和计算技巧,能够在考试中节省时间,提高准确率,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资料分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实用计算技巧。
一、资料分析知识点(一)统计术语要理解和解答资料分析题目,首先需要熟悉一些常见的统计术语,如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等。
1、增长率:指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差值占基期量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2、增长量:指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差值。
3、比重:指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4、倍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5、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
(二)统计图表资料分析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统计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需要掌握从图表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包括数据的大小、趋势、比例关系等。
(三)材料类型资料分析的材料类型多样,常见的有文字材料、表格材料、图形材料以及综合材料。
不同类型的材料有其特点和阅读重点,例如文字材料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和数据;表格材料要注意表头和行列的信息;图形材料要关注坐标轴和图例等。
(四)计算指标1、同比和环比同比是指与上年同期相比,环比是指与相邻的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
2、顺差和逆差出口大于进口为顺差,出口小于进口为逆差。
二、资料分析计算技巧(一)尾数法当选项的尾数各不相同,且计算式为加减法时,可以只计算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345 + 217 128 =()A 434B 444C 454D 464只计算尾数:5 + 7 8 = 4,所以答案为 B 选项。
(二)首数法在除法运算中,当选项的首位数字不同时,可以通过计算首位数字来确定答案。
例如:4567 ÷ 123 =()A 30B 37C 40D 47先计算首位:45 ÷ 12 = 39,所以答案为 B 选项。
(三)特征数字法将百分数转化为特征分数,从而简化计算。
国考省考行测资料分析必看公式技巧

资料分析5.比较基期量的大小,先估算,再直除。
6.增长率保持不变,①蒙两年;②估算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
二.增长量1.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柱状图:直尺;截位,两位)=基期量×增长率(增长率保持不变)=现期量1+增长率 ×增长率 2.年均增长量=末-初n3.增长量=现期量1+增长率×增长率 ①增长率可化为1n ,则增长量=现期量n+1 ;②可化为m n ,则增长量=现期量×m n+m;取区间。
4.比较增长量大小:增长量==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1+增长率 ×增长率=现期量×增长率1+增长率 ①大大则大(现期量大,增长率大,则增长量大)②看现期量×增长率三.增长率1.给百分点求增长率,或给增长率求百分点---增长率相加减2.增长率=增长量基期量 =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①选项首位不同,截两位,直除;②首位相同,插值法 3.增长率>a%←→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a%4.比较增长率:①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②现期量基期量 -1,比较现期量基期量(发展速度)的大小。
5.间隔增长率: r=r 1+ r 2+ r 1 r 2 ,r 1 r 2 其中一个凑分数,直除;r 1 、r 2 均<10%,可忽略。
6.混合增长率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偏向于量多的增长率。
7.拉动增长率=部分增长量整体基期量 ;增长贡献率=部分增长量整体增长量8.年均增长率:(1+r%)n =末初;①当r ≤5时, -1)/n;②当r>5时,(1+r )四.比重 1.现期比重:部分整体 =A B;①选项首位不同,截两位,直除;②首位相同,插值法①a%>b%,则比重上升;②蒙最小(上升或下降最小的)×∣a%-b%∣ 5.①两个比重,看是乘还是除;②比值/……之比,前除后;③已知部分求整体=部分比重;④已知整体求部分=整体×比重。
最新行测资料分析技巧:列式的计算方法

在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题型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资料分析想要得高分, 不仅需要有准确的列式,还需要有精准且快速的计算技巧,;众所周知资料分析 的数据较大,计算较复杂,如何乂快乂对il •算才能找到结果呢?今天为大家介绍 首数法。
1、概念:简单除法运算中,通过确定计算结果的首n 位数字来确定的选项 的方法叫做首数法应用环境:适用于一步除法,且选项的首位或前2、3为数字各不相同。
分子不动,分母取三位有效数字(四舍五入) 观察选项前儿位有效数字不同 放缩(针对选项超级接近)A. 158352B. 223516C. 394736D. 425348【解析】列式为一步除法,且选项第一位有效数字不同,则可以使用首数法 来快速计算确定选项;分子不动为36421,分母取三位有效数字即为230,则除完 商的第一位有效数字为1,所以答案即为A 。
【答案】:AA. 13568B.14671C. 15765D.16843【解析】列式为一步除法,且选项第二位有效数字不同,则可以使用数字发 来快速计算确定选项;分子不动为17882,分母取三位有效数字为132(四舍五 入),则商的前两位有效数字为13,因此答案选择为A.【答案】:A例3: 2010年某省的蔬菜产量为1765. 7万吨,且2009年该省的蔬菜产量为 1268万吨,则2010年的同比增长率为()。
A 39. 3%B 63. 6%C 139. 2%D 163. 6%【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所求为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则列式为(1765. 7-1268)/1268, 一步除法,且选项第一位有效数字或第二位不同,则可以 使用首数法,商的第一位有效数字为3,则根据选项确定为A【答案】:A指数问题是行测资料分析中比较冷门的一个知识点,近儿年无论省考、国考 还是各地方事业单位考察的也比较少,不过建议各位考生也需要将这些不常考的 知识2、 3、 注童事项:点全面复习到,以备考试出题措手不及。
2020莆田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算式的速算技巧之——有效数字法

2020莆田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算式的速算技巧之——有效数字法提升资料分析成绩的核心在于列式和计算,尤其是计算更是成为了考生们解题过程中的一个难过的“坎”,中公教育专家将帮助广大考生解决资料分析中的计算慢的问题。
一、什么是有效数字有效数字是指在一个数中,从该数的第一个非零数字起,直到末尾数字止的数字称为有效数字,如0.618的有效数字有三个,分别是6、1、8。
资料分析数据均为真实数据,因此计算过程十分繁琐,如果精算,显然浪费太多时间。
而考试均为单选题,因此广大考生只要估算得当,是可以选择到正确答案的。
估算时,可以根据取舍原则取前几位有效数字。
二、取舍原则A×B型,取两位有效数字,看第三位:②若第三位都为0、1、2,则全舍;②若第三位都为8、9,则全进;③第三位取值为其他情况时,一进一舍(小数字四舍五入,大数字反向变化)。
【例1】4227×12.13%=( )A.452.3B.488.1C. 512.7D.525.4【答案】C。
中公解析:两数的第三位有效数字分别为2与1,根据第一条取舍原则,将两数全舍,4227×12.13%≈4200×12%=504,选择C项。
【例2】:8494×15.85%=( )A.1346.3B.1424.1C.1546.6D.1635.3【答案】A。
中公解析:两数的第三位有效数字分别为9与8,根据第二条取舍原则,将两数全进,8494×15.85%≈8500×16%=1360,选择A项。
【例3】28629×14.53%=( )A.3840.4B.4001.5C.4159.8D.4305.1【答案】C。
中公解析:两数的第三位有效数字分别为6与5,根据第三条取舍原则,将前三位有效数字小的,小数字14.53%四舍五入,进为15%,另一个数字反向变化,舍为28000,原式≈28000×15%=4200,选择C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题型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资料分析想要得高分,不仅需要有准确的列式,还需要有精准且快速的计算技巧,;众所周知资料分析的数据较大,计算较复杂,如何又快又对计算才能找到结果呢?今天为大家介绍首数法。
1、概念:简单除法运算中,通过确定计算结果的首n位数字来确定的选项的方法叫做首数法2、应用环境:适用于一步除法,且选项的首位或前2、3为数字各不相同。
3、注意事项:①分子不动,分母取三位有效数字(四舍五入)②观察选项前几位有效数字不同③放缩(针对选项超级接近)A.158352B. 223516C. 394736D.425348【解析】列式为一步除法,且选项第一位有效数字不同,则可以使用首数法来快速计算确定选项;分子不动为36421,分母取三位有效数字即为230,则除完商的第一位有效数字为1,所以答案即为A。
【答案】:AA.13568B.14671C.15765D.16843【解析】列式为一步除法,且选项第二位有效数字不同,则可以使用数字发来快速计算确定选项;分子不动为17882,分母取三位有效数字为132(四舍五入),则商的前两位有效数字为13,因此答案选择为A.【答案】:A例3:2010年某省的蔬菜产量为1765.7万吨,且2009年该省的蔬菜产量为1268万吨,则2010年的同比增长率为()。
A 39.3%B 63.6%C 139.2%D 163.6%【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所求为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则列式为(1765.7-1268)/1268,一步除法,且选项第一位有效数字或第二位不同,则可以使用首数法,商的第一位有效数字为3,则根据选项确定为A【答案】:A指数问题是行测资料分析中比较冷门的一个知识点,近几年无论省考、国考还是各地方事业单位考察的也比较少,不过建议各位考生也需要将这些不常考的知识点全面复习到,以备考试出题措手不及。
在经济学概念中,从指数的定义上看,广义地讲,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狭义的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的相对数。
资料分析中考查的是一种狭义的指数,其本质是一种倍数关系,实际上是百分数去掉了“%”的表示形式,表示本期值和参考值之间的百分数关系,反映的是数据的变化情况。
在计算指数时,首先要确定以哪个量为定值,常以定值为100当上年数据为100时,指数和同比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同比增长率=(指数-100)%【例1】如上表中数据以上年数据为100,可以得到2007年的同比增长率为多少?( )解析:根据指数和同比增长率的关系,2007年的同比增长率=(133-100)%指数作差求幅度变化,两个指数作差即表示增长率的变化,读作百分点。
【例2】2012年合肥市旅游收入增速比2011年合肥市旅游收入增速快多少?解析:(112-100)%-(101-100)%=(112-101)%=11%,读作11个百分点,即2012年合肥市旅游收入增速比2011年合肥市旅游收入增速快11个百分点。
一、浏览如果是简短的资料我们当然可以直接去由上到下查找,但是由于有很多的资料分析组成比较复杂,甚至由图表和文字一同组成,或者字数段落比较多。
那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还是一行行找,就有些过于繁琐浪费时间不算甚至很容易查找错误。
为使我们避免犯这种错误,我们可以这么做:用1分钟左右的时间,将给出的资料简单梳理一遍大体内容,如果是由文字组成的我们可以把每段的大体内容也就是中心思想找到,不用记数据,数据太多,我们记不住,我们要记得是时间和指标,一段的中心内容一般可能会在段首。
这样查找数据时可以根据自己对于每段的认知直接去找数据,避免一遍遍从头开始。
如果有图表我们可以先去看图表的标题,标题一般包含时间和指标,之后我们要注意每行每列的具体内容以及他们的单位,有的时候需要单位换算。
同样的,如果有文字还有图表时我们要总体去观察文字和图表之间的关系,譬如是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
二、读题浏览完整篇资料分析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做题了,具体我们可以这么做:例如“2017年,高铁的旅客量是普铁旅客量的几倍?”当我们拿到这道题时,我们先关注一下时间,时间问的是2017年,如果材料给出的是2017年,那我们就可以得出我们要求的是现期,求现期什么,最后两个字告诉我们是几倍即倍数问题。
所以我们知道我们求的是现期倍数问题,求的是高铁旅客量是普铁旅客量的几倍,我们接下来就查找高铁旅客量和普铁旅客量的数据,根据我们最开始的大致浏览我们可以得出关于旅客量的问题是出现文字的那部分。
当我们查找完数据,我们可以列出这道题的式子。
三、计算列完式子,我们接下来需要算出结果,选出正确选项。
计算的时候我们为了能够不仅选对还要快,我们需要根据选择选项的设置,选择适合的计算方式。
譬如“A、1 B、10 C、100 D、1000”这样的选项设置我们需要在计算时注意单位的转化以及小数点的位置。
譬如“A、2.1 B、4.5 C、7.8 D、9.6”当设置这种选项时,我们会发现选项之间不存在整十整百的倍数关系,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不计单位的换算或者小数之间的转换。
直接计算大致结果根据推算选出最接近的选项即可。
行测考试中的资料分析,是我们着重拿分的部分。
而这部分的列式好多都会涉及到乘法计算,那么两数相乘如何计算才能较快且准确地得出答案呢?首先和大家来复习一下两数相乘的有效数字取舍原则。
两数相乘的有效数字取舍原则(各取两位有效数字):①全舍:第三位有效数字均为0、1、2。
如:3.513×742.6→35×74。
②全进:第三位有效数字均为8、9。
如:75.8×5.18→76×52。
③一进一舍(其它):小数(前三位有效数字比较小的数)四舍五入,大数反向变化。
如:0.5736×23.45→58×23。
那么在取舍完之后又有哪些速算方法呢?接下来我们学习一下。
例1.24×11=( )A.244B.254C.264D.274【考点点拨】两个数相乘,当其中一个乘数为11,列竖式时,可以看成错一位相加。
例2.36×9=( )A.294B.324C.354D.394【考点点拨】两个数相乘,当其中一个乘数为9,列竖式时,可以看成错一位相减。
例3.18×25=( )A.290B.360C.410D.450【答案】D。
18×25=9×2×25=9×50=450。
【考点点拨】当其中一个乘数尾数为5,另一个为偶数时,可以用尾数为5的数先乘2,从而快速计算。
例4.17×23=( )A.291B.331C.391D.451【考点点拨】当两个乘数的平均数为整数时,利用平方差公式,快速计算结果。
以上是乘法运算中常用的4个速算技巧,大家在遇到乘法运算时,先结合3种取舍原则进行取舍,看取舍之后的数字能够用到哪种速算技巧再进行计算即可。
在行测逻辑判断可能性推理中有这样一类“小众”题型——评价型题目。
根据不同的问法和考察角度,评价型题目分为一般评价型和相似结构型。
相似结构型题目究其本质就是想让我们掌握一种论证方法——归谬法。
方法不难,古已有之,两千年前的“濠梁之辩”庄子就已言明,风靡一时的文学作品中也有迹可循——慕容家族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就是让我们分析题干所给出的推理关系或推理形式,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和题干推理关系或推理形式一样的选项。
下面具体的题目来体会如何解题。
【例1】有些诗人爱喝酒,所以有些爱喝酒的是诗人。
下列选项与题干推理最相似的是:A.有些玫瑰是红色的,因此有些玫瑰不是白色的B.有些波斯猫是可爱的,所以有些可爱的是波斯猫C.所有男孩子是淘气的,所以有些淘气的是男孩子D.所有货币都有价值,所有没有价值的不是货币【答案】B【解析】题干的推理形式为有些a是b,推出有些b是a。
关键词为“有些”,都是肯定句式。
A项推理形式为有些a是b,有些a不是b,后半句为否定句式,不符合,排除;B项推理形式为有些a是b,有些a是b,与题干推理形式相似,当选;C项推理形式为所有a是b,所以有些b是a,关键词为“所有”“有些”,不相似,排除;D项推理形式为所有a是b,所有非b是非a,与题干不同,排除。
【例2】在某件案件的审理中,被告方律师说:“控方律师曾称我的当事人甲在案发现场出现过,因为证人乙看见甲在现场出现过。
但现在已证明证人乙是不可能看见甲在现场出现的,所以,我的当事人肯定没有在现场出现过。
”以下推理与这位律师的推理所采取的方式相类似的是:A.媒体曾报导了这样一则新闻:一位老师为了查出班中的小偷,采用了全班公投的方式。
当这位被选出来的“小偷”进行申辩时,这位老师反驳道:“如果你不是的话,为什么这么多同学认为你是小偷?”B.有科学家认为从量子理论层面看宇宙,存在着与我们当前生活着的这个世界相平行的时空,至少现在从数学计算的方式来推测,这是完全符合的C.我们经过讨论推测明年的房价依然会涨,因为目前没有一个信息能预测房价在明年会下降D.“你肯定就是那个当年帮助我的人!”“你认错人了。
”“那你能证明你不是当年帮助我的那个人吗?”“我不知道。
”“既然你不能证明你不是,那你肯定就是当年帮助我的人啦!”【答案】D【解析】题目要求寻找相似的推理结构,需要先分析题干的推理形式,题干的推理形式为:A→B,则非A→非B,当然这种推理是错误的。
D项的推理结构与题干相类似,故答案选D。
通过上面这两道例题不难看出,这种标字母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
备考阶段要勤于思考,举一反三才能学好逻辑判断中的“斗转星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