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及其预防

合集下载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引言概述: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由于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有害物质、有害环境或特殊工作条件下,导致工人身体或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工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了保护工人的权益和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预防措施。

一、职业病的危害1.1 职业病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危害职业病可以引发各种疾病,如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中毒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工人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甚至引发严重的后果,如肺功能障碍、肝肾损伤等。

1.2 职业病对工人心理健康的危害长期暴露在有害环境中或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导致工人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工作倦怠等。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工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1.3 职业病对社会的危害职业病不仅对工人个人造成危害,也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职业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源,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此外,职业病还可能导致工人的劳动能力下降,影响生产力和经济发展。

二、职业病的预防措施2.1 加强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估建立健全的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估体系,对各类工作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及时发现和控制危害源,减少工人接触有害物质和环境的机会。

2.2 强化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在工作场所设置有效的防护设施,如通风设备、防护屏障等,减少工人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

同时,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2.3 加强职业病宣传教育通过开展职业病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工人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向工人普及职业病的知识和预防方法,引导工人主动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健康。

三、职业病预防的重点领域3.1 尘肺病的预防加强对尘肺病危害的监测和评估,控制尘肺病的危害源。

提供有效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和防护眼镜。

加强工人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对尘肺病的认识。

3.2 职业性皮肤病的预防加强对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评估,控制有害物质对皮肤的接触。

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是指工作过程中可能对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造成的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工作者的安全和健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1. 防止物理危害:对于存在物理危害的工作环境,应采取相应的防护设施和措施,如戴安全帽、防护手套和眼镜等。

2. 防止化学危害:对于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工作,应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化学面罩、防护服、手套等。

同时,要加强通风和排放,确保工作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低于安全标准。

3. 预防生物危害:提供必要的慰藉发,汽灯止幡、随风扑蝶摘王帘, 酱凉竹萧,项阀附司如露含; - 茨菰甘,千蕃蓼薄,茱菀满,重叠见青丝墨....
4. 防止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提供适当的工作设备和工作环境,以减少重复动作、不良姿势和力量过度施加对肌肉和骨骼的负荷。

同时,提供必要的培训,使员工了解正确的工作姿势和动作。

5. 管理职业性精神危害: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鼓励员工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工作压力。

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员工处理工作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6. 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受伤或事故发生时,要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进一步的伤害。

7. 健康监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早期症状,减少工作对健康的潜在危害。

总之,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需要从工作环境、工作设备、个人防护和员工培训等方面全方位考虑,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各种措施的重要性根据不同工作场所和岗位需要进行具体的定制。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引言概述: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由于工作条件和工作方式等因素导致的疾病。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职业病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提高工作环境,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危害一:职业病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1.1 肺部疾病:长期吸入有害气体和粉尘会导致职业性肺病,如尘肺、矽肺等。

1.2 中毒性疾病:接触有毒化学物质会引发职业性中毒,如铅中毒、汞中毒等。

1.3 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有害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会导致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等。

二、危害二:职业病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1 生产力下降:职业病会导致劳动者健康状况下降,工作效率减低,从而影响生产力。

2.2 医疗费用增加:治疗职业病需要耗费大量医疗资源,增加个人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2.3 劳动力流失:职业病给劳动者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导致劳动力流失,进一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三、预防措施一: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护体系。

3.1 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职业病防护的责任和义务。

3.2 职业病监测:建立职业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职业病发生情况,为预防提供数据支持。

3.3 职业病防护设施:加强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如通风设备、个人防护用品等。

四、预防措施二:加强职业病宣传教育。

4.1 职业病知识普及:开展职业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4.2 健康检查和培训:加强劳动者的健康检查工作,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同时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4.3 职业病防治技术指导: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技术指导,推广先进的防护技术和工艺。

五、预防措施三:加强监督和管理。

5.1 监督检查:加强对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护措施的监督检查,确保其有效执行。

5.2 处罚机制:建立健全的处罚机制,对违反职业病防护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罚。

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环境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对劳动者健康和安全产生的不良后果。

针对不同的职业危害,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来减少和预防危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下面将就几种常见的职业危害进行防治措施的介绍。

1. 噪音危害防治措施:噪音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中会引起听力损伤、心理疾病等问题。

对于噪音危害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噪音产生处进行技术措施,如改善设备和工艺,降低噪音的产生。

- 在噪音传播途径进行隔离措施,如在噪音产生源周围设置隔音墙等。

- 对于无法降低噪音的情况,可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耳塞、耳罩等防护设备。

2. 化学物质危害防治措施:化学物质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暴露于有毒化学物质中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甚至致命。

防治化学物质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工作场所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有毒气体的浓度。

- 使用封闭式系统或设备,减少化学物质泄漏和扩散。

- 采用个体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手套等。

- 做好危险化学品的替代工作,如使用无毒或低毒的替代品。

3. 尘肺危害防治措施:尘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而导致的肺部疾病。

针对尘肺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对粉尘进行湿润处理,减少粉尘的扬尘。

- 使用防尘设备,如除尘器、吸尘器等。

- 强制要求劳动者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如口罩、防尘眼镜等。

-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环境清洁无尘。

4. 物理因素危害防治措施:物理因素包括辐射、电击、高温等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对于物理因素危害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有辐射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屏蔽和隔离措施,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 对于电击危害,确保用电设备的安全可靠,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施。

- 针对高温环境,采取降温措施,如使用冷却设备、提供适当的水和饮料等。

5. 劳动强度和心理危害防治措施:劳动强度和心理危害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三篇)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三篇)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行业主要职业病是指某一行业或工种从事特定的劳动活动所导致的工人患病情况。

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主要职业病,接下来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的危害及其防护方法。

1. 矿山行业:主要职业病:矽肺病、尘肺病、噪声性聋等。

矽肺病和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矿石、矿石粉尘等引起的肺部疾病。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尘口罩、加强通风设施、使用湿法作业等。

噪声性聋是由于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导致的耳聋,防护方法包括戴耳塞或耳罩,避免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下作业。

2. 建筑行业:主要职业病: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坠落伤害等。

建筑工人长期处于粉尘环境中,易患尘肺病,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尘口罩、使用湿法作业、加强通风设施等。

职业性皮肤病是由于接触或吸入有刺激性或有毒性物质引起的皮肤病,防护方法包括正确使用防护手套、穿戴防护服等。

坠落伤害是指工人在高处作业时可能发生的坠落事故,防护方法包括使用安全带、安装安全护栏等。

3. 化工行业:主要职业病:中毒、烧伤、爆炸等。

化工工人常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易导致中毒。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防护面具、使用防护手套、穿戴防护服等。

烧伤和爆炸是由于操作不当或设施失效导致的事故,防护方法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使用安全设备等。

4. 电子行业:主要职业病: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静电引起的火灾等。

电子行业工人长期处于电离辐射环境下,易受到辐射伤害。

防护方法包括佩戴辐射防护衣、使用防护眼镜等。

静电引起的火灾是由于静电积聚引起的火灾事故,防护方法包括加强静电消除设施、使用防静电材料等。

5. 农业行业:主要职业病:农药中毒、机械伤害等。

农业工人经常接触到农药,易受到农药中毒的危害。

防护方法包括正确使用农药、穿戴防护服装等。

机械伤害是由于农业机械操作不当导致的伤害,防护方法包括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穿戴安全防护装备等。

总结起来,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主要职业病及其防护措施,但有一些常见的防护措施适用于多个行业,如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控制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等。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范文(三篇)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范文(三篇)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范文是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免受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的伤害而制定的一套规定和制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的例子:1. 个体防护- 在接触有害物质或危险场所时,应根据危险等级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防护眼镜、防尘口罩、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前,应进行使用前的操作培训,了解正确的佩戴方法和注意事项。

- 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存在破损或失效情况,并及时更换。

2. 工作环境控制- 在工作场所中,应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危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例如提供充足的通风、安装废气排放装置等。

- 对涉及危险物质或危险作业的工作区域,应设置警示标识并限制未授权人员进入。

-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质,应进行专门存储和处理,确保防范措施的有效性。

3. 健康监测- 对于接触危险物质的工作人员,应进行定期的健康监测,包括体检、生物标志物检测等,以及相关的健康宣教。

- 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包括停止暴露、就医治疗等。

4. 培训教育- 向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职业危害防护培训,包括危害物质的性质和预防措施、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急救等。

- 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并提供书面材料以供参考。

5. 事故应急处理- 建立相关的事故应急处理制度,包括事故发生时的紧急撤离和求救流程、急救措施的培训和应用等。

- 定期组织演练,以检验应急响应能力的有效性。

总之,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和意外伤害的发生。

这需要全员的积极参与和遵守,以及不断更新和改进制度的有效实施。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及防护用品使用制度范文(二)1. 目的本制度旨在保护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预防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合理设置和使用必要的防护设备和防护用品。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员工,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职业危害的岗位。

十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十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十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是指为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工作环境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和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和对职工的影响。

这些职业危害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人因因素等。

一、化学物质的防治措施1.选择合适的替代品:在工作环境中尽量避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选择替代品来降低危害。

2.严格控制接触:通过工艺改进、工作方式设计等措施,尽量减少职工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机会。

3.加强通风排风:在作业场所中设置通风设备,确保工作区域内的空气流通,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

4.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职工需要佩戴合适的防护手套、面具、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降低有害化学物质对皮肤和呼吸系统的危害。

二、物理因素的防治措施1.噪声防护:设置隔音设备,尽量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对职工的影响,职工需要佩戴合适的耳塞或耳罩进行保护。

2.光照控制:根据工作环境的需求,合理调节照明设备的亮度,避免过强或过弱的光线对职工视力的影响。

3.温度调控: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确保温度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职工的危害。

4.粉尘控制:使用防尘设备、清洁措施等,减少粉尘的产生和对职工的危害。

三、生物因素的防治措施1.职业病疫苗接种:对于接触生物危害的职工,提供相应的疫苗接种,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个人防护措施:职工需要佩戴合适的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降低生物危害的传播和感染。

3.定期体检:定期对接触生物危害的职工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四、人因因素的防治措施1.职业培训:对从事特定工作的职工进行相关职业培训,提高他们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2.健康监测:对职工的身体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职业危害对其身体健康的影响。

3.工作时间和强度的合理安排: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对职工的身体和心理造成损害。

以上是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的一些常见方法和措施,但具体的措施需要根据不同岗位和工作环境的特点来制定和实施。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知识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知识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知识
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造成伤害的各种危险因素。

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我们需要了解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知识和措施。

职业危害的种类
职业危害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 物理危害:包括噪音、震动、高温、低温、辐射等对工人身体的直接伤害。

2. 化学危害:包括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易燃物质等对工人的有害影响。

3. 生物危害: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生物因素对工人的健康威胁。

4. 人为危害:包括工伤事故、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对工人的安全风险。

安全防范知识与措施
为了降低职业危害对工人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安全防范知识和措施:
1. 提供充足的个人防护装备,例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以保护工人的身体免受直接伤害。

2. 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安装排气设备、加强通风等。

3. 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确保工人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5.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

总结
了解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知识对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职业危害对工人的影响,并为工作环境创造更安全的条件。

以上是关于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知识的简要介绍,请大家都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预防与管理(5篇)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预防与管理(5篇)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预防与管理一、引言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场所中,可能对劳动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伤害的各种因素。

职业危害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人因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工作场所中,职业危害的存在对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对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预防与管理是企业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分类与特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可以分为物理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和人因危害等几个方面。

物理危害主要包括噪声、振动、辐射、温度、湿度、危险机械等因素。

噪声和振动会对劳动者的听力和神经系统造成伤害,长期暴露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系统疾病。

辐射会对人体细胞造成损伤,导致遗传变异和癌症等疾病。

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会引发中暑或冻伤等问题。

危险机械的使用可能导致切割、压伤、撞击等意外伤害。

化学危害主要包括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粉尘、放射性物质等。

有毒气体会影响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

腐蚀性物质会对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造成严重伤害。

粉尘长期接触会导致尘肺病等呼吸道疾病。

放射性物质会对人体组织和器官造成损害,引发癌症等疾病。

生物危害主要包括病原体、细菌、真菌等。

病原体的传播可能引发传染病的暴发,对劳动者和公共卫生产生威胁。

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会引发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对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带来风险。

人因危害主要包括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等因素,还包括工作环境不良和社会心理压力等问题。

劳动强度大会损伤肌肉和骨骼系统,导致劳动者体力下降。

工作时间长会影响生物钟,引发疲劳和睡眠不良。

工作压力大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工作环境不良和社会心理压力会影响劳动者的情绪和工作积极性,对团队合作和企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预防与管理(二)为了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预防与管理至关重要。

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1. 引言职业危害是指在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时,由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因素所产生的身体和心理损害。

职业危害的存在对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2. 常见的职业危害2.1 物理性危害•噪音: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下工作会引起听力损害。

预防方法包括戴耳塞或耳罩、合理调整工作环境噪音水平等。

•振动:频繁接触强力振动会引起手臂、手腕、肩膀等部位的振动伤害。

预防方法包括使用带有减振器的工具、减少振动暴露时间等。

•辐射:长期暴露在放射性辐射源旁会对健康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预防方法包括加强防护措施、控制辐射源的使用等。

2.2 化学性危害•挥发性有机物:吸入大量挥发性有机物会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产生损害。

预防方法包括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提供通风系统等。

•重金属:长期接触重金属会对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产生毒性。

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和工作环境的清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等。

•有害气体:与有害气体接触会对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

预防措施包括使用合适的气体防护设备、提供通风系统等。

2.3 生物性危害•病原体:与病原体接触会导致传染疾病的发生。

预防措施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加强个人卫生等。

3. 职业危害的预防措施3.1 个体防护•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耳塞等。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等。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可能的职业病。

3.2 工作环境改善•控制噪音、振动等物理性危害源的产生,如增设隔声物、减振器等。

•加强通风设备的使用,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

•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3.3 岗位培训和教育•向从业人员提供相关的职业危害知识培训,提高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定期举办应急演练,提高从业人员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4 个人行为和习惯改变•吸烟和酗酒会加重职业危害对身体的影响,应尽量戒烟和限制酒量。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引言概述: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或工作引起的一类与工作环境有关的疾病。

职业病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不仅对个体的健康造成损害,还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预防职业病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方法。

一、职业病的危害1.1 肺部疾病危害长期吸入有害气体、粉尘或烟尘等职业环境中的污染物,会导致肺部疾病的发生。

例如,矽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矽尘而引起的职业病,严重影响呼吸系统功能,导致呼吸困难和肺功能下降。

1.2 神经系统损害某些职业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会引发头晕、记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症状,并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如中毒性脑病。

1.3 肌肉骨骼疾病一些职业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频繁重复动作,如长时间使用计算机、搬运重物等,会导致肌肉骨骼疾病的发生。

例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常见于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群。

二、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性2.1 提高职业健康意识员工应该认识到职业病的危害,增强对自身职业健康的重视。

雇主也应该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病预防意识。

2.2 健康工作环境建设雇主应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的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健康标准。

例如,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改善通风设施,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设备等。

2.3 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雇主应该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早期发现职业病的征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对从事高风险职业的员工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

三、职业病预防的具体措施3.1 个人防护措施员工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防护眼镜、耳塞等,以减少有害物质对身体的危害。

此外,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处于高风险环境中。

3.2 职业病监测和评估雇主应建立职业病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职业病危险因素。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职业病是由于长时间从事其中一种职业或者长期接触其中一种职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而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数据,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因职业病而失去生命,数以千万计的人则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职业病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因此,预防和控制职业病成为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关注的重要问题。

1.噪音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噪音是指超过人体耳蜗能够耐受的声音,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中容易引发职业性噪音性损聋。

为了防止工人暴露于高噪音环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源头上进行控制,减少噪音产生;-在传播途径上进行隔离,采用声屏障等措施;-对工人进行个体防护,佩戴防噪音耳塞等。

2.化学物质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化学物质是指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容易引发职业性中毒。

为了保护工人免受化学物质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生产环节中使用相对安全的物质替代有害物质;-加强出入口管理,避免工人直接接触有害物质;-为工人提供个体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3.粉尘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粉尘是指工作环境中产生的细小颗粒,长期吸入粉尘会引发职业性肺部疾病。

为了防止工人暴露于危险的粉尘环境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做好通风换气和粉尘的排除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对处理粉尘的工序进行有效的封闭、吸附和过滤处理;-为工人提供适合的个体防护装备,如口罩和防尘眼镜等。

4.辐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辐射是指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和微波辐射等,长期接触辐射会导致职业性辐射性疾病。

为了减少工人接触辐射的机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采取有效的屏蔽和遮蔽措施,降低辐射源对工人的辐射水平;-限制工人的接触时间和距离,尽量减少辐射对工人的影响;-配备适合的个体防护装备,如铅衣和防护面板等。

二、职业病预防的重要性和措施职业病预防非常重要,它既关乎劳动者自身身体健康,也涉及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一、职业病防治措施根据公司职业病防治及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要求,特制定本措施。

1.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1.1 粉尘的危害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大约19立方米的空气,以便从中取得所需的氧气。

如果工人在含尘浓度高的场所作业,吸入肺部的粉尘量就多。

当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引起肺组织发生纤维化病变,导致肺组织之间硬化,失去正常的呼吸功能,称为尘肺病。

按发病原因,尘肺可分为五类。

1.2 矽肺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原称“矽”)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矽肺。

建筑行业中与矽接触的作业包括隧道施工、凿岩、放炮、出碴、水泥制品厂的碎石、施工现场的砂石、石料加工、玻璃打磨等。

1.3 硅酸盐肺吸入含有硅酸盐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硅酸盐肺。

如石棉肺、滑石肺、水泥肺、云母肺等均属硅酸盐肺。

建筑行业中接触较多的是水泥尘和石棉尘。

接触石棉尘,不仅容易发生硅酸盐肺,而且可能导致石棉癌。

1.4 混合性尘肺吸收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混合性肺。

如建筑业、机械制造、修理的翻砂、铸造等作业。

1.5 焊工成肺电焊烟尘的成分比较复杂,但其主要成分是铁、硅、锰。

其中主要毒物是锰、铁、硅等。

毒性虽然不大,但其粉尘极细(5微米以下)在空中停留时间较长,容易吸入肺内。

特别是在密封及通风除尘差的地方作业,对焊工的健康将造成危害。

尘肺就是其中之一。

1.6 其他尘肺吸入其他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称为其他尘肺。

如金属尘肺、木屑尘肺均属其他尘肺。

吸入铬、砷等金属粉尘,还可患呼吸系统肿瘤。

患尘肺的发病率取决于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高低和粉尘粒子大小;凡浓度越高、尘粒越小,危害越大,发病率越高。

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直径5微米以下的细微尘粒,因其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所以最容易被作业人员吸入肺部而患职业性尘肺病。

2.除尘措施2.1 水泥除尘措施流动搅拌机除尘。

在建筑施工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须考虑适合流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要做到装、拆方便。

常见职业危害类型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常见职业危害类型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常见职业危害类型及预防措施有哪些职业危害是指工作场所或工作过程中可能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的一些因素,包括化学危害、物理危害、生物危害和心理危害等。

这些危害因素可能对工人的身体、心理、社会和家庭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常见的职业危害类型及预防措施。

一、化学危害化学危害是职业卫生中最常见的一种危害类型,指在工作中接触到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造成的损害。

包括:有机蒸气、气体、液体、固体、尘埃、烟雾、颗粒等。

常见的化学危害有有机溶剂、重金属、化工原料等。

预防措施:1. 严格执行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2. 使用防护设备和隔离控制措施。

3. 建立化学危险品的管理系统。

4. 教育工人注意化学危害,了解预防方法。

二、物理危害物理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电辐射、低温高温等造成的人体损害。

常见的物理危害有动力机械、电磁场、高压电、高温和低温等。

预防措施:1. 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护栏、警示标志、护眼镜等。

2. 定期进行设施设备检修和维护保养。

3. 根据工作场所环境条件选用适当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防寒衣、防护面罩、耳塞、耳罩等。

4. 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

三、生物危害生物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接触感染病原微生物、长时间在恶劣环境中生存等因素造成的人体损伤。

常见的生物危害包括:病菌、病毒、真菌等。

预防措施: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个人卫生防护。

2. 建立个人卫生保健制度、对工作室定期消毒。

3.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4. 对敏感人群和易感人群特别加强保护。

四、心理危害心理危害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给人的心理健康带来的消极影响,如焦虑、抑郁、压力等。

这些危害因素可能对人的身体、情感和个人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

预防措施:1. 水平的管理,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减轻工人的压力和心理负担。

2. 多参加社会活动、健身、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及心理抵抗力。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劳动条件下,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某种有害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中,导致工人患上的与工作相关的疾病。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职业病的危害1. 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入有害粉尘、气体或烟雾会导致职业性哮喘、尘肺病等疾病。

2. 皮肤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如化学品、有毒物质等,容易引发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职业性湿疹等。

3. 肌肉骨骼疾病:长期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姿势不良的工作,容易引发职业性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4. 神经系统疾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特定工作环境,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等,会导致职业性神经病变,如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职业性中毒性脑病等。

5. 职业性肿瘤:长期接触有致癌物质,如石棉、苯等,会增加患上职业性肿瘤的风险。

二、职业病的预防措施1. 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估: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体系,对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评估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2. 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措施:通过改进工艺、设备和工作环境,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排放,如使用密封设备、通风设备等。

3. 个体防护措施:为从事高风险工作的劳动者提供个体防护用品,如呼吸器、防护手套、防护服等,降低职业病的发生风险。

4. 健康教育与培训:加强职业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5. 定期体检与监测:组织劳动者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6. 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7. 加强监督与执法: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监督与执法机制,加强对工作场所的监督检查,确保职业病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

8. 职业病防治科研与技术支持:加强职业病防治科研与技术支持,推动职业病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由于长期接触或暴露于某种有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

职业病的发生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职业病的危害1. 肺部疾病:如尘肺、矽肺等。

这些疾病主要由于长期吸入粉尘、有害气体或烟雾所致,严重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导致呼吸困难、咳嗽、肺功能下降等症状。

2. 中毒性疾病:如铅中毒、汞中毒等。

这些疾病主要由于长期接触或吸入有害物质,导致中毒症状,如头晕、恶心、肝肾损害等。

3. 职业皮肤病:如湿疹、过敏性皮炎等。

这些疾病主要由于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或刺激性物质,导致皮肤发炎、瘙痒、红肿等症状。

4. 职业性听力损失:如噪音性聋。

这种疾病主要由于长期接触高噪音环境,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5. 骨骼疾病:如振动病、骨质疏松等。

这些疾病主要由于长期接触振动、重物搬运等工作,导致关节疼痛、骨折等症状。

二、职业病的预防1. 完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良好,减少粉尘、有害气体或烟雾的产生和积聚。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穿防护服等。

2. 健康监测与筛查: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健康监测,包括体检、肺功能测试、血液检查等,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

3. 健康教育与培训:开展职业病防护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知识水平。

告知工人有关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提醒他们正确使用防护设备。

4.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与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减少工人疲劳程度,有助于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5. 强化职业卫生管理: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确保企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职业病防护工作。

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的卫生状况,及时采取措施改善。

6.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向工人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耳塞、手套等,确保工人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正确使用并保护自己。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

常见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其防护在不同的行业中, 存在着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这些危害因素对工人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常见行业及其主要职业病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的介绍。

一、矿山行业1.煤矿工人: 煤尘导致煤工尘肺病的发生, 应采取化学防尘剂、通风系统等措施进行预防。

2.金属矿山工人:金属粉尘、放射性物质等危害因素导致肺癌、中毒等职业病,使用防护口罩、防护服等防护设备是必要的。

二、化工行业1.化工工人: 接触化学物质导致中毒、皮肤疾病等职业病, 使用防护服、防护手套、呼吸器等防护装备是必要的。

2.印刷业工人:油墨和溶剂蒸气对呼吸系统和皮肤有害,应注意通风、戴口罩等防护。

三、农业行业1.农民工人: 接触农药、重金属等导致中毒、皮肤疾病等职业病, 应注意戴口罩、防护服等措施。

2.渔民:长期暴露在水中易导致皮肤、眼睛疾病,注意穿着防护服、戴护目镜等。

四、建筑行业1.建筑工人: 长期吸入石尘、施工噪声等导致尘肺病、聋等职业病, 应戴口罩、耳塞等防护设备。

2.钢筋工人:长期负重、重复性动作导致慢性劳损,应适当安排工作时间,进行休息和体育锻炼。

五、医疗行业1.护士: 长时间站立、接触病原体导致背痛、感染等职业病, 应注意科学安排工作时间、佩戴防护衣、手套等。

2.医生:长时间工作导致忧郁症、疲劳等职业病,应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六、电子行业1.电焊工人: 气体、粉尘、辐射等导致职业病, 应注意戴防护面罩、防护服等。

2.半导体工人:化学药剂、有害气体等导致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应注意戴口罩、穿防护服等。

七、食品行业1.厨师: 长时间高温环境、油烟、重体力劳动导致中暑、皮肤病等职业病, 应注意戴防护帽、口罩, 加强体育锻炼。

2.食品加工工人:长期接触化学添加剂、重金属等导致中毒等职业病,应注意戴手套、口罩等。

在以上行业中, 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护措施只是一部分, 每个行业和岗位都可能存在不同的危害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

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一、职业危害预防措施1.危险源识别和评估:通过对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估,确定潜在的职业危害,包括化学品、物理因素(噪音、振动、辐射等)、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人为因素(操作不当、失误等)等。

2.采取有效的工程控制措施:基于危险源的评估结果,采取工程控制措施来消除或降低危害源的风险。

比如在化学品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密闭操作、通风设备、防护设施等来减少化学品的泄漏和接触。

3.加强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针对不同的职业危害,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要求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例如,在高噪音环境下,应提供耳塞或耳罩;在有辐射的场所,应提供防护服和防护眼镜等。

4.建立有效的培训和教育机制: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包括对危险源的认识、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及设施、正确操作和排放物处理、应急情况的应对等。

5.定期进行危害评估和监测:通过定期进行危害评估和监测,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

评估和监测可以针对空气质量、噪音、振动等进行,并及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相应的控制措施。

1.建立应急预案和演练:针对突发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的演练和模拟训练,以确保员工能够熟练应对危险场景。

2.提供紧急救援设备和人员:在工作场所配备必要的紧急救援设备,如急救箱、灭火器等,并培训一定数量的急救人员,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3.及时报警与应对:建立健全的报警机制,使员工能够及时报警并向相关人员求助。

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行动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4.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当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要及时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教训,进一步完善预防和应急措施。

5.提供心理辅导和康复服务:对于受到职业危害影响的员工,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康复服务,以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以上是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的一些基本内容,每个工作场所都应根据自身特点和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和落实。

如何预防职业病危害

如何预防职业病危害

如何预防职业病危害
1、毒物控制:从根本上不直接接触,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的化学物质,如甲苯、二甲苯代替苯作稀料,生产过程要密闭化、自动化,严防跑、冒、滴、漏。

安装毒物超标自动报警系统,严格控制空气中毒物浓度在安全标准内。

加强通风,使毒物尽快排出。

进入有毒场所,应佩戴防毒面具、送风面罩等。

2、噪声控制:通过控制噪声源,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强噪声设备,如用无声液压代替高噪声的锻压、焊接代替卸焊等。

控制噪声传播,采用吸声材料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使噪声强度降低。

采用隔音值班室,尽量减少接触时间。

加强个体防护,佩带耳塞、耳罩等。

3、粉尘控制:主要通过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如采用计算机控制、隔室监控,避免接触粉尘,用含石英低的石灰石代替石英砂为铸型材料以减轻粉尘危害。

采用湿式作业、密闭、抽风、除尘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

佩带防尘口罩、防尘安全帽等。

4、加强对职工进行防毒、防尘、防噪知识的宣传、培训,使其了解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何种危害因素,有什么危害,如何进行预防等。

5、严格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企业由专人负
责职业卫生工作,强化法制监督管理。

6、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做好健康监护,做好职工的上岗前、在岗期间及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妥善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部分职业危害及其预防一、判断题1.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物理因素中一般包括:异常的气候条件和工作环境;电离辐射线;非电离辐射线等。

( )2.生产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般包括: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大或劳动组织安排不当;人体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不良的人机因素。

( )3.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般包括: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缺乏必要的安全卫生技术设施;缺乏安全防护设施。

( )4.个体防毒的措施之一是正确使用呼吸防护器,防止有毒物质从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职业中毒。

( )5.个人皮肤防护的防毒措施之一是皮肤防护,主要依靠个人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可以避免有毒物质与人体皮肤的接触。

( )6.有毒作业环境管理中的组织管理包括调查了解企业当前职业毒害的现状,只有在对职业毒害现状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制定正确的规划,并予正确实施。

( ) 7.有毒作业环境管理中的组织管理包括对职T进行防毒的宣传教育,使职工既清楚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又了解预防措施,从而使职T主动地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

( )8.不定期对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物质进行监测是防毒作业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

( ) 9. 职业危害和预防中所称飘尘是指在空气中悬浮的固体颗粒。

( )10.职业危害和预防中所称蒸气是指在常温、常压下液体物质挥发成的气态物质。

( ) 11.职业危害和预防中所称雾是指散发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 )12.职业危害和预防中所称烟是指空气中某些金属熔化产生的蒸汽凝结成的固体颗粒叫烟。

烟一般是和可熔金属联系在一起。

( )13.职业危害和预防中所称急性效应是指大量的或高浓度化学品的短期暴露(通常不多于一个轮班)引起的效应。

( )14.职业危害和预防中所称慢性效应是指在较长时间内重复暴露于某种化学品中所引起的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是在许多年的暴露后才被发现。

( )15. 职业危害和预防中所称气体是指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物质,逸散于生产场所的空气中,如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 )16、根据有毒物质的性质、有毒作业的特点和防护要求,在有毒作业环境中应配置事故柜、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等卫生防护设施的服务半径应小于30 m。

( ) 17.《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尽可能使用无毒物品;需要使用有毒物品的,应当优先选择使用低毒物品。

( )18.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人和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 )19.可能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建设项目的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建设项目竣工,应当进行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

( )20.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的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如实申报存在职业中毒危害项目。

( )21.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管理措施,加强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 )22.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专职的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医师和护士;不具备配备专职的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医师和护士条件的,应当与依法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合同,由其提供职业卫生服务。

( ) 2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通讯报警装置处于不正常状态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恢复正常状态后,方可重新作业。

( )24.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

( )25. 高毒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用人单位必须立即停止高毒作业,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经治理,职业中毒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 )26. 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结束作业时,应将其使用的工作服、工作鞋帽等物品存放、穿戴到非高毒作业区域。

( )27.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对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对离岗时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 )28. 可能产生职业中毒危害的建设项曰,未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职业中毒危害预评价,或者预评价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可自行开工。

( )29.危险化学品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无需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可先行投产、运行。

( )30、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竣工,未进行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或者未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可以投入生产、运行。

( )31.存在高毒作业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可进行施工操作。

( )32.生产、经营、运输、贮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向周围单位、居民宣传有关危险化学品的防护知识及发生化学品事故的急救方法。

( )33. 使用单位购进危险化学品时,必须核对包装(或容器)上的安全标签。

安全标签若脱落或损坏,经检查确认后应补贴。

( )34.使用单位购进的化学品需要转移或分装到其他容器时,应标明其内容。

对于危险化学品,在转移或分装后的容器上应贴安全标签。

( )3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使用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清除化学废料和清洗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废IH容器。

( )36.《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使用单位应将危险化学品的有关安全卫生资料向职工公开,教育职工识别安全标签、了解安全技术说明书、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措施,经常对职'进行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教育和培训。

( ) 37.《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职工应遵守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应及时报告认为可能造成危害和自己无法处理的情况。

( )38.职工对违章指挥或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 )3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22.1- 2007)规定:时问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以时问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最高容许接触水平。

( )40.《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 )41.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企业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 )4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的经费,可依企业财力实施。

( )4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 )44.《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 )4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 ) 46.《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日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

( ) 47.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生产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 48.《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 )49. 危险化学品单位可以安排未经上岗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 )50.危险化学品单位可以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劳动作业。

( ) 51.危险化学品用人单位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 )二、单选题1.在劳动过程、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 )。

A.职业病危害因素B.劳动生理危害因素C.劳动心理危害因素2.职业病危害因素达到一定程度,并在一定条件下,使劳动者健康发生损伤称为( )。

A.工伤B.职业性损伤C.劳动伤害3.职业性多发病是指由于( )中存在诸多因素所致的病损,或虽然原为非职业性疾病,由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使之加剧或发病率增高。

A.休息场所B.日常生活C.生产环境4.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中,高温、辐射、噪音属于( )。

A.化学因素B.物理因素C.生物因素5.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的( )属于化学因素。

A.病毒B.真菌C.有毒物质6.由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称之为职业病,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 )职业病。

A.法定B.重度C.劳动7.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的( )属于物理因素。

A.矽尘B.布氏杆菌C.X射线8.《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预防( )的发生,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A.事故B.职业中毒事故C.火灾9.《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存在高毒作业的建设项日的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 )部门进行卫生审查;经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行。

A.卫生行政B.安监C.公安10.《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应当向原受理申报的( )部门备案。

A.卫生行政B.安监C.质检11.《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劳动者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 )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有关条款。

A.危险B.有毒C.职业中毒危害1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有关( )应当熟悉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以及确保劳动者安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知识。

A.管理人员B.业务员C.办事员1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为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 ),并确保劳动者正确使用。

A.设备B.防护用品C.工具14.《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维护、检修存在高毒物品的生产装置,必须事先制订维护、检修方案,明确( ),确保维护、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A.安全措施B.救护措施C.职业中毒危害防护措施1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 )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