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入学前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入学前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人将要面临日趋繁复的世界,这就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同时,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现代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是教育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心理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他(她)的成长和发展,影响到他(她)未来的成功。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针对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幼儿教育不但要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更要关注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其今后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关键词:幼儿心理素质培养
1 培养支撑创造思维的心理素质
以科学的方法开发幼儿早期智力是重要的,而促使幼儿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应该说更重要。因为知识、智力仅是创造思维的基础,是材料支持。而志向、追求等心理因素是创造思维的动力源,是关键所在。居里夫人发现镭不在于她特别聪明,而在于她的人格,在于她的恒心与毅力,在于她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勇往直前的个性精神。爱迪生创造了1324项发明,关键是他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可见源自内心的热爱、迷恋、追求、志向等支撑创造发明的心理素质是更重要的,健全的人格是创造思维的灵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幼儿期开始逐步形成的。其中,诚恳、正直是首要的,这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做人价值、人生方向的问题。在当今,引导幼儿的自立也十分重要,娇生惯养、养尊处优是出不了人才的,而一味督促也是注定要失败的。我们要通过幼儿的自立来解决这一问题。要自立就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一切事情。做坏了,自己吸取教训,在几次做坏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逆境磨练的机会,只有具有恒心,毅力这些心理品质的人才才能适应竞争,才能生存的更好。
2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坚持性,提高其学习能力
创造性的认识特征和创造性的情感特征是幼儿学习中不可缺少的良好品质。训练幼儿的发展思维是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教育行为训练幼儿的这种扩散性思维能力。比如经常与幼儿谈一个物体的多种用途:“水除了喝还有什么用途?”“猪的全身都是宝,它的肉能吃,还有呢?”或者有意创造问题情景,引导幼儿找出与众不同的解决办法。如:“当你跟爸爸、妈妈上街不小心走丢了,找不到爸爸、妈妈时,你怎么办?”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幼儿的种种创造表现常常以逾越常规、不合常规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正确对待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并对幼儿的创造性给予肯定,强
化幼儿的创造行为,培养幼儿创造性情感。如:在美术活动中,老师教幼儿画小熊,发现一名幼儿在画纸上画了许多圆陀,这时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请他告诉同伴们画的是什么?给大家讲一讲,他的想象可谓是构思独特:“下雪了,小熊在白茫茫的学地里走呀走呀,这是小熊的脚印。”原来是这样,老师马上对幼儿的这种创造性表现进行了鼓励:“你真聪明,想得太好了。”相反,如果当时老师没有发现和鼓励幼儿的创造性表现,那么将会扼杀幼儿创造性的萌芽。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还可以通过各类创造性游戏以及创设良好的动手动脑环境来满足幼儿创造表现的愿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坚持性是一种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指能将目的贯彻到底以及克服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幼儿坚持性的培养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现在的孩子遇到挫折的机会很少,许多幼儿形成了“输不起”的性格,他们由于困难,怕失败而不愿去尝试。因此,我们应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即在日常生活中认为地为他们设置一些障碍,增强孩子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幼儿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增强其坚持性。比如:有的孩子小嘴特别乖巧,既聪明又漂亮,经常受到周围人的赞扬,夸奖,而在一次游戏比赛中,她输给了同伴,立刻大哭起来,还说今后再也不玩这个游戏了。针对这种情况,老师根据她的能力,设置了一项较难的活动——穿衣比赛,并教育她:这次落在后面没关系,只要坚持练习,总会成功的,但如果怕困难而不去做,那就永远完成不了。她一次一次地练习,当她提高速度终于得胜的时候,大家都热烈地为她鼓掌,她的高兴劲就甭提了。慢慢地,她能正确地面对失败,敢于尝试,坚持性也大大提高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意到:幼儿在兴趣强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较长。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坚持性。比如:让那些好动、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在游戏中担任警察、解放军的角色,请他给大家讲故事,当小老师等。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我们要鼓励幼儿敢创敢干,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要一味地包办代替,而要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无论成功失败,都要及时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帮助他们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品质。
3 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促进幼儿主动性的发展
责任感是完成任务的动力。幼儿参与活动往往从兴趣出发,而由于小学一些学科的内容和幼儿园相比,比较抽象,因此孩子对此内容存在不感兴趣的现象,但又必须完成,仅从兴趣出发去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时就难以奏效。为此,责任感的培养在此尤为重要,使其对任务的责任以成为活动的动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班上的自然角里的动植物每天有幼儿负责照顾,这样的事情幼儿开始觉得新鲜、好奇,兴致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不免失去了新鲜感,渐渐地有的孩子出现大意,忘记照料自然角里的动植物。对此,教师要有目的地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树立榜样,如请幼儿评小红花、争当小冠军、小旗手的活动,激励幼儿完成自己的事情,履行自己的职责。此外,还应让幼儿了解各种角色的责任,如:解放军、交通警察、医生、教师、售货员等各行各业人们的工作责任,使幼儿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许多富有责任感的人们付出的劳动。通过各项活动让幼儿意识到应该对自己、对别人、对集体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幼儿
参与活动的自觉性。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事业成功的关键,其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在当今竞争的社会中愈显可贵。幼儿的集体活动中若懂得谦让、协调、信赖,便能与人友好相处,从而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较好地适应环境。由于幼儿的自我中心的特点,不会从集体的角度去约束自我,因此对入学后的孩子着重培养其规则意识,使幼儿真正认识到:生活在集体之中,就必须遵守集体的规则。为此,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组织幼儿玩一些规则性较强的游戏,将游戏与规则融为一体,并利用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游戏中将遵守规则转变成一种心理需要,使遵守规则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比如在体育游戏“小旗接力赛”中,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要求幼儿听指令,竞赛中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的进行中,孩子们为了获胜,会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小组中无论谁违反了规则,大家都为之惋惜。通过实践,幼儿认识到自己是是集体的一员,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大家的利益,感受到了自己与集体的关系,增加了集体意识,培养了合作精神,懂得了如何在集体中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也促进了幼儿主动性的发展,提高了幼儿对自身的意识与调控能力,积极主动地做该做的事情,促进了幼儿自身活动的良心发展、有力地保证了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4 培养综合能力,增强幼儿的独立性
幼儿适应小学生生活的主要条件是综合能力。入小学后,幼儿由原来以游戏为主要活动的形式,转变为以课堂为主要学习形式,因此,听清、理解、记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就非常重要。首先,要培养幼儿学会倾听,只有在听清的基础上才能理解,进行采取行动。幼儿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时没听清要求,教师可观察幼儿重复几遍,解释其要求,而小学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大多是回家完成的,往往只说一遍,这就要求学生对任务的内容既要听清又要记住。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要针对大、中、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多组织语言游戏,训练幼儿先听要求再操作,例如:“把红五角星放在黄色的盒子里,把绿色的皮球放在白色的小车里”等等,培养幼儿在接受某一项任务时,必须记住要求什么,自己要完成什么。针对幼儿短时记忆优于长时记忆的特点,教师可有意识地训练幼儿,并及时鼓励表扬一些幼儿,如:“明天请你带来一件电动玩具”、“把老师教你的某某儿歌请爸爸或妈妈写在纸上带来给老师”等,以培养幼儿的记忆力。同时,要教育幼儿重视完成任务的技巧,让幼儿懂得同一件事情,由于采取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凡事要以“有快有好”地完成任务为最佳方法,以利于养成有意识积累最佳经验的习惯。如:让幼儿分组拿绘画笔纸等,比一个一个地发要快得多。这种训练为孩子入学学习奠定了基础,也培养了幼儿办事的高效率。
独立性是幼儿自我发展的内动力,是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点。一个孩子有了初步的独立性,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勤动脑、想问题、意志等各方面发展较快、较好。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是留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一日生活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比如让幼儿自己穿衣服脱衣,系鞋带、叠被子、收拾碗快、擦桌子、自己整理玩具、学具,用完的东西物归原位等等。
在休息的日子里,家长要不包办代替,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家长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