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统计整理
第3章 统计整理
(2)必须选择最主要的标志作为分组依据;
例3:根据统计调查资料来研究人民生活水平变动情况时, 可供选择的分组标志有家庭人口数、每户就业人数、每 一就业者负担人数、家庭总收入、平均每人每月生活费 收入等,其中最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变动的标志是:平 均每人每月生活费收入,应选择这一标志作为分组标志。
练习:企业按净产值分组为:单位(万元) 10以下 10-20 20-30 计算首组和末组的组中值。 30-40 40-70 70以上 首组组中值=10-10/2=5(万元) 末组组中值=70+30/2=85(万元)
第四节
统计汇总
一、统计汇总:即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统计资料
归并到各组中去,并计算各组和总体的合计数(包 括单位总数和标志总量)的工作过程。
例如:对全国的工业企业进行
简单分组: 按所有制类型分: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 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轻工业 按企业规模大小分: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复合分组:
重工业 全民所有制 轻工业 集体所有制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重工业
轻工业
3、按分组标志的性质分为品质分组和数量分 组。
N 15-24 25-44 45-89 90-179 n 5 6 7 8
180-359 9
360-719 10
适用条件:
1.近似正态分布 2.现象特性适合等距分组
组
限
组限:指每组两端数值。分为上限和下限。 上限:每组的终点数值(最大值)。 下限:每组的起点数值(最小值)。 组限的形式:与变量的特点有关,重合式和不重合式。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程序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 二、统计整理的程序
3第三章统计整理
(4)时效性审核 应尽可能使用最新的统计数据
(5)确认是否必要做进一步的加工整理
统计学
河南科技大学
第三章 统计整理
(二)差错的更正与处理
通过上述审核,如发现有缺报、缺份和缺项等情况, 应及时催报、补报;如有不正确之处,则应分别不同 情况作如下处理:
10. 爱尔兰 拥有大学学位人群所总人口占比例:37% 年增速 (2000-2010年): 7.3% (最高)
9. 澳大利亚 拥有大学学位人群所占总人口比例:38% 8. 芬兰 拥有大学学位人群所占总人口比例:38% 7. 英国 拥有大学学位人群所占总人口比例:38% 6. 韩国 拥有大学学位人群所占总人口比例:40%
统计学
第三章 统计整理
河南科技大学 历次人口普查中,每10万人中各种文化程度的人数
大专及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学
1982 1990 2000 2010
615 1422 3611 8930
Hale Waihona Puke 6779 8039 11146 14032
17892 23344 33961 38788
35237 37057 35701 26779
统计学
河南科技大学
三、统计整理的程序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统计资料的审核
资料的分组和汇总
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
统计资料的积累、保管和公布
统计学
河南科技大学 数据审核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统计工作的基本程序
收集 数据
真实 数据
虚假 数据
科学地计 算与分析
假数真算
统计学第3章统计整理
14
7.0 21 10.5 193 96.5
4 90 —100 31 15.5 52 26.0 179 89.5 5 100—110 65 32.5 117 58.5 148 74.0
6 110—120 52 26.0 169 84.5 83 41.5
7 120—130 8 130—140
23 11.5 192 96.0 31 15.5
一、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1.概念
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分组以后, 用以反映总体各单位分配情况的统计 数列,称分配数列,又可称次数分配, 或次数分布。
它由两部分组成: 总体所分的各个组和各组所拥有的 单位数(次数或频数)。
例
月工资分组(元) 工人数(人) 占总数比重(%)
1000 以下
210
39.6
1000-1500
组距式 分组
以变量值变动的一个区间作为一组,区间的 距离称为组距。适用于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 变量的变量值较多的情况。
第三章 统计整理
在进行组距分组时,会涉及到一 些问题,包括:等距分组和不等距分 组、组限、组中值。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等距 分组
不等距 分组
各组组距均相等。如: 10—20 20—30 30—40
组中值 = (上限值+下限值)÷2
开口组组中值的计算: 缺下限:组中值=本组上限— 相邻组组距/2
缺上限:组中值=本组下限+ 相邻组组距/2
例
产值(万元)
第一组组中值:
50以下 50 — 60 60 — 70 70以上
50-(10÷2)= 45 最后一组组中值: 70+(10÷2)= 75
第二节 分配数列
较合适是? (c)
《统计学概论》第三章 统计整理
70 ~ 80
80 ~ 90
90 ~ 100
合
计
学生人数
(人)
5 15 18 10
2 50
由表3-1可见,整理后的学生考 STAT 分资料,较整理前的考分资料明 显要条理、系统。由上表可见, 在学生总体中,60分以下和90分 以上的学生人数都较少,绝大多 数学生的考分分布在60—90分之 间。
所以,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是统计分析的前提, 它实现了从个别单位的标志表现(标志值)向总体综合指标 的过渡,在统计研究中起着承前启后重要的作用。
编制步骤:
⒈求变异全距 R X max X min 139 107 32(百万元)
⒉确定组距及组数 R≤组距(d) ×组数(m)
确定组距的原则:
要能区分各组的性质差异 要能反映总体资料的分布特征 为方便计算,尽可能为5或10的整数倍
编少)
要求编制组距数列。
STAT
• 排序结果为
• 107 108 108 110 112 112 113 114 115 117 117 117 118 118 118 119 120 120 121 122 122 122 122 123 123 123 123 124 124 124 125 125 126 126 127 127 127 128 128 129 130 131 133 133 134 134 135 137 139 139
合计
频数(人) 3 5 8 14 10 6 4
50
频率(%) 6 10 16 28 20 12 8
100
统计分组方法
选择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标
按品质标志分组 志作为分组标志,如性别、
所有制类型
统计学(第三章)
四、统计分组方法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 划分各组界限。划分各组界限,就是要在 分组标志的变异范围内,划定各相邻组之 间的性质界限和数量界限。 (一)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方法 选择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标志作为分 组标志,界限比较明确,类型比较稳定。 如,企业按所有制分组、人口按性别分组 等。
(二)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方法 数量标志有离散型和连续型之分,其分 组的方法和形式也不同。 1、按离散型变量标志分组其形式有2个 (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 2、按连续型变量标志分组其形式只有一 个(组距式分组)。
某班级学生按性别分组 学生按性别分组 男 女 合 计 人数(人) 60 40 100
2、按数量标志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 就是选择反映事物数量差异的数量标志作 为分组标志,并在数量标志的变异范围内 划定各组界限,将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 若干组成部分。 3、根据分组选择标志的多少不同,统 计分组又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简单分组。简单分组是指对统计总体 仅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二、统计整理的步骤 1.设计统计整理方案 2.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 3.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组和汇总 4.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 综上所述,设计整理方案、对原始资 料进行审核是整理的前提,统计分组是统 计整理的基础,统计汇总是统计整理的中 心环节,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是统计 整理的结果。
1.2、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意义 统计分组既是统计认识问题的一种基 本方法,又是统计整理工作的具体内容之 一,因此它在整个统计工作过程中具有十 分重要的作用。
4、次数分配的类型
对称分布
右偏分布
左偏分布
正J型分布
反J型分布
几种常见的频数分布
U型分布
1、钟形分布 钟形分布的特征是“中间多,两边少”,这类 分布是以平均值为中心的,越接近中心,分配的次 数越多,离中心越远,分配的次数越少,其曲线就 像一口古钟。
第三章统计整理
20.27%
68.70% 11.03%
16.60%
70.14% 13.26%
工厂按产量分组
Â Ý Ô · 1 2 3 4 5 6 Ï Æ º ¼
ú ¿ ¨Ô ² Á £ ª þ © ¼ £ x
2 3 4 3 4 5 21
¥ » É ± µ Î ³ ¾ ¨Ô £ y £ ª © 73 72 71 73 69 68 426
•向下累计是将各组频数和频率由变量值大的组 向变量值小的组累计(是各组下限以上的累计频 数或累计频率)
向下累计 生活费 250 275 300 325 350 375 合计 频数 10 8 12 9 5 6 50 累计频数 50 40 32 20 11 6 累计频率 100% 80% 64% 40% 22% 12%
2. 统计表的内容构成:主词部分和宾词部分。
注:统计表的构成和内容构成见表3-2
总标题
表3-2
按考试成绩分组 (分)
某班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分布表
频数 组中值 学生数 (人) 比重 (%) 向上累计 学生数 (人) 比重 (%) 向下累计 学生数 (人) 比重 (%)
纵 栏 标 题
90以上 80-90 横 行 标 题 70-80 60-70 60以下 合计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重工业
轻工业
按分组标志的性质分
学生按性别分组
男 女
学生按民族分组
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
90分以上 80-90 70-80 60-70 60 分以下 19岁及以下 20岁 21岁 22岁 23岁 24岁及以上
汉族 回族 苗族 土家族 羌族 壮族 . . .
统计学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
组数
组中值:各组中点位置所对应的变量值。其计算公式为:
01
或= (适用上开口组)
03
组中值= (适用所有闭口组)
02
或= (适用下开口组)
表3—2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中国发展报告》,国家统计局2003年版,中国统计出版社。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1998—2002年,GDP年均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之年均增加2.9%,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和8.0%。反映在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从1997年的19.1%下降到2002年的14.5%,下降了4.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50%提高到51.8%,上升了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30.9%提高到33.7%,上升了2.8个百分点。它反映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发展过程。
举例说明:
1
某工厂生产车间30人工人日产量原始数据如下: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
本章主要内容
肆
叁
贰
壹
统计整理及其类型 统计整理:就是对搜集得到的初始数据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变成能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数据的工作过程。包括(1)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2)对现成的综合统计资料的整理。本章指的是第一种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数据整理概述
3.历史资料的审核:在利用历史资料(或其他间接资料)时,应审核资料的可靠程度、指标含义、所属时间与空间范围、计算方法和分组条件与规定的要求是否一致。一般可以从调查资料的历史背景、调查者搜集资料的目的以及资料来源等,来判断资料的可靠程度,也可以从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指标的变动趋势来检查它的正确性。
统计学c第三章统计整理
合计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第三节 分布数列—变量数列
第五、绘制频数直方图和折线图
我一眼就看出 来了,大多数 人的日加工零 件数在120~ 125之间!
直方图下的面 积之和等于1
频 15
数
12
(人) 9
6 3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日加工零件数(个) 某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直方图
统计学
第三节 分布数列—变量数列
第四步,编制变量数列 某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分组表 按零件数分组(件)
105~110 110~115 115~120 120~125 125~130 130~135 135~140
频数(人)
3 5 8 14 10 6 4 50
频率(%)
6 10 16 28 20 12 8 100
目前我国有的地方性别比为120:100,这是不正常的现象
2.划分现象的类型:如我国经济成份划分为国有经济
和非国有经济,工业化分为轻、重工业。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第二节 统计分组
3 揭示现象的内部结构:如我国人员结构、产业结构。 新交通法中,正确处理机动车司机和过路行人之间的关系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第三节 分布数列—变量数列
(1)组距数列的几个常用概念
A. 组限:各组的界限,有上限和下限之分。
B. 组距:上限与下限之差 。 C. 组中值:上、下限之和的半数,即:
D. 次数密度:单位组距分配的次数。即:
经济、管理类 基础课程
统计学
第三节 分布数列—变量数列
E. 开口组与开口数列:第一组无下限或最后一组无 上 限的组称开口组。含开口组的数列称开口数列。 注意:a. 开口组的组距按相邻组的组距推算; b. 分组时正好等于组限的数应按“归下限原则”处 理。 缺上限的组中值= 下限+相临组组距的一半 缺下限的组中值= 上限—相临组组距的一半
统计整理
第 三 节 分配数列
一、分配数列
(一)概念
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 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 位在各组间的分布,表现为一定的数列形式,称为 分配数列。
(二)分配数列的要素
组别 次数(频数):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各组的
次数(频数)之和等于总体单位总数。
频率(比重):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各组比
作用
统计工作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分析
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是统计分析 的前提和基础,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发
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
审核——前提 分组——基础 汇总——中心 制表——结果
三、统计整理的技术
指标值复核计算 不同统计表上 重复出现的指 标值 指标值与实际值 统计、会计、业 务
表3-5
月工资(元) 500 元以下 500-600 600-700 700-800 800-900 900-1000 1000 元以上 合 计
某车间工人按月工资分组
工人数(人) 16 28 34 56 38 18 10 200 比重(%) 8.00 14.00 17.00 28.00 19.00 9.00 5.00 100.00
(四)分配数列的编制
1.概念术语
(1)全距(R)=数列中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
(2)组限:每一组的最大变量值与最小变量值 上限:每一组的最大变量值 下限:每一组的最小变量值 (3)组距(d):每一组的最大变量值与最小变量值之差 组距=上限—下限 (4)组数:数列中的分组个数。
组数和组距的关系
定性关系: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组数和组距呈 反方向变动。 定量关系: 组数=全距/组距=R/d 组距=R/(1+3.322lgN) 式二为确定组距的经验公式,其中N代表组数。
第三章 统计资料整理
31
简单表案例
某年某公司所属两企业自行车合格品数量表
厂别 甲厂 乙厂 合 计 合格品数量(辆) 5000 7000 12000
32
简单分组表案例
2005年某月某公司各企业劳动生产率统计表 分组 总产值 (万元) 职工人 数(人) 劳动生产率 (元/人)
大型
中型 小型 合计
33
复合分组表案例
某年某地区工业增加值和职工人数
26
第三步:确定组限和组中值。以区分事物质的差别。
对于离散变量,相邻组组限可以间断,也
可重叠;
对于连续变量,相邻组组限必须重叠; 符合“上组限不计入”原则; 首末两组可使用“××以下”及“××以
上”的开口组。
27
第四步:归类汇总,计算各组次数。
本着“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按照各个总体单位的具体 标志值,将其划归某一具体组之中。 对于重叠设置的组距数列,要本着“上限不在内”的原则。
19
某地区人口分布状况
人口按年龄分组 1岁以下(婴儿组) 1-7岁(幼儿组) 7-17岁(学龄儿童组) 17-55岁(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组) 55岁以上(老年组) 合计
人口数(万人) 1 6 12 24.6 8.1 51.7
20
对于异距数列,为了消除各组组距大小对次数分布的影响,
需计算
次数密度=该组次数/该组组距
14-16
16-18 18-20
16
12 5
540
620 680
8
三、统计分组的种类和分组标志的选择
(一)统计分组的种类 1、按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标志分组和数量标志分组: 2、按选择标志的多少不同,可分为: 简单分组:对统计总体仅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特点:只能 反映现象在某一标志特征方面的差异情况,说明的问题比较 简单明了。 复合分组:对同一总体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 进行分组。特点:可从几个不同角度了解总体内部的差别和 关系,因此能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问题;复合分组的组数 随着分组标志的增加而成倍地增加。
第三章统计整理
按照习惯,成绩一般分为不及格、及格、 按照习惯,成绩一般分为不及格、及格、中 良好、 等、良好、优秀
即 组限 60分以下 60~70 70~80 80~90 90分以上 65 75 85 组中值
上组限不在内
利用Excel Excel进行分组 ㈢ 利用Excel进行分组
数据分析” 直方图 直方图” 选“工具”-“数据分析”-“直方图” 工具” 数据分析 定义“输入区域” 数据 定义“输入区域”—数据 分组中每组上限, “接收区域”—分组中每组上限,包括在本组 接收区域” 分组中每组上限 内 “输出区域”—结果 输出区域” 结果
编制结果如下: 编制结果如下:
日产量(件)X 日产量(件)X 20 21 22 23 24 25 26 合计 工人数(人) 工人数(人) f 3 5 6 4 3 2 1 24
组距数列
指每个组的变量值用一个区间来表现 的变量数列
编制条件:
变量是连续变量; 变量是连续变量; 或:总体单位数较多,变量不同取值个数 总体单位数较多, 也较多的离散变量。 也较多的离散变量。
复合分组
按性别 分类
对教师 的分类
共计12组 共计 组 × × 男 2×3×2
女 高级 中级 初级 青年 中年
按职称 分类 按年龄 分类
第三节 次数分布 ★ 一、分布数列的概念及种类
二、组距数列的编制 三、累计次数与累计频率
将总体各单位按分组标志分组后, 将总体各单位按分组标志分组后, 次数分布 形成的各单位在各组的分布
地位
统计整理的步骤
拟定统计整理方案 统计资料的预处理 数据处理 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第二节 统计分组
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一定的标志划 统计分组 分为类型或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的 过程 统计分组的作用: 划分现象的类型 反映现象内部结构 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统计学原理与实务第三章统计整理
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
总结词
平均指标是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一 般水平或集中趋势的指标。
详细描述
平均指标通常用平均数表示,如人均收入、平 均工资等,用于描述总体的一般水平。
平均指标的分类
数值平均数和位置平均数,如算术平均数、调和 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
变异指标
变异指标是用来反映总体各单位之间数量差异程度 的指标。
直接计数法、测量法、推算法等。
相对指标
总结词
相对指标是用来反映社会经济 现象之间数量对比关系的指标 。
相对指标的分类
结构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 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等。
详细描述
相对指标通常用相对数或比例表示 ,如人口密度、劳动生产率等,用 于揭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
直接计算法、对比法、平均法 等。
通过调查、观测、实验等方式直 接获取原始数据。
间接来源
通过文献资料、政府部门或统计机 构等途径获取已整理过的数据。
现代技术
利用互联网、大Biblioteka 据等技术手段进 行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与筛选
01
02
03
04
缺失值处理
根据实际情况对缺失数据进行 填充或删除。
异常值处理
识别并处理异常值,如使用Z 分数法或IQR法。
详细描述
变异指标通常用变异系数或标准差表示,用于揭 示总体各单位之间的数量差异程度。
变异指标的分类
绝对变异指标和相对变异指标,如标准差系数、离差系 数等。
05
统计整理的应用实例
人口普查数据的整理
总结词
系统化、标准化
详细描述
人口普查数据涉及大量个体数据,需要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整理,以便进行 后续的数据分析。具体包括数据清洗、分类、编码等步骤,确保数据质量可靠、 准确。
(完整版)第3章统计整理
第三章统计整理学习要求:明确统计整理在统计研究中承前起后的地位;掌握分组的方法和汇总技术;认识统计分布是统计整理的重要表现形式;学会统计表的编制并能熟练地运用。
§1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方法一、统计整理的意义统计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对调查所搜索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的工作过程。
统计整理实现了从个别单位的标志值向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值过渡,是人们对社会经济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为统计分析提供基础。
二、统计整理的方法:1、统计分组就是根据整理的目的要求,按照规定的标志进行区分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科学的分组是搞好统计整理的前提条件)2、汇总是对分组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汇总,并计算各组的单位数和合计数,计算出说明总体和各组情况的统计指标数值。
汇总是统计整理的中心内容汇总技术:①手工汇总:划记法、过录法、折叠法、卡片法。
②电子计算机汇总。
3、编表:经过汇总,得出表明社会现象总体和各个组的单位数和一系列标志总量的资料,把这些资料按一定的规则在表格上表现出来。
§2 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意义:统计分组的含义:指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而又联系的几个部分。
统计分组是在总体内部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①对总体而言是“分”,即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组成部分。
②对个体而言是“合”,即将性质相同的个体组合起来。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二、统计分组的种类1、按统计分组任务和作用不同分:类型分组:划分社会经济类型;结构分组:研究同类总体的结构;分析分组: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类型分组、结构分组:现象总体按品质标志分组,多属类型分组(例如工业生产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私营、集体);现象总体按数量标志分组,多属结构分组(例如企业按职工人数分------1000人以下、1000-5000人、5000人以上)。
第三章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第二节 统计分组
第三节 分配数列 第四节 统计表和统计图
本章的教学目的、要求及内容
一般了解统计整理的概念和内容、统计分组、分配 数列及统计表等概念和内容。
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统计分组的方法,在分组的 基础上进行次数分配数列的编制,并学会用统计表 来表示统计资料。
预处理
分组汇总
编制表图
数据的预处理
数据的预处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数据的审核 2. 数据的筛选 3. 数据的排序
统计数据资料整理的内容
统计整理的步骤:
(1)拟定统计整理方案 (2)审查原始资料 (3)对各项原始资料分组、汇总,计算总体总量指标 (4)将汇总的结果,以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表现出 来 (5)将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积累
统计分组的作用 3、揭示现象的内部结构
现象的内部结构是表明现象本质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同 一总体不同时期的结构联系起来,还可以看到现象的发展趋 势和规律。 “九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年
份
1996
20.4
1997 1998
19.1 18.6
1999
17.6
2000
15.9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分配数列表
频数
分布数列的种类
分布数列以分组标志特征不同可以 分为: 品质数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变量数列
品质数列
品质数列:按品质标志分配而形成的数列叫属性 分配数列,简称品质数列。用来观察总体单位中 不同属性的单位分布情况。
例 某班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
按性别分 组 男 女 合计
绝对数人 比重(%) 数 30 75 10 40 25 100
第三章 统计整理
开口组组中值的确定
缺下限开中组组中值=上限-邻组组距/2 缺下限开中组组中值=上限-邻组组距/2 缺上限开中组组中值=下限+邻组组距/2 缺上限开中组组中值=下限+邻组组距/2
19:18:05
31
把资料中各数值归到应属的组内
按照各个总体单位的具体标志值, 按照各个总体单位的具体标志值 , 将其划归某一 具体组之中, 在归类汇总时 , 要遵循 “ 具体组之中 , 在归类汇总时, 要遵循“ 不重复不 遗漏”的基本原则。 遗漏”的基本原则。 对于单项数列和不重叠设置的离散型组距数列来 说,上述原则容易做到。 上述原则容易做到。 对于重叠设置的连续型组距数列来说, 对于重叠设置的连续型组距数列来说 , 应处理好 恰好是组限的标志值的总体单位之归类问题, 恰好是组限的标志值的总体单位之归类问题 , 一 般应按“ 上组限不在内 ” 原则 , 般应按 “ 上组限不在内” 原则, 即本组下限的次 数属于本组, 本组上限的次数归于邻近的较大组 。 数属于本组 , 本组上限的次数归于邻近的较大组。
19:18:05
34
确定组数和组距
根据考试成绩性质的不同,在60分的基础上 根据考试成绩性质的不同,在60分的基础上 分为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优秀五 个类型。 令组距=10 令组距=10 则组数=43/10=4.3,因此组数取5 则组数=43/10=4.3,因此组数取5。
19:18:05
35
品质标志分组 数量标志分组
19:18:05
17
四、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根据分组选择标志的多少不同,统计分组又可分 为: 简单分组
简单分组是指对统计总体仅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第三章 统计整理
单项式分组:
工人平均日产量资料
工人平均日产量(件) 2 3 4 5 6 合计 工人数 绝对数 比重(%) 10 8.7 15 13.0 30 26.1 40 34.8 20 17.4 115 100.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组距式分组:
某工厂工人完成生产定额情况表 工人完成生产定额分组(%) 工人数 绝对数 比重(%) 80~90 30 16.7 90~100 40 22.2 100~110 60 33.3 110~120 30 16.7 120~130 20 11.1 合计 180 100.0
某班学生籍贯分布表 地区分 绝对数人数 安徽 30 非安徽 10 合计 40
比重(%) 75 25 100
第3章 统计整理
42
单项式数列:一个变量值代表一组。
工人生产情况表 产量(件) 工人数
第3章 统计整理 11
2、统计分组目的: 总体经过分组,能够突出组与组之间的 差异,抽象掉组内各单位之间的差异, 使数据变得条理化,便于进一步分析研 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3、统计分组的原则
⑴穷尽性
就是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应有组可归, 或者说各分组的空间足以容纳总体所有的单位。 例如:从业人员按文化程度分组,分为小学 毕业、中学毕业(含中专)和大学毕业三组,那 么,文盲及识字不多的以及大学以上的学历者则 无组可归。如果将分组调整为:文盲及识字不多、 小学程度、中学程度、大学及大学以上,那么就 可以包括全部从业人员的各种不同层次的文化程 度,符合了分组的穷尽性原则。
位数。
频率(f/∑f):次数的相对数,各组次数占总
次数的比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㈡统计分布(分配数列)的分类
第三章统计整理
3、分 类
品质数列 变量数列
单值数列
组距数列
等距数列 异距数列
二、变量数列的编制
编制变量数 列的步骤
确 定 组 数 确 定 组 距 计 算 频 数 编 制 表 格
(一)品质数列:
将总体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布数列 例
某班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
按性别分组 绝对数人数 比重(%)
男 女 30 10 75 25
1、定义
2、作用
是统计调查的继续,统计分析的 前提和基础 (承上启下)
3、统计整理的步骤
1.数据的预处理
2.统计分组
3.编制分配数列
4.汇总统计资料
5.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2008-1-4 5
第二节 统计分组
33 %
25%
42%
分组前
分组后
2008-1-4
6
一、统计分组的含义与性质
1.含义 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 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 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的统计方法,称 为统计分组。 2.性质 分与合 、穷尽与互斥、反映本质差异、可能 掩盖差异、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分组界限 的确定
单位:亿元
例
类 型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农业 14106.2 13873.6 14462.8 14931.5 林业 886.3 936.5 938.8 2 815.0 1 033.5
牧业
渔业
6 997.6
7 393.1 7 963.1
8 454.6
2 971.1
2 539.0 2 712.6
张桂平 刘汉 马云 李非列 宋卫平 孙广信 杨孙西 李彦宏 张力 李思廉 李金元 陈发树
第三章 统计整理
1.分组标志的选择原则 (1)应根据研究的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 例如,同一个工人总体,有多种不同分组方法: ①如果研究学历对收入的影响时,应选择“文 化程度”作为分组标志。 ②如果研究资历对收入的影响时,则应选择 “工龄”作为分组标志。
(2)要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 例如,研究职工生活水平的高低情况时,可 以用“职工的工资水平”作为分组标志,也可以 用“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收入水平”作为分组标志。 应该选择后者作为分组标志。 (3)要根据现象的历史条件变化来选择分组标志。 例如,前面讲到研究职工生活水平问题,如 果要列出“职工生活贫困户”一组,则“贫困户” 的标准就随历史条件变化而变化,而且不同地区 标准也不相同。
第三节,变量数列(分配数列)
一、分配数列(次数分布)的概念
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组 归类整理,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单 位数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次数分布,又称分布数列 分布在各组的个体单位数叫次数,又称频数 (fi)。各组次数与总次数(Σfi)之比称为比 率,又称频率。 分配数列(次数分布)有两个构成要素:一 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 统计分布的实质:把总体的全部单位按某标 志所分的组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数列。
第二节 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意义: • 统计分组的含义:是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 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 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而又联 系的几个部分(或组)的一种统计方法。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和 划分各组界限。而核心问题是正确地选择 分组标志。 (下)
• 在一个总体中,单位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其标志表现可能是互不相同的,总体内部各 个单位间存在许多的变异标志又是人们把总 体进一步分为性质不同的几个部分的客观依 据。 • 统计分组是在总体内部进行的一种分类。兼 有“分”和“合”的双重含义:对总体而言 是“分”(分为范围更小的总体),而对总 体单位而言是“合”(合为性质相同的组); 对分组标志而言是“分”(按分组标志划分 总体成为标志表现不同的许多组),而对其 它标志来说又是“合”(其它标志表现的差 异消失了)。
第三章 统计整理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完整性
是指所有的调查表格或问卷是否都已 收齐,所有的问题是否都有答案。
准确性 是指原始资料是否准确可靠.
一是逻辑检查,检查调查资料内
审 核
容是否合理,各个项目之间有没有相 互矛表格或
法 问卷中各项数字在计算方法和计算结
果上有无错误,数字的计量单位有没
分组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25%
33%
分组前
分组后
42%
作用:1·区分事物的性质
例:按所有制性质划分,我国现有8种经济类型: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 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 澳台投资经济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2·反映总体内部结构
例:上海市按GDP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
从不同角度说明总体的内部状况的认识体系。
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 平行分组体系 或两个以上标志分别进行
简单分组。各分组标志表 现并列使用。
复合分组体系 各分组标志表现交叉 结合使用。
平行分组体系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对教师 的分类
按性别分类
男性 女性
高级 按职称分类 中级 共计7组
初级 2+3+2
青年 按年龄分类
将统计调查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科
统计整理 学的分类和汇总,使之成为系统化、
条理化的综合资料,以反映研究总 体的特征。
地位 是统计调查的继续,统计分析的前提 和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计整理的种类
《统计学》第三章 统计整理
根据定期统计报表资料进 定期统计资料的整理 行综合整理
专题统计资料的整理 历史统计资料的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6
⑵比较审查法。它是指标之间进行数据比较方 式审查。例如规定某指标的数值必须大于或小 于另一指标;某几个指标之和应小于或等于总 和等。比如一个地区居民户数不能大于居民人 数;固定资产净值必须小于固定资产原值等。 凡是不符合上述规定要求的,必然是数据有问 题,必须查清。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38
①打开“成绩.xls”工作簿文件。 ②在单元格E5中输入“分组”,在单元格F5中输入“频数”。 ③在E6:E10区域中依次输入59,69,79,89,99,作为频数接受
区域,它们分 别表明成绩在60分以下 的人数,成绩在60~70
分之间..,90 分以上 的人数等。 ④选定D3:D7区域,在 “插入”菜单中单击“函数” 选项,打开“粘贴函数”对 话框如图所示。
频率% 10 22 32 26 1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36
㈢ 利用Excel 频数分布函数进行分组
常用函数
• 财务函数 • 数学和三角函数
• 日期与时间函数 • 统计函数
• 查找与引用函数 • 文本函数
• 数据库函数 • 逻辑函数
• 信息函数
• 工程函数
统计函数模块中有76个统计函数,这些函数 覆盖了统计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频数分布
第三章统计整理
18
统计分组的作用
⒈划分现象的类型 ⒉揭示现象内部结构 ⒊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19
二、分组标志的选择
➢ ㈠按品质标志分组 如按性别分组,见表3-5
表 3-5 某班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
按性别分组 男 女
合计
绝对数人数 30 10 40
比重(%) 75 25 100
24.6
55岁以上(老年组)
8.1
合计
51.7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26
㈡组距数列的编制
建立频数分布的步骤如下: • 先对数据进行排序,以了解全部数据的变动
范围; • 选择全部数据的分组组数; • 确定分组的组限, • 最后对各组数值所出现的频数进行计数。 ➢ 例:有某班学生英语考试成绩如下
第三章统计整理
34
开口组组中值的确定 缺下限开中组组中值=上限-邻组组距/2 缺上限开中组组中值=下限+邻组组距/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35
➢ ⒋确定频数和频率 频数=每组单位数 频率=每组频数/总单位数
组限
频数
60以下 5
60~70 11
70~80 16
80~90 13
90分以上 5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31
➢ ⒊确定组限和组中值 每组两端的数值称为组限 第一组下限=48 第一组上限=48+8=56 第二组下限=56 第二组上限=56+8=64 为避免重复,一般规定:上组限不在内 组中值=(上限+下限)/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32
表示时,可写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39
⑤在“函数分类”列表中选择“统计”,在“函数名” 列表中选择“FREQUENCY”,单击“确定”按钮, Excel弹出“频数分布”对话窗口。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40
⑥在数据区域“Data_array”中输入单元格B2:B51
数据接受区间Bins_array 中输入单元格E5:E10,在对话 窗口中可以看到其相应的频数是5,11,16,13,5,。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8
发现数据差错以后,要分别不同情况及时纠正与 处理,属于被调查单位填报错误的,应通知他 们重新填报,属于汇总过程中的错误,应根据 情况,予以修正。
2.录入数据,建立数据表
• 数据表是指包含相关数据的一系列工作表的 数据行。
• 数据表可以作为数据库使用,其中行表示记 录,列表示字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22
三、分配数列
➢ ㈠分配数列的概念与种类 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的所有单位按组
归类整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个单 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称为次数分配(布)或分配数列。
分布在各组的个体单位数叫次数或频数,各组 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叫频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函数是其中的一个。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37
频数分布函数 (FREQUENCY) 可以对一列垂直数组返回某个区域中数据的频数分布。
频数分布函数 (FREQUENCY)的语法形式为: FREQUENCY(data_array,bins_array)
其中:Data_array为用来编制频数分布的数据,Bins_array 为频数或次数的接收区间。
50~60
2
5.0
60~70
7
17.5
70~80
11
27.5
80~90
12
30.0
90~100
8
20.0
合计
40
100.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25
表3-9 某地区人口分布状况
人口按年龄分组人口Βιβλιοθήκη (万人)1岁以下(婴儿组)
1
1~7岁(幼儿组)
6
7~17岁(学龄儿童组)
12
18~55岁(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组)
⑦由于频数分布是数组操作,
所以,此处不能直接单 击“确定”按钮,而应按 Ctrl +Shift+回车键,得 到频数分布如图所示。
分组 频数
59
5
69
11
79
16
89
13
99
5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41
四、统计分组体系
在统计研究中,为了全面认识某一社会 经济现象,常常运用多个分组标志对总 体进行分组,形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相 互补充的分组体系。就整个国民经济总 体而言,通过按所有制、部门、行业、 地区、管理等多种分组,形成国民经济 分组体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14
4. 统计图
Excel可以绘制许多图表,其中大部分是统计 图,可用于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能够直观形
象地描述现象的数量规律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15
第二节 统计分组与分配数列
一、统计分组的定义和作用 二、分组标志的选择 三、分配数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16
一、统计分组的定义和作用
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 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成若干组成部分的 一种统计方法。
在第一章中我们已经讲述过“变异”的概念,就是 说在一个总体中,单位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其 标志表现可能是互不相同的,总体内部各个单位间 存在许多的变异标志又是人们把总体进一步分为性 质不同的几个部分的客观依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13
2. 频数分布函数
频数分布函数是Excel 的一个工作表函数,是编 制次数分布的主要工具,通过频数分布函数, 可以对数据进行分组与归类,从而使数据的分 布形态更加清楚地表现出来。
3. 数据透视表
数据透视表是一种交互式工作表,用于对已有 数据表和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的一 种工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27
⒈对数据进行排序
①打开 “成绩.xls” 工作簿,选定“英语成绩”工作表。 ②利用鼠标选定单元格 区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28
③在菜单中选择“数据”中的“排序”选项,则弹 出排序对话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4
一、统计整理的定义
统计整理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对 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大量原始资料进行 加工汇总,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 化,以得出反映事物总体综合特征的资 料的工作过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5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
⒈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与检查。审核、检查被调查单位 的资料是否齐全,有无迟报、不报、漏报的情况;如果 报送已齐全,应审查有无差错。审查的办法主要有:
29
④在排序对话框窗口中,选择“主要关键字”
列表中的“英语”作为排序关键字,并选择按 “递增”排序。由于所选取数据中已经包含标 题,所以在“当前数据清单”中选择 “有标题 行”,然后单击 “确定”按钮,即可得到 排序 的结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节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30
⒉确定组距和组数 全距=上限-下限=96-48=48 组数 一般5-7组 组距=全距/组数 例 如分6组,组距=48/6=8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第三章统计整理
17
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分”(分为 范围更小的总体),而对总体单位而言 是“合”(合为性质相同的组);对分 组标志而言是“分”(按分组标志划分 总体成为标志表现不同的许多组),而 对其它标志来说又是“合”(其它标志 表现的差异不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