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8-8曲线与方程(理)

合集下载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平面解析几何8.8曲线与方程课件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平面解析几何8.8曲线与方程课件
|PC2|=(R+1)+(3-R)=4,由椭圆的定义可知,曲线是以 C1,C2为左、右焦点,长半轴长为2,短半轴长为 x2 y2 圆(左顶点除外),其方程为 4 + 3 =1(x≠-2). 3 的椭
方法技巧 定义法求轨迹方程的适用条件及关键点 1.求轨迹方程时,若动点与定点、定线间的等量关 系满足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则可直接根据 定义先确定轨迹类型,再写出其方程.见典例. 2.理解解析几何中有关曲线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3.利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时,还要看所求轨迹是否 是完整的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如果不是完整的曲 线,则应对其中的变量x或y进行限制.见典例.
2.教材衍化 (1)(选修A2-1P36例3)到点F(0,4)的距离比到直线y=- 5的距离小1的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 A.y=16x2 C.x2=16y B.y=-16x2 D.x2=-16y )
解析 由题意可知动点M到点F(0,4)的距离与到直线y =-4的距离相等,则点M的轨迹为抛物线,故选C.
题型2 直接法求轨迹方程 典例 x2 y2 (2014· 广东高考)已知椭圆C: a2 + b2 =
5 1(a>b>0)的一个焦点为( 5,0),离心率为 3 .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若动点P(x0,y0)为椭圆C外一点,且点P到椭圆C的 两条切线相互垂直,求点P的轨迹方程.

c 5 (1)由题意知c= 5 , a = 3 ,所以a=3,b2=a2-
用定义法.
解析 如图所示,设动圆M与圆C1及圆C2分别外切于 点A和点B,则有|MC1|-|AC1|=|MA|,|MC2|-|BC2|=|MB|. 又|MA|=|MB|,所以|MC2|-|MC1|=|BC2|-|AC1|=3-1 =2,即动点M到两定点C2,C1的距离的差是常数2,且 2<|C1C2|=6,|MC2|>|MC1|,故动圆圆心M的轨迹为以定点 C2,C1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左支,则2a=2,所以a=1.

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8课时 曲线与方程课件 理 北师大版.ppt

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8课时 曲线与方程课件 理 北师大版.ppt

C.圆
D.直线
解析:因为不论θ为何值,方程x2+2sin θ·y2=1都不会同时既
有一次项,又有二次项,所以其方程所表示的曲线必不是抛物
线. 答案:A
3.已知两定点A(-2,0),B(1,0),如果动点P满足条件|PA|=
2|PB|,则动点P的轨迹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等于( )
A.9π
B.8π
C.4π
2.设点F(2,0),动点P到y轴的距离为d,求满足条件|PF|-d =2的点P的轨迹方程.
解:法一:设P点坐标为(x,y), 由|PF|=2+d, 得 x-22+y2=2+|x|, 即(x-2)2+y2=(2+|x|)2. ∴y2=4|x|+4x. 当x≥0时,y2=8x; 当x<0时,y2=0,即y=0. 故所求轨迹方程为y2=8x(x≥0)和y=0(x<0).
2.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五步法)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x,y)表示曲线上任意 一点M的坐标; (2)写出适合条件p的点M的集合 { M | p (M)} ; (3)用坐标表示条件p(M),列出方程 f(x,y)=0 ; (4)化方程f(x,y)=0为 最简形式 ; (5)说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
D.π
解析:设P(x,y),由|PA|=2|PB|,知
x+22+y2 =
2 x-12+y2 ,化简整理,得(x-2)2+y2=4,所以,动点P的轨
迹是圆心为(2,0),半径为2的圆,此圆的面积为4π. 答案:C
4.方程x2+xy=x所表示的曲线是________. 解析:因为方程x2+xy=x可化为:x(x+y-1)=0,所以x=0 或x+y-1=0,它们表示两条直线,因此方程x2+xy=x表示的曲 线为两条直线.

2018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8章平面解析几何8.8曲线与方程课件理

2018版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8章平面解析几何8.8曲线与方程课件理

考点2
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步骤
[必会结论] 1.两个条件 (1)如果曲线C的方程是f(x,y)=0,那么点P0(x0,y0)在 曲线上的充要条件是f(x0,y0)=0. (2)“曲线C是方程f(x,y)=0的曲线”是“曲线C上的 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y)=0的解”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求轨迹问题常用的数学思想 (1)函数与方程思想:求平面曲线的轨迹方程就是将几 何条件(性质)表示为动点坐标x,y的方程及函数关系.
+|AB|=4>|AB|,所以曲线M是以A,B为焦点,长轴长为4 的椭圆(挖去与x轴的交点). x2 y2 设曲线M:a2+b2=1(a>b>0,y≠0), 则a =4,b
2 2 |AB| 2 =a - =3, 2 2 2 2
x y 所以曲线M: 4 + 3 =1(y≠0)为所求.
(2)数形结合思想:由曲线的几何性质求曲线方程是 “数”与“形”的有机结合. (3)等价转化思想:通过坐标系使“数”与“形”相互 结合,在解决问题时又需要相互转化.
[双基夯实] 一、疑难辨析 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f(x0,y0)=0是点P(x0,y0)在曲线f(x,y)=0上的充 要条件.( √ ) 2.方程x2+xy=x的曲线是一个点和一条直线.( × ) 3.到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是 x2=y2.( × )
4.方程y= x与x=y2表示同一曲线.( × ) x 5.方程 =1表示斜率为1,在y轴上的截距为2的直 y -2 线.( × )
二、小题快练 1.[课本改编]已知M(-2,0),N(2,0),|PM|-|PN|=4, 则动点P的轨迹是( A.双曲线 C.一条射线
解析 线.

第八章 第八节 曲线与方程(理)

第八章  第八节  曲线与方程(理)

方程的曲线.
返回
二、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 1.建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设点——设轨迹上的任一点P(x,y). 3.列式——列出动点P所满足的关系式.
4.代换——依条件式的特点,选用距离公式、斜率公
式等将其转化为x,y的方程式,并化简. 5.证明——证明所求方程即为符合条件的动点轨迹方程.
答案:x2-6x-10y+24=0(y>0)
返回
5.两个定点的距离为 6,点 M 到这两个定点的距离的 平方和为 26,则点 M 的轨迹是____________.
返回
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 系,A(-3,0),B(3,0),设M(x,y), 由题设知 [ x+32+y2]2+[ x-32+y2]2=26, 化简得x2+y2=4, 所以点M的轨迹是半径为2的圆.
=(x1+a)(x2+a)+k2(x1-a)(x2-a) =[x1x2+a(x1+x2)+a2]+k2[x1x2-a(x1+x2)+a2] 4a2 =(1+k2)(x1x2+a2)+a(1-k2)(x1+x2)= 2 >0, k π ∴0<θ< . 2
返回
[冲关锦囊]
1.直接法求轨迹方程是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圆锥曲
1.(2012· 山东外国语学校模拟)已知点 F(a,0)(a>0),动点 M、P 分别 在 x、 y =0. (1)求点 N 的轨迹 C 的方程; (2)过点 F(a,0)的直线 l(不与 x 轴垂直)与曲线 C 交于 A、B 两点, 设点
K(-a,0), K A 与 K B 的夹角为
线的标准方程都是由直接法求得的.当轨迹易于列出 动点(x,y)满足的方程时可用此法. 2.求动点轨迹时应注意它的完备性.化简过程破坏了方 程的同解性,要注意补上遗漏的点或者挖去多余的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 88 曲线与方程课件 理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 88 曲线与方程课件 理
解析 若动圆在 y 轴右侧,则动圆圆心到定点 C(1,0)与到定直线 x=- 1 的距离相等,其轨迹是抛物线,且p2=1,所以其方程为 y2=4x(x>0);若 动圆在 y 轴左侧,则圆心轨迹是 x 轴负半轴,其方程为 y=0(x<0)。故动圆 圆心 M 的轨迹方程为 y2=4x(x>0)或 y=0(x<0)。
综上,直线 l 的方程为 x=-2 或 5x-12y+46=0。
2021/12/11
第十九页,共三十页。
考点二 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例 2】 已知圆 C 与两圆 x2+(y+4)2=1,x2+(y-2)2=1 外切,圆 C
的圆心轨迹为 L,设 L 上的点与点 M(x,y)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m,点 F(0,1)
2021/12/11
第十八页,共三十页。
当直线 l 的斜率存在时,设 l 的方程为 y-3=k(x+2),
即 kx-y+2k+3=0,
圆心到 l 的距离 d=|3kk2++21|,
由题意,得
|3kk2++21| 2+42=52,解得
k=152,
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152x-y+263=0,
即 5x-12y+46=0。
与点 M(x,y)的距离为 n。
(1)求圆 C 的圆心轨迹 L 的方程;
(2)求满足条件 m=n 的点 M 的轨迹 Q 的方程。 解 (1)两圆半径都为 1,两圆圆心分别为 C1(0,-4),C2(0,2),由题意 得|CC1|=|CC2|,可知圆心 C 的轨迹是线段 C1C2 的垂直平分线,C1C2 的中点 为(0,-1),直线 C1C2 的斜率不存在,故圆 C 的圆心轨迹 L 的方程为 y=- 1。
2021/12/11
第七页,共三十页。

8-8曲线与方程

8-8曲线与方程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理
第八章
第八节
平面解析几何
曲线与方程
微知识·小题练 微考点·大课堂
第 1页
返回导航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理
★★★2018 考纲考题考情★★★ 考纲要求 1.了解方程的曲线与曲线的 方程的对应关系 2.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 和利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 的基本方法 3.能够根据所给条件选择适 当的方法求曲线的轨迹方程 真题举例 2016· 全国卷Ⅲ· T21(12 分)(求轨迹方程) 2015· 湖北高考· T21(1)(5 分)(求曲线方程) 2015· 全国卷Ⅰ· T20(1)(5 分)(求曲线方程) 2013· 全国卷Ⅰ· T10(5 分)(求曲线方程) 命题角度 1.直接法求轨迹 方程 2.定义法求轨 迹方程 3.代入法(相关 点法)求轨迹方 程
第18页
返回导航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理
直接法求轨迹方程的 2 种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 1.题目给出等量关系,求轨迹方程。可直接代入即可得出方程。 2.题中未明确给出等量关系,求轨迹方程。可利用已知条件寻找等量 关系,得出方程。但要注意完备性易忽视。
第19页
返回导航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第 7页
返回导航
赢在微点 无微不至
小|题|快|速|练 一、回归教材
高考复习顶层设计 数学 理
1. (选修 2-1P36 例 3 改编)到点 F(0,4)的距离比到直线 y=-5 的距离小 1 的动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A.y=16x2 C.x2=16y ) B.y=-16x2 D.x2=-16y
2 5 的取值范围是 ,4。 5 2 5 答案 ,4 5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数学8-8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数学8-8
人 教
A

第八章 第八节
高考数学总复习
x y 已知直线 l: + =1,M 是直线 l 上的一个动点, 4 3 过点 M 作 x 轴和 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A、B,点 P 是线段 AB 的靠近点 A 的一个三等分点,则点 P 的轨 迹方程为________.
人 教
A

第八章 第八节
高考数学总复习
人 教
A

第八章 第八节
高考数学总复习
5.常见的轨迹 (1)在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连结 两定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平面内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 平分线. (3)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 点为圆心,以定长为半径的圆.
人 教
A

第八章 第八节
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八章 第八节
高考数学总复习
方程(x2+y2-4) x+y+1=0 的曲线形状是(
)
人 教
A

第八章 第八节
高考数学总复习
分析: B=0⇔A=0 或 B=0, A· 但要保证其有意义. 本 题中限制条件为根号下的被开方数 x+y+1≥0.
x2+y2-4=0 解析:由题可得 x+y-1≥0
化简得 ax1+by1-a2-b2=0. ∴所求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2ax+2by-a2-b2=0.
第八章 第八节
高考数学总复习
解法 3:(参数法)(1)当 l1 不平行于 y 轴时,设 l1 的斜 1 率为 k1,依题意 k1≠0,∵l1⊥l2,∴l2 的斜率为- . k1 l1 的方程为 y-b=k1(x-a), 1 l2 的方程为 y-b=- (x-a), k1 b 在①中令 y=0,得 M 点的横坐标 x0=a- , k1 ① ②

【金榜教程】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8章 第8讲曲线与方程配套课件 理 新人教A

【金榜教程】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8章 第8讲曲线与方程配套课件 理 新人教A
中 x1>0,x2>0,则xy==xx11-+22 xx22.,②① ∵△OAB 的面积பைடு நூலகம்定值 2, ∴S△OAB=12OA·OB=12( 2x1)( 2x2)=x1x2=2. ①2-②2 得 x2-y2=x1x2,而 x1x2=2,∴x2-y2=2. 由于 x1>0,x2>0,∴x>0. 即所求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x2-y2=2(x>0).
例2 [2013·西安调研]已知定点A(0,7)、B(0,-7)、C(12, 2),以C为一个焦点作过A、B的椭圆,求另一焦点F的轨迹方 程.
[审题视点] 由于椭圆过A,B两点,且以C、F为焦点,所 以可利用椭圆的定义寻找点F所满足的关系.
[解] 设 F(x,y)为轨迹上的任意一点, ∵A、B 两点在以 C、F 为焦点的椭圆上, ∴|FA|+|CA|=2a,|FB|+|CB|=2a(其中 a 表示椭圆的长 半轴长). ∴|FA|+|CA|=|FB|+|CB|. ∴|FA|-|FB|=|CB|-|CA| = 122+92- 122+-52=2.
当 x=1 时,直线 MB 的斜率不存在. 于是 x≠1 且 x≠-1, 此时,MA 的斜率为x+y 1,MB 的斜率为x-y 1, 由题意,有x+y 1·x-y 1=4,化简可得,4x2-y2-4=0. 故动点 M 的轨迹 C 的方程为 4x2-y2-4=0(x≠1 且 x≠ -1).
奇思妙想:平面内与两定点A1(-a,0)、A2(a,0)(a>0)连线的 斜率之积等于非零常数m的点的轨迹,加上A1、A2两点所成的 曲线C可以是圆、椭圆或双曲线.求曲线C的方程,并讨论C的
限时规范特训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高考数学大一轮总复习 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 8.8 平面

高考数学大一轮总复习 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 8.8 平面

圆锥曲线表示的曲线 椭圆
双曲线 抛物线
• 4.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
• [判一判]
基础自测
• (1)f(x0,y0)=0是点P(x0,y0)在曲线f(x,y)=0上的充要√条件。 ()
• 解析 正确。由f(x0,y0)=0可知点P(x0,y0)在曲线f(x,y) =0上,又P(x0,y0)在曲线f(x,y)=0上时,×有f(x0,y0)=0。 所以f(x0,y0)=0是P(x0,y0)在曲线f(x,y)=0上的充要条件。
• A.2x+y+1=0 B.2x-y-5=0 • C.2x-y-1=0 D.2x-y+5=0
解析 由题意知,M为PQ中点,设Q(x,y),则P为(-2-x,4-y),
代入2x-y+3=0得2x-y+5=0。
答案 D
4.(2016·银川模拟)方程(x2+y2-4) x+y+1=0 的曲线形状是( )
• 【解】 如图所示,以O1O2的中点O为原点,O1O2所在直线 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由|O1O2|=4,得 O1(-2,0),O2(2,0)。 设动圆 M 的半径为 r。 则由动圆 M 与圆 O1 内切,有|MO1|=r-1; 由动圆 M 与圆 O2 外切,有|MO2|=r+2, 所以|MO2|-|MO1|=3。 所以点 M 的轨迹是以 O1,O2 为焦点,实轴长为 3 的双曲线的左支, 所以 a=32,c=2, 所以 b2=c2-a2=74, 所以点 M 的轨迹方程为49x2-47y2=1x≤-23。
• (2)方程x2+xy=x的曲线是一个点和一条直线。( ) ×
• 解析 错误。方程变形为x(x+y-1)=0,所以x=0或x+y
-1=0。故方程表示直线x=0或直线x+y-1=0。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平面解析几何第8讲曲线与方程课件理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8章平面解析几何第8讲曲线与方程课件理

基础知识过关
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步骤
1.概念辨析 (1)f(x0,y0)=0 是点 P(x0,y0)在曲线 f(x,y)=0 上的充要条件.( √ ) (2)方程 x2+xy=x 的曲线是一个点和一条直线.( × ) (3)到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是 x2=y2.( × ) (4)方程 y= x与 x=y2 表示同一曲线.( × )
设 F(1,0),M 点在 x 轴上,P 点在 y 轴上,且M→N=2M→P,P→M⊥P→F,当 点 P 在 y 轴上运动时,求点 N 的轨迹方程.
解 设 M(x0,0),P(0,y0),N(x,y),∵P→M⊥P→F,P→M=(x0,-y0),P→F= (1,-y0),∴(x0,-y0)·(1,-y0)=0,∴x0+y20=0.
解析
(2)方程 x= 1-4y2所表示的曲线是( )
A.双曲线的一部分 B.椭圆的一部分
C.圆的一部分
D.直线的一部分
答案 B
答案
解析 x= 1-4y2两边平方,可变为 x2+4y2=1(x≥0),表示的曲线为 椭圆的一部分.
解析
(3)已知点 P 是直线 2x-y+3=0 上的一个动点,定点 M(-1,2),Q 是线 段 PM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PM|=|MQ|,则 Q 点的轨迹方程是( )
设两切线的斜率分别为 k1,k2, 于是有 k1k2=-1,即yx2020--94=-1, 即 x20+y20=13(x0≠±3).
答案
若两切线中有一条斜率不存在, 则易得xy00= =32, 或xy00= =2-3, 或xy00= =3-,2 或xy00= =- -32, , 经检验知均满足 x20+y20=13. 因此,动点 P(x0,y0)的轨迹方程是 x2+y2=13.

第8章-第8节 第八章平面解析几何第八章平面解析几何教案

第8章-第8节  第八章平面解析几何第八章平面解析几何教案

服/务/教/师 免交点 =0,设则曲C线1、CC1 2的的方交程点为坐F标1(即x,为y)FF=210xx,,,曲yy==线00C的2 实的数方解程,为方F程2(x组,有y) 几个解,两曲线就有几个公共点,若此方程组无解 ,则两曲线无 交点.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理科数学(江苏专版)
规范解答之 12 直线、圆、椭圆的交汇问题 (12 分)(2013·课标全国卷Ⅰ)已知圆 M:(x+1)2+y2=1, 圆 N:(x-1)2+y2=9,动圆 P 与圆 M 外切并且与圆 N 内切,圆心 P 的轨迹为曲线 C. (1)求 C 的方程; (2)l 是与圆 P、圆 M 都相切的一条直线,l 与曲线 C 交于 A,B 两点,当圆 P 的半径最长时,求|AB|.
返回菜单
理科数学(江苏专版)
4.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将直线 l 的方程 Ax+By+C=0(A、B 不同时为 0)代入圆锥曲 线 C 的方程 F(x,y)=0,消去 y(也可以消去 x)得 ax2+bx+c=0. (1)当 a≠0 时,设方程 ax2+bx+c=0 的判别式为 Δ,则 Δ>0⇔直线与圆锥曲线 C 相交 ; Δ=0⇔直线与圆锥曲线 C相切 ; Δ<0⇔直线与圆锥曲线 C相离.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理科数学(江苏专版)
考向 1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高频考点) 命题视角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主要的命题 角度有:(1)用“直译法”求动点的轨迹方程;(2)用“定义法”求 动点的轨迹方程;(3)用“转移法”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服/务/教/师 免/费/馈/赠
返回菜单
理科数学(江苏专版)

【精品】第八章平面解析几何88曲线与方程(理)

【精品】第八章平面解析几何88曲线与方程(理)

第8章第8节一、选择题1.若M、N为两个定点且|MN|=6,动点P满足·=0,则P点的轨迹是()A.圆B.椭圆C.双曲线D.抛物线[答案]A[解析]以MN的中点为原点,直线MN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并设M(-3,0),N(3,0),P(x,y),则·=(-3-x,-y)·(3-x,-y)=(x2-9)+y2=0,即x2+y2=9。

2.(2010·浙江台州)在一张矩形纸片上,画有一个圆(圆心为O)和一个定点F(F在圆外).在圆上任取一点M,将纸片折叠使点M与点F重合,得到折痕CD。

设直线CD与直线OM交于点P,则点P的轨迹为( )A.双曲线B.椭圆C.圆D.抛物线[答案] A[解析]由OP交⊙O于M可知|PO|-|PF|=|PO|-|PM|=|OM|〈|OF|(F 在圆外),∴P点的轨迹为双曲线,故选A。

3.已知两定点A(-2,0),B(1,0),如果动点P满足|P A|=2|PB|,则点P的轨迹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等于()A.πB.4πC.8πD.9π[答案] B[解析]设P(x,y),由知有:(x+2)2+y2=4[(x-1)2+y2],整理得x2-4x+y2=0,配方得(x-2)2+y2=4,可知圆的面积为4π.4.已知点F1(-1,0),F2(1,0),动点A到F1的距离是2,线段AF2的垂直平分线交AF1于点P,则点P的轨迹方程是()A.+=1 B。

+=1C。

+=1 D。

+=1[答案] C[解析]依题意得,|P A|=|PF2|,又|P A|+|PF1|=|AF1|=2,故|PF1|+|PF2|=2,点P的轨迹为椭圆,方程为+=1。

5.平面α的斜线AB交α于点B,过定点A的动直线l与AB垂直,且交α于点C,则动点C的轨迹是()A.一条直线B.一个圆C.一个椭圆D.双曲线的一支[答案] A[解析]过定点A且与AB垂直的直线l都在过定点A且与AB垂直的平面β内,直线l与α的交点C也是平面α、β的公共点.点C的轨迹是平面α、β的交线.6.已知log2x、log2y、2成等差数列,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x,y)的轨迹为()[答案] A[解析]由log2x,log2y,2成等差数列得2log2y=log2x+2∴y2=4x(x〉0,y>0),故选A.7.过椭圆+=1内一点R(1,0)作动弦MN,则弦MN中点P的轨迹是()A.圆B.椭圆C.双曲线D.抛物线[答案] B[解析]设M(x1,y1),N(x2,y2),P(x,y),则4x12+9y12=36,4x22+9y22=36,相减得4(x1+x2)(x1-x2)+9(y1+y2)(y1-y2)=0,将x1+x2=2x,y1+y2=2y,=代入可知轨迹为椭圆.8.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在侧面BCC1B1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保持AP⊥BD1,则动点P的轨迹是()A.线段B1CB.线段BC1C.BB1中点与CC1中点连成的线段D.BC中点与B1C1中点连成的线段[答案] A[解析]设P1、P2为P的轨迹上两点,则AP1⊥BD1,AP2⊥BD1。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8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8节 曲线与方程课件 理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8章 平面解析几何 第8节 曲线与方程课件 理

m= 2+1x, 解得n= 2+2 1y,
由|C→D|= 2+1,得m2+n2=( 2+1)2,
所以( 2+1)2x2+ 2+2 12y2=( 2+1)2, 整理,得曲线E的方程为x2+y22=1.
(2)设A(x1,y1),B(x2,y2), 由O→M=O→A+O→B,知点M坐标为(x1+x2,y1+y2). 由题意知,直线AB的斜率存在. 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1,代入曲线E的方程,得 (k2+2)x2+2kx-1=0, 则x1+x2=-k22+k 2,x1x2=-k2+1 2. y1+y2=k(x1+x2)+2=k2+4 2.
已知两点M(-1,0),N(1,0)且点P使
→ MP
→ ·MN

→ PM
→ ·PN

N→M·N→P成公差小于0的等差数列,则点P的轨迹是什么曲线?
[解] 设P(x,y),由M(-1,0),N(1,0)得 P→M=-M→P=(-1-x,-y), P→N=-N→P=(1-x,-y), M→N=-N→M=(2,0), 所以M→P·M→N=2(1+x),P→M·P→N=x2+y2-1, N→M·N→P=2(1-x).
(1)f(x0,y0)=0是点P(x0,y0)在曲线f(x,y)=0上的充要条件. (2)方程x2+xy=x的曲线是一个点和一条直线.
() ()
(3)动点的轨迹方程和动点的轨迹是一样的.
()
(4)方程y= x与x=y2表示同一曲线.
()
[答案] (1)√ (2)× (3)× (4)×
2.已知M(-1,0),N(1,0),|PM|-|PN|=2,则动点P的轨迹是( )
所以|AB|-|AC|=2 2, 所以点A的轨迹为以B,C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y≠0),且a= 2,所以b= 2, 所以轨迹方程为x22-y22=1(x> 2).]

高中数学第八章平面解析几何知识汇总

高中数学第八章平面解析几何知识汇总

第八章平面解析几何1.曲线C上的点与方程F(x,y) 0之间的关系:(1)曲线C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 y) 0的解;(2)以方程F(x, y) 0的解(x, y)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上。

则曲线C叫做方程F(x, y) 0的曲线,方程F(x, y) 0叫做曲线C的方程。

2. 求曲线方程的方法及步骤(1)设动点的坐标为(x, y)(2)写出动点在曲线上的充要条件;(3)用x, y的关系式表示这个条件列出的方程(4)化简方程(不需要的全部约掉)3.两曲线的交点:联立方程组求解即可。

4.直线(1)倾斜角:一条直线l向上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这条直线的倾斜角。

其范围是[0,)(2)斜率:①彳K斜角为900的直线没有斜率;②k tan (倾斜角的正切)注:当倾斜角增大时,斜率k也随着增大;当倾斜角减小时,斜率k也随着减小!③已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V(%,v2),则k i v2V1④经过两点己(“,火)尸2仪2,丫2)的直线的斜率K 互上(x x2) x2x1A⑤直线Ax By C 0的斜率K -B(3)直线的方程①两点式:J -y2 y x2 X I②斜截式:y kx bD 点斜式:y y k(x X O)k ik 2(5)两直线的夹角公式① 定义:两直线相交有四个角,其中不大于 一的那个角。

2③两平行线Ax By C i 0和Ax By C 2 0的距离:1A 2B 2④截距式:个1 ia b a 为l 在x 轴上的截距,b 为l 在y 轴上的截距D 一般式:Ax By C 0 其中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B,A) 注:(1)若直线l 方程为3x 4y 5 0,则与l 平行的直线可设为3x 4y C 0;与l 垂直的直线可设为4x 3y C(4)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斜截式:l i : y k i x b i 与 l 2 : y k ?x b 2 l i l 2k i k 2 且 b i b 2l i 与l 2重合k ik 2且 bi b 2l i _L l 2kik2i,l i 与l 2相交l i: A ix B i x C i0与 l 2: Ax B 2xC2l i //122 BA 2B 2C 2C 2l i 与l 2重合A 2B iB 2C 2C 2l i± l 2AA 2B iB 20 l i 与l 2相交A 2BB 2③斜截式:l i : yk ix b 与 l 2: y k 2x b 2tan |k ik 2i k 1k 2(可只记这个公式,如果是一般式方程可化成斜截式来解)般式:l 1 : A 〔 x B i x C i 0与 l 2:A 2x B 2x C 2 0cosB^IA B 12fA 2B 22(6)点到直线的距离①点P( x o , y o )到直线Ax By C 0的距离:d| Ax o By o C |、A 2 B 25.圆的方程(1)标准方程:(x a)2 (y b)2 r2 ( r 0)其中圆心(a,b),半径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 第8节一、选择题1.若M 、N 为两个定点且|MN |=6,动点P 满足PM →·PN →=0,则P 点的轨迹是( )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D .抛物线[答案] A[解析] 以MN 的中点为原点,直线MN 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并设M (-3,0),N (3,0),P (x ,y ),则PM →·PN →=(-3-x ,-y )·(3-x ,-y ) =(x 2-9)+y 2=0,即x 2+y 2=9.2.(2010·浙江台州)在一张矩形纸片上,画有一个圆(圆心为O )和一个定点F (F 在圆外).在圆上任取一点M ,将纸片折叠使点M 与点F 重合,得到折痕CD .设直线CD 与直线OM 交于点P ,则点P 的轨迹为( )A .双曲线B .椭圆C .圆D .抛物线[答案] A[解析] 由OP 交⊙O 于M 可知|PO |-|PF |=|PO |-|PM |=|OM |<|OF |(F 在圆外),∴P 点的轨迹为双曲线,故选A.3.已知两定点A (-2,0),B (1,0),如果动点P 满足|P A |=2|PB |,则点P 的轨迹所包围的图形的面积等于( )A .πB .4πC .8πD .9π[答案] B[解析] 设P (x ,y ),由知有:(x +2)2+y 2=4[(x -1)2+y 2],整理得x 2-4x +y 2=0,配方得(x -2)2+y 2=4,可知圆的面积为4π.4.已知点F 1(-1,0),F 2(1,0),动点A 到F 1的距离是23,线段AF 2的垂直平分线交AF 1于点P ,则点P 的轨迹方程是( )A.x 29+y24=1 B.x 212+y28=1 C.x 23+y22=1D.x 212+y210=1 [答案] C[解析] 依题意得,|P A |=|PF 2|, 又|PA |+|PF 1|=|AF 1|=23,故|PF 1|+|PF 2|=23,点P 的轨迹为椭圆, 方程为x 23+y 22=1.5.平面α的斜线AB 交α于点B ,过定点A 的动直线l 与AB 垂直,且交α于点C ,则动点C 的轨迹是( )A .一条直线B .一个圆C .一个椭圆D .双曲线的一支[答案] A[解析] 过定点A 且与AB 垂直的直线l 都在过定点A 且与AB 垂直的平面β内,直线l 与α的交点C 也是平面α、β的公共点.点C 的轨迹是平面α、β的交线.6.已知log 2x 、log 2y 、2成等差数列,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x ,y )的轨迹为( )[答案] A[解析] 由log 2x ,log 2y,2成等差数列得 2log 2y =log 2x +2 ∴y 2=4x (x >0,y >0),故选A.7.过椭圆x 29+y 24=1内一点R (1,0)作动弦MN ,则弦MN 中点P 的轨迹是( )A .圆B .椭圆C .双曲线D .抛物线[答案] B[解析] 设M (x 1,y 1),N (x 2,y 2),P (x ,y ),则4x 12+9y 12=36,4x 22+9y 22=36, 相减得4(x 1+x 2)(x 1-x 2)+9(y 1+y 2)(y 1-y 2)=0, 将x 1+x 2=2x ,y 1+y 2=2y ,y 1-y 2x 1-x 2=yx -1代入可知轨迹为椭圆. 8.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P 在侧面BCC 1B 1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保持AP ⊥BD 1,则动点P 的轨迹是( )A .线段B 1C B .线段BC 1C .BB 1中点与CC 1中点连成的线段D .BC 中点与B 1C 1中点连成的线段 [答案] A[解析] 设P 1、P 2为P 的轨迹上两点,则AP 1⊥BD 1,AP 2⊥BD 1.∵AP 1∩AP 2=A , ∴直线AP 1与AP 2确定一个平面α,与面BCC 1B 1交于直线P 1P 2,且知BD 1⊥平面α, ∴P 1P 2⊥BD 1,又∵BD 1在平面BCC 1B 1内的射影为BC 1,∴P 1P 2⊥BC 1,而在面BCC 1B 1内只有B 1C 与BC 1垂直,∴P 点的轨迹为B 1C .9.设x 1、x 2∈R ,常数a >0,定义运算“*”,x 1]x *a ))的轨迹是( ) A .圆B .椭圆的一部分C .双曲线的一部分D .抛物线的一部分[答案] D[解析] ∵x 1]x *a )=(x +a )2-(x -a )2=2ax , 则P (x,2ax ).设P (x 1,y 1),即⎩⎨⎧x 1=xy 1=2ax,消去x 得,y 12=4ax 1(x 1≥0,y 1≥0),故点P 的轨迹为抛物线的一部分.故选D.10.(2011·广东佛山、山东诸城)如图,有公共左顶点和公共左焦点F 的椭圆Ⅰ与Ⅱ的长半轴的长分别为a 1和a 2,半焦距分别为c 1和c 2,且椭圆Ⅱ的右顶点为椭圆Ⅰ的中心.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a 1-c 1=a 2-c 2B .a 1+c 1>a 2+c 2C .a 1c 2>a 2c 1D .a 1c 2<a 2c 1[答案] C[解析] 设椭圆Ⅰ和Ⅱ的中心分别为O 1,O 2,公共左顶点为A ,如图,则a 1-c 1=|AO 1|-|FO 1|=|AF |,a 2-c 2=|AO 2|-|FO 2|=|AF |,故A 对;又a 1>a 2,c 1>c 2,∴a 1+c 1>a 2+c 2,故B 对;由图知e 1>e 2,即c 1a 1>c2a 2,∴a 1c 2<a 2c 1,故D 对,C 错.二、填空题11.F 1、F 2为椭圆x 24+y231的左、右焦点,A 为椭圆上任一点,过焦点F 1向∠F 1AF 2的外角平分线作垂线,垂足为D ,则点D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答案] x 2+y 2=4[解析] 延长F 1D 与F 2A 交于B ,连结DO ,可知|DO |=12|F 2B |=12(|AF 1|+|AF 2|)=2,∴动点D 的轨迹方程为x 2+y 2=4.12.(2010·哈师大附中)已知曲线C 1的方程为x 2-y 28=1(x ≥0,y ≥0),圆C 2的方程为(x-3)2+y 2=1,斜率为k (k >0)的直线l 与圆C 2相切,切点为A ,直线l 与双曲线C 1相交于点B ,|AB |=3,则直线AB 的斜率为________.[答案]33[解析] 设B (a ,b ),则由题意可得⎩⎪⎨⎪⎧a 2-b 281(a -3)2+b 2=3+1,解得⎩⎪⎨⎪⎧a =1b =0,则直线AB 的方程为y =k (x -1),故|3k -k |1+k2=1,∴k =33,或k =-33(舍去). 13.(2010·浙江杭州质检)已知A ,B 是圆O :x 2+y 2=16上两点,且|AB |=6,若以AB 为直径的圆M 恰好经过点C (1,-1),则圆心M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答案] (x -1)2+(y +1)2=9(位于圆x 2+y 2=16内的) [解析] ∵以AB 为直径的圆过点C ,∴AC ⊥BC , ∵M 是AB 中点,∴|CM |=12|AB |=3,故点M 在以C (1,-1)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上,方程为(x -1)2+(y +1)2=9,∵M 为弦AB 的中点,∴M 在⊙O 内,故点M 轨迹为圆(x -1)2+(y +1)2=9位于圆x 2+y 2=16内的部分.14.(2010·青岛一中)如图,两条过原点O 的直线l 1,l 2分别与x 轴、y 轴成30°的角,点P (x 1,y 1)在直线l 1上运动,点Q (x 2,y 2)在直线l 2上运动,且线段PQ 的长度为2.则动点M (x 1,x 2)的轨迹C 的方程为________.[答案] x 23y 2=1[解析] 由已知得直线l 1⊥l 2, l 1:y =33x ,l 2:y =-3x , ∵点P (x 1,y 1)在直线l 1上运动,点Q (x 2,y 2)在直线l 2上运动,∴y 1=33x 1,y 2=-3x 2, 由|PQ |=2得,(x 12+y 12)+(x 22+y 22)=4,即43x 12+4x 22=4⇒x 123+x 22=1, ∴动点M (x 1,x 2)的轨迹C 的方程为x 23y 2=1.三、解答题15.(2010·广州市质检)已知动点P 到定点F (2,0)的距离与点P 到定直线l :x =22的距离之比为22. (1)求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2)设M 、N 是直线l 上的两个点,点E 与点F 关于原点O 对称,若EM →·FN →=0,求|MN |的最小值.[解析] (1)设点P (x ,y ), 依题意有,(x -2)2+y 2|x -22|=22, 整理得x 24+y 22=1,所以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为x 24+y22=1.(2)∵点E 与点F 关于原点O 对称, ∴点E 的坐标为(-2,0). ∵M 、N 是直线l 上的两个点,∴可设M (22,y 1),N (22,y 2)(不妨设y 1>y 2). ∵EM →·FN →=0,∴(32,y 1)·(2,y 2)=0, ∴6+y 1y 2=0,即y 2=-6y 1.由于y 1>y 2,∴y 1>0,y 2<0. ∴|MN |=y 1-y 2=y 1+6y 1≥2y 1·6y 1=2 6. 当且仅当y 1=6,y 2=-6时,等号成立. 故|MN |的最小值为2 6.[点评] 直译法是求轨迹的基本方法,对于符合圆锥曲线定义的轨迹问题,也常用定义法求解,请再做下题:(2010·陕西宝鸡市质检)已知椭圆C 1: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3,直线l :y =x +2与以原点为圆心、以椭圆C 1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相切.(2)设椭圆C 1的左焦点为F 1,右焦点F 2,直线l 1过点F 1且垂直于椭圆的长轴,动直线l 2垂直l 1于点P ,线段PF 2的垂直平分线交l 2于点M ,求点M 的轨迹C 2的方程;(3)若AC 、BD 为椭圆C 1的两条相互垂直的弦,垂足为右焦点F 2,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的最小值.[解析] (1)∵e =33,∴e 2=c 2a 2=a 2-b 2a 2=13,∴2a 2=3b 2.∵直线l :x -y +2=0与圆x 2+y 2=b 2相切, ∴b =2,b 2=2,∴a 2=3. ∴椭圆C 1的方程是x 23+y 22=1.(2)∵|MP |=|MF 2|,∴动点M 到定直线l 1:x =-1的距离等于它到定点F 2(1,0)的距离, ∴动点M 的轨迹C 2是以l 1为准线,F 2为焦点的抛物线. ∴点M 的轨迹C 2的方程为y 2=4x .(3)当直线AC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时,设直线AC 的斜率为k ,A (x 1,y 1),C (x 2,y 2),则直线AC 的方程为y =k (x -1).联立x 23+y 22=1及y =k (x -1)得,(2+3k 2)x 2-6k 2x +3k 2-6=0,所以x 1+x 2=6k 22+3k 2,x 1x2=3k 2-62+3k 2. |AC |=(1+k 2)(x 1-x 2)2=(1+k 2)[(x 1+x 2)2-4x 1x 2]=48(k 2+1)2+3k2. 由于直线BD 的斜率为-1k ,用-1k 代换上式中的k 可得|BD |=48(1+k 2)2k 2+3.因为AC ⊥BD ,所以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S =12|AC |·|BD |=24(1+k 2)2(2+3k 2)(2k 2+3),由于(2+3k 2)(2k 2+3)≤[(2+3k 2)+(2k 2+3)2]2=[5(k 2+1)2]2,所以S ≥9625,当2+3k 2=2k 2+3,即k =±1时取等号.易知,当直线AC 的斜率不存在或斜率为零时,四边形ABCD 的面积S =4. 综上可得,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为9625.16.(2010·浙江金华十校联考)已知过点A (-4,0)的动直线l 与抛物线G :x 2=2py (p >0)相交于B 、C 两点.当直线l 的斜率是12时,AC →=4AB →.(2)设线段BC 的中垂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求b 的取值范围.[解析] (1)设B (x 1,y 1),C (x 2,y 2),当直线l 的斜率是12时,l 的方程为y =12(x +4),即x =2y -4.由⎩⎪⎨⎪⎧x 2=2py x =2y -4得2y 2-(8+p )y +8=0, ∴⎩⎪⎨⎪⎧y 1y 2=4 ①y 1+y 2=8+p 2 ②, 又∵AC →=4AB →,∴y 2=4y 1③由①,②,③及p >0得:y 1=1,y 2=4,p =2, 则抛物线G 的方程为:x 2=4y .(2)设l :y =k (x +4),BC 的中点坐标为(x 0,y 0),由⎩⎪⎨⎪⎧x 2=4y y =k (x +4)得x 2-4kx -16k =0④ ∴x 0=x C +x B 2=2k ,y 0=k (x 0+4)=2k 2+4k . ∴线段BC 的中垂线方程为y -2k 2-4k =-1k(x -2k ),∴线段BC 的中垂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b =2k 2+4k +2=2(k +1)2, 对于方程④,由Δ=16k 2+64k >0得:k >0或k <-4. ∴b ∈(2,+∞).[点评] 解析几何与向量,导数结合是可能的新命题方向,其本质仍是解析几何问题,请再练习下题:(2010·湖南师大附中)如图,抛物线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焦点在y 轴的负半轴上,过点M (0,-2)作直线l 与抛物线相交于A ,B 两点,且满足OA →+OB →=(-4,-12).(1)求直线l 和抛物线的方程;(2)当抛物线上动点P 在点A 和B 之间运动时,求△ABP 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 (1)据题意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2, 抛物线的方程为x 2=-2py (p >0).联立⎩⎪⎨⎪⎧y =kx -2x 2=-2py得,x 2+2pkx -4p =0.设点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2pk ,y 1+y 2=k (x 1+x 2)-4=-2pk 2-4. 所以OA →+OB →=(x 1+x 2,y 1+y 2)=(-2pk ,-2pk 2-4). 因为OA →+OB →=(-4,-12),所以⎩⎪⎨⎪⎧ -2pk =-4-2pk 2-4=-12,解得⎩⎪⎨⎪⎧p =1k =2. 故直线l 的方程为y =2x -2,抛物线的方程为x 2=-2y .(2)根据题意,当抛物线过点P 的切线与l 平行时,△ABP 的面积最大. 设点P (x 0,y 0),因为y ′=-x ,则-x 0=2,解得x 0=-2, 又y 0=-12x 02=-2,所以P (-2,-2).此时,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 d =|2×(-2)-(-2)-2|22+(-1)2=455.由⎩⎪⎨⎪⎧y =2x -2x 2=-2y ,得x 2+4x -4=0.则x 1+x 2=-4,x 1·x 2=-4, 所以|AB |=1+k 2·(x 1+x 2)2-4x 1·x 2 =1+22·(-4)2-4(-4)=410.故△ABP 面积的最大值为12|AB |·d =12×410×4558 2.17.(2010·辽宁省实验中学)如图,在Rt △DEF 中,∠DEF =90°,|EF →|=2,|EF →+ED →|=52,椭圆C :x 2a 2+y 2b2=1以E 、F 为焦点且过点D ,点O 为坐标原点.(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若点K 满足OK →=13ED →,问是否存在不平行于EF 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且|MK →|=|NK →|,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 (1)由已知E (-1,0),F (1,0),设椭圆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令x D =-c 可得y D =b 2a,∵|EF →+ED →|=52,EF →⊥ED →,|EF →|=2,∴|ED →|=32.∴⎩⎪⎨⎪⎧c =1b 2a =32,解得⎩⎨⎧a =2b =3∴椭圆C 的方程是x 24+y 23=1.(2)∵OK →=13→,∴K ⎝⎛⎭⎫0,12,当l ⊥EF 时,不符合题意, 故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m (k ≠0) 由⎩⎪⎨⎪⎧y =kx +m x 24+y 23=1消去y 得,(3+4k 2)x 2+8kmx +4m 2-12=0 ∵M 、N 存在,∴Δ>0即64k 2m 2-4(3+4k 2)·(4m 2-12)>0, ∴4k 2+3>m 2(※)设M (x 1,y 1),N (x 2,y 2),MN 的中点H (x 0,y 0) ∴x 0=x 1+x 22=-4km3+4k 2, y 0=kx 0+m =3m3+4k 2,∵|MK →|=|NK →|,∴|MK |=|NK |,|MK |=|NK |⇔MN ⊥KH ⇔y 0-12x 0=-1k ⇔3m 3+4k 2-12-4km 3+4k 2=-1k m =-3+4k 22代入(※)式得4k 2+3>⎝⎛⎭⎫-3+4k 222∴4k 2+3<4,又k ≠0,∴-12<k <12且k ≠0∴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12,0∪⎝⎛⎭⎫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