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0章
马工《西方经济学》第10章 课件
如果消费者遵循恒久收入假说,并且有理性预期,那么只有未预期到的
政策变动会影响消费,因为这些政策变动会影响人们的预期从而影响消
费。
五、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及其对相关政策
效果的影响
(二)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对相关政策效果的影响
在经济生活中,人们的消费不仅仅取决于他们的可支配收入,也取决于
他们个人的实际财富或实际资产。
效果的影响
(一)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1. 利率
替代效应:当利率提高时,人们认为减少目前消费,增加将来的消费比较有利。
收入效应:利率提高使人们将来的利息收入增加,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更富有,
以致增加目前消费,这样反而减少储蓄。
就中收入者而言,利率较高时,主要会发生替代效应,故利率提高会增加储蓄;
就高收入者而言,利率的提高,会发生较大的收入效应,从而可能会减少储蓄。
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用下列方程表示
C
= +
= +
O
这里的即MPC。
Y
二、储蓄函数和储蓄倾向
储蓄是可支配收入中没有被消费的部分。
由于消费随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因而
可以推断出:储蓄随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
储蓄与可支配收入这种数量变化的依存关系就是储蓄函数:
平均消费倾向的特征:
(1)A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圆点连线的斜率。
(2)APC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
(3)平均消费倾向递减,APC>MPC,且随着收入的增加,APC
逐渐趋近于MPC。
一、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
(三)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区别和意义
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是一个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下(宏观经济)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下(宏观经济)-教学大纲均衡的条件,以及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和利率;⑤掌握AD-AS模型,了解价格水平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经济运行;⑥了解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的基本概念和原因,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对其的影响;⑦了解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问题,包括国际收支、汇率、贸易政策等;⑧了解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和原因,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和政策。
2.能力目标①能够熟练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②能够熟练运用IS-LM模型和AD-AS模型,分析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③能够熟练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分析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④能够熟练运用经济增长理论和政策,分析和解决经济增长问题。
二)基本要求1.学生应按时参加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2.学生应认真研究教材和参考书,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3.学生应熟练掌握IS-LM模型和AD-AS模型,能够分析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4.学生应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基本原理和作用,能够分析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5.学生应掌握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和原因,理解经济增长的影响和政策,能够分析和解决经济增长问题;6.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宏观经济分析能力,能够独立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宏观经济问题。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宏观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GDP的内涵及其核算方法;2.均衡国民收入的定义,实现条件和决定公式,乘数的推导和计算;3.IS曲线和LM曲线的推导、斜率和移动,以及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的确定;4.均衡和变动的条件,以及利率在经济短期波动中的作用;5.AD-AS模型的基本含义及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经济效应、推导、政策变动的影响和不同情况下对总供求产生作用的理论分析;6.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经济周期理论;7.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XXX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开放条件下的效应;8.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以及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和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024年)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学课件
2024/3/26
5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01
02
03
实证分析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 来验证经济理论和假设, 强调可观测和可测量的变 量之间的关系。
2024/3/26
规范分析方法
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 会目标,对经济现象进行 评价和提出政策建议。
边际分析方法
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 收益来决策,强调资源的 有效配置和最优选择。
消费者的偏好决定了他们对不同商品 或服务的效用评价,而效用则是偏好 的量化表现。
2024/3/26
14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
预算线的特点
无差异曲线的定义
无差异曲线表示在给定偏好和 价格条件下,消费者能获得相 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 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斜率为 负,且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 会相交。
市场上厂商的数量、产品差别程 度、厂商对价格的控制程度、厂 商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
24
完全竞争市场
01 02
定义
完全竞争市场又称纯粹竞争市场或自由竞争市场,是指一个行业中有非 常多的生产销售企业,它们都以同样的方式向市场提供同类的、标准化 的产品(如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的市场。
特征
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产品同质性;资源流动性;信息完全性。
03
需求的交叉弹性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 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如果两种商品是替代品,则交 叉弹性为正;如果两种商品是 互补品,则交叉弹性为负。
04
供给的价格弹性
表示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 程度。如果供给量的变动大于 价格的变动,则称供给是富有 弹性的;如果供给量的变动小 于价格的变动,则称供给是缺 乏弹性的。
西方经济学十章hppt课件
云南大学
导论
导论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
宏观经济学
云南大学
导论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研究的是一国总体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 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 一个经济学领域。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焦点在于个体 行为的总体结果。
三个市场 产品市场 要素市场 金融市场
四个部门
居民 企业 政府 国外
导论
9
宏观经济学
云南大学
导论
宏观经济运行流程图
两部门经济:居民户、企业
三部门经济:居民户、企业、政府
四部门经济:居民户、企业、政府、国外
10
宏观经济学
云南大学
导论
两部门经济循环
总收入Y=100
要素市场
单位:亿元 :货币运动方向
居民
宏 观 经
计划经济体制下,除履行行政职能外,政府几乎包揽了各方面的 经济活动。 1、首先是政府决定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全面抑制市场机制的作用;
济 2、其次是政府直接分配稀缺资源,形成高度集中型的计划经济体制;
视 3、再次是国家不仅作为所有者拥有绝大多数社会资产,还以
野 下
经营者的身份直接经营和管理生产过程。
的
产
生 在这一背景下,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开始研究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及治理措施,提出了国家干预的思想,并建立了宏观分析框架
(需求管理理论)。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4
宏观经济学
云南大学
就业
导论
物价水平
宏观经济 研究内容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纲要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 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P
几何图形:表现为
商品的价格—需求 数量组合沿着一条
P1
既定的需求曲线的
P2
运动。如图:
0
D
Q1 Q2
Q
●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 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几何图形: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如图:
第三节 市场均衡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价格:该种商品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市场出清: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形成
P
剩余
S
P1 E
P0
P2
短缺
D
0
Q0
Q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与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量变动率 价格变动率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计算
含义— 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 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地说,它表示需求曲 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公式:
ed = –
△Q Q △P
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 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预算线方程式:
Y(C) A
PX ·X + PY ·Y = I 0
或: Y =
I PY
PX – PY
·X
B
X(F)
二、预算线的变动
①两商品(如食物和服装)的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I发生 变化,这时,相应的预算线的位置会发生平移。如下图: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试题及部分解析
期末考试题型及分值一、计算题4个,24分;二、单选题10个,10分;三、辨析题4个,12分;四、简答题3个,24分;五、论述题1个,15分;六、案例题1个,15分.马工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单项选择题1.国内生产总值是()的市场价值总和。
A。
一定时期内一国(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B。
一定时期内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C。
一定时期内一国(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D。
一定时期内一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产品与服务2。
名义GDP与实际GDP的主要区别是( )。
A。
名义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实际GDP则没有B。
实际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名义GDP则没有C。
名义GDP更适合比较若干年的产出D。
实际GDP在通货膨胀时增长更多3.如果一国(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本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大于4。
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等于( )。
A。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净进口 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总出口C。
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D。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折旧5。
政府向公务员支付的工资属于()A。
消费 B。
投资 C。
政府购买 D.转移支付6。
个人收入3000元,个人所得税150元,个人消费2000元,个人储蓄85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A.3000元 B。
2850元 C.2000元 D.1000元7。
下列关于GDP平减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CPI,说法正确的是()A.企业或政府购买的产品价格上升将反映在CPI上B.在美国销售的中国制造的电视机价格上升会影响美国的GDP平减指数C.CPI衡量一国生产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而GDP平减指数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D.GDP平减指数和CPI都可以作为衡量经济中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标8。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下册)》章节题库(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圣才出品】
第10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一、单项选择题1.边际消费倾向的值越大,则()。
A.总支出曲线就越平坦B.边际储蓄倾向的值越大C.乘数的值就越小D.总支出曲线就越陡峭【答案】D【解析】AD选项,在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曲线可表示为:Y=C+I=C0+βY+I,化简可得:Y=(C0+I)/(1-β),因此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总支出曲线就越陡峭;B项,边际储蓄倾向的值越小;C项,乘数1/(1-β)的值越大。
2.根据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MPC增加,则MPS也增加B.MPC+APC=1C.MPC+MPS=APC+APSD.MPC+MPS>APC+APS【答案】C【解析】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为:MPC+MPS=APC+APS=1。
3.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退休期生活水平()。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答案】C【解析】生命周期理论强调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生活消费开支,平滑消费,以达到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二、简答题1.现代宏观经济学关于总需求水平决定的收入是均衡国民收入的观点,是否可以理解为是唯一正确的看法?为什么?答:现代宏观经济学关于总需求水平决定的收入是均衡国民收入的观点不是唯一正确的看法。
因为市场上供给与需求不仅要在总量上相等,而且应该在数量和结构上都一致。
并且不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的各因素作用的权重比例及影响也不同。
2.消费倾向可以概括影响消费的全部因素吗?为什么?答:消费倾向包括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额占可支配收入额的比例,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增加的1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率(增加的消费额与增加的可支配收入额之比)。
消费倾向并不可以概括影响消费的全部因素。
它只是影响消费的一个方面因素。
(2024年)西方经济学马工程全套教学课件pptx
02
生产要素供给
03
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的供给取决于生产要素 的价格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意愿 。
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在生产要 素市场上达到均衡,决定生产要 素的价格和使用量。
2024/3/26
29
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决定
工资决定
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由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决 定。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市场 需求,劳动力的供给取决于人口数量、教育水平 、就业意愿等因素。
2024/3/26
16
04
生产者行为理论
Chapter
2024/3/26
17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描述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 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生产函数的类型
线性生产函数、二次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 生产函数等。
2024/3/26
生产函数的图形表示
等产量线、等成本线及其在生产要素平面上的移动。
2024/3/26
36
THANKS
研究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 选择来最大化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 。
分析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在资源配置 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
探讨社会如何组织生产和分配商品和 劳务,以及人们如何进行交换和消费 。
2024/3/26
4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2024/3/26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01
实证分析研究经济现象“是什么”,而规范分析研究“应该是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弹性的概念
弹性是经济学中用来衡 量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 量变化的反应程度的一 个指标。在需求与供给 理论中,弹性通常用来 衡量价格变动对需求或 供给变动的反应程度。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下(宏观经济)-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三、课程目标任务及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任务根据宏观经济学课程所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①掌握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②掌握GDP的核算方法,了解国民经济循环流量图、各种收入恒等式和失业的类型;③掌握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从总需求变动角度说明均衡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和产生波动,以及如何向均衡状态调整;④掌握IS-LM模型,在一般物价水平不变假定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分别达到均衡和变动的条件,以及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和变动所需的条件,重点是利率的决定以及利率在经济短期波动中的作用;⑤掌握AD-AS模型,掌握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含义及表示,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涉及的基本经济效应、推到、政策变动的影响和不同情况下对总供求产生作用的理论分析;⑥掌握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原因,掌握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掌握经济周期理论;掌握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能够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开放条件下的效应;⑦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⑧掌握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区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掌握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了解宏观经济学对境内及增长理论进行的较有影响的研究,掌握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技能目标①能运用基本经济变量对宏观经济进行刻画;②理解宏观经济复合市场运行及其相互作用、影响规律,分析宏观经济现象的本质原因和影响;③掌握宏观经济分析基础工具与方法,能对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对经济运行结果的影响展开分析;④了解主要宏观经济学派,为今后深入学习宏观经济理论奠定基础。
(二)基本要求本课程重在讲授宏观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培养起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并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西方经济学第10章-马工程教材答案
西方经济学(下册)第十、十一、十二章习题答案参考要点(2011、7、19)第十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定为0?答案要点:当计划供给与计划需求一致,计划需求与实际需求也恰好相等时,计划存货投资可以为0,计划存货投资必定为0。
但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企业往往不会将其计划存货投资安排为0,因此,宏观上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会为0。
至于非计划存货投资,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的非计划存货投资往往不为0,所以,宏观上的非计划存货投资也往往不为0。
2.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是否总是大于0小于1?答案要点:由于边际消费倾向是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消费增量所占的比重,因此,它至多等于1,而无论如何不能大于1;如果不消费也只能等于0,而不会小于0。
平均消费倾向则在短期内有可能大于1,因为可以借贷消费(如购买耐用消费品或自己住居住的住宅);但也不会小于0,因为人们至少需要基本的生活花费。
3.按照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增加储蓄对于均衡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答案要点:首先是减少了消费需求,其次是增加的消费能否全部转变为投资很难确定。
所以,增加储蓄的直接作用是减少了总需求,进而降低了均衡国民收入。
4.简单的凯恩斯消费函数有何不足之处?答案要点:简单的凯恩斯消费函数仅仅考虑了最直观的短期情况,忽略了消费也要有长期考虑,也忽视了不同社会收入层次对总体消费的影响,以及社会消费与居民消费、企业消费、政府消费的情况。
凯恩斯的消费倾向概念强调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有一定的道理,但太笼统,局限性不小,忽视了它在不同层次中的作用。
有关消费的内容可以参看教材p75-77的内容。
5.投资是如何决定的?怎样看待其决定因素的地位和作用?答案要点:投资决定的原则是收益大于成本,在考虑边际成本的情况下,至少要使投资的收益等于成本。
影响投资成本和收益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都是在进行实际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的。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教案-第十章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
第十章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本章教学内容:IS-LM模型
本章教学重点:IS曲线、LM曲线、IS-LM模型
本章教学难点:资本的边际效率概念的理解、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LM曲线的三个区域
本章教学目标:掌握投资函数与IS曲线方程的推导过程,掌握货币的需求函数与LM曲线方程的推导过程,理解影响IS曲线和LM曲线斜率的各种因素,理解IS-LM模型分析。
支撑课程目标
本章总课时:4
第十章第一节 IS曲线
一、教学内容:IS曲线
二、教学重点:IS曲线方程及其推导
三、教学难点:影响IS曲线斜率因素的分析
四、教学目标:1.理解IS曲线的含义
2.掌握IS曲线方程的推导过程
3.掌握IS曲线的斜率及IS曲线的移动。
五、学时分配:2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第十章第二、三节 LM曲线、IS-LM模型
一、教学内容:LM曲线、IS-LM模型
二、教学重点:IS-LM模型均衡、IS-LM模型均衡的调整和变动
三、教学难点:LM曲线的含义及推导
四、教学目标:1.理解LM曲线的含义
2.掌握LM曲线方程的推导过程
3.掌握LM曲线的斜率及LM曲线的移动。
4.掌握IS-LM模型均衡及变动分析
五、学时分配:2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西方经济学第21章(宏观第10章)
西方经济学第21章(宏观第10章)一、问答题1.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表示成人均产量。
通常用经济增长率度量。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质”的概念。
2.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答:宏观经济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来研究经济增长的源泉。
宏观生产函数把一个经济中的产出与生产要素的投入及技术状况联系在一起。
设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 t=A t f(L t,K t)式中,Y t、L t、K t顺次为t时期的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A t代表t时期的技术状况,则可以得到一个描述投入要素增长率、产出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方程,称其为增长率的分解式,即:G Y=G A+αG L+βG K(1)式中,G Y为产出的增长率;G A为技术进步增长率; G L和 G 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
α和β为参数,它们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
从增长率分解式(1)可知,产出的增加可以由三种力量(或因素)来解释,即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
换句话说,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
为了强调教育和培训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有时还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的投入写进生产函数。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个人身上的获取收入的潜在能力的价值,它包括天生的能力和才华以及通过后天教育训练获得的技能,当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投入时,按照上述分析的思路可知,人力资本也可以被归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
3.什么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它有什么含义?答:离散形式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为:△k=sy-(n+δ)k (1)其中k为人均资本,y为人均产量,s为储蓄率,n为人口增长率,δ为折旧率。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下册)》章节题库(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圣才出品】
第9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一、名词解释1.潜在GDP答:潜在GDP是指在合理稳定的价格水平下,使用最佳可利用的技术、最低成本的投入组合并且资本和劳动力的利用率达到充分就业要求时所能生产出来的物品和服务。
潜在的GDP不是一个实际产出量。
一般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时,才有可能实现潜在产出。
而实际产出和潜在产出的差额,称为产出缺口。
潜在产出由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状况决定,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增加潜在产出的途径是增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以及实现技术进步。
2.实际人均GDP答:实际人均GDP是指实际GDP除以人口数量,是每个人的平均实际GDP。
实际人均GDP在某些情况下是一个比较有用的指标,例如,它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国家的劳动生产率。
然而,它本身并不足以作为政策目标,因为它没有表明一个国家会如何使用这些产量来提高社会生活水平。
3.流量与存量答:流量是在某一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数值;存量是某一时点存在的变量数值,衡量一个既定时点上的数量。
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
GDP、投资、消费、储蓄、政府支出等与GDP核算相关的都是流量,而货币存量、存款额、贷款余额、国民总财富这些都是存量。
任何存量都有相应的流量与之对应,存量因流量而发生变动,存量是流量的结果。
但不是任何流量都有存量与之对应。
4.支出法答:支出法又称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支出法通常是宏观经济研究中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最有用的方法,在进行实际计算时,一般要将个人消费支出、私人国内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这四类支出相加在一起。
综上所述,若以C表示个人消费支出,I表示私人国内总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X-M)表示净出口,则从社会消费的角度可以得出以下公式:GDP=C+I +G+(X-M)。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宏观经济学部分必考名词解释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宏观经济学部分必考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GNP) :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支出法核算 GDP:就是核算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个方面支出的总和。
4.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一致的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5.转移支付:又称无偿支而,它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6.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发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7.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
8.国民账户体系:SNA 依据西方经济理论,认为所有生产物质产品的活动和提供劳务的活动都是生产活动,凡是从事生产活动的公私企业、机构和个人都列入生产部门,一切生产部门活动的成果都是社会产品。
社会产品总量是物质产品价值和服务活动价值之和。
9.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该体系的特点是:只核算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瓦大物质生产部门的物质产品生产,不核算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服务性生产。
10.消费支出:消费性支出是指政府以消费者身份在市场上购实所需商品和劳务所发生的支田。
11.消费支出可分为公共消费支出和个人消费支出两部分。
12.投资支出: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
13.政府支出:一国(或地区)为了完成其公共职能。
对购买的所置商品和劳务进行的各种财政资金的支付活动,是政府必须向社会付出的成本。
14.净出口:出口产品价值与进口产品价值的差额。
15.外国投资净额:净出口。
16.消费: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
17.消费函数:反映消费支出与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版)》思考与练习题目(1).docx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版)》思考与练习导论一、简答论述题1.西方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西方经济学一般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两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4.什么是方法论个人主义?它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是怎样体现的?它的局限性是什么?5.什么是理性行为?它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是什么?它与经济人假设是什么关系?6.演绎法与归纳法的区别是什么?7.怎样从数学上理解边际分析?怎样看待经济学的数学化?8.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西方经济学?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苹果和梨子是替代品,那么,苹果价格提高,将会导致()A.苹果的需求增加B.苹果的需求减少C.梨子的需求增加D.梨子的需求减少2.手机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手机价格上扬,将会导致手机()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需求增加D.供给量减少3.下列说法中最有可能错误的表述是?()A.需求和供给增加,均衡数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变动方向难以确定B.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一定提高,但均衡数量的变动方向无法确定C.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方向均无法确定D.需求和供给减少,均衡数量减少,但均衡价格的变动方向无法确定4.假定需求函数为Q=10-2P,则在价格P=1处需求弹性系数是()A. 0.25B. 0.5C. 1D. 1.25二、多项选择题5. 下面哪些因素变动会导致平板电脑的供给增加()A.生产技术水平提高B.平板电脑价格提高C.平板电脑价格下降D.芯片价格下降6.下面哪些因素会影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A.商品在消费者预算中的所占比重B.商品实际用途的多寡C.消费者适应新价格所需时间D.商品的可替代性7.如果依据需求的收入弹性对商品进行分类,在需求的收入弹性的符号为正号时,商品可分为( )A.正常品B.劣等品C.奢侈品D.必需品8.有关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厂商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B.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厂商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C.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而言,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无影响D.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而言,提高价格有利于厂商提高销售收入,而降低价格不利于厂商提高销售收入三、判断题9.消费者收入增加必然会导致需求量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注意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含义既有一致性,也有区 别。其区别主要在于:
• 国民财富涉及存量角度,即涉及特定时点上的(已有商品和服 务价值)数量。
• 宏观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
– 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 基本原理—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在假定总供给曲线是 垂直的情况下研究均衡国民收入是如何受到“有限供 给”的影响。
– 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经济 萧条情况下“有效需求”的决定性作用—凯恩斯主义 在假设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情况下研究均衡国民收入 是如何受到“有效需求”的影响。
–宏观经济各部分的循环流程
• 在封闭经济下宏观经济运行的循环图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因
生产要素市
家庭收入
场 货币市场
私人储蓄
生产要素支付 企业储蓄
借
借
贷
贷
家庭
税收
公共产品 与服务
政府
政府购买
税收
公共产品 与服务
企业
消费 产品与服务市场
企业收入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因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因
• 在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是一个泛指的总量概念, 前一章所以到的GDP、GNP、NNP、NI、PI等都可以 在不同条件下降期总量看做国民收入,但通常更多情 况下是将GDP等同于国民收入。
• 所谓均衡国民收入,是指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相等(均衡)状 态时的国民收入。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 古萨伊定律是古典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假设。用一 句话概括萨伊定律表达的想法,即“供给总是会 创造出她自身的需求。”
• “萨伊定律”的理解 • 一个经济中的总产出总能带来足够的收入来购 买经济中所有产品。这意味着只要努力增加供 给,需求自然就会相应增加,均衡国民收入也 会增加,经济不会出现问题。 • 可见萨伊定律是基于一个供给不足的经济状态 提出的。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时,萨伊定律不 再成立,此时经济处于凯恩斯所描述的需求不 足状态。
“经典学派之前提只适用于一种特例,而不适用 与通常情形;经典学派所假设的情形,是各种可 能的均衡位置之极限点,而且这种特例所含属性, 并不是实际经济社会所含有的。结果是理论与事 实不符,应有起来非常槽糕。”-----《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供 给在长期中的决定作用——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均衡国民收入由匹配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决定,古典经 济学家所处的时代,物质贫乏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 任何供给水平总能找到相对应的需求,从而形成均衡 的国民收入。根据这种观察,古典经济学家做出了 “萨伊定律”的假设。新古典经济学家部分接受古典 “萨伊定律”的假设,认为在长期中均衡的国民收入 由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决定。
– 企业通过出售产品和服务获得收入,再以后买生产要 素和向政府纳税的形式支出其收入。
– 政府通过向企业和家庭征税获得收入,再以政府购买 来支出其收入。
– 同时,处于各自不同的需要,家庭、企业、政府都会 通过货币市场进行借贷。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因
• 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生产
– 相应政策的影响: • 这是国民收入和财富再分配的一种具体形式。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因
• 市场经济条件下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供求 决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均衡国民收入是指总供给和总需 求相一致时的均衡产出。
– 从事前角度(即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尚未开始时)看, 它是指计划达到的,或者说想要达到的,能使经济社 会的收入正好等于
– 在封闭经济下,涉及到三个市场(产品与服务市场、 货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三个部门(企业、家庭 和政府)间的相互联系。
– 循环流程图就是从不同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角度来看的 货币流动以及同时发生的产品与服务、生产要素的流 动。
– 家庭通过向生产要素市场提供劳动得到收入,再以其 收入购买消费产品和服务以及向转政府缴税的形式支 出其收入,并通过货币市场进行储蓄。
– 从事后角度(即一定时期经济活动的结果)来看,国 民收入核算账户所计算的就是实际的(或者说实现了 的)均衡国民收入。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二、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 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 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供给决定需求——“萨伊定律”
• 国民收入涉及流量角度,即涉及特定时期内的(发生价值)数 量。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因
• 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分配
– 基本经济制度的作用:
• 决定国民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基本立场和倾向。
–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制度的作用: • 国民收入和财富初次分配按要素分配,再分配则服 从于政府的利益倾向和政治需要。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二、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 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供给在长期中的决定作用
–在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三、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经济萧条下“有效需求”的决定性作用”
第十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 二、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
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三、凯恩斯主义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
理:经济萧条情况下“有效需求的决定性作用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因
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因
第十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 产品市场的均衡
第十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
第一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二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消费需求和储蓄 第三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投资需求 第四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政府需求 第五节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国外需求 第六节 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乘数 第七节 本章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