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手掘式)方案
手掘式顶管施工方案
手掘式顶管施工方案1.确定顶管线路:在施工前,需要对线路进行勘测,确定顶管的具体线路。
考虑地下管线的走向、埋深等因素,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配置手掘设备:手掘施工需要配备一些手工工具,如铁锨、铲子、扁担、搬运工具等。
还需要根据具体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设备,如照明设备、围挡设备等。
3.设置降水井: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设置降水井以排除地下水。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挖掘一个或多个降水井。
降水井的深度和数量应根据地质勘测结果确定,确保施工安全。
4.开挖井孔:在设置好降水井后,根据顶管线路的走向,从上向下开始逐步开挖井孔。
挖井的深度和直径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5.安装顶管:在开挖好的井孔中安装顶管。
顶管的长度和直径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规格。
安装过程中要注意顶管的定位、坡度和连接等,并保证其垂直度和整体稳定性。
6.进行灌浆:在完成顶管的安装后,需要进行灌浆处理。
灌浆可以提高顶管和土壤的粘结力,确保管道的密封性和强度。
灌浆的材料和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7.回填井孔:在灌浆完成后,可以进行井孔的回填工作。
回填材料应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择,确保井孔的稳定性和强度。
8.完善管道系统:在顶管施工完成后,需要对管道系统进行完善,包括安装阀门、连接接头等。
确保管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1.安全施工:手掘施工需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在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同时,施工现场应设置合理的警示标识和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2.环境保护:施工中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合理使用工作场地,妥善处理施工废弃物和土壤等。
3.质量控制: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在每个施工环节都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确保施工符合要求。
顶管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顶管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一、顶管工程概况:本工程的污水管道顶管工程位于1#北路,污水管直径d900,管中距离道路中心线2米,全长660米。
管线南起江南路与1#北路交叉口已建污水窨井W1—0,北至1#北路与7#路已建窨井W1—19,包括5个方形工作井、1个圆形工作井、5个方形接收井。
由于本工程时间紧、要求高,特安排一个高素质的专业施工班组,负责顶管工程的施工。
二、顶管工程具体施工安排如下:1、施工顺序:顶管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工作井开挖→沉井制作→养护→沉井下沉→沉井封底→周围回填→顶管设备安装→拆除封头→管道顶进→顶管设备拆除→沉井封顶。
2、沉井制作(1)基坑开挖根据基坑底面几何尺寸开挖深度及边坡定出基坑开挖边线.整平场地后根据设计图纸上沉井中心座标定出沉井中心桩以及纵横轴线控制桩,并测设控制桩的攀线,桩作为沉井制作下沉过程的控制桩。
基坑用机械开挖,自卸车装运。
为了减少沉井的下沉深度可加深基坑的开挖深度,但若挖出表土硬壳层后坑底为很软弱淤泥则不宜挖除表面硬土。
决定合理深度应通过综合比较.刃脚外侧面至基坑底边的距离一般为1.5~2.0m,以能满足施工人员绑扎钢筋及树立外模为原则。
边坡一般取1:0.33~1:0.67。
基坑底部若有暗滨、土质松软的土层应予清除。
在井壁中心线的两侧各1m的范围内回填砂土整平振实,以免沉井在制作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陷。
(2)制作沉井制作沉井的场地应预先清理,平整和夯实,使地基在沉井制作过程中不致发生不均匀沉降,制作沉井的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以免沉井在制作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陷以致倾斜甚至井壁开裂,若地基承载力不够时必须采取地基加固等措施。
(3)砂垫层基坑面在刃脚的垫层采用砂垫层.砂垫层分布在井壁刃脚中心线两侧各一定距离范围内,砂垫层厚度为60cm,下面对砂垫层的验算,根据下列公式计算:B=b+2H+r砂.H≤[σ]上式中:B—砂垫层宽度(m),B=0。
6+2×0.6=1.8m,H-砂垫层厚度(m),取0。
手掘式顶管施工方案
光明污水处理厂配套干管工程Ⅱ标段顶管施工方案目录一、顶管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2)二、顶管施工简况 (2)三、顶管施工方案 (3)四、顶管施工机具和劳力组织 (9)五、顶管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 (10)六、顶管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12)顶管施工方案一、顶管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1.深圳市城市建设研究院提供的《光明污水处理厂配套干管工程Ⅱ标段》全套设计施工图。
1-2.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光明污水处理厂配套干管工程详勘地质报告》。
1-3.顶管施工技术的相关资料及顶管施工在深圳地区应用情况的调查资料。
1-4.顶管施工区域的地理环境水文条件调查。
1-5.顶管施工材料生产厂家提供的技术数据。
二、顶管施工简况2-1.工程简况:2-2.工程地质简况:2-2-1、顶管施工区域地形地貌为砂层,勘探资料提供43个详勘孔,地下水位在0.64m~6m之间。
2-2-2、顶管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结构情况为:(1)地表填土层:主要成分为杂填土,土层厚度为0.5m~5.82m不均匀,属于大孔隙、压缩性高的松散结构土体。
(2)砂质粘性土层:主要分为中砂和砂质粘土相结合,土质结构极不均匀。
砂层中含有中砂、细砂成份占65%,砂质粘土为35%,土层厚度为5.1m~11.45m。
(3)砂层:主要是中粗砂和细砂,中粗砂占72%,细砂占28%。
2-2-3、顶管施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1)顶管施工区域内的地下水比较丰富,主要赋存于中砂层内,该土层渗透系数为30m/d,属强透水层。
地下水和顶管施工区域内的已建排水明渠水系形成互状态。
在雨季时,受降雨影响水位降升幅度更为明显,给顶管施工会产生一定影响。
(2)顶管施工设计采用顶管材料Ⅲ混凝土管。
2-3.顶管施工区域和工程量:本标段管道铺设施工位置主要分为田寮段、东坑段;将石段;田寮段主要顶管施工污水主干道设计图纸管径为d800;支管管径分别是d300、d200。
施工里程桩号为:Z5K2+757~Z5K4+181,全长约为1409m。
顶管施工方案
顶管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2、工程地点:3.工程规模:4.顶进管道均采用国标S640标准生产的专用钢筋砼平口顶管。
每节管长度2000mm ,混凝土強度C40以上。
第二章施工部署一、深井降水由于顶进管管底可能在地下水位以下,拟在顶管起点和止点设置三口15米深口径为φ300钢筋混凝土管降水井,并由7.5KW潜水泵管径φ100钢管连接排入四斗渠将地下水位降至顶进管管底以下。
二、施工主要机具设备根据本工程技术要求、特点、工程进度计划,选择技术性能好,适应工程需要的技术装备参加本工程施工作业。
机具设备由施工单位组织运往施工现场。
对投入本工程施工的装备,均要进行全面检查,维护保养,并配备专门的维修人员服务于施工现场。
主要施工机具设备见下表:第三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管道顶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管道所处土层性质、管径、地下水位、附近地上与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设施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土质为砂砾土时,可采用具有支撑的工具管或注浆加固土层的措施;在软土层且无障碍物的条件下,管顶以上土层较厚时,宜采用挤压式或网格式顶管法;在粘性土层中必须控制地面隆陷时,宜采用土压平衡顶管法;在粉砂土层中且需要控制地面隆陷时,宜采用加泥式土压平衡或泥水平衡顶管法;在粘性土或砂性土层,且无地下水影响时,宜采用手掘式或机械挖掘式顶管法;超挖示意a——最大超挖量;b——允许超挖范围工具管接触或切入土层后,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工具管迎面的超挖量应根据土质条件确定;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土层中正常顶进时,管下部135º范围内不得超挖;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cm;管前超挖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并制定安全保护措施;顶管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场地平整→设置施工标志和围栏→工作坑设置→设备进场安装→管道顶进→管道接口处理→管道注浆→场地清理→工程结束。
一、施工准备1、施工前,施工用的顶管及其它设备应经过试运转,保证设备在施工时正常运转,同时应配备足够的备品备件,保证对故障设备的及时维修和更换。
手掘式顶管施工(工程科)
手掘式顶管施工(目录)一、概述二、适用范围三、顶管施工的基本原理四、手掘式顶管施工工艺流程五、长距离顶管施工六、手掘式顶管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七、顶管施工发展趋势一、概述顶管施工是继盾构施工之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它不需要开挖面层,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道、河川、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因此与开挖法埋管相比,顶管在国内也逐渐普及。
由于不开挖地面,所以能穿越公路、铁路、河流,甚至能在建筑物底下穿过,是一种能安全有效地进行环境保护的施工法。
、顶管施工不开挖地面,故而被铺设管道的上部土层未经扰动,管路的管节端不易产生段差变形,其管寿命亦大于开挖法埋管。
、采用房下顶管施工法能节约一大笔征地拆迁费用,减少动迁房,缩短管线长度,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顶管施工最早始于年美国的太平洋铁路铺设工程施工中,我国的顶管施工最早始于何时,已无确切的资料记载,据了解,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已开始进行顶管试验。
我市最早进行顶管施工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最早的顶管施工都是些手掘式顶管,设备也比较简陋,在年前后,上海开始试验机械式顶管施工。
经过余年的发展,顶管施工已随方兴未艾的城市建设越来越普及,顶管施工已发展成为一门非开挖施工技术,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宽。
目前,机械式顶管施工已在沿海城市得到普及,顶管施工理论也日臻完善,但在德州市地区,手掘式顶管施工仍是现今管道施工中普遍采用的施工方式。
二、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法适用于能自立的土中,如粘土、亚粘土,在采取注浆或降水的辅助施工后,可适用于砂性土,砂砾土等。
此法不适用于岩层,明水河床等地质情况。
采用本施工方法可敷设穿越地面构筑物、管径在的给水管道、排污管道、工业地下管道等。
三、顶管施工的基本原理顶管施工就是利用人工或机械挖土,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中继间等的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到接受坑内吊起。
与此同时,也就把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的管道埋设在两坑之间,这是一种非开挖的敷设地下管道的施工方法。
顶管施工(手掘式)方案
顶管施工(手掘式)方案一、工艺流程:顶管施工准备→顶力计算→测量放样→导轨铺设→顶管后靠背→顶管动力、照明→洞口止水→穿墙→顶进开始试阶段以及纠偏方法→出土方案→安放中继间。
(一)顶管前的准备工作顶管中的所有设备在顶管前三天前要全部到场,包括:吊车、空压机、注浆机、油压泵、水泵等,动力和照明电缆线要全部按要求铺设到位,所有顶管施工人员要全部到场。
(二)顶力计算(三)测量放样顶管管线放线是保证顶管轴线正确的关键。
放线准确就能保证顶管机按设计要求顺利进洞,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反之,就可能造成顶管轴线偏差,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同时也会造成顶进时设备损坏,使顶管停顿。
顶管管线放线,就是将工作井出洞口和接收入井进洞口的点正确引入工作井内,指导顶管顶进的方向和距离。
从理论上讲,工作井和接收入井的坐标和标高在沉井下沉时都已明确,通过计算很容易确定。
然而由于沉井下沉时的误差,这样从理论上计算放出的线就不一定符合。
目前,顶管管线放线常常是根据工作井和接收井的实际位置,按设计要求,通过测量实际放出管线位置。
具体如下:1、管线标高的测量使用水准仪测得工作井和接收入井洞底标高,根据标高高差和工作井与接收井距离算出坡度。
2、轴线测量的方法(1)通视条件下的测量使用引线法引工作井及接收井预留洞口中心至工作井的井壁。
置经纬仪于接收井中心A点,把花杆放在工作井预留洞中心井上口B点,作AB直线的延长线,并在工作井后部定出一点C。
保证C、A、B在一条轴线上,工作上B点、C点用铅丝将管线轴线拉出来,上吊两个垂球将管线轴线引至坑底B/、C/点用以确定管线顶进轴线。
C/点架设激光经纬仪,对准B/点,确定顶管顶轴线(2)在轴线定好后即可安装导轨以及后顶,先根据导轨本身的尺寸计算出导轨顶面至轴线的高差h,至水平仪于井下,在井四周做出4~6个临水点,保证轴线标高,安放导轨时可用线绳在相对的两个临水点拉出一条直线,使导轨顶轻触于线绳既可,然后根据轴线调整导轨轴线在竖直方向上于已知轴线的竖直投影线重合,导轨轴线方向调整好后再精调导轨的高程,最后支撑导轨至井壁上。
顶管施工方案(手掘式机械顶管)(最新)
顶管施工方案(手掘式机械顶管)编制人:审定人:辽阳中晨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二O一四年十一月顶管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318国道(宜化)路过街穿越顶管(用于然气套管)长度约44米,采用户DN800的混凝土专用顶管。
二、地形地貌及平面图根据现场察看,施工地段较窄小,在绿化带上施工,地下路基为砾土,局部片石挡土墙,管网密集较多,地下水偏高,平面图见附。
三、施工方案综合现场实际情况及结合本段顶管长度,让开国防光缆和自来水管道,工作坑设在绿化外带内从西向东顶进,考虑到318国道重型车通行量大,穿越必须在国防光缆和自来水管以下3.5米左右操作,工作坑深度在原地面下4米,国道路面上3.5米顶管出口在原排水沟以上,其中在地下穿越原道路两边的片石挡土墙。
四、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搜集现场相关原始资料,确定地下管网的准确位置。
(2)编制施工方案,确定顶管技术参数,包括顶力,工作坑尺寸,靠背尺寸及结构方式。
2、人员准备、材料准备(1)根据本工程的施工内容,调配顶管专业的施工人员,组织有相关工程施工经验的熟练工人进行作业,作业人员按工种分成两个班组,每个班组配备组长和班组技术员,班组长在施工队长直接领导下组织本班人员施工作业。
(2)材料准备顶管施工的主要材料为Φ800钢承口III级钢筋混凝顶管,工作坑护臂所需的钢筋、模板、砂石料、水泥。
五、技术参数设计1、作业坑尺寸及结构设计工作坑尺寸:本工程顶管为Φ800钢筋砼管,工作坑尺寸综合考虑管径、操作空间、背后方木、主铁、横铁、减力环、千斤顶长度等因素,工作坑设为圆形,直径不得少于4米,深度约4米。
2、后背最大顶力计算按GB50268-97《给排水管道施工验收规范》计算顶力的最大顶力,是物体的重量乘以摩擦系数的`3-4为最大顶力。
Nmax(Φ800)=1.48T/根×22(3-4)=97.68T-130.24T3、根据市政文明施工管理规定,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需设置分隔设施,以确保坑外行人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护拦搭设连接、稳固、整洁、美观,工作坑外围做两水沟,外围雨水不直接流入工作坑。
手掘式顶管法在施工中的应用
手掘式顶管法在施工中的应用关键词:手掘式顶管法顶管法施工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管道施工技术,它的理论和工艺技术日臻成熟和完善。
在市政管道建设中,当因街道狭窄、地处闹市区、或现场条件复杂等原因而无法用开槽法施工时,顶管法就显示其特有的优势。
其施工方法有多种,如手掘式顶管、机械式顶管、土压平衡式顶管、泥水平衡式顶管等。
手掘式顶管因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施工成本低、施工进度快、施工过程易于控制等特点,在施工中采用较为普遍。
笔者在张家港市新市河路污水管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担任监理工程师,参与了本工程全过程的施工监理,该工程采用的就是手掘式顶管法,经实践证明,这次施工是比较成功的,现结合该工程就手掘式顶管法作一简要介绍。
1.手掘式顶管法的理论支持1)挖掘面的稳定问题挖掘面的稳定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工具管前方挖掘面上的土体是否稳定,第二是工具管前上方的覆土层是否稳定。
如果挖掘面不稳定产生坍方或由于覆土深度不够而产生塌陷就很容易造成事故。
这两个方面是否稳定可区分不同土质通过计算来确定,挖掘面若能满足稳定条件,手掘式顶管法基本上就没有理论障碍。
2)不稳定挖掘面的处理当挖掘面不稳定而又要采用手掘式顶管法时,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在含水量较大的砂土中,可采用降水法加以辅助;②在比较软的粘土中采用注浆法以改善土质;③在工具管前加网格,以稳定挖掘面。
2.工程实例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张家港市区,是东区污水管网的一部分,它南接新市河路南段在建D500污水管,北至暨阳东路已建污水管,W1~W2位于道路东侧人行道内距中心8m,W3~W24位于道路西侧快车道内距中心3.75m,沿线穿越沙洲中路,管线平均埋深为4.5m。
污水管总长约为1200m,管径为D800。
2)地质资料该污水管道位于粉质粘土层中,土体呈黄褐色,较为紧密,能自立,承载力约为180kpa。
地下水主要为浅层粘性土中上层滞水和粉性土中的孔隙型微承压水。
3)方案的选择本工程地处交通要道,道路两侧商住楼密集,人为活动频繁,交通流量大,不可能封闭交通,也没有开槽法所需的工作面。
顶管施工方案
顶管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水库位于附近,毗邻大水系的水库.水系属支流,其流域面积约 km2,库容万 m3.水库排洪水量经引入南海.大坝一部分为碾压式均质土坝,一部分为水坠式均质土坝,坝顶高程▽珠基,下同.迎水坡采用C20混凝土护坡,坡比为:,坝后坡采用草皮护坡,坡比分别为:、:、:.大坝左端设有溢洪道,挑流形式消能,配置 5t 螺杆启闭机台.坝下涵管为引水发电兼输水涵管,采用钢结构涵管,全长240m,直径为.50m.工程对外交通主要靠 505 米的进库公路,其中 882 米已由水库建好水泥路面,坝址距离沙陇约5km, 陆上交通方便.坝体为均质土坝,填土质量总体较好,填土上部密实度较差,呈松散装,下部稍好,呈稍密~中密状;局部段夹有含碎石块, 使得坝体产生凹陷和不均匀沉降,局部段在钻进过程中未有迥水,注水试验渗透系数 k=×0-3cm/s,具中等透水性.顶管的部位无地下管线和其他构造物,地面上也无任何建筑结构,施工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第二章施工布置施工道路布置坝后坡布置两条临时施工道路进入顶管工作坑,一条在电站大门口外,通过干涸的河道,进入工作坑左侧工作面,一条在进入电站院内,在厂房右侧进入工作坑右侧的工作面.水、电布置施工生产用水就近抽取符合水质要求的生产用水.施工生活用水就近取用或接取.施工用电根据业主指定接取.为保证用电安全,主要电源开关全部采用空气开关,并配备触电保护装置.低压线至用电机械处用橡胶电缆连接.线路架设高度不低于5m.第三章顶管施工准备顶管工作坑施工工作坑的宽度为,长度为.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开挖,放坡均为:.一般设置在出口截水环的位置,利用截水环结构做进洞封门.工作坑内四周设置排水沟,沟尺寸为40cm×40cm,并设一个φ的砌砖集水井,深米.基坑外四周设排水沟,以防雨水流入基坑.导向基础施工导向导向基础是为了确保涵管顶进的方向不偏移的一种控制方式,是配合截水环,控制顶进方向不偏离,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基底高程和结构边线.基底采用C20混凝土结构.导轨安装施工安装导轨,先复核管道中心位置,计算导轨轨距,轨距一般为80cm.采用装配式轻型导轨,按轨距安放在砼基础面上.二根轨道必须互相平行、等高,导轨面的中心标高按设计沟底标高设置,坡度与设计管道坡度相一致,工作坑的砼基础面标高为沟底标高减去导轨的构造高度和0mm以下调整的薄铁板厚度.导轨定位后必须稳固,在顶进中承受各种负载时不位移、不变形、不沉降.后墙座施工后座墙是顶进管道时为千斤顶提供反作用力的一种结构,在施工中,要求后座墙必须保持稳定,一旦后座墙遭到破坏,顶管施工就要停顿.后座墙主要采用浆砌石结构,基础采用厚50cm混凝土浇注,安装设备的墙面采用厚50cm钢筋混凝土浇注,整体后墙座的规格长为,宽为,高度为,后墙座基础要深于工作坑.主顶设备安装安装主顶设备,采用2台600吨/台千斤顶作为主顶,千斤顶行程为米.千斤顶动力由油泵提供,每台千斤顶规格一致,行程同步,油路并联,共同作用,均备有独立的控制阀.千斤顶后端固定在组合千斤顶架上作整体吊装.前端顶进分压环,顶铁将顶力传至管节.分压环制作具有足够的刚性,与管端面接触相对平整,无变形.油泵设备设在距离主顶千斤顶的近处,并设置防雨棚,油路安装顺直,减小转角,接头不漏油,油泵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大于32kpa,装有限压阀、溢流阀和压力表等指标保护装置,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试车,在顶进中定时检修维护,及时排除故障.顶铁安装顶铁其作用主要是把主顶千斤顶的推力比较均匀地分散到顶进管道的管端面上,同时还起到保护管端面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延长短行程千斤顶的行程.选择符合要求刚度的顶铁,受力后无变形,相邻面垂直,排列不扭曲,单块放置稳定性好,与导轨的接触面平整,顶进前滑动部分抹黄油润滑.根据顶铁旋转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横顶铁、顺顶铁和U 形顶铁三种.横向顶铁安装在千斤顶与方顶铁之间,将千斤顶的顶推力传递给两侧的方顶铁上.使用时与顶力方向垂直,起梁的作用.横顶铁断面尺寸为300×300mm,长度按被顶管径及千斤顶台数而定,本工程选用长度为.6m的横顶铁;用型钢加肋和端板焊制而成.顺顶铁纵向顶铁放置在横顶铁与被顶的管子之间,使用时与顶力方向平行,起柱的作用.在顶管过程中起调节间距的垫铁,因此顶铁的长度取决于千斤顶的行程、管节长度、出土设备等而定,通常有00、200、300、400、600等几种长度.横截面为250×300mm,两端面用厚25mm钢焊平.顺顶铁的两顶端面加工应平整且平行.防止作业时顶铁发生外弹.U形顶铁安放在管子端面,顺顶铁作用其上.它的内、外径尺寸与管子端面尺寸相适应.其作用是使用顺顶铁传递的顶力较均匀地分布的到顶管端断面上,以免管端局部顶力过大,压坏管端.大口径管口采用环形,小口径管口可采用半圆形.分块拼装式顺顶铁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顶铁采用型钢焊接成型,焊缝不得高出表面,且不得脱焊;顶铁的相邻面应互相垂直;同种规格的顶铁尺寸应相同;顶铁上应有锁定装置;顶铁单块放置时应能保持稳定.安装后的顶铁轴线应与管道轴线平行、对称,顶铁与导轨和顶铁之间的接触面不得有泥土、油污;更换顶铁时,应先使用长度大的顶铁;顶铁拼装后应锁定.本工程采用矩形顶铁,顶铁与管口之间相吻合,中间采用缓冲材料衬垫,当顶力接近管节材料的允许抗压强度时,管端增加环形顶铁.安置起重机械顶进工作坑配备汽车吊进行垂直运输作业.其起重能力满足顶管工具管和顶进设备的装拆、吊钢管和顶铁装拆、其他材料的垂直运输.正式作业前要先试吊,离地面约0cm 检查重物捆扎情况和制动性能,确认安全可靠,方可使用.安置土方运输设备手掘式顶管土方一般采用人力推车工具进行管内水平运输,运至管外工作坑时,采用汽车吊或电动卷扬垂直运输,在利用自卸车运至指定的位置卸料.第四章顶进施工输水涵管顶管从坝后坡开挖洞脸、工作坑并修筑液压千斤顶镇墩,钢管在工作坑焊接连接节后顶进,顶力约200 吨,进水口结构同时施工,顶管全长 30m.顶管始发在开始顶进前应检查下列内容,确认条件具备时方可开始顶进.、全部设备经过检查并经过试运转.主要包括液压、电器、气压、水压、照明、通讯、通风等操作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各种电表、压力表、换向阀、传感器等是否能正确显示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然后进行联动调试,确认没有故障后,方可准备顶管始发.2、顶管在导轨上的中心线、坡度和高程应符合规定.顶进顶管进洞是顶管施工中较重要的工序.为控制洞口土体稳定,在顶管进洞前先进行洞口加固处理.顶进的原理利用千斤顶出镐,在后座墙不动的情况下将被顶进管子推向前进,操作过程如下:安装好顶铁挤牢,管前端已一定长度后,启动油泵,千斤顶进油,活塞伸出一个工作行程,将管子推向一定距离.停止油泵,打开控制阀,千斤顶回油,活塞回缩.添加顶铁,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需要安装下一节管子为止.卸下顶铁,下管,焊接钢管接口,对焊接质量进行检验.重新装好顶铁,重复上述操作.顶进时应注意事项:⑴开始人工挖土前,应先将顶管的刃口部分切入周边土体中.挖土程序按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严防正面坍塌.对特殊地段,必要时可辅以降水或注浆加固等施工措施,以保证土体的稳定.顶进时遵照“先挖后顶,随挖随顶”的原则.应连续作业,避免中途停止,造成阻力增大,增加顶进的困难.⑵首节管子顶进的方向和高程,关系到整段顶进质量,应勤测量,勤检查及时校正偏差.⑶安装顶铁平顺无歪斜扭现象,每次收回活塞加放顶铁时,换用可能安放的最长顶铁,使连接的顶铁数目为最少.⑷顶进过程中,发现管前土方坍塌、后背倾斜,偏差过大或油泵压力表指针骤增等情况,停止顶进,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继续顶进.管前挖土是保证顶进质量关键,管前挖土的方向和开挖形状,直接影响顶进管位的准确性,因为管子在顶进中是循已挖好的土壁前进的.因此,管前周围超挖应严格控制.对于密实土质,管端上方可有≤.5cm空隙,以减少顶进阻力,管端下部35°中心角范围内不得超挖,保持管壁与土壁相平,也可预留cm厚土层,在管子顶管过程中切去,这样可防止管端下沉.在不允许顶管上部土壤下沉地段顶进时,管周一律不得超挖.管前挖土深度,一般等于千斤顶出镐长度,如土质较好,可超前0.5m.超挖过大,土壁开挖形状就易控制,容易引起管位偏差和上方土坍塌.在松软土层中顶进时,采取管顶上部土壤加固或管前安设管檐,操作人员在其内挖土,防止坍塌伤人.主顶千斤顶的顶进操作方法:⑴把“千斤顶选择”转换开关拔到“主千斤顶”的位置,绿色指示灯显亮;⑵按下行程予调计数器的“速度仪调零”按钮;⑶按下“千斤顶控制”的“顶出”开关,绿色指示灯亮,千斤顶启动;⑷转动旋钮式调速阀,以调节千斤顶速度;⑸当主顶千斤顶顶伸到数字式计算器予调的行程值时,千斤顶即自动停止,“顶出”开关动力组在卸载状态下继续运转;⑹按下“千斤顶控制”的“回缩”开关,红色指示灯亮;⑺主顶千斤顶到达回缩终点时,按下“关”的开关,使主顶千斤顶停止;⑻发生紧急情况时按下“紧急制动”开关,此时各开关的运转电路和所有指示灯被全部切断;⑼运转重新开始需要一次按“紧急制动”开关,此时“动转电源”指示灯亮.按下“千斤顶速度选择”开关,使油泵继续工作.管段连接顶管管材采用φ500mm钢管,壁厚6mm.连接采用手工焊接,连接对口严格按规范执行.焊接完成后要及时进行焊缝的外观检查和无损探伤检查,检验合格后,在进行顶进施工.测量按照设定的管道中心线和工作坑位建立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控制点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的地方,并加以保护;顶进坑内设置由地面水准点引入的临时水准点,在交接班时进行仪器高程的校对与调整,顶进轴线由设计管道中心通过经纬仪引入坑内,然后对中观测;测量仪器架设在坑的后部,每个顶程结束后必须全线复测、绘制管道顶进轨迹图并由施工质监人员检查复核.纠偏在顶管中,由于周围穿越土层的变化,顶力的不均匀,管道联接的误差等因素,均可能造成顶管中线偏离设计中线位置,当管道偏差超过下表规定的值时,需采取纠偏措施.一般情况的顶管施工的最大允许偏差mm注:D为管道内径mm.对于管道直径大于2400mm的长距离顶管施工或特殊困难地质条件下的顶管,允许偏差可以在满足管道设计的水力功能要求、使用要求和不损坏接头结构及防水性能要求等的条件下进行适当调整,但应经业主、设计单位等的确认和批准.纠偏时指导思想是“减缓发展,稳慢回归,平行找顺,纠偏一半,反曲靠线,主动微调”.发现误差时,不能急于归位,找出原因,减缓误差发展.第一步,找出误差大的一面进行纠偏工作,纠偏千斤顶在原基础上的伸出量不超过2-4 mm,这时误差虽仍在增加,但已有回归趋势.第二步,经过一段顶程后3 m左右出现顶进轴线与设计中心线平行时,可多顶一段距离5~0m.管体在顶进中会接顺一些已弯曲的土洞,第三步向设计中心靠拢,仍将千斤顶继续伸出2mm左右,本着稳慢原则,每顶2-3m可向设计中心靠近5mm,当误差已校正/2时,反向纠偏千斤顶开始伸出2 mm,这时的顶进方向仍然向设计中心靠拢,但其轨迹可能已向反方向演变,故称“反曲靠线”,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矫枉过正”,轨迹忽左忽右.顶进纠偏可采取调整纠偏千斤顶的办法进行编组操作,若管道偏左则千斤顶采用左伸右缩方法,反之亦然,如同时有高程和方向偏差,则先纠正偏差大的一面.发生较大偏差要分析发展趋势,采用分次逐步纠正,勤调微纠.强制校正法是采用强制措施造成局部阻力,迫使管子向校正方向转移的方法.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校正:衬垫法在首节管的外侧局部管口位置垫上钢板或木板,用加工成短节的刃板亦可,造成强制性的局部阻力后,迫使管子转向.误差消除后撤出垫板,不易撤除时就被挤入土内.短节刃板可以取出重复使用.2 支顶法采用支柱或50~00kN的千斤顶在管前设支撑,斜支于管内顶端.为了扩大承压面积,在支柱下垫上木托板.这样,边顶进,管节就随着被支顶起来.此种校正方法见效快.注意不要使管节调向过快,而应当缓慢地转向,否则支撑受力过大,管壁受到的局部压力也大,容易引起管体破坏.当管节接近设计高程时,可拆除支撑使管节缓慢地正常顶进.3 主顶千斤顶校正法当顶距较短时≤ 5m, 如发现管中心线有误差,可以利用主压千斤顶进行校正.例如,管中线向右偏时,可将管口处右侧的顶铁比左侧顶铁加长0~5mm,当千斤顶向前推进时,右侧顶力大于左侧,从而校正右偏的误差.纠偏工作操作要点:纠偏前,要根据顶管本身已存在的斜率和轨迹综合分析,确定校正方向及纠偏千斤顶的伸出量.纠偏时要坚持勤测、勤调、微动的原则,每次纠偏一般情况不大于,切忌猛纠、硬调.纠偏操作必须在顶进中进行,严禁在停止时纠偏.当进行主动纠偏时,应会同技术人员共同研究进行.顶管接收措施为了顺利完成顶管接收工作,在出洞口的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如果土质不是很软,可采用门式加固法,即对所顶管道两侧和顶部一定宽度和长度范围内的土体进行加固,以提高这部分土的强度,从而使顶管在出洞或进洞中不发生坍土现象.如果土质比较软,则在管子顶进的一定范围内,对整个断面进行加固.如果土质比较好,土比较硬,挖掘面上的土体又能自立,可不必对土体进行加固.在接收顶管时,应避免在顶进时引起顶管前方土体不规则坍塌,使顶管推进时方向失控和向上爬高.长距离顶进施工措施长距离顶管施工的核心问题是对顶力的控制. 顶管在顶进过程中,单位长度上的顶进阻力与管径、覆土层厚度、土体容重、土层性质有关.但是在实际顶管施工中纠偏对顶力的影响非常明显,在顶进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匀,导致偏离管道设计轴线,所以纠偏在长距离顶进过程中是自始至终伴随着顶进而进行.顶管顶进流程图辅助施工管内的辅助管道设置于管道内壁,用钢架将其有序地固定在管壁上.通风设施由于管道顶进距离长,埋置深度深,管道内的空气不新鲜,加上土体中会产生有害气体,因此,必须设置供气系统.通风设施用一台的柴油空压机将压缩空气输入空气滤清器,再进入储气桶,经过气压调节阀,将压缩空气传输至管道最前端,并将管道最前端的空气排出,以此进行空气循环.2电源布置在顶管过程中,管内主要是照明用电.由于管道内的空气湿度较大,因此,采用36V低压照明电,低压电须通过变压器降压.灯具采用防水防爆灯具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顶管工程开始前,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描述依照规范所必须的测量标志,包括要用到的顶管设备的类型、详细尺寸、施工原理、技术措施等.2在施工过程中实行三级检验和交接班质量签证制度.由各班组的质量员对上一班的工程质量进行逐步验收,合乎要求后,签字接收.对工程质量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并实施质量奖罚制度.3原材料的检验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对钢材、管材等材料进行必要检验.凡检验结果不合格者,严禁进场和使用.4对在施工过程中的工后效果也进行检验,如钢管连接焊缝,其结果应满足规范要求.在检验工作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追究原因,进行改进,不能让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建设.5各类专职及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经常进行技术教育和专业知识再教育,使职工从实践中提高业务水平.6 顶管前,向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办好书面手续.7 设专人对成品管、钢套环及木垫从质量、保管、安装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8 顶管控制应在质量标准范围以内,如果在顶进过程中,发现方向失控,应立即停止顶进,逐级上报,经研究同意后,方可继续顶进.第六章资源配置顶管主要施工机械和设备表顶管主要施工机械和设备表劳动力安排一览表劳动力安排一览表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设专职安全负责人,全面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检查、安全布置、安全监督.2定期组织各部门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设施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3所有洞口、临边的位置设置安全围栏,在醒目的位置设安全警示标志.4凡规定的持证上岗人员,必须持证上岗.5认真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对所有参加施工生产的职工均应进行入场生产安全和消防安全教育,未经教育不得上岗,同时应结合工程进度及不同施工工艺,进行针对性的安全知识与遵章守纪教育.6严格执行起重机械三限位、两保险、十不吊规定.7现场机电维修人员应该经常检查设备触电漏电保护是否完好有效.8现场用电机具较多,电线不得乱拖、乱拉.材料运输、堆放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电线,防止碰砸电线,造成电线皮包砸碎剥落,一经发现有电线漏芯或电线皮包破损要及时修调.9电动机械及工具应严格按一机一闸制接线,并设安全漏电开关.0吊机等起重机械必须配备专业指挥人员,无指挥人员不得作业,指挥人员必须有醒目的安全帽标志.第八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施工进度计划表顶管开工时间:200年3月0日,计划工期50天.工期保证措施在工程施工时,配置足够的资源.在人员上配备充足,采用3班制施工方法来缩短工期,并配备相应的劳动力.2发挥施工管理优势,进行合理的施工分配,组织流水施工,确保工期目标顺利实现.3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依靠领先的技术,确保顶管施工的顺利进行.4加强顶管设备维修工作,做好原始记录,同时在施工时做到随修理和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5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施工管理系统,其主要任务是:掌握和控制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人力、物力的平衡调度,保证施工按计划正常运行.2 及时同有关部门互通信息,掌握施工动态,协调内部各专业工种之间的工作,注意后续工序的准备,布置工序之间的交接,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顶管施工注意事项(手掘式顶管)
顶管施⼯注意事项(⼿掘式顶管)1、掘进机进⼊⼟层后的管端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进⼊接收坑的顶管掘进机和管端下部应设枕垫;管道两端露在⼯作坑中的长度不得⼩于0.5m,且不得有接⼝;钢筋混凝⼟管道端部应及时浇筑混凝⼟基础。
2、在管道顶进的全部过程中,应控制顶管掘进机前进的⽅向,并应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偏差产⽣的原因和发展趋势,确定纠偏的措施。
3、管道顶进过程中,顶管掘进机的中⼼和⾼程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掘进时,顶管掘进机进⼊⼟层过程中,每顶进300mm,测量不应少于⼀次;管道进⼊⼟层后正常顶进时,每顶进1000mm,测量不应少于⼀次,纠偏时应增加测量次数;2)全段顶完后,应在每个管节接⼝处测量其轴线位置和⾼程;有错⼝时,应测出相对⾼差;3)测量记录应完整、清晰。
4、纠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顶进中纠偏;2)应采⽤⼩⾓度逐渐纠偏;3)纠正顶管掘进机旋转时,宜采⽤挖⼟⽅法进⾏调整或采⽤改变切削⼑盘的转动⽅向,或在管内相对于机头旋转的反向增加配重。
5、顶管穿越铁路或公路时,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并应符合铁路或公路有关技术安全规定。
6、管道顶进应连续作业。
如遇下列情况时,应暂停顶进,并应及时处理;1)顶管掘进机前⽅遇到障碍;2)后背墙变形严重;3)顶铁发⽣扭曲现象;4)管位偏差过⼤且校正⽆效;5)顶⼒超过管端的允许顶⼒;6)油泵、油路发⽣异常现象;7)接缝中漏泥浆。
7、顶进过程中的⽅向控制应满⾜下列要求:1)有严格的放样复核制度,并做好原始记录。
顶进前必须遵守严格的放样复测制度,坚持三级复测:施⼯组测量员→项⽬管理部→监理⼯程师,确保测量万⽆⼀失。
2)必须避免布设在⼯作井后⽅的后座墙在顶进时移位和变形,必须定时复测并及时调整。
3)顶进纠偏必须勤测量、多微调,纠偏⾓度应保持在10’~20’,不得⼤于0.5°。
并设置偏差警戒线。
4)初始推进阶段,⽅向主要是主顶千⽄顶控制,⼀⽅⾯要减慢主顶推进速度,另⼀⽅⾯要不断调整油缸编组和机头纠偏。
手掘式顶进管道施工
因素 以及级 配和水 泥剂 量 的交 互作 用对强 度 的影 响 非常显 著 :
b 在 工 程 实 践 进 行 组 成 设 计 时 ,如 果 要 对 强 度 )
进 行较 大 的调整 ,需要 采用调 整水 泥剂量 或 同时采 用调整 级配 和水 泥剂量 的方法 ,如 果对强 度 只进 行 微调整 .如往 上提 高时 ,可采 用在 水泥剂 量水平 不 变的情 况下 ,将级 配 向中值级 配靠 拢或者 向偏 下级 配靠拢 的处理 办法 。
『1徐 培 华 ,王安 玲 . 路 工程 混 合 料 配 合 比设 计 3 公 与 试 验 技 术 手 册 『 .北 京 :人 民 交 通 出 版 社 , M1
2 01 0 .
比采用 中值 级 配 的强 度 小05 MP ,而水 泥 剂 量在 . 0 a 5 %和6 %时分 别只 为0 7 a . MP 。 . MP 和0 4 a O 0
成 顶 进 偏 差 。根 据 以往 施 工 经 验 .采 用人 工挖 运土方 ,管 上半 部 管壁 与土 壁有 间隙 时 ,千斤顶
的 着 力 点 作 用 在 管 子 垂 直 直 径 的 1 ~ /处 为 宜 / 1 4 5
U 或 环 形顶 铁 ;顶 进 时 ,工 作 形
人 员 不 得 在 顶 铁 上 方 及 侧 面 停 留 .并应 随 时观察 顶铁 有无 异常 迹象 。 顶铁 是传 递和分 散顶 力 的设 备 ,要求 有 相 应 的 强 度 和 刚度 ,
谐 ” 的 理 念 。 同 时 顶 管 施 工 场 地 占地 面 积 小 ,开 挖 量 小 .存 在 的
上 : 当千 斤顶 多 于 l 时 ,宜取 台
偶数 ,且其 规 格宜相 同 ;当规格
不 同 时 ,其 行 程 应 同 步 ,并 应 将
顶管法施工方案
第一节顶管法施工方案(一)概述顶管施工是继盾构施工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土层地下工程施工方法,主要用于地下进水管、排水管、煤气管、电讯电缆管的施工。
它不需要开挖面层,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道、河川、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是一种非开挖的敷设地下管道的施工方法。
地下管线的非开挖施工法主要内容包括:地下管线的铺设、更换和修复。
1、顶管施工的基本原理先在工作坑内设置支座和安装液压千斤顶,借助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的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到接收坑内吊起,与此同时,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面,将预制的管段顶入地层。
边顶进,边开挖地层,边将管段接长的管道埋设方法。
施工时,先制作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作为一段顶管的起点和终点,工作井中有一面或两面井壁设有预留孔,作为顶管出口,其对面井壁是承压壁,承压壁前侧安装有顶管的千斤顶和承压垫板(即钢后靠),千斤顶将工具管顶出工作井预留孔,而后以工具管为先导,逐节将预制管节按设计轴线顶入土层中,直至工具管后第一节管节进入接收井预留孔,施工完成一段管道。
为进行较长距离的顶管施工,可在管道中间设置一至几个中继间作为接力顶进,并在管道外周压注润滑泥浆。
顶管施工可用于直线管道,也可用于曲线等管道。
1-预制的混凝土管;2-运输车;3-扶梯;4-主顶油泵;5-行车;6-安全护栏;7-润滑注浆系统;8-操纵房;9-配电系统;10-操纵系统;11-后座;12-测量系统;13-主顶油缸;14-导轨;15-弧形顶铁;16-环形顶铁;17-已顶入的混凝土管;18-运土车;19-机头2、顶管施工的分类<1>按所顶进的管子口径大小分:大口径、中口径、小口径和微型顶管四种。
大口径多指Ф2m以上的顶管,人可以在其中直立行走。
中口径顶管的管径多为1.2~1.8m,人在其中需弯腰行走,大多数顶管为中口径顶管。
小口径顶管直径为500~1000mm,人只能在其中爬行,有时甚至爬行都比较困难。
顶管法施工技术
顶管法施工1、技术简介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
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埋设在两坑之间.非开挖工程技术彻底解决了管道埋设施工中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道路交通的堵塞等难题,在稳定土层和环境保护方面凸显其优势。
这对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众多、地下管线复杂的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为城市创造一个洁净、舒适和美好的环境。
非开挖技术是近几年才开始频繁使用的一个术语,它涉及的是利用少开挖,即工作井与接收井要开挖,以及不开挖,即管道不开挖技术来进行地下管线的铺设或更换,顶管直径DN800—4500。
通过工作井把要埋设的管子顶入土内,一个工作井内的管子可在地下穿行1500米以上,并且还能曲线穿行,以绕开一些地下管线或障碍物。
它的技术要点在于纠正管子在地下延伸的偏差。
特别适用于大中型管径的非开挖铺设。
具有经济、高效,保护环境的综合功能。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不开挖地面;不拆迁,不破坏地面建筑物;不影响交通;不破坏环境;施工不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不影响管道的段差变形;省时、高效、安全,综合造价低.该技术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广泛用于城市地下给排水管道、天燃气石油管道、通讯电缆等各种管道的非开挖铺设.它能穿越公路、铁路、桥梁、高山、河流、海峡和地面任何建筑物.采用该技术施工,能节约一大笔征地拆迁费用、减少对环境污染和道路的堵塞,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技术原理顶管施工是继盾构施工之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它不需要开挖面层,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道、河川、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
顶管施工注意事项(手掘式顶管)
1、掘进机进入土层后的管端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进入接收坑的顶管掘进机和管端下部应设枕垫;管道两端露在工作坑中的长度不得小于0.5m,且不得有接口;钢筋混凝土管道端部应及时浇筑混凝土基础。
2、在管道顶进的全部过程中,应控制顶管掘进机前进的方向,并应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确定纠偏的措施。
3、管道顶进过程中,顶管掘进机的中心和高程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手工掘进时,顶管掘进机进入土层过程中,每顶进300mm,测量不应少于一次;管道进入土层后正常顶进时,每顶进1000mm,测量不应少于一次,纠偏时应增加测量次数;2)全段顶完后,应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轴线位置和高程;有错口时,应测出相对高差;3)测量记录应完整、清晰。
4、纠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顶进中纠偏;2)应采用小角度逐渐纠偏;3)纠正顶管掘进机旋转时,宜采用挖土方法进行调整或采用改变切削刀盘的转动方向,或在管内相对于机头旋转的反向增加配重。
5、顶管穿越铁路或公路时,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并应符合铁路或公路有关技术安全规定。
6、管道顶进应连续作业。
如遇下列情况时,应暂停顶进,并应及时处理;1)顶管掘进机前方遇到障碍;2)后背墙变形严重;3)顶铁发生扭曲现象;4)管位偏差过大且校正无效;5)顶力超过管端的允许顶力;6)油泵、油路发生异常现象;7)接缝中漏泥浆。
7、顶进过程中的方向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1)有严格的放样复核制度,并做好原始记录。
顶进前必须遵守严格的放样复测制度,坚持三级复测:施工组测量员→项目管理部→监理工程师,确保测量万无一失。
2)必须避免布设在工作井后方的后座墙在顶进时移位和变形,必须定时复测并及时调整。
3)顶进纠偏必须勤测量、多微调,纠偏角度应保持在10’~20’,不得大于0.5°。
并设置偏差警戒线。
4)初始推进阶段,方向主要是主顶千斤顶控制,一方面要减慢主顶推进速度,另一方面要不断调整油缸编组和机头纠偏。
人工顶管施工方案
顶管施工方案本方案以D800mmF型Ⅱ级钢筋混凝土管为例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制,我方拟定为手掘式机械项管施工。
1.1项管施工工艺流程1.1.1顶力计算与后背设计本工程是将壁板加厚作为千斤顶的后背墙。
后背结构及抗力计算后背作为千斤顶的支撑结构,要有足够的强度和风度,且压缩变形要均匀。
所以,应进行强度和稳定性计算。
本工程采用组合钢结构后背,这种后背安装方便,安装时应满足下列要求:使用千斤顶的着力中心高度不小于后背高度的1/3。
顶力计算推力的理论计算:(以Φ800mm计算)F=F1十f2其中F—总推力Fl一迎面阻力 F2—顶进阻力F1=π/4×D2×P (D—管外径 P—控制土压力)P=Ko×γ×Ho式中 Ko—静止土压力系数,一般取Ho—地面至掘进机中心的厚度,取最大值γ—土的湿重量,取m3P=××=m2F1=4××2×=F2=πD×f×L式中f一管外表面平均(根据顶进距离平均淤泥土)综合摩阻力,取m2D—管外径L—顶距,取最大值130mF2=×××130=。
因此,总推力F=+=。
根据总推力、工作坑后背所能承受的最大顶力及管材轴向允许推力比较后,取最小值作为油缸的总推力。
工作坑后背(Φ800mm顶管)设计允许承受的最大顶力为400t,管材轴向允许推力300t,主顶油缸选用2台200t(2000KN)级油缸。
每只油缸顶力控制在180t以下,这可以通过油泵压力来控制,千斤顶总推力360t。
因此我们无需增加额外的顶进系统即可满足要求。
后背的计算后背在顶力作用下,产生压缩,压缩方向与顶力作用方向一致。
当停止顶进,顶力消失,压缩变形随之消失。
这种弹性变形即象是正常的,顶管中,后背不应当破坏,产生不允许的压缩变形。
后背不允许出现上下或左右的不均匀压缩。
否则,千斤顶在余面后背上,造成顶进偏差。
顶管施工方案_范文
顶管施工方案本文是关于范文的顶管施工方案,感谢您的阅读!顶管施工方案(一)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内蒙古鑫旺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赤泥输送管线工程的穿越沿黄公路顶管工程,工程内容:在沿黄公路110公里处和110+20m公里处顶管φ1200加重钢筋砼管两根,顶进长度为沿黄公路34米,穿越位于公路路面4.0m以下。
施工地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沿黄公路110公路处。
二、顶管工艺简介及平面图:顶管施工作业在工作坑内进行,操作坑内顶进后背采用钢梁、枕木结合的方式,油压千斤顶产生动力,后背提供反作用力,推动砼管向土体切入,管内的土由小车运至工作坑处提升至地面,边出土边顶进,顶入土内不大于1/2根时接另一根,直至顶入长度过到设计要求。
三、顶管的施工方法:(一)顶进方法与作业坑的尺寸:1、顶进方法采用油压千斤顶对砼管进行吃土顶进。
2、作业坑的尺寸:a、作业坑的长度砼管长+千斤顶+后背、横梁A=3+0.8+0.6+0.6=5.0米b、作业坑的宽度为6米。
c、作业坑的深度为5米。
工作坑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定,采用直槽式开挖,从坑底上返1.2米以内不放坡,超过1.2米的部分按1:0.75放坡。
3、后背的设计:⑴后背最大顶力的计算:根据桥涵工程处施工手册测试计算,顶进的最大顶力,是构件的重量乘以摩擦系数2.5—3为最大顶力;Nmax(φ1000)=2.14T/根×15×(2.5—3)=80.25T—96.3T⑵后背宽度为3.0米⑶后背高度为2.0米(二)后背、滑道、基础及支撑的施工方法1.后背的施工方法:顶力中心在砼管管径的2/3处,后背采用枕木钢轨结合方法,枕木横放紧贴土层,钢轨紧挨枕木后背。
2.滑道作法:滑道的宽度以计算尺寸而定,滑道枕木距砼管下皮为30毫米,滑道作法采用2根5米导轨铺设,为防砼管倾斜,做3-4个定位钢卡。
3.基础的施工方法:本工程地质为粉砂层,略含土。
工作坑底部可采用自然土铺垫在工作坑底部即可。
手掘式机械顶管施工方案
手掘式机械顶管顶坑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主要工程量:顶进内径DN2600mm,钢筋混凝土管双道,二、顶管范围及主要施工内容本工程为顶进内径DN2600mm钢筋混凝土管。
本工程采用手掘式机械顶管施工。
三、顶管前准备工作1、顶管施工方法的选定应根据施工沿线的地形、工程和水文地质、交通状况、地上建筑物、地下管线和有无地下障碍物等实际情况和对地表变形控制的要求综合考虑后作出选定,必须确保安全,保证质量,经济适用,节约用地。
2、顶管的施工顺序,施工当中,施工指挥人员应适应施工环境,掌握顶管设备运转规律,合理组织操作人员,通过起始掘进段的顶进小结,进一步调整各项施工技术参数,优化下一步顶管施工工艺。
3、所有顶管设备必须经过维修保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运入施工现场。
在进入工作坑安装时必须进行单机和整机联动调试,在顶进中必须贯彻例行保养制度。
4、应按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保护地面建筑物与地下管线、维持道路交通等要求,根据不同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施工环境和条件合理选择顶管机头。
5、在综合考虑了上述各种因素后,合理选择顶管施工方法。
四、顶管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1、施工顺序基坑挖掘—安装板桩—基坑底基础及后靠背安置──安装导轨──安装主顶设备──安装顶管顶帽──安置起重机械──安置土方运输设备──安放管节──顶进2、顶进工艺流程:基坑中心线测量放样──安装顶机架与主顶装置──安装顶铁,吊下一节管节──管节顶进────顶完第一节管,吊下一节管──管节拼装──顶力接近许用力──同上继续再顶──出洞,顶管机与管节分离。
五、顶管设备安装一、钢板桩工作井制作A、人工顶管需做两个工作坑,一个是顶进坑,一个是接收坑。
顶进坑与接收坑的做法基本相同,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制做。
做法如下:钢板桩以企口相接,形成矩形的围堰支持井壁的工作井,称为钢板桩工作坑。
它具有占地面积小,能防止塌方,施工方法快捷简单。
具体施工步骤如下:1.管线调查:工作坑施工前需进行地下管线的调查,提出对原有管线的保护方案,施工中不得损坏原有管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顶管施工(手掘式)方案一、工艺流程:顶管施工准备→顶力计算→测量放样→导轨铺设→顶管后靠背→顶管动力、照明→洞口止水→穿墙→顶进开始试阶段以及纠偏方法→出土方案→安放中继间。
(一)顶管前的准备工作顶管中的所有设备在顶管前三天前要全部到场,包括:吊车、空压机、注浆机、油压泵、水泵等,动力和照明电缆线要全部按要求铺设到位,所有顶管施工人员要全部到场。
(二)顶力计算(三)测量放样顶管管线放线是保证顶管轴线正确的关键。
放线准确就能保证顶管机按设计要求顺利进洞,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反之,就可能造成顶管轴线偏差,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同时也会造成顶进时设备损坏,使顶管停顿。
顶管管线放线,就是将工作井出洞口和接收入井进洞口的点正确引入工作井内,指导顶管顶进的方向和距离。
从理论上讲,工作井和接收入井的坐标和标高在沉井下沉时都已明确,通过计算很容易确定。
然而由于沉井下沉时的误差,这样从理论上计算放出的线就不一定符合。
目前,顶管管线放线常常是根据工作井和接收井的实际位置,按设计要求,通过测量实际放出管线位置。
具体如下:1、管线标高的测量使用水准仪测得工作井和接收入井洞底标高,根据标高高差和工作井与接收井距离算出坡度。
2、轴线测量的方法(1)通视条件下的测量使用引线法引工作井及接收井预留洞口中心至工作井的井壁。
置经纬仪于接收井中心A点,把花杆放在工作井预留洞中心井上口B点,作AB直线的延长线,并在工作井后部定出一点C。
保证C、A、B在一条轴线上,工作上B点、C点用铅丝将管线轴线拉出来,上吊两个垂球将管线轴线引至坑底B/、C/点用以确定管线顶进轴线。
C/点架设激光经纬仪,对准B/点,确定顶管顶轴线(2)在轴线定好后即可安装导轨以及后顶,先根据导轨本身的尺寸计算出导轨顶面至轴线的高差h,至水平仪于井下,在井四周做出4~6个临水点,保证轴线标高,安放导轨时可用线绳在相对的两个临水点拉出一条直线,使导轨顶轻触于线绳既可,然后根据轴线调整导轨轴线在竖直方向上于已知轴线的竖直投影线重合,导轨轴线方向调整好后再精调导轨的高程,最后支撑导轨至井壁上。
3、纠偏方法与措施(1)有严格的放样复核制度,并做好原始记录。
顶进前必须遵守严格的放样复测制度,坚持三级复测:施工组测量员→项目管理部→监理工程师,确保测量万无一失。
(2)布设在工作井后方的仪座必须避免顶进时移位和变形,必须定时复测并及时调整。
(3)顶进纠偏必须勤测量、多微调,纠偏角度应保持在10’~20’不得大于0.5°。
并设置偏差警戒线。
(4)初始推进阶段,方向主要是主顶油缸控制,因此,一方面要减慢主顶推进速度,另一方面要不断调整油缸编组和机头纠偏。
(5)开始顶进前必须制定坡度计划,对每一米、每节管的位置、标高需事先计算,确保顶进时正确,以最终符合设计坡度要求和质量标准为原则。
(6)平面纠偏,采用经纬仪测量检查,高程偏差采用水准仪测量。
测量的频率一般每天四次,出洞前更要勤测量。
(四)导轨铺设:基坑导轨是安装在工作井内为管子出洞提供一个基准的设备。
导轨要求具备坚固、挺直,管子压上去不变形等特征。
由于顶管重量重,为此我们采用了复合型基坑导轨。
基坑导轨铺设应注意管线轴线、导轨标高和导轨支撑稳定性几个方面的问题。
1、管线轴线:根据管线轴线测量结果,铺设轨道时,将轨道中线与管线轴线重合。
2、管线标高:由于采用的是复合型轨道,因此铺设轨道时必须了解轨道的基本结构。
(五)顶管后靠背工作井的顶管,后座墙用两块各20MM厚钢板,中间用浇筑C20砼,在钢板与井壁之间浇筑C20砼,和厚钢板一同作为后座墙。
待其混凝土达到75%以上强度后方可进行顶管的顶进工作,否则就可能造成顶管过程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故,影响顶管顶进。
对于后座墙附加层的做法,采用以下方法1、后座墙附加层工作面必须与顶管管线垂直。
2、后座墙附加层的宽度应满足主顶油缸发射长度,厚度根据工作井的直径和后靠背顶铁的宽度而定。
3、后座墙附加层做法采用钢筋混凝土,标号C20以上,当后座墙附加层覆盖洞口时,应在洞口处用型钢加固。
4、后座墙附加层严禁采用方木,因木材具有弹性,顶管顶进时,主顶油缸反复作用会造成木材反复受力,形成疲劳破坏,影响顶进质量,同时也会造成顶进设备损坏。
六、顶管动力、照明动力电缆设置:管内设置一路电缆,按其配套动力负载功率,选择电缆规格,供电采用TN-S方式,三相五线制移动电缆装接。
为防止长距离以后的电压降低问题,放大电缆截面,以减少电阻,电缆接头采用电缆接头箱。
井下施工的所有移动电机具和设备,必须有严格的接地措施。
井下、管道内的照明必须用12V安全电压。
(七)洞口止水1、顶管工程中,为使管子能顺利从工作井内出洞,一般采取工作井预留洞口比管节外径略大些(一般为100mm)的方式,顶进时此间隙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封闭,否则地下水和泥砂就会从该间隙流到工作井内,会造成洞口上部地表的塌陷,甚至会造成事故,殃及周围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
因此,顶管过程中洞口止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必须认真、仔细地做好此项工作。
2、我们采用的洞口止水方法是在工作井制作时,需在出洞口处做一弓形的止水墙,以便将洞口止水装置安装在平面上。
止水墙的混凝土标号同工作井混凝土标号,预先在洞口预埋一个10mm厚钢法兰,在钢法兰上焊接螺栓,安装16mm厚橡胶法兰,用10mm厚钢压板压紧。
(八)穿墙从打开封门,将掘进机顶出工作井外,这一过程称为穿墙。
穿墙是顶管施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因为穿墙后掘进机方向的准确与否将会给以后管道的方向控制和井内管节的拼装工作带来影响。
穿墙时,首先要防止井外的泥水大量涌入井内,严防塌方和流沙。
其次要使管道不偏离轴线,顶进方向要准确。
1、防止井外泥水涌入井内的措施:为防止井外泥水涌入井内,在沉井下沉时首先应在洞口处砌挡土墙,同时在井壁外侧预埋钢板桩随同沉井一起下沉(钢板桩吊钩应漏出自然地面。
注意:当沉井下沉时,要注意防止沉井周围建筑垃圾(如:钢筋、碎砖石等)随沉井一同下沉,必须将其清理干净。
否则当掘进机出洞时,钢筋等杂物将进入绞笼,损坏绞刀,致使顶管不能正常顶进。
由于掘进机出洞碰上碎钢筋,导致绞刀损坏,修理绞刀时,顶管停顿,以后重新启动顶管顶进时,引起了一些其它的故障,处理起来时很麻烦。
2、若土质较软或有流沙,则必须在管子顶进方向距离工作井边一定范围,对整个土体进行改良或加固,视情况一般采用井点降水、注浆、旋喷桩、深层搅拌幕墙等措施,以提高这部分土体的强度,防止掘进机出洞时塌方。
3、当掘进机准备出洞时,应先破除砖封门并将杂物清理干净,将掘进机刃脚顶进工作井井壁中.4、顶管出洞时,掘进机要调零。
5、要防止掘进机穿墙时下跌。
下跌的原因一是穿墙初期,因入土较少,掘进机的自重仅由两点支承,其中一点是导轨,另一点是入土较浅的土体。
这时作用于支撑面上的应力很可超过允许承载力,使掘进机下跌;二是工作井下沉时扰动洞口土体且掘进机较重。
为防止掘进机下跌,可采取土体加固、加延伸导轨、保留洞口下部预留缝隙的砖墙、顶力合力中心低于管中心(约R/5--R/4)或将前部管子(一般3节左右)同掘进机用连接件连接成整体,同时掘进机头亦可抬高一些。
6、防止掘进机和前几节管子后退。
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掘进机的主顶面上主动土压力大于掘进机和管子的周边摩阻力和它们与导轨间摩阻力的总和。
一般采取在主顶油缸回缩前,用螺旋出土机部分土适当卸压,或在洞口两侧安装手拉葫芦拉住,或用木(钢)柱将管子顶住,使其不向后退。
7、由于顶管出洞是制约顶管顶进的关键工序,一旦顶管出洞技术措施采取不当,就有可能造成顶管在顶进过程中停顿。
而顶管在顶进途中的停顿将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后果(如:顶力增大、设备损坏等),严重影响顶管顶进的速度和质量,甚至造成顶管失败。
(九)顶进开始调试阶段以及纠偏方法1、顶管下井前应作一次安装调试,油管安装先应清洗,防止灰尘等污物进入油管,电路系统应保持干燥,机头运转调试各部分动作正常,液压系统无泄漏。
机头下井后刀盘应离开封门1米左右,放置平稳后重测导轨标高,高程误差不超过5mm,即可开始凿除砖封门,砖封门应尽量凿除干净,不要遗留块状物,同时可进行土体取样工作,使用Ф100,L=500mm的两根钢管在洞口上下部各取长400mm的土样,取样工作完成后随即顶机头,使机头刀盘贴住前方土体。
土压力表所显示的土压力为泥仓土压,显示的土压力与实际顶进的土压力存在一个压力差ΔP,此值一般取15-30T,由于进泥口是衡定的,机头的土压控制主要通过顶速来调节,顶进过程中的方向控制由于机头本身所具有的方向诱导装置,纠偏操作就变的简单易行了,操作员只要通过纠偏动作,始终保证激光点在二号光耙的中心既可。
2、纠偏方法与措施(1)有严格的放样复核制度,并做好原始记录。
顶进前必须遵守严格的放样复测制度,坚持三级复测:施工组测量员→项目管理部→监理工程师,确保测量万无一失。
(2)布设在工作井后方的仪座必须避免顶进时移位和变形,必须定时复测并及时调整。
(3)顶进纠偏必须勤测量、多微调,纠偏角度应保持在10/~20/不得大于0.5°。
并设置偏差警戒线。
(4)初始推进阶段,方向主要是主顶油缸控制,因此,一方面要减慢主顶推进速度,另一方面要不断调整油缸编组和机头纠偏。
(5)开始顶进前必须制定坡度计划,对每一米、每节管的位置、标高需事先计算,确保顶进时正确,以最终符合设计坡度要求和质量标准为原则。
(6)平面纠偏,采用经纬仪测量检查,高程偏差采用水准仪测量。
测量的频率一般每天四次,出洞前更要勤测量(附平面布置图) (十一)出土方案由于本工程顶管管上为原来老土层,所在顶管作业中必须严格遵循“先顶后挖”原则,严禁超挖。
人工掏土必须先上部后下部,挖土坡度不得大于60°。
为防止事故。
掏土深度每次为300mm。
制作专用运土斗车,每道管二台交替使用。
斗车行进由卷扬机拉动。
斗车装土运到工作坑内后由12t 吊车吊到自然地面,用1m3履带液压挖机装车,4t自卸王运到8km以外的存土场地。
(十二)中继间安放:1、中继间千斤顶的数量应根据该段单元长度的计算顶力确定,根据计算每段顶管拟在机头后部每隔70米安放一只中继间。
2、中继间的外壳在伸缩时,滑动部分应具有止水性能;3、中继间安装前应检查各部件,确认正常后方可安装;安装完毕应通过试运转检验后方可使用;4、中继间的启动和拆除应由前向后依次进行;5、拆除中继间时,应具有对接接头的措施;中继间外壳若不拆除时,应在安装前进行防腐处理。
七手掘式顶管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导轨偏移⑴现象基坑导轨在顶管施工过程中产生左右或高低偏移。
⑵原因①导轨自身的强度不够,受到管子自重的压力而变形。
②导轨固定不牢靠,受到外力及震动后发生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