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灌区总排干沟农业非点源

合集下载

关于河套平原排灌系统中水中砷含量的调查

关于河套平原排灌系统中水中砷含量的调查

关于河套平原排灌系统中水中砷含量的调查摘要砷的释放和迁移对人为干扰很敏感。

本文以河套平原砷中毒最为严重的杭锦后旗为研究区,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为灌溉影响下高砷地下水的特征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河套平原排灌系统水质高砷地下水1.目的与意义在某些地区,由于抽取地下水用于灌溉、改变农业方式等都将改变地下水流场和/或砷的物质来源,从而影响地下水中砷的含量。

灌溉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农业活动,不仅改变着高砷地下水分布区地下水的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同时可能将地质环境中的砷带入食物链,进而威胁人类的粮食安全。

为此,灌溉影响下地下水中砷的迁移富集规律研究成为当今地学界高度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

本文以杭锦后旗为研究区,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为研究灌溉影响下高砷地下水的特征提供了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2.河套平原高砷地下水成因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围绕河套平原(前套和后套)高砷地下水的成因及分布规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调查和研究。

1994-1996期间原长春地质学院林年丰教授和汤洁教授等人研究认为:河套地区地下水砷含量超标源于区内第四系河流及湖沼相沉积物,粘土和淤泥质土发育,在病区饮用水中发现甲基肿酸,在富含有机物的还原环境有利于砷的富集,促使As5+还原成As3+,无机砷转化成有机砷。

1997-2000期间,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高存荣通过研究,认为: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如灌溉水的渗入)是造成河套平原地下水砷污染的两个主要因素。

1999-2001期间,内蒙古大学张辉等人通过调查研究后,认为河套地区土壤、地下水中砷等重金属元素是上游高背景区在自然营力作用下向下游低含量区迁移的结果,强调了上游矿业活动是元素迁移的重要促进因素。

研究区特有的古地理背景和沉积环境演化是高砷地下水形成的前提条件,而由此产生的独特的地球化学环境为本区高砷地下水形成创造了条件。

2008年,郭华明等人通过在原位采集内蒙古河套平原高砷含水层中沉积物和土著微生物的基础上,进行了室内微生物淋滤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后,认为以还原环境为主的富含有机质的湖沼相沉积环境、特定的地质、地形条件为地下水砷异常的原因。

河套灌溉区干渠和乌梁素海污染特点

河套灌溉区干渠和乌梁素海污染特点

河套灌溉区干渠和乌梁素海污染特点河套灌溉区干渠和乌梁素海污染特点河套灌溉区干渠和乌梁素海污染特点河套灌溉区干渠和乌梁素海污染特点1研究区概况 1.2乌梁素海概况乌梁素海是内蒙古河套灌区排灌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田灌溉退水和工业、生活废水的唯一承泄渠道,对河套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正常运行和控制土地盐碱化起着关键作用。

乌梁素海接纳了河套灌区90%以上的农田排水[4],年入湖水量约0.7~0.9亿m3[5],是河套地区工业、生活废水的唯一承泄渠道。

乌梁素海流域的农田面源污染主要来自河套灌区的灌溉排水系统,灌区农田排水退水经红圪卜扬水站排入乌梁素海,在西山咀镇排入黄河。

然而,每年汇入乌梁素海的各种营养盐加速了乌梁素海的沼泽化。

每年排入乌梁素海的总氮为1088.59t,总磷为65.5t[6],平均每年出湖总氮约759.9t,总磷约37.8t,每年留在湖中参与积累储备的总氮约328.7t,总磷约28.0t[7]。

乌梁素海水体中氮储备量已达其临界负荷的14倍,使乌梁素海成为以大型水生植物过量生长为主要表征的草型富营养化湖泊[8]。

河套灌区排水渠系以及与乌梁素海和黄河位置关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

2结果与讨论 2.2总排干沟沿程氮污染变化特征由图1所示,四支断面位于总排干的上游。

由图4、图5、图6可以看出,总排干四个断面中,四支断面氮污染程度相对较轻且氮污染多年较稳定,但总氮平均浓度在2.24mg/L以上,属Ⅴ类水,甚至在2003年4月和2004年4月总氮浓度达14.9mg/L和17.7mg/L,总氮浓度严重超标。

银定图断面和美林断面除接纳农田退水还接纳该区域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所以氮污染相对较严重,总氮平均浓度分别在15.6mg/L和6.4mg/L以上,红个卜断面总氮平均浓度在9.17mg/L以上,总体上总排干四个断面氮污染严重,属Ⅴ类水。

农田退水在总排干流动的过程中,由四支断面到银定图断面受到工业和生活污染氮污染加重,由美林断面到红个卜断面沿途工业污染减少,氮污染有所减轻,因此农田退水在总排干沟受到工业和生活污染时污染加重,并且总排干沟具有一定的降解能力,2003年4月为例,四支断面、银定图断面、美林断面和红个卜断面总氮浓度分别为14.9mg/L、129mg/L、57.1mg/L和24.3mg/L。

高二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二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二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

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后,给下游地区带来的危害是( ) A .泥沙淤积河、湖,洪水排泄不畅,致使洪涝灾害频繁B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C .气候恶化,导致全球变暖D .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2.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 .四月、七月B .四月C .七月D .十一月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 .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B .人类活动C .疏松的沙质沉积物D .气候变异4.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中,导致荒漠化的第一大人为因素是( ) A .过度放牧 B .过度开垦 C .过度樵采 D .水资源利用不当5.下列有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压力所迫和管理失误,本区荒漠化趋于严重B .从总体上看,特别是旱作地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

C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D.宁夏沙坡头采用方格状的沙障固沙,是为了保护兰新铁路被腾格里沙漠的侵袭6.下列有关右图中各点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和②地纬度相同,因此其气候类型也相同B.③地的多雨期和宁波的多雨期不一致C.④地的气候特征是终年温和多雨D.⑤位于离海洋不远的温带地区,降水较多7.某一地点,以北是北半球的高纬度,以南是北半球的中纬度,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该点位于()A.66°34′N,180°B.60°N,180°C.60°N,20°WD.60°N,160°E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浅析内蒙古河套灌区从孕育到蜕变的发展过程

浅析内蒙古河套灌区从孕育到蜕变的发展过程

论坛Forum浅析内蒙古河套灌区从孕育到蜕变的发展过程阴王东胜内蒙古河套灌区(以下简称河套灌区)作为我国古老灌区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始于秦,续垦于汉,中兴于北魏、唐,历经兴衰,成于清末,盛于新中国。

对于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河套灌区来说,没有水就不适于人类生存,没有水利就没有灌溉农业,农业生态环境也无从谈起。

水资源是河套灌区农业循环链条上的核心资源。

河套灌区的灌溉农业活动既利用了当地特定的自然条件,也受到自然环境诸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从而使河套灌区在开发方式、过程、发展方向和效果等方面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

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将河套灌区推向历史舞台河套灌区为黄河冲积、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地平坦,渠纵横,土肥饶,适宜农作物生长,是个米粮川。

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西部,黄河“几”字弯左上方,西与乌兰布和沙漠相接,东至包头市郊区,黄河从河套灌区南端穿流而过,阴山山脉从西向东屏立其北,东西长260余千米,南北宽60余千米。

按区位地貌特征由西向东分为保尔套勒盖灌域(现今乌兰布和灌域)、后套灌域和三湖河灌域。

乌兰布和灌域位于河套灌区的西部,原为古黄河冲积平原,灌域内星罗棋布地分布着高低不等的沙丘,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地面坡降1/3000~1/5000,地面高程1048—1036米。

后套灌域是河套灌区的核心,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东西向地面坡降1/5000~1/8000,南北向坡降1/4000~1/8000,地面高程1050—1109米。

三湖河灌域位于乌拉特前旗东部,是介于乌拉山南麓与黄河之间的东西走向狭长灌域,南北宽5千米左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面坡降1/7000绿染河套左右,地面高程1018—1010米。

河套灌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及特殊地形特征,为灌区开发提供了特有的方式。

如果说,河套灌区是阴山山脉用臂弯拥在怀中的一方热土,黄河就是其用双手捧起的“金色哈达”。

阴山、黄河是河套地区地理分界线上的核心组成部分。

河套灌区水生态现状问题及治理对策

河套灌区水生态现状问题及治理对策

河套灌区水生态现状问题及治理对策015000摘要:为解决河套灌区水生态现状问题,本文以河套灌区水生态为研究对象,分析归纳现有河套灌区水生态现状问题,提出针对农村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相关措施。

关键词:灌区; 水生态; 存在问题; 治理对策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位于黄河河套平原上,北边接阴山群落的狼、乌两山,南边接黄河,东边接包头市,西边接乌兰布河,是全国最大的三个特大灌区之一。

该灌区覆盖巴彦淖尔市7个旗县,包括乌兰布和,解放闸,永济,义长,乌拉特等五大灌溉区域,以及主干渠直口灌溉区域共6个灌溉区域,该区域东西长200多公里,南北宽度40多公里。

一、灌区概况(一)历史渊源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后,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其中就列有兴建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开挖总干渠,大力发展河套水利事业等大型建设项目;1957年,北京勘测设计院拿出了《黄河流域内蒙古灌区规划报告》并获得国家批准,这个规划史称“五七规划”,主要内容就是在黄河上修建以拦河闸大坝、总干渠进水闸为主要工程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以此确保为河套等地稳定可靠地引入黄河水,其下布设输水总干渠,从东到西承担河套、三湖河、萨拉齐等灌区的输配水任务。

1967年6月,作为河套灌区输水大动脉的总干渠工程终于全线竣工通水。

自此,黄河水通过总干渠在河套灌区实现了全灌域可控调节,河套灌区土地灌溉面积由300多万亩逐年增加到1000多万亩,旱涝保收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黄河水经由灌区10.36万条、7级灌排渠(沟)道的接力输送滋养河套大地。

(二)现状如今,河套灌区已成为国家真正意义上的大粮仓、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是“长江以北没有吨粮田”定论的一个丰饶的“例外”:这里的“河套小麦”,被誉为“五项全能冠军”,是我国优质面粉生产不可替代的稀缺资源;这里的“河套向日葵”,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全国向日葵炒货高端产品原料60%以上采用河套葵花子;这里是全球最大的有机原奶生产基地;我国每出口10桶番茄汁,就有6桶来自巴彦淖尔……此外,二黄河还为全市大小湖泊、湿地、公园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补给,为林木生长提供了条件,有效发挥了农田灌溉、生态补水、防汛固沙的重要作用,使整个河套灌区气候湿润、植被茂盛,成为地球干旱荒漠化地带一处稀有的绿洲、祖国“三北”防护林的重要基地,阻隔了西北风沙带的东侵,遏制了沙漠化的蔓延,肩负着防风固沙、保护黄河安全的生态重任,在祖国北疆筑起一道生态安全屏障。

河套灌区农作物灌溉与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和对策

河套灌区农作物灌溉与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和对策

【灌区管理】河套灌区农作物灌溉与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和对策刘巧云,张俊仁,王 琴(内蒙古河套灌区乌拉特灌域管理局,内蒙古乌拉特前旗014400)〔摘 要〕 农作物灌溉与水资源紧缺是制约灌区发展的瓶颈,要实现灌区可持续发展必需走节水灌溉之路。

〔关键词〕 农业灌溉;水资源紧缺;节水灌溉中图分类号:S275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088(2010)01-0115-021 河套灌区农作物灌溉的特点1.1 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引黄灌溉河套灌区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少雪,夏季高温干旱。

年均降水量130~215mm,70%以上集中在7~9月,且多暴雨,易成洪涝灾害,有效降雨少,多年平均蒸发量2100~2400mm。

因此,河套灌区是典型的无灌溉即无农业的地区,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引黄灌溉。

尤其是在5、6月份青苗需水期,多年平均降雨仅21~29mm,而蒸发量达660~720mm。

在黄河水紧缺的年份,晚浇几天就要影响作物正常生长,造成减产。

1.2 排水和灌溉同等重要河套灌区在地质构造上为长期下沉封闭式凹陷盆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一直为湖水吞没,形成范围广阔的湖相为主的沉积环境,致使地层中形成富含盐分的沉积层。

以后,由于黄河的形成和多次改道,在湖相沉积层上面覆盖了黄河冲积物,形成了成了黄河冲积平原。

由于地下径流不畅,潜水动态类型为灌溉入渗———蒸发型。

灌区盐碱土比重大,类型多,成因复杂,分带规律明显。

主要成因类型大致分为3类:即:现代积盐类型、原生传递类型、构造浸染类型。

由此可见,河套灌区是一个开垦盐荒地,引足量黄河水淋洗盐分,充分排水排盐,降低地下水位,才能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

1.3 年季用水高峰集中内蒙古河套平原是黄河流经纬度最高的地区,过北纬°,无霜期短,6~,农作物的耕作时间也短。

年季用水高峰集中,灌区从月5日左右开灌至10月底关口,11月至次年4月中下旬停水不引。

内蒙古河套灌区面源污染的途径与防控措施

内蒙古河套灌区面源污染的途径与防控措施

11 万 k 整个 灌区全年 使用各种化 .6 m, 学肥料 06 . 9万 t ,单位播种 面积平 均
使 用化 肥 量 8 0k/m。 中 , N2 9 6 gh 其 纯 0
k /m 25l1 gh K0 7 k/ m , g h 2P0 k / m、 2 3 gh 3
散, 最终 导致 面源污染 。一些有机 固体 废弃物 在适宜的温度和 湿度 下可 发生 生物 降解 , 释放 出沼气 , 在一定程 度上 消耗上层 空间的氧气 ,从而影 响 了河 套 灌 区植被 的生长 ;随 着生活垃 圾的 腐烂 ,其渗滤 液随地表径 流或 自然下 渗 进入地下 污染地下水 或直接进入 河 流、 湖泊 等 : 生活垃圾随意堆 放导致 土 地 资源减少 , 污染 土壤 环境 , 留毒害 残 物 质难以挥发 降解 ,而杀死 土壤 中的 微 生物 , 破坏 土壤 的腐 解能 力, 改变土 壤 的性 质和结构 ,阻碍植物根 系 的生

些动植物 时 ,毒害物 质则积 累在 人体
内 , 生 活 垃 圾 中 的 微 小 颗 粒 、 尘 及 而 粉
方面 因资金 缺乏 ,绝 大部分养 殖户
长期露 天堆 放的垃圾腐 烂后散发 出的
长 和 发 育 ;一 些 持 续 性 有 机 污 染 物 进
入颗粒物 ,其中二氧化 硫 的浓 度 比平
时 高 出 1倍 ,二氧 化 氮 和 可 吸 入 颗 粒
是 发 达 国 家 设 定 水 体 污 染 上 限 用 量
物 的浓度 比平 时高 出 1 O倍。当吸入颗 粒物 浓度达 到一 定程度 时 ,对人 的眼 睛、 鼻子和 咽喉有较 大的刺激 , 则造 轻
治理 等提 供参 考依 据。
1 面 源 污 染 现 状 11 种 植 业 污 染 .

河套灌区:七级灌排体系保障粮食安全

河套灌区:七级灌排体系保障粮食安全

河套灌区:七级灌排体系保障粮食安全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9(000)019【总页数】1页(P52)【作者】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巴彦淖尔市,总土地面积1784万亩,现引黄灌溉面积近1000万亩,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也是亚洲最大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区。

河套灌区引黄灌溉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从秦汉开始兴建,直至民国时期逐步形成十大干渠。

新中国成立后,河套灌区掀起四次大规模水利建设,先后兴建三盛公枢纽工程,开挖总干渠,疏通总排干沟,完成农田水利配套、排水改造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河套水利事业实现从无坝引水到有坝引水、从有灌无排到灌排配套、从粗放灌溉到节水型灌区建设三大历史跨越。

目前,河套灌区拥有总干、干、分干、支、斗、农、毛等七级灌排渠道(沟)道10.36万条、6.5万km,各类建筑物18.35万座。

1998年,河套灌区被水利部列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试点项目区。

1998年至2018年8月的十年间,河套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共完成投资39.5亿元,节水效益明显。

据统计,从2000年以来通过工程、管理及综合节水措施,全灌区累计节水达48亿m3。

灌区引黄水量由1997年的52亿m3,减少到现在的45亿~47亿m3,全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42提高到0.48,已实现年节水量达5亿m3左右;渠道输水能力提高15%~20%,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

河套灌区是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油及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长期以来,河套灌区不断巩固和完善农业灌溉基础,全面满足灌区农业用水需求,确保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

灌区粮食总产量由1997年的14.85亿kg增加到2018年的33.65亿kg,增长226%。

农作物灌上适时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2268元增加到2018年的16900元,增长745%,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并改善了灌区生态环境。

浅论加快乌梁素海湿地治理的重要性及举措

浅论加快乌梁素海湿地治理的重要性及举措

浅论加快乌梁素海湿地治理的重要性及举措摘要:乌梁素海是地球上荒漠与半荒漠地区较为罕见的大型湖泊,它是古黄河北河道经由河套灌区时遗留下来的一段河迹湖,属于同一纬度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湿地湖。

早期的湖面面积为120万亩,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各种不当的人类活动极大地破坏了乌梁素海的生态环境,致其水质恶化,湖面萎缩,湿地功能严重退化,加快乌梁素海湿地治理迫在眉睫。

关键词:乌梁素海水质恶化湖面萎缩湿地治理乌梁素海是地球上荒漠与半荒漠地区较为罕见的具有多种生物的大型湖泊,它是古黄河北河道经由河套灌区时遗留下来的一段河迹湖,属于同一纬度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湿地湖,其水源主要靠灌区排退水及乌加河自流补给,过去湖面面积最大时曾一度达到120万亩,湖内长满蒲草,还盛产多种鱼类,湖面与蓝天交相辉映,被誉为“塞外明珠”。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各种不当的人类活动极大地破坏了乌梁素海的生态环境,湖水面积开始萎缩、水质恶化,其湿地功能严重退化,所以必须加快治理。

1 乌梁素海现状1.1 地理位置及其发展概况乌梁素海位于灌区的东北边缘,地处乌拉特前旗中部,北靠阴山,东临乌拉山,南接黄河,通过总排干沟与河套灌区连通,是灌区总排水体系的出口部分。

乌梁素海形成规模始于20世纪初,距今大约七八十年,刚开始湖面面积只有3000亩,后来由于黄河河床抬高,河水泛滥向灌区倾泄,导致乌梁素海水面明显扩大,1949—1952年海水面积曾一度达到120万亩,这是乌梁素海史上海域面积最大的时候,后来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乌梁素海水域面积稳定在44万亩左右,湖面南北长50km,东西宽20km,总库容3亿m3左右。

早在20世纪80年代前乌梁素海波光浩渺、天水一色,浩瀚的湖水中还盛产鲤鱼、鲢鱼、鲫鱼、鲶鱼、乌鳢等20多种鱼类,有180多种1000多万只珍禽异鸟在此繁衍栖息,是我国北方地区罕有的鸟类观赏地,那时确实符合“塞外明珠”的美称。

但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灌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恶化的步伐也在加快,使乌梁素海情况发生了严重变化。

总排干沟管理局简介

总排干沟管理局简介

总排干沟管理局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内蒙古水利》
【年(卷),期】2005(000)001
【摘要】总排干沟是内蒙古河套灌区排水系统的骨干工程,西起杭锦后旗太阳庙乡,沿狼山山前冲积扇与黄河冲积平原交接洼地(即鸟加河古道)东行,经乌拉特后旗、临河区、五原县、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前旗,穿乌梁素海,向南穿过包兰铁路,至三湖河口入黄河,全长257.283km,
【总页数】1页(P1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76.3
【相关文献】
1.总排干沟管理局管养分离工作体会——对抓好国管工程日常养护工作的探讨 [J], 赵宇霞;武石军
2.总排干沟排退水质变化及对乌梁素海湿地的影响 [J], 韩翠连;武石军
3.河套灌区总排干沟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初步探讨 [J], 刘怀宇
4.河套灌区总排干沟沿程及乌梁素海污染特征 [J], 贾红梅;李青丰;胡杨;王譞
5.河套灌区总排干沟农业非点源氮污染负荷估算 [J], 田志强;丁春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特征研究》范文

《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特征研究》范文

《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特征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河套灌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旨在通过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特征的研究,为该地区的农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一)研究区域概况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我国北方,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资源,是典型的农业生产区域。

然而,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逐渐显现。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实验室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方法,综合分析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

三、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分析(一)污染来源及类型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随意排放。

这些污染以非点源、分散性的方式进入水体,形成面源污染。

(二)空间分布特征面源污染在灌区内的空间分布受到地形、气候、土地利用类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研究表明,河套灌区的中下游地区由于地势平坦、河流纵横,成为面源污染的高发区域。

(三)时间变化特征面源污染的时间变化特征表现为季节性和周期性。

在农业生产集中的春耕和秋收季节,由于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面源污染尤为严重。

四、影响因素及机制分析(一)自然因素气候条件如降雨量、降雨强度等是影响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

降雨是农药、化肥等污染物进入水体的主要动力。

此外,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自然因素也对面源污染的分布和扩散产生影响。

(二)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

包括农业生产方式、农业技术水平和农民的环保意识等。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如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是造成面源污染的直接原因。

五、治理措施与建议针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提出以下治理措施与建议:(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严格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和处罚措施。

可以说开挖总干渠和总排干是在巴彦淖尔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可以说开挖总干渠和总排干是在巴彦淖尔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可以说,开挖总干渠和总排干,是在巴彦淖尔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在迎接2013年全区第九次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何永林,2012年3月2日, 同志们: 当前~我们的发展任务异常艰巨~面临的发展形势非常严峻。

市三次党代会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市要实现富民强市、赶超崛起的战略目标。

这个目标任务是一个超常规的目标任务~需要有超常规的举措才能完成。

如果就按一般化的要求~四平八稳的工作~根本不可能实现。

毛主席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当前~我们的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一些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与我们超常规发展的高目标、高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比如~一些干部精神不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一些干部?上进心?过强、急于升官~心思和精力主要用在跑关系上多~用在干事创业上少~做表面文章多~做实际工作少,一些干部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贪图享乐~作风飘浮~工作不扎实,一些干部脱离群众~不会做群众工作~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信访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

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和压力~我们要实现赶超崛起的战略目标~再现巴彦淖尔发展新辉煌~最关键的就是提振全市干部1 1/10页群众的精气神~埋头苦干~艰苦创业。

在这方面~我们有非常经典的成功事例。

巴彦淖尔过去发展的辉煌~就是靠当时的干部群众吃苦耐劳、勤奋努力、不畏艰辛干出来的、闯出来的。

开挖总干渠和总排干就是最生动、最有力的证明。

1958年—1967年~我们历时10年~开挖了全长230公里的总干渠~建成了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和总干渠水利枢纽工程。

当时的盟委在接到自治区下达的建设三盛公枢纽和开挖总干渠的任务后~马上成立了工程指挥部~迅速在全盟范围内进行了宣传动员。

1958年11月15日~全盟2.3万劳动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到了总干渠的工地现场~开始了土方工程施工。

施工期间~各级领导亲赴第一线组织和指挥~干部民工齐上阵~几万民工背着装满泥土的箩筐来回穿梭~奔流不息~形成了热火朝天的施工高潮和劳动竞赛热潮。

合理开发利用河套灌区总排干沟中水资源的必要性分析

合理开发利用河套灌区总排干沟中水资源的必要性分析

3 枯水期的排水量较小, 还须解决水源 5000 万 m 左右. 2.2 排水水质处理难度大, 成本 高, 难 以满足高标 准工业用 水
需求 目前, 总排干水体水质以 C O D, 氨氮, 矿化度为主要超污 染
指标, 2 011 年 总排 干沟 排 入乌 梁素 海 的 C O D 排 放总 量 为 25 应遵循 "合理利用地表 水, 严格控 制地下 水, 鼓励使 � 用中 水, 疏 05 0.46 t , C O D 平均超标 1 2 倍, 相当于地表水四类水质标准, 干水" 的原则, � 总排干沟无疑将成为工业用水首选之地. 0 m g /L , 氨氮超标 1.5 2 倍, 矿化度平均值达 到 205 特别是 氯 ( 2) 总排干沟上游的中 水资源 开发利 用条件成 熟, 初具 规 离子含量在 1 000 m g /L 左右, 因此, 难以满足冶金等工艺要求,
3 3
���
��.
� 关键词� ���
中图分类号: TV 2 13.9
文章标识码: A
0 前言
巴彦淖尔市是一个用水大市, 产业 结构不平衡 导致的用 水 结构不合理, 水资 源相 对 不足 的 问 题一 直 存在. 尤其 是 近 年 来, 随着全市工业化, 城 镇化, 农 牧业现 代化 进程的 快速 推进, 加之国家实行最为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对全 市水资源的 科 学合理配置提出了更 新更高 的要 求.如何 将有 限的水 资源 配 置好, 利用好, 保护好, 全面 保障 全市经 济社 会的可 持续 发展, 是摆在关键发展机遇 期的一 个新 课题.合 理分 配利用 好黄 河 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 等传 统水资 源, 积极 推进中 水, 微咸 水, 疏 干水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不失 为一条急需 积极探索 的 新路子.

浅析河套灌区渠道淤积成因及减淤对策

浅析河套灌区渠道淤积成因及减淤对策

浅析河套灌区渠道淤积成因及减淤对策摘要:河套灌区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基地,为确保农田灌溉的正常运行,渠道的通畅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长期以来,河套灌区渠道淤积问题严重,给灌溉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因此,深入分析渠道淤积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减淤对策,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深入分析了河套灌区渠道淤积成因及相关的减淤对策。

通过调查研究和实地观察,结合相关数据和案例,发现渠道淤积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

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减淤对策,包括改善浚渠技术、科学管理渠道和加强农田水土保持措施等方面。

关键词:河套灌区;渠道淤积;减淤对策前言河套灌区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基地,为确保农田灌溉的正常运行,渠道的通畅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长期以来,河套灌区渠道淤积问题严重,给灌溉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在河套灌区,由于土壤侵蚀、农田排水不畅、沉积物沉淀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渠道淤积问题日益突出。

首先,土壤侵蚀导致大量泥沙进入渠道,加剧了淤积问题[1]。

河套灌区的土地主要由松散的黄土和风蚀沙地组成,长期以来受到水和风的侵蚀,造成土壤表层的泥沙含量较高[2-3]。

在农田耕种和灌溉过程中,这些泥沙被冲刷到渠道中,导致渠道逐渐淤积。

因此,深入分析渠道淤积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减淤对策,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程概况河套灌区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的一个灌区,其水源为黄河。

灌区设计面积773.3万亩,实际面积为431.7万亩,进水闸设计流量为620立方米每秒。

灌区东西长250公里,南北宽50余公里,总土地面积1784万亩,包括巴彦淖尔市七个旗县区,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包头市的一部分,现有引黄灌溉面积902万亩。

灌区由三盛公水利枢纽、总干渠、总排干沟和四大分水枢纽等组成,形成了完整的七级灌排体系。

二渠道淤积成因分析(一)渠道水含沙量过高河套灌区的主要水源是黄河,黄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0.890亿吨,多年平均含沙量为3.46千克/立方米[4]。

浅谈总排干沟水资源在巴彦淖尔市水资源管理中的合理配置

浅谈总排干沟水资源在巴彦淖尔市水资源管理中的合理配置
浅谈 总排 干 沟水 资源在 巴彦 淖 尔市水 资源 管理 中的合理 配置
崔 战江 等
4 3
【 水文 水 资 源 】
浅 谈 总 排 干 沟 水 资 源 在 巴 彦 淖 尔 市 水 资 源 管 理 中 的 合 理 配 置
崔战江 , 马锐 霞
( 1 . 乌拉特 后旗水政 大队, 内蒙古 临河 0 1 5 0 0 0 ; 2 . 河套灌 区管理总局 总干渠管理局 , 内蒙古 临河 0 1 5 0 0 0 )
年 资料 分 析 , 1~ 3月 的排水量 为 全年最 低 时段 , 3月末 流 量达 到最 低值 , 六 分桥最 小 流量 为 1 . 9 m / s , 该 时段
2 . 5 汛 限 水 位 上 限 值 的 计 算
由规划设计的汛限水位 z 查水位 一库容 曲线得 到相 应 的
库容值 V 。 , 计 算 V=V 。 +V , 由 V反 查 水 位 ~库 容 曲线 得 出 相
m , 最终 稳定 在 3亿 I n 左右 。
的洪水 , 研究 其退水规律 , 然后概化 出一条退水 过程线 , 从此退 水过程线上按照经验 寻求某 一流 量 Q, 自 Q起 , 计 算至退 水流
量 等 于 水 库 正 常 供 水 流 量 时 这 一 时 间 段 内 的 洪 水 总 量 w 。 由
( 摘
要] 文章 阐述 了合理 利 用和科 学配置 , 总排 干 沟水 资 源是 解 决 巴彦 淖 尔市工农 业 缺水 的 主要
途径。
[ 关 键词 ] 总排 干 沟 ; 巴彦淖 尔; 合 理 配置
中图分类号 : T V 2 1 3 . 9 文章 标 识码 : B 文童编号 : 1 0 0 9一O 0 8 8( 2 0 1 4) 0 4—0 0 4 3—0 2

关于内蒙古河套灌区面源污染防治的几点建议

关于内蒙古河套灌区面源污染防治的几点建议
参 考 文献
[] 1 巴彦淖尔盟志. 内蒙古人 民出版社 ,9 7 p9 . 19 ,11 [] 2 沈智, 李亚威. 国家“ 五” 七、 科技攻 关项 目全 国主要湖
2 2 农药 的使 用情 况 .
随着农业生产的进步 和科 学技术 的发展 , 农药 的生
泊水 库富营养 化调 查研 究—— 乌梁 素海 富营养化调 查及 防治 途径的研究( 97—19 ) 中国环境 科学研 究 院, 18 90 . 内蒙古城 乡
尔市南部 。灌区 内有零 星分布 的沙丘和 海子 , 中乌梁 其
半干荒漠地带 , 降水 少 , 发量大 。在这样 一个 即干旱 , 蒸 又灌溉 , 地下水位既高而蒸发量 又大的地方 , 土壤盐 渍化
就成为必然 的结果 , 为了河 套农业 能够持 续发展 。从 上
素海最大 , 水域面积为 2 3平方公 里 , 9 是河 套灌区农 田排 水和狼 山山洪的容泄区。黄河 自上游宁夏平原进入 内蒙 古后沿鄂尔多斯西缘北 流 , 入河套 平原后 在磴 口县 巴 进 彦高勒镇 ( 也称三盛公 ) 三盛公 水 利枢纽 ( 被 即拦 河 闸) 所拦截 。在拦河 闸上游建有 总干渠 引水 闸及一干渠 引水
建设环境保护厅 ,18 p3 . . [] 3 叶俊峰. 内蒙古河套 灌 区地 表水氮磷 来源及 其分布 特
倍 。年化肥亩均施用量超过了 7 0公斤 , 远远高 于全 国平
3 2 对 农 田投入 品缺 乏有效 控制 手段 .
由于各级管理部 门对农 田投入品缺乏有效的管理控 制手段 , 大力 推广 、 设 “ 建 四位一 体 ” 的家庭 生 态农业 结 构, 提高人 、 畜粪尿的转化率 、 利用 率 , 以减少对 环境 的污
措施 。

巴彦淖尔市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研究进展

巴彦淖尔市盐碱地改良技术的研究进展

第3期(总第375期)2021年3月No.3MARResearch Progress of Saline Alkali Land Improvement Technology in Bayan Nur CityWang Caihong,Zhang Wenbo,Gao Zishu(Bayan Nur City Ecological Management and Green Development Academician Expert Workstation,Hetao University,Bayan Nur 015000,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soil salinization in Bayan Nur irrigation area,briefly describes the hazards of sa ‐linization,and discusses the improvement and effect of saline-alkali soil in Bayan Nur irrigation area from four aspects:physical im ‐provement,chemical improvement,biological improvement and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sa ‐line-alkali land,increasing land utilization rate and improv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Key words :irrigation area of Bayan Nur City,salinized soil,improvement巴彦淖尔市位于河套灌区的中部,地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带,巴彦淖尔市目前有耕地超过73.33×104hm 2,其中盐碱化土地约有32×104hm 2,占巴彦淖尔市总耕地面积的43.6%,占内蒙古自治区盐碱化耕地面积的70%,在巴彦淖尔市盐碱地中约50%为轻度盐碱地,约30%为中度盐碱耕地,约17%为重度盐碱耕地,套区地势低洼地带、乌梁素海周边、总干和总排干两侧为重度盐碱地[1]。

河套灌区六排域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河套灌区六排域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为 研究 区域 ,对 其 物种 多样 性及 群 落组 成特 征进 行
了研 究 。
甜菜 、玉 米 、胡麻 、葵 花 、糜子 及瓜 果 、蔬菜 等多
个种类 。河套 灌 区雨量稀 少,年 降水量仅 10 5 3 —2 0
mm, 而年蒸 发量达 2 0 - 2 0 0 0 4 0 mm,由于蒸 发量很
专题 ;国家 自然科学基 金(0 703资助 4 913 )
作者 简介 :赵洋(94 , , 18 一) 男 满族 , 宁沈 阳人;博 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 干旱 区生态 的研究 。Em i zayn6@ 16 o 辽 — a :hoag6 2 . r l cn
通讯 作者 :张志 山, - a :shn @l . . Em i zzag z a c l b cn
河套 灌 区六排域 植物 物种 多样性 研究
赵 洋 张相柱 2 张义强 2 张 云 2
胡宜刚 吴 攀 张志山
(.中 国科 学 院寒 区旱 区环 境 与 工程 研 究 所 沙 坡 头 沙 漠研 究 试 验 站 ,兰 州 7 0 0 ; 1 300 2 .巴彦 淖 尔 市 水利 科 学 研 究 所 ,巴彦 淖 尔 O 5 0) 10 0
摘要 :为 了研 究河 套灌 区六排 域植 物物种 多样性 。 2 1 于 0 0年 8 9 — 月进行 调查 ,以排 沟等 级为原 则,在干 沟 、 支沟 、斗沟 或农沟 的上 、中、下游 设置 调查 断面,每断 面沿沟 道垂直 剖面 从沟底 到边 坡共设 置 0 1 0 .I x .m 51 5
度 指 数值 分 别 为 O7 、03 、32 .9 .7 .0和 05 ,09 、05 、43 .5 .0 .4 .7和 06 ,08 、05 、42 .2 .9 .3 .5和 06 。随 着 排 .3

关于内蒙古河套灌区面源污染防治的几点建议

关于内蒙古河套灌区面源污染防治的几点建议

关于内蒙古河套灌区面源污染防治的几点建议
刘健;刘杨
【期刊名称】《北方环境》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河套灌区的主体为后套平原,总土地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

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河套地区地表水体和地下水氮、磷普遍超标。

本文针对河套面源污染问题,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总页数】2页(P79-80)
【作者】刘健;刘杨
【作者单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环境监测站,临河015000;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环境监测站,临河0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
【相关文献】
1.内蒙古河套灌区面源污染的途径与防控措施 [J], 母吉君;陈全才;李介钧;李茂华;张俊;张海霞
2.内蒙古河套灌区建设与改革的几点思考--大型灌区水利改制考察报告 [J], 吕广仁
3.内蒙古河套灌区面源污染防治初步设想 [J], 郭玉华;叶俊峰
4.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对策 [J], 魏国孝;孙继成;朱锋
5.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J], 王立华; 王春红; 吴东柏; 韩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套灌区总排干沟农业非点源本文以河套灌区总排干沟为研究对象,对排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规律和污染负荷量进行分析估算,以期为乌梁素海水污染治理和灌区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依据排水沟点源污染与非点源污染的形成与运移规律,“年内点源排放相对稳定,农田面源主要集中在灌溉期”的特征,采用水文估算法估算农业非点源有机污染负荷量为8445.40t,占河套灌区有机物污染入湖总量的65.15%。

农业非点源污染(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也称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土壤颗粒、氮素、磷、农药和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所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在点源控制较好的地区,例如北美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主要指农田径流污染,而在我国的平原河网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物主要有三个来源,即农田径流、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

农业非点源污染具有以下特征:
(1)污染成分复杂
乡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水产养殖污水、农田排水、化肥农药沉淀和垃圾冲刷污水等主要污染物,农村非点源的污染成分往往难以分离处理,而且各种污水的水质、水量变化大。

(2)污染过程随机
大多数的非点源污染问题,包括农业方面的,包括随机变量和随机影响。

诸如作物的生产将受到自然影响(天气等),因为在降雨量和密度、温度、湿度等方面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化学品(农药、化肥等)对水体的污染。

(3)非点源污染是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的,它是分散的,随流域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水文特征、天气气候条件等的变化而变化,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间不稳定性。

尤其是农村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排放、堆放方式分散,造成其地理边界和空间位置难以辨识。

(4)广泛性且不易监测
因为在某一特定地区,非点源污染涉及多个污染者,其排放相互交叉,而且不同
的地理、气象和水文条件对污染物转移转化产生重大影响,所以难以进行专门监测。

(5)管理水平不足
在一些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低和经济条件限制,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的现象很难得到有效治理,垃圾处理设施经常因为管理不善而闲置。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水污染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农业面源污染因其污染范围广、影响因素复杂、潜伏期长、危害大等特点,已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位于黄河上中游北岸内蒙古段冲积平原上的内蒙古河套灌区,是全国三个大型灌区之一,总土地总面积119×104 hm2,耕地面积57.4×104 hm2,农业人口100余万人,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油料生产基地。

但是,在提供粮食和油料的同时,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土壤盐碱化,地下水污染也日益严重,尤其是河套灌区特有的秋后淋盐、春护墙的秋浇制,造成大量氮、磷大量随农田排水淋失,造成整个河套灌溉区面源污染,更使大量氮磷元素随农田退水到人乌梁素海。

文章以河套灌区总排干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总排干沟中 COD的排放规律,估算其污染负荷量,分析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为乌梁素海水污染治理及灌区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在全球范围内,面源污染已成为水污染的主要形式,其中农业面源污染更是河流、湖泊的主要污染源。

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污染原因的面源污染已造成30%~50%的全球土地和水体受到影响,在12亿hm2不同退化程度的耕地中,约12%的耕地因农业面源污染物而受到污染,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以农业面源污染为主要原因的水污染时期,其对河流、湖泊的负荷可达60%~70%,调查报告显示,1990年间美国面源污染源占总污染源的2/3,其中农业面源污染源占68%-83%,地表水污染可达50%-70% 。

养分流失是农业生态系统水体氮磷的主要来源。

来自北欧国家芬兰的研究表明,大部分作物种植区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地表径流中总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呈显著正相关。

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对农业面源污染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也意
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各种面源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和突出。

在21世纪,我国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为了追求农业生产的高产量,不断增加化肥的用量,1999年我国化肥的使用量达到4124万t,比1978年增加362.2%。

以当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计算,每公顷平均施用化肥262.4公斤,是世界范围内施用肥料平均用量的2.5倍。

在我国,肥料的有效利用率很低,氮肥的平均利用率为30%-35%,磷肥为10%~20%,氮、磷流失的途径主要是淋溶,造成的环境问题除土壤性质和肥力下降外,最突出的是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水体富营养。

根据调查,1998年7大水系及太湖、滇池、巢湖等水体中,有63.1%的河段水质属于 V类以下,其中37.7%属于劣V1类,2000年全国湖泊富营养化比例为51.2%,其中41.2%的湖泊严重营养化,大型湖泊和城市湖泊污染较为严重,2010年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七大水系中的 V类水质占40.1%,重点湖泊、水库 V类以上水质达到77%,主要污染物为氮、磷。

根据中国国家环保局对太湖、滇池、巢湖和三峡库区等流域的调查,工业废水对湖泊水体中总氮、总磷的贡献只有10%~16%,而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农田氮磷流失。

甚至中国许多水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点源污染。

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河套灌区春、秋灌退水水体中COD含量及迁移特性
根据引排水量与化学需氧量年内动态特征,通过水文分割,从河套灌区春、秋季不同时期浇灌中,分析COD含量,了解河套灌区农业面源中COD变化规律并推断原因。

通过统计学分析,对河套灌区COD输入量进行分析,判断农业生产等因素对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程度。

河套灌区非点源占总污染比重
总结并分析有机污染出现原因
河套灌区总排干沟渠的污染负荷包括点源和非点源两部分,点源主要为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非点源主要为农田排水。

根据水文学原理,根据点源污染与非点源污染的形成与运移规律,以排水沟“年内点源排放相对稳定,农田面源集中在灌溉期”为特征,通过排水沟“基流”推求点源负荷,但由于缺乏监测数据,不能直接求得非点源源污染物负荷,却可以通过排水沟总负荷减点源污染负荷间接求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