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制作的三个关键词
新闻稿标题词汇大全
![新闻稿标题词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430c0e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77.png)
新闻稿标题词汇大全新闻稿标题是文本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为它能吸引读者并承载新闻的主旨。
一个好的标题应该简洁、有描述性、引人注目,以及包含搜索引擎优化方面的关键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提供一个新闻稿标题词汇大全,帮助您更好地写出吸引人的新闻标题。
1.观点展示某个领域或话题的观点是新闻标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以下是一些搭配展示观点的关键词:- “证明”- “争议”- “提倡”- “驳斥”- “支持”2.数字新闻稿标题中的数字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向他们表明一件事的规模或重要性。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搭配展示数字的关键词:- “增长”- “下降”- “飙升”- “暴涨”- “减少”3.动作动作类的关键词可以使新闻标题更有生气,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以下是一些非常受欢迎的动作类的关键词:- “发布”- “宣布”- “改变”- “推出”- “启动”4.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词可以表明一篇文章的重点是什么,并且助力新闻标题更为吸引人。
以下是几个展示解决问题的关键词:- “解决”- “应对”- “克服难题”- “应对挑战”5.热门话题整合热门话题来创作新闻标题是许多新闻稿作家常用的技巧。
以下是一些我们常常看到的关键词:- “疫情”- “人工智能”- “绿色能源”- “环保”总之,新闻稿标题是可塑的艺术形式。
无论您想要引起读者关注还是被搜索引擎排名靠前,深入了解新闻稿标题词汇大全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您在今后创作出更优秀的新闻稿标题。
新闻标题的功用及制作技巧浅析
![新闻标题的功用及制作技巧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85559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2.png)
新闻标题的功用及制作技巧浅析新闻标题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吸引读者关注、传达新闻信息、引导阅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新闻标题的作用、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浅析。
关键词:新闻标题读者制作技巧一、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新闻标题作为新闻报道的精髓,在传递信息、吸引读者、引导阅读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下从几个方面探讨新闻标题的重要性。
1. 吸引读者新闻标题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第一步。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新闻信息。
一个有吸引力的新闻标题可以迅速引起读者的兴趣,使他们在众多的新闻中选择阅读该报道。
因此,制作引人入胜的新闻标题是吸引读者的关键。
2. 传达信息新闻标题不仅要吸引读者,还要能够传达新闻报道的核心信息。
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应该能够清晰、简明地概括报道的主题或事件。
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标题快速了解报道的主要内容,从而节省了阅读整篇报道的时间。
3. 引导阅读新闻标题具有引导阅读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读者确定报道是否符合他们的兴趣,并决定是否继续阅读。
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应该能够准确反映报道的重点,同时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
通过使用具有引导性的语言和词汇,可以引导读者深入了解报道的细节内容。
4. 增强可信度一个有权威性和可信赖的媒体通常会使用规范、客观的语言来制作新闻标题。
这种做法可以增加读者对报道真实性的认可,提高媒体的公信力。
此外,一些媒体还会使用加粗、斜体等排版技巧来突出标题,进一步增强其可信度。
5. 形成话题好的新闻标题可以形成话题,激发公众的讨论和关注。
一些具有争议性或热点话题的报道往往会被读者广泛传播和讨论。
因此,制作具有话题性的新闻标题可以帮助提高报道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6. 创造情感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可以激发读者的情感,使他们对报道产生共鸣和感触。
通过使用情感化的语言和词汇,如形容词、副词等,可以增强标题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读者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7. 展示媒体个性不同的媒体有着不同的定位和风格,因此新闻标题也应该与媒体的个性相符。
标题制作6
![标题制作6](https://img.taocdn.com/s3/m/82ee90d933d4b14e85246874.png)
1958年6月3日《人民日报》 (主)你家孩子有龋齿吗?
调查发现:广州少儿龋齿发病率高,家长、学校、卫生部门应予重视
六、标题制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于时态——新闻事实虽已发生, 但一般用现在时。少数报道即将发生 的事情,则用一般将来时。
标题制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800万 性别比 失衡
新闻标题制作实例
2.确定标题结构 男性比女性多3000多万是新闻事实,
性别比失衡是新闻事实的影响,宜 用主—副结构双行题。
↓
新闻标题制作实例
3.筛选、组织关键词
对关键词加以筛选、组织,可将次要关键词“1800万”去掉,保 留最核心的关键词,并组织成标题:
为性别失衡最严重国家 (副)
↓
新闻标题制作实例
5. 长句短化:删除重复、冗余信息,精简词句
以上“换说法”的同时,还调整了主题、副题的内容,将与读者最相关 的信息作为主题。这样变换后,主题略长,可删除重复、冗余信息,精 简词句,将长句短化:
3000多万男性将难觅女友 (主)
我国成性别失衡最严重国家 (副)
我国是性别失衡最严重国家(主)
男性比女性多3000多万
↓
(副)
新闻标题制作实例
4.换说法:贴近目标读者
主题“我国是性别失衡最严重国家”,还没有明确表达出新闻事实与读 者的关系,还可通过“换说法”,让主题更直截了当地揭示新闻事实对 读者的影响,拉近新闻信息与目标读者的距离:
我国将有3000多万男性找不到女朋友 (主)
漫谈新闻标题的写作
![漫谈新闻标题的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0f808632f111f18583d05a3b.png)
漫谈新闻标题的写作内容提要:现代报纸,注重包装,标题是包装的一个重点,标题制作不单纯 是一个新闻技巧问题,在激烈的报纸市场竞争中,它已成为吸引读者眼球、增强报纸 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本篇叙述了制作新闻标题的一些技巧,当前报纸新闻标题的几个特点以及新闻标题的常见错误,也浅略谈了标题出新的一些规律。
关 键 词:新闻、标题、包装作者简介:康 艳 贵州民族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广电(1)班俗话说 “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一报在手,读者头一眼肯定先看标题,标题吸引了“眼球”,才会继续往下读。
标题抓不住人,文章再好也起不到该起的作用。
新闻中的精华,能否在标题中突出,还与文字是否简洁有很大关系。
冗长的文字只能将新闻中的精华埋没,削弱读者对新闻注意力。
一般说来,读者在阅读标题时常是一扫而过,眼停的时间是极短的,因此,标题第一是对新闻内容的“第一依赖感”形成。
标题已经成为受众识别新闻内容,判断新闻价值的第一信号,成为受众决定是否索取深层新闻信息的第一选择关口。
第二是扫描式阅读已经成为新闻阅读的主要方式。
这种阅读带有极大的跳跃性、检索性、忽略性,如果新闻中没有醒目的关键词,没有清晰的提示与标识,没有引人注意的种种细节,就难以抓住读者飞速运行的眼球。
第三是阅读过程中自由选择信息内容的机率提高。
在新闻网站丰富的纵横链动结构中,受众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接收新闻的内容种类,决定浏览新闻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长度,对接收新闻的过程实施全方位自由选择和调配。
题宜短不宜长,太长,很可能不被读者所感知和理解。
当前报纸新闻标题的几个特点:当今色彩各异的报纸新闻标题,由于媒体共同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可避免也会 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从而呈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
本文这里主要选取伊拉克战争期间几家报纸制作的一些标题,针对当前我国报纸新闻标题较为普遍的几个特点作以简要分析。
1.实题和简单结构标题越来越多。
与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标题相比,当前的报纸新闻标题逐渐舍弃了带有理论色彩以及价值判断性质的虚题,越来越多地采用直接叙述或描写新闻事实的实题。
新闻稿SEO优化基本规范5篇
![新闻稿SEO优化基本规范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b7b92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5.png)
新闻稿SEO优化基本规范5篇第一篇:新闻稿SEO优化基本规范新闻稿SEO优化基本规范为了能够让新闻稿发布后在搜索引擎平台有更好的曝光度,在新闻稿内容撰写和发布的过程中有以下规则可以遵循。
一、利于SEO的新闻稿撰写规范1、每篇新闻稿标题需要提炼1~2个关键词。
例如以下标题中标红部分。
老板电器28款新品发布推动厨房电器智能化2、关键词置于标题靠前的位置。
例如尽量使用“老板电器28款新品发布推动厨房电器智能化”而不是“28款新品发布,老板电器推动厨房电器智能化”3、新闻稿每段内容中至少要出现1次标题中提炼的关键词或者相关词。
例如以上举例中的相关词可以是:老板厨房电器、老板电器集团、厨房电器用品、家用厨房电器等。
4、新闻稿内容原创性查询用新闻稿标题在百度进行搜索,如果搜索结果中出现一摸一样的标题或者相似度较高的标题,当前新闻稿的标题需要更换。
在新闻稿内容中随机复制一句话在搜索引擎中搜索,如果搜索结果中出现大量重复或者高度相似内容,当前新闻稿内容建议重写。
5、二、选择利于SEO的媒体进行发布1、2、发布的媒体需要能够被百度网页收录、新闻源收录;原则上尽量选择热门的、权威性的媒体,例如四大门户网站、新闻稿内容中尽量插入图片,最好保持2张以上的图片插入;新华网、人们日报等;3、4、尽量为稿件增加内部推荐,例如频道页面的文字链推荐等;每篇稿件尽量保持一定的转发量,至少10篇以上的转发量;第二篇:如何通过seo优化新闻稿如何通过seo优化新闻稿新闻稿seo优化的技巧?做网络营销的都知道SEO,但可能有人不了解新闻稿也做SEO,不过新闻SEO这个确实属于比较新的网络营销思路。
新闻稿发布是企业公关活动最为核心的内容,而新闻优化的核心是搜索引擎优化。
也就是说,我们在网络平台进行的新闻稿发布,如果没能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到,那么很有可能只有对少部分人群产生价值。
所以如果要增加新闻稿的浏览量,就必须加强新闻稿的搜索引擎优化。
文军信息将为您提供一些新闻稿网络SEO优化的技巧:选准关键词:尽量站在阅读者的角度思考:在您的新闻稿中什么词语是最有可能被人们拿来搜索的?把您最重要的关键词写进稿件的标题以及第一段内容中。
新闻标题制作的三个关键词
![新闻标题制作的三个关键词](https://img.taocdn.com/s3/m/af8922dd7c1cfad6195fa788.png)
新闻标题制作的三个关键词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一报在手,读者头一眼肯定先看标题,标题吸引了“眼球”,才会继续往下读。
标题抓不住人,文章再好也起不到该起的作用。
依据笔者的体验,制作新闻标题尤其是主题,应力求把握三个关键词:准确,简约,传神。
第一关键词———准确所谓准确,就是没有偏差。
可以由此引伸出几个第二层次的关键词:完整、清晰、恰当、贴切。
这是标题制作的基准和第一要则,对标题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
做不到准确,标题便无法周全地简述文章的要义、客观地概括文章的主旨,也就丧失了基本功能。
做题欠准的常见病大约有这么几种:一是主旨不明造成误差;二是工作不细造成误差;三是用语不当造成误差。
下面各举一例。
例一:我上大学前在湖北沙市市委宣传部当新闻干事,因而假期回家仍不忘跑稿。
1979年寒假的一天,我和另一同志看到闹市区贴了张海报,说是某月某日开始向市民销售木材,于是采写了一条新闻。
那位同志先拟了个题:《沙市木材公司小额木材经营部开业》,我看了说,“不行,投到报社顶多发条简讯”,便重做了一个:主题———《让生产资料成为商品》副题———《沙市物资系统面向市民经营小额木材》当时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惟有生活资料是商品,作为生产资料的木材只能计划调拨,不可随意买卖。
“让生产资料成为商品”,消息想要告诉人们的正是这样一个体制改革的迹象和前兆,其“新闻眼”、“信息量”恰在这里。
如果用前一个标题,就把真正的新闻埋没了。
虽说“小额木材经营部开业”也是新闻事实,但并非新闻主旨,标题不能完全反映新闻的主旨,也就不能正确体现新闻的性质。
此稿投给报社后很快在显著位置见报。
例二:2003年8月上旬,《经济日报》二版发了篇新闻分析,谈我国南方地区何以出现多年不遇的持续高温和严重旱情。
整个版组织得相当不错,却被取消了评奖资格。
为什么?问题出在标题上:《南方今夏为何罕见高温》据夜班编辑讲,出大样时见原题比较拖沓,翻来复去改了几次,可匆忙中在“为何”与“罕见”之间漏掉了关键的“出现”二字,意思正好相反,成了个“南辕北辙”的错题。
·活·情·趣——浅谈新闻标题的制作
![·活·情·趣——浅谈新闻标题的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2f5340946bec0975f465e216.png)
万方数据
・业务研究・
重在叙述;而当今新闻的标题却越来越多地莺视生动 的表现,使主题更加形象、生动。如关于广州保姆市 场走俏的报道, “俏”: 《羊城晚报》的标题极力表现如何 《100个市民争夺70个保姆》。 非常鲜明。
新闻知识(2009.09)
论,仅用老板的话作为主标题,但揭露与谴责的立场
5、趣味给新闻添一点佐料
任冀萍凭借《汪洋泪别重庆——一子下活两盘棋》一
文获得最佳标题优异奖。其特点同样是语言简洁,饱 含深情,做到了以情动人。 再如一则标题, 《打工仔工伤断手索赔引出了 一个老板的“价值观”(引)一只手就想要二十万? 你的命都4i值二十万!(主)》这条标题中没有议
万方数据
准·新·活·情·趣——浅谈新闻标题的制作
老记者梁衡曾经采写北京地质学院31位同班同学 25年奋战在祁连山F的感人事迹,他在采访中就为文 章起了个题目《二十五年祁连月》,已经显得很有意 境,但当文章见报后,标题被编辑改成《三十一位同 窗友二十五年祁连月》。编辑的妙语匠心,让梁衡 拍案叫绝。 此外,语言秀丽的标题,也容易打动人心。语 言美妙、句子传神的标题,会让人产生乐意一看的情 感。因此,编者在拟制新闻标题时,应讲究点文采, 尽量把标题做得妙趣横生、情景交融、兴味盎然。 上海文汇报曾做过一只标题深受行家赞赏。标题是: 《唐韵一曲惊四座,梅师知音识良才》。这只标题写 的是世界小提琴大师梅纽凶在上海访问时,对上海姑 娘唐韵的演奏给予了高度评价。《文汇报》做的这只 消息标题,琅琅上口,耐人寻味,被行家称为“乐曲 动人、演奏惊人、佳句喜人、标题引人。” 例如, 《牡丹江市仪器仪表二厂(引)试制成酒 敏反应器(主)》,就小如《司机喝过酒汽车开不 走(主)酒敏反应器试制成功(副)》形象、生动。 而《武汉晚报》的这则标题《房屋安上“柔软腰” 地动山摇仍“逍遥”“建筑隔震”技术不惧高烈度地 震》,也把枯燥的科学术语拟人化,给读者以直观的 感觉。 4、情感让新闻以情动人 一则新闻,有的让人喜悦,有的让人愤慨。编辑 制作的标题,在体现客观追求的基础上,也往往能够 体现自己的爱憎之情。一则新闻标题,饱含情感,也 更能打动读者的心。 我们常常引用的标题《毛主席含笑乘“东风” (主)说: “坐上我们自己生产的小汽车了!” (副)》,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主席喜悦的心 情跃然题上。我们读后,自豪感油然而生。 传统的新闻标题重在准确表达,而当今新闻的标题 却更多地注重抒情性和审美价值,让人入目入脑入心。 去年,“2007年香港好新闻奖”揭晓,由香港报 业工会评选的各奖项中, 《大公报》重庆办事处副主
新闻标题制作的三个关键词
![新闻标题制作的三个关键词](https://img.taocdn.com/s3/m/499cb95c312b3169a451a44b.png)
新闻标题制作的三个关键词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一报在手,读者头一眼肯定先看标题,标题吸引了“眼球”,才会继续往下读。
标题抓不住人,文章再好也起不到该起的作用。
依据笔者的体验,制作新闻标题尤其是主题,应力求把握三个关键词:准确,简约,传神。
第一关键词———准确所谓准确,就是没有偏差。
可以由此引伸出几个第二层次的关键词:完整、清晰、恰当、贴切。
这是标题制作的基准和第一要则,对标题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
做不到准确,标题便无法周全地简述文章的要义、客观地概括文章的主旨,也就丧失了基本功能。
做题欠准的常见病大约有这么几种:一是主旨不明造成误差;二是工作不细造成误差;三是用语不当造成误差。
下面各举一例。
例一:我上大学前在湖北沙市市委宣传部当新闻干事,因而假期回家仍不忘跑稿。
1979年寒假的一天,我和另一同志看到闹市区贴了张海报,说是某月某日开始向市民销售木材,于是采写了一条新闻。
那位同志先拟了个题:《沙市木材公司小额木材经营部开业》,我看了说,“不行,投到报社顶多发条简讯”,便重做了一个:主题———《让生产资料成为商品》副题———《沙市物资系统面向市民经营小额木材》当时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惟有生活资料是商品,作为生产资料的木材只能计划调拨,不可随意买卖。
“让生产资料成为商品”,消息想要告诉人们的正是这样一个体制改革的迹象和前兆,其“新闻眼”、“信息量”恰在这里。
如果用前一个标题,就把真正的新闻埋没了。
虽说“小额木材经营部开业”也是新闻事实,但并非新闻主旨,标题不能完全反映新闻的主旨,也就不能正确体现新闻的性质。
此稿投给报社后很快在显著位置见报。
例二:2003年8月上旬,《经济日报》二版发了篇新闻分析,谈我国南方地区何以出现多年不遇的持续高温和严重旱情。
整个版组织得相当不错,却被取消了评奖资格。
为什么?问题出在标题上:《南方今夏为何罕见高温》据夜班编辑讲,出大样时见原题比较拖沓,翻来复去改了几次,可匆忙中在“为何”与“罕见”之间漏掉了关键的“出现”二字,意思正好相反,成了个“南辕北辙”的错题。
浅谈如何提炼新闻稿件标题
![浅谈如何提炼新闻稿件标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309d0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13.png)
浅谈如何提炼新闻稿件标题摘要:标题是一篇新闻稿件中最鲜明,最核心内容的浓缩,是整个稿件的灵魂,提炼出下一个好的新闻标题一直是记者编辑为之努力的方向。
标题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字,但是在你我的实际工作中,想写一个理想的标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本文在多年的实践工作中,总结梳理出拟题要精准、运用口语化、多用动词、以情感人、短些短些再短些等几方面的经验,对标题提炼的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提炼、精准、口语化、多用动词、以情感人、短些短些再短些一篇新闻稿件能否吸引读者,除了内容外,最主要的就是标题。
一篇文章或者新闻稿件无论长短,都需要标题。
标题可以起到高度概括主题的作用,可以有效传递消息,让读者对内容有大致了解,可以表达作者对某件事的态度。
标题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读者阅读的取舍,是整个稿件最鲜明,最核心内容的浓缩,就像文章的眼睛,是新闻稿件的灵魂,那么如何擦亮标题这双“眼睛”,笔者通过多年的采编工作经验,浅谈如下。
标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引题、主题和副题。
引题也叫肩题,眉题,作用是交代背景,烘托主题,说明原因等,一般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通常也称为“虚题”。
主题是指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也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
主题在新闻中起主导作用,贯穿全文、支配写作,是新闻构思、选材、表达和运用语言的依据。
副标题的作用是对主标题加以解释说明,明确并且完善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进一步揭示本质。
在一篇新闻稿件中三者可以同时存在还可以两两或单一存在,但无论哪种形式必须都要有主题。
郑板桥说过:“作诗非难,命题为难。
题高则意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
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我们拟题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精准。
所谓精准,就是标题能够高度概括文章主题,能够直观的传达出新闻的核心内容。
据统计,现如今的人们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只看标题不看正文与标题和正文都看的比例达到了5:1的比例,所以精准的标题能够让读者快速了解新闻主题等重要信息,节约很多时间成本。
拟写新闻标题
![拟写新闻标题](https://img.taocdn.com/s3/m/8ed2ea320722192e4536f6de.png)
⑷旗帜鲜明 标题要有明确的是非、鲜明的爱憎。 新闻中所报道的事实,有的令人气愤,有的 令人欣喜,有的令人同情,有的令人悲哀, 拟写新闻标题不能无动于衷,要明确表达作 者的立场。 ⑸生动活泼 标题要有表现力,除了告诉读者事实 而外,还要让他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 什么,感染到什么,要给人以启迪,做到言 语尽而意无穷;标题要生动形象,就要注意 选词并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球票价格低 球迷热情高
解题小结:
1、用简洁语言表述标题:话题+怎么了 拟写的时候,往往以主谓句或对偶句的形式来 表达。
2、拟写标题形式 ①对称式 如:加强产品创新,提供个性服务 ②动宾式 如: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 ③单句式 如:贝鲁特一所大学发生混乱 ④偏正式 如:五常村民的“十八般武艺” 3、注意题中的要求或字数限制。
拟写新闻标题的方法
拟写正标题时,有导语的新闻语段,就 在导语中筛选相关的信息,因为导语是对新 闻主体事件的高度概括;没有导语的新闻语 段,应在主体部分筛选相关的信息。
无论在导语中,还是在主体中,我们筛 选的都是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最有特点 的、最本质的信息。我们将这些信息进行整 合、归纳、概括,组成表意完整的句子,就 是大致的主标题了。
优秀新闻标题示例
5.一车做事一车当 《十堰晚报》的《“一车做事一车当”(肩题) 吊车 “吓翻”渣土车 回头“伸手”扶起来(主题)》,本 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在报纸刊发的事故消息中可 以说是“微不足道”,但由于标题运用拟人手法,使 得标题生动、幽默、诙谐,很能吸引读者眼球,读来 妙趣横生,忍俊不禁。 6. 狼狗咬伤我左腿 主人打断我右脚 以对联的形式,恰当概括了这个事情之所以成为新闻 的原因。新闻界有句俗语“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 才是新闻”。所以这前后两句,缺一点都不是新闻。 而且这种对联形式的标题,对仗工整,拿来对应的新 闻元素悄然地传达了媒体的感情立场(比如这个标题 中的“狼狗”对“主人”)。
浅谈新闻写作的三个关键点
![浅谈新闻写作的三个关键点](https://img.taocdn.com/s3/m/561e088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8.png)
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一、一个出彩的标题标题是位于新闻正文之前的对新闻内容加以提示的简短的文字。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写得差,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
新闻虽然将事实作为基准,讲求中立与客观,但要想确保新闻的质量就必须有着坚定的立场以及鲜明的态度,前后之间并不矛盾。
新闻写作人员不单单是负责对事实进行传递,并且也需要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
故而新闻标题应当满足中立、客观这一根本原则,不能够过度追求标题的标新立异,应当在标题之中表明自身的立场与态度,这样的标题才能够称之为出彩的标题。
尤其是在当下信息量激增的时代,标题的制作尤为重要,再好的新闻没有一个吸引人的标题也掀不起波澜,但过度追求标题也很容易变成标题党、尖叫党,所以标题直接决定了新闻的传播度和质量。
就其本质而言,进行信息的传递是新闻最基础的功能,对于读者而言,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从中获取相应的信息,因此在阅读新闻时首先会关注新闻标题,因为新闻标题高度提炼与概括了所要讲述的新闻事件。
如若标题过于空泛,那么不但在实际意义方面有所欠缺,并且也无法切中读者所关心的要害,所以新闻写作人员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应当通过生动且简洁的语言将新闻事件之中最为关键的信息准确地表达出来,深入挖掘和读者息息相关的新闻要点。
如若新闻标题显得过于严肃且冷峻,很容易和读者之间产生一定的心理隔膜,无法吸引到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不能够与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1]。
总而言之,新闻写作人员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应当以尊重新闻事实为原则,不夸大也不缩小新闻标题立意范围,力求与读者在情感上达成良好的共鸣,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新闻所具备的作用。
以新疆油田公司一家研究院自动化仪表所各族员工,七年如一日资助南疆贫困学生的故事为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少数民族同志,也是助人为乐的发起人。
新闻写作基本知识[1]
![新闻写作基本知识[1]](https://img.taocdn.com/s3/m/4a065fe20975f46527d3e1a7.png)
1、什么是新闻简单并通俗地说,新闻就是最近最新发生的所见闻的事情。
或者说,新闻就是社会上新近发生的能引起广大读者或听众感兴趣的事情事件的报道。
就字面而言,新闻泛指新近发生的让人感兴趣的事情。
但我们这里所说的新闻,是特指通过一定传媒对这种事情的报道。
这特指的新闻,有两个必备构件,一是新闻事实,二是传媒报道。
现媒体通行的说法是: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2、价值评定新闻的关键词:新近发生,社会意义,广泛兴趣。
3、时效因素新闻的生命在于新;新闻的价值也在于新。
距离发生时间越近,就越鲜活,越有吸力,越拥有受众。
不新,不是新闻,充其量只是故事与往事。
时效,是新闻与故事分界线。
4、载体形式目前,基本的新闻载体有如下几种:第一,民间口传。
第二,报刊,主要是日报(含晚报与早报)。
第三,广播电视。
第四,互联网,包括新闻网站和论坛、博客、微博等。
第五,通信工具,手机报。
第六,公文,主要是和各单位部门的信息类“工作简报”、“工作通讯”与“内参”等。
二、新闻的基本体裁新闻的基本体裁主要有四种:消息、通讯、报告文学和新闻评论。
其实,我们公文中的“简报”,也是一种新闻体裁,仅仅是它传播的范围较固定与特殊。
新闻的基本表现方式有三类:客观直录类、多手法表现类、评述论说类。
(一)消息1、消息的定义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表现形式速。
2、消息的特征主题突出,篇幅短小,文字简练,客观真实,时效迅速。
3、消息的要素五个“W”和一个“H”即Who,What,When,Where,Why和How;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4、消息的种类动态消息、现场消息、典型消息、综合消息(二)通讯1、通讯的定义通讯,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报道价值的人和事的真实而详尽并且富有感染力的记叙,以迅速地反映客观现实生活。
2、通讯的特征第一,新闻性:第二,真实性:第三,生动性:第四,形象性:通讯,一般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拥有较为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用较为娴熟的写作技巧,采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方法,使之形象丰满、内容生动、贴近生活、真实可信。
新闻标题制作的要领和技巧探究
![新闻标题制作的要领和技巧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9ff3e248d7c1c709a1457a.png)
2019.03对于一篇新闻报道来说,新闻标题有着统领性的作用,能够体现报道的主题以及新闻价值。
同时,由于读者在进行新闻阅读中最先接触的就是新闻标题,所以其还承担着点明主题、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任务。
由此可以看出,新闻标题在新闻报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新闻标题的制作考验着编辑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利用一定的技巧完成制作。
一、新闻标题制作的基本要领1.语言简洁、突出重点。
在制作新闻标题时,需要使用明确的、概括性的语言,对新闻报道内容进行精炼,突出报道重点。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标题是内容的概括,但也并非为简单的事件简化压缩。
新闻标题需要对新闻中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简洁而形象的再现,要使用形象的、具体的、客观的、有特点的语言进行概括。
例如,可以使用直观的数字,对“严重”一词进行强调,实现程度量化,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种“严重”程度。
2.提炼新闻要素。
在制作新闻标题时,要找到新闻报道中的关键元素,将其体现在标题中,实现核心信息的突出。
此时,读者能够更加迅速地了解到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
但是,一个优秀的新闻标题并不一定要将新闻中涉及的所有要素都进行体现,而是要应用精炼而准确的语言,提炼新闻核心内容。
例如,在报道某地各界代表在烈士陵园祭奠革命烈士这一新闻中,可以将“地点”这一要素进行省略,直接使用“人物+事件”的方式制作标题,即“某地各界代表公祭革命烈士”。
3.多使用陈述性标题。
新闻标题大多使用了陈述性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更为单纯,可以更加简洁地表述出新闻事实。
在陈述性标题中,主谓结构的语句最为常用,其能够直接反映出“某地发生某事”或是“何人在某地发生某事”。
对于读者来说,这样的方式使其能够更为准确地、全面地了解到新闻事件。
编辑记者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陈述性标题时,必须要使用事实,例如标题“我国成功首登月球背面”。
4.文题关系紧密和谐。
新闻标题与新闻内容要相符合。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新闻标题占据着统领的地位。
准确 简约 传神——浅谈报纸新闻标题制作的三个关键词
![准确 简约 传神——浅谈报纸新闻标题制作的三个关键词](https://img.taocdn.com/s3/m/67ac082eccbff121dd368310.png)
遇 的持续 高温 ,标题 是 《 南方 今夏 为何 罕 见高温 》 。 乍一看这 是一个不赖 的标题 ,可错在 “ 为何 ”与 “ 罕 见 ” 之 间 漏 掉 了 “ 现 ” 二 字 , 这 一 漏 不 要 紧 , 意 出 思 正 好 相 反 , 成 了一 个 “ 辕 北 辙 ” 的错 题 。 还 有 南 家 产 业 报 , 一 版 头 条 曾 出 现 这 样 的 标 题 《 负 重 不
维普资讯
新 闻知识 (060 ) 2 9 .7
・业 务 研 究 ・
准 确 简 J 传 . 绚 _ , 神
浅谈报 纸新 闻标 题 制作 的三个关键 词
尹 薇
俗 话 说 “ 书 看 皮 ,看 报 看 题 ” 一 张报 纸 在 看 。 手,读者第 一眼就 是先看标题 。标题 “ ”住 了读者, 抓 他才会继续往下读 ;否则,读者就很难再看下去 。
要则 与基准 ,也是 最基 本 、最 起码 的要求 。如 果做 不 到 “ 确 ” 二 字 ,标 题 就 无 法 周 全 地 简 述 文 章 的 准
要 义 、 客 观 地 概 括 文 章 的 主 旨 ,也 就 丧 失 了基 本 的功
能 。
一
看 让人心里 “ 格登 ”一下,很有轰动效应 。 年纪稍长 的 般而 言 ,把 标题 做准 确 比较 容 易做 得到 ,但 人 不会忘记 ,抗 战时期 国民党 曾在花 园 口炸开黄河 大 堤, 给民众生命财产造成 巨大损 失, 这是历史上震惊 中 外 的 “ 园 口 决 口” 件 。 非花 园 口又 溃 堤 了 ?细 看 花 事 莫
17 9 9年是计划 经济年代 ,当时只有 生活资料是商 品, 作 为 生 产 资 料 的 木 材 只 能 通 过 计 划 调 拨 , 不 可 以 当作 商 品买卖 。 让生产 资料成 为商品 ” 想要告诉人们 的正 “ , 是 这 样 一 个体 制 改 革 的 迹 象 和 前 兆 , 主 旨也 就安全 有 效 》 显 然 这 里 的 “ ” , 任 字 应 为 “ ” 这 一 类 差 错 很 多 报 社 都 出 过 , 实 质 托 。 是 工作 不 细 所致 。 例 三 :19 年 3月 1 91 7日一 家 媒 体 的副 刊 曾 刊 发 了
浅谈口语化新闻标题的制作方法
![浅谈口语化新闻标题的制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09b806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5.png)
浅谈口语化新闻标题的制作方法【摘要】口语化新闻标题在当前社交媒体时代具有重要意义,能吸引读者注意力、增加阅读率。
口语化新闻标题主要特点包括简洁明了,情感化言语,引人瞩目的形式和结合时事热点。
关键词提取法则是制作口语化新闻标题的核心,要使用简短明了的词语,利用情感化语言,同时结合时事热点,吸引读者关注。
口语化新闻标题的制作方法总结为以上几点,能有效增加标题的影响力,提升新闻传播效果。
口语化新闻标题不仅可以吸引读者,还能快速传递信息,引起共鸣,引发讨论,进而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在新闻发布过程中,注意制作口语化新闻标题,将会为新闻传播增添更多亮点。
【关键词】口语化新闻标题, 制作方法, 关键词提取, 简短明了, 情感化语言, 引人瞩目, 时事热点, 重要性, 特点, 影响力.1. 引言1.1 口语化新闻标题的重要性口语化新闻标题的重要性体现在它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新闻更具有传播性和影响力。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门面,是读者第一眼接触到的内容,因此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可以让读者产生阅读的欲望,从而增加新闻的点击率和传播度。
口语化的新闻标题能够使新闻更贴近民众生活,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从而提高新闻的阅读量和分享率。
口语化的标题更易于记忆和传播,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标题的记忆度和传播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制作口语化的新闻标题不仅可以提升新闻的传播效果,还可以增加新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新闻传播中的重要一环。
1.2 口语化新闻标题的特点1. 简洁明了:口语化新闻标题通常使用简单直白的词语和短语,不会过多使用复杂的词汇或长句子。
这样的标题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一眼就能明白新闻的主题和要点。
2. 生动形象:口语化新闻标题常常利用生动形象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新闻中所描述的情景或事件。
这样的标题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加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 利用俚语和口语:口语化新闻标题会使用一些俚语和口语,增加标题的趣味性和亲和力。
怎样写好网络新闻标题
![怎样写好网络新闻标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ccd2ff6c85ec3a86c2c5f5.png)
怎样写好网络新闻标题怎样写好网络新闻标题网络新闻写作之"葵花宝典"网络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然遵守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即把握好新闻的"5W"一一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和原因(Why)。
但由于传播介质的不同,因此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相比,在写作要求上,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下面,就以常见的新闻(消息)稿为例,对网络新闻的写作要求进行说明。
1.精心制作标题标题的重要性在网络新闻中尤为突出,在网络传播中,标题和正文一般是分别安排在不同层级的网页上:网民想看哪条消息,只有点击后才能看到。
传统媒体如报纸,则是标题和正文排在一起,一眼全都可以扫到。
从某种意义上说,网页标题有点像书籍目录,网民对标题文字的介绍有着很强的依赖性。
好的标题会吸引、刺激、引导网民去点击阅读,反之,如果新闻标题不吸引人,就不会引发点击,传播过程也就不能继续。
那么如何制作网络新闻标题呢?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1)直接点出新闻中的新奇事实或重要意义;(2)尽量迎合社会热点;(3)从网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出发;(4)紧扣新闻事件的最新动态;(5)披露网民虽熟悉却并不详知的事情细节或者内幕;(6)标题宣实勿虚,虚的标题往往使网民难以理解,甚至产生荒诞的感觉,从而放弃点击;(7)标题长度要适中,网页版面的整体布局是相对固定的,标题字数受到行宽的限制,既不宜折行,也不宣空半行。
标题过短,往往不能很好地反映新闻的亮点。
毋庸置疑,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体现了新闻作者或网络编辑的深厚"功底"。
需要指出的是,将标题制作得更加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吸引网民,虽不是"一日之功",但也并非无规律可循,如果紧紧围绕上述7点去思考,拟出的新闻标题自然会吸引网民的眼球。
制作性感的网络新闻标题2.突出重点新闻要素网民浏览网页通常是扫描式阅读,在这种阅读方式下,要想让网民清晰、准确地捕捉到新闻的核心信息,在写作时就要力求做到:高度简洁、清晰地表述最为重要的事实;合理排列新闻要素,将最重要的新闻要素置于文章最前面,这样就能够让网民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完整地了解到最重要的新闻要素。
怎么做吸引人的标题
![怎么做吸引人的标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1f767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f.png)
怎么做吸引人的标题吸引人的标题是吸引读者阅读文章的第一道门槛,好的标题能够让读者更加积极地阅读,这对于写作者来说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制作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呢?下面是一些细致的建议。
一、明确标题的类型在制作标题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标题的类型。
通常文章的标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引领性标题:这种标题直接提出问题、挑战、疑问或者变化,让读者感到好奇、惊讶,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进一步阅读。
2. 说明型标题:这种标题直接说明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如新闻报道和学术论文等类型。
3. 形式性标题:这种标题主要是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而塑造出各式各样的形式,例如新品发布、比赛报名等等。
4. 关键词型标题:这种标题重点强调文章的重要关键词,提高文章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更容易让读者找到。
在明确标题的类型之后,可以更好地适应读者的需求,选择更合适的标题类型。
二、确定标题的精准度一个好的标题需要明确精准切入读者的兴趣点,除了让标题与文章内容相契合,引起读者注意外,还应在标题中确立重点或突出文章核心。
例如,如果是写一篇教程文章,标题可以直接指出读者可能会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是一篇新闻报道,则需要将事件的重点和关注点直接告诉读者,让人们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和价值。
三、利用情感元素好的标题需要兼顾信息与情感的平衡,让读者在被标题吸引到的同时产生某种情感共鸣,以此更加深入地认识文章内容,进而阅读下去。
例如,使用“惊讶”、“感动”、“幸福”等高强度的情感词汇来制作标题,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激起兴趣,增加读者的欲望,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四、重点突出与字数优化一个好的标题不仅要精准而赋有情感,还应该重点突出和字数优化。
在文字技巧方面,标题长度是否恰当也起关键作用。
通常情况下,标题应保持简洁精炼,并且控制在15个字以内。
因为字数过多的标题容易让读者感到疲惫和厌倦,反而无法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而15个字以下的简洁标题能够突出自己想要传达的重点,既简洁又能够让读者迅速摆脱阅读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标题制作的三个关键词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一报在手,读者头一眼肯定先看标题,标题吸引了“眼球”,才会继续往下读。
标题抓不住人,文章再好也起不到该起的作用。
依据笔者的体验,制作新闻标题尤其是主题,应力求把握三个关键词:准确,简约,传神。
第一关键词———准确所谓准确,就是没有偏差。
可以由此引伸出几个第二层次的关键词:完整、清晰、恰当、贴切。
这是标题制作的基准和第一要则,对标题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
做不到准确,标题便无法周全地简述文章的要义、客观地概括文章的主旨,也就丧失了基本功能。
做题欠准的常见病大约有这么几种:一是主旨不明造成误差;二是工作不细造成误差;三是用语不当造成误差。
下面各举一例。
例一:我上大学前在湖北沙市市委宣传部当新闻干事,因而假期回家仍不忘跑稿。
1979年寒假的一天,我和另一同志看到闹市区贴了张海报,说是某月某日开始向市民销售木材,于是采写了一条新闻。
那位同志先拟了个题:《沙市木材公司小额木材经营部开业》,我看了说,“不行,投到报社顶多发条简讯”,便重做了一个:主题———《让生产资料成为商品》副题———《沙市物资系统面向市民经营小额木材》当时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惟有生活资料是商品,作为生产资料的木材只能计划调拨,不可随意买卖。
“让生产资料成为商品”,消息想要告诉人们的正是这样一个体制改革的迹象和前兆,其“新闻眼”、“信息量”恰在这里。
如果用前一个标题,就把真正的新闻埋没了。
虽说“小额木材经营部开业”也是新闻事实,但并非新闻主旨,标题不能完全反映新闻的主旨,也就不能正确体现新闻的性质。
此稿投给报社后很快在显著位置见报。
例二:2003年8月上旬,《经济日报》二版发了篇新闻分析,谈我国南方地区何以出现多年不遇的持续高温和严重旱情。
整个版组织得相当不错,却被取消了评奖资格。
为什么?问题出在标题上:《南方今夏为何罕见高温》据夜班编辑讲,出大样时见原题比较拖沓,翻来复去改了几次,可匆忙中在“为何”与“罕见”之间漏掉了关键的“出现”二字,意思正好相反,成了个“南辕北辙”的错题。
例三:1991年3月17日《经济日报"星期刊》三版发了篇小言论,批评一些单位借举办各种晚会之机敛钱,标题被做成这样:《晚会的滥觞及其它》这是个用词不当的典型错题———编辑把“滥觞”当作了“泛滥”的同义词。
“滥”是水,“觞”是酒杯,连起来是说水少得只能浮起酒杯,即江河发源之地,通常指事物的起因和源头,与“泛滥”的意思毫不相干。
主旨不明、工作不细、用语不当导致标题失准,毕竟属于无意出错。
还有一类问题称得上是有意做假,扼其要者列举两例。
一是刻意渲染、大肆炒作造成标题失实。
去年一家小报出了个大标题:《花园口决口》乍看心里“格登”一下,1938年6月,国民党曾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酿成震惊中外的“花园口决堤”事件,莫非花园口又溃堤了?细看文内,并非如此,不过一桩无关紧要的事情:花园口附近一处外堤护坡的下沿塌了个口子,很快给填上了。
小题大做是为了耸人听闻,故意误导读者,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二是矫揉造作、跟风媚俗造成标题失真。
小报小刊上,诸如“某某明星‘自杀了’”、“某某大腕‘出事了’”这等咋咋呼呼的标题,频频撞入人们的眼帘,看看题下文字,要么凭空杜撰,掺杂兑水,要么捕风捉影,牵强附会。
还有“怎么啦”、“动奶酪”、“一路走好”、“闪亮登场”、“将什么什么进行到底”之类的新潮八股和另类套话,“成效显著”、“进展神速”等等常见报端的陈词滥调,这些老掉牙的词儿却又像颗老不掉的牙,死死地挂在某些媒体的“嘴”上。
有意做假也罢,无意出错也罢,其客观效果都是标题的失当、失准,甚至失实、失真。
因此,标题制作须首先避免上述种种毛病,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准确无误。
第二关键词———简约简约是报纸标题的特殊要求。
受版面和字号限制,报纸标题具有字数多少与字号大小、引力强弱成反比的特性,几栏题、多少磅的字只能横排多少个,都有一定之规。
何谓简约?说白了就是能用一个字表达清楚的,决不用第二个字,得有惜墨如金的心理、以一当十的愿望、删繁就简的功夫、标新立异的诉求。
也可引伸出几个第二层次的关键词:凝练(用语精当)、明快(一看就懂)、扎实(不虚不浮)、大略(点到即止)。
简约的标题,醒目、顺耳、动听、易记、易传。
益处是多方面的,可以为字号留下更为自由的运用空间,可以使报纸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可以给读者打下深刻的思想烙印,值得字斟句酌,反复推敲。
标题的简约,《经济日报》是有传统的。
1983年1月1日的创刊号头条,是当时国务院副总理万里亲撰的专稿,首任总编辑安岗定的标题,只有七个字:《赞扁担电机精神》20多年过去了,这个标题《经济日报》创业一代几乎人人记忆犹新,如果当初做下一个长长的题目,甚至搞成“肩、主、副”俱全,恐怕就达不到这种历久弥新的效果。
当时报纸标题普遍偏长,安岗同志这样做,我想也是意在为新创刊的《经济日报》开启新的题风。
本报第二任总编辑范敬宜,也做过一个影响颇大的七字标题:《莫把开头当过头》短短七个字,就把那时节相当重要的一个政治取向问题———如何看待方兴未艾的农村改革,昭示得十分精辟透彻,增删任何一字都显得力道不够,足见“简约”二字的分量。
这是敬宜同志早年在辽宁日报时的得意之作,他对新闻标题的关注与讲究在经济日报工作时期也从未稍减,并且屡有建树。
比如曾获全国现场短新闻奖的《谁是最紧张的观众》,曾获中国新闻奖的《真正的秘密武器》,曾获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的《土到好处便是雅》,以及直到今天还为各界读者津津乐道的《香香臭臭话广东》系列等,均是他点的题、定的题、做的题,或者本就由他直接采写。
巧的是,标题都在七字左右。
“好标题”是“好新闻”不可或缺的要件,《经济日报》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的稿件,大多有个简洁明快、过目难忘的主题:《关广梅现象》、《“小机”斗“大机”》、《发展看“九”稳定看“十”》、《从“孟楼”到“孟楼”》、《让王府井亮起来》、《怎样把“蛋糕”做大》……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串题目,长些的七八字,短些的五六字。
有没有更短的?有,四个字的:《醒来,铜陵牎》,以及获全国好新闻二等奖的《勿忘比较》,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衣的变迁》等一组五篇。
直到2003年,安徽铜陵市委还商请本报做了个续篇。
《醒来,铜陵!》影响之久可想而知。
还有没有更短的?有,三个字的:《改革赋》、《开放赋》、《市场赋》一组三篇,《“刹车”辩》及《进退辩》、《快慢辩》、《利弊辩》等一组七篇———前者写于1992年9月党的十四大召开前夕;后者写于1988年治理整顿引起纷纷议论之际,都在读者中产生过强烈共鸣。
还有没有更短的?有,两个字的:《话粥》———全国名专栏《星期话题》获奖作品标题。
还有没有更短的?有,一个字的: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本报副总编辑王昭栋等同志去四川攀钢采访了一位数十年如一日爱厂如家的全国劳模,给一版头条带回一篇催人泪下的人物通讯,标题是:《家》———才一个字牎据随行记者王青讲,只有这个字才能概括主人翁的事迹、凸现主人翁的精神,他们做不出更为贴切的题了。
当然,新闻标题并非越简短越好,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稿而异、因版而异,因时制宜、因事制宜。
关键词“简约”中的“约”字,就有详略得当、长短适宜、收放自如、伸缩到位的意思。
标题的简约,说到底是个文风问题。
一位早期的新闻学者谈到标题的提示功能时说,“标题者,新闻之缩影,事实之骨髓”。
既然是缩影、是骨髓,句式就不可能也不应该过繁,字数就不可能也不应该太多。
第三关键词———传神如果说“准确”与否决定标题的成败、“简约”与否决定标题的抑扬,那么,“传神”与否往往决定标题的高下;如果说“准确”是为了更真切地传意、“简约”是为了更宏亮地传声的话,那么,“传神”则是为了更深透地传情。
标题做得传神,不仅能把新闻事实及舆论导向表达得更清晰,而且能把记者、编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释放得更透彻,能把蕴含其中的情愫、心绪、倾向、韵味张扬得更充分。
传神是标题制作的最高境界,相对于准确和简约而言,也是最难达到的境界。
什么叫传神?就是要尽可能把标题做得情趣盎然、寓意深长、韵味十足、神采飞扬。
“传神”可以引伸的第二层次关键词更多,权且从不同角度把它们分为五组:第一组:精致、别致、雅致;第二组:动感、质感、美感;第三组:生气、文气、灵气;第四组:张力、引力、魅力;第五组:看头、嚼头、想头。
有了“三致”,会给人留下一种新颖独特、潇洒飘逸的印象;有了“三感”,会给人滋生一道鲜活灵动、超凡脱俗的况味;有了“三气”,会给人带来一番呼之欲出、活灵活现的愉悦;有了“三力”,会给人送上一层摇曳生姿、回味无穷的惬意;有了“三头”,更会给人平添几分把玩再三、浮想连翩的享受。
《经济日报》的新闻标题已大体形成自身的风格,那就是庄重、平实、质朴、直白。
经济新闻较之于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法制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等等,标题制作上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创造空间相对狭小、施展范围相对局促、发挥余地相对有限,不易修辞、不易煽情、不易出彩。
多年来,为使我们的报纸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编辑们在“传神”二字上苦下功夫,也积累了不少成功之作。
获中国新闻奖的1998年7月30日一版头条标题:《重复建设压瘪了“易拉罐”》稿件反映的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易拉罐的市场销售供过于求,恶性竞争难以遏制,整个产业岌岌可危。
发稿当天我上夜班,原题是《重复建设拖垮了易拉罐产业》,删去“产业”二字,改“拖垮”为“压瘪”,一个“瘪”字,扣住了“重复建设”与“易拉罐”这两个核心词组的契合点,标题有了动感和质感,诵读之中似能听到易拉罐重压之下“嘎嘎”作响的声音,那种不堪重负的窘态也跃然纸上。
获本报好稿奖的1999年5月21日一版头条:《让好的多起来让多的好起来》———妙在巧用“多”与“好”;获中国新闻奖的1994年6月24日一版头条:《长虹人笑问何为“债务链”》———妙在“笑问”二字;获中国新闻奖的1991年8月15日一版头条:《少数企业“死”不了多数企业“活”不好》———妙在一个“死”字、一个“活”字;把标题做得传神,就得靠这种有声有色、会“多”会“好”、敢“笑”敢“哭”、要“死”要“活”的创意。
早期的例子还有,1990年12月8日的一版头条:《从煮饺子说到规模经济》———标题让一件通俗的生活锁事与一个艰深的经济概念巧妙“搭界”,不露痕迹地悄然把读者引入文中,堪称如今已为新闻界广泛认同的“第二种翻译”的代表作。
较近的例子也有,2003年8月19日的一版头条:《首都机场:停得了飞机停不了车》———标题通过物体体积的显著落差,造成新闻事实的强烈对比,使人急欲知其所以然,一下抓住了读者。
做标题需要灵活运用一些具体方法和技巧,譬如排比、对偶、拈连、双关、比兴、借喻、用典、设问、拟人、押韵,但在更多的情形下是一种即兴创作,靠的是践行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