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
国家故居保护政策
国家故居保护政策
国家故居保护政策是指国家为了保护历史人物的故居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些故居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国家故居保护政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认定与挂牌:由国家文物行政部门或者地方文物行政部门认定故居的历史价值,并在故居上挂牌予以保护。
2. 修缮与维护:定期对故居进行修缮和维护,保持故居的原貌和历史风貌。
3. 使用与管理:规定故居的使用和管理方式,防止过度商业化和随意改动。
4. 宣传与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故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在我国,国家故居保护政策由国家文物局或者地方文物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故居的保护、管理、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1。
常州历史文化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常州历史文化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常州,213002)名人故居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精神,常州拥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故居,本文指出了保护常州名人故居的重要性,并对名人故居现状作调查,概括出常州名人故居存在的问题,探讨合理保护与开发的思路。
标签:常州;名人故居;保护;开发;文化底蕴1 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的意义名人故居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的体现。
历经风雨沧桑的一些老建筑,看起來象一堆“破烂”,但要细细回顾这些建筑的主人当初居住在其中的身世著述、高风亮节,则不能不让人留恋忘返而不忍离去。
这些名人故居和相应的古建筑是一段历史,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一种文化的继承。
古迹遗存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为不可再生的历史遗产,是城市发展的文脉。
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遗存,对增加文化底蕴,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对常州的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如果仅从“苏州园林、无锡山水、常州名人故居”这种旅游层面来考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常州的名人故居放在文化和历史的背景下来思考,或许能找到两全其美的保护办法。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传统文明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在这种背景下,保留一些古建筑或名人故居,仅把它们作为旅游或凭吊的场所,对继承中华文明来说,意义不大。
而应该把它们作为承载传统文明的载体,发挥出这些建筑的历史文化作用,使中华文明得以延承,那才有实质性的意义。
名人故居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文化内涵,都是特定时代的文化典范,是我们开展社会教育历史研究的极好素材。
同时名人作为楷模,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他们奋斗的足迹对不同年龄、职业和文化层次的人群都能起到一定的教育和启发意义。
如,洋务派代表人物、天津大学和交通大学的创始人盛宣怀,爱国实业家刘国钧,书画家刘海粟等,还有赵元任、华罗庚、吴价平等2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
至于抬手风雷、落笔华章的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爱国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等一批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更是时代精英,在常州历代名人星河中永远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名人故居管理制度
名人故居管理制度一、引言名人故居是指用于纪念和保护名人生平、事迹以及重要历史事件的房屋或建筑。
这些故居通常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是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名人故居的文化遗产,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以便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些名人的生平和贡献。
二、名人故居管理的重要性1.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名人故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是一种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通过对名人故居的管理,可以有效地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防止它们受到破坏或过度开发,确保后人能够继续享受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2. 弘扬名人精神名人故居通过展示名人的生平事迹、家居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名人的思想风貌、优秀品格和伟大贡献,激发人们对名人的钦佩和敬仰之情,激励人们传承和弘扬名人的精神。
3. 提高文化软实力名人故居的管理,可以丰富城市文化景观,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增强城市吸引力,有利于促进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名人故居管理制度的内容名人故居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管理机构和职责1.1 基本原则名人故居的管理机构应当坚持以保护为主,兼顾利用和传承的原则,秉承历史真实性、文化传承、公益性、公众参与的原则,实行科学管理、合理运营、开放共享的原则。
1.2 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名人故居管理机构或管理部门,牵头负责名人故居的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和实施相关的管理政策、规划方案以及保护措施。
1.3 职责任务名人故居管理机构应当负责故居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和管理标准,建立健全的档案和资料管理制度,负责名人故居的宣传推广和文化教育工作,加强名人故居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2.保护措施2.1 文物保护名人故居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名人故居管理机构应当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文物保护计划和措施,对于故居内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物,应当加强保护和修缮工作,防止遭到破坏或丢失。
国内外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比较分析
国内外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比较分析0.引言名人故居是指曾经推动国家和社会进步的人士居住的房屋,由于名人居住过,这房屋不仅具有建筑价值,更加具有历史和文化教育价值,应当受到保护。
名人故居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从不同的方面可以反映出来历史时期名人的社会活动和关系以及当时的生活状况等情景。
文物古迹是城市的历史文脉,是城市的年轮,名人故居是历史文脉中的璀璨星光。
名人故居最能体现出城市的精神,并承载着历史文化和记忆。
这些名人故居理应受到较好的保护。
但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在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方面还存在不足,在大力倡导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应该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对名人故居进行保护和利用,从而有效的促进当地城市魅力和特色的建设〔1〕。
1.名人故居的相关概念其一,名人故居的定义和标准。
名人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和地域范围内发挥过较大作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物,从古自今,国内外各行各业中均有名人。
故居指的是曾经居住过的房子和地方。
名人故居指的是具有较大影响力或者发挥出较大作用的人物出生或者长时间居住过的住宅建筑。
实际上各地的名人故居应该根据当地的特点来界定,名人主要指的是已故去的历史名人,名人故居不仅包括名人的出生地、祖宅老屋,还应该包括名人长期生活和工作的住所,以及短暂居住但在其人生重要阶段取得重要成就的住所。
不管是名人曾经住过的房屋,还是租赁的,都应该包括在名人故居的范围之内,重在名人居住的时间长短和在该房屋期间发挥的作用。
其二,名人身份色彩。
名人之间的名气有大小之分,也有好坏之分。
在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的时候,在只保护正面人物故居,还是也应保护在历史上有过浓墨重彩,至今仍具有争议的反面人物的故居,在这两方面具有较大的争议性。
大多数人认为名人故居具有教育的作用,应当只保护正面人物的故居。
然而有的学者认为,一个人有一个历史,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重在保护历史,这样才能够将历史真实的反映出来。
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
对于名人故居文化的挖掘,分为高、低两种层次。低层次的文化挖掘通常的做法是恢复或开发几个景点,然后把名人的东西或者名人作品往里堆砌,再配以解说系统进行讲解,给人生硬的感觉,而且枯燥乏味;而高层次的文化挖掘注重内涵,注重对气氛的营造,通过对整体环境的精心布置,通过对细节的设计,通过对名人生平的真实再现,以游客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游客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精神的升华,不仅对于名人本身及作品有充分的了解,还能对名人的思想有深刻的认识,甚至还能通过名人透视名人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这才是文化挖掘的最高境界。
(五)在旅游产品宣传方面寻求突破
名人故居长期缺乏自我宣传的意识,普通群众甚至连其名称、地址都没听说过,必须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应通过新闻媒体、文艺创作、网络等多种渠道,以新闻报道、文学影视作品、纪念画册、举行纪念活动、张贴宣传品等手段,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鼓励利用名人故居举办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征文等,掀起研究名人的高潮,扩大影响。
(四)开拓故居保护思路
名人故居保护,并非关上门来小心翼翼地守护让其不见天日。需要在现有正确理论指导下大胆创新,依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保护与利用故居,让其发挥教育功能、价值引导功能以及文化审美等功能。这就需要在旅游产品设计方面寻求突破。名人故居类景区属于人文旅游产品,存在观光产品多,参与活动少;静态展示多,动态演绎少;传统形式布置多,现代科技运用少的局面,导致名人故居类景区出现与市场需求脱节的趋势。因此,名人故居类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在遵循原风格的基础上强调现场感、动态感和参与感。要利用名人的巨大影响力,针对游客最感兴趣的内容加以深化开发,进行景观的营造和活动设计,
三是根据资料描述依据想象进行场景还原。有些是根据文学作品中虚拟人物进行设计。如绍兴根据鲁迅小说中虚构的故乡景致建成的“古镇”——鲁镇。整个鲁镇紧紧围绕一个主题——鲁迅。根据其小说中描述,主街道中央活灵活现地塑有鲁迅笔下的人物,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
名人故居管理工作总结
名人故居管理工作总结
根据我理解,你想要我来总结名人故居管理工作的要点和重点。
以下是一些关键方面:
1. 保护和维护:名人故居是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遗产,因此保护和维护是管理
工作的首要任务。
这包括定期的修复和保养工作,确保建筑物和设施的安全和完好。
2. 展示和展览:名人故居通常有很高的参观人数,因此管理工作需要设计和安排展示
和展览项目,以吸引游客和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名人的生平和成就。
3. 教育和指导:除了展示和展览,管理工作还需要提供教育和指导,通过讲解和导游
服务,向游客传达名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并解答他们的问题。
4. 安全和保障:名人故居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必须确保游客和建筑物的安全。
管理工
作需要进行安全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保措施,以预防事故和保护游客的安全。
5. 管理和运营:管理名人故居还需要处理日常的管理和运营工作,包括票务销售、人
员招聘和培训、预算管理等,以确保正常运营和提供良好的服务。
6. 社区和合作伙伴关系:名人故居通常位于社区中心,与当地社区和合作伙伴建立良
好的关系对于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这包括与政府部门、文化机构、旅游局和当地居民
的合作与沟通。
总之,名人故居管理工作需要综合考虑保护、展示、教育、安全、管理和社区合作等
多个方面,以确保名人遗产得到妥善管理和传承。
解决名人故居的利用问题
三、国内外名人故居利用方式与成熟经验1、更新观念,解决名人故居的利用问题要更新理念, 解决好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要树立“ 合理利用也是保护” 的理念。
要以利用促保护, 在保护中利用, 开放名人故居的经营管理权, 以利于更有效的保护。
要树立“ 挂牌为主” 的保护理念。
名人故居的保护利用, 应借鉴国际上通行的方式, 以不改变现有用途,实物保护与设立标志牌为主, 以建设博物馆、纪念馆进行图片、图像陈列为辅。
已经拆除消亡或迁移改建的名人故居也应该挂牌说明, 设立标志, 注明此人此事, 立此存照。
要树立“ 灵活多样, 综合利用” 的理念。
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 充分发挥名人故居的作用, 要把文化展示、思想教育、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给国内外观众以教育和启迪。
名人故居的展示经营模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开设名人书店、名人画廊、诗书茶社、艺术沙龙等单位办公用房——北京什刹海地区名人故居利用也可以定期对社会公众开放, 以起到宜传、教育和展示作用, 树立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良好形象。
作为旅游胜地,什刹海地区每年都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
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对恭王府花园的参观游览,及以游览北京胡同为特色的胡同游,游客游览时间多为半天到一天。
宋庆龄故居和郭沫若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去参观的人数并不多。
因此,如何开发和利用名人故居资源,不仅关系到名人故居的保护,也关系到什刹海地区文化特色旅游的发展。
北京绝大多数名人故居的人气都不甚理想。
在历史上名气较大、兼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名人故居月流量也不过数千人, 而一般的名人故居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 。
北京文物局有关人士以为, 有些名人故居的趣昧性、知识性欠缺、交通不便、路标不明晰从客观上影响了客源的增长。
名人故居历来经营管理方式单一, 展品的陈列形式、展出内容陈旧单调, 不太适宜现代人的观赏理念, 缺乏挖掘、衍化文化资源的活力, 没有与景点、餐品、纪念品、娱乐等产品形成互动。
名人故居的意见
名人故居的意见
名人故居是指名人在其生前或逝世后所居住的房屋或场所,通常是在其生前或逝世后建造的。
名人故居已经成为文化旅游胜地,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游览和参观。
下面是我对名人故居的一些意见: 1. 保护故居:对于名人故居来说,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应该采取措施来保护故居的完整性和历史风貌,避免故居被拆除或破坏。
2. 展示名人故居:故居应该被完好地保存下来,同时作为一个展示名人生平、事迹和文化的场所,也应该被好好利用。
游客可以通过展览、讲座等形式来了解名人故居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3. 体现当地的人文特色:名人故居所在的地方可以结合当地的人文特色来设计展览、景观等,以更好地展示当地的文化风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4. 提高公众的参与度:故居可以通过开放部分区域、举办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游客可以通过参观故居、参与互动体验等方式,更深入地了解名人的生活和文化。
5.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相关机构和媒体应该加强对名人故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故居和名人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和记忆。
名人故居的发展需要政府、相关机构、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其价值和意义。
姑苏名人故居及保护措施
姑苏名人故居及保护措施姑苏,古称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
这座城市以其独特的水乡风情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在这片古城中,有许多名人故居,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珍贵保护。
我们来到了苏州园林中最有名的一处——拙政园,它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的主人是明代文人、政治家王熙凤。
这座园林以其精巧的建筑和精美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园内的建筑、石雕和树木都展现了王熙凤的才华和品味。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苏州另一处有名的名人故居——虎丘。
虎丘是苏州最有名的名胜之一,它是苏州市的象征。
这里是中国古代文人苏东坡的故居,也是他流连忘返的地方。
虎丘以其险峻的山势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而著称。
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苏州城的全景,感受到苏州的古韵和历史的厚重。
再来,我们来到了苏州的另一处名人故居——沧浪亭。
沧浪亭是苏州的一处古老建筑,也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
它是明代文人苏洵的故居,也是他创作《木兰诗》的地方。
沧浪亭以其精致的建筑和独特的园林景观而闻名。
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苏洵的文化影响和苏州的艺术氛围。
为了保护这些名人故居,苏州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了对建筑的维修和保护工作,确保其原始风貌的完整性。
其次,加强了对园林景观的维护和管理,保持了园林的独特魅力。
此外,加强了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加强了对游客的管理和引导,提高了游客的文化素养和保护意识。
姑苏名人故居是苏州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珍贵保护。
通过加强保护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苏州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苏州的独特魅力。
希望这些名人故居能够永远保持其原始风貌,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文化的启迪。
名人故居旅游改造方案
名人故居旅游改造方案一、简介名人故居旅游改造方案是为了保护和传承名人文化遗产,满足游客对名人生平和创作地的参观需求,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品质。
本文将就名人故居旅游改造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改造目的与意义1.保护名人故居名人故居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改造,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保存这些重要的文化遗产,延续名人的历史影响力。
2.传承名人文化通过改造,名人故居可以更好地向游客传达名人的生平和成就,加深人们对名人的了解和认识,进而传承名人的文化精髓。
3.提升旅游质量改造后的名人故居将更具吸引力,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提升当地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三、改造内容1.设施改造为了满足游客的参观需求,名人故居应该配备完善的设施。
可以增加停车场、导览服务中心、餐饮服务等设施,方便游客的停车和就餐。
在故居内部可以增加卫生间、休息区等以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2.展示内容改造名人故居的展示内容应该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展出名人的生平事迹、成就和创作成果,并结合多媒体技术,使参观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名人的一生。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互动体验项目,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趣味性。
3.融入当地文化在改造过程中,应该注重将名人故居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结合,例如可以通过在故居周围建设名人文化广场、主题雕塑等,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名人旅游景点。
4.保护环境在改造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风貌,避免破坏自然生态,开发利用周边资源时,要合理规划,避免对环境造成过大的破坏。
四、推广与营销1.多种宣传途径可以通过新媒体、传统媒体等多种途径宣传名人故居旅游资源,包括开展专题报道、举办文化活动、发布宣传资料等。
2.增加互动体验可以通过推出互动游览项目、特色文化活动等项目来吸引更多游客,增强名人故居的吸引力和趣味性,提高游客参观的体验和满意度。
3.合作联动可以与周边的旅游景点、文化机构等合作,打造一些联动的旅游产品,增加景区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和合作共赢。
名人故居的保护情况汇报
名人故居的保护情况汇报
名人故居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传承名人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对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名人故居的保护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对名人故居的保护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
对名人故居的保护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对名人故居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一些知名的名人故居,如鲁迅故居、孔子故居等,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利用,成为了文化旅游的热门景点。
其次,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落后,
管理不善,存在着文物损坏、环境污染等现象。
同时,一些名人故居的保护利用存在着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忽视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此外,一些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缺乏长期规划和科学保护理念,导致了保护工作的不稳定性和不持续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首先,加强对名人故居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加大对名人故居的保护投入。
其次,加强对名人故居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名人故居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同时,注重科学保护,制定长期的保护规划,推动名人故居保护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我国对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名人故居的保护力度,不断完善保护机制,促进名人故居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保护名人故里的建议
保护名人故里的建议保护名人故里既是对名人的尊重,也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下面是一些建议,旨在保护和维护名人故里,以保留历史,传承文化。
首先,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名人故里保护基金。
一方面,这些资金可以用于修缮和维护名人故居、纪念馆等古迹建筑,确保其保存完好;另一方面,资金还可以用于开展故里相关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增加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要加强名人故里的管理和监督。
政府可以成立专门机构或委托专业机构,负责名人故里的管理工作。
他们需要制定详细的保护计划和管理制度,确保名人故里的安全、秩序和环境整洁。
同时,对于那些破坏和污染名人故里的行为,要依法惩处,让破坏者为其行为负责。
重视历史文化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政府和相关机构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对名人故里进行全面宣传,向公众介绍名人的事迹和成就,让更多人了解并尊重名人故里的意义。
此外,要加强对学校和社区的历史文化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名人故里,并培养他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名人故里的保护中来。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减税、补贴、奖励等激励措施,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名人故里的保护和开发中来。
企业可以通过捐款、赞助等方式对名人故里进行资助,同时,在经营名人故里相关的商品和服务时,也要注重品质和价值,不断提升名人故里的形象和价值。
最后,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名人故里往往是吸引外国游客的重要景点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政府可以通过推出各类特色旅游线路、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到名人故里参观,并提升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形象。
保护名人故里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也是对名人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通过政府的引导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我们相信名人故里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在保留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正能量。
浅论旅游景区挖掘和利用历史名人文化资源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 1] 毕万闻 [ 2] 唐德刚 2002 301
张学良文集[ M] . 北京 新华出版社 王书君 张学良世纪传奇[ M] . 山东
199 2 友谊出版社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 SE EDUCATI ON 157
学术论坛
对当前我国高校 圈地 热的理性思考
杜启平 熊 霞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2006 年 第 1 0 期下
学术 理论
现
代
企业 教育
浅论旅游景区挖掘和利用历史名人文化资源的重要性
马克家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法政系 230022
摘 要 历史名人文化是旅游景区的灵魂 综 合竞争力 关键词 历史名人文化 灵魂 旅游品牌
挖掘和利用历史名人文化, 综合竞争力
有助于打造具有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 有助于提高旅游景区的
化易成为一国或地区旅游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并因此而形成自己
的特色和 品牌效应 从而使 该地旅游业更 有吸引力 更具竞 争
性 更有持久力 景区根据本景区人文资源的不同 尤其是历史
名人文化资源不同 为每个景区确定一个明确的主题 使之具有
独特的个性 这些景区蕴含的文化个性 为景区打造具有特色鲜
明的旅游品牌提供了保证
五 历史名人文化具有学术旅游价值 历史名人文化的内 涵极为 丰富 这些文化 对人们有极大的 影响 是旅游景 区的精
解决国家问题 如果国家问题不能解决 则个人问题永无解决之 日 这种辩证的 将青年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起来的观点 充分体现了张学良的救国思想和救国要求 也体现了张学良对救 国人才的迫切渴求 他的这一思想 从根本上说 是其青年价值 观思想在青年人才发展领域的扩展和延伸 这一思想指导下 以 大 力弘扬爱国主 义教育为特色的 东北大学培养 出一大批救国人 才 许多东北大学的学生 在国家危难的关键时刻 毅然投笔从 戎 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张学良努力培养救国人才的教育理想 也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书写了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的华美篇章
中外名人故居旅游资源保护及利用对比研究
中外名人故居旅游资源保护及利用对比研究中外名人故居旅游资源保护及利用对比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而中外名人故居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其保护和利用方式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中外名人故居旅游资源的保护及利用进行比较分析。
一、保护措施1.1 国内名人故居的保护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人留下了自己的居所,这些故居被视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如卢沟桥故居、鲁迅故居、毛泽东故居等。
为了保护这些历史遗迹,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对名人故居进行保护、修缮和维护。
同时,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名人故居的管理和保护。
1.2 外国名人故居的保护外国也有很多著名的名人故居,比如美国的林肯故居、英国的莎士比亚故居等。
这些故居同样被认为是文化遗产,受到政府的保护。
不同的是,国外的名人故居保护主要依赖于私人机构和企业的资助,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
二、利用方式2.1 国内名人故居的利用在国内,名人故居被视为一种旅游资源,许多故居都开放给游客参观。
这些故居利用的方式一般为“基地+项目”的组合。
例如,卢沟桥故居建有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交流中心等。
鲁迅故居则开设了展览、文化活动和研究等项目。
毛泽东故居则拥有丰富的文物和纪念品,供游客观展和收藏。
2.2 外国名人故居的利用与国内不同,外国名人故居一般都是通过私人机构和企业进行管理和运营。
这些机构会将故居改造成博物馆、纪念馆、文化中心等,用来展示名人的生平和贡献。
此外,故居还会被用来举办展览、文化活动和庆祝仪式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三、存在的问题3.1 国内名人故居的问题目前,国内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故居的管理和维护不够规范,导致资源浪费和损失。
其次,部分故居经营者过于商业化,导致文化价值被冲淡。
最后,游客的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不够,存在破坏和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
3.2 外国名人故居的问题外国名人故居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利用方式方面。
名人故居 开发 方案
名人故居开发方案1. 引言名人故居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与著名人物有紧密联系的建筑、场所或遗址。
这些故居通常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成为了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名人故居开发方案,包括故居的保护与修复、游客接待与展览、宣传与推广等方面,以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名人故居的文化价值。
2. 故居的保护与修复名人故居的保护与修复是名人故居开发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保护与修复的措施:•文物保护:对于故居内的文物和古建筑,需要进行科学、系统的保护。
可以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三维扫描和数字化模型等,对故居进行全面记录和保护。
•修复工程:对于古建筑的损坏部分,需要有相应的修复工程。
修复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原貌、恢复历史风貌,并遵循相关的保护原则和修复规范。
•环境保护:故居周围的环境也需要进行保护。
可以通过植物绿化、水系修复、环境清洁等措施,改善周边环境,并提高游客的参观体验。
3. 游客接待与展览为了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名人故居需要有良好的游客接待与展览服务。
以下是一些相关措施:•导览服务:安排专业导游,为游客提供详细的解说服务。
导游可以介绍故居的历史文化背景、名人的生平事迹等信息,并回答游客的问题。
•参观安排:定期开展参观活动,并根据游客数量合理安排游览路线。
可以采用预约制度,以避免游客过多造成的拥堵情况。
•展览设计:在故居内设置展览馆,用来展示与名人相关的文物、图片、影像资料等。
展览设计应根据故居的特点和名人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规划,以吸引游客并展示文化价值。
4. 宣传与推广为了更好地推广名人故居,吸引更多游客,以下是一些宣传推广措施:•线上推广:建立名人故居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相关的介绍、图片、活动等信息,并与旅游平台进行合作,提供在线购票和预约服务。
•线下宣传:制作名人故居介绍的宣传册、海报等,安排工作人员在周边地区进行推广活动,与当地旅行社、酒店等建立合作关系,将名人故居纳入旅游线路。
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
然而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一直是一个不易调和的矛盾,许多名人故居在城市改造或商业开发中被拆迁,如2012年初引起各界关注的梁林故居被拆事件,虽然相关责任人被开罚单,并被责令恢复所拆除旧居建筑原状,但是林徽因曾说过的一句话——“你们现在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你们后悔了,想再盖,也只能盖个假古董罢了!”对此是绝佳的讽刺。
(四)开拓故居保护思路
名人故居保护,并非关上门来小心翼翼地守护让其不见天日。需要在现有正确理论指导下大胆创新,依据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保护与利用故居,让其发挥教育功能、价值引导功能以及文化审美等功能。这就需要在旅游产品设计方面寻求突破。名人故居类景区属于人文旅游产品,存在观光产品多,参与活动少;静态展示多,动态演绎少;传统形式布置多,现代科技运用少的局面,导致名人故居类景区出现与市场需求脱节的趋势。因此,名人故居类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在遵循原风格的基础上强调现场感、动态感和参与感。要利用名人的巨大影响力,针对游客最感兴趣的内容加以深化开发,进行景观的营造和活动设计,
三是根据资料描述依据想象进行场景还原。有些是根据文学作品中虚拟人物进行设计。如绍兴根据鲁迅小说中虚构的故乡景致建成的“古镇”——鲁镇。整个鲁镇紧紧围绕一个主题——鲁迅。根据其小说中描述,主街道中央活灵活现地塑有鲁迅笔下的人物,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
笔者认为,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从根本上讲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名人故居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不仅可以让名人的精神、文化核心得以传承,而且经营名人故居的效益可以更好地用来修葺、保护名人故居,所以,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可以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论成都地区近代名人故居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18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年7月下半月刊
居的发展只有弊,没有利。 (二)政府加大重视程度,制订成都市名人故居保护开发方案 如上述调研情况所言,政府职能的缺失对成都市近代名人故
居的保护与开发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素。因此,建议政府文化部 门应联合相应领域的专家、学者对成都市近代名人故居的相应情 况做一个彻底的排查,绘制成都市名人故居地图,对哪些名人故 居存在哪些问题,具有哪些可开发的方向对全社会进行公布。在 此基础上制定《成都市名人故居保护与开发规划》,加强对名人 故居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并邀请全社会进行监督。
(二)名人故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畅 保护名人故居,不仅是文物工作者的责任,更是一个城市的 管理者、全体市民以至于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探访位于成都市 各地的近代名人故居的时候,有无合理的管理体制决定了这个名 人故居能否得到很好的利用与保护。存在管理的名人故居如刘氏 庄园与李劼人故居,其开发模式和保护情况都非常好,尤其是刘 氏庄园,已经打造成了完整的名人故居商业模式的产业链。而不 存在管理的其他名人故居,保护情况不一,有比较破败的,也有 仅有简单修缮的,因此一些名人故居年久失修,有的则私搭乱建 现象严重,导致其总体布局、建筑风格正在逐渐改变原貌,名人 故居正在遭受建设性的破坏。 不存在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名人故居,有些具有非常好的旅游 利用价值。譬如,王泽浚公馆位于成都市标志性旅游地宽窄巷子 边上,具有比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艾芜故居位于清流镇泉映梨 花景区内,也具有非常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但比较遗憾的是,都 未得到相应的开发。此外,一些故居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利 用价值,如李家钰故居,其是著名爱国将领,同时也在成都市重 点中学石室中学边上,具有比较高的参观教育价值。但这些故居 的共同点就是都未得到良好的利用和开发。 笔者认为,在对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开发上,政府是占主导地 位的。只有政府真正重视了名人故居的开发与保护,名人故居才 能恢复生机,从而具有良好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三)各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 宣传对一个旅游景区来说非常重要,这同样适合于保护名 人故居。在走访成都市近代名人故居时,大部分名人故居都门庭 冷落。在探访李劼人故居时,笔者发现很少有游人前来走访该故 居。李劼人是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也是中国 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代表作 有《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等。根据与一位在这里 工作的老师的攀谈笔者了解到日访客量只有10~50人次左右。而 除了刘氏庄园以外,李劼人故居还算是游客量比较多的,其他的 一些故居更是无人问津。大部分名人故居的知名度较低,这不仅 只是故居的地理位置问题,更大的问题是宣传工作不到位,宣传 力度不够。此外,对于名人故居的交通与指示非常不到位,有许 多名人故居并没有在交通指示牌上写出来,导致在探访的时候也 走了不少弯路。在调查的游客中,有不少人是从杂志上看到的故
以文化旅游为背景下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
以文化旅游为背景下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作者:施博洋来源:《当代旅游(下旬)》2017年第12期摘要:在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各界都曾出现过许多伟大的名人,而他们的故居则是中华大地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历史的光辉。
通过对现阶段名人故居和文化旅游的研究背景及现状,阐述名人故居的保护利用与文化旅游的关系,探讨以文化旅游为背景对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名人故居;开发保护;文化旅游一、引言北京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名人故居则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以清朝及近代名人居多,沈家本、曾国藩、李鸿章、鲁迅、郭沫若等等。
他们在各个领域的贡献不止在中国,甚至在国外的影响也很深远,这些名人的故居不仅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而且还有着很强的政治思想教育功能,在国际文化交往中也起着桥梁作用。
近些年来,政府对名人故居逐渐加大开大利用,其实在大部分情况下,开发利用也是深掘和发扬名人故居历史文化价值的有效办法。
部分名人故居,因其知名度很低,或者位置偏远,同时也由于群众匮乏对名人故居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认识,很少有人关顾。
但经过开发利用之后,就会吸引更多的游客。
尽管他们对名人故居了解不多,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巧妙的规划、设计,引导客人了解故居主人的生平典故、生前事迹以及在某些方面的成就和作为,这在客观上也是对名人故居历史文化价值的一种传承和弘扬,至少比无人问津要强的多[1]。
“以开发促保护、边开发边保护”已经成为当今旅游资源开发的共同目标.名人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文化资源的一部分[2],开发原则可以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居民自治等多元保护修缮模式,分类分步对故居建筑外观、周边环境、配套设施等进行修缮改造[3]。
通过还原故居,搜集名人古物,展示名人事迹、成就,宣扬名人精神,提升当地旅游知名度,加强文化旅游宣传力度。
二、名人故居研究背景和现状(一)研究背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旅游业兴起,文化旅游也随之涌向热潮,游客的旅游需求,由传统的自然风光转向文化旅游,名人故居的开发可以看作是文化旅游的延展,以“名人效应”去吸引游客亦是对故居的一种宣扬和保护,以名人故居为背景下旅游开发和利用也随之加大了力度[4],国内外游客,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热情日益高涨,所以开发利用名人故居是将历史文化展示在人们眼前最好的途径。
名人故居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总结]
双赢——保护与开发并重摘要:历史名人居住过的房舍是璀璨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生动形象的“立体教科书”,我们应该也必须将其保护起来,使其历史文化得以延续。
名人故居又如一颗颗镶嵌在中国的文化明珠,只有深挖其文化内涵,让游人更多地了解和认识它们,让其放射出应有的光芒,才是完整意义上的保护。
关键词:名人故居保护旅游开发一.名人故居的保护(一)为什么要保护名人故居2006年5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六批108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当中有不少是名人故居。
全国所有文物保护单位中,有半数位于农村,而其中名人故居占了25%。
名人故居不只是陈旧的宅院,它们还是城市的亮点,城市的文脉,是一笔丰厚的物质和精神的遗产,也是一部内涵深刻、生动形象的“立体教科书”。
而如今,这样富有历史与现实意义的“教科书”却处于“濒危”状态。
许多名人故居存在私搭乱建、破损严重、违规出租等问题,如北京的崇礼住宅、孚王府、段府、宁郡王府等等;有的名人故居被企业长期占用,忽视文物保护;有的则因年久失修而破损或倒塌消失,不复存在。
名人故居的保护存在相当的难度:第一,政府对名人故居及名人故居所存在的问题、所处在的“濒危”状态不够重视。
第二,人们对名人故居的保护意识淡薄。
尽管国家出台了《文物保护法》,但在一些农村,由于群众生活水平低,急于脱贫致富,加上地方政府重视不够,给名人故居的保护、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
近年来,“建设新农村”口号的提出和实行,很多都是群体性、开发性、建设性的,一些农村以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或有领导同意为盾牌,完全无视文物部门下达的停建、整改通知,导致部分名人故居在新农村建设中遭到破坏。
有的地方在村庄整治中不加鉴别地拆除没有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故居,一味地“克隆”城市,地方领导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第三,名人故居保护经费短缺。
第四,名人故居法制滞后,各界人士均呼吁政府出台有关“名人故居保护办法”。
历史名人居住过的房舍是璀璨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也必须将其保护起来,使其历史文化得以延续。
各国保护名人故居的措施
各国保护名人故居的措施:
英国:有“蓝牌委员会”负责故居审核,挂牌建筑不得随意拆除或改建。
老舍在英国时的旧居就挂上了蓝牌。
法国:每年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都有上亿欧元预算,专业建筑师看护维修,建筑物500米范围内都不得乱拆乱建。
美国:名人故居设立专职机构统一管理。
一旦有拆除事件发生,会遭到非政府组织和民众的强烈反对。
(李小龙美国故居)
日本:著名教育家福泽谕吉的故居修复时用了三年拆除增减设施,恢复原貌。
(日本福泽谕吉故居)
国内外名人故居开发模式对比:
国外布置名人故居时尽量保持真实,国内多建成图书馆。
国外的名人故居功能比较单一,而且多为免费参观。
我国名人故居功能功能复杂,且大多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利于活化。
国外的故居注重品牌效应,在保持居住功能的同时,还附带参观、游览、娱乐等多种功能。
而国内名人故居开发方式单一,主要以文物参观展示为主,内容较为枯燥乏味。
尼克松故居展示特色:按照故居-博物馆-墓地旅游线路组织,对尼克松的一生进行展示。
通过突出塑像,照片及图片的位置等方式突出了建立中美关系是其政治生涯中最荣耀的部分。
(尼克松与周恩来)
蒙哥马利故居展示特色:故居主要包括三个景点:蒙哥马利家园、绿色山形墙圣安妮博物馆和绿色山形墙房屋。
卡文迪什家使用现代主义风格解说,绿色山形墙房屋是用理性主义风格的解说,圣安妮房子使用折衷主义风格的解说,三种解说风格各具特色,满足了游客的多样化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 国 立 大 学 的 女 大 学 生 田 川 惠 到 北 京 大 学 语 言
文 学 系 留 学 之 前 , 她 的 导 师 要 她 在 北 大 重 点 进 行 冰 心 研 究 2 (】 元 月 2 日 , 田 川 惠 与 同 学 山 下 直 美 由 Ox年 2
北 京 专 程 来 到 昆 明 .到 呈 贡 寻 访 ” 庐 ” 和 冰 心 当 年 默
i, 云 南 人 士 到 北 京 看 望 她 时 . 她 会 真 挚 地 说 : “ ,的 5 a 后 再 t J 京 来 , 一 定 到 我 这 儿 坐 坐 让 我 多 看 几 次 从 s L J  ̄ 云 南 来 的 人 。 ”
改 革 开 放 2 年 来 , 经 过 全 国 上 下 齐 心 协 力 的 艰 0 苦 努 力 , 人 民 的 物 质 生 活 比 以 前 大 为 丰 富 . 追 求 心 灵
弘 扬 名 人 文 化 , 既 是 建 设 民 族 文 化 的 需 要 ,也 是
开 发人 文旅 游 资 源 的 需要 。名 人 故 居 是 名 人 文化 的重 要 组成 部 分 ,名人 故 居 的保 护工 作 亟待 加 强 。
都 受 到 了 很 好 的 保 护 .并 成 为 国 内外 游 客 和 当 地 民 众 瞻 仰 的圣 地 ,也 成 为 启 迪 本 国 青 少 年 继 承 优 良传 统 、 发 愤 成才 的一 个 重 要 教 育 场 所 。在 相 当多 的 国 家 里 .
数 逐 年 递 增 这 些 国 外 游 客 非 常 懂 得 精 神 追 求 , 他 f ¨
对 中 国 人 文 色 彩 浓 厚 的 景 观 饱 含 浓 厚 兴 趣 为 遁 腑 国
授 课 的 地 方 由 此 可 见 心 在 国 际 上 的 影 响 与 国 际 &
人对 她 的崇 敬 ,同时 也 可看 出 冰心 故 居~ 庐 ” 在 国 内 外 的 声 名 文
和 情 趣 的 陶 冶 , 已 逐 渐 成 为 物 质 生 活 逐 步 富 裕 起 来 的
人 们 的 需 要 通 过 旅 游 来 丰 富 精 神 生 活 , 也 逐 渐 成 为 人 们 的 一一 有 益 的 追 求 于 是 , 旅 游 能 丰 富 人 们 精 神 种
生 活 的 蘑 要 作 用 亦 日益 凸 现 界 各 地 来 华 旅 游 的 人
收 稿 日期 :20 0 0 1— 7—0 9
作者简介 :张
维 (99一 ) 14 ,男 ,云南 昆明人 。云南 大学人 文学院 中文 系教授 ,主要从 事 中国现代 文 学和 名人 文化研 究。
5 0
维普资讯
业 可持 续 发展 的立 足点 ”
声 遐迩 . .
呈 贡 “ 默
内 外 旅 游 者 的 这 种 需 求 , 中 国 各 地 在 其 旅 游 、 巾 都
“ 庐 ” 因 冰 心 和 她 优 美 的 散 默
逐 渐 注 重 打 出 “ 化 牌 ”.这 既 是 时 代 发 展 的 需 要 , 文
也 是 时 代 发 展 的 进 步 ;既 是 旅 游 业 发 展 的 需 要 .也 是 旅 游 业 发 展 的 进 步 作 为 重 要 的 人 文 旅 游 资 源 . 故 居 成 为 这 些 旅 游 文 l  ̄ 中 小 可 忽 视 的 一 种 - " g
名 人 故 居 旅 游 文 化 资 源 的 保 护
张 维
( 南 大学人 文 学院 中文 系 ,云 南 昆明 ,6 0 9 ) 云 50 1
摘 要 : 名 人 故 居 是 一 种 重 要 的 旅 游 文 化 资 源 , 含 有 丰 富 的 人 文 价 值 。 充 分 挖 掘 名 人 故 居 中 的
At c ig I o tn e t h r tcin o h “ o me sd n e ft e Cee rt s t h n mp ra c o t e P oe t ft e F r rRe ie c so h lb ii ” a o e
ZHANG e W i
业 的 发 展 , 还 可 提 高 当 地 人 民 的 自豪 感 . 振 各 当 地 群
到呈 贡实 地 调 查 ,提 出 了修 复 默 庐 的建 议
群 众 电 十
众 的 精 神 ,激 励 当 地 各 界 人 士 的 精 神 追 求 进 而 直 接
或 间 接 地 促 进 当 地 经 济 的 发 展
文 化 内 涵 ,是 倡 导 文 化 旅 游 ,提 高 旅 游 品 味 , 促 进 旅 游 持 续 、 健 康 发 展 的 重 大 举 措 。
关 键 词 : 名 人 故 居 ; 名 人 文 化 ; 人 文 价 值 ; 冰 心 中 图 分 类 号 :F 9 5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 0 1—7 8 ( 0 ) 0 7 X 2 01 6—0 5 0 0—0 4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6 01 期
思 想 战 线 T EI EO O IA 豫 H D L GC L
— — 一
一
一
第 2 卷 7
No. . 2 6 00l Vo 】 2 7
y ∞∞ U f “ 仃 v
'Jun l f m n7sadSc ̄ S.ne s ora o Hu a., n o/'cec;云 南 l学 A 定 社 会 辩 学 学 毅 , . e , , . 大
人
“ 庐 ” 对 于 呈 贡 来 说 , 的 确 是 一 个 很 好 的 提 高 默
知 名 度 的 文 化 资 源 . 完 全 可 以 充 分 利 用 起 来 . 为 提 高 贡 的 知 名 度 服 务 , 为 推 动 当 地 的 经 济 建 设 服 务
《 城 晚 报 和 云 南 电 视 台 文 化 长 廊 栏 目 都 对 默 春 庐 作 过 报 道 和 介 绍 , 昆 明 市 政 协 还 由 领 导 亲 率 考 察 组
名 人 故 居 的 价 值 是 不 可 低 估 的 。 它 不 但 有 助 r提 高 当 地 知 名 度 , 引 起 相 当 多 的 层 次 较 高 的 史 化 、经 济 、科 技 界 人 士 对 当 地 的 关 注 , 有 力 地 推 动 当 地 旅 游
《 庐 试 笔 5 而 扬 名 海 内 外 ,呈 贡 县 自 然 也 随 之 蜚 默 5
n s o rs . e e tu m i
K e r s:o e e i e c fte c lbr i s u t r o c r i g t e c l b iis;h m n au s; n n y wo d fr rr sd n e o h ee i e ;c lu e c n e n h ee rte m t n u a e v l e Bi g Xi
一
名 人 故 居 是 一 种 重 要 的 人 文旅 游 资 源
著 名作 家郁 达 夫 曾说 过 这 样 一 句 发 人 深 省 的 话 :
“
一
个 有 名 人 故 居 的 旅 游 地 , 很 多 国 内 外 游 客 到 了 那 里
都 要 特 意 去 瞻 仰 名 人 故 居 , 甚 至 有 不 少 游 客 是 为 专 门
遗 憾 的 是 , 对 名 人 故 居 价 值 的 认 识 , 目 前 在 我 省
分 关 心 修 复 默 庐 之 事 , 在 台湾 的 一 位 呈 贡 籍 人 士 闻 讯
后 立 刻 汇 款 人 民 币 5o 0 元 以 表 支 持 : 一 位 民 营 砖 厂 o 的 厂 也 说 , “ 复 默 庐 , 砖 材 我 来 负 责 ” 昆 明 市 的 修 ; 几 位作 家 电建 议将 呈 贡
己 的 优 秀 人 物 ,而 不 懂 得 爱 护 和 尊 重 的 话 , 那 么 ,这
将 是 一 个 令 人 悲 哀 的地 方 ,一 个 没 有 希 望 的 地 方 。 通
观 世 界 , 各 国 政 府 对 本 国 的 名 人 故 居 , 几 乎 无 不 予 以
充分 的 重 视 和 保 护 ,那 里 的 人 民 无 不 以 此 而 引 为 骄 傲 。 已 故 的 名 人 , 无 论 是 诗 人 、 作 家 ,还 是 政 治 家 、 军 事 家 ,抑 或 是 音 乐 家 、艺 术 家 , 他 们 的 故 居 在 当 地
瞻 仰 名 人 故 居 而 去 那 里 旅 游 。 这 样 的 旅 游 地 也 因 名 人 故 居 而 带 动 了 当地 旅 游业 的兴 旺 。
个没 有 英 雄 的 民族 是 可 悲 的 ;一 个 有 了 英 雄 而 不
知珍 惜 的 民 族 是 更 可 悲 的 。 同 样 道 理 , 一 个 地 方 ”
i i h o t s t e c mbia in o h au a e o re n h i e e c vlz t n o 0 0 y as.A u s h u . n t ft e n t r rs u c sa d te Ch n s iiia i f5. 0 e r o l o f U u e o t e c 1 f t r li e so s i h a u a e o r e so h r ae ti o a c o h u ti a e d v l p n ft e Ch — u a ntn in n t e n t rlr s u c s i ft e g e ts mp r n e frt e s san bl e eo me to h i t
( 到 一 个 国家 ,小 到 一 个 县 、一 个 乡 ) 如 果 有 了 自 大
就 我 国 目前 旅 游 业 的 发 展 情 况 来 看 , 随 着 我 们 国 家 在 经 济 上 的 崛 起 和 文 化 的 全 面 振 兴 , 突 出 旅 游 资 源 中 的 人 文 价 值 , 已 成 为 中 国 旅 游 业 发 展 的 新 动 向 。在
s o l e gv n t h u n au si h u s rs u c s h h n s o r t e o r e i a iua e a s h u d b i e o t e h ma e v l e n t e t r t e o r e .T e C i e e t u s r s u c s p r c l rb c u e oi i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