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教案

合集下载

《长恨歌/白居易》教学设计(广西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长恨歌/白居易》教学设计(广西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长恨歌/白居易》教学设计(广西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长恨歌》的背景和作者白居易的创作意图。

分析《长恨歌》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点。

解读《长恨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长恨歌》的韵律和节奏。

运用文本分析方法,解读《长恨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长恨歌》中的爱情主题和文化内涵。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长恨歌》的文学美和情感表达。

理解爱情在人生中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长恨歌》的诗意和情感内涵。

《长恨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长恨歌》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2.2 教学难点《长恨歌》中的古代汉语词汇和句式。

《长恨歌》的诗歌形式和结构分析。

《长恨歌》中的深层含义和主题解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长恨歌》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互动法: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体验法:朗读和背诵,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播放《长恨歌》的朗诵视频或音频,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文本分析:提供注释和译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合作和交流。

第四章:教学过程设计4.1 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长恨歌》的背景图片或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简要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出《长恨歌》的创作背景。

4.2 文本分析朗读《长恨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提供注释和译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解读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4.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提供讨论问题,如《长恨歌》中的爱情主题和文化内涵。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和理解。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思5.1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长恨歌》教案设计(附试题及答案)

《长恨歌》教案设计(附试题及答案)

《长恨歌》教案设计(附试题及答案)第一章: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长恨歌”名称的由来1.2 作者简介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风格作者对杨贵妃与唐玄宗爱情的态度第二章:诗歌结构及主题2.1 诗歌结构诗歌的段落划分诗歌的韵律与节奏2.2 诗歌主题爱情与权势的冲突人生无常与爱情的永恒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反思第三章:诗歌意象与修辞手法3.1 诗歌意象杨贵妃的美貌与魅力宫廷的奢华与荒淫爱情与离别的情感表达3.2 修辞手法比喻与象征对比与排比寓言与讽刺第四章:诗歌语言与表达技巧4.1 诗歌语言古汉语的使用与特点诗歌中的词汇与意象4.2 表达技巧描写与叙述的结合情感与理性的平衡诗歌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第五章:诗歌的现代意义与价值5.1 诗歌的现代意义对现代人的启示与反思爱情、权力与个人命运的探讨5.2 诗歌的价值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价值《长恨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诗歌对个人修养与审美情趣的提升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长恨歌》描写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故事?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2. 《长恨歌》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王之涣C. 白居易D. 杜甫答案:1.A 2.C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长恨歌》的诗歌背景。

2. 请简要描述《长恨歌》中的杨贵妃形象。

答案:1. 《长恨歌》描写的是唐朝时期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诗歌背景反映了唐朝的繁荣与衰落,以及宫廷政治的复杂性。

2. 在《长恨歌》中,杨贵妃被描绘为美丽、迷人而却又脆弱、无助的形象,她的美貌与魅力吸引了唐玄宗,但也引发了宫廷的纷争与悲剧。

三、分析题请分析《长恨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给出具体例子。

答案:《长恨歌》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对比与排比等。

例如,在描写杨贵妃的美貌时,使用了比喻手法:“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在表达爱情与离别的情感时,使用了象征手法:“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教案(范本

《长恨歌》教案(范本

《长恨歌》教案(范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文学》教材第四单元《唐诗》章节,详细内容为白居易的《长恨歌》。

《长恨歌》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长篇叙事诗,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矛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恨歌》的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领会其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对古代诗歌的审美情趣。

3. 通过对《长恨歌》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长恨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

重点:掌握《长恨歌》的背景、情节、人物形象以及诗歌表现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长恨歌》注释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课。

2. 讲解:详细讲解《长恨歌》的背景、情节、人物形象以及艺术特色。

(1)背景:唐朝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矛盾加剧,诗人白居易借古讽今,通过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反映社会现实。

(2)情节:诗歌共分为四部分,分别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思念和重逢。

(3)人物形象:唐玄宗、杨贵妃、宫女、太监等,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4)艺术特色:采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3. 例题讲解:分析《长恨歌》中的名句,如“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讲解其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长恨歌》中的其他名句,并简要分析其艺术特色。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各小组代表发言。

六、板书设计1. 《长恨歌》2. 内容:(1)背景:唐朝安史之乱前后(2)情节:爱情、悲剧、思念、重逢(3)人物形象:唐玄宗、杨贵妃、宫女、太监等(4)艺术特色: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语言优美,情感真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长恨歌》中的表现手法,并举例说明。

2. 答案:(1)表现手法:对比、象征、抒情等。

白居易《长恨歌》优秀精品教案

白居易《长恨歌》优秀精品教案

白居易《长恨歌》优秀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第四章《唐五代诗歌鉴赏》中的《长恨歌》。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叙事长诗,全诗共八百余字,以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把握《长恨歌》的故事情节,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领悟作者通过对唐玄宗和杨玉环爱情悲剧的描绘,表达对人生、历史、命运的深刻思考。

3. 分析并评价《长恨歌》的艺术特色,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的韵律美、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领悟。

教学重点:诗歌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诗歌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长恨歌》注释、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唐代宫廷画《长恨歌图》,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的背景故事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长恨歌》。

2. 诵读诗歌:让学生自由朗读《长恨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3. 讲解诗歌:详细讲解诗歌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与《长恨歌》主题相似的诗歌,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注释,分析并评价《长恨歌》中的名句,提高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诗歌《长恨歌》2. 诗人:白居易3. 故事情节: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悲剧4. 人物形象:唐玄宗、杨玉环、宫女、太监等5. 艺术特色:韵律美、意象丰富、对比手法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长恨歌》中的人物形象,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唐玄宗和杨玉环爱情悲剧的看法。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语言流畅,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有所提高,但对诗歌韵律美的感悟尚需加强。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白居易的其他作品,如《琵琶行》、《问刘十九》等,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人教版《长恨歌》教案

人教版《长恨歌》教案

人教版《长恨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长恨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包括对诗歌语言、意境、情感的品味和分析。

4、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爱情悲剧和对历史的反思,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抒情手法、修辞手法的运用。

掌握诗歌中的重要字词和诗句的含义。

2、难点对诗歌主题的深入理解和多元解读。

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历史沧桑感和人生感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知识、字词解释、主题分析等。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3、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与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故事相关的影视片段或讲述相关的历史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长恨歌》。

2、作者及背景介绍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文学成就,重点提及他的诗歌风格和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讲解《长恨歌》的创作背景,即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以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当时的流传情况。

3、初读诗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学生再次朗读,初步感受诗歌的情感。

4、字词讲解讲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如“回眸一笑百媚生”中的“眸”“媚”,“六宫粉黛无颜色”中的“粉黛”等。

结合上下文,理解一些古今异义词和活用词语的含义。

5、诗歌内容分析引导学生概括诗歌的主要情节,包括杨贵妃的受宠、安史之乱的爆发、杨贵妃的死以及唐玄宗的思念。

分析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人物形象,如杨贵妃的美丽、娇柔,唐玄宗的荒淫、深情等。

6、主题探讨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是单纯的爱情悲剧,还是对历史的批判,或者是两者的结合?引导学生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发表自己的看法。

2024年人教版《长恨歌》教案

2024年人教版《长恨歌》教案

2024年人教版《长恨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长恨歌》。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诗歌鉴赏、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长恨歌》,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分析《长恨歌》的艺术特色,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感悟作者情感,培养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

教学重点:生字词学习,课文朗读,主题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长恨歌》朗诵视频,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课文朗读:学生跟读,注意字音、语调、停顿等。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

4. 课文解析:逐句解析课文,分析诗句的含义和修辞手法。

5.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从艺术特色、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鉴赏。

6.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诗句,创编故事。

7.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长恨歌》的鉴赏题,讲解解题方法。

8.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长恨歌》的练习题,学生当堂完成。

9.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六、板书设计1. 《长恨歌》2. 生字词:重点标注,便于学生记忆。

3. 课文结构:用图示表示课文结构,清晰明了。

4. 诗歌鉴赏:列出鉴赏要点,指导学生鉴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长恨歌》的内容,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读后感。

2. 答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从艺术特色、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及时改进。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长恨歌》的研究资料,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组织一次诗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学习2. 课文朗读3. 诗歌鉴赏4. 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6. 主题探讨7. 板书设计8. 作业设计一、生字词学习1. 音、形、义的讲解要到位,确保学生掌握。

长恨歌教案

长恨歌教案

【 - 话题作文】【篇一】长恨歌教案《长恨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目标:1、了解白居易生平及其创作成就;2、把握长恨歌人物形象及主题;3、理解作品在叙事和塑造人物上运用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1、分析文中唐明皇与杨贵妃形象2、诵读全文3、把握长恨歌的主题;教学难点:理解作品在叙事和塑造人物上运用的艺术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相传白居易三岁时就开始念诗,五岁就写出许多首诗,至九岁时,已经能掌握诗的韵律,且善于对句了。

十岁生日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贺。

饭后,其舅父叫白居易到堂上对句:“曹子建七步成诗。

”白居易稍一思索,便有了腹稿,但他故意默然不语。

舅父以为他对不上来,取笑他道:“神童神童,今日如虫。

”白居易笑着说:“我早已对上,只未说出而已。

”众人大奇,催白居易快说,白居易便说道:“白居易一时无对。

”舅父听了颇为高兴。

白居易长大后,舅父带他到长安向当时年已花甲的名诗人顾况求教。

白居易见到顾况说:“顾大人,我是来向您请教的。

我写了一卷诗,请大人指教!”顾况一见是乡下来的,很不耐烦。

当他看到诗卷上的名字是“白居易”时,更觉得可笑,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啊!你还是快回乡下去吧!”“我是在乡下居住,很快就要回去。

只是听说您是很有学识的人,想请您过过目。

要是您重任在身,来不及看,我可先读一首,请您听一听。

”说罢,白居易翻出一首诗,读了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当顾况听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他伸过手去,把诗卷接了过来,并收白居易为弟子。

顾况对白居易说:“你能写出这么好的诗,‘居’天下何难!”二、幻灯介绍白居易及写作背景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文章精切,尤工诗,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其诗重视诗歌讽喻功能,强调揭露社会弊端、反映民生疾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

《长恨歌》教案5篇

《长恨歌》教案5篇

《长恨歌》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第四单元《唐诗》中的《长恨歌》。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根据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本节课将重点学习第一、二部分。

详细内容:1. 第一部分: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以及杨贵妃的美丽与奢华。

2. 第二部分:叙述安史之乱,唐玄宗与杨贵妃逃往四川,途中杨贵妃被迫自缢身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长恨歌》的背景,了解唐代历史及诗歌创作特点。

2. 分析《长恨歌》的诗歌结构,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3. 体会诗人白居易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悲剧的同情及对人生的感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的韵律与节奏,对历史背景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分析《长恨歌》的诗歌结构,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诗歌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与节奏。

3. 诗歌解析:分析《长恨歌》的诗歌结构,解读诗歌内容。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短篇唐诗,分析其诗歌结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长恨歌》中的某一小节。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难点,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长恨歌》背景及作者2. 诗歌结构分析3. 重点词汇解释4. 课后作业布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长恨歌》中你最喜欢的一节,阐述理由。

2. 答案:学生需结合诗歌内容、韵律、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为下次教学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唐诗,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特点,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结构分析2. 诗歌韵律与节奏3. 历史背景的理解4. 课后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歌结构分析1. 诗歌的起承转合:起句“汉皇重色思倾国”,总领全诗,点明主题;承句详细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转句“渔阳鼙鼓动地来”,转入安史之乱,杨贵妃被迫自缢的悲剧;合句“此恨绵绵无绝期”,抒发诗人感慨。

2024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长恨歌》教案设计

2024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长恨歌》教案设计

2024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长恨歌》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诗歌欣赏》中的《长恨歌》。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叙事长诗,本节课将重点学习诗歌的第三章至第六章,详细内容涉及杨玉环的入宫、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安史之乱的爆发以及杨玉环的悲剧命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长恨歌》第三章至第六章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2. 分析杨玉环的形象特点,了解她在唐代历史背景下的命运悲剧。

3. 掌握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杨玉环的形象特点,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韵律美。

3. 讲解:对诗歌第三章至第六章进行详细讲解,分析杨玉环的形象特点,解读诗歌表达的情感。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诗人,描述杨玉环的美丽与命运,增强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与《长恨歌》相似的诗歌,教授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分析一首自选的古典诗歌,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长恨歌》第三章至第六章内容梗概2. 杨玉环形象特点及诗歌表达的情感3. 古典诗歌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古典诗歌,运用本节课所学鉴赏方法进行解读。

2. 答案要求:要求学生写出诗歌的意境、韵律、形象等方面的分析,不少于5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唐代的诗歌和文学作品,深入了解唐代历史背景,提高文化素养。

《长恨歌》教案通用

《长恨歌》教案通用

《长恨歌》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长恨歌》单元。

教学内容包括《长恨歌》全文及注释,重点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作者的创作背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长恨歌》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对唐代宫廷生活的描绘。

2. 掌握《长恨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长恨歌》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和艺术特色的把握。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韵律、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创作背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唐代宫廷绘画,引导学生了解唐代宫廷生活,激发学生对《长恨歌》的兴趣。

2. 诵读:全班同学齐读《长恨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讲解:分析诗歌的创作背景,讲解《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诗句,讲解其修辞手法,如韵律、对仗、比喻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长恨歌》的修辞手法,创作一首小诗。

6.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长恨歌》中的人物形象、情感描写等,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长恨歌》2. 内容:主题思想:唐代宫廷生活、爱情悲剧艺术特色:韵律、对仗、比喻作者:白居易创作背景:唐代中期,安史之乱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长恨歌》中的人物形象,结合诗句说明。

2. 答案要求:不少于3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白居易的其他诗作,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分析;2. 教学目标的明确与细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深入解析;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互动讨论;5. 板书设计的信息准确性与逻辑性;6.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践性。

人教版《长恨歌》教案

人教版《长恨歌》教案

人教版《长恨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长恨歌》的背景和作者王昌龄。

(2)能够分析《长恨歌》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3)能够解读《长恨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长恨歌》。

(2)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爱情、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2)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长恨歌》的内容和主题。

(2)分析《长恨歌》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3)解读《长恨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教学难点:(1)《长恨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中深层含义的解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长恨歌》的背景和作者王昌龄。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长恨歌》,理解诗歌内容。

(2)让学生圈点勾画出生僻字词,互相交流讨论。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长恨歌》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长恨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深入理解诗歌。

(2)解读《长恨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爱情、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2)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长恨歌》的艺术特色和深层含义,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五、作业布置1. 熟读《长恨歌》,巩固所学内容。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配合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情感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长恨歌教案大学

长恨歌教案大学

教学对象:大学中文系学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长恨歌》的背景、主题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悲剧的深刻反思。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文学批评方法,对《长恨歌》进行文本解读和批评。

教学内容:1. 《长恨歌》的背景与作者介绍2. 诗歌的主题与艺术特色3. 人物形象分析4. 文本解读与批评教学重点:1. 《长恨歌》的主题与艺术特色2. 人物形象分析3. 文本解读与批评教学难点:1. 对《长恨歌》主题的深入理解2. 对人物形象的全面把握3. 文本解读与批评的方法运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长恨歌》的背景,包括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安史之乱等。

2. 介绍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及创作成就,强调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诗歌主题与艺术特色1. 讲解《长恨歌》的主题,包括爱情悲剧、政治讽刺、历史反思等。

2.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意象运用等。

三、人物形象分析1. 分析唐玄宗的形象,探讨其性格特点、情感变化以及悲剧命运。

2. 分析杨贵妃的形象,探讨其美貌、才情、命运以及与唐玄宗的关系。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

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二课时一、文本解读与批评1. 引导学生运用现代文学批评方法,对《长恨歌》进行文本解读和批评。

2. 分析诗歌中的叙事技巧、人物塑造、意象运用等,探讨其艺术成就和不足。

二、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的文本解读和批评,对《长恨歌》进行评价。

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长恨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参与度和积极性。

白居易《长恨歌》教案设计

白居易《长恨歌》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白居易《长恨歌》教案设计章节:第一章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掌握《长恨歌》的基本内容和历史背景。

3. 分析《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1. 白居易的生平简介。

2. 《长恨歌》的内容和历史背景。

3. 《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 白居易的创作思想。

2. 《长恨歌》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长恨歌》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长恨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白居易的生平,重点介绍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和影响。

4. 案例分析:分析《长恨歌》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

5. 艺术分析:分析《长恨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情感表达等。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长恨歌》的理解和感悟。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长恨歌》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三、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长恨歌》的内容,分析白居易的创作思想。

2. 请学生运用所学,欣赏其他唐代诗人创作的类似题材诗歌,并与《长恨歌》进行比较。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后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长恨歌》的朗诵比赛,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2. 开展《长恨歌》主题的作文写作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进行创作。

3. 推荐学生阅读白居易的其他诗作,加深对诗人的了解。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章节:第二章诗歌结构与主题思想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分析《长恨歌》的诗歌结构。

2. 理解《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3. 探讨诗歌中的爱情观念和社会背景。

教学重点:1. 《长恨歌》的诗歌结构。

2. 《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3. 诗歌中的爱情观念和社会背景。

教学难点:1. 《长恨歌》的诗歌结构分析。

长恨歌教案设计(精选6篇)

长恨歌教案设计(精选6篇)

长恨歌教案设计长恨歌教案设计(精选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恨歌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恨歌教案设计篇1教学设想一、教材分析《长恨歌》是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高二选修)的第一首诗。

作为白居易的代表作品,她以高超的艺术性,丰富的人文性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长恨歌》里所涉及的李、杨爱情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希望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使学生能对李、杨爱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学会用“以意逆志”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 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3 引导学生树立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 难点:诗歌的主题把握。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复习《琵琶行》中的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是白居易写的一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叙事诗《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二、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

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

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

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 。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

2024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长恨歌》教案设计

2024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长恨歌》教案设计

2024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长恨歌》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第二册《长恨歌》。

教学内容包括《长恨歌》全文,重点分析诗歌的结构、意境、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长恨歌》的背景,了解白居易的创作特点。

2. 分析《长恨歌》的结构、意境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长恨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诗歌的结构分析,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引发学生对《长恨歌》的兴趣。

2. 诗歌朗读:全班同学齐读《长恨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白居易及其创作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

4. 结构分析:讲解《长恨歌》的结构,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起承转合。

5. 意境分析:通过例句解析,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6. 修辞手法分析:讲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7. 情感表达:讨论诗歌中作者对爱情、人生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8. 随堂练习:分析诗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结构图2. 重点词语和句子3. 修辞手法及例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长恨歌》中的意境,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白居易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

组织一次诗歌鉴赏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鉴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分析《长恨歌》的结构、意境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的分析《长恨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3. 教学过程中的意境分析、修辞手法分析以及情感表达环节。

2024年《长恨歌》优秀公开课教案

2024年《长恨歌》优秀公开课教案

2024年《长恨歌》优秀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长恨歌》一课。

教学内容包括诗歌的全文阅读、词语解析、诗句赏析以及背景文化了解。

具体章节为《唐代诗歌》《长恨歌》。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长恨歌》的词语、句式及诗歌结构;2. 领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提高审美能力;3. 了解《长恨歌》的背景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长恨歌》诗句的深入理解与赏析。

重点:词语解析、诗句翻译、诗歌背景文化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长恨歌》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诗歌全文朗读: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长恨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词语解析:讲解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4. 背景文化介绍:介绍《长恨歌》的创作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5. 诗句赏析:挑选经典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意境。

6.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长恨歌》的赏析题目,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7.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诗句理解和赏析的题目,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8.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长恨歌》2. 生僻字词解析3. 诗句赏析4. 背景文化介绍七、作业设计(1)翻译诗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2)赏析诗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 答案:(1)春夜短暂,太阳升高后,君王不再早朝。

(2)天长地久也有尽头,但这份悲伤却永无止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白居易的其他诗作,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句的深入理解与赏析;2. 诗歌背景文化的介绍;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小组讨论的组织与引导;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难度与答案解析。

2024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长恨歌》教案设计

2024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长恨歌》教案设计

2024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长恨歌》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材第二册《长恨歌》。

教学内容包括诗歌全文解析,重点讲解诗歌的结构、意境、修辞手法等,具体章节为第二单元《诗歌的审美解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长恨歌》的背景、作者、诗歌结构及主题;2. 领悟诗歌中的意境,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情趣;3. 学习并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提升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的结构、意境、修辞手法。

难点: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杨贵妃的画作,引出《长恨歌》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长恨歌》的背景、作者、诗歌结构及主题;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爱情观,进而理解诗歌中的爱情主题;4. 例题讲解:选取诗歌中的经典句子,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创作一首短诗;六、板书设计1. 板书《长恨歌》教案设计2. 板书内容:诗歌背景、作者诗歌结构、主题重点句子、修辞手法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2. 答案示例:以诗歌中的爱情为主题,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对爱情的认识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白居易的其他诗作,了解唐代诗歌的特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1. 诗歌背景:介绍《长恨歌》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白居易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2. 诗歌结构:详细讲解诗歌的起承转合,分析其篇章结构,使学生了解诗歌的组织形式;3. 诗歌主题:深入剖析诗歌所表达的爱情主题,引导学生理解并感悟其中的情感;4. 修辞手法:详细讲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分析其艺术效果。

《长恨歌》教案精选

《长恨歌》教案精选

《长恨歌》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长恨歌》单元。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长恨歌》全文,着重分析诗歌的结构、意境、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具体章节为:《长恨歌》全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长恨歌》的结构、意境、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知识。

2. 领悟作者对爱情悲剧的深刻揭示和对人性的反思,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长恨歌》中复杂情感的把握,以及对诗歌意境的深入理解。

教学重点:《长恨歌》的结构、修辞手法以及作者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长恨歌》背后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诵读:全班齐读《长恨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讲解:分析诗歌的结构、意境、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4. 实践情景引入:设定一个与《长恨歌》情感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歌。

5. 例题讲解:结合《长恨歌》中的典型例句,分析修辞手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长恨歌》中的其他诗句。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结构:《长恨歌》的结构特点。

2. 意境分析:诗歌中的意境描绘。

3. 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4. 情感表达:作者对爱情悲剧的反思。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长恨歌》中的意境描绘,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对诗歌情感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经典爱情诗歌,如《离骚》、《九歌》等,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爱情观。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长恨歌》的结构、意境、修辞手法及情感表达。

2. 教学目标的设定:理解与掌握诗歌知识,审美情趣的培养,鉴赏能力的提升。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对诗歌情感和意境的深入理解。

白居易《长恨歌》优秀教案(优秀8篇)

白居易《长恨歌》优秀教案(优秀8篇)

白居易《长恨歌》优秀教案(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白居易《长恨歌》优秀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恨歌》教案一、教学要求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

2.了解《长恨歌》本事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大影响。

3.分析李、杨爱情悲剧的深刻历史教训。

二、学习要点1.题解关键词《长恨歌》就是歌“长恨”。

“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感受。

2.内容提示本篇是白居易根据唐玄宗和杨妃的爱情悲剧所创作的长篇叙事诗,与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互相映衬,各具特色。

诗篇可分为四个层次:(1)杨妃入宫受宠,明皇迷色误国;(2)马嵬生离死别,蜀中伤心断肠;(3)还都触景生情,回宫绵绵相思;(4)仙山寻得杨妃,遥寄信物誓词。

诗篇既有对李、杨真挚爱情的歌颂,也有对明皇迷色误国的讽喻。

叙事曲折婉转,抒情缠绵悱恻,移情入景,情景交融,烘托气氛,刻划心理,是古代杰出的叙事诗篇。

全诗语言流丽,声调和谐,适于反复吟诵。

三、作者生平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倡导新乐府,作品有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等,风格平易自然、浅切流畅。

作品多收录于《白氏长庆集》。

六、课文讲解2.课文分析译文:汉家的皇上看重倾城倾国的容貌,想找一位绝代佳人。

可惜在位多少年来一直没有找到。

译文:杨家有位刚刚长成的姑娘,养在深闺里,没人见过她的容颜。

与生俱来的美丽是难以埋没的,她终于被选到皇上身边。

她回头嫣然一笑,百般娇媚同时表现出来。

六宫的粉白黛绿啊,立刻全都黯然失色。

春寒时节,皇上恩赐她到华清池洗浴,温暖的泉水冲洗着她洁白细腻的肌肤。

侍女扶她出浴,正娇懒无力,初次承恩就在这时。

花一般的容貌、云一样的鬓发,金步摇在头上颤动。

美好的春宵啊,可惜太短了!太阳已经高高升起,皇上才睁开眼,从此再也不早早去上朝。

追陪欢乐,伺候宴席,她总在皇帝身旁转。

春天随从春游,夜晚也是她独占。

后宫美人三千人,皇上把对三千人的宠爱都集中在她自己身上。

深宫的夜晚,她妆饰好了去伺候圣君。

春天她去玉楼赴宴,喝得醉眼微醺。

她的姐姐和弟兄都得到了分封,真是令人羡慕啊,一家的门户都绽放出光彩。

于是,天下的父母都觉得生男儿还不如生个女郎。

译文:避暑的骊宫高插云霄。

宫中仙乐飘飘,人间到处都能听到。

宫里缓歌曼舞,徐徐地弹琴,慢慢地吹箫。

皇上整天看,总也看不饱。

谁知道渔阳反叛的战鼓会震地敲,把霓裳羽衣曲惊破了!译文:皇家城阙烟尘滚滚,天子带着大队的车马逃往西南。

天子的旌旗飘飘摇摇,走走又停停,才走了百来里。

六军不肯前进,怎么办?美丽的杨贵妃死在皇上马蹄前。

她的花钿丢在地上没人收,还有她头上的翡翠翘,她的金雀,她的玉搔头。

皇上掩着脸,无法相救,回头看看,眼泪和血一起流下来。

译文:栈道插云,弯弯曲曲上剑阁,风刮起黄尘格外萧索。

峨眉道上没有多少行人,天子的旌旗也没了光彩,阳光是那样淡薄。

蜀江水这么碧绿,蜀山这么青翠,皇上日日夜夜思念着心爱的人,情思难断绝。

在离宫里看见月光是伤心的颜色,夜里听雨打栈铃也是断肠的声息。

译文:总算有一天,天旋地转圣驾得回京城,又走到这里──叫人徘徊不忍离去。

马嵬坡下的泥土中已经空无痕迹,美人当年白白死去的那块地方已经无法寻觅。

君臣面面相对,眼泪洒满衣襟,向东望望,信马由缰回京城。

回来看看宫苑园林,太液池的芙蓉和未央宫的翠柳依旧媚人。

那芙蓉花多像她的脸,那柳叶多像她的眉,此情此景,怎叫人不落泪?这春风吹开桃李花的日子,这秋雨敲打梧桐落叶的时辰(都浸染着相思)!太极宫和兴庆宫的草长得很深了也无人拔,树叶落满了台阶也无人扫。

当年的梨园弟子,如今已生出白发。

女官和宫女们也都已衰老。

晚上萤虫飞过宫殿,皇上悄然忆想。

夜里挑残了孤灯也难以入睡。

宫中钟鼓迟迟敲响。

夜这么长,看看天上银河还在发光。

霜这么重,房上鸳鸯瓦这么冷,翠被冰凉,有谁同拥?你死去了,我还活着,此别悠悠已经隔了多年,从不见你的灵魂进入我的梦境。

译文:京城有位修炼过的临邛道士,能以精诚招来亡魂。

他感动于皇上辗转怀念的深情,于是派遣方士殷勤地去寻觅杨贵妃。

方士御气排云,像一道电光一样飞行,天上地下都找了个遍。

上了九天,又下了黄泉,不过都没见到她的踪影。

忽然听说海上有座仙山,那山在虚无缥缈中间。

仙山楼阁精致玲珑,似朵朵彩云,有很多曼妙的仙子出没其间。

其中有一位叫太真,雪样肌肤、花样容貌,听来好像是要找的人。

方士到了仙宫,叩西厢的门,报捎息的是仙人小玉和双成。

她听说汉家天子派来了使臣,不由得从九华帐的梦中惊醒。

推开枕头、穿好衣服、下得床来,银屏与珠帘都依次打开。

只见她刚刚睡醒,头上云髻半偏,花冠还没整好便走下堂来。

风吹着她的仙衣飘飘旋举,还像当年她的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眼泪纵横,好似春天一枝梨花带着雨。

她含情凝目,感谢君王:自从生离死别难见面,音信两茫茫。

昭阳殿里的恩爱从此断绝,蓬莱宫里的日月这么漫长!俯瞰人间,只看见云雾,看不见长安。

只有用旧物表达我的深情,把金钗钿盒两样东西带回。

金钗留一股,钿盒留一扇,我们俩各分一半。

只要我们的心像金和钿一样坚牢,虽然远隔天上与人间,总还能相见!临走叮咛还有一句要紧的话,这句誓言只有他和我知道。

七月七日长生殿,半夜里没人我们两个说的悄悄话:在天上我们但愿永做比翼鸟,在地上我们但愿永做连理枝。

天长地久也有一天会终结,这恨啊,亘久持续,永不会有消逝的那一朝。

3.课文难点讨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三说。

(1)讽谕说认为:作者白居易通过对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悲剧的描写,对他们的荒淫生活作了讽刺和暴露。

持此说的理由是:①李、杨是统治者阶级中的最高层人物,不可能有真正的爱情。

他们引用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论述:“现代意义上的爱情关系,在古代仅仅官方社会以外才有。

”“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爱慕理应高于其他一切而成为婚烟基础的事情,在统治阶级的实践中是自古以来都没有的。

”白枫在《〈长恨歌〉的思想性》一文中明确地说:李隆基是人主、至尊,杨玉环是臣妾,是受皇帝支配的女人,两者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

李对杨是“重色”,不是“重情”;杨对李是“趋势”,也谈不上爱情。

白文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杨玉环入宫五年以内,被李隆基赶出宫闱两次,就在杨玉环最受恩宠的时期,李隆基又“推恩分爱”于杨妃姐妹虢国夫人等。

杨玉环在马嵬坡惨死,李隆基不能救也不曾救,以“祸水”之罪赐杨妃自缢。

②长诗的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是笼罩全篇的纲,明确标出讽刺的对象和内容,点出此诗创作的主旨。

③从白居易一贯的政治观点看,他对李隆基和杨玉环的荒淫误国是谴责的。

白居易在写《长恨歌》的前几个月,在准备应制举考试拟的刺问中曾明确指出:“群之作为,为教兴废之本。

”“若一肆其心,而事有以阶于乱。

”怀有这样的政治观点,对以荒淫误国导致祸乱的李隆基和以色感君的杨玉环不可能抱同情态度。

④白居易的《长恨歌》与陈鸿的《长恨歌传》是有机的整体,而《长恨歌传》云:“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

”这句话明确地表述了《长恨歌》的创作指导思想。

⑤白居易其他一些作品对杨贵妃持批判的态度,把她看作祸国之罪人。

作为元和四年的《胡旋女》写道: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圆转。

中有在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作儿。

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

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

从此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

《古塚狐》中说:……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久溺人心。

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又《李夫人》云: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路上念杨妃。

纵今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

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

对杨贵妃是这样的态度,如何会去同情、歌颂她?⑥再从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背景来看,白居易作此诗之目的是劝谏宪宗不要重蹈玄宗的覆辙。

宪宗即位之初,有志改革弊政,朝政出现一线希望,但他骄奢淫佚,宫中多内宠。

为了能放肆淫乐,他竟然久久不立皇后。

对讽谕说的论证,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①我们应该承认,封建统治者夫妇之间也会产生爱情,完全抹杀是无视客观存有。

唐玄宗在粉黛三千中独爱杨妃一人,杨妃死后又那么追念,应该说是一种爱情的体现。

②《长恨歌传》末尾的评论是陈鸿的推测之语,不能代表白居易的本间。

事实上《传》与《歌》在形象与主题表现上,存有着很大的分歧。

③《李夫人》虽然指出玄宗对杨妃之死引为长恨,但诗的末尾说:“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

”不是严厉谴责玄宗沉湎于女色,而是肯定这种感情的合理性。

仅仅用“不如不遇”来表示惋惜。

④白居易写这首诗时,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还没有成为他的写诗方法,直至凶和三年,他才有意识地以诗为谏,我们不能将他后来的创作方法套用到他以前的作品上,以此来说明他创作《长恨歌》的目的是诗谏。

⑤历史能够协助人们了解诗歌所写之事,诗也能够协助我们去了解历史,但诗与历史之间毕竟有距离,我们能够将历史上的李杨比照艺术上的李杨,但却不能说艺术上的李杨即是历史上李杨,从而得出讽谕的结论。

⑥白居易把《长恨歌》归于感伤诗。

他指出:“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谓之感伤诗。

”(《与元九书》)可见,他本人并没有将《长恨歌》划入到“讽谕诗”中。

(2)爱情说该说认为,长诗通过对李杨悲剧的描写,歌颂了他们真挚和专一的爱情。

其理由主要有六点:①从长诗的结构来看,贯穿全诗内容的是李杨的爱情。

诗的前半部是对杨妃生前与明皇相爱的描写,后半部是表现杨妃死后李杨对爱情的坚贞和追求。

从诗歌整体内容上考察,表现的是爱情的欢乐、动乱中的死别、沉痛的悲伤和怀念以及对婚烟重现的憧憬。

全诗用最大的篇幅、最多的笔墨、最深的情感,写他们的结合、分离与怀念。

②长诗为了突出李杨爱情,使读者感受到爱情的美质,有意识地剔除了那些历史现实材料中荒淫的、爱而不纯的东西,选择和集中了那些最能表现李杨真诚和专一的爱情情节,如杨妃曾为寿王妃,为玄宗看中,先转为女道士,后再入宫,诗歌却把她描绘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生丽质的少女;杨妃曾与安禄山有暖昧关系,因忌妒两次被遣出宫,玄宗在专宠杨妃的同时又私召梅妃。

诗歌对这些材料也都弃而不用。

③诗的前半部分的有些内容,虽然含有讽刺或谴责的意思,但这仅是为了交待李杨爱情悲剧发生时的的情形,以显示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所以,这种讽刺或谴责的含意,表现得不显著,客观效果很微弱,它们并没有掩盖全诗的主要倾向,即对李杨遭遇的同情和对他们爱情的歌颂。

④白居易对历史人物唐玄宗与杨贵妃是赞美、同情大于批评。

他在元和二年四月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对策时曾说:“太宗以神武之姿,拨天下之乱。

玄宗以圣文之德,致天下之肥。

当二宗之时,利无不兴,弊无不革,远无不服,近无不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