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简史之一.匈奴
《匈奴》初二年级学生历史课前阅读故事分享
《匈奴》初二年级学生历史课前阅读故事分享匈奴是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他们披发左衽。
《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所以接下来小编分享两篇关于汉高祖与匈奴的故事吧。
白登被围自从在秦始皇统治时期打败匈奴以后,北方平静了十几年。
到秦灭亡之后,中原发生了楚汉相争,匈奴就趁机一步一步向南打过来。
汉高祖的时候,匈奴的冒顿单于(音mòAdúchánAyú,冒顿是人名,单于是匈奴王)带领了四十万人马包围了韩王信(原韩国贵族,和韩信是两个人)的封地马邑(今山西朔县)。
韩王信抵挡不了,向冒顿求和。
汉高祖得到这个消息,派使者责备韩王信。
韩王信害怕汉高祖办他的罪,向匈奴投降了。
冒顿占领了马邑,又继续向南进攻,围住晋阳。
汉高祖亲自赶到晋阳,和匈奴对敌。
公元前200年冬天,天空下着大雪,气候特别冷,中原的兵士没碰到过这样冷的天气,冻坏了不少人,有的人竟冻得掉下了手指。
但是,汉朝的军队和匈奴兵一接触,匈奴兵就败走。
一连打赢了几阵。
后来,听说冒顿单于逃到代谷(今山西代县西北)。
汉高祖进了晋阳,派出兵士去侦察,回来的人都说冒顿的部下全是一些老弱残兵,连他们的马都是挺瘦的。
如果趁势打过去,准能打胜仗。
汉高祖还怕这些兵士的侦察不可靠,又派刘敬到匈奴营地去刺探。
刘敬回来说:“我们看到的匈奴人马的确都是些老弱残兵,但我认为冒顿一定是把精兵埋伏起来,陛下千万不能上这个当。
”汉高祖大怒,说:“你胆敢胡说八道,想阻拦我进军。
”说着,就把刘敬关押起来。
汉高祖率领一队人马刚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突然四下里涌出无数匈奴兵来,个个人强马壮,原来的老弱残兵全不见了。
汉高祖拚命杀出一条血路,退到平城东面的白登出。
冒顿单于派出四十万精兵,把汉高祖围困在白登山。
周围的汉军没法救援,汉高祖的一部分人马在白登,整整被围了七天,没法脱身。
高祖身边的谋士陈平打发了一个使者带着黄金、珠宝去见冒顿的阏氏(音yānAzhī,就是匈奴的王后),请她在单于面前说些好话。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
一、匈奴。
1、学术界关于匈奴族源的讨论。
(1)司马迁记载的匈奴是夏后氏的苗裔。
(2)王国维提出的匈奴是殷商时期的鬼方后裔。
(3)有些学者认为战国时期的林胡、楼烦、义渠等,就是活动于内地的匈奴。
(4)匈奴族是以早存在于北方的某一个强大的部落为主,吸收融合了从夏商以来活动于北方的鬼方、獯粥、猃狁、狄、戎等各种部落,甚至还包括由中原北上的一部分华夏族,经过长期的融合过程,在战国后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
2、匈奴的官职特点。
(1)冒顿单于国家机构制度。
单于之下左右屠耆(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候等中央大员,其中以左右屠耆(贤)王、左右谷蠡王地位最为崇高。
一般太子就是左右屠耆(贤)王或左右谷蠡王。
(2)在原有的部落基础上,全国划分为二十四部,分别由二十四个“万骑”统领。
每部下又设稗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等官署。
大小各部均“各有分地”,其长官都世袭。
(3)挛[ ]氏为匈奴统治氏族,最尊贵。
此外四大贵族:呼[ ]氏、兰氏、须卜氏、丘林氏,被称为外姓,是单于的姻族。
(4)全国按地区划分为三大部分:左部、右部、和中部。
左右部由左贤王、右贤王统辖,单于统辖各部,而且直辖中部。
设庭与乌兰巴托,并设有各种官员。
3、匈奴国家发展简史。
(1)匈奴国家的鼎盛时期(前209—前126),是冒顿、老上、军臣单于的统治时期。
当时匈奴处于一个以扩张、掠夺为其生产手段的时代。
(2)匈奴国家衰落时期(前126—前58年)匈奴内部三次严重的内斗事件,另一个是汉政权对匈奴的打击。
(3)匈奴国家属汉时期(前58—前1年)呼韩邪单于在位时期,前52年,呼韩邪单于至五原塞,向汉朝表示希望内属汉朝。
4、匈奴文化。
(1)行国,逐水草而居。
以畜牧为主业,有少量的农业。
(2)自单于之下咸食畜肉,衣皮革。
(3)尚武,贵壮贱老,长则弓矢,短则刀铤。
(4)父死妻妻后,收继婚。
(5)座盗者没收财产,大罪杀,小罪坐牢,不过20天。
匈奴的起源 秦汉时期强盛一时的匈奴来自哪
匈奴的起源秦汉时期强盛一时的匈奴来自哪匈奴的起源:匈奴是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个古老的民族。
商/周时期,称为山戎、严(xian鲜)允、荤粥(hunyu昏玉)。
胡族的一支。
战国时期始称匈奴。
公元前3世纪的秦朝,才在中国编年史上清楚地记载了匈奴一名。
《史记.匈奴列传》云:“匈奴其先祖夏后之苗裔也。
”《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
《史记索隐》引张晏的话说:“淳维以殷时奔北边。
”意即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朝时逃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
还有一说认为,移居北地的夏之后裔,是夏桀的儿子。
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所称的匈奴。
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做了系统的概括,认为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
还有一说,把鬼戎、义渠、燕京、余无、楼烦、大荔等史籍中所见之异民族,统称为匈奴。
约在中原的西周早期,匈奴已使用青铜器。
至春秋后期,已使用铁器,社会组织由父系家长制向奴隶制过渡。
匈奴人没有城郭,不经营农业,而是随畜牧而转移,过着游牧的生活。
主要牲畜有马、牛、羊、骆驼等。
小儿能骑羊,射鸟鼠;稍长,射狐兔;壮时“尽为甲骑。
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
”“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
”从西周开始戎族威胁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犬戎部落攻陷镐京,迫使平王东迁。
战国中期,匈奴南侵,一再与秦、赵、燕三国发生战争。
秦在昭王时,灭义渠戎,置陇西(今甘肃临洮南),北地(今甘肃庆阳)、上郡(今陕西榆林),筑长城以拒匈奴。
赵在武灵王时,为了抵御匈奴,下令国中,服胡服,习骑射,军力增强。
后来打击了匈奴及其所属的林胡、娄烦等部,赵国的疆土扩展到阴山,并在这一地区设置了云中(今内蒙托克托)、雁门(今山西右玉)、代(今河北蔚县)三郡。
自代郡沿阴山而西至高阙(今内蒙杭錦后旗东北),筑长城以拒匈奴。
匈奴简介
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匈奴简介
匈奴是古代蒙古戈壁草原的游牧民族,匈奴最初在蒙古建立国家,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部,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
内迁中原的南匈奴在十六国时期成立地方政权,如汉赵、北凉、胡夏等;北匈奴西迁康居。
自汉武帝元光六年(西元前129年)起匈奴开始受到汉朝军队的攻击,汉武帝元朔六年(西元前123年)匈奴将主力北撤漠北,至汉武帝元狩四年(西元前119)已完全退出漠南。
汉元帝竟宁元年(西元前33),王昭君嫁与匈奴呼韩邪单于后,匈奴人已重新回到漠南,双方依汉元帝永光元年(西元前 43)的约定以长城为界;在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西元 46)匈奴人受到乌桓人的攻击北迁前的80年间,匈奴人一直居住在漠南。
匈奴人的最近后裔是蒙古族。
目前蒙古国仍有8%的男性(16万人)带有匈奴人的Y 染色体。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
一、匈奴。
1、学术界关于匈奴族源的讨论。
(1)司马迁记载的匈奴是夏后氏的苗裔。
(2)王国维提出的匈奴是殷商时期的鬼方后裔。
(3)有些学者认为战国时期的林胡、楼烦、义渠等,就是活动于内地的匈奴。
(4)匈奴族是以早存在于北方的某一个强大的部落为主,吸收融合了从夏商以来活动于北方的鬼方、獯粥、猃狁、狄、戎等各种部落,甚至还包括由中原北上的一部分华夏族,经过长期的融合过程,在战国后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
2、匈奴的官职特点。
(1)冒顿单于国家机构制度。
单于之下左右屠耆(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候等中央大员,其中以左右屠耆(贤)王、左右谷蠡王地位最为崇高。
一般太子就是左右屠耆(贤)王或左右谷蠡王。
(2)在原有的部落基础上,全国划分为二十四部,分别由二十四个“万骑”统领。
每部下又设稗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等官署。
大小各部均“各有分地”,其长官都世袭。
(3)挛[ ]氏为匈奴统治氏族,最尊贵。
此外四大贵族:呼[ ]氏、兰氏、须卜氏、丘林氏,被称为外姓,是单于的姻族。
(4)全国按地区划分为三大部分:左部、右部、和中部。
左右部由左贤王、右贤王统辖,单于统辖各部,而且直辖中部。
设庭与乌兰巴托,并设有各种官员。
3、匈奴国家发展简史。
(1)匈奴国家的鼎盛时期(前209—前126),是冒顿、老上、军臣单于的统治时期。
当时匈奴处于一个以扩张、掠夺为其生产手段的时代。
(2)匈奴国家衰落时期(前126—前58年)匈奴内部三次严重的内斗事件,另一个是汉政权对匈奴的打击。
(3)匈奴国家属汉时期(前58—前1年)呼韩邪单于在位时期,前52年,呼韩邪单于至五原塞,向汉朝表示希望内属汉朝。
4、匈奴文化。
(1)行国,逐水草而居。
以畜牧为主业,有少量的农业。
(2)自单于之下咸食畜肉,衣皮革。
(3)尚武,贵壮贱老,长则弓矢,短则刀铤。
(4)父死妻妻后,收继婚。
(5)座盗者没收财产,大罪杀,小罪坐牢,不过20天。
中国北方民族匈奴、鲜卑、满族、蒙古族和汉王朝的历史大事记
[转载]中国北方民族匈奴、鲜卑、满族、蒙古族和汉王朝的历史大事记▲匈奴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民族,分布在蒙古高原一带,过着游牧生活,以强悍和善骑射著称。
战国后期,匈奴建立了奴隶制政权,而匈奴政权是我国历史上北方民族所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政权,首领称为单于。
匈奴政权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北方的统一,这为整个匈奴地区统一于中国创造了条件。
但伴随着匈奴政权的是对外掠夺的贪婪性,在战国秦汉时期,与中原有许多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1、战国末期,由于秦国进行统一战争,与赵国忙于战争,匈奴乘机进驻了河套地区。
2、秦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伐匈奴,把匈奴势力驱逐出河套地区。
秦在那里设置了44个县,大量移民到河套地区。
3、为了防御匈奴的进攻,秦始皇把原来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接起来,筑成了一道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4、自冒顿单于以来,匈奴利用楚汉战争、中原混乱之际,屡屡入侵掠虏,在公元前201至公元前133年之间,匈奴骑兵更是连年侵扰汉朝的边境,使汉朝北方地区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5、公元前200年,冒顿单于发兵进攻汉朝,刘邦带兵迎战,刘邦在平城被冒顿单于战败,被围7天7夜才脱险。
此后,汉初各帝不得不采取“和亲”政策,而且每年还要向匈奴进贡大量的酒、米、食物等。
6、汉武帝于公元前140年即位,西汉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强盛。
于是,汉武帝采取了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反击战争。
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在公元前127年、121年、119年,对匈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均获得了巨大胜利,尤其第三次汉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经过上述几次战争,匈奴势力被大大削弱,中原地区自战国以来的边患得以解除,生产的发展得到了保障。
7、公元前51年,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自到长安,接受汉朝的册封,归附西汉。
呼韩邪单于归汉,结束了匈奴政权和西汉王朝之间150年以来的对立状态,促成了大漠南北与中原的统一,为汉匈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及共同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和演变
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和演变一:匈奴部分:以匈奴为代表二:东胡部分:以鲜卑、契丹、蒙古为代表三:突厥部分:以突厥为代表四:通古斯部分:以满洲为代表五:羌藏部分:羌族,吐蕃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少数民族都是由这五部分演化而来的匈奴:主体在东汉时期被汉人消灭,剩余部分西逃至欧洲,与马扎尔人融合,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
东胡:秦时被匈奴灭亡,之后分成两大部分:乌桓和鲜卑乌桓:被曹魏消灭鲜卑:主体被汉族同化,剩余的演化为柔然柔然:被突厥击败,分化为室韦(蒙古)和契丹契丹:主体被女真族和汉族同化,剩余的西逃到中亚,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中亚人的一部分。
蒙古:为先秦时东胡的一部分,由鲜卑演化而来,一直生存到现在突厥:有可能是匈奴的一个分支,后灭亡了柔然,其自身的主体被回鹘人和汉族人所灭,剩余的向西逃窜,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
回鹘:主体由丁零人构成,融入了铁勒和高车人的一部分,在唐朝时期,将突厥主体灭亡。
回鹘生存到现在,即使今天的维吾尔族。
女真:来自肃慎,后为女真,为满洲,一直生存到现在,即今天的满族人。
党项:羌族的一部分。
后被蒙古人灭亡。
羌:一直生存到今天氐:匈奴一部分,后被汉族融化。
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藏族,是古代羌族的一部分羯:匈奴的一部分,在公元4世纪被汉人冉闵一次性屠杀20万人,导致羯族灭种。
少数民族历史演变的基本特征我国当代的少数民族在分布、人口数量、民族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在民族的起源、形成、历史、演变方面也都有各自的特点,但由于他们都共同生活在我国广阔的国土上,都受到汉民族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在历史演变的基本特征方面,仍有许多共同之处。
(一)在族源方面。
每一个当代的民族都是由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古老部族演变发展而来的,都可以追溯出自己的民族起源。
不同民族的族源主要有以几种情况。
1.绝大多数民族都是来源于在国内土生土长的古代部族,但也有少部分民族的渊源产生在我国以外的地区,根据他们移入的不同情况,又可分出几种类型。
匈奴
0 2
冒顿继位
0 3
崛起时期
0 4
汉匈大战
0 6
平稳时期
0 5
中衰时期
藩属时期
分裂时期
徙居中原
2019年高勒毛都2号墓地出土的匈奴贵族马饰在匈奴建国以前,东北亚草原被许多大小不同的氏族部落割据 着。那时的部落和部族联盟的情况是“时大时小,别散分离”;是“各分散居溪谷,自幼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 余,然莫能相一”。当时分布在草原东南西喇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的,是东胡部落联盟;分布在贝加尔湖以西和 以南色楞格河流域的,是丁零部落联盟;分布在阴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所谓“河南”(鄂尔多斯草原)一带的, 是匈奴部落联盟。此外还有部落集团分散在草原各地。后来的匈奴政权就是以匈奴部落联盟为基础,征服了上述 诸部落联盟、部落以及其他一些小国而建立起来的。
自西周起,戎族开始威胁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犬戎部落攻陷镐京,迫使平王东迁。战国时林胡、 楼烦多次侵扰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驱逐林胡、楼烦,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等县,筑赵长城。林胡、 楼烦北迁融入新崛起的匈奴。在战国末期,赵国大将李牧曾大败匈奴。
约公元前3世纪,匈奴的统治结构逐渐形成中央王庭、东部的左贤王、西部的右贤王,控制着从里海到长城的 广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中亚北部、中国东北等地区。
328年,羯人石勒擒杀刘曜,次年在上邽杀其太子刘熙及其将相公卿等三千余人,汉赵亡。史称前赵或汉赵。
匈奴在中国北方衰落后,鲜卑人迅速进入蒙古高原,匈奴与鲜卑不断混血通婚,后代称为铁弗人。铁弗人赫 连勃勃被鲜卑拓跋氏击败后投奔羌人的后秦。之后击败东晋军队,夺下了关中地区,以长安为都。425年赫连勃 勃卒,子赫连昌继位。428年北魏俘赫连昌。赫连昌弟赫连定在平凉自称夏皇帝。431年北魏俘赫连定,夏亡。夏 国的国都统万城是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在东亚留下的唯一的遗迹。
历史上的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羌族、女真、鲜卑
历史上的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羌族、女真、鲜卑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的下落与民族血统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以汉族人数最多,其他民族人数相对较少,习惯上称之为「少数民族」。
根据史籍记载,中国古代民族至少有一百六十多个,其中著名的有匈奴、鲜卑、羌、铁勒、柔然、回纥、突厥、沙陀、党项、契丹、女真等族,极大多数不在现存的五十六族之中。
这些古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或建立朝代,或统一漠北,都曾叱吒风云,而今安在?他们是消失在历史中,还是到那里去了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他们的下落。
首先说匈奴,匈奴崛起於河套阴山一带,从战国以来便是漠北的大族,控弦三十万,威胁秦汉帝国的北边,著名的万里长城就是为防御匈奴的侵扰而修筑的。
秦汉帝国倾全国之力,软硬兼施,或和亲通好,或通西域断其右臂,或采主动攻击,深入大漠;终於大大削弱匈奴势力。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降汉朝,二十多万众被安置於今内蒙古、山西与陕西北部及甘肃东部一带,为汉帝国守边。
东汉后期,他们更进一步内徙到山西中部汾水流域一带,与汉人杂居曹魏时代,匈奴部众被编入郡县户籍,与汉人一样同为编户齐民,而融入汉族之中。
五胡乱华时,首先起事的就是匈奴族的领袖刘渊,从他用汉人的姓姓「刘」、命国号「汉」,可见他已以汉族自居北匈奴则在汉帝国军队的攻击下,一部分由北单于带领,西迁至伊犁一带,再向西迁至东欧,就是四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匈人(Huns)的祖先,他们在多瑙河中游建立匈奴王国,其王阿提拉(Attila)号称「上帝之鞭」,曾挥军进攻罗马。
这一支匈奴人后来融入匈牙利一带的土著之中。
而留在漠北的匈奴人,据估计约占全部匈奴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则加入新兴的鲜卑,成为鲜卑族的成员。
总之,匈奴族,南迁的与汉人杂居,加入汉族,留在漠北的加入鲜卑,西迁的成为东欧民族的一份子,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代匈奴而起的漠北民族是鲜卑,鲜卑族兴起於今大兴安岭的鲜卑山区,后来南迁至呼伦贝尔草原。
匈奴史
本文由buyisen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匈奴史匈奴史匈奴民族是一个悲剧性的民族,本身是中华的一部分,形成于公元前十世纪前后,消亡于公元五世纪左右,总共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匈奴统一草原在当时,匈奴居住在黄河西北的苦寒之地,南有燕,赵雄兵,东有强大的月氏,乌丸国,西北则是荒无人烟的西伯里亚平原.当时虽然战国七雄中的燕,赵,秦都不如匈奴强大,不过由于匈奴当时联合诸侯斩杀了西周最后一个君主幽王,所以同中原各国关系极为紧张,战国七雄中的北方诸国全部联合起来一起对抗匈奴,这样匈奴相比之下就弱了许多. 在秦国灭六国时,匈奴单于头曼趁乱攻击中原,占据了陕西河套一带.后来秦朝建立时,始皇帝派大将军蒙恬帅军大败匈奴,使得匈奴国力大衰.头曼之子冒顿以此为由射杀其父,成了单于.冒顿成了单于后先统一了漠北,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个民族统一了蒙古草原. 在冒顿统一草原后,匈奴已经非常强大了,此时楚,汉之争也已经结束.但那时汉朝文帝羸弱,不得不数次派公主和亲,直至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数次北击匈奴,一直追杀到了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德尔山),并在瀚海(今贝加尔湖)刻石记功. 西汉武帝时匈奴在西亚一带已经走向衰败了,到了后来匈奴分成了两支,一支与当时的汉朝继续争斗,一支以呼韩邪单于为首依附于当时的汉朝,并为其渐渐同化.西汉末年元帝时,昭君嫁到匈奴,汉匈整整和睦相处了六十年. 匈奴的西迁欧洲人都说匈奴的入侵将欧洲带入了黑暗时代,其实不然,可以说匈奴的入侵大大推动了欧洲历史进程的发展.在当时欧洲最凶蛮的民族日尔曼人,根本无法适应匈奴铁骑的作战方式,号称'强悍'的丛林民族,被匈奴打的落花流水,不得不从森林逃到了城市.而后匈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欧巴罗,摧拉枯朽般的结束了欧洲在罗马人的统治时代,使的欧洲正式象多元化封建时代过渡和发展.当时的欧洲国家划分格局,甚至延续到了今天也没有什么改变. 汉朝时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小部分的南匈奴人依附了汉朝即呼韩邪部,而北匈奴则在此时开始西迁.匈奴的西迁断断续续的一直延续了整整三百年,在这三百年中,其对中原华夏亦影响不小,到至五胡十六国结束,匈奴在亚洲的历史也就基本结束了.此时亦开始了匈奴民族如史诗班的大西迁. 北匈奴西迁途中经过了康居,大宛,鄯善等等西域诸国,这些国家没有一个能逃过匈奴的征服和奴役,后来在匈奴继续西迁之时,这些国家给予了匈奴以沉重的打击.匈奴在里海一带停留了大约两百年后,继续西迁,他们当时把老弱留在了里海附近的草原. 公元三百七十五年前后,匈奴人来到了欧洲.在其老王巴兰姆巴尔的率领下,发动了第一次同东哥特人的战争.匈奴人就象飓风一样横扫了东歌特民族,当时的东歌特王看着这些无法战胜的敌人,引咎自杀了.这些日尔曼蛮子被匈奴人连根拔起,惊恐万状的逃出了森林,一直跑到了多瑙河沿岸.随后的西歌特人,法兰克人,萨克森人,勃艮第人……,没一个能逃过匈奴的铁蹄,匈奴的进攻把整个日尔曼部族给驱赶起来了. 西迁的匈奴人在公元三百七十四年击灭位于顿河以东的阿兰国后,便开始扮演着推动欧洲民族大迁徙的主要角色, 同时也揭开了入侵欧洲的序幕.匈奴人不仅压迫着哥特人避入罗马帝国,甚至兵临罗马城下.此时,匈奴人不仅越过了多瑙河和莱茵河势力直达西欧,还在五世纪时在多瑙河畔建立了匈奴帝国——阿提拉王国,王国的建立正是标志着匈奴历史在西欧的璀璨开始.公元四百三十三年,阿提拉与他的兄弟布来达一同从他们的叔父罗阿斯手中继承了帝国的王位.四百三十六年,三十岁的阿提拉谋杀了他的兄弟,独自君临帝国.与他的前辈们相比,阿提拉更具雄心,更富于侵略性.在历史上,阿提拉是一个极为突显的角色. 当时的阿提拉王国是欧洲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帝国了,而罗马帝国已经在皇帝狄奥多西死时,分成了东,西罗马帝国.此时的东罗马帝国向匈奴每年都要交大量的供赋,但阿提拉并不满足,在公元四百四十七年他发动了对巴尔干的一次大规模的入侵.他们长趋直抵君士坦丁堡城下,迫使东罗马狄奥多修斯二世皇帝乞降.在战争后匈奴帝国的势力达到鼎盛,其疆域大致东起里海,西至波罗的海和莱因河.东西罗马均被迫向其纳贡,以求免遭蹂躏. 最有趣的是阿提拉同西罗马帝国的战争,当时西罗马帝国皇帝的妹妹霍诺莉娅同她的侍卫私通,结果被逮到了.当然侍卫被处死,而公主则被监禁起来,那时公主已经有了身孕.霍诺莉娅当时不知道怎么就冒出了一个念头,拖人捎了个戒指和一封信给了阿提拉,说'你要能把我救了,我就嫁给你'.罗马帝国的皇帝知道这个消息后吓坏了,派人买通了阿提拉身边的侍卫想要刺杀他.可阿提拉比他狡诈,老早就发现了刺客,并且给罗马帝国的皇帝写了封信,大概意思是说'你是贵族,我也是贵族,不过现在的你已经不配了,而我用自己的鲜血和功绩捍卫了自己荣誉.让我们分个高下吧!' 罗马帝国的皇帝哪里敢打啊,不得以再次屈辱地向匈奴人交纳大量的黄金.可阿提拉并不满意,写信要求罗马帝国割让包括高卢在内的一半土地给匈奴,作为他的嫁妆.当他越过莱茵河时,宣称这不过是以武力来寻求应得的权力.他要履行婚约,迎娶霍诺莉娅.在公元四百五十一年战争终于爆发了,阿提拉至少率领着五十万人一路挺进,扫清了莱茵河流域,直接杀到了中心都市高卢.凶猛的匈奴人严重威胁到了欧洲各族的安危,这使得日尔曼人,罗马人联合起来组成了大军抵抗阿提拉的进攻.连法兰克的国王也被说服,加入了联军的行列.在当时罗马最著名的将军阿埃丘斯的率领下,联军终于抵挡住了阿提拉的进攻. 不过阿提拉并没就此倒下,反而在后面的两年中连续攻下了沙隆和北意大利.本来阿提拉还应有更大的作为,可是这个时候,这位老兄却乐极生悲,一命呜呼了.阿提拉的死给各位好色+好酒的朋友们敲了记警钟,当时阿提拉娶了个漂亮的日尔曼少女.结果当天晚上,喝的醉醺醺的阿提拉竟然被自己涌出的鼻血给呛死了.日尔曼小姑娘被吓的在一角瑟瑟发抖,伟大的匈奴王却激动过分,就此升天了.在这里山水奉劝大家一句,以后见到美女,一定不要过分激动啊. 接着由于阿提拉并没有立下遗嘱,以至于自己的几个儿子因为权利纠纷,大打出手.公元四百五十四年,东哥特人和其他日尔曼部落起兵造反,阿提拉的儿子们无法对付这种局面,帝国迅即瓦解了.第 1 页。
建立了草原上第一个游牧帝国的民族--匈奴
建立了草原上第一个游牧帝国的民族--匈奴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中,最早统一了大漠南北的全部地区并建立起国家政权匈奴单于国的民族。
它兴起于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衰落于公元一世纪(东汉时期),共活跃了约三百年。
辞海中这样描述匈奴的:“匈奴中国古族名。
亦称胡。
战国时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
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各部,势力强盛,统治了大漠南北广大地区。
汉初,不断南下攻扰,汉朝基本上采取防御政策。
武帝时,对匈奴转采攻势,多次进军漠北,匈奴受到很大的打击,势力渐衰。
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五二年)呼韩邪单于附汉,次年来朝。
其后六七十年间,汉与匈奴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东汉光武建武二十四年(公元四八年)分裂为二部,南下附汉的称为南匈奴,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
南匈奴屯居朔方、五原、云中(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等郡,东汉末分为五部。
西晋时,曾先后建立赵、夏、北凉等国。
北匈奴于和帝时为东汉和南匈奴所击败,部分西迁。
”匈奴族的诞生及匈奴国的建立:中国境内大漠南北的草原地带,是我国历史上北方各个游牧民族活动的大舞台。
在战国以前,先后曾出现过“荤粥”(音:勋育)、鬼方、“猃狁”(音:险允)、“戎”和“狄”的氏族或部落。
春秋战国时候,他们相互之间及他们和华夏各族之间,曾不断发生过战争,有的部族消失了,有的部族被华夏各族的诸侯国兼并,有的则发展壮大起来。
到战国后期,我国北方许多氏族、部落,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部落联盟。
其中之一就是匈奴族。
匈奴诞生之初,主要在漠南黄河河套地区(指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南、黄河沿岸的地区,统称河套)和阴山(内蒙古狼山、大青山等)一带。
据《汉书》“匈奴传”记载,这里“草木茂盛,多禽兽”,可见这样的地理条件,无论对于畜牧或狩猎,都是十分有利的。
匈奴人正是利用了这些自然条件,发展了游牧经济。
他们“逐水草迁徙”,“食畜肉,饮种酪,衣皮革,被毡裘,住穹庐”,《汉书》(匈奴传)中的这种描述,正是当时匈奴人游牧生活的真实写照。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一《匈奴与秦汉和战》导读 匈奴现在是什么民族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一《匈奴与秦汉和战》导读匈奴现在是什么民族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中第一个以显赫名声载入史册的民族。
它与汉族等北方各民族接触频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相互影响,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文化曾作出过一定的贡献。
匈奴族的形成及其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战国末年,一个古老而强悍的游牧民族在大漠南北崛起了,它就是匈奴。
尧舜时它称做荤鬻(某ūnyù ),自称是黄帝的后代。
夏朝时与夏族为邻,居内蒙古河套大青山一带,双方交往密切。
商朝时称鬼方,西周时称猃狁(某iǎnyǔn),常侵扰北方,掠财害民。
春秋战国之际史称西戎和北狄,与华夏各族时战时和。
战国后期称为匈奴。
是由许多部落和氏族聚集、结合而形成的民族。
匈奴族诞生的民族“摇篮”是内蒙古五原郡gè@①阳县西北的“头曼城”(今包头市东),这是匈奴第一个单于头曼的驻牧及统治中心。
公元前3世纪,匈奴人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大大提高,产品有了剩余,集体化游牧转变为个体化,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
随着私有财产和奴隶制的出现,以及在频繁的掠夺战争中,氏族酋长和军事首领积累了大量财富和奴隶,加强了他们的权力和地位,成为氏族部落中的统治者。
公元前3世纪左右,匈奴的头曼单于便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东邻东胡、西连月氏、南接秦朝,以漠北为中心,庞大的奴隶制国家。
前209年头曼长子冒顿(Mòdú)杀父自立为单于。
冒顿时期(前209年-前174年),首先加强和完善组织机构,增设等级森严的各级官职,把匈奴分为左右中三大部,中央设单于庭,统领全国军政,左贤王庭在东部、右贤王庭在西部,分管各自的军政事务。
为了维护匈奴奴隶主的统治秩序,冒顿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组织,又发展了一支拥有三十余万铁骑的军队。
冒顿先后东灭东胡;西逐月氏,平定楼兰、乌孙;南灭楼烦王,占白羊河南王之地;北服浑瘐、丁令、屈射、鬲昆、薪犁等各族,把我国北方大漠南北东西统一起来。
匈奴帝国史
匈奴在罗马被称为huni或huna, 他们最早大概于公元前10世纪前后就生活到了欧亚大陆的东北大草原上,并在那时候就为远古的中国人所得知。
这群人是匈奴民族的直接祖先,并在日后分化成了亚欧平原上的两大种族,突厥和蒙古种族。
前9到8世纪,当时的周人称为“严狁”的胡人,被认为就是最早和中国人打交道的匈奴人。
当时他们生活在今天的内蒙鄂尔多斯,山西和河北的北部。
春秋时,被称为“北戎”的匈奴部落,开始对燕晋等边境国家形成了直接的威胁。
战国赵武灵王(大约在前320-295在位)为了对付北方胡人,,改他们的重车兵为灵活的骑兵(胡服骑射),并一举降服了山西大同地区和鄂尔多斯河套地区的胡人部落,从此这两个地区纳入中国版图,被中国人牢牢掌握至今。
战国时代,为了防御匈奴人,赵国及其邻近诸国包括秦,魏,燕的中国人开始沿其北部边境垒起最初的城墙,后来秦始皇统一和完成了城墙的建筑,成为了长城。
根据《史记》记载,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后半叶,在中国完成统一的差不多同一时代,匈奴似乎也成为了一支统一的、强大的民族,他们由一位名叫单于的首领统帅着,并产生了自己的文字,其文字中可以明显发现和后世的蒙古和突厥词根的被继承关系。
统一的匈奴疆域广大,单于住在鄂尔浑河上游的山区,以后成吉思汗蒙古人的都城哈拉和林就建在这儿,左贤王(原则上是单于的继承人)住在东面,可能在克鲁伦高地。
右贤王住在西面,在杭爱山区、今乌里雅苏台附近。
这个游牧民族,所有的人员在行进时,被组织得像一支军队,所以他们的每一个游牧民,都是军人,而他们的行进方向,始终习惯性地朝南,于是,和中国的冲突不可避免。
匈奴人非常凶悍,据史记记载,他们的战术往往是,当他们被追赶时,他们会引诱中国军队深入大戈壁滩或是草原荒凉之地,然后埋伏起来,以雷雨般的箭惩罚追赶者,直到中国军人被拖垮,被饥渴弄得精疲力竭,他们才一举而消灭之。
汉代中匈奴埋伏而遭屠杀的中国军人的数量惊人。
加上匈奴的骑兵的机动性以及他们的弓箭技术相当先进,匈奴军队成为了中国军队的劲敌。
匈奴是什么民族
匈奴是什么民族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他们披发左衽。
《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于夏末商初被北迁之夏族淳维兼并为匈奴,世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
公元前215年,匈奴被蒙恬逐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区。
匈奴在西汉前期强大起来,屡次进犯边境,对西汉政权造成了强大的威胁,并控制西域,后为汉武帝所败,退居漠北分裂为五部。
公元前119年,将军霍去病在汉军及投降的匈奴人簇拥下“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今贝加尔湖)"。
公元前5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率众投降西汉。
汉元帝刘奭竟宁元年即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朝汉,自请为婿,王昭君嫁与其为妻,此后60余年汉与匈奴保持了和平。
在东汉时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匈奴。
公元48年,南匈奴醢落尸逐鞮单于率众投降光武帝刘秀,被安置在河套地区。
北匈奴的叛服不定,让东汉下决心摧毁北匈奴。
汉和帝刘肇永元元年即公元89年,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班固在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南麓勒石,铭刻《封燕然山铭》纪功。
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前赵政权。
匈奴与鲜卑的混血后代铁弗人建立过胡夏。
匈奴影响了当时的中国的历史进程,《史记》、《汉书》均留有些记载。
近代西方主流历史学家一般认为中原以北的匈奴人,是一些
喜欢以马征战与结盟的混合游牧民族,但只是民族集团而非同种族群。
匈奴
匈奴在呼韩邪时期,出现了很多自立的单于,其中呼韩邪的哥哥郅支势力最大;呼韩邪是靠娶了王昭君,获得汉朝的支持,才打败郅支的,郅支带领了一部分匈奴人迁移到了中亚的康居(差不多就是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康居一直是匈奴的属国,把郅支待为上宾.汉史记载,陈汤甘延寿部曲远征中亚,杀掉了郅支,呼韩邪成为匈奴最高单于,并和汉朝保持了数十年的和平.郅支虽然死了,但是他带去的匈奴人仍在康居,史学界把他们称为"西匈奴". 在东汉时期,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人再次分裂,北匈奴蒲奴单于自立,南匈奴附汉进入河套.由于鲜卑,乌桓,乌孙等匈奴大联盟内民族的纷纷独立以及协同汉朝进攻北匈奴,还有草原上的大旱和瘟疫,北匈奴瓦解,北单于西逃.北单于西逃后,草原上出现了权利真空,原属于匈奴的数十万帐并入鲜卑,比如宇文部,独孤部等;有的和鲜卑混血,比如父鲜卑母匈奴的拓拔鲜卑,父匈奴母鲜卑的铁弗匈奴(后改"赫连")等等.原属于匈奴北疆的丁零人开始南下,分成3部分,一部分留在贝加尔湖一带,仍叫丁零,除了被拓拔焘讨伐抓走的以外,大部分和通古斯语族的埃文基人混血产生为现代的布里亚特人;一部分进入大草原,成为高车铁勒;一部分进入阴山,成为敕勒,敕勒人大多数说鲜卑语,东魏北齐时融入鲜卑后融入汉族.南匈奴和依附鲜卑的匈奴人基本上最后都汉化成了汉族,比如我就是来自于南匈奴的屠各部.北单于西迁时,在匈奴神山阿尔泰留下了拔也稽部,以保护神山.阿尔泰就是匈奴语"金"的意思,山里盛产金,相比中原喜欢玉,草原喜欢金,所以阿尔泰山也是匈奴国的经济命脉.北匈奴又在新疆留下了呼衍王及其部落以断后,后来被汉朝消灭并带回南匈奴,呼延氏成为南匈奴的皇后外戚部落,最后融入汉族,宋朝开国的呼家军,以及梁山好汉呼延灼,以及现代汉族中的呼延,呼等姓都来自于此.北匈奴还把老弱病残10万人留在乌孙附近,名悦般,用来牵制乌孙,悦般也是西域的著名国家.所有工作完成后,北匈奴进入康居,也就是和西匈奴会师.由于匈奴人自己没有文字,所以他们的历史都是靠和别的文明国家接触才被记录下来的.这段时间修生养性,成为历史的空白.在康居的匈奴人突然吞并了康居西部的阿兰人,因此开始进入欧洲.匈奴在欧洲的驰骋历史,网上都有,你可以自己找.但是有一个误区是,很多欧洲的历史学家都以为阿提拉就是欧洲匈奴的最高领袖,这是错误的.其实在匈奴吞并阿兰后,他们在欧洲部分已经分成东西两个部分,以南俄草原为核心的东部,以及以匈牙利草原为核心的西部,阿提拉是这个西部匈奴的首领;而且匈奴人在中亚的基地也还存在,三者之间甚至和蒙古草原之间,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罗马,波斯以及中国都只接触了匈奴的一部分,都是以自己的角度看匈奴的历史罢了.阿提拉的匈奴帝国在阿提拉死后迅速瓦解,最后分成两个小部落在匈牙利已经巴尔干活动,而且互相攻打.在南俄草原上的匈奴人也渐渐地统一起来,建立了神秘的文明国家哈扎尔汗国,汗国经济发达,宗教信仰自由,是匈奴人建立的难得一见的文明古国.国内有很多匈奴部落以及加盟民族,比如保加尔人,芬人,马扎尔人等等. 这个时候,在中国的匈奴人也开始活动,刘渊为首的屠各人灭西晋,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比较黑暗的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由于鲜卑人的南下,草原权利再次真空,原来是拓拔家奴的木骨闾开始了大冒险,他和他的后代建立了新的部落柔然.柔然被称为第一蒙古汗国,他们也是第一个把可汗用成最高领袖的草原民族.柔然人先到经济命脉阿尔泰山,吞并了北匈奴留在那里的拔也稽部,并把煅工留在了阿尔泰.丁零的一部分后裔高车铁勒成为柔然国的主力军.在中亚的匈奴人并没有停止活动,他们的其中一个大族王开始了自己的冒险活动,他们击败波斯帝国,并入侵了印度.这只是中亚匈奴的其中几个部落的独立活动.他们被称为厌哒人,自称匈奴,但学术上把他们称为白匈奴.白匈奴在各地都是残暴的统治,所以政权迅速瓦解,现代的哈萨克几个部落,阿富汗普什图人的杜兰尼部落,印度拉贾斯坦的拉齐普特人,瞿折罗人,尼泊尔的廓尔喀人都是他们的后代.很显然,白匈奴和以匈奴遗民为主力的柔然有密切的关系,他们的皇室通婚平凡,柔然可汗的称呼都是柔然和白匈奴的共同领袖.卢水匈奴人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被消灭,他门下的阿史那家逃到阿尔泰山成为柔然锻工,他们领导并带给那些匈奴后裔以文明,逐渐开始形成部落,突厥诞生;突厥人因为拥有制铁技术,迅速强大起来,他们先击败并吞并了柔然的主力高车铁勒,然后把白匈奴和柔然人一起吞并.一下子成为了北方草原以及中亚甚至印度西北的主人.至于后来突厥瓦解后的草原和中原历史我就不说了.你的问题里没有.被突厥击败的白匈奴和柔然人合在一起,逃到欧洲,叫作阿瓦尔人.欧洲人刚刚击败阿提拉的匈奴人没多久,阿瓦人的到来让他们又陷入了匈奴的恐怖之中.根据欧洲的历史,阿瓦尔人和匈奴人长相和习俗一模一样,除了梳辫子的方向相反(草原人很可能通过梳辫子的样子来区分自己的部落).阿提拉的后裔,留在匈牙利的那两个匈奴小部落都自称阿瓦尔人,说明他们第一时间就知道远在万里之外的蒙古草原发生了什么,这条联系带一直都牵着.阿瓦尔人继承了阿提拉的匈奴人,成为匈牙利的统治者,并和阿提拉一样方式扩张,他们的首领巴雅,是个很明显的蒙古名字.阿瓦尔人被法兰克帝国的查理曼大帝击败,从此一蹶不振.在南俄草原上,哈扎尔国内的保加尔人分成三部分,其中的一部分进入了巴尔干,迅速取代了阿瓦尔人在这里的地位,但是他们没有进入匈牙利,阿提拉匈奴和阿瓦尔人的后代都得以生活在匈牙利.从阿提拉时期开始,北俄森林里的斯拉夫人就以匈奴奴隶的身份被带到巴尔干,保加尔人带来了更多,甚至超过自己的人口,利用斯拉夫人对抗东罗马帝国,他们就是南斯拉夫人的祖先.保加尔人和斯拉夫人大量混血,成为了现代的保加利亚人.东罗马帝国的查士丁尼大帝就是保加尔人的后代,而他的蒙克大将军,则直接来自阿提拉匈奴.哈扎尔汗国的另一只部落马扎尔人随后来到了匈牙利,吞并了在这里的阿提拉匈奴和阿瓦尔人,他们就是现代匈牙利人的祖先.奥地利是日耳曼人,可能祖先里面有一点点匈奴血统,但不是匈奴后裔.现在史学界老是争论说匈牙利人只是有匈奴血统,而非匈奴后裔,他们是马扎尔人,这其实是了解历史不够全面造成的.匈牙利的阿提拉匈奴,阿瓦尔人,马扎尔人都是匈奴后裔,只是阿提拉匈奴太过有名了,人家都以为他们就是北匈奴西逃的全部,你们太小看匈奴人的势力了.在南俄草原上的哈扎尔人吸收了很多被排挤的犹太人,并有很多部民加入了犹太教,哈扎尔成为了欧洲犹太教的圣地,犹太人规定只要双亲有一人是犹太人,或者信仰犹太教,就成为了犹太人.所以当时有很多匈奴后裔成为了犹太人.哈扎尔汗国灭亡后,这些犹太人迁到欧洲各地,所以现在欧洲的很多犹太人,都有可能有匈奴血统.当时欧洲很多国家都不大愿意收留哈扎尔人,匈牙利的一位酋长表示愿意.所以现在匈牙利的犹太人很多,比如著名的冯诺伊曼,伊姆雷-凯尔泰什等等.匈牙利的可汗在1000年改姓基督教,被封为大公,匈牙利正式成为欧洲国家. 奥匈帝国时期,为了方便统治,奥地利修改了匈牙利的历史书,让匈牙利人从根本上欧化.但是从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匈牙利民间,还是流传着匈奴后裔的说法.到了最近几年,匈牙利万人上书要恢复匈奴族身份,被政府以滑稽的理由驳回.很显然,欧洲人对匈奴的恐惧记忆导致了对匈奴的排斥,作为欧盟国家的匈牙利,是不会承认自己的匈奴后裔身份的.与此相矛盾的是匈牙利政府老是对罗马尼亚喀尔巴仟山一带的钱戈人提出收复要求,匈牙利政府称他们是匈牙利人,应该成为匈牙利国民而不是罗马尼亚国民.钱戈人是欧洲一只很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他们隐居在喀尔巴仟山里,1千年来与世隔绝,在他们民族的古老传说里,他们都自称是匈奴后裔.而且他们还保留了祖先为什么来欧洲的传说:匈奴人打猎时,因为追逐一只小鹿,发现了欧洲.这个鹿很可能是以鹿为图腾的一个部落.但是很清晰的可以看出匈奴人入侵欧洲的理由和他们的后代成吉思汗是一样的:追杀.匈牙利政府既然认为钱戈人是他们的国民,但是为什么又不肯和钱戈人一样承认是匈奴人的后裔呢.所以说真正的历史随着历史遗失在民间了.现在钱戈人的生活状况很不一样,罗马尼亚政府破坏了他们的原始村落,把他们搬了出去,强迫钱戈小孩学习罗马尼亚语;可以想象不久后,这个保留着古老匈奴传说的世外桃源,将被消灭.还有一只神奇的突厥民族卡里伊姆人,由于他们是世界上唯一一只信仰犹太教的突厥人,他们是哈扎尔汗国羽林军的后代,现在分布在立陶宛和乌克兰等地.由于犹太教的身份,所以他们把祖先认做来自西亚.他们的存在很好的证明了哈扎尔汗国的文化多重性.现代的土耳其人,芬兰人,爱沙尼亚人,萨阿米人,等等,世界上很多的民族都是匈奴后裔,包括我在内.希望我的简单介绍能给你帮助.已经很简单了,对于一个散落在全世界各地,影响整个世界文明的古老民族的简单介绍.。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各少数民族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各少数民族发展线索一.知识归纳1.匈奴族(1)先秦时期:匈奴族是我国北部古代的游牧民族,住在蒙古高原一带,首领称单于。
经济生活以畜牧业为主。
在与中原交往过程中,匈奴人也从事农业生产。
公元前3世纪时,铁器的使用已经深入他们生产、生活和军事各个领域。
战国时期开始威胁中原政权,秦、赵、燕三国筑长城防御匈奴。
(2)秦汉时期: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西汉初期,匈奴不断南下进攻,西汉由于国力有限,与匈奴和亲(被动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展开军事反攻,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
后匈奴内部混战,其中呼韩邪单于一部归附汉朝,其它各部有的仍游牧于漠北,有的西迁。
西汉元帝时期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主动和亲),密切了汉匈关系,双方互市兴旺,文化往来增多,四十多年和睦相处。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
南匈奴向汉称臣,北匈奴退居漠北威胁中原及河西、西域。
东汉前期,窦固、窦宪出兵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他们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最后解除。
2.西域各族(秦汉时期)汉朝时期,我国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区,叫西域。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到过大宛、大月氏等国。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西域诸国纷纷派使者回访,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
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东汉初年无力顾及西域,西域各国重新被匈奴控制。
东汉明帝时期,班超经营西域,被任命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3.突厥族(1)南北朝时期:突厥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
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很快统一我国西北地区,中亚各国归附。
突厥和中原地区有贸易往来,称为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
(2)隋唐时期:隋朝初年,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
隋末中原动乱,动突厥强大起来,不断向南进扰。
唐朝贞观初期,唐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唐设都督府管辖东突厥故地(‚全其部落,顺其土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简史–匈奴
匈奴在秦汉时代是中原政权在北方最大的威胁。
战国之前,匈奴是散居在鄂尔多斯高原的游牧部落,战国时期骚扰中原北境的犬戎、楼烦、林胡等应该都较大的是匈奴部落(联盟)。
头曼(?-前209)是匈奴第一代单于,挛鞮(luāndī)氏,在战国末期河套地区建立起匈奴部落联盟,其辖地东与东胡、南与秦、西与月支为邻。
匈奴与中原最早的交锋,应该是战国末年赵国名将李牧的大破匈奴之战。
至秦,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攻占河南地(河套地区)、占据阳山(内蒙乌加尔河以北),设九原郡。
之后对秦、赵、燕长城加以增修,使之成为后世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冒顿(前234-前174)单于杀父自立,之后东灭东胡,西驱大月氏、威服楼兰乌孙诸国,北屈丁零等部族,匈奴日渐强盛,建立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达辽河、西逾葱岭(帕米尔高原)的庞大国家。
西汉初年,汉政权对匈奴以怀柔为主,直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才开始由守转攻,主动出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横空出世,直接把匈奴打服了,主力北迁漠北,自此不复前之强盛。
至公元前60年,匈奴内讧分裂成南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北匈奴郅支单于则西进击败大宛、乌孙,短暂复兴。
至东汉,北匈奴日渐式微,但对汉的侵扰始终时断时续,直到窦宪燕然勒功、耿夔出击金微山(阿尔泰山),匈奴的主体才被消灭殆尽。
余部西迁乌孙、再迁康居国,直至欧洲(有说法西迁的匈奴即后来横行欧陆几乎灭亡罗马帝国的匈人(Hunnis))。
还有小部分留居鄂尔浑河流域,后被鲜卑所并。
匈奴人最后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是十六国时期,北方诸胡建立的国家中,有一部分是匈奴人建立的。
所建政权:
1.匈奴汗国(约公元前三世纪末–公元二世纪末)
是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大型部落联盟奴隶制汗国。
汗国的最高统治者是单于。
单于世袭罔替,父终子及或兄终弟及。
匈奴国没有固定的首都,单于和王庭迁移不定,史书上称之为“行国”。
匈奴虽然有王庭、左贤王、右贤王这样的顶层权力机构,其下还有谷蠡王、将军、都尉等职位,但整体是军政一体而且以军事为主的体系,并不具备一个成熟国家还需要的政、经、文等完备的官僚体系和相应的法律制度。
2.前赵(又称汉赵,304-329)
西晋晚期由匈奴贵族刘渊(?-310,冒顿单于之后)建立。
汉末,曹操将南匈奴分为五部加以管辖。
刘渊世袭左部帅,后为北部都尉。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刘渊乘机召集五部及杂胡,自立反晋。
304年以复汉之名自立汉王,建国为“汉”。
308年,于左国成称帝,而后迁都平阳(今河南信阳县)。
310年,刘渊去世,太子刘和即位。
刘聪(?-318)弑兄篡位。
刘聪骁勇超人,文武兼备,他采用“胡汉分治”的政治体制。
但后期疏离朝政、纵情声色,妄杀忠臣、宠信权宦。
311年,刘聪遣石勒、刘曜(?-329)与宁平城之战歼灭晋军主力,第三次攻击洛阳,城破,俘晋怀帝,得传国六玺。
刘曜杀王公士民三万多人,是为“永嘉之乱”。
318年,刘聪遣刘曜攻陷晋都长安、俘杀晋愍帝,西晋灭亡。
同年,刘聪病故,太子刘粲(?-318)即位,而后发生“靳准叛乱”,权臣靳准(?-319)发动政变,杀刘粲、屠皇族、掘皇陵,自立汉天王,向东晋晋元帝称臣。
319年,刘曜平靳准之乱后即位,改国号“赵”,以匈奴单于为祖。
同年,石勒趁机脱离汉赵,自立为王,建立后赵。
自此,刘曜与石勒攻伐不断。
329年,刘曜兵败被俘杀,很快汉赵灭亡。
匈奴刘氏几被屠戮殆尽。
3.北凉(397-460)
397年,后凉武帝吕光派兵讨伐西秦失利,以败军之罪斩杀沮渠部落酋长沮渠罗仇兄弟,其侄沮渠蒙逊(368-433)继承酋长,率部造反,并推举建康(今甘肃高台)太守段业为首,段业自称建康公,建都骆驼城,399年改称凉王。
401年,沮渠蒙逊谋杀段业,自称凉州牧、张掖公。
410年,攻打南凉,占其都城,随后都至姑臧(今甘肃武威),改称河西王。
421年,灭西凉,占据整个凉州地区。
433年,蒙逊去世,其子沮渠牧犍(?-447)继位。
与北魏和亲,嫁其妹予拓跋焘,又娶拓跋焘妹武威公主为皇后,后因与其嫂李氏勾搭成奸、李氏毒杀武威公主未遂,激怒拓跋焘与439年围攻姑臧,沮渠牧犍出降。
沮渠牧犍的弟沮渠无讳西行至高昌重新建国。
444年沮渠无讳病故,其弟沮渠安周(?-460)继任。
441年,乘鄯善国内乱之机占领了鄯善,被南朝刘宋封为西域戎己校尉、凉州刺史、河西王。
460年,柔然攻破高昌,沮渠安周被杀,北凉遂亡。
4.胡夏(又称大夏,407-431)
铁弗部是汉末匈奴的一支,是匈奴人和乌桓人、鲜卑人的后裔,又称杂胡。
赫连氏本南匈奴单于后裔,内徙后改姓刘。
十六国时先依汉赵、代,后附前秦。
及苻坚灭代国,命其首领刘卫辰(?-391)督摄黄河以西。
前秦瓦解后,刘卫辰窃据朔方之地。
391年,北魏攻杀刘卫辰,其子赫连勃勃(381-425)奔后秦,为安远将军。
407年,赫连勃勃袭杀岳父、后秦高平公没弈干,并其部,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改姓赫连,因匈奴是夏后氏后裔,建立夏朝。
其后,胡夏不断侵扰后秦北境,前后俘获、坑杀数万后秦军。
赫连勃勃为政残暴,发胡夏10万众筑都城统万城(今称白城子,在今内蒙与陕西交界的无定河北岸流沙之中),刑杀工匠数千人。
418年,赫连勃勃乘东晋灭后秦之际,趁机打败晋军,攻占长安,积人头为京观,号曰髑髅台。
筑坛于灞上,即皇帝位,国势更强。
425年,赫连勃勃卒,子赫连昌(?-434)继位。
426年,北魏攻打大夏、攻取长安,427年取统万城,428年取安定城,俘获赫连昌。
赫连昌弟赫连定(?-432)在平凉称帝。
431年,赫连定灭西秦,又欲渡黄河击北凉,遭吐谷浑袭击,兵败被俘,被送于北魏,夏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