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后勤文化体系建设
基于国学视角下探讨高校后勤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基于国学视角下探讨高校后勤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摘要】高校后勤特色文化建设对于提升高校整体形象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国学视角能够为后勤文化建设提供独特的理念和指导。
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提升后勤管理的品质和文化内涵。
实施路径和具体措施是推动后勤特色文化建设的关键。
未来发展应注重创新和发扬传统文化,继续探索国学视角下的启示。
高校后勤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需要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
通过国学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力量,高校后勤特色文化建设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后勤特色文化建设、国学视角、内涵、影响、传统文化、融入后勤管理、实施路径、具体措施、未来发展方向、启示、重要性、总结。
1. 引言1.1 高校后勤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高校后勤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当今高校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后勤是高校运行的基础保障,其特色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可以凸显高校的独特魅力和品牌形象。
通过建设和弘扬高校后勤特色文化,可以增强高校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师生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
高校后勤特色文化建设也是一种价值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通过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中与后勤工作相关的精髓,可以为后勤工作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使之融入当代社会生活,展现出古为今用的智慧和美感。
高校后勤特色文化的建设还可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经验和借鉴。
高校后勤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乎高校自身的形象和发展,更体现了高校在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责任与担当。
只有重视并深入推进高校后勤特色文化建设,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后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和优质服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1.2 国学视角的介绍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各个流派的思想。
国学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致力于培养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
浅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

浅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摘要]: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高校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现状的探讨,提出提升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以确保高校后勤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高等教育体制逐渐注入企业化管理,积极适应市场文化影响的新意识新思想,是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向高层次发展的标志。
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后勤各级领导和员工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服务理念、团队精神等意识形态领域里积极塑造和培养其独特风格的文化。
成功的组织文化对集团的改革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是后勤发展的最持久的决定因素,是集团经营管理创新的基础,是组织无形的约束与支柱,是一种精神动力,因此大力加强后勤实体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促进集团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所谓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以高校后勤职工为主体,以三服务(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宗旨,在长期的管理、服务、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后勤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员工素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它是后勤观念形态的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复合体。
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是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而形成的特殊企业文化。
通常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又称精神层。
是指后勤服务企业的领导和职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等。
这一层次是后勤服务企业文化中的精髓。
是另外两个层次的基础和原因。
第二层次是后勤服务企业文化的制度层,是指后勤服务企业的职工在经营服务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动准则及制度规章。
第三层次是后勤服务企业文化的形象层,也是企业精神的载体,能折射出高校后勤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管理哲学等。
一、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1.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凝聚力。
浅谈高校后勤文化建设

浅谈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摘要: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是高校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化中出现的一种特有文化现象,它是一项系统工程。
只有加强后勤文化建设。
才能有效发挥高校后勤的育人功能,推动学校后期事业的科学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后勤文化的内涵及建设的目标、内容、方法,来探讨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思路。
关键词: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方法人本思想育人文化高校后勤目前正处在转型时期,社会化能否成功不仅在于管理体制的变革。
还在于能否对原有的组织文化进行变革、创新,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组织文化。
社会化的高校后勤,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但毕竟已具有了更多的企业属性,在后勤文化建设中国有企业的经验具有极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但是其具体过程一定要结合实际。
一、高校后勤文化的内涵高校后勤文化,是高校后勤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提炼形成的以后勤精神、经营理念为核心的、以最高目标为共同价值取向的组织管理哲学和行为规范体系。
社会化的高校后勤文化同其他企业文化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
高校后勤文化的本质内涵是以育人为本。
高校后勤的最高目标是服务育人,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二、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目标高校后勤文化建设作为后勤服务工作的指导系统,决定着后勤服务工作的发展速度与状态,实施后勤文化建设既是落实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具体体现,顺应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德育新体系建设的趋势和要求,也是促进后勤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后勤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以后勤职工为主体,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构建以工作部门为单位的职业化学习平台,通过营造后勤文化学习氛围,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技术操作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在做好校内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构建开拓校外市场的意识和运作机制,不断增强后勤的实力,促进后勤的改革、稳定和发展。
浅议高校后勤文化建设

・
l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
浅 议高校 后勤 文化建设
程 甫
( 江 苏建筑职业技 术学院, 江苏 徐州 2 2 1 1 1 6 )
摘 要: 随 着高校后勤社 会化 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 , 在 实现 高校后勤稳定持 续发发展过程 中, 加 强后 勤文化建设意义越 显重要 。以 下通过后勤文化建设 内涵界 定, 剖 析后 勤文化建设现状 , 提 炼后 勤文化建设意义 , 提 出加强后 勤文化建设 的举措 。 关键词 : 高校 ; 后勤文化 ; 建设 后勤工作与现金和物资打交道较多 , 经济往来频繁 , 后勤廉政文 1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 内涵 对于文化 的概念 , 在学术界有一共识 : 就是文化可 以分为物质文 化建设对于后勤管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规范化的后 勤廉政文 化建设 , 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 , 使权利运行在制度 中, 运行在监督下。 化、 精神文化和行为以及制度文化三类 。 科学规范的后勤廉政文化建设 , 可 以促进高校后勤 高校后勤文化 , 是在特定的校园文化环境 下 , 后勤员工在长期的 廉政教育长效化 , 管理 、 服务 、 经 营过程中逐渐形成 的思想观念 、 价值理念 、 行为规范和 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 规章制度的总和。高校后勤文化是伴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 , 4 . 2推进学习型后勤文化建设 , 增强后勤员工综合素质和工作能 。 与之相配套的后勤文化建设也应运而生。高校后勤文化秉承 “ 三服 力 。 务、 两育人 ” 的宗旨 , 实践 “ 以师生 为本” 的价值理念 , 提升服务质量和 后勤管理者和员工要积极 学习先进 管理 知识 和岗位专业技能 , 管理水平为主题 , 以“ 师生满意” 为工作 目 标。 高校后勤文化是一种既 塑造 良好 自身形象, 增强 自身综合素质。 通过专题会 、 讲座 、 岗位技能 能体现高校后勤 自身特点 , 又能促进高校后勤发展的特殊企业文化。 竞赛等形式 , 加强后勤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岗位技能 。通过校 高校后勤文化又受 到社会文化和校 园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是 以高校 报 、 广播 、 网络等媒体宣传后勤文化建设工作 , 让师生了解后勤。通过 后勤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 师生座谈会等形式 , 充分 了解师生对后勤管理服务 的需求 , 更好地为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是指对高校后勤价值观念 、 经营理念 、 服务意 师生做好后勤服务。 识、 道德操 守 、 行为规范等 的建设。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 4 - 3建章立制 , 推进后勤文化建设规范化 、 制度化 。 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主要专注于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 后勤文化建设 中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废 改 , 其出发点是以人为本 。 方面。 些阻碍后勤规 范运行 , 影响后勤内部和谐关系的制度一定要废 除, 2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现状 制定符合后勤运行实 际, 促进后勤和谐健康 的规章制度 , 并切实将这 后勤企业是从学校直属部 门逐渐演化而来且长期依附高校这个 些有益 于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制度 、 规定落实到位 。通过科学 、 规范 母体 。 跟社会其他企业相 比, 竞争意识和风 险意识不强。 目前很多高 的规章制度来指导后勤工作 , 规范员工行为, 繁荣后勤文化 。 校对后勤文化精神引领 作用认识不够深入和全面。对于后勤管理服 4 . 4外树形象 , 内强素质 , 加强后勤队伍建设 , 提高后 勤文化建设 务过程 中出现的新 问题和新情况预判性不 足,深入细致 的研究问题 创新能力 。 功夫不够 。加上后勤 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 年龄结构偏大 , 知识结构不 作为后勤领导干部一要讲原则、 讲 正气 、 作风正派 、 清正廉洁 ; 二 合理 , 文化建设基础薄弱 , 造成对后勤整体对文化建设思想认识不深 要 以身作则 、 关心下属 、 办事公道 、 平等待人 ; 三要管理知识 丰富 、 专 刻, 对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 营造后勤文化氛围不浓 , 开拓性 、 创造性开 业技能优异 , 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 四要有战 略头脑 、 创新的思 展文化建设更显不足。缺乏长远 的后勤文化建设规划。 维、 具有总揽全局和控制应变能力。作为后勤员工一要有扎实的专业 3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意义 知识和业务技能 ; 二要有吃苦耐劳 、 甘 于奉献 的精神 , 同时具有 良好 3 . 1后勤文化建设是后勤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 的执行力。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 、 业务技能强 、 知识 丰富的干部员工 优质后勤服务必有优质的后 勤管理 ,优质 的后勤管理必有优秀 队伍 , 加强后勤队伍建设 , 从而为提高后勤文化建设创新能力 奠定基 的后勤文化 。建设符合高校后勤实际 ,紧跟时代特点的高校后勤文 础 , 也为后勤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化, 对于提升后勤管理服务水平 , 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意义重大 , 影响 4 . 5增加资金投入 , 夯实后勤文化建设物质基础 。 深远。 后勤文化建设是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软实力 , 只有用先进的文 后勤服务是一种又投人 、 有产 出的生产性活动 , 加强后勤文化建 化理念 , 规范 的行为操守 , 明确 的工作 目标 , 饱满的工作热情来引领 设 同样需要加大资金投入。 增加资金投入有两种方式 , 一是加大后勤 后勤文化 , 从而充分调动后勤员工 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 发挥他们 自身 “ 造血” 功能 , 既要巩 固后 勤现有经营性资源 , 同时还有开拓新 的 的聪明才智 , 完成为师生提供优质后勤服务的硬指标。 资源。二是学校可 以加大对后勤保障型、服务型活动 的直接经济投 3 . 2后勤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 团结务实后勤管理团队的构建 。 人, 确保后勤服务稳定有序进行 。
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研究

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研究一、引言高校后勤文化是指高校后勤工作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它是高校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后勤文化能够为高校师生提供舒适、便利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对于高校的整体形象、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高校后勤文化建设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不到位、管理混乱等,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进行深入研究,以提升高校后勤服务水平和文化氛围。
二、高校后勤文化的现状分析1、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目前不少高校后勤服务存在着服务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有的食堂卫生条件差,有的宿舍设施老化,给师生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
这一现象在一些地方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和师生的生活质量。
2、管理体制不完善在一些高校中,后勤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导致了后勤服务的混乱。
食堂管理混乱,缺乏规范管理,一些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3、文化氛围薄弱一些高校后勤文化氛围薄弱,缺乏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
这种情况容易造成高校后勤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了后勤工作的质量。
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积极进行研究和改善。
三、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1、提升高校形象高校后勤文化是高校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高校的后勤服务水平和文化氛围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形象和声誉。
优质的后勤服务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进一步提升高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2、改善师生生活环境良好的后勤文化可以为师生提供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师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和工作状态。
这对于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营造和谐发展环境后勤文化不仅仅是服务和管理,更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承和培养。
良好的后勤文化可以帮助学校培育和谐、积极向上的发展环境,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对于高校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积极实施。
四、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1、政策法规建设相关部门应当完善高校后勤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明确职责分工和服务内容。
浅谈高校后勤文化体系建设

浅谈高校后勤文化体系建设第一篇:浅谈高校后勤文化体系建设浅谈高校后勤文化体系建设一、高校后勤文化体系建设总体目标积极倡导和培养高校后勤队伍的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诚实守信、以人为本、满意服务、改革创新”的核心价值理念,认真落实“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熟悉专业、责任心强、勤学善思、提高自我”的基本行为规范,严格遵守“举止文雅、言辞有度、细致热情”的服务人员行为规范,不断内化为理念,外化为实践,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后勤文化,促使高校后勤文化与后勤改革发展战略、后勤管理制度的有机结合,发挥后勤文化的导向、凝聚、规范、激励等功能,不断提高后勤队伍全员素质,培养卓越团队,全面增强文化软实力,为深化后勤改革、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二、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工作内容1、整合思想理念,初步建立后勤价值理念系统通过调研、座谈、咨询等形式,整理、归纳后勤工作各种思想动态和理念价值观,提炼出后勤工作的基本信念、共同愿景、工作作风、管理理念等精神文化,整合为后勤文化的价值理念。
明确后勤服务工作的使命和价值观,回答:“主张什么和提倡什么”的导向。
2、规范工作行为,初步建立后勤行为规范系统。
通过强化后勤星级服务、建立后勤服务体系和激励机制等举措,着力构建后勤保障体系、后勤服务评价体系和后勤服务文化体系,编制完善后勤服务工作手册,主要包括各项制度、职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质量标准及绩效考核办法等。
明确后勤工作质量目标,规范“怎样做和怎样做好”的行为。
3、提升服务形象,建立后勤服务形象意识、品牌意识。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熔炼执行力团队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等方式,开展“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美化环境、提升品味、完善设施”的形象工程,明确后勤服务工作的形象和信誉,树立形象意识、品牌意识,营造内外和谐环境。
三、高校后勤服务文化建设保障机制1、以后勤文化为指导的原则。
认真深入贯彻推行后勤文化,不断整合、创新和丰富后勤服务文化。
浅析加强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

浅析加强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徐拥政在高校中,后勤文化的建设是属于校园文化重点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在我国校园改革中,高校后勤文化一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呈现,高校后勤文化是以育人为主。
在加强建设高校后勤文化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体现出高校后勤文化的主要目标,加强高校后勤文化建设融合校园文化。
一、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理念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高校后勤文化已经延边成一种相当于企业文化性质,在作为社会文化中的一种,许多企业也存在高校后勤文化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后勤文化也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改进,它的存在给企业带来了竞争、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主要宗旨是育人和服务;在长久的经验实践中提炼出号召力的结晶是高校后勤文化的主要思想。
高校后倾文化评价标准的基本形式为:价值标准、服务理念、规章制度、和道德行为等,是对高校后勤文化总结的一种大致轮廓。
在高校中我们都是以育人为主,所以高校后勤文化的主体内涵思想还是以育人为主,也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符合,结合我国高校建设的几十年发展凝聚成主要的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高校后勤文化是主要服务于创新理念,建设完善的人际发展关系,树立良好的职工教学形象,很好的增加了后勤部门工作的亲和力,更加满足社会发展对职工精神文化建设理念。
在加强高校后勤文化建设中,后勤文化一直作为后勤服务工作做的一种指导思想,加强了后勤文化的发展和后勤文化工作效率。
同时也提高了后勤文化对育人服务质量的提升,对今后高校后勤工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以服务育人工作目标为主体的后勤文化中,在通过学习理念,完善以单位为主体的学习工作平台,通过后勤文化的建设来制造学习气氛,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来不断的提高后勤职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及工作道德思想,来促进后勤职工人员的服务意识与工作技巧运用,规划构建后勤文化思想水平使后勤工作效率和工作发展道路得到科学化、标准化的发展。
浅谈学校后勤服务体系建设

浅谈学校后勤服务体系建设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和学校实现服务育人的重要途径。
不断深化学校后勤改革,积极探索学校后勤服务经营管理模式,完善后勤服务体系,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今年以来,我县大力推进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共落实后勤建设项目22个,利用社会资金2300多万元,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总体来看,我县学校后勤服务仍运行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
为实现学校后勤服务有所创新和突破,本人作了一些粗浅思考。
现浅谈如下。
一、明确学校后勤服务体系的重点环节学校后勤服务体系包括:强化一个中心,加强两个建设,达到一流服务,创建一个体系。
1、强化一个中心。
以管理为中心,狠抓学校后勤服务的常规管理,通过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使学校后勤服务安全、平稳、高效运行,形成后勤产业良性循环发展的局面。
2、加强两个建设。
一是学校后勤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大投入,使高完中(职中)一级学校率先新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学生宿舍(公寓)、食堂,实现学校宿舍(公寓)、食堂的标准化,其余学校后勤服务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改善;校园绿化达到宜绿化面积全部绿化美化;校校拥有经营场地固定、具有较高物品配送水平和管理规范的小卖部。
做到学生宿舍(公寓)、食堂、园林绿化、小卖部等后勤基础设施建设与学校整体规划配套。
二是学校后勤服务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通过从业人员法规及专业知识培训和严格的从业准入制度的实施,使学校后勤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和技能大幅度提高,实现从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3、达到一流服务:要牢固树立为师生、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通过引进竞争机制和学校后勤改革,使后勤产业服务水平达到社会服务企业的优质服务标准,为学校师生和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优质、周到、一流的服务。
4、创建一个体系。
通过后勤服务基础设施、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服务的优质化,逐步建立学校后勤服务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管理先进、服务一流的后勤保障体系。
对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思考【摘要】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建立服务意识、加强后勤人员培训、营造和谐工作氛围、倡导绿色环保理念以及加强内外部沟通等方面对高校后勤文化建设进行思考和分析。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推动高校后勤文化的健康发展,促进后勤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本文也展望了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呼吁加强后勤文化建设,为高校的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通过完善后勤文化建设,高校可以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增强学校形象,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助力高校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关键词】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服务意识、后勤人员培训、和谐工作氛围、绿色环保理念、沟通、高效管理机制、发展展望。
1. 引言1.1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
一个良好的后勤文化可以提升师生的生活质量,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学校的发展和稳定。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可以提升师生的生活质量。
后勤工作包括食宿、卫生、保洁等方面,这些工作直接影响师生的生活质量。
通过建设良好的后勤文化,可以提供舒适、安全、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师生能够专心学业,提高学习效率。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可以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一个有温暖、和谐、有序的后勤环境会让师生感到学校是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从而增强他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师生的团结和凝聚力。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是推动学校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一个良好的后勤文化可以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声誉,吸引更多优秀的师生加入学校,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壮大。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高校应该重视并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1.2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高校后勤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关注。
当前的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些高校后勤服务仍然存在服务意识不强的现象,很多后勤人员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导致服务质量不稳定,影响了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效果。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若干方面论述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若干方面论述伴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高校后勤的运行体制和机制大部分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高校后勤大多数转变机制,模拟企业化运行模式,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多数高校后勤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变为独立法人从高校分离出来。
因此,高校后勤出现了独具特色的企业与行政部门的双重属性,所以认真研究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对深入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内涵企业文化客观地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而且总是随着企业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经营行为、经营形象、价值观念、社会责任等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
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
具体到高校后勤企业来讲,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可以概括为: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在“三服务、两育人”宗旨的指导下,高校后勤员工通过服务育人的实践和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它包括后勤员工所认可和遵循的规章制度、管理方式、道德标准、行为规范、价值标准、基本信念以及后勤形象等等。
2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意义2.1 有利于高校后勤企业的管理根据职工的个性进行恰当的搭配,可以组成高效率的生产搭档,并以微妙的方式把公司的信念输给工人,使企业形成一个整体,造就有人情味的亲密关系,以执行严明的纪律。
企业文化建设注重“人”的存在,充分地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关心他们,引导他们,使他们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在此基础上确定完善的企业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逐步形成企业的管理条例、规章制度,以此来协调和控制员工,实现企业的最高目标。
2.2 有利于高校后勤员工的培养企业文化注重人的素质提高和潜能的挖掘,确立“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的价值观念,以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为出发点,充分肯定并发挥每个员工的个人价值和智慧,为员工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使员工转变观念,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唤起和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浅谈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浅谈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作者:韩锐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0年第8期韩锐后勤文化建设是高校后勤工作发展的基础,也是高校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高校后勤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明确校园文化教育特色,而且有利于践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因此,面对当下高校后勤文化建设中服务意识较为薄弱、后勤管理不完善及后勤文化建设较为单一等问题,高校可从提升后勤人员素质、构建完善的后勤管理体系及创新后勤文化形式等角度分析,深入探索高校后勤文化建设路径,以期打造一流高校后勤。
一、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高等教育模式也在随之进行调整,高校后勤文化已扩大到企业文化性质层面,成为我国高校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联系带。
高校后勤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旨在育人和服务两方面,“育人”即为引导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服务”即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后勤管理制度,确保高校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者共同作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如此不仅有助于明确高校文化教育导向,贯彻国家文化方针,同时还有助于建设“双一流”高校,提升高校教育竞争力。
(一)有利于践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高校后勤工作一直依附于高校这一母体之中,具有独特的教育属性,有利于践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一方面,高校后勤文化建设过程是自上而下输送价值观的过程,后勤管理层以管理者的身份将后勤文化普及到每一位员工的工作中,将文化融合成后勤工作的一部分,这便意味着后勤文化在凝练过程中所传达的不仅是高校管理层的态度,从深层次分析更是国家文化战略要求。
另一方面,国家宏观政策的实施也在影响着高校后勤文化建设与发展,比如后勤实体的运行机制、人事调整及分配制度等同样在发生显著变化,使得后勤文化内涵得以不断充实与丰富。
(二)有利于明确文化教育导向高校后勤文化是伴随高校后勤工作长久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是高校后勤管理和后勤服务向高水平、高层次发展的重要精神体现。
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研究

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研究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是指在高校后勤管理体系中,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培育、建设和推广后勤文化,以提升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全体师生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要建立和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高校后勤部门要强调尊重、关心和照顾全体师生员工的需求,在服务中体现人性化的关怀。
要以培养学生为中心,推动学生对后勤服务的参与和反馈,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要鼓励员工发挥自身特长,发现和培养优秀的后勤服务人员,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还应注重价值观的引领。
高校后勤部门要明确自身的使命和价值,坚持为师生服务、保障正常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顶层设计,营造和谐、安全、有序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要强调诚信和责任意识,注重规范和纪律,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要强调团队合作和协调沟通,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高校整体发展。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还要注重创新和改进。
高校后勤部门要积极引进和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工作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要加强对国内外先进的后勤管理经验和理念的学习和借鉴,开展实践探索和改进创新。
要积极推动设施设备的更新和提升,提高服务的专业水平和效果。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还要注重培养专业化人才。
高校后勤部门要加强对后勤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技能。
要开展职业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通过建立和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引领价值观的培育,推动创新和改进,培养专业化人才,可以不断提升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高校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

现代 教育 与管理
郭扬 浅 谈 高 校 后 勤 企 业 文 化 建 设
浅 谈 高 校 后 勤 企 业 文 化 建 设
郭 扬
( 大连 海事 大学 后勤 集 团) 摘 要 本 文 通过 探讨 高校后 勤企 业 文化 的 内涵 ,以及对 它 重要 性 的讨 论 ,提 出 了要使 后 勤 更好 地服 务于 高 校, 必须 建设 好 高校后 勤企 业 文化 , 并对 怎样 建 设 高校 后 勤企 业 文化 的建 设提 出 了一些 想 法与 建议 。 关键词 高校后勤 企业 文化
一
旨, 以高校 后勤 工 作人 员为 主体 , 以企业文 化为 载体 , 在长 期 的 服务 工作 中形 成的 管理 理念 , 行 为准 则 , 道 德标 准的 总和 , 是高 校后勤 的核心价值观 。 2 . 建设高校 后勤企业 文化的意义 建设 高校 后勤 企业文 化是在 改革 开放这 个人环 境之 下的必 然 趋势 , 是商 品经济 的体现 形 式 , 它 有 以下 点 重要意 义 : 首先, 建 设高 校后 勤企 业文 化, 有助 于加 强后 勤员 工 的凝聚力 ; 其 次, 建设高 校后 勤企 业文 化, 有助 于 引导后 勤 员工形 成共 同 的价 值 观念;第三 , 建设高校后 勤企业 文化 ,有助 于后勤工作 的顺利组 织与进行 , 提高 服务质 量; 第 四, 建 设高校 后勤企 业文化 , 有助于 更好 地培养 员 工 , 提 高 员工 的素 质 , 有一 个明确 的方 向: 一 旦一 个 良好 的后勤 企业文 化形成 ,这对 后勤工 作 的帮助无疑 是 巨大 的, 仿佛 一只无 形 的手 , 在指 挥 着后 勤工 作 , 并I . 它 的影 u 向 力将 持续地进 行下去 , 影响一代代 的员工 。
探析高校后勤建设的着力点:后勤文化建设——以复旦大学后勤文化建设为例

建设 中着力于构建核心价值观念 ,以增强 职工凝聚 力 ,提升职工 的综合素质为 主线 ,提 炼出符合学校 文化 的后勤文化精神理念要 素 ,提出以人为本的和 谐价值理念 ,积极探索后勤 文化 建设 的新载体 、新
勤 ,一流 的后勤文化 。在理论层 面 ,高校推进后勤
社会 化改革后 ,应该始终坚持为教学科研 工作和广 大师生服务的正确方 向,为 高校教育 、管理和广大
师生员工生活学习正常进行提供物质保 障 ,维持高 校的稳定 ,体现了服务育人 的特性 ,促进 了教育资 源的优化 配置 ,推动学校各项 中心工作 的开展。在 实践层面 ,后 勤管 理面临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竞 争和 发展 带来 的巨大压 力。 由于它在高校 中所处 的特殊 地位 ,加 之 ,运作模 式的企业化 ,各种矛盾 相对集 中 ,有 时甚至还 比较尖 锐 ,后勤文化建设 的紧迫性
9 7
高校后 勤研 究
围的营造 ,消解各类 管理服务主体的矛盾 ,激发职 工的创新 思维和主人翁责任意识 ,从容面对严酷 的 社会市场竞 争 ,增 强后 勤职工的凝聚力 、向心力 和
提高管理服务 的能力和水平 。
2 1 年 第 2期 01
( 三)培养后 勤干部队伍 ,发挥激励作用 。 历史原 因,复旦 的后 勤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主 要 由学 历低 的工 人组 成 ,还 有不 少 家建 设 的基 本 理 论
作 ,奋 发 向上 。第三 、凝聚功 能。通过后 勤文化 , 将不同类别的后勤职工凝聚在核 心的文化价值理念 之下 ,获得他们对 于后 勤建设 的认 同和情感 纽带 , 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推动后勤建设 的发 展。第 四 、纽 带功能 ,后勤管理不仅仅需要产权 明晰的纽带 ,物 质利益 ,同时需要形成文化和精神 的纽带 ,联 接不 同个体 ,后勤文化 承担 和扮 演着这 种角色 。第五 、 辐射功能。后勤文化的辐射功能 ,应该体现在 后勤 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辐射功能 ,后勤文化作 为 校 园文化 的重要组成 部分 ,后勤文化建设 的状况会 对 校园文化建设起 到良好 的辐射作用 。 后勤文化建设 的客体即后勤职工 ,如何调动后 勤 职工 的 主体积 极性是 文 化建设 的根 本 要义 。 因 此 ,后勤文化 建设 的核 心是坚 持以后勤 职工为本 , 推 动知识 能力 素质 全 面发展 ,营造 和谐 的文 化氛 围。价值观念是物质文化 和精 神文化的统一 ,是文
浅谈高校后勤实体文化力建设——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

第四 、 必须要党政工团齐抓 , 形成合 力, 优势互补 , 才有效果。党 : 室。了解到这一需求, 20 年成立了总公司阅览室 , 在 07 开通网络 , 目前 起组织保 障、 思想保障 ; : 政 制度保 障、 费保障 ; 团 : 经 工 队伍保障 、 行 藏书达到 3 0 余册 。当年 , 执 00 阅览 室还被 浙江省 和杭 州市总 工会列 为 力保障。 “ 职工书屋 重点建设。第二 , 是总公司要引导员工什 么, 就做什么。我 结合实际我们这几年的做法可以归纳为 15 3 7 文化力建设工程 : 们的 目标就是要引 导员工做知 识型员工 。如 开展 “ 五个一 读书 活动
自然的也就是我们后勤实体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之 一。 培训J学习的主阵地 , 、 全年 开设各层次 的培训I 。如通识培 训J户外拓展 、 树立 “ 三个满意 , 把三个满意作为我们的核心文化价值观。 三个 和各类 专业技能培训 等。据不完全统计, 2 0 年下半年到 2 0 年 7 l 仅 07 08 满意 ” 就是 满意在后勤 , 奉献在后勤 , 创业在后 勤 。满意在后 勤包含 月 , 共开展各类培训 0 f00余人次 , 3 达到平均 每名员工 3次。在 职业道 着三层意思 : 第一层意思 : 自己对自己满意 , 即满意自己的岗位、 满意自 德方面 , 开展“ 拾金不昧之星 评选。举行两年一次 的思 政和管理论文 己的工作、 自己的收入和自己的工作 氛围等 , 这是最基 本的 ; 第二层 意 征 集 与 研 讨 等 活动 。 思: 自己对所在部门和所在单位( 公司或集团) 的满意 , 这是个体对于组
文化 力建 设 工程 , 即确 立 一 个 目标 和 重 点 , 立 “ 个 满 意 ” 做 到 “ 个 关心 ” “ 个 到 家 ” 是 文 化 力 建设 的 主要 内容 、 径 和 方 法 。 树 三 , 五 ,七 , 途
试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

试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在研究高校后勤企业文化之前,应当对高校后勤企业文化有一个客观的了解。
一方面,高校后勤作为高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所以对学生的工作既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又要通过与学生在吃、住、行、用等方面的沟通,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情感交流,为学生搭建起管理、服务、育人三方面相融合的后勤保障体系,承担起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行为育人、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的职责。
另一方面,高校后勤在准企业模式的运行状态下,既具有一般意义企业文化的内涵,同时又吸收了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中总结与归纳出的具有鲜明个性的高校后勤企业文化。
一、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内涵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学校、企业的目标和任务,考虑文化模式,高校后勤企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始终坚持发展先进文化不动摇,必须始终坚持用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促进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
1.高校后勤企业精神文化。
它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独特的、鲜明的经营思想和1/ 7个性风格,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高校后勤企业体现的是绿叶精神、甘做嫁衣精神、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少说多做的敬业务实精神、团结互助协调发展的合作精神、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
它是高校后勤企业在服务育人实践和服务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的共识,通过这种精神文化,引导价值取向,确立行业规范,塑造职业形象,加深文化涵养,增强员工凝聚力。
2.高校后勤企业制度文化。
后勤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它把后勤企业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
它一般包括企业法规、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
合理的制度必然会促进正确的企业经营观念和员工价值观念的形成;而正确的经营观念和价值观念又会促进制度的正确贯彻,使职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研究

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研究随着高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
高校后勤文化是指通过创造愉悦的工作环境和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后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文化氛围。
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与学校的文化建设密不可分,是保障和提高校园文化品位的重要保障之一。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能够直接影响到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生活质量,同时也会对学生和教职工的校园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应该着眼于后勤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创造人性化、温馨、和谐、尊重、和睦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氛围。
建设高校后勤文化不仅需要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和有力量的支持,更需要有全校上下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建立完善的后勤服务机制是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高校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涉及到学生、教职工的生活方方面面,因此需要从食堂、宿舍管理、医疗保健等方面制定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同时,需要建立后勤服务质量考核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建设良好的员工文化氛围,为后勤工作人员提供成长和发展空间是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高校后勤工作人员不仅要承担日常保障工作,在为校园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需要获得自身的成长与提升。
因此,高校后勤文化建设需要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为工作人员提供晋升机会和晋升体系。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也需要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
建设文化氛围是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重要步骤之一。
可以通过建立健康向上、乐观向上、勤奋向上、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来塑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通过精心设计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文化旅游等活动,为员工提供文化上的丰富体验,通过不断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来推进高校后勤文化建设。
总之,高校后勤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的组织安排和积极的推动。
建设高校后勤文化需要有全局的视野和长远的思考,需要敬重员工的人格尊严,关注员工的生命与价值,注重员工的动力和激励,通过文化引领和服务支撑,形成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理念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研究

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研究1. 引言1.1 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研究在当今社会,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文化不仅仅是服务管理机构,更是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管理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
如何打造具有高校特色的后勤文化,促进全校师生的发展和进步,已成为当前高校管理工作的紧迫任务之一。
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构建更加健康、积极、高效的高校后勤文化,实现高校后勤服务的创新发展。
通过深入分析高校后勤文化的重要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估,探讨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意义和未来展望,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研究,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为高校的整体发展和提升质量贡献力量。
中关于的内容至此结束。
2. 正文2.1 高校后勤文化的重要性高校后勤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其在高校的日常运行和学生学习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高校后勤文化的良好建设可以提高高校的整体形象和声誉,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前来就读和工作。
后勤文化的良好建设可以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率,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高校后勤文化的健全建设可以促进高校内部的沟通和合作,促进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提高整体效益和凝聚力。
高校后勤文化还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高校的传统和精神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后勤文化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高校各方共同努力,积极推动后勤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2 高校后勤文化的现状分析高校后勤文化在当前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发展,后勤工作的压力也在增加,包括住宿、饮食、交通、环境等方面的服务需求逐渐增加,后勤管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谈后勤文化建设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担负着艰巨的任务:而高校后勤作为高校正常运转的坚强后盾,教职工和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校后勤应当具有优秀的后勤文化,才能更好地保障后勤员工以昂扬的斗志完成工作,才能为教职工和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为更好地实现以上目的,本文拟通过多种途径探讨,建立后勤文化建立的模型。
一、高校后勤文化的涵一般来说,高校后勤文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1.后勤物质文化是由后勤提供的有形和无形产品、效劳设施构成的以物质为根底的表像文化,是后勤精神文化的表达和结晶,主要由后勤环境和后勤产品构成。
后勤环境包括后勤效劳环境和校园环境,通过优化后勤环境,既可以为后勤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又能形成一种物质文化气氛,以到达影响和教育学生的目的。
后勤产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有形产品如通过后勤实体制造饭菜、水、电等,从包装、外形、颜色等都代表后勤的文化品位; 无形产品即效劳,它的质量、水平、效率等也是后勤文化水平上下的标志。
2.后勤制度文化是后勤员工在生产、运营、效劳中产生的制度文化,是一种中层文化,如目标、方案、管理制度等,通过文字表达着文化品位与风格。
作为后勤文化的核心,后勤精神文化是后勤员工在长期的管理效劳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3.高校后勤精神文化涵是以“三效劳,两育人〞为根本核心,要求在工作中做到“任劳任怨、乐于奉献、勇于实践、开拓创新〞,自觉做到管理育人、效劳育人,引导广阔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刻苦学习,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准,从而将后勤精神文化融入到整个校园文化建立中。
二、高校后勤文化建立的现状长期以来,后勤实体是从学校的直属部门逐渐演变而来的特殊企业,始终以自己的观念生产经营并提供效劳,难以形成良好的后勤文化,和其他优势企业相比显得功力缺乏,缺乏竞争和风险意识。
目前,在高校后勤文化建立过程中,很多高校对后勤文化中精神因素的作用认识得不够全面、深入,对管理和效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预见性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后勤队伍建立在削弱,资源投入在减少,配套的市场机制不完善,整体综合素质不高,效劳质量不高,效劳意识不强,职工的全局观念欠缺,职工的知识构造不合理,竞争意识有待提高。
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研究

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研究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后勤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和管理,对于提高学校的文化氛围、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创新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进行研究。
高校后勤部门是学校的后勤服务保障中心,为学校师生提供各种基础设施和服务支持。
后勤部门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提供物资和服务,更是一个将学校的发展需求和学生的需求进行有效对接的过程。
后勤文化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模式,更是一种理念和价值观的传递。
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应该注重人文关怀。
高校后勤部门是为师生提供服务的,因此要关心师生的需求,尊重师生的权益,提供优质的服务。
后勤部门应该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还要注重对师生的关怀和服务,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和解决师生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人文关怀,可以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应该注重创新思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高校后勤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
后勤部门应该注重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
还要鼓励员工提出创新的想法和建议,鼓励员工参与到学校的发展和管理中来。
通过创新思维,可以促进高校后勤工作的不断提高和完善,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应该注重团队合作。
后勤工作需要各个岗位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协调配合,需要形成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和团队精神。
后勤部门应该注重建立高效的团队机制,加强岗位间的沟通和协作,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难题。
还要注重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通过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高校后勤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只有注重人文关怀、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才能建设出一支素质高、服务好的后勤团队,为高校的发展和师生的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校后勤文化体系建设
一、高校后勤文化体系建设总体目标
积极倡导和培养高校后勤队伍的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诚实守信、以人为本、满意服务、改革创新”的核心价值理念,认真落实“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熟悉专业、责任心强、勤学善思、提高自我”的基本行为规范,严格遵守“举止文雅、言辞有度、细致热情”的服务人员行为规范,不断内化为理念,外化为实践,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后勤文化,促使高校后勤文化与后勤改革发展战略、后勤管理制度的有机结合,发挥后勤文化的导向、凝聚、规范、激励等功能,不断提高后勤队伍全员素质,培养卓越团队,全面增强文化软实力,为深化后勤改革、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二、高校后勤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工作内容
1、整合思想理念,初步建立后勤价值理念系统
通过调研、座谈、咨询等形式,整理、归纳后勤工作各种思想动态和理念价值观,提炼出后勤工作的基本信念、共同愿景、工作作风、管理理念等精神文化,整合为后勤文化的价值理念。
明确后勤服务工作的使命和价值观,回答:“主张什么和提倡什么”的导向。
2、规范工作行为,初步建立后勤行为规范系统。
通过强化后勤星级服务、建立后勤服务体系和激励机制等举措,着力构建后勤保障体系、后勤服务评价体系和后勤服务文化体系,编制完善后勤服务工作手册,主要包括各项制度、职业道德规范、行为
准则、质量标准及绩效考核办法等。
明确后勤工作质量目标,规范“怎样做和怎样做好”的行为。
3、提升服务形象,建立后勤服务形象意识、品牌意识。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熔炼执行力团队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等方式,开展“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美化环境、提升品味、完善设施”的形象工程,明确后勤服务工作的形象和信誉,树立形象意识、品牌意识,营造内外和谐环境。
三、高校后勤服务文化建设保障机制
1、以后勤文化为指导的原则。
认真深入贯彻推行后勤文化,不断整合、创新和丰富后勤服务文化。
2、以后勤中心工作为基础的原则。
认真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切实履行年度工作目标,深化后勤改革,推进管理型后勤、保障型后勤、节约型后勤、创新型后勤建设。
3、以管理、服务、保障职能为核心的原则。
以星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节约型后勤和四个文明建设等为契机,不断强化管理、服务、保障职能,培育后勤文化。
4、以精神、行为和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原则。
从精神、行为和形象三个层面把握后勤服务文化建设,营造后勤服务文化是精神氛围、环境氛围和制度氛围,规范后勤服务文化。
四、高校后勤服务文化建设主要措施
1、继续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内在行为。
制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单位是否规范管理
的重要标志。
要全面加强制度建设,在规章制度中体现企业文化理念,达到制度和文化的一致,推动后勤文化的科学化、规范化,不断完善后勤工作制度保障体系。
系统整合后勤服务工作理念,初步建立后勤价值理念系统、行为规范系统和形象识别系统,搭建后勤服务文化框架,编制完善后勤服务工作手册、操作规程,组织职工学习了解,明确自己的职责、工作范围和操作流程。
2、开展建立“优秀党员示范岗位”,树立“优秀职工标兵”等主题教育活动和“廉政建设”。
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以及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为全面落实各方面的工作任务提供政治保障。
3、构建校园生活文化特色
坚持环境育人的宗旨,努力营造一个舒适、文明、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积极构建具有后勤特色的公寓文化、饮食文化、环境文化等校园生活文化。
公寓文化:公寓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为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氛围,把学生宿舍建设成为大学生的温馨之家。
首先应对学生采用人性化管理,对学生要有爱心,服务讲诚信,把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做到每个寝室,关爱每个学生。
其次尽量美化宿舍环境,使其舒适、优雅、整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文化魅力。
三是开展楼道文化建设,体现现代大学公寓文化氛围。
四是与学生共同开展文明宿舍建设。
饮食文化:高校饮食服务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和谐和稳定、关系到
学生的切身利益和身心健康。
应创建“以人为本”的饮食文化,在食堂张贴温馨标语,设立饮食知识专栏向学生宣传介绍有关饮食知识,营造浓郁的饮食文化氛围;对职工加强业务、文化知识培训,开展烹饪练兵比武和菜品创新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色、香、味俱佳的饮食,使学生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感受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服务做到规范、细致、热情,语言文明。
构建优美校园环境文化:校园是师生员工生活和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校园自然环境往往体现着学校历史文化的沉积,因此对学校自然环境的保护和规划是校园环境工作的重中之重,绿化保洁员工在确保环境卫生整洁的同时,要认真管护好学校的一草一木,定期进行树木防虫、绿篱草坪修剪、花卉养护的同时,还应做到与时俱进使校园环境体现时代气息。
4、有效借助各种途径,加强后勤文化建设宣传
充分利用学报、《后勤通讯》、网络、宣传栏等媒介,深入报道后勤文化建设进展新情况、新成果;对后勤文化所倡导的各种理念与后勤具体工作相结合的典型事例、先进人物和人们关心的话题等进行及时的宣传、引导,使其成为一个全面系统宣传后勤文化的窗口,展示后勤服务人员精神风貌。
5、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加强团队建设
重点进行团队执行力培养,引导职工成为团队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加强团队自我管理和有效沟通,着重培养“三种态度”(即:
认真主动的学习态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八种意识”(即:服务意识、风险意识、危机意识、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诚信意识),增强职工队伍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打造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6、开展“常读书、读好书”倡议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常读书、读好书”倡议活动,激发职工读书热情,通过读书拓宽职工学习阅读视野。
认真组织职工读两本好书,使职工在读书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文化修养和知识底蕴,提升职工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7、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文化生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认真落实学校有关文化建设决定和要求,开展文明办公活动。
以积极响应文明单位、先进单位和学习先进模范为契机,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在职工中树立文明单位、先进单位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认真总结工作成果和先进经验,通过总结不断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