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a01cc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b.png)
教案: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2.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3.了解环保行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4.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和意识。
二、教学内容:《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山东科学技术版;2.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实物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通过观看图片,学生描述图片中的环境污染情况,引发学生思考;(2)教师简要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学习:(1)学习《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第一单元,了解环保意识的培养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学习《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第二单元,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影响;(3)学习《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第三单元,了解环保行动的具体内容和方法;(4)学习《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第四单元,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和意识。
3.展示与讨论:(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环境问题和环保行动的成果,引起学生的讨论和思考;(2)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有关环保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实践与体验:(1)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清理校园垃圾等;(2)带领学生参观环保设施,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
5.反思与总结:(1)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主题班会,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体会;(2)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本次环境教育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如在校园或社区里张贴环保宣传海报;2.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如清理城市垃圾等;3.鼓励学生制作环保实用工具,如环保购物袋、环保文具盒等。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程度;2.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3.学生之间的互评与自评。
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和意识。
同时,注重情感体验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3ea83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d.png)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一、第一章:了解我们的地球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结构、自然资源等。
b. 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内容:a. 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等。
b. 地球的自然资源:水、土地、空气、植物、动物等。
3. 教学活动:a. 图片展示:展示地球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外观。
b. 故事分享:分享一个关于地球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地球的重要性。
c.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地球,鼓励他们提出具体的建议。
二、第二章:环境污染及其危害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定义、种类和危害。
b.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 教学内容:a. 环境污染的定义:环境污染的概念和特点。
b. 环境污染的种类: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c. 环境污染的危害:对人类、动植物和地球的影响。
3. 教学活动:a. 视频播放:播放一个关于环境污染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的情况。
b.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环境污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具体危害。
c.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减少环境污染,提出解决方案。
三、第三章:环保行动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定义和意义。
b.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提高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a. 环保行动的定义:环保行动的概念和特点。
b. 环保行动的意义:环保行动对环境和人类的重要性。
c. 环保行动的例子:国内外成功的环保行动案例。
3. 教学活动:a. 图片展示:展示一些环保行动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具体内容。
b. 故事分享:分享一些环保行动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意义。
c.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参与环保行动,提出具体的建议。
四、第四章:绿色生活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绿色生活的定义和意义。
b. 培养学生实践绿色生活,提高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a. 绿色生活的定义:绿色生活的概念和特点。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环境保护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环境保护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65afff5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f.png)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环境保护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环境保护意识教育本单元主要教授学生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意识,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和责任意识。
课程目标- 了解环境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
- 研究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 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引导学生认识污染和破坏的影响,强调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 给予学生环保案例和实际问题,让他们思考环境保护对自己和社会的意义。
2. 节约用水和垃圾分类- 介绍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如洗手、洗菜等日常生活中的用水问题。
- 引导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种类和方法,培养他们正确处理垃圾的能力。
3. 环保行动计划- 学生团队合作,制定一个小环保行动计划,如组织垃圾清理、植树造林等活动。
- 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环保行动。
教学方法- 多媒体展示: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形象地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团队合作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在环保行动中的合作能力。
-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环保对社会和自己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第二单元:环保惯养成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惯,从细微处改变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去。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惯,如节约用电、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等。
- 引导学生养成关注和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 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内容1. 节约用电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向学生介绍节约用电的重要性,并给予实际的使用电能力培养。
- 引导学生认识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并提供替代方案,如环保购物袋等。
2. 关注和保护动植物- 告诉学生动植物对环境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尊重和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 组织非正式的户外课堂,让学生亲自接触和了解动植物的生态环境。
3. 环保行动的方式和方法- 向学生介绍环保组织和活动,如参观环保展览、参与环保志愿者等。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1d00f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f.png)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第一章:认识环境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分类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初步意识1.2 教学内容环境的定义与分类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讲解环境的定义与分类分享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小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1.4 作业与评价完成相关填空题和选择题第二章:水资源保护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习惯2.2 教学内容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节约用水的方法与重要性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水资源的利用与浪费讲解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分享节约用水的方法与重要性小组活动:设计一个节水宣传海报2.4 作业与评价完成相关填空题和选择题设计一个节水宣传海报第三章:空气质量与污染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的指标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关注空气质量的意识3.2 教学内容空气质量的指标和影响因素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空气污染的现象讲解空气质量的指标和影响因素分享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小组讨论:如何改善空气质量3.4 作业与评价完成相关填空题和选择题第四章:生物多样性与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的意识4.2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与保护措施4.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分享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与保护措施小组活动:设计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海报4.4 作业与评价完成相关填空题和选择题设计一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海报第五章:生活中的环保行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动培养学生养成环保习惯5.2 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动环保习惯的养成方法5.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环保行动的重要性讲解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动分享环保习惯的养成方法小组活动:设计一个环保行动计划5.4 作业与评价完成相关填空题和选择题设计一个环保行动计划第六章:环保法律法规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的意识6.2 教学内容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环保法律法规的作用和意义6.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环保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讲解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分享环保法律法规的作用和意义小组讨论:如何遵守环保法律法规6.4 作业与评价完成相关填空题和选择题第七章:环保科技与创新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科技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环保科技的意识7.2 教学内容环保科技的原理和应用环保创新的案例和启示7.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环保科技的应用讲解环保科技的原理和应用分享环保创新的案例和启示小组活动:设计一个环保科技小项目7.4 作业与评价完成相关填空题和选择题设计一个环保科技小项目第八章: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意识8.2 教学内容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引入话题:讨论环境伦理的重要性讲解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分享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小组讨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8.4 作业与评价完成相关填空题和选择题第九章:环境教育实践活动9.1 教学目标让学生参与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的能力9.2 教学内容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类型和意义组织与环境教育实践活动9.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讲解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的类型和意义组织学生参与一项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小组分享: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9.4 作业与评价完成相关填空题和选择题第十章:总结与展望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巩固环保知识培养学生持续关注环保、为美好环境努力的意识10.2 教学内容回顾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展望未来环保事业的挑战与机遇10.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环保知识的应用回顾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分享未来环保事业的挑战与机遇小组活动:制定个人环保行动计划10.4 作业与评价完成相关填空题和选择题制定个人环保行动计划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影响解析:环境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它们对人类和地球的潜在影响是教学中的重点。
五年级环境保护教案
![五年级环境保护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f06cd83169a4517623a3a6.png)
篇一:《五年级环保教案》1.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2.关心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能为保护环境献计献策。
3.放眼世界,了解世界环境面临的难题,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
难点:了解世界环境面临的难题,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教学内容:课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提示”:开门见山地揭示了人类在尽情享受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无止境地掠夺大自然中的有限资源的现实。
“关键词”——“有限的资源”揭示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急剧增长的人口1.“统计表”:通过战士世界人口增长统计表和四幅相关图片,使学生十分直观地体会到人口的急剧增长,给地球、人类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2.“知识窗”:通过相关数据和资料的呈现,让学生理解人口无限制增长的危害性,明白计划生育的意义。
第三部分匮乏的资源1.水资源:向学生简要介绍了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小调查”是通过学生每天使用水资源的情况调查,懂得水资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森林资源:同样通过数据介绍森林资源骤减的现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森林资源减少的危害。
第四部分污染问题概况:1.要求学生对水、矿产、森林、大气、土壤等方面对污染问题进行调查,深刻感受“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2.作为社会成员,应担负保护地球的职责,让学生通过写呼吁信,放眼世界,初步养成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建议:1.做好准备。
教师:电视小品《超生游击队》的影像资料;森林美景和物产的图片或课件。
学生:调查家中和学校每天的用水状况;在上一课学习基础上再搜集(充实)关于我国污染问题的资料。
2.计划生育政策可由小品引出,再通过有关数据和生活现状加以理解,消除“这只是大人们的事”的片面认识。
五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
![五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e1f0c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6.png)
五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结构、资源等。
2.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2. 地球的资源: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外观。
2. 地球模型制作:学生分组制作地球模型,了解地球的结构。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地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二章:环境污染及其危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种类和危害。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污染的来源: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
2. 环境污染的种类: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3. 环境污染的危害:对人体、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危害。
教学活动:1. 视频观看:观看环境污染的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宣传海报制作:学生分组制作宣传海报,呼吁大家关注环境保护。
第三章:垃圾分类与回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方法及其意义。
2. 培养学生垃圾分类和回收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减少垃圾数量、提高资源利用率。
2. 垃圾分类的方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
3. 垃圾分类的意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教学活动:1. 垃圾分类小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场,了解垃圾处理的过程。
3. 垃圾分类宣传:学生分组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向全校师生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第四章:绿色出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色出行的概念、意义及其好处。
2. 培养学生绿色出行的意识,减少污染。
1. 绿色出行的概念: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等。
2. 绿色出行的意义: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缓解交通压力。
3. 绿色出行的好处:保护环境、锻炼身体、节约能源。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6e7e4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7.png)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第一章: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的结构、地球上的生物和资源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2. 地球上的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
3. 地球的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
教学活动:1. 观看地球图片,让学生描述地球的特点。
2. 小组讨论:地球上的生物和资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学生制作手抄报,展示对地球的了解。
作业:1. 绘制地球结构图。
2. 写一篇关于地球生物和资源的文章。
第二章:环境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观看环境问题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小组讨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3. 学生制作手抄报,展示对环境问题的了解。
作业:1. 调查身边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2. 写一篇关于环境问题的文章。
第三章:环保行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教学内容:1. 环保的基本知识: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
2. 环保的方法:种树、绿化、志愿者服务等。
教学活动:1. 学习环保知识和方法,进行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游戏)。
2. 小组讨论:如何将环保行动融入日常生活。
3. 学生制作手抄报,展示对环保行动的了解。
作业:1. 制定个人环保计划,践行环保行动。
2. 写一篇关于环保行动的文章。
第四章:保护我们的家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2. 保护环境的方法: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动植物等。
五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五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36907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01.png)
五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3. 引导学生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2. 环保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资源保护法等。
3. 环保行为: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碳排放等。
4. 环保实践活动: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物、清洁河流等。
三、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危害。
2. 环保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3. 环保行为的意义和具体做法。
4. 环保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参与。
四、教学难点:1. 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2. 环保法律法规的具体运用。
3. 环保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环保法律法规、环保行为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环保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分享心得体会。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探讨解决办法。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准备:1. 教材:五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材。
2. 课件:环保法律法规、环境问题案例、环保实践活动等。
3. 教具:垃圾分类模型、节约用水设备等。
4. 实践活动材料:植树造林工具、保护野生动物宣传资料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环境问题的现状,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环保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3. 环保行为讲解:引导学生学习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环保行为。
4. 环保实践活动分享:介绍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物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八、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
2. 制定个人环保计划,践行环保行为。
3. 参与家庭、学校、社区的环保实践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九、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环保法律法规、环保行为的掌握程度。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7f323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a.png)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3. 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激发他们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
4.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环保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环保意识篇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讲解环境保护的意义,举例说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
第二单元:环保知识篇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环保知识,提高环保素养。
2. 教学内容:介绍环保的基本概念,如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讲解环保法律法规,引导学生遵守环保规定。
第三单元:环保行动篇2. 教学内容:教授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环保,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引导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
第四单元:环保创新篇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内容:介绍环保创新案例,如环保科技、绿色出行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创新方法解决环保问题。
第五单元:环保交流篇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激发他们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保知识,阐述环保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环保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5. 演讲比赛法:举办环保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他们的参与程度。
2. 学生环保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测试或提问,了解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环保行为习惯:观察学生在生活中的环保行为,评价他们的环保意识。
4. 学生环保创新思维:评价学生在解决环保问题时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
五、教学课时本册教案共安排20课时,每周2课时,共10周完成。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7f639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d.png)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第一章:认识环境1.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的定义和分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环境的定义、分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工环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环境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与生活的关系。
2) 讲解环境的分类,让学生了解各种环境的含义。
3) 分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4) 案例分析:分析身边的环境保护实例,让学生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 作业与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列举环境保护的实例。
2) 评价方式:口头提问、课后作业。
第二章:生态环境的保护1. 教学目标了解生态环境的概念、特点,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
2. 教学内容生态环境的概念、特点;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4.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生态环境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2) 讲解生态环境的特点,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3) 讲解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式。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低碳生活实践,如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
5. 作业与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制定一个生态环境保护计划。
2) 评价方式:口头提问、课后作业、实践表现。
第三章:水资源保护1. 教学目标了解水资源的含义、分布,掌握水资源保护的方法。
2. 教学内容水资源的含义、分布;水资源保护的方法(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资源合理利用等)。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4. 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水资源的含义,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问题。
2) 讲解水资源的分布,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3) 讲解水资源保护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保护水资源的方式。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节约用水实践,如关紧水龙头、一水多用等。
五年级上册环境教案
![五年级上册环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09eb5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e.png)
五年级上册环境教案第一章:了解环境问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种类和严重性。
2. 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环境问题的种类,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
2. 分析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如对人类健康、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等的影响。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环境问题的实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教学资源:1. 环境问题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分组讨论的指南。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表现。
2.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第二章:探索环境保护的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环境保护的方法,如减少废物、节约能源、保护植物等。
2. 分析个人和社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责任。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2. 学生参与小组活动,讨论和分享环境保护的方法。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境保护。
教学资源:1. 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的实例。
2. 小组活动的指南。
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表现。
2. 学生对环境保护方法的掌握和实践计划的设计。
第三章:学习环境科学知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如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
2. 分析环境问题的科学原理和影响因素。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介绍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案。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或观察,加深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教学资源:1. 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科学实验或观察的指南。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通用七篇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通用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c20b84c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e.png)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通用七篇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 1课程:动物哪里去了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动物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爱心,使学生认识到动物与人类是平等的,大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2、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和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动物所应持有的态度。
培养学生从全局看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和人类和动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对待动物所应持有的态度。
三、教学准备:收集动物消失的文字资料和相关图片。
四、教学过程:一、生活在线: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我们没有见到过的动物,想看吗?我们一起看一看。
1、动物哪里去了?播放课件图片:包括袋狼、渡渡鸟等图片及相关资料。
2、师__:那么,这些动物哪里去了?学生交流,教师板书课题。
二、追根溯源:1、了解我国的珍稀动物资源。
(1)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查阅了有关珍稀动物的资料,我国有哪些珍惜动物呢?请大家把带来的资料拿出来,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各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小组合作记录下珍稀动物栖息地、目前的数量等情况)(2)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3)教师多__展示珍稀动物的图片,学生欣赏。
师总结:我国有丰富的动物资源,是世界上珍稀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2、探究动物消失的原因。
(1)师:但是,我国的珍稀动物数量在不断地减少,甚至濒临__。
你们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2)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进行汇报。
(3)师:人类对动物的残酷__,导致了物种的毁灭;毫无节制的人类活动,破坏了动物的栖息环境,也加速了物种的毁灭,这也称之为功能性__。
出示资料:了解什么是功能性__。
(4)师总结:我们知道珍稀动物__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竟是人为破坏!伴随着人口膨胀和经济快速发展,由于过度开发加上环境污染,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尤其是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约20%的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所以保护珍稀动物,保护环境已迫在眉睫!三、环保在行动1、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
五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
![五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2cc32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d.png)
五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2. 环保法律法规简介3. 环保主题活动及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2. 难点:如何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真正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环保法律法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提高环保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件: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环保法律法规简介。
2. 案例资料:具体的环保案例。
3. 环保活动材料: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环境问题的短篇故事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2. 新课导入: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影响,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 环保法律法规简介:介绍一些基本的环保法律法规,让学生知道环保是有法可依的。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到环保的方法和经验。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让学生将所学的环保知识付诸实践。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看他们是否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和活动中去。
2.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环保相关的作业,看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一些环保设施,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环保工作的实际情况。
2. 邀请一些环保专家或志愿者来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从专业人士那里学到更多的环保知识。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环保知识,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小学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91cd2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8.png)
教案:小学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2.认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3.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4.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能力;5.通过实际活动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2.掌握环境污染的种类和相关常识;3.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4.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小学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课件、图片、实物、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师生互动:询问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和看法,引导学生思考。
2.播放环境保护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20分钟)1.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环境的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常识(30分钟)1.通过课件或图片展示,向学生介绍不同种类的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
2.与学生一起探讨环境污染对人类、动植物和自然资源的影响。
3.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
四、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30分钟)1.向学生介绍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
2.通过图片、实物和视频等资源,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行为和方法。
五、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行为能力(30分钟)1.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周围的环境,观察并记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2.分组讨论,展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提出改善环境的建议。
3.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环境保护行动,如清理垃圾、种植绿化等。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师生共同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确保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知识有所掌握。
2.让学生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回答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
3.向学生宣布下次课的学习任务,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深入学习和思考。
教学拓展:1.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周围的环境问题,并通过展板、海报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宣传环境保护;2.与社区或相关环保组织合作,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并邀请相关人士进行讲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知识水平;3.通过参观环保设施、自然保护区等活动,增加学生对环境保护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最新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教学教材
![最新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教学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5441d5b97cd184254a353508.png)
教学内容第1课山东矿藏知多少课时数 1学习目标1.使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山东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2.使学生熟悉山东主要的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地。
重难点了解山东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教学过程一、大家知道,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那么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什么呢?(矿产资源)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山东的矿产资源。
[活动]读教材中四幅山东矿产资源分布图,说说你的家乡还有哪些矿藏?[学生讨论、回答]对不同矿产资源分别回答。
[教师小结]山东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矿、石油、天然气、铁矿和有色金属矿。
二、与生活的关系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已深入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煤、石油、铁矿石的只要用途是什么?哪些日常活动或用品会用到这些矿产资源?学生讨论交流三、如何利用[讲解]山东矿产资源分布广泛,有些很丰富,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它们呢?请大家讨论。
[小结]要合理开发、利用,还要研究、利用新材料,代替非可再生的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
[过渡]目前,山东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演示]四个例子,学生讨论山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小结]问题是:乱采滥挖;破坏环境;严重浪费[提问]我们如何解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讨论)[演示]小结:提高公民素养、增强法制意识;保护、节约、合理使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寻求替代品。
[总结]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内容,记住主要大型煤矿、主要油田、主要铁矿和主要有色金属矿。
同学们要增强法制意识、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充分认识合理开发、节约、综合有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和责任感。
教后记教学内容第2课广袤大地物产丰课时数 1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知道家乡有哪些物产,了解家乡的经济特征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重难点了解家乡的经济特征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中国物产地图(各省级行政区内标明各种物产的形象图标)。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全册
![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9381205f336c1eb91b375d15.png)
假如没有水,会怎样呢?
六、读一读
学生读一读。
效果自评
通过写一写、看一看,学生对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知道水无处不在,我们生活里不开水。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设计
主题
第二单元我们的空气朋友
执教老师
教学内容
4.我们的空气朋友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空气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懂得空气的重要性。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设计
主题
第二单元空气朋友
执教老师
教学内容
6.天水干净吗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生对天水我进一步的了解
2.学生知道雨水的作用。
3.学生会收集雨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二、动一动
一起来收集雨水,看看雨水干净吗?
学生收集:收集地点(),收集时间()。
观察一下收集来的雨水,你有什么发现?
和自己的家人一起看看家庭附近有哪些树木,它们生长得好不好,给其中的一棵树做张名片,挂上,请你经常关心它。
效果自评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树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设计
主题
第三单元树朋友
执教老师
教学内容
9.我是一棵树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生对树木进一步的了解。
2、学生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四、做一做
有了花儿的打扮,我们的生活更美丽。
五、画一画
如果这里是你家,你希望在周围种上哪些花呢?请画下来。
六、拓展与延伸
效果自评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认识了更多的花,也更喜欢花了。
小学环境教育教案设计
主题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513a4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2.png)
五年级环境教育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版)第一章:地球家园1. 教学目标了解地球家园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内容a. 地球的位置和特点b. 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c. 生态环境的多样性d.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3. 教学方法讲故事、观看图片和视频、小组讨论等。
4. 教学步骤a. 引入新课:地球家园b. 讲解地球的位置和特点c. 讲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d. 讲解生态环境的多样性e. 讲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f. 小组讨论:如何保护地球家园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一幅关于地球家园的手抄报,展示所学内容。
第二章:环境问题1. 教学目标了解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a. 空气污染b. 水污染c. 土壤污染d. 噪音污染e. 生物多样性丧失3. 教学方法讲故事、观看图片和视频、小组讨论等。
4. 教学步骤a. 引入新课:环境问题b. 讲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c. 讲解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d. 讲解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危害e. 讲解噪音污染的原因和危害f. 讲解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和危害g. 小组讨论:如何解决环境问题5.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日记,记录所学内容。
第三章:环保行动1. 教学目标了解环保行动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
2. 教学内容a. 垃圾分类与回收b. 节能减排c. 绿色出行d. 植树造林3. 教学方法讲故事、观看图片和视频、小组讨论等。
4. 教学步骤a. 引入新课:环保行动b. 讲解垃圾分类与回收的方法和意义c. 讲解节能减排的方法和意义d. 讲解绿色出行的方法和意义e. 讲解植树造林的方法和意义f. 小组讨论:如何进行环保行动5. 作业布置让学生设计一个环保行动计划,从日常生活做起,践行环保行动。
第四章:水资源保护1. 教学目标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五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
![五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3ecd9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d.png)
五年级上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3. 引导学生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影响。
2. 环保法律法规及环保政策。
3. 环保生活方式及实践。
三、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影响。
2. 环保法律法规及环保政策。
3. 环保生活方式及实践。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如何让学生掌握环保法律法规及环保政策。
3. 如何让学生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影响,以及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环保生活方式及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
第一章: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影响1.1 介绍环境问题的种类及现状1.2 分析环境问题对人类及地球的影响1.3 讨论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二章:环保法律法规及环保政策2.1 介绍国家环保法律法规2.2 讲解环保政策及其实施2.3 分析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对环境保护的作用第三章:环保生活方式及实践3.1 介绍环保生活方式的重要性3.2 讲解如何做到低碳生活3.3 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为第四章:环保实践活动4.1 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保活动4.2 引导学生关注社区环保问题4.3 鼓励学生参与全国性环保活动第五章:环保教育案例分析5.1 分析国内外成功环保案例5.2 讨论案例中的环保理念及方法5.3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为我国环保事业贡献力量六、环保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6.1 介绍环保科技的发展现状和趋势6.2 讲解环保科技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案例6.3 探讨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七、环境教育与公民素养7.1 阐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7.2 分析环境教育对公民素养的影响7.3 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八、环境伦理与责任8.1 介绍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8.2 讲解个人和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8.3 讨论如何培养环境责任感和行动力九、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9.1 讲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9.2 介绍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9.3 探讨资源循环的理念和实践十、环境危机与人类未来10.1 分析当前全球环境危机的严峻形势10.2 讲解环境危机对人类未来的影响10.3 讨论如何应对环境危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重点环节: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度五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了解了一些环保常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良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
学生个体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个别学生不愿动手,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环保实践,提高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让学生学会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持久地采取适当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培养小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等是我们所要努力的方向。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另加两个实践活动,内容紧紧围绕环保问题,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单元:环境差异★第二单元:可怕的消失★第三单元:顽固垃圾★第四单元:绿色生活★绿色志愿者★童眼看法规三、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学校校本课程,有意识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2.结合实践活动进行环保小分队活动,交流、评估、布置与辅导,同时提供榜样,树立典型,评比“环保小卫士”。
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感知这些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浪费资源、破环环境的生活方式。
2.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
4.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五、教学措施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育,应当多渠道、全方位进行。
1. 注重知识渗透,寓环境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首先要上好环境教育课要把这项教育开展得扎实深入,必须把环境教育课程作为基本载体,以便使环境教育比较系统地开展。
教学中要根据本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掌握环保知识的现状入手,根据环境教育的目标、理念和环境教育内容,选择适合本年级的环境教育内容,根据学期初制定好的环境教育课教学计划,备好环境教育课教案,上好每一节环境教育课。
再次注意学科教学有机渗透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环保内容,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对各门学科,特别是重点学科的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类,选出有关环境保护的篇目,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这些课文的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识,达到渗透目的。
2. 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生活,重视环保实践教育。
寓环境教育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之中,让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环境教育,这样既丰富了环境教育内容,又达到了提高孩子们各种参与能力的目的。
3.营造校园的环境教育氛围,普及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良好的生存环境给人以美好性格的塑造和心灵的陶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
因此,平日里要注意在自己的班里、校园里创设优美环境,诱发孩子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校园是地球大环境中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小环境。
要爱护地球就要从我们身边做起,让我们的教室、校园美丽起来。
我们应采取多项措施引导孩子美化、净化学校环境。
六、教学进度两周进行一课,共16课再加两个实践活动,正好两学期。
本学期学习前八课,单周进行《环境教育》,即第一周、第三周、第五周、……以此类推。
具体如下表1、《枫叶红了》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认识植物的变化,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
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保护环境,什么样的行为是破坏环境;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离不开矿藏。
离不开海洋,离不开江河。
离不开山岗,离不开森林。
离不开草原,离不开土地。
环境是一切自然资源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学习新课1、学习《生活在线》学生自学课文讨论:你获得什么知识?小结2、学习《追根求源》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枫叶为什么红了?小结。
3、自学《二十四节气》三、环保在行动1、调查小麦、美化、玉米、大豆、白菜播种后时间、和收获时间。
2、调查借助自然气候应当干旱、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措施3、考察一种作物的耕作时令并亲自种植。
四、总结2、《大雁南飞》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认识动物的变化,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
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保护环境,什么样的行为是破坏环境;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了。
这是你发现动物有什么变化?二、学习新课1、学习《生活在线》学生自学课文讨论:你获得什么知识?小结:大雁南飞,队伍成一字形,飞行68—90千米。
2、学习《追根求源》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动物为什么离开自己的家园?小结:(1)雁南飞(2)逆流而上的鲑鱼(3)白鹭南飞三、环保在行动为动物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四、总结3、疯长的水葫芦教学目的:1、意识到生物入侵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作用,能为防止生物入侵贡献自己的力量。
2、知道生物入侵的危害和治理生物入侵地方法。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生物入侵的信息,并能分析当地生物入侵的情况。
教学重难点1、意识到生物入侵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作用,能为防止生物入侵贡献自己的力量。
2、知道生物入侵的危害和治理生物入侵地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了。
这是你发现动物有什么变化?二、学习新课1、学习《生活在线》学生自学课文讨论:你获得什么知识?小结:生物入侵危害大。
2、学习《追根求源》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什么是生物入侵?小结: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3、绿色冲浪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生物入侵有什么危害?小结:外来有害生物侵入适宜生长的新区后,其种群会迅速繁殖,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安全,具体而言,其导致的恶果主要有以下几项:第一,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
第二,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第三,外来物种入侵会因其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第四,外来物种入还会给受害各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环保在行动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如何清除这些不速之客?小结:四、总结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目的:1、意识到人类生产队环境有一定的依赖,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
2、知道人们为适应环境采取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
3、搜集不同地区的信息,了解人们的衣食住行因区域、文化不同而存在的差异。
教学重难点1、意识到人类生产队环境有一定的依赖,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
2、知道人们为适应环境采取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动植物对环境有特殊的要求,为了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二、学习新课1、学习《生活在线》学生自学课文讨论:你获得什么知识?小结:人用自己的智慧认识、适应自然。
2、学习《追根求源》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不同地区环境的差异小结:我国领土辽阔。
地理位置差异大,温度、气候、物产、生存条件差异很大。
3、聚焦衣食住行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各地衣食住行的差异?小结:。
三、家乡资源大搜索1、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小组讨论2、小结:四、绿色冲浪指导学生自学五、总结第二单元可怕的消失5消失的耕地教学目标:唤醒同学们保护耕地的意识能力目标:会做关于耕地情况的调查表情感目标:爱护我们有限的耕地课前准备:世界主要国家耕地柱状表,2000-2005年我国耕地减少情况饼状图教学过程:(一)出示世界主要国家耕地柱状表,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的耕地并不多。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二)学生提出问题1、耕地哪里去了?2、怎样才能保护我们的耕地?(师生共同讨论)(三)出示2000-2005年我国耕地减少情况饼状图。
(让学生意识到耕地的有限)(四)保护耕地,人人有责。
(学生举出爱护土地的例子)(五)保护土地的措施1、土地整理2、国家政策总结“以耕地面积在减少”为主题,举办一次保护耕地的漫画展览6湖泊变小了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湖泊的存在是我们视野中美丽的一角3、为了留住美丽的湖泊我们能做点什么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举例说明水资源的重要性。
一、水资源的重要性正常情况下,人体一天需水2500毫升左右。
脱水达到体重的2%就有症状:口干、舌燥。
脱水达到体重的6%就会中毒。
脱水达到体重的15%就会危及生命。
二、水污染及其危害1.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2.水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3.水污染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三、水污染的防治近几年来,杭州市在水污染综合治理方面,主要做了如下的工作:1 疏浚西湖和城区河道,2 建设西湖引水工程和钱塘江一西湖沟通工程。
3 整治运河。
4 建设运河截污处理工程。
5 建成市区污水干管工程和整治污水排放系统。
6 建成杭州四堡污水处理厂——我国城市目前最大的一级污水处理厂。
7 划定水源卫生保护区范围和建成自来水源保护工程。
8 搬迁和改造重点污染企业。
9 杭州市水环境质量有了改善。
1998年12月1日起。
10 杭州市区禁止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包括含磷洗衣粉、肥皂粉和洗衣液),11 成为全国率先实现无磷化省会城市之一。
目前,许多城市水资源紧张,北京水资源不足400立方米/人。
我国荒漠化每天损失近1.5亿元。
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多亿元,平均每天近1.5亿元。
这是记者在“支持中国履行,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建立伙伴关系筹资国际会议”上了解到的。
7动物哪里去了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上以前拥有的动物为什么消失了4、让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意识课前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认识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华南虎,朱鹮,褐马鸡,扬子鳄,黑颈鹤,藏羚羊,麋鹿(二)它们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对大熊猫了解得多)(三)探究动物消失的原因1、动物生存环境的恶化2、用于人类的食品和装饰3、恶意捕猎4、环境污染(四)如何保护动物?(学生讨论为保护动物出一份力)(五)保护动物,从自身做起。
1、放养动物2、拒绝穿皮草3、拒绝野味总结绿色延长线:成立“小动物保护协会”8 星星不见了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光污染的原因、危害及一些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3、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并向学生渗透不利的自然条件是可以被改造和利用的科学自然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