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史复习
中音史复习
中音史一.名词解释新音乐运动:是将其作为倡导学堂乐歌的终极目标1919年“五四”运动后,萧友梅曾将新音乐(他谓之“新乐”或“今乐”)用作“旧乐”(指中国传统音乐)的对称。
学堂乐歌:1概念: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或乐歌)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它是一种选曲填词的歌曲,起初多是归国的留学生用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词,后来用民间小曲或新创曲调的。
学堂乐歌的倡导、推广者以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启蒙音乐教育家为代表。
2意义:是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最初阶段的萌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我国群众歌曲的基本定位。
3 内容:宣扬富国强兵、抵制外辱的爱国精神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新政对象为中小学生的军歌呼吁妇女解放,主张男女平等宣传新文化,去除旧习俗陆华柏:现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在过华中师范大学担任过教员和音乐系主任。
作有歌曲、管弦乐、歌剧等作品。
特别是歌曲《故乡》和管弦乐康藏组曲》最为出名。
大同乐会: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颇有影响的一个国乐社团。
由古琴家郑觐文创办、主持,聘请汪昱庭、苏少卿、陈道安、程午加、柳尧章等为教师,向入会的会员传授中西音乐的知识和技艺,并进行有关中国古乐的仿制和民乐的改革。
以中国乐器进行乐队合奏的试验也是他们作了最初的试探,并创编了著名合奏曲《春江花月夜》等。
郑觐文逝世后该社的工作由卫仲乐等继任,至1937年抗战爆发后,其活动实际告终。
和平进行曲:赵元任在1915年创刊的《科学》杂志上发表。
是公认的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钢琴曲,该曲表达了热爱和平的心声,是赵元任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完成的。
延安颂:莫耶词,郑律成曲。
1938年夏作于延安。
1940年曾易名《古城颂》登在国民党统治区《新音乐》第二卷第3期。
歌曲热情地歌颂了抗日战争中的延安欣欣向荣的动人景象,具有抒情性,又富战斗气息。
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原名“国立音乐学院”成立于1927年11月27日。
中音史复习资料
86.周代的礼乐制度如何建立和实施?
周朝建立初期,由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这是一种十分严格的等级制度。礼乐制将上层社会的人分成许多等级,根据等级的不同,规定其生活各个方面的区别和限制,其中也包括使用音乐的制度。礼乐制度的实施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各个等级所使用的音乐,在规模和排列上有严格的区别和划分。如:关于乐队、舞队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乐队的排列和规模是:天子四面排列(宫县),诸侯三面排列(轩县),卿和大夫两面排列(判县),士一面排列(特县);舞队的排列是:天子用八佾,诸侯六佾。2)在各种典礼仪式上,典礼的每一步骤的进行都有严格的规定。在郊社(祭天地明神)、尝祭(贵族祭祖)、食祭(宴会)、乡射(贵族们联欢仪式)王师大献(凯旋庆典)行军田役(军事演习性质的狩猎)等仪式上。
89.我国西周宫廷音乐机构始于何时?如何进行?
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制度始于周代。周初建立了宫廷音乐机构——大司乐。它的一个重要职能是音乐教育。他承担者培养贵族子弟——世子(王和诸侯的长子)、国子(公卿大夫的子弟)和学士(从平民中选出的青年)的音乐教育任务,并按一定的学习程序进行。单从音乐教育方面来看,大司乐是我国古代第一所音
2)小舞 是指规模较小的乐舞。3)散乐 指民间乐舞 4)四夷之乐 周边部族的乐舞、歌曲。5)宗教性乐舞 指天旱时求雨的《雩舞》和秋季驱除瘟疫时所用的《傩舞》。
88.什么叫八音?
八音是指我国周代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进行乐器分类的方法。这也是我国音乐史上最早的乐器分类方法。八音就是按发音体物质的不同而分成的八类,他们是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金类:钟、镛、钲、铙等。石类:磬、鸣球等。土类:埙、缶。革类:鼓、建鼓等。丝类:琴、瑟、筑。木类:拀。匏类:笙、竽。竹类:箫。
87.西周时期代表性乐舞有哪些?
中音史复习资料
1.《声无哀乐论》三国魏嵇康的音乐美学论著。
认为音乐只有形式美,他否认音乐是人的精神产物和音乐对人的思想影响,重视音乐的形式美和美感作用,重视表现人的自然性情,反对儒家礼乐对人的束缚和把音乐作为名教的工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一部音乐美学论著。
2.变文:是唐代佛教寺院用与宗教宣传的一种散文和韵文交替出现的说唱形式,其名称源于佛教语汇。
3.《成相篇》: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荀子的成相篇,是一篇至今流传下来的兼用韵文和散文的作品,是说唱音乐的远祖,其内容是揭露统治者的愚蠢。
在形式上,它是用一种叫做“相”的打击乐器打着节奏而同时歌唱的一种诗篇。
4.歌舞戏:受到汉代百戏情节性歌舞和角觝影响,南北朝末年兴起有故事情节、有角色化妆表演、载歌载舞,或同时兼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戏剧雏形,唐人称“歌舞戏”。
5.亲王破阵乐:是唐代宫廷燕乐中的一部著名歌舞,创作于初唐时期。
6.法曲:是隋唐宫廷燕乐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风格特点是较为清淡,其曲调和乐器的运用承袭了汉民族的清乐体系的精华,又吸收了佛教、道教和外族音乐。
7.《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产生于东汉末年广陵地区。
反映了汉以来人民不满封建迫害,赞扬英雄人物,追求光明幸福的精神境界。
与儒家倡导的“中和”之旨相悖,具有进步性。
8.《碣石调·幽兰》:著名古琴曲,传自南朝梁代的丘明。
现存的曲谱是唐人的手抄本,是我国目前所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谱。
此曲抒发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幽愤心情。
9.嵇康:字叔夜。
魏末琴家、音乐理论家、思想家。
在魏任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竹林七贤之一。
10.燕乐半字谱:唐代的一种乐谱。
活工尺谱的一种早期形式。
亦称半字谱。
11.乐记:儒家学派的音乐哲学、美学著作,成文于战国。
12.李延年:西汉武帝时期乐府重要音乐家,能吸收西域音乐进行创作歌曲13.乐府:是汉代兴盛起来的,以改变民间音乐为主的音乐机构。
西汉武帝时期兴旺发达。
后来可大为三种:一是作为音乐机构的乐府;二是乐府机构采用过的诗歌,及后人拟作的,类似民间诗歌;和音乐有关的各种题材的音乐文学作品。
中音史复习资料
列举十个远古乐器(先秦以前的)鼓、龠、磬、钟、埙、瑟、筝、琴、箫、笙、笛、篪骨笛 1986,河南舞阳县贾湖出土,猛禽较骨钻孔而成,有8,7,6,5孔笛,7孔居多,音阶结构至少六声音阶,也有七声音阶,科学鉴定距今9000年,是竖吹乐器。
价值:证明我国古代音乐文化有9000多年可考历史,通过测音,说明位于中原的河南地区,可能是五声,七声音阶形成和成熟最早的地方。
礼乐制度:为巩固社会地位和等级社会,吸取商代灭之之教训,社乐制度由周公初步制定,后人增补而成一种严格而又烦琐的制度,礼乐制把上层社会的人分等级,再依等级地位的不同规定所施行的礼乐,表现在三个方面:(1)乐器排列方面,天子四面,诸候三面,卿二面,士一面排列(2)乐舞规模大小,天子八佾,诸候六佾(3)繁琐的典礼,仪式不同音乐不同。
一、郑卫之音狭义的讲,郑卫之音是指先秦时期郑国和卫国的地方音乐。
广义的郑卫之音即民间音乐。
历史上儒家曾把郑卫之音贬为“靡靡之音”、“淫声”、“亡国之音”等,原因主要是郑国和卫国在周代是商代后裔的聚居地,郑卫之音是“商之遗音”。
二、郑卫之音的音乐特点音乐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大大增强,教育功能很弱。
为后世的歌舞伎乐发展奠定了基础。
八音周代出现的乐器分类法,按照制选材料的性质分为金,石,木,土,草,丝,匏,竹,是我国音乐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
曾侯乙墓编钟 1978年,湖北隋县出土,显示出我国历史上编钟音乐文化所达到的惊人成就。
(1)整套编织共64枚,分为上,中下三层。
(2)这套钟的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可奏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其间中部区可演奏十二个半音,采用纯律和三分损益律的复合生律法。
(3)钟上有铭纹,为了研究古代乐理提供了实证资料,其价值在于其证实了我国古代双音钟的存在,说明了战国时期编钟艺术的高度发达。
乐府乐府是秦朝开始设立、汉代开始兴盛起来的、以搜集、改编、整理和表演民间音乐为主要职能的音乐机构。
它对各民族间音乐文化的交流、融合及对秦汉音乐文化和以后各代音乐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
中音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韶乐?:舜帝是一部宗教性乐舞。
简称?韶?,乐舞由编管乐器排箫作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称为?箫韶?;乐舞有九次变化,故又名为?九辨?;因其歌唱局部有九段而被称为?九歌?。
由此可知,?韶乐?是内容丰富而富于变化多段体乐舞。
它主要特征是“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和孔子都曾欣赏过这部作品,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孔子评价?韶乐?为“尽美矣,又尽善也〞。
可见这部乐舞艺术魅力。
2.葛天氏之乐:远古时期乐舞,形式:三人操牛尾,顿足以歌。
内容:?载民?歌颂载负人民大地;?玄鸟?对图腾赞颂;?遂草木?,祝愿草木繁茂;?奋五谷?,祈求五谷丰收;?敬天常?,表达顺应自然规律心愿;?达帝功?,歌颂天帝功德,祈求护佑;?依地德?,感谢土地赐予与恩惠;?总禽兽之极?,祈求鸟兽繁衍不息。
3.贾湖骨笛:原始社会乐器。
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属裴李岗文化。
目前该遗址共出土骨笛35件,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早期,距今9000多年至8600年左右,骨笛上开有五孔、六孔,能走出四声音节和完备五声音阶;二、中期,距今8600至8200年左右,偶七孔,能走出六声和七声音阶;三、晚期,距今8200至7800年左右,能奏出完整七声音阶以及七声音阶意外假设干变化音。
贾湖骨笛有三个特征:a 有固定音高意识 b 有音阶 c 律学测算,用等分来分,能产生纯八、纯四度。
意义:说明我国古代音乐文化至少已有八千年可考历史;它们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最古老仍可演奏乐器;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管乐器。
4.雅乐:含义:是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所演奏音乐。
周代雅乐,是西周以礼乐制度为根底,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比拟完善宫廷雅乐体系,对后代影响非常深远。
内容:包括用于郊社、宗庙、宫廷仪礼、乡射和军事大典等各个方面音乐,它是周代礼乐制度重要组成局部。
特点:雅乐首先强调是它教育意义,用来配合道德方面宣导。
音乐风格中正平和、庄重肃穆,曲调一般较简单、节奏缓慢,演奏以齐奏为主,充分表达了它“乐教:功能。
中音史复习(1)
2、小舞 这一类乐舞包括六种乐舞,分别是《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3、宗教性乐舞:《舞雩》
大司乐:周朝宫廷兼管音乐行政、音乐教育和音乐演出的机构。大司乐是我国最早的教育机构,其职责就是对周王朝乐舞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乐记》
作者:河间献王刘德
年代:西汉时期
内容:1、音乐产生于“物动心感”。
2、音乐可以真实的反映社会
3、强调乐与礼配合形成的社会教育功能
代表了什么:《乐记》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完整而系统的总结。在我国的音乐美学的历史中,不仅是第一部最有系统的著作,而且还是最有生命力、最有影响的一部著作。
乐府:1、中国秦汉至唐代宫廷的一个音乐机构。2、一种诗体名称。
对后世的影响:
道家
老子、庄子
提出了崇尚自然的审美准则。(寡乐以治国)
对后世的影响:追求一种完全超出感官刺激和欲望的、超出任何狭隘功利目的和时限的、属于纯粹精神世界里的愉悦,这才是美之所在。
墨家
墨子
非乐以治国
对后世的影响:主张反对把音乐建立在“上不厌其乐”、“下不堪其苦”的动荡社会之中,这种均贫富、求平等的思想具有相当的民主精神,应充分加以肯定。
教坊:唐代宫廷管理、教习音乐、领导艺人的机构,有“内教坊”和“外教坊”两种
梨园:是唐玄宗时建立的一个专门学习法曲的机构。
相和歌:1、汉代北方各地的民间歌曲。2、当时一种歌曲的演唱形式。最早为无伴奏的“徒歌”,后发展为有伴唱无伴奏的“但歌”。伴奏乐器:笙、笛、琴、瑟、琵琶、筝、筑
清商乐:是我国北方音乐与“即东晋和宋、齐所存的相和诸曲。 在南方新兴经济的发展条件下,与东晋南迁所传入的中原文化相结合的吴声、西曲。 清商乐同时又是东晋、南北朝期间,承袭汉、魏相和诸曲并吸收了当代民间音乐发展而形成的“俗乐”总称。
中国音乐史考试复习资料
1.荀子成相篇:他根据民间歌曲创作了歌曲成相篇,内容主要宣扬为君治国之道,共56段,被认为是我国说唱音乐的远祖。
2.成相:体裁形式的名字在周代劳动歌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唱艺术的雏形。
3.戏曲:周代优梦模仿孙叔敖,是戏曲表演的萌芽。
4.八音分类:周代以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把乐器分为金钟,石磬,土埙,革鼓,丝瑟,木,匏笙,竹箫。
5.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用于演奏的有64枚,另一种为鎛钟,它的发现弥补了我国古代乐律记载方面的不足,也反映了我国音乐文化在战国初期高度发展的水平。
6.三分损益法:是一种生律的方法,计算五声音阶在春秋战国时期正式确立,因数学方法计算各音弦长的比例的科学理论,最早记载这一理论的是《管子》一书。
7.儒家:孔子 a.他确立了音乐的审美标准是尽善尽美,他极其推崇韶乐,认为他尽善尽美,评价大武时认为它尽美未尽善,音乐情绪无论是欢乐还是悲哀的,都要有节制,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b.颂雅贬郑,他认为郑声淫,郑声之乱雅,认为淫声是乱国的;c.强调音乐的会功能,推崇礼乐治国,移风易俗莫善于乐;d.诗歌可以让人兴观群怨;荀子乐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完整的音乐美学专轮,标志着我国音乐美学思想的成熟。
孟子: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主张倡乐。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非乐;a.音乐对于万民来说没有任何利处,b.音乐解决不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墨子认为王公大人要欣赏音乐必须制造乐器,请乐师,还要花时间去欣赏,既浪费劳力又浪费时间。
他以一种狭隘的功利主义思想完全否定音乐的社会功能。
道家:老子;老子追求的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提倡无知无欲,五音令人耳聋,最理想的音乐是无声的,这种无声之乐恰恰是有声音乐的本源。
庄子:提倡人籁,天籁与地籁;A.批判儒家的礼乐思想,礼乐思想只是统治阶级用以维护统治工具的手段,所以应该摒弃。
B.推崇自然之乐。
C.倡导适性之乐。
认为音乐应该顺应自然,适合人的本性。
中国音乐史复习题
中国音乐史复习题中国音乐史复习题中国音乐源远流长,具有丰富多样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一些复习题来回顾中国音乐史的重要内容。
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帮助你巩固对中国音乐发展的理解,并且激发你对这一领域的兴趣。
1. 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答案: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家在中国境内发现了一些古老的乐器遗迹,如骨笛、陶笛等,这些乐器的存在表明古代中国人民在生活中就已经开始使用音乐。
2. 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是什么?答案: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包括音乐与文化的紧密联系、注重和谐与平衡、以及注重音乐的社会功能。
古代中国音乐强调音乐与文学、舞蹈、礼仪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音乐被用于祭祀、宴会、军事等各种场合。
3. 中国古代音乐的代表作品有哪些?答案:中国古代音乐的代表作品包括《大风歌》、《广陵散》、《阳春白雪》等。
这些作品代表了古代中国音乐的不同风格和流派,展示了中国古代音乐的丰富多样性。
4. 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乐器有哪些?答案:中国古代音乐中的乐器种类繁多,包括弦乐器、管乐器、鼓乐器等。
其中,琵琶、古筝、二胡、笛子、箫等是比较常见的乐器。
5. 中国古代音乐在哪些方面对世界音乐产生了影响?答案:中国古代音乐在音乐理论、乐器制作、音乐演奏技巧等方面对世界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中国古代音乐的五声音阶对西方音乐的调性产生了影响,许多乐器制作技术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6. 中国古代音乐在现代音乐中的传承和发展如何?答案:中国古代音乐在现代音乐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一方面,许多古代音乐作品被重新演绎和改编,以适应现代音乐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音乐家也在创作中融入了古代音乐的元素,使得现代音乐更加多元化。
7. 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有何不同?答案: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在音乐理论、音乐结构、音色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传统音乐注重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意境的营造,强调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而西方音乐注重音乐的和声和旋律发展,强调音乐的结构和形式。
中音史考试复习参考资料
• 5.我国第一首“中国风格”的钢琴曲是 》,作者是 。 《 • 6.我国近代音乐史上一部具史诗性的大型声 乐作品是《 》 ,该作品的作者是 。 • 7.有毛泽东亲自题名的“人民音乐家”分别 有 、 、 。 • 8.中国歌舞音乐的开拓者是 ,他创作的 《 》是我国近代第一首流行歌曲。
• 9.中国近代第一部大型歌剧是《 》,作者 是 。 》是我国第一部在高等专业音乐院校使 • 10.《 用的中国音乐史教材,其作者是 。 • 11.青主的音乐美学论著主要有《 》和 《 》。 • 12.中国人所写的西洋乐器重奏音乐在国外获奖的 》,作者是 。 第一部作品是《
• 13.我国近代中国共产党为培养革命文艺干 部而创立的第一所最高艺术学府是 。 • 14.我国第一部民族新歌剧是《 》, 诞生于 年。 • 15.京剧的唱腔以 、 为主。 • 16.“四大名旦”分别 是 、 、 、 。
8我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学府是创办于1927年11月的91924年萧友梅创作第一首以纪念五四运动为主题的歌曲是10有中国舒伯特之称的是清华的四大国学导师之一11中国近代音乐创作开始进入成熟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合唱曲的出现
一、填空题
• 1、李映庚编于1905年的《 》,是我国 近代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军乐文献。 • 2、中国人自己编写的第一首学堂乐歌是 《 》。 • 3、我国第一部三部合唱曲是《 》,作者 是 。 • 4、我国第一首创作的钢琴曲是《 》, 作者是 。
• • •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
中国音乐史复习资料中国音乐历史复习资料中国音乐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时期。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音乐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特色。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复习中国音乐史。
一、古代音乐古代中国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
最早的音乐形式是由人们模仿自然界的声音而产生的,如鸟鸣、风声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音乐逐渐成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古代音乐主要分为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两个方面。
宗教音乐在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人们通过音乐来祭祀神灵,表达对神灵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宗教音乐的形式多样,包括咏史、祭文、祷歌等。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雅乐》,它是古代宗教仪式中最重要的音乐形式之一。
宫廷音乐是古代中国皇室和贵族阶层的专属音乐。
宫廷音乐主要分为雅乐和俗乐两个部分。
雅乐是宫廷音乐的正统,它以《雅乐大全》为代表,包括乐曲、舞蹈和歌曲等形式。
俗乐则是宫廷音乐的衍生,它吸收了民间音乐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二、民间音乐民间音乐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和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民间音乐的形式多样,包括民歌、山歌、曲艺等。
民歌是中国民间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
它是人们在生活中创作的歌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民歌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歌颂自然的,也有歌颂爱情的。
民歌的旋律简单易懂,深受人们的喜爱。
山歌是中国农村地区特有的一种音乐形式。
它是农民在田间劳作中创作的歌曲,表达了对劳动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期盼。
山歌的曲调优美动听,歌词真实质朴,是中国音乐文化中的瑰宝。
曲艺是中国民间音乐和戏剧的结合形式。
它包括评书、相声、快板等多种形式,既有音乐的表演,又有戏剧的表演。
曲艺以其幽默风趣的表演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现代音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中国音乐也经历了现代化的转型。
现代音乐主要分为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两个方面。
古典音乐是中国现代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音史重点!!
《中音史》重点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六代乐舞:黄帝时的乐舞叫《云门大卷》;唐尧时的《大咸》;虞舜时的《韶》;夏禹时的《大夏》;商汤的《大濩》;周武王的《大武》。
2、《成相篇》:战国时期荀子参照民间歌曲的结构编写的一首歌词,它可能是后世说唱音乐的最初形式。
3、大司乐:周王朝的音乐领导机构,是世界上出现得最早、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机构。
培养对象主要是王和诸侯的长子、公卿大夫的弟子,以及由民间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
目的主要是为了让世子、国子们学会统治之术,而不是为了让他们将来亲自去表演这类东西。
大司乐贵族子弟学习乐与礼,是为了让他们懂得礼乐制度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有效措施。
4、采风制度:周朝制定的一种收集民间歌曲的制度。
周王朝从巩固统治阶级利益出发,想通过采风来了解民意,改正施政中的错误。
采风整个过程:①派人采集民间歌曲②派人筛选和修改歌词③由国王亲自审查其内容是否违反当时统治阶级的政治要求,以及决定对选中的歌词如何利用。
5、八音:周代把不同的乐器制作材料分为八类——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称为“八音”。
6、三分损益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
以振动弦分的长度代表音的高低关系的律制,称作“三分损益律”。
《管子·地员篇》中记载的五声音阶的计算法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音律计算方法。
7、诸宫调:是一种大型的、更加发展了的说唱形式。
常是成本的长篇说唱形式,音乐非常复杂,突破了一个宫调一个曲牌的范围,已经能够适应表现内容较为复杂的故事。
它的音乐结构,由多种多样的曲式单元所组成。
最早出现于11世纪北宋时期,首创者是民间艺人孔三传。
8、四大声腔: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属于板腔体)、皮黄腔(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声腔组合而成)。
二、问答题1、远古至周代时期的乐器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答远古时期的乐器,主要以打击乐和管乐器,乐器的构造简单,就地取材,并出现二音,三音的音阶形式。
例如鼓,早期是陶土制的,到殷代才是木制和铜制;还有磬、足鼓等。
中音史复习资料5篇
中音史复习资料5篇第一篇:中音史复习资料一.远古时期音乐的起源模仿说:音乐源于对自然音响的模仿。
《吕氏春秋》感情说:音乐源于人对于思想感情的表达。
《礼记·乐记》劳动说:音乐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淮南子》对于中国音乐的起源,在基于一定事实根据的基础上,各种说法都仅仅是一种推测,应从多元的角度去理解,不应简单归结为一种因素。
二.周秦时期礼乐制度为维护和巩固统治,周代统治阶级制定出符合本朝的礼乐制度,从思想上巩固等级名分,以维护天子的权威。
礼乐的“礼”就是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相互结合的礼仪,“乐”就是音乐,包括乐队、乐舞的编制、乐曲、乐舞的使用等等。
各级奴隶主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按不同场合举行礼乐,以体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相互间的关系,不得随意僭越。
六代之乐简称“六乐”,据说是从黄帝开始历代流传下来的六部代表性乐舞,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其特点是规模宏大,有歌有舞,而声调平淡,节奏缓慢。
黄帝时的《云门大卷》尧时的《咸池》舜时的《大韶》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濩》周初的《大武》郑卫之音自春秋起,周代的礼乐逐步走向没落,新兴的地主阶级将欣赏趣味转向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民间俗乐。
“郑卫之音“是郑国与卫国一带的地方音乐,它保留了浓郁的商代音乐特色,节奏奔放活泼,音乐优美抒情,深受一些诸侯国君的喜爱。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十五国风,共160篇,包括了黄河流域绝大多数的民歌,涉及的题材广泛,内容包括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楚辞》是继《诗经》以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屈原的作品构成了它的主体,主要有《离骚》、《九歌》、《天问》。
这些作品想象丰富、辞藻瑰丽、感情强烈,句式参差,语句间常插入虚词“兮”,节奏感、表现力很强,与《诗经》形式迥异。
十二律理论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
十二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中国音乐史复习提纲
中国音乐史复习提纲一、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和演变1.约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原始音乐a.原始乐器和音乐形式b.原始乐曲的表现形式和功能2.先秦时期的古代音乐a.古代音乐理论的形成与发展b.乐律体系的确立与规范c.宫商律味的制定与运用3.隋唐时期的古代音乐a.隋唐乐府的成立和发展b.乐府文化与古代音乐的关系c.唐代乐舞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二、中国古代音乐的经典与流派1.《乐府诗集》与古代音乐的经典a.《长歌行》和《孔雀东南飞》的创作与演唱b.《离骚》和《文翁赋》的音乐表现形式c.《木兰辞》和《卜算子》的音乐鉴赏与评价2.古代音乐的流派与风格b.北方音乐与南方音乐的特点和风格c.《琵琶行》、《虞美人》等代表性曲目的音乐表现三、中国古代音乐与宗教文化1.佛教音乐的起源与发展a.佛教音乐的宗教功能与表达方式b.佛教音乐在传统音乐中的影响与融合2.道教音乐的形成与特点a.古代道教音乐的起源与发展b.道教音乐的音律和曲调特点c.道教音乐在文化艺术中的传承与创新四、中国古代音乐与社会风貌1.宫廷音乐与贵族社会a.宫廷音乐乐曲的形成与发展b.宫廷音乐家的地位与作用c.宫廷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影响2.农村音乐与民间文化a.农村音乐的种类和特点b.农民音乐家的生活与创作环境c.农村音乐在民族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五、中国古代音乐的遗产与传承1.中国古代音乐的遗产a.古代音乐的乐谱和乐器遗存b.古代音乐的记录与文化遗产保护2.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a.古代音乐的现代演绎和创新b.古代音乐的国内外传播与交流c.中国古代音乐的现代价值和意义六、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与变革1.新文化运动与现代音乐的兴起a.新文化运动对音乐思潮的影响b.现代音乐诞生的背景与脉络c.《黄河大合唱》和《茉莉花》的创作与影响2.中国现代音乐的流派和风格a.中国古典音乐与西方音乐的交流与融合b.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碰撞与创新c.当代作曲家的音乐表现方式和风格七、中国音乐的未来与前景展望1.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a.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和机制b.传统音乐的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与创新2.中国音乐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角色a.中国音乐在国际大赛和音乐节中的表现b.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融合与影响3.中国音乐教育的挑战与机遇a.音乐教育的现状与问题b.音乐教育的创新与方向以上提纲仅为参考,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扩展,以确保对中国音乐史的复习全面且系统。
中音史复习(近代史)题
技能;④促进世界文化运动;⑤创编音乐作品、创办音乐期刊。
3、 上海国立音乐院:1927 年 11 月 27 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 等音乐学校——国立音乐院。1929 年 7 月更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萧友梅为院长。特 点:①专业性、学术性;②倡导“美育”教育;③传授中外音乐知识和技能;④促进世界 文化运动;⑤创编音乐作品、创办音乐期刊。学生以当时黄自“四大弟子”之称的贺绿汀、 陈田鹤、江定仙、刘雪庵1、 华彦钧:(阿炳)江苏无锡人,在二胡、琵琶的创作、演奏上有相当大的造诣; 琵琶技艺尤为高超。以卖唱奏乐为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曾 派员前往无锡录制他演奏的曲目,但只初步录了 6 首,遗憾是他于 1950 年冬病故。二胡 代表作:《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代表作:《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 船》。
4、 丰子恺:(1898—1975)原名润,1919 年取字子恺,浙江桐乡人。是李叔同的 学生。“五四”时期同吴梦非、刘志平,在上海创办了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和中华美育会。是 一位美术家,中国漫画的创始人,是文学家,翻译家,音乐理论家。编写翻译编译了《孩
2、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19 年元月正式成立了蔡元培自任会长的“北京大学音
乐研究会”,它是一个新型音乐社团。先后组建了国乐和西乐两部分,并设中乐唱歌班等。
聘请萧友梅为导师,并实际主持该会。因此。音研会实为北京大学所设一所业余音乐学校。
特点:①专业性、学术性;
②倡导“美育”教育;③传授中外音乐知识和
中国音乐史总复习材料
古代史(远古夏商)1、中国音乐的起源模仿说感情说劳动说信号说摹仿自然说异性求爱说语言扬抑说巫术起源说2、1986年至1987年,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先后出土25支骨笛,由鹤骨制成,距今约8600年至9000年、七孔笛(周秦时期)3、佾(yi)指古代乐舞的行列。
关于乐队的使用:周时盛行“金石之声”,编钟等悬挂乐器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周礼·春官宗伯》:“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县,士特县,辩其声”县通悬,悬挂之意!王享用的乐器是四面悬挂,然后依等级顺次为三面、两面、一面。
4、周代得宫廷乐舞包括六代乐舞、小舞、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等六代乐舞简称六乐,从黄帝时期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1)黄帝时的《云门大卷》,简称《云门》云是黄帝时的图腾;(2)唐尧时的《咸池》,天上的星宿名;(3)虞舜时的《韶》,又名《箫韶》;(4)夏禹时的《大夏》又称《夏籥yue》(5)商汤时的《大濩huo》(6)周朝当代的《大武》。
这些乐舞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
5、《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6、八音分类法:依乐器制作材料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1)金类乐器:钟、铜铃、铜鼓、镈钟、甬钟、钮钟(2)石类乐器:磬、排箫(3)土类乐器:陶铃、陶鼓、陶响、陶角、陶镛yong、陶埙(4)木类乐器:柷zhu、敔yu、木鼓(5)丝类乐器:有柱:瑟、筝、筑无柱:琴(6)革类乐器:贲鼓、应、县鼓、鼍tuo鼓、鼗tao鼓、鞉tao(7)匏类乐器:“匏”即“瓠hu”,主要构成材料,一种葫芦。
笙、竽、巢(8)竹类乐器:箫、篴即笛、篪chi、籥yue、管7、曾侯乙墓乐器1978年出土,符合“诸侯轩县”的周代等级制度规定。
编钟共65件分三层、八组悬于钟架上。
意义: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反映了我国先秦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其卓绝的铸造工艺、良好的声学性能,显示出先秦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这些乐器的出土,为我们研究先秦的乐器、乐队编制、乐律、音乐审美提供了珍贵实物。
中音史考点集锦
荀勖东晋时期人。他的“管口校正法”是律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在计算管乐器不同的音高所对应的管的长度时,必须把气柱的长度与管长之间的差数考虑在内,这个差数就是管口校正的数据。
宋杂剧:宋代各种歌舞、杂戏的统称。也是中国戏曲的最早形式。金元时称为院本。演出时先演一节由五个脚色出场的小歌舞,称为“艳段”;再演“正杂剧”,内容或是一段滑稽戏,或是以大曲曲调演唱故事。
浙派琴乐:是自南宋起以浙人郭沔为师承渊源的琴乐流传派别,在当时诸琴派中最负盛名。
《乐书》:世称《陈旸乐书》,由北宋陈旸完成。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规模较大的音乐百科全书。由于该书保存了极为丰富的音乐史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乱弹:从康熙到道光100多年间,各地方戏曲蓬勃兴起,称“乱弹”时期。
“花雅之争”指乱弹和昆曲的对立。主要声腔:梆子腔(又称秦腔)梆子腔开创了板腔体,皮黄腔(西皮和二黄腔结合
变文:唐代佛教寺院用于宗教宣传的说唱音乐形式,将深奥的佛教哲理通俗化,利用讲故事和说唱音乐的方式进行宣传,叫做“俗讲”或“讲经文”。变乐领导机构是“大司乐”,培养对象:“世子”、“国子”、“学士”。是世界上出现最早、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机构,其中大多数是音乐奴隶。
宫廷中的乐官与乐工除了负责宫廷礼仪使用的音乐,还负责对于贵族子弟或其他人的音乐教育,所教授的科目包括乐德,乐语,乐舞,这些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让贵族子弟们学会了统治之术,利用音乐的“和”来求得天地和,君臣和,上下和,人心和,通过礼乐的学习,达到治理朝政的目的,此时的音乐教育客观的提高了当时的音乐水平,使得配合“礼”的“乐”深入人心,推动了周代音乐的发展。
大二下中音史 复习
一、填空题:1、贺绿汀创作的一首非常有名的钢琴曲是《牧童短笛》。
2、李叔同是我国近代音乐家、美术教育家早期话剧运动的倡导者。
法号“弘一”代表作《茶花女》《黑奴吁天录》。
3、1927年,萧友梅在上海创办了我过第一所音乐院——“国立音乐院”,并担任院长。
4、阿炳的代表作有:《二泉映月》、《听松》、《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
5、《唱支山歌给党听》是作曲家朱践耳的作品。
6、《歌唱二小放牛郎》《我们走在大路上》是作曲家李劫夫的作品。
7、《黄水谣》是冼星海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五乐章。
8、80年代中期,通俗音乐在我国流行起来,具有中国“摇滚”风格的代表作品是《一无所有》。
二、名词解释:1广东音乐:广东音乐是具有鲜明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的乐种之一,包括粤剧和潮州音乐、小曲及地方性民歌曲艺等,主要流传于珠江三角洲,是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在当地民间“八音会”和粤剧伴奏奏曲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作品《旱天雷》《步步高》《赛龙夺锦》《平湖秋月》等。
2 音乐社团:五四时期,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国内出现了兴办各种新文化事业,建立各种“新式文艺学术社团”。
西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出现了“北大音乐研究会”“中华美育会”“北京爱美乐社”“国乐改进社”等。
3秧歌剧:答:1940年代初,在陕甘宁根据地开展的“新秧歌剧运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歌舞小戏,其特点是:以故事化的歌舞表演为主,人物,情节,化装,表演上都比较简单,一般在露天的广场演出,其音乐多采用陕北民歌曲调和地方戏曲,曲艺音乐填词改编,其内容大多与抗战,生产和反帝反封建相关。
4学堂乐歌答:自1904年左右开始,在新式学堂开设的“乐歌课”上教习的歌曲。
这些歌曲的曲调太多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歌曲(包括一些艺术歌曲),由一些留学欧日回国的学人填上具有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内涵的新词而成。
代表曲目有《何日醒》(夏颂莱编词)《中国男儿》《十八省地理历史歌》《黄河》《扬子江》等。
5萧友梅是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创办者和首任校长。
中音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音乐简史1.新法密率:明代朱载堉的“新法密率”。
所谓新法,是有别于三分损益法而言;所谓密率,即采用数学方法求得十二平均律每律的等比数后再产生十二平均律,记载于《乐律全书》。
2.神奇秘谱:由明代朱权所编辑的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琴曲谱集,共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太古神品”:《广陵散》、《高山》、《流水》、《酒狂》等唐宋以前古曲15首;下、中卷“霞外神品”:《梅花三弄》、《大胡笳》、《离骚》等48首古代名曲。
3.梆子腔:○1梆子腔是一种戏曲声腔剧种,原于陕西、山西一带的民间曲调,又有秦腔、乱弹、西秦腔之称。
○2梆子腔运用整齐句势和板式变化为主的音乐结构,其音乐风格高亢激越、文辞通俗易懂。
○3梆子腔开创了戏曲音乐板腔体,即以一个基本的曲调为基础,作各种节奏,板式速度的变化来表现剧情的矛盾冲突。
这种结构方式有别于之前出现在戏曲、说唱音乐中曲牌体结构。
4.兴隆笙:是元中统年间由中亚地区传入元朝宫廷的早期管风琴,也是最早传入我国的键盘乐器。
初该乐器音律与元朝宫廷不和,后经乐官郑秀改后,长期使用于宫廷宴乐。
5.俗讲○1俗讲是唐代说唱艺术的一种,是取佛经中的故事编成诗文合体的通俗作品,用说唱相间的表演方式讲唱,脚本叫做变文。
○2变文是将深奥的佛教哲理通俗化利用讲故事和唱经的方式进行宣传又叫做俗讲、讲经文。
(讲经文是唐代一种说唱艺术形式)○3变文内容:a.讲述佛经故事,是佛教通俗化的结果;b.讲述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
○4变文是散文和韵文相间的叙事体,韵文部分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段,也有五言、六言的。
音乐性、故事性都很强,借以吸引听众、传播佛经。
变文有三类形式:a.只唱不说;b.只说不唱;c.有唱有说(占多数)。
6.六代乐舞:简称“六乐”都是从黄帝时期开始历代沿袭下来带有史诗性的乐舞。
包括:○1黄帝时的《云门大卷》,简称《云门》,是黄帝时的图腾;○2唐尧时的《咸池》,咸池是天上星宿命;○3虞舜时的《韶》,又名《箫韶》,被孔子评为“尽善尽美”的音乐;○4夏禹时的《大夏》又称《夏》;○5商汤时的《大濩》,内容描写商汤伐桀;○6周朝当代的《大武》,孔子评“尽美矣,未尽善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音史(上)考试复习重点1.骨笛河南舞阳县贾湖村“骨笛”。
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以及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2.大司乐周初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宫廷音乐机构。
重要职能:音乐教育。
“乐”的内容包括:乐德(最重要),乐语,乐舞目的:配合礼乐制度,维护周王朝的最高统治。
达到“礼乐治国”。
另外两个职能:严格的行政管理;音乐表演职能。
3.伯牙杰出的古琴演奏家。
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
4、《楚辞》南方民歌大多数记载在《楚辞》中。
继《诗经》之后又一部诗歌总集。
屈原的作品构成了它的主体。
收录屈原的《离骚》《天问》《九章》《九歌》《远游》《卜居》《渔夫》《九歌》是屈原以楚国民间祭祀中的歌舞为依据加工整理而成。
有浓重的巫风色彩及浪漫色彩。
《九章》反映了屈原被放逐后的苦闷与忧思。
表达了他爱国的情怀。
结尾采用了“乱”的手法,结构有长有短。
“乱”是先秦时期的一种音乐创作手法。
一般用于音乐结尾的地方,也是全曲的高潮所在。
5.老子的音乐思想题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提倡“无知无欲”,反对一切欲望。
他认为最理想的音乐是无声的,这种无声之乐正是有声之乐的本源。
是一种虚无主义音乐观。
6.《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
这个时期的琴曲创作特点是,不少琴曲直接取自当时的相合歌或相和大曲,带有明显的叙事性特点。
该曲描写的是格杀场面,由“正声”和“乱声”两个基本主题发展而成的大曲。
规模宏大,分为六个部分。
嵇康以擅弹此曲著称。
7.《胡笳十八拍》蔡文姬拍:表示乐曲段落全曲共十八段,音乐用宫、徵、羽三种调式,表现了蔡文姬远嫁匈奴,思念故土,以后又惜别幼子的痛苦心情。
8.《梅花三弄》东晋恒伊演奏过的笛曲。
因同样的曲调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弄”是古代音乐中一种曲式手法。
乐曲表现了梅花高洁安详的静态以及不畏严寒,迎风摇曳的动态。
9. 文字谱是用文字记述古琴弹奏指法、弦序和音位的一种记谱法。
《碣石调幽兰》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留存的文字谱。
10.《碣石调幽兰》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琴谱,是唯一存留的文字谱。
为唐人手抄本,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南朝梁丘明所传。
从该琴谱可以看出,当时的古琴不仅具备了七弦十三徵的形制,且记谱法也是相当精细。
乐曲共分四段,分两组。
应用加花变奏等手法做多次反复,乐曲表现了空谷幽兰与世无争的品质。
11.汉代鼓吹乐种类:分为鼓吹和横吹。
鼓吹:1.黄门鼓吹。
是天子宴飨群臣时在殿廷上所举之乐,共有十三曲。
2.骑吹。
3.短箫铙歌。
横吹:以“鼓”“角”为主。
马上所奏的“军中之乐”。
12.六代乐舞是带有史诗性的乐舞。
黄帝《云门大卷》。
唐尧《咸池》。
虞舜《箫韶》。
夏禹《大夏》。
商汤《大濩》。
周朝《大武》。
13.元代的乐器弹弦乐器:火不思(专演奏西域音乐)三弦打击乐器:云锣键盘乐器:兴隆笙(元朝宫廷的早期管风琴,也是最早传入我国的键盘乐器)14.嵇康及其《声无哀乐论》是一篇思想自成体系的音乐美学专著。
全书通过“秦客”与“东野主人”二者之间八个回合的回答辩难,提出“声无哀乐”的主要观点。
从其立论方法来看,带有诡辩因素。
嵇康认为:1.“和声无象”“音声无常”;2.“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3.“声音以平和为体”;4.“躁静者,声之功也”。
总之,嵇康认为:“声之与心,殊途异轨,不相经纬”。
《声无哀乐论》的历史意义:○1司马政权袭用《乐记》所代表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当音乐用作宣扬名教、维护其统治的重要工具。
“声无哀乐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叛逆的,革命的,反传统的现实意义。
○2《》注重音乐的形式,音乐的美感,娱乐及养生的作用,更多地将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及纯音乐加以研究。
从此古代音乐美学不再局限于对音乐社会功能的探讨,而是开始深入到音乐的内部,及音乐表演美学领域。
○3在道家音乐思想中,《》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
○4《乐记》是中国他律论音乐美学论著的代表,《》则具有自律论色彩。
15.清商乐是在相和三调的基础上形成的。
不仅包括前代的汉魏旧曲,还收入了江南吴歌和荆楚西声。
南北皆有。
16.李延年第一位保留名字的音乐家。
曾作“十九章”用于郊庙祭祀,改变了“郊祠而无乐”的现象。
据张骞从西域带回的胡曲《摩诃兜勒》改编为“新声二十八解”,用作军乐。
成为当时横吹曲的代表。
17.浙派我国最古老的一个古琴流派,其操琴风格属于吴越系统,指法圆润,节奏紧凑。
创始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琴家郭沔,他用自己高超的艺术造诣、对琴乐的独特体会和对国家危亡的急切关注,创作了《潇湘水云》《泛沧浪》《秋鸿》等传世金曲,也为浙派琴艺的形成奠定了基石。
《潇湘水云》是浙派代表作之一。
18.郭沔南宋著名琴家。
他收集整理了北宋宫廷古谱和民间传谱,并进行演奏传授,又自创新曲,其代表作有《潇湘水云》《秋鸿》《泛沧浪》等。
19.《神奇秘谱》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琴曲谱集。
明代朱权编辑。
分上中下三卷,收琴曲63首。
《神奇秘谱》是研究古代琴曲的重要谱集。
20.减字谱(今仍在使用)古琴专用字谱。
唐代曹柔首创它是由原来的文字谱简代、缩写形成。
节奏记录不准确,但音准确。
20.曾侯乙墓编钟在湖北随县擂鼓敦发现。
1978年开始发掘。
编钟共65件。
分三层八组悬于钟架上。
编钟每种都能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正鼓音与侧鼓音构成大小三度的音程关系。
编钟音域宽广,达五个八度又一音。
中心音域十二律完备,半音阶基本齐全。
曾侯乙编钟出土的乐器反映了:○1我国先秦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
○2其卓越的铸造工艺,良好的声学性能,显示出先秦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3这些乐器的出土,为我们研究先秦的乐器,乐队编制,乐律,音乐审美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
21.八音周代依据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八音分类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标志着我国古代乐器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2.乱弹:从康熙到道光100多年间,各地方戏曲蓬勃兴起,称“乱弹”时期。
“花雅之争”指乱弹和昆曲的对立。
主要声腔:梆子腔(又称秦腔)梆子腔开创了板腔体,皮黄腔(西皮和二黄腔结合的产物)23.南戏:宋元时期流行于我国南方的一种戏曲艺术。
为了区别于北方的杂剧而被称为南戏。
留存的剧本可证明其已是成熟的戏曲形式,故被认为是我国戏曲艺术正式确立的标志。
第一阶段形成了称之为南曲的曲牌体声腔音乐和歌舞,念白,插科打诨等相结合的戏曲形式。
第二阶段,在艺术形式和内容上都注入了新的创造。
南戏音乐的自身特点:○1在曲牌体唱腔上,采用五声音阶的南曲为主,风格细腻委婉。
○2在宫调使用上,没有可以规定,一套曲子可以有两三个宫调,既有相对的规范又有一定的灵活性。
○3在演唱形式上,没有一个人主唱的约束。
○4在曲调应用上,采用朴素的戏剧性手法,生旦等正剧人物多用典雅凝重的曲牌。
净丑等喜剧人物多用轻松诙谐的民歌。
○5在创腔方法上,创造“南北合套”的形式,以求得套曲曲牌连接的多样变化。
24 .周代的音乐教育西周,统治阶级为配合礼乐制度的推行,学校教育变得更为完善。
建立了所谓的小学与大学。
主要教学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又以礼、乐、射、御为主。
音乐教育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即世子和国子。
(世子是王和诸侯的嫡子,国子是公卿大夫的子女。
)“乐”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乐德、乐语和乐舞。
国子们学习的年限大略可分为三个阶段。
在这个体系中,“礼”、“乐”的比例是很重要的。
国子们学习礼、乐的目的是要达到统治阶级提倡的“礼乐治国”。
25.荀勖东晋时期人。
他的“管口校正法”是律学史上的一大贡献。
在计算管乐器不同的音高所对应的管的长度时,必须把气柱的长度与管长之间的差数考虑在内,这个差数就是管口校正的数据。
26.笛律是管律的一种,在不设钟磐的场合奏乐时,用这种特制的笛为弦乐器和歌唱确定调高。
笛律有严格的律数,以荀勖的笛律最具代表。
荀勖笛律所用的律笛形状如同现在直吹的箫,全套十二支,应十二律,分别以十二律命名。
每支笛可以奏“三宫二十一变”即三种调式的二十一个音。
27.乐记他律论音乐美学专著的代表。
儒家音乐理论专著。
探讨了音乐的本源问题、特征问题,及音乐与教育及政治的关系的问题。
28.唐代大曲是综合器乐,声乐,舞蹈与一体的大型歌舞音乐,它是由一首宫调的若干“遍”组成的成套乐曲。
在段落可分为“散序”“中序”“破”三部分,每一部分又有若干小乐段,长度因曲而长短不等。
在伴奏乐器方面,是一个有弦有管有打击乐器的大型乐队。
琵琶非常重要。
在舞蹈动作上,有“健舞”和“软舞”之别。
前者动作快速,后者柔婉抒情。
29.唐代宫廷燕乐的影响燕乐是俗乐的宫廷化,俗乐是燕乐的民间基础。
燕乐中包括各种音乐。
其中的歌舞音乐在隋唐燕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大曲和法曲比较有影响地位。
燕乐中所使用的乐器,来自各方,有汉族,少数民族,外来乐器。
通过隋唐时期的乐工们的改造,变成中国燕乐中所使用的乐器。
体现了中外音乐融合。
30.诸宫调宋元时期一种结构庞大的长篇说唱艺术。
由孔三传所创。
歌唱部分由多套曲牌组成,每套曲牌使用一个宫调,但各套的宫调不同。
曲调来源于唐宋大曲,曲子,和市民音乐中的各种乐曲。
表演形式为一人讲唱到底,同时自击锣鼓,另有拍板和笛伴奏。
现存最完整的一部诸宫调作品:(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31.明清时期的戏曲声腔及剧种四大声腔:海盐腔,弋阳腔,余姚腔,昆山腔。
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改革,使昆山腔成为“出乎三腔之上”的大剧种。
改革后的昆山腔:1节奏放慢一倍 2“转音若丝”的唱腔风格3强调咬音吐字4伴奏方面,将索,箫管,板鼓结合在一起,各种乐器相互配合形成完整伴奏乐队。
剧种: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
32.远古时期的乐器按制作材料可分为三类:天然材料(骨哨,骨笛),陶制(陶铃,埙),铜制(铜铃,铜鼓)33.法曲法曲是歌舞大曲中的一部分,也是隋唐宫廷燕乐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法曲又名法乐,始见于东晋《法显传》,因用于佛教法会而得名,至隋称为法曲。
主要特点是在它的曲调和所用乐器方面,接近汉族的清乐系统,比较优雅一些,因此也称为清雅大曲。
34.唱赚宋代最高水准的艺术歌曲之一,开创了曲牌体的先河,特点:以“缠令”“缠达”的曲式结构,将各类曲牌组合成套曲进行演唱。
35.汉魏时期的乐器出现了抱弹类乐器“琵琶”。
圆形音箱(后世称阮)、梨形音箱,曲项、直项,四弦、五弦等多种形制的琵琶。
辽阳棒台东汉晚墓壁画中梨形音箱的直项琵琶,斜抱弹奏;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奏乐图中梨形音箱的直项琵琶,横抱弹奏36.朱载堉明代人。
著有《乐律全书》等。
第一个提出了十二平均率《》记载了“新法密率”(即十二平均律),“”彻底解决了黄钟不能还原的问题,不仅在我国乐律学研究上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在国际同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首次明确区分律学,乐学,舞学为三门独立的学科。
37.俗字谱采用工尺谱字的草体形式作为基本记谱记号,其读音按相应的工尺谱字发声,并以“俗乐使用的字谱”之义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