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探究题一轮复习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小说探究》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项《小说探究》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16分)阴影与阳光徐慧芬14岁的中学生小蒙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
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
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
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一张凳子。
人站在凳子上,高了,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的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
正在他脸贴玻璃、专心张望的时候,值班教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地问了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
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过,连零星小钱都被搜走了。
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小蒙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
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教师全部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蒙仍忍不住掉了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其中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
今天的事就更糟糕了。
小蒙向妈妈哭诉了今天的遭遇:他放学回家途经一个专卖复习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刚准备跨上自行车,迎面一辆卡车突然掉下一个大纸箱。
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
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
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捡起装回箱子里。
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不久的新车啊!“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小蒙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
“哭什么?哭了车子就能回来吗?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
俗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妈妈不是要你做一个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小蒙的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
“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方向发展吗?”小蒙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妻子的话,打趣道。
“你倒还有心情说笑话!你儿子前天为班级做事,被人疑心当贼;今天做好事,被贼偷了车!”小蒙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愤愤地说给丈夫听,一旁的小蒙哭得更厉害了。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11环境类题(环境描写手法)
2024届高三复习小说考题探究(11):环境类题(环境描写手法)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2023年全国乙卷《长出一地的好荞麦》)文中画线部分的描写,人、牛、犁浑然一体,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营造出来的?请简要赏析。
②(2023新高考Ⅱ卷)本文是如何描写社戏的仪式感的?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自然环境描写的角度与手法★社会环境描写的手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场面描写关系小说中环境描写,有时很难区分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往往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结合,形成了有人有景有境的场面描写。
(2)答题角度二、真题实践1.(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出一地的好荞麦曹多勇这年里,德贵最后一次来种河滩地已是腊月里,这期间,他先后种过一次黄豆,两次绿豆,两次麦子,庄稼还是颗粒无收。
这情况,德贵还有岁数更大的犁都没经历过。
儿子儿媳说这怪气候叫厄尔尼诺现象,德贵不听这道理,骂天,说这是要绝人啊!大河湾土地分两种:一种在围堤坝里,淮河水一般淹不掉,是大河湾人赖以生存的保障;另一种地在堤坝外,无遮无拦地紧挨淮河,一年里能收季麦就不错了,秋季天都荒着——这地叫河滩地,也叫荒地,大河湾只德贵一人秋季天还耕种河滩地。
村人说德贵,那点河滩地还能结出金豆豆、银豆豆?德贵家人也说德贵,年年秋季天见你河滩地种呀种呀种,可临了收几次?德贵先是不愿搭理话,落后才说,俺见河滩地长草就像长俺心口窝,痛得夜夜睡不着觉呀!河滩地位于村东两里地,德贵村东里出了庄,赶头牛,扛张犁,沿河堤一直往东去,人老,牛老,犁也老。
牛老,蹄迈得很迟缓,远处里还以为牛是站堤坝上不动弹;人老,老在脊梁上,肩上挂一张犁,侧斜身显得更佝;犁呢是犁铧小,犁把细,还满身裂出一道一道暗裂纹,像老人手上脸上的皱纹皮。
牛前边领,德贵后面跟,牛缰绳牵连他们俩,一副懒懒散散的模样,弄不清是德贵赶牛,还是牛牵德贵。
至河滩地头,德贵说一声“吁——”,牛停下蹄,瞪一对大牛眼瞧德贵,德贵下堤坝往河滩地里走,牛也侧转身头低屁股撅,挺住蹄缓下堤坝追德贵,关键时才分出牛还是受人支配着。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小说阅读之探究小说标题、主旨
冯歪嘴子在窗里,祖父在窗外,祖父看不见冯歪嘴子,冯歪嘴子看不见祖父。 有的时候,祖父走远了,回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磨房的墙根下边坐着 玩,我听到了冯歪嘴子还说: “老太爷今年没下乡去看看哪!” 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有意的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 有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可笑,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来了,用手敲打着 窗子,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黄瓜都敲打掉了。而后我一溜烟地跑进屋去,把这情 形告知了祖父。祖父也一样和我似的,笑得不能停了,眼睛笑出眼泪来。但是总 是说,不要笑啦,不要笑啦,看他听见。有的时候祖父竟把后门关起来再笑。祖 父怕冯歪嘴子听见了不好意思。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 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 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 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 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食粮,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食粮养活 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 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 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 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 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 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 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 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 钱一拿,推土机立刻就要开进来了。
[典例1] (202X·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锄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文本考题探究08形象类题人物作用分析
小说考题探究(8):形象类题(人物的作用)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作用。
②结合文本分析XXX(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
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人物形象的作用人物形象的作用包括主要人物形象作用、次要人物形象作用和“我”的作用,作用都与形象特点有紧密的联系。
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三角度”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四角度”我”——小说中的特殊人物和特殊作用在小说中,“我”是个值得关注的角色。
小说中的“我”既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更多的时候是配角,只有这样,“我”才意蕴丰富,效果最佳。
“我”有四重作用,应当认真体会和把握。
①叙述者:起线索作用,作为“有限视角”。
“有限视角”的好处是“我”既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又是其中的参与者、见证者,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
缺点是只能局限于叙述者的所见所闻,是“有限的讲述”。
②亲历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③参与者:一般作为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有时也是主要人物。
④代言者(体验者):代替作者议论、抒情,表达主旨和情感倾向。
(2)答题角度见上述相关知识部分。
二、真题实践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
捡烂纸的老头汪曾祺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
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
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
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
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馒头、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
夏天卖麻酱面。
卖馅儿饼。
烙饼的炉紧贴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
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
工人们都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文本考题探究04情节类题概括故事情节
小说考题探究(4):情节类题(概括故事情节)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阅读全文,概括小说主要的故事情节。
②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
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③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④小说中多次写到主要人公X情节,简要概括。
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概括故事情节指的是精简的文字对小说文本的故事进行概括。
从考题设计看,既包括整体故事情节概括,又包括部分故事情节概括。
从近年高考命题看,命题都要求考生对部分故事情节进行概括。
•整体故事情节概括:指小说文本全部的故事情节概括。
•部分故事情节概括:指小说文本中某个侧面或特定的情节概括。
主要包括:人物内心情感变化、特定情节的归纳概括。
★小说线索常见的小说线索以人物为线索如鲁迅的《孔乙己》,以“我”——咸亨酒店的一个“小伙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以事物为线索即所谓的“物线法”。
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张之路的《羚羊木雕》等。
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契诃夫的《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中心来展开故事情节。
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即以“我”(小弗郎士)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以空间、时间为线索如鲁迅的《社戏》以“看戏前—看戏—看戏后”的时间为线索。
(2)答题方法或角度★整体故事情节概括:①传统结构模式概括法:按小说的叙述顺序、情节发展中“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脉络梳理。
按照“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缺失,尤其是“何人”“何事”不能少。
“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的故事情节:小说开端部分写林冲沧州遇旧识;发展部分写林冲买刀寻敌和接管草料场;高潮和结局融为一体,写林冲亲闻陆虞候的阴谋,奋起反抗,杀死陆虞候。
②线索连贯概括法:线索是串联小说人物、事件的人、事、物、感情、时间或地点等,勾画关联线索的词句,抓住线索,就可以围绕线索概括出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内容。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05情节类题(分析情节作用)
2024届高三复习小说考题探究(5):情节类题(分析情节作用)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2021·全国乙卷《秦琼卖马》)王超杰为什么选择《秦琼卖马》的唱段,且唱得壮气不足?请简要分析。
②(2019全国III《到梨花屯去》)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③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小说中的情节,在小说中总有其相应的作用。
分析评价小说的情节作用,是小说常考的题型。
不同位置的情节,作用可能会有所不同。
具体如下:开头情节结尾情节反复出现的情节(2)答题角度情节作用的答题角度1.(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秦琼卖马谈歌民国二十二年立秋这天下午,保定城淹没在一片知了的鸣叫声中。
一辆人力三轮停在了古董店艺园斋门前。
一个身着灰布大褂的中年汉子下了三轮,提个柳条箱进了店门。
伙计杨三忙迎上来,给汉子让座沏茶。
“我找韩定宝先生。
”杨三怔了一下,低声答道:“韩老板已经去世三年了。
”汉子惊了脸,手里的茶碗险些跌落。
杨三又道:“现在的老板是杨成岳先生。
”汉子呆了片刻,缓声道:“我想见一见杨老板。
”说着取出一张名片。
杨三接过看了一眼,惊讶道:“您就是王超杰先生啊。
您稍等。
”王超杰,人称北方铁嗓,专攻老生。
平生喜好收藏官窑彩瓷。
几年前一场中风,愈后左腿不利落,便不再登台。
不一刻,一壮年男人出来,拱手道:“王先生,幸会。
我是杨成岳。
早年曾听过王先生的大戏,今日竟是有缘在此相见。
”王超杰笑笑:“这么说杨老板也是门里人了?”杨成岳笑道:“不瞒王先生,杨某也曾是票友,只是不敢与王先生坐论其道。
——不知王先生到保定有何贵干?”王超杰笑道:“有几件古瓷,想让杨先生鉴赏。
”便打开柳条箱,取出一摞盘子,放在桌案上,共是六件。
杨成岳凑近细看,看了半刻,便向王超杰点头微笑。
王超杰笑道:“这是我多年前从一个落魄商家手里收购而来。
地道上品,还请杨老板说个价钱。
”杨成岳问:“此乃王先生心爱之物,何故出手呢?”王超杰长叹一声:“生计所迫,还望杨老板成全。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小说阅读之探究题(主题、标题)
《祝福》主题探究
自然环境(江南水乡、漫天飞雪) 一、环境分析 社会环境(千年不变的民风民俗、
闭塞沉闷
顽固守旧、道貌岸然的四叔)
二、人物形象 的分析必须联系情节的发展, 从祥林嫂的
生命轨迹以及她和周围人的关系看她的形象内涵,
剖析她悲剧命剖析她悲剧命运的根源
四叔夫妇
婆婆
族权
贺家大伯
祥林
夫权 祥林嫂 神权
卫老婆子
贺老六 柳妈
鲁镇其他人
结论:
祥林嫂的死不是哪一个人的罪恶,几乎她 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将她往死路上推,而且 每一个人都是合乎“道德规范”(封建礼教) 的自觉行为,所以祥林嫂死于封建礼教(夫 权、族权、神权)的迫害,她的死是那样一 个特定时代这样一个特定民族生活的必然。
命题角度二:标题类探究
一、高考真题展示
1 . (11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 16.请结合全文谈谈“铁铃铛”在文中的意义。(6分)
2. (2010全国新课标卷)《保护人》 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 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深层义的挖掘要联系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 方面
1.以人物为题,比如:《孔乙己》《阿Q正传》《铁齿铜牙纪晓 岚》《甄嬛传》……
2.以物象为题,比如:《药》《项链》《变色龙》……
3. 以事件为题,比如:《宝玉挨打》《失街亭》《林黛玉进贾 府》……
4.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比如:《《荷花淀》 《晚秋》…… ①主题、人物、情节; ②线索、悬念; ③象征、双关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用: ①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②引人思考。
(环境角度)①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情节角度)②概括故事情节;结构线索,组织全文;暗示情 节发展,铺开情节,呼应细节。 (人物形象)③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 (主题角度)④寄托情感;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文本考题探究06情节类题评析情节技巧
小说考题探究(6):情节类题(评析情节技巧)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
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6分)②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结构紧凑?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常见的小说情节推进技巧名称释义作用抑扬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
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悬念是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
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设置在开头,引领下文,引人入胜;设置在文末,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之效;设置在矛盾处,勾连情节,深化内容。
误会即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有意识地设置误会,把读者的思维引向相反的方向,从而造成悬念,到文章结尾时才点明真相。
误会法主要形式:①正反误会。
即本来是好人好事,误会为坏人坏事。
②一般误会。
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产生误会,由此产生故事情节。
③互相误会。
即甲误会了乙,乙误会了甲。
①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②使文章情节富有戏剧性,波澜起伏。
③凸显人物形象,服务于文章主题。
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渲染气氛、表现事物或突出主题。
衬托通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
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突转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
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发生的空间、时间。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文本考题探究02叙述类题叙述人称作用
小说考题探究(2):叙述类题(叙述人称作用)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文章(或文章的某部分)运用第X人称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②文章的第X段为什么改用第X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③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④“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叙述人称即小说在叙事时所采用的人称,主要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小说的叙述人称会因为实际叙述需要进行转换。
(2)答题方法及角度二、真题实践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练习。
玻璃贾平凹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
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
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
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
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
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
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我谢绝了。
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
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
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
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全国通用)09 形象类题(人物塑造方法) 含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复习小说考题探究(9):形象类题(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2019·全国Ⅱ卷《小步舞》)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②(2019·全国Ⅰ卷《理水》)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塑造人物的基本方法(2)答题角度①第一步,定手法。
根据某种手法的特点,结合小说人物描写的具体情况,确定小说人物描写采用的手法。
②第二步,引内容。
引入小说人物描写的具体内容,作为分析的对象。
③第三步,析效果。
指出运用这种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二、真题实践1.(2019·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小步舞[法]莫泊桑大灾大难不会让我悲伤。
我目睹过战争,人类的残酷暴行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呐喊,但绝不会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
有那么两三件事至今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它们像针扎似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
我就跟您讲讲其中的一件吧。
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
我最喜爱的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人在卢森堡公园的苗圃里散步。
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
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静。
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据。
它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打开顶针般大的小门。
走在小路上,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
我不久就发现,经常到这里来的不只我一人。
我有时也会迎面遇上一个小老头儿。
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长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13语言类题(词句内涵及作用)
2024届高三复习小说考题探究(13):语言类题(词句解读)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2023年新高考Ⅱ卷《社戏》)文中记述社戏的筹备及演出过程,多处使用“依照往年成例”“照习惯”“照例”等,含有哪些意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②(2020·江苏高考《少男》)请探究小说结尾画线句中作者的情感态度。
③(2021年新高考Ⅱ卷《放猖》)文本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主要指理解表现文章主旨、反映深层含义、反映语言环境、具有临时指代意义的词语的含义。
理解词语的含义是指词语在上下文具体语境中产生的比喻义、双关义、象征义、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等。
小说阅读中考查的重点“词语”主要是以下五种:①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②运用象征、比喻、双关等表现手法的词语;③具有特殊指代意义的词语;④在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动词、形容词、叠词等;⑤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包括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所谓“重要句子”,是指那些对文章的结构、主旨、内容等有重要的作用或在语言、表达等方面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或深层含义的句子。
具体指以下几类:①揭示文章的主旨、内容,作者的观点、思想等的句子。
②表达功能特别强烈,具有特殊表达效果的句子。
③具有深刻含义而考生不易理解的句子。
④含有特殊表达作用的重要字词的句子。
(2)答题角度或方法★理解文中重要词语①审读题干,锁定区间分析词语的含义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联系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及段落,明确词语所关涉的范围。
②明确对象,筛选词句要求分析的词语都有对应的描写对象,因此,弄清词语所描述的对象,分析词语是从哪个方面描述对象的。
围绕描写对象从上下文中筛选出关键词句,用来组合答案要点。
③关注手法,规范表述为了突出表达效果,使语言生动形象或含蓄蕴藉,往往使用一些修辞、描写手法。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15主旨类题(探究小说主旨)_1
2024届高三复习小说考题探究(15):主旨类题(探究小说主旨)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结合文本,探究小说所表达的主题。
②(2018·江苏卷《小哥儿俩》)小说叙述了小哥儿俩的日常故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小说的主旨是小说的灵魂,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主旨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理解小说的主旨。
(2)答题角度小说主旨表达的语言模式探究小说的主旨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从小说的标题入手。
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等,往往隐含着小说的主旨。
如《祝福》。
2.从情节发展角度看主题。
作品的主旨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情节,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的发展过程,了解情节的前后关联,把握情节发展中的冲突,有利于我们理解主题。
3. 从人物形象角度看主题。
在小说中,作者浓墨重彩塑造的主要人物就是“主题性人物”,他的际遇遭逢、命运归宿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
把握其典型性格及其生成的历史,即可窥见作品的主题。
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就是主题性人物,小说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揭露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
4.从环境描写角度看主题。
(1)分析环境的特点。
分析环境的特点可以窥见人物的性格,进而能揭示主旨内涵。
(2) 抓背景介绍。
思考文本产生的时代,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达到探究思想意蕴与情感意蕴的目的。
如《祝福》的开头和四次“飞雪”的描写。
5.从作者的思想倾向上去思考。
(1)抓文本里不同的人、事、物,分别探究作者对他们或它们的情感态度。
(2)抓小说中流露作者思想倾向的关键性词语或句子。
在把握主旨时,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或是没有认真阅读原文,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生搬硬套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文本考题探究14语言类题语言特色与风格
小说考题探究(14):语言类题(语言特色)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赏析文章划线段落语言风格。
②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是本文语言的重要特色,请举例简析。
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语言特点特点的角度特点的具体内容用词之美(1)动词、形容词:准确、简练、深刻、含蓄、直白、突出、生动、形象、传神、充满动感、充满想象等。
(2)叠词:①语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从而增强艺术表现力,具有绘画美;②能使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③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具有形式美;④能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⑤能使上下文联系紧密,有一气呵成之感。
(3)反复: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4)化用成语:富有文采;使用文言词语,典雅优美。
句式之美(音韵之美)骈句、长短句、对偶句、排比句,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结合,使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修辞之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
描写之美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视嗅听结合(有色有声)、对比衬托、铺陈渲染等。
语言风格风格类型具体表现豪放与婉约豪放:所表现的主题多为雄心伟业;所描写的景象境界开阔;所运用的动词富有力度,形容词和副词色彩鲜明;抒情方式激越昂扬;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修辞手法。
婉约:所表现的对象纤巧细致;所表现的情感细腻缠绵;所描写的画面色调柔和;修辞上少用排比、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
直露与含蓄直露:比较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观点。
含蓄:不直接表达情意,而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象征、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
质朴与华丽质朴(平实):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用描绘性语言。
华丽(典雅):讲究节奏和韵律,多用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修辞(表现)手法。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12环境类题(环境描写作用)
2024届高三复习小说考题探究(12):环境类题(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2021浙江卷《麦子》)第二自然段描写环境有何用意?②(2019全国II《小步舞》)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③(2019新课标III卷《到梨花屯去》)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6分)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环境描写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是对描写在全文的用途中进行剖析。
常见环境描写的九个作用(2)答题角度见上述的九个作用。
二、真题实践1.阅读完成下列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麦子红柯他们住在祖国边疆旷野中的土房子里,要一直守护下去。
不管是谁,问他们搬不搬走?他们都说要住下去。
当然了,老婆婆的回答要平和一些:“搬走怎么办呢?你前脚走,草就后脚跟过来,这儿的草有多凶哇,你刚转个身,它们就爬到窗户上,往屋里钻。
”脾气躁:“往哪搬?我搬走你住呀。
”总以为他住的是宫殿。
房子又矮又小。
房子高不起来,房子周围的树就不怎么高。
这儿的树都是矮个儿,都是那种憨厚的榆树,树杈很多,叶子很密,就是长不高。
风大。
树像绿狮子,毛发纷乱,疯狂地扑打风,风疼得满地打滚,蹿到天上,发出长长的哨音,又跌落到洼地里发出猛兽似的嗥叫。
风嗥叫起来,地都动呢。
吓唬老婆婆:“树抽打它们呢,树是老天爷的鞭子,老天爷要抽它们,它们只能哇哇乱叫。
”老婆婆战战兢兢:“老天爷为啥抽它们?”说:“谁让它们乱跑,老天爷可容不得谁整天乱跑。
”老婆婆走到浓密的树林里,发现她竟然一身金黄,飘动着团团芳香,就像一头金色的豹子。
豹子走在麦田里,麦子哗哗响起来。
麦子的金光洒在榆树上,榆树叶子油汪汪的;麦子的金光洒在云朵上,云就像戴了金笼头,云跟牲畜一样弯下脖子在明净辽阔的苍穹上吃草,云吃草的声音很柔和,窸窸窣窣。
老婆婆摸麦穗呢。
她的手像一只跳鼠,跳到麦芒上,麦芒浓密绵长就像夏天的睫毛,老婆婆触摸到夏天最美丽的地方。
14 探究小说的主题意蕴-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
14 分析探究小说主题的内涵和意蕴(教考衔接教材典例)教学目标探究小说主题的内涵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小说主题的内涵教学过程一探究主题内涵小说主旨意蕴类分析是一种基于文本内容的分析,分析的内容多是小说的主旨(主题)及小说所表现的丰富意蕴或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它既可以要求直接分析主旨,还可以要求挖掘主旨的丰富性或深刻性。
表现为三类分析题:分析主旨、分析思想意蕴、分析情感意蕴。
主旨的范围要比主题广一些,包括小说的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
小说的思想意蕴,也称主题意蕴,也可以理解为俗称的创作意图。
是指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重在指文本带给读者的思考和认识,就是指小说的思想意义,侧重于小说的内容、主旨层面,重在理解小说的思想性、认识性。
小说的情感意蕴,是指作品的情感意义或取向,即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重在理解作者的倾向性。
二小说主旨常见分类角度分类常见主旨指向人物褒扬类赞扬人物性情宽厚、乐于奉献、见义勇为、公而忘私敬业爱国等优秀品质。
同情类对人物遭遇不幸、生活艰难、处境困窘等表示同情。
批评类对人物的爱慕虚荣、追求私利、墨守成规、唯利是图等缺点进行批评揭露。
指向社会歌颂类歌颂社会进步、国富民强、民族尊严、平等交流、互帮互助、命运与共等。
反思类反思人情冷漠、舍义逐利、固守传统、愚昧落后、迷信思想等错误观念和做法。
三主旨意蕴的两个思考层面从整体来看,不论是哪一类的主旨意蕴题,都可以从以下两大方面去全面把握。
(1)形象角度。
意蕴总是附着于小说的具体形象中,小说中不同的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就是两个可以展开的小角度。
关注主人公的经历及成败浮沉背后的原因及意义、主人公的思想性格与其命运的关系、人物间的对比映衬关系、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主人公的典型意义(从“一个”上升到“一类”)。
【教材典例】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就是一个顽固保守、反对一切变革的人,分析透了这个形象,就不难概括出文章主旨意在揭露奴性心理,批判奴性心理对人的戕害,批判沙皇专制制度。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全国通用)07 形象类题(人物性格心理) 含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复习小说考题探究(7):形象类题(人物性格及心理)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2023年全国乙卷《长出一地的好荞麦》)德贵与牛、犁对话,表现了德贵什么样的心理?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②(2022年全国甲卷《支队政委》)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主要是分析人物性格及心理。
人物性格及心理分析,主要从以下方面概括:①从言行举止看人物性格及心理②从故事情节看人物性格及心理③从侧面(他人眼里)看人物人性格及心理★概括人物性格词汇(2)答题角度模板一:××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
模板二:××的性格特点:①……;②……。
模板三:特点(思想、性格)+阐述(在原文中找依据)。
二、真题实践3. 1.(2020·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书匠(节选)葛亮秋天的时候,我父亲接到了小龙的电话。
小龙说,毛羽,这个老董,差点没把我气死。
父亲问他怎么回事。
他说,馆里昨天开了一个古籍修复的研讨会,请了许多业界有声望的学者。
我好心让老董列席,他竟然和那些权威叫起板来。
说起来,还是因为馆里来了本清雍正国子监刊本《论语》,很稀见。
可是书皮烧毁了一多半,给修复带来很大难度。
省外的专家,都主张将整页书皮换掉。
没承想老董跟人家轴上了,说什么“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弄得几个专家都下不了台。
其中一个,当时就站起身要走,说,我倒要看看,到哪里找这么个“良工”。
老董也站起来,说,好,给我一个月,我把这书皮补上。
不然,我就从馆里走人,永远离开修书行。
你说说看,仪器做了电子配比都没辙。
①你一个肉眼凡胎,却要跟自己过不去,还立了军令状。
毛羽,再想保他,我怕是有心无力了。
父亲找到老董,说,董哥,你怎么应承我的?老董不说话,闷着头,不吱声。
父亲说,你回头想想,当年你和夏主任那梁子,是怎么结下的。
高考一轮复习:探究小说作品意蕴课件
问题
探究角度 内容方面
这篇小说为什么 命名为“装在套 子里的人”而不 叫“怪人”或“ 别里科夫小传” ?请谈谈你的看 法。《装在套子 里的人》(人教版· 必修五)
情节方面 形象方面 技能运用 时代背景
创作动机
阐述理由
文章写了别里科夫“套子式”的外表、“套子式”的行为、“套子式” 的生活环境、“套子式”的语言及其思想。
别里科夫不仅自己自觉“入套”,还用“套子”去套别人,文章的情节 都与“套子”有关。
“装在套子里”高度概括了别里科夫的性情特征:守旧、落后、反动。 突出了他的沙皇卫道士形象,他代表了一种现象。“怪人”或“别里科 夫小传”仅是强调个人。
续表 3 答 概括主旨:通过……,赞扬(贬斥)……精神(陋习)
评价主旨:本文的主旨是……,理由是…… 题
探究主旨:总→分,即总说作品中显露出的主旨,分点证明。一般采用小议论文的 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情势 板
即时小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杀棋
王建华
天气晴好的日子,邮局的南墙根儿总是聚满了闲散老人,谈天,甩扑克,下象棋,随心而
分钟,来人就会摸出五块钱丢在桌子上,悻悻地离去。这些人当然都是从外地或是乡下来的象
棋爱好者。城内清楚底细的人都不跟他下,因为全不是他的对手。
“我跟你杀一局。”老头儿微微睁开眼睛,说五块钱一局,你先请。老头儿伸出细 长干瘦的手指做一个请的手势,却发现对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毛头小子。小子“啪” 的一声架起一门当头炮。老头儿迟疑着上了一匹马,推上这匹马时,他斜睨了那小子 一眼:长长的头发几乎遮住他黝黑脸庞上的黑边近视镜,眼镜片后面小眼珠滴溜溜转, 闪烁着凶狠的光;薄薄嘴唇边几根浅黄胡须像极了春天破土而出的草芽。小子飞快地 上马、出车,攻势迅疾凶悍,顷刻工夫,车马杀气腾腾地压到河界上。老头儿也不慢, 每当对方“啪”的一声棋子落桌,他的棋子就轻轻巧巧地跟上,要么奇妙地避其锋芒, 要么死死地封住去路。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小说文本考题探究03叙述类题(叙述视角作用)
2024届高三复习小说考题探究(3):叙述类题(叙述视角作用)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来讲述故事,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②小说以儿童视角来叙事,有何好处?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叙述视角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紧密相关,但是与叙述人称还是有区别。
常见的叙述视角主要有:全知视角、有限视角、儿童视角、动物视角、女性视角。
小说在选用叙述视角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部小说,在叙述过程中,有时也会发生叙述视角转换。
(2)答题角度二、真题实践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母亲①[法〕都德这天早晨,我去瓦莱里安山2看望我的朋友,他是塞纳河国民别动队的中尉。
这天他值勤。
待在工事坑道的入口前面,来回走动,同时和我谈谈巴黎、谈谈战事,以及那些不在场的亲人……突然他止住了话头,那猎犬般的灰色小眼睛突然明亮了起来,他用眼角瞟了瞟刚刚出现在瓦莱里安山平台上的两个身影,示意我看。
那个男人穿着长长的栗色燕尾服,上面配着绿色的天鹅绒大翻领。
他消瘦、矮小,前额扁平,双眼滚圆,鼻似鹰钩,小鸟般的头上满是皱纹,显得既庄严、又愚笨。
此外,他的一条胳膊挎着一只绣花绒布提包,从提包里露出一只瓶子的瓶颈﹔另一条胳膊下夹着一只罐头—那种一成不变的白铁皮罐头,巴黎人只要一看到它,就会想起那长达五个月的围城……再看那个女人,只见她戴着一顶巨大的带有撑边的帽子,从上到下紧紧裹着一条旧坡巾,在褪了色的斗篷的蜂窝状皱领之间,时不时地露出一截鼻尖,以及几缕灰白而干枯的头发。
走到平台上之后,男人停下了脚步,喘着气,擦着额头。
女人没有停下,她径直向坑道走来,我听见她腼腆地要求见见她的儿子,她儿子是巴黎第三国民别动队第六支队的士兵。
“请您在这里等一下,”哨兵说,“我让人去叫他。
”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显得很快活,转身走向她的丈夫;两人走到稍远处的斜坡边上,坐了下来。
他们在那里等了很长时间。
这瓦莱里安山太大了,要找到一个别动队第六支队的士兵谈何容易!更何况现在这个时候,整个要塞里挤满了鼓手、号手、来回奔跑的士兵,还有正在换岗的士兵、勤务人员、配给人员、一个被义勇军的枪托打得鲜血淋漓后押来的间谍、几个赶来向将军申诉的农民、飞奔而至的传令兵,以及冻僵的人和汗流浃背的牲口。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Ⅱ---小说阅读之探究标题、主旨
任务三 考点突破 第6讲 枝叶皆有义,事事总关情——探
究标题、主旨
探究类题目开放性较强,旨在考查个性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 力。高考小说探究题考查的类型主要有:主旨类探究、标题类探 究、人物形象类探究、情节类探究、艺术特点类探究。其中,后三 种探究类题型本质上是人物形象、情节、语言这几类题目的变体, 相关的知识及解题思路在前面的几讲中已有涉及,故本讲重点分析 标题类探究和主旨类探究两种题型。
(一)理解标题意蕴 (2019·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的题目。
表妹 林斤澜 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 着是不毛之地。幸好有一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 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 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 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的不让。前边的女人 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 头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 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后边的 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前边的说:
1.命题形式
类型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1)(2019·江苏卷)小说刻画了两个人 理解标题的表层义、深
物,作者以“表妹”为题,表达了哪 层义。题干中往往有
理解标 些思想感情?(《表妹》)
“理解”“分析”等作
题意蕴 (2)(2019·天津卷)文章的标题具有多 答动词和“标题”“寓
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二)分析标题作用 (2021·浙江卷)阅读《麦子》(文本见本专题第 3 讲题型二“典型 例题”),完成下面的题。 探究“麦子”在全文中的作用。 解题指津: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题干要求要求回答文本标题的作 用。小说标题的作用一般可从标题对环境、人物、情节、主题的作 用几个角度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据语言探主题 小说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往往能体现作者本身对此人物形象的观点态度, 由此可分析出作品的主旨。 5.据标题探主题 有的小说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 小说的主题。
对点题型
2.探究句子意蕴题 结合全文,探究“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的意蕴。 答案 ①土地是农民生存、生活的依靠,农民对土地有着独到的深厚的情感; ②劳动已经成为农民的习惯,劳动是传统的美德,勤劳是优秀的传统; ③农耕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文明,它的渐渐消失引起人们的怀念; ④从主人公身上,我们看到了坚守的品格,坚守传统文明,坚守劳动精神。
小说好读而难懂。好读在于小说中的故事很精彩,很有趣;难懂在于故事背后 的主旨(意义点)难以把握。因为它不会像散文的主题那样直接告诉你,而是藏在形 象中,因而带来隐晦、复杂、丰富的特点。这也就为探究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阅读《锄》(原文见任务组一活动2),然后回答问题。
对点题型
1.直接探究主题题 “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 六安爷层面: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 又固执的性格特征;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 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 小说主旨层面: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②随 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耕种的意义只剩下“过瘾”,既令人 叹惋,又发人深思。
返回
活动2
掌握常见探究题型的探究要点
一、主旨意蕴类探究题 小说主旨意蕴类探究是一种基于文本内容的探究,探究的内容多是小说的主旨 (主题)及小说所表现的丰富意蕴或深刻内涵,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它既可以要求 直接探究主旨,还可以要求挖掘主旨的丰富性或深刻性,表现为三类探究题:探究 主旨、探究思想意蕴、探究情感意蕴。 另外,主旨意蕴类探究还有间接形式,像标题意蕴探究、重要句子意蕴探究、 创作意图探究都是此类。
2.据情节探主题 小说写人离不开情节,而情节又是通过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的故事来完 成的。情节必须以某些矛盾为内容,矛盾怎么发展、怎么解决,无不体现出 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小说的主题思想需要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来, 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必须理清作品的线索和情节。 3.据环境探主题 不管环境描写的直接作用如何,最终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在多数情 况下,环境描写可能主要是为展示人物行动和命运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要 的条件,提供生动的场景,但同时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有时可能带有 象征或隐喻性质,可以从中揣摩主题。
另外,标题妙处探究有时以“比较标题哪个更妙”的形式出现。其比较探究角 度有:①能否体现主题;②能否表达情感;③是不是线索;④是不是简洁、醒目、 形象、生动、富有诗意;⑤是不是富有情感或悬念,引人入胜;⑥能否体现作者的 构思;⑦能否突出人物形象的某种个性化特征等等。
无论是哪种探究,只要抓住“含义”和“妙处”两方面,既考虑标题自身的内 容、艺术特点,又考虑标题与文本的联系,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一般是 不会出现失误的。
另外,关于标题妙处的探究,要抓住两点: (1)准确理解标题含义(意蕴)。说标题妙处(作用)肯定离不开对其含义(意 蕴)的阐释。标题含义有表层义、深层义和主旨义(情感义)三个层面。表层义 是指标题本义,深层义主要指标题在文中的指代义、比喻义或象征义,主旨 义是指标题传达出的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 理解标题含义,尤其是其深层义和主旨义,一定要对文本仔细琢磨,善 于抓住文中的点题词句,联系主旨来思考。 (2)准确掌握探究角度。 ①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 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气氛,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②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串全文,概括故 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③如果以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 强化效果”的作用。
④如果以问题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人思 考”的作用。
2.抓住句子外部联系,探究其深层意蕴 (1)看看该句与上文哪些内容相关联。找出内容上的关联点,有利于理解 该句的语境义。 (2)看看该句与主旨之间的关系。所给句子都是与全文主旨相联系的,所 以在弄清句子的具体含意后,还要看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关系,或者说, 它体现了怎样的主旨。联系主旨探究句子,一定能探究出句外意蕴、更深层 的意蕴。 在联系主旨这一点上还可以再深入挖掘,看该句是否体现了“民族心理 和人文精神”。 (3)看看该句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对于所给句子的深层 意蕴,要特别善于抓住它背后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抓“作者”要素。
点拨关键
探究重要句子意蕴同理解、分析重要句子含意所用的方法差不多,只不 过它更突出句意的丰富性与深刻性,更强调阅读的整体性与深刻性。其探究 固然要建立在理解、分析句子含意的基础上,但更突出表现在:
1.抓住句子特征,探究其具体含意 (1)类型特征。即看该句属于文中哪种句子,是文中人物语言还是作者客 观描写、叙述、议论句。如是前者,探究时首先考虑该句是文中人物对谁说 的,他想表达什么意思。 (2)内部特征。看有无关键词语,有无表达特点,句子的内部结构层次, 要善于抓住这些特征探究。如抓住关键词突破;从结构层次入手,如果是单 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第一层次,把握句子基本意思, 再找出第二甚至第三层次,逐层理解;转换修辞手法,还原作者真正意图等。
点拨关键
所谓思想意蕴,是指文本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或价值,重在指文本给读 者的思考和认识;所谓情感意蕴,是指文本的情感意义或取向,说白了,就 是作者的情感态度、喜怒褒贬等。无论哪种意蕴,都必须从文本的内容、材 料入手,因为它总是附着于文本的内容、材料之中的。
1.围绕主要形象(主人公、物象) 小说都是围绕一个主要形象展开,这个主要形象在情节中的不同时段有 不同的意蕴,或者其形象的不同特征富有不同意蕴。答题时应抓住这个主要 形象的不同时段、不同特征的表现这个切入点,挖掘其不同意蕴。
任务情境:
小说探究题是所有小说类题目中思维程度最高、难度最大的题目, 具有多元性、发散性、开放性等特征。近年来,高考命题往往有意 淡化了“探究”一词,题干中大多不再出现“探究”字眼,但实际 上 那 些 冠 以 “ 分 析 ”“ 赏 析 ” 字 眼 的 题 目 , 不 少 依 然 是 探 究 题 的 “里子”。为此,掌握这类试题,既需要提高我们整体的阅读能力 和思维能力,又需要掌握探究的原则、方法、途径以及常见题型的 探究要点。
2.探究题答案的组织形式 所谓探究题,无非是思考得广、深而已,只是有的省市探究题要求“深点”探究 (往深处思考),有的要求“多点”探究(多层次、多角度思考)。要求不一样,答案组 织就不同。 (1)“多点”探究的答案组织要求:答案至少有三个点,这三个点就是三个角度 和层面,各角度、层面间不能交叉,角度不要太大或太小,每个“点”(角度、层面) 都由“依据(对文本的分析)+结论”(或“结论+依据”)组成。其组织形式为: ①要点一:结论+依据 ②要点二:结论+依据 ③要点三:结论+依据 一般而言,考生只能探出两个“点”,第三个“点”需要借助较厚实的文学素养 和对文本的深悟才能探出。
对点题型
4.探究思想意蕴和情感意蕴题 小说《天嚣》意蕴丰富而深远,请结合全文探究。(原文见任务组三任务一活动2) 答案 ①试验队深入戈壁滩旷野,遭遇风沙侵袭后渴望救援的故事,折射出困 境中、灾难面前,天嚣之下生命力的伟大。 ②试验队在自身难保的困难中,对突然发现的衰弱的声音表现出极大的爱心和 情怀,这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是大爱情怀。 ③在与风暴的对抗中,在对弱者的救助中,共同合作,齐心协力,显示了强大 的凝聚力;危险时刻不忘科研资料,表现了强烈的责任感。 ④试验队被困队员与送瓜人之间的互相帮助,揭示了人生道理:帮助别人,就 是帮助自己。
其次,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解读: ①联系表层含义:文中具体的意思。标题是否交代时间、地点、环境等。 ②体会深层含义:在理解标题本义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 有指代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等。 ③联系全文主旨,看它在揭示主旨、表明情感态度方面的意义。 最后,要注意它同标题作用、妙处的区别,不要答成标题作用题。
2.分辨相关事物 分析意蕴除了要抓主要对象外,还要分辨与主要对象相关联的其他事物。 文本中,与主要对象相关的事物可分成四类,即“人、事、物、景”。我们 应按照“人、事、物、景”四个思路(方向)明确文中的具体写作内容,分析 作者对这四类事物及其相互关系赋予的不同意蕴。 3.将事物抽象化 分析时我们还必须关注人文精神,将文本呈现出来的人、事、物、景抽 象化、符号化,这样就可以获得具有更宽广的普遍适用的一般意义,就可以 实现从更多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思想意蕴和情感倾向的目的。所谓人文精神, 就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
任务活动:
内
容
活动1 掌握探究的原则、角度及题型规范
索
引
活动2 掌握常见探究题型的探究要点
活动1
掌握探究的原则、角度及题型规范
一、探究题型知识梳理
点拨关键
1.探究的切入角度 探究是一种整体性、深广性的思维性活动。要探究,自然要找准探究的
突破口和切入角度。因此,探究的“角度”意识十分重要。就小说而言,常
(2)“深点”探究的答案组织要求:“深点”探究是指可以就任何一个 “点”深入探究;答案一般由“观点+理由”组成,重点在阐述“理由”上; “理由”可以在文本内多角度展开,也可以“内引外联”,联系个人或现实 进一步展开;“理由”部分要有理有据、充分且层次分明。其组织形式为:
亮出观点+阐述理由: 文本内理由①+文本外理由①(联系个人或现实) 文本内理由②+文本外理由②(联系个人或现实) 这里的“理由”视文本特点和题干要求而定。如果只要求就文本内深入 探究,则理由至少有两个。这样看来,与“多点”探究异曲同工。
见的探究角度与其所探究的内涵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