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课件--蛋白质合成与转运
合集下载
《蛋白质合成及转运》幻灯片
34种
49种
2021/5/20
12
• 原核生物5S rRNA可与tRNA互补,与23S rRNA 互补
• 16S rRNA的3’端ACCUCCUUA与mRNA的SD 序列互补,翻译起始定位;与23S rRNA互补,大 小亚基结合
• 23S rRNA与起始tRNA互补
2021/5/20
13
2、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
成有活性的蛋白质
2021/5/20
34
2.个别氨基酸的共价修饰
二硫键的形成:2个Cys-SH间脱氢氧 化 辅助因子的连接:
与糖、脂类、血红素等结合形成结合蛋白质
亚基聚合:Hb的4个亚基聚合成四级结构
个别氨基酸的化学修饰
编码氨基酸:20种;蛋白质AA:>100种——编码AA化学修 饰
2021/5/20
细菌核糖体:3种rRNA、57个Pr,Mw 270万
真核生物核糖体:4种rRNA、约82个Pr,Mw
420万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小 rRNA 16S-rRNA 18S-rRNA
亚
基 蛋白质
21种
33种
rRNA 5S-rRNA 5S-rRNA
大
23S-rRNA 28S-rRNA
亚
5.8S-rRNA
基 蛋白质
2021/5/20
31
RRF
2021/5/20
32
四、肽链翻译后的加工修饰与转运
(一)肽链的翻译后的加工修饰:一级结构的修饰、多肽链的 折叠、三维结构的修饰等
1.肽链的N端切割: 去除N端fMet残基
2021/5/20
33
信号肽及部分肽段的切除
蛋白质完成跨膜运输,信号肽酶切除信号肽 往往还含有一段与活性无关的其他肽段,切除后才能形
蛋白质合成及转运PPT通用课件.ppt
遗传密码:
mRNA分子上从5’-3’的方向,每三个碱基形 成的三联体,组成一个遗传密码子 (codon)。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点(5个性): 1、密码子的简并性 2、密码子的连续性 3、密码子的不重叠性 4、密码子的摆动性(变偶性) 5、密码子的通用性
1、密码子的简并性
一个氨基酸具有多个密码子的现象称 为密码子的简并性(degeneracy)。
一、氨基酸的活化——氨酰-tRNA的形成
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两步反应,酶的专一性表现在:
a) 识别一个特定的氨基酸 b) 识别tRNA(一个或多个) c) 具有纠错功能
总反应式 对每个AA的活化来说,净消耗的是两个高能磷酸键。
二、肽链的合成
1、30S-mRNA复合物的形成(IF3)
2、30S预起始复合物(IF1,IF2,GTP) 起始阶段
3、70S起始复合物
4、进位(EF-Ts,EF-Tu,GTP)
5、转肽
延长阶段
6、移位(EF-G,GTP)
7、识别终止密码子
8、水解
终止阶段
9、释放(RF,GTP)
1、30S-mRNA复合物的形成(IF3)
此反应须起始因子3(IF3)使已结束蛋白质合成的核 糖体30S和50S亚基分开。
2、30S预起始复合物(IF1,IF2,GTP)
原核生物核糖体
5S rRNA, 23S rRNA 50S
34种蛋白质 70S
16S rRNA 30S
21种蛋白质
真核生物核糖体
60S 80S
40S
5SrRNA, 5.8SrRNA, 28SrRNA 49种蛋白质
18SrRNA
33种蛋白质
2.肽链的起始:
蛋白质合成及转运生科课件.ppt
●胰岛素原的加工:
间插序列(C肽区)
HS SH
HS SH HS
C A链区
B链区
SH
核糖体上合成出无规 则卷曲的前胰岛素原
切除信号肽后
折叠成稳定构
信号肽
象的胰岛素原
N
N
S-S
C
S
S
S
S
胰岛素原
切除C肽后,形成 成熟的胰岛素分子
N
S S N
A链 C
S
C B链
S
胰岛素
Thanks
6、蛋白因子帮助合成的起始:
● 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延伸和终止的每一个阶段,都涉及到一组不同 的蛋白质因子的帮助.
● 原核生物(大肠杆菌): 三个起始因子(initiation factor):IF1、IF2、IF3 真核生物:更多种的起始因子帮助.
①IF1、IF3与30S小亚基结合:
IF3防止30S亚基与50S 亚基过早结合.
● 真核生物最靠近5’端的AUG序列通常就是起始密码.
● 原核生物mRNA 5’端的SD序列—识别16S rRNA
SD序列:在细菌的mRNA的5’端起始AUG序列上游10个碱基左右的位置, 有一段富含嘌呤碱基的序列,能与细菌的16S核糖体RNA3’端的7个嘧啶 碱基互补性识别,这段序列由Shine-Dalgarno发现,称为S-D序列.
● 由同一种tRNA合成酶合成:起始因子识别tRNAiMet
延伸因子识别tRNAMet
● 原核生物中的第一个蛋氨酸要进行甲酰化 修饰---甲酰Met:
fMet - tRNAiMet
5、翻译起始于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 真核生物mRNA分子的5’端有核糖体进入部位: 帽子结构帮助识别mRNA分子与核糖体的结合位点. 核糖体沿着 mRNA分子5’ → 3’扫描至起始密码AUG.
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课件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1 2
基因克隆和表达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目标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 中,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从而获得大量的目标 蛋白质。
基因敲除和敲入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特定基因进行敲除或敲入 操作,以研究蛋白质合成和运输的调控机制。
3
转录组学分析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细胞或组织中全部基因 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从而了解蛋白质合成的转 录调控机制。
பைடு நூலகம்
05
蛋白质合成与运输的调控
基因表达调控
转录水平调控
通过调节基因转录的起始 和效率,控制蛋白质合成 的数量和种类。
转录因子
转录因子与DNA结合,调 控特定基因的表达。
表观遗传学
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 等表观遗传学机制影响基 因表达。
翻译后修饰调控
磷酸化
磷酸化是蛋白质最常见的翻译后 修饰,通过改变蛋白质活性来调
蛋白质的胞内运
核糖体合成
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通过信号肽引 导进入内质网。
内质网加工
蛋白质在内质网中经过折叠、组装和糖基 化等加工。
高尔基体转运
经过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通过囊泡转运至 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和分拣。
蛋白质的分泌运
囊泡形成
蛋白质在高尔基体形成囊泡,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
胞吐过程
囊泡与细胞膜融合,释放出内容物,完成蛋白质的分泌运输 。
THANKS
常见的翻译后修饰包括磷酸化、乙酰化、糖基化等,这些修饰可以影响蛋白质的结 构和功能,使其具有更广泛的生物活性。
翻译后修饰对于蛋白质的功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重要 环节。
04
蛋白质的运输
蛋白质的跨膜运
蛋白质合成及转运优秀课件.ppt
肽链合成起始
指mRNA和起始氨基酰-tRNA分别 与核蛋白体结合而形成翻译起始复合物 (translational initiation complex)。
参与起始过程的蛋白质因子称起始 因子(initiation factor,IF)。
蛋白质合成及转运优秀课件
S-D序列: Shine和Dalgarno
tRNA分子具有4个位点:
• 3’CCA-OH氨基酸接受位点 • 识别氨酰-tRNA合成酶位点 • 核糖体识别位点 • 反密码子位点
蛋白质合成及转运优秀课件
(三)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工厂
核蛋白体的组成
核蛋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白体 蛋白质 S值 rRNA 蛋白质 S值 rRNA
小亚基
大亚基
核蛋白 体
21种 30S 16S 33种 34种 50S 23S 49种
蛋白质合成及转运优秀课件
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复合物形成
• 核蛋白体大小亚基分离; • 起始氨基酰-tRNA结合; • mRNA在核蛋白体小亚基就位; • 核蛋白体大亚基结合。
蛋白质合成及转运优秀课件
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
起始因子
生物功能
eIF-2
促进起始tRNA与小亚基结合
eIF-2B, eIF-3 促进大小亚基分离
——由同一种tRNA合成酶合成
起始因子识别tRNAiMet 延伸因子识别tRNAMet
蛋白质合成及转运优秀课件
原核生物中的甲酰Met
fMet - tRNAiMet
蛋白质合成及转运优秀课件
(五)翻译起始于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原核生物借助SD序列
(六)蛋白因子帮助合成的起始
蛋白质合成及转运优秀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 • • •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包括三大步骤: ①氨基酸的活化与搬运; ②活化氨基酸在核蛋白体上的缩合; ③多肽链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核糖体主要存在于粗面ER
核糖体存在的场所 (1)粗面内质网(主要) 一个细菌细胞内约有20000个核糖体 • (2)细胞溶液 • 真核细胞内可达106个 (3)线粒体和叶绿体 • 在未成熟的蟾蜍卵细胞内则高达1012个
(二)肽链延长阶段:
1.进位:与mRNA下一个密码相对应 的氨基酰tRNA进入核蛋白体的受位(A 位),需GTP,Mg2+,和EF参与。 2.成肽:在转肽酶的催化下,将给位 上的tRNA所携带的甲酰蛋氨酰基或肽 酰基转移到受位上的氨基酰tRNA上, 与 其 α- 氨 基 缩 合 形 成 肽 键 。 此 步 骤 需 Mg2+,K+。给位上已失去蛋氨酰基或肽 酰基的tRNA从核蛋白上脱落。
8、供能物质和无机离子
• 多肽链合成时,需ATP、GTP作为供能物质,并需 Mg2+、K+参与。
• 氨基酸活化时需消耗2分子高能磷酸键,肽键形成 时又消耗2分子高能磷酸键,故缩合一分子氨基酸 残基需消耗4分子高能磷酸键。
氨酰- tRNA合成酶
氨基酸 + tRNA + ATP
无机磷酸酶
氨酰- tRNA + AMP + 2Pi
一、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
• 生物体内的各种蛋白质都是利用生物体内的氨基酸 为原料自行合成的。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各种因 素构成了蛋白质合成体系,该体系包括: ① mRNA: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板,决定多肽链 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② tRNA:搬运氨基酸的工具; ③ 核蛋白体:蛋白体生物合成的场所; ④ 酶及其他蛋白质因子;氨酰-tRNA合成酶; ⑤ 供能物质及无机离子。ATP和GTP, Mg2+、K+ ;
翻译时须从起始密码AUG开始确定阅读框架、移码 突变是最严重的突变
• 原核生物的mRNA可包含几个基因信息-多顺反子 • 真核生物的mRNA只有一个基因信息-单顺反子
• 绝大多数基因不重叠,但少数病毒基因有重叠现象
噬菌体φX174:5386bp/10种pr λ噬菌体:
密码的简并性和通用性
密码的简并性和变偶性
2、tRNA
• 在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下,特定的tRNA与相应的 氨基酸结合,生成氨酰-tRNA,从而携带氨基酸参 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氨酰- tRNA合成酶
氨基酸 + tRNA + ATP
无机磷酸酶
氨酰- tRNA + AMP + 2Pi
氨 基 酸 的 活 化
•tRNA反 密 码 环 中 部 的 三 个核 苷酸构成三联体,识别mRNA 上相应的密码,此三联体称为 反密码(anticoden)。 •反密码对密码的识别,也是根 据碱基互补原则,即A-U,G-C。 但反密码的第一个核苷酸与密 码的第三个核苷酸之间的配对, 并不严格遵循碱基互补原则。 如反密码的第一个核苷酸为Ⅰ, 则可与密码的A、U或C配对, 如为U,则可与A或G配对,— —不稳定配对。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 程,就 是将 DNA传递
给 mRNA 的 遗 传 信 息 ,
解译为蛋白质中氨基 酸排列顺序的过程, 这一过程被称为翻译 (translation)。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参与蛋白质合成的RNA 分子体系 mRNA: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 遗传密码存在于mRNA分子上,每3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 √ 起始密码:AUG √ 氨基酸码:61种 √ 终止密码:UAA、UAG、UGA tRNA : 专一运送氨基酸至mRNA 并于密码子配对 rRNA: 与蛋白质构成核糖核蛋白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核糖体由大亚 基和小亚基构成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氨基酸的活化:氨基酸与tRNA合成氨基酰-tRNA 1、起始阶段:mRNA 、Met-tRNA 、核糖体构成起始复合体 2、肽链的延伸:进位、转肽、移位循环、肽链延长 3、终止阶段:延伸至终止密码,肽链释放,核糖体大小亚基与m RNA解离
1、氨基酸的活化与搬运
• 氨基酸的活化以及活化氨基酸与tRNA的结合,均 由氨基酰tRNA合成酶催化完成。
• 在此反应中,特异的tRNA 3’端CCA上的2’或3’位 自由羟基与相应的活化氨基酸以酯键相连接,形成 氨酰-tRNA,从而使活化氨基酸能够被搬运至核蛋 白体上参与多肽链的合成。 • 氨酰-tRNA的合成,可使氨基酸 : ①活化; ②搬 运; ③定位。
• 该酶存在于胞液中,与特异氨基酸的活化以及氨酰
tRNA的合成有关。
• 每种氨酰tRNA合成酶,对相氨基酸以及携带氨基
酸的数种tRNA具有高度特异性,这是保证tRNA能
够携带正确的氨基酸对号入座的必要条件。 • 该酶对tRNA的识别,是因为在tRNA的氨基酸臂上 存在特定的识别密码,即第二套遗传密码。
• 能够识别mRNA中5′端起动密码AUG的tRNA 是一种特殊的tRNA,称为起动tRNA。 • 原核生物中,起动tRNA是一种携带甲酰甲硫 氨酸的tRNA,即tRNAifmet; • 真核生物中,起动tRNA是一种携带蛋氨酸的 tRNA,即tRNAimet。 • 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均存在另一种携 带蛋氨酸的tRNA,识别非起动部位的蛋氨酸 密码,AUG。
蛋白质的合成与转运
中心法则
蛋白质合成概述
细胞:成千上万个蛋白维持功能
蛋白质生物合成:最复杂,参与300多种大分子、使 用细胞90%能量;蛋白质占细胞重量的35%
细菌: 2万个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场所)
10万个酶因子
20万个tRNA 合成速度:20个aa/s 目前研究热点:细胞中的准确定位 蛋白质选择性降解机制……
m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
① 连续性:密码为不重叠、无标点的三联体密码 ② 简并性:一种氨基酸有两个或多个密码子的现象。 对应同一种氨基酸的不同密码子叫同义密码子。减少 了氨基酸突变的几率,在物种的稳定上起一定作用。 简并性常表现在密码子的第三位碱基上。 ③ 通用性:(但在线粒体或叶绿体中特殊) ④ 方向性:阅读方向为5′→ 3′; ⑤ 变偶性(摆动性):密码子中第三位碱基可有一定 的变动。 ⑥ 起始密码:AUG(Met); 终止密码:UAA、UAG、UGA。
Met – tRNA
启 动 蛋 白 质 合 成
2、活化氨基酸的缩合——核蛋白体循环
• 活化氨基酸缩合生成多肽链的过程在核蛋白体上进 行。活化氨基酸在核蛋白体上反复翻译mRNA上的 密码并缩合生成多肽链的循环反应过程,称为核蛋 白体循环。
• 核蛋白体循环过程可分为起动、延长和终止三个阶 段,这三个阶段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类似,现以 原核生物中的过程加以介绍。
tRNA转运氨基酸至mRNA模板
氨酰- tRNA合成酶
氨基酸 + tRNA + ATP
无机磷酸酶
氨酰- tRNA + AMP + 2Pi
N-甲酰甲硫氨酰-tRNAifMet的形成 Met + tRNAifMet + ATP Met-tRNAifMet + AMP + PPi
+H N-CH-COO-tRNA 2
CHO-HN-CH-COO-tRNA
CH2 CH2 S COO-
转甲酰酶
CH2 CH2 S
N10-CHO-FH4
FH4
COO-
Met-tRNAifMet
fMet-tRNAifMet
3、rRNA和核蛋白体
• 原核生物中的核蛋白体大小为70S,可分为30S小亚 基和50S大亚基。小亚基由16SrRNA和21种蛋白质 构成,大亚基由5SrRNA,23SRNA和35种蛋白质 构成。
密码子的专一性主要由第1,2位碱基 决定,第3位碱基可在一定范围内摆动 而不影响氨基酸种类。 无变偶性的密码子AUG,UGG。之外 的其余密码子第3位碱基可在同类嘌呤 或嘧啶中摆动,如Tyr码UAU,UAC 某些氨基酸码第3位碱基可在任意4种 碱基中摆动,如Tyr码ACU,ACC, ACA,ACG。 tRNA反密码子与mRNA的第1位第2位 碱基严格配对(AU,CG),但密码 子第3位碱基与反密码子第一位碱基有 变偶配对现象。
4~9个嘌呤碱基 8~13个碱基对
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
• • • • •
辨认起始密码子是翻译(蛋白质合成)起始的必须步骤:确定阅读框架! 按照不重叠的三联密码子翻译产生对应的氨基酸并形成肽键 当到达终止密码时,合成结束,肽键释放 通常终止密码不止一个,而是连续出现2-3个终止密码 对于某些病毒,如果中间有起始密码,则一条mRNA可产生2条或多条肽链
多多核糖体与核糖体循环
核糖体循环
多核糖体 5ˊ 3ˊmRNA
延伸中的肽链
合成完毕 的肽链
一 条
m
R N A 上 有 多 个 有 多 个 核 糖 体
(一)起动阶段:
1、30S起动复合物的形成:起动因子促进下,30S小 亚基与mRNA、起动tRNA(fmet-tRNAfmet)和 GTP结合,形成复合体。 • 原核mRNA的起动部位由一段富含嘌呤的特殊核苷 酸顺序组成,称为SD序列(核蛋白体结合位点, RBS),可被核蛋白体小亚基辨认结合。
• 真核生物中的核蛋白体大小为80S,也分为40S小亚 基和60S大亚基。小亚基由18SrRNA和30多种蛋白 质构成,大亚基则由5S rRNA,28S rRNA和50多 种蛋白质构成,在哺乳动物中还含有5.8 S rRNA。
r R N A 与 蛋 白 质 构 成 核 糖 体
r R N A 与 蛋 白 质 构 成 核 糖 体
密码的变偶性(摆动性)
遗 传 密 码 的 摆 动 配 对
密码的通用性和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