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培习题
组培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组培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组培技术中,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能够分化成什么?A. 单一类型的细胞B. 多种类型的细胞C. 整个植物体D. 特定器官答案:C2. 组培过程中,培养基中通常不包含哪种成分?A. 碳水化合物B. 植物激素C. 抗生素D. 重金属盐答案:D3.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哪种激素通常用于促进细胞分裂?A. 生长素B. 细胞分裂素C. 赤霉素D. 脱落酸答案:B4. 组培中,哪种培养方式可以减少污染的风险?A. 固体培养基B. 液体培养基C. 无菌条件下的培养D. 半开放培养答案:C5. 植物组织培养中,哪种类型的培养基主要用于诱导愈伤组织?A. MS培养基B. B5培养基C. White培养基D. N6培养基答案:A6. 组培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是什么?A. 促进细胞分裂B. 抑制细胞分化C. 促进细胞分化D. 抑制细胞分裂答案:C7.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哪种类型的培养基主要用于生根培养?A. MS培养基B. B5培养基C. 1/2 MS培养基D. Woody Plant Medium答案:D8. 组培中,哪种方法可以提高植物的再生效率?A. 使用高浓度的生长素B. 使用低浓度的生长素C. 使用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D. 使用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答案:C9.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哪种类型的培养基主要用于花药培养?A. MS培养基B. B5培养基C. N6培养基D. R2培养基答案:D10. 组培中,哪种因素会影响植物细胞的分化?A. 光照B. 温度C. pH值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组培中,植物细胞的脱分化过程通常需要在______条件下进行。
答案:无菌2.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诱导通常需要添加______激素。
答案:细胞分裂素3. 组培中,植物的生根通常在添加了______激素的培养基中进行。
答案:生长素4. 组培过程中,为了维持培养基的pH值,通常需要添加______。
1000题组织培养试题库

(一)组织培养试题库一、选择题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 C )A.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培育成愈伤组织 B.愈伤组织培育成植株C.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成完整植物体D.愈伤组织形成高度液泡化组织2.植物体细胞杂交要先去除细胞壁的原因是( C )A.植物体细胞的结构组成中不包括细胞壁B.细胞壁使原生质体失去活力C.细胞壁阻碍了原生质体的融合D.细胞壁不是原生质的组成部分3.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结果是(C)A.产生杂种植株B.产生杂种细胞 C.原生质体融合 D.形成愈伤组织4.科学家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出的驱蚊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
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驱蚊草的培育属于细胞工程育种,其优点是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B.驱蚊草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PEG等试剂或离心、振动、电刺激等方法C.驱蚊草培育过程是植物体细胞杂交,不同于植物组织培养无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D.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5.(2005,上海)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幼苗时,下列条件中不需要的是( D )A、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B、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C、离体状态D、导入指定基因6.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中错误的是( A )A.把两个植物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在杂种植株上B.获得杂种植株C.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实现原生质体的融合7.植物组织培养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D )A.快速繁殖B.生产新品种 C.生产生物碱 D.生产白细胞介素-28.A种植物的细胞和B种植物细胞的结构如右图所示(仅显示细胞核),将A、B两种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诱导二者的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若经过组织培养后得到了杂种植株,则该杂种植株是()A.二倍体;基因型是DdYyRrB.三倍体;基因型是DdYyRrC.四倍体;基因型是DdYyRrD.四倍体;基因型是DDddYYyyRRrr9.以下关于原生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原生质泛指细胞内的基质B、原生质就是细胞质C、一个动物细胞就是一团原生质D、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壁是原生质10.不能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 D )A.振动 B.电刺激 C.PEG试剂 D.重压11.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C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营养和外界条件D.将成熟筛管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1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 C )A.生物体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B.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C.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D.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1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是指(C )A.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B.未成熟的种子经过处理培育出幼苗的过程C.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D.取植物的枝芽培育成一株新植物的过程14.下列植物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B )A.形成层细胞B.韧皮部细胞C.木质部细胞D.叶肉细胞15.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顺序是( A )①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②根、芽③愈伤组织④脱分化⑤再分化⑥植物体A.①④③⑤②⑥ B.①④③②⑤⑥C.①⑤④③②⑥ D.⑥①④③⑤②16.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 在细胞整体水平上定向改变遗传物质B.在细胞器水平上定向改变遗传物质C.在细胞器水平上定向改变细胞核的遗传物质D.在细胞整体水平上获得细胞产品17.下列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C )A.植物的卵细胞 B.植物的精子细胞C.被子植物的受精卵 D.被子植物的的叶肉细胞18.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A )A、产生新的细胞壁B、细胞膜发生融合C、细胞膜发生融合D、细胞膜发生融合19.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 D )A.用酶解法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B.以人工诱导法使两个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C.用植物组织培养法培养融合的原生质体得到杂种植株D.通过以上三者来完成20.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D )A、原生质专指细胞质B、人体内的水都属于原生质C、细胞核不是原生质D、一个动物细胞就是一团原生质21.(多选)有关原生质体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B ) A.组成原生质体的主要生命物质是蛋白质和核酸B.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原生质C.被脱掉细胞壁的植物裸露细胞是原生质体D.原生质体只能用于植物细胞工程22.(2006,广雅中学考题)(多选)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 D )A.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B.③④过程是指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C.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再植上人造种皮即可获得人工种子D.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诱导②生根的激素为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23.MS培养基配方中规定:NH4NO3、KNO3和MgSO4 . 7H2O的量分别为1650mg/L、1900mg/L 和370 mg/L,现在要将这三种物质配成1个母液(先用少量蒸馏水分别溶解,然后依次混合,再加蒸馏水定容至 1000ml,配成50倍液),那么这三种物质应分别称取____C________g。
植物组织培养练习题

植物组织培养练习题一、填空1.植物组织培养由于培养物脱离母株在试管内培养,故又称或。
2. 常用的灭菌设备有、、、四种。
3.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
4. 培养基灭菌一般采用,特殊情况下采用5.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包括、、三大类。
6. 选择适宜的外植体大小是,茎尖分生组织为茎段上常带个茎节,叶片。
7. 炼苗基质有、、。
8. 脱毒方法有、、。
9. 热处理的方法有、。
其中适用于休眠器官、剪下的接穗或种植材料的脱毒方法是,适用于生长期植物材料的脱毒处理。
10. 热处理脱毒只对和病毒有效,而对不起作用。
11. 茎尖培养的方法包括、、、。
其中培养茎尖常采用。
12. 无病毒植物的检测方法有、、四种。
13. 无病毒原原种的保存置于的温度条件下离体保存。
14.马铃薯脱毒苗快速繁殖的方法有、、。
二、选择题1. 对除去细胞壁原生质体的培养称为A细胞培养B原生质体培养C器官培养D液体培养2. 植物组织培养厂房必须满足个基本要求A 1B 2C 3D 53. 主要用于化学药品的贮藏,称量和溶液配制的是A药品配制间B洗剂间 C 缓冲间D无菌操作间4. 防细菌膜的网孔直径为um以下A0.45 B0.55 C0.35 D0.45. 主要用于赤霉素、玉米素、脱落酸等不耐热物质过滤灭菌的设备为A高压蒸汽灭菌锅B防细菌滤膜C烘箱D酒精灯6. 用于分离植物组织时用到的工具是A尖头镊子B枪型镊子C解剖剪D接种针7. 用于液体培养时能改善培养过程中氧气供应状况的是A恒温振荡器B光照培养箱C培养架D空调机8. 主要用于兰科植物培养的培养容器是A试管B塑料瓶C三角瓶D果酱瓶9. 植物组织培养中温度一般采用A23----27 B 25---35 C20----25 D23----3010. 组织培养中光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光质、光强B光强、光照时间(光周期)C光照时间、光和塑率11. 采用方法可直接观察有无病毒颗粒的存在,并观察到有关病毒颗粒的大小,形状及结构。
植物组织培养试卷及答案6套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分为___________培养和___________培养。
2.在组织培养中,IAA等植物激素必须用__________法灭菌,而接种室空间可采用__________或__________法灭菌。
3.植物的胚胎培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内容。
4.1960年,英国学者Cocking用__________分离原生质体成功,从而开创原生质体培养技术。
5.对植物材料进行表面灭菌时,常采用的灭菌药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器官培养时,其营养器官的培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7.大多数植物组织培养的适宜温度范围是_______℃,培养基的pH值范围是_______。
8.用烘箱迅速干燥洗净后的玻璃器皿时温度可以设在_________℃的温度范围内,而若用它高温干燥灭菌则需在_________℃的温度下1~3小时。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
A 6-BA;B IAA;C NAA;D IBA2. 在原生质体的培养中,渗透稳定剂的作用是_________。
A 稳定原生质体的形态而不使其被破坏;B 支持作用;C 提供营养;D 调节PH 值3. MS培养基中,下列不属于大量元素的盐是_________。
A NH4NO3;B KNO3;C ZnSO4.7H2O;D MgSO4.7H2O4. 下列实验中可能获得单倍体植株的是_________。
A 小麦的茎尖培养;B番茄花柱培养;C玉米胚乳培养;D玉米花粉培养5.同一植株下列_________部位病毒的含量最低。
组培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组培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组培技术中,通常使用哪种培养基?A. 固体培养基B. 液体培养基C. 半固体培养基D. 气体培养基答案:B2. 植物组织培养中,以下哪个激素不是必需的?A. 生长素B. 细胞分裂素C. 乙烯D. 赤霉素答案:C3. 组培中诱导分化的常用方法是什么?A. 改变光照条件B. 改变温度C. 改变培养基成分D. 所有以上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A. 快速繁殖B. 保持母本性状C. 降低成本D. 产生新品种答案:D5. 组培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是什么?A. 紫外线消毒B. 高温消毒C. 化学消毒D. 所有以上答案:D6. 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形成通常发生在哪个阶段?A. 诱导期B. 增殖期C. 分化期D. 成熟期答案:B7. 组培中,哪个因素对细胞生长和分化影响最大?A. 光照B. 温度C. pH值D. 培养基成分答案:D8. 组培中,以下哪种培养方式不是常用的?A. 固体培养B. 液体培养C. 气体培养D. 半固体培养答案:C9. 植物组织培养中,以下哪个不是常用的外植体?A. 叶片B. 根C. 种子D. 果实答案:D10. 组培中,以下哪个不是愈伤组织的形态特征?A. 无定形B. 无分化C. 有组织结构D. 细胞密集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组培技术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利用植物的________进行快速繁殖的技术。
答案:组织或细胞2.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生长素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3. 组培过程中,光照对植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重要影响。
答案:光合作用、形态建成4. 组培中,培养基的pH值通常控制在________至________之间。
答案:5.5、6.55. 组培中,常用的消毒剂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酒精、次氯酸钠6. 组培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组培期末考试试题

组培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A.准备培养基B.分离组织或细胞C.接种组织或细胞到培养基D.以上都是2、关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植物的快速繁殖B.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新品种C.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解决植物的病虫害问题D.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3、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哪一项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关键因素?A.分离组织或细胞B.调节培养基的成分C.诱导因素的存在D.以上都是4、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哪一项是形成完整植株的关键因素?A.细胞分裂素的含量B.生长素的含量C.两种激素的协同作用D.以上都是二、简答题1、请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2、请简述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如何调节培养基的成分以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
3、请简述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如何通过调节激素的含量来诱导形成完整植株。
4、请说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优点。
《工业组态》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工业组态中,下列哪个组件不是必须的?A.传感器B.控制器C.执行器D.电脑答案:D.电脑。
在工业组态中,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是必须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而电脑并不是必须的,只是用来进行组态设计和监控。
2、下列哪个参数通常不包含在工业组态的监控内容中?A.温度B.压力C.电流D.电脑内存使用情况答案:D.电脑内存使用情况。
工业组态主要的是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如温度、压力、电流等参数,而电脑内存使用情况并不属于工业组态的监控范围。
3、在工业组态中,下列哪个协议不是通用的?A. ModbusB. ProfinetC. EtherCATD. HTTP答案:D. HTTP。
在工业组态中,Modbus、Profinet和EtherCAT都是通用的协议,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数据通信。
植物组培自测题与参考标准答案简

第1章复习测试题二、填空题1.根据外植体地不同,一般可以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植株培养、胚胎培养、一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2.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脱分化后,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地途径有两条:一是器官发生途径,二是胚状体途径3.通过器官发生再生植株地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最普遍地方式是先分化芽,再分化根;第二种是先分化根.再分化芽,这种方式中芽地分化难度比较大;第三种是在愈伤组织块地不同部位上分化出根或芽,再通过维管组织地联系形成完整植株.4.体细胞胚发生地途径可分为间接途径和直接途径.5.植物组织培养地整个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个多世纪来,植物组织培养地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探索、奠基和迅速发展三个阶段.6.在Schleiden和Schwann所发展起来地细胞学说推动下,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G. Haberlandt提出了细胞全能性地设想,并成为用人性培养基对分离地植物细胞进行培养地第一人.7. White、Gautheret和Nobecourt在1939年确立地植物组织培养地基本方法,成为以后各种植物组织培养地技术基础,他们三人被誉为植物组织培养地奠基人.8.1958年英国人Steward等将胡萝卜髓细胞培养成为一个完整植株,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地全能性,成为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历史中地一个里程碑.9. 1960年Cocking等人用酶分离原生质体获得成功,开创了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工作.同年Morel培养兰花地茎尖,获得了快速繁殖地脱毒兰花.其后,国际上相继把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到兰花地快速繁殖上,建立了“兰花工业”.10.花药培养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获得成功地物种数目不断增加,其中包括很多种重要地栽培物种.,烟草、水稻和小麦等地花培育种在我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地成就.三、是非题(X ) 1.从理论上说,所有地植物细胞与组织材料都能培养成功,其培养地难易程度基本相同.(J ) 2.愈伤组织是一种最常见地培养类型因为除了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少数器官培养外,其它培养类型都要经历愈伤组织阶段才能产生再生植株(J ) 3.在组织培养中可采用愈伤组织诱变、花粉培养诱变等方法来进行植物育种等(X ) 4.单倍体育种已成为改良植物抗病、抗虫、抗草、抗逆性、品质等特性地新地重要手段.(J ) 5.利用植物组织或细胞大规模培养,可以从中提取所需地天然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天然色素以及其它活性物质.四、选择题1.在 A 中培养物生长过程中排出地有害物质容易积累,由此造成自我毒害,所以1/ 8必须及时转移.A.固体培养基B.液体培养基C.初代培养基D.继代培养基2.用C 技术可以克服杂交不亲合地障碍,使杂种胚顺利生长,获得远缘杂种.A.体细胞杂交B.基因工程C.胚培养D.单倍体育种3. A 是打破物种间生殖隔离,实现其有益基因交流,改良植物品种,以致创造植物新类型地有效途径.A.体细胞杂交B.基因工程C.人工种子D.单倍体育种4. D 方法不仅可以快速获得纯系,而且还能缩短育种年限、提高选择效率.A.胚培养B.基因工程C.人工种子D.单倍体育种5. B 是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产生地体细胞胚包埋在含有营养成分和保护功能地物质中,在适宜条件下能发芽出苗地颗粒体.A.胚培养B.人工种子C.基因工程D.单倍体育种1.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项技术性较强地工作.为确保培养成功,植物组织培养地全过程要求严格地无菌条件和无菌操作,在专门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内进行.2.一个标准地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要能够满足整个组织培养工艺流程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四个单元:准备室_、缓冲室、,无菌操作室—和培养室.3.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地大小、简繁可以根据组培目地而定但必须能够完成上养基配置无菌接种和培养三个基本环节.4.常见地培养器皿有试管、. 三角瓶、,广口培养瓶、和培养皿.5.植物组织培养地无菌操作需要镊子、剪刀、解剖刀、接种针等金属用具6.清洗玻璃器皿用地洗涤剂主要有肥皂、洗洁精、洗衣粉和铭酸洗涤液.7.新购置地器皿地清洗是,先用稀盐酸浸泡,然后用肥皂水洗净,清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淋1遍,干后备用三、是非题(J ) 1.无菌操作室适当位置应吊装1〜2盏紫外灯,用以经常地照射灭菌.(X ) 2.瓶口封塞可用多种方法,但要求绝对密闭,以防止培养基干燥和杂菌污染.(J ) 3.分注器地作用是把配制好地培养基按一定量注入到培养器皿中.(X ) 4.干燥箱用于干燥需保持80〜100℃;进行干热灭菌需保持120℃,达1〜3小时.(J ) 5.培养室湿度要求恒定,一般保持相对湿度70%〜80%.四、选择题1. A 用于配制培养基时添加各种母液及吸取定量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溶液A.移液管B.分注器C.过滤灭菌器D.酸度计2. C也称解剖镜,用于切取很小地外植体(如茎尖分生组织、胚胎等)和解剖、观察植物地器官、组织等.A.倒置显微镜B,电子显微镜C,双目实体显微镜 D.普通生物显微镜3.离心机用于分离培养基中地细胞以及解离细胞壁内地原生质体一般选择低速离心机,每分钟C转左右即可.A. 1000B.2000C.3000D.40004.植物组织培养地振动速率可用每分钟A_次左右,摇床冲程在左右.A. 100,3cmB. 100,2cmC. 200,3cmD. 200,3cm5.培养室温度一般要求常年保持C—℃左右.A. 20B.22C.25D.281.培养基地成分主要包括无机营养、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附加物、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糖类、琼脂、其它成分和水等.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决定愈伤组织生根还是生芽地关键取决于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之间浓度地比率.当配制地培养基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地比例_高时则有利于生根;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地比例_低时则有利于生芽;若两者浓度相当时,既不利于生根,也不利于生芽,而是愈伤组织地产生占优势.3.蔗糖,葡萄糖和果糖都是较好地碳源一般多用蔗糖,其浓度为2%-5% .4.在灭菌之前,培养基地pH值一般都调节到5.0〜6.0,最常用地是5. 6〜5.8 .pH值一般用1mol/L盐酸调低,用1mol/L氢氧化钠调高.5. MS培养基是1962年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材料而设计地.它地特点是无机盐地浓度高,具有高含量地^^、3 ,尤其硝酸盐地用量很大,同时还含有一定数量地铵盐.6. N6培养基是1974年由我国地朱至清等为水稻等禾谷类作物花药培养而设计地.其特点是KNO和(NHd)SO含量高且不含钼.3 4 2 4-7.根据培养基作用地不同,培养基分为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三种.三、是非题(J ) 1.常用地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有IAA、IBA、NAA、2,4-D等.(X ) 2.组培过程中培养物地细胞分裂停止,绿叶变黄,进而变白,这属于缺氮症.(X ) 3.维生素C是所有细胞和组织必须地基本维生素,可以全面促进植物地生长(X ) 4.在植物组织培养中,GA3、IAA、ZT、ABA、NAA、泛酸钙、植物组织提取物等不能进行高压高温灭菌,需要进行过滤灭菌.(V )5.在培养基配制时常常才印6盐单独配制把FeS04和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钠Na2EDTA) 先分别配成溶液再相互混合使形成螯合铁用于培养基拟防止沉淀和助其被植物吸收四、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地是____A .A. KTB. IAAC. NAAD. IBA2.下列培养基中—C 无机盐地浓度最低.A. MS培养基;B. B5培养基;C. White培养基;D. N6培养基3.影响培养基凝固程度因素有_D.A.琼脂地质量好坏;B.高压灭菌地时间;C.高压灭菌地温度;D.培养基地pH4.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地作用有 A B C.A.吸附有毒物质;B,减少褐变,防止玻璃化;C.创造黑暗环境,利于根地生长;D,增加培养基中地养分5.下列不属于大量元素地盐是—C.A. NH4NO3;B. KN O3;c. Zn SO4-7H2O; D. MgSOJJ。
植物组织培养期末复习题

植物组织培养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每空0.5分1.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__组织培养__、_器官培养_、_胚胎培养_、__细胞培养_、_原生质体培养__等几种类型.2.在分离原生质体的酶溶液内,需要加入一定量的Cacl2·2H2O和葡聚糖硫酸钾_其作用是保持原生质体膜的稳定,避免破裂.3.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第一次提出植物__细胞具有全能性_____的理论概念;1943年White提出植物细胞“____全能性_____”学说,并出版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从而使植物组织培养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4.用烘箱迅速干燥洗净后的玻璃器皿时温度可以设在_80_℃的温度范围内,而若用它高温干燥灭菌则需在__150__℃的温度下1-3小时;烘干植物材料的温度是_60_℃.5.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__全部遗传信息__和___形成完整植株的潜在__的能力;6.1962年,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花叶细胞设计了__MS_培养基,其特点是_无机盐_浓度较高,且为较稳定的__________;7. 7.6-BA/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低时促进_根_的生长,这时_脱分化_占主导地位;比值高促进_芽_的生长,这时_分化占主导地位.9.组织培养的特点是:__无菌_、__人工控制_、_离体_.10.1962年印度Guha等人成功地培养毛叶曼陀罗花药获得__单倍体植株_,这促进了花药和花粉培养的研究;11.在组织培养中,不耐热的物质用__过滤__法灭菌,而培养基常用___湿热灭菌__法灭菌.13.在组织培养中,非洲菊是靠_从生芽的方式进行繁殖的,而蝴蝶兰是以__原球茎_的方式进行快繁的;15.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__0.3-0.5__mm、带__1-2__个叶原基为好;16.原生质体的分离有_机械法_和__酶解法_两种方法.17.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__离体_;18.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过程中是否需要光,可分为___适光_培养和___嗜光培养;20.组织培养中有三大不易解决的问题,它们分别是__黄化污染、_褐化__、_玻璃化;21.White培养基_无机盐_浓度低,适合生根培养;22.在无毒苗的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大小与其成活率成__正比_,而与脱毒效果成__反比__;23.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未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称为"__脱分化___";25.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可分为__普通茎尖__培养和_茎尖分生组织_培养两种类型;27.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有_器官发生__和__体细胞胚发生__两种情况;28.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的方式分为__液体_培养和__固体__培养;29.1960年,英国学者Cocking用__真菌纤维素酶酶解_分离原生质体成功,从而创新原生质体的培养技术;30.大多数植物组织培养的适宜温度范围是_23-25__℃,培养基的PH值是__5.8_.32.在组织培养中,ZT和GA必须用_过滤_法灭菌,而接种室空间采用_紫外线照射__或_甲醛熏蒸_法灭菌.33.不同的灭菌剂其灭菌的机理一般不一样,次氯酸钙和次氯酸钠都是利用分解产生_cl离子ClO-_来杀菌的;升汞是靠_汞离子_来达到灭菌目的;34.幼胚培养时,其发育过程有_早熟萌发___、___胚性发育__、_形成愈伤__三种方式;35.植物的胚胎培养,包括__胚胎__培养、幼胚培养、__胚乳__培养、胚珠_培养以及子房的培养.38.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__分生_状态,并形成_愈伤组织_的现象称为"脱分化".39.由胚乳培养可以获得__单__倍体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可以获得_二_倍体植株.40.去除植物病毒的主要方法是_理化法_和_组培法__两种方法,当把二者结合起来脱毒效果最好.41.花药培养是_器官__培养,花粉培养属于__细胞__培养,但二者的培养目的一样,都是要诱导花粉细胞发育成单倍体细胞,最后发育成__单倍体植株__.43.原生质体的融合可实现_体细胞_的杂交,其融合的方式分为__自然融合_和__人工诱导_两类.二、不定选择题每小题2分1.培养室里的湿度一般保持在_C_.A30~40%;B50~60%;C70~80%;D80~90%2.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的是__AD_;AKt;BIAA;CNAA;DZT3.影响培养基凝固程度因素有_ABD_.A琼脂的质量好坏;B高压灭菌的时间;C高压灭菌的温度;D培养基的PH4..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有_ABC_;A吸附有毒物质;B减少褐变,防止玻璃化;C创造黑暗环境,增加培养基的通透性,利于根的生长;D增加培养基中的养分;5.下列具有细胞全能性的细胞是:_ABCD_;A成熟的老细胞;B幼嫩的组织细胞;C愈伤组织细胞D番茄的受精合子6.第一次提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概念的科学家是_B_:.A□Morel;BHaberland;C□Schleiden;D□White7.下列培养基中__C_无机盐的浓度最低;AMS培养基;BB5培养基;CWhite培养基;N6培养基8.高温易被破坏分解的植物激素是__AbD_;AIAA;BGA;CNAA;DZt9.从单个细胞或一块外植体形成典型的愈伤组织,大致经历__ACD三个时期;A诱导期;B潜伏期;C分化期;D分裂期10.下列不属于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作用的是___D_.A吸附有毒物质;B减少褐变,防止玻璃化;C创造黑暗环境,增加培养基的通透性,利于根的生长;D增加培养基中的养分;11.下列不属于细胞分裂素的植物激素是_B_;A6-BA;BNAA;CZt;DKt12.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是_ABC_;A培养条件可人为控制;B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C管理方便;D产量大14..下列不属于大量元素的盐是_C_;ANH4NO3;BKNO3;CZnSO4.7H2O;DMgSO4.7H2O15.下面属于处于愈伤组织分裂期的特征是__ABCD_;A细胞分裂加快B正在分裂的细胞体积小,内无液泡C细胞的核和核仁增至最大D细胞中的RNA含量减少,16.在原生质体的培养中,渗透稳定剂的作用是:AA稳定原生质体的形态而不使其被破坏B支持作用C提供营养D调节PH值17.能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块茎、鳞茎等提前萌发的激素是:ABAGA;BIAA;CNAA;DZt3.下列实验中可能获得单倍体植株的是_BCD_;A小麦的茎尖培养;B番茄花药培养;C玉米胚乳培养;D玉米花粉培养18.在组培条件下,花粉的发育大致有下列几种途径:cdA营养细胞发育途径B生殖细胞发育途径C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同时发育途径D花粉的均等分裂19.同一植株下列_B_部位病毒的含量最低.A叶片细胞;B茎尖生长点细胞;C茎节细胞;D根尖生长点细胞20.第一次提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概念的科学家是__B_:.AMorel;BHaberland;CSchleiden;DWhite21.脱落酸ABA需要用__C__法灭菌;A灼烧灭菌;B干热灭菌;C过滤灭菌;D高压湿热灭菌;23.下列实验中可能获得三倍体植株的是__C__.A小麦的茎尖培养;B番茄花药培养;C玉米胚乳培养;D玉米花粉培养24.原生质体纯化步骤大致有如下几步:①将收集到的滤液离心,转速以将原生质体沉淀而碎片等仍悬浮在上清液中为准,一般以500r/min离心15min;用吸管谨慎地吸去上清液;②将离心下来的原生质体重新悬浮在洗液中除不含酶外,其他成分和酶液相同,再次离心,去上清液,如此重复三次;③将原生质体混合液经筛孔大小为40~100um的滤网过滤,以除去未消化的细胞团块和筛管、导管等杂质,收集滤液;④用培养基清洗一次,最后用培养基将原生质调到一定密度进行培养;一般原生质体的培养密度为104~106/ml;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③①②④C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25.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的植物激素是_A_D_.AKtBIAACNAADABA26.玉米素ZT需要用_C_法灭菌.A灼烧灭菌B干热灭菌C过滤灭菌D高压湿热灭菌三、判断题对的画“√”;错题画“×”,并改正;每小题2分1.一个已分化的细胞若要表现其全能性,首先要经历脱分化过程;√2.由胚乳培养获得的三倍体植株,也一定要进行染色体倍数的检查.√3.一般来说,光照强度较强,幼苗容易徒长,而光照强度较弱幼苗生长的粗壮;×4.经过花药培养所获得的植株都是单倍体;×5.2,4—D可用0.1mol/L的HCl助溶,再加蒸馏水定容.×6.环境的相对湿度可以影响培养基的水分蒸发,一般要求80%-90%的相对湿度;√7.幼年细胞和组织比成年细胞和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容易.√8.一般的说,PH值高于6.5时,培养基全变硬;低于5时,琼脂不能很好地凝固;√9.在配制6-BA母液时,要先加少量的1mol的HCl溶解,再加蒸馏水定容;√10.未成熟胚较小、较嫩、颜色浅,不易培养;成熟胚较大、较硬、颜色较深,易培养.√11.花器脱分化比茎叶容易;幼嫩的组织比成熟的老组织脱分化难;×12.通过子房的培养,即可能得到单倍体植株,又可能得到二倍体植株..√13.在配制NAA母液时,要先加少量的1mol的HCl溶解,再加蒸馏水定容;×15.环境的相对湿度过低会使培养基丧失大量水分,湿度过高时,易引起棉塞长霉,造成污染;√16.White培养基无机盐浓度低,适合生根培养;√17.由性细胞发育而成的胚叫做胚状体,而由体细胞发育而成的胚叫做合子胚.×18.2,4-D可用0.1mol/L的NaOH或KOH助溶,而后加无菌水定容;√20.二倍体细胞比单倍体细胞容易诱导愈伤组织.×21.在MS的培养基成分中,MgSO4.7H2O属于微量元素.×22.未成熟胚较小、较嫩、颜色浅,易培养;成熟胚较大、较硬、颜色较深,不易培养.×23.固体培养基可加进活性炭来增加通气度,以利于发根;×24.兰花可以通过芽丛分离的组培途径快繁,非洲菊通过原球茎增殖的途径快繁.×25.用于外植体、手、超净台等的表面消毒酒精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四、名词解释1.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2.细胞全能性:指每一个植物细胞都携带有该植物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条件下可表达出该细胞的所有遗传信息,分化出植物有机体所有不同类型的细胞,形成不同类型的器官甚至胚状体,直至形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3.脱分化:是指离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经过细胞分裂或不分裂逐渐失去原来的结构和功能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或成为未分化细胞特性的细胞的过程;4.母液:在配制培养基之前,为了使用方便、简化操作、用量准确,减少每次配药称量各种化学成分所花费的时间和误差,常常将配制培养基所需无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有机物、激素成分分别配制成比需要量大若干倍的浓缩母液5.驯化:指通过改变其遗传性状以适应新环境的过程6.外植体:把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以进行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叫做外植体7.愈伤组织培养:将一个细胞、一块组织或一个器官的细胞,通过去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并在体外培养使之再分化成植株的技术;8.单细胞培养.:亦称游离细胞培养freecellculfure;是指酵母菌、细菌等单细胞生物的培养,或取多细胞生物体上的一个细胞的无菌培养;9.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使之达到无菌保障水平;10.玻璃化现象:指试管苗的一种生长失调症状,当植物材料进行离体繁殖时,有些培养物的嫩茎、叶片往往会出现半透明状和水渍状,这种现象称为玻璃化;其苗称为玻璃化苗;11.无病毒苗:指不含该种植物主要危害病毒的苗木;12.胚状体:离体培养条件下,没有经过受精过程,但是经过了过程所形成的胚状类似物,此现象无论在培养还是生殖细胞培养中均可以看到,因而统称为胚或胚状体;在离体、组织或过程中,由一个或一些体细胞,经过和发育过程,形成与相类似的结构13.细胞全能性:指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携带有一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14.指示植物:指示植物与被指示对象之间在全部分布区内保持联系的称为普遍指示植物;只在分布区的一定地区内保持联系的则称为地方指示植物;15.消毒:消毒是指杀死病原、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16.植物生长物质:是指一些在低浓度下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物质包括五大类被公认的植物激素和其他内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17.单倍体:只含有配子体染色体组数的植株;18.无菌操作:用于防止进入人体组织或其它无菌范围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19.脱分化:离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的器官、组织、细胞,经过细胞分裂或不分裂而恢复分生状态,形成无组织结构的细胞团或愈伤组织或成为未分化细胞特性的细胞过程;21.花粉胚:花粉胚就是用花粉经过人工的组织培养而形成的幼胚,发育成的植株就只有正常胚一半的染色体组,所以由花粉胚发育成的植株不会产生种子;22.褐变:饲料在加工过程中或长期贮存于湿热环境下,其所含的氨基化合物如、氨基酸及醛、酮等与还原糖相遇,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褐色聚合物的现象称为褐变反应,简称褐变;24.指示植物法:25.再分化:离体培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可以脱分化状态重新进行分化,形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细胞、器官、组织、、甚至完整植株;26.平板培养:亦称平面培养;将琼脂或明胶等凝胶状固体培养基制成平面状,然后在此平面上培养微生物或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这种培养称为平板培养27.次生代谢产物:植物中一大类并排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小分子化合物,其产生和分布通常有种属、器官组织和生长发育期的特异性;次生产物在植物中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此生代谢;28.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或不定芽,被包裹在含有养分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中,从而形成能发芽出苗的颗粒状;五、简答题1.植物组织培养有哪些特点答: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微生物学的实验手段来操作植物离体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特点:①培养条件可人为控制②植物生长周期短,繁殖系数高③管理方便,不受季节环境条件影响,有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2.培养基一般包括哪些基本成分其作用是什么如何配制答:培养基的构成要素通常可分为:水分、无机盐类、有机营养成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天然物质、Ph、凝固剂等;水分是一切生物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很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原料和代谢产物;无机盐类是构成植物细胞中核酸、蛋白质以及生物膜系统等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有机营养成分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必不可少的碳源、氮源、能源等物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植物组织的脱分化和形成愈伤组织,还可以诱导不定芽、不定胚的形成;天然有机添加剂通常富含有机营养成分或生理活性物质;pH过高时,培养基会变硬;pH过低时,则影响培养基的凝固;凝固剂是在配制固体培养基时使用,使培养基凝固;其他添加物是有时为了减少外植体的褐变,需要向培养基中加入一些防止褐化的物质;3.简述愈伤组织细胞分化;4.原生质体融合有哪几种主要方法答:植物原生质体最大特性是去掉细胞壁的裸细胞无论来源如何都具有彼此融合的能力1.自发融合2.诱发融合:a,NaNO处理b,高PH值—高浓度钙离子处理c,聚乙二醇PEG处理d,电融合3.化学融合5.组织培养中,pH值起什么作用如果pH值过高或过低会有什么后果6.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包括哪些环节各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答:1培养基配置技术:包括培养基的选择、母液配制、培养基配制、培养基灭菌;2培养材料制备灭菌技术:供体植物材料选择、外植体的选择和处理;3无菌接种技术:包括接种室的消毒、工作人员用工作服、口罩等的消毒、超净工作台的清洁与杀菌、操作工具的灭菌;4培养技术:主要是培养条件的控制,包括温度、光照、湿度等各种物理环境条件及培养基组成、PH、渗透压等各种化学环境条件;7.培养基、培养器皿和植物材料通常怎样灭菌答:1培养基一般采用湿热灭菌,如果培养基中的有些成分高温易分解,则可采用过滤灭菌;2培养器皿可采用湿热灭菌或干热灭菌;3植物材料一般采用药剂浸泡灭菌,具体操作如下:A外植体的预处理,对植物组织进行修整,去掉不需要的部分,并将外植体用流水冲洗干净;B用70%的酒精浸润材料30s左右;C用灭菌剂浸泡灭菌,灭菌时不时搅动,使植物材料与灭菌剂有良好的接触,若灭菌过程中加入数滴吐温,则灭菌效果更好;D植物材料用无菌水冲洗3--5次,以除去灭菌剂;8.由胚乳培养获得的植株,是否一定要进行染色体倍数的检查为什么9.花药培养产生的植株染色体倍性如何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0.为什么对脱毒处理后产生的植株必须进行病毒鉴定为什么已通过病毒特定病毒鉴定的无病毒苗还须重复鉴定11.使用植物生长物质应注意些什么12.为什么幼胚比成熟胚培养要求的培养基成分复杂13.胚胎培养技术在育种工作中有哪些应用14.试比较花药培养与花粉培养的异同;15.简述酶法分离原生质体的步骤.答:叶片表面消毒→去除表皮,将叶片切成小块→叶碎片放入含有酶和渗透压稳定剂的溶液中→摇床保温培养→原生质体沉到培养皿底部→除去酶溶液→将原生质体移入CPW清洗→离心→清洗基质两次→重悬浮于培养基16.影响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的因素有哪些17.简述人工种子生产步骤答:选取目标植物→从适合的外植体上诱导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转移到液体培养基→愈伤组织在液体培养基中增生扩大→愈伤组织转移至无激素培养基→产生体细胞胚→包裹人工种皮→炼苗→温室大棚播种→获得目标植物18.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有哪两种情况并比较各自由此形成完整植株的不同;1、答: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种是根芽器官直接分化形成植株,即器官发生途径;另一种是产生具胚芽、胚根的胚状体结构再形成植株,即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在器官发生途径中,芽或芽原基起源于培养组织中比较表层的细胞,即外起源,而根原基则发生于组织较深处,呈现单向极性,所形成植株的维管组织与外植体的维管组织联在一起;而在胚状体发生途径中,绝大多数体细胞胚起源于单细胞,形成的胚状体有双极性,维管组织与外植体没有联系;19.简述幼胚和成熟胚的区别;20.无病毒原种母株的保存及繁殖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21.NAA的中文名称是什么有何作用和特点答:NAA的中文名称叫萘乙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其在植物体内有促使茎和节间伸长、向性运动、顶端优势、器官脱落和生根的作用;在组织培养中NAA被用于诱导细胞的分裂和根的分化,并能与细胞分裂素互作促进茎芽的增殖;六、论述题1.请你设计一个组培实验室,说明你设计组培实验室各分室的作用及其所需主要仪器设备;2.请论述非洲菊的无菌苗的诱导、继代快繁、生根培养及其驯化移栽过程;3.某地区的一种马铃薯经多年的种植后,植株变的矮小,产量和品质都下降,怀疑是由病毒所至;请你设计一个病毒的鉴定和脱毒的技术方案;4.请阐述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和活力鉴定的技术过程;5.请分别列出七种仪器设备和七种玻璃器皿的名称,并说明它们的作用;6.请阐述用大蒜脱毒和快繁的程序;为什么试管苗在经过热处理和茎尖培养等方法脱毒后,还需要进行病毒的鉴定7.请论述非洲菊的无菌苗的诱导、继代快繁、生根培养及其驯化移栽过程;8.请论述香石竹的无菌苗的诱导、继代快繁、生根培养及其驯化移栽过程;9.现在需要你配制3升胡萝卜肉质根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其配方为MS+2.4-D2mg/L+KT0.2mg/L+蔗糖3%+琼脂0.7%,请你阐述培养基的配制和分装直到灭菌的全部技术过程;。
组培习题(精品)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一、试题部分(一) 填空题1.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2.组织由(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组成。
3.用HE染色,易被(苏木精)染色的结构称为具有(嗜碱性)性,易被(伊红)染色的结构称为具有(嗜酸性)性。
4.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5.光学显微镜下所见的结构称(光镜结构),电子显微镜下所见的结构称(超微结构)。
6.光镜的放大倍率是(0.2um ),电镜的放大倍率是(0.2nm )。
7.电镜技术常采用重金属盐电子染色增加超微结构黑白反差,被重金属盐浸染显深色的结构称(电子密度高),浅色结构称(电子密度低)。
8.免疫组织化学是应用(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原理,显示细胞内(多肽)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方法。
9.PAS反应又叫(过碘酸希夫)反应,在此反应中多糖被氧化成(多醛)。
(二)、单选题1.PAS反应显示(C )A.RNAB.DNAC.多糖D.脂肪E.蛋白质2.扫描电镜术主要用于观察(C )A.生物膜内部结构B.细胞器的内部结构C.组织和细胞的表面结构D.细胞内的多糖E.细胞核内的结构3.光镜下观察组织石蜡包埋切片的厚度一般是(C)A.100μmB.50μmC.5~10μmD.1μm左右E.0.1~0.5μm4.用于透射电镜观察的组织切片厚度一般是(B)A.100~500nmB.50~80nmC.1~2nmD.1μm左右E.5~10nm5.有关透射电镜的描述哪项是错的(C)。
A.可显示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B.放大倍数为几万至几十万倍C.主要用于观察组织表面的立体结构D.分辩率可达0.2nmE.可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标本6.扫描电镜术不同于透射电镜术的一点是( B )A.组织勿需固定B.勿需制备超薄切片C.是以激光扫描标本D.可观察活细胞E.不在荧光屏上显像7.在体外长期保存活细胞的方式是(C )A.干冰内冻存B.固定保存C.液氮内冻存D.甘油内保存E.冷冻干燥8.光镜和电镜的组织切片(D)A.均为超薄切片B.均用化学染料染色C.均为冷冻切片D.均为固定后的组织切片E.均可拍摄彩色照片9.有关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技术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C)A.以抗原抗体结合反应为基础,显微镜下查知细胞内某抗原的技术B.显微镜下见不到抗原抗体反应C.用可见标记物标记的抗体与抗原反应,即可直接确定抗原所在D.用可见标记物标记的抗体与抗原反应,镜下见到的标记物所在,即间接证实抗原所在E. 常用的标记物有辣根过氧化物酶,胶体金、铁蛋白等10.关于原位杂交术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D )A.检测目标是mRNA和DNAB.需首先制备核酸探针C.按碱基配对原则进行核酸杂交D.反应结果只能在光镜下观察E.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11.用同位素标记测定细胞内物质代谢与分布的动态过程可采用(C )。
组培专科期末考试试题

组培专科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组培技术中,常用的外植体是:A. 根B. 茎C. 叶D. 花2. 组培过程中,培养基中通常不包含的元素是:A. 氮B. 磷C. 钾D. 铁3. 以下哪项不是组培技术的优点?A. 快速繁殖B. 遗传稳定C. 易受环境影响D. 减少病虫害4. 组培中,诱导分化的常用激素是:A. 细胞分裂素B. 吲哚乙酸C. 赤霉素D. 脱落酸5. 组培苗的生根培养基中,通常不添加:A. 蔗糖B. 琼脂C. 活性炭D. 无机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组培技术是一种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来快速繁殖植物的技术。
2. 组培苗的生根阶段需要提供_________和_________来促进根的生长。
3. 组培过程中,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_________的发生。
4. 组培苗的移栽需要在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条件下进行,以减少对植物的损伤。
5. 组培苗的培养基通常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成。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组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 描述组培苗的生根培养基的制备过程。
3. 组培苗的移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组培技术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及其挑战。
2. 讨论组培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作用,特别是在控制植物病害方面。
注意事项:- 请仔细审题,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 答题时请保持字迹清晰,避免涂改。
-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植物组培复习题答案

植物组培复习题答案
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外植体指的是什么?
答:外植体是指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植物体的一部分,如茎尖、叶片、根尖等。
2.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有哪些?
答:常用的培养基包括MS培养基、B5培养基、White培养基和N6培
养基等。
3.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光照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
答:光照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光合作用、形态建成和生长速度有
重要影响。
4. 植物组织培养中,激素的作用是什么?
答:激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起到调节细胞分裂、分化和生长的作用,
常用的激素包括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5. 植物组织培养的无菌操作包括哪些步骤?
答:无菌操作步骤包括消毒、灭菌、无菌接种和培养。
6. 植物组织培养中,如何防止污染?
答:防止污染的方法包括使用无菌操作技术、定期更换培养基、使用
抗生素和维持适宜的培养环境。
7. 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有哪些?
答: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包括细胞培养、组织培养、器官培养和胚胎
培养。
8. 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答: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包括外植体的脱分化、细胞分裂和分化,最终形成愈伤组织。
9. 植物组织培养中,如何进行生根培养?
答:生根培养通常在含有适当激素的培养基中进行,通过调整激素比例和浓度来促进根的形成。
10. 植物组织培养的商业应用有哪些?
答:商业应用包括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基因工程和生物制药等。
组培试题及答案大专

组培试题及答案大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组培技术中,通常用来消毒培养基的化学试剂是:A. 酒精B. 次氯酸钠C. 过氧化氢D. 碘酒答案:B2.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MS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大量元素B. 微量元素C. 植物激素D. 蔗糖答案:D3. 组织培养中,脱分化是指:A. 细胞失去分化状态B. 细胞分化为特定组织C. 细胞死亡D. 细胞分裂答案:A4. 组织培养中,外植体通常指的是:A. 植物的根B. 植物的茎C. 植物的叶片D. 所有植物的器官答案:D5.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光照对培养物的影响不包括:A. 促进光合作用B. 影响细胞分裂C. 促进细胞分化D. 抑制生长答案:D6. 组织培养中,使用生长素的主要目的是:A. 促进细胞分裂B. 促进细胞分化C. 抑制细胞分裂D. 抑制细胞分化答案:B7. 在组织培养中,培养基的pH值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是:A. 无关紧要B. 影响细胞分裂C. 影响细胞分化D. 影响细胞代谢答案:D8. 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固相载体不包括:A. 琼脂B. 活性炭C. 纤维素D. 液体培养基答案:D9. 组织培养中,无菌操作的目的是:A. 避免细胞死亡B. 避免细胞分化C. 避免细胞污染D. 促进细胞生长答案:C10. 在组织培养中,培养基的渗透压对细胞的影响是:A. 无关紧要B. 影响细胞吸水C. 影响细胞分裂D. 影响细胞分化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组织培养中,常用的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和________。
答案:细胞分裂素2.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消毒通常使用________浓度的酒精。
答案:70%3.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的可塑性。
答案:细胞4. 组织培养中,培养基的组成通常包括________、微量元素、有机物和植物激素。
答案:大量元素5. 组织培养中,培养基的pH值一般控制在________之间。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初代培养基2、脱分化3、液体培养4、细胞全能性5.再分化二、填空(每空1分,共40分)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最常用的培养基是,培养基的pH因外植体的来源不同而异,常用和调节pH,大多数植物的pH要求调节在范围内。
2、可以通过、、、、等措施预防褐变的发生。
3、植物组织培养时,外植体可以是、、、。
4、应用微尖嫁接技术进行脱毒培养无病毒苗,主要程序为→→→→。
5、组织培养植株的再生途径有两条:一是发生,另一是发生。
6、在配制培养基时,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利用其吸附能力,可以降低褐变的发生,但它对物质的吸附。
7、培养基的灭菌要求压力为、温度为、维持时间为。
8、组织培养中常用的生长素有吲哆乙酸(I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吲哆丁酸(IBA),萘乙酸(NAA),它们的作用强弱顺序为> > > 。
9、茎尖微繁殖过程一般包括五个阶段,即、、、、。
10、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目的主要是,其茎尖一般取毫米。
为了使脱毒效果更好,可以将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与结合起来。
脱毒处理的试管苗,在用于生产之前,必须进行。
11、污染的原因从病源菌上分析主要有两大类、。
三、判断正误,并改错。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一般将微量元素母液均配制成10倍,在配制培养基时,使用量为10ml/L。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
2、对于金边虎尾兰等遗传学上的嵌合体植物,要是组织培养繁殖的植株保持原有的园艺价值,只能通过叶培养。
3、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使用不当时,材料也容易褐变,生长素有刺激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的作用。
4、利用茎尖分生组织进行脱毒培养时,茎尖外植体大小与脱毒效果成正比。
5、某些植物通过愈伤组织培养可以获得无病毒苗。
6、无病毒植株不具有抗病毒的能力,而且在清除病毒之后,体内营养和生理状况发生改变,因而对其他病毒和病原体的侵染更为敏感,因此在种植脱毒苗的一定要隔离种植。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与答案(集合版)

植物组织培养练习题1.植物组织培养:指要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植物体的任何部分,或器官、或组织、或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使之发育形成完整植物体。
所谓人工控制的条件,即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植物体的任何一部分是指根、茎、叶、花、果、实以及它们的组织切片和细胞。
2.愈伤组织培养:将外植体接种在人工培养基上,由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存在,而使其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通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株。
3.外植体: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各种接种材料,包括植物体的各种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
4.脱分化: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未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
5、接种:把经过表面灭菌后的外植体切碎或分离出器官、组织、细胞,转放到无菌培养基上的全部操作过程。
6、褐变: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里的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这种致死性的褐化物不但向外扩散使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而且还会抑制其他酶的活性,严重影响外植体的脱分化和器官分化,最后变褐而死亡的现象。
二填空植物组织培养根据培养方式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2、植物组织培养类型分为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胚培养、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
3、组织培养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快速繁殖、脱毒、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和新品种培育、单倍体育种、种质保存、遗传转化、次生代谢物的生产等几个方面。
4、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可分为快速繁殖和脱毒培养两种类型。
5、一般组织培养的几道工序如下:培养器皿的清洗、培养基的配制、分装和高压灭菌;无菌操作——材料的表面灭菌和接种,培养;试管苗的驯化、移栽与初期管理。
6、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室设计时,其设计应包括洗涤室、准备室、灭菌室、无菌操作室、培养室、细胞学实验室、摄影室等分室,另加驯化室、温室和大棚。
7、培养基的成分主要包括无机营养、氨基酸、有机附加物、维生素、糖、琼脂、激素、活性炭、PH。
8、植物器官培养主要是指植物的根、茎、叶、花器和幼小果实的无菌培养。
组培试题及答案

组培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组培技术中常用的培养基是:A. 固体培养基B. 液体培养基C. 半固体培养基D. 以上都是答案:D2. 植物组织培养中,脱分化过程发生在:A. 愈伤组织形成阶段B. 胚状体形成阶段C. 根状体形成阶段D. 芽状体形成阶段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A. 快速繁殖B. 无性生殖C. 遗传变异D. 易于操作答案:C4. 组织培养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是:A. 高压蒸汽灭菌B. 紫外线照射C. 酒精擦拭D. 以上都是答案:D5. 组培过程中,光照对植物组织的影响是:A. 促进光合作用B. 影响形态建成C. 促进细胞分裂D. 以上都是答案:D6. 组织培养中常用的激素是:A. 生长素B. 细胞分裂素C. 乙烯D. 以上都是答案:D7. 组培中,植物的再生途径包括:A. 直接形成器官B. 通过愈伤组织形成器官C. 通过胚状体形成器官D. 以上都是答案:D8. 组培中,植物脱毒的主要方法有:A. 热处理B. 化学处理C. 辐射处理D. 以上都是答案:D9. 组培中,植物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是:A. 10-15℃B. 15-25℃C. 25-35℃D. 35-45℃答案:B10. 组培中,植物生长的适宜光照强度是:A. 100-200 luxB. 200-400 luxC. 400-600 luxD. 600-800 lux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组培中常用的固体培养基成分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水、无机盐、碳源2. 植物组织培养的三个基本过程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脱分化、再分化、再生3. 在组培中,______是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答案:激素4. 组培中,______是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消毒剂。
答案:酒精5. 组培中,______是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生长调节剂。
组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1.气管和支气管上皮内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 )A.纤毛细胞B.杯状细胞C.基细胞D.小颗粒细胞E.以上都不是2.大动脉管壁的主要结构特点是()A.平滑肌纤维多B.胶原纤维多C.弹性膜和弹性纤维多D.弹性膜和弹性纤维少E.网状纤维多3.下列哪种细胞器内含大量水解酶( )A.线粒体B.溶酶体C.高尔基复合体D.微体E.核糖体4.组成胃底腺的细胞有()A.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内分泌细胞B.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干细胞、内分泌细胞C.主细胞、潘氏细胞、颈黏液细胞、内分泌细胞D.主细胞、壁细胞、颈黏液细胞、杯状细胞5.在月经周期中,分泌期又称()A.排卵期B.卵泡期C.增生期D.月经期E.黄体期6.下列哪种技术可用于观察细胞的表面立体结构()。
A.光镜技术B.透射电镜技术C.扫描电镜技术D.免疫组织化学术E.细胞化学术7.肝的基本结构单位是()A. 肝板B.肝小叶C.肝细胞D.肝血窦E.胆小管8.杯状细胞常见于()A.单层扁平上皮B.单层柱状上皮C.复层扁平上皮D.单层立方上皮E.变移上皮9.大动脉的结构特点是()。
A.中膜最厚B.内外弹性膜不明显C.中膜的弹性膜发达D.又称弹性动脉E.以上均对10光镜下所见的纹状缘和刷状缘,电镜下是()。
A.微管B.微丝C.纤毛D.微绒毛E.张力丝11.骨骼肌纤维收缩时,肌节的变化()。
A.A带和H带缩短B.I带和H带缩短C.I带和A带缩短D.A带缩短E.A带、I带和H带均缩短12.关于神经元尼氏体的分布,哪一项最准确?()。
A.胞体和轴突内B.胞体和树突内C.胞体内D.突起内E.整个神经元内13.肌细胞的滑面内质网特称( )A.肌浆网B.横小管C.密体D.终池E.三联体14.分泌高血糖素的细胞是胰岛中的( )A.A细胞B.B细胞C.C细胞D.D细胞E.PP细胞15.肌节是( )A.明带 + 暗带B.位于M线与Z线之间C.位于相邻两条Z线之间D.位于相邻两条M线之间E.2个明带+暗带(16-18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正确、最佳答案填入括号中)A.浆细胞B.成纤维细胞C.巨噬细胞D.纤维细胞E.肥大细胞16.参与机体过敏反应的细胞是()17.分泌免疫球蛋白的细胞是()18.处于静止功能状态的细胞是()19.结缔组织中产生弹性纤维的细胞是()。
植物组培自测题参考答案(1-4章)

1.根据外植体的不同,一般可以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植株培养、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
2.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脱分化后,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器官发生途径,二是胚状体途径。
3.通过器官发生再生植株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最普遍的方式是先分化芽,再分化根;第二种是先分化根,再分化芽,这种方式中芽的分化难度比较大;第三种是在愈伤组织块的不同部位上分化出根或芽,再通过维管组织的联系形成完整植株。
4.体细胞胚发生的途径可分为间接途径和直接途径。
5.植物组织培养的整个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一个多世纪来,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探索、奠基和迅速发展三个阶段。
6.在Schleiden和Schwann所发展起来的细胞学说推动下,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G.Haberlandt提出了细胞全能性的设想,并成为用人工培养基对分离的植物细胞进行培养的第一人。
7.White、Gautheret和Nobecourt在1939年确立的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成为以后各种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基础,他们三人被誉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奠基人。
8.1958年英国人Steward等将胡萝卜髓细胞培养成为一个完整植株,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成为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
9.1960年Cocking等人用酶分离原生质体获得成功,开创了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工作。
同年Morel培养兰花的茎尖,获得了快速繁殖的脱毒兰花。
其后,国际上相继把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到兰花的快速繁殖上,建立了“兰花工业”。
10.花药培养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获得成功的物种数目不断增加,其中包括很多种重要的栽培物种。
烟草、水稻和小麦等的花培育种在我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是非题(×)1.从理论上说,所有的植物细胞与组织材料都能培养成功,其培养的难易程度基本相同。
植物组织培养期末考试习题参考答案

仅供参考植物组织培养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植物细胞全能性:任何具有完整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拥有形成一个完整植珠所必须的全部遗传信息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2初代培养:芽、茎段、叶片、花器等外植体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的第一次培养的过程。
3继代培养:初代培养后,将组织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的都称为继代培养。
4体细胞胚: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能够产生与正常合子胚相似的结构,由体细胞发育而成,也称为胚状体。
5胚的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胚从胚珠或种子中分离出来,置于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的方法。
6外植体: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的用于离体培养的材料。
7驯化现象:植物组织经长期继代培养,要加入生长调节物质,其后加入少量或不加入生长调节物质就可以生长,这种现象称为“驯化”现象。
8玻璃化苗:当植物材料不断地进行离体繁殖时,有些试管苗的嫩茎、叶片往往会呈半透明水迹状,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玻璃化,这种出现玻璃化现象的试管苗成为玻璃化苗。
9愈伤组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组织的增生细胞产生的一团无定形的疏松排列的薄壁细胞,类似分生组织。
10脱分化:已分化好的细胞在人工诱导条件下,恢复分生能力,回复到分生组织状态的过程。
11再分化:脱分化后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再经过与原来相同的分化过程,重新形成各类组织和器官的过程。
12人工种子:人工种子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或不定芽包裹在含有养分和保护功能的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中所形成的能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13褐化现象:褐化是指在接种后,外植体表面开始褐化,释放出褐色物质,有时甚至会使整个培养基褐化的现象。
14器官培养:以植物器官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包括离体的根、茎、叶、花器和果实的培养。
15原生质体培养:用酶及物理方法除去细胞壁,对所得到的原生质体进行培养的方法。
16基本培养基:人工配制的仅能满足外植体最基本生长需要的培养基,如MS、MT、White培养基。
17完全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各种各样的附加物(激素、有机物质等),具备可使其最大限度地生长和繁殖的条件,含有满足各种营养要求的培养基二、填空、选择、判断、简答、问答1植物组织培养的定义、特点、发展简史(1)定义:把无菌操作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包括营养、激素、温度、光照、湿度)进行培养,使其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
组培习题

男性生殖系统学习要点1.掌握生精小管的结构和精子的发生2.掌握睾丸间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3.熟悉附睾的结构和功能4.了解睾丸的一般结构和前列腺的结构和功能.自测题一、填空题1.生精小管是由生精上皮构成的高度弯曲的管道,由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两种细胞组成。
2.生精细胞包括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
3.精子形似蝌蚪,由头、尾两部分组成,前者内主要有一个浓缩的细胞核,前2/3有顶体覆盖,内含有许多水解酶,后者又可分为颈断、中段、主段、末段四部分。
4.血-睾屏障是由支持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生精上皮基膜、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内皮和基膜组成,其功能是维持和稳定精子发生的环境和防止精子溢出。
5.睾丸支持细胞呈锥体形,其部附于基膜,顶部达生精小管腔面,侧面镶嵌许多生精细胞。
该细胞主要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有与雄激素结合并维持其浓度的作用。
二、选择题(一)A型题B1.有关精原细胞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紧贴生精小管的基膜B.染色体组行为23X或23YC.胞质内核糖体较多,其它细胞器不发达D.可分为A、B两型E.A型细胞是精子发生的干细胞E2. 关于睾丸支持细胞结构哪一项是错误的?A.呈长锥形,基部附于基膜,顶端达到腔面B.核染色体浅,核仁明显C.核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D.细胞界限不清楚E.细胞两侧及顶端无生精细胞嵌入A3.成人生精小管上皮的细胞是A.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B.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C.支持细胞和精原细胞D.支持细胞和精子细胞E.支持细胞和精子D4.关于睾丸支持细胞的功能哪一项错误?A.构成血-睾屏障B.能吞噬精子形成时丢失的胞质C.为生精细胞提供营养D.能合成和分泌雄激素,促进精子发生E.分泌少量液体有利于精子的运输C5.下列哪种细胞在切片标本上不易见到?A.精原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D.精子细胞E.精子E6.在青春期以前生精小管中一般只有A.支持细胞和精子B.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原细胞C.精子细胞和精子D.精原细胞和精子E.支持细胞和精原细胞B7.睾丸的主要功能是:A.产生精子B.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C.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D.分泌雌激素E.形成精液C8.关于精子的描述哪一项正确?A.有精子细胞分裂形成B.精子尾部不能运动C.聚集于精子尾部中断的线粒体提供能量D.从精原细胞经2周发育而来E.离开睾丸时已有受精能力D9.下列哪项不是支持细胞的功能?A.支持营养功能B.保持转运功能C.构成血睾屏障D.分泌与合成雄激素E.分泌与合成雄激素结合蛋白D10.形成精子定体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B.中心体C.核糖体D.高尔基复合体E.粗面内质网E11.合成和分泌雄激素的细胞是:A.睾丸支持细胞B.生精细胞C.黄体细胞D.精原细胞E.睾丸间质细胞A12.精子细胞变态形成精子的过程,哪一项是错误的?A.由滑面内质网形成定体B.由高尔基复合体形成顶体C.中心体形成轴丝D.线粒体集中到中断形成线粒体鞘E.多余的胞质丢失(二)B型题题1—5备选答案A.生精小管B.直细精管C.睾丸网D.附睾网E.睾丸小叶1.位于睾丸纵隔内 C2.由1-4条弯曲而细长的生精小管组成 E3.生精小管接近睾丸纵隔时变为 B4.能产生精子的小管 A5.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 D题6—10备选答案A.精原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次级精母细胞D.精子细胞E.精子D6.无分裂能力,只有形态变化的细胞C7.在生精小管中存在时间短,切片中不易见到的细胞是E8.位于生精小管腔内,形成蝌蚪的细胞A9.精子发生的干细胞E10.附睾贮存的细胞是三、名词解释1.血睾屏障:由支持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生精上皮基膜、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内皮和基膜组成,该屏障可以阻止某些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生精上皮,尤其是支持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使浅部生精细胞处在较稳定的微环境中发育;还能防止精子抗原逸出到管外,以免发生自体免疫反应。
组培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组培理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组培技术中,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A. 单个细胞能够分化为完整植株B. 单个细胞能够分化为特定器官C. 单个细胞能够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D. 单个细胞能够分化为单一细胞类型答案:A2.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通常使用的培养基是:A. MS培养基B. LB培养基C. 酵母提取物培养基D. 蛋白胨培养基答案:A3. 组培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包括:A. 生长素B. 细胞分裂素C. 抗生素D. 赤霉素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消毒方法:A. 酒精擦拭B. 漂白剂浸泡C. 紫外线照射D. 热空气消毒5. 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形成通常发生在:A. 外植体表面B. 外植体内部C. 培养基中D. 培养瓶外答案:A6. 植物组织培养中,分化培养基的主要作用是:A. 促进细胞分裂B. 促进细胞分化C. 维持细胞生长D. 抑制细胞生长答案:B7. 组培过程中,植物脱毒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植物生长速度B. 增加植物抗病性C. 减少植物内毒素D. 提高植物产量答案:B8. 植物组织培养中,影响细胞生长和分化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 光照B. 温度C. 湿度D. 重力答案:D9.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外植体不包括:B. 茎段C. 根尖D. 种子答案:D10. 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的诱导通常需要:A. 高浓度的生长素B. 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C. 低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 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包括外植体的准备、______、______、生根和移栽。
答案:脱分化,再分化2.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生长调节剂包括生长素类如IAA(吲哚乙酸)、IBA(吲哚丁酸)和细胞分裂素类如BA(苯基乙酰氨)、______。
答案:KT(激动素)3. 植物组织培养中,MS培养基的全称是Murashige和Skoog培养基,它是一种______培养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皮组织应试考题1.上皮组织的主要特点是细胞成份(1)、细胞间质(2)、细胞有(3)。
上皮细胞的游离面上常常有三种特殊结构,即(4)、(5)、(6);侧面上常常有四种特殊结构,即(7)、(8)、(9)、和(10);基底面上常常有三种特殊结构,即(11)、(12)、和(13)。
2.多细胞的外分泌腺由分泌部和导管组成。
根据两者的形态结构特点,这类腺体可分为5种,即单泡状腺、单(1)、复(2)、复(3)和复(4)。
没有导管的腺体称(5)。
3.腺上皮细胞的分泌方式通常有三种,即(1)、(2)和(3)。
分泌蛋白性分泌物的细胞内,粗面内质网(4),这类外分泌腺称(5);分泌糖蛋白性分泌物的细胞内,粗面内质网比较(6),高尔基复合体(7),分泌物粘稠,这类外分泌腺体称(8)。
既分泌粘液又分泌浆液的外分泌腺体称(9)。
4.按照功能不同,上皮组织主要分为三类,即(1)、(2)、(3)。
根据上皮的细胞层数,被覆上皮可分为两类,即(4)和(5);根据细胞的形态,单层上皮又可分为四种,即(6)、(7)、(8)和(9);根据表层细胞的形态,复层上皮又可分为三种,即(10)、(11)、和(12)。
(三)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甲状腺属A.单细胞腺B.外分泌腺C.粘液腺D.内分泌腺2.杯状细胞属A.多细胞腺B.浆液腺C.单细胞腺D.内分泌腺3.上皮组织中没有A.细胞B.细胞间质C.神经末梢D.血管4.微绒毛的结构中没有A.细胞膜B.细胞质C.微管D.微丝5.纤毛的结构中没有A.微管B.细胞质C.细胞膜D.微丝6.细胞衣的化学成份是A.蛋白质B.脂肪C.核酸D.寡糖链7.微绒毛和纤毛位于上皮细胞的A.基底面B.游离面C.侧面D.细胞质8.在上皮细胞的侧面没有A.桥粒B.半桥粒C.缝隙连接D.中间连接9.在基膜的结构中不包括A.透明板B.细胞膜C.基板D.网板10.基膜产生于A.结缔组织B.上皮组织C.基板和网板D.结缔组织和上皮组织11.不影响腺细胞结构完整性的分泌方式是A.全浆分泌B.顶浆分泌C.局浆分泌D.内分泌(二)填空1.(1)多;(2)少;(3)极性;(4)微绒毛;(5)纤毛;(6)细胞衣;(7)紧密连接;(8)中间连接;(9)桥粒;(10)缝隙连接;(11)基膜;(12)质膜内褶;(13)半桥粒;2.(1)单管状腺;(2)复泡状腺;(3)复管状腺;(4)复管泡状腺;(5)内分泌腺;3.(1)全浆分泌;(2)顶浆分泌;(3)局浆分泌;(4)丰富;(5)浆液腺;(6)多;(7)发达;(8)粘液腺;(9)混合腺;4.(1)被覆上皮;(2)腺上皮;(3)感觉上皮;(4)单层上皮;(5)复层上皮;(6)单层扁平;(7)单层立方;(8)单层柱状;(9)假复层纤毛柱状;(10)复层扁平;(11)复层柱状;(12)变移;(三)选择题1.D 2.C 3.D 4.C5.D6.D 7.B 8.B 9.B10.D 11.C结缔组织应试考题(一)名词解释1.间充质2.趋化因子3.特异性吞噬作用4.嗜银纤维5.蛋白多糖6.糖蛋白7.组织液8.棕色脂肪组织9.网状组织(二)填空1.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液态的(1)和(2);柔软状态的(3)和固态的(4)和(5)。
2.固有结缔组织按结构和功能不同分为(1)、(2)、(3)、和(4)。
3.结缔组织均由胚胎时期的(1)发生而来。
它是由(2)和(3)构成。
它的分化程度很(4),分裂分化能力很(5)。
4.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包括(1)、(2)、(3)、(4)、(5)、(6)和(7)。
5.疏松结缔组织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1)。
常沿小血管分布的细胞是(2)、(3)。
在炎症部位较多的细胞是(4)、(5)和(6)。
6.成纤维细胞既合成和分泌(1)和(2),从而生成(3)、(4)、和(5),也合成和分泌基质中的(6)和(7)。
7.浆细胞具有合成和分泌(1)即(2)的功能,参与(3)免疫应答。
浆细胞来源于(4)。
8.巨噬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1)、(2)、(3)和(4)等。
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
9.肥大细胞的颗粒中含(1)、(2)、(3)等。
10.(1)是保留在成体结缔组织内的一些未分化的细胞,能增殖分化为(2)、(3)、和新生血管壁的(4)和(5)。
11.疏松结缔组织的纤维成分有(1)、(2)和(3)。
12.基质中蛋白多糖的多糖部分是(1)、其中带硫酸根者有(2)、(3)、(4)等;不带硫酸根者有(5)。
13.已从基质中分离出的糖蛋白有(1)、(2)和(3)。
14.致密结缔组织是一种以(1)为主要成分的固有结缔组织,可分(2)、(3)和(4)等类型。
15.脂肪组织由群集的(1)细胞构成,可分为(2)和(3)两类。
(三)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以下对疏松结缔组织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来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B.分布广泛C.细胞排列有极性D.无定型的基质和纤维组成细胞间质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固有结缔组织A.网状组织B.脂肪组织C.致密结缔组织D.骨组织3.下列哪一项不是成纤维细胞的特点A.细胞呈扁平多突状B.胞核较大着色浅C.胞质丰富,呈弱嗜酸性D.处于静止状态的成纤维细胞粗面内质网少4.成纤维细胞直接排泌哪种物质到细胞外形成胶原纤维A.原胶原蛋白B.前胶原蛋白C.胶原原纤维D.蛋白多糖5.以下对浆细胞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的B.细胞核圆形常偏于细胞一侧C.成熟的浆细胞为终末细胞D.电镜下可见胞质内含有大量的滑面内质网6.下列哪两种细胞参与机体免疫反应A.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B.成纤维细胞和浆细胞C.浆细胞和巨噬细胞D.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7.下面对巨噬细胞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由间充质细胞直接分化而来B.形态多样,有时形状不规则C.有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D.参与免疫反应8.肥大细胞合成的活性物质哪些存在于颗粒内A.组胺、白三烯、肝素B.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白三烯C.组胺、肝素、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D.肝素、白三烯、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9.以下对肥大细胞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细胞较大,呈圆形或卵圆形B.胞质充满嗜酸性颗粒,呈异染性C.常沿小血管分布D.再次接触少量相同过敏原时,通过一系列反应,可引起过敏。
10.下列哪一项不是巨噬细胞所为A.产生免疫球蛋白B.能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C.巨噬细胞也是免疫效应细胞D.分泌某些活性物质也参与调节免疫应答11.下列哪些细胞能排泌胞质内合成的物质A.浆细胞和肥大细胞B.浆细胞和巨噬细胞C.成纤维细胞和浆细胞D.以上均是12.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不能直接分化出的一组细胞是A.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细胞B.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C.脂肪细胞和平滑肌细胞D.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13.下列对胶原纤维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新鲜时呈白色又称白纤维B.胶原纤维的化学成分为I型和Ⅲ型胶原蛋白C.胶原原纤维是由成纤维细胞直接合成分泌的D.胶原原纤维呈明暗交替的周期性横纹14.网状纤维的嗜银性是由于A.由Ⅲ型胶原蛋构成B.纤维表面覆盖有蛋白多糖和糖蛋白C.纤维较细且分支多D.与分布的部位有关15.下列对弹性纤维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新鲜时呈白色,又称白纤维B.表面光滑可有分支C.由弹性蛋白和微原纤维组成D.在外力牵拉下卷曲的弹性蛋白的分子伸展拉长16.构成基质蛋白多糖的主干是A.硫酸软骨素B.纤维粘连蛋白C.透明质酸D.结合蛋白17.溶血性链球菌和癌细胞产生哪种物质破坏基质的防御屏障A.透明质酸酶B.胶原蛋白酶C.蛋白水解酶D.溶菌酶18.下列对网状组织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由毛细血管构成网架B.网状纤维由网状细胞产生C.形成造血细胞增殖分化的微环境D.银染法可显示网状纤维(二)填空1.(1)血液;(2)淋巴;(3)固有结缔组织;(4)软骨;(5)骨2.(1)疏松结缔组织;(2)致密结缔组织;(3)脂肪组织;(4)网状组织3.(1)间充质;(2)间充质细胞;(3)无定形基质;(4)低;(5)强4.(1)成纤维细胞;(2)浆细胞;(3)巨噬细胞;(4)肥大细胞;(5)脂肪细胞;(6)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7)白细胞5.(1)成纤维细胞;(2)肥大细胞;(3)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4)浆细胞;(5)巨噬细胞;(6)白细胞6.(1)胶原蛋白;(2)弹性蛋白;(3)胶原纤维;(4)网状纤维;(5)弹性纤维;(6)蛋白多糖;(7)糖蛋白7.(1)抗体;(2)免疫球蛋白;(3)体液;(4)B淋巴细胞8.(1)溶菌酶;(2)干扰素;(3)肿瘤坏死因子;(4)白细胞介素Ⅰ9.(1)组胺;(2)肝素;(3)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0.(1)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2)成纤维细胞;(3)脂肪细胞;(4)平滑肌;(5)内皮细胞11.(1)胶原纤维;(2)网状纤维;(3)弹性纤维12.(1)糖胺多糖;(2)硫酸软骨素A.C;(3)硫酸角质素;(4)硫酸乙酰肝素;(5)透明质酸13.(1)纤维粘连蛋白;(2)层粘连蛋的;(3)软骨粘连蛋白14.(1)纤维;(2)规则致密结缔组织;(3)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4)弹性组织15.(1)脂肪细胞;(2)白(黄)色脂肪组织;(3)棕色脂肪组织(三)选择题1.C 2.D 3.C 4.B5.D 6.C7.A 8.C 9.B 10.A11.D 12.B13.C 14.B 15.A16.C 17.A 18.A软骨和骨组织应试考题(二)填空1.根据软骨所含纤维不同,可将软骨分为(1)、(2)和(3)三种,所含的纤维依次是(4)、(5)和(6)。
2.软骨的生长有两种不同方式,即(1)和(2)。
3.弹性软骨分布于(1)、(2)、(3)等处。
4.骨组织钙化的细胞间质称为(1)。
骨组织的细胞成分有(2)、(3)、(4)和(5)。
5.骨细胞单个分散于(1)或(2)。
其胞体位于(3)内,突起位于(4)内,相邻骨细胞突起间可形成(5)连接。
6.骨密质按骨板的排列方式可分为(1)、(2)和(3)。
7.在(1)、(2)、(3)和(4)均覆以骨内膜。
8.骨发生有两种方式,即(1)和(2);前者由间充质先形成(3),后者则先分化成(4)。
9.在胎儿长骨纵切面上,可依次观察到软骨内成骨过程的4个区段,即(1)、(2)、(3)和(4)。
10.骨原细胞来源于(1)细胞,可分裂分化为(2)细胞,后者可分泌(3),并被包埋在其中,成为(4)。
11.可促进骺板软骨生长的激素有(1)和(2);可升高血钙的激素是(3)。
(三)选择题从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透明软骨HE染色切片不易分辨出纤维的原因是A.纤维很少B.含胶原原纤维,其折光与基质相近C.含网状纤维,不易着色D.间质为固态2.纤维软骨与弹性软骨间的主要区别是A.纤维类型不同B.纤维数量不同C.软骨细胞数量不同D.基质硫酸软骨素含量不同3.下面所述三种软骨的共同点,哪一项是错误的A.均有软骨膜B.基质的化学成分相同C.纤维成分相同D.软骨细胞的结构相同4.下面对软骨细胞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近软骨膜处的软骨细胞较幼稚B.软骨中央处的软骨细胞较成熟C.同源细胞群是软骨细胞逐渐集合而成D.同源细胞群是由一个软骨细胞分裂增殖而来5.下面对于骨细胞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可在骨板之间B.相邻细胞的突起可有紧密连接C.骨陷窝和骨小管内含组织液D.对骨基质的更新和维持有重要作用6.下面所述对骨松质和骨密质的共同点,哪一项是错误的A.均有骨板B.均有骨细胞C.均有骨单位D.骨干中均有分布7.下面对骨板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同一层骨板内纤维平行排列B.相邻两层骨板的纤维平行排列C.骨胶纤维可有分支伸入相邻骨板D.骨松质的骨小梁由骨板和骨细胞构成8.下面对成骨细胞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胞质内粗面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B.转变为骨细胞C.排列在骨组织的表面D.体积较大,有多个核9.下面对破骨细胞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由多个单核细胞触合而成B.胞质是呈泡沫状,嗜碱性C.贴近骨基质一侧有皱褶缘D.皱褶缘基部胞质含大量溶酶体10.骨陷窝和骨小管内除有骨细胞的胞体及其突起外还有A.淋巴管B.毛细血管C.组织液D.以上都有11.下面对于骨组织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钙化的细胞间质称骨质B.有机质主要指大量的骨胶纤维和大量基质C.有机质使骨具有韧性D.无机质使骨坚硬12.以下哪一种细胞不产生纤维和基质A.成纤维细胞B.软骨细胞C.成骨细胞D.骨细胞13.细胞内含大量溶酶体的细胞是A.骨原细胞B.成骨细胞C.破骨细胞D.骨细胞14.长骨骨干的间骨板位于A.骨单位之间或骨单位与环骨板之间B.骨单位之间C.骨单位与环骨板之间D.外环骨板内15.下面对骨单位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骨单位中轴有中央管B.约在1岁时,骨单位才开始形成C.骨单位形成后,终生不变D.是骨密质的主要结构单位16.下面对骨膜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骨的外表与骨髓腔面是骨外膜B.骨的外表是骨外膜C.骨外膜形成穿通纤维D.骨髓腔面、骨小梁表面、穿通管和中央管内表有面都骨内膜17.穿通纤维是指A.纤维穿入中央管B.纤维穿入外环骨板C.纤维穿入内环骨板D.纤维穿入穿通管18.以下关于软骨内成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先由间充质构成未来骨的雏形B.先形成未来骨的透明软骨雏形C.骨领的形成实际上是膜内成骨D.软骨内成骨中存在破骨过程19.下面关于骨发生过程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血管进入骨化中心B.骨原细胞不断分裂、分化为成骨细胞C.骨细胞不断增殖D.破骨细胞不断溶解骨质20、下面关于对骨领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可使骨干增粗B.以膜内成骨的方式形成C.位于软骨雏形中段D.由软骨雏形中段周围的软骨组织演变而成21.下面关于对骨发生中成骨区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可见过渡型骨小梁B.有初级骨髓腔C.有骨单位D.骨小梁表面附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22.下面关于对骺板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纤维软骨B.位于骨骺和骨干之间C.是长骨继续增长的基础D.到成年后骺板消失23.长骨骨干骨密质内的血管走行于A.中央管和穿通管内B.中央管和骨小管内C.穿通管和骨小管内D.只在中央管内24.只在成年后A.长骨不再增长,骨组织仍更新改建B.长骨不再增长,骨组织不再更新改建C.长骨仍可增长,骨组织仍更新改建D.长骨仍可增长,骨组织不再新改建(二)填空1.(1)透明软骨;(2)纤维软骨;(3)弹性软骨;(4)胶原原纤维;(5)胶原纤维;(6)弹性纤维2.(1)间质生长;(2)外加生长3.(1)耳廓;(2)外耳道;(3)会厌4.(1)骨质;(2)骨原细胞;(3)成骨细胞;(4)骨细胞;(5)破骨细胞5.(1)骨板之间;(2)骨板之内;(3)骨陷窝;(4)骨小管;(5)缝隙,6.(1)环骨板;(2)骨单位;(3)间骨板7.(1)骨髓腔面;(2)骨小梁表面;(3)穿通管内表面;(4)中央管内表面8.(1)膜内成骨;(2)软骨内成骨;(3)结缔组织膜;(4)软骨9.(1)软骨贮备区;(2)软骨增生区;(3)软骨钙化区;(4)成骨区10.(1)间充质细胞;(2)成骨细胞;(3)类骨质;(4)骨细胞11.(1)生长激素;(2)甲状腺素;(3)甲状旁腺素(三)选择题1.B 2.A 3.C4.C 5.B 6.C7.B 8.D 9.B10.C 11.B 12.D13.C 14.A 15.C 16.A 17.B 18.A19.C 20.D 21.C 22.A 23.A 24.A血液及血发生应试考题(二)填空1.采集的血液中加入抗凝剂,沉淀后,可分为三层,上层(1)色的为(2);下层(3)色的为(4);中间薄层(5)色的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