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制剂和特点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理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 机制:糖皮质激素能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皮质内分泌轴,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内源性激 素减少,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若突 然停药,可以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表现, 甚至危象。
• 容易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者: a.口服相当于20mg/d以上剂量的泼尼松3周以 上 b.晚上服药 c.已出现Cushion面容
缩短地塞米松的血浆半衰期 降低口服糖皮质激素的吸收使 诱导的C代YP谢3A4速,使度泼提尼高松40龙%~、20甲0%泼尼龙 在肠道内结合口服的糖皮质激素,
减少其吸收
诱导降C6Y0P%3A4,可使泼尼松龙的AUC下 诱导龙C的YP半3A4衰,期可缩使短泼一尼半松龙及甲泼尼
15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 1、感染 • 2、皮肤及软组织的副作用 • 3、眼的副作用 • 4、水钠潴留 • 5、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 • 6、消化系统的副作用 • 7、肌肉的副作用 • 8、骨质疏松
b.高血压,水钠潴留是此类高血压的主要原 因,加用利尿剂可起到良好效果。
c.猝死,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0.5-1克/次,静 滴)过程中出现,原因不明,使用时注意不要 快速静滴(应超过1小时)。
23
消化系统的副作用
增加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予非甾体类消炎药合用发生率明显增加。
24
肌肉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
1
简介
糖皮质激素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药物, 对多种炎症性疾病及免疫性疾病治疗有效。
起效快,但其应用受限于全身各系统的 副作用。
2
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分子机制
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了许多炎症细胞 及免疫细胞的浸润和活化,这些细胞能释 放多种炎症介质,影响和激活炎症位置上 的实质细胞
202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最全版)
202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最全版)2012年以宁光为组长的专家组发布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的公布极大规范了临床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
为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的认识,结合最新临床进展,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内分泌代谢病专科联盟的专家对该指导原则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增加了新型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使用者免疫接种注意事项和糖皮质激素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临床应用等内容。
对该版指导原则,将进一步发布详细解读,为临床提供更具体的指导。
第一部分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一、糖皮质激素应用简介天然和合成的糖皮质激素(也称为类固醇激素)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这类药物大多以药理剂量用于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治疗。
(-)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血清中大部分皮质醇与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corticosteroid-bindingg1obu1in,CBG)和白蛋白结合。
体内的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同工酶将无活性的皮质素转化为皮质醇,2型同工酶将皮质醇转化为皮质素。
合成类糖皮质激素经氟化、甲基化或甲基嗯嘤琳化后可避免被2型同工酶氧化灭活。
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可提高或降低机体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进而影响对外源性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反应。
(二)治疗疗程和剂量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效价、药物代谢动力学、治疗疗程和剂量、给药方式和1d内的给药时机、以及代谢个体差异均会影响治疗疗效,并产生各种不良反应。
治疗疗程根据用药时间大致可分为冲击治疗,短程、中程和长程治疗,以及替代治疗。
1.治疗疗程:(1)冲击治疗:大部分适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如重度感染、中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等,使用一般≤5d0激素使用期间必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
冲击治疗因疗程短可迅速停药,若无效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应用。
(2)短程治疗:适用于应激性治疗,或感染及变态反应类疾病所致的机体严重器质性损伤,如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剥脱性皮炎或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
糖皮质激素类药
糖皮质激素类药临床应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大多是半合成品,经常使用药有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地塞米松等,其作用大同小异,惟作用强弱、维持时刻长短及对水盐代谢、糖代谢的阻碍大小有不同。
1.药理作用(1)抗炎。
糖皮质激素类药有壮大的抗炎作用,对各类因素引发的炎症都有对抗作用(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免疫因素)。
对炎症的各个时期都有抑制作用:在炎症初期可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及吞噬反映,减缓红、肿、热、痛病症;在炎症后期可抑制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的形成,从而避免组织的粘连和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
其抗炎作用与以下因素有关:稳固溶酶体膜,减少蛋白酶等水解酶的释放,抑制组织细胞的降解;抑制致炎物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的释放;增进黏多糖合成,减少其降解,爱惜细胞间基质;降低炎症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等。
(2)抗毒素。
通过稳固溶酶体膜、减少内热原的释放和降低体温调剂中枢对热原的灵敏性,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减轻其对机体的损害。
但对内毒素无中和及破坏作用,对细菌外毒素无作用。
(3)抗免疫。
对免疫进程均有抑制作用。
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置;阻碍免疫母细胞的增殖;使血中淋巴细胞散布减少;抑制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使抗体生成减少;并抑制补体的形成,阻碍体液免疫反映;抑制免疫反映引发的炎症反映。
(4)抗休克。
除与上述抗炎、抗毒素、抗免疫作用有关外,还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以下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稳固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降低血管对缩血管活性物质的灵敏性。
(5)对血液成份的阻碍。
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增加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但使血中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2.用途(1)严峻感染。
如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重症伤寒、败血症等。
用糖皮质激素的目的是排除对机体有害的炎症和过敏反映,迅速减缓病症,为病因医治争取时刻。
全身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选择、用法及注意事项
全身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选择、用法及注意事项全身糖皮质激素包括可的松(cortisone)、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泼尼松(prednisone)、泼尼松龙(prednisolone,强的松龙)、甲泼尼龙(methylprednisolone,甲强龙)、曲安西龙(triamcinolone,去炎松)、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氟美松)与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
给药方式:口服(摄入)或胃肠外给药。
全身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与吸入糖皮质激素相同,但可能到达与吸入糖皮质激素不同的靶细胞。
【相关药物】1.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氢化可的松抗炎作用为可的松的1.25倍,还具有免疫抑制、抗毒素、抗休克等作用,对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亦有作用。
此外,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盐皮质激素活性。
适用于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应早期给予快速静脉糖皮质激素疗法。
急性期快速疗法时应遵循早使用、高剂量、短疗程的原则。
氢化可的松通常在使用后4~6小时起作用。
急性期快速治疗时的血浆可的松浓度应在1000μg/L以上才能达到治疗水平,因此氢化可的松的剂量应在2~4mg/kg,每4~6小时静脉给予方能达到这一水平。
2.醋酸泼尼松(prednisone acetate)醋酸泼尼松又名醋酸强的松、去氢可的松。
药理机制同氢化可的松,水、钠潴留及排钾作用比可的松小,抗炎及抗过敏作用增强。
由于泼尼松的气道抗炎作用是短效制剂的4~6倍,口服制剂吸收良好,作用时间适中,且半衰期较短,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抑制时间较地塞米松短,钠、水潴留较弱,故适宜于重度慢性哮喘的长期维持治疗,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口服糖皮质激素。
在哮喘急性发作期,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症状缓解后也通常改用泼尼松维持口服。
目前泼尼松治疗主要有短程、中程和长期维持治疗三种方案。
(1)短程口服疗法:适用于慢性发作的重度哮喘经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后仍未能控制的患者,其疗程为2~3周,口服连续用药,第1周为治疗期,第2~3周为撤药期,治疗期间仍然应给予配合足量吸入糖皮质激素。
常用糖皮质激素的比较及药学监护
常用糖皮质激素的比较及药学监护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抗变态反应药物,已作为一线平喘药物应用于临床。
糖皮质激素类按给药方式分为以下两种:①局部吸入,可以避免长期全身用药所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如二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
②全身给药,当严重哮喘或哮喘持续状态经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通过口服或注射糖皮质激素控制症状,待症状缓解后改为维持量,直至停用。
常用的有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等。
1.常见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代表药物临床上常见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代表药物有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
一般而言,使用干粉吸入装置比普通定量气雾剂方便,吸入下呼吸道的药物量较多。
国际上推荐的每天吸入激素的剂量见表3-3-46。
表3-3-46 常见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每日剂量与互换关系药物名称低剂量(μg)中剂量(μg) 高剂量(μg) 二丙酸倍氯米松200~500 500~1000 >1000~2000 布地奈德200~400 400~800 >800~1600 丙酸氟替卡松100~250 250~500 >500~1000 (引自: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38)2.常见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药学监护(1)不良反应:①全身不良反应:吸入给药有较高的呼吸道内活性,局部用药的全身不良反应与全身给药相比少而轻,80%~90%沉积在口腔,其中40%~50%经由消化道吸收入血,通过肝脏首关效应而使生物利用度明显降低;10%~20%吸入呼吸道,其中4%呼出体外,其余沉积在下呼吸道,有一部分被吸收入血。
所以按正确的使用方法,吸入后及时深咽部漱口,真正被吸收入血液的药量很少,不良反应少。
②局部副作用包括喉部刺激、咽部不适、咳嗽、声嘶、口咽部直菌感染。
③大剂量长期吸入可能对骨密度有影响。
(2)相互作用:①非甾体解热镇痛药可加强糖皮质激素的致溃疡作用。
②可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
糖皮质激素使用要点总结
糖皮质激素使用要点总结正确“解锁”糖皮质激素(GC)▌前世今生在人体两侧肾脏上方,坐落着两处形如月芽的“工厂”,名为肾上腺。
上午8时左右,蛰伏一夜的“肾上腺”开始紧锣密鼓地工作,生产一种叫作“糖皮质激素”的重要激素。
尽管糖皮质激素一直在为人类做着奉献,但长期以来却默默无闻。
直到上世纪50年代,英国药学家亨奇和肯德尔因发现并确定糖皮质激素在治疗风湿性疾病上的优异表现而一举摘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桂冠,糖皮质激素才开始声名大噪。
▌佛与魔糖皮质激素神通广大:生理剂量糖皮质激素不仅为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的调控所必需,而且具有调节钾、钠和水代谢的作用,对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至关重要;药理剂量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毒和抗休克等作用。
如今,糖皮质激素的适应证日益扩大,免疫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系统都有糖皮质激素的用武之地。
糖皮质激素变得家喻户晓,人们认为它是治病利器、救命法宝、无所不能的仙丹……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类在享受糖皮质激素带来的福利时,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
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骨质疏松、忧闷易怒等不良反应伺机而出,令人望而生畏。
糖皮质激素跌落神坛,究竟是佛还是魔?▌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尽管糖皮质激素的弊端已经昭然若揭,口诛笔伐之声络绎不绝,但糖皮质激素依然难以取代。
是佛还是魔,往往在于一念之间。
不“滥用”、不“畏用”,合理增减、换算剂量及停药,可助糖皮质激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糖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为类固醇(甾体),由三个六元环与一个五元环组成。
糖皮质激素拥有庞大家族,根据来源分为:①内源性糖皮质激素:体内自行分泌,包括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②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体外合成,包括泼尼松(强的松)、泼尼松龙(强的松龙)、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甲基泼尼松龙,甲强龙)、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
根据生物效应期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其中短效糖皮质激素为内源性糖皮质激素,中长效糖皮质激素为外源性糖皮质激素。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制剂及特点
自身免疫性疾病
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减少症 等血液系统疾病。
禁忌症
01
活动性结核病
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机体免疫力,使 结核病恶化。
骨质疏松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增加骨质疏 松的风险。
03
02
糖尿病
糖皮质激素会升高血糖,加重糖尿 病病情。
消化性溃疡
糖皮质激素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 消化性溃疡症状。
04
04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制 剂的用法与用量
口服给药
1
口服给药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最常用的给药方式,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糖皮质激素治疗。
2
常用的口服制剂包括片剂、胶囊剂和口服液等, 可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 的制剂。
3
口服给药的剂量和频率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 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糖 皮质激素类药物。
注射给药
01
注射给药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的重要给药方式之一,常用于 治疗某些严重的疾病或紧急情 况。
02
常用的注射制剂包括注射液、 注射用无菌粉末等,可通过肌 肉注射、静脉注射等方式给药 。
03
注射给药的剂量和频率应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 进行调整,以确保安全有效地 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够稳定细胞膜和溶酶体膜,减少内毒 素的释放,从而减轻内毒素血症和器官功能损伤。
临床应用特点
适应症广泛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 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治疗多种 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 变态反应性疾病。
疗效显著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多数情况下 能够快速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症 状和生活质量。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合理使用介绍
轻型可用小剂量或不用糖皮质激素。中型SLE的治疗糖皮质激素是必要的,且需联用其 他免疫抑制剂。重型SLE的治疗主要为诱导缓解和巩固治疗两个阶段,均需大剂量糖皮质 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 如出现狼疮危象通常需要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以及针对受累脏器的对症和支持治 疗,后继治疗可按照重型SLE的原则,继续诱导缓解和维持巩固治疗。
2.影响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分
减慢葡萄糖的氧化,减少组织对葡
解,抑制合成,影响生长发育和伤
萄糖的利用,升高血糖。
口愈合。
生理
作用
3.影响脂肪代谢,加速脂肪分解、
4.影响水盐代谢,长期应用可产
抑制其合成,长期使用可使脂肪重
生醛固酮样作用。
新分布形成满月脸和向心性肥胖。
IMC
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炎症早期可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而改 善炎症症状;炎症后期可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 织生成,防止粘连及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合理使用介绍
目录
01 02 03 04 05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IMC
第一部分 糖皮质激素的分类
IMC
一.糖皮质激素的分类
1.根据来源分类 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糖皮质 激素。内源性糖皮质激素主要是 皮质醇,包括氢化可的松和可的 松。其余的是人工合成的外源性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泼尼松 龙、倍他米松等。
呼吸系 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糖皮质激素在COPD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均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高风险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可增加运动耐量,减少急性发作 频率,提高生活质量。
糖皮质激素 4 大用法
熟记 6 句口诀搞定糖皮质激素 4 大用法在医疗界内,糖皮质激素尽管它在治疗疾病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名声总是不太好。
人们常说激素不能乱用,最好不用,以免造成体内内分泌紊乱。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在具体用量不同、施用时机不同时,药效表现迥然不同。
之前我们讨论过长效、中效、短效的糖皮质激素都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点击查看)。
这次,就来看看糖皮质激素的4 大用法吧!替代治疗糖皮质激素可用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HA)、肾上腺皮质危象等疾病的替代治疗。
对于替代治疗首选是短效糖皮质激素(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可的松 25 mg 等效氢化可的松20 mg。
这是因为短效糖皮质激素对HPA 轴的危害较轻,作用状态与生理状态较为接近。
使用中需尽量模拟正常生理分泌周期采用不对称服药方式。
如,氢化可的松采用0.3~0.5 mg/kg/d 时,早上8 点前使用总剂量的2/3,下午服用1/3。
1. 应激情况对于有应激的情况,比如轻度应激可以采用剂量加倍的方式,至疾病治愈。
对于重度急性应激,比如大型手术、严重外伤、重度感染等等情况,建议采用静脉给药氢化可的松,一般剂量为 200~300 mg/d。
值得一提的是,该剂量也适用于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救治。
选药时需要尽量选择磷酸或者琥珀酸的氢化可的松制剂。
治疗中应逐步减至维持剂量。
2. 双侧肾上腺切除对于双侧肾上腺切除的患者,维持的药物一般多采用氢化可的松 20~30 mg 口服,建议手术当天和第二天采用大剂量,之后减半。
也可补充氟氢可的松,一般剂量为0.05~0.2 mg,也有推荐直接采用0.1 mg 的剂量。
3.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对于这类患者,儿童和成人患者的药物选择差异较大。
儿童患者的给药剂量小,同样用于成人给药剂量增加较多,不良反应更显著。
因此儿童患者多采用氢化可的松、可的松,而成人多采用相对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成人患者的地塞米松起始剂量为0.5~0.75 mg/d。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
(二)妊娠期妇女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者不宜怀孕。孕妇慎用糖皮质激素。特殊情况下临床医师可根据情况决定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例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妊娠期应坚持糖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严重的妊娠疱疹、妊娠性类天疱疮也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三)哺乳期妇女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哺乳期妇女应用生理剂量或维持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婴儿一般无明显不良影响。但若哺乳期妇女接受中等剂量、中程治疗方案的糖皮质激素时不应哺乳,以避免经乳汁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五、临床应用原则
(一)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糖皮质激素是一类临床适应证尤其是相对适应证较广的药物,但是,临床应用的随意性较大,未严格按照适应证给药的情况较为普遍,如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特别是在感染性疾病中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有抑制自身免疫的药理作用,但并不适用于所有自身免疫病治疗如慢性淋巴细胞浸润性甲状腺炎(桥本病)、1型糖尿病、寻常型银屑病等。
(五)其他-解热作用
GCs可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其对致热原的敏感性,又能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热原的释放,而对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具有良好退热和改善症状作用。不作为常规退热剂。
四、分类与常用药物
它们的磷酸钠盐及琥珀酰钠盐为水溶性制剂,可用于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剂。混悬剂吸收缓慢,关节腔内注射可维持约1周。糖皮质激素在体内的分布,以肝中最多,血浆次之,脑脊液、胸水、腹水再次之,肾和脾中分布少。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内分别转化成氢化可的松和氢化泼尼松才有生物活性。
五、临床应用原则
(1)冲击治疗:疗程多小于5天。适用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如暴发型感染、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狼疮性脑病、重症大疱性皮肤病、重症药疹、急进性肾炎等。冲击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可迅速停药,若无效大部分情况下不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冲击治疗。(2)短程治疗:疗程小于1个月,包括应激性治疗。适用于感染或变态反应类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剥脱性皮炎或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短程治疗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停药时需逐渐减量至停药。(3)中程治疗:疗程3个月以内。适用于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累性疾病,如风湿热等。生效后减至维持剂量,停药时需要逐渐递减。(4)长程治疗:疗程大于3个月。适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及反复发作、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贫血、系统性血管炎、结节病、大疱性皮肤病等。维持治疗可采用每日或隔日给药,停药前亦应逐步过渡到隔日疗法后逐渐停药。(5)终身替代治疗: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并于各种应激情况下适当增加剂量。
糖皮质激素类药
癫痫 影响心血管系统 高血压
糖尿病 动脉硬化
4.九大禁忌证:
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感染、活动性结核 病、活动性溃疡病、严重高血压、充血性 心力衰竭、糖尿病、孕妇、骨折及骨质疏 松症、严重的精神病和癫痫等。
练习与思考
解释下列临床用药措施: (1)久用或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先减
角膜溃疡和青光眼患者禁用
4.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
(1)自身免疫性疾病 风湿、风心、风关及类风关、 全身性红斑狼疮及肾病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等,糖皮质 激素可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治,应采取综合治疗。
(2)过敏性疾病 对枯草热、荨麻疹、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血清病、血管神经性水肿、 过敏性休克、输血反应等,通常先用拟肾上腺素药或抗 组胺药治疗,只有对严重病例或其他药物无效时,才考 虑使用糖皮质激素。 (3)异体皮肤或器官移植
6. 反跳现象和停药症状
长期用药若减量太快或突然停药,由 于体内激素水平不足,致使患者原有的病 症复发或加重,需加大剂量再进行治疗。 故症状缓解后应逐渐减量直至停药。少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者在停药后出现肌强直、关节痛、乏力、 消沉等原疾病没有的症状,称“停药症 状”。需启用原药、原量治疗,待症状缓 解后再逐步减量停药。
5. 药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通过负反馈作用,可抑制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抑制其释放ACTH,造成肾 上腺皮质萎缩,分泌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功能减退。一 旦突然停药,患者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状,表 现为全身不适、肌无力、低血糖、低血压、甚至昏迷或 休克,需及时抢救,用足量的糖皮质激素作应激替代治 疗。故应尽量避免长期用药,对长期用药者不可骤然停 药,应逐渐量。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一、糖皮质激素应用简介天然和合成的糖皮质激素(也称为类固醇激素)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这类药物大多以药理剂量用于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治疗。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血清中大部分皮质醇与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corticosteroid -binding globulin,CBG)和白蛋白结合。
体内的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同工酶将无活性的皮质素转化为皮质醇,2型同工酶将皮质醇转化为皮质素。
合成类糖皮质激素经氟化、甲基化或甲基噁唑啉化后可避免被2型同工酶氧化灭活。
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可提高或降低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进而影响对外源性皮质醇药物的反应。
(二)治疗疗程和剂量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效价、药物代谢动力学、治疗疗程和剂量、给药方式和一天内的给药时机、以及代谢个体差异均会影响治疗疗效,并产生各种不良反应。
治疗疗程根据用药时间大致可分为冲击治疗,短程、中程和长程治疗,以及替代治疗。
1.治疗疗程:1)冲击治疗:大部分适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如重度感染、中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等,使用一般≤5天。
激素使用期间必须配合使用其他有效治疗措施。
因疗程短可迅速停药,若无效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应用。
2)短程治疗:适用于应激性治疗,或感染及变态反应类疾病所致的机体严重器质性损伤,如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剥脱性皮炎或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停药时需逐渐减量以至停药。
使用一般<1月。
3)中程治疗:适用于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累性疾病如风湿热等。
治疗剂量起效后减至维持量,逐渐递减直至停药。
使用一般<3月。
某些特殊疾病,如活动性甲状腺眼病,使用激素每周一次冲击治疗,一般维持12周。
4)长程治疗: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及反复发作的多器官受累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肾病综合征等。
2015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
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专家共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48(2):73-75.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重要的皮肤科外用药,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是许多皮肤病的一线治疗药物,但临床上也存在“滥用”和“恐惧”问题。
为规范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制定本共识。
一、概念和分类1. 概念: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属于甾体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又称为皮质类固醇。
由于皮质类固醇包括性激素及维生素D3的衍生物,因此,本文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这一名称。
2. 作用强度分级:依据皮肤血管收缩试验等方法,外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强度可以分为许多级别。
临床上常用的分级方法是4级分类法,将其分为超强效、强效、中效和弱效4类。
激素的结构是决定其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但浓度、剂型对其影响也较大。
复方制剂中加入的某些成分,比如,促渗剂氮酮或角质松解剂水杨酸等也会提高激素的强度。
此外,激素的作用强度分级不一定都与临床疗效平行,比如,地奈德分级是弱效激素,但临床疗效和作用却与某些中效激素相当。
超强效激素和强效激素适用于重度、肥厚性皮损。
一般每周用药不应超过50 g;连续用药不应超过2 ~ 3周;尽量不用于< 12岁儿童;不应大面积长期使用;除非特别需要,一般不应在面部、乳房、阴部及皱褶部位使用。
国内外常用超强效激素包括,0.05%丙酸氯倍他索凝胶、软膏、乳膏及泡沫剂;0.05%醋酸双氟拉松软膏及0.1%氟轻松乳膏等。
强效激素包括,0.1%哈西奈德乳膏、软膏及溶液、0.1%安西奈德软膏、0.05%二丙酸倍他米松凝胶及软膏、0.05%丙酸氯倍他索溶液(头皮剂)、0.025%丙酸倍氯米松软膏、0.25%去羟米松软膏剂及乳膏、0.05%卤米松乳膏、0.05%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或软膏、0.1%戊酸倍他米松乳膏、0.05%醋酸氟轻松软膏、乳膏或凝胶及溶液、0.1%糠酸莫米松软膏、0.005%丙酸氟替卡松软膏、0.1%曲安奈德软膏、0.5%曲安奈德乳膏等。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版)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版)前言2012年以宁光为组长的专家组发布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该指导原则的公布极大规范了临床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
为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的认识,结合最新临床进展,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内分泌代谢病专科联盟的专家对该指导原则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增加了新型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使用者免疫接种注意事项和糖皮质激素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临床应用等内容。
对该版指导原则,将进一步发布详细解读,为临床提供更具体的指导。
第一部分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一、糖皮质激素应用简介天然和合成的糖皮质激素(也称为类固醇激素)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这类药物大多以药理剂量用于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免疫抑制治疗。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血清中大部分皮质醇与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corticosteroid-binding globulin, CBG)和白蛋白结合。
体内的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型同工酶将无活性的皮质素转化为皮质醇,2型同工酶将皮质醇转化为皮质素。
合成类糖皮质激素经氟化、甲基化或甲基噁唑啉化后可避免被2型同工酶氧化灭活。
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可提高或降低机体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进而影响对外源性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反应。
(二)治疗疗程和剂量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效价、药物代谢动力学、治疗疗程和剂量、给药方式和1 d 内的给药时机、以及代谢个体差异均会影响治疗疗效,并产生各种不良反应。
治疗疗程根据用药时间大致可分为冲击治疗,短程、中程和长程治疗,以及替代治疗。
1.治疗疗程:(1)冲击治疗:大部分适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如重度感染、中毒性休克、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等,使用一般≤5 d。
激素使用期间必须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
冲击治疗因疗程短可迅速停药,若无效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应用。
(2)短程治疗:适用于应激性治疗,或感染及变态反应类疾病所致的机体严重器质性损伤,如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剥脱性皮炎或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
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制剂和特点
4.其他作用 (1)血液与造血系统 能刺激骨髓造血机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可使血小板 增多。 促使中性白细胞数增多,但却降低其游走、吞噬、消化及糖酵解等功 能,因而减弱对炎症区的浸润与吞噬活动 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淋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增多;而在肾 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组织萎缩。
糖皮质激素活活性 正作用
抑制类风关 所需剂量
正常代谢功能 扩大
盐皮质激素活活性 副作用
人工合成糖皮质激素
第21页/共54页
外 源 性 糖 皮 质 激 素
泼泼尼尼松松龙龙((强强的的松松龙龙))
CH2OH
OH
CH3 C
O OH
CH3
C1=C2双键结构
O
糖皮质激素活性4 盐皮质激素活性
甲甲泼泼尼尼龙龙((甲甲强强龙龙))
还能使眼内压升高,诱发青光眼或使青光眼恶化,全身或局部给药均 可发生,可能是使眼前房角小梁网结构的胶原束肿胀,阻碍房水流通所 致。
第15页/共54页
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体内相互作用
参见说明书和药学参考书 主要考虑以下相关因素:如
不良反应的叠加 致溃疡药物:非甾体解热镇痛药 致感染药物:免疫抑制剂,疫苗 致高血糖药物:噻嗪类利尿药: 致精神症状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 致水肿药物:蛋白质同化激素
70-90(与激素结合蛋白结合力强,可与内 源性激素竞争结合,饱和后与白蛋白结合)
<1
74
<1
64
<1
77
第29页/共54页
药物治疗相关影响因素
有效性
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 治疗指数高 起效快 药效平稳
安全性
具有较短的生物半衰期 对HPA轴抑制作用小 没有盐皮质激素作用 肝功能不全是否适用
阿片类、对乙酰氨基酚、糖皮质激素等镇痛药物区别、作用特点及用法用量
阿片类、对乙酰氨基酚、糖皮质激素等镇痛药物区别、作用特点及用法用量阿片类疼痛镇痛药物包括阿片类、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抗惊厥药、抗抑郁药、糖皮质激素等。
药物:可待因、曲马多、吗啡、羟考酮、氢吗啡酮、美沙酮、芬太尼等。
作用机制:阿片类药物与外周神经阿片受体结合可产生抗伤害和镇痛作用;与突触前膜阿片受体结合,通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和 P 物质的释放,减少痛觉信号向中枢的传导;与位于脊髓背角胶状质感觉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降低背角神经元的兴奋性;与大脑和脑干等中枢阿片受体结合,通过下行抑制通路抑制痛觉的传入。
作用特点:镇痛效应与药物剂量、强度相关,取决于药物分子量离子化程度、脂溶性、蛋白结合力、分布容积以及代谢和清除率。
临床应用:各种剧烈疼痛,是中重度癌痛首选药物,用于癌痛时注意剂量滴定,药物不良反应为便秘,需要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非甾体类抗炎药药物: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布洛芬、萘普生、洛索洛芬、尼美舒利、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
作用机制:抑制环加氧酶活性,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作用特点及用法:无耐药性,不产生药物依赖,药理作用具有天花板效应。
使用原则:不超过每日最大剂量;避免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无效时,换用另一种药物有效;药物使用时警惕不良反应,消化道活动性溃疡、凝血功能障碍、活动性出血、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等需评估并合理地选择镇痛药物,慎用或禁用。
临床应用:牙痛、痛经、偏头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术后疼痛、骨关节炎等轻中度疼痛和慢性疼痛,为癌痛第一阶梯止痛用药。
对乙酰氨基酚作用机制:抗炎作用弱,解热作用强,镇痛作用次之。
作用特点及用法:单独使用时止痛作用具有封顶效应,无耐药性,不产生药物依赖,不会引起凝血功能、胃肠道和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少数发生粒细胞缺乏症、贫血、过敏性皮炎、肝炎或血小板减少症等不良反应。
长期使用和慢性肝损害,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3g;12岁以下儿童,每次10-15mg/kg,间隔46h,每日最大剂量不超100mg/kg/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良反应:
1、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 : 长期大量应用,出现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如
浮肿、低血钾、高血压、糖尿、皮肤变薄、满月脸、水牛 背、向心性肥胖、多毛、痤疮、肌无力和肌萎缩等症状。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可延缓创伤病人的伤口愈合。在儿 童可因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而造成负氮平衡,使生长发育 受到影响。
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培训项目(2014)
2、诱发或加重感染 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长期应用常可诱发感染或加重感
染,可使体内潜在的感染灶扩散或静止感染灶复燃,特别 是原有抵抗力下降者,如肾病综合征、肺结核、再生障碍 性贫血病人等 3、消化系统并发症
能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并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 胃粘膜的抵抗力,故可诱发或加剧消化性溃疡
中效 泼尼松龙 甲泼尼龙 地塞米松
长效
倍他米松
血浆半衰期 (h)
0.5 1.6 2.6 - 3 2-4 2-3 3-6 3-6
作用时间延长
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培训项目(2014)
药理学作用改变
化 学 结 构 变 化
药代动力学特征改变
与糖皮质激素受体 亲和作用
盐皮质激素作用明显下降
抗炎作用
组织分布 生物半衰期
水钠潴留
C9位-氟代基团 C16位-甲基取代
C1,2位双键
地塞米松
脂溶性 增加
抗炎活性 增加
受体亲和力 增加
6、神经精神异常
可引起行为异常。如欣快、神经过敏、激动、失眠、 情感改变或甚至出现明显的精神病症状。可导致自杀 倾向、可能诱发癫痫发作。
7、白内障和青光眼
能诱发白内障,全身或局部给药均可发生。白内障 的产生可能与抑制晶状体上皮Na+-K+泵功能,导致晶 体纤维积水和蛋白质凝集有关。
还能使眼内压升高,诱发青光眼或使青光眼恶化, 全身或局部给药均可发生,可能是使眼前房角小梁网 结构的胶原束肿胀,阻碍房水流通所致。
• 其中没有生理活性,有活性代谢物的是?
• 两者之间的关系?
泼尼松(强的松)
• 发生代谢转换的部位是?
在代谢中相互转化
肝脏
• 药代动力学: – 代谢差异:肝功能障碍患者适于直接使用活 性成分泼尼松龙(强的松龙),泼尼松不能 有效代谢成为活性产物。
• 药效学:
– 作用完全相同,可等剂量交换使用
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培训项目(2014)
药理学作用改变
化 学 结 构 变 化
药代动力学特征改变
与糖皮质激素受体 亲和作用
盐皮质激素作用 更大幅度继续下降
C6位-甲基取代
C1,2位不饱和双键
甲泼尼龙
(甲强龙)
抗炎作用 组织分布 生物半衰期 水钠潴留
脂溶性增加
代谢降低
蛋白结合降低游离增加
分布体积更大
抗炎作用增加
组织穿透性 生物半衰期
更好
延长
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培训项目(2014)
4、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可导致钠、水潴留和血脂升高,可诱发高血压和动
脉粥样硬化 5、骨质疏松及椎骨压迫性骨折
最严重的合并症,可能与糖皮质激素抑制成骨细胞 活性,增加钙磷排泄,抑制肠内钙的吸收以及增加骨 细胞对甲状旁腺素的敏感性等因素有关
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培训项目(2014)
主要内容
1 来源、分类 2 生理、药理作用 3 化学结构、构效关系 4 制剂特点、用法
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培训项目(2014)
一、来源及分类
✓ 肾上腺皮质分泌(天然来源): 糖皮质激素(束状带)-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对糖代谢作用强) 盐皮质激素(球状带)-11-去氧皮质酮、醛固酮
(主要影响水盐代谢) 性激素(网状带)-雄烯二酮、去氢表雄酮 (肾上腺位于双侧肾脏的上方,由外到内分为皮质、髓 质) ✓ 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HPA轴) 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促皮质素(ACTH)
•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和加强心脏收缩
•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改善微 循环
•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
•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保护动物耐受脑 膜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等内毒素致死量数倍至数十 倍。
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培训项目(2014)
4.其他作用 (1)血液与造血系统 • 能刺激骨髓造血机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 增加,可使血小板增多。 •促使中性白细胞数增多,但却降低其游走、吞噬、 消化及糖酵解等功能,因而减弱对炎症区的浸润与 吞噬活动 • 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淋巴组织增生,淋巴 细胞增多;而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淋巴细胞 减少,淋巴组织萎缩。
酶代谢影响 苯巴比妥、苯妥英、利福平等肝药酶诱导剂可加快 皮质激素代谢,故同用时需适当增加剂量
其他……
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培训项目(2014)
三、糖皮质激素的化学结构 与构效关系
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培训项目(2014)
内源性 糖皮质激素
皮质激素:甾核,C4-5双键, C3酮基,C20羰基, C21羟基 糖-:C11氧或羟基,C17羟 基
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培训项目(2014)
2.免疫抑制作用 (对免疫过程的许多环节均有抑制作用)
• 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 促进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使血中淋巴细胞迅 速减少; 能使抗体生成减少
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培训项目(2014)
3.抗休克
超大剂量已广泛用于各种严重休克,特别是中毒 性休克的治疗。机制:
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培训项目(2014)
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
全身给药 口服给药 静脉给药 肌内给药
局部给药 吸入给药 经口吸入 鼻腔喷雾 关节内给药 眼内局部给药 滴眼剂 眼部注射 滴耳给药 皮肤外用给药 皮损内注射给药 硬膜外给药 直肠给药
中效糖皮质激素( t1/2=12-36h )
泼尼松
4
0.8
5
泼尼松龙
4
0.8
5
甲泼尼龙
5
0.5
4
长效糖皮质激素( t1/2 > 36h )
地塞米松
20-30
0
0.75
倍他米松
25-30
0
0.6
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培训项目(2014)
糖皮质激素半衰期(血浆和生物)
激素名称
可的松
短效
氢化可的松 泼尼松
O OH
CH2OH
CO
O =
OH
C1=C2双键结构
O
O
糖皮质激素活性4
盐皮质激素活性 0.8
甲甲泼泼尼尼龙龙((甲甲强强龙龙))
双键 C 11羟基 C1 = C2
OH
CH2OH无需肝脏代谢活化
CH3 C
O OH
CH3
O
C 6甲基 取代
亲脂性增加
CH3
糖皮质活性↗5 盐皮质活性↘0.5
地地塞塞米米松松 oorr 倍倍他他米米松松
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培训项目(2014)
2.影响各器官系统功能 • 增强骨骼的造血功能 • 能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 •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 3.在应激反应中起作用
严寒、饥饿、创伤、失血、感染等意外刺激时,糖 皮质激素大量分泌,以增强机体的耐受能力
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培训项目(2014)
可的松C11位羟化
糖皮质激素活性
可可的的松松
O= CH3
பைடு நூலகம்
CH2OH
CH3 C
O OH
O
氢 氢化 化可 可的 的松 松
OH CH3
CH2OH
CH3 C
O OH
O
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培训项目(2014)
氢化可的松 vs 可的松
关联与差异
氢化可的松 可的松
• 内源性糖皮质激素(与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具有等效作用的
代谢降低
蛋白结合降低游离增加
分布体积变大
抗炎作用增强
组织穿透性 加强
生物半衰期 延长
作用时间延长
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培训项目(2014)
糖皮质激素糖盐代谢作用强度
药物名称
抗炎强度
水钠潴留强度 等效剂量(mg)
短效糖皮质激素( t1/2 < 12h )
可的松
0.8
0.8
25
氢化可的松
1
1
20
药物)有哪些?
• 其中具有生理活性的是?
氢化可的松
• 其中本身没有生理活性是? •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发生代谢转换的部位是?
可的松
在代谢中相互转化
肝脏
湖南省医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培训项目(2014)
氢化可的松 vs 可的松
关联与差异
药代动力学 吸收差异 生物利用度-氢化可的松96%,高于可的松,因此同等疗效,用 量小于可的松。 代谢差异:氢化可的松适用于肝功能障碍患者 肝功能障碍患者,可的松不能有效代谢成为活性产物氢化可的 松,应直接使用无需代谢的活性成分 急性或严重应激状态下: 使用无需代谢的活性成分-氢化可的松,直接发挥作用
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常用药物:
内源性
可的松 Cortisone
氢化可的松 Hydrocortisone
外源性
泼尼松 Prednisone
泼尼松龙 Prednisolone
甲泼尼龙 Methylprednisolone
倍他米松 Betamethasone
地塞米松 Dexamethas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