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地质概述
宁夏南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质量控制初探
一
、
山 区高速 公路 建设 地质要 求
山区要 建设一条兼顾 交通 、环保 、生态等方面要求 的高标准 的 山区高速 公路, 应该重视和加强地质工作 。地质工作应贯穿于设计 、 施工和 运营的全 过程。对地质现 象和 规律的认识 ( 岩土工程勘察 工 作 ) 由面到线 、由线到点 、由表及里 、由粗 到细 、由宏观 到微 观, 是 逐步 深入的, 根据 不同阶段应采取不 同的方法和手段 。 1 、勘察设 计阶段 。地质条 件是客观存在 的。 山区高速 公路在 自 然地质环境 中穿行。 并对地质环境 进行改逸 应该认识地质规焦 尊重地 质规俸 在设计 中充分考虑地质因素. 遵循地质原则, 从源头 上尽量减 少 山区高速 公路 对 自然环境 的破坏, 并且 为施 工和运 营提供 良好 的条 件。 2 、贯彻地 质选线的原则。宁夏南部 山区地 质选 线主要受到地形 和不 良地质现象 的制约, 的不 良 质现象有滑坡 、岩 崩、岩溶、 主要 地 岩堆 ( 坡积 层 )、软弱土 、膨 胀土、湿陷性黄土 、冻土 、水害、采 空区等。本 阶段应尽可能 详细地收集区域构造地 质 、岩石地 层、水 文地 质、工程地 质、地震地质 、环境 地质等方面的资料, 利用遥感资 料 ( 卫片和航 片 )编制中 b例尺 ( : . t 15 万或1 1 万 ) :O 工程地 质图和 地 质灾害 ( 良地 质现 象 ) 不 分布图, 图上标注大的地质构造 ( 主要是断 层) 、重大的地质病害体, 分析区域性的地质灾害发生条1 . 牛 进行初步 的地 质灾害评估. 配合路线方案设计, 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和重点路段 的调查。 反复对 比, 出工程地质条件最好 、地质灾害最少 、工程建 优选 设对地质环境的 不利影 响最小的路线 走廊带。 真正贯彻地 质选线的原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地质工作的体会与探讨
( )地 质勘 察人 员技 术水 平 、职业 技能参 差 不 2 齐 ,经常会 出现错判 、漏判地质病 害的现象 。
来越 高。山区公路的环境 载体主要是 自然环境 ,也是 地质环境 。因此 ,山区高速公 路的环 境和 生态保 护 , 实际上 主要是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地质灾 害的防治 ,地 质工作应贯穿于勘察 、设计 、施工和运营的全过程 。
1 概 述
难 以全 面 、透 澈 地 认 识 地 质 现 象 。
随着 国路 越来 越多地通 往 山区。山区公路 由于其线形指标 高,工程艰 巨,投 资巨大 ,对 自然环境 的破坏也严重 山区地形地质条 件复杂 ,地质环境脆弱 ,高速公路建设 不可避免地要 出现高填深挖 、隧道 和高桥等工程 ,以致对地质环境 造成破坏 ,处理不好 还会诱 发和加剧各 种地 质灾 害, 增加公路建设投资 ,甚至给运营阶段带来严重 的安全 隐患。随着环境保 护理念 的 [益深入 ,对于 山区高速 _ _ I 公路的勘察设计 、施工和运 营等方面的环保要求也越
( 较 多 项 目的 勘 察 设 计 工 期 都 非 常 紧 张 ,有 4)
地 质现象 ,如滑坡 、泥石流 、岩崩及岩堆 、岩溶 、软 弱土 、膨胀土 、湿陷性黄土 以及沙漠 、冻土 、采空 区 和强震 、高地应力区等的制约 ,因此 ,应贯彻地质选 线的原则 ,尽可能详细地收集 1: 0 0的区域地质 20 0 0 构造 、地层岩性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和地震地质 以 及环境地 质等方 面的资料。 ( )利 用 卫 片 和 航 片 等 遥 感 资 料 ,编 制 1: 2 5 0 1: 0 0 路线 工程地质 图 、地 质灾害分 布 00 或 0 100 0 图 ,标明大的区域大断层 、重大地质 病害位置 ,配合 路线方案设计 ,进行现场踏勘 和重点 路段的调查 、钻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本文通过对山区高速公路地质灾害的分析,强调了地质选线的重要性,并结合江罗高速公路的地质选线加以论证。
标签:山区高速公路地质选线公路选线(route selection of highway ),指在公路规划路线的起点、行经地点、终点之间,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而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公路中心线的工作。
公路选线要综合考虑路线通过地区的地理位置、社会情况、自然条件和工程的难易,以及路线的性质、使用任务、等级和投资等因素。
为此,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工作。
1 山区高速公路的地质特点山区是地质构造运动活动区,一般存在滑坡、泥石流、崩塌、滑塌、岩堆、顺层、岩溶、采空区、软弱地基、不稳定边坡、活动性断层、断层破碎带等多种不良地质现象或特殊地基,而在修建公路的过程中还存在人为的地质灾害:修筑路基产生的环境地质灾害,修建桥梁、隧道产生的地质灾害以及改移河道地质灾害的影响等。
工程病害处置的费用一般较高。
重视地质选线,保持生态平衡,才能达到整治山区高速公路地质病害的目的。
确定路线方案前应对沿线地质构造带、断层、岩石的层理情况、地质病害的分布及范围等,通过对摇杆地质判释资料以及不同勘测阶段的勘探、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路线通过方案并不断优化。
对地质较为复杂地段还应注意在设线后诱发并加剧地质災害的可能性,谨慎的确定路线的线位和采取的工程措施。
地质技术人员应配合路线设计人员做好地质咨询工作,可以沿初步拟定的路线线位,进行全线踏勘,对终点工点进行地质调查,得出初拟线位沿线的基本地质情况,评估路线方案的可行性,发现重大不良地质地段或预测工后会出现难以治理的地质病害的路段要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尽快调整路线线位。
基本确定路线方案后,及时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在后续工作中发现仍有重大的地质病害存在或有潜在的重大地质病害时,必须及时调整线位,尽量绕避,对于难于绕避的不良地质,应考虑路线以最短的长度从危害相对较轻的部位、或利于其稳定的部位通过(如滑坡前路基反压),并做好处治设计。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
4.1 一般设计原则
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所占比重大,但一般来讲,大跨径桥梁方案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还是采用施工方便、造价经济的标准化、预制装配化结构。大跨径桥梁一般是控制因素不同,方案也各不相同,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而标准跨径桥则更多的是具有共性特征,所以本文重点探讨标准化、装配化桥梁的设计。
Y型墩薄壁是独柱双支座的一种墩型,美观性较好,但施工稍显复杂。墩高较矮时,其施工既复杂又不美观所以少采用。当墩高较高时Y型薄壁墩施工只需一套模板,只需搭一个支架,对于地面横坡较陡,搭支架困难,模板需求量大的山区桥梁,Y型薄壁墩具有显著的优势。从预算定额中也可以看出,同高度的柱式墩与Y型薄壁墩相比,Y型薄壁墩的基价低。另外采用双柱墩时,由于地面横坡较陡,两个墩柱高度经常相差较大,由于线刚度EI/L差距大,导致一个墩两个墩柱受力差异较大,采用Y型薄壁墩,只一个墩柱,就避免了上述缺陷。也有人认为,上部的Y型承托节约材料并不多,却施工麻烦,宜设计为实体,权衡施工进度和质量、安全和节省材料及美观之间的关系,也未尝不可。不管外形如何,墩高较高时,采用独柱双支座外部形状Y型的薄壁墩较为适宜。
120cm20T梁122400.3698.11285.24(三福线)
从表1可以看出,小箱梁是介于空心板和T梁之间的一种横断面形式。20米跨径时,T梁较为经济。30m跨径以下,三种横断面比较,基本也是上述规律。当然,这是山区的情况,平原地区则另当别论。平原地区受净空和桥台填土高度的限制,桥梁上构要求尽可能降低建筑高度,这样可以减小纵坡,降低路基填土高度,减少占地及降低路基处理难度,对土源缺乏,软基较多的平原地区有显著的经济性。20m空心板建筑高度最低,与路基综合起来比较具有优势,平原地区路网发达,分离式立交较多,空心板在美观方面优于另外两种断面,所以平原地区较多采用空心板。山区高速公路桥梁一般净空无严格限制,另外,山区高速公路平面半径较小,超高缓和路段不可避免会出现在桥上,如果选用空心板和小箱梁,架梁时一片梁四个支点不易调平,易造成支座脱空,受力不均匀的情况,所以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标准横断面宜优先采用T梁。对于50m跨径T梁,在小半径平曲线上,由于内外梁梁长差较大,跨中矢高较大,对路线的适应性要差一些。另外山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场地预制条件均较差,大型机具进入困难,50mT梁单片重150多吨,架设设备要求较高,运输及安装过程中变形不易控制,因此一般情况下不选用50m跨径T梁,所以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宜采用的常用标准跨径为20、25、30、40m。T梁之间的横向连接有铰结和刚接两种形式,采用铰联结时,铰只传递剪力,车辆荷载作用在铰缝处时,弯矩主要由现浇桥面来承受,这样一来,现浇桥面的厚度就必须加厚,否则,铰缝处桥面板易出现通长的纵向裂缝。现浇桥面板厚度增加,意味着恒载增加,T梁配筋和钢索必须增加,经济性下降,所以T梁横向连接采用刚接较好。《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9.3.16条也有相应规定:“预制T形截面梁的横隔梁连接,宜采用现浇混凝土整体连接”,当然在斜交桥及异形桥中需要横向弱联结时,铰结也是很好的选择形式。
山区高等级公路的地质选线与原则
后患 , 不仅处理地魔病害本身会增加工程造价 , 而且还产生大量的人工边坡 , 增大了环境保护 、 边坡防护的工
程量 , 致工程 建设 投资 的飙 升 , 导 同时还 给施 工和养 护带来 很 大 困难 , 加 了后 期养 护管 理费 用 。即便 如此 , 增 有些 病 害还不 能彻 底得 到治 理 为公路 维护 管护 部 门的一块 长期 心病 。因此 , 成 山区高 等级 ( 高速 ) 公路 的建 设, 从选 线设计 开 始 , 应将 工程 地质条 件作 为首要 考 虑 的因素 。 就
2 地 质 选 线 基 本 原 则
2 1 系统 分析原 则 .
高 等级 公路 选线必 须应 用 系统分 析 的方法 , 住对 象 、 析对 象 、 合对 象 、 计 和使用 对象 。公 路是 线 抓 分 综 设 状 延伸 的建 筑物 , 线路 的起 迄点决 定 了线路 的基本 定 向。它 的选 线就 受控 于各种 人 为和环境 因素 的约束 , 而 这些人 为 的和环 境 的各 因素 , 不是 孤立 的 , 又 它们 之 间相互依 赖 , 相互 制约 。公路 的选 线是 一个整 体 , 它必 须 综合考 虑各 影 响 因素 之 间的关 系 , 遵从 相互 协调 的原 则 。作 为公 路 的地质选 线 只是整 个公 路选线 的一部分 , 是建立 在一 定概 率保 证率 基础 之上 的 , 这种 保证 率 的概率说 明地 质选 线有 一些 不确定 的 因素 , 待 于其它 因 有 素 的进 一 步修正 。因此 , 质选 线又 是一种 动态 过程 。 地
收稿 日期 :0 20—4 2 1—31 . 作者简介 : 张 瑞( 9 5)助理 工程 师. - i 4 2 4 9 @q .o 18 一 , E ma :6 9 5 2 q cr l n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与地质灾害关系探讨
为块石 、 碎石 , 为塌落 的岩体在 坡脚的堆积物 , 其中K 3 + 1 O ¨ O 一 +
8 8 0 、 K 4 + 3 1 0  ̄ K1 0 + 0 0 0等 路 段 岩 堆 分 布 较 集 中 . 为 塌 落 岩 体 在
坡脚 的堆积物 . 有 的单 独岩块径 可达 1 5 m, 并且这些 岩石组合
则, 进 行 总体 路 线 设 计 。 ( 1 ) 地质选线 ; 尽量避 开活动断 裂之主断裂 , 避 让滑坡 、 崩 塌 等 不 良地 质 路 段 。
( 2 ) 地形选线 : 顺应山势 , 贴切 地 形 , 灵活选用指标 , 应 用平
2 . 2 岩堆
岩堆在全线 分布广泛 , 而且 岩堆分形式 较集 中 。 地 层 岩 性
纵横综合定线方法 , 控 制 工 程 规模 . 合理选线。
( 3 ) 环保选线 : 尽 量绕避环境 敏感区 , 避免 大规模拆迁 , 少
占耕 地林 地 . 尽 最 大 可 能 减 少 高 填 和深 挖 对 沿 线 自然 环境 的 破
坏, 做好水土保持。
① 设置封面或护面墙 以阻止岩石表 面风 化发展 。 防止零 星
产资源 、 文物古迹等 。 充 分 考 虑 规 划 与 资源 . 合理 选线 。 ( 6 ) 造 价选线 : 做好路桥 、 路隧、 桥 隧 方 案 比 选 及 控 制 工 程
造 价 的 细 节设 计 。
浆砌片石嵌 补 ; 当崩坍量 大 , 发 生频繁而无 法设置拦截 构造物
时。 高速公路可采用明洞、 棚 洞 等遮 挡 构 造 物 穿 越 岩 堆 。
随 着 我 国经 济 建 设 的发 展 ,城 市 问 的交 通 压 力 越 来 越 大 ,
的 支撑 而产 生 崩 塌 ,在 加 上 整 个 地 区 内 的地 壳 运 动 十 分 强 烈 , 内部 岩 层 经 常 出 现挤 压 , 断裂和褶皱 , 这会加大岩体裂隙发育 ,
论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建设几个问题
论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建设的几个问题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地质要求,同时,着重论述了山区高速公路的质量控制及施工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建设;问题山区高速公路的质量控制和普通的公路有所不同,所以在工程建设之初要对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地质、山区高速公路的质量控制做好探讨和规划。
高速公路的修建必然要改变山区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其较之于平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尤甚。
因而在工程建设之初就要对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地质、山区高速公路的质量控制做好探讨和规划。
否则必然会引发一系列包括水土流失在内的环境问题,严重的将引发环境灾害,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等,给当地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样就违背了建设的初衷,这在只重建设不顾环保的过去时有发生、教训极为惨痛。
要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必须根据工程的特点在建设之初预见到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所以山区高速公路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一、山区高速公路的工程技术特点1、地形起伏大,高填深挖地段多。
2、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复杂, 地质灾害多发。
3、弯、坡、斜桥和高架桥梁众多,长大隧道明显增多。
4、防护工程量大,型式多,高边坡防护需要综合采用多项防护技术。
5、公路长、大纵坡较多,平面半径偏小,整体线形指标较低。
6、环保问题突出。
二、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技术山区要建设一条兼顾交通、环保、生态等方面要求的高标准的山区高速公路,应该重视和加强地质工作。
地质工作应贯穿于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全过程。
对地质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由面到线、由线到点、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的,根据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1 勘察设计阶段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山区高速公路在自然地质环境中穿行,并对地质环境进行改造,应该认识地质规律,尊重地质规律,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质因素,遵循地质原则,从源头上尽量减少山区高速公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且为施工和运营提供良好的条件。
浅谈山区公路施工技术
浅谈山区公路施工技术作者:丁旭强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9期摘要:山区公路的建设对促进山区发展,加强山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缩小山区平原间的差距有重大意义。
山区公路因其所处区域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仅凭平原微丘区公路施工技术水平是难以适应的。
鉴于此,对山区公路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很有必要。
本文分析了山区公路建设的主要特点进对山区公路施工技术进行概述。
关键词:山区公路;施工技术;挖方;填筑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一、山区公路建设的主要特点1、山区公路地形地质复杂。
地形复杂,表现为地面高差大,变化频繁,横坡陡;地质复杂表现为岩溶、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陡崖、煤气地层等不良地质。
受此影响,路线布设时平纵横三个方面都受到约束,一般就是平曲线多,平面半径小,纵坡大,桥梁比例高,横坡陡,半边桥和高挡墙多。
2、地形条件的复杂,导致山区原有的道路路线通行能力较差,建设高速公路要对路线进行重新规划选择,这都要求有高水平的地形勘察技术人员,并熟悉当地的地形地貌。
同时山区地形变化起伏较大,造成了高速公路的总体长度较大,不同地形地质下的道路施工技术不同,所以必须对高速公路的建设进行合理的设计,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保证要有专业的、高水平的、整体素质高的施工队伍。
;3、山区河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水流速度快、水位涨落变化大,所以高速公路建设中要合理设计洪水水位,既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夏季雨水较大的情况,又要考虑高速公路施工对河流流向、环境的影响,以保证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
;二、山区公路施工技术(一)测量放线;采用全站仪精确定出道路两侧边线,撒石灰标识。
基层施工前定出中线,每20~3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3~0.5m处设指示桩,在指示桩上有红漆标出基层、面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的位置。
对于道路需要经过山梁或谷沟时,需要先对道路的平曲线与竖曲线进行测设,保证运送机舱等大型载重汽车的通行需要。
探析山区高速公路设计
探析山区高速公路设计摘要:设计是一个项目成功与否的基础,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工程的安全性、行车的舒适性、结构的简单性、工艺的可行性和工程的经济性,对工程建设投资和养护运营成本进行充分对比,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本文主要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以及山区高速公路设计基本原则。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设计;原则;分析1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的特点我国大部分面积都是山地及丘陵,各地区的地形、土地地质、气候、生态等都不尽相同,但影响高速公路设计的特点却是基本一致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 )复杂性山区自然环境较为复杂,普遍存在崩塌、滑坡、岩溶等极易影响高速公路质量的不良地质现象,有些地区还有可能存在暴雨、洪灾。
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 )生态性山区自然景观优美、环境保护较好,选择路线时必须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尽最大可能保持原生态,不影响路线所在地区的动。
3)唯一性山区中地形条件有限,同时受工程投资的影响,可供选择的路线较少,在确定了一些必须经过的经济点后,一般路线的走向具有唯一性。
4)不可再生性某些山区地形、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要选择一条符合公路走向的较为理想的路线比较困难,后期的扩建更加困难,几乎不可能另建新线。
5)永久性大型建筑物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永久性,山区高速公司投资较大,且由于其有不可再生特点,在设计时更应该考虑到其实用的永久性。
6)风险性山区高速公路相较于平原区来说,交通量不大,路线增长缓慢,隧道等特殊工程后期的营运管理费用较高,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差。
因此,控制工程规模,尽可能降低投资,减少投资风险是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的共同问题。
2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的基本原则2.1 线形设计山区高速公路的线形设计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尤其是线形的立体组合,涉及到汽车的行驶力学、驾驶心理、生理、美学等方面的需求。
根据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在进行常规设计的基础上,还应着重考虑一下几点:1)尽可能以曲线形为主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应最大程度地与沿线的地形景观相协调,线形以曲线为主,但也不能刻意勉强追求曲线效果。
谈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特点及措施
谈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特点及措施xx 高速公路十四标地处冀西山地,亦即xx 山地,区内山势陡峻,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地貌单元多,其山脊地带属剥蚀区,容易引起崩塌和滑坡.本标段全长10.8公里,地势东低西高,高差达210米,结构物工程量大,全线有14座大桥和36道涵洞,经过一年时间的施工,总结出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勉.1."三通"难:尤其是通施工便道难,进场时,现有的便道就是定龙线,与高速公路并行,也是唯一的一条纵向便道,没有横向便道.局部地段公路距离山脚有50米高差,而且地势陡峭,加上当地征地工作困难,修建施工便道非常困难.针对这种现状,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其一,部分路段修通红线内纵向便道.从上桃花大桥到大沙河大桥3公里路段,由于地势相对平坦,便道选择在红线内修筑,随着路基的逐步成型,便道逐步完善,涵洞处采取半幅施工的方法,保证便道一直畅通。
其二:从大沙河大桥至黄土岭大桥,由于地势陡峭,无法修建纵向便道,主要以修建横向便道为主,主要纵向便道利用定龙线,个别结构物施工点修不通横向便道的,从相邻构造物在红线内修筑纵向便道.其三:设计专门的便道图纸,以指导施工,不仅有路线设计,还有防护排水和面层设计,主要保证便道的长久使用和安全.施工用水也很困难,拌和用水主要以地表水为主,所以在建拌和站时,选择了水源相对比较丰富的地方,生活用水主要以打井取水的方式,养护等施工用水采用水车拉运,现场修建蓄水池的方式.施工用电因为全线没有动力电,唯一的方法就是安装网电,要主意的就是事先要规划好,主要保证桥梁施工用电和拌和站用电,本表段根据施工实际需要,共安装了7台变压器.2.施工顺序在山区公路建设中尤为重要:2.1 T 梁预制与安装对桥梁施工顺序的要求: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原因,T 梁运输只能通过路基,本标段总共设计了三个预制厂,以道友沟梁场为例,该梁场负责七座大桥的施工,平面位置如图:本梁场主要生产30米和50米梁,但是道友沟大桥有36片40米梁,在规划底座时优先考虑了30米和50米梁,所以T梁的预制与安装顺序只能是圣水村大桥-鹞沟大桥-凹峪1号大桥-凹峪2号大桥-道友沟大桥-龙塘沟大桥-黄土岭大桥,在组织生产桥梁下部结构生产时,必须严格按照这一总体顺序,同时,每一座桥也应按照架梁顺序施工下部结构.以圣水村大桥为例,应从9#台向0#台的顺序施工,其中1#和2#是薄壁墩,生产周期慢,应重点保证.2.2T梁生产运输和路基整体成型对涵洞施工顺序的要求,分两个方面来讲:2.2.1T梁梁场建设和T梁运输对涵洞施工顺序的要求:梁场建设以新庄梁场为例,梁场所处路段包含了4座涵洞,这4个涵洞应优先安排开工,并且应从大桩号向小桩好施工,有节点工期.T梁运输以大沙河梁场为例,该梁场在预制上桃花大桥T梁时,途经7座涵洞,也应同前者一样有计划的组织施工.2.2.2路基整体成型对涵洞的施工顺序要求:山区由于地势的原因,一般纵向便道无法打通,路基填筑无法大面积的展开,一般情况只能从一头向另一头填筑,因此组织涵洞施工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同时由于路基填筑高度较大,路基最好一次性整体填筑,也就是说等单个涵洞全部结束之后才填筑路基,半幅施工或缺口施工一方面难以实施,一方面难以保证质量.3.安全施工是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的重要管理环节: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由于受地势条件的限制,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应引起高重视.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3.1交通安全:山区地势陡峭,施工便道坡度大,局部地方还比较窄,行车很不安全,主要从三个环节来改善行车安全,其一:便道方面,优化设计方案,尽可能的降缓坡度,增宽道路宽度,设置排水设施和防护设施,设计行车标识,局部地段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大大改善行车环境.其二,从改善车的性能入手,尽可能的租赁新设备,对于所有进场设备,给与充足的时间进行强制性的保养.其三,从管理方面入手,除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外,还建立奖罚制度,每月进行一次考核,对无安全事故的司机进行奖励,相反则进行罚款或清退.3.2边坡防护安全:山区高速公路一般情况下,填方和挖方路基的边坡都比较高,同时其山脊地带属剥蚀区,容易引起崩塌和滑坡,对施工机械和人员以及对当地百姓财产和人身安全都有相当大的安全隐患,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对于可能在施工过程中给人员或设备带来危害的可用临时防护,如防护网,上边坡一般边开挖边防护.对于危害到百姓人身财产安全的,可经变更采取永久性的防护,如挡土墙等.同时在雨季施工时应做好临时或永久的排水设施.3.3爆破安全管理:山区施工一般路基挖方中石方比例较大,均需要爆破才来开挖,炸药用量大,这方面必须由项目部统一管理,找有资质的爆破队伍,领料必须限额,经过严格的领用程序,用不完的当天必须归库,对用药量较大的应专门设计爆破安全方案,安全员全过程跟踪.4.合理安排机械,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是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的重要成本控制环节:施工便道的修筑,场地的清理,桥位的开挖,以及材料模板的倒运,全部离不开机械,山区公路由于其地势,便道以及场地的限制,往往利用率不是很高,一个是停置的时间长,一个是干活效率不高.主要的一些措施就是以下几个方面:4.1油量考核:混凝土设备按每方混凝土考核油量,交通工具按每百公里考核,土石方设备按每方土考核,起重设备按台班考核.4.2统一管理,提高使用率:项目部专门设置机械调度,全面负责机械管理,统一调度.每天晚上各部门,各工区提出申请,机械调度统筹安排并跟踪实施,发现不合理之处立即作出调整.4.3合理安排,提高使用效率:主要在现场管理,首先不能闲置,其次定工作量并监督实施,使用完毕及时通知调度,另行安排.5.施工方法的多元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山区施工,由于其独特的地势环境,施工方法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改变施工方法,有时能起到恰于其份的效果.以龙塘沟大桥和道友沟大桥3#桥台为例:坡脚距离台位高差将近50米,工程量又少,桩基施工按传统的方法修建便道用炮车将钢筋笼运到现场再用吊车吊放,一是施工难度大,二是成本太大,改用人工在孔内绑扎钢筋笼,采用地泵浇注混凝土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又如传统的路基施工一般采用全幅施工,但在山区一些结构物处,由于线外征便道难度非常大,费用又高,不妨采取半幅施工的方法,既能保证工程不间断施工,又能保证便道的通行.结束语: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在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它不同于平原施工,思路要放宽,某些方面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参加工作后,先后经历了三个山区高速公路,各有特色,有经验,也有教训,但只要做到事先安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可以取得好的成绩.。
山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难点及解决方法分析
山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难点及解决方法分析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因此山区道路修建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但是,由于该区地质条件复杂,道路工程建设难度较大,只有通过山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地质条件,为设计方案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才能确保施工、运营工作的安全。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山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难点及解决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日后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标签:山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难点;解决方法;引言近年来,我国山区道路交通发展迅速,这给人民群众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
但是,山区道路建设需要全面分析沿线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地质构造等多项地质因素,给建设工作增加了难度。
对于山区道路的建设单位来讲,只有认真勘察当地的地质条件,认识其中的勘察难点并采用相应的解决方法,才能查明地质条件,为安全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山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难点山区道路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发育,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应综合考虑勘察难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才能将复杂地质条件予以查明。
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山区道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难点进行介绍:1.地质构造复杂山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常见的表现形式为区域断裂、次生断裂发育、褶皱发育。
复杂的地质构造对工程影响极大,其特点主要为:①构造造成的破碎富水地带具有不均一性、隐蔽性;②区域性断裂构造引发的次生断裂具有隐伏性,常常地表未见出露,难以发现。
2.不良地质频发山区相较于平原区,不良地质种类繁多且频发,特别是滑坡、崩塌、危岩、岩堆、泥石流等,这些不良地质给山区道路的建设和运营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同时给山区人民的出行带来很大不便。
如笔者参与建设的青海省峨堡至祁连公路改建工程,原有道路在临近祁连县城路段,有3处高发型泥石流,改建前泥石流经过路段为路基,泥石流发育时导致道路中断,造成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改建后采用桥梁跨越,避免了不良地质灾害的影响。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特点与施工技术要求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特点与施工技术要求2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31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增多。
山区高速公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独特的地理环境,会对其施工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山区高速公路在修建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地势陡峭的区域,并且该区域的地表通常土层较浅,岩石形成的稳定岩层较少,随着时间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风化,拥有较多不稳定的因素。
进行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对于山区经济水平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虽然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和施工具有较高的难度,但是为了保证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提升,施工单位和设计人员在施工之前应该对山区的地理环境和路面情况进行严格的勘察。
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
本文就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特点与施工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特点;施工技术引言山区高速公路的修建有利于山区地区经济的发展,由于山区高速公路的修建受到地质情况的影响较为严重,所以在山区建设高速公路时必须对施工的场地进行完整的勘察,在勘察完成之后还应该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施工团队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施工技术,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障山区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
1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特点1.1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山区地形起伏大,沿途沟壑纵横,桥隧占比高、边坡防护工程量大。
且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如溶洞、断裂、滑坡等情况多发。
岩层变化快,以芜黄高速为例,沿途穿越泥质砾岩、泥质粉砂岩、花岗岩、灰岩等不下6种地层条件,在最初就要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特点对桥隧、边坡防护等针对性设计。
1.2作业空间时间受限多由于山区地形空间限制,部分地段地质条件不稳定,可选择的作业面少,新作业面在打通施工便道后才具备。
山区桥梁桩基、梁板架设等施工机具对施工场地要求较高,需要对施工方案特别考虑。
由于山区地形起伏的因素,气候变化大、极端天气多。
沟谷地段雨季易大面积汇水成形成山洪、泥石流等,对施工破坏极大,限制施工作业空间和时间的选择。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的特点与施工技术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的特点与施工技术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地貌变化较大,山区高速公路的施工特点就是地质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对地质勘测格外重视,施工前、中期都需要进行反复的地质勘测,甚至是实地的检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施工技术的选择。
同时在施工中还应当对重点环节的施工技术做到合理采用,现场监控,技术改进,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技术的合理性,提高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标签:山区公路施工;地质勘测;施工设计;施工技术一、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1.1山区地貌和岩层组成情况较为复杂,无论是背斜还是向斜地形还是各种地貌,在施工时都要考虑岩层的土壤特性和岩层的风化程度和稳定性问题。
山区通常沟谷地貌较多,山间的水流变化受季节、气候影响比较大,尤其是在季风气候区,多雨和少雨季节沟谷地貌的地质环境会发生很大差异,这些都会给高速公路施工前的地质勘测工作带来很多困难,需要进行反复的勘测工作,才能得出综合方案。
1.2山区高差比较大,通常要在高速公路的施工中增加桥梁的比例。
受水文条件影响,在进行公路桥梁施工时还要考虑桥梁基的施工问题和抵御恶劣自然条件和灾害性自然现象的能力。
考虑高差的影响,还要增加很多填、挖工作,增加施工难度和工程综合成本。
1.3山区通常交通系统不是十分便利,运输系统的级别较低,运输能力有限,因此在施工材料的运输和采购方面有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在一些边远山区,交通系统以山路为主,不能承担大型车辆进出。
二、山区高速公路设的勘测设计2.1因地制宜开展勘测、设计工作。
根据山区各方面的综合地质环境和气候水文等条件,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一定要分步骤、分阶段、长期细致的进行勘测工作。
在工程前期,还排专门的工作组到当地进行细致的地质勘测工作,形成详细的勘测报告。
同时,请求当地地质、气象部门积极配合,掌握近些年内该地地质变化综合情况,以便进行完善勘测报告,提高勘测报告的精确度。
2.2做好线路调查、选择工作。
高速公路建设中,线路的选择十分关键。
浅析地质选线在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的作用
公路设计 中的地质选线工作。
以西部大通道 兰州一 磨憨公 路 ( 四川 境) 雅安一泸 沽高 速公 侧, 路线 走廊带 多 以冰水 沉积层 、 昔格 达 、 花岗岩地层 为主 , 布 分
维普资讯
第3 4卷 第 2期 2 008 年 1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TI Ⅱ E
V0. 4 No. 13 2
Jn 2 0 a. 08
・ 28 ・ 7
文章编号 :096 2 {0 80 —2 70 10 —8 5 20 }20 8 —2
浅析 地 质 选 线在 山 区高速公 路 设 计 中的作 用
李 剑 波
摘 要: 论述 了地质选线在 山区高速 公路建设 中的重要性 , 阐述 了山 区高速 公路地质选线 的定义 , 分析 了地质选 线在 山
区高速公路设计 中不 同阶段的工作重点, 实例说 明了地质选 线所解决 的问题 , 强调 了地质选 线在 山 区高速公路设计 中的
在地质技术人 员 的协 助下 , 该公 路线位 均进行 了调整 , 活 对
对大 型滑坡 、 石流发 育地段直 泥 山区地质条件复 杂 , 受构造 影响 , 滑坡 、 泥石 流 、 岩崩 、 岩溶 、 动性 断裂带 以路基 的形式 通过 ; 接调整线位进行绕 避 ; 尤其是 K1 6 5 7 +20处 长达 3k 的湿地 ( m 见 岩堆 ( 坡积层 ) 等不 良地质 现象 发育 ; 受地 理环境 的影响 , 软弱土 、 )A线位拟订 了矮桥 、 明洞两个 方案 , 过技术 分析 , 通 均对湿 膨胀土 、 陷性 黄土 、 湿 冻土等特殊 岩土在山区分布广泛 ; 由于地形 图 1 , 地破坏严重 , 在结合地质环境分析论证后 , 路线技术人员 选择 M1 地貌复杂 , 坡陡沟深 , 矿产 资源丰 富 。 害、 水 采空 区以及 强震 区( 高 线在 湿地左侧 高山中用 隧道穿过 的方 案对该湿地进行绕避 , 从根 地应力 ) 等不 良现象在山区也尤为突出。 同时也 优化了线型 , 避免 了公 路施工 、 营中存 运 在进行地质选线 的过程 中, 可通过卫星遥感计算 机图像处理 本上保护了湿地 ,
山区高速公路工程的特点与桥梁上、下部的结构设计
山区高速公路工程的特点与桥梁上、下部的结构设计发表时间:2012-12-06T09:00:32.25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7月Under供稿作者:李晓竹[导读] 山区高速公路工程由于山区的地质、地形较为复杂,主要表现地面变化频繁、高差较大、横坡较陡、不稳定斜坡、陡崖、滑坡、岩溶等不良地质情况。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晓竹摘要:山区高速公路工程由于山区的地质、地形较为复杂,主要表现地面变化频繁、高差较大、横坡较陡、不稳定斜坡、陡崖、滑坡、岩溶等不良地质情况。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布设路线时限制了平纵横,导致横坡陡、桥梁高比例,纵波较大等,本文根据山区高速工程工程的特点,对桥梁上、下部结构的设计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工程;特点;上部桥梁;下部桥梁;设计The mountainous area highway and bridg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 and at the bottom of the structure designIn the first highway survey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LiXiaoZhu zip code: 710065Abstract: the mountainous area highway engineering geology, topography of the mountainous region is relatively complex, main show ground changes frequently, difference of bigger, cross-sectional slope steep, unstable slopes, steep cliff, landslide, karst etc. Bad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impact of these factors, the layout route was restricted the flat and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ause cross-sectional slope steep, bridge high proportion, which the longitudinal wave,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untainous area engineering project, the structure of the bridge, the design of simple analysis.Key words: the mountainous area;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The upper bridge; The bridge; design一、山区高速公路工程的特点山区高速工程的特点主要是地质、地形较为复杂,主要表现地面变化频繁、高差较大、横坡较陡、不稳定斜坡、陡崖、滑坡、岩溶等不良地质情况。
山区道路建设受山区特点的影响
1. 山区道路建设受山区特点的影响山区的公路大部分是在原有的简陋山路上扩建改建而成,新建的道路是通过桥梁或隧道等工程穿越复杂得地形。
因此山区的地形复杂的特点对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有着很大的影响。
下面来看一下山区建设道路的特点。
1.1山区道路地形地质复杂。
山区地形复杂,表现为地面高差大,变化频繁,横坡陡;地质复杂表现为岩溶、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陡崖等不良地质。
山区地形陡峻,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公路桥梁、隧道工程量大,工程艰巨,山区公路路基填切较大,对公路防护工程的要求也较高[1]。
1.2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原有的山区道路线形通常较差,在改建的过程中要进行重新选线,既要充分结合原有道路,又要利用好大型的桥梁或隧道等构筑物。
这样必须要求勘测人员有高的勘测水平和勘测经验,并熟悉道路的地形地貌。
1.3山区河流洪水猛、流速大、冲刷凶、水位涨落和河弯冲高的幅度都很大。
设计洪水位时,既要考虑河道上下游断面的变化,又要考虑公路修筑和施工弃渣后造成淤积、改变流向等影响[2]。
山区如有较大河流,在设计时注意河流对道路的影响,保证道路的正常和安全使用。
1.4山区道路建设应考虑对山区环境的破坏。
山区公路对环境影响较大,而且山区自然生态环境较脆弱,公路设计应从各个方面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我国在建设青藏铁路的时候,非常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做了很多措施保护环境和生态。
2. 山区道路设计中考虑的因素2.1山区道路选线方面。
山区道路线路的选择必须熟悉山区复杂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把握道路的性质和用途,综合个方面因素,运用技术标准,修建高标准、耐久性好、便于养护维修、不破坏环境生态的道路。
公路线形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公路行车的速度和安全。
由于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影响,山区原有的道路一般存在曲线半径超标、弯道设计不合理等现象,因此在平面设计的时候,要充分对原有的道路现状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确定合理的科学的技术标准。
首先考虑充分利用老路,对原来的道路进行裁弯,合理的进行平曲路的布设,其次考虑施工的可能性。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地质概述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地质概述1 概述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路网完善的需求,高速公路逐步进入山区。
高速公路由于其线形指标高,工程艰巨,投资巨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非常严重。
随着环境保护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对于山区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山区公路环境载体主要是自然环境,也是地质环境。
山区一般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高速公路的建设不可避免的要切坡、填沟、打洞(隧道),对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处理不好还会诱发和加剧各种地质灾害,增加公路建设投资,影响工期,甚至给运营阶段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山区高速公路的环保主要是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地质灾害的防治。
要建设一条兼顾交通、环保、生态等方面要求的高标准的山区高速公路,应该重视和加强地质工作。
地质工作应贯穿于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全过程。
对地质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由面到线、由线到点、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的,根据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2 勘察设计阶段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山区高速公路在自然地质环境中穿行,并对地质环境进行改造,应该认识地质规律,尊重地质规律,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质因素,遵循地质原则,从源头上尽量减少山区高速公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且为施工和运营提供良好的条件。
2.1工可阶段——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山区公路地质选线主要受到地形和不良地质现象的制约,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有滑坡、泥石流、岩崩、岩溶、岩堆(坡积层)、软弱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冻土、水害、采空区以及强震区(高地应力)等。
本阶段应尽可能详细地收集区域构造地质、岩石地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的资料,利用遥感资料(卫片和航片),编制中比例尺(1:5万或1:10万)工程地质图和地质灾害(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图,图上标注大的地质构造(主要是断层)、重大的地质病害体,分析区域性的地质灾害发生条件,进行初步的地质灾害评估,配合路线方案设计,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和重点路段的调查,反复对比,优选出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最少、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的路线走廊带,真正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地质概述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地质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山区地区的交通建设成为了国家重点工作之一。
其中,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改善当地交通状况,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然而,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面临地质条件比较恶劣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其地质情况进行概述。
一、地质构造及岩性
山区的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地形不平坦,岩性多样化。
在建设过程中,建设者需要对不同区域的地质构造和岩性进行区分,制定不同的建设方案。
例如,对于具有地层较多的地区,要加强钻探和勘察,确定其动态力学特性和地质层理结构,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施工方案。
二、地质灾害的影响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受地质灾害的影响较大,例如山体塌方、岩石滑坡、地震等。
在确定路线时,需要特别重视地质灾害的影响,避免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采用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地质灾害的危害,如加强抗震设施的设置,加强防护措施等。
三、环境保护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也需要重视。
山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防止建设活动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例如,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来控制土石方开挖、矿渣处理等,防止人为干扰造成环境恶化。
四、建设技术的发展
随着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变得更加现代化。
例如,采用隧道施工技术来避免地质灾害的影响、保护当地环境等,提高建设效率和质量。
综上,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面临着很多的地质问题,需要针对其不同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制定出更合理的建设方案和技术措施,实现建设过程的安全和良好的环境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地质概述
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病害
1、概述
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路网完善的需求,高速公路逐步进入山区。
高速公路由于其线形指标高,工程艰巨,投资巨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非常严重。
随着环境保护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对于山区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山区公路环境载体主要是自然环境,也是地质环境。
山区一般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高速公路的建设不可避免的要切坡、填沟、打洞(隧道),对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处理不好还会诱发和加剧各种地质灾害,增加公路建设投资,影响工期,甚至给运营阶段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山区高速公路的环保主要是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地质灾害的防治。
要建设一条兼顾交通、环保、生态等方面要求的高标准的山区高速公路,应该重视和加强地质工作。
地质工作应贯穿于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全过程。
对地质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由面到线、由线到点、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的,根据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2、勘察设计阶段
地质条件是客观存在的,山区高速公路在自然地质环境中穿行,并对地质环境进行改造,应该认识地质规律,尊重地质规律,在设计中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