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村庄住宅规划建设
城乡结合部的村镇规划建设路径思考
![城乡结合部的村镇规划建设路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bdfcc7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7.png)
城乡结合部的村镇规划建设路径思考发布时间:2021-05-21T12:38:06.14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作者:何俊[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人们对城乡结合部的村镇规划建设越来越重视,探寻更加合理的城乡规划建设路径,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师宗县丹凤街道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师宗县 655700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人们对城乡结合部的村镇规划建设越来越重视,探寻更加合理的城乡规划建设路径,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村镇是我国基本的区域单位,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关键。
由于村镇数量较多,分布区域较为广泛,居住人群较多,如何对村镇规划建设进行合理设计,直接关系到大多数村镇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因此,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村镇规划建设研究,统筹安排,合理布局,提升村镇建设科学性,在充分挖掘不同资源优势作用的同时,强化对当地资源的保护,保障城乡建设规划和国情的统一性。
本文主要对城乡结合部的村镇规划建设路径进行探究,旨在进一步提升城乡村镇规划建设的合理性,促进城乡统一发展。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村镇规划建设路径城乡结合部主要是在城市边缘,同时具有城市和乡村土地利用性质的过渡地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城乡结合部范围越来越广。
如何加强城乡结合部的村镇规划建设效果,不仅关乎城市发展和农村建设,还对城乡统筹发展具有直接影响。
在进行具有规划建设时,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保持城乡结合部的独特性,为城市发展增加助力。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城乡就结合部的协调发展,助力城乡就经济发展。
一、问题分析(一)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虽然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但是人口基数大,人均土地资源占有率较少,其中人均耕地面积甚至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下。
在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对农村用地占用越来越多,导致农村耕地逐渐减少,造成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浅析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作用
![浅析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7de024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4.png)
浅析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作用摘要:城乡规划作为城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缩小城乡经济差距的潜力。
为了推进城乡建设的发展步伐,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应结合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规划方案,对城乡资源和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因此,加强城乡规划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也能推动我国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进程。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作用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一背景下,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因此,完善城乡规划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城乡规划的概览城乡建设的范畴不仅限于建筑领域,还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实现项目建设的整体规划,推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带动城乡经济的持续发展。
因此,做好城市规划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整体规划,还必须对每一个微小的细节予以高度关注。
通过加强规划工作落实,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与支持。
在城乡资源调整期间,通过对居民反馈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为目标。
另外,需根据不同地区地形特点和自然环境开展规划设计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居住环境,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全面了解人口情况和现有基础设施等信息,同时进行城乡规划建设的优化,以确保城乡建设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
2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1有利于实现法律保障考虑到当前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实际情况,城乡规划体系已经确立了法律规范,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和建筑等方面的内容,明确了各方的职权,并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融入其中,同时对影响人们自身利益的行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制定了完善的处理策略。
在确保城乡规划体系完善的前提下,城乡规划得以无阻地展开,作为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为城乡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以避免任何违法行为的发生,从而推动城乡建设效益的提升。
城乡一体化战略与新农村建设
![城乡一体化战略与新农村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7494b7f2aef8941ea76e0598.png)
浅谈城乡一体化战略与新农村建设摘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发展区县经济,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富强、农民富裕的必然道路,实现县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关的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新农村规划建设,对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农村的联动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战略;新农村;规划建设引言长期以来,由城乡分割体制和政策形成的城乡体制、机制及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巨大差距,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系列矛盾的根本原因之一。
无论推行刺激需求的短期政策,还是确保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都必须立足于调整城乡关系、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矫正带有城市偏向的政策体制,构建城乡行统一大市场,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发展区县经济,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富强、农民富裕的必然道路,2010年以来,方城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切实以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科学规划、扎实运作、强力推进,投入各类资金1.8亿元,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1个,共有1600户农民进行社区建房,建筑面积达32万平方米,可实现500户农民入住。
与全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关的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新农村建设,对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本县城镇、农村的联动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科学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城乡一体化战略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1.1将乡村规划建设同城镇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城市基础公共设施和服务延伸至农村,有利于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形成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机制。
1.2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了农村传统陋习和封建迷信,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农民素质的综合提高。
1.3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公共设施条件,营造农村发展新环境,通过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灶等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民出行难、饮水难、读书难等实际问题,也是进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的良好前提。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村庄体系规划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村庄体系规划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3ccfa45e518964bcf847c32.png)
有效投入和公共设施的合理配置,各地纷纷开
乡一体化发展 的不断推进 ,村庄 的迁并速度 加快,不同学科 的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尝试探
wi p r c e t e r y t m a dc u t sd ln ig p mo et e c o d n t d d v lp l e f t h o ys se o c l e t h f n n r ie p a nn , r o y o t r i ae e e o me t i h o n c y f o t a d c u t sd . n n r ie o y
删啪 哪 W i ea v n eo i n o nrsd tg ain terrl ln igwhc ud stec u t s es t t d a c f t a dc u t iei e rt .h a a nn ihg ie nr i ’ hh cy y n o u p h o yd
的规 划 实 施 保 障 体 系, 以 完 善 城 乡规 划理 论体 系 , 促 进城 乡社 会 经 济 的 全 面 协 调 发 展 。
[ 关键词]村庄体 系规 划;城乡一体化 ;农村居 民点 [ 文章编号] 0 6 0 2 (0 1S - 2 1 0 [ 1 0 — 0 2 2 1 ) 0 0 1 - 5 中图分类号] U8 .9 [ 撒 硼 A T 9 2 2 文蒯
咖
— 喇
R rll n g Ct n ut s eie rt n R rle i nilra uapa i . i a d nn y o c nr i tgai 。 u s e t e yd n o a r d aa
目煎 我国有 5 万个行政卡,2 7 7 寸 6 万个 自
Ru a a nn t n u t sd n e r t / a i n , an a p n r l n ig onCi a d Co n r ie It g a i Zh o Zhf g F g Xio e g, Pl y y on e Zh n in a gJa
浅谈当前农村改造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农村改造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b7d4365a26925c52cc5bfde.png)
浅谈当前农村改造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住房的建设与旧房改造问题,是当前推进城镇一体化进程中农民极其关注的热点。
通过个案调查的方式,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探索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现状,寻求制约这一问题困境及其解决模式,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
1.加快推进村庄改造建设的背景和条件1.1现阶段村庄规划建设及农民住房总体状况很不乐观根据对我县村庄建设的调查资料看,多年来,农村住房建设始终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的发展状态。
一是分布散,布局乱。
长期以来,农村居住分散化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农户居住基本以村组为单位,或沿河、或沿路“一”字型、“非”字型分布,一个行政村一般有七八个组,部分行政村有几个甚至十几个自然村。
大部分村庄功能区划不明,布局杂乱无序,楼房平房混杂。
用群众的话说,打地基不管高低,开门窗不论东西。
一些村庄虽然盖了不少新楼房,仍然是“有新屋,无新村”。
二是占地多,配套程度低。
农户房前屋后多占多用比比皆是。
大部分村庄公用设施严重缺乏,普遍存在行路难、排水难等问题。
三是建设质量差。
农房建设大多由无营业执照、无施工资质、无施工许可证的建筑施工队伍承建,无质量检验制度,无专职质检人员,无安全保障机制;大部分农户和建筑施工队心存侥幸,贪图便宜,在农房建设中有的使用不合格建材,质量安全隐患很多。
四是乱搭乱建。
目前。
有些村干部和群众法律意识十分淡薄,有的村干部私下越权非法批划宅基地,有的私卖宅基地,有的村民甚至认为“宅基地是私有财产,占得越多越好”等等。
1.2实施旧村改造、加快推进农村住房建设是当前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对农村居民来说,住房是最重要的财产,建房是最大的消费支出。
现在农村建一所普通住宅大约需要8万元~10万元,建设综合楼每户大约需要12万元左右。
启动农村居住工程,将直接带动建筑材料、建筑劳务、装饰装修、家政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成为拉动内需的一个有力引擎。
浅析农村住房建设与村庄规划
![浅析农村住房建设与村庄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973264913c1ec5da50e270fa.png)
浅析农村住房建设与村庄规划摘要:实现农村建设目标,必须搞好村庄规划。
本文对制定村庄规划的必要性、注意的问题以及规划后的实施总结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引言近几年农村建设受到广泛的关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等重大战略,就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农村建设。
实现农村建设目标,必须强调搞好规划,尤其是关系到广大农民家家户户的村庄规划。
可以说,制定合法、合理和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村庄规划是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关键环节。
从我国国情和各地实际出发颁布实施了《城乡规划法》,更进一步为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提供了规划依据。
1我国农村住宅规划建设的现状和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农村住宅占地面积占全国住宅用地的78%,并且我国农村住宅数量以及人均居住面积仍然在不断的上涨。
我国农村住宅建设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位置,农村的住房大都是几十年前的房子,由于缺乏修茸或是居住时间较久,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农村住宅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同时,还存在规划混乱、装修简陋等问题。
1.1规划不合理,布局散乱,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近年来,富裕起来的农民新建改建房屋的愿望愈来愈强烈,但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相当多农民一是在住宅选址上随心所欲,或自留地、或包产地、或村道两旁,散、乱、差现象突出,二是在住宅用地的需求计划上不切实际,盲目攀比,贪大求宽。
这种缺乏系统长远规划的无序状态必然造成:一是新旧房屋斑驳错杂,高矮不一,样式五花八门,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二是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1.2农村住宅建设设计不规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在不断地增加,因此,大量的新式住宅也逐渐发展起来。
关于城乡规划中的美丽村庄建设的思考
![关于城乡规划中的美丽村庄建设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b19997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a.png)
关于城乡规划中的美丽村庄建设的思考摘要:伴随着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规划体系也进入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时代。
村庄规划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全域土地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背景下,我们需要识别村庄规划中与国土空间规划相矛盾的地方,并更新和完善村庄规划细则,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规划设计方法。
关键词:城乡规划;乡村振兴;实现路径;分析研究引言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举措和重要经济战略部署,也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
城乡规划是我国各级政府在城乡发展工作中的建设方案与规划行为,主要内容是对城乡基建、交通、居住、消防、绿化等进行的合理布局,合理投入资源对城乡生产环境进行建设。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科学的城乡规划方案能够更好地使乡村振兴战略得到有效落实。
因此对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实现路径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1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的意义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升级阶段,它的核心在于实现乡村振兴。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国城乡融合、社会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因此,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变农村资源利用模式、推动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农村保障农民权益、实行民主管理、构建民生和谐的需要,更是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提升农民思想素养的需要。
建设美丽乡村,规划先行。
美丽乡村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规划的路径来促进农村的持续发展,实现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美丽乡村规划对于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的影响。
如在规划编制理念、社会参与规划编制、规划内容评议、规划实施的方式和途径、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此,针对美丽乡村规划的编制规则进行探讨,以求对美丽乡村规划编制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安置房建设问题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安置房建设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29b3ac976c66137ef06192b.png)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安置房建设问题【摘要】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日益深入,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安置房建设问题越来越受广大农民朋友们关注,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本文以建筑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休闲活动为切入点,对农房安置房规划建设进行了简要分析,坚持统筹规划,实现城乡建设一体化。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建筑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统筹规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国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策战略,将工业转移到城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共同发展”道路。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安置房建设成了广大农民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农村安置房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搞好这项工作,不仅利于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也利于提高政府和国家形象。
一、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统筹兼顾是一种科学发展观,指的是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
农村安置房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等诸多领域。
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原则,认真考虑城市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统一各类布局、统揽各类用地、统筹各类规划,做到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
此外,还要协调好旧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做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方式,逐步推进农村安置房建设工作。
二、构建和谐环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水利、供排水、电网等,涉及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特别是交通运输网与社会生产、人们出行密切相关,交通运输网的不完善将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为符合城乡一体化建设需求,对农村安置房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时,要用长远眼光看其规划建设问题,科学规划功能布局,对农村安置房建设和周边配套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将农村安置房建设与城市现代化发展联系起来,使农村安置房基础设施更上城市水平。
此外,不可不做前期可行性研究就盲目建设,按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构建高质量的、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为人们生活提供基础保障。
新农村建设与村庄规划建设
![新农村建设与村庄规划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f49ec8b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e.png)
新农村建设与村庄规划建设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点之一。
而村庄规划建设则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新农村建设与村庄规划建设的关系和意义。
一、村庄规划与农村发展村庄规划是农村发展的基础。
通过合理规划,可以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目标。
从管理角度来看,村庄规划有助于提高农村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
二、村庄规划与环境保护村庄规划也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在村庄规划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保护和修复村庄周边的自然环境,减少生态破坏。
例如,通过合理设计村民居住区域和农田分布,可以保持农村的生态平衡,提升农村生活的品质。
三、村庄规划与农业发展村庄规划对于农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合理规划农田面积和农产品种植布局,可以提高农业效益,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村庄规划还可以促进农业和农民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四、村庄规划与农民生活村庄规划是农民生活改善的关键。
通过规划建设集中居住区、商业区、文化娱乐区等公共空间,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配套设施,增加农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规划建设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也有助于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五、村庄规划与就业创业合理的村庄规划还可以促进就业创业机会的增加。
规划建设农村产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厂,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农民就近就业,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
与此同时,规划建设农民创业孵化基地,可以为农民提供创业支持和培训,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六、村庄规划与农民健康村庄规划不仅关注农民的物质生活,也重视他们的身心健康。
规划建设农村医疗机构和健身休闲设施,可以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和健身服务,促进农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此外,规划建设绿色食品供应网络,有助于提高农民的饮食品质和健康水平。
七、村庄规划与文化传承村庄规划还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农村的文化遗产。
浅谈城乡一体化安置小区规划建筑设计
![浅谈城乡一体化安置小区规划建筑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50092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e.png)
浅谈城乡一体化安置小区规划建筑设计摘要: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旧城区改造势必会对原有小区建筑产生影响,安置小区是为了处理拆迁问题得到的产物,能提高旧城区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本文主要针对安置小区建筑规划设计进行研究,旨在集中农村居民点,合理规划土地资源,提高安置小区建筑规划合理性,为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安置小区;规划设计引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规划不断扩大,在此过程中要实施拆建移建、开辟新区等规划方案,将带来原住区居民拆迁问题,当处理不当时容易引起社会矛盾。
安置小区建筑规划设计主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通过新建拆迁安置小区,解决居民居住问题,确保城市化进程有序推进。
1安置小区建筑设计原则在进行安置小区建筑设计时,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一是注重人本思想。
建筑设计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打造一个和谐的建筑环境,提高邻里认同感,方便用户之间的交往互动,将邻里交往作为安置小区设计要点,从而保证建筑设计质量。
二是追求简洁的设计风格。
在建筑设计风格方面,要从现代主流审美出发,将简洁自然设计理念渗透到安置小区建筑设计上,提高空间舒适度,加强居民和建筑环境的互动,使其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
以广州市南沙区灵山安置区为例,将其看作是城市的延伸,能从小区设计中明显感到时代气息,建筑外形展现出清新、现代化特点,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三是保证生活品质。
在安置小区建筑设计中,要保证小区构架合理设计,注重交通的便利和景观设计,同时从居民生活要求出发,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城乡一体化安置小区规划建筑设计中所面临的困境2.1规划建筑设计不具备实践的可能性一般而言,即使征用了农民的部分土地,让他们居住到安置小区内,实际上,他们手中还拥有一定的耕作用地,他们还需要前往耕地上劳作。
但是,很多安置小区在确定建造的地区时常常忽略了这一点,没有考虑农民到耕地上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出行的费用,日积月累,这笔交通费用也是一笔较大的支出,农民对安置小区的满意度也自然会有所下降。
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c5a45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7.png)
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乡发展的差距逐渐显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异日益加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制定了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旨在实现城市与农村的资源共享、环境整体优化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基本原则1. 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 协同发展:统筹城市与农村的规划建设,促进互补优势,实现共同繁荣。
3. 公平公正:推动资源配置公平,促进城乡居民权益的平等保护。
4. 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三、重点任务1.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优化城乡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确保城乡居民享有相同的基本服务。
2. 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和农村电商,吸引城市企业和资本进农村,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3. 农村土地整治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推进农村宅基地规范化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4.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或相近的公共服务。
5. 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和农田生态系统建设,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四、实施路径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制定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相关政策法规,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落地实施。
2. 强化组织协调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组织协调机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沟通合作,推动城乡发展的整体协调。
3.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财政投入,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确保资金供给充足,注重项目实施效果,防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城乡规划法》背景下的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
![《城乡规划法》背景下的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https://img.taocdn.com/s3/m/d3e5abab284ac850ad024229.png)
作者简 介: 蔡慧敏 , , 女 河南焦作人 , 中共新乡市委党校讲 师。
20 0 7年 1 2 0月 8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 会第 三十次会议通 过 了《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城 乡规 划法》( 以 下简称《 城乡规划法 》 , 法于 20 )该 0 8年 1月 11起 正式 施 3 行。新法 的颁布要求我们 必须重视城 乡一体化规划和建设 , 因此 , 笔者认 为, 有必要从认识城乡发展规划 一体 化着手 , 在 《 城乡规划法》 背景下 , 深刻剖析 目前城乡规划建设 中存 在的 问题 , 而对 科 学 促 进 城 乡 发 展 规 划 一 体 化 做 出理 性 思 考 、 从 提 出合理建议 , 以适应 目前城 乡发展 的现实情 况 , 更好地促 进城市和乡村的统筹 发展 。
21 0 0年 1 O月
第2 4卷 第 5期
新 乡 学 院 学 报 ( 会科 学 版 ) 社
Junl f i i gU ie i ( oi c n e dt n o ra o n a nvr t Sca Si csE io) X xn sy l e i
0c . 01 t 2 0
镇建设无序 、 缺乏规划 、 环境恶化 、 城乡差距加大等~ 系列 的问题 , 乡矛盾 1益加剧 。在此 现实情况 下 , 城乡规 城 3 《 划法》 的出台对于打破城 乡分割 的管理体制 , 指导城乡一体化规划 和建设 , 协调城 乡空间布局 , 改善人居 环境 , 促进
城乡经济社会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从对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的认识 人手 , 合 目前城乡规划 结
一
农村规划建设 问题亟待 解决。虽然 “ 乡规划一 体化” 城 早在
上世纪 8 0年代伴随着苏南 地区乡村 工业化的蓬勃发展 就已 经提 出并付诸实践了 , 但当时的规划 主要解决 的是 乡村 工业
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村住房建设问题研究——以菏泽市为例
![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村住房建设问题研究——以菏泽市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e1ba92fbcd126fff7050ba4.png)
总的看 , 我市对新农村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 , 对新 农村建 设 的 内涵 进一步 丰 富 , 采取 的措施 更加 有力 。 市委 、 市政府 高度重视 , 全市上下全力搞好农村 住房建 设, 取得 了明显成效 , 2 0 0 9 年 以来 , 菏 泽市农村住房建 设 与危 房改 造工 作坚持 政府 主导 、 科学规 划 、 政策 引 导、 市场运作 的原则 , 以整村迁建 、 镇驻地开发为主 , 积 极创新工作机制 , 充分尊重农 民意愿 , 发挥农 民主体作 用, 积极 推进农村住房 建设 、 有序 开展 危房改造工作 , 取得 了明显 的成效 。截 至到 2 0 1 2 年底 , 我市共启 动整 村改造 建设 项 目5 6 7 个、 涉及 村庄 9 9 5 个, 开工建设 总 户数达到 2 3 1 9 7 0 户, 累计完成投资 3 0 1 . 9 亿元 ; 完成危 房改造 1 0 2 8 1 5 户, 累计完成投资 6 3 . 6 亿元 。近年来 , 我市牢 牢把握农村住 房建设 的政策 机遇 , 深人贯 彻落 实省委省政府 、 市委 市政府 的部署要求 , 把农村住房建 设作为统筹 城乡发展和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重要抓 手, 使各 项工作 得 以稳 步 推进 , 取得 了初步 成效 。例 如, 结 合我市煤矿项 目建设 , 对压煤 村统一实施搬 迁 , 按照“ 征地统一补偿 、 农民集中安 置 、 土地集约利用 、 设 施配套建设” 的原则 , 集 中建设居住 区。对 乡镇驻地或 周边村庄 , 按照小城镇总体 规划 , 逐步集 中建设改造成 为城镇社 区, 并将周边村庄 有条件 的农户 吸纳进来 , 既 扩大 了小城镇规模 , 又改造 了“ 空心村 ” 。如曹 县庄寨 镇丁寨社 区、 东明县陆圈镇 陆圈村 、 单县李 田楼 中心社 区实施 镇边村 向镇 驻地聚集 , 集 中规划建设 了城镇社 区。 目前 , 丁寨社 区共建设完成 4 4 0 户, 陆圈村 已开工 建设 5 0 0 户、 完成4 3 4 户, 李 田楼 中心社 区共建设 完成 1 8 0 0 户, 已全部入住 。野巨县今年 以来 , 改造项 目 1 4 个, 涉及 村庄 2 4 个, 在建 5 7 8 6 户, 完成 3 2 6 9 户, 开工 总户数 9 0 5 5 户, 改造危房 3 5 7 9 户。使农村住 房建设 与危房改造呈现 出了重点突破 、 梯次推进 的良好局面 , 农 民生 活条件也得 到明显改善 , 受到广大群众 的充分 肯定 和高度评价 。单县认真贯 彻落实有关会议 精神 , 按 照“ 因地制宜 、 分类指导 , 量 力而行 、 积极稳 妥 , 先易 后难 、 有序推进 ” 的要求 , 坚持“ 科学发展 、 和谐发展 ” 工 作思路 , 打造 “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 式 ” 。在确 保安全质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baa26d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9.png)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具体措施1、科学编制规划几年来,为适应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市适时地启动了“城中村”和城边村改造规划工作,完成了曹家营村、赵家营村、武银福村、甲尔坝村和陈户窑村等部分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哈业脑包镇域总体规划》、《新城镇镇域总体规划》、《兴胜镇镇域总体规划》、《麻池镇镇域规划》、《昆区南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二道沙河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村镇规划改造和长远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使村镇建设逐步走上了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05年4月开始,根据自治区政府要求,我局开展了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对规划区内村镇现状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依据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包头市战略发展规划,结合各区、乡(镇)撤乡并镇工作情况和今后的发展思路,以及村庄经济和区位条件,将城市规划区内147个村庄和2个农场在合理整合的基础上,划定了城中村、城边村、城郊村三个区域,并明确了三个区域的范围及规划编制标准,即城中村:269平方公里,就地城市化,按城市社区标准进行规划;城边村:296平方公里,按其实际情况除部分城市化外,其余的按村镇标准进行规划;城郊村:320平方公里,全部按照村镇标准进行规划。
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四区改造建设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先后完成了昆区、九原区15个村庄的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编制工作,并于2006年2月份通过了自治区专家组评审,2006年7月份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准该规划。
2007年,指导各旗县区完成了包头市首批100个新农村、新牧区试点村庄建设的规划编制工作,结合撤乡并镇工作的完成,指导九原区完成了五镇一苏木的乡镇域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达茂旗、固阳城关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2、加快建设步伐按照改造规划要求,近几年我们主要完成了下述建设任务,1998年完成了曹家营村、赵家营村搬迁任务;2001年完成了武银福村改造工作;2004年完成了兴胜花园小区建设;2005年完成了甲尔坝4期改造工程、陈户村一期改造工程和卜尔汉图新村建设;2006年,完成建设的有南海子新村、陈户村二期工程、当铺窑新村等8个村庄;2007年,开始进行的有和平村、王大汉新村、臭水井村、昌福窑、井卜石等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社区规划之管见——对江苏省“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的调查与思考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社区规划之管见——对江苏省“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的调查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8f7df076c85ec3a87c2c5d4.png)
20 0 7年 第 9 期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 、 村社区规划之管见
— —
对江苏省“ 民居住 向社 区集 中” 农 的调查 与思考
征 汉 文
内容 提要 : 何在 城 乡一体 化进 程 中做 好 乡、 集 中居住 的规 划很 重要 。在静 态的行政 村 基础 上 规 划居住 如 村 集 中 区是 不 妥 的 , 3顺 应 农 村 劳动 力 的流 向 , 应" - 以县 域 为 平 台 , 建 以县 ( ) 乡( ) 重 点 的 县 ( ) 乡 构 市 、 镇 为 市 、 ( )村 三级居 住 集 中区体 系。与城 市的发展 使 其 规模 不 断扩 大相反 , 政 村 由 于农 村 劳 动 力向城 市 的流 动 . 镇 、 行 或 者会 使 其居 住 集 中 区 的规 模 缩 小 或 者会 使 其 分 布 的 点 减 少 , 以 , 以动 态 的 、 展 的 思 想 为指 导 , 乡 所 要 发 对 ( )村 居住 集 中区的规模 和 布局 , 出基 本预 期 。可 以 用方格 图 法对镇 、 集 中 区的布局进 行 规 划 。 镇 、 做 村 关 键 词: 民 农 居住 集中 社区 规 划 文 章 编 号 :10 — 32 20 )9 0 1— 5 0 9 2 8 (0 70 — 0 0 0 中图分 类 号 :F 2 . 303 文 献标 识 码 :A
建 以 县 ( )乡 ( ) 重 点 的县 ( )乡 ( )村 三 市 、 镇 为 市 、 镇 、
由同样 适 用 于农 村 居 民 到 乡镇 安 居 .二是 在 县 城 就 业 的 一些 人 也 可 以到 乡镇 安 居 .三是 从 事 农 业 的农
级社 区集 中居住体系 , 应当被认真考虑 。 1 城是 县 域 内对农 村居 民集 中居 住 最 具 有 吸 .县
城乡统筹发展 村庄规划建设与管理是关键
![城乡统筹发展 村庄规划建设与管理是关键](https://img.taocdn.com/s3/m/90db93244b73f242336c5fb6.png)
城乡统筹发展村庄规划建设与管理是关键作者:马晓波朱凤琴冯彦林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10期摘要:该文针对县域当前村庄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村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村庄建设的具体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达到改善和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效果。
关键词:城乡统筹规划建设管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战略。
但由于地域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相当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脆弱,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离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要求差距较大。
一、平罗县目前农村村庄建设的现状平罗县总面积2251.6平方公里,全县辖7镇6乡,总人口29.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9万人,有回、汉、蒙等15个民族。
其中:回族人口9.7万人,是行政区划调整后市所辖唯一的建制县。
全县辖区共有13个乡镇(7镇6乡),141个行政村,1063个村民小组(队)。
目前村庄砖房普及率达85℅,户均住宅建筑面积80平方米,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将全县原有1063个村庄点迁并为718个,其中:中心村118个,基层村419个,控制发展181个。
二、村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庄建设中的存在的布局分散,房屋造型设计简单,道路、给排水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配套性、共享性差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一是村民观念滞后,对村庄规划的重视性不足。
二是村庄分布较散,规模小,基础设施难配套。
三是规划实施把关不严,村民环境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淡薄,“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
四是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民增多,“一户多宅”和“空心村”现象并存,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
五是资金缺乏,村集体、社会及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六是规划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缺乏对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统筹安排。
七是村庄建设涉及面广,人员配置不到位,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乡村振兴与村庄规划建设如何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与村庄规划建设如何融合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06cc13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e.png)
乡村振兴与村庄规划建设如何融合发展摘要: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规划建设融合发展成为一种重要趋势。
乡村振兴是一个包含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战略。
村庄规划建设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将乡村振兴与村庄规划建设紧密结合,可以有效整合资源,提高发展效益。
本文通过深度调研和分析,探讨了乡村振兴与村庄规划建设之间的关系及其融合发展的方式。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庄规划建设;融合发展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与村庄规划建设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背景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传统的乡村规划建设往往缺乏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因此,将乡村振兴与村庄规划建设融合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背景意义。
1.乡村振兴与村庄规划建设的关系乡村振兴是中国当前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而村庄规划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村庄规划建设能够提高村庄整体形象,优化村庄布局,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乡村生活环境,提升村庄发展潜力。
村庄规划建设的内容包括村庄规划设计、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乡村振兴与村庄规划建设的关系密切,村庄规划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乡村振兴需要村庄规划建设的支持和引领,村庄规划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合理的村庄规划建设,才能促进乡村整体形象的提升,优化乡村布局,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进程的顺利进行。
因此,应加强对村庄规划建设的重视和支持,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2.乡村振兴与村庄规划融合的重要意义乡村振兴与村庄规划建设融合发展能够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通过规划科学、合理的农村发展布局和用地利用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农田占用、荒废土地等问题。
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a97a2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9.png)
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一、方案背景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旨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为了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本方案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二、整体思路1.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解决农村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短板问题,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
2.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电商发展等方式,积极培育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3. 加强乡村规划建设制定细化的乡村规划,注重兼顾农村发展和环境保护,提升农村面貌和居住环境质量。
4. 加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建设农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加大农村教育资源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5.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逐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具体措施1. 加大财政投入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适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
2.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政策体系,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城市企业向乡村延伸,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
3. 推动城市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将城乡一体化建设纳入城市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规划中,协调推动城市规模、乡村产业、人口布局、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4. 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加强各级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落地生根。
四、预期效果通过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方案,预期将取得以下效果:1. 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地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再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村庄布局规划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村庄布局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45f44fe0998fcc22bcd10de5.png)
文章编号:1000-8462(2006)增刊-0219-04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村庄布局规划①杨建军,陈 飞(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中国浙江杭州 310058)摘 要:从村庄布局规划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入手,分析规划实施的各种制约因素后,制定出理想与现实可行性结合的方案,着重介绍规划布局的调整方式及与之对应的规划实施控制过程,最后探讨了一些规划的实施对策,提出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规划实施的组织制度变革等。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村庄布局规划;规划理想;规划实施中图分类号:T U984文献标识码:A1 村庄布局规划与统筹城乡发展早在1848年,霍华德就通过田园城市理论与实践开始了对新型城乡关系的探索,他提出,用一些小型的、精心规划的市镇来取代大都市,形成一个高效的城市网络,这种新型的城镇模式,就是兼具城市和农村优点的城乡磁体,其目的是使城市和农村能平衡健康发展。
这可以说是近代历史上人类对统筹城乡发展所做的第一次系统性探索[1]。
城乡规划结构本该是一个由“点”(城镇)、“线”(交通线、林带水系、电力电信走廊)、“面”(广大的乡村地区)相结合、渗透的区域网络综合体[2]。
时过境迁,尽管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思想对近现代的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影响深远,但是“城乡一体化”的目标远未实现。
由于一直把规划与建设的重心置于城镇这些“点”上,忽视了广大农村地区这个“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城乡差距显著,农村地区各类设施严重缺乏,环境恶劣,农民生活水平低下。
“三农”问题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因此,加强农村地区的规划,整顿农村居民点脏、乱、差的现状,使城市的生活方式、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当务之急[3]。
村庄布局规划从协调农村居民点布局入手,为原来个别的、局部的规划提供了一种整体上的思路,它弥补了城镇体系规划“重城镇、轻农村”的缺点,对区域内各个乡镇、村庄建设进行综合布局与规划协调,统筹安排各类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村庄住宅规划建设提要:本文在当前“统筹城乡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背景阐述的基础上,以温州市永嘉县村庄住宅规划建设为例,通过对村庄住宅建筑单体和空间群体现状问题的探讨与分析,提出村庄住宅规划建设的原则对策,以达到引导村民合理修建住宅、合理利用居住用地的目的。
关键词:村庄住宅规划城乡一体化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coord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development”on the basis of the background to the wenzhou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village yongjia county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village residential building monomers and space group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village countermeasures to guide the residence, the reasonable use reasonable of residence land purpose.key words: village residential plann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改革开放以来,在以充满活力的“温州模式”为特征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永嘉县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城镇面貌日新月异。
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不仅给城镇与农村带来了一个系列的社会、环境、景观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城镇与农村之间的种种矛盾日益尖锐,成为永嘉县在建设和发展中无法回避且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城镇与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迫切需要规划的有效引导。
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搞好村庄住宅规划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一、统筹城乡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农村消费增速远低于城市消费,城乡之间消费相距较大。
近十年来,县城和农村消费品市场比城市消费品市场增速平均低5至8个百分点。
有8~9亿人口的落后的农村消费市场,严重地制约着中国整体消费的增长。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三农”问题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新的历史时期,永嘉县要立足实际,树立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主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力争使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和发展阶段城乡一体化真正的内涵和目标,就是让所有居民,无论居住在城镇或农村,都能享受现代文明生活。
目前,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主要特征的‘城乡一体化’,不是让所有农村人口都转移到城镇。
它是不断适应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竞争能力的需要,对经济生活不断进行整合、调节的结果,但想在短时间内消灭城乡差别,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另一方面,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而是通过统一城乡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城镇更像城镇,农村更像农村,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农村规划建设统筹城乡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要深入实施城镇化战略,进一步增强城市的集聚、带动和辐射功能。
这就要求我们加快城镇建设,繁荣城市经济,充分发挥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乡村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扩张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的集聚力和带动力;要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把规划延伸到村庄,搞好村庄布局规划,形成中心城市、小城镇、村庄“三位一体”的城乡规划体系。
永嘉县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目标,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心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以工促农、培育现代农民。
以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入手,搞好村庄布点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调整、重组村庄空间布局,加快中心村建设力度,以示范村镇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和村庄改造,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把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作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的重大举措,用城市社区建设的理念指导新农村建设,努力把永嘉县的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生活富裕、服务配套的社会主义农村新社区。
(三)打破低水平建设怪圈,高度重视农民住宅的规划建设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战略问题,又是一个战术问题;既是一个宏观问题,又是一个微观问题。
在高屋建瓴地搞好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的同时,更应脚踏实地地搞好微观层面的具体规划建设。
长期以来,永嘉县农村居民点非常分散,并且缺乏规划的有效引导,农民住宅不出十年就要翻新,可谓劳民伤财,陷入低水平建设的怪圈。
因此,要尽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在全县城镇体系空间规划的大格局下,高起点地推进农民住宅的规划建设,使全县农村住宅建设产生一次质的飞跃。
通过村庄整治改造,逐步形成县域范围内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体系。
总之,只有加强规划建设,逐步缩小农村住宅与城镇住宅品质的差距,才有可能改变农村社会粗放型发展的旧格局,为永嘉城乡一体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当前永嘉县农村住宅存在问题及分析(一)住宅建筑存在问题1、建筑户型单一,造型简单近年来,随着村镇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农村建房开始进入一个新高潮,但由于住宅建设大多是乡镇居民自发进行的,基本上没有委托设计单位进行图纸设计,既使有通过设计的,也大多设计质量低下,或者没有按图施工,并且施工力量薄弱,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致使村镇住宅在建筑形式、结构体系、建筑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2、住宅面积普遍偏大居民目前的住房主要以私房为主,由于住宅功能的三合一,以及居民之间互相攀比住房条件,使得住房比较宽敞,人均住房面积较大,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建筑的联立式住宅。
如三口之家,住宅往往是一间开间3.5米,进宽13米的五层住宅,建筑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
四层以上房屋除少数出租外,基本上处于空致状态,浪费现象严重。
3、建筑功能混乱,“三合一”现象严重,安全性差“三合一”现象严重是指由于永嘉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而导致有相当一部分住宅居住、生产和商业相混合或者是居住、生产与仓储混合。
这种传统的工业与居住混合的空间模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要求,造成居住建筑功能混乱,严重影响了居住环境质量,而且也带来了火灾隐患,其中1960-1970年代建造的顶立式住宅呈现的“三合一”现象更为甚。
4、住宅内配套设施不完善由于住宅多数属于私建建筑,所以其内部的配套设施,包括上下水、电气、煤气、电话、有线电视以及宽带的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这个问题在边远村落更为严重。
一些边远山区的村落,居民生活用水尚未解决。
5、旧房危房破损严重,缺少维修对于有保存价值的老宅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年久失修使得这此住宅失去了原有面貌。
如邵园村距今约有1200年的历史。
古村落内保留有楠溪江风格民居30余栋,其中3栋列入县文保单位,但这些民居都年久失修,有的残破不全无人居住,有的被改建得面目全非。
古村的历史风貌破坏严重。
(二)住宅群体存在问题1、住宅群体缺少统一规划,排列无序早期住宅私建滥建情况严重,1980年代以前多数住宅缺少统一规划;1980年代以后,只有村里进行简单规划、没有经过专业规划设计的村镇住宅,排列无序,缺少群体空间的概念,缺少整体统一性。
2、新旧建筑的关系不协调新建住宅在建筑尺度、建筑材料、质感以及色彩上没有考虑原有住宅的存在,造成新旧建筑不协调,影响了村镇的整体景观。
3、缺少居住附属设施,居住环境不佳居住建筑缺少附属配套的公共设施,居民家庭存在较多的露天厕所和简易厕所,垃圾随处可见,缺乏管理,没有垃圾收集点。
绝大多村庄没有污水排放设施。
多数家庭散放家禽家畜,人畜合居现象严重,环境脏乱,卫生条件差。
4、原有的局部宜人小气候没有保持原有部分住宅群体山墙间距较小,高墙窄巷增加了小弄堂的遮阴面积,使其比大的开敞空间凉快,从而形成空气压力差,引起空气对流,即从小弄堂到开敞空间的穿堂风,形成了通风良好的局部小气候,是居民休息纳凉的主要场所。
新建住宅加大了住宅间距,虽然改善了交通及卫生条件,但却没有注意创造宜人的住宅空间。
(四)住宅及其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1)地理环境永嘉县位于浙江省南部瓯江下游北岸,属中国东南沿海丘陵地形区,北部、西部括苍山脉盘踞,东部北雁荡山脉伸延,地势自北向南倾斜。
楠溪江自北向南纵贯,注入瓯江。
县境南部和楠溪江两岸为低丘宽谷盘地,冲积平原。
上塘、瓯北、乌牛、桥头、桥下等沿江平原是永嘉县的经济发达地区。
由于永嘉县全县地貌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受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原有村落各得其所,择优而居,因而全县的建设用地比较分散。
地处沿江平原低丘的村庄各有自己大小不同规模的居用用地和小型工业用地,分散的住宅破坏了成片的农田,分散的工业用地也造成了用地的闲置和不经济,使永嘉县本来就缺乏的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2)气象特征永嘉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水充沛,热量丰富,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18.3℃,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冰雹、干旱、台风、洪涝、雷电和大风等。
2、社会因素(1)人口和就业根据有关统计,目前永嘉县户均人口呈下降趋势,随着家庭人口的减少,人们对住宅面积的需求也相应降低,住宅从院落式演变到公寓式成为可能;另外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之改变,人们希望方便的生活,希望提高卫生条件良好以及完善的住宅附属设施,原来卫生条件差、附属设施不完善的院落式住宅和顶立式住宅即将被淘汰,而公寓式住宅已经被人们所接受。
另据调查表明,永嘉县外来人口比例很高。
大量外来人口的出现带来了居住需求的增长,造成当地农民大量私建、扩建住宅用来出租给外来人员,这些住宅缺少统一的规划和设计,造成住宅建筑形式单一、附属设施简陋、居住环境差、居住管理混乱等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