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教案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音韵学课程教案

古代汉语音韵学课程教案

古代汉语音韵学课程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简介了解古代汉语音韵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掌握音韵学的历史发展和研究方法。

1.2 古代汉语音韵学的意义理解音韵学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和语言的重要性。

探讨音韵学在现代汉语学习和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章:古代汉语语音系统2.1 古代汉语的音系学习古代汉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系统。

掌握古代汉语的音素和音节结构。

2.2 古代汉语的音变学习古代汉语的音变现象,如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变音。

掌握音变的原因和规律。

第三章:韵书和韵律3.1 韵书的起源和发展了解韵书的定义和起源。

学习韵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韵书的特点。

3.2 韵律的分类和特点学习古代汉语的韵律类型,如平水韵、上去韵等。

掌握不同韵律的特点和运用。

第四章:声韵配合与字音演变4.1 声韵配合的原则学习声韵配合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掌握声韵配合的方法和技巧。

4.2 字音演变的规律学习古代汉语字音演变的主要规律,如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变化。

掌握字音演变的原因和影响。

第五章:古代汉语音韵学的应用5.1 古代文献的阅读和解读学习利用音韵学知识解读古代文献中的音韵问题。

掌握古代文献中音韵现象的分析和理解。

5.2 现代汉语音韵学的应用学习音韵学在现代汉语教学和研究中的应用。

探讨音韵学对于现代汉语词汇、语法和语用学的影响。

第六章:古代汉语韵律学6.1 韵律的种类和特点深入学习古代汉语的韵律类型,如平水韵、上去韵等。

掌握不同韵律的特点和运用。

6.2 韵律的分析和应用学习如何分析古代汉语诗词中的韵律。

掌握韵律在古代汉语文学中的应用。

第七章:古代汉语声韵学7.1 声韵的配合与变化学习声韵配合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掌握声韵配合的方法和技巧。

7.2 声韵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学习古代汉语字音演变的主要规律,如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变化。

掌握字音演变的原因和影响。

第八章:古代汉语音韵学文献8.1 古代汉语音韵学文献概述了解古代汉语音韵学文献的种类和特点。

掌握古代汉语音韵学文献的阅读和研究方法。

《汉语音韵学》教案

《汉语音韵学》教案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汉语音韵学》教案任课教师:张诒三课程类型:选修课上课班级: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2002级课程说明:本课程是为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的选修课,其目的是向学生介绍汉语音韵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研究成果以及和研究汉语音韵学的材料和方法。

这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后,帮助学生培养专业兴趣、发展个人专长、开阔视野的选修课。

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基本了解汉语音韵学的理论背景、学科历史、研究成果、研究现状,并具有一定的辨析历史音变和方言音变的能力。

该课程开设的时间是第七学期,上课时间18周,每周一次,2节课,共36个学时。

第一讲绪论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1.了解汉语音韵学的对象和任务;2.了解汉语音韵学的分支学科;3. 了解汉语音韵学的功用。

二、重点、难点汉语音韵学的分支学科。

三、课型:讲授/课件演示四、教学内容、过程、板书提纲[引入] 以方言语音现象为例,引出“汉语音韵学”。

第一节汉语音韵学的对象和任务汉语音韵学的对象就是历代汉语语音,其任务就是搞清汉语语音从古到今的变化发展及其规律,以及现代汉语声母、韵母、声调的历史来源。

第二节汉语音韵学的分支学科传统音韵学共分三个部门,即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

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传统音韵学三个部门之外又兴起了一个新的部门“北音学”。

北音学是研究以元代大都(今北京)音或汴洛(今开封、洛阳)音为代表的近代音的一门学问。

第三节汉语音韵学的功用:阅读古代典籍;欣赏古代文学作品;了解语音发展;认识语音规律。

第四节课程要求及参考书目:王力《汉语音韵》;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张诒三《汉语音韵学论纲》五、教学课时:2课时。

第二讲汉语音韵学的理论基础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历史和方法,掌握现代语音学、音位学、音系学等学科的理论要点;培养语音辨识能力和利用国际音标记音的能力。

大班yin yun ying教案

大班yin yun ying教案

大班yin yun ying教案教案标题:大班音韵应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和区分不同的音韵应。

2. 提高学生的听觉辨别能力和语音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音韵应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1. 音韵应的图片或卡片。

2. 音韵应的录音或音频材料。

3. 大班教室的音响设备。

4. 学生的绘画工具和纸张。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不同物体,并提问:“你们注意到了什么?有哪些东西发出声音?”2.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来源,并解释声音是由不同的音韵应产生的。

3. 准备一些音韵应的图片或卡片,向学生展示并让他们猜测每个音韵应所代表的声音。

主体活动:1. 播放一段包含不同音韵应的录音或音频材料,让学生仔细聆听并尝试辨别不同的音韵应。

2. 引导学生模仿录音中的音韵应,并与他们一起大声朗读或模仿发出相应的声音。

3. 将音韵应的图片或卡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听到的音韵应找到相应的图片或卡片。

4. 组织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音韵应,编写一个小故事或歌曲,其中包含他们选择的音韵应。

鼓励学生在表达中尽可能多地运用所学的音韵应。

巩固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音韵应,让他们尝试自己发出不同的音韵应,并与同学们一起辨别。

2. 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词汇或句子,让他们根据听到的音韵应填写正确的音韵应。

3. 鼓励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所学的音韵应,可以让他们画出自己喜欢的音韵应的形象。

结束活动:1.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表扬他们在课堂上的努力和表现。

2. 回顾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和发现不同的音韵应。

3.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家中或其他环境中发现的有趣的音韵应。

教学扩展:1. 引导学生尝试更复杂的音韵应,如节奏感强的音韵应或多音节的音韵应。

2. 组织学生参与音韵应的创作活动,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音韵应并分享给同学们。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小学古文音韵学教案模板

小学古文音韵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古文音韵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学会识别古文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

- 能够正确拼读简单的古文句子。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古文音韵感知能力。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古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 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智慧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古文音韵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识别与拼读。

三、教学难点1. 古文音韵与现代汉语音韵的差异。

2. 复杂古文句子的音韵分析。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古文音韵知识讲解、声母、韵母和声调示例等。

2. 古文音韵练习材料。

3. 古文朗读音频。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古代诗词、成语等,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古文的音韵美。

2. 提问:你们知道古文的音韵有哪些特点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文音韵学。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古文音韵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声母、韵母、声调等。

2.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示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 分析古文与现代汉语音韵的差异,如古汉语有入声,现代汉语无入声等。

(三)实践活动1. 学生朗读古文句子,教师指导纠正读音。

2. 学生分组进行古文音韵练习,如识别声母、韵母、声调等。

3. 学生自主探究古文句子中的音韵规律,如声母与声调的关系、韵母与声调的关系等。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文音韵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如阅读古文,识别声母、韵母、声调等。

六、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古文,识别声母、韵母、声调。

2. 分析古文句子中的音韵规律,如声母与声调的关系、韵母与声调的关系等。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3. 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不足之处?4.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八、板书设计古文音韵学- 声母- 韵母- 声调- 声母与声调的关系- 韵母与声调的关系。

古代汉语音韵学课程教案

古代汉语音韵学课程教案

古代汉语·音韵学课程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性质、内容,了解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点:音韵学的性质,音韵学分支,音韵学知识的作用。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内容:一、音韵学的性质:音韵学是研究古代各时期汉语语音及其发展变化的一门语言科学,属于历史语音学范畴。

二、音韵学四个部门:今音学,古音学,等韵学,近代语音学。

三、音韵学知识的作用:深入把握现代汉语语音系统,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其他知识及汉语史,为研究中国古代文献打下必须具备的基础。

四、学习音韵学的方法。

第二章音韵学基本概念教学目的:掌握音韵学基本术语及其意义,为后阶段讲授中古音系、上古音系、语音演变规律等内容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关于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反切,直音,等韵图。

课时安排:14学时第一节关于声母的概念教学重点:声纽,三十六字母,五音七音,清浊。

课时安排:4学时。

教学内容:一、声纽:传统音韵学对于声母的古称,又叫“声”或“纽”。

二、字母,声类:- 1 -声纽的代表字叫“字母”,“声类”则是古代某一反切系统中反切上字的分类。

三、三十六字母:唐宋时代关于汉语声母系统的三十六个代表字,每字代表一个声母,大致反映了当时汉语声母系统的面貌。

相传先由唐末和尚守温归纳出三十字母,宋人在此基础上增加非敷奉微床娘六母而成。

四、五音,七音:传统音韵学关于声母发音部位的分类。

先是分为唇、舌、齿、牙、喉五音,后来又从舌音中分出一个半舌音,由齿音中分出一个半齿音,合称七音。

五、清浊:传统音韵学关于声母发音方法的分类。

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叫清音,反之叫浊音。

清、浊又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

全清指不带音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次清指不带音而送气的塞音、塞擦音,全浊是带音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次浊是带音的鼻音、边音、半元音。

影母音值或以为零声母,或以为不送气清喉塞音,在发音方法上也属于全清。

六、汉语拼音方案声母表与国际音标对应关系;三十六字母拟音;三十六字母表结构关系。

胡安顺:音韵学教案(第12章)阴阳对转与因声求义

胡安顺:音韵学教案(第12章)阴阳对转与因声求义

第二节
因声求义
因声求义就是透过字形的外表根据字音去探求词义. 古代典籍尤其是先秦两汉典籍中的 借字很多,而且这些典籍在传抄,刻印过程中又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伪字.面对这些情况,如 果根据字形解释词义,势必不能达到目的,就好比是缘木求鱼.要想真正了解古籍中一些字 的确切含义,只能另辟蹊径,这种新的途径就是"因声求义""因声求义"这种方法之所以 . 能够成立,原因是古籍中通假,声训,错字等现象的出现主要都是由于读音相同或相近所造 成的. 一,因声求义例举 1.通过古音加强对声训及其体例的理解 声训是古人解释词义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在于探求事物得名的由来. 声训最重要的特点 是,释词与被释词的读音是相同的或相近的.由于语音的变化,有些声训与被释词的读音在 今天看来已不相同,我们只有通过古音才能正确理解这些声训.例如: (1) 《释名〃宫室》房,旁也.室之两旁也. : 毕沅疏: 今本作在堂两旁也. 按: 古者宫室之制, 前堂后室, 堂之两旁曰夹室, 室之尔旁乃谓之房. 房不在堂两旁也. 今按:房,旁二字古音同为并母,阳部,故以"旁"训"房" . (2) 《释名〃长幼》兄,荒也.荒,大也.故青,徐人谓兄为荒也. : 今按:兄,荒二字古音同为晓母,阳部.
4
秦月 楚月 十月 冬(中)月 十一 月屈夕 十二 月援夕 正月 夷(尸,杘) 二月 夏(夷,尸) …… 信阳钟铭和天星观简文的屈显然就是与秦月十一月相当的楚月名屈夕 . ,从示亦声. 《广韵》昔韵:亦,羊益切,喻母四等;夕,祥易切,邪母.古音亦, 夕都在鱼部,喻母四等与邪母谐声,假借均有密切关系.二字古音相近,古籍常互为 异文. 《晏子〃内篇杂上》第二章作吾亦无死矣 ,银雀山竹简本《晏子》作吾夕无 死已 .又《内篇杂下》第四章晏子曰嘻亦善…… ,银雀山竹简本作晏子□诶夕善 矣 ,并假夕为亦. 屈既然是楚月名,钟铭 二字自当读为荆歴(=暦) .荆歴犹言楚歴. 《广韵》 鬲,歴(暦)同音,锡韵,郎击切,古音同在支部,可以通用. 《史记〃滑稽 列传》 铜歴为棺 ,假歴为鬲,钟铭则假 为歴.字从田 声,上引云梦秦简楚月名 有 夷 ,又有夏夷 ,夏对举, 读为荆,犹钟铭读为荆,两者可以互证. , 这篇文章的考释在引用文献材料的基础上, 又成功地进行了语音方面的证明, 所以结论 信实可靠,无可辩驳. 4.通过古音破通假字 假借有两种,一种是本无其字的假借,这是一种以不造字为造字的造字法;还有一种是 本有其字的假借,这是一种用字法,即在写字时不用已有的本字,而借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 别字,一般把这种别字叫做通假字.通假字在较早的古籍中触目皆是,给今人阅读古文带来 了很大的麻烦,训诂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破通假,还本字的面目.清代训诂大师王引之在《经 义述闻》中指出: "盖无本字而后假借他字,此谓造作文字之始也.至于经典古字声近而通, 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者. 往往本字见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 学者改本字读之, 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见《经义述闻》卷三十二《通说下》 " "经文假借" 条. ) 要想破通假必须提出两个证据:一是古音的证明,一是文献的证明.二者互为表里,缺 一不可.关于古音与通假的关系我们在第一章"音韵学的功用"一节中已经涉及到,这里再 举出一些前人破通假的实例以进一步说明古音在训诂中的重要作用. 1.蹈雍之河 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 (语出《汉书〃贾邹枚路传〃邹阳》). 服虔曰: 雍之河,雍州之河也. 师古曰: 雍者,河水溢出为小流也.言狄初因蹈雍, 遂入大河也. 《尔雅》曰'水自河出为雍' ,……雍音於龙反. 念孙按:雍渎为瓮,谓 蹈瓮而自沈于河也. 《井〃九二》瓮敝漏.《释文》 : 瓮作雍《北山经》 . 县雍 之山 ,郭璞曰: 音汲瓮.《水经〃晋水篇》作县瓮 ,是瓮与雍古字通也. 《史记》作申徒狄自沈於河《索隐》曰:《新序》作'抱瓮自沈于河'彼言抱瓮, , . 此言蹈瓮,义相近也.蹈瓮之河,负石入海,皆欲其速沈于水耳. 《庄子》谓申徒狄负 石自投于河,意与此同. 《汉纪〃孝成纪》荀悦曰: 虽死犹惧形骸之不深,魂神之不远, 故徐衍负石入海,申徒狄蹈瓮之河. 此尤其明证也.服虔以为蹈雍州之河,师古以为 初蹈雍,遂入河,皆失之远矣. 王念孙《读书杂志〃五〃汉书第九》 今按:雍,瓮二字古音同为影母,东部.

音韵学教案

音韵学教案

第一章音韵学简介一、什么是音韵学音韵学是研究历代汉语的语音系统、发展过程以及发展规律的科学。

(耿振生)音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音韵学分为3个部分,即今音学、古音学、等韵学。

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隋唐时代)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

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汉语声、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

等韵图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

(胡安顺)就目前研究状况来看,上古音研究的重点是《诗经》音系,中古研究的重点是《切韵》或称为《广韵》音系,近代音研究的重点是《中原音韵》音系。

有些也把现代汉语普通话音系作为研究的对象。

传统音韵学将其列为“小学”的一个分支,另外的两个分支是“训诂学”(训释文或字义),“文字学”(主要是研究字形)。

三类中,训诂学出现最早,先秦已经出现,文字学,汉代《说文解字》是最早的文字学专著,被誉为“字书之祖”。

音韵学产生较晚,汉代注释家会用“急言”“缓言”“急气”“缓气”等,含义不明,令有“声近”“读若”等,表音也不明,至于东汉,反切方法出现,标志音韵学开始萌芽,三国时期李登《声类》是专门分析字音的著作,也是我国最早的音韵学专著(亡佚)。

二、音韵学的功用(1)汉语史构建的前提一个时代的字、词、音、义、语法等系统的研究,是汉语史的具体内容。

其中音的研究是重要的一项内容。

音,不仅包括一个字的读音,还包括一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只有每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得到充分的研究,汉语语音的历史才能建立起来,汉语史的历史才可能建立起来。

目前著名的有《汉语语音史》就是在汉语音韵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写成的,较为详细地展示了汉语各个历史阶段的声、韵、调系统以及拟音,指出汉语发展的某些规律。

(2)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汉语方言学研究汉语各地方口语的一门科学。

音韵学常识教案精品PPT课件

音韵学常识教案精品PPT课件
这首诗今天看起来很不押韵,事实上在中古
时期也是押韵的。“者”、“下”二字在平水韵 中同属上声“马”韵。
白居易的五律《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其中“一”、“接”、“别”三字在普通话 中分别读作阴平和阳平,在中古都是入声字, 属仄声。如果按照今音将此三字作平声对待, 就会误以为“一枯荣”、“接荒城”都是三平 调,“满别”与“萋萋”没有作到平仄交替。
析韵书反切,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形成一门学科, 称为等韵学。如《韵镜》、《七音略》等)
近古音时期—元明清,元·周德清《中原音
韵》为代表。
现代音时期—以北京话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语音系统。
4、傳統音韻學的分类:
分為三個部分,即今音學、古音學和等韻學。
今音學是研究中古時期(隋唐時代)漢語聲、韻、
調系統的一門學問;
传统学问。与训诂学关系密切的学科有音韵学、 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文献学等,其中音 韵学与训诂学的关系最为重要,是训诂学的得 力工具。
用音韵知识查阅古代的工具书。帮助我们解 读古代文献;如通假字、破读、同源词等。
4、音韵学是学习和研究古代诗歌声律的基础 中国古代诗歌很讲究节奏和押韵,富于音乐
感。特别是唐代的格律诗,为了极尽诗句乐感的 抑扬顿挫、曲折变化之妙,有意将平上去入四声 分成平仄两类,规定了严格的交替格律。因此, 如果没有一定的音韵学修养,对古代诗歌就无法 做到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欣赏,学习不好,更谈不 上研究。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研究音韵学,可以掌握语音演变规律,使语音 更加规范;异读词审音:缔(di 、ti)二音,《广 韵》属霁韵,与‘弟’同,故读(di); 械(xie、gai)二音,《广韵》胡介切,属匣母, 齐齿呼,应读细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正是根 据古今音变规律进行审读的。

现代汉语音韵学课程教案

现代汉语音韵学课程教案

现代汉语音韵学课程教案第一章:现代汉语音韵学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汉语音韵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意义。

2. 掌握音韵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3. 了解音韵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1.2 教学内容1. 现代汉语音韵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音韵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音素、音位、音标、声母、韵母、声调等3. 音韵学的历史发展古代音韵学、现代音韵学的发展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韵学的定义、基本概念和术语。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音韵学的历史发展。

1.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音韵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音韵学历史发展的了解。

第二章:汉语拼音系统2.1 教学目标1. 掌握汉语拼音的构成和表示方法。

2. 学会正确标注汉语拼音。

3. 了解汉语拼音在音韵学中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1. 汉语拼音的构成:声母、韵母、声调2. 汉语拼音的表示方法:音标、音位标示法等3. 汉语拼音在音韵学中的应用:音韵变化的记录和分析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汉语拼音的构成和表示方法。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汉语拼音的标注实践。

2.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汉语拼音构成和表示方法的掌握。

2. 标注练习:评估学生标注汉语拼音的准确性。

第三章:声母和韵母的分类3.1 教学目标1. 掌握声母和韵母的分类及其特点。

2. 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声母和韵母。

3. 了解声母和韵母分类在音韵学中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1. 声母的分类:清音、浊音、清浊音等2. 韵母的分类:单元音、复元音、鼻韵母等3. 声母和韵母分类在音韵学中的应用:音韵变化的分析和解构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声母和韵母的分类及其特点。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声母和韵母的分类练习。

3.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声母和韵母分类的掌握。

2. 分类练习:评估学生进行声母和韵母分类的准确性。

第四章:声调及其变化4.1 教学目标1. 掌握现代汉语的四声及其特点。

音韵学教案-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音韵学教案-陕西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齿 牙
正齿
喉 以 来

舌面鼻 擦音
半齿

表中的三十七声母和唐末宋初的三十六字母相比, 唇音中少了四个, 正齿音中多了五个, 喉音中的喻母有分有合,数目没有增减。 二、中古音的韵母 通过第三、四两章我们得知, 《广韵》的韵类共有 292 类(王力《汉语史稿》的分类或王 力《汉语音韵学》中的 290 类再加上戈开三和昔合三)。如果不计声调,则为 92 类,其中所含 韵母计有 142 类。 《韵镜》的韵类共有 291 类(比《广韵》少一个戈开三),如果不计声调,则 为 90 类,其中所含韵母共有 139 类。两相比较, 《广韵》比《韵镜》只多出真合三、质合三 及戈开三三个韵母。由此可以看出, 《广韵》切下字系联的结果和《韵镜》所列的韵类数是极 其接近的,这说明了系联结果的可靠性。我们把《广韵》的 142 个韵母确定为中古的韵母, 下面是这 142 个韵母的名称及拟音,序次按 92 类的形式排列,其中平声韵的拟音代表平、 上、去三声。
药开三 药合三 铎开一 铎合一 陌开二 陌合二 陌开三 麦开二 麦合二 昔开三
3
74.清合三 昔合三 75.青开四 锡开四 76.青合四 锡合四 77.蒸开三 职开三 78. 职合三 79.登开一 德开一 80.登合一 德合一 81.尤开三 82.侯开一 83.幽开三 84.侵开三 缉开三 85.覃开一 合开一 86.谈开一 盍开一 87.盐开三 叶开三 88.添开四 帖开四 89.咸开二 洽开二 90.衔开二 狎开二 91.严开三 业开三 92.凡合三 乏合三 三、中古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 前面在介绍中古声母和韵母的同时,已经涉及到了声、韵之间的配合关系,现在我们将 中古的声母与韵母列成一个配合简表,以便全面了解声、韵的配合规律。表中不列具体的韵 母,只列出其等属。三等韵的情况比较复杂,故分成三等 a、三等 b、三等 c 三类。此三类 所代表的韵母及特点详见第四章第三节(《韵镜》)“对中古韵母的分析”部分。表中“+” 号表示声、韵交叉处有音节。 中古声韵配合简表 声韵配合 等属 关系 三十七声母 帮 滂 並 明 端 透 定 泥 知 彻 澄 娘 精 清 + +

古代汉语教案-音韵学基础

古代汉语教案-音韵学基础

《音韵学基础》第一节概说一汉语语音的历史变化语音与语言的其他要素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不过这种变化是缓慢的,只有积聚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被感知。

汉语刚产生时的语音是什么样的?现在无从知道。

近代学者对有文献记载以来的汉语语音做了比较详尽的研究,各家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汉语语音古今差别很大。

古今汉语语音不同,可以从现代汉语方言之间的比较中窥测到一斑,因为语音的地域差别正是语音古今变异的遗迹。

现代学者对汉语语音演变的历史做了分期,其目的就是在汉语发展史上规定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共时语音系统,作为对语音进行研究的共同基础。

比较明确具体地提出汉语语音史分期的有三家:瑞典学者高本汉,我国学者罗常培和王力。

三家分期大同小异,但现在学术界多数学者沿用王力的分期。

五力把汉语语音史分为四期:1、上古期;公元3世纪以前;2、中古期,公元4世纪至公元12世纪;3、近代,公元13世纪至19世纪;4、现代,公元20世纪(“五四”以后)。

高本汉和罗常培的分期与王力的分期只有粗细之别,没有本质的不同。

多数学者之所以遵用王氏分期,是因为王氏分期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把语音发展史与语法、词汇发展中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语音史的四期,同时也适用于语法史、词汇史的分期,而高氏、罗氏则主要是从语音史角度提出的分期;其二,王氏的四期分化较简单,概括性强,适用于一般语言文字工作者,高氏、罗氏分期比较细密,适用于专门从事语音史研究的工作者。

古代汉语课学习有关的历史语音常识,主要是为了解决文献阅读中的词义问题和更好地欣赏古代诗歌和韵文。

前者需要上古音知识,后者需要中古音知识,而学习上古音又必须以中古音为基础。

二音韵学与语音学音韵学(汉语音韵学)又叫声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同文字学、训诂学一样,是传统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音韵学和语音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内容上是有分歧的。

语音学是对语音的客观描写,它对语音从生理属性和物理属性两方面去研究。

胡安顺:音韵学教案(第02章)音韵学对汉语语音结构的分析和归纳

胡安顺:音韵学教案(第02章)音韵学对汉语语音结构的分析和归纳

第三节
音韵学对汉语韵母的归纳
韵母可以从韵头,韵腹,韵尾的角度进行分析,也可以根据某种需要对它进行归纳.传 统音韵学上常提到"韵"(韵部), "摄"这两个术语,即属于对韵母归纳的概念. 一,从押韵的角度对韵母进行归纳 从押韵的角度对韵母进行归纳,古人提出了"韵"的概念, "韵"就是韵部,而不是韵 母. 《广韵》有二○六韵,也称作二○六部.在中古,凡属于同一韵的韵母必须具备两个条 件:(1)韵腹相同或相近,韵尾相同;韵头异同或有无不论.(2)声调相同.如果声调不同, 即使韵母结构相同也算不同的韵部.例如《广韵》的"庚"韵,共含四个韵母: [a][ia] , , [ua][iua] , ,这四个韵母自韵腹以后的部分全同.请看唐人用韵的实际: 独怜幽草涧边生[a] , 上有黄鹂深树鸣[ia] .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ua] .——庚韵 韦应物《滁州西涧》 这首诗共有"生""鸣""横"三个韵脚字,尽管"生"没有韵头, , , "鸣""横"有韵 , 头而互不相同,但由于它们的韵腹,韵尾及声调均相同(声调在中古均属平声),故可押韵,
音韵学教案
胡安顺
第二章
音韵学对汉语语音结构的分析和归纳
第一节 音韵学对汉语声母的分析
声母是指音节开头的辅音,例如在普通话 don 这个音节中,辅音d就是声母.有些音 节没有声母,直接以元音开头,其声母等于零,习惯上称作零声母.例如 an 这个音节的开 头没有辅音,属于零声母. 一,关于声母的名称 古代没有表示声母的音标, 表示声母的方法是选用一定的汉字作为代表, 这些声母代表 字称作声纽,字母或声类. 声纽 声纽又称音纽或纽.大概古人以为声母是一个字音的枢纽,所以将它称作声纽. 最早提到"纽"的文献是唐代孙愐的《唐韵序》 .根据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的研究,声纽与 现在所说的声母略有不同,它包括同辅音的颚化音和非颚化音,如"见"纽包括[kj][k] , 两个声母. 字母 字母相传是唐末一个叫守温的和尚根据当时汉语声母的实际创制的,共有三十 个,每个字母代表的声母就是它自身的声母,例如"明"这个字母代表的声母是[m] . 这三十字母可能是守温学习翻译佛经时,受梵文字母"悉昙"的启发对反切上字进行归 纳而成的. 到了宋初,有人根据当时的语音实际,对这三十个字母的次序及取字进行了整理,同时 增补了"非,敷,奉,微"和"娘,床"六个字母,即成了三十六个字母.这三十六字母大 致体现了唐末宋初汉语的声母系统,其排列顺序详见下表: 三十六字母音值表 中古声母 发音 及拟 方法 音 发音 发音 部位新名 部位旧名 双唇音 唇齿音 舌尖中音 舌面前音 舌尖前音 唇 舌 齿 重唇 轻唇 舌头 舌上 齿头

音韵教案

音韵教案
三、研究音韵的方法 主要介绍两种:一是以韵文为研究材料的韵脚字系联法,一是以反切为研究材料的反切 系联法。 ※韵文泛指一切押韵之文,包括诗词曲歌辞赋以及骈散等各种形式和体裁的作品。韵文 的基本特征是押韵。凡用来押韵的韵字主要元音和韵尾甚至声调都要相同。因此通过分析比 较、排比归纳某一时地点韵文,就可以求出当时当地的韵部。韵文是研究各历史时期尤其是 韵书、反切尚未产生的上古时期汉语音韵最重要的材料之一。上古韵部的分类,基本上依赖 于《诗经》韵字的系联。但韵文只能考察研究韵部和声调之用,无助于声母的考察研究。 韵脚字系联法也叫丝贯绳牵法、丝联绳牵法、一贯珠法,是把同一韵文材料中的押韵子 辗转贯穿、递相系联以求得若干韵部的方法。其原理和方法是:凡在一起押韵的字必属同一 韵部,如甲和乙押韵、乙和丙押韵、丙和顶押韵……,则甲乙丙丁……诸字可以系联在一起, 形成一个韵部。这一方法的实际运用从清顾炎武以开始,但明确提出这一方法并解释其含义 的是其后的张惠言和张成孙父子。
本原理:
声类 韵类
同用 冬,都宗 当,都朗 东,德红 公,古红
反切系联法示意图
互用 递用
结果
当,都郎 都,当孤
冬,都宗 都,当孤
“冬当都”系联为一类
公,古红 红,户公
东,德红 红,户公
“东公红”系联为一类
旱既大甚,散无友纪。鞫哉庶正,疚哉冢宰!趣马师氏,膳夫左右。靡人不 周。无不能止,瞻卬昊天,云如何里!
瞻卬昊天,有嘒其星。大夫君子,昭假无赢。大命近止,无弃尔成。何求为 我。以戾庶正?瞻卬昊天,曷惠其宁?
诗经·召南·草虫
喓喓草虫, 趯趯阜螽; 未见君子, 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 亦既觏止, 我心则降。
召南 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现代汉语音韵学课程教案

现代汉语音韵学课程教案

现代汉语音韵学课程教案第一章:现代汉语音韵学的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现代汉语音韵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理解音韵学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1.2 音韵学的历史发展介绍音韵学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掌握音韵学的主要学者和他们的贡献1.3 音韵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了解音韵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掌握音韵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内容第二章:现代汉语语音系统2.1 汉语语音的基本概念理解语音、音素、音位等基本概念掌握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分类2.2 现代汉语语音的分类和特点学习现代汉语语音的声母、韵母、声调等分类分析现代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变化2.3 现代汉语语音的变体和地域差异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的地域差异和变体现象分析不同地域的语音特点和变化规律第三章:现代汉语韵律学3.1 韵律学的概述理解韵律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韵律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2 现代汉语的音节结构和韵律特点学习现代汉语的音节结构和组成要素分析现代汉语的韵律特点和变化规律3.3 现代汉语的韵律单位和节奏掌握现代汉语的韵律单位和节奏概念分析不同韵律单位的特点和节奏的规律第四章:现代汉语音韵学的应用4.1 语音合成和识别了解语音合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掌握语音合成的技术和方法4.2 语音转换和修改学习语音转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语音修改的技术和工具4.3 语音分析和处理了解语音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语音处理的技术和工具第五章:现代汉语音韵学的实践项目5.1 语音合成实践进行语音合成的实践项目,包括文本到语音的转换等5.2 语音转换实践进行语音转换的实践项目,包括语音转换的算法实现等5.3 语音分析实践进行语音分析的实践项目,包括语音特征提取等5.4 语音处理实践进行语音处理的实践项目,包括语音增强等展示实践项目的成果和应用价值第六章:现代汉语音韵学的应用案例分析6.1 语音合成在智能中的应用分析智能语音合成的技术要求和实现方法探讨语音合成在智能中的实际应用案例6.2 语音转换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了解语音转换在语音识别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分析语音转换技术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案例6.3 语音分析在语音合成中的应用探讨语音分析技术在语音合成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分析语音分析技术在语音合成中的应用案例第七章:现代汉语音韵学的实验设计7.1 语音合成实验设计设计一个语音合成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等7.2 语音转换实验设计设计一个语音转换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等7.3 语音分析实验设计设计一个语音分析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等7.4 语音处理实验设计设计一个语音处理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等第八章:现代汉语音韵学的前沿动态8.1 现代汉语音韵学的研究热点了解现代汉语音韵学目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8.2 现代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创新探讨现代汉语音韵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创新点和发展方向分析现代汉语音韵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8.3 现代汉语音韵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了解现代汉语音韵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探讨现代汉语音韵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九章:现代汉语音韵学的教学实践与反思9.1 教学设计与实施分析现代汉语音韵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探讨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改进空间9.2 学生学习评价与反馈分析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和效果收集学生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9.3 教学反思与改进提出教学改进的措施和建议强调现代汉语音韵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10.2 课程展望展望现代汉语音韵学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提出对现代汉语音韵学课程的改进意见和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六、现代汉语音韵学的应用案例分析语音合成在智能中的应用:理解智能如何通过语音合成技术实现自然流畅的语音输出,以及如何处理不同语言和方言的语音合成问题。

音韵学教案

音韵学教案

音韵学教案任课教师:宋洪民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汉语音韵学,是传统国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天学习、研究汉语史的必备知识,更是我们深入探求汉语发展规律的直接实现与重要依托。

小学作为经学附庸的时代已经过去,相应地,音韵学作为小学附庸的时代也已过去。

在其已成长为一门世界性学科的今天,音韵学早已揭去了“绝学”“天书”的神秘面纱,它已不满足于以往那种仅仅服务于训诂实践的工具科性质与作用,而是把学科的研究重心转移到了研究、探求汉语的古今发展演变规律上;从而使得我们这些已处于信息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人,能够更好地认识、运用自己的母语,继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与此性质相适应,本课程除了讲述音韵学的基本知识外,还尽量拓宽教学领域,力争将学生引到学术前沿,激发起学生对探求汉语发展规律的极大热情。

当然,这也是与研究生的教学要求相符合的。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1)音韵学的基本知识;(2)汉语音韵学简史;(3)《切韵》(《广韵》)音系及中古音;(4)以《诗经》音系为代表的上古音及清代古音学史,今天的上古音研究及研究方法、研究材料的争论(梅、郭之争);(5)以《中原音韵》为代表的北音(近代音)学与戏曲音韵学;(6)近代音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及普通话发展史(兼及满语对汉语的影响,语言接触研究);(7)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材料:注音材料、反切、韵文、对音材料(梵汉对音、夏汉对音、八思巴文对音、日汉对音等)、汉藏系诸语言材料。

三、本课程的授课方式及考核方式首先,教师做到教学、科研相结合,尽量将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把研究生引到学术研究的前沿;其次,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进行讲练结合,使学生在实际练习中巩固学过的知识。

考试一般为闭卷知识考试,写有期末研究性小论文的适当加分。

四、主要阅读书目:中国历代韵书、音义书、韵图、字书及有关研究论著音韵学丛书渭南严氏刻本谢启昆小学考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影印本1997陈澧切韵考中国书店影印本1984章炳麟国故论衡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清代古音学中华书局1992魏建功古音系研究中华书局1997陆志韦古音说略中华书局1985董同龢上古音韵表稿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史语所集刊18册)1994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陈新雄古音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蒲立本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潘悟云等译)中华书局1999罗常培、周祖谟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第一分册)科学出版社1958鲁国尧鲁国尧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商务印书馆缩印第1版1994第二部分授课详细教案§0导语该死“十三元”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山合三疑母元韵,与“元”字同音)。

湘西音韵教案

湘西音韵教案

湘西音韵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湘西地区常用的方言音韵系统2.学会使用正确的发音模式表达思想和情感3.能够在日常生活交际中熟练使用湘西方言教学内容第一课:发音基础1.介绍湘西方言的特点和历史渊源2.学习汉语拼音字母和音标3.学习湘西方言的基本音韵系统第二课:声母韵母1.介绍声母的分类和发音方法2.学习常用韵母的发音方法3.练习组合声母韵母进行练习第三课:声调1.介绍湘西方言的声调种类和规律2.学习不同声调的区别和发音方法3.练习带有不同声调的词语和句子第四课:连读和儿化音1.介绍湘西方言的连读和儿化音规律2.学习有关连读和儿化音的发音方法和注意事项3.练习带有连读和儿化音的词语和句子第五课:口语练习1.针对不同语境,练习流畅的湘西方言口语表达2.通过各种情境练习,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演示、模仿、纠正等方式,让学生听到、看到湘西方言的正确发音方法和技巧2.练习法:通过不断练习,让学生掌握湘西方言的发音规律和技巧,体验语音的魅力3.互动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通过对话、问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情境应变能力教学评价1.知识掌握评价:学生掌握湘西方言的基本发音规律,能够正确地发出湘西方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子2.语言表达评价:学生能够在不同语境下熟练而自然地使用湘西方言进行口语表达3.学习态度评价:学生主动参与授课环节,积极发言,乐于互动,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学建议1.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适当调整内容难度和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有所收获2.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3.增加实践性和情景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结束语湘西方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学习,能够保护和传承湘西地区独特的语音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古代小学音韵学教案模板

古代小学音韵学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音韵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古代音韵学的基本术语和分类。

3. 熟悉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的演变过程。

4. 培养学生对古代汉语语音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音韵学基本概念、术语、演变过程等图片和视频。

2. 《广韵》、《切韵》等古代韵书的相关资料。

3. 古代汉语语音教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代汉语知识,如汉字、文言文等。

2. 提问:古代汉语的发音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引出音韵学。

二、讲授新课1. 介绍音韵学的定义、发展和重要性。

2. 解释音韵学的基本术语,如声母、韵母、声调、韵部等。

3. 概述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的演变过程。

三、互动环节1.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古代音韵学在古代汉语学习中的意义。

2. 分享学生收集到的古代音韵学资料,如《广韵》、《切韵》等。

四、案例分析1. 以《广韵》为例,讲解韵书的编排体例和声韵调系统。

2. 分析《广韵》中的字例,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的发音特点。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韵学在古代汉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古代汉语的发音,提高语音鉴赏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音韵学基本概念和术语的掌握情况。

2. 提问:如何运用音韵学知识来解析古代文献中的疑难字词?二、深入讲解1. 介绍上古音的研究方法和成就,如韵文、谐声字、重文、异文、假借等。

2. 讲解中古音的研究材料,如《切韵》、《广韵》等,以及它们在古代汉语学习中的应用。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解析一篇古代文献中的疑难字词。

2. 各小组分享解析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拓展延伸1. 介绍古代音韵学的其他研究成果,如《说文解字》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音韵学知识应用于现代汉语学习?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韵学在古代汉语学习中的实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韵学教案任课教师:宋洪民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汉语音韵学,是传统国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天学习、研究汉语史的必备知识,更是我们深入探求汉语发展规律的直接实现与重要依托。

小学作为经学附庸的时代已经过去,相应地,音韵学作为小学附庸的时代也已过去。

在其已成长为一门世界性学科的今天,音韵学早已揭去了“绝学”“天书”的神秘面纱,它已不满足于以往那种仅仅服务于训诂实践的工具科性质与作用,而是把学科的研究重心转移到了研究、探求汉语的古今发展演变规律上;从而使得我们这些已处于信息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人,能够更好地认识、运用自己的母语,继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与此性质相适应,本课程除了讲述音韵学的基本知识外,还尽量拓宽教学领域,力争将学生引到学术前沿,激发起学生对探求汉语发展规律的极大热情。

当然,这也是与研究生的教学要求相符合的。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1)音韵学的基本知识;(2)汉语音韵学简史;(3)《切韵》(《广韵》)音系及中古音;(4)以《诗经》音系为代表的上古音及清代古音学史,今天的上古音研究及研究方法、研究材料的争论(梅、郭之争);(5)以《中原音韵》为代表的北音(近代音)学与戏曲音韵学;(6)近代音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及普通话发展史(兼及满语对汉语的影响,语言接触研究);(7)汉语音韵学的研究材料:注音材料、反切、韵文、对音材料(梵汉对音、夏汉对音、八思巴文对音、日汉对音等)、汉藏系诸语言材料。

三、本课程的授课方式及考核方式首先,教师做到教学、科研相结合,尽量将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把研究生引到学术研究的前沿;其次,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进行讲练结合,使学生在实际练习中巩固学过的知识。

考试一般为闭卷知识考试,写有期末研究性小论文的适当加分。

四、主要阅读书目:中国历代韵书、音义书、韵图、字书及有关研究论著音韵学丛书渭南严氏刻本谢启昆小学考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影印本1997陈澧切韵考中国书店影印本 1984章炳麟国故论衡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 1980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清代古音学中华书局 1992魏建功古音系研究中华书局 1997陆志韦古音说略中华书局 1985董同龢上古音韵表稿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史语所集刊18册) 1994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商务印书馆 1980陈新雄古音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8蒲立本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潘悟云等译)中华书局 1999罗常培、周祖谟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第一分册)科学出版社 1958鲁国尧鲁国尧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4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5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商务印书馆缩印第1版 1994第二部分授课详细教案§0导语该死“十三元”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山合三疑母元韵,与“元”字同音)。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臻合一晓母魂韵)。

”§1音韵学常识§1、1音韵学定义音韵学是分析研究汉字的字音与汉语的语音系统及其历史变化的一门科学。

音韵学与语音学的旨趣不尽相同。

后者是对人类的发音进行客观的描写,着重分析人类语音的生理现象和物理现象,讲述发音器官的作用,分析各种语音的构成。

音韵学则不同,它是专门研究汉语的语音系统的,而且主要是研究中国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汉字读音与语音系统的变化,属于历史语音学范畴。

§1、2音韵学的内部组成音韵学又分为今音学、古音学、等韵学、北音学。

今音学是以《切韵》系韵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的,所以又叫《广韵》学;古音学是对今音学来说的,它研究的对象是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而以《诗经》用韵为主要的根据,并且结合形声字,研究上古时期的语音系统。

今天随着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的逐步深入,汉藏系诸语言的比较研究为汉语上古音的研究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

等韵学是传统的汉语语音学——音韵学中的一个分科。

在古代汉语语音的研究中,用“等”的概念来区分汉语的声类和韵类,就叫等韵。

研究等韵的学科就称为等韵学。

用等韵的学理来分析古汉语语音而制成的图表,就叫做等韵图(简称韵图)。

等韵图是研究汉语语音的一种特殊手段,它用特定的格式将汉语的语音系统表现出来。

至于等韵学,就是以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作为研究对象,最初是分析韵书中反切(见李新魁《汉语等韵学》)。

如现存最早的等韵图《韵镜》、《七音略》,基本上就是分析《切韵》系韵书的反切所反映的语音系统的。

后来音韵学家又用它来分析、研究、描写近代的语音系统。

到了清代,古音学家又利用等韵去研究古韵。

所以等韵学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普通语音学,或者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的语音学(唐作藩《音韵学教程》)。

俞敏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等韵”条目下注曰:“它是以音节表为主要方式对汉语字音进行分析的一门学科,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分支。

”北音学是以元代的《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为研究对象,并分析表现近代语音的等韵图的一门学科。

亦可称“近代语音学”。

音韵学的这四个分支中,应该以“今音学”为基础。

因为这可以上推古音,下联今音。

§1、3反切§1、3、1汉语音节结构特点唐钺:起舒纵收刘复:头颈腹尾神今说:声母介音韵腹韵尾声调§1、3、2反切“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这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

反切的基本原理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包括调)。

(古代直行书写,故称)切上字、切下字、被切字。

反切的产生(汉末)、反切的改进。

双声叠韵:反切双声叠韵要求严,平常所说的双声叠韵字则比较宽。

比方说反切下字和被切字叠韵,不光要求它们韵相同、调相同,而且要求韵母的每个成分都要相同。

而一般的双声叠韵词则只要求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介音可以不考虑。

§1、4声纽§1、4、1概说在传统的音韵学上,声母简称为“声”,又叫“纽”,或者合起来叫“声纽”。

“纽”就是枢纽的意思,古人认为声母在一个字音里头是关键,是中心,其实有的字音就没有声母。

在汉语字音里,真正必不可少的成分还是韵腹和声调。

不过这个名称倒也说明了古人为什么把声母叫做“声纽”的道理,就是取其声音之枢纽的意思。

表示声母名称的还有“字母”。

“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如三十六字母。

此外,还有个“声类”。

“声类”则一般是指反切上字的分类,它与声母的含义不完全一致。

§1、4、2三十字母与三十六字母直到唐代末年,才有人参照印度梵文的体文给汉语创制了表示声母的字母。

二十世纪初在敦煌发现的这类材料有两份:一是《归三十字母例》(今藏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院);一是守温论音书的残卷,即《守温韵学残卷》(今藏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中的三十字母,二者内容基本相同。

二十年代,北京大学教授刘复先生到法国将后者抄录回来,收在《敦煌掇琐》里。

守温是唐代末年的一个和尚,他的“三十字母”是:唇音不芳並明舌音端透定泥是舌头音知徹澄日是舌上音牙音见溪群来疑等字是也齿音精清从是齿头音审穿禅照是正齿音喉音心邪晓是喉中音,清匣喻影亦是喉中音,浊已经按五音编排。

但他的字母归类也有不够科学的地方,比如把舌尖前音的心邪二母和舌根音晓母都归入喉音,这就不伦不类了。

其次,它把日母归入舌上音,而把来母又列在牙音里,也与后来的归类不一致,也许有他一定的道理。

到了宋代,不知什么人又在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补为三十六个,这就是传统的三十六字母。

宋人三十六字母清浊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清浊五音牙音见溪群疑舌头端透定泥舌音舌上知徹澄娘重唇帮滂並明唇音轻唇非敷奉微齿头精清从心邪齿音正齿照穿牀审禅喉音影喻晓匣半舌音来半齿音日这三十六字母和三十字母比较起来,舌音里多一个“娘”母,唇音增加了“非敷奉微”四个,齿音(正齿)里又添了一个“牀”母,正好比三十字母多出六个。

其中最突出的是轻唇音从重唇中分化出来。

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唐宋之间汉语的声母系统。

§1、4、3五音的语音学阐释牙音:就是舌根音,也就是舌面后音,如现在普通话的、、一类音;舌音:指口内的闭塞音,因为这一类音发音时舌尖必须翘起来,比较容易察觉,以为只是舌尖起作用。

三十六字母里的舌头音实际上是舌尖中音的塞音、鼻音和边音即端t、透t、定d、泥n、来l;舌上音实际上就是舌面前音的塞音和鼻音即知、徹、澄、娘。

齿音:实际上就是舌尖前和舌面前的塞擦音擦音,即精、清、从、心、邪和照、穿、牀、审、禅。

发这两类音时,舌头也是翘起来的,蛋它并不接触上腭,所以古人以为舌头不起作用,因此古人把这类音叫齿音。

唇音:同今天语音学的解释;喉音:同今天语音学的解释;半舌音、半齿音:来、日。

§1、4、、4清浊在发音方法上,音韵学上特别注意对“清”和“浊”的分辩。

从语音学上来看,清与浊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声带颤动不颤动。

发音时声带颤动就是重,即浊音;声带不颤动就是轻,即清音。

二是送气不送气。

音韵学上所谓“初发声”是指不送气,“送气声”是指送气。

此外,它还涉及阴和阳,这是指声调的阴阳。

阴调为清,阳调为浊。

清浊的问题由于涉及以上三个方面,古人往往混为一谈,因而总是讲不清楚。

清、浊都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清指全清、次清,浊指全浊、次浊;狭义的清只指全清、浊只指全浊;关于次浊,音韵学上又叫清浊,或叫半清半浊、或叫不清不浊。

§1、5韵母1、音韵学:音韵学是分析研究汉字的字音与汉语的语音系统及其历史变化的一门科学。

2、音韵学的组成:音韵学又分为今音学、古音学、等韵学。

今音学是以《切韵》系韵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的,所以又叫《广韵》学;古音学是对今音学来说的,它研究的对象是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而以《诗经》用韵为主要的根据,并且结合形声字,研究上古时期的语音系统。

等韵学是传统的汉语语音学——音韵学中的一个分科。

在古代汉语语音的研究中,用“等”的概念来区分汉语的声类和韵类,就叫等韵。

研究等韵的学科就称为等韵学。

音韵学的这四个分支中,应该以“今音学”为基础。

3、汉语的音节最多可由五部分组成:声母、介音、韵腹、韵尾、声调。

4、反切:“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这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

反切的基本原理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包括调)。

(古代直行书写,故称切上字、切下字、被切字)如“当孤切都”“古红切公”。

5、双声叠韵:在双音节词中声母相同的叫双声,韵母相同的叫叠韵。

反切双声叠韵要求严,平常所说的双声叠韵字则比较宽。

比方说反切下字和被切字叠韵,不光要求它们韵相同、调相同,而且要求韵母的每个成分都要相同。

而一般的双声叠韵词则只要求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介音可以不考虑。

6、三十六字母:“字母”就是声母的代表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