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祭十二郎文》课件

《祭十二郎文》课件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 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 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 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 以为忧也。呜呼! 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 有疾而至斯乎?
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 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 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 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其然 乎?其不然乎?
第三部分,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 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至情之文,千古绝调
思念之情
追悔之情
痛悼之情
人生悲情
骨肉之情
宦海苦情
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 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 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1-3段)第一部分,写两人之间的 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 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 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 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青城山隐士安子顺
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 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 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 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 文无不工。
——《古文观止》
韩愈幼年丧父,靠哥嫂抚养成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韩愈 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 别深厚。但成年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 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 他相聚之时,突然传来他的噩耗。韩愈悲痛 欲绝,写下这篇祭文。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 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 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 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
(4-9段)第二部分,写十二 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 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祭十二郎文》公开课PPT课件

《祭十二郎文》公开课PPT课件

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 期矣。
7、汝之子始十岁,吾 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
久了;如果死后没有知觉,那 我也悲伤不了多少时候,而没 有悲伤的日子倒是无穷无尽的。
你的儿子才十岁,我的儿子 刚五岁。年少身强的都不能保
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 全,像这样的孩子,又怎么能期
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 望他们成长立业呢?悲痛啊!
深情至哀
叔侄深情
共叙情谊 抒写悔恨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
为什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答: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的之间的深厚亲 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
3.这几段总体是为了突出什么含义?
答:突出与十二郎的深厚情谊,即虽为叔侄,
实为兄弟。
.
21
4、去年,孟东野往,
去年,孟东野前往江南, 我写信给你说:“我还未到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应当不再记得了;我那时
其言之悲也。
虽然能记得,但也不懂得
她话中的悲酸。
.
16
赏析:此段叙骨肉之情。叔侄之间 情同骨肉,亲如手足。这就为下文哭祭 老成打下了情感的基础。接着历数了韩 家迭遭不幸,回忆了许多生活往事,尤 其是嫂嫂指着自己和志成所说的悲痛至 极之语,写出了自己和志成在继承韩氏 香火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
23
5、呜呼!其信然
唉!大概是真的了!
矣!吾兄之盛德,而 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德
夭其嗣矣!汝之纯明 行却丧失了后代,你那
宜业其家者,不克蒙 么纯正贤明本当继承家
其泽矣!所谓天者诚 业的,不能承受他的遗
难测,而神者诚难明 泽!这真是天公实在难
矣!所谓理者不可推, 以推测;神明实在让人
而寿者不可知矣! 难以明白!这真是天理

(完整版)《祭十二郎文》优秀课件

(完整版)《祭十二郎文》优秀课件

02
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 “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 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 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 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 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 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03
其代表作有《师说》《获麟解》《进学 解》《送李愿归盘谷序》 《左迁至蓝 关示侄孙湘》等。作品非常多,现存诗 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进学解》
是一篇假托向学生训话借以抒发牢骚之作。文章构思别出机杼,语言新颖形象,在技巧上吸收了辞赋体的特点, 也是韩愈文章中别具一格的名篇。
CHAPTER 04
祭文传统与文化内涵
祭文起源与发展历程
起源
祭文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是人们对神灵、祖先表达敬意和祈福的一种文体。
发展历程
从先秦时期简单的祷告词,到汉唐时期祭文的成熟和多样化,再到宋明清时期 的规范化和文学化,祭文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祭文种类及特点分析
种类
包括祭祀天地、山川、神灵、祖先等各类祭文,以及悼词、诔文、哀辞等相关文体。
特点
情感真挚、语言庄重、结构严谨、韵律和谐,注重表达哀思和敬仰之情。
文化内涵与价值观体现
儒家思想
祭文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孝道、 礼仪等观念,强调对祖先的敬仰 和感恩。
道家思想
部分祭文也融入了道家思想中的自 然观念,表达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 顺应。
名家评价与影响
古代名家评价
列举古代文学家、评论家对《祭十 二郎文》的评价,如苏轼、欧阳修 等,展现其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与 影响。
现代研究视角
介绍现代学者对《祭十二郎文》的 研究视角和方法,如文学批评、文 化研究等,展现其学术价值。

《祭十二郎文》优质课件

《祭十二郎文》优质课件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 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得 凭其棺,窆不得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 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 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 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 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 已往, 抱怨 什么时候才有尽头
祭文(悼词)一般写法: 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 点、死因、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 然后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 献; 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 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
古人写祭文形式上多为骈文或四言韵文。
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是韩愈二 哥韩介的次子。韩愈的大哥韩会没有儿子, 十二郎过继给韩会。
表选择 为何
健康 强壮
取消句子独立性
真实确实
谁知道
离开职守
寿命的长短
虽然这样
多久
有的
精神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 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 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 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 希望 幼儿儿童 成长立业 期也。 才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者强 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 呼哀哉!呜呼哀哉! 近来 时常疼得厉害

殓,给死人 穿衣入棺
• 齐读第一部分,疏通文意, 体会生离之情。
通馐,美 味食物
祭十二郎文 韩愈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七日,乃 能衔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 二郎之灵: 知道 依靠 死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 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 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 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 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 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 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 时幼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 通 未知其言之悲也。

《祭十二郎文》(非常完整版)课件

《祭十二郎文》(非常完整版)课件

式和规范。汉代的祭文多为四言或五言古诗,内容主要是对祖先的赞颂
和感恩。
03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是古代祭文发展的高峰,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祭文作品。这些祭
文不仅格式规范、文采斐然,而且情感真挚、感人至深。其中,韩愈的
《祭十二郎文》被誉为古代祭文中的典范之作。
12
不同类型祭文的写作规范
2024/1/24
告祭文
告祭文是向神灵或祖先报告某件事情的祭文。写作时要简洁明了地叙述事情经过和结果, 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要注意措辞得当、语气恭敬。
祈祭文
祈祭文是为了祈求神灵或祖先庇佑而写的祭文。写作时要明确表达自己的祈求意愿和目的 ,同时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敬意和信任。语气要诚恳、谦卑。
谢祭文
谢祭文是为了感谢神灵或祖先的庇佑而写的祭文。写作时要具体描述自己受到的恩惠和帮 助,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可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愿景。
2024/1/24
20
作品所体现的家庭伦理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2024/1/24
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性
《祭十二郎文》通过叙述作者与十二郎之间的深厚亲情, 强调了家庭伦理观念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家庭和睦、 兄弟友爱的向往和追求。
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韩愈在文中不仅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悲痛之情,还通过对 家庭伦理的阐述,表达了对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的期望和 责任感。
2024/1/24
文章通过回忆与十二 郎的往事,表达了作 者对亡侄的深切悼念 之情。
5
唐代散文发展概况
唐代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时期 之一。
中唐时期,古文运动兴起,主张恢复 秦汉散文的传统,强调文章的内容和 思想性。
2024/1/24

唐·韩愈 祭十二郎文 精品课件

唐·韩愈 祭十二郎文 精品课件

(5)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乃能衔哀致诚._____诚___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言有穷.而情不可终____尽__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而神者诚难明.矣_______明__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______衰___,__变__得__衰___弱__;__微___,变得微弱 (7)形容词使动用法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________使___…_…__保__全________________
⑥从嫂归葬河阳______省__略__句__,__“___河__阳__”__前__省__了__“__于_ ”
⑦中年兄殁南方______省__略__句__、__状__语__后__置__句__,__“__中__年__兄于南方殁”
⑧吾又罢去____被___动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现实,不愿意相信和接受,于是由“疑”到“问”,连用 语气较强的“乎”字,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天道命运不公的强 烈责问。在韩愈看来,韩会(其兄)之盛德,其嗣必不夭;老成(其 侄)之纯明,其命必不绝;年壮之人者,其寿必不折。接着用 “也”一转,通过冷静分析,表明这是事实,“东野之书”“耿 兰之报”,是不争的事实。最后感情陡然一降,连用“矣”字 做出痛苦的判断,至此,作者悲痛的心灵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
4.一词多义
(1)终
①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 ②无以终余年___________结__束__、__度__完_____________ ③如不能守以终丧___________终__了__、__完__结_____________ ④言有穷而情不可终__________终__了__、__完__结______________ ⑤终葬汝于先人之兆__________最__后__(_一__定__)_____________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目录CATALOGUE•祭文背景与作者简介•文章结构与内容分析•艺术特色与写作手法•思想内涵与文化价值•知识拓展与延伸思考01CATALOGUE祭文背景与作者简介唐代文学以诗歌、散文为主要形式,其中诗歌创作尤为突出,出现了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

唐代文学注重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追求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的高度统一。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朝的文化发展达到了巅峰。

唐代文学背景韩愈生平及成就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韩愈一生历经坎坷,但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学理念和政治主张,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

韩愈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文、赋等多种体裁,尤以散文著称,其代表作有《师说》、《进学解》、《送李愿归盘谷序》等。

《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祭奠其侄十二郎所作的一篇祭文,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

当时,韩愈因上疏论事被贬为潮州刺史,身处逆境之中,闻讯侄儿十二郎去世,悲痛欲绝,遂写下这篇感人至深的祭文。

这篇祭文以真挚的感情、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描写,表达了韩愈对侄儿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

《祭十二郎文》创作背景02CATALOGUE文章结构与内容分析文章总体结构叙述部分抒情部分详细叙述家族世系及往事回忆表达对十二郎的深切怀念与哀悼引言议论部分结尾简要介绍文章背景及作者与十二郎的关系深入探讨生死、命运、亲情等主题总结全文,强调作者对十二郎的思念之情叙述部分:家族世系及往事回忆家族世系介绍韩愈与十二郎的家族关系,包括祖先、父辈及同辈的情况往事回忆叙述韩愈与十二郎从小相识、共同成长的经历,展现两人深厚的感情基础阐述作者对生死的看法,认为生死有命,不可抗拒,但应珍惜生命,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生死观命运观亲情观探讨命运对人的影响,指出人应顺应命运,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境强调亲情的重要性,认为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应该倍加珍惜和维护030201议论部分:对生死、命运、亲情的探讨抒情部分:对十二郎的深切怀念与哀悼怀念之情表达对十二郎的深切怀念,回忆两人相处的点滴细节,展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哀悼之情抒发对十二郎英年早逝的悲痛之情,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逝者的悼念03CATALOGUE艺术特色与写作手法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选用日常词汇和句式韩愈在文中运用了大量日常用语和简洁明快的句式,使得文章语言平实易懂,贴近读者。

第22课祭十二郎文完整版PPT课件(2024)

第22课祭十二郎文完整版PPT课件(2024)
他提出的“文以载道”、“文道合一 ”、“气盛言宜”、“务去陈言”、 “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 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 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 代文宗”之名。
其主要著作有《韩昌黎集》四十卷, 《外集》十卷,《师说》等。
《祭十二郎文》创作背景
《祭十二郎文》写于贞元十九年(803年),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 子韩老成,十二郎生与死年可考,推断韩愈写此文时,韩老成就在韩愈 身旁,但即将离世,韩愈在悲痛欲绝之中写下这篇文章。
会秩序的维护,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丧葬习俗中体现出的孝道观念
孝道观念在丧葬习俗中的体现
古代丧葬习俗中,子女对父母的丧葬礼仪尤为重视,从守孝三年、庐墓等习俗中可以看出 孝道观念在其中的深刻体现。
孝道观念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
孝道是古代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之一,被看作是人之大伦、百行之先,对于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家庭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丧葬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古代丧葬文化所蕴含的孝道观念、礼仪制度等对于现代社 会仍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和睦。
如何传承和发扬古代丧葬文化
可以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举办相关活动等方式来传承和发 扬古代丧葬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其中所蕴含的 价值和意义。
06
思考题与课堂互动
回答问题并小组讨论
文章抒发了韩愈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宦海沉浮之苦和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通过对话的形式,将全文贯穿起来,使全文更加生 动感人。
文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祭十二郎文》被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是韩愈 将应用文与抒情文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输标02入题
文章所抒发的家庭亲情,特别是所流露的刻骨铭心的 悲痛之情和深切的怀念之情,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 ,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祭十二郎文》优秀课件

《祭十二郎文》优秀课件

17
跨时代、跨文化背景下的思考
2024/1/26
古代与现代祭文的传承与创新
01
探讨古代祭文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以及现代祭文在形
式和内容上的创新。
中西方悼念文化的异同
02
比较中西方在悼念亲人、友人时的文化差异,如表达方式、仪
式习俗等。
文学作品中的生死观与人生观
03
通过《祭十二郎文》等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生死观、人生
2024/1/26
6
2024/1/2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CHAPTER
7
文章结构梳理
01
02
03
引言
交代写作缘由和悲痛的心 情。
2024/1/26
主体
叙述与十二郎的关系和过 往,表达深切的哀悼之情 。
结尾
抒发对十二郎的怀念和对 自己命运的感慨。
8
关键语句解读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祭奠他的侄子 韩老成(十二郎)而创作的一篇祭文。
韩愈与韩老成感情深厚,韩老成的突然 去世给韩愈带来了巨大的悲痛。在这篇 祭文中,韩愈倾诉了对侄子的哀思之情
,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祭十二郎文》以其真挚的情感、朴实 的语言和独特的艺术构思而广为流传,
成为中国古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查阅相关书籍或网站,了解韩愈的生平事迹、文学成 就及时代背景等元素。
2024/1/26
了解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后人对他的 评价和传承。通过以上延伸学习,可以更全面地认识 韩愈及其作品,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
26
谢谢
2024/1/26
THANKS

2024年《祭十二郎文》完整版ppt课件

2024年《祭十二郎文》完整版ppt课件

十四年(819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
,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
然上《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
“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
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
死,贬为潮州刑史。韩愈任潮州刑史八个月便回朝任
吏部侍郎。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十一日和十二
2024/2/29
20
《祭外姑文》简介及赏析
1
作者及背景
《祭外姑文》是唐朝韩愈所作,为其岳 母所作的一篇祭文。韩愈是唐代著名文 学家、思想家,此文体现了其对岳母的 敬重和感激之情。
2
文章结构及内容
文章开头即表达对岳母逝世的悲痛之情 ,接着回顾了岳母的品德和对自己的关 爱,表达了作者的感激和怀念。最后, 作者表示要以岳母为榜样,继续前行。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
表达作者自幼失去依靠,依靠兄嫂抚养的孤苦无依之情。
“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叙述兄长去世后,作者与十二郎相依为命的经历。
2024/2/29
“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强调作者与十二郎之间的亲密关系,突出十二郎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 。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
24
分享交流
分享内容
分享目的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中践行孝道的经历和感 受,包括尊敬长辈、关爱家人、承担家务 等方面。
通过分享,使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践行 孝道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增强学生的家 庭责任感和感恩意识。
分享时间
10分钟
2024/2/29
分享方式
学生自愿上台分享,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给 予掌声鼓励。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
背景知识
思念之情
痛悼之情
骨肉之情
追悔之情
人生无常
宦海沉浮
至情之文,千古绝调
本文写得极度悲痛,请思考作者在悲侄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解释词语
衔哀致诚不省所怙止一岁汝遽去吾辍汝而就抱无涯之戚其信邪不克蒙其泽其几何离
含,怀着 表达
依靠
留居
急、突然 离开
停止,离开 就职上任
忧伤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被动句
宾语前置
知道
探望
初次

虽然
即使


如果
一词多义

未知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之悲其后四年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死而有之,其几何离
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其又何尤其信然邪其传之非其真邪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其无知,悲不几时其然乎,其不然乎
代词,她的
代词,那
语气副词,表反问
语气副词,表揣测、推测
连词,表假设
表选择
特殊句式
惟兄嫂是依吾佐董丞相于汴州吾又罢去何为而在吾侧也
真实、确实
能 承受、蒙受
多少,不久
解释词语
冀其成立比得软脚病抑别有疾吊汝之孤遂取以来窆不临其穴其又何尤曷其有极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
希望
近来
还是
抚慰
立即 接
葬时下棺入穴
怨恨
何,什么 尽头
希望
养育
指出通假字
远具时羞之奠零丁孤苦不幸早世先人之兆敛不凭其棺自今已往

伶仃




省 不省所怙 汝来省吾始 始来京城 汝之子始十岁虽 虽暂相别 虽万乘之公相如 如吾之衰者 如耿兰之报 如不能守以终丧

祭十二郎文课件完美版

祭十二郎文课件完美版
古义:成长立业。 今义:(组织、机构)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4、而齿牙动摇
古义:松动。 今义:立场不坚定。
5、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古义:过不了多久。 今义:数学领域的一分支。
词类活用
1、汝又不果来
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2、莫如西归
西:名词做状语,向西。
3、而视茫茫 4、汝视之:纯动明词宜活用业为其名者词,视力。
业:名词活用为动词,继承事业。
5、苍苍者欲化为白矣
白:形容词用为名词,白发。
6、然后惟其所愿
愿:动词用作名词,愿望。
7、长吾女与汝女
长:使动用法,使……长大。
8、乃能衔哀致诚
诚: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诚意。
9、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保全。
10、吾兄盛德而夭其嗣乎
11、将夭:成使家动而用致法汝,使……夭折。
一、作者很重视语句的前后呼应,善于利用排比句式,并讲究用词 的精巧。
例如,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中,有两处前后对应地讲到自己未老 先衰、体弱多病的情况,前面说:“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 苍苍,而齿牙动摇。”这里特意连用了三个起转接作用的“而”字, 意思是说三十多岁的人,本应身体健壮、精力旺盛,可是自己反而 视力减退、反而鬓发斑白、反而牙齿动摇,这就强调了作者的身体 状况竟然是一反常规,过早地衰相毕露。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 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 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时光只顾催人老,不解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梧桐昨 夜西风急,淡月朦胧,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如果你长时间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 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记忆是无花的 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尽管心很累 很疲倦 我却没有理由后

祭文 祭十二郎文 示范课件

祭文  祭十二郎文 示范课件
3.止
(1)止一岁(动词,住)
(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
(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动词,阻止)
(4)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通“只”。只是,仅仅)
(11)请归取其孥. (名词,_妻__和__子__的__统__称__) (12)明. 年. ①丞相薨. ②(①古今异义词,古义:_第__二__年__;今义:时 间词,今年的下一年 ②_去__世__)
【名人故事】 倡导古文运动
有一次,韩愈和同学谈论文学,韩愈说:“这读书就像品 酒一样。好文章读起来,让人觉得痛快。差的文章,比如骈体 文,就死板得很,读后也没味道,还会憋气难受。”“依你之 见,哪些名家写得好?”同学问他。“要说先秦,当然是孟子、 庄子;要说两汉,首先是大儒董仲舒,其次是洛阳才子贾谊。 他们的文章形式自由,用词动人,含义深刻。”后来,韩愈成 了大学问家,积极倡导人们学习先秦、两汉时的散文,反对束 缚人的骈体文,实际上这些文学观念,是他在洛阳求学时产生 的。
一、阅读课文第1~3段,师生互动疏通文意并回答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丧.之七日( sànɡ ) (2)所怙. ( hù )
(3)兄殁. 南方( mò )
(4)省. 坟墓( xǐnɡ )
(5)汴. 州( Biàn ) (6)归取其孥.( nú )
1.省
(1)不省所怙(动词,知道)
(2)吾往河阳省坟墓(动词,察看,这里是祭扫的意思)
(3)汝来省吾(动词,探望)
(5)既又与汝就. 食江南(动词,_趋__、__赴__) (6)汝时尤. 小(副词,_太__) 【一词多义】
2.尤
(1)汝时尤小(副词,太)
(2)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副词,特别,更)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55页)

《祭十二郎文》ppt课件(55页)

1.叙事于琐细中见沉痛。
本文作者在叙事时不是孤立叙写琐事,而是放在 宽阔背景中处理,于琐细中见沉痛,于联系中见深挚.
如十二郎英年早逝,本身足以使作者十分痛惜,联 系两人从小孤苦相依,成年别多聚少,再加家世凄凉, 作者三兄早世, 两世一身, 现孙辈惟一的十二郎又逝, 岂不悲痛之情更重,更催人泪下吗?
解题
• 汉魏以来,祭文多仿《诗经》中雅、颂 的四字韵语,也有骈文的。
• 韩愈的这篇祭文,虽沿用四言,但文意 曲折,气势飞动,打破了一般祭文为死者 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此文破駢为散,不 拘常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的特色。
作者与背景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 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 称韩吏部。自幼孤苦好学,锐意上进,贞观八年 (792)中进士。元和十二年(817)迁刑部侍郎。 因阻谏唐宪宗奉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 吏部侍郎。韩愈一生,在政治、文学方面都有所建 树,而主要成就是文学。他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 提倡古文,进行长期的激烈斗争。“韩愈奋不顾流 俗,犯笑侮,收召后学”; 由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



有能力

安慰 马上
接来
今吾使健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 墓地
如不能守待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
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然后惟其所愿。
从穴乏声,即葬时下棺入穴

代奴婢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
殓,给死人
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得 穿衣入棺
整体感知
一、此文与一般祭文的不同点在哪里?
此文不拘常格:虽沿用四言,但破駢为散, 文意曲折,气势飞动;打破了一般祭文为死者 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专从骨肉至情方面下笔, 写亲人之间的日常琐事,在叙述中抒发苦情与 悲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十二、十三句连用“矣”来
表明自己的不解与迷惑,作者实在无法接
受残酷的事实。
最后两句末尾用“矣”,相当于“了”,
表明天道难测,神机难明,天理不可推
究,人的寿命难以预知。

今吾使健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 如不能守待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 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 从穴乏声,即葬时下棺入穴 然后惟其所愿。
这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
多久

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 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丧 这 其…抑…选择问 ?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 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 大 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 概 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 将 使者妄称以应之乎?其然乎?其不然乎?
知道
探望 虽然
以为虽暂别,终当久与相处 虽
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即使
1.第一部分侧重写什么情感?分哪几个层次?
身世家世---悲 三别三会 叔侄深情 抱憾终生---悔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纪念十二郎, 为什么要写自己的身世?
答:是为了表现自己和十二郎的之间的深厚亲 情,从而表达自己的深深思念。
3.这几段总体是为了突出什么含义?
答:突出与十二郎的深厚情谊,即虽为叔侄, 实为兄弟。
取消句子独立性 健康强壮 去年孟东野往
忧伤 ,吾书与汝曰 :“ 吾年未四十 , 而 真实,确实 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 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 离开职守 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 接礼法或宗 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谁知道 法册定继承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邪? 人为“嗣”.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 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 能 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 纯正明智 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 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 动词,继承 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 ……的事业 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确实 为何 寿命的长短
第六七句末尾用“乎”,来表示作者 的质疑,不愿接受残酷的现实。
第八句末尾用“也”,表明作者始终 难以接受事实,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第九句前两个“也”连用,表假设, 后一个“也”表反问,作者清醒地明白, 眼前这一切是事实。
第十一、十二、十三句连用“矣”来
表明自己的不解与迷惑,作者实在无法接
受残酷的事实。
《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 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 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宋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写道: “读诸葛孔明 《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李令 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韩 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祭文中千年绝调” ——明代茅坤。
了解作者
• 韩愈(768——824),字 退之 ,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 籍昌黎,世称 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自幼 孤苦好学,锐意上进,贞观八年(792)中进士。元和十二 年(817)迁刑部侍郎。因阻谏唐宪宗奉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韩愈一生,在政治、文学方面都有 所建树,而主要成就是文学。其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并称 “韩柳”,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 他主张文章要言之有物,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提倡 古文 , 进行长期的激烈斗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 学”; 由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倡导,终于形成 了 唐代古文运动 。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也 成了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 • 其文众体兼长,多所创新,气势雄健,语言新颖,说理透彻, 逻辑性强,是继司马迁之后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代表作是 《马说》《师说》等。传世作品集为 《昌黎先生集》。
★一词多义:
始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 汝之子始十岁
最初,初次

才 代词,你的 请归取其孥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 表选择,是……还是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语气副词,表示揣测
揣摩文章第5自然段中的“邪”、“也”、 “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感情上 的作用。
丁为小 依靠 果实,零 含,怀着 省写,合义为死 ,取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 为落 “树上 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 落下小 果实” 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 与人合 义,形容 孤单 不久, 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 后来
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
第五句“也”“乎”合用,表明作者 仍不相信事实,所以用推断来排除现实的 可能性,整个一句用的是假设语气。
第六七句末尾用“乎”,来表示作者 的质疑,不愿接受残酷的现实。
第六七句末尾用“乎”,来表示作者 的质疑,不愿接受残酷的现实。
第八句末尾用“也”,表明作者始终 难以接受事实,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当然,这些说法未免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本文饱 含作者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却是确定无疑的。
听读课文,酝酿情感。
一、 通假字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 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 3、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4、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请几位同学带感情的朗读课文,同学们听的同时注意 梳理主要字、词、句的意思、特点,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然后用一两句话谈谈自己的听读感受。
在 给 来

文言词句
★词类活用: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名作状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名作动 继承…… 的事业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使动用法 使……早死 一天天
★古今异义:
又可冀其成立邪
古:成长立业 今:(组织、机构)筹备成 功,开始存在 古:精神 志气日益微 今: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要求做成某件事的气概
揣摩文章第5自然段中的“邪”、“也”、 “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感情上 的作用。
三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 夭亡的事实,所以用反诘的语气,强化作 者极度震惊的心情。
揣摩文章第5自然段中的“邪”、“也”、 “乎”、“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感情上 的作用。
三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 夭亡的事实,所以用反诘的语气,强化作 者极度震惊的心情。
临 代奴婢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 殓,给死人 穿衣入棺 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得 凭其棺,窆不得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 互相照顾 着生活 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 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 实在是我造 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 成得灾难 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 什么时候才有尽头 抱怨 已往,
虽然这样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 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 精神 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 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 希望 成长立业 幼儿儿童 期也。 才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 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 呼哀哉!呜呼哀哉! 近来 时常疼得厉害
闻汝丧
(sà ng)丞相薨
(hōng)
不省
所怙
ng) (xǐng)佐戎徐州 (ró ( jù ) 汝遽去 (hù )
兄殁南方 (mò) 万乘之公相(shè ng) (yǔn) 省坟墓 (xǐng) 殒其生 归取其孥 (nú 窆不临其穴(biǎn) ) 尚飨
(xiǎng)
第一部分,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1—3段 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
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 死去的 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 长辈 时幼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 通“逝” 未知其言之悲也。
宾语前置
惟兄嫂是依——只有依靠兄嫂了 注意:
“惟(唯)……是……”为语 句的一种固定,古今汉语中常见。 如:唯你是问,唯才是用,唯 贤 是举,等等。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又归 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 妻子儿女 的统称 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幕于汴州,汝 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 第二年 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又佐戎 成为事实, 实现 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 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手持戈代表军务 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取老虎追赶野 兽表象,表急. 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 突然。 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 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第一课时
祭文(悼词)
有韵文和散文两种。
惯用格式: ①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 享年等),表示哀悼之情; ②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 ③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
本文既不同于传统祭文,又不同于韩愈本人撰写 的其他大量的哀辞、祭文、铭状、碑志。那些都是应 约而写,是念给生者听的。而本文不为发表,是作者 面对死者叙往事诉衷肠的肺腑之言,正所谓“未尝有 意为文”却达到了“文无不至”的境界。 《红楼梦》中“宝玉祭晴雯” 的《芙蓉女儿诔》就属 于这种真情自然宣泄的文字。 诔lěi:古代叙述死者生平, 表示哀悼(多用于上对下): 贱不~贵,幼不~长。
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
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
☆第二部分,写十二郎之死。
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
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