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解放的审美之维

合集下载

爱欲解放与审美之维——论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

爱欲解放与审美之维——论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

了 具 有 本 体 意 味 的爱 欲 解 放 的 理 论 ,想 以 此 来 批 判 资 本 主
义 异 化 的现 实 、改 造 人 性 的世 界 。
得 以宣 泄 与 表 达 ;无 意 识 则 受 快 乐 原 则 的 支 配 ,是 心 理 活
动 的深 层 ,在 人 的 心 理 活 动 中 是 占主 导 地 位 的 , 因 而 ,人
[ 中图 分 类 号 ] B8 — 30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 0— 12 2 0 ) 30 3—5 文 0 19 6 ( 0 9 0—0 00
马 尔 库 塞 ( 8 8 1 7 )说 过 :“ 象 不 出 哪 一 种 真 正 1 9 9 8 想 的哲 学 是 不 以这 样 或 那 样 的 方 式 从 现 实 、社 会 和 政 治 的 角 度 去 反 映 人 的现 状 的 。 l ] ( 5 ) 作 为 法 兰 克 福 学 派 的 重 ”1 P 7 要 思 想 家 ,马 尔 库 塞 的 批 判 理 论 正 是 这 样 一 种 “ 现 实 、 从 社 会 和政 治 的角 度 去 反 映 人 的 现 状 ” 的 人 本 主 义 的 哲 学 与 美 学 ,具 有 批 判 与浪 漫 的 双重 特征 。
爱 欲解 放
有 两 个 方 面 构 成 了 马 尔 库 塞 爱 欲 解 放 本 体 论 的 内在 理
论 张 力 ,这 就 是 人 的 生 存 异 化 的 现 状 与 人 的 生 命 自 由 的 应 然 。在 马 尔 库 塞 看 来 ,哲 学 的 使 命 就 是 寻 找 人 性 的 真 理 ,
而 是 人 的 存 在 ; 同样 , 马 克 思 把 扬 弃 了 “ 化 ” 与 “ 化 ” 异 物

和谐的审美之维

和谐的审美之维

和谐的审美之维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独特的概念、范畴和逻辑体系。

一方面表现出古代的思想家、文艺理论家以特有观点和方法来思考和把握中国文艺的特点和本质,以促进文艺实践的深入发展。

另一方面是在更高更全面的层次上对中华民族的人的生存意义的审视、建构,以促成更加丰满的人性、更加伟岸的人格、更加健全的社会,这也是一切艺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和谐,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和美学的本原性范畴。

其与中国的哲学、文化、艺术观念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认识和把握这一重要的范畴,分析其内涵及发展、流变与转换,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有强烈的实践指向。

一、和谐的文化学审视和谐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丰沃的厚土中生长出的一株思想奇葩。

其与中国哲学和艺术理论中的“道”、“气”、“象”等基元范畴等共同催生了中国文艺林苑里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繁荣景象。

“和”字出现很早,甲骨文、金文中已有。

修海林先生指出:“‘稣’之初义,犹如一首形象化的田园诗,其中洋溢着一种生活的谐和感。

这是一种人与自然的谐和,人与社会之间的谐和,其中浸染着一种篱墙之内的安居足食,内心陶然的谐和体验。

”杨树达先生说:“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说文》:‘和,调也。

’‘盉,调味也。

’乐调谓之和,味调谓之盉,事之调适者谓之和,其意一也。

”和字从西周开始,在文化典籍中频频出现,《周易》、《尚书》以及儒学、道家无不论及,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思想文化观念。

这不仅成就了周代的礼仪制度、诗教传统、人格范型,而且对模塑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可以说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母题,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当然对这个问题的阐发和辨析绝不是一篇文章可以承担的,本人只想在此概略地阐明和谐这一范畴的丰富复杂的艺术文化学和诗学价值。

《尚书·尧典》有这样的记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爱欲与文明

爱欲与文明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非常有幸能够代表我们小组上台来汇报下这个学期“西方社会学”专业课冯老师发起的“读书报告会”的阅读成果,下面我分为四个部分为大家展示下我们阅读的《爱欲与文明》一书的成果。

一、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把当代哲学中的某个哲学派别与马克思、特别是早期马克思的思想相融合,试图为治疗今日发达工业社会的弊端提供药方,并为未来社会设计宏伟蓝图,可以说是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的重要倾向。

在这方面,本书作者赫伯特·马尔库塞就是一个突出人物。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是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和社会思想学家、美学家,※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被西方誉为“新左派哲学家”。

※法兰克福学派: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被视为“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

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

而法兰克福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马尔库塞的理论与实践才广为人知的。

马尔库塞出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年轻时曾参加过社会民主党,1922年他拿到弗来堡大学的博士学位,随后回到柏林,售书为生,又于1928年返回弗赖堡学习哲学,师从海德格尔——当时德国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马尔库塞在1928年发表了他第一篇哲学论文,试图综合哲学视角下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这一论题将在后来被各种“存在主义的”或“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者如萨特、梅露旁蒂等再度提起,并且对美国新左派运动中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也有影响。

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主义在许多人那里已经堕落成了一种模糊的正统理论,因此需要为之注入新的活力,用“现象学的”经验去明晰这一理论。

同时,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主义忽略了个体的位置,因此究其一生马尔库塞都关注个人的自由与解放,以此补充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变革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人类简史人类的美与审美

人类简史人类的美与审美

人类简史人类的美与审美人类简史:人类的美与审美人类简史中,美和审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文明起源以来,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审美的探索一直是人类活动的核心。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文化中,人们对美和审美的理解和追求也有所差异。

本文将介绍人类简史中的美与审美的发展和演变。

第一章美的定义和意义美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概念,它提供了一种情感和精神的愉悦和满足。

美不仅体现在自然界中,也存在于人类的创造中,涵盖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感官。

美可以是自然景色中的壮丽景观,也可以是艺术品中的精妙构思。

它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想象力,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乐趣和意义。

第二章人类审美观念的演变人类的审美观念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的。

在古代,人们认为美是与神性相联系的,对称和谐是美的体现。

古希腊的古典艺术追求完美的比例和对称,这种审美观念影响了整个古希腊文化。

中世纪欧洲的宗教艺术则强调表达精神和宗教信仰,宏伟的教堂和彩色玻璃窗体现了当时的审美观念。

随着文艺复兴和启蒙时期的到来,人们开始对人体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重视个体的独特性和自由表达。

这种人本主义的审美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而在现代艺术中,审美观念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体化,艺术家可以通过各种抽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第三章不同文化中的审美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美和审美的理解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审美观念强调抱负、内涵和自然之美。

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和园林设计就是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表达。

而日本的审美观念则注重简约、平衡和“留白”,体现了东方审美中的独特元素。

在西方文化中,审美观念强调个体的表达和情感的宣泄。

现代艺术流派如印象派、抽象派等更加突出了艺术家个人的创意和主观情感,打破了传统艺术的束缚。

西方的时尚和设计也强调个人风格和时尚潮流的变化。

第四章美与审美的意义美和审美不仅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们追求精神满足和共同价值的体现。

西方美学

西方美学

人本主义美学思潮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美学思潮是从19世纪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论美学发源的,具有浓厚的情感和非理性色彩。

主要包括直觉主义、表现主义、形式主义、精神分析主义、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心理学、现象学美学等等。

(一)表现主义美学表现主义美学是现代西方美学思潮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美学流派之一,其创始人是现代西方著名美学家、意大利著名学者克罗齐,另一位重要理论代表是当代英国著名理论家科林伍德。

克罗齐(1866-1952)《美学原理(纲要)》。

直觉即表现。

语言就是艺术,艺术不是物理的事实,不是功利的活动,不是道德活动,不是概念的或逻辑的活动,艺术不能分类。

其中艺术内容等于个人的瞬间情感,艺术形式等于表现着情感的意象。

科林伍德:《艺术原理》。

艺术是种富于想象力的情感的直接表现。

人人都是艺术家。

艺术是借助于想象活动而实现的经验认识形式。

真正的艺术却在于表现情感。

艺术是社会的良药,它为社会治疗最麻烦的心病,即意识所受到的腐败堕落。

”阿诺·理德:《美学研究》。

“美是完美的表现”“当一定的客体对于想象而言完美地表现了意义(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意义)时,我们就说它的表现是完美的。

在这种情况下,形式就变成为整体和意义的一个部分,这种复杂的自我完成的表现,我们就称之为‘美’。

”表现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是:美是对主体情感的成功表现,是纯粹主观的、精神性的直觉;它存在于人的思维形成概念之前,并且以抒情为根本特征;艺术的根本目的在于表现主体的情感,它是主体纯粹的想象,既不是有用的、善的东西,也不是诗人愉悦的东西;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发挥其想象力表现直觉而成为艺术家。

(二)直觉主义美学柏格森(1859-1941法国)《时间与自由意志》《物质与记忆:身心关系论》《笑的研究》《形而上学导论》《创造的进化》《生命与意识》《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

他提倡直觉,贬低理性,认为科学和理性只能把握相对的运动和实在的表皮,不能把握绝对的运动和实在本身,只有通过直觉才能体验和把握到生命存在的“绵廷”。

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

第三节 哈贝马斯
• 一、生平
• 于尔根· 哈贝马斯 ( Jü rgen Habermas,1929-)
二、主要著作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文化与批判》、《知 识与人类旨趣》、《合法性危机》、《历史唯物主义 的重建》、《交往行为理论》、《真理与论证》、《 包容他者》、《在事实与规范之间》、《认识与兴趣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后形而上学思想》。
法兰克福学派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 (1)研究所的初创时期(1924-1933):从研究所的 1924年正式成立到1933年法西斯上台研究所的大部分 成员流亡美国为止。
• (2)流亡时期(1933-1949):从研究所流亡开始到 重返德国为止。
• (3)重返德国时期(1950-1970):从重返德国到第 一代理论家退出历史舞台为止。 • (4)后霍克海默、阿多尔诺时期(70年代以后)。
(三)意识形态批判
• 发达工业社会又是一体化的社会。人的价值观、理想、思 想感情的灵性都已被社会流行的模式所规定。在这样的 “ 新集权主义”社会中, 有民主而不自由, 富裕而不幸 福, 有技术但无理性。 • 在发达工业社会里,科学的各种规则和技术的专门化操作 支配了人所有的活动,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或目的理性控 制着整个社会,造成了文化和个性的毁灭。
• 哲学解释学既不同于单纯作为“指导和训练交往能力”的 修养学-解释学,也不同于“旨在重建规则系统”、“不 研究交往能力”的语言学。
(二)批判的解释学
• 批判的解释学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功能:
• 摧毁传统社会科学自以为是的客观性;
• 提醒社会学家注意到他们的理论概念并不像自然科学 那样精确;
• 使自然科学家取得理性的一致,从而使自然科学更具 理性; • 把科学信息转变为社会生活世界的语言。

人的解放与审美之维--马尔库塞解放美学管窥

人的解放与审美之维--马尔库塞解放美学管窥

人的解放与审美之维--马尔库塞解放美学管窥
周祥林
【期刊名称】《创作与评论》
【年(卷),期】2003(000)005
【摘要】@@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赫伯特·马尔库塞继承了西方批判的浪漫的传统,把哲学、艺术、政治、社会现实、审美等置于一个综合的本体层面上,去捍卫知识、艺术、精神和人的价值,形成独特的审美思想.如果说尼采的美学思想倾向于倡导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那么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则是专注于寻求人的现实解放.我们不妨称之为"解放美学".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周祥林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
【相关文献】
1.艺术救赎的可能与不可能--马尔库塞关于人的解放思想探析 [J], 周桂芹
2.人的本质解放:马尔库塞的艺术与审美之解放美学 [J], 刘同舫;韩淑梅
3.马尔库塞的\"爱欲\"与人的解放之间的关系 [J], 刘宗圣
4.爱欲解放和感性解放--马尔库塞和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理论比较 [J], 刘兴章
5.文明“二律背反”的“乌托邦”超越——马尔库塞审美之维的“爱欲解放论”质疑 [J], 郭治谦;张晓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尔库塞

马尔库塞

建立“新感性” 建立“新感性”
艺术提供了感性解放的可能
感性本身就是革命的、 感性本身就是革命的、否定的 对抗现实理性,反叛既存现实的秩序化、 对抗现实理性,反叛既存现实的秩序化、合理化和工具理 性的控制
艺术是大拒绝
艺术无论仪式化与否,都包容着否定的合理性。 艺术无论仪式化与否,都包容着否定的合理性。在其先进 的位置上,艺术是大拒绝,是对现存事物的抗议。 的位置上,艺术是大拒绝,是对现存事物的抗议。
1922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海德格尔指导, 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海德格尔指导 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海德格尔指导,
后从事过六年的书籍出版、 后从事过六年的书籍出版、发行工作 1929年: 年
重返弗赖堡, 重返弗赖堡,后因与海德格尔的政治分歧而离 开
后:
结识霍克海默, 结识霍克海默,到了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
此后
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 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1951)和 )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1954) ) 任教于勃兰第斯大学( 任教于勃兰第斯大学(19541965)、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 )、 哥分校(1965-1976) 哥分校( )
1951年妻死;1955年结婚 年妻死; 年妻死 年结婚 1979年回德国讲学时去世 年回德国讲学时去世. 年回德国讲学时去世
对“形而上学”的清除,实际是对大脑的清除;“肯定性思维方 形而上学”的清除,实际是对大脑的清除; 式”的胜利
单向度的人
人们丧失了否定性、 人们丧失了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向度
美学: 美学: 拯救的乌托邦
审美和艺术是对现实的超越
艺术与幻想
在想象中,个体与整体,欲望与现实, 在想象中,个体与整体,欲望与现实,幸福与理性得到 了调和。 了调和。 美学形式的背后乃是美感与理性的被压抑的和谐, “美学形式的背后乃是美感与理性的被压抑的和谐,是 对统治逻辑组织生活的持久抗议, 对统治逻辑组织生活的持久抗议,是对操作原则的批 判。”

文学概论 导论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文学概论 导论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格奥尔格· 卢卡奇 (1885-1971) 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 和文学批评家,在20 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 进中占据十分重要的 地位。1923年,他以 著名的《历史和阶级 意识》开启了西方马 克思主义思潮,被誉 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 创始人和奠基人。
20世纪30—60年代末,西 方马克思主义鼎盛时期。现了 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 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 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流派。 他们重点寻找《1844年经济 学——哲学手稿》中“哲学家 的马克思”;分析法西斯主义 兴起的心理根源;反思启蒙精 神、工具理性、科学技术、大 众文化,致力于发达工业文明 批判;构筑批判理论的哲学基 础,并用各种西方社会思潮解 释、补充、重建马克思主义。



三 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
近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发展的历程:古代文论传统被打 断;学习西方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获得独尊 地位,文艺为政治服务;改革开放,现代西方文艺理论 涌入中国;民族的复兴,传统文化受到重视。人的精神 特性:自由的意识活动。


1、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


四 中国文学理论建设反思
1、传统的缺失,血脉的断裂,精神世界的迷惘。 2、马克思主义的统治地位。 3、原创性思想的匮乏。 4、个性自由:精神的特点。
一百多年来的文学以及 文学理论
冰心
老舍
沈从文
钱钟书与杨绛
熊十力
梁漱溟
任继愚

思考题
1、20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西方文论新见迭出,流派
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和 革命可统一于改造世界和 人性解放的活动中,用新 的美学形式来表现人性, 以唤来一个解放的世界。 美学是摆脱压抑社会的唯 一学科,是单向度社会中 双向度的批判形式。其主 要著作有《理性和革命》 (1949);《爱欲与文明》 (1955)《单向度的人》 (1964);《论解放》 (1969);《艺术和永恒 性》(1976);《审美之 维》(1978)等。 马尔库塞与马克思、毛 泽东并称为“3M”。

人的本质解放:马尔库塞的艺术与审美之解放美学

人的本质解放:马尔库塞的艺术与审美之解放美学

解放得 以实现 的关键途径是艺术和审美 , 艺术和 审美具有造就 “ 新感性” 批判现实社会 、 强个体 主体 与社会整体 、 加
力 量 的功 能 。 马 尔 库 塞 的 解 放 美 学 突 出 了艺 术 、 审美 与 人 的未 来 的 深 刻 关 联 , 得 借 鉴。 但 这 一 丝 毫 未 触 及 资 本 值 主义制度根源的艺术审美救世观只能是一种主观设想。
21 年第 1 01 期
N . 2 o 1.01 1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版) 社
J OUR AL OF S T N OU H CH NA N I ORMAL U V S T NI ER I Y ( OCI L S I NC E I I S A CE E D T ON)

术 文化失 去 了本身 所 固有 的价 值 功 能 , 为 国 家 意 成 识 形 态宣传 、 现 国家 制度 优 越 性 的 工具 。国 家机 展 器消 解 了本 真艺 术 文 化 所特 有 的远 离 社会 、 控 社 指 会 的特 征 , 以更 能实 现对人 们 的愚化 。 对 于一 个具 有艺 术情 怀及 丰富美 学思 想 的哲学
环 境—— 科技 异化 、 艺术 文化 的异 化等 进行 了批 判 。
种 巨大 的触动 。它 鞭策着 这位 极具 历史 责任 感 的
学 者深 思 : 病态 的社会 ” 就 的“ 向度 的人 ” “ 造 单 如何 摆 脱痛 苦 ?异化 的文 化 如 何 消 除 异化 , 以本 真 意 还
科技 主 导生产 的资 本 主 义社 会 , 根 本 上 说 是 从
21 0 1年 2月
F b 01 e .2 J
人 的本 质解 放 : 马尔 库 塞 的艺 术 与 审美 之解 放 美 学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试论“生活美学”何以可能?转引于中西文化研究在全球化的境遇里,人们正在经历“当代审美泛化” 的质变,它包涵双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生活的艺术化”,特别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孳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则是“艺术的生活化”,当代艺术摘掉了头上的“光晕”(Aura)逐渐向日常生活靠近,这便是“审美日常生活化”。

与此同时,美学也在面临当代文化与前卫艺术的双重挑战。

美与日常生活关联的问题,被再度凸现了出来。

一、美与当代文化:“日常生活审美化”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就是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品质所充满。

如是观之,在大众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之中,“美的幽灵”便无所不在——外套和内衣、高脚杯和盛酒瓶、桌椅和床具、电话和电视、手机和计算机、住宅和汽车、霓虹灯和广告牌——都显示出审美泛化的力量,当代设计在其中充当了急先锋。

就连人的身体,也难逃大众化审美设计的捕捉,从美发、美容、美甲再到美体都是如此。

可见,在当代文化中,审美消费可以实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美的消费品,这便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极致状态。

当代文化这种景观的形成,有赖于“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文化工业”的再生产。

大众文化以其商业性和娱乐性消解了“审美非功利性”的诉求,文化工业则利用其“有目的的无目的性” 驱逐了康德美学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

这样,康德以来的欧洲美学传统就受到了作为“自在的美学”的大众美学的置疑,“将审美消费置于日常消费领域的不规范的重新整合,取消了自康德以来一直是高深美学基础的对立:即…感官鉴赏‟与反思鉴赏的对立,以及轻易获得的愉悦——化约为感官愉悦的愉悦,与纯粹的愉悦——被清除了快乐的愉悦对立” 。

这是由于,康德美学始终持一种“贵族式的精英趣味”立场,这使得他采取了一种对低级趣味加以压制的路线,试图走出一条超绝平庸生活的贵族之路,从而将其美学建基于文化分隔与趣味批判的基础之上。

马列文论课程说明与教学设计1

马列文论课程说明与教学设计1
前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列宁《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斯大林:论民族问题和民族文化,高尔基:《谈谈我怎样学习写作》)→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演变和发展(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萌芽、20世纪20-4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探索、20世纪50—7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徘徊、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突破)(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瞿秋白《普罗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周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党的出版物的原则,对“创作绝对自由论”的批判)。
12.列宁:论托尔斯泰
(对沙皇政府、资产阶级自由派、党内机会主义分子对托尔斯泰欺骗性宣传的揭露和批判、托尔斯泰学说和作品中的矛盾及产生的原因、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对托尔斯泰主义的批判、列宁论托尔斯泰的方法)。
13.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美学研究史上的根本变革——用社会实践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美,异化劳动与美,劳动创造了美)
2.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神圣家族》对《巴黎的秘密》和鲍威尔、施里加唯心主义思辩哲学和唯心主义创作思想的批判。)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思想的复杂性及其阶级实质,人的本质和性格对社会关系的依赖关系,社会环境对艺术繁荣的影响及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文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阿多诺《美学理论》、马尔库塞与《审美之维》、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

审美和解放

审美和解放
团.
到了 压抑, 他们欣 赏美和 创造 美的机会 都 受到了 限 制, 其实, 在
二百多年前, 席勒就痛苦地看到, 古希腊人那种完满人性在现 实中已 不复存在, 由于文明的发展和国 家变成强制的机器, 人 的天性遭到了 破坏, “ 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 小 碎片上, 人自己 也只 好把自 己 造就成一个碎片。 他耳朵里听到 的永远只 是他推动的 那个齿轮 发出的 单 调乏味的 嘈 杂 声, 他永 远不能发展到本质的和谐’ , 。 ( 9 现代社会, 生产力的 迅猛发展导 致人们的生活日 新月异, 但分工的愈益细密也导致人格的畸形 发展。 现代人格的畸形状态有三种情况: 一是沉迷于感性。 通常 这种人把吃喝玩乐当 作自己的 人生目 标, 只知道追 求 感官的刺 激和 情绪的 宣泄, 结 果只能 是 人 为物役。 二 是束缚于 知 性。 现 代 工业社会的一体化技术统治使人仅仅变成工具, 变 成“ 单面 人” , 它使人的本能遭受压抑和扭曲, 处于麻木状态. 使人的感 觉变得迟钝。 三是志 性遮蔽。 这是一种更普遍且更 令 人担优的 现代病, 许多人找不到精神寄托, 没有人生信仰, 没 有了灵魂。 针对以 上 情况, 许多关注人的 生存境遇的 人士希望 借 助审美使 人类摆脱困 境、 恢复人性的完 整和生命的意义。因 为 审美是人 从对象中直观自 身的活动, 真正美的形象体现理想的人格结 构, 这样的话, 一方面, 全面发展的审美人能够发现 美、 创造美; 另一方 面。 真正 美的 对 象可以 促 进人的 全面 发展。 试 想 一下, 如
呈现出 一种全字塔式的结构形态, ・ 一 ”
参考文献:
[ 1 l 傅 光明 , 曹禺 的 剧 作 [ N J . 中 国 邮 政 报 . 2 0 0 2 - 4 - 2 7 . [ 2 l 曹禺 ‘ 雷 雨 . 曹禺 代表 作[ M l 郑州: 黄河 文艺l h 版社,

作为人类解放途径的美学——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略析

作为人类解放途径的美学——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略析

当代是陲锨
留 ( 有‘ 否定性思维” 的因素, 也是睢 一有能力引领人类
追求解放的平台。美和艺术是 ^ 类摆脱异化、 复归人的本质的必由之 路, 马尔库塞正是 艺术—审美为改变人的心理结构和实现人的解放
需 , 要 革命要推广到心理结 构领域, 革命不应该是政治和经济制度的 即
改造, 而是—种改变 人的心理结构的革命。马尔库塞最推崇的是进行 能 匕 构 的革命。他认为只有通过这阿 命, 革 人的本I才‘ 生 能摆 脱观f社会中技术理性的压抑与束缚 , 弋 人才能实现爱欲的解放, 本能才 能获得非压抑性的发展。这也就是说 , 爱欲的解放就意味着 ^ 的解放。
代资本主义 社会中已 经不存在物质的缺乏, 而是人的本能需求遭到普
遍的压抑, 这—切只有在艺术中才能摆脱。也正因为如此, 马尔库塞提 出了感性自然的解放, 而且认为这是对马克思在<8 <4 1 4年经济学一 哲学手稿》 中的 主题一“ 一切属人的感觉和属性的完全解放’ 的发 L 挥。马尔库塞在总结了青年学生造反运动和新左派运功的政治实践 经验的基础之 E 设想了以培养人的新感性为 目 的艺术革命之路。 , 标 他以本能革命的颠覆性和彻底性黼 茸 极力挖掘艺术的政治潜力, 提, 将
工^ 级, 阶 写的是‘ 革命’ , 因而就是革命的。 文学的革命性, 只有在文
要而言, 政治经济 E 的解放只是夕在 的和有限的、 f 惟有生命本能意 义E 的解放才是触及根本的。因此 , 他认为现代意 义E 的人类解放不是马 克恩所指的社会革命过程, 甚至不是生产力巨大发展带来的物质和文
二、 解放途径: 通过艺术之维获得解放
马尔库塞认为, 马克思主义强 凋人的社会历史本性, 固然可以通
马尔库塞移 孩啦擒济口 0 拄 了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 向度”即异 单 ( 化) 状况。他认为, 科学技术能给 ^ 带来物质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但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审美的变化 -回复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审美的变化 -回复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审美的变化-回复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人们的审美偏向于传统、朴素和内敛,而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变得多样化、开放且多元化。

这种变化既受到了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与人们对美的认知与需求的改变有关。

首先,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艺术审美的定位是为人民服务,以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

这一时期,人们对美的理解较为简化,追求“大众审美”,注重艺术作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正面影响。

例如,电影《小芳》等描写了农村家庭生活的作品被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

这时期的审美观念饱含了政治、社会和道德的因素,追求美的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开始接触到更多来自西方的文化与艺术,其中包括了西方的审美观念。

改革开放带来了对外开放和交流的机会,人们开始对外界的文化进行接纳和吸收,这导致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多元化。

西方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形式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艺术界涌现了一大批受到西方艺术启发的艺术家和作品。

在这个背景下,一些前卫的艺术家开始创作具有自我观念和独立思考的作品,这种创作形式逐渐成为主流。

艺术家们开始挑战既有审美观念,推崇自由、创新和个性,作品呈现出更多元的风格,追求个体的艺术表达而非为了符合社会趋势而创作。

新一代的艺术家大胆地尝试着各种风格和形式,展示了他们对个人情感和思想的真实表达。

与此同时,随着时尚行业的兴起,人们开始更关注外在的美。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逐渐从“穷大方”转变为“富大方”,人们对时尚、奢华与外观修饰的需求不断增加。

高端品牌的诞生和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品质和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服装、化妆品等产品的广告也呈现出更多样化、时尚化和国际化的风格。

此外,思想观念的改变也对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权威思维和道德束缚,开始注重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思考。

审美与人的解放1

审美与人的解放1

审美与人的解放侯荣让(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中文系2000级甲班,甘肃天水741001)摘要: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中,劳动一方面为人类创造了生活所必需的物质材料,同时,繁重的工业生产却又剥夺了人类生活的自由与幸福,使人异化。

审美作为人类活动的高级形态,把人从现实原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尤其审美主体的审美直觉感兴力、家与审美形式的能力等审美修养的提高,又能使审美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键词:审美;人的解放;相互作用中国分类号:1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371-1351(2004)08-006】-02一、审美促进人的解放1.当代工业社会的压抑性文明对人的控制对于人的活动而言,一个确证的事实是,人的全部活动都是为了解决人与世界的对立而进行的。

人的活动目的就是要是自己的目的对象化于外部世界,从而建立起人与世界的和谐自由关系。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艺术赖以存在的物质前提。

它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另一方面,由于阶级社会中少数人的极权统治,使劳动成为阻碍、甚至压抑人解放的因素。

在阶级社会中,多数人生活在低劣的社会现实中,他们没有思索的自由,整日为去的生活必需品而劳碌,劳动与快乐、美是分离的。

只有少数统治阶级才具有保证幸福的维系所需的产品数量的购买力,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

统治者也不会给其他人以争取平等、幸福的机会。

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合理性的全面扩张与渗透,使机器与金钱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剥夺了人的自主创造性,压抑着人性,使人丧失了自主选择、思考的自由,更多地成为社会一体化中的机器,成为金钱的奴隶。

私有财产和社会分工的扩大,逐渐使人异化,丧失了自我。

马尔库塞认为,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

他成功的操纵了人们的意识与潜意识,把不属于人本质需要范围的虚假物质需求强加给人,使人们把追求物质享受当做自己真正的需求,贪得无厌的追逐无穷尽的消费热点。

面向现实的批判——浅论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

面向现实的批判——浅论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
实之 上 成 为 现 实 的指 引 。作 为 一 个 激 进 的思 想
制度 , 科技 的发 展 又给它 带来 了新 的生机 。不 过 , 他 发现 。 随着 资本 主义 的发展 , 的精神 危机 与 伴 人
需 求— —感 官功 能 的异化 也 日益 突 出 。要 改变 这

家, 他反 复强 调艺 术 的 自律 。在他 的观 念里 , 艺术 的 自律 不是说 艺 术 要 离 开 现 实 , 是 要 驻 足 于 现 而 实 的上方 关 注现 实 。他赋 予审 美 以十分 激进 的内 涵 : 艺 术 由 于 审美 而 异 于 现 实 , 现 实 格 格 不 “ 与 入。 因而 它可 能 在 现 实 中开 启 另 一 个 维 度—— 可 能 的解 放 维度 , 即审美 之维 , 个心 理功 能所 释放 这 的能量 , 人 性 摆 脱 压 抑 , 现 解 放 的动 力 。 … 是 实 ” 艺 术之 美所 包 含 的 自由 和欢 悦 是 现 实 所 缺 乏 的 。
学家 胡塞 尔 和存 在 主 义大 师 海 德 格 尔 , 哲 学 和 对 政 治 间的关 系有 着 浓 厚 的 兴趣 , 希特 勒 确 立 其 统 治 地位 以后 . 去 了美 国并 留在 了那 里 . 为美 国 他 成
人 性 的扭 曲和 人 性 的异 化 。 _ 现 代 文 明 造 就 的 ”2 ] 是片 面 的人畸形 的人 , 怎样 才 能 使 人 复 归 人 的 自
首要 目标是 把个 体从 资本 主 义社会 的异化 中解 放
出来 , 造并 恢 复 作 为 单 维人 的 另 一个 维度 —— 改
感觉 、 求 和本 能 的解 放 维 度 。 _为 了实 现 这 个 欲 ”3 ]
目标 , 尔库 塞最 终选 定 了艺术 , 认 为取 消各 种 马 他

西方哲学史之导论

西方哲学史之导论

1889—1951,出生于奥地利,后入 英国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 语言哲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有影响 的哲学家之一。 代表作:《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
II.万能论与无用论
ü 哲学万能论 全民学哲学,全民用哲学。国内某个特殊时期的田间 地头哲学、板凳哲学、桌子哲学、斗争哲学等。 ü 远离功利目的的哲学无用论 普鲁东的《贫困的哲学》与马克思的《经济矛盾的体 系,或哲学的贫困》(1847年) 恩格斯“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 能没有理论思维。” 庄子无用之大用《逍遥游》三、四,P16 黑格尔:《小逻辑》,导言§5,P46
于改变世界。《提纲》十一
哲学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其它方式
• • • • •
哲学与神话 哲学与常识 哲学与科学 哲学与宗教(感性表象&概念推理;外在权威&理性) 哲学与艺术(科学是我们,艺术是我。——雨果)
E.哲学的分类
• 西方主要哲学家的分类法
亚里士多德 理论学科 实践学科 创造性学科 数学
物理学
托马斯· 阿奎那
c. 问题性
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
——(明)方以智《东西均·疑何疑
篇》
d.反思性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 e.时代性哲学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黑格尔) f. 批判性批判的问题是关于价值的价值问题,是产生价值
的评价的问题,因而也是价值创造的问题。(德勒兹)
g.实践性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
赫拉克利特,前540年-前480年。 古希腊哲学家、爱非斯派的创始人。
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赫氏语)
Page 4
智者派在市场上需要对所有的东西做理智的说明和解释,以便能为大 家所理解和接受,于是理智性的、概念式的东西成了智者派的追求目 标,而理智性的、概念式的东西是和先前“ 爱智慧”所讲的对万物统 一的爱的思想相矛盾的,它背离了这种思想,因为对万物统一的爱是 人和万物合一,人和存在合一,而对概念的追求则是把人与概念看成 是彼此外在的东西。

审美与政治通达的新视野——评《人类解放的审美之维——当代西方

审美与政治通达的新视野——评《人类解放的审美之维——当代西方

第9卷第4期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Vol.9 No.4 2019年8月 Journal of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Aug.2019审美与政治通达的新视野——评《人类解放的审美之维——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思想研究》宋长江(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河南新乡,453001)摘 要:审美是自由的体验,这种自由通过“无概念的主观普遍性”向外传达,形成社会群体性效应,就与政治产生了关联。

审美是个人自由体验,也是群体自由体验,其中自然蕴含着“自由解放之维”。

《人类解放的审美之维——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思想研究》一书精准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核心问题,深入解读了当代具有代表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政治美学思想,宏观系统地观照当代政治美学研究,展示了审美与政治通达的视野。

关键词:政治美学;审美;自由;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B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082(2019)04-0042-05审美与政治紧密相关,无论在封建伦理束缚下“成教化,助人伦”的传统社会,还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新中国,都是如此。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主义艺术的兴起,审美、艺术获得了亘古未有的自由与自立,似乎可以与政治再无瓜葛。

事实远非如此,仍有大批学者致力于研究审美与政治的关系。

文苑仲博士的《人类解放的审美之维——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思想研究》即是一部从审美与政治的关系入手研究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专著。

该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系“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第1辑6部著作之一。

全书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首先阐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的理论根基,即“审美与人类自由解放的关系”;第二章至第五章为第二部分,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展开,分别介绍詹姆逊、伊格尔顿、奈格里、朗西埃的政治美学思想;第六章为第三部分,总体分析与评价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给予历史定位、分析总体风貌和理论特征,并总结其成就与局限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解放的审美之维
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

追求自由解放是人类最初的,也是最朴质、最真实的梦想。

古往今来,为这个梦想探索、奋斗、抗争的仁人志士不可胜数,但梦想仍然遥不可及。

直到马克思主义的横空出世,才打开了梦想转化为现实的通道。

马克思打开的这条解放之路通往的理想社会不仅意味着通过发展生产力而实现的社会财富的极大涌流,也不仅意味着由于阶级的取消而实现的公平正义,而且意味着审美的实现,因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

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中,审美绝不仅仅是闲情逸致的玩赏,而是人的自由本质和创造能力的体现,它的一端连着物质现实的感性生活和感性实践,另一端则指向人类解放的极境。

因此,美学与追求人类解放的政治理想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人类解放必然包含着审美之维。

正是沿着这一思路,20世纪以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把美学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重要阵地,美和艺术被赋予了救赎的重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美学就是政治美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政治美学传统在当代得到了进一步发扬。

以弗里德里克·詹姆逊、特里·伊格尔顿、安东尼奥·奈格里和雅克·朗西埃为代表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承袭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和艺术的重视,发掘审美的政治意义和解放功能,同时直面经济的全球化浪潮和文化的后现代转向,深入思考当代的社会、文化和艺术现象,应对全球化语境下的理论挑战,探索超越资本主义的政治美学话语。

詹姆逊在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进行批判的基础上,
认为后现代的艺术、文化被商品逻辑所统辖,无法“再现”资本和后现代空间的全貌,导致认知的困境。

他的“认知测绘”通过对当代艺术和文化现象的深入解读,力图超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呼唤新的美学形式去“测绘”,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再现”,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整体结构,进而重塑后现代破碎的主体,唤醒一度沉寂的乌托邦冲动,重燃对未来的希望,探寻建构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政治方案的可能,从而打通人类的解放之路。

伊格尔顿将审美、艺术与政治、意识形态紧密交织,审美文本的意识形态分析与政治批评融为一体,坚持从唯物主义的视角审视、阐发美学或审美的政治作用。

通过文学意识形态理论,他批驳了艺术无功利性的观点,在艺术与政治之间建立了内在的联系,把文艺作品和文艺批评纳入政治实践之中;通过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他阐明了审美发挥政治作用的特定方式,指出审美乃是塑造身体(感性)的政治行动;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他张扬了马克思主义,或者说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为超越晚期资本主义现实、实现审美化的生活指明了方向。

奈格里把对艺术问题的思考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和劳动形式的转变相结合,在生命政治语境中重新思考审美和艺术的政治意义。

在他看来,在生命政治语境中,审美与资本之间是“在其中并与之对抗”的关系。

艺术和美内在于社会生产之中,受生命权力的制约并与之对抗,是反抗资本主义生产的“事件”,也是重塑劳动主体的生命政治行为,推动着劳动者的转变和诸众的形成,并把诸众的反抗聚合为持久的革命,从而导向对资本统治权力的解构。

朗西埃的政治美学思想与其说是政治与美学的交叉,不如说是
二者的融通。

在他看来,政治之中存在着感知经验构建的美学,美学之中存在着对感知经验进行划分的政治。

作为解放的实践,政治可以视为对感知经验的重构,相应地,作为无利害的快感,审美可以视为对感知经验划分的超脱。

政治与美学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两种不同的知识话语之间的关系,而是两种感知共同体的关系,是政治的美学与美
学的政治的关系。

政治的美学和美学的政治共同致力于对世界的重新布局,打造可见、可说、可想、可做的新天地,实现社会成员位置、身份、能力分配的重构,推动人类自由解放的事业。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是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社会随着社会历史变迁和思想潮流
涌动而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下从审美的角度对人类现实的存在境遇和可能的解放进行的深沉思考。

它接受经典马克思主义和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滋养,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资本主义全球化浪潮则构成其理论思考的具
体历史背景和特殊问题视域。

本文着重讨论的四位理论家的政治美学思想既有共同的理论起点又各具特色,涵盖了政治美学的政治基础、斗争领域和斗争方式。

在理论方法上,他们在继承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部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将其与现当代西方哲学的理论方法结合,并运用微观政治的理论视角。

他们的理论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美学切入政治,构建政治哲学的审美之维,把美学与政治紧密地联系起来,使美学融入政治,拓展了政治研究的理论视野;另一方面,从政治切入美学,彰显美学的政治价值,立足于政治阐释审美的当代境遇并思考审美在人类解放中可能发挥
的功能,使政治融入美学,深化了美学研究的理论深度。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他们理论的局限性,并思考他们在理论探索和现实的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上所带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总之,在政治美学的理论视域内,政治与美学紧密地交织,甚至走向统一。

政治和美学的统一,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理想,也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美学的根本追求。

人类解放不能缺少它的审美之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