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波和塑性波

弹性波和塑性波
弹性波和塑性波

第一题:推导波动方程,简述弹性波和塑性波的主要区别?要求给出主要的推导步骤,主要的方程,以及弹性波和塑性波的本质区别。 圆柱杆中的弹性波的传播,如图所示为撞击杆以速度V 撞击长圆柱杆,并在圆柱杆中产生了自左向右传播的压缩应力波。T 时刻,这个扰动的波阵面在x 位置处。分析时忽略横向即杆Oy 方向的应变和惯性。在t 时刻,考察波阵面在截面AB 和A`B`的情况,截面A`B`离起始位置的距离为x+δx,对AA ’BB ’部分。

这里需要设定几个假设:

1、忽略细长杆的横向应变和横向惯性效应;

2、忽略杆的重力和材料阻尼;

3、变形前后横截面为平面,即平截面假定。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图:波在杆中的传播

(a )冲击前;(b )冲击后

F ma =

22x A A x A x x t σσσδρδ??????--+= ????????

? 22u x t

σρ??=?? 而变形是弹性的且假定满足胡克定律:

=E σε

其中ε为应变,定义为/u x ??,负号表示压应变,因此有

22u u E x x t

ρ?????=??????? 和

2222u E u t x

ρ??=?? 上式即为弹性波的波动方程,其中0E

C ρ=为波速。

二、弹性波和塑性波的区别

当物体某部分突然受力时,该处将产生弹性变形,并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使整个物体产生弹性变形,这种波称为弹性波。

当物体受到超过弹性极限的冲击应力扰动后产生的应力和应变的传播、反射,并使得物体产生塑性变形,这种波称为塑性波。

由于固体材料弹性性质和塑性性质的不同,因此在均匀的弹塑性介质中传播的塑性波和弹性波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

1、塑性波波速与应力有关,它随着应力的增大而减小,较大的变形将以较小的速度传播,而弹性波的波速与应力大小无关;

2、在应力σ和应变ε的关系满足()σσε=时,塑性波波速总比弹性波波速小;

3、塑性波在传播的过程中波形会发生变化,而弹性波则保持波形不变。

弹性波和塑性波的这些本质区别可以从波动方程中看出,在波动方程中的C 表示的就是应力波的传播速度,其中 弹性波的波速为:001d C C d σε

ρ==,,Y d d E σσε≤= 塑性波的波速为:001d C C d σερ=

<,,Y d d E σσε>< 其中Y 表示材料的屈服强度,E 表示材料的弹性模量。

从上式中我们很容易看出,无论的弹性波还是塑性波的波速都取决于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d d σε,显然在弹性阶段和塑性阶段是不同的。塑性波的波速是应变的函数,它

的波速跟应力的变化相关,而弹性波因为在弹性阶段传播,应力变化恒定,因此与应力的大小无关。对于大多数的材料来说应力—应变曲线是向上凸的,即材料屈服后呈现逐渐硬化的特性,因此对应着塑性波的波速随着应力或者应变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并且小于弹性波速。如图所示:

图:弹塑性材料中波速随着应力—应变关系的变化

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

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 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包括TPO和TPV(ThermoplasticVulcanizate)两种,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TPO)是由软链段(大于20%)的橡胶和硬链段的聚烯烃构成的共混物。通常橡胶组分为三元乙丙橡胶(EPDM)、丁腈橡胶(NBR)、丁基橡胶(IIR)及天然橡胶(NR);聚烯烃组分主要为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当前用得较多的是EPDM与PP的共混物,也称改性聚丙烯或改性聚乙烯。TPO硫化后的硫化弹性体称为TPV.是与TPO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是今后TPO主要的发展趋势。 改性塑料用的聚烯烃类弹性体的主要品种及特性:聚烯烃型的热塑性弹性体,包括 (1)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1-丁烯均聚物和共聚物,丙烯—α烯烃共聚物(茂金属催化) ①非结晶或部分结晶的聚烯烃,即使在低温下仍具有良好的柔软性;②无色透明,折射率和其他烯烃无显著差别,新品种的透明性没有下降;③和各种聚烯烃之间有良好的亲和性,在干混条件下可以成型;④有良好的均匀性,薄膜形成时无凝胶、无胶浆疙瘩; ⑤和PE、PP相同,具有良好的耐热老化性、耐天候性。使用茂金属类催化剂催化后,和XR 相比,分子量分布均匀,具有25 ℃~35 ℃的低熔点,热密封性良好,可防止粘连。 (2)乙烯、12辛烯共聚物(EOM)①结晶度低,具有可挠性、橡胶弹性、压缩永久变形性、耐热性、透明性等性能;②利用内部催化技术,可得到均匀的分子结构;③在分子主链上能接枝大分子长链,具有熔融张力等性能;④在PP中能良好地分散,作为TPO类耐冲击改性材料,生产成本低于EPDM。 (3)乙烯、2丁烯共聚物①通过扩大分子量分布范围,改善工艺性能;②通过控制接枝长链的分子量,提高熔融张力,改善熔融破坏性、挤出膨胀性。保持了所拥有的力学性能;③由于高分子量、高黏度类型的新产品的线形结构所具有的力学性能,提高了熔融黏度等。

聚烯烃弹性体

聚烯烃弹性体(Polyolefin elastomer)(POE)是美国DOW化学公司以茂金属为催化剂的具有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均匀的短支链分布的热塑性弹性体。这种弹性体的主要性能非常突出,在很多方面的性能指标超过了普通弹性体。 POE分子结构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相似,因此POE也会具有耐老化、耐臭氧、耐化学介质等优异性能,通过对POE进行交联,材料的耐热温度被提高,永久变形减小,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主要力学性能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多用途的POE弹性体能够超过PVC、EVA、SBR、EMA和EPDM,今后POE可能取代传统的EPDM。由于POE的优异性能使其在汽车行业、电线电缆护套、塑料增韧剂等方面里都获得了广泛应用。 由于POE有较高的强度和伸长率,而且有很好的耐老化性能,某些耐热等级、永久变形要求不严的产品直接用POE即可加工成制品,可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材料还可以重复使用。交联普通聚乙烯的研究已经有几十的时间,但对交联茂金属弹性体的报道还很少。 1 POE的结构与性能 1.1 POE的结构特点 POE之所以具有优异的性能,可实现高速挤出,与以下特点有关:(1)辛烯的柔软链卷曲结构和结晶的乙烯链作为物理交联点,使其具有优异的韧性又具有良好的加工性;(2)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与聚烯烃相容性好,具有较佳的流动性;(3)没有不饱和双键,耐候性优于其它弹性体;(4)较强的剪切敏感性和熔体强度,可实现高挤出,提高产量;(5)良好的流动性可改善填料的分散效果,同时亦可提高制品的熔接痕强度。 1.2 POE的性能特点 POE采用溶液法聚合工艺生产的,其中聚乙烯链结晶区(树脂相)起物理交联点的作用,一定量的辛烯的引入削弱了聚乙烯链的结晶区,形成了呈现橡胶弹性的无定型区(橡胶相)。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决定其宏观性能,与传统聚合方法制备的聚合物相比,一方面它有很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短支链,因而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高弹性、高强度、高伸长率)和良好的低温性能;又由于其分子链是饱和的,所含叔碳原子相对较少,因而具有优异的耐热老化和抗紫外线性能;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使材料在注射和挤出过程中不易产生挠曲。另一方面,限定几何构型催化剂技术(CGCT)可以控制在聚合物线型短支链支化结构中引入长支链,从而改善了聚合物的加工流变性能,还可以提高材料的透明度。 POE分子结构的特殊性赋予了其优异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此外,它还具有和聚烯烃亲和性好、低温韧性好、性能价格比高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塑料改性,这种新材料的出现引起了全世界塑料和橡胶工业界的强烈关注,也为聚合物的改性和加工带

增韧

影响抗冲击强度的因素: 1、缺口的影响 冲击实验时,有时在试样上预置缺口,有时不加缺口。有缺口试样的抗冲强度远小于无缺口试样,原因在于有缺口试样已存在表观裂纹,冲击破坏吸收的能量主要用于裂纹扩展。 另外缺口本身有应力集中效应,缺口附近的高应力使局部材料变形增大,变形速率加快,材料发生韧-脆转变,加速破坏。缺口曲率半径越小,应力集中效应越显著,因此预置缺口必须按标准严格操作。 2、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材料抗冲击强度随之增大。对无定形聚合物,当温度升高到玻璃化温度附近或更高时,抗冲击强度急剧增大。 对结晶性聚合物,其玻璃化温度以上的抗冲击强度也比玻璃化温度以下的高,这是因为在玻璃化温度附近时,链段运动释放,分子运动加剧,使应力集中效应减缓,部分能量会由于材料的力学损耗作用以热的形式逸散。右图给出几种聚丙烯试样的抗冲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可以看出,在玻璃化温度附近抗冲强度有较大的增长。 3、结晶、取向的影响 对聚乙烯、聚丙烯等高结晶度材料,当结晶度为40-60%时,由于材料拉伸时有屈服发生且断裂伸长率高,韧性很好。结晶度再增高,材料变硬变脆,抗冲击韧性反而下降。这是由于结晶使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链段运动能力减弱,受到外来冲击时,材料形变能力减少,因而抗冲击韧性变差。 从结晶形态看,具有均匀小球晶的材料抗冲击韧性好,而大球晶韧性差。球晶尺寸大,球晶内部以及球晶之间的缺陷增多,材料受冲击力时易在薄弱环节破裂。 对取向材料,当冲击力与取向方向平行,冲击强度因取向而提高,若冲击力与取向方向垂直,冲击强度下降。由于实际材料总是在最薄弱处首先破坏,因此取向对材料的抗冲击性能一般是不利的 4、共混,共聚,填充的影响 实验发现,采用与橡胶类材料嵌段共聚、接枝共聚或物理共混的方法可以大幅度改善脆性塑料的抗冲击性能。 采用丁二烯与苯乙烯共聚得到高抗冲聚苯乙烯;采用氯化聚乙烯与聚氯乙烯共混得到硬聚氯乙烯韧性体,都将使基体的抗冲强度提高几倍至几十倍。 橡胶增韧塑料已发展为十分成熟的塑料增韧技术,由此开发出一大批新型材料,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5、填充、复合改性效果 在热固性树脂及脆性高分子材料中添加纤维状填料,也可以提高基体的抗冲击强度。纤维一方面可以承担试片缺口附近的大部分负荷,使应力分散到更大面积上,另一方面还可以吸收部分冲击能,防止裂纹扩展成裂缝。 与此相反,若在聚苯乙烯这样的脆性材料中添加碳酸钙之类的粉状填料,则往往使材料抗冲击性能进一步下降。因为填料相当于基体中的缺陷,填料粒子还有应力集中作用,这些都将加速材料的破坏。 近年来人们在某些塑料基体中添加少量经过表面处理的微细无机粒子,发现个别体系中,无机填料也有增韧作用。

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

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 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s-TPE)是一类在常温下具有橡胶性能,而在高温下又可塑化成型的高分子材料,兼具两者特点。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olefinic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TPO)主要是由合成橡胶和聚烯烃两组分构成,橡胶组分通常为二元乙丙橡胶 (EPM)、三元乙丙橡胶(EPDM)或丁腈橡胶,塑料组分通常为PP、PE、EVA等,目前以EPDM/PP为主。 热塑性乙丙橡胶的合成 (一)部分结晶型热塑性乙丙橡胶 部分结晶型热塑性乙丙橡胶是特种乙丙橡胶和聚烯烃的共混料,其主要特点在于乙丙橡胶分子链中存在着部分结晶的链段,这种部分结晶链段,由于分子间凝聚力很大,显示出硬段的性质,起到了物理“交联”作用。这种物理“交联”点,在加热时呈现塑性行为,具有流动性,因而可以用热塑性塑料加工工艺进行成型加工;而聚合物中的弹性橡胶链段,借助于物理“交联”作用,表现出类似硫化橡胶的性能。 1.部分结晶型热塑性乙丙橡胶的合成 采用四氯化钛—苯甲酸乙酯-三乙基铝催化体系,或者改性的铝钛载体催化剂,都可以合成部分结晶型特种乙丙橡胶。单体原料及其配比,温度、压力,溶液浓度、催化剂浓度等因素,是影响乙丙橡胶的重要参数。部分结晶型热塑性特种乙丙橡胶的特点,在于共聚物弹性体的结构赋予该共聚物部分结晶的性质。其结晶度一般为10~20%(占共聚物的重量)。 2.部分结晶型乙丙橡胶与聚烯烃的共混与部分结晶型热塑性特种乙丙橡胶共混的聚烯烃树脂,通常为聚乙烯或聚丙烯。在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聚乙烯中,以低密度(<940kg/m3)效果为好。全同或间同结构聚丙烯中,以全同结构为佳。理想的聚烯烃树脂为聚丙烯,共混比例随用途而异,理想的配比为100份乙丙橡胶混入25~100份聚丙烯。 混炼可以在开炼机、本伯里密炼机、挤出机等设备上实现。根据加工要求和橡胶制品的性能及应用要求,混炼过程中可以加进如防老剂、增塑剂、增粘剂、填充剂等各种添加剂。本伯里密炼机是最有效的混炼设备。要使乙丙橡胶和聚丙烯(或聚乙烯)达到最好的混炼,有几个基本因素。①强棍使物料产生高剪切应力;②避免局部过热;③保证充分的混炼时间,以便分散组分的颗粒能达到理论平衡尺寸。事实上,本伯里密炼机至少可以借助于控制上顶栓压力及胶料停留时间来调整每批混炼胶料的剪切应力和所需的排胶温度。以实现良好混拣。局部过热虽然不会使所加工的材料本身发生降解或发生交联密度的变化,但大大增加了聚丙烯相的流动性,从而引起熔融的聚丙烯和变软的橡胶相界面的技伸强度和耐撕裂性能下降。 (二)部分硫化型热塑性乙丙橡胶 部分硫化型热塑性乙丙橡胶是无定型乙丙橡胶与聚烯烃如聚丙烯、聚乙烯的共混料,其主要特点是控制无定型丙橡胶的硫化程度仅仅达到部分硫化(而不是大部分硫化或完全硫化)的程度。部分硫化所采用的硫化剂,主要是产生自由基的过氧化物或其它交联剂。也可以选用上述交联体系与硫黄硫化体系并用。可以通过测定凝胶含量、交联密度以及结合硫的多少,用以检验乙丙橡胶的硫化程度。实验证明,部分硫化用硫化剂为完全硫化时用硫化剂的1/4~2/3。部分硫化是与混炼过程同时进行的,因此这种硫化作用称作动态硫化,硫化温度为70~200℃,时间为5~10分钟。 部分硫化乙丙橡胶与聚烯烃树脂的共混采用开炼机或本伯里密炼机进行。共混温度应高于热塑性聚烯烃的软化点。参与共混的聚烯烃树脂与部分结晶型热塑性特种乙丙橡胶一样,可以采用各种密度的聚乙烯,也可以采用结晶度高的全同或间同结构的聚丙烯。聚丙烯树脂较聚乙烯更加理想。 二、热塑性乙丙橡胶的结构特征和性能 (一)结构特征 热塑性弹性体高分子链结构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同时串联或接枝一些化学结构不同的塑料段和橡胶段。热塑性乙丙橡胶之所以呈现热塑性塑料的加工特性和常温下显示橡胶特性的性能,同样是因为在大分子链结构中存在着硬段和软段的结构特征。由特种乙丙橡胶和聚烯烃共混而成的部分结晶型热塑性乙丙橡胶,其物理交联是由该乙丙橡胶中的结晶链段与热塑性聚烯烃界面之间的较强的凝聚作用形成的。而乙丙

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

一、弹性和塑性的概念 可变形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将发生变形。根据变形的特点,固体在受力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可分为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当外力小于某一限值(通常称之为弹性极限荷载)时,在引起变形的外力卸除后,固体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固体只产生弹性变形的阶段称为弹性阶段;当外力一旦超过弹性极限荷载时,这时再卸除荷载,固体也不能恢复原状,其中有一部分不能消失的变形被保留下来,这种保留下来的永久变形就称为塑性变形,这一阶段称为塑性阶段。 根据上述固体受力变形的特点,所谓弹性,就定义为固体在去掉外力后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而所谓塑性,则定义为在去掉外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弹性(Elastici ty)”和“塑性(Plasticity)”是可变形固体的基本属性,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变形是否可恢复 .......:弹性变形是可以完全恢复的,即弹性变形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塑性变形则是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过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2)应力和应变之间是否一一对应 .............:在弹性阶段,应力和应变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单值函数关系,而且通常还假设是线性关系;在塑性阶段,应力和应变之间通常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且是非线性关系(这种非线性称为物理非线性)。 工程中,常把脆性和韧性也作为一对概念来讲,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破坏时的变形大小,若变形很小就破坏,这种性质称为脆性;能够经受很大变形才破坏的,称为韧性或延性。通常,脆性固体的塑性变形能力差,而韧性固体的塑性变形能力强。 二、弹塑性力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简化模型 弹塑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由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组成。弹性理论研究理想弹性体在弹性阶段的力学问题,塑性理论研究经过抽象处理后的可变形固体在塑性阶段的力

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研究

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研究 环氧树脂是由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与多元羟基化合物(双酚A、多元醇、多元酸、多元胺) 进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产品。环氧树脂具有高强度和优良的粘接性能,可用作涂料、电绝缘材料、增强材料和胶粘剂等。但因其固化物质脆,耐开裂性能、抗冲击性能较低,而且耐热性差,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此国内外学者对环氧树脂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工作,以改善环氧树脂的韧性。 目前环氧树脂的增韧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增韧途径主要有三种: ①在环氧基体中加入橡胶弹性体、热塑性树脂或液晶聚合物等分散相来增韧。②用热固性树脂连续贯穿于环氧树脂网络中形成互穿、半互穿网络结构来增韧。③用含有“柔性链段”的固化剂固化环氧,在交联网络中引入柔性链段,提高网链分子的柔顺性,达到增韧的目的。 1 橡胶弹性体增韧环氧树脂 橡胶弹性体通过其活性端基(如羧基、羟基、氨基) 与环氧树脂中的活性基团(如环氧基、羟基等)反应形成嵌段;正确控制反应性橡胶在环氧树脂体系中的相分离过程是增韧成功的关键。自Mc Garry发现端羧基丁腈橡胶(CTBN) 能使环氧树脂显著提高断裂韧性后的几十年间,人们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基聚醚、聚氨酯液体橡胶、聚的研究。据文献报道,已经研究过的或应用的对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橡胶有端羧硫橡胶、含氟弹性体、氯丁橡胶、丁腈橡胶、丙烯酸丁酯橡胶等。通过调节橡胶和环氧树脂的溶解度参数,控制凝胶化过程中相分离形成的海岛结构,以分散相存在的橡胶粒子中止裂纹、分枝裂纹、诱导剪切变形,从而提高环氧树脂的断裂韧性。 目前用液体橡胶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有两种趋势。一种是继续采用CTBN 增韧环氧树脂体系,重点放在增韧机理的深入探讨;另一种是采用其它的合适的液体橡胶,如硅橡胶、聚丁二烯橡胶等。D1 Verchere[1 ] 等研究端环氧基丁腈橡胶(ETBN) 对双酚A 型环氧树脂的增韧效果, 当ETBN 含量为20wt %时, 树脂的断裂韧性GIC 由01163kJ / m2 提高到01588kJ / m2 ,比增韧前提高了3倍多。韩孝族[2 ]等用端羟基丁腈橡胶(HTBN) 增韧环氧/ 六氢邻苯二甲酸酐体系, 当HTBN 含量达20phr 时,增韧树脂的冲击强度达900kJ / cm2 ,较改性前(340kJ / cm2) 提高了2 倍多。孙军[3 ]等利用高 分子设计方法及控制反应工艺,制备出具有氨基封端的硅橡胶改性体,分析其红外光谱,证实其产物具有预想结构,即改性后的硅橡胶为氨基封端。用改性硅橡胶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通过对增韧体的冲击强度测试结果表明,在改性硅橡胶加入量为0~15 份的范围内,增 韧体的冲击强度有了大幅度提高,加入量超过15 份以后,增韧体的冲击强度增势缓慢,实验证明改性硅橡胶对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增韧效果。此外,还有活性端基液体橡胶增韧环氧树脂、聚硫橡胶改性环氧树脂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大进展。如王德武[4 ]等人研制的聚硫橡胶改性环氧防水防腐防霉涂料,是由聚硫橡胶改性环氧溶液为成膜物质,加入金属氧化物填料,添加有机胺固化剂所组成的双组分涂料。该涂料对金属、非金属的附着力强(对钢铁附着力为3~4MPa ,对混凝土附着力为4~5MPa) 、涂膜坚硬、光滑、丰满,不吸附污浊和藻类,具有韧性好、高弹性、耐候、耐霉菌、耐磨、耐酸碱和耐多种溶剂等特点。 近年来,核2壳乳液胶粒增容技术的应用使橡胶弹性体改性环氧树脂又有了新进展。核壳粒子大小及其环氧树脂的界面性能可以用乳液聚合技术来设计和改变。Lin K F[5 ]等研究了以丙烯酸丁酯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缩水甘油醚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为壳的核壳粒子增韧双酚A 型环氧树脂体系,并探讨了增韧机理。 Ashida Tadashi[6 ]等研究了在环氧树脂中分别加入聚丙烯酸丁酯橡胶粒子和PBA/ PMMA (聚丙烯酸丁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核壳胶粒,以双氰胺为固化剂所得固化物的结构形态和性能。结果表明,用丙烯酸橡胶粒子可提高环氧树脂的断裂韧性,但远远低于核壳粒子(PBA/ PMMA) 的增韧效果;在环氧树脂固化过程中,由于PMMA 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好,环氧

弹塑性力学基本理论及应用 刘土光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教材基金资助 第二章应力状态

第二章 应力状态理论 2.1 应力和应力张量 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将产生应力和变形,即物体中诸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由于这种变化,便产生了企图恢复其初始状态的附加相互作用力。用以描述物体在受力后任何部位的内力和变形的力学量是应力和应变。本章将讨论应力矢量和某一点处的应力状态。 为了说明应力的概念,假想把受—组平衡力系作用的物体用一平面A 分成A 和B 两部分(图2.1)。如将B 部分移去,则B 对A 的作用应代之以B 部分对A 部分的作用力。这种力在B 移去以前是物体内A 与B 之间在截面C 的内力,且为分布力。如从C 面上点P 处取出一包括P 点在内的微小面积元素S ?,而S ?上的内力矢量为F ?,则内力的平均集度为F ?/S ?,如令S ?无限缩小而趋于点P ,则在内力连续分布的条件下F ?/S ?趋于一定的极限σo ,即 σ=??→?S F S 0lim 这个极限矢量σ就是物体在过c 面上点P 处 的应力。由于S ?为标量,故,σ的方向与F ?的 极限方向一致。内力矢量F ?可分解为所在平面 的外法线方向和切线方向两个分量n F ?和s F ?。 同样,应力σ可分解为所在平面的外法线方向 和切线方向两个分量。沿应力所在平面 的外法线方向n 的应力分量称为正应力,记为n σ,沿切线方向的应力分量称为切应力,记为 n τ。此处脚注n 标明其所在面的外法线方向,由此, S ?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别为 在上面的讨论中,过点P 的平面C 是任选的。显然,过点P 可以做无穷多个这样的平面C ,也就是说,过点P 有无穷多个连续变化的n 方向。不同面上的应力是不同的。这样,就产生了如何描绘一点处的应力状态的问题。为了研究点P 处的应力状态,在点P 处沿坐标轴x ,y ,z 方向取一个微小的平行六面体(图2.2),其六个面的外法线方向分别与三个坐标轴的正负方向重合,其边长分别为x ?,Δy ,Δz 。假定应力在各面上均匀分布,于是各面上的应力便可用作用在各面中心点的一个应力矢量来表示,每个面上的应力矢量又可分解关一个正应力和两个切应力分量,如图2.2所示。以后,对正应力只用一个字母的下标标记,对切应力则用两个字母标记*其中第一个字母表示应力所在面的外法线方向;第二个字母表示应力分量的指向。正应力的正负号规定为: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切应力的正负早规定分为两种情况:当其所在面的外法线与坐标轴的正方向一致时,则以沿坐标轴正方向的切应力为正.反之为负;当所在面的外法线与坐标袖的负方向一致时,则以沿坐标轴负方向的切应力为正,反之为负。图2.2中的各应力分量均为正。应力及其分量的单位为Pa 。 图2.1 应力矢量

热塑性弹性(TPE)材料常见的四大类x

热塑性弹性(TPE)材料常见的四大类 热塑性弹性体即TPE,是一种兼具橡胶和塑料性能的材料,在常温下显示橡胶弹性,在高温下能够塑化成型的高分子材料。 热塑性弹性体高分子链的基本结构特点是它同时串联或接枝某些化学组成不同的塑料段(硬段)和橡胶段(软段)。硬段间的作用力足以凝集成微区(如玻璃化微区或结晶微区),形成分子间的物理“交联”。软段则是自有旋转能力较大的高端性链段。 热塑性弹性体是弹性体重要组成,常见的热塑性弹性体有以下几类: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聚酰胺类热塑性弹性体。 一、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 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型热塑性弹性体是最早研究的热塑性弹性体,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发展最快的一种热塑性弹性体。主要包括SBS、氢化SBS(SEBS)、SIS 和氢化SIS 等。 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室温下的性能与硫化橡胶相似,弹性模量异常高,并且不随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其凭借强度高、柔软、具有橡胶弹性、永久变形小的特点,在制鞋业、塑料改性、沥青改性、防水涂料、液封材料、电线、电缆、汽车部件、医疗器械部件、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和胶粘剂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二、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 聚氨酯类热塑性弹性体(TPU)一般是由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00~4000 的长链多元醇(聚醚或聚酯)和相对分子质量为61~400 的扩链剂及多异氰酸酯加成聚合的线性高分子材料。TPU 大分子主链中长链多元醇(聚醚或聚酯)构成软段,主要控制其低温性能、耐溶剂性和耐候性,而扩链剂及多异氰酸酯构成硬段。由于硬、软段的配比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调整,因此所得到的热塑性聚氨酯既可以是柔软的弹性体,又可以是脆性的高模量塑料,也可制成薄膜、纤维,是TPE 中唯一能够做到的品种。 TPU 具有极好的耐磨性、耐油性和耐寒性,对氧、臭氧和辐射等都有足够的抵抗能力,同时作为弹性体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还兼具压缩永久变形小、承载能力大等优良性能。 TPU已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如制鞋行业、医疗卫生、服装面料和国防用品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缺点是耐老化性差、湿表面摩擦系数低、容易打滑。而且TPU 具有强极性,在加工过程中,当剪切作用强烈时,内部易发热,从而发生降解,其熔体粘度对温度依赖性强,较小的温度变化就能引起其粘度的急剧变化,因而加工温度范围窄,再加之成本较高,价格昂贵,进一步限制了TPU 的推广应用。 三、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 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TPO)主要包括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和共混物3 种类型,其中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合成的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动态硫化法制备的热塑性动态硫化胶是两种主要的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 1、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POE) 茂金属聚烯烃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茂金属催化剂与一般传统的Ziegler-Natta 催化剂相比,具有理想的单一活性中心,因而能精密控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共聚单体含量及其在主链上的分布和结晶结构。合成的聚合物是高立构规整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很窄,从而能准确控制聚合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 采用茂金属催化剂合成的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一方面有很窄的分子量和短支链分布,因而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高弹性、高强度、高伸长率)和良好的低温性能,又由于其分子链是饱和的,所含叔碳原子相对较少,因而具有优异的耐热化和抗紫

弹塑性力学基本理论及应用__第八章_能量原理及其应用

第八章 能量原理及其应用 弹塑性力学问题实质上是边值问题,即求解满足一定边界条件的偏微分方程组。然而只有对一些特殊的结构在特定加载条件下才能找到精确解,而对于一般的力学问题,如空间问题,泛定方程为含有15个未知量的6个偏微分方程,在给定边界条件时.求解是极其困难的,而且往往足小对能的。因此,为了解决具体的工程结构力学问题,目前都广泛应用数值方法,如有限元法、无限元法、边界元法、无网格化法及样条元法等等。这些解法的依据都是能量原理。本章将讨论利用能量原理和极值原理求解弹塑性力学问题的近似解法。 本章共讨论五个能量原理。首先是虚位移原理,由虚位移原理推导出最小势能原理,其次介绍虚应力原理,和由虚应力原理推导出最小余能原理。另外,还简单介绍最大耗散能原理。本章还讲述了根据上述的能量原理建立的有关弹性力学问题的数值解法。 8.1 基本概念 1.1 物体变形的热力学过程 由第四章知,物体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的变形过程,严格来说都是一个热力学过程。因此研究物体的状态,不仅要知道物体的变形状态,而且还要知道物体中每一点的温度。如果物体在变形过程中,各点的温度与其周围介质的温度保持平衡,则称这一过程为等温过程;若在变形过程中,物体的温度没有改变,即既没有热量损失也没有热量增加,则称这一过程为绝热过程。物体的瞬态高频振动,高速变形过程都可视为绝热过程。 令物体在变形过程中的动能为E ,应变能为U ,则在微小的t δ时间间隔内,物体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时,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总能量的变化为 Q W U E δδδδ+=+ (a) 其中,W δ为作用于物体上的体力和面力所完成的功;Q δ是物体由其周围介质所吸收(或向外发散)的热量,并以等量的功度量。假定弹性变形过程是绝热的,则对于静力平衡问题有 00==Q ,E δδ (b) 将式(b)代入式(a),则有 W U δδ= (8.1-1)

橡胶_弹性体增韧改性聚丙烯研究进展_朱东升

橡胶/弹性体增韧改性聚丙烯研究进展 朱东升,张宝善,韩丹,孟富新 (江苏凯力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 要:介绍了聚丙烯(PP )增韧改性机理,重点综述了当前研究较多的橡胶/弹性体对PP 的增韧改性方法及未来PP 增韧改性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聚丙烯;增韧改性;橡胶;弹性体 中图分类号:TQ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91(2015)02–0034–06 收稿日期: 2014–10–13作者简介: 朱东升(1987–),男,在读硕士,从事树脂加工应用研究。 电子信箱: zhuds1987@https://www.360docs.net/doc/6011042365.html, 聚丙烯(PP )是三大通用塑料之一,其产量仅次于聚氯乙烯和聚乙烯。与其他通用热塑性塑料相比,PP 具有密度小、硬度大、介电常数小、耐热性好、耐化学药品等特点,且价廉、热变形温度高、易于加工等优点,使其在机械、化工、汽车、家电和包装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2]。 由于近年来的迅速发展,PP 已成为塑料中产量增长最快的品种,但PP 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耐候性差、脆性较高、成型收缩率大、冲击强度低,特别是低温条件下,这些缺点和不足限制了PP 的应用和推广。未经改性的PP 根本不能作为工程结构部件使用,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改性的方法来赋予PP 新的性能。因此PP 改性特别是PP 增韧改性已成为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3–5]。 通过对PP 高性能化和工程化改性技术研究,提高了制品的性价比,推动了PP 的工程化进程,使PP 能从通用塑料跨入工程塑料行列,大大拓展了PP 的应用范围。 1 增韧机理 关于PP 的增韧机理,银纹–剪切带屈服理论是目前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重要理论,主要包括银纹终止理论和剪切带屈服理论[6–8]。橡胶/弹性体增韧改性聚丙烯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和增韧效果最明显的一类方法[9]。当橡胶/弹性体与PP 共混改性时,材料性能不仅与橡胶/弹性体分散相有关,而且也与PP 树脂连续相的特性有关。即作为分散相的橡胶/弹性体与PP 连续相需要具有较好的相容性,这时橡胶/弹性体会以一定的粒径分布 于PP 连续相中,从而形成一种具有良好相界面的两相或多相结构体系。在增韧改性体系中,橡胶/弹性体以微粒的形式随机分布在PP 连续相中,使PP 大而脆的球晶变成细而密的球晶,形成了所谓的“海–岛”结构。在受外力作用时,橡胶/弹性体粒子作为应力集中中心引发大量的银纹和产生剪切屈服形变,从而吸收大量能量,阻止和终止了银纹的发展,使之不致成为破坏性的裂纹。与此同时,生长的银纹遇到橡胶/弹性体粒子或银纹与银纹相遇时会使银纹转向和支化。银纹的支化和分裂增加了对能量的吸收,控制了银纹的发展,阻止其扩展为裂纹。 在很多情况下,银纹和剪切带会同时产生,并发生相互作用,使基体从脆性破坏变成韧性破坏。银纹和剪切带的大量产生及银纹与剪切带相互作用延缓了材料的破坏,从而达到增韧PP 的目的。 综上所述,橡胶/弹性体增韧PP 机理表明:橡胶/弹性体在增韧改性PP 过程中,其本身并不能吸收能量,而是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作为应力集中中心引发PP 基体的剪切屈服和银纹化,从而使PP 基体发生脆–韧转变,进而实现对PP 的增韧。 2 橡胶/弹性体增韧PP 橡胶/弹性体是以弹性微粒状分散结构增韧塑料的,已被证实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目前研究最多、增韧效果最为明显的一类方法。2.1 PP/EPR 共混体系 二元乙丙橡胶(EPR )具有高弹性和良好的低

聚烯烃弹性体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

专论?综述弹性体,2017-08-25,27():65~69 CHINA ELASTOMERICS 聚烯烃弹性体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 刘振国1,杨博、奚延斌2,李秀萍1 (丄.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吉林吉林132021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精细化学品厂,吉林吉林132021) 摘要:简述了聚烯烃弹性体(P O E)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其在弹性体材料、P O E发泡材料、P O E增 初其它聚合物、聚合物改性以及动态硫化P O E热塑性弹性体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分析了P O E的研究 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聚烯烃弹性体;应用;增初;动态硫化 中图分类号:TQ33.1.2 文献标识码:八 聚烯烃弹性体(PO E)是一类由乙烯、烯烃 无规共聚组成的应用极其广泛的聚烯烃材料。随 着共聚物组成中a-烯烃(1-丁烯、1-己烯、1-辛烯)共聚单体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结晶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降低,产品从热塑性塑料向具有一定弹性的热塑性弹性体转变。由于P O E主链中 引人了大量的a烯烃共聚单体,同时聚乙烯部分 的存在使得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结晶度,因此其同 时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适用于管材、电缆、薄膜、纤维、模塑加工等领域。 1P O E的发展情况 随着茂金属催化剂的发展,1994年美国Dow 化学公司发明了一种限定几何构型单活性点茂金 属催化剂,利用原位Inste?技术合成了一种新 型的乙烯、a-烯烃无规共聚的聚烯烃弹性体—PO E[],其产品涵盖了乙烯/1-丁烯、乙烯/1-己烯、乙烯/1-辛烯三种无规共聚物,其中以乙烯/1- 辛烯共聚物的弹性体性能最好,其相对分子质量 分布窄,结晶度通常小于25%,辛烯的质量分数通常为15%?45%。 随着国外P O E生产技术的不断成熟,美国 D ow化学公司于2005年使用新型的非茂金属催 化剂,采用全新的烯烃链穿梭聚合技术,推出了一 作者简介:刘振国(983-),男,山东济南人,工程师,博士,收稿日期=2017-06-07文章编号:1005-3174(2017)04-0065-05 种全新的乙烯/、烯烃嵌段共聚物(O BC)[2—3]。O B C由具有极低共单体含量、高熔点的结晶态聚 乙烯硬段和具有高共单体含量、低玻璃化温度的 无定形态聚乙烯软段交替构成。与P O E相比,由于O B C中嵌段结构的存在,其结晶形态更为规整,结晶度更高,使得其结晶温度和熔点高于P O E同时由于其特殊的分子链结构,玻璃化温 度更明显低于P O E,从而使其相对于P O E在拉 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弹性恢复等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势。 茂金属催化剂的不断发展促进了 P O E生产 技术的快步前进。目前为止,世界上多家大型石 化公司掌握了适用于制备P O E的茂金属催化剂 的合成方法,并成功实现了 P O E的规模化生产,主要有D o w化学公司[-]、ExxonM obil8]、日本 三井、Nova、D S M及韩国L G等公司。 D ow化学公司采用C G C茂金属催化剂和溶 液聚合工艺组合的Insite技术生产P O E产品,共 有3个系列,商品名分别为Engage、Versify.A f-finity。其中 Engage 系列是乙烯/丁烯共聚物及 乙烯/辛烯共聚物;V e s i f y系列是丙烯/乙烯共聚 物;A ffin ity系列为乙烯/辛烯共聚物,辛烯质量 分数小于20%。 E x x o n公司的E x a c t 系列弹性体是采用茂金

静力弹塑性分析_PushoverAnalysis_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实例

收稿日期:2003-02-16; 修订日期:2003-05-12 基金项目: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2001年度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汪大绥(1941-),男,江西乐平人,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大型复杂结构设计与研究工作. 文章编号:100726069(2004)0120045209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 )的 基本原理和计算实例 汪大绥 贺军利 张凤新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02) 摘要:阐述了美国两本手册FE M A273/274和AT C -40中关于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给出了利用ET ABS 程序进行适合我国地震烈度分析的计算步骤,并用一框剪结构示例予以说明,表明 Pushover 方法是目前对结构进行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分析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静力弹塑性;能力谱;需求谱;性能点中图分类号:P315.6 文献标识码:A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a case study of the static elastoplastic analysis (pushover analysis) W ANG Da 2sui HE Jun 2li ZH ANG Feng 2xin (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 o.,Ltd ,Shanghai 200002,China )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he static elasto 2plastic analysis (pushover analysis )in FE MA273/274and in AT C 240.Its main calculation procedures are summarized and 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for the frame 2shearwall structu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China C ode for Seismic Design by means of ET ABS.It has been proved that pushover analysis is a effective method of structural elastoplastic analysis under the maximum earthquake action.K ey w ords :static elastoplastic ;capacity spectrum ;demand spectrum ;performance point 1 前言 利用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 )进行结构分析的优点在于:既能对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弹性设 计进行校核,也能够确定结构在罕遇地震下潜在的破坏机制,找到最先破坏的薄弱环节,从而使设计者仅对局部薄弱环节进行修复和加强,不改变整体结构的性能,就能使整体结构达到预定的使用功能;而利用传统的弹性分析,对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结构,可能采取增加新的构件或增大原来构件的截面尺寸的办法,结果是增加了结构刚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也可能存在新的薄弱环节和隐患。 对多遇地震的计算,可以与弹性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看总侧移和层间位移角、各杆件是否满足弹性极限要求,各杆件是否处于弹性状态;对罕遇地震的计算,可以检验总侧移和层间位移角、各个杆件是否超过弹塑性极限状态,是否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 20卷1期2004年3月 世 界 地 震 工 程 W OR LD E ARTH QUAKE E NGI NEERI NG V ol.20,N o.1 Mar.,2004

聚烯烃弹性体(POE)

一EXACT简介 埃克森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化企业,埃克森美孚化工的EXACT,开创了茂金属聚烯烃发展的先河。埃克森美孚是世界上产能最大的茂金属聚烯烃供应商之一! 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化工(ExxonMobil Chemical)采用EXXPOL专利技术,在世界上首次生产出茂金属聚乙烯,开创了茂金属聚烯烃发展的新时代。EXXPOL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茂金属技术之一,它能够精密控制相对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可以生产出具有特定使用性能的聚合物,埃克森美孚乙烯弹性体是以EXACT为商标的系列产品. 二EXACT特性 EXACT乙烯弹性体是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它包含了丁烯、己烯、辛烯共聚单体在内的非常丰富的品种,它具有下列特性: ■杰出的低温抗冲击性■低比重;洁净 ■杰出的热封性能■与各种基础聚合物相容性优异 ■优异的柔顺性与抗穿刺性■极高的无机物填充性 ■优越的伸长率和高弹性■良好的透光率 ■极佳的电绝缘性能■某些牌号具有FDA认证 ■耐辐射引起的脆化和脱色■可以用过氧化物、湿气(若硅烷接枝) ■γ射线和电子辐射交联 三EXACT部分品种说明

四EXACT应用举例 1. 低烟无卤阻燃护套料 由于PVC质优价廉,因此电缆护套料大多用PVC生产,但它的热稳定性差、易降解,所以要加入热稳定剂。这种助剂一般是含铅、镉的重金属盐,这样的电缆料在燃烧后会产生有毒物质,考虑到环保和火灾的原因,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低烟无卤阻燃料。 目前无卤料在研发中大多存在强度、伸长率和阻燃性三者之间不能达到最佳平衡的问题,而利用EXACT的特性,替代LLDPE,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我们的建议是:EXACT 0203或8203与V A含量为28%的EV A并用,再填充大量无卤阻燃剂如Mg(OH)2、Al(OH)3等配方备索。 EXACT在电线电缆领域的应用还有: ⅰ. EXACT可以直接制造非常柔韧的低压绝缘制品 ⅱ. 硅烷交联的EXACT与LLDPE或LDPE共混可以制造低压绝缘料 ⅲ. 高填充CaCO3的EXACT可以作为电缆填充料 ⅳ. EXACT/PP共混可以取代PVC料 ⅴ. EXACT/EPDM共混可以生产中压绝缘料 埃克森美孚为了加强对电子线缆的测试研究,新置了一条电子线缆生产线,并在Baytowns聚合物中心建立了新的测试实验室。 2. 发泡鞋中底 运动鞋一般要求轻便、舒适,因此愈来愈多的生产商使用EV A发泡中底,但EV A中底存在弹性稳定性差、性能不持久的缺陷,而EXACT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建议在EV A中,加入10%-25%的EXACT ,以及发泡剂、交联剂等,无论用传统发泡工艺还是用射出发泡工艺,都可以制造出高品质的EV A中底。 EXACT已成功使用于NIKE、Adidas、Reebok等名牌运动鞋。 3. 聚烯烃改性 聚烯烃(TPO)通常是指乙烯、丙烯、丁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如PE、PP、EV A、EPDM、XLPE等。由于EXACT具有优异的聚烯烃相容性,因此常作为TPO的增韧改性剂,可生产各类柔韧制品,当然EXACT也可以直接生产柔韧制品。 聚丙烯和适量的EXACT、滑石粉、硅烷偶联剂、抗氧剂等共混造粒,可以生产汽车保险杠、仪表盘等注塑件;丰田轿车、现代轿车的保险杠已经使用EXACT。 EXACT还可以生产出柔软、透明、耐穿刺、耐水、强度好的医疗、家庭用软管,也可以和PP或HDPE共混或干混生产出综合性能优异的软管。 EXACT在塑料改性领域的应用还有: ⅰ. EXACT可以生产增韧母粒,用来开发绿色环保材料PPR原料 ⅱ. EXACT可以接枝某些极性基因,作为尼龙增韧剂 ⅲ. EXACT也可以和PP动态硫化,生产热塑性弹性体TPE ⅳ. EXACT还可以做PET的成核剂,提高PET的抗冲性能 4. 薄膜包装 EXACT具有起始热封温度低、热封温度宽、热封强度高的热封性能,还具有优异的抗穿刺性、防污染密封性、耐撕裂特性,另外EXACT与拉伸薄膜具有良好的粘接性。 EXACT可以生产单层膜或复合包装膜的密封层,EXACT薄膜具有优异的保鲜功能,可以作为食品、化妆品包装;聚丙烯掺混大量EXACT后,可以生产导尿袋等软袋。 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EXACT三者比例适当,可以生产手感柔软而不滑的个人卫生、医疗等包装品。 EXACT还可以生产拉伸膜、缠绕膜、超韧膜或作为聚烯烃薄膜的增韧改性剂。

第七章 粘弹塑性模型的基本概念

第七章 粘弹塑性模型的基本概念 7 . 1 引言 为了描述土体应力一应变关系受时间的影响,需要采用与时间有关的类模型(如粘弹胜模酬、粘塑性模型,粘弹塑隆模型)来描述土的性状。 弹性、塑性和粘性是连续介质的三种基本性质,各在定条件F 独自反映材料本构关系的一个方面的特性。理想弹性模型、理想塑胜模型(或称刚塑性模型)和理想粘性模型是反映这三种性质的理想模型,通常称为简单模型。实际工程材料的本构关系可以用这些简单模型的各种组合来构成。 理想弹性模型又称虎克弹性模型,通常用理想弹簧表示(图7-1( a ))。其本构方程为虎克定律。一维条件下,如单轴压缩和纯剪清况下,表达式分别为: (7.1.1) (7.1.2) 式中E —— 弹性模量、 G——剪切模量。 剪切模量与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7.1.3) 式中 ——泊松比。 三维条件下本构方程可表示为下述形式: (7.1.4) 式中 K——体积弹性模量。

(a) (b) 图7-1 理想弹性模型 体积弹性模量与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7.1.6) 理想粘性模型又称牛顿粘滞体模型。通常用一粘壶(或称阻尼器)表示(图7-2 ( a ) )。粘壶内充满粘滞液体和一个可移动的活

塞。活塞在粘滞液体中的移动速度与所受阻力成正比关系,反映了粘性介质内一点的应力与该点处应变速率成正比例关系的性质。一维条件如单轴压缩或纯剪情况下,表达式分别为: (7.1.7) (7.1.8) 式中 、 ——粘滞系数。 由上两式可以看出,从数学表达的形式上与理想弹性体单轴压缩和纯剪时的本构方程相类似。 与理想弹性体的方程相对应,类似式7.1.3,存在下述关系: (7.1.9) 式中 ——粘性应变速率的横向比值。

增韧理论

增韧理论: 塑料共混改性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一种塑料的韧性,使其满足使用场合和环境对材料韧性的要求。比较成熟的是橡胶增韧技术,但近几年与发展了非弹性体增韧技术,如无机刚性粒子增韧塑料等。 ⑴弹性体直接吸收能量理论:当试样受到冲击时会产生微裂纹,这时橡胶颗粒跨越裂纹两岸,裂纹要发展就必须拉伸橡胶,橡胶形变过程要吸收大量能量,从而提高了塑料的冲击强度。 ⑵屈服理论:橡胶增韧塑料高冲击强度主要来源于基体树脂发生了很大的屈服形变,基体树脂产生很大屈服形变的原因,是橡胶的热膨胀系数和泊松比均大于塑料的,在成型过程中冷却阶段的热收缩和形变过程中的横向收缩对周围基体产生静水张应力,使基体树脂的自由体积增加,降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易于产生塑性形变而提高韧性。另外是橡胶粒子的应力集中效应引起的。 ⑶裂纹核心理论:橡胶颗粒充作应力集中点,产生了大量小裂纹而不是少量大裂纹,扩展众多的小裂纹比扩展少数大裂纹需要较多的能量。同时,大量小裂纹的应力场相互干扰,减弱了裂纹发展的前沿应力,从而,会减缓裂纹发展并导致裂纹的终止。 ⑷多重银纹理论:由于增韧塑料中橡胶粒子数目极多,大量的应力集中物引发大量银纹,由此可以耗散大量能量。较大的橡胶粒子还是银纹终止剂,小粒子不能终止银纹。 ⑸银纹-剪切带理论:是普遍接受的一个重要理论。大量实验表明,聚合物形变机理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剪切形变过程,二是银纹化过程。剪切过程包括弥散性的剪切屈服形变和形成局部剪切带两种情况。剪切形变只是物体形状的改变。分子间的内聚能和物体的密度基本不变。银纹化过程则使物体的密度大大下降。一方面,银纹体中有空洞。说明银纹化造成了材料一定的损伤,是次宏观断裂破坏的先兆;另一方面,银纹在形成、生长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能量,约束了裂纹的扩展,使材料的韧性提高,是聚合物增韧的力学机制之一,所以,正确认识银纹化现象,是认识高分子材料变形和断裂过程的核心,是进行共混改性塑料,尤其是增韧塑料设计的关键之一。银纹的一般特征如下:①银纹是在拉伸力场中产生的,银纹面总是与拉伸力方向垂直;在压力场中不会产生银纹;在纯剪切力场中银纹也能扩展。②银纹在玻璃态、结晶态聚合物中都能产生、发展。③银纹能在聚合物表面、内部单独引发、生长,也可在裂纹端部形成。在裂纹端部形成的银纹,是裂纹端部塑性屈服的一种形式。④在单一应力作用下引发的银纹,称为应力银纹。在短时大应力作用下可以引发银纹,在长期应力作用下,即蠕变过程中也能引发银纹,在交变应力作用下也可引发银纹。受应力和溶剂联合作用引发的银纹,称为应力-溶剂银纹。溶剂能加速银纹的引发和生长。 ⑤银纹的外形与裂纹相似,但与裂纹的结果明显不同:裂纹体中是空的,而银纹是由银纹质和空洞组成的。空洞的体积分数50%~70%。银纹质取向的高分子和/或高分子微小聚集体组成的微纤,直径和间距约为几到几十纳米,其大小与聚合物的结构、环境温度、施力速度、应力大小等因素有关;银纹主微纤与主应力方向呈某一角度取向排列,横系的存在使银纹微纤也构成连续相,与空洞连续相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横系结构使得银纹有一定横向承载能力,银纹微纤之间可以相互传递应力;这种结构的形成是由于强度较高的缠结链段被同时转入两相邻银纹微纤的结果。 银纹引发的原因是聚合物中以及表面存在的应力集中物,拉伸应力作用下产生应力集中效应。首先在局部应力集中处产生塑性剪切变形,由于聚合物应变软化的特性,局部塑性变形量迅速增大,在塑性变形区内逐渐积累足够的横向应力分量。这是因为沿拉伸应力方向伸长时,聚合物材料必然在横向方向收缩,就产生低抗这种收缩倾向的等效于作用在横向的应力场。当横向张力增大到某一临界值时,局部塑性变形区内聚合物中被引发微空洞; 随后,微空洞间的高分子和/或高分子微小聚集体继续伸长变形,微空洞长大并彼此复合,最终形成银纹中椭圆空洞。银纹体形成时所消耗的能量称为银纹生成能,包括消耗的 4 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