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3)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01-构成物质的微粒和物质的组成
D 6、(2014 届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现象
解释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A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 率加快
6000L 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
B
40L 的钢瓶中
于压缩
在无外力作用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面上移动
D 自行车轮胎在 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典型例题 5】(2014 届甘肃省镇原县平泉中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某元素的原
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该元素符号为 Br。
(1)右图中 x= 7
,Br 属于 非金属 元素(填“金属” 或“非
金属”)。
(2)下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C (填序号,下
同),与 Br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E。
【答案】(1)7 ,非金属 (2)C ,E 【解析】 试题分析:(1)核外电子数=质子数=35 ,故 X=35-28=7 ;Br 的最外层电子数
注意:1、上述规律对初中的大多数物质起作用。 2、混合物的构成微粒要按其中所含物质的成分来分析。
二、微粒的基本性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以下性质: 1、微粒很小(质量小、体积小) 2、微粒时刻不停地做规则运动(运动速率与温度成正比) 3、微粒间有间隔(间隔与温度成正比,与压强成反比) 4、同种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四、三种构成物质的微粒的联系与区别
1、分子和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联系
分子
分裂 构成
原子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原子和离子
原子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公开课教案】3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本
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构成的。
α
并完成下表。
原子核的体积虽然很小,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在化学变化中,电中性的原子经常会得到或失去电子而成为带电荷的微粒,这种带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氯化钠(符号NaCl)。
得到或失去电子
知道相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下列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原子的质量很小,描述极不方便,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
作为基准,其他原子
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一,单位符号是
H
O
四.课堂演练与拓展提升
,它表示().。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填空(无答案)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一、构成物质的微粒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Fe、Cu、Mg)、(He、Ne)、金刚石(C)、石墨(C)、Si等。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常见气体:H2、O2、N2、、CO2、NH3、SO2、HCl等。
液体:酒精、H2O等。
固体:五氧化二磷、蔗糖等。
4.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二、微粒的性质(一)物质是由肉眼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的微粒构成的。
(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1.【观察与思考】实验1:向盛水的烧杯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得到溶液甲:现象:结论:再向其中滴入浓氨水现象:结论:实验2:在烧杯C中重新配制甲溶液。
在烧杯B中加入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把两个小烧杯罩一起。
现象:结论:浓氨水中的氨,并进入到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溶液变红。
由上述实验得出:☆备注:浓氨水是色、有_______________味体,有性,显性,可以使色的酚酞试液变成色。
思考::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的快 b.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
两个事例说明:影响微粒运动快慢的因素是,而且越高,微粒运动的速率越,可以解释的现象有: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的快 b.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
练习1: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所示放在实验桌上:⑴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的棉花球上,仪器A的名称是,该仪器的主要用途是⑵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⑶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一实验说明。
(三)微粒之间有空隙1.【活动与探究】实验1:取一根约30cm长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按图进行实验。
现象:结论:实验2:取一支针筒,抽取一定量的空气,用手指堵住针筒末端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用刚才的针筒抽取相同量的水,用手指堵住针筒末端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指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不可再分的微小粒子。
根据现代物理学的研究,目前已经确定了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三种,分别是质子、中子和电子。
质子是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具有正电荷。
它的质量约为1.6726219×10^-27千克,是电子的1836倍。
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元素性质,不同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不同。
中子也是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它没有电荷,是电子的1839倍。
中子的质量约为1.6749275×10^-27千克,略大于质子。
中子的存在稳定了原子核的结构,使得原子核能够存在。
电子是带负电荷的基本粒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电子的质量约为9.10938356×10^-31千克,是质子的约1/1836。
电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电荷性质,正负电子数量相等时,物质是电中性的。
质子、中子和电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它们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原子。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所有物质都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
原子通过化学反应可以组成分子,分子是物质的另一种基本单位。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形成化学键而结合在一起。
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除了质子、中子和电子,目前还存在其他一些更基本的微粒,如夸克和轻子等。
夸克是构成质子和中子的基本粒子,有六种不同的味道(上夸克、下夸克、奇夸克、反奇夸克、顶夸克和底夸克),它们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形成质子和中子。
轻子是一类基本粒子,包括电子、μ子、τ子和它们对应的中微子。
基本微粒的发现和研究对于理解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微观粒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人们不断深化了对物质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质子、中子和电子。
它们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形成原子和分子,构成了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
对基本微粒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物质本质的认识,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
构成物质基本微粒(3)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3)【学习目标】1.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知道原子的构成,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
3、知道原子、离子间的相互转化。
【学习重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离子间的相互转化一、回顾、预习与交流1.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变化实质是怎样的过程?2.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变成其他原子?3.氯化钠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二、合作~研讨活动一、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交流讨论:1、汤姆生发现原子内有____________。
电子带负电,但原子不显电性。
2、原子中除了有电子外,还有和,其中,带正电,带负电,质子和中子构成。
3、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核所带的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数,但电性相反。
所以,整个原子不显。
结论: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和构成或原子由、和构成。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核很小,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活动二、探究离子的形成1.原子结构示意图2.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性质。
3.离子是由原子电子形成的,因此,离子是4、离子分为离子和离子。
常见的阳离子有、、、等,常见的阴离子有、、、等,常见的原子团离子有、、、、等。
5、氯化钠是由和构成的。
因此,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结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离子,离子通过相互作用构成物质。
三、【总结、反思、提升】1.在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有何关系?在离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又有何关系?原子中: , 离子中: ,2.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那么离子能重新形成原子吗?3.以下几个结构示意图A B C D E F G H属于原子的是,属于离子的是,属于阳离子的是,属于阴离子的是,具有稳定结构的是,易失电子的是,易得电子的是四、自检~反馈~巩固1、已知一种锶原子的质子数为38,中子数为37,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38 B.37 C.88 D.126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原子核内有个质子,最外电子层上有个电子。
3、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课时提优(含答案)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课时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1.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描述了春天晴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
下列从微观角度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微粒的体积小、质量轻B.微粒间有空隙C.微粒在不断地运动D.温度越高,微粒运动越快2. A、B、C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氨气微粒是不断运动的B.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空气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D.氨气微粒溶于水形成的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3. 把固体碘密封在一根长约10 cm的玻璃管内,用酒精灯微热玻璃管中盛固体碘的一端,碘变成紫色蒸气,冷却后可观察到紫色的碘蒸气又变为紫黑色的固体碘。
该实验主要说明:(1) 。
(2)(3)4. 仔细观察图中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mL。
(2)该实验说明。
5.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以下事实。
(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2)取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先倒入半杯水,再放入一大块冰糖,立即在玻璃杯外壁液面位置做上记号,冰糖完全溶解后液面低于记号。
6. 将柠檬(一种水果)切片,放入冰箱冷冻后,取出一部分放入真空冷冻环境中。
留在冰箱中的柠檬片,时间久了会失去部分水分,真空冷冻环境中的柠檬片,在短时间内会变成于燥的柠檬片。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1)为什么冷冻后的柠檬片还会失去水分?(2)为什么真空冷冻环境中的柠檬片,在短时间内就会变干燥?第2课时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1. 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B.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间隔增大D.氧化汞受热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2.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3. 在电解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不变的微粒是 和 ,产生的新微粒是 和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 (填“变化”或“不变”,下同),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
第3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课时3
CuSO4 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64+32+16×4+(1×2+16)×5=2
.
50
练习:
1.从原子、分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离子、中选择适当的微粒填空: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为_________。 2.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为__________。 3.构成原子核的微粒为_____________。 4.呈电中性的微粒为_______________;
二、原子的构成
讨论: 原子的构成、原子核的构成是怎样的??
科学家研究发现: 1.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半径 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子一)核外电子在核外作空间作高速运动。 2.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二者 所带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不显电性(呈电中性)。 3.原子质量主要集 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 部质量,电子的质量相对要小的多。
原子种类
铁 铜 锌 银 钡
相对原量 56 64 65 108 137
氖
氯 碳
20
35.5 12
铝
钾 钙
27
39 40
金
汞 铅
197
201 207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都约等于 碳12原子质量的1/12,即约等于1个氢原子 的质量,电子的质量很小,仅相当于质子( 或中子)质量的1/1836。因此,电子的质量 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 核上。
解释1:在原子内部的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
几乎是空心的,所以大部分的粒子能够很顺 畅的通过 2:因为粒子带正电,原子核也带正电 荷,同 种电荷相互排斥由于斥力的原因 ,所以有极 少数的粒子会有偏转 3、因为在原子中有原子核的存在,而且体积 小,质量大,所以只有很少的机会与粒子向 碰撞,并且能反弹。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总结: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分子 原子
具有微粒基本的性质 相同点
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不同点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
分,原子不可分
关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用微粒的观点看纯净物和混合物
11、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
干冰 二氧化碳分子
氯化钠
碳原子 钠离子和氯离子
分子苯分子构 成水物质氢气
分子
1、分子体积小、质量小;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分子之间有空隙; 4、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5、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分解
组合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水通电,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分解
组合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8、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9、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10、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改变,原子 的种类不变。
原子
1、原子体积小、质量小; 2、原子在不断运动; 3、原子之间有空隙;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不可燃,不助燃 可燃性
助燃性
氧气、氢气、水化学性质不同
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6、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的种 类不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空隙。
煮沸
水煮沸,水分子的种类不变,水 分子间的空隙变大,化学性质不变。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
构成物质的微粒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
这些微粒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化学结构的不同,它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和排列。
1. 原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微粒,是化学元素的基本单位。
每种元素都由一种特定类型的原子组成,其化学性质由其原子的结构和排列决定。
2. 分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个原子以共价键相连形成的结构单元。
分子可以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组成的,也可以是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例如,氧气分子(O2)由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连接形成。
3. 离子:离子是由失去或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正离子是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带有正电荷;负离子是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带有负电荷。
离子通过离子键相互吸引形成化合物,如氯化钠(NaCl)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这些微粒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和排列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物质,如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行为,以及化学反应的机理和速率等方面都至关重要。
1/ 1。
化学:3.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课件(第3课时)(沪教版九年级)
一些物质的称量பைடு நூலகம்位
v 钻石--克拉(1克拉=200毫克 ) v 补钙药片中含钙质量--毫克 v 黄金--盎司(1盎司=31.1035克) v 大米--千克(公斤)、市斤 v 石头--吨
v 分子、原子的质量---?
分子、原子的单位
v 分子、原子质量的相对大小时,我们使用的 单位是“1”
v 这个“1”,有多大?1(1)=多少千克? v 它是一个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3课时:原子的质量
原子的质量很小
v 一个铝原子:4.482×10-26kg v 一个氟原子:3.156×10-26kg v 一个钠原子:3.819×10-26kg v 用这样小的数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使用起
来极不方便,谁能想出一种化繁为简的办 法,用这种方法表示的原子质量方便?
v 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 原子质量的总和。 注意: ①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不是实际 质量,而是相对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 值,它的SI单位是一,符号是1(单位1一 般不写出)。
v 单位“1”,与“克”、“千克”有所不同,它 不是绝对质量的单位。
相对原子质量
v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基准,其他原 子的质量与这一基准的比,称为这种原子的 相对原子质量。用符号Ar表示。
v 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2,Ar(C)=12 v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Ar(O)=16 v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Ar(H)=1 v …… v 一些常见的相对原子质量(见P73.表3-4)
https:/// 旧房装修
原子的相对质量
v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可以用 (1)表示。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 碳原子质量的1/12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3)
讲解:我们一般用相对质量来表示微粒的质量。
三、师生互动,导学达标
1、体会原子的质量很小,猜想能否换一种表示方法。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跟它相比较所得的,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试着计算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铁原子的质量:9.288×10-26kg)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5、已知一种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A原子质量是6.64×10-26kg。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A、40B、24C、65D、6.64×10-26kg
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是相对分子质量。
四、当堂训练
1、分子与原子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中一定含有比它更小的原子
B、分子或原子在不停地运动,彼此之间有间隙
C、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的质量一定等于组成它的各原子质量的总和
2、原子相对质量的测量方法是: ( )
A、用精密天平称量,取其质量的近似值
五、学习体会,课堂小结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六、作业布置
练习与实践:6
七、教学后记
B、经过精密的仪器和实验测出
C、根据原子体积的大小排列顺序
D3、电子质量很小,仅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镁原子核有12个质子和12个中子。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A、12B、24C、12克D、24克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第三章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填空(无答案)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一、构成物质的微粒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Fe、Cu、Mg)、(He、Ne)、金刚石(C)、石墨(C)、Si等。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常见气体:H2、O2、N2、、CO2、NH3、SO2、HCl等。
液体:酒精、H2O等。
固体:五氧化二磷、蔗糖等。
4.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二、微粒的性质(一)物质是由肉眼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的微粒构成的。
(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1.【观察与思考】实验1:向盛水的烧杯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得到溶液甲:现象:结论:再向其中滴入浓氨水现象:结论:实验2:在烧杯C中重新配制甲溶液。
在烧杯B中加入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把两个小烧杯罩一起。
现象:结论:浓氨水中的氨,并进入到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溶液变红。
由上述实验得出:☆备注:浓氨水是色、有_______________味体,有性,显性,可以使色的酚酞试液变成色。
思考::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的快 b.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
两个事例说明:影响微粒运动快慢的因素是,而且越高,微粒运动的速率越,可以解释的现象有: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的快 b.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
练习1: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所示放在实验桌上:⑴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的棉花球上,仪器A的名称是,该仪器的主要用途是⑵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⑶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一实验说明。
(三)微粒之间有空隙1.【活动与探究】实验1:取一根约30cm长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按图进行实验。
现象:结论:实验2:取一支针筒,抽取一定量的空气,用手指堵住针筒末端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用刚才的针筒抽取相同量的水,用手指堵住针筒末端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第三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备课笔记
课堂备课笔记水的电解化学变化的本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2.原子(1)概念: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2)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硅等问:原子能不能再分?原子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原子发展史: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查德威克原子核特点:体积小、质量大、带正电。
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全部重量,故原子质量分布不均匀原子不带电原因:原子核所带正电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3)基本性质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间有空隙通过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导原子结构,及原子核、电子带电特点。
仔细分析水的电解过程,了解微观的变化。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相对原子质量:定义: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 1/12 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 质子数 + 中子数相对分子质量(Mr)== 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3.离子(1)概念:原子或原子团由于得失电子而形成的带电微粒(2)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3)离子符号:利用元素符号表示离子时,离子的核电荷数和电性标注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在前,电性在后(4)得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
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离子不能单独稳定存在构成物质(5)基本性质:离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离子在不停地运动离子间有空隙离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不能够独立稳定存在构成物质。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中子 (不带电) 1.原子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问题讨论
粒子 种类
质子 中子 电子
2.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 你发现 了什么
电性 质量
1个单位正电荷 丌带电 1个单位负电荷 1.6726×10-27kg 1.6749×10-27kg 质子质量的1/1836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J.J.Thomson ,1856~1940)
•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 著名α粒子散射实验。卢 瑟福原子模型(又称行 星原子模型):原子是 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 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 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 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 全部质量,电子在原子 核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 动。
小
结
旧 的 分 子
分解(离解) 重新组合 原
子
新 的 分 子
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原子不可分。
问题讨论
原子再可分吗?
想一想
历史
原子结构的发现史
1.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 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 :万 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 粒构成的,即原子。
2、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 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 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结论三、微粒之间有间隙。
{原因}因为酒精微粒和水微粒 分别填补了对方微粒相互之间 的空隙,从而使得总体积变小。 {试问} 1+1=2吗?
• 实验四:空气和水的压缩 • 取一支针筒,抽取一定量的空气,用手指堵出针 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 在刚才的这支针筒内抽取相同量的水,用手指堵 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 针筒内的水和空气能否被压缩?你知道原因吗?哪 个更易被压缩? • 现在你知道原因了吧?
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
数量关系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似点
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转化
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如:在电解水实验中,水分子可以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而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可以再分,只是重新组合成氢分子、氧分子
同种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联系原子与离子的比较: Nhomakorabea原子离子
概念
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电性
呈电中性,不带电
带电:
阳离子带正电
阴离子带负电
表示方法
用元素符号表示;Na 表示钠原子,2Na表示2个钠原子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离子
概念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表示方法
用化学式表示. 如H2,He
用元素符号表示,如H,Fe
用离子符号表示,如Na+、NO3-
微粒的运动
联系
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原子
分子
定义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保持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相同点
①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②都很小,但者阶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③都在不断地运动;
【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
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掌握核电荷数、电子数、质子数之间的关系。
3.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初步学会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
4.了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种类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核电荷数、电子数、质子数之间的关系。
难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
三、教学准备
教学PPT及相关动图。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3课时
一、原子核的结构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3课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沪教版)(解析版)
第3章构成物质的奥秘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课时原子结构)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只能构成分子,不能构成物质B.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粒子,故原子不显电性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任何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答案】C【解析】A、原子既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银、铜等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由于原子核带的电量与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不符合题意;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符合题意;D、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有一种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质子,没有中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A.①和②B.②③和④C.③和⑤D.③和⑥【答案】B【解析】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故正确;②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能再分的粒子,故不正确;③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故不正确;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氢原子除外,故不正确;⑤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不显电性,故正确;⑥原子之间有间隔,故正确。
故选B。
3.(2021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A.金原子核带正电荷B.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C.金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D.金原子核的质量与α粒子质量相当【答案】A【解析】A.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又因为α粒子带正电,所以遇到了带正电的微粒才改变了方向,说明了金原子核带正电,故A说法正确;B.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金原子并不是实心球体,原子核外空间很大,故B说法错误;C.该实验的三种现象根本不能说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情况,故C说法错误;D.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遇到了质量很大的东西,即原子核质量很大,故D说法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氯化钠B.二氧化碳C.镁D.空气
五、学习体会,课堂小结
1、原子内部微粒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离子结构示意图。
六、作业布置
学习与评价P35
实践:根据刚才的知识试着画出Na和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请讨论这两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电子可能的转移方式。
讨论: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得到电子后,是否呈电中性?
讲解:化学上我们把这种带电的原子就称为离子,下面我们通过视频和动画来看一下,原子在什么情况下、又是如何转变成离子的。
讲解: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分别带上负电荷和正电荷,我们把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阳离子;把带负电荷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讨论:你能对α粒子运动路径的改变作出解释吗?
小结: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讲述科学家对原子探索的历程,讨论原子中微粒电荷数的关系。
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和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相互抵消使原子还是呈电中性。
讲解:简单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原子结构的示意图及各类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知道稳定结构的特点,为原子转移电子变成离子的规律建立知识储备。
为了方便我们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来表示离子。
例如: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镁离子的符号为Mg2+。
氧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6,得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得负电荷,所以氧离子符号为O2-。
实践:铝离子,镁离子,硫离子,氯离子的符号如何写?
一、课前预习检测
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无法再分了。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了呢?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讨论:原子中的电子带负电,你能解释原子为什么不带电吗?
三、师生互动,导学达标
讲解:卢瑟福发现原子核,α粒子轰击金箔。
现象:大多数α粒子运动路径没有改变方向,一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课题: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3)
主备:钱兴勇
审核:
时间:
主备内容
讨论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知道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换。
教学重难点:
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教学过程第课时
共课时
四、当堂训练
1、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内有很大空间
B.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D.任何原子中的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2、构成原子核不可缺少的微粒是()
A.质子B.中子C.质子和中子D.电子
3、原子变成离子时()
A.得电子B.失电子C.得或失电子D.既不得也不失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