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ce9cdc1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b.png)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规模扩大的过程,通过提高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加。
经济增长理论是解释经济增长产生原因以及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理论体系。
一、经济增长的起因经济增长的起因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在供给方面,经济增长源于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的积累。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而生产要素的积累如资本和劳动力的增加,也可以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经济增长。
在需求方面,经济增长得益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加。
消费需求的提升可以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而投资需求的增加可以增加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二、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1. 生产要素的积累:经济增长需要足够的资本和劳动力的积累。
资本积累可以通过投资扩大来实现,而劳动力的增加通常需要人口增长或者提高就业率。
这些生产要素的积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2.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的进步可以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提高生产率和产出水平。
通过技术进步,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3. 制度环境:良好的制度环境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包括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产权保护、法治环境等方面。
正当的制度环境可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推动经济增长。
4. 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外汇等方面。
开放的贸易体制可以使得经济受益于全球市场,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迁移。
国际投资和外汇则可以为经济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经济增长。
三、经济增长的模型1. 扩展性经济增长模型:这一模型将经济增长视为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的函数。
该模型强调了生产要素的积累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认为经济增长是持续的过程,并且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的特点。
2. 内生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强调了技术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
该模型认为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增加投资和创新来实现,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第九章之二_经济增长理论
![第九章之二_经济增长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aed09a1c5da50e2534d7f7f.png)
[资料]《增长的极限》
[资料]《增长的极限》
当时的西方发达国家正 陶醉于高增长、高消费 的“黄金时代”,对这 种惊世骇俗的警告,并 不以为然,听不进去。
人们日益深刻认识到: 产业革命以来的经济增 长模式所倡导的 “人类 征服自然”, 使人与自 然处于尖锐的矛盾中。
[资料] 哈罗德-多马模型
[资料] 哈罗德-多马模型
1948年,哈罗德发表《动态经济 学导论》一书,系统论述其经济 增长理论与模型。
同年,多马发表了两篇文章—— 《扩张和就业》和《资本扩张、 增长率和就业》。
G=S/C; Gw=Sd/Cr; Gn=So/Cr
G = Gw = Gn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三、经济增长模型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一、定义与特征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一 定义与特征
库兹涅茨给经济增长的经典定义: “ 一个国家 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 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 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 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只有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适合于经济增长的需 要,技术进步才能发挥作用。
增长极限论主要由罗马俱乐部提出来的,代表 作是麦多斯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
增长怀疑论主要是由经济学家米香、加尔布雷 斯、罗宾逊等人提出,其基本观点是经济增长 并不等于社会经济福利的增加。
[资料] “马太效应”
[资料] “马太效应”
Matthew Effect 源于 《圣经》( 新约·马太 福音)的寓言: “凡有 的,还要加给他叫他 多余;没有的,连他 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801f61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1.png)
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主要研究在保持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
(1)模型的假设前提①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②储蓄S 是国民收入Y 的函数,即S =sY③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L 和资本K 。
④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问题。
⑤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
⑥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即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都是固定不变的。
⑦不存在货币部门,且价格水平不变。
(2)模型的基本方程 哈罗德模型的基本方程为:vs Y Y G =∆=。
式中,G 表示国民收入增长率△Y/Y (即经济增长率),s 表示储蓄率S/Y ,v 表示边际资本-产量比率△K/△Y (假定边际资本—产量比率等于资本—产量比率K/Y ),且v =I/△Y 。
它表明,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率就必须等于社会储蓄倾向与资本产量比二者之比。
多马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G =△I/I =s ·δ式中,△I/I 为投资增长率,即为哈罗德模型中的经济增长率;δ表示资本生产率△Y/I ,即哈罗德模型中v 的倒数。
多马模型与哈罗德模型的区别在于多马模型用资本生产率表示资本—产量比率,且G 表示投资增长率,故:δ⋅==s vs G (3)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①实际增长率G A :指在一定储蓄比例之下由资本的实际变化量与国民收入的实际变化量的比率v 导出的国民收入增长率,用G A 表示,G A =s/v②有保证的增长率G W :式中,s d 为合意的储蓄率(假设既定),v r 为企业家意愿中所需要的资本-产量比率。
所谓“有保证的增长率”是指与令企业家意愿中所需求的资本-产量比率v r 相适应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即指能满足投资等于储蓄的稳定的增长率。
其公式为: r dW v s G =这一公式表明,当既定的合意储蓄率(符合居民意愿储蓄需求)和合意资本-产量比率(符合企业家意愿投资需求)所决定的增长率是有保证的增长率时,经济可以实现稳定的增长。
《经济增长理论 》课件
![《经济增长理论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d9fc5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8.png)
政府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政府的干预
政府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手段干预经济,以促进经济增长。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有着紧密的关系,政府需要在市场失灵时进行干预和调控。
政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科研投资等方面对经济增长有积极贡献。
全球经济增长的趋势
1
欧美地区的经济增长
2
欧美地区的经济增长相对稳定,注重
创新和高技术产业。
3
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景及挑战
4
全球经济增长面临资源有限、环境污 染和贫富分化等挑战,需要共同应对。
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
亚太地区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中 国和印度等国家经济增长迅速。
非洲地区的经济增长
非洲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但面 临贫困、疾病和政治不稳定等挑战。
经济增长的形式
经济增长可以是由劳动力增加、资本积累或技术进步等引起的。
经济增长的理论
1
扩张性经济模型
2
扩张性经济模型认为经济增长是由投
资增长、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等因
素驱动的。
3
全要素生产率
4
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劳动力、资本和 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经济增长,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 社会的转变。
《经济增长理论 》PPT课 件
经济增长理论PPT课件,探讨经济增长的概述、理论、制度和政府对经济增长 的作用,以及全球经济增长的趋势和未来的应用。
经济增长概述
经济增长定义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就业率、降低贫困率,并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结语
1 经济增长理论的应用
第九讲 经济增长理论(压缩)
![第九讲 经济增长理论(压缩)](https://img.taocdn.com/s3/m/824d2f3c580216fc700afdd6.png)
I K vY
I=S=sY 那么经济增长率G就可以表示为:
该模型的 含义:经 济增长的 决定因素 是储蓄和 投资。
Y s G Y v
稳定均衡增长的路径
实际增长率(Actual growth rate)等于储蓄率除以 实际的资本—产出比: G s A v 有保证的增长率(Warranted growth rate)是指“与 人们想要进行的那个储蓄以及人们拥有为实现其目的 而需要的资本货物额相适应的”增长率,是企业家感 到满意的增长率。它等于储蓄率与合乎企业家意愿的 资本—产出比的比值。合乎企业家意愿的资本—产出 比(简称合意的资本—产出比,Desired capitaloutput ratio)是指全社会所有企业家为达到预期 的产量水平所需的资本产出比。
s GW vr
稳定均衡增长的路径
自然增长率(Natural growth rate) 是由人口、资 源等自然因素决定的、社会在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 允许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长期最大的增长率。它反 映人口与劳动力增长、技术进步与生产率提高和经 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由于模型没有明确区分劳动力人口和总人口,劳动 人口的增长率就等同于总人口的增长率(n);同时由 于不存在技术进步,因此有 GN=n 实现长期稳定均衡的充分就业增长的条件是: GA=GW=GN
第二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伊· 哈罗德在1948年 F· 发表的《动态经济学导论》一书中提出了 一个国民经济长期均衡增长的模型。与此 同时,英国经济学教授埃夫赛· 多马在先后 于1946年和1948年发表的《资本扩张、增 长率和就业》与《资本积累问题》两篇论 文中也独立地提出了一个说明经济动态均 衡增长的条件和途径的模型。由于这两个 模型在内涵上基本一致,所以西方学者把 它们合称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9经济增长理论
![9经济增长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954bb467e21af45b307a847.png)
GA= GW = Gn = s/v = sd/vr = s0/vr =n
这种理想的充分就业均衡增长的可能性途径是存在的, 但一般说来,其可能性是极小的。经济增长的途径象 刀刃一样狭窄,所以哈罗德-多马模型又称“剃刀锋 口”模型。(Razor-edged)
如果这三个增长率不一致,则会引起经济中的波动。
(1)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
(2)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技术进步。
(3)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调整。
2019/9/27
5
注意!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福利的增长或个人 福利的增加。
2.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1) 按人口计量的产量的高增长和人口的高增长;
2) 生产率本身的增长是迅速的;
假定折旧是资本存量K的一个固定比率δK(0<δ<1)。
资本存量的变化=净投资△K =I-δK的增加量
所以△K = sY-δK,即资本存量变化=储蓄-折旧 同除以劳动数量N,得到: △K/N=sy-δk,
y=f(k)
y为人均产量, k为人均资本。
2019/9/27
25
y y=f(k)
o
2019/9/27
人均生产函数曲线
k
26
资本存量
产出/收入
资本存量 的变化
储蓄/投资
资本、产量和储蓄之间的相互依赖
2019/9/27
27
一、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设人口增长率n=△N/N, 人均产量= y=Y/N ,人均资本 = k=K/N。s是储蓄率,S=sY。两部门经济中,I=S。
4. 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
5. 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问题;
资本产量比v=K/Y,加速系数 =△K/△Y=I/△Y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九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学PPT课件第九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https://img.taocdn.com/s3/m/3158c6c5524de518964b7daf.png)
(4)稻田条件:
limF K limF L K 0 L 0
limF K limF L 0
K
∞
L
∞
(5)生产函数的人均形式: y
y= f(k)
Y K L F( , ) L L L
y=F(k,1)=f(k)
*生产函数的人均形式
同样满足条件(2)、(4)
0
人均生产函数曲线
k
3、需求方面的假设
均消费达到最大,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
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用方程表
示为:fˊ(k*)=n(假设δ =0)
这一关系式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律。
1、代数方法 (1)消费的表达式: y=c+i (2)稳态下:
c=y-i
Δ k=0; k=k*; y*=f(k*);
i*=sf(k*)=(δ +n)k*
三、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基本假定
1、总体假设:(1)技术水平不变 (2)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
增长
(3)折旧率δ 外生,0<δ <1
2、生产函数方面的假设
(1)形式:Y=F(K,L) (2)各要素的边际产出大于0且递减,即:
各要素的一阶导数大于0,二阶导数小于0
(3)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即 λ Y=F(λ K ,λ L)
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简单而言, 就是经济总产量或者人均产量的增加,表示为 Gt=(Yt-Yt-1)/ Yt-1( 总 产 量 ) , 或 者 gt=(yt-yt-1)/yt-1
(人均产量)。
产出增长率=(劳动力份额×劳动力增长率)+(资 本份额×资本增长率)+技术进步增长率,其影响因 素分为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
第十九章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第十九章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f8f947b0912a21615792934.png)
五、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
1、1939年(英)哈罗德(Harrod)发表《论动态理论》一文, 提出经济增长模型,标志着经济增长理论出现。之后(美)多马 (Domar)提出了与哈罗德基本一致的经济增长模型。因此,西方 学者合称之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它建立在凯恩斯国民 收入决定理论(短期静态分析)基础之上。
• 把GDP中一小部分用于投资的国家往往 增长率较低。
• 高投资引起了更快的经济增长。
资本、产出和储蓄之间的关系
资本存量
产出和收入
投资
储蓄
“恶性贫困循环”陷阱是指,穷国是因为它穷,所以低储蓄,所 以低投资,低收入,没有购买力。 突破贫困陷阱必须提高储蓄和创造需求。
低储蓄与低投资
低平均收入
资本积累的低速度
• 自然资源是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资
源,如土地、河流和矿藏。分成可再生资源(如森 林)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
自然资源的差别导致世界各国生活水平的差别。 挪威1970—1990年间经济快速增长大部分归因于其
丰富的石油储量的发现与开发; 美国早期的西部开发获得充足肥沃的土地, 同期俄国东北的开发,对经济增长贡献很大。 环境问题影响经济增长的可能性不断增加。
练习
1.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 A失业率的下降, B先进技术的广泛使用 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D城市化速度加快。
2.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 )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上方移动, B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一点向曲线上方移动, 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沿曲线移动。
库兹涅茨提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
•
第一、知识存量的增长。
•
第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https://img.taocdn.com/s3/m/f1c69872f5335a8102d220f8.png)
f(k) nk
E
S· f(k)
0
k
k1
k0 k0
k2
k
0
k
P
5、结论: (1) 就资本主义经济来说,在经济中存在着 一条稳定的均衡增长的途径。此时,国 民收入的增长率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
(2) 无论最初的资本劳动比率数值如何,经
济活动总是趋向于一条均衡经济增长途
径的;
(3) 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
ct=b·yt-1
c 、个人消费增加引致私人投资增加:
it = v· ( ct- ct-1)
因此:政府支出 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等于:
△yt (=yt ) = b·yt-1+v· ( ct- ct-1)+gt
乘数——加速原理
Ⅰ加速原理 ⒈加速原理的任务 加速原理是研究收入变动如何引起投资 变动的经济理论 ⒉几个概念 ①资本—产量比率:指资本与产量的价值 之比 资本量 资本—产量比率= ———— 产量
都固定不变——资本产出比不变。
2、哈罗德模型的基本方程: G=△Y/Y =s/v
其中:G表示经济增长率;
s表示社会平均的储蓄率;
v表示资本实际变化量与国民收入的
实际变化量之比,即
v=△K/△Y
=I/△Y
3、哈罗德模型分析:
(1)它以凯恩斯提出的经济均衡增长的 条件:I=S作为分析的基础; 即:I=S→v△Y=sY →G=△Y/Y=s/v 意义: 它表明:要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国民收 入增长率就必须(肯定)等于社会储蓄倾向与 资本产出比二者之比。
4、实现经济稳定的均衡增长的条件: s· f(k)=n· k 或 k=0 原因分析:
如果s· f(k)=n· k ,那么,随着经济的增长,
经济增长理论 ppt课件
![经济增长理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09398c4693daef5ff73d26.png)
一、经济增长概述 二、新古典增长理论 三、内生增长理论 四、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一、经济增长概述
1.经济长期增长趋势与波动 y
长期增长,短期波动。
潜在产量增长原因:
资源增加;人口增长;资本存量 增加;土地改良;技术进步;知 识存量增加等。
t
经济增长 的趋势
2.经济增长的衡量
中国GDP增速(1954—1998)
中国GDP增速(1978—2008)
中国GDP增速(1978—2005)
美国GDP增长率(1998——2007)
史上美国GDP增长率
70S美国经济的滞胀
二、经济增长的方法之一:增长核算
生产函数: 总产出=全要素生产率×F(劳动,资本) Y=AF(N,K)
Y
YN
Y KA N KA
α=劳动收益在产出中的份额 β=资本收益在产出中的份额
A 技术进步 A
三、经济增长的方法之二:新古典增长理论
(一)简单的索罗模型(无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 1.模型的假设
1) 新古典生产函数:Y=F(N, K):
Y / N 0, 2Y / N 2 0 Y / K 0, Y / K Y / N2 0,2Y / N22 0 0
2008世界人均GDP排名(美元)
1 Luxembourg 113043 卢森 堡
2 Norway 95061 挪威 3 Qatar 93204 卡塔尔 4 Switzerland 67384 瑞士 5 Denmark 62625 丹麦 6 Ireland 61809 爱尔兰 7 Iceland 55462 冰岛
经济增长:国民产出的增加。
Yt表示 t 时期的总产量, Yt-1表示 (t-1)时期的总产
第九章经济增长理论
![第九章经济增长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74a654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a.png)
平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关系
新加坡
香港
日本 美国
挪威 台湾
人均GDP(对数尺度)
孟加拉国 平均受教育年限
增长核算
• 资本与劳动以外的要素
– 季节性因素 – 偶然性因素
• 如战争难民形成的劳动力短期流动
增长核算
• 结论 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
增长核算
• 索洛的经验分析 2) 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是人均GDP增长的 重要决定因素
• 1909-1949年间,美国每小时劳动的GDP增长中超 过80%归因于技术进步。
• 思考:人口增加会增加GDP,也会增加人均GDP吗?
增长核算
• 索洛的经验分析 3) 技术进步在增长中的贡献
• 索洛剩余——对技术进步贡献的度量
经验分析:战后美日经济的趋同
• 观察 1) 日本追赶美国的速率在战后早期比战后 晚期更快
经验分析:战后美日经济的趋同
• 观察 2) 战后晚期日本较高的资本积累率解释了 产出增长的大部分差异
( k ) 0.25 3.16 0.79 k
经验分析:战后美日经济的趋同
• 观察 3) 战后早期日本从西方积极引进技 术, 增长主要是通过“技术追赶” 来实现的。
❖ 西蒙.库兹涅茨:1971《现代经济增长:发现和反映》
把经济史和经济分析的研究成果同丰富的数量资料结合起来,认为:先 进技术是引致经济增长的源泉,但它本身只提供一种潜在的可能性,还 必须有制度和思想意识的调整,以便有效地使用人类先进知识宝库之积 累创造革新。
❖ 哈罗德—多马模型、索罗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剑桥经济 增长模型、卡列茨基的动态宏观模型、丹尼森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
![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548d6464cc22bcd127ff0c56.png)
一、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分析目的、基本 假定
1,分析目的: 新古典增长理论分析资本积累、人口增长及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着重分析储 蓄对资本存量变化的影响,揭示经济长期 增长的产出水平和资本水平实现稳态均衡 的条件,以及如何从当时的状态向稳态均 衡状态调整。
B.推导过程
d用θ来代替资本份额(MPk×K )/Y,用(1- θ)来代替劳动份额(MPN×N)/Y,则有:
ΔY/Y = [(1-θ)×ΔN/N] + (θ×ΔK/K) +ΔA/A ;
这就是总量增长率的核算公式,即: 总量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
(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
3, 总量增长率的核算举例
也可以写成如下方程: s f (k) =Δk +(n+d)k;
该公式表明了人均储蓄与人均资本(投资)之间 的关系:
人均资本的增加Δk 等于人均储蓄s f (k) 减去 两项人均资本变动(n+d)k:
人均资本变动(n+d)k的含义
一定量的人均储蓄(nk)用于装备新劳动力所需 资本,一部分人均储蓄(dk)用于替换折旧资 本;人均储蓄超过(n+d)k的部分将导致人均 资本的上升,即Δk > 0;
用于装备新劳动力和替换折旧资本的部分(n+d) k,称为资本的广化;
用于增加人均资本k的部分,称为资本的深化;
A. 基本方程的公式及其含义
因此,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也可表述为: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Δk = sy-(n+d)k;
也可以直接从人均储蓄的用途来解释资本的深化 和广化: sy =Δk +(n+d)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3、无情的增长。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虽然 经济增长较快,但收入分配不平等反而更 加严重了。 4、无根的增长。忽视文化的重要性,其结 果往往是严重的民族和种族冲突。 5、无未来的增长。不顾自然资源耗竭和人 类居住环境恶化而换来的增长是不可取的。
关于经济增长的一些事实
1、国家间在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上存在巨 大差异。 2、经济增长率在国家间有显著差异。 3、存在某些国家的“增长奇迹”。 4、经济增长率并不一定长期保持稳定。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除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 括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文化 卫生、生活状况、制度结构等方面的进步。 经济增长反映国民经济量的变化,经济发 展则指国民经济在结构上质的变化。 “增长”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 “增长”的最终目的。 宏观经济学重点研究经济增长。
GW s vr
稳定均衡增长的路径
自然增长率(Natural growth rate) 是由人口、资 源等自然因素决定的、社会在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 允许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长期最大的增长率。它反 映人口与劳动力增长、技术进步与生产率提高和经 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由于模型没有明确区分劳动力人口和总人口,劳动 人口的增长率就等同于总人口的增长率(n);同时由 于不存在技术进步,因此有 GN=n 实现长期稳定均衡的充分就业增长的条件是: GA=GW=GN
经济长期波动的原因
经济长期波动的原因在于有保证的增长率偏离了自 然增长率。 GW>GN,将出现储蓄过度,引起经济长期停滞; GW<GN,资源过剩,将出现经济长期繁荣的趋势; GW=GN,社会全部劳动力和生产设备在既定的技术水 平下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如果GA=GW,则整个社会 即可以保证充分就业,又可以实现稳定均衡的增长。 实现长期稳定均衡充分就业增长的充要条件是: GA=GW=GN 刀刃上的均衡
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1956-1970年间,Solow、Swan等经济学家 改进了“旧的增长理论”,提出了以Solow 经济增长模型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 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基本已成为当前经济 增长研究的起点。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
1、整个社会使用劳动和资本进行生产,并 且两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替代; 2、不存在国外部门和政府部门; 3、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资本存量折旧速 度由外生因素决定。人口增长率n为常数。 劳动人口与总人口同步增长; 4、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5、事前储蓄等于事前投资; 6、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且大于零。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西方学者对过去仅仅重视物质财富的增长 所造成的“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进行 了深刻的反思,指出了五种有增长而无发 展的情况,即: 1、无工作的增长。经济增长较快并不一定 增加就业机会。 2、无声的增长。物质的发展使人失去了人 性,人成为物、工具,民众缺乏参与和管 理公共事务。
经济增长 的明显提 速,是现 代经济的 重要特征。 经济增长 速度的差 异,直接 导致了近 代以来中 国和西欧 的“大分 流”。
实际中,一国或地区的实际GDP一般总是在 波动中上升的。如下图所示。
1960-1995年美国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变动轨迹
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和波动
长期中,国民收入一般会呈现出如下增长 趋势和波动特征。
在暂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情况下,设生产函数 为: Y=F(N,K) 其中,N为劳动投入量,K为资本存量。 因为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对于任意正数λ, 则有: λY=F(λN,λK)
若λ=1/N,则有 Y/N=F(1,K/N) 假设全部人口都参与生产,则Y/N为人均产 量,K/N为人均资本拥有量,且前者只由后 者决定。 若用y表示人均产量,用k表示人均资本, 则上述等式可表示为: y=f(k) 其中,f(k)=F(1,k)。此谓人均生产函数。
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和波动
红线代表实际GDP变动趋势,它是指随时 间推移,潜在产出的变动轨迹。一般情况 下,随着可获得的资源增多、人口增加、 技术进步、投资增加、知识存量增加…, 潜在产出会呈现出上升趋势。当然,由于 相反的原因,潜在产出也可能呈下降趋势。
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和波动
蓝线表示长期中实际GDP的现实变动轨迹。 可见,现实中,实际GDP一般不处于其趋势 水平,而是围绕其趋势水平周期性波动。 长期中,实际产出围绕潜在产出波动上升是 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
现代增长理论关注的三个关键问题
1、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而另一些国家 却那么贫穷? 2、什么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3、怎样理解像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样的 国家或地区的增长奇迹?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先驱
先驱:哈罗德和多马 发展者:西蒙· 库茨涅茨、罗伯特· 索罗、西奥 多· 舒尔茨、罗伯特· 卢卡斯、爱德华· 丹尼森、 F· 戴尔· 乔根森、保罗· W· 罗默等
I K v Y
I=S=sY 那么经济增长率G就可以表示为:
G
Y Y
s v
该模型的 含义:经 济增长的 决定因素 是储蓄和 投资。
稳定均衡增长的路径
实际增长率(Actual growth rate)等于储蓄率除以 实际的资本—产出比: G s
A
v
有保证的增长率(Warranted growth rate)是指“与 人们想要进行的那个储蓄以及人们拥有为实现其目的 而需要的资本货物额相适应的”增长率,是企业家感 到满意的增长率。它等于储蓄率与合乎企业家意愿的 资本—产出比的比值。合乎企业家意愿的资本—产出 比(简称合意的资本—产出比,Desired capitaloutput ratio)是指全社会所有企业家为达到预期 的产量水平所需的资本产出比。
第一节经济增长概述 Nhomakorabea 经济增长指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量(或 实际收入)的长期增加,即按不变价格水平 所测定的充分就业产量的增加。通常以GDP 或人均GDP的增加来测度,GDP的增长描述 了一国整体生产能力的扩增,人均GDP的增 长表示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
经济增长的具体内涵
1、经济增长指一个经济体所产生的物质 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持续增长, 即经济总产量的增长。 2、经济增长是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实际产 出的持续增长,即人均产量的增长。 3、经济增长的源泉最主要的因素是:劳 动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即人力资本的 增长)、资本存量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是广义概念,包括采用新技术、新产 品、先进管理手段以及资源配臵的高效 率等)。
由于k=K/N,则k的增长率为:
k k K K N N K K n
K
k k
K nK
K N
k nk
k sy ( n ) k
k sy ( n ) k
等式右边的第一项为人均储蓄额或实际投资额。 第二项(n+δ)k 可以这样理解:劳动力的增长率 为n,人均资本量为k,因而用于装备新工人的储 蓄为nk;新增资本还必须用于折旧,用于折旧的 储蓄是δk。 (n+δ)k实际上是维持现有的人均资本量所必要 的投资额,被称为资本的广化(持平投资额)。 人均储蓄超过(n+δ)k的部分导致人均资本k的上 升,即△k > 0,此谓资本的深化。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方程
资本—产出比(Capital-outout ratio)是指资本存 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即每生产一个单位产品 所需要使用的资本量。 用公式表示为:
v K Y
由于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因而有:
v K Y K Y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方程
由于不存在折旧,所以,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变
经济学家对增长问题的研究和认识经历了一 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从单要素的增长模型(如哈罗德—多马模型) 到多要素增长模型(如索罗模型); 从外生的经济增长模型(如新古典增长模型) 到内生的经济增长模型(如新增长理论); 从注重有形资本(即实物资本)到无形资本 (如人力资本、社会基础设施、社会风尚和 民族精神等)。
第九讲
经济增长理论
主要内容
经济增长概述 哈罗德——多马模型; 新古典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新增长理论。
导 言
实现经济持续均衡增长是现代国家孜孜以 求的目标。它不仅是短期政策目标,也是 长期战略目标。我们前面学过的理论,主 要是就如何实现短期政策目标提出的,是 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本讲和下一讲我 们将学习关于推动经济实现长期持续增长 的理论,即长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长期国民收入决定主要包括两大问题:国 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问题和实际国民收入 围绕长期趋势而作出周期性波动的问题。
第二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伊· 哈罗德在1948年 F· 发表的《动态经济学导论》一书中提出了 一个国民经济长期均衡增长的模型。与此 同时,英国经济学教授埃夫赛· 多马在先后 于1946年和1948年发表的《资本扩张、增 长率和就业》与《资本积累问题》两篇论 文中也独立地提出了一个说明经济动态均 衡增长的条件和途径的模型。由于这两个 模型在内涵上基本一致,所以西方学者把 它们合称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前提
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2、生产过程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L和 资本K; 3、不存在技术进步(K/Y和K/L不变); 4、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n)增长; 5、生产规模不变; 6、储蓄S是国民收入Y的函数,即S=sY; 7、不存在资本折旧,因此社会总投资与净投资 相等。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缺陷
1、假设技术不变(固定的资本-产出比和 资本-劳动比)。 2、假定外资流入与投资有一一对应关系, 可以弥补储蓄缺口。 3、假定资本与劳动之间零替代。 4、不稳定性(不能自动收敛至稳定均衡状 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