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小学生的个性——个性倾向性1、什么是个性 2、小学

合集下载

第九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第九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第九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个性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 理 现 象
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 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 :
、性 、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 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个性的组成: 1、个性倾向性:个体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 为的特征。 2、个性心理特征:个体身上经常地、稳定地 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达到自我实现的个性特征(马斯洛 )
10、把助人当作是个人应尽的义务; 11、有与人合作的愿望; 12、有良好的心境和幽默感; 13、有强烈的道德感,他们的行为以理性和逻辑 为依据; 14、他们需要有独处的时机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 题。
需要层次理论在我国古代已具雏形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 恰的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 恰的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 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 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
4、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① 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相结合 ② 即时反馈与适当评价 ③ 以正面表扬为主 ④ 适当使用奖赏与惩罚 ⑤ 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⑥ 对学习成败进行正确归因
三、兴趣 1、兴趣的定义 对个体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 种活动的心理趋向。
2、兴趣的分类 按社会意义:高尚的兴趣 低级的兴趣 按内容:物质兴趣 精神兴趣 按起因:直接兴趣 间接兴趣

个性及个性倾向性

个性及个性倾向性

• (三)需要的结构

关于需要的结构,
• 在心理学界存在不同 • 的理论观点,其中影 • 响最大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 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个等级构成
1、生理需要:
• 直接和有机体生存和繁衍有关的需 要。 • 例如:对阳光,水,食物,空气, 排泄,求偶,栖息等的需要 特点:最基本,最明显,最强烈. 要求首先满足。 对于一个长期饥饿的人来说,乌托 邦就是一个食物充足的地方。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驱力为行为提供能量,习惯决定行 为的方向
詹姆斯、麦独孤 人的行为由本能所指引 赫尔 赫尔 赫布和柏林 托尔曼等
诱因与驱力紧密联系,在习惯导引 下产生相应行为
行为的原因是刺激偏离了人的最佳 唤醒水平
人的行为受主观的期待、结果归因 、自我认识、目标认识等影响
(三) 动机的种类
1、动机的一般分类
• 自我效能论(班杜拉)
– 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期待是 决定行为的的先行因素。 – 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两种。前者指 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后者指个体对 自己能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 ,即自我效能感。 –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包括:一是个体 成败经验;二是替代性经验;三是言语说服 ;四是情绪唤起。
• 第一节
个性的概述
• 一、个性(人格) •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指人的整个精神风貌,即具有一 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 反映了个性的多种本质特征。
•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个性有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等基
本特征。
1、个性的独特性 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人格特征。 正如: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但由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之间有很 多相似的人格特征。 说明:独特性和共同性的统一。

9 个性倾向性课件

9 个性倾向性课件
• 分类依据:根据动机对行为作用的大小和地位分 类。
• 主导动机是个体最重要的、最强烈的、对行为影 响最大的动机。非主导动机是强度相对较弱、处 于相对次要地位的动机。
• 主导动机对行为起决定作用;非主导动机对行为 起辅助作用。
LOGO
• (5)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 分类依据: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分类。 • 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则
LOGO
需要是有机体内一种不平衡状态,既可是 生理的,又可是心理的。
需要总是指向满足需要的某种客观物体和 事件的。
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人的活动的 动力的来源。
人与动物的需要是有区别的。
LOGO
• •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
映.
LOGO
2.需要的特点
对象性、动力性、紧张性、周期性、差异 性、发展性
LOGO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贡献: 1、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以及发生发 展的规律。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2、十分重视人的潜能和价值 。
3、人类的需要分为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并按 波浪式演进。高级需要满足前先必须满足低级需 要。
LOGO
2、不足
1、马斯洛认为把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 需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过程,这严重低估 了环境和教育对需要发展的影响。
LOGO
达到自我实现层次者的特点
• 正确认识并适应现实; • 自发性、简朴、自然 • 有使命感 • 有独立性需要 • 自主,不受所在文化或环
境的左右
• 不断重新评价 • 有惊人和颠峰式的经历 • 向全人类认同并有亲情
• 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执友

2020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个性及其倾向性

2020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个性及其倾向性

2020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个性及其倾向性第一节个性的概述识记:1、个性: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2、个性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人在出生后就立即形成的,而是在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形成的。

3、个性的特征:个性的稳定性、个性的整体性、个性的社会性、个性的个别性。

4、个性的结构:个性倾向性系统(需要、兴趣、志向、世界观);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个性心理特征系统(能力、气质、性格)。

第二节小学儿童的个性倾向性识记:需要是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

2、根据需要的产生和起源,把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根据需要对象的性质,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研究小学儿童需要发展时,一般将需要分为四种:活动需要、认知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

4、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心理动力。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

5、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6、根据兴趣的起因,把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根据兴趣的持久性,把兴趣分为短暂的兴趣和稳定的兴趣。

领会: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层:第一层生理的需要,第二层安全的需要,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层尊重的需要,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五种层次的需要是逐级实现的,必须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

2、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的状况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统一体,各类需要层次的强度趋向是在不断变化发展,其总趋势是由低向高发展的。

(1)小学儿童活动需要的发展。

小学儿童活动需要的发展包括游戏活动需要和活动需要。

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需要。

他们开始注重活动的结果,更喜欢对抗性、竞争性的活动,并对智力活动也日益感兴趣。

个性及个性心理倾向性

个性及个性心理倾向性

三、个性的结构 (一)个性倾向性 1、含义: 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中最 活跃的因素。 2、组成: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二)个性心理特征 1、含义: 是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 特征。 2、组成:气质、能力、性格
第二节 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
(一)定义 即个体对自身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一定对象的 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需要的种类 1、依据需要的起源,可分为: (自然)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2、依据需要的对象上,可分为: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三、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3)动机的功能 2、本章难点 (1)个性形成的过程 (2)动性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具有 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个性的一般特性 (一)整体性 (二)独特性 (三)稳定性与可塑性 (四)社会性与生物性
一、名词解释 个性、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 二、简述题 1、简述个性的一般特征。 2、简述需要的类型。 3、简述兴趣的品质。
高尚正确的动机与低级错误的动机 4、依据动机作用的时间及与活动目标的关 系,可分为: 短暂具体的动机和长远概括的动机
第三节 兴趣
一、兴趣的概念 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 动并伴随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 二、兴趣的种类 (一)依据兴趣与事物及活动的关系,可分 为:
1、直接兴趣(事物本身、活动过程) 2、间接兴趣(事物的意义、活动的结果)
(二)依据兴趣的对象,可分为: 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及活动兴趣 (三)依据引起兴趣的需要的层次,可分为: 高级兴趣和低级兴趣 (四)依据兴趣持续的时间可分为: 短暂的兴趣和稳定的兴趣
三、兴趣的品质 (一)兴趣的广阔性 (二)兴趣的集中性 (三)兴趣的指向性 (四)兴趣的持久性 (五)兴趣的效能性

第九章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第九章   个性与个性倾向性

第九章个性与个性倾向性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动机的一般概念、种类、动机的理论;掌握意志的概念、品质和意志行动的过程二、教材分析1.本章重点:(1)动机的理论(2)意志的概念、品质和意志行动的过程2.本章难点:(1)需要层次理论(2)动机的理论三、教学手段和方法1. 讲授法2.心理测量四、教学时数4学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节个性的概述一、个性的概念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较稳定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在心理学中,个性有时和人格同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和教育学卷都指出,人格也称个性;《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写道:“人格一词含义很多,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意义,即指个体独具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和。

”具体来说,个性是由个体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构成的。

个性倾向性是指每个人特有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气质、性格与能力等几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方向性和制动性的作用。

个性心理特征则是个人具有的较稳定的因素。

个性倾向性直接决定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内容,而个性心理特征则较多地影响着这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形式。

但是,个性的这两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具体的某个人身上。

关于个性的研究,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之一。

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研究他的学生的个性。

如他指出:子路有治兵之方,冉求有做邑宰之才,公西华有外交之才。

他还概括地指出学生的个性。

如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等。

他研究了解学生个性的方法基本上是“听其言,而观其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因材施教。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等基本特征。

分析这些特征,有助于对个性概念的理解。

(一)个性的整体性个性涵括了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在任何人身上,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均有机地综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结构。

10-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10-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1
本章教学目标
1、掌握个性的概念、特征和结构。 2、掌握需要与动机的概念、功能、类别。 3、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
1 个性的一般概念
1.1 什么是个性
个性/人格(personality)的词源 Personality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为希腊戏剧 中演员所戴的面具,人物角色不同,演员所戴的面 具不同 心理学中沿用这个词,但包含两个意思 外在的个性品质:可以观察的自我,“面具” 内在的个性特征:面具背后的真实自我
实验:各种动机强度的比较
32
各种动机强度的比较
实验道具:哥伦比亚障碍箱(右图) 被试:大鼠 研究目的:需要、诱因与动机强度 的关系
33
3.6 社会动机
成就动机
含义:个人追求成就、成功和社会赞许等方面的动机 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去从事、 完成、去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一种内部 推动力量 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密切相关
17
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 )
图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境? 图中的人正在想些什么? 故事的结局会怎样?
18
主题统觉测验
可能反映的问题
控制、亲子关系
19
主题统觉测验
可能反映的问题
如何处理被攻击的恐惧
20
主题统觉测验
可能反映的问题
辅助动机 强度小于主导动机的其他动机
31
3.5 生理动机
饥饿动机
人或动物因缺乏食物而引起的求食欲望 与胃壁收缩有关 与血液化学成分有关:血糖、激素含量 与下丘脑的神经中枢有关:摄食中枢、饱食中枢
干渴动机
人或动物因缺水而引起的饮水欲望 与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的化学变化有关

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第九章个性倾向性——个性的动力系统教学目的:1.识记个性、需要、动机、兴趣的概念;动机的功能2.了解青少年动机、兴趣的特点;兴趣的品质;需要的特点3.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动机的激发;个性的特征。

4、自我意识。

教学重点:概念、层次理论、动机的激发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内容如下:在个性的整体心理结构中,个性倾向性是一个动力系统,处于核心的地位。

它是人的个体意识的积极性的表现,能充分反映出人的社会行为和活动方式。

在这个动力系统中,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这一章将首先对个性作以综述,然后对需要、动机和兴趣作以比较详尽的介绍。

第一节个性概述一、个性的概念与结构(一)个性的定义在心理学中,个性是个分歧最大的概念。

个性(或人格)这一概念是19世纪由德国唯心主义心理学家斯特恩首先创造出来的,他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具有体验的个人的科学,其中,每一体验都有相应的模式,即有目的性的人格。

”可是,究竟什么是人格?它的性质是什么?应包括哪些内容?在心理学上至今仍是争论不休的问题。

综合国内对个性的不同理解,我们把个性概念解释为“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现象,当它们结合在一起,完整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其表现形式、基本品质、发展水平都呈现着个人的特点,这种在个人身上具有独特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就是人的个性。

(二)个性的结构个性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系统,它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子系统构成。

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个体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

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多种心理成分组成。

其中,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源泉和基础;动机是个性发展的内驱力;兴趣是认识倾向的表现形式,是个性发展最现实、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理想、信念、世界观是人意识到的需要系统,是个性倾向性的集中表现,是个性心理的核心,它指导着人的行动,影响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

第九章-个性及其倾向性PPT课件

第九章-个性及其倾向性PPT课件

冲动、有贪生怕死的冲动、有贪图享受的冲动等。本我的活动
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一味地追求无条件、一时的满足。
-
15
弗洛伊德的个性结构学说
意识

我 超
前意识

本我
潜意识
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它是关注现实的一部分,
受现实的陶冶变得"识时务",不盲目去追求快乐。它使人能在
现实生活中理性地、正常地生活。它遵循现实的原则,力求避
性,即某些人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特征。由于共同的社
会文化影响,同一民族、同一国家、同一群体在个性
特征方面都具有共同性。
这也是“个性与共性”差异:独特性体现个体之间人
格不同。民族之间也存在差异,但同一民族之间,存
在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
6
二、个性的心理特性:
㈢ 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在个体的生活中那种暂时的偶然表现出来的 特征不是个性特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 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是一 个人的个性特征。个性并不是天赋的,主要是 在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它一经形 成就比较稳固,但是复杂的现实生活、后天环 境和教育的改变同样会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变化。
第九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个性的一般概念 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倾向性
-
1
第一节 个性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
意指希腊罗马时代戏剧演员在舞台上
戴的面具,它代表剧中人的身分,后
来引申为一个人在行为模式中表现出
来的内心活动。
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有 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 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格中,自我、本我、超我这三 个组成部分必须是均衡、协调的。也就说,按照 弗洛伊德的理论,我们要使自己有一个完善、健 康的人格,我们就应该学会平衡和协调自我、本 我和超我这三者的关系。

心理学之个性心理倾向性

心理学之个性心理倾向性
第十章
小学生的个性倾向性
目录
第一节 个性概述 第三节 小学生的动机
第一节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概述
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
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
(一)
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 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信念和世界观。 个体倾向性被认为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 。
动机水平是一个人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人倾向;
期望是某人对某一课题是否成功的主观概率;
诱因是成功时得到的满足感。
阿特金森又进一步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 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 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 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 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
当个体的某种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针对一定 目标,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二、动机理论
(一)强化理论 (二)成就动机理论 (三)归因理论
(一) 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
行为的冲动力量,强化是引起动机的重要因素。
人的某种行为倾向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
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牢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
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的可能性。
(二)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
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
成就动机的强度是由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的乘积来
决定的。即:动机强度=F(动机水平×期望×诱因)
(四) 个性的社会性和生物性

心理学第九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心理学第九章个性及其倾向性
素。 3. 教育在个性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 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个性
形成和发展的内因。
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
一、需 要 二、动 机 三、兴 趣
一、需要
(一) 什么是需要 (二) 需要的特征 (三) 需要的种类 (四)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什么是需要
▪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的 反映。它通常以意识到的缺失而产生一种 不满足之感被体验着,是个体心理与行为 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一种心理状态。
课后练习
五、问答:
1、了解和掌握个性特征对教育工作的意义 是什么?
2、个性是怎样形成的?试分析自己个性的 形成。
❖ 动机和效果的关系比较复杂,有时一致 ,有时不一致。
动机的种类之一
1. 根据动机的起源,可把动机分为生理性 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 根据动机产生过程中需要和诱因哪个起 主要作用,可把动机分为外因性动机和 内因性动机。
3. 根据对动机内容的意识程度,可把动机 分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动机的种类之二

。 、

课后练习
三、辨别是非:
1、一个人想什么、说什么、需要什么,完全是由 其主观所决定的,与社会现实无关。
2、“衣食足而后知荣辱”,只有满足人的物质需 要,社会需要才有可能产生。
3、个性倾向性是人积极活动的动力。它制约着人 的所有心理活动,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
4、需要总是随着满足需要的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满足需要的方式不断改进而发展变化。
需要的特征
1. 需要的对象性。 2. 需要的紧张性。 3. 需要的驱动性。 4. 需要的周期性。 5. 需要的社会历史性。 6. 需要的年龄特征。
需要的种类

第九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第九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第一节 个性概述
《论语》中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子路问: “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 吗?”孔丘答:“家有父兄,怎能自作 主张?”冉求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 张,要立即去做吗?”孔丘答:“当然 应该立即去做。”公西华对此很不理解。 孔丘说:“冉求遇事畏缩不前,所以要 鼓励他去做。子路遇事轻率,所以要加 以抑制,使他谨慎。”
不能自我实现的主要原因
自我实现是很微弱的似本能需要,容易被压 抑、控制、更改和消失; 许多人不敢正视关于他们自己自我实现所需 要的那种知识,对那种知识缺乏自知,使自 己处于不确定状态; 文化环境用强加于人身上的规范,阻滞一个 人的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者是由成长性需要而不是匮乏性需 要推进的,其发展和持续成长依赖于自己的 潜力。
(二)需要的分类
生理性需要
起源
劳动需要
交往需要 成就需要
社会性需要
对象
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基本内容
1、需要的层次
基本论点
2、评价 3、启示
高级 自我 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安 全 需 要
生 理 需 要
低级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 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 实现 尊重需要 爱和归属需要 安 全 需 要 生 理 需 要
伯尔海军上将在《孤独》一书中讲述了 他在北极探险期间一个人独居6个月时的生 活感受。这6个月,他是在被冰雪掩埋下的 小木屋中孤独地度过的。伯尔是主动地要 过与世隔绝的生活的,他想真切地体验一 下孤独生活的和平与宁静,但不曾料到, 他仅仅在冰雪下的小木屋里孤独地生活了 3个月,就陷入了极度忧郁的状态,不得不 在6个月后,悻悻然返回人间社会。
需 要
缺乏 状态

心理学第九章个性倾向性PPT课件

心理学第九章个性倾向性PPT课件

职业规划与招聘
1 2
职业匹配
企业可以通过了解员工的个性倾向性,将员工安 排在与其个性相匹配的职位上,提高员工的工作 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招聘选拔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可以通过考察应聘者的个性 倾向性,选拔出符合企业文化的优秀人才。
3
职业发展
企业可以针对员工的个性倾向性,为其制定个性 化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员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弗洛伊德认为个性倾向性是在童年时期通过与环境和他人互 动而形成的,特别是那些与性有关的经的行为和思想产生深 远的影响。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荣格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次构成,其 中无意识又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 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心理经验,是普遍存在于人类心中的 原始意象。
03 个性倾向性的构成要素
价值观
价值观定义
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对客 观事物(包括人、事、物) 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总体评 价和看法。
价值观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价值观 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 道德价值观、个人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等。
价值观的功能
价值观对个体的行为和决 策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 能影响个体的情感和态度。
决定心理健康
个性倾向性还与心理健康 密切相关,不良的个性倾 向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 焦虑、抑郁等。
个性倾向性的研究历史与发展
早期研究
个性倾向性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 希腊时期,当时哲学家们开始探
讨人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
现代研究
现代心理学对个性倾向性的研究始 于19世纪末,随着心理测验和人格 理论的不断发展,个性倾向性的研 究逐渐深入。
卡特尔认为个性倾向性可以通过测量和分析表面特质来推断根源特质,从而更深 入地了解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2017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个性及其倾向性

2017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个性及其倾向性

2017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个性及其倾向性本文“2017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个性及其倾向性”由教师资格考试网整理而出,希望能帮到你!第一节个性的概述识记:1、个性: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2、个性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人在出生后就立即形成的,而是在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形成的。

3、个性的特征:个性的稳定性、个性的整体性、个性的社会性、个性的个别性。

4、个性的结构:个性倾向性系统(需要、兴趣、志向、世界观);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个性心理特征系统(能力、气质、性格)。

第二节小学儿童的个性倾向性识记:需要是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

2、根据需要的产生和起源,把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根据需要对象的性质,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研究小学儿童需要发展时,一般将需要分为四种:活动需要、认知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

4、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心理动力。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形式。

5、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6、根据兴趣的起因,把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根据兴趣的持久性,把兴趣分为短暂的兴趣和稳定的兴趣。

领会: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层:第一层生理的需要,第二层安全的需要,第三层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层尊重的需要,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五种层次的需要是逐级实现的,必须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

2、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的状况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统一体,各类需要层次的强度趋向是在不断变化发展,其总趋势是由低向高发展的。

(1)小学儿童活动需要的发展。

小学儿童活动需要的发展包括游戏活动需要和活动需要。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共47张PPT)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共47张PPT)
作、好问。 ▪ 儿童的好奇心与母亲的教养态度、母亲的榜样和强
化密切相关。
2、成就动机
▪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 的动机。
麦克莱兰:成就动机和一个人的抱负水平有关 ▪ 抱负水平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活动前,估计自己所能
达到的目标的高低
❖ 阿特金森: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 ▪ 追求成功的动机 ▪ 回避失败的动机
❖ 4、认知理论
❖ 5、唤醒或激活理论
第四节 兴 趣
一、兴趣的含义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在需 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当兴趣发展为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时,就 成为了爱好。 兴趣是动机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
遗传和环境因素都对兴趣发生影响
❖ 兴趣与需要 ❖ 兴趣与情感、认识
❖ 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 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也称为匮乏性需要(deficiency needs)。 高级需要的满足能使人健康、长寿、精力旺盛,产生更深刻的幸福感、宁 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因而,也称为成长性需要(growth needs)。
❖ 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关系
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只有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的低级需要的基础上, 才出现高级需要。
▪ 交往动机指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 发展友谊的动机。
4、学习动机
▪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 长远的、概括的动机 / 暂时的、具体的动机 ❖ 高尚动机 / 低级动机
❖ 主导动机 / 辅助动机
❖ 意识动机 / 潜意识动机
四、动机的理论
❖ 1、享乐主义理论
❖ 2、本能理论 ❖ 3、驱力理论和诱因理论
积极意义:

09第九章小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一)

09第九章小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一)

09第九章小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一)第九章小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一)一般说来,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体现着一个人的完整特性,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结合构成的整体。

这些层次包括:?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即性格;?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

这些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个性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伴随人的一生而不断发展。

小学时期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个性中具有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如自我意识、性格等都是在这个时期迅速发展起来的。

第一节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意识等心理活动的意识,包括自我观念、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尊心、自豪感、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等。

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在个体与客观环境,尤其是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健康个性的形成,同时标志着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水平。

一、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趋势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

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形成。

婴儿最初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们将自己与客观事物混为一谈,他们玩弄自己的手、脚,就像玩弄一件玩具一样。

将近1岁时,儿童开始把自身的动作与动作对象区分开来,初步认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表现。

在1岁以后,儿童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的各个部位,意识到身体的感觉,开始把自己的名字当做自己的信号,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 包括个性动力系统、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二、小学生需要的发展
【相关解释】
——个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 是个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 多层次的,呈现由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的趋势
(一)小学生需要发展的现状:
(1)小学生的安全需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学生有家庭和睦以及 社会环境和平安定的强烈需要。 (2)小学生对爱与归属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家人、老师的 关爱;同伴的友谊;同亲人与伙伴交往中得到鼓励和支持。 (3)学生对尊重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希望师长理解、受到人格 的尊重;得到同伴的平等互助与合作。 (4)学生对自我实现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希望自己的才能得到 展示,目标不断实现;得到他人的肯定性评价。
第九章 小学生的个性 ——个性倾向性
1、什么是个性 2、小学生的需要 3、小解释】
——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 ——与日常所说的个性不同,“有见地”和“随风倒”的人都 是有
个性的,这是不同个性的体现
【特征】 ——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
【心理结构】 ——个性是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的动力结构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
(一)小学生兴趣现状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只多不少 ■近七成小学生表明自己有两个以上的兴趣爱好 ■其中,有“四个以上爱好”的小学生占总人数的23.63% ■近五成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兴趣较少;6.60%的父母看不出 孩子的兴趣所在 七成以上小学生要挤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 ■72.89%的孩子要挤时间发展兴趣 ■48.38%的父母和40.45%的孩子认为,学校、家庭、社会提供 发展兴趣爱好的机会太少 ■8.91%的孩子和6.37%的父母认为基本上没有机会
(2)通过哪两件事可以看出小作者特别爱读书?
三、小学生的兴趣
“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歌德”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 活动的心理倾向。例如,一个人不仅喜欢听音乐,喜欢唱歌, 而且特别关心音乐方面的信息,探索音乐方面的知识,我们 说这个人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如果一个小学生特别喜欢上数 学课,做数学题,积极参加数学竞赛,我们说这个学生对数 学产生了兴趣。
——《倾听儿童心声—中国小学生兴趣爱好》调查报告
(二)小学生兴趣发展的特点
1、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 2、兴趣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 3、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小A最怕背课文,怎么办?
小B不喜欢上写字课,觉得太枯燥,怎么办?
(三)小学生兴趣的培养
1、在活动中发展小学生的兴趣(成功的体验) 2、激发和保护小学生的有益兴趣(教师本人的兴趣) 3、利用原有兴趣迁移(小学生对活动的兴趣迁移到 学习上) 4、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小学生心理需要及其满足与调适状况的调查报告》
(二)小学生需要发展的特点: 1、开始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统一体 2、需要的强度趋向不断变化
——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和运动的需要 ——认识需要是儿童的主导需要 ——儿童重视与教师和同伴的交往需要 ——儿童十分关注在学业范围内的成就需要
《我的兴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我的兴趣是读书,童话、作文、小说我都爱 读,我两个书架里的书加起来也该有一千本了。我不喜欢小人书,也不 喜欢连环画,只读字书,而且一口气读完,中间一停,干什么都干不好。 记得一次我好不容易从同学那里借来一本《鲁西西全传》,看了半截, 妈妈带我去理发,我极不情愿地放下手里的书,跟她去了。理发的叔叔 问我:“小朋友,你理什么发型?”我脱口说:“鲁西西发型。”叔叔莫 名其妙地问:“什么?”我这时才如梦初醒。 还有一次,爸爸问我想去哪儿玩,我毫不犹豫的说去书店。呵!那可是 我向往已久的地方。书店那一本本的书,书中那么多精彩的内容,就像 一块磁石把我深深吸引住了。“我们去书店吧!”我对爸爸说。爸爸理解 我,他便带我去书店了。 课堂讨论:(1)文中小作者的兴趣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