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传感器概述及应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 测
电活性物质
4、生物学反应中的物理量变化
(1)热焓变化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能自发进行的反 应,总伴随着自由能的降低。 △G=△H-T· △S
酶促反应和微生物反应常常释放出可观的热 量,根据焓变可定量测定底物的浓度。
(2)生物发光
生物发光是由于某些生物体内的一些特殊 物质(如荧光素)的氧化而产生的现象。
配基与待测物结合产 生的微小变化,其质 量好坏决定了传感器 的灵敏度。
(三)生物传感器分子识别机理
1、酶促反应 2、免疫化学反应 3、生物反应中的物理量变化 4、微生物反应
1、酶促反应
E + S → ES → E + P
2、免疫化学反应
抗体Ab 抗原Ag
3、微生物反应
消耗溶液中 的溶解氧
微 呼吸或代谢 生 产生一些 物
生物传感器的分子识别元件
分子识别元件 酶膜
全细胞膜 组织膜 细胞器膜 免疫功能膜
生物活性单元 各种酶类
细菌、真菌、动植物细胞 动植物组织切片 线粒体、叶绿体 抗体、抗原、酶标抗原等
(二)信号转换与处理
将识别元件上进行的生化反应中消耗或生成的化学物质, 或产生的光或热等转换为可用信号,并呈现一定的比例 关系。 生物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方法
鱼鲜度传感器
定。鱼死后体内ATP经酶解依次形成ADP、AMP、 IMP、肌苷、次黄嘌呤和尿酸。鲜度可用K值表示:
肌苷+次黄嘌呤
ATP +ADP+AMP+IMP +肌苷+次黄嘌呤+尿酸
K=
Leabharlann Baidu
鱼死后5~20h,ATP,ADP和AMP已分解尽,超 过24h,鲜度主要取决于IMP--肌苷--次黄嘌呤-尿酸。 将这三个步骤的三种酶(5’-核苷酸酶、核 苷磷酸化酶、黄嘌呤氧化酶)固定在氧电极上, 制成鱼鲜度测定仪。 当K<20时,鱼极新鲜,可供生食。
生物传感器概述及应用
一、概述
传感器(sensor,transducer)
——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 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它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 换元件组成。
按检测对象划分
传 感 器
物理传感器
感受器为非生命物质
化学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感受器为生命物质
二、生物传感器定义
生物传感器是以固定化的生物材料作为敏感元件,
(4)准确度和灵敏度高。一般相对误差不超过1%。
(5)专一性强,只对特定的底物起反应,而且不受颜色、 浊度的影响。
(6)成本低。
七、生物传感器应用领域
1、食品工业
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中
的应用包括食品成分、食品添
加剂、有害毒物及食品鲜度等
的测定分析。
食品鲜度
在日本、加拿大等国广泛用于鱼类鲜度的测
oxygen electrode
enzyme electrode
三、生物传感器原理
生物功能膜(酶、微生物、细胞器、组织、 细胞、抗原、抗体)
酶 辅 酶
维 生 素 抗 原
抗
体
待测物质 扩散作用 电信号
固定化生物敏感膜层
分子识别
换能器 生物学反应
(一)生物分子特异性识别(生物感受器)
生物分子经固定化后形成的一种膜结构,对被测定 的物质有选择性的分子识别能力。
K在20~40之间为新鲜,必须熟食。
K大于40,不新鲜,不宜食用。
•肉鲜度传感器
肉类在腐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胺类,故胺 类测定能反映肉类的新鲜程度。
用腐胺氧化酶与过氧化氢电极构成多胺生 物传感器,或用单胺氧化酶膜和氧电极组成的酶 传感器测定肉在贮藏过程中的鲜度。
•污染微生物及病原菌的检测
1 通过免疫学方法,即获得相应的特异性抗 原和抗体进行分析和检测。
2、环境监测
德国研发的环境废水BOD分析仪
3、发酵工业
微生物传感器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不 受发酵液混浊程度的限制、可能消除发酵过程 中干扰物质的干扰等特点。
微生物传感器可用于测量发酵工业中的原 材料和代谢产物。还用于微生物细胞数目的测 定。利用这种电化学微生物细胞数传感器可以 实现菌体浓度连续、在线的测定。
由生物活性元件引起的变化 (生物学反应信息) 电极活性物质的生成或消耗 离子性物质的生成或消耗 膜或电极电荷状态的变化 质量变化 信号处理方法 (换能器的选择) 电流检测电极法 电位检测电极法 膜电位法、电极电位法 压电元件法
阻抗变化
热变化(热效应) 光谱特性变化(光效应)
电导率法
热敏电阻法 光纤和光电倍增管
培养基中的电惰性物质 微生物代谢 电活性产物
培养液的导电性增 大,阻抗降低
五、生物传感器的种类:
(1)按照生物敏感物质相互作用的类型分类 (2)按照其感受器中所采用的生命物质分类
(3)按照传感器器件检测的原理分类
分类方式
分类依据 1、被测物与分子识别元件上敏感物质具 有生物亲和作用。 2、底物(被测物)与分子识别元件上的 敏感物质相作用并产生产物,信号换能 器将底物的消耗或产物的增加转变为输 出信号。 1、酶与底物作用 2、微生物代谢 3、组织代谢 4、细胞代谢 5、抗原抗体反应 6、核酸杂交 1、电化学电极 2、离子敏场效应晶体管 3、热敏电阻 4、压电晶体 5、光电器件 6、声学装置
班氏试剂颜色 砖红 橘红 黄 绿 蓝 0或-4
胰岛素增减量(单位) >+16 +12 +8 +4 班氏尿糖估计法确定胰岛素用量
用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 测定人体血糖
葡萄糖传感器传感器 的响应原理: 葡萄糖氧化酶(GOD) 参与的酶促反应
装置由三部分组成:血糖 传感器、供药泵、胰岛素 药源。传感器、泵与病人 的血液三者构成一个闭环 控制系统(图)。传感器 将测定的信号变为对供药 泵开启与关闭的指令,使 糖尿病病人能像正常人一 样保持最恰当的血糖含量
化学物质 力 热 光
声 被 测 对 象 生物敏 感膜 (分子 识别感 受器) 物理、化学反应 换 能 器 电 信 号
图16-1 生物传感器原理图
. . .
感受器是生物传感器的
心脏。制备分两方面工 作,一是选择最佳载体 材料(需活化);二是 在载体表面固定化亲和 配基(非共价和共价)
换能器感知固定化
分子识别元 件上的敏感 物质
信号换能器
六、生物传感器特点
(1)测定过程简单。生物传感器使用时一般不需要样品的 预处理,样品中的被测组分的分离和检测同时完成, 且测定时一般不需加入其它试剂。 (2)体积小、携带方便,可实现连续检测、在线检测。
(3)响应快,样品用量少,敏感材料是固定化的,看反复 多次使用。
生物传感在线分析系统,为发酵自动控制提供了新的基础平台
主机 发酵罐
计算机
4、医学领域
在临床医学中,酶电极是最早研制 且应用最多的一种传感器。利用具有不 同生物特性的微生物代替酶,可制成微 生物传感器。在军事医学中,对生物毒 素的及时快速检测是防御生物武器的有 效措施。生物传感器已应用于监测多种 细菌、病毒及其毒素。
传感器名称 1、生物亲和性传感器 2、代谢型或催化型传感 器 1、酶传感器 2、微生物传感器 3、组织传感器 4、细胞器传感器 5、免疫传感器 6、DNA生物传感器 1、电化学传感器 2、离子敏场效应传感器 3、热敏电阻传感器 4、压电晶体传感器 5、光电传感器 6、声学传感器
生物敏感物 质相互作用 的类型
与适当的转换元件结合所构成的一类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是用生物成分作为感受器的传感器。
酶具有识别特定分子的能力 1962年, L.C.Clark 酶与电极结合起来测定酶的底物 1967年, Updike和Hicks 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GOD)+氧电极
使用溶解性 酶,难重复
葡萄糖电极
第一个酶电极
1956, L.C. Clark : oxygen electrode ������ 1962, L.C. Clark : biosensor concept (electrochemical sensor + enzyme transducers as membrane = enzyme electrode)
酶联免疫测定
(1)将适宜的酶与抗原或抗体结合在一起。制成酶 标抗体(或酶标抗原 );
(2)将酶标抗体(或酶标抗原)与样品中的待测抗 原(或抗体)混合,通过免疫反应二者即可特异性 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酶-抗体-抗原复合物。
(3)通过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即可测定复合物中酶的 含量,进而测出样品中的待测抗原(或抗体)的量。
细菌发光其强度取决于积累的还原型FMN的量。 H++NADH+FMN
氧化还原酶
FMNH2+NAD
FMNH2+E+O2 →FMNH(OOH) · E FMNH(OOH) · E+RCHO→FMN+R·CO2H+E+H2O+hυ
(3)颜色反应
生物体内产生色素 酶与底物作用后产生有颜色物质
(4)阻抗变化
SBA-50型单电极生物传感分析仪
谷氨酸(乳酸)-葡萄糖双功能分析仪
SBA-70型血糖乳酸自动分析仪
手掌型葡萄糖(glucose)分析仪
在葡萄糖传感器问世之前,患者需采用所谓“班氏 试验尿糖估计法”来指导胰岛素注射量。这一方法 相当烦琐,需备酒精灯一个、试管一支、吸管一支、 班氏剂一瓶。每次注射胰岛素前,取班氏试剂2毫 升放入试管中,置酒精灯上烧开,开后试剂保持蓝 色不变,说明试剂有效,加入病人尿液3滴,再置 酒精灯上烧开,根据试剂的变色情况决定胰岛素用 量的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