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定位诊断系列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神经定位诊断学精品PPT课件

神经定位诊断学精品PPT课件

第二节 颅神经的检查
• 二、视神经的检查 1. 视力检查 可应用远或近视力表。 小于1.0即为视力减退,视力减退到
0.1以下不能用视力表检查时,可嘱患者在 一定距离辨认检查者的手指(数指、手动), 记录其距离以表示视力。视力减退更严重 时,可用电筒检查患者有无光感,完全失 明时光感也消失。检查时应注意有无影响 视力的眼部病变。
第二节 颅神经的检查
• 七.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 这两对脑神经在解剖及功能上关系密切,常同时受损,
故同时检查。 1.运动
发音是否低哑或带鼻音,饮水是否呛咳、吞咽是否困难。 嘱患者张口观察软腭及腭垂位置。一侧麻痹时,该侧软腭 变低,腭垂偏向健侧。嘱患者发“啊”音,正常时两侧软 腭均上提,腭垂居中;一侧麻痹时,该侧软腭上提差,腭 垂更向健侧偏。需要时用间接咽喉镜检查声带运动情况。
第二节 颅神经的检查
• 2.视野检查 视野是指患者正视前方,在眼球不动的情
况下能看到的范围。一般用手试法:让患者背光 与检查者面对面坐,相距约60cm,试左眼时,患 者用右手遮其右眼,注视检查者的右眼。检查者 则用左手遮住左眼,用右眼注视患者左眼,检查 者用示指或白色物体在两人中间分别从上内、下 内、上外、下外的周围向中央移动,至患者能见 到手指或试标为止,检查者 以本人正常的视野与 患者的视野比较,可粗测患者的视野是否正确。 用同法再试患者右眼。精确的测定要用视野计
第二节 颅神经的检查
• 四、三叉神经 1.面部Leabharlann 觉:与检查身体其他部位感觉一样。用针、
棉签以及盛冷,热水的试管分别检查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 皮肤的痛、触和温度觉,两侧对比。
2.咀嚼肌群的运动 先观察咬肌、颞肌有无萎缩,再用双手分别按在两侧 该肌肉上,让患者作咀嚼动作,注意有无肌张力与收缩力 减弱,两侧是否相等。 嘱患者张口,以露齿时上下门齿的中缝线为标准,如 下颌偏向一侧,指示该侧翼肌麻痹,这是因为健侧翼肌收 缩,使下颌推向患侧所致。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PPT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PPT

神经肌肉疾病 多发性肌无力
二 基本特征 肌肉:对称性肢带肌无力近端
晚期肌萎缩明显 与肌无力相一致的腱反射减退
神经肌肉疾病 多发性肌无力
神经肌肉接头: 主要累及眼外肌 延髓肌和肢带肌; 无肌萎缩; 特征为症状的波动性; 腱反射不受影响
神经肌肉疾病 多发性肌无力
周围神经: 对称性远端的感觉 运动 反射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尤其腱反射改变明显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一 机制 从大脑的运动神经元 到肌肉这一通路 任何环节病变 均可导致肌无力或瘫痪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二 部位与病变的关系
一电解质紊乱 1 低钾:
肢带肌无力呼吸肌及延髓肌 多不受影响 腱反射存在;补钾有效 发作性数小时~数天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2 高钾:
家族性; 发作性持续12小时;频繁; 肌无力常累及某一肌群; 可有延髓肌和呼吸肌受累;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2 多数性单神经病:
为多个不相邻的周围神经损害; 常见病因为糖尿病 结缔组织病 变等
3 单一神经损害:
多为局部病因所致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4 神经丛病变: 见于外伤 肿瘤或炎症等 臂丛损害:上部 下部 腰骶丛损害:
5 前根损害: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6 前角损害: 节段性特征;肌张力降低 反射改变 肌萎缩; 可见肌束震颤 多为远端无力; 也可能以近段为主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伴有疼痛或肌强直; 禁食 运动后或使用钾诱发钾敏
感性; 发作时血钾多正常或升高
肌肉无力和瘫痪的定位
3 副肌强直paramyotonia 诱因:寒冷 自发 特征:寒冷诱发
反常性强直活动后加重 常染色体显形遗传; 常伴高血钾或正常血钾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ppt课件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ppt课件

小脑半球病变:同侧肢体肌张力低、腱反射减
低、肢体性共济失调
蚓部病变:躯干性共济失调
2019/9/5
43
2019/9/5
44
五、大脑半球病变
额叶病变: 毁坏病变
刺激病变
中央前回 对侧偏瘫或单瘫 对侧限局性痉挛发作
额中回后部 注视病灶同侧
注视病灶对侧
额下回后部 运动性失语和书写不能
前额叶
出现智能障碍、社会能力减退、行为障碍
2、脊后动脉综合征 一侧或双侧脊髓后1/3损害, 少见。
2019/9/5
20
2019/9/5
后索
后根 皮质脊髓束
C TL S 脊髓丘脑束
前白联合 21
前根
脊髓病纵向定位诊断:
1.纵定位:①运动方面: 上肢
高颈段 上运动神经元体征 颈膨大 下运动神经元体征 胸段 腰膨大
下肢 上 上 上 下
2019/9/5
下颌偏向患侧
面神经损害:同侧周围性面瘫
听神经损害:听神经聋
舌咽、迷走神经损害:真性球麻痹
舌下神经损害:伸舌偏向患侧伴同侧舌肌萎缩
2019/9/5
41
2019/9/5
42
四、小脑病变
功能:平衡、共济运动和肌张力
肢体性共济失调:同侧肢体指鼻、轮替及跟膝
胫试验不准,张力及腱反射低
躯干性共济失调:行走不稳,Romberg征阳性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 病史和检查:详尽的病史、认真的查体,必
要的 辅助检查
• 定位诊断:
根据症状和体征,结合解剖、生理和
病理知识,推断病变部位的诊断过程。
• 定性诊断:
根据起病方式、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神经系统传导通路及定位诊断)PPT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神经系统传导通路及定位诊断)PPT
缓解症状。
常用的物理治疗包括电刺激疗 法、超声波疗法、按摩疗法、 针灸疗法等,具体治疗方法需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
而定。
物理治疗过程中,患者需积极 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进 行治疗,不可自行更改治疗方 式或停止治疗。
同时,患者需注意观察身体反 应,如出现不良反应或病情加 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调整治 疗方案。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神经系统传导障碍,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无 法有效缓解症状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前,患者需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确保 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神经减压术、神经重建术等,具体 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而定。
同时,患者需了解手术风险和术后注意事项,积极配合 医生的治疗方案,以便尽快康复。
症状
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包括肌肉无力、肌肉萎缩、感觉异常等,具体 症状取决于受损的周围神经类型和部位。
治疗
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针对不同病因和症状进行个体化治疗。
04
神经系统传导障碍的诊断方 法
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
通过记录肌肉的电活动,判断神 经传导是否正常,有助于诊断神 经根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通过测定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和 潜伏期,评估神经传导功能,有 助于诊断周围神经病变。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
通过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观察 颅脑内部结构,有助于诊断脑出血、 脑肿瘤等神经系统疾病。
MRI
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技术,生成脑部 高分辨率图像,有助于诊断脑部肿瘤 、脑血管疾病等。
神经活检
• 病理组织学检查:通过取部分脑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确 定病变的性质和程度,是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金标准。

神经定位诊断.ppt

神经定位诊断.ppt

ppt课件完整
18
Ⅷ 位听神经
• 由耳蜗神经和前庭神经二部分组成, • 耳蜗神经受损:耳聋、耳鸣 • 前庭神经受损:眩晕、眼震、平衡失调
ppt课件完整
19
Ⅸ舌咽、Ⅹ迷走神经
球麻痹即延髓麻痹:
• 三大主要症状:言语困难、发音困
难、进食困难。
• 真性球麻痹:是由于Ⅸ、Ⅹ颅神经
受损所致,核下性受损特点
系交叉处交叉
• 浅感觉在脊髓前连
合交叉至对侧
ppt课件完整
25
T2-胸骨角 T4-乳头 T6-剑突 T8-肋弓平面、 T10-平脐 T12-腹股沟韧带中
中枢性(外侧膝状体后):视觉障碍+ 瞳孔对光反射正常
ppt课件完整
16
Ⅲ动眼、 Ⅳ滑车、 Ⅵ外展
• 典型的症状:复视 . 体征:眼球运动障碍.
• 动眼神经麻痹:
①上睑下垂;②外斜视和复视;③瞳孔散大; ④对光反射消失;⑤眼球向上、下、向内运 动受限。
• 瞳孔改变:
瞳孔散大:①动眼神经麻痹;②脑钩回疝
+
肌纤颤: —
+
伴发症状: 偏瘫
不一定
ppt课件完整
22
感觉系统
ppt课件完整
23
感觉的分类
• 特殊感觉:视、听、嗅、味
• 一般感觉:
– 浅感觉;痛、温、触觉 –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 – 复合感觉: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定位
觉、图形觉、重量觉等。
ppt课件完整
24
• 深感觉在脑干内丘
8
常见症状和表现
• 小脑: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
障碍和肌张力减低。
• 大脑半球:刺激性病灶可出现癫痫,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61604PPT112页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61604PPT112页

丘脑比邻病变定位诊断
丘脑比邻病变定位诊断
病变症状和体征: 1、颅内压升高:因松果体病变压迫第三脑
室和中脑导水管所致。 2、内分泌变化:可见早熟、第二性征不全
和尿崩症等。
丘脑比邻病变定位诊断
3、上视或下视麻痹:四叠体受压,瞳孔反 应异常常见,有时有眼震。典型的眼征 是“丘脑眼”——落日眼、针尖瞳孔。
4、耳聋:见于四叠体受压,常见。 5、动眼神经麻痹:四叠体区病变特征之一。
顶叶病变定位诊断
3、运算不能、失用、失认、构图不能、空 间定向障碍等,见于次顶叶病变。
4、纯失读:角回病变,极罕见。 5、失算—失写—左右失认:又称
Gerstmann’s综合征,见于优势侧角回病 变。
颞叶病变定位诊断
简要解剖: 外侧裂以下、枕叶以前的皮层区域
称为颞叶。有上、中、下三个横回,分 别以颞上、下沟为界。 1、听觉机能:听觉综合分析机能。
6、眩晕:颞上回中、后部的刺激性病变可 导致眩晕。
颞叶病变定位诊断
7、眼运动障碍:颞上回中、后部负责探测 附近皮层接受的音响刺激定位,病变时 听眼反射障碍。
8、颞叶刺激征:也称为颞叶释放征,包括: 幻嗅、精神运动性癫痫、睡梦状态、听 幻觉和发作性性行为异常等。
颞叶病变定位诊断
病变体征: 1、相限偏盲。 2、感觉性失语。 3、其它。
颞叶病变定位诊断
2、感觉性失语: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病变 出现语言理解功能严重缺陷,又称 Wernicker氏失语。
3、阅读书写障碍:损害部位亦为优势半球 颞上回后部,与理解不能有关。
4、健忘性失语:又称命名性失语,优势半 球颞叶后部及顶叶下部的所谓语言形成 区病变。
颞叶病变定位诊断
5、记忆障碍:不伴智能障碍的近记忆缺失, 见于颞叶内侧面,尤其是海马的破坏性 病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余(-)
•当2条对称又不紧邻的纤维束同时出现传导 障碍,损伤部位只可能是其交叉部位。
•根据形成脊髓丘脑束的纤维在交叉过程中 或交叉前要上升1-2节段,由此推断损伤 部位是C4-T3节段的白质前连合。
白质前连合损伤
C4-T3
瘫痪
瘫痪是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
运动传导路
锥体系
发动 随意运动
刺激性症状: 感觉过敏 感觉倒错
感觉过度 感觉异常
疼痛
刺激性症状: 感觉过敏:指轻微的刺激引起强烈感觉,
如较强的疼痛感。
刺激性症状: 感觉倒错:指非疼痛性刺激引发疼痛。
刺激性症状:
感觉过度:感觉刺激阈增高,不立即产 生疼痛,达到阈值时可产生一种定位不明 确的强烈不适感,持续一段时间才消失; 见于丘脑和周围神经损害。
牵涉性疼痛:内脏病变疼痛可扩散到相应 体表节段,如心绞痛引起左胸及上肢内侧 痛。
抑制性症状:
完全性感觉缺失 分离性感觉障碍
病例
查:
患者:男性 成人 嗜烟,自述右手食、中指
末节相邻部位溃烂而不感疼痛。
脊髓空洞症 或髓内肿瘤
1. 两上肢及乳头平面以上 组成臂丛的脊髓节段 痛温觉消失,触觉正常。(脊C髓5-丘T1脑)并束下传延导至障T碍4.
口底结构
神经根纤维在形成神经丛时经重新组合分 配,分别进入不同的周围神经,即组成一 条周围神经的纤维来自不同的神经根。
皮肤感觉的节段性分布
脊髓节段
皮肤区域
颈1-3 枕部颈部
颈4
肩胛部锁骨上
颈5-7 手、前臂上臂的桡侧面
颈8-胸2 手、前臂上臂的尺侧面
胸4
乳头
胸8
肋弓下缘
胸10
脐水平
胸12-腰1 腹股沟
单侧节 段性分 离性感 觉障碍
后根损害
后角损害
前联合型
双侧对 称性节 段性分 离性感 觉障碍
脊 髓 半 切 综 合 征
传导束型
脊 髓 横 贯 性 损 伤
延 髓 外 侧 综 合 征
交叉型
左 内 囊 病 变
偏身型




单肢型



癔 病 性 感
觉 障 碍
周围神经
1、多发性神经病 感觉障碍呈手套袜套样分布, 常伴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减退。
交叉
楔薄 Ⅱ束

肌 上肢、 、 躯干上部
腱 、
Ⅰ 脊神经节 下肢、
关 节
躯干下部 传入神经
后根
周围突 中枢突
中央后回中上2/3 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内侧丘系
中线旁 下橄榄核
之间
内侧丘系交叉 楔束、薄束
外 后索 内
T4~5
薄束
Ⅲ 丘脑腹后 外侧核
丘脑 中央辐射 内囊后肢
红核 背外侧
贯穿 斜方体
深 感 觉 传 导 通 路
Ⅲ 丘脑 腹后内侧核
Ⅰ 三叉 神经节

三叉神经
感觉核
头面部
(深)浅感觉
传导路
中央后回 下1/3
丘脑 内囊后肢 中央辐射
三叉 丘系
内侧丘系 背侧

脑桥
基底部
小脑中脚
交界处
卵圆孔
圆孔
眶上裂
眶内结构和 眼裂以上
皮肤
鼻粘膜和 鼻背
口裂和 眼裂之间
皮肤 及深面结构
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
口裂以下和 颞区皮肤
神经系统定位诊断系列优秀课 件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病史
定性诊断 定位诊断
症状及体征
明确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逆向推断 查体及辅助检查 定位:同一症状在不同部位受损
的不同特点
神经系统疾病 的常见症状
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躯干四肢 痛温粗触觉传导路
起止 行程 交叉
损伤症状
上升 1—2节段
Ⅱ 后角 ⅠⅣⅤ层
Ⅰ 脊神经节
痛温 粗触
皮肤 传入神经
周围突
后根
中枢突
中央后回中上2/3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脊髓丘系
下橄榄核 背外侧
Ⅲ 丘脑腹后 外侧核
脊髓丘脑束 (前束)(侧束) 白质前连合
交叉
边上升 边交叉
丘脑 中央辐射 内囊后肢
内侧丘系 的外侧
浅 感 觉
躯干四肢 本精体细感触觉 觉传导路
起止
行程
腰2-5 下肢前面
骶1-3 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后面
骶4-5
臀部内侧面、肛门、会 阴、生殖器
不同部位感觉障碍的临床特点:
末梢型 周围神经型 节段型 传导束型 交叉型 偏身型 单肢型
末梢型
多发性神经炎
肢体 远端对 称性完 全性感 觉缺失。
周围神经型
某一周围神经支 配区域的感觉障碍。
节段型
单侧节 段性完 全性感 觉障碍
癔病
▪ 分布不符和解剖规律,范围及程 度易变,易受暗示影响而改变。
• 一、临床分类:
1、刺激性症状:感觉经路刺激性病变可引起感觉过敏(量 变),也可引起感觉障碍如感觉倒错、感觉过度、感觉 异常及疼痛等(质变)。
2、抑制性症状:感觉经路破坏时出现的感觉减退或缺失。 同一部位各种感觉均缺失称为完全性感觉缺失;同一部 位仅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则称为分离性感觉 障碍。
2、周围神经 支配的皮肤区域出现感觉障碍如 桡神经、尺神经。
后根
出现相应后根的放射性疼痛(根痛) 如髓外肿瘤、椎间盘突出。
脊髓
1、后角损害 空洞症、外伤。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痛温觉丧失、深感觉触觉保存。
2、脊髓中央部病变 空洞症、髓内肿瘤早期(前联合 受损)。分离性感觉障碍:两侧对称的痛温觉丧失、 触觉保存。
3、脊髓半切综合症(Brown-Sequard综合症)外伤、 髓外肿瘤早期。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深感觉 丧失,对侧痛温觉丧失。
4、横贯性病变 脊髓炎、压迫症,平面以下全部感觉 丧失,伴有截瘫或四肢瘫,大小便功能障碍。
脑干
1、延髓外侧病变(伤及脊丘侧束、三叉神经脊 束)产生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对侧 身体痛温觉丧失,如Wallenberg综合症。
2、一侧桥脑、中脑病变 对侧偏身及面部感觉 障碍(伴受损平面同侧颅神经下运动神经元 性瘫痪),多见于脑血管病变。
丘脑
▪ 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丧失,痛觉 减退较触觉深感觉为轻,可伴较 重的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主 要见于脑血管病)。
内囊
对侧偏身(面部)感觉减退或丧失(伴偏 瘫或偏盲)。
皮质
▪ 感觉区范围广,病变只伤其一部,呈对侧一 个上肢或下肢分布的感觉减退或丧失(单肢 感觉减退或丧失)。特点为精细感觉(复合 感觉)障碍:实体觉、图形觉等感觉障碍。 刺激性病灶可致感觉性癫痫发作。
刺激性症状:
感觉异常:在外界无刺激情况下出现异 常自发性感觉,如烧灼感、麻木感、沉重 感、痒感、蚁走感、针刺感、电击感、束 带感和冷热感等。
刺激性症状:
疼痛:依病变部位及疼痛特点分为
局部性疼痛:如神经炎所致;
放射性疼痛:如神经干、神经根及中枢神 经刺激性病变;
扩散性疼痛:疼痛由一个神经分支扩散到 另一分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