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重量分析法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答案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c6f9a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5.png)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答案第八章沉淀滴定法一、莫尔(mohr)法1.莫尔法测定cl-采用滴定剂及滴定方式是(b)(a)用hg2+盐直接滴定(b)用agno3直接滴定(c)用agno3沉淀后,返滴定(d)用pb2+盐沉淀后,返滴定2.以下试样中的氯在不能另加试剂的情况下,需用莫尔法轻易测量的就是(d)(a)fecl3(b)bacl2(c)nacl+na2s(d)nacl+na2so43.用莫尔法测定cl-的含量时,酸度过高,将使(ag2cro4不易形成,不能确定终点),碱性太强,将生成(生成褐色ag2o,不能进行测定)。
4.关于以k2cro4为指示剂的莫尔法,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c)(a)指示剂k2cro4的量越少越好(b)电解应当在弱酸性介质中展开(c)本法可测定cl―和br―,但不能测定i―或scn―(d)莫尔法的选择性较强二、佛尔哈德(volhard)法5.(√)佛尔哈德法就是以nh4cns为标准电解溶液,铁铵矾为指示剂,在叶唇柱硝酸溶液中展开电解。
6.佛尔哈德法测定ag+时,应在(酸性)(酸性,中性),这是因为(若在中性介质中,则指示剂fe3+水解生成fe(oh)3,影响终点观察)。
7.(×)用佛尔哈德法测定ag+,电解时必须频繁晃动。
用抵滴定法测量cl-时,也必须频繁晃动。
8.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返滴法以nh4cns标准溶液滴定cl-时,下列错误的是(d)(a)电解前重新加入过量定量的agno3标准溶液(b)电解前将agcl结晶洗出(c)电解前重新加入硝基苯,并振摇(d)应在中性溶液中测定,以防ag2o析出三、法扬司(fajans)法9.(√)在法扬司法中,为了并使结晶具备较强的溶解能力,通常加入适量的糊精或淀粉并使结晶处在胶体状态。
10.卤化银对卤化物和各种吸附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如下:二甲基二碘荧光黄>br->曙红>cl->荧光黄。
如用法扬司法测定br-时,应选(曙红或荧光黄)指示剂;若测定cl-,应选(荧光黄)指示剂。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详解)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fd07361783e0912a2162afb.png)
分析化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3. 某矿石中钨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为:20.39,20.41,20.43。
计算标准偏差s 及置信度为95%时的置信区间。
答:分析结果的平均值x =20.41%()()()()2412043204120412041203920122212......-+-+-=--=∑=n xxs ni i=0.02%n=3,置信度为95%时,t = 4.303,有μ=nts x ±= (20.410.05)%7. 有一标样,其标准值为0.123%,今用一新方法测定,得四次数据如下(%):0.112,0.118,0.115和0.119,判断新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置信度选95%) 答:x =0.116%,s=0.003%n=6,置信度为95%时,t = 3.182,有t 计算=n sx μ-=4003012301160⨯-...=4.667> t新方法存在系统误差,结果偏低。
1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 2.187×0.854 + 9.6×10-5 - 0.0326×0.00814; (2) 51.38/(8.709×0.09460);(3);(4)688103310161051---⨯⨯⨯⨯... 解:(1)1.868;(2)62.36;(3)705.2 ;(4)1.7×10-5。
第三章 滴定分析3.7. 计算下列溶液滴定度,以g·mL -1表示:(1) 以0.2015 mol·L -1HCl 溶液,用来测定Na 2CO 3,NH 3 (2) 以0.1896 mol·L -1NaOH 溶液,用来测定HNO 3,CH 3COOH 解: (1) 根据反应式Na 2CO 3 + 2HCl = H 2CO 3 + NaCl NH 3·H 2O + HCl = H 2O + NH 4 Cl 可以得到关系式 n Na 2CO 3 = HCl n 21, HCl NH n n =3, 所以=11000232-⋅⨯⨯L mL M c CO Na HCl =0.01068g/mL=110003-⋅⨯LmL M c NH HCl =0.003432g/mL(2) 根据NaOH 与HNO 3的反应可知 n NaOH =n HNO3 根据NaOH 与CH 3COOH 的反应可知 n NaOH =n CH3COOH所以=110003-⋅⨯LmL M c HNO NaOH = 0.01195g/mL ;=110003-⋅⨯L mL M c COOHCH NaOH = 0.01138g/mL3.8. 计算0.01135 mol·L -1HCl 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
第4节 称量分析法
![第4节 称量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eb1a212af90242a895e5f7.png)
称量的方法称得待测组分或它的难溶化合物
的质量,计算出待测组分在试样中的含量。
按照待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方法的不同,
称量分析法可分为沉淀法、挥发法和萃取法 等类型。
第八章 第四节 称量分析法
第四节 称量分析法
一、沉淀法
沉淀法是称量分析的主要方法。该法是利用沉 淀剂与待测组分发生沉淀反应,使待测组分转 变为一种难溶的化合物从溶液中析出,经过过 滤、洗涤、烘干或灼烧后,转化为组成固定的
物质,最后进行称量。根据所称得沉淀的质量
计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
第八章 第四节 称量分析法
第四节 称量分析法
二、挥发法
挥发法一般是采用加热或其他方法使试样中的 挥发性组分逸出,经称量后,根据试样质量的 减少,计算试样中该组分的含量;或利用某种 吸收剂吸收逸出的组分,根据吸收剂质量的增Biblioteka 加,计算试样中该组分的含量。
第八章 第四节 称量分析法
三、萃取法
萃取法是采用不相溶的两种溶剂,将待
测组分从一种溶剂萃取到另一种溶剂中来,
然后将萃取液中溶剂蒸去,干燥至恒重,通
过称量萃取出的干燥物的质量,计算出待测 组分的含量。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一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第八章 沉淀溶解 平衡与 沉淀测定法
第二节 沉淀滴定法
第三节 沉淀滴定法的应用 第四节 称量分析方法
第八章 第四节 称量分析法
第四节 称量分析法
称量分析法(又称重量分析法)通常是通过
物理或化学反应将试样中待测组分与其他组 分分离后,转化为一定的称量形式,然后用
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课后习题及答案培训课件
![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课后习题及答案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3dd637caaedd3382c4d314.png)
第八章重量分析法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八章重量分析法8.1 计算下列换算因数:(1) 从Mg2P2O7的质量计算MgSO4·7H2O的质量;(2) 从(NH4)3PO4·12MoO3的质量计算P和P2O5的质量;(3) 从Cu(C2H3O2)2·3Cu(AsO2) 2的质量计算As2O3和CuO的质量;(4) 从丁二酮肟镍Ni(C4H8N2O2) 2的质量计算Ni的质量;(5) 从8-羟基喹啉铝(C9H6NO) 3Al的质量计算Al2O3的质量。
8.2 以过量的AgNO3处理0.3500g的不纯KCl试样,得到0.6416gAgCl,求该试样中KCl的质量分数。
8.3 欲获得0.3g Mg2P2O7沉淀,应称取镁质量分数为4.0%的合金试样多少克?8.4 今有纯的CaO和BaO的混合物2.212g,转化为混合硫酸盐后重5.023g,计算原混合物中CaO和BaO的质量分数。
8.5 有纯的AgCl和AgBr混合试样质量为0.8132g,在Cl2气流中加热,使AgBr 转化为AgCl,则原试样的质量减轻了0.1450g,计算原试样中氯的质量分数。
8.6铸铁试样1.000g,放置电炉中,通氧燃烧,使其中的碳生成CO2,用碱石棉吸收后者增重0.0825g。
求铸铁中碳的质量分数。
8.7 取磷肥2.500g,萃取其中有效P2O5,制成250mL试液,吸取10.00mL试液,加入HNO3,加H2O稀释至100mL,加喹钼柠酮试剂,将其中H3PO4沉淀为磷钼酸喹啉。
沉淀分离后洗涤至中性,然后加25.00mL0.2500 mol·L-1NaOH 溶液,使沉淀完全溶解。
过量的NaOH以酚酞作指示剂用0.2500 mol·L-1HCl溶液回滴,用去3.25ml。
计算磷肥中有效P2O5的质量分数。
8.8 称取0.4817g硅酸盐试样,将它作适当处理后,获得0.2630g不纯的SiO2(含有Fe2O3,Al2O3等杂质)。
分析化学 第八章重量分析法
![分析化学 第八章重量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cf1bc36294dd88d0d26b41.png)
2、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无定形沉淀一般溶解度很小,颗粒微小体
积庞大,不仅吸收杂质多,而且难以过滤和洗涤,
甚至能够形成胶体溶液,无法沉淀出来。因此,
对于无定形沉淀来说,主要考虑的是:加速沉淀
微粒凝聚、获得紧密沉淀,便于过滤,减少杂质
吸附和防止形成胶体溶液。至于沉淀的溶解损失, 可以忽略不计。
洗涤。但是,晶形沉淀的溶解度一般都比较大, 因此还应注意沉淀的溶解损失。
(1)沉淀作用应在适当的稀溶液中进行,并加入 沉淀剂的稀溶液。这样在沉淀作用开始时,溶液 的过饱和程度不致太大,但又能保持一定的过饱 和程度,晶核生成不太多而且又有机会长大。但 是溶液如果过稀,则沉淀溶解较多,也会造成溶 解损失。
匀后,再加入尿素,加热煮沸。尿素逐渐水解,生成NH3:
生成的 NH3 中和溶液中的 H+ ,酸度渐渐降低, C2O42- 的 浓度渐渐增大,最后均匀而缓慢地析出 CaC2O4沉淀。这 样得到的CaC2O4沉淀,便是粗大的晶形沉淀。
总之:
晶形沉淀 稀 —控制相对过饱和度要小,沉淀要陈化
晶核少,突出异相成核;b.[杂质]小, S 吸附的杂质少, 更纯净;c.不能太稀 a. CQ S
颗粒直径0.1~1m 0.02~ 0.1m
含水多、疏松、体积 大、杂质多、难过滤 洗涤
<0.02m
五、沉淀条件的选择
为了获得纯净、易于过滤和洗涤的沉淀,对 于不同类型的沉淀、应当采取不同的沉淀条件。
1、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对于晶形沉淀来说,主要考虑的是如何获得
较大的沉淀颗粒,以便使沉淀纯净并易于过滤和
而用C2O42-测定Ca2+时,沉淀形式是CaC2O4,
而称量形式是CaO。
分析化学(第六版)习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六版)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5d2bb2c77da26925c5b0ad.png)
10、是否能用普通电位计或伏特计测量参比电极和PH玻璃电极所组成电池的电动势?简述原因。
玻璃电极的内阻很大(50~500MQ),用其组成电池,在测量电动势时,只允许有微小的电流通过,否则会引起很大的误差。如玻璃电极内阻R=100MQ时,若使用一般灵敏检流计(测量中有10-9A电流通过),则产生相当于1.7pH单位的误差;而用电子电位计时,测量中通过电流很小,只产生相当于0.0017pH单位的误差。可见,测定溶液pH必须在专门的电子电位计上进行。
石灰石样品中m(CaCO3)=0.0008542×100.1=0.0855(g)
石灰石的纯度=0.0855/0.2815=30.37%
如果以CO2表示,m(CO2)=0.0008542×44.01=0.0376(g)
CO2的百分质量分数为:0.0376/0.2815=13.35%
25、解:酚酞做指示剂,消耗盐酸12.00mL,说明试样中有Na3PO4。
(1)纯水的pH和乙醇的pC2H5OH2。
(2)0.0100mol/LHClO4的水溶液和乙醇溶液的pH、pC2H5OH2及pOH、pC2H5O。(设HClO4全部离解)
解:(1)
(2)因HClO4全部离解,故水溶液中:
pH=-lg0.0100=2.00,pOH=14.00-2.00=12.00
乙醇溶液中:
解:Pb3O4~3PbCrO4~9I-~(9/2)I2~9Na2S2O3
13、解: 6FeO ~ 6Fe3+~K2Cr2O7
14、精密称取漂白粉试样2.702g加水溶解,加过量KI,用H2SO4(1mol/L)酸化。析出的I2立即用0.1208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用去34.38mL达终点,计算试样中有效氯的含量。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eb65207c0066f5335b812114.png)
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解度,并计算饱和CaSO 4溶液中,非离解形式的Ca 2+的百分数。
解:%6.37%100101.91082.11082.1%%100%100]Ca [%)2(L mol 1082.1101.9200200]][SO Ca []CaSO )[1(633sp00200136sp 0sp242004=⨯⨯+⨯⨯=⇒⨯+=⨯+=⋅⨯=⨯⨯==⇒===⇒---+----+未解离形式未解离形式=水K s s s s K s K s s s ββ2. 已知某金属氢氧化物M(OH)2的K sp =4×10-15,向0.10 mol/L M 2+溶液中加入NaOH ,忽略体积变化和各种氢氧基络合物,计算下列不同情况生成沉淀时的pH 值:(1) M 2+离子有1%沉淀; (2) M 2+离子有50%沉淀;(3) M 2+离子有99%沉淀。
解:30.81000.2%)991(10.0104][])[3(45.71083.2%)501(10.0104][])[2(30.71001.2%)11(10.0104][])[1()1(10.0104][][104]][[6152715271521521522=⇒⨯=-⨯⨯===⇒⨯=-⨯⨯===⇒⨯=-⨯⨯==-⨯⨯==⇒⨯==--+---+---+--+---+pH M K OH pH M K OH pH M K OH x MK OH K OH M sp sp sp sp sp3. 考虑盐效应,计算下列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 (1)BaSO 4在0.10 mol/L NaCl 溶液中; (2)BaSO 4在0.10 mol/L BaCl 2溶液中。
解:1510SOBa 02242SO 2SOBa 2Ba 22L mol 109.23486.03746.0101.1]][SO Ba [3486.010.040000328.0110.02512.0lg 3746.010.050000328.0110.02512.0lg 10.0)110.0110.0(21)I 1(242242422----+⋅⨯=⨯⨯=⇒⋅====⇒⨯⨯+⨯⨯=-=⇒⨯⨯+⨯⨯=-=⨯+⨯⨯=-+--++s K K s spsp γγγγγγ1810SOBa 0spsp 242242SO 2SOBa 2Ba 22L mol 109.12225.02565.010.0101.110.0]][SO [Ba ]SO [,10.010.0]Ba [2225.030.040000328.0130.02512.0lg 2565.030.050000328.0130.02512.0lg 30.0)120.0210.0(21I )2(242242422----+-+⋅⨯=⨯⨯⨯=⇒⋅==⋅==≈+==⇒⨯⨯+⨯⨯=-=⇒⨯⨯+⨯⨯=-=⨯+⨯⨯=-+--++s K K s ss γγγγγγ4. 考虑酸效应,计算下列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 (1) CaF 2在pH=2.0的溶液中; (2) BaSO 4在2.0 mol/L 的HCl 中; (3) PbSO 4在0.10 mol/L HNO 3中;(4) CuS 在pH=0.5的饱和H 2S 中([H 2S] ≈ 0.1 mol/L ) 解:13322441132a a sp 2a a 2-2sp a aF F -L mol 102.110106.6106.64107.2)][(4 )2][(]][F [Ca 2][][F )1------++++⋅⨯=⎪⎪⎭⎫ ⎝⎛+⨯⨯⨯⨯=+⨯=⨯+⨯==⨯+=⨯=--H K K K s s H K K s K sH K K c δ142102sp 2242sp 22-24L mol 105.1101.1200201 200]][SO Ba [ 2000.21010][SO )2----+--⋅⨯=⨯⨯=====+⨯=K s s K ss1428122-24L mol 102.4106.111 11101010][SO )3------⋅⨯=⨯⨯==⨯+=s ss1152236362222sp 2225.05.07157157-22-2L mol 105.6102.9 106 106102.9]][S [Cu 102.91010103.1101.7103.1101.7103.11.0][S ]H []H [)1.0(][S )412121-------+-⨯-------++⋅⨯=⨯⨯=⨯=⨯⨯==⨯=+⨯⨯+⨯⨯⨯⨯⨯⨯⨯=⇒++⨯+=s s K K K K K K s a a a a a5. 计算BaSO 4在0.010 mol/L BaCl 2 - 0.070 mol/L HCl 中的溶解度。
无机分析化学答案
![无机分析化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1aae83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5.png)
第二章定量分析概论(答案)1.有关反应和滴定反应MnO+2Na2O2+H2O=MnO42-+2OH+4Na+ 3MnO42-+4H+=2MnO4-+MnO2↓+2H2O MnO2+2Fe2++4H+=2Fe3+Mn2++2H2O MnO4-+5Fe2++8H+= Mn2++5Fe3++4H2O Cr2O3-+6Fe2++14H+=2Cr3++6Fe3++17H2O 解:3 MnO2~3MnO42-~MnO2~2Fe2+ MnO4-~5Fe2+ωMnO=[][]1000000.294 . 7024.001000.0500.101000.02/3⨯⨯⨯⨯-⨯⨯=0.0313 MnO%=3.13%∵Cr2O3~2CrO42-~CrO72-~6Fe2+ωCr2O3=[][]1000000.20. 1525880.0540.10010.0500.501000.06/1⨯⨯⨯-⨯⨯-⨯⨯=0.0144 Cr2O3%=1.44%2.解:n(Fe)=5n(MnO4-)C(MnO4)=85.555⨯T×1000=0.2000(moI/L)n{H[C2O4]2}=5n(MnO4)/4C(H3[C2O4]2=5×0.40×0.2000/4=0.10(moI/L)n(OH)/3=n(H3[C2O4]2)K(NaOH)={[0.1×10.00]/0.1}×3=30.00(ml)(5Fe2++MnO4+8H+=5Fe3++Mn2++4H2O5H3(C2O4F2+4MnO4+17H+=4Mn C++20CO2↑+16H2O)3.解:Na2B4O7·10H2O~2HCI~2NaOHn(Na2B4O7·10H2O)=(n HCI总- n HCI余)/2Va/Vb=Cb/Ca=1/1.0352m Na2B4O7·10H2O/M Na2B4O7·10H2O=VaCa-VbCa/1.0352×0.5000/381.4=[30.00×Ca-5.50×Ca/1.035]/1000Ca=[2×0.5/0.3814]/[30.00-5.50/1.035]=2.622/24.69=0.1062[mol/L]Cb=Ca/1.035=0.1026[mol/L]4.解Sb2S3+3O2=Sb2O3+3SO2SO2+2Fe3++2H2O=2Fe2++SO42-+4H+6 Fe2++Cr2O72-+14H+=2Cr3++6Fe3++7H2O2Sb~Sb2S3~3SO2~6Fe3+~ Cr2O72-ωSb2S3=C K2CrO7×V K2CrO7×M Sb2S3/m样=0.02000×25.20×0.33968/0.3000 =0.5707ωSb=2×C K2CrO7×V K2CrO7×Ar sb/m样=2×0.02000×25.20×121.8/[0.3000×1000] =0.40925.解:MnO2+C2O42-+4H+=Mn2++2CO2+2H2O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MnO 2~C 2O 42-;5C 2O 42-~2MnO 4-ωMnO 2=样m MMnO VrMnO CrMnO O C MNa O C mNa ⎪⎪⎭⎫ ⎝⎛⨯⋅-24442242225 =3000.094.861050.1601964.0251345.03⨯⎪⎭⎫⎝⎛⨯⨯⨯--=0.8465 or 84.65% 6.解:Ca[ClO 3]2~12Fe 3+~2 Cr 2O 72-ωCa[ClO 3]2=[]2000.0100098.20600.10602000.000.261000.012⨯⨯⨯-⨯⨯T=0.1207 or 12.07% 第三章 误差及数据处理 1.[1]X =∑iXi/n=[20.48+20.55+20.58+20.60+20.53+20.50]/6 =20.54d =[1/6]∑=61i Xi -Xi=0.037dr =[d /X ]⨯100%=0.18%S=∑--]1/[][2n X Xi =0.046%[2]E =X-μ=20.54-20.46=-0.08Er =[X-μ]/μ=[20.54-20.46]/20.46 =-0.39%2.[1]4432111X X X X Xi n X ni +++==∑==425.3730.3720.3745.37+++Er=%13.0%10035.3735.3730.37-=⨯-=-XrXr X[2](%)075.0405.000.010.015.0111=+++=-==∑∑==nxx din d ni ni%20.0%10030.37075.0=⨯==x d dr [3]S=%11.01)(12---∑=n X Xi niS x =%055.04%11.0==nS x3.当x=67.04时,μ=0.221.062.6604.670=-=-μX 当x=65.82时,μ=6.321.062.6687.650=-=-μX 查μ表p 【65.87~67.04】=0.4999+0.4773=97.72% 出现在此区间可能的个数为(1-0.9772)100⨯=2.282≈个 4.⎣⎦32.02.126.110=-=-=μμX查μ表3=μ的面积为0.4987分析结果小于11.6g/t 概率P=0.5-0.4987=0.13%5.F=Cx E Cx F ln 303.2029.0lg 029.000+=+根据误差传递公式)(0005.0303.2029.0V CxCxE =∆⋅=∆ %4029.0303.20005.0C =⨯=∆∴Cx x 相对误差6.X=)(0.70.10.10.8m ppm C A =--- 设R=A-C02.0)1.0()1.0(22222=+=+=C A R S S SX=2222)()()()(mSm RS XS XSx m R R X +===(0.10.802.0-)2+20.1001.0⎪⎭⎫⎝⎛=9.2⨯106-Sx=X 62102.90.7-⨯⨯=⎪⎭⎫ ⎝⎛⋅x Sx=0.02(ppm) 7.=x ω()样m x M C V V )(21⋅⋅-=()[]310)0002.02000.0()(04.000.500.25-⨯±⋅⋅±-x M C分析结果的极值相对误差31032000.00002.000.2004.0-⨯=+ 8.称取得极值误差=2)(002.0001.0mg =⨯ 最小称样质量m=)(21.0002.000mg =9.用Na 2CO 3标定时2M m 3232co Na co Na HCLHCL V C ⨯=32co Na m =232co Na M V C HCL HCL ⨯⨯=g 1325.010299.105251.03=⨯⨯⨯-Ex=%15.0101325.01.0223=⨯⨯=-mC 用Na 2B 4O 7标定时2M m 342742o B Na o B Na HCL HCL V C ⨯=742o B Na m = 2742o B Na M V C HCL HCL ⨯⨯=g 4767.010237.381251.03=⨯⨯⨯-Ex=%042.0104767.01.0223=⨯⨯=-m C10.样m O P mMg OH SO mMg O P mMg 72224272272⋅=ω=8117.05403.055.22247.24621980.0=⨯⨯=⎥⎦⎤⎢⎣⎡2ωωS 22722722⎪⎭⎫ ⎝⎛+⎥⎦⎤⎢⎣⎡样样m Sm O P mMg O P SmMg=23235403.0101.021980.0101.04⎥⎥⎦⎤⎢⎢⎣⎡⨯⨯+⎥⎥⎦⎤⎢⎢⎣⎡⨯⨯-=1.09610-⨯ S ω=0006285.08117.01009.1=⨯⨯=⨯⎪⎭⎫ ⎝⎛-ωωωS 11.X=μt ns t afn t nt S X af af≤≤=-须1μ 查t ≥n 表值,得af 7 10.nX X X X X 54321X ++++==43.0543.040.047.037.048.0=++++S=0.046,to.os,f=2.785046.078.243.0,⨯±=±=nfs to X μ=0.4306.0±这一范围的含意是,在以平均值43.0=X为中心06.0±范围包括真值得概率为95%。
第八章重量分析法
![第八章重量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16e172fd0a79563d1e729b.png)
在聚集的同时,构晶离子又能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于晶 格内,这种定向排列的速度叫做定向速度。
聚集速度和沉淀物的过饱和程度可用经验公式表示:
v K Qs s
V为聚集速度; Q为加入沉淀剂瞬间生成沉淀的浓度; s 为沉淀物的溶解度; Q-s 为沉淀物的过饱和程度; (Q-s)/s 为沉淀物的相对过饱和程度; K为比例常数,它与沉淀的性质,温
大多数情况下,被分析物质的组成是大体知道的,据此可以 估算称取多少试样才最合适。
第六节、重量分析的误差
一、沉淀不完全 二、沉淀被玷污 三、过滤和洗涤沉淀时引入的误差 四、烘干和灼烧沉淀时引入的误差
第七节、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1. 同离子效应 2. 盐效应 3. 酸效应 4. 配位效应 5. 其他效应
除去,应通过沉淀陈化或重结晶的方法使其减少。
(二)、后沉淀
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经过一段时间(通常是几小 时)以后,溶液中某些可溶或微溶的杂质可能沉淀 到原沉淀上面,这种现象称为后沉淀。
三、提高沉淀纯度的方法
(一)、选择适当的分析程序 (二)、降低易被吸附的杂质离子的浓度 (三、)选择适当的洗涤剂进行洗涤 (四)、进行再沉淀 (五)、选用合适的有机沉淀剂 (六)、选择适当的沉淀条件
例如:
被测组分
称量形式
化学因数
Fe Fe3O4
Fe2O3 Fe2O3
2Fe/Fe2O3=0.6994 2Fe3O4/3Fe2O3 =0.9664
二、称取试样量估算
重量分析实践中,对称量形式的质量大小有一定的要求,对 晶形沉淀约为0.5g,对非晶形沉淀为0.1~0.3g。
沉淀过多,难于过滤和洗涤,由杂质引入的误差较大;沉淀 过少,则溶解损失及称量误差较大。
第八章 重量法
![第八章 重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9684978f680203d8ce2f246c.png)
3. 副反应
• 沉淀剂的质子化副反应导致沉淀溶解度 增大,称酸效应现象;沉淀反应过程中, 若有络合剂的存在,导致沉淀溶解度增 大,称为络合效应。
4.其他因素
(1) 温度: • 对大多数化学反应(吸热反应)来说,温度升 高沉淀溶解度增大,这对于溶解度较大的沉淀 不利,对于溶解度较小的沉淀则没什么影响。 但是,在沉淀重量法中,沉淀时都在热溶液中 进行,以利用沉淀溶解度增大来降低沉淀的相 对过饱和度。 • 对于溶解度较大的沉淀则在温度降低到室温后 才进行沉淀、过滤、洗涤等操作,减小温度上 升带来的不利影响;而对于溶解度较小的沉淀, 升高温度有利于洗去杂质。
c. 途径
• 通过水解反应逐渐改变溶液pH值使沉淀形成。 例:利用生成草酸钙沉淀测定Ca2+时,于试样 的酸性溶液加入H2C2O4或Na2C2O4,由于酸效 应不能生成CaC2O4沉淀,再在溶液中加入尿素 并加热,尿素可分解出NH3使溶液酸度均匀地 逐渐下降,C2O42-的平衡浓度均匀地逐渐增大, 草酸钙的粗大晶粒缓慢析出。 • 通过水解反应产生沉淀剂。如利用乙酸胺水解 反应放出H2S,用于沉淀重金属离子,以避免 直接引入H2S而产生严重的共沉淀和后沉淀现 象,硫化物的性状也大为改善。
对沉淀剂的要求 对沉淀剂的选择 沉淀剂的用量 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沉淀生成的条件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过滤 洗涤 烘干 灼烧 恒重 过滤→ 洗涤→ 烘干→ 灼烧→ 过滤 →沉淀 (称量形式) 沉淀2 称量形式) 沉淀
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2.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 沉淀要完全,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沉淀要完全,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 沉淀要纯净,尽量避免混进杂质, 沉淀要纯净,尽量避免混进杂质, 并应易于过滤和洗涤。 并应易于过滤和洗涤。 • 要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要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分析化学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
![分析化学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9cf9751711cc7931b71692.png)
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 8 – 1 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和分类在重量分析法中,一般是采用适当方法,先使被测组分与试样中其它组分分离后,经过称量得到被测组分的质量,并计算其百分含量。
待测组分与试样中其它组分分离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沉淀法和气化法等。
1、沉淀法 :利用沉淀反应使被测组分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后,烘干或灼烧成为组成一定的物质,然后称其质量,再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
这是重量分析的主要方法。
例如 :测定BaCl 2·BaCl 2·2H 2BaSO BaSO 4—→2、气化法 : 用加热或其它方法使试样中被测组分气化逸出,然后根据气体逸出前后试样质量之差来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例如:要测定氯化钡晶体中(BaCl 2·2H 2O )结晶水的含量,可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钡试样,加热,使水分逸出,根据加热前后氯化钡质量的变化可得出试样中水分的含量:H 2O%=[试样重(1)—试样重(2)] / 试样重(1) 100% 重量分析法中全部数据都是由分析天平称量之后得来的,因而误差小于容量分析的误差。
对高含量组分的测定,一般测定的误差≤0.1%,其缺点是:操作较繁琐,费时较多,对低含量组分的测定误差较大。
重量分析法中以沉淀分析法应用最广。
沉淀法是根据沉淀的质量来计算试样中被测组分的含量的,因此要求被测组分必须沉淀完全,而且所得沉淀必须纯净。
这是重量沉淀法的关键问题。
为了达到沉淀完全和纯净的目的,必须掌握沉淀的性质和适宜的沉淀条件。
这是本章讨论的中心问题。
§ 8 – 2 沉淀重量分析法对沉淀的要求往试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被测组分沉淀出来,所得的沉淀称为沉淀形式。
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之后,得到称量形式。
然后再由称量形式的化学组成和质量,便可算出被测组分的含量。
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例如测定Cl-时,加入沉淀剂AgNO3,得到AgCl沉淀,烘干后仍为AgCl。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d48fa4a0029bd64793e2c87.png)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学时:54 学分:3 课程类型:必修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表征和测量的科学,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测量有关组分的含量。
它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分析化学是高等学校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准确树立量的概念,正确进行有关的计算,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严谨细致地进行科学实验的技能技巧和创新能力。
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基本操作和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教学工作或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主要内容概述及教学基本要求分析化学课程由于课时的减少和内容的调整,现在主要侧重于化学分析定量部分的教学。
安排了十一章相关内容,包括绪论、滴定分析法概论、误差理论、四种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等。
重点讲授误差理论、四种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等。
教学中注重理论和实验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教学工作或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基本要求:掌握: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内容:组分分析和结构分析。
理解:分析化学的重要性。
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2分析方法的分类§1-3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重点: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内容。
难点:分析化学的重要性的理解。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基本要求:掌握: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的含义以及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有效数字的意义,数字修约规则及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初步掌握:算术平均值、绝对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的计算,应用t分布表计算平均值的置信区间,可疑值的取舍方法—Q检验法。
分析化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青岛理工大学
![分析化学(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青岛理工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20ddd01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1.png)
第一章测试1.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通常用于高含量中含量组分的测定,两者都有各自的优点。
以下哪个选项是重量分析法的优点。
A:方法成熟且操作简便B:分析速度快、耗时少C:准确度较高D:广泛应用答案:C2.分析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化学分析又可以分为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
A:对B:错答案:A3.分析化学依据分析的目的、任务可分为:A:无机无机分析、有机分析分析、有机分析B:常量分析、微量分析C: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D: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答案:C4.组分分析中的组分包括元素、分子、官能团、化合物以及其他复合物组分组成的物相。
A:错B:对答案:A5.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结构分析和成分分析,成分分析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A:对B:错答案:A6.当精密仪器设备发生火灾时,灭火应用()A:CO2B:沙子C:干粉D:泡沫答案:A7.试样用量为0.1 ~ 10 mg的分析称为( )A:痕量分析B:半微量分析C:微量分析D:常量分析答案:C8.试液体积在1 ~ 10 mL的分析称为( )A:半微量分析B:微量分析C:痕量分析D:常量分析答案:A9.如少量强酸、强碱溅入眼中或身上,应立即用( )A:大量清水冲洗B:用布擦干C:消毒纱布包D:用蛋清、牛奶解毒答案:A10.配制好的盐酸溶液贮存于()中。
A:棕色橡皮塞试剂瓶B:白色橡皮塞试剂瓶C:白色磨口塞试剂瓶D:试剂瓶答案:C第二章测试1.用 25ml 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A:25.0B:25.000C:25.00D:25答案:C2.置信度越高,则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越大。
A:对B:错答案:A3.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使用灵敏度为 0.0001g 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A:0.2gB:1.0gC:0.1gD:0.05g答案:A4.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A:K2Cr2O7,B:KOHC:KMnO4D:H2SO4答案:A5.化学反应很多,但是适用于滴定分析法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A:反应速率要快。
分析化学 名词解释
![分析化学 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3a880e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b8.png)
分析化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2.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的任务是鉴定试样由哪些元素、离子、基团或化合物组成,即确定物质的组成。
3.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的任务是测定试样中某一或某些组分的量。
4.结构分析(structual analysis)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晶体结构。
5.形态分析(speciation analysis)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价态、晶态、结合态等存在状态及其含量。
6.化学分析(chemical analysis)是利用物质的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确定被测物质的组成及其含量的分析方法。
7.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是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使用较特殊仪器进行分析的方法。
8.物理分析法(physical analysis)是根据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不经化学反应,直接进行定性、定量、结构和形态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9.准确度(accuracy)是指测量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
10.误差是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值,是衡量准确度的指标。
11.标准值即采用可靠的分析方法,在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的分析人员对同一试样进行反复多次测定,然后将大量测定数据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而求得的测量值,这种通过高精度测量而获得的更加接近真值的值称为标准值。
12.标准参考物质即求得标准值的物质。
13.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测量值与真值之差称为绝对误差。
14.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绝对误差与真值的比值称为相对误差。
15.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也称为可定误差(determinate error),是由某种确定的原因造成的误差。
化学分析第八章沉淀滴定法.
![化学分析第八章沉淀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9e174027284b73f24250f1.png)
32
5. 说明以下测定中,分析结果偏高还是偏低,还是没有 影响?为什么?
(1) 在pH4或pH11时,以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Cl-。答案 (2) 采用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Cl-或Br-,未加硝基苯。
答案
(3) 吸附指示剂法测定Cl-,选曙红为指示剂。答案 (4) 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NaCl、Na2SO4混合液中的
27
——归纳、对比—————————————————————
1. Mohr 法 K2CrO4指示剂
Ag+ 滴定 Cl- 或 Br-
有色沉淀
2. Fajans 法 吸附指示剂
Ag+ 滴定X-
指示剂吸附变色
3. Volhard 法 铁铵矾作指示剂
SCN-滴定 Ag+ (返滴定测X-)
有色络离子
酸度 pH 6.5 ~10.5
• 测定I-时,预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Fe3+ 氧化I- ,故先加入AgNO3 形成 AgI↓后,再加 指示剂Fe3+
22
续前
适用范围: 返滴定法测定Cl-,Br-,I-,SCN选择性好
23
(三)吸附指示剂法
吸附指示剂法:利用沉淀对有机染料吸附而改 变颜色来指示终点的方法
吸附指示剂:一种有色有机染料,被带电沉淀 胶粒吸附时因结构改变而导致颜色变化
KspAgSCN<KspAgCl → AgSCN↓ 红色消失
转化的结果多消耗了SCN-,结果偏低所以 要防止转化:
21
续前
避免沉淀转化的措施:
a) 滤除AgCl↓,在滤液中返滴定过量的Ag+ b) 加硝基苯,将AgCl包裹,隔离AgCl与FeSCN2+ c) 提高Fe3+浓度
分析化学(第四版_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 第一章 绪论
![分析化学(第四版_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 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71fe0c16f78a6529647d5327.png)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
1.按分析任务分类
定性分析: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
定量分析:测量各组成的含量 结构分析:表征物质的化学结构、构象
2.按分析对象分类
无机分析:鉴定组成和测定含量
有机分析:官能团分析和结构鉴定
3.按方法原理分类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
科学技术
分析化学的作用 例如:
在工业上,原料的选择、工艺流程条件的控制、成品的检测; 在农业上,土壤普查、化肥和农药的生产、农产品的质量检验;
其他如资源勘探、环境监测、海洋调查、新型武器和新型材料的研制以
及医药、食品的质量检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等,都要用到分析化学 。
分析化学不仅是科学技术的“眼睛”,用于发现
4.按试样用量或被测组分含量分类
试样用量
常量分析
常量组分分析
半微量分析
微量分析
超微量分析
微量组分分析 痕量组分分析 超痕量组分分析
被测组分含量
根据试样用量划分的分析方法
方法
固体试样质量(g)
液体试样体积(mL)
常量分析
半微量分析 微量分析 超微量分析
≥0.1
0.01~0.1 0.0001~ 0.01 < 0.0001
>10
1~10 0.01~1 <0.01
根据试样中待测组分含量用量划分的分析方法
常量组分 微量组分 痕量组分 超痕量组分
>1% 0.01~1% 0.0001~0.01% <0.0001%
5.按生产部门的要求分类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详解)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6daf6180242a8956aece4dc.png)
分析化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3. 某矿石中钨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为:20.39,20.41,20.43。
计算标准偏差s 及置信度为95%时的置信区间。
答:分析结果的平均值x =20.41%()()()()2412043204120412041203920122212......-+-+-=--=∑=n xxs ni i=0.02%n=3,置信度为95%时,t = 4.303,有μ=nts x ±= (20.410.05)%7. 有一标样,其标准值为0.123%,今用一新方法测定,得四次数据如下(%):0.112,0.118,0.115和0.119,判断新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置信度选95%) 答:x =0.116%,s=0.003%n=6,置信度为95%时,t = 3.182,有t 计算=n sx μ-=4003012301160⨯-...=4.667> t新方法存在系统误差,结果偏低。
1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1) 2.187×0.854 + 9.6×10-5 - 0.0326×0.00814; (2) 51.38/(8.709×0.09460);(3);(4) 688103310161051---⨯⨯⨯⨯... 解:(1)1.868;(2)62.36;(3)705.2 ;(4)1.7×10-5。
第三章 滴定分析3.7. 计算下列溶液滴定度,以g·mL -1表示:(1) 以0.2015 mol·L -1HCl 溶液,用来测定Na 2CO 3,NH 3 (2) 以0.1896 mol·L -1NaOH 溶液,用来测定HNO 3,CH 3COOH 解: (1) 根据反应式Na 2CO 3 + 2HCl = H 2CO 3 + NaCl NH 3·H 2O + HCl = H 2O + NH 4 Cl 可以得到关系式n Na 2CO 3 = HCl n 21, HCl NH n n =3,所以=11000232-⋅⨯⨯L mL M c CO Na HCl =0.01068g/mL=110003-⋅⨯LmL M c NH HCl =0.003432g/mL(2) 根据NaOH 与HNO 3的反应可知 n NaOH =n HNO3 根据NaOH 与CH 3COOH 的反应可知 n NaOH =n CH3COOH 所以=110003-⋅⨯LmL M c HNO NaOH = 0.01195g/mL ;=110003-⋅⨯L mL M c COOHCH NaOH = 0.01138g/mL3.8. 计算0.01135 mol·L -1HCl 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s p [C 2 ] a [- F ]2 S (2 S )2 4 S 3
S3 Ksp 1.9104mol/L 4
对于形成MA沉淀的主反应,若还考虑副反应时:
MA
M +A
OH-
L-
H+
M(OH) ML HA
… … …
金属离子总浓度 [ M ] [ M ] [ M ] [ M L 2 ] L [ M ] O 沉淀剂总浓度 [A ] [A ] [H ] [A H 2 A ]
三.沉淀分析法中结果的计算
化学因数(或换算因数)F :
多数情况下,称量形式与被测组分的存在形式不同,计算结果时
必须引入换算因数F。
F (常用元素符号
w测
K
m称 M称
M测
m样
100%
w测
K
M测 M称 m样
m称
或 分子式表示)
100%
例如:
被测组分 S
MgO
称量形式 BaSO4 Mg2P2O7
换算因子F
用适当的吸收剂吸收挥发性的待测组分,根 据吸收剂质量的增加来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如:H2O,CO2: m烘前 - m烘后 = m水 CO2→吸收剂吸收前与吸收后质量之差
2.电解法: 使待测组分金属离子在电极上还原析出,
阴极析出沉淀量 = 电极增加量。
mCu=m电解后阴极 - m空阴极
3.沉淀法:
利用沉淀反应使待测物形成微难溶化合物,沉 淀出来,分离后称重。
数据来源——分析天平
8.2 重量分析法对沉淀的要求
一.沉淀分析法的过程:
例如: BaCl2·2H2O中钡含量的测定。
称取一定量 溶解 试样
试液
加入Na2SO4 (沉淀剂)
BaSO4沉 淀
(沉淀形式)
计算 结果
称重 BaSO4 过滤、洗涤、灼烧 (称量形式)
1.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1)溶解度小,沉淀完全。 Ca2+,CaC2O4,而非CaSO4 。 (1.78 ×10-9) (2.45 ×10-5)
MmAn(固)
mM+ + nA–
[M] mS, [A] nS Ksp [M]m [A]n mmnnS mn
mn
S
Ksp mmnn
若存在副反应时,则: S m n
Ks'p mmnn
例: 求CaF2在水中的溶解度。 Ksp=1.8×10-11
解: CaF2
Ca2+ + 2F–
[C2a ]S,[F -]2S
少量组分得到较大的称量质量,减少误差。
3.沉淀剂的选择:
(1)与沉淀形式的选择相同。 (2)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只与待测组分生成沉淀。
丁二酮肟和H2S都能与Ni2+生成沉淀,但常选 前者。 (3)易挥发或易灼烧除去。 铵盐和有机沉淀剂。
有机沉淀剂:选择性好、组成固定,易于分离和洗涤,称量形式的 摩尔质量也比较大。
溶度积 条件溶度积
[M ][A]
Ks p[M ][A]MA
K s ' p [M ][A ]K sp M A
注意:
MA型沉淀:[M]=[A]=s 成立条件
(1) 无副反应,饱和溶液:
Ksp= [M] ·[A] =s2
[M]=[A]=s
苛刻
(2)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过量的沉淀剂,
即A过量,一般不存在 [M]=[A]=s 。
M(S) 0.1374
M(BaSO 4) 2M(M gO ) 0.3622 M(M2gP2O7)
关键
(1) 沉淀剂 (2)沉淀完全程度 (3)沉淀纯度程度
8.3 沉淀完全的程度与影响沉 淀溶解度的因素
一.沉淀平衡和溶度积
难溶化合物MA在水中沉淀—溶解平衡:
MA(固)
M+ + A–
溶液
活度积常数: KpaM aA-
∵Ksp =s·(2s)2 =4s3
[OH-]=2s=1.0×10-6
s=0.5×10-6
∴ Ksp =s·(2s)2 =4s3
= 4×( 0.5×10-6) 3
小结:
Ksp小 → 沉淀的完全程度大 Ksp小 → 完全程度好? → 不一定
考虑s的大小 Ksp大 → 则使A或M过量,使另一种沉淀完全。
上式又可写为: K pM [M ] A [A ]
令
Ksp[M][A]M KpA
Ksp:溶度积
由于难溶化合物的溶解度一般较小,通常可用溶
度积代替活度积计算 。
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在纯水中溶度积为定值, 查表。
溶解度S: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在一定量溶剂(水) 中溶解的最高量。
对于沉淀MmAn,S 与Ksp的关系:
溶度积 Ksp s
关系式
CaCO3 8.7×10-9 9.4×10-5
s Ks
AgCl 1.56×10-10 1.25×10-5
s Ks
Ag2CrO4 9×10-12 1.31×10-4
s 3 Ks / 4
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1.同离子效应
组成沉淀晶体的离子称构晶离子,在沉淀反应中, 若加入适当过量的某一构晶离子,则沉淀的溶解度减小, 这就是同离子效应。
总之:不能轻易使用[M]=[A]=s 。
例:
CaC2O4溶于水: [Ca2+] ≠[C2O42-] ↓ [C2O42-] + [HC2O4-] + [H2C2O4]
∴ s = [Ca2+] ≠[C2O42-]
例:
M(OH)2 的饱和溶液,在pH=8.0,求其Ksp。
M(OH)2
M + 2OH-
s 2s
(2)纯度高。 (3)便于过滤和洗涤 。
形成颗粒比较粗的晶形沉淀。 (4)沉淀形式易转化为称量形式 。
2.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1)有确定的化学组成,组成固定与化学式相符。 磷钼酸铵虽然是溶解度很小的晶形沉淀,但组成不定,不
能用来测定PO43-。常用磷钼酸喹啉。 (2)必须稳定,不受O2、CO2、H2O、光的影响。 (3)摩尔质量要大些。
8-1 概述 8-2 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 8-3 沉淀的完全程度与影响沉淀溶
解度的因素 8-4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8-5 沉淀形成条件 8-6 计算与应用示例 习题
8.1 概述
重量分析法
分离
1.汽化法:
利用试样中待测物质的挥发性,通过加热或 其它方法使被测组分挥发除去,根据试样质量的 减少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SO42- →BaSO4,过滤、洗涤、干燥、称重。 优点:直接,准确。 缺点:操作冗长,耗时长,共沉淀等有影响。
重量分析法的特点
重量分析法是通过称量物质 的质量进行定量测定的一种 分析方法。
重量分析法不需要标准试样或基准物质进行比较,其 准确度高,相对误差一般为0.1~0.2%。
缺点:操作较繁琐,耗时长,不适用于微量和痕量组 分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