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TT′。
封闭条件下
❖ 一般均衡点在图中的E点,在E点相对价格线与生产 可能性边界相交,而不是相切。在均衡状态时,社 会福利则由通过E点与相对价格线相切的社会无差 曲线表示。
❖ 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两国两种产品都生产, 社会福利也相同。
开放条件下
❖ 均衡点E对两国来说都不再是稳定的,两国通过国 际分工与贸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如果A国专门 生产X,B国专门生产Y,A、B两国都愿意将各自 所生产出的产品一半与对方进行交换,那么两国 的消费点都会超过生产可能性边界,位于图中直 线TT′的中点C,这时,很明显,两国都会获益。
产品的进出口特性:制造新产品的企业垄断世界市 场,国外富有者和在创新国的外国人开始购买该产 品,出口量从涓涓细流开始。
2.产品成熟阶段 技术特性:技术已定型,技术诀窍扩散到国外,技
术垄断优势开始丧失 生产地特性:资本丰富的国家 产品要素特性:资本密集型 成本特性:东道国的制造成本要比创新国的进口产
理论的评价
技术差距理论证明了即使在要素禀赋和需求 偏好相似的国家间,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优 势,从而产生国际贸易。这也较好地解释了实 践中常见的技术先进国与落后国之间技术密集 型产品的贸易周期。
但是技术差距理论没有说明技术差距的大 小及形成的原因,也就没有解释技术差距如何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因而无法解释贸易量 和贸易结构的变动。
实例 中国电器走向世界,美国自行车“远足”中国
卡尔马计算机公司设计出了一种新的产品, 其功能比现有产品稍有改进,但是外观作了很 大改动。其实际生产成本并不比现有的产品高, 公司却决定将现有产品转移到新加坡和韩国等 地生产,而在美国的工厂生产这种新的产品。 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公司的这一决定进行分 析。

国际经济学4

国际经济学4

“美国有成千上万个利益集团,这些集 团之间有共同的利益和要求,也存在着相互 对立的关系。因而在政府和国会活动期间, 这些利益集团都要将总统府的门挤破,把国 会山给踏平了。而这些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 相互排斥、相互监督、相互制衡。使政府的 决策不能只偏向某一个,从而保证了政策的 大众化,公正性”。如反华利益集团与援华 利益集团,在国会山上不停地决斗,从而使 国会时而通过有利中美关系的政策,时而又 搞僵中美关系。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
出口前: 生产者剩余: e 消费者剩余:a+d 出口后: 生产者剩余:a+b+c+e 消费者剩余:d 出口前后各利益集团的 福利变化情况如下: 生产者剩余: a+b+c 消费者剩余: a 社会福利水平: b+c
二、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
d p1 a p0 e D b c S
出口前后各利益集团的剩 余变化情况
G’ G Lr
0C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价格

(三)一种产品价格下降,另一种产品价格上升
同时考虑产品价格升降 大米 (进出口),则价格下降部门 VMPS 专门生产要素收入减少显得更 VMPS’ 加明显;价格上升部门专门生 产要素收入水平增加更加明显; 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是升? W1 C’ 是降?取决于进出口商品价格 W2 相对变化程度。 VMP r’ VMPr 0S G’
(二)进口部门产品价格降 低对生产要素收入的影响
进口部门产品价格水平的 下降会造成共同生产要素 在部门间的重新分配,并 造成共同生产要素报酬的 降低。产品价格上升部门 的专门生产要素的收入水 平上升,但会使共同生产 要素流出部门的专门生产 要素收入水平下降。 大米
C C’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4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4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如果新生产点定位在区域III,即处于OP0延长线和小 坐标纵轴之间,X、Y两种产品的生产均有增长,但进 口竞争产品Y的生产增长较快,该国贸易潜力降低,增 长具有逆贸易生产效应(Antitrade Production Effect)。
5.超逆贸易生产效应
如果新生产点定位在区域IV,即处于原生产可能性曲 线以外大小坐标纵轴之间的区域,进口竞争产品Y的生 产增长,出口品X生产绝对下降,意味着该国贸易基础 大大削弱,增长具有超逆贸易生产效应(Ultraantitrade Production Effect)。
(美)纳克斯(1959)“贸易格局与经济发展”进 一步补充和发展了罗伯特逊的理论。
R-N学派
主要理论观点
1.ONE
传递经济增 长是国际贸 易的重要动
态利益
2.TWO
出口增长可 以带动实现 经济增长
3.THREE
该理论仅适 用于19世纪
传递经济增长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动态利益
国际贸易的静态、直接利益 优化资源配置,消费增加
Q
不变的前提下(要素价
Q‘
格也会保持不变),某
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
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 O
X
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
生产则下降。
证明:如劳动增加△L kX=KX/LX=(KX+△KY)/(LX+△L+△LY)
kY=KY/LY=(KY-△KY)/(LY-△LY)
三、小国经济增长的贸易与福利效应
小国丰富要素单一增长的效应
4.顺贸易消费效应
如果新消费点定位在区域III,即处于OC0延长线和小坐标 纵轴之间,X、Y两种产品的消费均有增长,但进口竞 争产品Y的消费增长较快,该国贸易潜力增加,增长具 有顺贸易消费效应(Protrade Consumption Effect)。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二、短期与长期的比较 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部门划分 的,而长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要素所有 者区分的。 1.在长期情况下,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变化, 将促使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例朝着相同的方 向变化,即对于资本丰富的国家来说,国际贸易会同时 降低出口部门、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例, 于是两个部门的相同要素的实际报酬也会按相同方向变 化。 2.在短期情况下,由于资本是特定要素,两个部门 的资本使用量都无法调整,所以国际贸易将导致两个部 门的资本—劳动比例朝相反方向变化,于是两个部门特 定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变化也是相反的。
(二)、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 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相对于X产品,X部门的资本实际报酬可表示为:
当X部门由于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劳动流入时,其 特定要素——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将上升。因此,在 自由贸易下,X部门的资本实际收入提高了。
(三)、Y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 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同样,相对于本部门产品,Y部门的资本际报 酬可表示为:
(二)模型的均衡解 1. 两点说明: (1) 模型是以短期内一国供给面的情况为 基础,不涉及需求面因素。 (2) 由于只有劳动是可变要素,所以在商 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只要知道劳动在两个部 门间如何分配,便可确定要素市场的均衡和要 素价格。
2. 模型的均衡: (1)与封闭条件下的生产均衡相比,开展贸易以后, 将依据比较优势原则 比较优势原则,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 比较优势原则 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商品。那么国际贸易 将促使该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 (2)由于价格上升,所以出口部门的劳动报酬超过 了进口部门。(wf>w)。这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出口部门的边际劳动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生产力将下降,而进口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力则上升。 于是出口部门的劳动报酬开始回落,进口部门的劳动 报酬开始回升。 (4)随着劳动的在两个部门间的流动,两个部门的 劳动报酬又重新趋于一致,最后达到新的均衡, 具体均衡情况如下图所示

国际经济学 第四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 第四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一、经济增长的供给效果
供给效果的含义 经济增长中的供给变化与贸易效果, 经济增长中的供给变化与贸易效果,称为经济增 长的供给效果。 长的供给效果。 供给效果的类型 1.中性增长 1.中性增长 2.偏于出口型增长 顺贸易倾向增长) 偏于出口型增长( 2.偏于出口型增长(顺贸易倾向增长) 3.超偏于出口型增长 超偏于出口型增长( 顺贸易倾向增长) 3.超偏于出口型增长(超顺贸易倾向增长) 4.偏于进口型增长 逆贸易倾向增长) 偏于进口型增长( 4.偏于进口型增长(逆贸易倾向增长) 5.超偏于进口型增长 超偏于进口型增长( 逆贸易倾向增长) 5.超偏于进口型增长(超逆贸易倾向增长)
三、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发生在资本 密集型产业,使生产要素投入减少, 密集型产业,使生产要素投入减少,但不是 等比例减少。资本用的更少一些, 等比例减少。资本用的更少一些,劳动用的 相对多一些。每单位资本使用更多的劳动, 相对多一些。每单位资本使用更多的劳动, K/L随之减少 这就是节约资本的本意。 随之减少, K/L随之减少,这就是节约资本的本意。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偏 向资本密集性产品的生产。 向资
除了基于技术差距与产品生命周期的贸易 在本质上是动态的以外, 在本质上是动态的以外,到现在为止讨论 的贸易理论全部为静态的。也就是说, 的贸易理论全部为静态的。也就是说,给 定一国的要素禀赋、技术、偏好后, 定一国的要素禀赋、技术、偏好后,我们 就可以决定该国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所得。 就可以决定该国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所得。 但是,要素禀赋随时间改变, 但是,要素禀赋随时间改变,技术也经常 改进,偏好也可以变化。所以, 改进,偏好也可以变化。所以,一国的比 较优势也会随时间而改变。 较优势也会随时间而改变。

(免费)国际经济学--第4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免费)国际经济学--第4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只有劳动是可变要素,在商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只要知道劳动在 两个部门间如何分配(进而知道劳动的边际产出),就可确定要素 市场的均衡和要素价格
二 模型均衡解
(封闭条件下)劳动的分配和劳动价格的确定
VMPLX代表X部门对劳动的需求曲线, VMPLY代表Y部门对 劳动的需求曲线 当两部门的劳动报酬相同时,劳动在两部门的分配就达到均衡
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相对于X产品,X部门的实际报酬可表示为
rX MPKX PX
X部门劳动投入增加,则其特定要素资本的边际产出增加
rX MPKX PX
观察:X部门资本的名义报酬rX如何变化?
X部门资本的名义报酬rX也是上升的
一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相对于Y产品,X部门的实际报酬可表示为
w MPLX PX
贸易后,Y部门的劳动投入减少,则MPLY上升,则该国以Y商 品价格衡量的劳动实际收入上升
w MPLY PY
一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当X部门由于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劳动流入时,其特定要素—— 资本的边际产出(MPKX)将上升
一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wX
VMPLX′
VMPLY
wY
贸易后均衡点为E‘,X部门劳 动使用量为OXL’,Y部门劳动 使用量OYL‘ 总结:贸易后X部门的劳动投 入增加,Y部门的劳动投入下 降,该国工资水平w上升
VMPLX
E′
W’ W
E
OX
L
L′
OY
L
一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劳动实际报酬的变化
贸易后X部门的劳动投入增加,则MPLX下降,则该国以X商 品价格衡量的劳动实际收入下降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是国际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主要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要素禀赋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差异会影响到国际贸易模式、比较优势和收入分配等方面。

本章将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观点、假设和分析结果进行详细的阐述。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不同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引起的。

具体地说,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组合不同,生产不同商品的成本也不同,从而形成比较优势,并通过贸易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益的最大化。

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假设是,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是固定的,不会因为贸易而发生变化。

这主要基于两个假设。

一是要素禀赋具有惯性,即要素的组合方式在短期内相对稳定。

二是要素禀赋差异不受贸易限制的影响,即国际贸易可以自由进行,不会受到保护主义措施和关税壁垒的限制。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不同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会引发不同的国际贸易模式。

具体而言,劳动力禀赋相对丰富的国家会倾向于出口劳动力密集型商品,而土地禀赋相对丰富的国家更倾向于出口土地密集型商品,资本密集型商品则更可能由资本禀赋丰富的国家出口。

此外,要素禀赋理论还涉及到收入分配的问题。

根据理论的观点,国际贸易能够促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但不同要素禀赋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劳动力禀赋相对丰富的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而资本禀赋相对丰富的国家则会因为资本的流入而增加资本的积累和收入的增长。

总的来说,要素禀赋理论为我们解释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种解释框架。

通过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模式的形成,比较优势的产生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

然而,要素禀赋理论也存在一些争议和局限性,例如它忽略了技术进步和创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国际贸易的政治和制度因素等。

因此,在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及时修正和完善这一理论框架。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相对价格差异体现了比较优势所在。

而供给方面的差异和需求方面的差异都会导致相对价格的差异。

本章的要素禀赋理论( Factor endowment theory ) 就是从供给方面要素禀赋差异的角度探讨国际贸易的成因和影响的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指出,在两国生产技术相同的条件下,两国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是产生比较优势的原因,从而扩展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这一扩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将比较优势的差异及这种差异的成因有效地归结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从而进一步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其次,深入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贸易双方要素投入及分配的影响。

要素禀赋理论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 Eli Heckscher )和俄林(Bertil Ohlin )提出,因此也称为赫克歇尔一俄林定理(H—O定理)。

后经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等人不断加以完善。

要素禀赋理论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的成功使这一理论在20世纪前半叶到70年代末这段时期内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典范,至今仍在国际贸易理论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第一节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本节将向大家介绍要素禀赋理论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以及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假设条件,为揭示该理论的基本内涵作好准备。

一、要素禀赋生产要素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的是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三种要素,如果加上企业家才能则称之为四要素。

在要素禀赋理论当中,正确理解要素禀赋的含义是十分重要的。

要素禀赋指的是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相对的概念,而不是指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

在本章所论述的要素禀赋理论当中,我们假设生产中只有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投入,因而在本章中,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资本和劳动的相对比例,而不是指一国所拥有的资本和劳动的绝对数量。

同时我们必须清楚,这样的要素相对比例的分析也是可以在其他种类的要素之间进行的,如资本与土地之间或劳动与土地之间。

国际经济学 第四章

国际经济学 第四章

第一节 特定要素模型(保罗· 萨缪尔森和罗纳德· 琼斯)
一、基本假设 X、Y两种产品生产都使用资本和劳动; 规模收益不变; 劳动是同质的,可在两个部门间自由流动; 劳动总量是固定的,并且充分就业; 资本是特定生产要素,即两个部门的资本不能互 相使用; 每个部门的资本投入都是固定不变的; 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Y Ey E’y E E’ P=Px/Py P=P’x/P’y
相对价格变化 带来的影响: X产量增加, Y产量降低。
O
Ex
E’x
X
第二节 相对价格与收入分配
一、相对价格与要素价格报酬的变化
边际 劳动 产品 的价 值, 工资
W MPLY · Py Y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
MPLX · Px X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 X部门使用的劳动Lx 头 Y部门使用的劳动Ly 尾
第四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在微观经济学中,关于供给面的分析通常分为短期 分析和长期分析两种,短期和长期并不是完全按时 间长短划分的,而主要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而定。 特定要素是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 而不适合于其它部门的需要。

国际贸易使得一国内X产品价格上升,Y产品 价格下降,或反之。那么对于要素价格有何 影响呢?
*模型假定劳动可自由流动所以两部门工资相等 *工资可由劳动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来决定 总供给为: Lx+Ly=L总
边际劳动 产品的价 值(VMPLx), 完全竞争条 件下也是工 资 W MPLX · Px
Ox到Oy表示 总劳动L总
MPLY · Py Y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
Lx+Ly=L总
MPLX · Px X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 X部门使用的劳动Lx Ox 图4-1 Y部门使用的劳动Ly Oy

《国际经济学》第4章

《国际经济学》第4章
5
2。不同产品所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决定了产品的 不同特征。各种产品具有不同的要素密集度。
劳动密集型(Labor intensive ) 资本密集型(Capital intensive)
要素密集和比较优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要素比例和国际贸易 由于国际之间这种要素禀赋的不同,以及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产品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导 致了各国生产的产品的成本的不同,从而产生国 际贸易。 H-O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是建 立在要素价格论的基础上的。
8
3.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3.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如果不存在贸易壁垒和运输成本,贸易将 使贸易国的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仅是减少它们之 间的差异(S-S),而且最终完全补偿要素禀赋差 异的影响。 如果一国劳动力丰裕,劳动力价格相对便 宜,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随着出口的扩大,在 生产中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劳动工资上升;同时, 一国的资本比较昂贵,但随着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 的增加,对本国资本的需求下降,资本的价格下跌。 随着贸易的发展,两国的要素价格朝相反的方向运 动,最终达到均衡。
7
2.斯托尔帕 萨缪尔森定理 2.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 斯托尔帕 萨缪尔森定理: 的影响 贸易的开放将提高劳动力丰裕国家的劳动 力的相对价格,降低资本丰裕国家的劳动力的相 对价格。 劳动力比较优势地位的相对变化:工资水平的上升 • 国际贸易可以给所有贸易参加国带来利益。但在 提高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的同时,使丰裕要素的 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增加,而使稀缺要素所有者的 实际收入减少。在一部分人收入增加的同时,另 一部分人的收入在减少。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 人主张自由贸易,有人喜欢保护贸易。
6
第二节 H—O模型的扩展 O 1.罗布津斯基定理 罗布津斯基定理: 1.罗布津斯基定理:经济增长对贸易的影 响 在要素供给充分使用和要素需要既 定的条件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供给的增加 将提高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的产量,降 低另一产品的产量。 在商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变的 条件下,生产要素不平衡的增长会导致商 品产量更大的不对称变化。 这分析了一国要素数量变化对国际 贸易的生产影响。可解释中国劳动力要素 供应的增加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扩大。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详细描述
大卫·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源在于各国之间生产成本的差异。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备绝 对优势,它仍然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来获得贸易利益。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一产 品时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的情况。
资源禀赋理论
总结词
资源禀赋理论,也称为H-O理论,认为各国 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 品,并从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商 品进口。
创造就业
贸易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 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和收 入来源,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04
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全球化的定义与影响
定义
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趋 势。
影响
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加速了技术、知识和文化的传播,提高 了生产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和不稳定。
贸易政策
关税政策
关税定义
关税是一种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种,其目的是增 加国家财政收入或保护本国产业。
关税种类
关税可以根据征收方式、税率、征收对象等不同标 准进行分类,如普通关税、最惠国关税、反倾销关 税等。
关税影响
关税会对进出口商品的价格、贸易量、产业结构、 消费者福利等方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一国的经济 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
贸易促进了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使国家能够更加专注 于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 步推动经济增长。
贸易与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
贸易可以促使国家调整产业结 构,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转移
贸易可以促使国家引进先进技 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国际经济学第4章-精品

国际经济学第4章-精品
PW
PW’
bc d e
M2
SH
P
SH+F+t
SH+F
t
DH
大国进口需求曲线
国外出口供给曲线
征税后出口供给曲线
A c b+d C ef
B
Q1 Q3 Q4 Q2
Q
M2
M1
Q
M1 (a)国内市场
(b)进口市场
图4-3 大国关税的局部均衡效应
17
(2)关税对大国消费量、产量、贸易 量和财政收入的影响
关税消费效应:Q2-Q4; 关税生产效应: Q3-Q1 ; 关税贸易效应:M1-M2; 关税收入效应:c+e。
关税生产效应:由关税导致的国内生产的增加,
即: Q3-Q1 ;
关税贸易效应:由关税导致的进口的减少,即:
M1-M2;
关税收入效应:由关税所导致的政府财政收入的
增加,即:c。
14
(3)关税对小国消费者剩余(Cs)和 生产者剩余(Ps)的影响
关税导致小国Cs减少-(a+b+c+d); 关税导致小国Ps增加:+a;
关税的概念 关税的种类 关税的征收方式
5
5.1.1 关税的概念
关税(tariff)是一国通过海关对进出口商 品所课征的一种税收。由于征收关税提高了 进出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客观上限制了进 出口商品的数量,故又称关税壁垒。
征收关税的目的有二:其一,增加政府的财 政收入(财政关税);其二,保护本国的产 品和市场(保护关税)。
未曝光的窄长彩色胶卷
16元/平方米
232元/平方米
(1)每台完税价格低于或等于 (1)每台完税价格低于或等于
混 合 税

国际经济学第4章(Helen)

国际经济学第4章(Helen)
w Pc
= MPLc
r Pc
= MPKc
而在小麦生产部门,随着劳动力的流出,小麦部门劳动力的实际收入上升, 而在小麦生产部门,随着劳动力的流出,小麦部门劳动力的实际收入上升,土 地的实际收入下降。 地的实际收入下降。
w Pw
= MP
w L
t = MP Tw Pw
同理,如果假定布的价格保持不变,小麦价格下降, 同理,如果假定布的价格保持不变,小麦价格下降,则小麦部门劳 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会向左下方移动。 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会向左下方移动。这同样意味着劳动力会由 小麦部门流入布生产部门, 小麦部门流入布生产部门,从而使得小麦部门劳动力的实际收入上 土地的实际收入下降;布部门劳动力的实际收入下降, 升,土地的实际收入下降;布部门劳动力的实际收入下降,资本的 实际收入上升。 实际收入上升。 因此,如果同时考虑国际贸易使得布的价格提高、小麦价格下降, 因此,如果同时考虑国际贸易使得布的价格提高、小麦价格下降,则我 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劳动力需求曲线VMPL 劳动力需求曲线
根据克拉克的收入分配原理, 根据克拉克的收入分配原理,劳动力价格水平线以下的部分为可变要素劳动力的 总收入,而工资水平线以上的部分则为保持不变的资本(土地)要素的总收入。 总收入,而工资水平线以上的部分则为保持不变的资本(土地)要素的总收入。 w 资本总收 入 VMPLc
(2)对小麦部门特定要素(土地)收入的影响 )对小麦部门特定要素(土地) VMP土地 = MP土地 × P 小麦价格↓→小麦部门 VMP土地↓ 小麦价格 小麦部门 →劳动由小麦部门流向布部门 →劳动由小麦部门流向布部门,小麦部门 劳动由小麦部门流向布部门, 土地相对劳动增加, 土地相对劳动增加,MP土地↓, VMP土地↓ 小麦价格下降会使小麦部门特定要素收入下 降。

《国际经济学》大学教学课件 第四章 国际贸易纯

《国际经济学》大学教学课件 第四章  国际贸易纯

吸收到对方的出口。如果对手对于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本国对于对
手商品的需求强度,则交换比率越接近于外国国内的交换比率;反之, 则越接近本国国内的交换比率。
y
B国国内交换比率
国际贸易区
A国国内交换比率
x
2.贸易的静态均衡
图示 p
出口
pw
p1
p2 进口
x
二、提供曲线与贸易的动态均衡
图示 Y
E E’
X
三、贸易条件及其度量
一国的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指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和该国 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在一个两国世界中,一国的出口正是其贸 易伙伴的进口,所以,在两国条件下,一国的贸易条件等于另一 国贸易条件的倒数。
在一个具有多种贸易商品(不只两种)的世界中,贸易条件定义 为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该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这个 比值通常要乘以100,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贸易基础与贸易利益
2.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贸易基础 教材P105
3.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贸易利益 教材P105-106 (1)基于分工的利益 (2)基于交换的利益
三、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贸易基础与贸易利益
1.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机会成本递增是指随着一种商品的生产量的增加,该种商品的机会成本
二、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贸易基础与贸易利益
1.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表示为下图。图1表示A国固 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图2表示B国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 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y
y
MRTxy=0.5 x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关税和配额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关税和配额理论

第四章关税和配额理论4.1贸易壁垒及其形式贸易壁垒是进口国或出口国为了限制进口和出口而设立的相关限制措施。

根据限制措施的透明程度,可分为:-----明显或者透明(transparent)贸易壁垒。

包括:关税,通过税收形式间接限制进口;配额,直接限制进口数量-----隐蔽或者不透明(nontransparent)贸易壁垒。

包括:倾销和反倾销、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幼稚产业保护、技术贸易壁垒、其他贸易限制措施等。

4.2关税(Tariff)及其关税的成本收益分析4.2.1关税(Tariff)1)含义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个国家的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赋税。

分为进口关税与出口关税。

进口关税比出口关税更重要!2)不同国家征收关税的态度和做法工业化国家:一般禁止征收出口关税,主要采用增设进口关税、非关税贸易壁垒等保护优质产业,通过征收所得税增加收入。

发展中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为增加税收、保护幼稚产业(征收),允许征收出口关税。

在进出口关税问题上,根据情况决定。

3)关境和国境的含义国境:一个国家行使全部国家主权的空间,包括领陆、领海、领空。

关境:完全实施同一海关法的地区(海关合作理事会,Customs Co-Operation council,CCC),是国家或地区行使海关主权的执法空间我国属于国境大于关境的国家。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目前仅适用于中国大陆,不适用于中国澳门、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澎金马等三个单独关税区。

4)关税计价方法从价关税(ad Valorem tariff):按贸易商品价值征收一个固定百分比的关税;从量关税(specific tariff):按贸易商品的数量单位征收固定数额的关税。

混合关税(compound tariff):二者的结合。

美国使用从价关税与从量关税基本持平,欧盟主要采用从价税。

我国也主要试行从价税。

例如:自行车进口税。

A厂商进口一辆价值100美元的自行车,存在三种情形:——国家对其征收10%的从价税,则其进口关税为10美元;——国家对其征收每辆10美元的从量税,则其进口关税为10美元;——国家对其征收混合关税,即征收10%的从价税和每辆10美元的从量税,则进口关税为20美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理论
美国学者弗农(Vernon) 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 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 理论,这是对技术差距理论的总结与扩展。 弗农把产品生命周期分为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 熟阶段、产品标准化阶段。 将贸易国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技术创新国家, 如美国等,它们是技术、知识与资本充裕型国家; 第二类是一般发达国家,如西欧、日本,它们是 资本充裕型国家;第三类是发展中国家,它们是 劳动充裕型国家。
利润 = 0

P i xi W xi
Pi W Lci
(ZZ Curve)
克鲁格曼的PP-ZZ模型
Pபைடு நூலகம்W
Z
P
n=L/(α+βx)
(P/W)*

P
Z
c*
c
PP-ZZ 模型中贸易的影响
P/W

Z
Z’
P
(P/W)* (P/W)*’ Z
P
c*’ c* Z’
c
第五节
技术差距理论认为,新产品总是在工业发达国家 最早产生,然后进入世界市场。这时其他国家虽 然想对新产品进行模仿,但由于同先进国家之间 存在着技术差距,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 实现。因而先进国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垄断这一 产品,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但是随着新 技术向国外转移,其他国家开始模仿生产并不断 加以扩大,创新国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出口下 降,以至可能从其他国家进口该新产品。
理论的评价
技术差距理论证明了即使在要素禀赋和需 求偏好相似的国家间,技术领先也会形成比较 优势,从而产生国际贸易。这也较好地解释了 实践中常见的技术先进国与落后国之间技术密 集型产品的贸易周期。 但是技术差距理论没有说明技术差距的大 小及形成的原因,也就没有解释技术差距如何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因而无法解释贸易量 和贸易结构的变动。


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就
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所以, 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 切。 依据重叠需求理论,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则 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的重复需要的商品便不断地出 现,贸易也相应地不断扩大,贸易中的新品种就会不断 地出现。
2.产品成熟阶段 技术特性:技术已定型,技术诀窍扩散到国外, 技术垄断优势开始丧失 生产地特性:资本丰富的国家 产品要素特性:资本密集型 成本特性:东道国的制造成本要比创新国的进口 产品低 产品的进出口特性:创新国对东道国的出口有所 下降,但由于有规模经济效应,对其他绝大多数 市场的出口仍可继续,当然出口增长率要减慢
三、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国际贸易为什么会在相似的要素密集型产品和相 似的要素充裕国家之间进行呢? 为什么资源禀赋的模式基本没有变化,而某些制造 品的比较优势会从发达国家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 家?
第二节 技术差距论
技术差距理论(Theory of Technological Gap)
是以不同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存在来解释国际 贸易发生的原因。它是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 (M.Posner)1961年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 一文中首先提出的。
重叠需求理论
核心思想: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 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一、消费者行为假设
1. 假设在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 消费者就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必需品; 2.假设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
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较强开发新产品和新工
艺的能力,这样形成或扩大了国际间的技术差 距,从而有可能暂时享有生产和出口某类高技 术产品的比较优势。


需求滞后和模仿滞后之间有什么关系?这 些关系会对贸易产生什么影响?
一个国家发生技术创新,开发出新产品后, 会不会向其他国家出口,取决于其他国家生产 者对新技术的模仿速度及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接 受速度。
虽然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美国结束,但其他生产这一产品 的发达国家可能处于周期的第三或第四阶段。同时,发展 中国家很可能在国内开始生产这种产品,并逐渐向发达国 家增加出口。这种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生产国之间呈波 浪式推进。当美国发明新产品并大量向欧洲出口时,正是 欧洲大量进口之际;当美国出口下降时,正是欧洲开始生 产以替代进口时期;当美国出口由高峰急剧下跌时,正是 欧洲出口迅速增长时期;而欧洲出口明显下降,则是发展 中国家扩大出口时期。
如果生产者的模仿速度较快,即模仿滞后 较短,而消费者的接受速度较慢,即需求滞后 较长,则贸易不会发生,因为在创新国向其他 国家出口之前,他们已经能自己生产这种产品 了。
如果模仿滞后长于需求滞后,贸易就会发 生:在其他国家生产者还没有模仿出新产品之 前,创新国就能向其他国家出口。也就是说, 其他国家需求滞后越短,模仿滞后越长,则创 新国依靠技术差距获得的比较利益越大.
(二)制成品生命周期理论
P42图
第一阶段,新产品创新阶段。美国生产全部新 产品,并向欧洲出口。 第二阶段,新产品开始进入成熟阶段。欧洲开 始生产新产品,美国仍控制新产品市场,并开始 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新产品。 第三阶段,欧洲替代美国成为新产品的主要出 口地。 美国在新产品生产中的技术优势完全丧失, 发展中国家的新产品需求市场开始为欧洲国家所 控制。
第四阶段,新产品进入标准化阶段,美国成 为净进口国,欧洲国家成为新产品的供给者,发 展中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 第五阶段,产品完全标准化,欧洲竞争优势 下降,发展中国家成为净出口者。至此,制成品 贸易完成了一个周期。 事实上,在第二、三阶段时,美国又开始其 他新产品的创新和生产了,一个新的周期早已开 始。
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适用范围不同
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 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
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
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新贸易理论
模型发展
垄断 互惠倾销模型(Brander and Krugman, 1983 ) Dixit-Stiglitz偏好 (1977) Lancaster偏好 (1979) Krugman模型 (1979, 1980, 1981) Helpman模型(1981)
第 四 章
国际贸易新理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二节 技术差距论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四节 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第五节 重叠需求理论 第六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第一节 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产业间贸易 产业内贸易
二、发达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 增加
主要观点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产品的要素密集
度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比较优势将随之从一 种类型的国家转向另一种类型的国家,从而引 起国际贸易中商品流向的变化。
1.产品创新阶段 技术特性:创新国企业垄断新技术,但技术尚需 改进 生产地特性:创新国,技术知识丰富国 产品要素特性:技术与知识密集型 产品的进出口特性:制造新产品的企业垄断世界 市场,国外富有者和在创新国的外国人开始购买 该产品,出口量从涓涓细流开始。
际分工与贸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如果A国专门 生产X,B国专门生产Y,A、B两国都愿意将各自所 生产出的产品一半与对方进行交换,那么两国的 消费点都会超过生产可能性边界,位于图中直线 TT′的中点C,这时,很明显,两国都会获益。
即使不存在比较优势,外部规模经 济也可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
三、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 --克鲁格曼模型
几个概念
需求滞后是指创新国出现新产品后,其他国家消费者 没有产生需求到逐步认识到新产品的价值而开始进口 的时间间隔。 模仿滞后是指创新国制造出新产品到模仿国能完全仿 制这种产品的时间间隔。模仿滞后由反应滞后和掌握 滞后所构成。 反应滞后指创新国生产到模仿国决定自行生产的 时间间隔。 掌握滞后指模仿国从开始生产到达到创新国的同 一技术水平并停止进口的时间间隔。
TT′。
封闭条件下
一般均衡点在图中的E点,在E点相对价格线与生产
可能性边界相交,而不是相切。在均衡状态时,社 会福利则由通过E点与相对价格线相切的社会无差 曲线表示。
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两国两种产品都生产,
社会福利也相同。
开放条件下
均衡点E对两国来说都不再是稳定的,两国通过国
图中,横轴表示人均收入水平y, 纵轴表示消费者所需的各种商品 的品质等级q, OP表示二者的关系 E和F之间的商品,两国的重叠需 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当两 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 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 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 品。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 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
3.产品标准化阶段 技术特性:产品完全标准化 生产地特性:已逐渐开始向一般发达国家,甚至 发展中国家转移,范围在不断扩大(劳动丰富的 国家) 产品要素特性:劳动密集型 成本特性:成本在竞争中的作用十分突出 产品的进出口特性:其他国家产品在一些第三国 市场上和创新国产品竞争,并逐渐取代,创新国 开始由出口转变为进口
企业的“异质性”被长期忽视 工厂水平的企业(贸易)数据的可获得性 厂商贸易(出口)的典型事实特征:
行业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厂商从事贸易 出口企业只出口其生产的一部分产品 行业出口的厂商集中度很高 出口厂商多是资本密集型或技能密集型 出口厂商的生产效率更高 出口厂商多是大型企业(以产量、交货值或雇员人数衡量) 出口企业支付的工资更高 出口企业一般向多个目的地出口多种(差异)商品 出口企业在出口的同时也进口 因此,现实世界中诸多的“微观”贸易格局未被传统与新贸易理论所 诠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