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建筑艺术
拜占庭艺术风格名词解释
![拜占庭艺术风格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ce9189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c.png)
拜占庭艺术风格名词解释
拜占庭艺术风格是指在拜占庭帝国时期,即公元4世纪至15世纪期间,由拜占庭帝国所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建筑、绘画、雕塑等方面,其特点是高度装饰性、色彩鲜艳、形式简洁、富有象征意义。
拜占庭艺术风格的建筑以教堂为主,这些教堂通常采用圆顶和半圆形拱顶结构,使建筑物呈现出优美的曲线。
同时,这些教堂通常装饰着大量的镶嵌画、壁画和马赛克等艺术品,这些艺术品通常以金色为主色调,富有华丽感和神秘感。
在绘画方面,拜占庭艺术风格通常采用扁平的形式和抽象的表现手法,将人物形象简化为几何图形,强调形式和象征意义。
此外,拜占庭绘画也非常注重色彩的运用,以金色、红色、蓝色等颜色为主调,营造出神圣而神秘的氛围。
在雕塑方面,拜占庭艺术风格通常采用平面浮雕和浅浮雕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这些浮雕通常以黄金和宝石来装饰,营造出华丽而豪华的氛围。
总的来说,拜占庭艺术风格是一种极具装饰性和象征意义的艺术风格,它将基督教信仰和帝国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而神秘的艺术风格。
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和艺术
![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和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7a6107b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c.png)
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和艺术拜占庭帝国位于欧洲和亚洲的交汇处,是一个充满着文化和艺术的国度。
在其长达千年的历史中,它创造了许多在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和文化成就,包括建筑、绘画、饰品、文学和音乐等各个领域。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了解一下这些文化和艺术成就。
建筑拜占庭帝国最著名的建筑是君士坦丁大教堂,它被誉为全球最伟大的教堂之一。
这座教堂的建造始于为皇帝君士坦丁建造的一座教堂,但经过几个世纪的维修和扩建,最终演变成了今天的规模。
君士坦丁大教堂以其圆顶和挑空結構而著名。
许多建筑师试图复制这个设计,但没有人能够成功。
这种空心的圆顶结构被称为“拜占庭圆顶”,并被用于所有其他拜占庭建筑中。
此外,拜占庭还创造了一种名为“长堡”的建筑类型。
长堡通常是一座独立的小塔,通常用于后门和警卫。
绘画拜占庭绘画主要表现在壁画上。
在拜占庭时期,它成为了一个非常流行的艺术形式。
这些壁画往往描绘了圣经故事和宗教领袖或皇帝的形象。
它们被认为是表现了拜占庭艺术的高峰。
壁画使用强烈的色彩和金色调,以突出其主题并增强仪式感。
这些大规模的壁画通常出现在教堂和宫殿的墙上,成为拜占庭表达信仰和美学的重要途径。
饰品拜占庭饰品在宗教和政治仪式中经常出现。
金属是拜占庭饰品最常见的材料。
拜占庭帝国创造了一种名为“Filigree”的工艺,可以在金属表面刻出细密的细节和花纹。
这种工艺体现了拜占庭人的高水平金属技艺。
黄金和珠宝被广泛用于拜占庭饰品中,并被当作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这些饰品常常被赠送给皇帝、教皇和其他有权力的人。
它们不仅仅是艺术作品,更是政治交流、礼品交换和利益交换的手段。
音乐在拜占庭时期,音乐和文学一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音乐通常出现在宗教和皇室仪式中。
拜占庭人发明了一种高度数字化的音乐体系,称为“「拜占庭音乐”。
这个数字系统基于声调和节奏,强调短周期和长周期的重复。
拜占庭音乐通常由乐器和和声组成。
其中包括古典吉他、笛子和琴等等。
整个表演以周而复始的旋律为基础,最后在结束时达到高峰。
拜占庭建筑风格
![拜占庭建筑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1195c02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5.png)
拜占庭建筑风格引言拜占庭建筑风格是一种源于拜占庭帝国的建筑风格,它在公元4世纪至15世纪期间达到了巅峰。
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在东欧、东地中海和北非地区广泛流传,并对后来的欧洲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拜占庭建筑风格的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其在文化传承方面的意义。
特点拜占庭建筑风格融合了古希腊、古罗马和东方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以下是拜占庭建筑风格的几大特点:1. 穹顶拜占庭建筑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其宏伟的穹顶。
这些穹顶常常采用圆顶或半圆顶的形式,通过砌石或构建拱门结构来支撑。
穹顶的设计使得教堂内部可以拥有较高的空间,并创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2. 壁画拜占庭建筑的墙壁常常装饰有绚丽多彩的壁画。
这些壁画通常描绘了宗教故事、圣人和天使,以及皇帝和贵族的形象。
壁画不仅是装饰的一种手段,更是一种宗教和政治宣传的表达方式。
3. 哥特式影响在拜占庭建筑风格中,还可以看到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影响。
尖拱形的门窗和尖塔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特征,在拜占庭建筑中也有所体现。
这种融合创造了一种独特而复杂的建筑风格。
4. 色彩丰富拜占庭建筑善于运用色彩来装饰建筑物。
金色和鲜艳的颜料常常用于壁画和装饰元素上,从而创造出一种富丽堂皇的效果。
这种颜色的运用使得拜占庭建筑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夺目,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
发展历程拜占庭建筑风格的发展可以追溯至公元4世纪的拜占庭帝国建立时期。
在这个时期,基督教成为拜占庭帝国的国教,并对建筑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座拜占庭建筑物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它于公元537年完工。
圣索非亚大教堂的建造标志着拜占庭建筑风格的开端,也成为其他拜占庭教堂的模板。
随着时间的推移,拜占庭建筑风格逐渐演化出不同的派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希腊十字平面教堂和希腊十字圆顶教堂两种类型。
希腊十字平面教堂呈十字形,中间有一个穹顶,四个臂部呈直角伸出。
而希腊十字圆顶教堂则是在希腊十字平面教堂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个圆顶。
拜占庭式建筑
![拜占庭式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029d0b7ff5335a8102d220ce.png)
圆形穹顶
• 穹隅是指拱顶之间形成的三角形球面。穹隅的发明使得方形基座上可以搭建巨大 的圆形穹顶。这是一个古罗马建筑师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建筑史上的伟大发明。 圣索非亚大教堂即以大穹顶著称,并有多个圆形穹顶的小厅。高大宽阔,采光充 分
平面结构
• 圆形(辐射式)或正十字形。
• 圣索非亚大教堂平面图
壁画
•
•总的来说可以概况Fra bibliotek四点• 第一个特点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 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 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 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 协调的小部件。 •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 应的集中 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 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 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 大的自由。 • 第四个特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 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 大面积具有东方风格的壁画、 镶嵌画。以金色调为主,色彩 绚丽。
壁画
柱
• 柱头呈倒方锥形,刻有植物或动物图案,富于装饰性。
圣索菲亚大教堂
•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古代晚期建筑的一大成就,又是拜占庭式建筑的第 一个杰作。它在建筑及礼仪方面的影响深远并普及至正教会、天主教 会及穆斯林世界。这座教堂内一共使用了107根柱子,柱头大多采用 华丽的科林斯柱式,柱身上还增加了金属环扣以防止开裂。大教堂最 大的圆柱高19至20米,直径约1.5米,以花岗岩所制,重逾70吨。查 士丁尼一世曾下令将巴勒贝克、黎巴嫩的八个科林斯柱式拆卸及运送 到君士坦丁堡建造圣索菲亚大教堂。与主要使用大理石的希腊建筑以 及主要使用混凝土的罗马建筑不同的是,圣索菲亚的主要建筑材料为 砖块。 • 教堂内部的空间广阔,结构复杂。教堂正厅之上覆盖著一个最大直 径达31.24米、高55.6米的中央圆顶,圆顶直径较万神庙的穹顶直径 少了四分之一,但高度却多了四分之一。圆顶下连绵的拱廊使圆顶看 似失重,其下方的40个拱形窗户引进光线,使室内呈现色彩。由于经 历过为数不少的维修,圆顶已经不是绝对圆形的底座,圆顶略呈椭圆, 其直径介乎31.24米至30.86米之间。
拜占庭设计风格知识点
![拜占庭设计风格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79bcc9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5.png)
拜占庭设计风格知识点拜占庭设计风格是源自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一种装饰艺术风格,其独特的形式和富丽堂皇的装饰元素使其在建筑、绘画和手工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拜占庭设计风格的知识点,从建筑特点、装饰元素到艺术表现形式,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拜占庭风格的视角。
1. 建筑特点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之一是采用穹顶结构。
穹顶是一种半球形或类似形状的屋顶,常常被用来覆盖拜占庭建筑的中央空间,如圆顶教堂和圣殿。
这种结构不仅给建筑带来了壮观的外观效果,还创造了宏伟的内部空间,给人以庄严和神圣的感觉。
除了穹顶结构,拜占庭建筑还注重建筑物的垂直性和纵深感。
建筑师常常使用大量的柱子和拱门来支撑建筑物,并通过逐级上升的层次感来增强建筑的视觉效果。
此外,建筑物经常采用方形或多角形的平面布局,给人以平衡、稳定的感觉。
2. 装饰元素拜占庭装饰的特征之一是使用大量的马赛克。
马赛克是由小块彩色石材、玻璃和金属等材料拼接而成的图案或图像,经常被应用在拜占庭教堂和宫殿的墙壁、穹顶和地面上。
马赛克在拜占庭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起到了装饰的作用,还表达了宗教和政治的信息。
除了马赛克,还有拜占庭建筑中常见的其他装饰元素,如螺旋柱、扁平的装饰浮雕和花饰等。
这些元素以其独特的几何形状和富有节奏感的排列方式,为建筑物带来了丰富的视觉效果。
3. 艺术表现形式拜占庭艺术在绘画、雕塑和手工艺等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
其中,拜占庭绘画以壁画为主要形式,并将宗教题材作为核心内容。
这些壁画通常出现在教堂的内部墙壁、穹顶和拱顶上,并通过明亮的颜色和细腻的线条表现出神圣与庄严。
拜占庭雕塑注重平面的效果,多用于装饰建筑物的立面和门廊。
雕塑作品通常表现圣经中的人物形象或宗教神像,通过精细的刻划和光影的运用展现出优雅和高贵的特质。
此外,拜占庭手工艺也有悠久的历史,如金属工艺、珠宝和纺织品等。
这些手工艺品往往具有精细的工艺和复杂的图案,体现了拜占庭艺术的精髓。
简述拜占庭建筑的特点
![简述拜占庭建筑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a29713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d.png)
简述拜占庭建筑的特点拜占庭建筑是指拜占庭帝国时期(公元330年至1453年)的建筑风格和技术。
拜占庭建筑具有独特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希腊和罗马建筑的传承:拜占庭建筑在设计和建造中继承了希腊和罗马建筑的传统,融合了古代建筑的经典元素和创新技术。
2. 圆顶建筑:拜占庭建筑最显著的特点是圆顶建筑。
拜占庭人发展了一种独特的圆顶结构,使得建筑能够承受更大的重量,并提供更宽敞的空间。
圆顶建筑在拜占庭帝国的教堂、宫殿和其他公共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3. 跨穹顶:拜占庭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是跨穹顶。
跨穹顶是由一系列半圆形穹顶组成,通过拱廊和拱顶相连,形成一个连续的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在不使用支撑柱的情况下实现大跨度的空间覆盖,使得内部空间更加开阔。
4. 彩色砖石装饰:拜占庭建筑以其丰富多彩的砖石装饰而闻名。
建筑师们使用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砖块来创造出复杂而美丽的图案和花纹,使建筑物更具装饰性。
5. 独特的建筑平面:拜占庭建筑的平面设计常常是复杂而对称的。
教堂通常采用十字形平面,中央圆顶居中,四个较小的圆顶位于四个角落。
这种平面设计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空间分布和视觉效果,还能够使建筑物在结构上更加稳定。
6. 装饰细节的丰富性:拜占庭建筑注重装饰细节的丰富性。
建筑物的外墙常常装饰有复杂的浮雕、壁画和马赛克。
室内空间也充满了壁画、马赛克和花纹地板等装饰元素,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华丽和庄重。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可以从多个方面解释。
首先,圆顶建筑和跨穹顶结构使得建筑物在承重和空间利用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这种结构的创新性和稳定性使得拜占庭建筑能够建造更大、更高的建筑物,提供更宽敞、开放的空间。
拜占庭建筑对装饰细节的追求体现了文化和艺术的繁荣。
砖石装饰和各种装饰元素的运用使建筑物变得更加美观和独特。
这种装饰风格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反映了拜占庭文化的繁荣和复杂性。
拜占庭建筑的平面设计也是其独特之处。
复杂的平面结构和对称的布局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空间分布和视觉效果。
拜占庭帝国的艺术与建筑
![拜占庭帝国的艺术与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d3d9f5f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f.png)
拜占庭帝国的艺术与建筑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的艺术与建筑是欧洲历史上独具特色且影响深远的一支流派。
这个帝国在东罗马帝国(Eastern Roman Empire)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曾经辉煌一时,其独特的艺术与建筑风格使之成为拜占庭帝国的标志。
一、艺术1.艺术特点拜占庭艺术以宗教为主题,充满奢华和虔敬。
受到基督教影响,艺术作品表达了对上帝和宗教信仰的虔诚之情。
同时,拜占庭艺术还与古典希腊和罗马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既独特又绚丽的风格。
2.壁画与马赛克拜占庭壁画是其艺术中重要的一部分。
这些壁画以宗教场所为背景,描绘基督、圣母和圣人的形象。
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给人以宗教的神圣感。
而马赛克则是用各色小瓷砖拼贴而成的图案,常见于教堂的拱顶和墙壁上,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3.圣像画圣像画是拜占庭艺术中的重要形式,常见于教堂和修道院的壁画和马赛克上。
这些画作以圣人、圣母和基督为主题,通过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表情来传达宗教的教义和精神。
二、建筑1.建筑特点拜占庭建筑以巨大的圆顶和拱门为特点,常常呈现出神圣、庄严的氛围。
建筑材料以砖石为主,结构稳固耐久。
此外,拜占庭建筑还注重对称与平衡,追求建筑形式的和谐统一。
2.圣索菲亚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是拜占庭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它的圆顶高大壮观,内部装饰富丽堂皇,展现了拜占庭建筑的魅力和独特性。
3.威尼斯圣马克大教堂威尼斯圣马克大教堂(St. Mark's Cathedral)是拜占庭建筑在威尼斯的代表作。
这座教堂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特色,拥有美丽的马赛克和华丽的建筑装饰。
结语拜占庭帝国的艺术与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影响力,成为了欧洲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其壁画、圣像画、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威尼斯圣马克大教堂等作品至今仍然被世人所称赞和欣赏。
通过艺术与建筑,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拜占庭帝国的文化与信仰,体会到那个时代的伟大与魅力。
拜占庭的主要建设成就总结与思考
![拜占庭的主要建设成就总结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ece300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d.png)
拜占庭的主要建设成就总结与思考拜占庭帝国,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很神秘,仿佛是一个充满了魔法和传奇的世界。
其实,拜占庭帝国就是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罗马帝国的东部版图。
在那个遥远的时代,拜占庭帝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拜占庭的主要建设成就,以及它们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要说说拜占庭的建筑艺术。
拜占庭的建筑风格独特,它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拜占庭式建筑。
这种建筑风格的代表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
这座大教堂不仅是拜占庭建筑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座奇迹。
它的穹顶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高达55米,直径达31米。
而且,这座大教堂还有世界上最早的十字架雕塑。
这些都是拜占庭建筑艺术的瑰宝。
我们要说说拜占庭的文化。
拜占庭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之一,它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拜占庭人擅长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研究,他们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
比如,拜占庭诗人荷马的作品《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就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而且,拜占庭人还是基督教的重要传播者,他们的教会组织遍布世界各地,对后世的宗教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接下来,我们要说说拜占庭的经济。
拜占庭帝国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因此经济发展迅速。
拜占庭人善于经商,他们的商品远销世界各地。
拜占庭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比如金、银、石油等。
这些资源为拜占庭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拜占庭还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他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拜占庭镑”,并且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货币体系。
我们要说说拜占庭的政治制度。
拜占庭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皇帝有权任命官员、决定国家政策、发动战争等。
皇帝还要向神明负责,因为他们认为皇帝是神明在人间的代表。
虽然这种政治制度有其局限性,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确实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
拜占庭美术名词解释
![拜占庭美术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641349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0.png)
拜占庭美术名词解释拜占庭美术是指拜占庭帝国时期(4世纪至15世纪)的艺术风格和形式。
这种艺术风格受到了东罗马帝国的影响,其特点是深受宗教和神圣的影响,体现出宏大、庄严、充满金色、圆润而华丽的特点。
以下是拜占庭美术的一些重要术语和相关解释:1. 大型马赛克:拜占庭美术以特大型艾捷斯马赛克组成的壁画和拱顶装饰为主要特征。
这些马赛克绘制了宗教主题,如基督、圣母玛利亚和圣人等,通过鲜艳的颜色和细腻的细节展示了神圣的氛围。
2. 阿丽奥立克:阿丽奥立克是一种特殊的装饰技法,用于装饰建筑表面、马赛克和壁画。
它使用金色、银色和其他贵金属制成的小方片和小立方体来创造出辉煌的效果。
3. 伊庇:伊庇是拜占庭美术中常见的一种图案。
它是由螺旋线和圆环组成的纹饰,常用于建筑装饰、马赛克和壁画。
4. 艾宝顿:艾宝顿是用于装饰拜占庭建筑的一种特殊砖石,常用于制作拱门和穹顶。
它们采用几何图案和扭曲的形状,通过不同颜色的砖石和灰泥创造出复杂的装饰效果。
5. 圆顶:圆顶是拜占庭建筑的典型特征,它们用于教堂和宫殿的顶部。
这些圆顶通常由砖石、马赛克和艾宝顿构成,形成宏伟而华丽的视觉效果。
6. 壁画:壁画是拜占庭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在墙壁上绘制宗教图像和场景来传达宗教讯息。
这些壁画通常用明亮的颜色和丰富的细节创造出宝丽绚丽的效果。
7. 基督像:基督像是拜占庭艺术中常见的图像之一,表现了基督的形象和神性。
这些基督像通常呈现为圣像风格,具有庄严的表情和明亮的颜色。
8. 圣母像:圣母像是拜占庭艺术中另一个重要的图像,表现了圣母玛利亚。
这些圣母像通常具有温柔的表情和圣洁的形象,以及华丽的装饰和细致的细节。
拜占庭美术在欧洲和中东的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后来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宏伟的建筑和细致的绘画,拜占庭美术向人们展现了对神圣的崇拜和对宗教诉求的表达。
什么是拜占庭建筑风格
![什么是拜占庭建筑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d868daa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2.png)
什么是拜占庭建筑风格拜占庭建筑风格是欧洲中世纪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璀璨的印记。
要理解拜占庭建筑风格,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去探究,包括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装饰艺术等等。
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存在了一千多年,其领土涵盖了从巴尔干半岛到小亚细亚,再到中东和北非的广大地区。
在这样一个地域辽阔、文化多元的帝国中,拜占庭建筑风格逐渐发展并成熟。
拜占庭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巨大的穹顶。
穹顶是拜占庭建筑的核心元素,它象征着天堂和神圣。
这些穹顶往往建在方形或多边形的基座上,通过复杂的拱券和支撑结构来实现。
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拜占庭穹顶建筑的杰出代表。
其巨大的中央穹顶直径达 30 多米,高高耸立在建筑的中央,给人以无比震撼的视觉效果。
在支撑穹顶的结构方面,拜占庭建筑采用了独特的帆拱技术。
帆拱是在方形平面的四个角上分别建造一个三角形的拱券,从而将方形转化为圆形,为穹顶的建造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这种技术使得建筑内部空间更加开阔和连贯。
拜占庭建筑的墙体通常非常厚实,这不仅为了结构的稳定,也有助于抵御外部的攻击和气候变化。
同时,墙壁上常常镶嵌着精美的马赛克。
马赛克艺术是拜占庭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由小块的彩色玻璃、石头或陶瓷片拼接而成,描绘了宗教故事、人物和象征图案。
这些马赛克色彩鲜艳、细节丰富,在光线的照射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
在建筑的平面布局上,拜占庭建筑多采用集中式或巴西利卡式。
集中式布局以穹顶为中心,周围环绕着辅助空间;而巴西利卡式则是一种长方形的大厅,中厅较高较宽,两侧有较低的侧廊。
拜占庭建筑的门窗设计也独具特色。
窗户往往采用狭长的形状,有时会使用彩色玻璃来增加室内的光线效果。
门则常常装饰有精美的雕刻和金属配件。
此外,拜占庭建筑还注重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许多建筑建在山坡上或海边,充分利用自然地形来增强建筑的气势和美感。
总之,拜占庭建筑风格以其独特的穹顶、复杂的结构、精美的装饰和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展现了中世纪欧洲建筑的高超技艺和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
拜占庭帝国的艺术与文化传统
![拜占庭帝国的艺术与文化传统](https://img.taocdn.com/s3/m/0b0328e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f.png)
拜占庭帝国的艺术与文化传统拜占庭帝国,作为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曾是一个文明璀璨、艺术充盈的国家。
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拜占庭帝国的艺术与文化传统展开探讨。
第一部分:艺术拜占庭帝国的艺术以宗教为核心,与罗马古代艺术形成鲜明的对比。
拜占庭艺术追求神性和灵性的表达,准确地表达了基督教信仰的核心理念。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拜占庭的建筑艺术。
在拜占庭建筑中,圣索菲亚大教堂被誉为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
它的穹顶采用了拜占庭特有的圆顶结构,形成了独特的空间感和雄伟壮观的氛围。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内部装饰也展示了拜占庭艺术的精髓,壁画和马赛克准确地表达了宗教信仰的情感和纯净性。
此外,拜占庭帝国的艺术还在绘画和雕塑领域有着卓越的表现。
拜占庭绘画以独特的金背景和平面性闻名,它追求的是在有限的空间中表达无尽的精神。
拜占庭雕塑则以庄重、威严的形象为主,表达了皇权的力量和权威。
第二部分:文化除了艺术,拜占庭帝国还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拜占庭文化融合了古希腊、罗马和东方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拜占庭教育和文学。
拜占庭帝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精通文学、科学和哲学的人才。
拜占庭的学院和图书馆成为了知识的宝库,吸引了许多学者前来交流和学习。
这为拜占庭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拜占庭文学也享有盛誉,作为古典文学的继承者,它不仅保留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学传统,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风。
拜占庭历史学家普罗科皮乌斯的《历史》和诗人约翰·吉利科的作品都成为了文化瑰宝。
此外,拜占庭帝国还在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上有着卓越的发展。
拜占庭圣歌以其庄严、悠扬的旋律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
舞蹈则通过肢体语言和舞步表达情感,成为拜占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语:拜占庭帝国的艺术与文化传统独具特色,它的独特性和卓越质量使得它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探究拜占庭的建筑、绘画、教育和文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辉煌的文化遗产。
拜占庭建筑特点
![拜占庭建筑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de7c2b4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0.png)
拜占庭建筑特点拜占庭建筑是欧洲历史上一段独特而灿烂的艺术时期,标志着东罗马帝国的繁荣和辉煌。
在这个时期,拜占庭建筑融合了古希腊、罗马和东方文化的元素,并发展出了独特的风格。
本文将探讨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从建筑形式、结构技术、装饰艺术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一. 建筑形式拜占庭建筑以圆顶为特征,广泛运用在教堂、修道院、皇宫等建筑中。
这些圆顶的形状多样,有些为半球形,有些为尖顶形,有些则是在圆顶之上再加上一个尖塔。
这种圆顶设计不仅提高了建筑的高度和内部采光,更重要的是赋予了建筑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气息。
此外,拜占庭建筑中也常常会出现较低的圆形穹顶,这一元素成为了建筑形式上的重要特征。
二. 结构技术拜占庭建筑在结构技术上具有独特的创新。
首先是坚固的结构,拜占庭建筑常常使用混凝土和砖石建造,使得建筑物具有非常可靠的稳定性。
在柱子和拱门的设计上,也运用了精巧的悬臂技术,通过在柱子上加重力和对称分布的方式,使得建筑得以支撑重量和承载压力。
这些技术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也为之后的建筑风格影响深远。
三. 装饰艺术拜占庭建筑的装饰艺术极富特色,常常以金碧辉煌闻名。
其中最典型的教堂装饰是壁画和马赛克。
这些壁画和马赛克以具象的方式描绘了宗教或历史的主题,如圣经故事、圣人形象等。
壁画和马赛克的艺术丰富性和细腻性都非常高,对绘画技巧要求也很苛刻。
此外,拜占庭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实心铜银装饰,如铜贴、银贴和镀金等,使得建筑物在阳光下闪烁着宝石般的光芒。
这些装饰艺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建筑物的整体美感,也展现了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 异教风格的融合拜占庭建筑特点之一是将不同文化的元素融合在一起。
在拜占庭建筑中,可以看到古希腊和罗马的残留元素,如希腊柱式和罗马拱门,它们以不同形式和比例出现在建筑物中。
同时,拜占庭建筑还借鉴了东方文化的一些影响,如之字形图案、波斯织物花纹等,使得建筑物呈现出迷人而奇特的外观。
这种异教风格的融合为拜占庭建筑增添了独特而璀璨的色彩,也体现了拜占庭文化与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简述拜占庭建筑的特点
![简述拜占庭建筑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26a63c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7.png)
简述拜占庭建筑的特点
拜占庭建筑是指在拜占庭帝国时期(公元4世纪至15世纪)所建造的建筑,它是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特色。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形式
拜占庭建筑的形式多样,包括教堂、宫殿、城墙、水道、浴场等。
其中,教堂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式,它通常采用十字形平面,中央为圆顶或穹顶,四周为拱顶或半圆形拱顶。
这种建筑形式在后来的欧洲建筑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建筑结构
拜占庭建筑的结构特点是采用砖石结构,墙体厚重,采用拱形结构和穹顶结构,使建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此外,拜占庭建筑还采用了各种形式的柱子和拱门,使建筑更加美观。
三、装饰艺术
拜占庭建筑的装饰艺术非常丰富多彩,包括壁画、马赛克、雕刻等。
其中,马赛克是最具代表性的装饰艺术形式,它采用小块彩色玻璃、
石头或陶瓷拼接而成,形成各种图案和人物形象,具有浓郁的东方文
化特色。
四、宗教色彩
拜占庭建筑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它是基督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堂是拜占庭建筑的主要形式,它不仅是信仰的场所,也是政治和文
化的中心。
拜占庭建筑的装饰艺术也大量使用了宗教题材,如圣母子、圣徒等。
总之,拜占庭建筑是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它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特
色和宗教色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拜占庭式艺术风格
![拜占庭式艺术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d4780ad6770bf78a6529548c.png)
拜占庭式艺术风格拜占庭艺术因以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拜占庭”为中心而得名。
它开始于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将拜占庭更名为君士坦丁堡时,此后一直延续到东罗马帝国的衰亡。
其影响遍及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希腊,南斯拉夫、俄罗斯及意大利的部分地区。
拜占庭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巴西里卡”教堂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即采用“集中式”和“十字形平面式”布局,屋顶作穹隆形,由独立的支柱加帆拱来构成。
这种圆顶、拱形结构遂成为拜占庭式建筑的特色,其典型代表首推兴建于532年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该堂圆顶直径达33米,由4根支柱和4个大圆拱支持,圆顶下面为一圈通光窗口,使堂内光线达到一种奇特的效果。
拜占庭艺术之雕刻作品因受726至843年的圣像破坏运动的影响而所剩无几,多为反映宗教生活的浅浮雕与人物头像。
而其绘画艺术,在西方美术史上则有着重大的意义。
拜占庭风格的镶嵌画独树一帜,它色彩明快,造型生动,富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堪称镶嵌画中的一绝。
其典型作品有圣索菲亚大教堂中的《圣母子与君士坦丁和查士丁尼大帝》,拉文纳圣维塔里教堂中的《查士丁尼及其随从》,新港圣阿波利纳教堂的《殉教女圣徒之行列》和《殉教男圣徒之行列》,旧港圣阿波利纳教堂中饰有金星十字架、飞翼天使和12只羔羊的《圣阿波利纳之祝福图》与《基督变容图》。
在拜占庭式绘画中,还有不少细密画和湿壁画作品,但总的成就尚不及镶嵌画。
如湿壁画与之有着几乎相同的内容和风格,但色泽上却稍逊一筹。
其特点则在于它可用晕染的方法来把握画面的浓淡变化,达到一种立体感效果。
拜占庭艺术中极为突出的是其圣像画的创作。
它是在东罗马帝国结束圣像破坏运动之后广泛流行的一种画在木板上的蛋胶画,从古希腊肖像画和抄本插图演变而来,其内容多以《圣母像》为主,特点是线条明快,构图简洁,着色深厚,人物表情慈祥,温柔,其著名之作乃12世纪君士坦丁堡的《符拉基米尔圣母》。
这种圣像画艺术迄今仍流行于苏联和东欧各。
从总体上来看,拜占庭式艺术风格与东正教的发展变迁密切相关。
第二章 中世纪艺术(拜占庭、罗马艺术)
![第二章 中世纪艺术(拜占庭、罗马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c7c51c9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0.png)
雕刻:主要作为建筑装饰。代表:法国奥顿 教堂“最后的审判”,圣彼得教堂“先知” 立像,圣塞尔宁教堂“传福音者”
工艺品:“贝约挂毯”、“雷尼尔·修洗盆”
德国科隆主教堂
意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是米兰大教堂,它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 教堂之一,14世纪80年代动工,直至19世纪初才最后完成。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鸟瞰一面
教堂最高的尖塔群
圣人雕像
正门的立面有圆花窗,教堂内部则广泛应用彩色玻璃 窗面——哥特式教堂的一大特征。
圆花窗
彩色玻璃窗面
法国奥顿大教堂“最后的审判”
五、哥特式艺术(公元12世纪)
12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的艺术称为“哥特 式艺术”,意为野蛮人的艺术。
“哥特式艺术”是中世纪艺术的最高成就。 “哥特式”开始特指建筑艺术,后来逐渐波及
雕刻和绘画,是“罗马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哥特式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教堂建筑。
1、建筑
圣 索 菲 亚 教 堂 内 景
“皇后蒂奥多拉和随从” 镶嵌壁画
画中正面站立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一种美的理想,他们有着纤长的形体,端正的面孔, 专注的大眼睛,庄严的神态和华丽的衣饰。这些人物被赋予神圣的特质:带有圣光环 的皇帝和皇后被表现为基督和圣母的尘世代理人。
查士丁尼及其随从 壁画镶嵌画
8-9世紀中叶“破坏圣像运动”后, “希腊十 字”式,成为拜占庭建筑主要形式
主要代表: 威主要作品:“圣母 登宝座图”
圣马可教堂
圣马可教堂
圣马可教堂
三、早期中古艺术(公元5世纪~10世纪)
早期中古艺术又称蛮族艺术,指西欧在西罗马 帝国灭亡后,北方蛮族入侵,直到最后确立封 建制度之前这一段时间的艺术(公元5世纪,来 自东方、北方的日耳曼人、汪达尔人等游牧民 族部落(统称蛮族),大规模迁徙到罗马帝国 核心地区,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东正教的宗教艺术与建筑拜占庭建筑的力与神圣意义
![东正教的宗教艺术与建筑拜占庭建筑的力与神圣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fada25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3.png)
东正教的宗教艺术与建筑拜占庭建筑的力与神圣意义东正教的宗教艺术与建筑:拜占庭建筑的力与神圣意义东正教的宗教艺术与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宗教和文化内涵,其中拜占庭建筑作为东正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雄伟壮丽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神圣意义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东正教的宗教艺术与建筑,聚焦于拜占庭建筑的力量与神圣意义。
一、拜占庭建筑的起源与特点拜占庭建筑起源于古罗马建筑,并受到希腊建筑和东方建筑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它在建筑结构、造型装饰和空间规划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1. 建筑结构:拜占庭建筑采用圆顶与穹顶结构,使建筑物在视觉上呈现出浑然一体的感觉。
这种结构不仅使建筑更加坚固耐用,还有利于室内光线的分布,营造出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2. 造型装饰:拜占庭建筑注重装饰的细节处理,常以金色为主色调,通过马赛克镶嵌、拱门雕刻、壁画绘制等手法表现宗教主题和教义。
这些装饰往往充满象征与象征的意义,帮助教徒领悟信仰的深刻内涵。
3. 空间规划:拜占庭建筑注重创造宏大的空间效果,常以中央穹顶空间为核心,周围环绕辅助空间。
这种空间规划旨在使信徒感受到无边无际的神圣力量,加深他们的宗教体验。
二、拜占庭建筑的力量与神圣意义拜占庭建筑凭借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手法,传达出强烈的力量感和神圣意义,对东正教的宗教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力量的表达:拜占庭建筑的雄伟与壮丽表达了上帝的力量和荣耀。
宏大的穹顶、巨大的壁画、丰富的镶嵌装饰等元素,都体现了宇宙的无限力量和创造力。
信徒在这样的建筑中感受到力量的源泉,从而被激励和鼓舞。
2. 神圣意义的传递:拜占庭建筑通过其独特的装饰和空间规划,向信徒传递出深远的神圣意义。
马赛克镶嵌中的圣像和圣经故事,壁画中的宗教主题,都帮助信徒加深对教义和信仰的理解。
同时,建筑空间中的宁静与庄严也使信徒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和神圣的力量。
3. 社会凝聚力的体现:拜占庭建筑常常是东正教社区的中心。
寺院和教堂作为信仰聚集和宗教仪式的场所,不仅承载着信徒的祈祷和敬畏,更是社区凝聚力的象征。
拜占庭建筑艺术
![拜占庭建筑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f408353583c4bb4cf7ecd1a8.png)
中世纪西欧——之拜占庭建筑艺术欧洲自公元500年至公元1500年的一千年间被称为中世纪,公元395年,以基督教为国教的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
史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艺术也是由拜占庭帝国的兴起而来。
而拜占庭艺术就属于中世纪艺术的其中之一,也是中世纪早期的艺术风格。
拜占庭艺术的形成;拜占庭艺术是沿着古时的贸易航线而发展起来的,在某些地域(商贸所经之地)的流传比其它地方更为显著。
像连接东西方贸易的意大利城市威尼斯和拉文纳,受到拜占庭艺术影响巨大。
在威尼斯,拜占庭式建筑尤为居多,与此同时,拉文纳教堂拜占庭的镶嵌工艺也是举世无双的。
东罗马帝国的版图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包括小亚细亚、地中海东岸和北非、叙利亚、巴勒斯坦、两河流域等,建都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帝国以古罗马的贵族生活方式和文化为基础。
由于贸易往来,使之融合了东方阿拉伯、伊斯兰的文化色彩,形成独自的拜占庭艺术。
拜占庭的建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用各色云石、玻璃、彩色面砖进行装饰,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
并对后来的俄罗斯的教堂建筑、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拜占庭式独特的建筑风主要是十字架横向与竖向长度差异较小,其交点上为一大型圆穹顶。
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这对欧洲建筑发展是一大贡献。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典型拜占庭式建筑。
其堂基与罗马式建筑的一样,呈长方形,但是,中央部分房顶由一巨大圆形穹窿和前后各一个半圆形穹窿组合而成。
在建筑及室内装饰上,最早的成就表现在基督教堂上,最初也是沿袭巴西利卡式的形制。
墙面往往铺贴彩色大理石,拱券和穹顶面不便贴大理石,就用马赛克或粉画。
重要建筑:A、圣索菲亚大教堂(公元537年)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廷时期建造的一座罗马纪念馆。
大教堂历经沧桑900多年,亲眼目睹了君士坦丁王朝的兴衰。
《拜占庭艺术》课件
![《拜占庭艺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a0fe4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0.png)
结论
拜占庭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拜占庭艺术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是人类文化遗产中一 部分特别珍贵的艺术品。
对现代艺术的启示
拜占庭艺术的许多元素继承至今,可以为当代艺术注入 新的灵感。
参考资料
书籍、论文和研究报告
学者对拜占庭艺术的文化、历史和之后的影响等方 面的论著和研究报道。
拜占庭艺术相关的博物馆和网站
列出了全球各地与拜占庭艺术相关的博物馆和网站, 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拜占庭艺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圣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使用了大量的金箔、马赛 克等装饰元素,是在文艺复兴之前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圣母救世主教堂
著名的拜占庭式立面,内部有大量的金属装饰和绚丽
装饰艺术
1
拜占庭装饰艺术的材料和工艺
使用大量的金箔、线条、馬賽克、男女头像、
拜占庭图案的特点
2
忏悔者等元素,形成一种独特的手工艺术风 格。
《拜占庭艺术》PPT课件
探索同时代最为璀璨的艺术之一:拜占庭艺术。
简介
拜占庭帝国简介
拜占庭帝国是古代罗马帝国后期的继承者,曾经统治东地中海地区。
拜占庭艺术的历史背景
拜占庭艺术是从罗马帝国的基督教艺术演变而来,与宗教紧密相关。
建筑艺术
拜占庭建筑特点
拜占庭建筑采用了哥特式、罗马式等不同风格,特点 是大面积的黄金镶嵌、尖拱拱门。
拜占庭艺术中使用了许多线条和几何图形的
组合,形成了独特的图案风格。
3
拜占庭壁画的类型和风格
拜占庭壁画有贴近文化生活、表现天堂人物 以及描绘作者自传等不同类型,风格以内敛 厚重著称。
室内设计(拜占廷风格)
![室内设计(拜占廷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8648aa6e25c52cc58bd6be39.png)
拜占庭柱头
哈尔滨圣索非亚教堂 东正教拜占庭风格
哈尔滨圣索非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现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
二、拜占庭其他艺术
马赛克镶嵌艺术:
以小石子、瓷砖、贝类、玻璃片等有 色的物品,镶嵌在壁面或地板以绘制图案 的一种表現技法。最早被发现使用马赛克 在建筑上的是苏美尔人的神殿墙。
拜占庭时代
指从公元 330 年,君士坦丁大帝将罗马帝国 首都从罗马東迁到君士坦丁堡开始,到公元 1453 年奧斯曼帝国将拜占庭帝国灭亡止。 公元 395 年,罗马的基督教帝国分裂为二。 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保持了一千年 之久的历史,君士坦丁堡这个城市在希腊时代被 称为拜占庭,因此后人將东罗马帝国称为拜占庭 帝国。
巴西利卡在中世纪教堂中的意义
巴西利卡是中世纪教堂的母体。基督教被定 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巴西利卡成为教堂的主要建 筑形式。早期的基督教堂几乎全部是参照巴西利 卡的建筑方式建造的,巴西利卡的结构:一座长 的大厅被立柱分为三个部分。中间的中厅最宽, 也最高,其终端是供奉圣坛的半圆形龛。两侧的 侧廊则比较低和比较窄。
拜占庭艺术,就是指东罗马帝国的艺术。 拜占庭的艺术都充满了精神的象征主义。 重视心象,不容有写实主义的存在。 拜占庭艺术是从四世纪到十五世纪以君 士坦丁堡(即古希腊城市拜占庭)为中心 的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和基督教 会相结合的官方艺术。 镶嵌画和壁画取代雕刻,成为教堂的主 要装饰艺术。
拜占庭家具——凳子
拜占庭家具——座椅(象牙雕刻)
拜占庭家具——椅子(象牙雕刻)
拜占庭家具——箱子
拜占庭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圣索非亚大教堂穹顶内部
1453年,土耳其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为了报攻城之难,土耳其皇帝下令枪杀三日,城 中百姓死亡无数,金银财宝恣意抢夺,而惟一没有动的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土耳其把 这座名城改称为伊斯坦布尔,把这座教堂改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他们把内部的基督教 装饰改画成伊斯兰教的图案装饰,还在教堂外面的四个角上建起了高高的尖塔。现在看 来,这四根尖尖的高塔,像柱子一般簇立在大教堂的四方,像是旗杆,又像是神圣的卫 士,增添了整个建筑的秀丽之气。
(3)马赛克装饰的 ) 画面特点 题材大 多与宗教有关,既 具体又抽象,就具 有乡土气息又十分 高雅。画面从不表 现空间,没有深度 和层次,人物的动 态不大,构图相对 呆板,这是由于装 饰材料的制约而形 成的。无论是人物 还是植物,形象基 本都要变形,提炼 简化,绘制方法基 本是勾线平涂,因 此人物不是很生动。
•
罗马帝国经历了3世纪奴隶大起义,经济几乎遭到 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帝国西部,人口锐减,农业停 滞,商业凋敝。而帝国东部却相对稳定,它的多种经 济成分受到的冲击较小。且由于早在100多年前就已发 展的东西方贸易更趋活跃,形成了国际商业贸易区。 而原拜占庭的所在地由于控制了东南西北交通的汇聚 点就具有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 作为罗马帝国的杰出政治家皇帝CONSTANTINE THE GREAT(君士坦丁大帝)充分意识到了帝国东部的重要 性,并力排众议,在诸多城市中选中了拜占庭的原城 址作为修建新都城的城址。公元324年皇帝修建新罗马。 公元330年,新都初具规模。为了颂扬皇帝的功绩,新 首都被命名为CONSTANTINOPLE(君士坦丁堡)。 • 公元4—6世纪帝国极盛时期,城市建设发展很快, 国都建设最为繁荣,大批建筑师被培养出来,建立了 一批庞大的纪念性建筑物。
(2)马赛克装饰的技术特点 马赛克装饰的技术特点 早期的马赛克使用半透明的彩色 玻璃制作,镶嵌方法很多,统一 底色法是常用的手法,即为了保 , 持大面积色调的统一,在玻璃块 后面先统一铺一层颜色。6世纪 前底色大多为蓝色,6世纪后开 始转用金色或银色,有些重要的 建筑不惜用金箔、银箔做底。色 彩斑斓的马赛克同意在金黄的色 调中格外金碧辉煌,为创造明灭 闪烁的神秘效果,工匠们在粘贴 时故意不贴平整,朝各个方向倾 斜,让人随着视点的变化而折射 出变幻莫测的迷幻效果。马赛克 之间的缝隙故意间隔较宽,因此 很容易形成强烈的砌筑感,和建 筑的逻辑结构十分吻合。
四、代表建筑
1、拜占庭艺术的典范——圣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艺术的典范 圣索菲亚大教堂 是拜占庭建筑最著名的典型,代表着拜占庭建筑艺术的高峰 期,于1985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圣索非亚大教堂
大教堂球形穹顶宏伟、震撼。其外部装饰粗糙,内部却非常细致奢 华。墙壁和穹顶用大理石、金箔镶嵌着基督教神圣故事画,身居其 中惶然感受到虔诚信徒们祷告的阵阵心声,庄严、淡雅、气势恢弘。
13 世 纪 的 教 堂
罗马建筑使用十字拱虽摆脱了承重 3、对欧洲纪念式建筑的影响 墙,但建筑的外部形象和内部空间形象得不到完整的集中式构图。 帆顶与穹顶的结合是个合理的方案,创造出了以穹顶为构图中心的 灵活多变的集中式形制,对欧洲集中式建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帆拱上加鼓座,之上完成穹顶建设,确定了穹顶在建筑构图中的统 帅地位成为构图中心,新的建筑艺术形象产生了,对欧洲纪念性建 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 术 发 展
壁画
3、大理石贴面
一般平整的墙、墙裙,平面直角组合的柱与柱墩都贴彩色大理石 板,并利用大理石的纹样拼成,各种花饰效果庄重大方。 地面也用大理石铺贴,用白、绿、红、黑等颜色组成图案,柱子 大多为深绿色的,少数是红色的。柱头一律用白色大理石,在石 面上以植物的纹样做平浮雕,艺术格调高雅
拜占庭建筑艺术
欧洲中世纪建筑之一
主要内容
一、拜占庭帝国及建筑简介 二、拜占庭建筑语汇 三、拜占庭建筑装饰 四、代表建筑圣索非亚大教堂
一、拜占庭帝国及其建筑简介
欧洲从4世纪开始封建化直到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 前,历史上称为中世纪。 拜占庭帝国是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古罗 马在公元395年分裂成为东罗马和西罗马,东罗马建 都在黑海口的君士坦丁堡,后发展为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中心临近两河流域,受到古波斯建筑的影响, 在装饰艺术方面尤其深刻。
拜占庭帝国及君士坦丁堡
• 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自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 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拜占庭人将 自己视为罗马人。周围的国家(东方的波斯帝国和 阿拉伯帝国,西方的欧洲国家,北方的俄罗斯)都 将他们称罗马人。从17世纪开始,西方的历史学家 为了区分古代的罗马帝国与中世纪的罗马帝国引入 了拜占庭帝国这个称法。 • 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殖民者在连接黑海和地中海, 划分欧亚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亚洲一侧兴建了卡儿 西顿城。几年后,他们又在对面修建了另一座城市, 并以他们的首领柏扎斯(BYZAS)的名字命名了这座 城市:拜占庭(BYZANTIUM)。在古罗马时代,拜占 庭的发展却受到极大限制。
建筑体系
中世纪是黑暗而愚昧的社会时期,思想被宗 教禁锢,所以建筑以宗教建筑为主导地位。 主要宗教(君士坦丁堡 中心)。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不同,两类教 堂无论在结构、造型还是艺术风格上都不同, 分别形成自己的体系。西欧发展了古罗马的 拱顶结构和巴西利卡形制,东欧在古罗马体 系上发展了穹顶结构和集中式构成形制。
2、独特语汇—穹顶与帆拱 、独特语汇 穹顶与帆拱
(1)继承与发展 帝国为建造纪念性的建筑物,开始建造宏伟壮丽 的集中式教堂。其核心是穹顶,是从古罗马建筑中发展而来,但 在方形构图上举起圆形的穹顶技术却是从波斯建筑中传过来的。 波斯的两种方法不能用来造大跨度的穹顶,且内部造型凌乱,拜 占庭建筑技术有了突破,最终解决了造型、承重等问题。
二、拜占庭建筑语汇
1、语汇的形成 2、穹顶与帆拱 3、穹顶的平衡
1、拜占庭建筑语汇的形成基础
• (1)疆域广阔与首都的地理位置,融合了各地 疆域广阔与首都的地理位置, 区的文化特征 公元5—6世纪,强大的拜占庭 帝国版图包括叙利亚、巴勒斯坦、小亚细亚、 巴尔干、埃及、北非以及意大利,还包括一些 地中海岛屿。大量的古罗马、古希腊的世俗文 化继承下来的同时,也涵盖了各种文化,波斯 文化、叙利亚与阿尔美尼亚的文化成果也别吸 收到拜占庭文化中来,终于在希腊罗马遗产和 波斯及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体系。 • (2)国力强盛导致文化发达,城市建设极为繁 国力强盛导致文化发达, 公元4——6世纪是拜占庭帝国的极盛时 荣 期,君士坦丁堡的建设最为繁荣,由于需要, 培养出来了大量的建筑师,一大批庞大的纪念 性建筑也就应运而生了。 • (3)宗教统治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堂建筑
平衡是指如何分解穹顶的重量 穹顶的剖面线是弧线,重量 被弧线分解成两个方向的力 量,向下的垂直压力和水平 的推力,两个力合成一个侧 推力,对建筑墙体产生了不 可低估的破坏作用。 古罗马的建筑师采用比较原 始的方法解决,即用厚重的 承重墙去支撑巨大的穹顶。 拜占庭时期则在技术上迈一 大步,他们在穹顶四个侧面 的拱券位置上严密地各砌一 个桶形拱,四个拱来抵御侧 推力。然后在拱下两侧再做 发券,靠里面一侧的券脚就 落在承重中央穹顶的支架上, 这样外墙的侧推力就被抵消。 由于结构技术的更新,内部 空间几乎没有墙面的分隔而 变得开敞、贯通而灵活了。
4、石雕装饰艺术
石雕是拜占庭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建筑构件都是石材做成的,如发券、拱脚、穹顶、柱头、檐口和其它承重或转折部位,那 么它的主要装饰就必须采用雕刻。雕刻大多以几何图案或程式化的植物为主。拜占庭的柱头是 独特的,采用倒方锥台型几何体,还有一种是把一个立方体由上而下逐渐磨去棱角,即从柱头 上部的方形起到柱子接触面已变成圆形,完成过渡。柱头大多为忍冬草,到6世纪后种类变化丰 富,花篮式、花瓣式甚至动物形象。总体来说受到波斯建筑影响,不如古罗马的朴素大方。5世 纪的一些雕刻在非写实的构图与造型及其强调精神性的表现上,已经是拜占庭的了。在教堂内 部装饰中,雕刻几乎仅限于柱头、上楣和石制祭坛屏饰,其形式多为浅浮雕和透雕。镶嵌画和壁 画取代雕刻,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教堂装饰艺术。
(3)拜占庭美术发展阶段 ) 330年~5世纪为早期,6~8世纪为第一盛期,9~12世 纪为第二盛期,13世纪~1453年为第三盛期。 早期拜占庭美术仍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西方古典传统。一 些雕刻和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着完美的结构、自然 的动态、准确的透视及和谐的色彩。 6世纪,拜占庭美术发展进入了第一盛期,它的独特风格建 立起来。艺术观念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艺术家不再考 虑人物形象的物质存在及其在空间中的体积和运动处理, 而是越来越多地强调表现他的内在精神体验,并赋予某 种超自然的、神秘的象征意义。这一时期绘画中,程式 化了的人物形象有着圣者的超然,宫廷的优雅。其衣饰 细节处理反映了半东方式的奢华。 8~9世纪的圣像破坏运动对艺术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禁用圣像的时期,教堂采用几何与花卉图案。 843年 圣像争论平息下来后,拜占庭美术发展进入了第二盛期, 即所谓马其顿文艺复兴时期(867~1057)。这一时期 的美术创作被纳入一套固定的图像模式,创作主题和表 现手法都向程式化发展。艺术形象原有的美有所丧失, 开始表现出一定的人间感情。人们对世俗艺术和古典晚 期艺术发生了新的兴趣。 13世纪后半叶至15世纪中叶,被称为拜占庭文艺复兴时期, 也被看作拜占庭美术的第三盛期。政治混乱、经济极度 衰落时,拜占庭美术却再度获得繁荣,影响到意大利及 南欧、巴尔干半岛,并对俄国产生很大影响。艺术风格 又一次发生变化,题材处理更加自由,人物形象有了更 多的性格特质。
圣索非亚大教堂
教堂里多彩的大理石 绿色地面,采用的材 料则是来自埃及的斑 岩石,这种建筑材料 在当时非常珍贵,以 至于一些作护墙土的 石料被切成几毫米厚 的薄片,而无论何时 拼接小薄片都会将它 们的四周磨成波浪形 以掩饰接口的不雅, 这种细致的作风与欧 洲普遍的粗犷、不讲 求细节的建筑风气有 相当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