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原则和几何精度设计

合集下载

形位公差的选择及未注形位公差值的规定

形位公差的选择及未注形位公差值的规定

二、几何公差基准的选择
1、基准统一原则,即设计基准、定位基 准和装配基准为同一要素。
轴颈的圆柱度 和轴肩端面圆 跳动影响轴承 装配精度
设计、加工、 测量基准
几何公差基准的选择
2、选用三基面体系 时,应选对被测要 素影响最大或定位 最稳定的平面为第 一基准,依次选择 第二、第三基准。
三、公差原则的选择
公差原则
1
应用场合


独 立 原 则
尺寸 齿轮箱体孔的尺寸精度与 精度与几 两孔轴线的平行度;连杆活 何精度需 塞销孔的尺寸精度与圆柱度; 分别满足 滚动轴承内、外圈滚道的尺 要求
寸精度与形状的精度
公差原则的选择.1
公差原则
应用场合


独 立 原 则
滚筒类零件尺寸精度要求很 尺寸精 低,形状精度要求较高; 平板的形状精度要求很高, 度与几何 尺寸精度要求不高; 精度要求 冲模架的下模座尺寸精度要 相差较大 求不高,平行度要求较高; 通油孔的尺寸精度有一定要 求,形状精度无要求。
公差原则的选择.2
公差原则
应用场合


独 立 原 则
滚子链条套筒或滚子内、外 圆柱面的轴线同轴度与尺寸精度
尺寸精度 齿轮箱体孔的尺寸精度与孔 与几何精 轴线间的位置精度; 度无联系 发动机连杆上的尺寸精度与 孔轴线间的位置精度。
公差原则的选择.3
公差原则
应用场合


独 立 原 则
保证 导轨的形状精度要求严格,尺 运动精度 寸精度要求次高 保证 汽缸套的形状精度要求严格, 密封性 尺寸精度要求次高 凡未注尺寸公差与未注几何公 未注公差 差都采用独立原则,例如退刀槽 倒角、圆角等非功能要素

公差原则与相关要求

公差原则与相关要求
公差原则与相关要求
28
最大实体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在GB/T 16671-2009中被称为“注出公差的要素”) 时,被测导出要素的几何公差与其相应尺寸 要素的尺寸相关。该尺寸要素的实际(提 取)要素应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MMVB),即其体外拟合尺寸不得超出 其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同时, 其局部尺寸不得超出其最大实体尺寸 (MMS)和最小实体尺寸(LMS)。
公差原则与相关要求
13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尺寸和边界
公差原则与相关要求
14
GB/T 16671-1996的定义
* 边界——由设计给定的具有理想形状(、 方向和/或位置)的极限包容面。
* 边界的尺寸——为该极限包容面的直径 或距离。
公差原则与相关要求
15
拟合要素和拟合尺寸
体外拟合要素——在给定长度上,与实际 (提取)外尺寸要素(轴)体外相接的最 小理想面,或与实际(提取)内尺寸要素 (孔)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
公差原则与相关要求
24
包容要求
公差原则与相关要求
25
包容要求
公差原则与相关要求
26
最大实体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只用于尺寸要素 的尺寸及其导出要素的几何公差的 综合要求。
公差原则与相关要求
27
最大实体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 maximum material requirement(MMR)——尺寸要素的非 理想要素不得违反其最大实体实效状 态(MMVC)的一种尺寸要素要求,也即 尺寸要素的非理想要素不得超越其最 大实体实效边界(MMVB)的一种尺寸要 素要求。
对于给出方向或位置公差的导出要素,其相 应尺寸要素的体外拟合要素还应具有确定 的方向或位置,可称为关联体外拟合要素。

公差原则(新)

公差原则(新)

(3)包容要求的应用
仅用于单一尺寸要素,主要用于保证单一要素间的配合性质。 主要用于需要严格保证配合性质的场合。如回转轴的轴径和滑动轴
承、滑动套筒、 滑块和滑块槽等。
二、 相关要求
2.最大实体要求 (MMR) (1)最大实体要求的含义和图样标注
最大实体要求是指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应遵守其最大 实体实效边界,且当其实际尺寸偏离其最大实体尺寸时 ,允许其形位误差值超出图样上(在最大实体状态下) 给定的形位公差值的一种要求。
最大实体边界(Maximum Material Boundary,MMB): :最大实体状态 的理想形状的极限包容面。
3.4 公差原则
外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最大实体状 态和最大实体边界
3.4 公差原则
内要素的最大实体状 态和最大实体边界
(2)最小实体状态(LMC)和最小实体尺寸( LMS)
最小实体状态(Least Material Condition,LMC):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 上处处位于尺寸极限尺寸之内,并具有实体最小(即材料最少)时的状 态。
当该要求用于被测要素时,应在图样上用符号 标 注在被测要素的几何公差值之后。当应用于基准要素 时,应在图样上用符号 标注在基准字母之后。
1)最大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
当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要素的几何 公差值是在该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时给出的。
当被测要素偏离其最大实体状态,即实际尺寸偏 离其最大实体尺寸时,几何误差值可以超出在最大实 体状态下给出的几何公差值,实质上相当于几何公差 值可以得到补偿。
(MMS)和该要素轴线、中心平面的定向或定位形位公差所形成的综 合极限状态。
• 最小实体实效尺寸(DLV,dLV):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 • 最小实体实效边界(LMVB):最小实体实效状态对应的极限包容面

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

几何精度设计与检测
c. 如果需要就某个要素给出几种几何特征的公差,可将一个 公差框格放在另一个的下面。如图4.4(i)所示。
Jiamusi University 几何精度精度设计与检测
§4.2 几何公差的标注及其公差带
例如若同一要素有直线度要求,又有该要素对下表面的 平行度要求时的标注示例。
标注方法 (重叠)
B B
图4.1 零件的形状、方向误差
Jiamusi University 几何精度精度设计与检测
§4.1 概 述
4.1.1 几何误差的产生及其影响 1. 几何误差的产生 (1)由于零件在加工中,机床、夹具和刀具等工艺系统本身有误差;
(2)加工过程中有受力变形、振动和磨损等因素产生误差。 2. f几何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4.2 几何公差的标注及其公差带
3. 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
在技术图样中,相对于被测要素的基准采用基准符号标注。 基准符号由一个标注在基准方框内的大写字母,用细实线与 一个涂黑(或空白)的三角形相连而组成,如图4.8所示。
在技术图样中,无论基准要素的方向如何,基准方格 中的字母都应水平书写,如图4.8中(c)、(d)所示。 表示基准的字母也要标注在相应被测要素的公差框格内。
§4.1 概 述
组成要素中按存在的状态又可分为:
(a) 公称组成要素—是指由技术制图或其他方法确定的理论正确 组成要素。如图4.3(a)所示。 (b) 实际(组成)要素—是指由接近实际(组成)要素所限定 的工件实际表面的组成要素部分。如图4.3(b)所示。
图4.3 几何要素定义之间的相互关系
Jiamusi University 几何精度精度设计与检测
§4.2 几何公差的标注及其公差带
4.2.1 几何公差的标注 在技术图样中一般都应用符号标注。 若无法用符号标注,可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说明或列表注明。 形位公差的代号包括:形位公差项目的符号、框格、指引线、

形位公差3(公差原则)

形位公差3(公差原则)

最大实体要求标注
Φ0.1 M Φ0.015 M AM
A 用于被测要素时 用于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时
最大实体要求的应用(被测要素)
应用:适用于中心要素。主要用于只要求可装配性的 零件,能充分利用图样上给出的公差,提高零件的合 格率。 边界: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被测要素遵守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出最大 实体实效尺寸,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尺 寸和最小实体尺寸。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MMS±t t—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号用于轴,“-”号用于 孔。
零形位公差举例
如图所示孔的轴线对A的垂直度公差,采用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 位公差。该孔应满足下列要求: 实际尺寸在ø 49.92mm~ ø 50.13mm内; 实际轮廓不超出关联最大实体边界,即其关联体外作用尺寸不小 于最大实体尺寸D=49.92mm。 当该孔处在最大实体状态时,其轴应与基准A垂直;当该孔尺寸 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垂直度公差可获得补偿。当孔处于最小实 体尺寸时,垂直度公差可获得最大 补偿值0.21mm。 ø50+0.13 –0.08
-0.013 -0.028
图例
G
G基准平面
Φ0.01 G
90°
关联体外作用尺寸
B
体内作用尺寸
在被测要素的给定 长度上,与实际内 表面(孔)体内相 接的最小理想面, 或与实际外表面 (轴)体内相接的 最大理想面的直径 或宽度,称为体内 作用尺寸。
最大实体状态(尺寸、边界)
最大实体状态(MMC):实际要素在 给定长度上具有最大实体 最大实体时的状态。 最大实体 最大实体尺寸(MMS):实际要素在 最大实体状态下的极限尺寸。 (轴的最大极限尺寸dmax,孔的最小 极限尺寸Dmin) 边界:由设计给定的具有理想形状的 极限包容面。 最大实体边界: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 的边界。

精度设计第4章 几何公差

精度设计第4章 几何公差

最小条件及最小包容区域

最小条件是提取被测要素对其拟合要素的最大变 动量为最小。
最小包容区域是包容被测提取要素并且有最小宽 度或直径的区域,即满足最小条件的包容区域。 方向位置公差要求的被测提取要素的最小包容区 域,构成要素与基准应保持方向要求。 位置公差要求的被测提取素的最小包容区域,构 成要素与基准既保持方向要求,还应保持理想位 置要求。
• 一、几何误差的评定 • 几何公差带与最小包容区域(包容被测实际要素 并且具有最小宽度或直径的区域)都具有大小、 形状和方位三要素,二者的形状和方位相同,大 小不同。 • 最小包容区域的尺度即为几何误差值; • 零件的几何误差合格条件: • f(几何误差值)<t(几何公差值),即被测要 素的最小包容区域必须被相应的几何公差带所包 容。
平行平 面形状
平行直线形状
四棱柱 形状
同心圆 形状 同轴圆柱面
t
圆柱 形状
形状公差
• 单一要素对其理想要素允许的变动量。其公 差带只有大小和形状,无方向和位置的限制。 • 直线度 _ • 平面度 _ • 圆度 _ • 圆柱度 _
直线度公差
•直 线 度 公 差 用 于 控 制 直线和轴线的形状误差, 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 直线度可以分为在给定 平面内,在给定方向上 和在任意方向上三种情 •在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 况。 •在给定方向内的直线度
a)六孔组的图样标注 b)六孔组的几何框图 c)六孔组的位置度公差带
面轮廓度
• 面轮廓度公差带是包 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 值t的球的两包络面之 间的区域,诸球的球 心应位于理想轮廓面 上。如图所示。 • 面轮廓度也分无基准 要求的面轮廓度公差、 有基准要求的面轮廓 度公差。
公差带的特点

公差原则(新)

公差原则(新)

图4-74
图4-75 基准要素本身采用最小实体要求的标注
图4-75
(2)采用最小实体要求要素的合格条件
外表面


LMS d a MMS d fi LMVS
MMS d a LMS D fi LMS

内表面


d min d a d max d fi d min t 形位
当该孔处于最大实体状态时,其轴线对基准平面的任意方向垂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为 50-0.08= 直度公差为0.08,当孔的实际尺寸小于最大实体尺寸时,其轴 49.92 线对基准平面的任意方向垂直度误差可以超出图样给出的公差 值0.08。 实际尺寸控制在50 当Da=50.07mm时,轴线的直线度公差t=0.07+0.08=0.15mm 50.13之间;对 当Da=50.13mm时,轴线的直线度公差t=0.13+0.07=0.21mm 应的垂直度误差允
3.4 公差原则
公差原则:确定几何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相互关系所遵循 的原则。 独立原则(IP): 图样上给定的几何公差与尺寸公差相互无 关,分别满足要求。 相关要求:图样上给定的几何公差与尺寸公差相互有关的 要求。 • 包容要求(ER):要求实际要素遵循最大实体边界,加注带 圆圈的符号 E • 最大实体要求(MMR):要求其实际轮廓处处不得超越最大 实体实效边界,加注带圆圈的符号 M • 最小实体要求(LMR):要求其实际轮廓处处不得超越最小 实体实效边界,加注带圆圈的符号 L • 可逆要求(RR):可逆要求是一种反补偿要求,在符号(M, L)后加注带圆圈的符号 R
a b c
独立要求 包容要求 独立要求与 包容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
无 最大实体边界 最大实体边界 最大实体实效边 界

公差原则(一)

公差原则(一)

课次:6授课课题:几何量精度公差原则(一)目的要求:掌握有关作用尺寸、最大实体尺寸、最大实体尺寸边界、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最大实体实效边界等概念;独立原则、包容要求的基本概念,并会分析应用。

重点难点:包容要求的应用分析作业:4-4公差原则*要素的实际状态是由要素的尺寸和形位误差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设计和检测时需要明确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的关系。

*公差原则:处理形状公差或位置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关系而确立的原则。

*公差原则有独立原则;相关原则一、有关公差原则的基本概念1、作用尺寸和关联作用尺寸(1)作用尺寸:单一要素的作用尺寸简称作用尺寸MS。

是实际尺寸和形状误差的综合结果。

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或与实际外表面(轴)体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称为体外作用尺寸,即通常所称作用尺寸。

对于单一被测要素,内表面(孔)的(单一)体外作用尺寸以D fe’表示;外表面(轴)的(单一)体外作用尺寸以d fe表示。

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内相接的最小理想面,或与实际外表面(轴)体内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称为体内作用尺寸。

对于单一被测要素,内表面(孔)的(单一)体内作用尺寸以D fi表示,外表面(轴)的(单一)体内作用尺寸以d fi表示,如图2-31所示。

(2)关联作用尺寸:关联要素的作用尺寸简称关联作用尺寸,是实际尺寸和位置误差的综合结果。

它是指假想在结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孔内接(或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大(或最小)理想轴(或理想孔)的尺寸,且该理想轴(或理想孔)必须与基准A保持图样上给定的几何关系。

2、最大、最小实体状态和最大、最小实体实效状态(1)最大和最小实体状态MMC:含有材料量最多的状态。

孔为最小极限尺寸;轴为最大极限尺寸。

LMC:含有材料量最小的状态。

孔为最大极限尺寸;轴为最小极限尺寸。

MMS=D min;d maxLMS=D max;d min(2)最大、最小实体实效状态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是指实际尺寸达到最大实体尺寸且形位误差达到给定形位公差值时的极限状态。

几何尺寸和公差80个入门讲解

几何尺寸和公差80个入门讲解

几何尺寸和公差80个入门讲解一、概述在工程设计和制造领域,几何尺寸和公差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可制造性,因此对其理解和运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几何尺寸和公差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希望能为初学者提供全面的入门指导。

二、几何尺寸的定义1. 几何尺寸是指零件的形状、位置和轮廓的尺寸大小和位置关系,用几何图形和数字表示。

它可以是直线、角度、平面、曲线等各种形态。

2. 几何尺寸包括线性尺寸、角度尺寸、直线、平面等各种尺寸,通常用符号和数字表示。

3. 几何尺寸的意义在于描述零件的形状和位置,为设计和制造提供基础数据。

三、公差的定义1. 公差是指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和最小偏差之间的差值范围。

它是为了保证零件在设计尺寸范围内能够正常工作而设置的。

2. 公差可以分为一般公差、限制公差和无限制公差等不同类型。

3. 公差的作用在于控制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质量,保证其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可以正常运行。

四、几何尺寸和公差的关系1. 几何尺寸和公差是密切相关的,几何尺寸描述了零件的实际尺寸和形状,而公差则规定了这些尺寸的允许偏差范围。

2. 几何尺寸和公差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合理设置公差才能保证几何尺寸的精度和质量。

3. 几何尺寸和公差的理解和应用需要结合具体的设计和制造要求,综合考虑材料、工艺、装配和使用等方面的因素。

五、几何尺寸和公差的标注方法1. 几何尺寸和公差通常是通过特定的符号和数字来标注的,符号包括直线、平面、圆、圆孔、角度等各种图形和符号。

2. 标注应该清晰、准确、规范,要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3. 标注应该包括基本尺寸、公差尺寸、零件的形状和位置等必要信息,以便于人们理解和使用。

六、几何尺寸和公差的应用范围1. 几何尺寸和公差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等各个领域。

2. 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中,几何尺寸和公差的标准和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理解和应用。

机械零件几何精度(形位公差)

机械零件几何精度(形位公差)

基准要素 指机械用零件来几确何精定度(形被位公测差要) 素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
如图所示的圆柱ød的轴线为基准要素
单一基准
由一个要素建立的基准
基 组合基准 准


单一基准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建立的一个独立基准
0.05 A-B
三面基准体系
A
组合基准 由三个互相垂直的基准平面构成的基准体系
B
90 °
(4)当对被测要素任一部分有进一步形位公差 限制时,应将该部分的尺寸标注在形位公差值的 后面,并用斜线分开。如图(b)所示。
(5)当不同被测要素有相同的形位公差要求 时,可共用一个框格,从框格引出的指引线上 绘制出多个指示箭头,分别指向各被测要素。 如图(d)所示。
机械零件几何精度(形位公差)
3.基准要素的标注方法
是指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通常用测得的要 素代替。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故测得的要素 并机不械零是件几实何精际度要(形位素公差的) 真实状况。
2按结构特征分
轮廓要素 中心要素
指构成零件外形的、能直接被人们所感觉到的 点、线、面。如图所示的锥顶、球面、圆锥面、 端平面、圆柱面、圆柱和圆锥的素线。
它是指轮廓要素的对称中心所表示的点、线、 面。如图所示的球心、轴线等。中心要素 不能被人们所感知,可以通过相应的轮廓 要素模拟而体现。
一、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就是零件的几何要素 ※几何要素:代表零件几何形状特 性的点、线、面。
几何要素可作如下分类:
理想要素 1.按存在状态
实际要素
指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即设计时在图样上 给定的要素,它不存在任何误差。在检测中, 理想要素是评定实际要素形位误差的依据,但 在实际生产中不可能得到。

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技术4-4公差原则

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技术4-4公差原则
5.实效状态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 在给定长度上,实际要
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 差等于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称为最大实体 实效状态。 最小实体实效状态(LMVC) 在给定长度上,实际要
素处于最小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 差等于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称为最小实体 实效状态。
直线度/mm
Ø0.1 M
0.4 0.3 0.1 -0.3 -0.2 Ø19.7 ø 20(dMMS) Ø 20.1(dMMVS) Da/mm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实例(二)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实例(
如图所示,被测轴应满足下列要求: 实际尺寸在ø11.95mm~ 12mm之内; 实际尺寸在ø11.95mm~ø12mm之内; 实际轮廓不得超出关联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关联体外作用尺寸不大 于关联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 于关联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MMVS=dMMS+t=12+0.04=12.04mm 当被测轴处在最小实体状态时,其轴线对A 当被测轴处在最小实体状态时,其轴线对A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允 许达到最大值,即等于图样给出的同轴度公差( ø 0.04 )与轴的尺寸 公差(0.05)之和( 公差(0.05)之和( ø 0.09 )。

边界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 MMS(dmax,Dmin)
边界尺寸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MMVS=MMS± MMVS=MMS±t 用于被测要素 时 在形位公差框格第二格 公差值后加 M 在形位公差框格相应的 基准要素后加 M
标注
单一要素
在尺寸公差带后 加注 E
用于基准要素 时
主要用途
用于保证配合性质
用于保证零件的互换性
包容要求
定义:实际要素应遵守最大实体边界,其 定义:实际要素应遵守最大实体边界,其 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过最小实体尺寸。 标注:在单一要素尺寸极限偏差或公差带 标注:在单一要素尺寸极限偏差或公差带 代号之后加注符号“ 代号之后加注符号“○ ”, 应用:适用于单一要素。主要用于需要严 应用:适用于单一要素。主要用于需要严 格保证配合性质的场合。 边界:最大实体边界。 边界:最大实体边界。 测量:可采用光滑极限量规(专用量具)。 测量:可采用光滑极限量规(专用量具)。

几何精度设计期末复习重点6-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

几何精度设计期末复习重点6-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

1.最大实体状态(MMC )是指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位于尺寸公差带内,并具有实体最大(即材料最多,重量最重)的状态。

最大实体尺寸DM (MMS )是指在MMC 下的尺寸,称为MMS 。

2.最小实体状态(LMC )是指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位于尺寸公差带内,并具有实体最小(即材料最少,重量最轻)的状态。

最小实体尺寸 D L (LMS )是指在LMC 下的尺寸为LMS 。

3.体外作用尺寸(EFS )孔的EFS Dfe =Da -f 形位是指被测要素在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

轴的EFS dfe=da + f 形位是指被测要素在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外表面(轴)体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

4.体内作用尺寸(IFS)孔的IFS Dfi =Da+ f 形位是指被测要素在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内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

Da Df e f几何轴的IFS dfi =da - f 形位是指被测要素在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外表面(轴)体内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

5.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是指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于MMC ,且其中心要素的 f 形位= t 形位 时综合状态。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指在MMVC 下的尺寸对轴 dMV= dM + t 形位 dfe=da+ f 形位对孔 DMV= DM –t 形位 Dfe=Da -f 形位6.最小实体实效状态(LMVC)是指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于LMC ,且其中心要素的f 形位= t 形位时综合状态。

最小实体实效尺寸(LMVS)是指在LMVC 下的尺寸对轴 dLV =dL –t 形位对孔 DLV=DL+t 形位7.边界边界是设计给定的具有理想形状的极限包容面(既包括内表面,也包括外表面) 边界尺寸(BS )是指理想形状的极限包容面的直径或宽度。

(1)最大实体边界(MMB )具有理想形状且边界尺寸(BS )为MMS 的包容面。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公差原则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公差原则
•应用:适用于中心要素。主要用于需保证零件的强度和壁厚的场合。
•边界:最小实体实效边界。即:体内作用尺寸不得超出最小实体实效
尺寸,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尺寸和最小实体尺寸。
D LV=D L ±t 内表面为“+”,外表面为“-”。
公差配合与测量
最小实体实效状态(尺寸、边界)
•LMVC:在给定长度上,实际尺寸要素处于最小实体状态,且
最小实体要求——用于保证临界值的设计,以控制最小壁厚
(孔),保证最低强度(轴)要求的导出要素。
可逆要求与最大(最小)实体要求联用——能充分利用公差带,
扩大了被测要素实际尺寸的范围,提高了效益。在不影响使用性
能的前提下可以选用。

HOME
公差配合与测量
几何未注公差值的规定
•对一般机床加工就能保证的几何精度,不必在图样上注出几何公差,几何未注公差按
公差配合与测量
最小实体要求用于被测要素举例
合格条件:轴

d ≥d LV= d L—t 几何
fi
且 d min ≤ d a≤ d max

合格条件:孔


D fi ≤ D LV= D L+t 几何
且 D min ≤ D a≤ D max

合格条件:

D fi ≤ D LV= 8.25+0.4

且ø 8 ≤ D a≤ ø 8.25
c
最大实体要求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39.9
0.1
0.2
公差配合与测量
可能允许的最大几
何误差值mm
A
最 小 实 体 要 求
•定义:控制被测要素的实际轮廓处于其最小实体实效边界之内的一种

第4.2章 公差原则

第4.2章 公差原则

适用场合
除配合要求外,还有极高的几何精度要求
三、相关要求
图样上给定的 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相互有关 的公差要求。 包容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 最小实体要求 可逆要求

1. 包容要求
边界:最大实体边界 控制对象:体外作用尺寸 尺寸公差带代号或极限偏 差后加注符号“Ⓔ”。 允许的几何公差: t=|dM-da|或(|DM-Da|) 轴:dfe≤dM=dmax,且da≥dL=dmin 孔:Dfe≥DM=Dmin,且Da≤DL=Dmax
同轴度、对称度和跳动常用等级的应用举例
公差等级
应 用 举 例
应用范围较广。用于几何精度要求较高、尺寸公差为IT8 及高于 IT8的零件。 5级常用于机床主轴轴颈,计量仪器 5、6、 测杆,汽轮机主轴,柱塞油泵转子,高精度滚动轴承外 7 圈,一般精度滚动轴承内圈; 6、7级用于内燃机曲轴、 凸轮轴轴颈、齿轮轴、水泵轴、汽车后轮输出轴,电机 转子、印刷机传墨辊的轴颈、键槽等. 用于几何精度要求一般、尺寸公差为IT9至IT11的零件。 8级用于拖拉机发动机分配轴轴颈,与 9级精度以下齿轮 8、9 相配的轴,水泵叶轮,离心泵体,棉花精梳机前后滚子, 键槽等;9级用于内燃机气缸套配合面,自行车中轴等.
四、几何公差值的选择

选用原则:与尺寸公差相同; 表示方法:注出几何公差、未注几何公差; 选择方法:计算法、类比法,多用类比法。
1.注出几何公差
a) 直线度、平面度(表B1);
b) 圆度、圆柱度(表B2);
c) 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表B3);
d) 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和全跳动(表B4);
小结
公差原则
独立原则 包容要求 最大实体 要求
边界

公差原则,很详细

公差原则,很详细

2.最小实体状态(LMC) 和最小实体尺寸(LMS) LMC— 是指实际要素在给定长度上处处位于尺寸公差带内, 并具有实体最小(即材料最少,重量最轻)的状态。 LMS —是指在LMC下的尺寸。 对孔 DL= Dmax 对轴 dL= dmin 3.体外作用尺寸(EFS)见P95 图4.50 EFS 是 指 被 — 测要素在给定长度 上,与实际内表面 (孔)体外相接的 最大理想面或与实 际外表面(轴)体 外相接的最小理想 面的直径或宽度。 孔 Dfe= Da-f形位
0.4 0.3 0.1 -0.3 -0.2 Ø19.7 Da/mm
ø20(dMMS) Ø 20.1(dMMVS)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实例(二)
如图所示,被测轴应满足下列要求: 实际尺寸在ø 11.95mm~ø 12mm之内; 实际轮廓不得超出关联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关联体外作用尺寸不大 于关联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MMVS=dMMS+t=12+0.04=12.04mm 当被测轴处在最小实体状态时,其轴线对A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允 许达到最大值,即等于图样给出的同轴度公差( ø0.04 )与轴的尺 寸公差(0.05)之和( ø0.09 )。 0
图样标注见 P103 图4.54
(a)
(b)
若可逆要求用于MMR时(如 — Φ 0.1
(c)
(d) M R
) 其动态公
差带图如图4.54(d)。
MMR为零形公差时,其标注和动态公差带图 见P104 图4.55。
应用:最大实体要求用于只要求可装配性的要素。 检测:最大实体要求一般用功能量规来检验。
具 有 理 想 形 状 且 BS 为
具有理想形状 且 BS 为LMS的
具 有 理 想 形 状 且 BS 为

公差原则与相关要求

公差原则与相关要求

27
最大实体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 maximum material requirement(MMR)——尺寸要素的非 理想要素不得违反其最大实体实效状 态(MMVC)的一种尺寸要素要求,也即 尺寸要素的非理想要素不得超越其最 大实体实效边界(MMVB)的一种尺寸要 素要求。
28
最大实体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在GB/T 16671-2009中被称为“注出公差的要素”) 时,被测导出要素的几何公差与其相应尺寸 要素的尺寸相关。该尺寸要素的实际(提 取)要素应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MMVB),即其体外拟合尺寸不得超出 其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同时, 其局部尺寸不得超出其最大实体尺寸 (MMS)和最小实体尺寸(LMS)。
33
最大实体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注有公差的尺寸要素时,图样标注其导出 要素的几何公差值是在该尺寸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时给出的, 当该尺寸要素的实际(提取)轮廓偏离其最大实体状态,即其 提取局部尺寸偏离其最大实体尺寸时,其导出要素的几何误差 值可以超出图样标注的几何公差值。 当给出的导出要素的几何公差值为零(原称“零形位公差”) 时,尺寸要素的最大实体实效边界MMVB等于最大实体边界MMB,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等于最大实体尺寸MMS。 GB/T 16671-1996 图样标注:
29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注有公差的要素
最大实体要求(MMR)在图样上用符号 (见GB/T 1182-2008) 标注在导出要素的 几何公差值之后。
30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注有公差的要素
最大实体要求(MMR)用于注有公差的要素时,对尺寸要素 的表面规定了以下规则: —— 规则A 注有公差的要素的提取局部尺寸要: 1) 对于外尺寸要素,等于或小于最大实体尺寸(MMS); 2) 对于内尺寸要素,等于或大于最大实体尺寸(MMS)。 注1 当标有可逆要求(RPR),即在M之后加注R时, 此规则可以改变。 —— 规则B 注有公差的要素的提取局部尺寸要: 1) 对于外尺寸要素,等于或大于最小实体尺寸(LMS); 2) 对于内尺寸要素,等于或小于最小实体尺寸(L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容要求标注
φ150h7 E
φ150
动画 分析:
包容要求应用举例
如图所示,轴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应遵守包容要求,其含义如下: 如图所示,轴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应遵守包容要求,其含义如下: 圆柱表面的体外作用尺寸必须在最大实体边界内, 圆柱表面的体外作用尺寸必须在最大实体边界内,该边界的尺寸为 最大实体尺寸ø150mm。即当轴的实际尺寸处处为最大实体尺寸时, 最大实体尺寸 。 当轴的实际尺寸处处为最大实体尺寸时, 不允许形状误差存在。 不允许形状误差存在。 当轴的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才允许轴线有形状误差存在, 当轴的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才允许轴线有形状误差存在, 允许的形状误差=轴的实际尺寸与最大实体尺寸的偏离量 轴的实际尺寸与最大实体尺寸的偏离量。 允许的形状误差 轴的实际尺寸与最大实体尺寸的偏离量。 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小于ø149.96mm,即在ø 149.96mm~ 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小于 , ~ ø150mm内。 内 直线度/mm
ø 0.1 M R ø19.7mm(dL) 0.1 0.1 da
标注:应用于被测要素时,在被测要素形位公差
框格中的公差值后标注符号“ M ”;应用于基准 要素时,应在形位公差框格内的基准字母代号后 标注符号“ M ”。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尺寸、边界)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尺寸、边界)
MMVC: 在给定长度上,实际要素处于最大实 :
体状态,且其导出要素的几何误差等于给定公差 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称为最大实体实效状态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
最大实体状态的理想形状的 极限包容面
三、包容要求
要求: 要求:尺寸要素的非理想要素不得违反最大实 最大实 体边界(MMB) 。即其提取组成要素不得超越其 体边界 最大实体边界,其局部实际尺寸不得超出最小实 体尺寸。 标注: 标注:在单一要素尺寸极限偏差或公差带代号之 后加注符号“○ ” 应用:适用于单一要素。主要用于需要严格保证 应用: 配合性质的场合。 边界:最大实体边界(MMB) 边界:最大实体边界 测量: 测量:可采用光滑极限量规(专用量具)。
0.4
Ø0.1 M
-0.3 Ø19.7 -0.2 ø 20 (dMMS)
0.3 0.1
偏离量
Da/mm
Ø 20.1(dMMVS)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举例(二)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举例(
【工程实例4-2】试述如图4.68所示零件标注的含义。
a)
b) 图4.68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举例
c)
解:该标注的含义: a.轴的提取组成要素不得违反其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 其直径为MMVS = Φ35.1 mm; b.MMVC的方向与基准垂直,但其位置无约束;
特别指出:当几何公差为形状公差时,标注0 特别指出:当几何公差为形状公差时,标注0 M
的意义相同。 的意义与 E 的意义相同。
(a) (b) 图4.69 最大实体要求的零形状公差
此时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 边界(MMVB) 此时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边界(MMVB) 等效于最大实体状态(MMV) 边界(MMB) 等效于最大实体状态(MMV)/边界(MMB)
公差原则
独立原则
相关原则
包容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
最小实体要求
可逆要求
二、独立原则
定义:图样上给定
的每一个尺寸和几何 要求均是独立的,应 分别满足要求。
φ30
标注:不需加注任
何特别符号。
标注示例
Φ0.015
示例:
在独立原则中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各自独立 地控制提取要素的尺寸误差和几何误差
(a) 图4.62 独立原则的标注(一)
(b)
(a) 图4.63独立原则的标注(二)
(b)
独立原则的应用
应用:应用较多,在有配合要求或虽无配
合要求,但有功能要求的几何要素都可采 用。适用于尺寸精度与形位精度精度要求 相差较大,需分别满足要求,或两者无联 系,保证运动精度、密封性,未注公差等 场合。
测量:应用独立原则时,尺寸误差及几何
误差的数值一般用通用量具测量。
MMVS: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 : 体外作用尺寸。 体外作用尺寸
MMVS=MMS±t几何 ± 其中:对外要素取“+”;对内要素取“-”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最大实体实效状态对应的
极限包容面。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及边界示例1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及边界示例
MMC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及边界示例2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及边界示例
4.3 公差原则
公差原则
基本内容:公差原则的定义,有关作用尺寸、
边界和实效状态的基本概念,独立原则、包容 要求、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要求的涵义及 应用。
重点内容: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要求的涵义
及应用。
难点内容:包容要求、最大实体要求、最小
实体要求的涵义及应用。
公差原则的定义
定义: 定义:处理尺寸公差和几何公差关系的规定 分类: 分类: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实例(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实例(三)
如图所示,被测孔应满足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被测孔应满足下列要求: 实际尺寸在ø40mm~ø40.1mm之间。 之间。 实际尺寸在 之间 实际轮廓不得超出关联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实际轮廓不得超出关联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关联体外作用尺寸不大于 关联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 关联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MV=DMMS-t=ø40-ø0.1=ø39.9mm。 。 当被测孔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轴线的同轴度误差允许大于 当被测孔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轴线的同轴度误差允许大于ø 0.1。当孔在最小实体状态时,其轴线对 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允许 。当孔在最小实体状态时,其轴线对A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允许 达到最大值,即等于图样给出的同轴度公差( 达到最大值,即等于图样给出的同轴度公差( ø 0.1 )与孔的尺寸偏差 + φ 40 0 0 .1 (0.1)之和( ø 0.2 )。 )之和(
Φ0.1 M A
A
+ φ 20 0 0.3
c
小结: 小结: 包容要求与最大实体要求
包容要求
dm ≤dMMS=dmax da ≥dLMS=dmin Dm≥DMMS=Dmin Da≤DLMS=Dmax
最大实体要求
dm≤dMV=dMMS+t形位 dmin≤da≤dmax Dm≥DMV=DMMS-t形位 Dmin≤Da≤Dmax
独立原则 包容要求 最大实体要求
无 最大实体边界 Ø20 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Ø 0.008
0
Ø 0.008 Ø 0.021 Ø 0.09
Ø12.04
Ø 0.04
最大实体要求的两种特殊应用
当给出的几何公差值为零时,则为零形位公差 零形位公差。 零形位公差 此时,被测要素的最大实体实效边界等于最大 实体边界,最大实体实效尺寸等于最大实体尺 寸。——前述 当几何误差小于给出的几何公差,又允许其实 际尺寸超出最大实体尺寸时,可将可逆要求 可逆要求应 可逆要求 用于最大实体要求。从而实现尺寸公差与几何 公差相互转换的可逆要求。此时,在几何公差 框格中最大实体要求的公差值后加注“ R ”。
可逆要求(最大实体要求) 可逆要求(最大实体要求)举例
如图所示,轴线的直线度公差采用可逆的最大实体要求,其含义: 如图所示,轴线的直线度公差采用可逆的最大实体要求,其含义: 该轴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越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该轴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越最大实体实效边界(ø20+ø0.1=ø20.1mm) 当轴的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其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允许增大, 当轴的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其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允许增大,当轴 的实际尺寸处处为最小实体尺寸ø19.7mm,其轴的直线度误差可达最大值, 的实际尺寸处处为最小实体尺寸 ,其轴的直线度误差可达最大值, 为t=0.3+0.1=0.4mm。 。 当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小于给定的直线度公差时, 当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小于给定的直线度公差时,也允许轴的实际尺寸超出 其最大实体尺寸,(但不得超出其最大实体实效尺寸20.1mm)。故当轴线 ,(但不得超出其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故当轴线 其最大实体尺寸,(但不得超出其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 的直线度误差值为零时,其实际尺寸可以等于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的直线度误差值为零时,其实际尺寸可以等于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即其尺寸 公差可达到最大值T 公差可达到最大值 d=0.3+0.1= 0.4mm 。 0.4 直线度 Ø200-0.3

合尺寸 MMS(dmax,Dmin)
边界尺寸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MMVS=MMS±t = ± 用于被测要素 时 在几何公差框格第二格 公差值后加 M 在几何公差框格相应的 基准要素后加 M
单一要素 标注
在尺寸公差带后 加注 E 用于基准要素 时
主要用途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举例( 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举例(一)
如图所示,该轴应满足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该轴应满足下列要求: 实际尺寸在Ø19.7mm~Ø20mm之内。 之内。 实际尺寸在 之内 实际轮廓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实际轮廓不得超出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即其体外作用尺寸不大于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 。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MV=dMMS+t=20+0.1=20.1mm。 当被测轴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 当被测轴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轴线的同轴度误差允许 增大。当该轴处于最小实体状态时, 增大。当该轴处于最小实体状态时,其轴线直线度误差允许达到 最大值,即等于图样给出的直线度公差值( 最大值,即等于图样给出的直线度公差值(Ø0.1mm)与轴的尺 ) 直线度/mm 寸偏差(0.3mm)之和,即Ø 0.4mm。 之和, 寸偏差 之和 。
E 0.04 0.02 -0.04 Ø149.96 -0.02 ø 150 dM 0 da/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