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情境三片剂的质量检测
片剂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
![片剂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636035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d.png)
片剂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一、介绍片剂质量检查是药品生产与质量管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对片剂的质量参数进行检查,可以确保片剂符合药典标准和药品注册要求,保障药品的安全有效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片剂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
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片剂质量检查中的首要任务,其主要目的是评估片剂表面的形状、颜色、气味和质地等,以确定是否存在明显的缺陷。
外观检查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检查:1. 外观特征•形状:片剂应该有规则的形状,如圆形、长方形、椭圆形等。
•尺寸:片剂的尺寸如直径、厚度等应符合药典标准要求。
•颜色:片剂的颜色应符合药典标准,并且应该均匀一致。
•气味:片剂应该无明显的异味,如有异味可能表示片剂质量存在问题。
•质地:片剂的表面应该光滑,无凹凸、裂纹等缺陷。
2. 标志和标签•片剂应有清晰、完整、准确的标志和标签,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标志和标签上的文字应清晰易读,不应有涂改的痕迹。
3. 包装•片剂的包装应完整,无明显破损。
•包装材料应符合药典标准,没有异味、污染等问题。
三、物理性质检查物理性质检查主要是对片剂的物理特性进行评估。
常见的物理性质检查包括:1. 抗压强度•使用片剂硬度仪测试片剂的抗压强度,以评估片剂的硬度是否符合要求。
2. 崩解时间•通过浸泡崩解仪测试片剂的崩解时间,以评估片剂的释药速度。
3. 可分散性•对两种不同溶剂中的片剂进行观察,评估片剂的可分散性。
四、化学成分检查化学成分检查是片剂质量检查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用于评估片剂中所含药物的含量、纯度等关键参数。
常见的化学成分检查方法包括:1. 含量测定•通过药典要求的方法测定片剂中所含药物的含量,以评估片剂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 相对物质含量•检测片剂中相对物质的含量,如溶出物、杂质等,以评估片剂的相对纯度。
3. 有害物质检查•检测片剂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残留溶剂等,以保证片剂的安全性。
五、溶出度检查溶出度检查主要用于评估片剂中药物的溶出速度和溶出度。
片剂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片剂的质量控制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adf782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d.png)
片剂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一、引言片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制剂形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为了确保片剂的质量和疗效,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本文将介绍片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的标准格式文本。
二、质量控制1. 原料药的质量控制(1)原料药的纯度检测:使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气相色谱法(GC),对原料药的纯度进行检测。
(2)原料药的含量测定:采用合适的定量方法,如紫外分光光度法(UV)或荧光分光光度法(FL)等,对原料药的含量进行测定。
(3)原料药的微生物检测:使用适当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如菌落计数法或培养法,对原料药进行微生物检测。
2. 辅料的质量控制(1)辅料的纯度检测:对辅料进行纯度检测,确保其符合药典规定的标准。
(2)辅料的重金属检测:使用适当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辅料进行重金属检测。
(3)辅料的溶解度测定:采用适当的方法,如离子色谱法(IC)或滴定法,对辅料的溶解度进行测定。
3. 生产工艺的质量控制(1)片剂的制备工艺:确保片剂的制备工艺符合药典规定的标准,如药物的配方、混合时间、压片力度等。
(2)片剂的质量控制点:在制备过程中设定质量控制点,如原料药的添加量、混合时间等,以确保片剂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3)片剂的质量测试:对制备好的片剂进行质量测试,如外观检查、均匀度测试、硬度测定、溶解度测定等。
三、质量评价1. 片剂的外观评价(1)颜色和形状:对片剂的颜色和形状进行评价,确保符合药典规定的标准。
(2)表面光滑度:使用适当的仪器,如表面光滑度仪,对片剂的表面光滑度进行评价。
(3)杂质和破碎:对片剂中的杂质和破碎情况进行评价,确保符合药典规定的标准。
2. 片剂的物理性质评价(1)均匀度: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药物释放度仪,对片剂的均匀度进行评价。
(2)硬度:采用合适的硬度测试仪器,对片剂的硬度进行评价。
(3)溶解度:使用适当的方法,如离子色谱法或滴定法,对片剂的溶解度进行评价。
片剂的质量检测.
![片剂的质量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c1f9c27177232f60ddcca1b4.png)
3、测定溶出前的准备 (1)测定前,应对仪器装置进行必要的调 试,第一法使转篮底部距溶出杯的内底部 25mm±2mm;第二法使浆叶底部距溶出 杯的内底部25mm±2mm;第三法使浆叶 底部距溶出杯的内底部15mm±2mm
3、测定溶出前的准备
片剂的质量分析
基本要求
1、熟悉片剂的检测步骤 2.掌握片剂的常规检查 3.熟悉片剂中常用辅料的干扰及其排除 4.熟悉片剂的含量测定及结果计算的方 法 5.了解片剂的定义与种类
片剂的检测项目主要有重量差异、 硬度、脆碎度、溶出度、释放度、
片剂的质量检测概述
崩解时限、含量均匀度、发泡量、
分散均匀度。
脆碎度
脆碎度 4、注意事项
(1) 由于供试品的形状或大小的影响,使片剂在圆筒 中开成不规则滚动时,可调节仪器的基部,使与水平面 (左、右)约成 10°的角,以保证试验时片剂不再聚集,能顺利落下。 (2 )对易吸湿的片剂,操作时实验室的相对湿度应控 制在40%以下。 (3 )对于形状或大小在圆筒中形成严重有规则滚动或 特殊工艺生产的片剂,不适于本法检查,可不进行脆碎 度检查
1、重量差异检查:
重量差异 定义:指按规定称量方法测得每片的重量与平 均片重之间的差异程度。
检查意义:在片剂的生产过程中,由于颗粒的
均匀度、流动性、生产设备等原因,会引起片剂 重量的差异,从而引 起各片间主药的含量差异。
检查对象:一般的片剂 检查方法:取20片,精称总重,计算平均片 重准确称量各片的重量,计算每片的片重与平 均片重差异的百分率。
四、崩解时限检查
崩解时限
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以规定
的方法进行检查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
粒并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
2、崩解时限检查
简述片剂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
![简述片剂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418aea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1.png)
简述片剂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
片剂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定性检查:
1、外观检查:包括外形、规格、颜色、品牌等,需要查看与标准药品样品的一致性;
2、包装完整性检查:查看包装完整性,需要检查是否有破损等异常情况;
3、检查标签:查看标签内容是否准确,需要根据标签信息判断正确性;
4、仪器检查:当检查时,需要检查生产日期、质量保证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产品质量可控。
二、定量检查:
定量检查是片剂质量检查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
1、药品含量测定:对药品的有效成分进行测定,以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2、特性检查:检查片剂的苗度、透光度等特性,以确保片剂质量;
3、类别检查:确定片剂的剂型,类别,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4、存储条件检查:确保片剂在一定条件下的质量,需要检查存储环境和温度等参数是否满足要求。
片剂的质量检测任务(doc 10页)
![片剂的质量检测任务(doc 10页)](https://img.taocdn.com/s3/m/2861878bbcd126fff6050b92.png)
片剂的质量检测任务(doc 10页)学习情境三片剂的质量检测任务一阿司匹林片的质量检测一、片剂的质量检测制剂和原料药不同,除含主药外,往往还含有附加剂,附加剂有时会影响主药的测定。
当附加剂对主药的测定有干扰时,对样品需进行一些预处理,如过滤、萃取、色谱分离等,以消除其影响;或者选择一些专属性更强的方法进行测定。
1.片剂的检测步骤片剂系药物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
片剂的分析步骤包括:外观及性状(如色泽、臭味等)检查,鉴别,常规检查及杂质检查,含量测定。
片剂中附加剂对测定产生干扰,需选择适当方法排除。
2.片剂的常规检查片剂的常规检查包括:重量差异,崩解时限,溶出度检查,含量均匀度及微生物限度检查。
(1)重量差异检查重量差异是指按规定称量方法测得片剂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之间的差异程度。
片剂片重的差异可引起各片间主药含量的差异,重量差异可反映片剂均匀性。
检查法 取供试品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 (凡无含量测定的片剂,每片重量应与标示片重比较),按表6-1中的规定,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
糖衣片的片心应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包糖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薄膜衣片应在包薄膜衣后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
(2)崩解时限检查 表6-1 片剂重量差异限度要求 平均片重或标示片重 重量差异限度/%0.30g 以下 ±7.5 0.30g 及0.30g 以上 ±5查,各片均应在15min内全部崩解。
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薄膜衣片,按上述装置与方法检查,并要改在盐酸溶液(9→1000)中进行检查,应在30 min内全部崩解。
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糖衣片,按上述装置与方法检查,应在1h内全部崩解。
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片剂胶囊的质量检查(很全)
![片剂胶囊的质量检查(很全)](https://img.taocdn.com/s3/m/f684a92c80eb6294dc886c93.png)
片剂的质量检查片剂的主要检测项目有外观形状,重量差异,硬度,脆碎度,溶出度,崩解时限,释放度,含量均匀度,发泡量,分散均匀度,微生物限度等.〔Ps: 释放度,含量均匀度,发泡量,分散均匀度,微生物限度这里未作整理〕1 外观形状片剂表面应色泽均匀、光洁,无杂斑,无异物,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保持不变,良好的外观可增强病人对药物的信任,故应严格控制.检查方法抽取样品100片,平铺于白纸上,置于75W光源下60cm处,在距离片剂30cm处用肉眼观察30秒.片面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杂色点〔0.15~0.18mm〕<5%;麻面<5%;中药粉末片〔除个别外〕<10%,并不得有严重花斑与特殊异物;包衣片有畸形者≤0.3%.2 重量差异定义按照规定的称量方法测得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之间的关系.设备天平,感量不低于0.001g检查方法首先称取20片得到总重量,并记录结果,计算平均片重.并将结果和中间控制的限度进行比较.称取20片药品重量,然后将每片称重,按照限度进行片重差异检查.检查标准其中,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一片超出限度的1倍.备注:糖衣片,肠溶衣片应该检查包衣前的片芯,符合上表规定后方可包衣;薄膜衣片包衣后检查.3 崩解时限定义固体制剂在规定的介质中,以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并通过筛网所需要的时间的限度.设备崩解仪电子温度传感器可显示和监控水浴箱的温度.仪器自动设定吊篮升降时间为15分钟,也可任意重新设定.智能化控制水浴温度、工作时间、升降频率三个性能参数.检查方法取片剂6片,分别置于吊篮的玻璃管中启动崩解仪,在规定的时间里全过筛网,则合格,有一片不放过筛网,则复试.再取片剂12片,若16~18片全部溶解,则合格,否则视为不合格.检查标准检测温度37℃<EUROPEAN PHARMACOPOEIA 8.037 ± 2 °C,>素片≤15 min薄膜衣片≤30 min糖衣片≤60 min泡腾片≤5 min〔15~25℃〕肠溶衣片=120 min〔人工胃液中2小时不崩解,不出现裂缝〕≤60 min〔人工肠液中一小时全部崩解〕4 脆碎度定义片剂脆碎度检查法是指片剂在规定的脆碎度检查仪圆筒中滚动100次后减失重量的百分数,用于检查非包衣片剂的脆碎情况与其物理强度,如压碎强度等.设备脆碎度检查仪,分析天平〔感量不低于0.001g〕,吹风机检查方法✧取空称量瓶,精密称定重量;取供试品用吹风机吹去表面的粉末,置称量瓶中,精密称定.两次称量之差即为供试品的重量.✧将上述称定重量后的供试品置圆筒中,开动电动机转动100次.✧试验结束后,将供试品取出检查,供试品不得出现断裂、龟裂或粉碎现象.✧取试验后的供试品,再用吹风机吹去粉末后,置上述已称定重量的称量瓶中,精密称定,两次称量之差值即为试验后供试品减失的重量.检查标准1 未检出断裂、龟裂或粉碎片,且其减失重量未超过1﹪时,判为符合规定.2 减失重量超过1﹪,但未检出断裂、龟裂或粉碎片的供试品,应另取供试品复检2次.3次试验的平均减失重量未超过1%时,且未检出断裂,龟裂或者粉碎片时,判为符合规定;3次试验的平均减失重量超过1%时,判为不合格.3如检出断裂、龟裂或粉碎片的供试品,即判为不符合规定.5 硬度:定义硬度是指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为了保证片剂的质量,即片剂剂量的准确性,保证在包装和运输等过程中片剂的完整性,以免破碎或被磨损.另外,片剂的硬度对溶出速度也有影响,故药物〔如片剂〕应有足够的硬度.设备1、YPJ-200B型片剂硬度计2、孟山都硬度计3、罗许脆碎仪法1.将片剂置中指与食指之间,以拇指轻压,根据片剂的抗压能力,判断它的硬度.2.用适当的仪器测定片剂的硬度可以得到定量的结果.将药片立于两个压板之间,沿直径方向徐徐加压,刚刚破碎时的压力即为该片剂的硬度.检查标准用牛顿力〔N〕或千克力〔kgf〕表示,,不同类型片剂的硬度X围不同,不同工厂不通过工艺要求所规定的硬度X围不同.参考X围:普通片:3~5kg包衣片:4~6kg缓释片:5~8kg6 溶出度定义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口服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是评价药物口服固体制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出的体外简易试验方法.设备药物溶出度仪检查方法主要有转篮法、浆法与小杯法等〔EUROPEAN PHARMACOPOEIA 8.0提出了四种方法,转篮法、浆法、小杯法和流通池法〕.取6个〔片〕分别置于溶出度仪的6个吊篮〔或烧杯〕中,在37℃恒温下,在规定的溶液里按规定时的转速操作,在规定的时间内测定药物的溶出量.1 速释制剂✧操作:将规定体积的溶出介质〔±1 %〕置各溶出杯中,将各部件组装好,将溶出介质温度恒定在37 ±0.5 ℃后.将1个制剂单位投入装置中,注意排去制剂单位表面的气泡,然后立即按照规定的转速进行操作.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或时间点取样,取样位置应在桨叶顶端至液面的中点,距溶出杯内壁不少于 1 cm处对于多个时间点取样,应用等量的37 ℃溶出介质补充取出的部分,如果取走的溶出液无需进行补充时,可以通过计算来校正.在测试过程中保持溶出杯是盖着的,在适当的时间确认溶出介质的温度.按照各品种项下的要求进行分析,再用另外的样品重复实验.✧溶出介质:选择一个适宜的溶出介质.采用各品种项下所规定的溶剂.体积测定要在20~25 ℃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溶出介质是缓冲液,调节pH在规定值的±0.05个单位的X围内.[注:溶解的气体可能会产生气泡,这可能会改变测试结果,故应该在测试前脱气].✧时间:当单点取样时,实际取样时间与规定时间的差异不得过±2%.✧ 5.1:操作与溶出介质相关同速释制剂.✧ 5.2:时间:取样的时间点通常为3个,以小时计.3 缓释制剂✧方法A:酸阶段:量取750 ml 0.1M盐酸置溶出杯内,将各部件组装好,待溶出介质温度恒定在37 ±0.5 ℃.将1个制剂单位投入装置中,按照规定的转速进行操作,经过在0.1M盐酸中溶出2h后,取样,立即按照缓冲液阶段进行操作,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测定,计算酸中释放量.缓冲液阶段:向上述酸液中加入缓冲液,并在5分钟内调节好pH,按照规定的转速继续运行.向溶出杯中加入250ml0.20M的磷酸三钠溶液〔预先调至37 ±0.5 ℃〕,必要时,用2M盐酸或2M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8±0.05,继续运行45分钟或者规定的时间,运行结束后取样,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测定,计算缓冲液释放量.✧方法B:酸阶段:量取1000ml 0.1M盐酸置溶出杯内,将各部件组装好待溶出介质温度恒定在37 ±0.5 ℃.将1个制剂单位投入装置中,按照规定的转速进行操作,经过在0.1M盐酸中溶出2h后,取样,立即按照缓冲液阶段进行操作,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测定,计算酸中释放量.缓冲液阶段:该阶段采用预先调至37 ±0.5 ℃的缓冲液,弃去溶出杯中酸液,,按照规定的转速继续运行,向溶出杯中加入1000m 6.8±0.05的磷酸盐缓冲液〔取0.1M盐酸和0.20M磷酸三钠溶液,按3:1混合均匀,必要时,用2M盐酸或2M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6.8±0.05〕,该过程需要移去含有酸液的溶出杯,用另一装有缓冲液的溶出杯替换,并将剂量单位转移至该装缓冲液的杯子中,继续运行45分钟或者规定的时间,运行结束后取样,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测定,计算缓冲液释放量.✧时间:除另有规定外,实际取样时间与规定时间的差异都不得过±2%.检查标准备注:崩解度和溶出度同时进行的情况:✧含有在消化液中国的难溶药物;✧与其他成分易发生相互作用的;✧久贮后溶解度降低的药物;✧剂量小,药效强,副作用大的.胶囊剂的质量检查1.外观:胶囊外观应整洁,不得有粘结、变形或破裂现象,并应无异臭.硬胶囊剂的内容物应干燥、松紧适度、混合均匀.2.水分:硬胶囊剂内容物的水分,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9.0%.3.装量差异:取供试品20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倾出内容物〔不得损失囊壳〕,硬胶囊剂囊壳用小刷或其他适宜的用具拭净〔软胶囊剂囊壳用乙醚等溶剂洗净,置通风处使溶剂挥散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再分别精密称定囊壳重量,求出每粒胶囊内容物的装量与20粒的平均装量.每粒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一粒超出限度一倍〔平均装量为0.3g以下,装量差异限度为±10.0%;0.3g或0.3g以上,装量差异限度为±7.5%〕.4.崩解度与溶出度:胶囊剂作为一种固体制剂,通常应作崩解度、溶出度或释放度检查,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规定.凡规定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胶囊不再检查崩解度.。
【片剂的质量检测任务】片剂的质量检查
![【片剂的质量检测任务】片剂的质量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f20b3a0d0242a8956aece41f.png)
【片剂的质量检测任务】片剂的质量检查学习情境三片剂的质量检测任务一阿司匹林片的质量检测一、片剂的质量检测制剂和原料药不同,除含主药外,往往还含有附加剂,附加剂有时会影响主药的测定。
当附加剂对主药的测定有干扰时,对样品需进行一些预处理,如过滤、萃取、色谱分离等,以消除其影响;或者选择一些专属性更强的方法进行测定。
1.片剂的检测步骤片剂系药物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
片剂的分析步骤包括:外观及性状(如色泽、臭味等)检查,鉴别,常规检查及杂质检查,含量测定。
片剂中附加剂对测定产生干扰,需选择适当方法排除。
2.片剂的常规检查片剂的常规检查包括:重量差异,崩解时限,溶出度检查,含量均匀度及微生物限度检查。
(1)重量差异检查表6-1 片剂重量差异限度要求平均片重或标示片重重量差异限度/% 0.30g以下±7.5 0.30g 及0.30g以上±5 重量差异是指按规定称量方法测得片剂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之间的差异程度。
片剂片重的差异可引起各片间主药含量的差异,重量差异可反映片剂均匀性。
检查法取供试品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 (凡无含量测定的片剂,每片重量应与标示片重比较),按表6-1中的规定,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
糖衣片的片心应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包糖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薄膜衣片应在包薄膜衣后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
(2)崩解时限检查崩解时限是指口服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除不溶性的包衣材料或破碎的胶囊壳除外,应全部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
片剂经口服后在胃肠道中首先要经过崩解,药物才能被释放、吸收。
片剂、胶囊剂需进行崩解时限检查,丸剂需检查溶散时限。
仪器装置采用升降式崩解仪,主要结构为一能升降的金属支架与下端镶有筛网的吊篮,并附有挡板。
检查法将吊篮通过上端的不锈钢轴悬挂于金属支架上,浸入1000mL烧杯中,并调节吊篮的位置使其下降时筛网距烧杯底部25mm,烧杯内盛有温度为37℃±1℃的水,调节水位高度使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水面下15mm处。
片剂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片剂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c77c6127d3240c8447efb2.png)
药典概况
❖ 《中国药典》是国家监督管理药品质量的法定 技术标准,依据《药品管理法》组织制定和颁 布实施;《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同品 种的上版标准或其原国家标准即同时停止使用。
❖ 《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及其增补本 组成,内容包括凡例、正文和附录,除特别注 明版次外,《中国药典》均指现行版。
2.从已称定总重量的20片供试品中,依次用镊 子取出1片,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得各片重量。
3.记录每次称量数据,求出平均片重m,保留3 位有效数字。
重量差异检查法(续)
4.按下表规定的重量差异限度,求出允许片重范围。
平均片重或标示片重
重量差异限度(%)
0.30g以下 0.30g或0.30g以上
±7.5 ±5
2.本法适用于片剂(普通/薄膜衣/糖衣/泡腾片)、胶 囊剂(硬/软/肠溶)以及丸剂的溶散时限检查。凡 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或融变时限或分散均匀性 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崩解时限检查法(续)
❖ 仪器与用具:崩解仪、专用吊篮、1000ml烧杯。 ❖ 操作方法 ❖ 1.将吊蓝通过上端的不锈钢轴悬挂于金属支架上,浸
-各项目、指标相对独立 含量与溶出度
❖ 检验方法易普及推广
化学分析项目与生物学测定项目
片剂质量标准的内容
❖ 通用名、汉语拼音、英文名、含量限度、性状、鉴别、检查、 含量测定。
❖ 性状:是对药品的色泽和外表感观的规定。如:①本品为淡 黄色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淡黄色。②本品为白色片 ③红霉素肠溶片的性状描述:本品为肠溶衣片或肠溶薄膜衣 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④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 片,除去包衣后显黄色。
- 肠溶衣片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时,如发现有裂缝、 崩解或软化,即判为不符合规定。
片剂的质量检查实验报告
![片剂的质量检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7f8b49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6.png)
片剂的质量检查实验报告片剂的质量检查实验报告1. 引言片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制剂形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为了确保片剂的质量和安全性,质量检查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报告旨在介绍片剂的质量检查实验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对片剂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检查、药物含量测定、溶解度测定和稳定性评价。
3. 实验方法3.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片剂质量检查的首要步骤。
我们对样品进行了外观观察,包括颜色、形状、大小、光泽等方面的评估。
3.2 药物含量测定药物含量测定是评估片剂药物含量是否符合规定标准的重要指标。
我们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片剂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3.3 溶解度测定溶解度是评价片剂的溶解性能的指标之一。
我们采用了溶出度仪对样品进行溶解度测定,以评估片剂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情况。
3.4 稳定性评价稳定性评价是评估片剂在储存期间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
我们将样品置于不同条件下,包括高温、高湿和光照等,进行稳定性测试,以模拟片剂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的情况。
4. 实验结果与讨论4.1 外观检查结果经过外观检查,样品的颜色均匀一致,形状规整,无明显破损或变形,光泽良好,符合片剂的外观要求。
4.2 药物含量测定结果药物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样品中的活性成分含量均在规定范围内,符合片剂的质量标准。
这表明样品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符合要求。
4.3 溶解度测定结果溶解度测定结果显示,样品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良好,符合片剂的溶解性能要求。
这意味着片剂可以在胃肠道中迅速溶解,提高药物的吸收效果。
4.4 稳定性评价结果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样品在高温、高湿和光照条件下均未出现明显的质量变化,符合片剂的稳定性要求。
这表明样品在储存期间可以保持良好的质量和药效。
5. 结论通过对片剂的质量检查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样品的外观符合片剂的外观要求;- 样品中的活性成分含量符合片剂的质量标准;- 样品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良好,符合片剂的溶解性能要求;- 样品在储存期间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
执业药师知识(二)药剂学辅导:片剂的质量检查
![执业药师知识(二)药剂学辅导:片剂的质量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680caa9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74.png)
-三、⽚剂的其他检查项⽬1.硬度与脆碎度硬度和脆碎度是反映药物的压缩成形性,对⽚剂的⽣产、运输和贮存带来直接影响,对⽚剂的崩解,溶出度都有直接影响。
在⽣产中检查硬度的常⽤指压法,将⽚剂置于中指与⾷指之间,以拇指轻压,根据⽚剂的抗压能⼒,判断它的硬度。
⽤于测定⽚剂硬度和脆碎度的仪器有:孟⼭都(Monsanto)硬度计、⽚剂四⽤测定仪、罗许(Roche)脆碎仪等。
具体测定⽅法详见《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XG)。
2.溶出度测定溶出度系指药物从⽚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崩解时限的检查。
难溶性药物的溶出是其吸收的限制过程。
实践证明,很多药物的⽚剂体外溶出与吸收有相关性,因此溶出度测定法作为反映或模拟体内吸收情况的试验⽅法,在评定⽚剂质量上有着重要意义。
在⽚剂中除规定有崩解时限外,对以下情况还要进⾏溶出度测定以控制或评定其质量:①含有在消化液中难溶的药物。
②与其他成分容易发⽣相互作⽤的药物。
③久贮后溶解度降低的药物。
④剂量⼩,药效强,副作⽤⼤的药物⽚剂。
溶出度测定三种检测⽅法有转篮法、浆法、⼩杯法,操作过程有所不同,但操作结果的判断⽅法相同。
符合下述条件之⼀者,可判为符合规定:(1)6⽚中,每⽚的溶出量按标⽰量计算,均不低于规定限度(Q)。
(2)6⽚中,如有l-2⽚低于Q,但不低于Q-1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3)6⽚中,有1-2⽚低于Q,其中仅有 1⽚低于Q-10%,但不低于Q-2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时,应另取6⽚复试;初、复试的12⽚中有1-3⽚低于Q,其中仅有l⽚低于Q-10%,但不低于Q-20%,且其平均溶出量不低于Q。
以上结果判断中所⽰的10%、20%是指相对于标⽰量的百分率(%)。
具体测定⽅法详见附录XC。
3.释放度测定释放度系指药物从缓释制剂、控释制剂、肠溶制剂及透⽪贴剂等在规定条件下释放的速率和程度。
凡检查释放度的制剂,不再进⾏崩解时限的检查。
《片剂的质量检测》课件
![《片剂的质量检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08bb3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c.png)
成分含量检测
微生物限度检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分析 方法,测定片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确保 其符合规定的标准。
对片剂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以评估其卫 生状况和安全性。
片剂质量检测的法规和标准
中国药典
作为药品质量检测的国家标准,对片剂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进行了 详细的规定。
美国药典(USP)
详细描述
在选择检测方法时,应考虑方法的适 用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和可重复性 。同时,应定期对检测方法进行评估 和优化,以确保其持续可靠。
检测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提高
总结词
准确度和精密度是衡量检测质量的重要指标。
详细描述
为提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可以采用标准物质进行校准和质量控制,同时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此外, 还应关注检测环境的稳定性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片剂的质量检测》ppt课 件
目 录
• 片剂质量检测概述 • 片剂的物理检测 • 片剂的化学检测 • 片剂的微生物检测 • 片剂质量检测中的问题与对策 • 片剂质量检测的未来展望
01
片剂质量检测概述
片剂质量检测的目的和意义
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片剂作为药品的主要剂型之一,其质 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 效果,因此对其进行质量检测至关重 要。
崩解时限检测标准:符合药典和药品 GMP的相关规定。
崩解时限检测方法:崩解仪测定等。
03
片剂的化学检测
含量测定
总结词
含量测定是片剂质量检测中的重 要环节,用于确定片剂中有效成 分的含量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详细描述
含量测定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法等分析方法,确保片剂中 有效成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情境三 片剂的质量检测任务一 阿司匹林片的质量检测一、片剂的质量检测制剂和原料药不同,除含主药外,往往还含有附加剂,附加剂有时会影响主药的测定。
当附加剂对主药的测定有干扰时,对样品需进行一些预处理,如过滤、萃取、色谱分离等,以消除其影响;或者选择一些专属性更强的方法进行测定。
1.片剂的检测步骤片剂系药物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
片剂的分析步骤包括:外观及性状(如色泽、臭味等)检查,鉴别,常规检查及杂质检查,含量测定。
片剂中附加剂对测定产生干扰,需选择适当方法排除。
2.片剂的常规检查片剂的常规检查包括:重量差异,崩解时限,溶出度检查,含量均匀度及微生物限度检查。
(1)重量差异检查重量差异是指按规定称量方法测得片剂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之间的差异程度。
片剂片重的差异可引起各片间主药含量的差异,重量差异可反映片剂均匀性。
检查法 取供试品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 (凡无含量测定的片剂,每片重量应与标示片重比较),按表6-1中的规定,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
糖衣片的片心应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包糖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薄膜衣片应在包薄膜衣后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
(2)崩解时限检查崩解时限是指口服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除不溶性的包衣材料或破碎的胶囊壳除外,应全部通过筛网所需时间的限度。
片剂经口服后在胃肠道中首先要经过崩解,药物才能被释放、吸收。
片剂、胶囊剂需进行崩解时限检查,丸剂需检查溶散时限。
仪器装置 采用升降式崩解仪,主要结构为一能升降的金属支架与下端镶有筛网的吊篮,并附有挡板。
检查法 将吊篮通过上端的不锈钢轴悬挂于金属支架上,浸入1000mL 烧杯中,并调节吊篮的位置使其下降时筛网距烧杯底部25mm ,烧杯内盛有温度为37℃±1℃的水,调节水位高度使吊篮上升时筛网在水面下15mm 处。
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6片,分别置于上述吊篮的玻璃管中,启动崩解仪进行检查,各片均应在15min 内全部崩解。
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表6-1 片剂重量差异限度要求均应符合规定。
薄膜衣片,按上述装置与方法检查,并要改在盐酸溶液(9→1000)中进行检查,应在30 min内全部崩解。
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糖衣片,按上述装置与方法检查,应在1h内全部崩解。
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肠溶衣片,按上述装置与方法检查,先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h,每片均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现象;继将吊管取出,用少量水洗涤后,每管各加入挡板一块,按上述方法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进行检查,1h内应全部崩解。
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含片各片均应在30min内全部崩解或溶化。
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舌下片各片均应在5min内全部崩解并溶化。
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可溶片,除另有规定外,水温为15~25℃,按上述装置与方法检查,各片均应在3min内全部崩解并溶化。
如有1片不能完全崩解,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凡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的片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3)含量均匀度检查含量均匀度系指小剂量或单剂量的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和非均相液体制剂的每片(个)含量符合标示量的程度。
除另有规定外,片剂、胶囊剂或注射用无菌粉末,每片(个)标示量不大于10mg或主药含量小于每个重量2%者;以及透皮贴剂,均应检查含量均匀度。
对于药物的有效浓度与毒副反应浓度比较接近的品种或混匀工艺较困难的品种,每(个)标示量不大于25mg者,也应检查含量均匀度。
复方制剂仅检查符合上述条件的组分。
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一般不再检查重(装)量差异。
检查法取供试品10片(个),照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方法,分别测定。
(4)溶出度检查溶出度系指药物在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溶出度检查方法中转篮法常用。
检查法测定时将某种固体制剂的一定量置于溶出仪的吊篮(或烧杯)中,在37℃±0.5℃恒温下,在规定的转速、介质中依法检查,在规定的时间内测定其溶出的量。
测定后,计算每片(粒、袋)的溶出量。
(5)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的片剂有口腔贴片、阴道片、阴道泡腾片和外用可溶片等局部用片剂,并应符合规定。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法。
检查项目包括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数及控制检查。
二、阿司匹林片的质量检测阿司匹林片的鉴别试验1是利用阿司匹林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水解成游离水杨酸后,游离水杨酸可与FeCl 3生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鉴别试验2是利用阿司匹林分子结构中具有酯键,与碳酸钠试液共热,水解生成水杨酸钠和醋酸钠,放冷后用稀硫酸酸化,析出白色的水杨酸沉淀,并产生醋酸的臭气。
阿司匹林片用两步滴定法测定含量。
原理如下:(一)结构与性质(二)鉴别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 ),加水10mL ,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
2.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5g ),加碳酸钠试液10mL ,振摇后,放置5分钟,滤过,滤液煮沸2分钟,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
(三)杂质检查A.游离水杨酸检查是利用阿司匹林结构中无酚羟基,不能与高铁盐作用,而水杨酸则可与高铁盐反应呈紫堇色,与一定量水杨酸对照液生成的色泽比较,从而控制游离水杨酸的限量。
比色法,其限量为0.3%。
B.溶出度 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80%。
C.其他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
(四)含量测定1. 片剂的含量测定方法片剂的含量测定采用的方法有许多,常用方法有容量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位法、荧光法、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等方法。
(1)容量分析法容量分析法即采用标准滴定液,对待测成分进行滴定,并用适当的方法指示滴定终点,根据所消耗标准滴定液体积,计算供试品含量。
通常采用直接滴定法与剩余滴定法。
A 、直接滴定法 直接滴定法即用标准滴定液直接滴定供试品溶液,据消耗滴定液体积计算供试品含量。
现以《中国药典》中硫酸亚铁片含量测定方法为例说明。
80.2701.2781.011T =⨯⨯=滴定度 根据上法试验,若供试品定容总体积为V (mL ),消耗硫酸铈体积V 1(mL ),供试品取样体积为V 2(mL ),f 为浓度校正系数,取样片数为n ,则采用下式计算片剂标示量百分含量:%1001000)(%21⨯⨯⨯⨯⋅⋅=V Vg n f V T 标示量标示量 B 、剩余滴定法 剩余滴定法是由于一些待测物与滴定剂之间作用较慢或与滴定剂作用时不易选择指示剂,可采用先加入过量滴定剂,待作用完全后,再选用另一 种滴定剂滴定的方法。
如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测定即采用该种方法测定含量。
若空白溶液消耗滴定液的体积为V 0(mL),供试品溶液消耗滴定液的体积为V (mL ),F 为浓度校正系数,W 为称取供试品的量(g ),则供试品标示量百分含量以下式计算:%1001000)(%0⨯⨯⨯⨯-=标示量平均片重标示量W F V V T(2)紫外分光光度法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结果。
紫外分光光度法可分为吸收系数法与对照品法:A 、吸收系数法 药物的吸收系数,药典常用百分吸收系数(%11cm E ),是物质的物理常数,它与溶液浓度和吸收度之间,符合A= %11cm E •c •L ,据此计算供试品标示量百分含量。
例如《中国药典》盐酸布桂嗪片的含量测定方法若根据上法试验,测得吸收度为A ,称取为供试品的量W (g ),供试品初始溶解体积为 V 0(m1),则:%100)(100%0%11⨯⨯⨯⨯=标示量平均片重稀释倍数标示量g V E A cmB 、对照品法 对照品法系在同样条件下分别配制对照溶液与样品溶液,在选定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度,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有如下关系式:A R = E c R LA X = E c X L所以 c X =c R (A X /A R ) c X 为供试液浓度; c R 为对照液浓度;A R 为对照液吸收度;A X 为供试液吸收度。
根据供试液浓度,以式下计算含量:%100)()(1%0⨯⨯⨯⨯⨯=g g W V C X 标示量平均片重稀释倍数标示量=%100)()(10⨯⨯⨯⨯⨯⋅g g W V A A C R X R 标示量平均片重稀释倍数式中 W 为称取供试品的量(g );V 0为供试品初始溶解体积(mL )。
片剂的含量测定结果通常以标示量的百分含量表示,如下式所示:标示量百分含量%=%100⨯标示量每片含量 2. 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测定阿司匹林片含量测定适用两步滴定法。
采用先中和供试品共存的酸,再将阿司匹林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测定的两步滴定法。
第一步加碱:中和第二步加碱:水解。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测定亦采用两步滴定法。
测定方法 取阿司匹林片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3g ),置200mL 的锥形瓶中;加中性乙醇20mL ,振摇使阿司匹林溶解;加酚酞指示液3滴;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至溶液显粉红色;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40mL ,置于水浴上加热15min ,并振摇;迅速放冷至室温,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 )滴定至红色消失;每1mL 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相当于18.02mg 的C 9H 8O 4,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加以校正,即得。
计算 硫酸标准溶液(0.05mol /L)与阿司匹林的摩尔比为0.5:1,0.05(1/0.5)180.1618.02/T mg ml =⨯⨯=%100m 1000m W T F V V %s 0⨯⨯⨯⨯⨯⨯量标示)-(=标示量式中 V 0为空白试验消耗硫酸滴定液体积(mL);V 为样品测定试验消耗硫酸滴定液体积 (mL);F 为硫酸滴定液浓度校正系数;T 为滴定度(mg/mL );m s 为供试品片粉取样量(%);W 为平均片重 (g)。
注意事项 第一步加碱中和操作要快,避免阿司匹林在碱中水解,否则引起结果偏低;加碱、加热水解阿司匹林应不时振摇,保证水解完全;然后迅速放冷,尽量避免碱液在受热时吸收二氧化碳。
任务二 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的检查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